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闭经对年轻血透女性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持续性闭经对年轻血透女性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一、持续经闭对年轻血液透析女性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余明钿[1](2018)在《DXA在慢性肾脏病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肌肉减少症的关系,初步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在CKD合并肌肉减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180例于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或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KD患者123例(CKD组),均来自我院肾内科和内分泌科;健康对照组57例(对照组),均来自我院健康体检中心。CKD分期的依据来自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专家组建议。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获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并以GFR将CKD组患者分为CKD1组(CKD1、2期)和CKD2组(CKD3-5期)。应用CKD-EPI公式得出eGFR,并以此将CKD组患者分为CKD1e组(CKD1、2期)和CKD2e组(CKD3-5期)。本文主要以SPECT获得的总GFR对CKD进行分期并做相关分析研究。肌肉减少症的诊断采用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的诊断标准,并依照2016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建议肌肉减少症的筛查和评估步骤,将研究对象分为肌肉减少症组和非肌肉减少症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记录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应用DXA检测各部位骨密度及体质成份,计算出相对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relative 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RASMI);采用握力器评估肌肉强度、六米步速评估肌肉功能。将P<0.05设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RASMI值与肾功能的关系:根据肾动态显像所得肾功能重要指标GFR,分为CKD1组(55例)、CKD2组(68例),DXA测得CKD1组RASMI值为5.59±0.79kg/m2,CKD2组RASMI值为5.06±0.80 kg/m2,RASMI随GFR的减低、CKD进展而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3,P=0.001)。2、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19.3%,CKD1组(55例)40.0%,CKD2组(68例)55.9%。CKD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男性55.7%,女性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对照组与CKD患者:对照组与CKD1组肌肉减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5.772,P=0.016);对照组与CKD2组亦有统计学差异(χ2=17.413,P=0.000);CKD两组间对比分析无显着性差异(χ2=3.070,P=0.080)。3、对照组和CKD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比较,腰椎骨密度:对照组与CKD2组有统计学差异(H=2.663,P=0.023);髋部总T值:对照组与CK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787,P=0.016);股骨颈T值:对照组与CKD2组有显着性差异(H=3.716,P=0.001),CKD1组与CKD2组有显着性差异(H=2.041,P=0.0041)。4、CKD患者肌肉减少症和非肌肉减少症骨密度比较:腰椎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9,P=0.029),髋部有统计学差异(Z=1.975,P=0.048),股骨颈有统计学差异(Z=2.574,P=0.01)。肌肉减少症组骨质疏松发生率41.7%,非肌肉减少症组发生率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7,P=0.012)结论1、通过DXA对CKD患者的RASMI和骨密度等的检测,在探讨肾功能和RASMI及骨密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CKD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随CKD进展而升高,CKD患者男性肌肉减少症发生率较女性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KD患有肌肉减少症患者,建议行肾动态显像,测定GFR以更为准确评估CKD患者的肾功能。4、各部位骨密度随CKD进展而下降;CKD患者中肌肉减少症组骨密度较非肌肉减少症组低,更易罹患骨质疏松。

童国玉,朱大龙[2](2017)在《糖尿病肾病国内外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解读》文中提出规范糖尿病肾脏病的评估及处理对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和201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所属"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工作组、2012年国际肾脏病组织"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以及201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和内分泌病学分会(CSE)先后就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及DKD的诊断和治疗制定了相关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文章就相关诊断及处理要点做一解读。

杨渊,赵湘[3](2016)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终末期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肾源的限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鉴于治疗方法的特殊性,透析病人面临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临床工作者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患者生命的维持,而转为更多地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在无明显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选择何种透析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更有利,以及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是

于乐成,侯金林[4](2015)在《《美国慢性HBV感染治疗流程(2015年更新版)》摘译》文中研究指明1999-2008年全美约有704 000名慢性HBV感染者,约占其总人口的0.27%,低于1988-1994年,这得益于对婴幼儿普种乙型肝炎疫苗等阻断HBV传播的措施。但2004-2008年间约有53 800名慢性乙型肝炎(CHB)移民进入美国,占新诊断病例的95%。而HBV相关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及肝细胞癌(HCC)等远期后果的发病率在老一代CHB人群中尚未见降低。因此,CHB及

王珊珊[5](2013)在《鳕鱼骨胶原肽与活性钙的制备及其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鳕鱼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鱼骨占鳕鱼整体重量的15%。鳕鱼骨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及多种矿质元素,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蛋白源与钙源。本论文以太平洋真鳕鱼骨为原料,制备鱼骨胶原蛋白并研究其各项基本理化性质。使用商品蛋白酶水解制备鱼骨胶原肽,并研究不同分子量胶原肽对成骨样MG-63细胞作用机制的影响。本实验研讨鳕鱼骨活性钙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以去卵巢大鼠为模型,探讨鱼骨胶原肽与活性钙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本研究开拓了鳕鱼骨资源的应用领域,为开发新型鱼骨保健食品、推进水产品高值化利用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1.本论文以水产加工下脚料鳕鱼骨为原料,因此首先对其基本组成进行了分析。鳕鱼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14.5%),鳕鱼骨中含有7种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6.02%。鳕鱼骨中Ca与P的含量分别达到20.78%和10.09%,其比值接近2: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鳕鱼骨表面具有坚固致密的扁平板状的羟基磷灰石结晶;通过Van Gieson染色发现鳕鱼骨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纤维。2.以鳕鱼骨为原料,通过不同方法制备胶原蛋白,并对所提取胶原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使用低温酸法制备得到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solublecollagen, ASC)。