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方筱滨[1](2021)在《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表明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意义重大。近年来,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理念随即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隐性教育逐渐步入大众视野,在许多地区和学校掀起了对隐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部分成果。但总体来看,显性教育在我国中学德育过程中仍占优势份额和主导地位。这一现状提示我们注意,进一步关注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的不可替代作用,并加大实践力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优化德育教育效果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尽管有不少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中学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进行了理论阐释和路径思考,但关于中学德育隐性教育的具体实践还存在大量问题。本文以Z市四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对初高中六个年级的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并辅之以教师访谈,围绕相关问题作出了详细分析。调研中发现,就当前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主要不足表现在:一是因隐性教育课程价值导向偏差所致,中学隐性教育的目标还比较模糊,也缺乏明确的建设目标;二是隐性教育中走过场,形式主义严重,内容单一;三是隐性教育中学生主体缺失;四是中学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基于此,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的开展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已成为当下中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较为有效可行的对策:增强隐性教育课程开发的目标导向性;增加隐性教育的各项投入;提高学生在隐性教育中的参与度;加强教师德育专业化能力培训。旨在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及其他各方面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推动三全育人提供借鉴。
吴璇[2](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在会议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蕴含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应加大对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力度,辅助显性教育,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效果。隐性教育资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适应高中生的思想行为发展特点。教学中在显性教育为主的前提下,作为显性教育的有益补充,隐性教育资源的渗透性、持久性等特征,能够更好地通过作用于学生的非理性因素,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教学效果。如何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论文在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厘清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资源的内涵、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并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现状作出分析,认为教师教学中对于隐性教育资源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注重作用于学生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增强教学效果;当前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于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还存在着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欠缺、教学理论储备不够、教学载体开发不足、各具体方式配合不当等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及问卷和访谈等调查研究反馈的情况,论文从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教师理论培训、开发相关载体以及加强隐性教育资源整合的作用等方面针对前述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吕春宇[3](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杨金铎[4](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吕增艳[5](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龙文成[6](2020)在《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与此同时,也给中学生的思想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在此背景下,中学生道德教育、法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如同春雨一般,有着“润物细无声,着物物不知”的育人效果,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因此,隐性教育作为对显性教育的有益补充,其价值不容忽视。将隐性教育方式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增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而且对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教学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访谈等形式深入探究当前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相关理论。首先对隐性教育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厘清隐性教育的内涵、特点、功能。其次,阐述其理论依据。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意义。将隐性教育运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对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对教师来说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对这门学科来说有利于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改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资源。第三部分主要阐述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教师访谈的形式,通过数据分析概括出当前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学校两大方面探析其原因所在。第四部分主要阐述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针对当前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从提高教师隐性教育意识和能力、拓宽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渠道、营造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以及学校加强对隐性教育的重视四个方面出发,探索隐性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相结合的最佳路径,以提高育人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史劲飞[7](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成为高中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对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将新媒体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中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增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新媒体给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拓宽了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创新了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丰富了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提升了高中生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新媒体使高中传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冲击,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削弱了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育者新媒体素养的良莠不齐影响了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同时网络负面信息降低了高中生对学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度。为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第一,加强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者的新媒体素养;提升教育者利用新媒体对高中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第二,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依托手机APP等搭建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借助新媒体丰富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对高中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关注高中网络舆情、巧用高中生喜爱的网络语言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中生新媒体素养以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四,完善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多方合力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建立高中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应急机制;健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赵田芳[8](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有深远影响,使其成为深受大学生欢迎与喜爱的课程。