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结构不均匀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孔隙结构不均匀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一、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九龙[1](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张硕[2](2020)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特征研究 ——以羊三木油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羊三木油田位于黄骅坳陷羊三木潜山二级构造带,馆陶组油藏历经40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宏观分布高度分散,微观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不清楚,在中低含水阶段建立的微观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认识已不能有效指导特高含水阶段的高效开采。这不仅仅是羊三木油田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东部老油田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论文依托羊三木油田新钻密闭取心井羊11-16-1资料,利用岩心分析描述、铸体薄片分析、压汞测试等手段,开展储层特征研究,划分储层孔隙结构类型。根据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可以得知羊三木油田馆陶组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孔隙结构有中孔粗喉型、小孔细喉型、大中孔粗喉型以及中小孔粗喉型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优选不同类型储层样品进行微观剩余油仿真模拟实验。实验研究发现:1)微观剩余油的形成主要受到五种作用的控制,包括剥离作用、绕流与指进作用、卡断作用、贯穿作用以及流体的贴壁流动作用。2)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分布存在三种不同类型五种亚类:一是离散型包括分散油滴状微观剩余油;二是半束缚型包括角隅状与孔壁油膜状微观剩余油;三是束缚型包括喉道滞留状与斑状微观剩余油。3)较水驱和聚驱、聚表二元驱以及三元复合驱之后,其微观剩余油形态发生改变:离散型微观剩余油逐渐向小、圆方向发展;半束缚型微观剩余油有凸形向凹形、向薄变化;束缚型微观剩余油由连续、饱满分布向不饱满断续转变,提高了驱替效率。4)驱替介质对剩余油驱替效果影响显着,碱聚表三元复合驱的驱替效果最好,可以达到23.79%;其次为聚表二元驱,其驱替效果为19.04%;最后为聚驱,其驱替效果为3.31%。5)三种驱替介质对束缚型斑状微观剩余油的驱替效果整体表现良好,对半束缚型微观剩余油的驱替效果整体表现较差。6)斑状微观剩余油在每个驱替样品中相对饱和度含量都在55%以上,说明这种类型的微观剩余油仍然是未来主要挖潜的对象;7)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同一种驱替方案时,可以得出其馆陶组储层的孔隙结构与渗透率越好,其驱替效果越好。上述认识为羊三木油田及类似特高含水期油田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王千[3](2020)在《低渗储层注超临界CO2驱替及封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CO2驱油过程中,不同的CO2注入方法及储层非均质性对CO2驱油及埋存的效果有重要影响,此外注入的CO2与储层流体(地层水、原油)及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无机沉淀和沥青质沉淀,导致储层岩石孔喉堵塞及润湿性变化,增加原油流动阻力,进而影响储层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和CO2埋存效率。因此,研究不同特征储层中不同CO2驱油方法的驱油埋存效果的差异以及CO2驱油过程中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等问题,是选择合理的CO2驱油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减少储层伤害的重要前提。本论文研究的目标油藏是长庆油田H区块低渗砂岩储层,首先测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地层流体、超临界CO2基本物性参数及原油中CO2浓度与沥青质沉淀的关系,确定了CO2-地层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MMP)。针对不同物性特征储层中不同CO2驱油方法的驱油特征和CO2埋存效果以及沥青质沉淀、无机沉淀造的储层伤害规律等问题,本论文进行了多组岩心驱替实验。宏观层面层间非均质性强的多层储层中的驱替实验表明,CO2驱后整个系统的采收率较低,91%的产油来自高渗层,剩余油分布在中低渗层。气水交替驱(CO2-WAG)过程中CO2突破时间较晚,各层的原油采收率显着改善。此外,CO2驱后高渗层的渗透率下降了16.1%,95.1%的下降幅度由沥青质沉淀引起。CO2-WAG驱后,各层的渗透率下降幅度分别为29.4%、16.8%和6.9%,在高渗透层中20.6%渗透率下降由CO2-地层水-岩石相互作用引起。微观层面基于孔隙半径分布和压汞曲线,通过分形理论对对四块渗透率相似的岩心孔喉结构特征进行定量了评估,并进行混相和非混相的CO2及CO2注入浸泡交替(CO2-SAG)驱油实验。研究发现,在原油采收率方面CO2混相驱比CO2非混相驱高12-17%,孔喉结构均质的岩心比非均质岩心高18-27%。在非混驱替时岩心原油采收率受孔隙结构的影响更明显。由于沥青质沉淀引起的孔喉堵塞,混相和非混相驱替后岩心渗透率分别下降了7-15%、4-8%,且渗透率下降幅度与岩心孔喉结构分形维数成正比。混相和非混相驱替后岩心的润湿指数分别下降了25-60%、10-22%。CO2-SAG驱的原油采收率比CO2驱油高8-14%,且岩心孔喉结构的非均质性越强,产油改善程度越大。孔喉结构越均匀,CO2浸泡过程中的压力衰减速度越大,驱替后由于沥青质沉淀而引起的渗透率下降越小。具有相同采收率时CO2-SAG驱对岩心的损害相对较小,特别是对于孔喉结构较差的岩心。但CO2浸泡过程而导致了更严重的润湿性变化。CO2-WAG及CO2-SAG驱CO2换油率明显高于CO2驱,混相驱高于非混相驱。CO2-SAG驱结束后CO2埋存率最高,储层中剩余流体溶解的CO2浓度更高。向盐水层注CO2埋存过程中,在CO2突破时CO2埋存效率最高,CO2-地层水-岩石相互作用对储层造成的损害远高于CO2驱油过程。