氨基酸组成检测发现ASC中Gly的含量最高,而His、Tyr及Ile的数量很少。SDS-PAGE电泳检测证明ASC为I型胶原蛋白,至少含有两条α (α1和α2)链、一条β链和一条γ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证明ASC较好的保持了天然螺旋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ASC冻干样品具有多孔的网状结构,且存在缠绕复杂的细丝结构。使用热水抽提法制备得到热水抽提胶原蛋白(Hot-water extracted collagen, HEC)。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的最佳条件:盐酸质量分数4%,酸处理时间18h,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8h,样品提取率可达98.02%。制备4种HEC样品:45℃4h,45℃8h,70℃4h和70℃8h,氨基酸组成检测显示4种样品氨基酸组成无显着性差异,凝胶强度随制备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HEC失去天然三螺旋结构。3.以鳕鱼骨胶原蛋白为原料,以MG-63细胞碱性磷酸酶增长率作为活性筛选指标,使用胰蛋白酶对胶原蛋白进行酶解以制备鳕鱼骨胶原肽。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酶解优化条件参数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90min,加酶量1.5%。在此优化条件下,ALP增长率为43.64%。以水解液为原料超滤获取高、低分子量组分:BCH1:2000Da<Mw<6000Da; BCH2:Mw<2000Da,初步探讨了不同分子量胶原肽组分(BCH1、BCH2)对MG-63细胞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胶原肽对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两种胶原肽在200μg/ml浓度时均可显着提高BMP-2mRNA的表达水平(P<0.01),这说明胶原肽可通过上调成骨细胞BMP-2的含量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两种胶原肽均能够在促进OPG因子mRNA表达量(P<0.01)的同时,显着抑制RANKL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P<0.01),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低分子量胶原肽BCH2对OPG/RANKL mRNA表达比例的上调促进作用效果最好(P<0.01)。实验结果说明胶原肽能够有效提高细胞OPG/RANKL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间接对破骨细胞的成熟及活化进行调控。4.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活性钙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20min,酸混合比例1:2,酸质量分数15%,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96.15%,其中酸质量分数对结果的影响最为显着。对CCM活性钙样品进行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对大鼠没有显着毒副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CM低剂量组大鼠骨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中剂量、高剂量与碳酸钙组大鼠的骨钙含量增加极为显着(P<0.01);且CCM高剂量组大鼠骨钙含量与相同钙水平的碳酸钙组无明显差异(P>0.05)。钙代谢实验测定结果显示CCM高剂量组钙吸收率显着高于相同钙水平的碳酸钙组(P<0.05)。因此判断CCM样品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钙营养强化剂。5.本实验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探讨鱼骨胶原肽、活性钙以及肽钙混合复剂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各组大鼠的脏器指数与普通生化指标检测未见异常、子宫病理学检测无明显差异,说明样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三种样品均可不同程度的下调血清中ALP和TNF-α的含量,其中BCH高剂量组、CCM与肽钙复剂的低、高剂量组均能显着抑制血清TNF-α含量(P<0.05),这说明受试样品有助于降低摘除卵巢所导致的高骨转换状态,使大鼠的骨重建水平向正平衡状态恢复。与OVX组相比,CCM高剂量组、肽钙复剂的低、高剂量组骨骺端BMD值都有明显增加(P<0.05);CCM与肽钙复剂的低(P<0.05)、高剂量(P<0.01)对股骨钙含量亦有显着的提高作用,表明活性钙与肽钙复剂能够有效削弱卵巢摘除所引起的松质骨的骨转换加快以及相应导致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进一步表明,CCM与肽钙复剂均能有效提高骨小梁数目,恢复骨小梁三维网状结构,进而提高骨骼强度,降低卵巢摘除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RT-PCR实验结果表明BCH与CCM功效因子能够有效抑制RANKL因子的合成,可通过作用于OPG/RANKL/RANK系统对骨代谢进行调节,从而阻止过度的骨吸收,抑制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苏玲华[6](2013)在《滋补肝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采用滋补肝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客观评价滋补肝肾壮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临床症状、骨密度测定(BMD)、血清钙、磷、雌二醇(E2)、血清睾酮(T),白介素-6(IL-6)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法D3胶丸(阿法骨化醇),0.25ug,每日2次;钙尔奇D,600mg,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滋补肝肾壮骨方中药水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评价其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观测骨密度、血清钙、磷、雌二醇、睾酮、白介素-6等指标。全部数据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前两组的年龄、病程、中医症状等基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有可比性。其结果如下:①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提高骨密度:治疗后治疗组患者BMD均明显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BMD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血钙、磷的影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磷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钙、血磷的变化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④调节性激素水平:患者性激素比较,治疗组E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E2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T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对IL-6影响:治疗组IL-6较治疗前也有显着性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⑥安全性指标:治疗组患者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从初步临床研究来看,滋补肝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西医学指标方面,可以改善骨密度,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无肝肾功能损害,治疗本病安全、有效,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本人为境外学生,能力和条件限制,本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施蓉蓉[7](2013)在《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医保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从社会角度,测算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的经济负担,包括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与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及其构成,对影响患者经济负担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各地经济水平和患者经济负担,对当前我国透析治疗的现行政策进行梳理、比较和SWOT分析;综合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的经济负担、构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当前诊疗项目使用情况、当地经济水平和医保政策,对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治疗的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在全国选择广东、上海、浙江、四川、广西、河南6省8家有一定规模常规随访腹膜透析患者的三级医院透析中心(包括附属二级医院)纳入前瞻性观察研究,计划随访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150例,对每个入选病例随访观察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门诊和住院的诊疗内容和费用,以及患者预后。