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刘清韵及其《小蓬莱仙馆传奇》(论文文献综述)
张俏吟[1](2021)在《刘清韵聊斋戏的改编及其女性书写》文中提出清末刘清韵是戏曲史上留作最多的女戏曲家,目前共有十二种剧作存世,其中有三部改编自《聊斋志异》,具体篇目为改编自《田七郎》《罗刹海市》《庚娘》的《丹青副》《天风引》《飞虹啸》。青柯亭本面世,风行文人圈的的同时仿作迭起,聊斋戏改编渐渐流行。蒲松龄、刘清韵的写作是在同一个伦理语境下进行的书写,文本的详细解读和对比折射出了不同性别的生命体验对创作的影响,也表现了不同时期中写作者对同样的伦理语境的体会。
郭子君[2](2018)在《刘清韵戏曲作品研究》文中指出刘清韵,字古香,小字观音,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人,生于清道光壬寅年(1842),卒于民国乙卯年(1915),是清代着名女戏曲家。清韵生性聪慧,深得父母宠爱,家境殷实,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婚后与丈夫钱德奎生活幸福,共同求学,彼此唱和,且跟随丈夫结交了很多良师益友,在这种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使清韵更致力于文学创作。本文重点研究刘清韵的戏曲作品,以期较为全面诠释刘清韵其人其作。论文深入探究作家的生命情感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挖掘其戏曲作品深层次的文学价值,并对其戏曲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做出归纳和总结。本文首先对刘清韵的生平、家世、交游与剧作进行了梳理,清晰地将刘清韵的人生经历、精神面貌与剧作状况予以展现。其次,从叙事艺术、叙事结构、浪漫主义和超时空性三个方面研究刘清韵戏曲的创作手法,从而发掘出作家戏曲作品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最后,结合文本,对其十二部剧作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进行归类整理,同时从戏曲作品的语言、关目等方面,讨论了刘清韵戏曲作品的艺术风貌,并对其历史地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邓丹[3](2017)在《刘清韵戏曲中的传统观念和时代精神》文中认为晚清才女刘清韵现存的12部剧作虽问世时间不同、取材来源不同,但均融入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性别、家庭等许多方面问题的感受和思索。一方面偏重对传统观念的维护和表现,如强调忠孝节义和追求家庭和谐圆满;另一方面又传达着新的时代信息,如对失意志士的刻画中潜伏着中国近代社会才志之士英雄失路的悲剧现实,对跨越等级界限的真挚友情的倡扬中展示了一种与新思潮相呼应的理想的、平等的人际关系。凡此种种,皆透露出刘清韵深沉的社会关怀。
裴雪莱[4](2017)在《论晚清刘清韵女性戏曲创作中的时代色彩》文中研究指明刘清韵的人生经历和戏剧创作均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她的戏剧作品数量达到明清女性戏曲家总集半数,质量也颇得时贤赞誉,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性哲思与感受。刘清韵不仅带有李清照、叶小纨等古典传统才女的影子,而且呈现出辛亥革命前后近代知识女性的思想新变。刘氏剧本在取材、意识和体制等诸多方面都已具备明显的近代女性特征。
郭子君[5](2017)在《浅析刘清韵戏曲作品中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精神》文中研究表明刘清韵是晚清着名的女性戏曲家,一生着作颇丰,她的十二部戏曲作品大都源于自己已有的短篇小说、逸闻随笔或自身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作品将作者对于道德、婚姻、社会时弊等多方面问题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出来。在这些戏曲作品中,有些侧重于维护和展现传统观念,有些则传达出了新的现代精神。总之,刘清韵将传统观念与现代精神并蓄于她的作品中,展示了当时处于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女作家思想方面新旧掺杂的状况。
陈婷婷[6](2017)在《刘清韵剧作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察明清两代众多的女性戏曲作品时,不难发现,刘清韵在明清女性戏曲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戏剧作品不容忽视。但是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刘清韵的剧作处于被埋没的状态中,甚至迄今还有几部作品无人标点过。对于刘清韵的相关研究,二三十年代只有零星的研究,八十年代起研究才逐渐增多。从研究成果的形式来看,以期刊文献、硕博论文居多,有些着作中设章节讨论,个案研究专着至今未出现。现今的相关研究几乎都集中在她的生平、剧作的内容概述、创作来源及评述等方面,在剧作艺术特征方面却很少涉及。刘清韵剧作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鉴于刘清韵传奇研究的现状,所以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立足于所掌握的文献资料,以刘清韵现存的戏剧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排场、脚色、语言、舞台艺术等几方面入手,希望从中窥探、呈现出刘清韵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第一章:刘清韵剧作的排场安排。