梁旺东[4](2020)在《环江油田罗228区长8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研究区罗228油藏表现为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但研究发现储层内仍富集有大量的剩余油。在普遍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寻找含水率相对较低的剩余油富集区,继续保持油田的稳产,这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地层划分对比与构造特征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单砂体的精细刻画、储层特征及其非均质性研究、测井二次解释和水淹层解释等地质研究,并结合静动态资料分析,最终完成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微构造、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单砂体注采对应关系、储层非均质性及水淹程度的高低。并取得如下认识:1.罗228区长81砂层组可划分为长811、长812、长813三个小层,长812小层进一步细分为长8121、长8122两个单砂层,通过分析各小层构造特征,发现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整体较弱。罗228区长8储层属于超低渗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属于中等—较强级别;整体以反韵律为主,有助于减缓剖面吸水不均效应;层间非均质性较强,隔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2.罗228区长8油藏单砂体垂向接触关系可分为分离式、叠加式和切叠式,整体以切叠式为主;单砂体侧向接触关系有孤立式、对接式及侧切式。水淹层测井解释结果以中低水淹为主,水淹程度受裂缝、物性和砂体结构的综合影响。3.罗228区长8油藏表现出地层能量低、注采压差大等特征;含水率平面分布不均衡,受裂缝影响中部、西南部高含水问题较为突出,侧向井见水时间、含水率普遍大于主向井。油藏整体属于调和递减,造成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油井裂缝性水淹。4.罗228区长8油藏平面上井网控制充分,剩余油在井间以环状、团块状富集。纵向上剩余油在长8121-1单砂层组储量最大,占比43.5%。平面上剩余油滞留模式主要为井网不完善区的剩余油连片滞留、孔隙渗流区的剩余油环状富集和裂缝控制区的剩余油条带状或团块状富集。纵向上剩余油形成机制主要为纵向非均质性引起的水驱不均匀、单砂体接触界面造成连通性变差和裂缝沿水线突进形成未水洗区。

杜晓冉[5](2020)在《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区块砂砾岩储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区块油藏为一种典型的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主要含油层段为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切12区块砂砾岩储层由多期扇体叠置而成,纵向上沉积厚度变化大,岩相变化快,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很低,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因而给储层预测、油气水层识别和测井解释带来困难。在近年的开发过程中,造成注水突进、无效注水循环严重等问题。论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切12区块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特征,开展了储层特征综合研究。通过沉积相标志和测井曲线的分析,认为研究区下干柴沟组下段发育冲积扇沉积,可划分出扇根、扇中和扇缘沉积亚相,进一步识别出辫流水道、漫洪砂体、片流砂砾体等8种沉积微相,结合单井相资料和工区物源方向分析了不同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镜下鉴定、X-衍射测试、统计分析等手段,从岩石学、成岩作用、孔隙特征、物性特征四个方面研究储层特征,确定目的层储层岩石粒度较粗,主要为含砾粗砂岩,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岩心分析孔隙度集中在8-12%,平均为9.17%,渗透率平均为4.36×10-3μm2,集中在0.1-5×10-3μm2,为低孔特低渗储层。辫状水道微相孔渗性最好,漫流砂体沉积微相次之,其次为片流砂砾体物性,漫流细粒最差。论文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认为切12区块块层内夹层以物性夹层为主,主要表现为复合正韵律类型,各项参数共同反映了其非均质性很强,平面非均质性受储层物性及构型制约,各小层差异较大。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方法进行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储层品质指数平面分布图得出研究区各小层储层、砂体类型变化大,区块高部位储层物性和品质系数较高,冲积扇根部和边部储层物性差,小层平面渗透率级差在几百和上千之间,非均质性强。在储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将下干柴沟组下段砂砾岩储层划分成Ⅰ、Ⅱ、Ⅲ、Ⅳ类。基于单井油层分类评价和沉积特征,进行油层分类并确定油层分类平面展布特征,可得出主力层Ⅰ、Ⅱ类油层较发育,油层连片分布;非主力层以Ⅲ类油层为主,油砂体规模较小,连续性差。

杜堃[6](2020)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富集盆地之一,其战略地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盆地西南部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段及长8段储层作为该区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尤其受到研究人员重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孔隙流体方面的研究对储层的高效经济开发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目前对该区孔喉结构及其对孔隙流体赋存规律、运动特征、前缘推进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尚少。