其中患者基本情况、门诊和住院费用需详填数据;门诊检查化验项目需填写次数;截至随访结束需填写患者的预后结果。最终根据随访观察数据,计算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包括患者门诊和住院的诊疗、检查、化验、药品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包括患者交通、陪护等费用;以及间接费用,包括患者休工时间的经济损失等。此外,还收集了患者就诊时发生的交通费、患者休工成本和陪护成本。休工成本按照休工天数与样本医院所在省(直辖市)2011年人均GDP的乘积进行计算。对于现行的腹膜透析的医疗服务收费及相关卫生、医保政策也进行了新旧对比的梳理和SWOT分析,并结合本研究的结果,给予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在8家参与研究项目的临床中心合计完成病例入组和3个月跟踪随访149例,合计703次门诊就诊记录和19人次住院记录。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平均年龄50.9岁,其中男性87名,占58.4%;按文化程度,40.5%患者为初中、小学及以下学历,高中/技校/中专学历患者占28.4%,大专/大学及以上的患者占31.1%;37.4%的患者为在职。87.1%的患者参加了三大基本医疗保险,2%的患者没有医疗保险。149名患者接受透析的年数从1-14年不等,平均透析年数为3.47年(±2.52)。EPO使用年数从1-13年不等,平均使用3.35年(±-2.24)。最近3个月内连续两次监测血红蛋白平均值分别为10.2g/dL(±1.78)、10.3g/dL(±1.58)。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32.81mmHg(±18.10),平均舒张压为81.58mmHg(±11.70).患者门诊经济负担:随访期间,患者次均直接医疗费用为5007.37元,占总经济负担的98.07%,直接非医疗费用为68.28元,间接成本为30.49元;患者次均门诊总经济负担为5106.37元。患者平均每月门诊就诊2.64次,其中,在临床中心门诊就诊1.41次,在社区就诊1.23次。月均直接医疗费用为7963.24元,占总经济负担的96.07%,直接非医疗费用为158.07元,间接成本为167.30元。患者在临床中心和社区门诊发生的总经济负担为8288.61元。在临床中心就诊中,发生的直接医疗费用为7959.85元,其中,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化验费以及药品费占据临床中心门诊费用的82.98%,构成了79.69%的门诊经济负担。检查费30.95元、化验费268.29元、药品费为6292.47元。药品费中,EPO平均费用为1486.87元,铁剂费用为156.63元。药品费用超过了经济负担的70%以上。在社区门诊注射方面,发生的直接医疗费用平均为3.38元;患者月就诊交通成本为114.50元(±207.80),占直接非医疗费用的72.43%。有61.35%的患者就诊有人陪护,而有31.60%的陪护人员是在职的。患者平均每月去临床中心就诊造成休工0.39天,社区门诊就诊/注射造成休工0.66天。利用当地平均工资折算得到休工成本分别为48.50元和92.57元。患者住院经济负担:随访期间共收集到15名患者19人次住院,其中,18次是在三级医院,次均住院天数10.05天(±8.68)。住院的主要原因有感染(5人次),心血管事件(4人次)以及贫血(2人次),其他原因还有甲状腺肿瘤、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支气管炎、住院检查等。患者次均住院总费用为9415.57元(±7252.06),其中,药品费5041.44元,其次是化验费1316.52元,治疗费942.85元、检查费709.68元、床位费507.21元、护理费90.44元。因住院造成的休工成本为1448.08元患者总经济负担:患者每月人均经济负担是患者在门诊、社区和住院发生的每月平均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与间接成本的总合,合计为9755.91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为9162.95元;直接非医疗费用为209.63元,间接成本为383.33元(详见表16)。每月EPO的平均费用为1518.24元,EPO用量为16442.67IU。总经济负担与6市人均GDP比较后发现,比例最低的是上海,为141.80%,比例最高的广西省为460.02%,平均为314.70%;直接医疗费用与人均GDP比较的结果较为相似,从133.18%至432.06%,平均为295.57%。门诊检查项目:随访期间,共收集到有检查项目的门诊记录342次,平均每次检查包含检查项目8.15个,平均每次门诊包含检查项目3.97个。较为常见的门诊检查项目为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和骨矿物质代谢等。单因素分析结果:研究针对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医保类型和所属城市,对患者基本情况及个人月平均门诊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分组后各个组人群门诊经济负担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在职、高文化程度、城镇职工医保患者、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门诊经济负担普遍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将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所属城市、文化程度、是否在职、职业类型、医保类型)以及与肾病和贫血相关的指标(透析年份、血红蛋白含量、EPO用量)作为变量纳入多元回归模型,应变量为个人月平均门诊总经济负担,获得结果如下:对患者门诊经济负担而言,EPO的用量、性别以及所属城市,是关键影响因素。患者每增加1500IU的EPO注射量,平均每月将多承担225元的经济负担;而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每月要多支付1171元;浙江的患者平均比上海患者少支付1411元,郑州的患者平均比上海患者每月少支付6849元,说明不同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及费用的差异较为显着。本研究的样本量也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来验证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医保政策分析:腹膜透析治疗的现有医保政策由医疗服务收费目项目以及药品医保政策(腹膜透析液)两部分组成。考虑到腹膜透析属于家庭治疗的特殊性,国家2012版医疗服务收费目录中增加了腹膜透析家庭治疗这项,并将常用的碘伏小帽纳入除外收费内容,增加了医院开展腹透的积极性,同时方便了病人在医院就可以配到磺伏小帽。腹膜透析液在各省市的门诊管理上都属于大病管理,医保支付比例较高,但是药品处方受到医院药占比管理的影响,医院更偏向于开展血透。这种局面今后将得到改善,卫生部已经发文将腹膜透析液不纳入药占比的考核指标,还制定并颁布了《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物价、医保、卫生部门的种种政策的推出,表明了政府将大力推广腹膜透析的决心。2013年各省市都在进行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各省的对接工作,每个省将对新增的腹膜家庭治疗项目进行合理定价,医院今后可以合理收费。在此基础上,医保部门如果再可以探索关于透析治疗的新付费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无论开展何各透析方式,医保部门将按人头统一给付,也将进一步促进医院开展腹膜透析。[结论]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的个人经济负担较重。从社会角度来讲,研究对象的年均治疗费用最高接近GDP的4倍左右。并且患者自费经济负担较重,门诊直接医疗费用中,南宁为7786.92元,按人均个人费用支付比例15%测算,个人每年仍要自费支出14016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5元的74%。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整体经济负担重。149例腹膜透析患者的3个月随访观察中,发现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的月人均经济负担为9756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9163元、直接非医疗费用210元、间接成本383元。其中EPO的月人均用量为16442.67IU,月人均费用为1518元。2009年美国Medicare参保者中,慢性肾病患者占参保患者人口的7.6%,却使用了22.3%的医疗费用(33.8亿美元)。对天津市314名腹膜透析患者经济负担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002年至2007年间,腹膜透析平均医疗费用从3008元上涨到4642元,涨幅达到54%。腹膜透析治疗可以总体节约医保基金支出。4个主要城市的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进行医保经济负担的测算分别为:广州医保用于腹膜透析病人的年度医保负担是1.1亿,上海为1.36亿,杭州为5297万,南宁为1064万。如果以现有9:1血透与腹透的比例预估,医保用于整个透析治疗的基金支出较大。腹透治疗的费用低于血透,推广腹膜透析的开展可以节约医保基金的支出。门诊直接非医疗费用的支出有减少空间。直接非医疗费用主要由交通费和陪护成本组成,患者月就诊交通成本为114.50元(±207.80)。患者平均每月门诊就诊2.64次,其中,在临床中心门诊就诊1.41次,在社区就诊1.23次。在社区就诊的非医疗支出低于在临床中心门诊的非医疗支出。如果每月患者回访的频次按照《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每1-3月一次,并鼓励患者去社区就诊,非医疗费用的支出将会减少。[建议]改变观念,积极推行腹膜透析治疗;引导腹膜透析治疗优先的政策完善,医保部门探索新预付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医院积极开展腹透;适当增加长效促红素的使用,减少患者间接费用支出;透析患者门诊诊疗项目需进一步规范,积极引导社区注射及常规检查;开展多中心的腹膜透析家庭病床的临床效果和相关经济性的前瞻性研究;利用社会资源,共同缓解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

