一、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义,孙怿泽,石颖慧,刘婷,田金洲,卢涛[1](2021)在《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9个研究,总样本量6 074例,干预措施包括乌灵胶囊、舒肝解郁胶囊、解郁丸、养血清脑颗粒、益心舒胶囊、舒肝颗粒、甜梦口服液共7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0.3%)>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74.9%)>甜梦口服液+常规治疗(67.4%)>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55.0%)>乌灵胶囊+常规治疗(47.7%)>解郁丸+常规治疗(38.3%)>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25.7%)>常规治疗(0.6%)。在抑郁临床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解郁丸+西医常规治疗(74.5%)>乌灵胶囊+西医常规治疗(65.9%)>养血清脑颗粒+西医常规治疗(56.1%)>舒肝解郁胶囊+西医常规治疗(53.4%)>西医常规治疗(0.1%)。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5.6%)>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4.4%)>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8%)>解郁丸+常规治疗(34.2%)>乌灵胶囊+常规治疗(32.5%)>常规治疗(1.5%)。在Barthel指数方面,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3.6%)>舒肝颗粒+常规治疗(73.1%)>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65.1%)>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7%)>乌灵胶囊+常规治疗(26.1%)>常规治疗(0.2%)。结论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舒肝颗粒在HAMD量表和NIHSS评分方面疗效排序靠前,解郁丸和养血清脑颗粒分别在抑郁临床疗效以及提高Barthel指数方面效果最好。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且存在发表偏倚,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并根据中医证型、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Expert Group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 Branch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2](2021)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文中提出舒肝解郁胶囊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轻中度抑郁障碍治疗的中成药,自2009年上市以来,广泛应用于轻中度抑郁障碍及卒中后抑郁、失眠症伴发轻中度抑郁障碍、轻中度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肠易激综合征伴发轻中度抑郁障碍等疾病,在治疗抑郁障碍的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证据。舒肝解郁胶囊是《中国药典》(2020版)收录品种,《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8、2019年百强品种,
孙田烨,王新志,史梦龙,徐方飚,孙永康[3](2021)在《口服中成药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频率学派方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评价口服中成药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s)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VIP)和外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建库至2021年2月18日收录的口服中成药联合SSRIs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利用Cochrane手册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Rev Man 5.4、Stata 15.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49项RCTs,涉及8种口服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Shugan Jieyu Capsule,SGJY)、乌灵胶囊(Wuling Capsule,WL)、养血清脑颗粒(Yangxue Qingnao Granules,YXQN)、逍遥类方(Xiaoyaosan and its analogous prescriptions,XYLF)、解郁丸(Jieyu Pills,JYW)、甜梦系列成药(Tianmeng series patent medicine,TMXL)、安脑丸(Annao Pills,ANW)、解郁安神颗粒(Jieyu AnshenGranules,JYAS)。Meta分析显示,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方面,SSRIs分别联合SGJY、WL、YXQN、JYW、JYAS优于单用SSRIs;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方面,SSRIs分别联合SGJY、XYLF、JYW、TMXL、ANW优于单用SSRIs;提高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方面,SSRIs分别联合YXQN、XYLF、JYW、TMXL、JYAS优于单用SSRIs;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方面,SSRIs联合JYW优于单用SSRIs;提高治疗有效率方面,SSRIs分别联合SGJY、WL、YXQN优于单用SSRIs;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SSRIs联合TMXL优于单用SSRIs。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低HAMD-17评分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SGJY+SSRIs>JYW+SSRIs>TMXL+SSRIs;降低HAMD-24评分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TMXL+SSRIs>SGJY+SSRIs>JYW+SSRIs;提高5-HT水平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XYLF+SSRIs>TMXL+SSRIs>YXQN+SSRIs;降低NIHSS评分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JYW+SSRIs>YXQN+SSRIs>SGJY+SSRIs;提高治疗有效率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ANW+SSRIs>WL+SSRIs>JYW+SSRIs;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佳的前3种方案为TMXL+SSRIs>WL+SSRIs>ANW+SSRIs。结论 SSRIs联合口服中成药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状态,安全性较平稳,因纳入研究质量水平不均,仍需得到更多高质量研究的验证。
郭建赟[4](2021)在《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比较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组与单一的心理治疗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并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随机选取7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该研究过程中1例患者因复发急性脑梗死,病情加重,脱落试验研究。最终纳入病例71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治疗2周、4周后,观察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组内比较: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三项评分均下降,BI评分均上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2周、4周后,在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方面,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IHSS评分及BI评分方面,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总有效率(97.2%)高于单一的心理治疗组(91.42%)(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能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单一的心理治疗相比,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临床见效快,效果更显着,并且可通过改善患者抑郁的症状,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中西医联合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显着,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及运用。