刘清韵剧作排场设置主要体现在场面布设、场次连缀两方面。首先是戏中梦戏的场面布设,主要是通过十场梦境戏的插入来实现。其次,运用倒叙式叙事结构与插叙式叙事结构来调节叙述节奏,给读者带来多样的审美感受。第二章:刘清韵剧作的脚色设置。在脚色设置方面,刘清韵剧作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脚色设置变例,出现了脚色设置追求单一与脚色出场突破传统两种倾向。二是“丑”脚的灵活使用,“丑”脚的设置特别能凸显刘清韵对其作品的设计是经过精心编排的。第三章:刘清韵剧作的语言特征。本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刘清韵剧作中大量运用江淮方言,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二是宾白分量的增加,突出说白叙述功能,同时说白还有激发曲词、丰富曲情的效果。第四章:刘清韵剧作的舞台艺术。此章着力对戏服、道具作一番系统的探讨。在戏服方面,其内涵非常丰富,具体表现为具有程式性与识辨性、丰富性与个别性。刘清韵剧作的道具种类繁多,也很有特点,主要体现在具有贯串前后情节,紧密上下剧情、说明人物身份,展现个性差异两方面。由此可见,刘清韵对排场、脚色、语言、舞台艺术等方面非常重视。
丁亚群[7](2016)在《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性剧作家的出现,是明清时期繁兴的才女文化和戏曲文化交汇融通的结果。在已知的明清女剧作家创作中,现存十二部自况戏曲。明清女剧作家的十二部自况戏曲大致可以分为婚恋情感、自我追求和社会关怀三大主题。其中以婚恋情感为主题的作品有九部,可以明显分辨出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的书写重点,但以自我追求和社会关怀为主题的女性自况剧作,也显示出了女性怀才不遇的苦闷、文名传世的渴望、对性别定义的反思,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足以说明女性戏曲创作的丰富内涵,且有着向更深层次拓展的可能性。明清女剧作家在自况戏曲中运用谪仙、拟男、梦境、写真等创作手法塑造出了与之相应的自我形象。明清女剧作家的自况创作对男性文人的剧作是一种补充与创新,并且有着一定的流传和影响。
夏冉[8](2015)在《《瓣香阁词》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刘清韵是晚清着名女曲家、女词人,其《瓣香阁词》题材广泛,视野开阔,折射出独特历史时期女性文学的新视角。
郑秀琴[9](2015)在《晚清才女刘清韵与她的“聊斋戏”》文中研究说明刘清韵是我国近代戏曲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的"聊斋戏"善于揭示人性的复杂,常爱憎分明地对人物进行道德批判,对正面人物和反面形象进行有意的美化与丑化。她在剧中并以道德评价的结果来决定人物和其家庭的最终命运,同时这些"聊斋戏"也表现出对女性的关爱与尊重。
李占鹏[10](2015)在《20世纪最初二十年传统曲学的生态考察与征象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最初二十年传统曲学以俞樾《小蓬莱仙馆传奇序》为开端,由于它具有20世纪曲学史的奠基和开启意义,在一定角度可以看作是20世纪传统曲学确定发凡起例、宣布着书立说的导言。前十年虽不甚活跃,但已渐聚生气,尤其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已做出了曲学成果;后十年则形成了基本的规模和格局,不仅从事传统曲学的学者空前增多,而且涉及的对象、领域更为广泛,甚至在将要收束时还一度出现了被作为焦点而引起激烈争论的热闹场面,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使传统曲学在经受磨难和挫折的同时,又迎来了一个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
二、论刘清韵及其《小蓬莱仙馆传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刘清韵及其《小蓬莱仙馆传奇》(论文提纲范文)
(1)刘清韵聊斋戏的改编及其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刘清韵生平与戏曲改编背景 |
二、儒家传统下的伦理语境和文学书写 |
三、刘清韵的聊斋戏创作 |
(2)刘清韵戏曲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2 近几年研究成果简述 |
1 刘清韵的生平交游与剧作 |
1.1 刘清韵的生平 |
1.1.1 少时生活优裕,聪颖好学 |
1.1.2 中年因病不育,为夫纳妾 |
1.1.3 晚年漂泊异乡,凄凉清苦 |
1.2 刘清韵的交游 |
1.2.1 与王诩、周丹原的交往 |
1.2.2 与张西渠的交往 |
1.2.3 与俞樾的交往 |
1.2.4 与杨葆光的交往 |
1.3 刘清韵的剧作 |
2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叙事手法 |
2.1“传述旧事,时出新意”的叙事艺术 |
2.2 多样的叙事结构 |
2.2.1 插叙式叙事结构 |
2.2.2 倒叙式叙事结构 |
2.3 浪漫主义和超时空性 |
3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主题思想 |
3.1 爱情婚姻主题 |