雷枭[8](2013)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分析成都地区DOP中医证候类型,揭示DOP病机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提高中医辨证论治D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前瞻性的调查研究,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1年3月制定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代谢性骨病部分有关证候判定标准,自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调查表,收集了267例DOP患者。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人工辨证,将辨证结果归纳总结并行频数分析。把四诊资料首先进行系统变量聚类分析,与人工辨证结果相比较,决定六类证型最为合适,然后再行K均值聚类分析,并对每一类证型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267例DOP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9.3岁,发病年龄以60~80岁为高峰,达到68.2%。男性明显少于女性,男女比为0.59:1,表明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DOP患者体重指数多在正常范围内(平均20.67),肥胖和低体重者较少。糖尿病病程多在10年左右,病程较长。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高达55.8%,其中患一种并发症的患者有57例(21.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达到41例(15.4%)。合并两种并发症者66例(24.7%),糖尿病肾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达到26例(9.7%)。有三种并发症者11例(4.1%),有四种并发症者15例(5.6%)。合并骨折的患者有12.0%,60~89岁为DOP合并骨折的高峰期。267例DOP患者空腹血糖偏高,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血钙、血镁、血磷、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2)四诊资料分析:腰膝酸软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达到了77.9%,其后依次是神疲乏力(70.0%)、腰背酸痛(58.4%)、薄白苔(49.4%)、头晕目眩(46.1%)、舌淡红(45.3%)、畏寒喜温(41.6%)。出现频率在20%-40%之间的症状有:夜尿频多、肢体麻木、渴不多饮、沉细脉、失眠多梦、少苔或无苔、目干涩、抽筋、舌淡黯或紫黯、发落或齿摇、腰背刺痛、舌红、视物不清、四肢刺痛、耳鸣或耳聋、舌下青筋暴露、下肢水肿、便秘、急躁易怒、食欲不振。出现频率在10%-20%的症状有:细弱脉、便溏、口干喜饮、胖嫩舌、细涩脉、弦滑脉、细数脉、心悸、腰背冷痛、胸闷、四肢冷痛、口苦、瘦小舌、盗汗、白腻苔、腰背胀痛、自汗。出现频率少于10%的稀有症状是:黄腻苔、浮脉。舌体不正常者有胖嫩舌(14.2%)和瘦小舌(11.6%)。在舌质方面,舌淡红最多(45.3%),其次是舌淡黯或紫黯(29.6%),舌红(27.0%)最少。舌苔方面,薄白苔(49.4%)最多,少苔或无苔(30.7%)其次,白腻苔(10.5%)和黄腻苔(8.6%)最少。脉象多以相兼脉出现,单一脉象仅有浮脉(4.5%),比重最低,沉细脉(36.0%)最多,其余依次为细弱脉(19.9%)、弦滑脉(13.5%)、细涩脉(13.9%)、细数脉(13.1%)。(3)人工辨证分析结果:267例DOP患者可分为十个证型,排名前六位(93.26%)的证型依次是:阴阳两虚-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阳亏虚证、肾阳亏虚-瘀血阻络证。较少的四种证候(6.74%)是肝肾阴虚-痰瘀阻滞证、肝肾阴虚-痰湿阻滞证、痰热阻滞证、瘀血阻络证。(4)变量系统聚类分析结果:①瘀血阻络证症状:腰背刺痛、肢体麻木、四肢刺痛、舌淡黯或紫黯、舌下青筋暴露、细涩脉。②痰湿困脾、痰湿瘀滞证症状:腰背胀痛、口干喜饮、心悸、胸闷、口苦、便秘、舌红、黄腻苔、弦滑脉、白腻苔。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症状:神疲乏力、腰背酸痛、渴不多饮、视物不清、耳鸣或耳聋、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目干涩、抽筋、盗汗、瘦小舌、少苔或无苔、浮脉、细数脉。④肾阳亏虚、脾气亏虚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冷痛、发落或齿摇、畏寒喜温、食欲不振、四肢冷痛、自汗、下肢水肿、夜尿频多、便溏、胖嫩舌、薄白苔、舌淡红、细弱脉、沉细脉。(5)K均值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主要症状: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腰背酸痛、耳鸣或耳聋、发落或齿摇、舌红、少苔或无苔。次要症状:神疲乏力、目干涩、抽筋、视物不清、细弱脉。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瘀血阻络证主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酸痛、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少苔或无苔、薄白苔。次要症状:神疲乏力、目干涩、肢体麻木、渴不多饮、舌淡红、沉细脉。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湿瘀滞证主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酸痛、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喜饮、肢体麻木、心悸、四肢刺痛、便秘、舌红、舌淡黯或紫黯、黄腻苔。次要症状:神疲乏力、胸闷、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弦滑脉。④肾阳亏虚证主要症状:腰背酸痛、畏寒喜温、下肢水肿、胖嫩舌、薄白苔、舌淡红。次要症状:神疲乏力、夜尿频多、发落或齿摇、头晕目眩、沉细脉。⑤肾阳亏虚、瘀血阻络证主要症状:腰背刺痛、肢体麻木、四肢刺痛、畏寒喜温、夜尿频多、薄白苔、舌淡黯或紫黯、舌下青筋暴露、细涩脉。次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酸痛、神疲乏力。⑥阴阳两虚、瘀血阻络证主要症状:畏寒喜温、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夜尿频多、腰背刺痛、肢体麻木、神疲乏力、腰背酸痛、薄白苔、白腻苔、舌淡黯或紫黯、舌下青筋暴露次要症状:腰膝酸软、腰背冷痛、耳鸣或耳聋、失眠多梦、渴不多饮、便溏、细弱脉。结论(1)人工辨证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是可行的,能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人工辨证和统计学分析各有优劣,相互结合可取长补短,本研究结果两者总体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也为今后研究DOP的证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2)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肝肾阴虚是本病的重要病机,肝失疏泄是其重要环节。阴阳两虚是本病后期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血瘀是DOP的病理产物和加重因素,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痰湿瘀滞可出现于本病的各个阶段,常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出现,使DOP经久不愈,变证百出。

乔荣勤[9](2011)在《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首先以传承和发扬的思维对刘庆思教授学术思想做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其次对刘庆思教授论治的骨质疏松症理论加以整理和研究。为此拟以刘师中心学术思想的代表方骨康方进行本研究:1.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对去卵巢大鼠血清活性维生素D和骨密度变化情况;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骨康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非骨质疏松症受试者血清活性维生素D和骨密度变化情况,并应用中药骨康对上述指标进行干预研究。试图揭示:(1)酶的活性,肾的强弱与骨质疏松症是否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2)骨质疏松病症的轻重是否可通过1α-羟化酶的活性来表达;(3)从酶学角度探讨“肾主骨”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中医“肾主骨”理论;(4)从深层次的证明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治则及其代表方骨康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科学性,实践性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动物实验: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4月龄,平均体重23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罗盖全组,骨康组,共四组,每组15只。适应一周后,所有大鼠以2%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然后打开腹腔,对照组切除小块脂肪,其余各组切除双侧卵巢。除对照组外,所有组均用Cdcl2液染毒90天。对照组同时用等量生理盐水,罗盖全组同时用罗盖全,骨康组同时用骨康灌胃,均为2ml,每天一次。处死前24h收集尿液。所有大鼠用2%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收集血样。取3个部位计算骨密度,右胶骨颈(BMD1)、Ward区(BMD2)及2-4腰椎(BMD3)。血清雌二醇E2、25(OH)D3及1,25(OH)2D3测定。临床研究:选取志愿参加本研究之绝经后妇女60人,分为非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量两组骨密度和血清活性维生素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动物实验结果:1.实验结束时共有48只大鼠进入最终实验统计。2.