本次研究从盆地基础沉积特征、岩性组成、物性特征等方面入手,基于典型成岩矿物的鉴定分析,划分成岩演化阶段并反演孔隙度演化特征;同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可视化手段定性识别主要孔喉类型,并运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等温吸附等手段综合表征储层微观孔喉结构,探究其与物性特征的耦合关系;在定量表征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油水相渗、核磁共振及渗吸实验,开展储层渗流特征及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探讨渗吸效率与孔喉结构耦合关系;最终挖掘目的层水驱特征,总结水驱规律并开展储层综合评价。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华庆地区长6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8.77%,平均渗透率为0.271 10-3μm2;长8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9.02%。平均渗透率为0.664 10-3μm2,长8段储层储集及渗流能力均优于长6段。(2)华庆地区长6段抗压实能力较差,压实作用造成的减孔特征明显;长8段早期胶结减孔明显,长6段主要以晚期胶结减孔为主。两段储层均发育一定的溶蚀孔隙,该类孔隙能够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3)储层喉道半径参数及非均质特征与储层渗流能力关系密切,喉道非均质性越强,储层渗流能力越好,长8段储层孔喉配置关系及渗流能力优于长6段储层。(4)微毛管发育集中储层渗流能力较弱,微毛管发育均匀储层随孔喉半径增大,渗流能力逐渐增强。残余粒间孔的发育以及较好的孔喉配置关系造成长8段具有更好的储集能力及渗流能力,进而导致储层流体可动能力优于长6段储层。(5)早期渗吸效率较高明显高于中晚期。长6段丰富的亲水性粘土矿物提高了储层渗吸能力,长8段较大孔隙的发育能够在早期形成较高驱替效率,微细喉道与较大半径孔隙较好的连通关系提高了长8段渗吸驱替最终采出率。(6)长8段储层驱替效率普遍高于长6段储层,见水后持续注水能够有效增加长8段储层驱油效率,长6段受控于较差的孔喉配置关系,水相更易形成优势通道,见水后储层驱油效率提高程度有限。(7)华庆地区长6段及长8段Ⅰ类~Ⅳ类储层物性逐渐变差,但长8段较大的孔喉半径及相对较好的孔喉配置特征对相同类型储层品质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长6段除Ⅱ类储层外,其余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见水后持续注入对于驱油效率及波及面积改善效果有限。长8段除Ⅳ类储层外,其余储层在见水后仍能保持一定的驱油效率,稳产周期受储层类型控制明显。

薛伟杰[7](2020)在《基于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的人造岩心制备及驱替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石油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能源,其储量逐年减少,采收率逐年降低,导致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逐年增高。提高石油采收率同时降低开采成本是采油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探究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预测剩余油在油藏中的分布位置,明确各类采油方式的驱油机理,为油藏挖潜方向提供指导,使用岩心进行室内驱替实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原位天然岩心取心困难成本较高,同时传统人造岩心存在不可复制、不可视化、场地特异、实验参数模糊的缺点,在研究驱替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的研究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同时目前驱替微模型只能在二维层面上对地层进行简单模拟,其忽略了孔隙空间的连通性和弯曲度等三维多孔连接特征。因此对于三维岩心的参数化、制造、复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研究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和提高采收率提供有效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面投影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研制了精度及成型尺寸满足人造岩心需求的上成型光固化增材制造装置,并进行了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成型精度试验研究,优化了成型工艺参数,实现了复杂形状和微细尺度下多孔介质的制造。同时本文基于储层砂岩岩心的结构参数,将砂岩中的砂粒抽象成微球,砂岩抽象为由微球相互堆叠形成的多孔介质,并基于面投影上成型光固化增材制造逐层打印的特点,分析了打印层数对于微球球度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简单立方堆积方式的人造岩心结构,得到了岩心结构孔隙度及岩心最小孔隙与相邻球心距之间的数学关系;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孔喉结构中流场与压力场分布,研究了驱替参数和人造岩心模型结构参数对驱替效率的影响,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提供了指导。此外本文基于微球体心立方堆叠结构和储层砂岩岩心的非均质特性,提出了共轭四棱台非均质岩心结构,研究了非均质岩心剩余油分布及形成机理,提出了润湿性转变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案,分析了驱替过程水油固三相润湿过程,研究了非均质岩心表面接触角模型及流体所受的毛细作用,并基于仿真和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岩心壁面润湿性转变提高油藏驱油效率方案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史雪冬[8](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何宝南[9](2020)在《纳米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吸持残留堵塞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化油作为一种新型缓释碳源在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堵塞现象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虽然粒径优化后的纳米乳化油(NEVO)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理截留堵塞,但仍有吸持残留的存在,对传质和修复效率仍有影响。