王珍珍,张春红[5](2021)在《针刺与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提出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并增加病死率。本研究综述了近几年针刺与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选取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西药与针刺疗法进行对比,分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多角度比较两者的疗效差异,掌握针刺或针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依据,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陈绿叶[6](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遵循本次研究的标准严格纳入60例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进行治疗,每日一次,6天的连续治疗后休息1天,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治疗,每日50mg,服用2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的评分,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治疗期间对照组有1例病例脱落,最终共59例患者完成研究,其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3.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PSQI评分、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67%;而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7例,脱落1例,总有效率为75.86%;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与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均有效,两者在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方面的疗效相当,但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在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优化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方面的疗效更胜一筹。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任思锜[7](2021)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的阅读分析,本研究旨在临床上观察加味逍遥散对于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方法:除去脱落病例,将54例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符合中西医PSD诊断的患者纳入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DL、HAMD、NIHSS评分都有可比性。治疗组27例予我院特色脑科常规治疗+加味逍遥散,对照组予特色脑科常规治疗+盐酸舍曲林,历时28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的疗效差异,ADL评分(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就HAMD评分而言,2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与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经过疗效公式计算比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8%和74.07%,卡方检验结果显示2组疗效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就ADL评分而言,两组在治疗后的评分均有提高,但两组之间的差异t检验结果为P>0.05。就NIHSS评分而言,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都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不及对照组(P<0.002)。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治疗总有效率与舍曲林相当,虽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上明显不及舍曲林,但在提高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二者疗效相当。
王慧慧[8](2021)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通过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评估量表(Barthel)、血浆5-HT含量的测定等方面改善是否优于采用单一西药治疗,为治疗PSD方面提供确实有效且能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疗法。2.方法:将确诊为PSD的4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先后顺序编为140号,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每组患者均根据其基础病予以相应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每周治疗5次,治疗时间为8周,4周为一个疗程,经相应治疗后,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观察并记录量表评分、血浆5-HT含量来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3.结果:3.1两组血浆5-HT含量: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P<0.05。3.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两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P<0.05,提示两组均能降低HAMD-24评分。3.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P<0.05。3.4生活质量评估量表(Barthel)评分: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P<0.05。3.5两组总疗效: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方法治疗PSD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为85%、对照组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4.结论:两组均能降低HAMD-24、NIHSS评分和提高Barthel评分及血浆5-HT含量,对PSD患者均有明确疗效,但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药结合临床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副作用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关月,郭桂萍,王婧雯,王明明,牟菲,乔逸,李琼阁[9](2020)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再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已经发表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9年12月,收集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结果:共纳入33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共523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41 020例患者。AMSTAR方法学质量评分平均得分为6.76分。西酞普兰、度洛西汀、帕罗西汀等对卒中后抑郁治疗有效,但药物间有效性结论并不一致;帕罗西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舍曲林和西酞普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尚不明确。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中等,且各种药物间的有效性、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等结论存在争议。