各去卵巢组的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各去卵巢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各去卵巢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去卵巢手术成功。4.各组血清25(OH)D3水平无差异。各去卵巢大鼠组的血清1,25(OH)2D3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镉接触可使1,25(OH)2D3水平下降,但不影响25(OH)D3。骨康使血中1,25(OH)2D3含量有所上升,虽统计上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临床意义。5.各染毒组血、尿镉的对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血镉与尿镉之间有显着性相关。6.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大鼠的尿钙排泄增加,各染毒组的尿β2-MG和NAG水平升高,均高于对照组。骨康对受试大鼠肾功能有明显影响,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临床研究结果:1.服药前,两组间25(OH)D:3及1,25(OH)2D3,血清雌二醇,腰椎骨密度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这种差异表明骨质疏松组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非骨质疏松组为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受试者。2.服药6个月后,上述指标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表明骨康能显着提高羟化酶活性,25(OH)D3及1,25(OH)2D3,血清雌二醇,腰椎骨密度均有增加。3.骨质疏松组自身前后对比,上述指标有显着性差异。表明骨康能显着改善血中25(OH)D3及1,25(OH)2D3,血清雌二醇水平,促使骨密度增加。结论:动物实验结论:1.骨康能增加骨密度,提高血中雌激素水平。镉染毒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血清雌二醇水平显着下降,提示羟化酶活性及雌激素受到明显影响:活性降低,合成减少。骨康能改善大鼠骨密度、血清雌二醇水平。这与骨康具有补肾作用及含有雌激素样物质有关。2.骨康能提高羟化酶活性,促进活性维生素D合成。各组血清25(011)D、3水平无差异。各去卵巢大鼠组的血清1,25(OH)2D.3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显示镉染毒去卵巢大鼠羟化酶活性严重受到抑制,骨康虽不能根本改变1,25(OH)2D:3水平下降,但从数值上看有升高趋势,这可能与骨康作用于成骨细胞及肠上皮细胞及含有雌激素样物质有关,从而提高了肾外羟化酶活性,促进了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但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3.骨康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具有较强的补。肾功效。骨康对于镉染毒大鼠的肾功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但大鼠的存活率、毛发,活动度及饮食均有明显改善,检测指标也有所改变。临床研究结论:1.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血清25(OH)D。及1,25(OH)2D3,血清雌二醇显着下降,骨密度亦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OH)D3及1,25(OH)2D3,血清雌二醇均显着下降,腰椎骨密度也显着下降,提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时内在机制发生改变,导致了骨质疏松。2.骨康能提高羟化酶活性,促进活性维生素D合成。骨康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血清1,25(OH):D。水平降低,但能提高羟化酶的活性,促进活性维生素D合成。3.骨康有较强的补肾功能,有较全面的协同作用。骨康能整体上改善患者全身机能,能明显减轻腰背痛,使骨密度下降趋势延缓,羟化酶活性增加,活性维生素D合成增多。4.骨康的补肾,健脾,活血的作用能够提高羟化酶的活性,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程。5.可能的机理是:骨康通过补肾,增强了肾中羟化酶的活性,促进了肾内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参与调节钙磷代谢,延缓骨质疏松发生进程;骨康通过健脾,促进肠上皮细胞及肾外合成活性维生素D,促进肠钙吸收,成骨细胞活跃,延缓骨质疏松发展进程;骨康通过活血,促进肝藏血,脾统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肝内25(OH)D3合成,促进羟化酶活性,利于合成活性维生素D,延缓骨质疏松演变进程。肾强,脾健,血畅,羟化酶活,则骨质疏松缓,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酶学角度探讨“肾主骨”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肾主骨”理论。6.从深层次的证明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代表方骨康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科学性,实践性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钟小文[10](2011)在《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血清缺氧诱导因子和酸敏感离子通道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高龄常见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PMOP将成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防治的研究愈来愈重要。尽管近年来对PMOP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足,如何将基因水平和中医药方面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中国传统医学并无对骨质疏松症的记载,从其病因病机与临床症状分析,将其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学者多认为肾虚、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认为因虚致瘀、瘀阻血络,血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血瘀是骨质疏松症必经病理过程,瘀血是病理产物。骨组织血供丰富,PMOP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毛细血管数量减少,血供下降,使骨细胞处于低氧状态,而低氧时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积聚,可引起局部微环境不同程度的酸化,长时间的缺血缺氧无疑会造成微环境血瘀的形成,进一步加剧局部的缺氧和酸化,其相互循环作用之下,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由此可以推测缺氧、酸化和血瘀之间是密切相关的。目前普遍认为酸中毒对骨的负面影响是由于理化作用溶解骨密度,骨骼以被动方式缓冲全身性酸中毒。但近期的研究资料表明,多种因素影响了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而非理化作用。缺氧与酸化伴随着PMOP的发展过程,两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参与PMOP的病理过程,具体机制是什么?两者关系如何?有关报道尚罕见。国内外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1α, HIF-1α)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缺氧应答调控因子,其与缺血/缺氧状态下机体众多炎症因子表达、免疫反应的各种应答机制有密切的关系,是反映组织缺氧的重要指标。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是一类由细胞外酸化所激活的阳离子通道,H+是目前唯一已知的通道激动剂,在病理情况下如炎症、缺血等伴随着剧烈的组织酸化,细胞外的H+浓度升高,从而激活ASICs途径,导致胞外Na+、Ca2+内流,激发各种生理病理效应。其在局部酸化的组织和细胞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临床实验拟通过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对其骨密度、血清HIF-1α、血清ASICs含量进行检测,了解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动物实验拟通过建立稳定的去势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微环境的改变与PMOP的关系,揭示HIF-1α、ASICs在实验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并通过中药骨康干预,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中药骨康对HIF-1α、ASICs调控的影响。从缺氧和酸化的角度探讨微环境的改变与骨质疏松症血瘀的关系,有助于阐明其病机,进一步认识“从瘀论治”骨质疏松症,为中医药防治PMOP提供新的策略及实验依据,拓展其基因预防和治疗的新领域。方法临床实验:自2009年3月始至2011年2月份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部住院治疗的女性患者,选择经骨密度测定及相关临床检查,且自愿加入临床实验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者。对纳入研究对象的患者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三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0例(PMOP组),绝经后无骨质疏松症患者20例(骨量减少组),绝经前妇女20例(对照组)。进行腰椎第2、3、4椎体侧位骨密度BMD测试;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水平。动物实验: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52只,随机结果分为对照组16只和手术组36只。