因此,进一步研究NEVO在多孔介质中的吸持残余机理,对于寻求原位修复过程中含水层堵塞的缓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NEVO残留问题,利用批实验、柱实验、特性表征以及三维重构等手段,深入刻画表征NEVO在多孔介质中吸持残留过程、形态及特征,探讨了其控制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而对介质粒径、均质性以及流速等条件分析,优选了缓解吸持残留的有效手段,主要成果如下;(1)NEVO在多孔介质中的吸持残留是NEVO和介质性质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毛细数(<1)、邦德数(>1)、粘度及稳定性决定了NEVO与水相吸湿排干的差异;孔应变、表面粗糙度和界面效应对NEVO残留起协同作用。在这些因素影响下,NEVO在试验采用的粗、中和细砂中的残留率分别为85.9%,72.2%和46.3%。界面效应是影响NEVO残留的主控因素,包括固相表面和气液界面,贡献率分别为47.33%,45.16%和35.63%。这其中,界面张力与毛细半径是本质原因,它们通过毛细上升高度来体现。(2)根据X射线微断层扫描(XMT)得出的NEVO在孔隙介质中的残留结果,结合分形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自然间断法耦合XMT技术的残余形态量化识别方法,有效解决了已有方法在识别量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兼容性。该方法应用于实验采用的粗、中、细三种砂时,量化识别出的四种残余形态分别为:簇状(10.016.2%),喉道和角隅状(7.413.1%),膜状(0.81.5%)。结合孔隙介质与残留形态特征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孔隙和喉道半径、喉道长度控制着簇状残余,界面张力、孔角半径和形状决定了角隅和喉道残余,而表面粗糙度主导了膜状残余。所识别量化的残余形态均能较为合理的解释其大小和机制,证实了方法的合理性。(3)NEVO吸持残留缓解措施评估结果表明,对介质粒径、均质性和流速的调控能有效缓解NEVO吸持残留,粒径越大,均质性越强和流速越快,残留越少。XMT扫描结果显示:调控使部分簇状和喉道状残余转为膜状和角隅状的同时,还有大部分的减少量,这部分减少量即为吸持残留缓解的主要原因;综合成本和可行性考虑,增大单个流速参数是最经济有效的缓解NEVO吸持残留的手段。

钱坤[10](2020)在《低渗砂岩油藏CO2微观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渗透油藏在油气田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孔喉狭小,采用常规水驱开发时存在渗流阻力大、注水开发见效慢等问题。而CO2流动性强,在原油中有良好的溶解度,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小,更易进入低渗储层。CO2注入过程中油气界面变化和传质过程复杂,因此有必要深入认识低渗油藏CO2-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微观驱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本文将CO2-原油体系高温高压溶胀实验、界面张力实验以及岩心驱替实验相结合,认识了静态和动态条件下CO2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准确地从相态特征角度阐明了CO2驱油机理;同时,考虑了高含水对CO2-原油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了表征CO2在水膜中一维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高含水油藏CO2驱油机理。在此基础上,选择长8油藏不同孔隙结构类型岩心样品,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不同孔隙结构岩心连续CO2驱、水驱后CO2驱和水气交替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明确了不同孔隙结构岩心孔隙动用下限和不同开发方式优势孔隙动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越强、小孔隙比例越高,不同注入方式孔隙动用下限越高;CO2驱孔隙动用下限最低,可动用不同孔径范围内原油,剩余油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水驱后CO2驱可动用水驱难以动用的微、小孔隙(孔径小于0.5μm)中的原油,水气交替驱能够在孔径大于0.2μm的孔隙中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其次,建立了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低渗砂岩储层润湿评价体系,分析了不同润湿性岩心驱替后微观剩余油分布,探讨了润湿性对低渗油藏CO2驱油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油在孔隙中分布的连续性是影响CO2驱油效果的重要因素,原油分布的连续性越好,越有利于CO2的溶解和驱替。所以,油湿储层中各CO2注入方式均能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驱油效率均超过了70%;偏水湿储层中,水驱后注CO2驱油效果较好,且更易注入;混合润湿储层中,水气交替驱能获得更好的驱油效果。最后,利用双管并联岩心以及人造裂缝岩心研究了低渗非均质油藏和低渗裂缝性油藏不同开发方式驱油特征,分析了渗透率级差和裂缝长度对水驱后CO2驱、连续CO2驱、CO2吞吐和水气交替注入驱油效果的影响,优化了低渗非均质油藏注CO2提高采收率方法。

二、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步骤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6.1 区块地质特征
    6.2 区块开发现状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特高含水期油藏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特征研究 ——以羊三木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开发现状
3 储层特征研究
    3.1 储层岩性特征研究
    3.2 矿物学特征
    3.3 储层非均质性
    3.4 储层物性特征
4 微观仿真模型剩余油驱替实验
    4.1 实验设备介绍
    4.2 实验目的
    4.3 实验方法与方案
    4.4 实验过程
5 微观驱替实验的结果分析