蔡清旭[10](2020)在《“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中风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又称为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出现的以情绪不稳、兴趣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睡眠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现全球发病率约为27.5%~62.5%,且老年人较青年人更容易出现卒中后抑郁症。目前对中风后抑郁的西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但众多西医疗法均具有很大的风险和副作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痛苦。中医针灸治疗擅长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特性,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诊疗,并且疗法绿色,避免了西药代谢时带来的肝肾负担及对造血系统的破坏等副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口服药物的吸收损伤胃肠功能。随着对中风后抑郁的病因及发病率的认识愈加深刻,运用针灸等绿色疗法治疗本病已刻不容缓。本课题将探讨“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放血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为中风后抑郁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0例中风后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将患者分成三组,治疗组30例予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对照组1的30例采用通督调神法电针治疗,对照组2的30例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三组患者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整个研究所有病例需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临床疗效指标(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别,并对“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的疗效进行初步探讨。结果:1.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根据本课题对纳入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纳入患者的平均年龄集中在60岁以后,脑梗死患者比例稍多于脑出血患者,而卒中后抑郁的出现多为发病后5个月左右。这一组临床数据提示对于卒中后患者在发病发生后进行针刺治疗、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有效的干预,对于卒中后抑郁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从一般资料的统计中,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卒中分型上分布均衡,均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观察指标,包括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数据统计均具有可比性(P>0.05)。2.临床数据分析2.1患者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数据分析三组HAMD评分在各个时点均有波动,治疗后三组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1之间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后与随访时HAMD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后与随访时HAMD评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但治疗组疗效最好,且长期疗效更佳。2.2患者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数据分析三组MESSS评分在各个时点均有波动,治疗后三组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2与对照组1MES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2之间MES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治疗后与随访时HAMD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后与随访时HAMD评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治疗组疗效最好,且长期疗效更佳。2.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数据分析三组BI评分在各个时点均有波动,治疗后三组的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1之间BI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BI评分与随访时BI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治疗组疗效最好,三组长期疗效相当。3临床疗效分析研究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1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2总有效率60%。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最佳。说明三种临床方案中,选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总有效率最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纳入研究的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治疗前的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等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和通督调神法电针疗法、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在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时两种疗法在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状态及抑郁状态上,效果都非常明显,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和通督调神法电针疗法、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在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显示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临床疗效更好,且长期疗效更稳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疗法在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时,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并且其操作简便,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二、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干预措施 |
1.1.4结局指标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5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偏倚风险评估 |
2.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2.4.1 证据关系分析 |
2.4.2 发表偏倚分析 |
2.4.3 不同中成药疗效比较 |
2.5 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
3 讨论 |
(2)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基本信息 |
1.1 药物组成 |
1.2 功能主治 |
1.3 有效成分 |
1.4 药理研究 |
1.4.1 调节神经递质 |
1.4.2 改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
2 共识研制方法 |
3 临床应用建议 |
3.1 适用证候 |
3.2 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 |
3.3 治疗其他疾病伴发抑郁障碍 |
3.3.1 卒中后抑郁(抑郁属轻中度) |
3.3.2 轻中度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或轻中度抑郁障碍伴发焦虑状态 |
3.3.3 肠易激综合征伴发轻中度抑郁障碍 |
3.3.4 其他疾病(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轻中度老年期抑郁障碍 |
3.4 特殊人群 |
3.4.1 轻中度青少年抑郁障碍 |
3.4.2 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 |
3.4.3 轻中度围绝经期抑郁障碍 |
3.4.4 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 |
3.5 疗程 |
3.6 用法用量 |
4 依从性 |
5 安全性 |
5.1 不良反应 |
5.2 禁忌 |
6 利益相关说明 |
7 说明 |
(3)口服中成药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干预措施 |
1.1.3 结局指标 |
1.1.4 研究类型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估 |
3 结局指标 |
3.1 HAMD-17项评分 |
3.2 HAMD-24项评分 |
3.3 5-HT水平 |
3.4 NIHSS评分 |
3.5 有效率 |
3.6 安全性指标 |
4 小样本效应评估 |
5 讨论 |
(4)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的脱落与剔除处理 |
1.6 研究方法 |
1.7 疗效评价 |
1.8 观察周期 |
1.9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3 疗效分析 |
3 讨论 |
3.1 卒中后抑郁的中医研究 |
3.2 卒中后抑郁的西医研究 |