术后3个月后从两组随机各选出6只大鼠行活体骨密度检查,以确定造模成功。在确定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中剩下的3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手术模型组、雌激素组、中药组。空白组中剩下的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各组进行灌胃给药治疗,灌胃给药容积为10ml/kg,空白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中药组给予中药按4.8g/kg灌胃(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倍),药物以蒸馏水定容至所需浓度,即10ml/kg灌服给药,1次/日;尼尔雌醇组给予尼尔雌醇1mg/kg灌胃,使用前配成混悬液(浓度为0.167mg/ml),1次/周,其余时间给予蒸馏水10ml/kg灌胃。所有大鼠在5个月后处死,动物处死前1天行活体骨密度测定,处死前采用内眦取血法收集血液,提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结果临床实验部分通过对60例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的观察,对其骨密度、血清HIF-1α、血清ASICs含量进行检测,发现绝经后妇女血清HIF-1α、ASICs含量高于对照组妇女,PMOP组的HIF-1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骨量减少组的HIF-1α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PMOP组的ASICs含量最高,高于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P<0.01),骨量减少组的ASICs含量也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HIF-1α、ASICs及BMD之间具有相关性关系,BMD与HIF-1α含量呈现负相关性(r=-0.681,P<0.01),BMD值与ASICs含量呈现负相关性(r=-0.840,P<0.01),而HIF-1α和ASICs含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1=0.783,P<0.01)。动物实验部分通过建立去势大鼠动物模型,以中药骨康为实验药物,以尼尔雌醇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中药骨康对骨密度、血清HIF-1α、血清ASICs含量的影响。手术模型组大鼠的BMD均较其他组低;手术模型组的治疗前、治疗后BMD均小于空白组(P<0.05)。雌激素组和中药组治疗后BMD均高于治疗前BMD(P<0.01)。手术模型组、雌激素和中药组的HIF-1α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中药组和雌激素组的HIF-1α含量低于手术模型组(P<0.05)。手术模型组的ASICs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而其他组间的ASICs含量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BMD与HIF-1α含量呈现负相关性(r=-0.869,P<0.01),治疗后BMD与ASICs含量呈现负相关性(r=-0.706,P<0.01),而HIF-1α和ASICs之间呈现正相关性(r=0.846,P<0.01)。结论本临床实验发现绝经后妇女血清HIF-1α、ASICs含量高于绝经前妇女。动物实验表明中药骨康在降低大鼠HIF-1α、ASICs含量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临床和动物实验均表明HIF-1α、ASICs及BMD之间具有相关性关系。初步从缺氧和酸化角度上说明PMOP存在微环境的循环障碍,导致“血瘀”的病理基础改变。实验结果表明PMOP导致机体微环境改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和酸化,两者与BMD密切相关,提示HIF-1α、ASICs可能直接参与了骨代谢的过程,亦有可能通过雌激素或其他某种中介因子间接地参与骨代谢的过程。其确切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血清HIF-1α、ASICs水平的异常改变对于PMOP血瘀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HIF-1α、ASICs作为缺氧和酸化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其变化对机体微环境影响有着重要生理病理意义。两者在PMOP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如何,是否参与对PMOP其他相关因素的调控,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而深入探讨HIF-1α、ASICs在血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与PMOP的内在相关联系,能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PMOP病因病理机制研究,进一步认识“从瘀论治”骨质疏松症。

二、持续经闭对年轻血液透析女性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持续经闭对年轻血液透析女性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DXA在慢性肾脏病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糖尿病肾病国内外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糖尿病肾脏病的筛查和诊断
    1.1 DKD的筛查
        1.1.1白蛋白尿
        1.1.2 GFR
    1.2 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
2 糖尿病肾脏病的分期
3 DKD的预后及并发症的评估
4 DKD患者造影剂的使用
5 向肾脏内科转诊问题
6 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
    6.3 血压控制及白蛋白尿治疗
    6.4 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6.5 肾脏替代治疗

(4)《美国慢性HBV感染治疗流程(2015年更新版)》摘译(论文提纲范文)

1 CHB的自然史和相关临床术语
2候选治疗患者
3治疗目标
4治疗药物
    4. 1聚乙二醇干扰素 α - 2a( PEG - IFNα - 2a)
    4. 2恩替卡韦( ETV)
    4. 3替诺福韦( TDF)
    4. 4联合治疗
5治疗建议
    5. 1 HBe Ag阳性患者
    5. 2 HBe Ag阴性患者
        5. 2. 1治疗指征和药物选择对HBe Ag阴性患者的治疗建议与HBe Ag阳性患者相似( 表5) 。
    5. 3肾毒性和骨密度的监测
6口服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应答的监测及耐药处理
7特殊人群HBV感染的处理

(5)鳕鱼骨胶原肽与活性钙的制备及其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1.1 胶原蛋白的概述
        1.2 胶原蛋白的分类
        1.3 胶原蛋白的结构
        1.4 胶原蛋白的制备
        1.5 胶原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
        1.6 胶原蛋白的应用
    2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2.1 生物活性肽的定义
        2.2 生物活性肽的分类
        2.3 生物活性肽的功能
        2.4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
    3 钙
        3.1 钙的简述
        3.2 钙的吸收
        3.3 钙与骨
        3.4 钙的摄入
        3.5 钙营养强化剂
    4 骨构造与骨代谢
        4.1 骨的构造
        4.2 骨细胞谱系
        4.3 骨重建
    5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5.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和现况
        5.2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5.3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表现
        5.4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
        5.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5.6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
        5.7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研究
    6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6.1 立题依据
        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鳕鱼骨成分分析及组织结构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
        2.1 基本组成成分的测定
        2.2 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3 矿物质元素组成分析
        2.4 氨基酸组成分析
        2.5 组织结构观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本成分分析
        3.2 矿物质元素组成分析
        3.3 氨基酸组成分析
        3.4 组织结构观察
    4 结论
第三章 鳕鱼骨胶原蛋白的制备与理化性质研究
    引言
    第一节 鳕鱼骨酸溶性胶原蛋白的制备与理化性质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
        2.1 酸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