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其亲和力较低,阻碍了其效果的发挥。因此,本文以教学为主要出发点审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较低的表现,并结合实际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从选题的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首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相关概念、构成要素以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由于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在梳理分析已有成果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学亲和力的概念加以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进行分析比较;其次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载体运用亲和力等方面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构成;最后,从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必要性。第二章从教学内容契合学生实际不够、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灵活、教学载体运用不当以及受教育者积极性不高四个方面论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不足的表现,进而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不足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章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教学亲和力的思路与对策。首先,提升教学亲和力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及整体性原则;其次,从树立先进教学理念、配齐建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以及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详细论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举措进行。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指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是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的关键。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提高,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李瑾[9](2020)在《新时期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认为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快速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黄金时期,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要求。班主任工作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随着经济社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矛盾重重,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差,道德素养缺失、心理素质不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出现偏差,说明高中班主任需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通过笔者的一线班主任经历和实地调查,分别从教师、学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红河州高中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究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改进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笔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以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对已有的文献结果进行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概括价值目标,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宗旨确定教学内容,对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理论构建,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为之后的行文写作提供方向指引。其次,根据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对蒙自市两所高中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红河州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很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前红河州高中班主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分别从科学制定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目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角度,积极探究可行的对策。
杨金焓[10](2020)在《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回顾过去,以显性教育为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都发生了新变化,展现出了新特点,单一的显性教育已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要求。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润物无声”教育特点和优势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互为补充,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为源头,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的逻辑思路,以解决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为重点。首先,本文在论述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之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灵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其理论来源包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环境影响论、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其次,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教育实践活动已陆续开展,教育主体队伍在不断扩充,教育资源载体越来越完善,隐性教育的优势逐渐凸显。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的实践活动没有科学的规范,教育主体队伍整体力量薄弱,教育资源载体利用不当,教育整体发展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从教育实践、教育主体、教育资源载体及教育发展动力四方面逐一进行了剖析。最后,本文根据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索性地提出了五点对策,一是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使“显隐结合”、“全员育人”、“贴近生活”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以此来对教育实践进行引领;二是提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养和能力,从教育理念、对教育资源载体的应用能力再到师德修养,进行全方位宽领域的提升;三是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寓“隐”于专业课程、网络建设、校园文化以及心理教育当中,多管齐下;四是健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制度,通过管理制度、评价体系以及激励措施予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推动其科学有序地进行;五是增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多方合力。包括创建优良的社会大环境、传承优良家风以及“显”“隐”教育的融合,在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作用,使二者相互配合、共生互促,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
二、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隐性德育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德育 |
2.1.2 德育课程 |
2.1.3 隐性课程 |
2.1.4 隐性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2.2.2 价值澄清理论 |
2.2.3 欣赏型德育理论 |
2.2.4 生活德育理论 |
2.2.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 |
3 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
3.1 隐性教育的特征 |
3.2 隐性教育的重要价值 |
3.3 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
4 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2.1 问卷对象 |
4.2.2 访谈对象 |
4.3 调查内容 |
4.3.1 中学生基本情况的数据统计 |
4.3.2 中学德育课程开展情况调查数据统计 |
4.3.3 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开展情况调查数据统计 |
4.3.4 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三个方面的评价情况调查 |
5 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德育中的隐性课程缺乏明确的建设目标 |
5.1.2 隐性教育流于形式主义 |
5.1.3 隐性教育中学生主体缺失 |
5.1.4 中学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 |
5.2 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德育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导致目标模糊 |
5.2.2 隐性教育形式化造成内容单一 |
5.2.3 隐性教育建设中缺乏情感教育投入 |
5.2.4 学校管理制度忽略教师德育水平考察 |
6 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的实现路径 |
6.1 增强隐性教育开发的目标导向性 |
6.1.1 明确隐性教育的实质 |
6.1.2 明确隐性教育的目标 |
6.1.3 明确隐性教育的思路 |
6.2 增加隐性教育的各项投入 |
6.2.1 增加对校园环境的投入 |
6.2.2 增加对教学内外部环境的投入 |
6.2.3 增加对校园组织管理的投入 |
6.3 提高学生在隐性教育课程中的参与度 |
6.3.1 提高学生参与度,平等对话课堂 |