    5.1 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
    5.2 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形态
    5.3 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5.4 微观剩余油驱替效果
    5.5 实验结果实际应用分析
6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低渗储层注超临界CO2驱替及封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岩石物性及非均质性
        1.2.2 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机理
        1.2.3 CO_2驱技术分类
        1.2.4 CO_2驱过程中沥青质及无机沉淀规律
        1.2.5 CO_2埋存
    1.3 目前存在问题
    1.4 本文研究思路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储层岩石及流体物性参数
    2.1 储层岩石物性
        2.1.1 储层概况
        2.1.2 岩心物性评价方法
    2.2 地层流体物性参数
        2.2.1 地层原油物性参数测试
        2.2.2 地层水物性参数
        2.2.3 超临界CO_2物性参数
    2.3 沥青质沉淀测试
    2.4 CO_2-原油系统最小混相压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渗储层注CO_2驱油特征
    3.1 强非均质多层储层中CO_2及CO_2-WAG驱油特征
        3.1.1 实验过程
        3.1.2 驱替压差和产出流体
        3.1.3 各层剩余油分布
    3.2 不同孔喉结构储层岩石中CO_2混相与非混相驱油特征
        3.2.1 实验过程
        3.2.2 岩心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3.2.3 孔喉结构对产油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3.3 不同孔喉结构储层岩石中CO_2-SAG混相驱油特征
        3.3.1 CO_2-SAG驱提高原油采收率
        3.3.2 CO_2浸泡过程中的压力衰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渗储层注CO_2驱油后储层物性变化
    4.1 强层间非均质储层中CO_2驱替方式对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
        4.1.1 CO_2和CO_2-WAG驱后渗透率下降差异
        4.1.2 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
        4.1.3 沥青质沉淀和无机沉淀对渗透率的影响
    4.2 岩石孔喉结构对CO_2驱后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
        4.2.1 孔喉结构对渗透率下降的影响
        4.2.2 孔喉结构对润湿性变化的影响
        4.2.3 岩石孔喉堵塞和润湿性变化分布
    4.3 岩石孔喉结构对CO_2-SAG驱后储层物性变化的影响
        4.3.1 渗透率下降与产出油中沥青质含量
        4.3.2 岩石孔喉堵塞和润湿性变化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O_2驱油及盐水层注CO_2过程中CO_2埋存
    5.1 CO_2驱油过程中CO_2埋存
        5.1.1 评价方法
        5.1.2 储层岩石物性及CO_2注入方式对CO_2埋存效果的影响
    5.2 盐水层注CO_2埋存
        5.2.1 实验过程
        5.2.2 CO_2埋存效果
        5.2.3 储层物性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环江油田罗228区长8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剩余油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与沉积背景
        2.1.1 区域构造概况
        2.1.2 区域沉积背景
    2.2 勘探开发概况
    2.3 地层层序划分
        2.3.1 区域地层层序
        2.3.2 小层划分与对比
    2.4 构造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
        3.1.1 颜色标志
        3.1.2 岩石类型标志
        3.1.3 粒度分析
        3.1.4 测井相分析
    3.2 单井相及剖面相分析
        3.2.1 单井相分析
        3.2.2 剖面相展布特征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单砂体精细刻画
    4.1 单砂体识别与划分
        4.1.1 单砂体垂向识别
        4.1.2 单砂体侧向划分
    4.2 单砂体分布特征
    4.3 单砂体接触关系及对注水开发影响
        4.3.1 单砂体垂向接触关系
        4.3.2 单砂体侧向接触关系
        4.3.3 砂体接触关系对注水开发影响
    4.4 单砂体注采对应性评价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储层物性特征
    5.3 储层非均质性
第六章 测井二次解释和水淹层解释
    6.1 测井二次解释
        6.1.1 储层四性关系
        6.1.2 测井二次解释
    6.2 水淹层解释
        6.2.1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6.2.2 典型井水淹测井解释
    6.3 水淹程度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7.1 油藏水驱状况
        7.1.1 水驱状况评价
        7.1.2 纵向水驱规律
        7.1.3 平面水驱优势方向
    7.2 含水变化规律
        7.2.1 单井含水特征分析
        7.2.2 单井平面特征分析
        7.2.3 不同开发单元含水变化规律
        7.2.4 主侧向井含水变化规律
        7.2.5 油藏含水上升影响因素
    7.3 剩余油分布规律
        7.3.1 剩余油分布特征
        7.3.2 剩余油形成机制