3.3 柴胡疏肝散的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
3.4 心理治疗的相关机理研究 |
3.5 从肝论治的理论 |
3.6 创新点及优势 |
3.7 不足之处及解决措施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1.附表 |
2.综述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针刺与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与SSRIs治疗PSD疗效比较 |
1.1 针刺与氟西汀治疗PSD疗效比较 |
1.1.1 传统针刺法与氟西汀对比 |
1.1.2 特殊针刺法与氟西汀对比 |
1.1.2.1 通督调神针刺法与氟西汀对比 |
1.1.2.2 通督调神针刺法与氟西汀对比 |
1.2 针刺与舍曲林治疗PSD疗效比较 |
1.2.1 传统针刺法与舍曲林对比 |
1.2.2 特殊针刺法与舍曲林对比 |
1.2.2.1 灵龟八法针刺法与舍曲林对比 |
1.2.2.2 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舍曲林对比 |
1.3 针刺与帕罗西汀治疗PSD疗效比较 |
1.4 针刺与西酞普兰治疗PSD疗效比较 |
2 针刺与SNRIs治疗PSD疗效比较 |
3 针刺与TCAs治疗PSD疗效比较 |
4 针刺结合中药与西药治疗PSD疗效比较 |
4.1 针刺结合疏肝解郁类中药与氟西汀对比 |
4.2 针刺结合活血化瘀类中药与西药对比 |
5 小结 |
(6)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与分组方法 |
2.2 盲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异常情况的处理 |
2.5 评价指标 |
2.6 疗效评定 |
2.7 安全性指标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各评价指标的变化 |
3.3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 |
3 选题依据 |
3.1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治疗依据 |
3.2 头皮针的治疗依据 |
3.3 对照组口服药物的选择 |
4 结果讨论 |
4.1 评价方法的讨论 |
4.2 结果分析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PSD的危险因素 |
2. 血清学改变 |
3. 西医发病机制 |
4. 中医病因病机 |
4.1 从形而论 |
4.2 从气而论 |
4.3 从神而论 |
5. PSD治疗 |
5.1 西医方面 |
5.2 中医方面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一般资料 |
2.1 研究内容 |
2.2 病例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病例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治疗周期 |
3.3 疗效指标 |
4. 保证患者依从性 |
5. 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 |
6. 结果及相关分析 |
6.1 两组患者收集过程及脱落情况 |
6.2 一般性资料 |
6.3 两组相关量表的比较 |
7. 结论 |
8. 讨论 |
8.1 加味逍遥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依据 |
8.2 舍曲林的选择原因 |
8.3 量表使用 |
9. 研究的创新性 |
10.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2 HAMD量表 |
附录3 ADL量表 |
附录4 NIHSS评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部分 |
1 中医学对PSD的认识 |
1.1 病名起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病位归经 |
1.4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PSD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 |
2.2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方法 |
2.1 分组 |
2.2 基础治疗 |
2.3 对照组 |
2.4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通督调神针刺) |
2.5 观察指标 |
2.6 安全性指标检测 |
2.7 疗程疗效判定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1.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
1.3 两组患者发病类型的比较 |
1.4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比较 |
2 两组患者量表评分比较 |
2.1 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
2.3 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3.1 两组患者血浆5-HT含量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与结论 |
一、通督调神针刺法的理论依据 |
二、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文献研究 |
三、通督调神针刺法的选穴依据 |
四、对照组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的选择依据 |
五、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
六、结论 |
七、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1.5 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
2.3 纳入文献的检索情况 |
2.4 纳入文献发表偏倚评估情况 |
2.5 纳入文献的AMSTAR评价结果 |
3 讨论 |
(10)“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PSD的研究 |
1.2.1 中医学有关PSD的病名沿革 |
1.2.2 中医学对PSD的病因病机认识 |
1.2.3 中医学治疗中风后抑郁的认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2.5 观察中止标准 |
2.3 随机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4.1 治疗方案 |
2.4.2 疗程 |
2.4.3 观察方法 |
2.4.4 观察指标 |
2.4.5 疗效评定标准 |
2.4.6 不良事件 |
2.4.7 统计学分析 |
2.5 研究结果 |
2.6 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
2.6.1 患者依从性 |
2.6.2 针刺深浅不一、手法操作各异等,引起试验误差偏倚 |
2.6.3 意外情况处理 |
2.7 伦理原则 |
第三章 讨论 |
3.1 研究结果分析 |
3.1.1 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3.1.2 临床数据分析 |
3.1.3 临床疗效分析 |
3.2 通督调神针法 |
3.2.1 督脉 |
3.2.2 通督调神针法 |
3.2.3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依据 |
3.2.4 通督调神针法的临床应用 |
3.3 结语 |
3.3.1 四花穴的相关研究 |
3.3.2 麦粒灸疗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四、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网状Meta分析[J]. 王哲义,孙怿泽,石颖慧,刘婷,田金洲,卢涛. 药物评价研究, 2021(12)
- [2]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Expert Group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 Branch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11)
- [3]口服中成药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J]. 孙田烨,王新志,史梦龙,徐方飚,孙永康. 中草药, 2021(20)
- [4]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研究[D]. 郭建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针刺与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比较[J]. 王珍珍,张春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21(05)
- [6]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绿叶.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D]. 任思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D]. 王慧慧.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再评价研究[J]. 关月,郭桂萍,王婧雯,王明明,牟菲,乔逸,李琼阁. 中国药房, 2020(24)
- [10]“通督调神法”电针结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气郁化火型中风后抑郁[D]. 蔡清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标签: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论文; 氟西汀论文; 帕罗西汀论文; 抑郁状态论文; 抑郁情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