6.3.2 改变传统方式,突显学生主体性 |
6.3.3 融入社会生活,建构真实教育场景 |
6.4 加强教师德育专业化能力培训 |
6.4.1 加强教师在职前与职后德育培训 |
6.4.2 加强教师隐性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学习 |
6.4.3 加强教师德育课程实践活动能力培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社会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观察法 |
四、总结归纳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概述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内涵界定 |
一、隐性教育资源的含义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内涵和类型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特征及主要方式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二、教育学隐性课程理论 |
三、心理学内隐学习理论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现实需要 |
一、适应新时代高中生思想行为发展规律的需要 |
二、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需要 |
三、践行高中思想政治课“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需要 |
四、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现状调研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隐性教育资源应用取得的成绩 |
一、教师教学中对隐性教育资源重要性的关注程度显着提高 |
二、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更多关注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 |
三、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对学生思想行为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教学管理和评价:顶层设计与评价机制欠缺,应用缺乏规范性 |
二、教学理论:理论储备不足,应用缺乏科学性 |
三、教学方式:载体和活动开发不够,方法应用缺乏创新性 |
四、教学合力:各类资源和各种方式配合不当,应用缺乏系统性 |
第三章 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策略 |
第一节 学校建立隐性教育评价机制促进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规范性 |
一、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顶层设计和管理 |
二、学校建立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科学评价机制 |
三、重视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
第二节 教师加强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学习和培训促进用的科学性 |
一、教师加强心理学认识防御等相关理论学习 |
二、教师加强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学习和言传身教 |
三、教师加强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培训和资源共享 |
第三节 教师加强教学中网络新兴载体开发促进运用的创新性 |
一、加强渗透式运用挖掘教学中的互联网平台隐性教育资源 |
二、加强陶冶式运用挖掘教学中的自媒体和微媒体隐性教育资源 |
三、加强实践体验式运用挖掘教学中的虚拟仿真实践隐性教育资源 |
第四节 加强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应用的综合作用促进应用的系统性 |
一、加强教学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统一 |
二、加强教学环节中各类隐性教育资源的纵向综合作用 |
三、加强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各种应用方式的横向综合作用 |
四、课上课下运用好教育载体增强隐性教育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
(二) 社会学习方法 |
(三) 隐性教育方法 |
(四) 价值澄清方法 |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
(六) 潜能激发方法 |
(七) 心理治疗方法 |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
2.1.1 “课程” |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
2.2.1 隐蔽性 |
2.2.2 依附性 |
2.2.3 浸润性 |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
2.3.1 政治导向 |
2.3.2 寓德于课 |
2.3.3 人文立课 |
2.3.4 价值引领 |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4.2.2 有效教学理论 |
4.2.3 潜在课程理论 |
4.2.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
5.1 政治引导 |
5.1.1 政治理论教育 |
5.1.2 政治认同教育 |
5.1.3 家国情怀教育 |
5.2 思想引领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
5.3 道德熏陶 |
5.3.1 社会公德教育 |
5.3.2 职业道德教育 |
5.3.3 个人品德教育 |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
7.1.1 党委领导原则 |
7.1.2 协同共建原则 |
7.1.3 贴近实际原则 |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理论背景 |
(二)实践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领域新 |
(二)研究思路新 |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
1.研究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3.调查研究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隐性教育相关概述 |
1.隐性教育的内涵 |
2.隐性教育的特点 |
3.隐性教育的功能 |
(二)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
1.内隐学习理论 |
2.认知学习理论 |
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
(三)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意义 |
1.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
2.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
3.有利于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
4.有利于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 |
5.有利于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资源 |
二、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分析 |
(一)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1.对学生影响较大的隐性教育因素 |
2.教师对隐性教育的运用情况 |
(二)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取得的成效 |
1.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
2.教师隐性教育意识逐渐提高 |
(三)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隐性教育方式传统单一 |
2.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不相协调 |
3.隐性教育活动开展不足 |
4.隐性教育效果不佳 |
(四)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对隐性教育认识不足 |
2.教师对隐性教育能力欠缺 |
3.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不充分 |
4.学校对隐性教育重视不足 |
三、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 |
(一)提高教师隐性教育意识和能力 |
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
2.提高教师隐性教育技能 |
3.发挥教师行为示范功能 |
4.处理好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关系 |
(二)拓宽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渠道 |
1.深挖教材,激活文本教育资源 |
2.联系实际,补充本土教育资源 |
3.与时俱进,挖掘网络教育资源 |
(三)营造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 |
1.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环境 |
2.创设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 |
3.营造寓学于趣的活动环境 |
(四)学校加强对隐性教育的重视 |
1.建立教师队伍发展机制,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 |
2.建立隐性教育资源建设机制,保障隐性教育顺利开展 |
3.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隐性教育实效性 |
4.加强校际间沟通交流,总结隐性教育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一 新媒体 |
二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三 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四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二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媒体给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
一 有助于拓宽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
二 有助于丰富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三 有助于创新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四 有助于提升高中生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情况的实证分析 |
一 总体分析 |
二 对比分析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 高中传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冲击 |
二 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削弱了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三 教育者新媒体素养的良莠不齐影响了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
四 网络负面信息降低了高中生对学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度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 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