    7.4 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
        7.4.1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7.4.2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7.4.3 单砂体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7.4.4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区块砂砾岩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储层沉积相研究现状
        1.2.2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1.2.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
        1.2.4 储层分类评价研究现状
        1.2.5 切12 区块块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层序特征
    2.4 小层划分与对比
    2.5 勘探开发历程
3 沉积相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石学标志
        3.1.2 沉积构造标志
        3.1.3 测井曲线标志
    3.2 沉积相划分及特征
    3.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 储层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岩石组分特征
        4.1.2 粘土矿物及敏感性
    4.2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4.3 储层孔隙特征
        4.3.1 孔隙类型
        4.3.2 孔隙分类
        4.3.3 孔隙结构
    4.4 储层物性特征
        4.4.1 基本物性特征
        4.4.2 不同沉积相物性特征
        4.4.3 不同岩性物性特征
5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5.1 层间非均质性
        5.1.1 分层系数
        5.1.2 砂岩密度
        5.1.3 层间渗透率非均质参数
    5.2 层内非均质性
        5.2.1 岩性粒度韵律
        5.2.2 渗透率非均质性程度
    5.3 平面非均质性
        5.3.1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5.3.2 砂体连续性及连通性
        5.3.3 非均质性综合评价指数方法
6 储层分类和评价
    6.1 储层分类
    6.2 油层分类平面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现状
        1.2.2 微观孔喉研究现状
        1.2.3 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1.2.4 可动流体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创新点
        1.4.3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1 岩石组分特征
        2.2.2 粒径特征
        2.2.3 颗粒结构特征
        2.2.4 填隙物组分特征
        2.2.5 粘土矿物特征
    2.3 储层物性特征
        2.3.1 物性参数特征
        2.3.2 物性相关性特征
        2.3.3 储层岩石学特征对物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划分
    3.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3.1.1 压实作用
        3.1.2 胶结作用
        3.1.3 溶蚀作用
        3.1.4 交代作用
    3.2 储层成岩阶段划分
    3.3 致密砂岩孔喉演化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4.1 储层孔喉发育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喉道类型
        4.1.4 图像孔隙特征
    4.2 孔喉结构及其对储层品质控制特征
        4.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4.2.2 孔喉分布特征
        4.2.3 孔喉特征对物性控制特征
    4.3 喉道及其对储层品质控制特征
        4.3.1 恒速压汞实验原理及样品特征
        4.3.2 恒速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4.3.3 喉道分布特征及孔喉配置特征
        4.3.4 喉道参数对物性控制特征
    4.4 基于等温吸附实验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
        4.4.1 实验方案及步骤
        4.4.2 等温吸附-脱附线分布及孔喉结构特征分析
        4.4.3 微毛管孔喉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储层流体渗流特征及可动能力分析
    5.1 储层油水相渗特征研究
        5.1.1 储层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5.1.2 储层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5.1.3 储层相渗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2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5.2.1 核磁共振实验及分析原理
        5.2.2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5.2.3 储层可动流体饱和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3 储层自发渗吸特征研究
        5.3.1 自发渗吸实验方案
        5.3.2 自发渗吸实验结果分析
        5.3.3 自发渗吸结果与孔喉结构耦合关系研究
    5.4 微观水驱特征分析
        5.4.1 实验装置及步骤
        5.4.2 微观水驱特征