        2.2 基本成分的测定
        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4 氨基酸组成分析
        2.5 SDS-PAGE电泳
        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7 X-射线衍射
        2.8 扫描电镜观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本成分分析
        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 氨基酸组成分析
        3.4 SDS-PAGE电泳
        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6 X-射线衍射
        3.7 扫描电镜观察
        4 结论
    第二节 鳕鱼骨热水抽提胶原蛋白的制备与理化性质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
        2.1 热水抽提胶原蛋白条件的研究
        2.2 基本性质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热水抽提胶原蛋白条件的研究
        3.2 基本性质研究
        4 结论
第四章 鳕鱼骨胶原肽的制备及对成骨样MG-63 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鳕鱼骨胶原肽的制备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
        2.1 蛋白酶活力测定
        2.2 胶原蛋白水解工艺
        2.3 水解度测定
        2.4 最佳水解条件的确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酶的反应参数测定
        3.2 水解酶的选择
        3.3 酶解条件优化
        4 结论
    第二节 鳕鱼骨胶原肽对成骨样MG-63 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酶解液中不同分子量组分的制备
        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2.4 对细胞BMP-2、OPG和RANKL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3.2 对细胞BMP-2、OPG和RANKL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4 结论
第五章 鳕鱼骨活性钙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
        2.1 活性钙的制备工艺
        2.2 对大鼠钙代谢影响的研究
        2.3 数据统计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活性钙的制备工艺
        3.2 对大鼠钙代谢影响的研究
    4 结论
第六章 鳕鱼骨胶原肽与活性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1.3 试剂
    2 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及处理
        2.2 标本采集及处理
        2.3 测定方法
        2.4 数据统计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2 对大鼠子宫的影响
        3.3 对大鼠脏器指数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3.4 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5 对大鼠股骨BMD的影响
        3.6 对大鼠股骨物理指标及骨钙含量的影响
        3.7 对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8 对大鼠骨组织中OPG与RANKL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4 结论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6)滋补肝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1.1 骨质疏松症的概况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进展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
    2.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3. 滋补肝肾壮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的理论探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脱落标准
        2.6 脱落病例处理
        2.7 终止试验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及对照
        3.2 病例数量及来源
    4. 治疗方法
        4.1 治疗方案
        4.2 药品来源
    5. 观察指标
        5.1 一般项目
        5.2 疗效观察指标
        5.3 安全性观察
    6. 疗效标准
        6.1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6.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7. 安全性评价标准
    8. 统计方法
    9. 结果
        9.1 病例入选与试验完成情况
        9.2 两组基线比较
        9.3 疗效指标比较
    10. 讨论
        10.1 立论依据
        10.2 指标选择
        10.3 处方分析
        10.4 疗效分析
        10.5 机理探讨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医保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 慢性肾病流行病学特征
        (二) 慢性肾病的治疗
        (三) 慢性肾病相关疾病负担
        (四) 研究的必要性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一) 测算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其构成
        (二) 分析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 当前透析医保政策的比较和分析
        (四) 对腹膜透析患者治疗肾性贫血的医保管理提出建议
    四、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一) 论文框架
        (二)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疾病负担相关理论
        (一) 疾病经济负担及其组成
        (二) 疾病经济负担的测算
    二、研究方法
        (一) 资料收集方法
        (二) 资料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二、患者经济负担
        (一) 门诊费用
        (二) 住院费用
        (三) 总经济负担
    三、患者经济负担单因素分析
        (一) 性别
        (二) 文化程度
        (三) 职业类型
        (四) 医保类型
        (五) 城市
        (六) 血红蛋白
    五、患者经济负担多因素分析
    六、透析收费和医保管理政策分析
        (一) 透析收费管理比较
        (二) 不同省市透析医保政策的比较
        (三) 腹膜透析液的定价比较和医保管理
        (四) 腹膜透析治疗定价与医疗保险补偿机制的SWOT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一) 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个人经济负担重
        (二) 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整体经济负担重
        (三) 腹膜透析治疗可以总体节约医保基金支出
        (四) 腹透患者门诊检查项目的不够统一规范
        (五) 门诊直接非医疗费用的支出有减少空间
        (六) 本研究的局限性
    二、建议
        (一) 改变观念,积极推行腹膜透析治疗
        (二) 引导腹膜透析治疗优先的政策完善
        1. 医保部门探索新预付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医院积极开展腹透
        2. 适当增加长效促红素的使用,减少患者间接费用支出
        3. 透析患者门诊诊疗项目需进一步规范,积极引导社区注射及常规检查
        (三) 开展多中心的腹膜透析家庭病床的临床效果和相关经济性的前瞻性研究
        (四) 利用社会资源,共同缓解病人的疾病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调查内容
        2.6 样本量估算
        2.7 数据录入
        2.8 统计方法
        2.9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
        3.2 四诊资料及人工辨证结果
        3.3 四诊信息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4 结论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四诊资料分析
        4.3 人工辨证与统计结果比较分析
    5 讨论
        5.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病因病机探讨
        5.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
        5.3 本研究的意义
        5.4 本研究的不足
综述一、西医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病因研究
    3 西医治疗