3.1.1“一夫多妻”的排斥与接纳 |
3.1.2 忠贞不渝的夫妻之情 |
3.2 社会关怀主题 |
3.2.1 炎凉世态的批判与揭露 |
3.2.2 济世安民的凸显与关注 |
3.3 社会现实主题 |
3.3.1 跨越等级的平等观念 |
3.3.2 志士遭际的时代思考 |
4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人物形象 |
4.1 专情聪慧的女性形象 |
4.2 疏狂失意的志士形象 |
4.3 劝善惩恶的谪仙形象 |
5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语言结构 |
5.1 戏曲语言生动自然 |
5.2 戏曲关目新奇简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论晚清刘清韵女性戏曲创作中的时代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一、剧本取材的时代内涵 |
(一) 人生经历的独特体验 |
(二) 家国忧思的生存诉求 |
(三) “聊斋”题材的非凡胸襟 |
二、女性独立意识的时代精神 |
(一) 女性话语权 |
(二) 女性婚姻自主 |
(三) 女性英雄主义 |
三、剧本体制的时代特征 |
(一) 曲词宾白 |
(二) 脚色配置 |
(三) 关目结构 |
(5)浅析刘清韵戏曲作品中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强调“忠孝仁义”的传统观念 |
三、渴望“自由平等”的现代精神 |
(6)刘清韵剧作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刘清韵的创作情况 |
二 刘清韵戏曲的研究综述 |
三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刘清韵剧作的排场安排 |
第一节 戏中梦戏的布设 |
一 预兆梦 |
二 启示梦 |
三 神幻梦 |
第二节 多样的场次连缀 |
一 用倒叙造悬念、表情志 |
二 以插叙缓进程、表观念 |
第二章 刘清韵剧作的脚色设置 |
第一节 脚色设置的变例 |
一 脚色设置追求单一 |
二 脚色出场突破传统 |
第二节 “丑”的辅助作用 |
一 推动型——串联剧作情化 |
二 衬托型——突出正面人物 |
三 过客型——调节戏剧气氛 |
第三章 刘清韵剧作的语言特征 |
第一节 江淮方言的运用 |
一 词汇 |
二 口头语 |
三 俗语 |
第二节 宾白分量的增加及作用 |
一 突出说白叙述功能 |
二 激发曲词丰富曲情 |
第四章 刘清韵剧作的舞台艺术 |
第一节 内涵丰富的戏服 |
一 程式性与识辨性 |
二 丰富性与个别性 |
第二节 功能多样的道具 |
一 贯串前后情节,紧密上下剧情 |
二 说明人物身价,展现个性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前言 |
黄碧签 |
炎凉券 |
氤氲钏 |
后记 |
(7)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创作背景与创作概况 |
第一节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作家的戏曲因缘 |
第二节 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创作概况 |
第二章 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主题研究 |
第一节 婚恋情感主题 |
第二节 自我追求主题 |
第三节 社会关怀主题 |
第三章 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中的自我形象与创作手法 |
第一节 谪仙 |
第二节 拟男 |
第三节 写真 |
第四章 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的意义与影响 |
第一节 对男性文人“自况”创作的弥补与创新 |
第二节 明清女作家自况戏曲的流传与影响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论刘清韵及其《小蓬莱仙馆传奇》(论文参考文献)
- [1]刘清韵聊斋戏的改编及其女性书写[J]. 张俏吟. 四川戏剧, 2021(02)
- [2]刘清韵戏曲作品研究[D]. 郭子君.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3]刘清韵戏曲中的传统观念和时代精神[J]. 邓丹.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17(00)
- [4]论晚清刘清韵女性戏曲创作中的时代色彩[J]. 裴雪莱.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4)
- [5]浅析刘清韵戏曲作品中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精神[J]. 郭子君. 名作欣赏, 2017(23)
- [6]刘清韵剧作艺术研究[D]. 陈婷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7]明清女剧作家“自况”戏曲研究[D]. 丁亚群.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瓣香阁词》初探[J]. 夏冉. 戏剧之家, 2015(09)
- [9]晚清才女刘清韵与她的“聊斋戏”[J]. 郑秀琴. 戏剧文学, 2015(03)
- [10]20世纪最初二十年传统曲学的生态考察与征象透视[J]. 李占鹏.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