        5.4.3 水驱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的人造岩心制备及驱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人造岩心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传统人造岩心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1.3.2 驱替微模型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人造岩心上成型光固化增材制造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人造岩心上成型光固化增材制造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2.2.1 上成型光固化增材制造装置光路设计
        2.2.2 上成型光固化增材制造装置设计
    2.3 上成型光固化3D打印装置竖直方向成型精度研究
        2.3.1 面投影光固化成型理论
        2.3.2 面投影光固化参数表征
        2.3.3 竖直方向成型精度试验研究
    2.4 上成型光固化3D打印装置水平方向成型精度研究
        2.4.1 水平方向成型精度实验模型设计
        2.4.2 水平方向成型精度试验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球均质人造岩心模型驱替规律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微球均质人造岩心模型建立
        3.2.1 岩心微球堆叠模型建立
        3.2.2 微球人造岩心模型最小孔隙
        3.2.3 切片层数对微球人造岩心模型的影响
    3.3 流体在孔喉结构内部流动特点仿真研究
        3.3.1 孔喉结构单向流仿真模型建立
        3.3.2 孔喉结构中流速分布
        3.3.3 重力对孔喉结构中流体压力分布的影响
    3.4 微球均质人造岩心结构参数对驱替效果影响规律仿真研究
        3.4.1 微球均质人造岩心仿真模型建立
        3.4.2 注入流速对驱替效果影响仿真研究
        3.4.3 微球粒径对驱替效果影响仿真研究
        3.4.4 孔隙度对驱替效果影响仿真研究
        3.4.5 模型最小孔隙对驱替效果影响仿真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均质人造岩心模型驱替及提高采收率研究
    4.1 引言
    4.2 非均质人造岩心模型建立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
        4.2.1 共轭四棱台非均质人造岩心模型建立
        4.2.2 共轭四棱台非均质岩心仿真模型建立
        4.2.3 共轭四棱台非均质岩心流速与压力分布
        4.2.4 共轭四棱台非均质岩心模型剩余油分布研究
    4.3 非均质岩心壁面润湿机理研究
        4.3.1 非均质岩心壁面润湿过程
        4.3.2 理想表面接触角模型
        4.3.3 岩石粗糙表面接触角模型
        4.3.4 非均质岩心内部流体的毛细作用
    4.4 非均质岩心提高采收率仿真及实验研究
        4.4.1 润湿性对流体流动影响仿真研究
        4.4.2 润湿性对流体流动影响实验验证
        4.4.3 润湿性对非均质岩心驱替效果影响仿真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2.1.1 储层模型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2.2.1 实验材料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2.4.1 井网调整方案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纳米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吸持残留堵塞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乳化油结构和性质特征
        1.2.1 乳化油结构特征
        1.2.2 乳化油性质特征
    1.3 乳化油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1.3.1 乳化油功能基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1.3.2 乳化油厌氧发酵降解污染物
        1.3.3 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滞留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项目依托及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2章 纳米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吸持残留特征及控制影响因素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纳米乳化油结构及基本理化性质的表征
        2.1.3 填充介质基本理化性质表征
        2.1.4 砂芯漏斗释出实验设计及运行
    2.2 纳米乳化油及填充介质的基本理化性质
        2.2.1 纳米乳化油基本理化性质
        2.2.2 填充介质及砂芯漏斗基本理化性质
    2.3 纳米乳化油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分布滞留特征
        2.3.1 纳米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吸湿排干曲线
        2.3.2 纳米乳化油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吸持残留
    2.4 纳米乳化油与水相吸持残留的差异分析
        2.4.1 纳米乳化油吸湿排干的主要驱动力
        2.4.2 纳米乳化油粘度及稳定性的动态变化
    2.5 多孔介质对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的影响
        2.5.1 孔应变对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影响
        2.5.2 表面粗糙度对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影响
        2.5.3 界面效应对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影响