综述二、中医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中医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
    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治法的研究
        3.1 补肾通络法
        3.2 补肾健脾法
        3.3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
        3.4 活血化瘀法
    4.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研究
    5.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单味药物治疗研究
    6.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与糖尿病骨质疏松有关证候
附录二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代谢性骨病》有关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证候部分
附录三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刘庆思教授学术思想及学术成就
    1.1 刘庆思教授简介
        1.1.1 学术地位
        1.1.2 学术履历
        1.1.3 学术成果
        1.1.4 学术荣誉
        1.1.5 学术培养
    1.2 刘庆思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1.2.1 中医世家,院校培养
        1.2.2 悬壶济世,衷中参西
        1.2.3 继承传统,创新理论
    1.3 刘庆思教授学术成就概论
        1.3.1 中医骨质疏松症的新概念
        1.3.2 创伤骨折的治疗
        1.3.3 腰腿痛的治疗
    1.4 刘庆思教授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学术思想总结
        1.4.1 虚瘀病因学说
        1.4.2 虚瘀病机学说
        1.4.3 虚瘀辨证论治理论
        1.4.4 证治举要
    1.5 中药骨康方的研制
        1.5.1 骨康方的组方依据和方药分析
        1.5.2 中药骨康方剂型的研究
        1.5.3 运用补肾、健脾、活血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概况
第二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文献研究
    2.1 中西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2.1.1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2.1.2 祖国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第三章 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症实验研究
    3.1 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试验药物
        3.1.3 实验环境
    3.2 方法
        3.2.1 造模及给药方法
        3.2.2 检测指标
    3.3 统计分析
    3.4 实验研究技术路线图
    3.5 实验结果
        3.5.1 骨密度测定
        3.5.2 血清雌二醇(E2)测定
        3.5.3 肾功能测定
        3.5.4 25(OH)D_3及1,25(OH)_2D_3测定
        3.5.5 血镉、尿镉测定
        3.5.6 各项指标相关分析
    3.6 讨论
        3.6.1 维生素D的代谢和调节
        3.6.2 镉对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
        3.6.3 骨康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分析
        3.6.4 本临床研究所选观察指标的评价和意义
第四章 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4.1 临床资料
        4.1.1 一般资料
        4.1.2 诊断标准
        4.1.3 排除标准
        4.1.4 纳入标准
        4.1.5 实验分组
    4.2 治疗方法
        4.2.1 实验药物
        4.2.2 给药方法
    4.3 检测指标
        4.3.1 25(OH)D_3及1,25(OH)2D3测定
        4.3.2 血清雌二醇(E2)测定
        4.3.3 腰椎骨密度值测定
    4.4 统计分析
    4.5 临床研究技术路线图
    4.6 实验结果
        4.6.1 25(OH)D_3测定
        4.6.2 1,25(OH)2D3测定
        4.6.3 E2测定
        4.6.4 骨密度测定
        4.6.5 各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4.7 讨论
        4.7.1 中医肾主骨与羟化酶的关系
        4.7.2 活性维生素D作用机理
        4.7.3 骨康对25(OH)D_3、1,25(OH)_2D_3、E2的影响
        4.7.4 骨康对骨密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师承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致谢

(10)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血清缺氧诱导因子和酸敏感离子通道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况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诊断指标
    2.缺氧诱导因子、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研究概况
        2.1 缺氧诱导因子
        2.2 酸敏感离子通道
    3.祖国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中药骨康的应用
        3.1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3.2 中医治则与中药骨康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观察项目
        2.3 检测方法
        2.4 检测步骤
        2.5 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
        3.1 三组HIF-1α、ASICs的检测结果(表1)
        3.2 三组HIF-1α、ASICs及BM D的相关性分析(表2)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饲养环境
        1.3 分组方法
        1.4 造模方法
        1.5 药物制备
        1.6 治疗方法
        1.7 取材方法
        1.8 观察项目
        1.9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造模3个月后手术组与空白组骨密度比较见表1
        2.2 治疗2个月后各组骨密度比较见表2
        2.3 治疗2月后各组血清HIF-la、AIsCs含量变化的比较分析
        2.4 HIF-la、ASICs和BMD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持续经闭对年轻血液透析女性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DXA在慢性肾脏病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余明钿.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
  • [2]糖尿病肾病国内外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解读[J]. 童国玉,朱大龙.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03)
  • [3]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 杨渊,赵湘.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02)
  • [4]《美国慢性HBV感染治疗流程(2015年更新版)》摘译[J]. 于乐成,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11)
  • [5]鳕鱼骨胶原肽与活性钙的制备及其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D]. 王珊珊.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6]滋补肝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临床研究[D]. 苏玲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7]肾性贫血的腹膜透析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医保管理研究[D]. 施蓉蓉. 复旦大学, 2013(03)
  • [8]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证型研究[D]. 雷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9]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学术思想研究[D]. 乔荣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血清缺氧诱导因子和酸敏感离子通道影响的实验研究[D]. 钟小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持续性闭经对年轻血透女性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