二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亟待创新 |
三 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均需提高 |
四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 |
一 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
二 提高教育者的新媒体素养 |
三 提升教育者运用新媒体对高中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
第二节 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
一 依托手机APP等搭建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
二 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对高中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利用新媒体丰富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
第三节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一 关注高中网络舆情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巧用高中生喜爱的网络语言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三 提高高中生新媒体素养以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第四节 完善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工作机制 |
一 多方合力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 |
二 建立高中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应急机制 |
三 健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亲和力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关系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构成 |
(一)教师亲和力 |
(二)教学内容亲和力 |
(三)教学方法亲和力 |
(四)教学载体运用亲和力 |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必要性 |
(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 |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 |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不足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不足的表现 |
(一)教学内容契合学生实际不够 |
(二)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性不强 |
(三)教学载体运用不当 |
(四)受教育者积极性不高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一)教学理念滞后 |
(二)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
(三)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较低 |
(四)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三章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思路与对策 |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
(四)整体性原则 |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对策 |
(一)树立先进教学理念 |
(二)配齐建强教师队伍 |
(三)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
(四)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新时期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期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目标及内容构成 |
一、价值目标导向 |
(一)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创建自由的班集体 |
(二)提升学生政治觉悟,创建民主的班集体 |
(三)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创建文明的班集体 |
(四)强化学生道德品质,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
二、教育内容构成 |
(一)规范学生道德行为 |
(二)提升学生思想水平 |
(三)注重学生心理教育 |
第二章 新时期红河州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班主任和学生基本情况 |
(二)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现状 |
(三)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状况 |
(四)学生思想政治综合素养现状 |
(五)新时期红河州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综合素养现状 |
二、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角色缺位 |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不科学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与时代脱节 |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健全 |
三、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中班主任综合素养不高 |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身心出现新变化 |
(三)学校管理评价制度体系缺失 |
(四)学生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
(五)社会大环境的负面效应 |
第三章 改进红河州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目标的科学性 |
(一)坚持学校培养与国家需求相统一 |
(二)坚持民族自治地方的个性与社会大环境的共性相统一 |
(三)坚持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
二、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
(一)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深化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
(三)加强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
(五)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
三、创新实施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
(一)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
(二)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四)学校、家庭及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 |
2.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2.1.3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2.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依据 |
2.2.2 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论依据 |
2.2.3 心理学理论依据:无意识理论 |
2.2.4 教育学理论依据:生活教育论 |
2.2.5 社会学理论依据:人的社会化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
3.1.1 教育实践活动陆续开展但缺乏科学规范 |
3.1.2 教育主体队伍不断扩充但整体力量薄弱 |
3.1.3 教育资源载体逐渐完善但利用不足 |
3.1.4 教育优势开始逐步凸显但动力欠缺 |
3.2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产生原因 |
3.2.1 教育理念原则的滞后 |
3.2.2 教育主体建设的局限 |
3.2.3 教育资源载体的滞后 |
3.2.4 教育评估保障的缺乏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 |
4.1 树立科学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4.1.1 确立“显隐结合,相互渗透”的教育思路 |
4.1.2 形成“全员育人,持之以恒”的教育观点 |
4.1.3 明晰“贴近生活,润物无声”的教育意识 |
4.2 提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养 |
4.2.1 更新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 |
4.2.2 增强教育主体应用教育资源与载体的能力 |
4.2.3 提高教育主体的师德修养 |
4.3 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载体 |
4.3.1 寓“隐”于专业课程 |
4.3.2 寓“隐”于网络建设 |
4.3.3 寓“隐”于校园文化 |
4.3.4 寓“隐”于心理教育 |
4.4 健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
4.4.1 建立促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 |
4.4.2 打造提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 |
4.4.3 制定助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质的激励手段 |
4.5 增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多方合力 |
4.5.1 创建良好社会环境以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大氛围 |
4.5.2 传承优良家风以贯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
4.5.3 融合“显”“隐”思想政治教育以推进二者共生互促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研究[D]. 方筱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应用研究[D]. 吴璇.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
- [5]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 龙文成.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新媒体环境下高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史劲飞. 郑州大学, 2020(02)
-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研究[D]. 赵田芳.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新时期高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D]. 李瑾.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 杨金焓.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