    2.6 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的综合评估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乳化油在微观孔隙中的残余形态识别和形成机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柱的构建与表征
        3.1.3 数据的分级与处理
    3.2 纳米乳化油在微孔中的残余及分布特征
    3.3 残余纳米乳化油的量化分级和形态表征
    3.4 纳米乳化油残余的潜在影响因素和机理
        3.4.1 与膜状残留相关的介质表面特性
        3.4.2 角隅和喉道状残余的潜在影响因素
        3.4.3 微孔结构对纳米乳化油簇状残余的影响
    3.5 纳米乳化油在孔隙结构中残留的潜在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吸持残留的缓解途径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2 实验柱构建及预处理
        4.1.3 氯离子示踪及测试
        4.1.4 纳米乳化油穿透曲线与残余形态
        4.1.5 纳米乳化油与浊度的标线
    4.2 多孔介质实验柱基本理化性质
        4.2.1 实验柱基本参数
        4.2.2 氯离子示踪结果
        4.2.3 纳米乳化油穿透曲线模型拟合
    4.3 介质粒径对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的影响
        4.3.1 介质粒径影响下纳米乳化油的吸持残留
        4.3.2 水流作用下纳米乳化油在不同粒径介质中的残留形态
    4.4 介质均质性对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的影响
    4.5 流速对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的影响
    4.6 纳米乳化油吸持残留缓解手段的优选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低渗砂岩油藏CO2微观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CO_2-原油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2.2 储层孔隙结构对低渗油藏CO_2驱油的影响研究现状
        1.2.3 储层润湿性对CO_2驱油的影响研究现状
        1.2.4 储存非均质性对CO_2驱油的影响研究现状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低渗油藏CO_2驱油特征研究
    2.1 CO_2与原油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2.1.1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2.1.2 CO_2在原油中溶解度计算
        2.1.3 CO_2-原油体系相态特征
        2.1.4 原油组分的影响
        2.1.5 温度的影响
    2.2 CO_2-原油界面张力实验研究
        2.2.1 实验装置与方法
        2.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3 CO_2 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2.3 低渗油藏CO_2驱油特征研究
        2.3.1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高含水油藏CO_2驱油特征研究
        2.4.1 CO_2在水中的扩散机理研究
        2.4.2 高含水油藏CO_2驱油实验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储层孔隙结构对低渗油藏CO_2微观驱油特征的影响
    3.1 长庆油田黄3 区块长8 油藏概况
        3.1.1 油藏概况
        3.1.2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 长庆油田黄3 区块长8 油藏孔隙结构分类
    3.3 核磁共振T_2谱转换为孔喉半径分布曲线
        3.3.1 核磁共振设备测试功能及物性参数
        3.3.2 转化原理
        3.3.3 T_2谱驰豫时间转化为孔径
    3.4 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对CO_2微观驱油特征的影响
        3.4.1 实验方案设计
        3.4.2 双峰型岩心微观驱油特征
        3.4.3 双峰偏粗歪度型岩心微观驱油特征
        3.4.4 双峰偏细歪度型岩心微观驱油特征
        3.4.5 单峰型岩心微观驱油特征
        3.4.6 不同孔隙结构类型CO_2驱油效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层润湿性对低渗油藏CO_2微观驱油特征的影响
    4.1 低渗储层混合润湿评价方法
        4.1.1 储层润湿性评价经典方法
        4.1.2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定量表征低渗砂岩储层润湿性
    4.2 注CO_2过程中沥青质沉淀对储层润湿性的影响
        4.2.1 实验材料、方法和步骤
        4.2.2 岩心饱和煤油对比实验
        4.2.3 注CO_2过程中沥青质沉淀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
        4.2.4 注CO_2过程中沥青质沉淀对储层润湿性的影响
    4.3 储层润湿性对低渗油藏CO_2微观驱油特征的影响
        4.3.1 实验方案设计
        4.3.2 连续CO_2驱
        4.3.3 水驱后CO_2驱
        4.3.4 水气交替驱
        4.3.5 不同润湿性岩心CO_2驱油效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层非均质性对低渗油藏CO_2驱油特征的影响
    5.1 非均质性对低渗油藏CO_2驱油特征的影响
        5.1.1 实验方案设计
        5.1.2 渗透率对低渗油藏CO_2驱油效率的影响
        5.1.3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驱特征
        5.1.4 低渗非均质油藏不同CO_2注入方式开发效果研究
        5.1.5 不同开发方式采收率对比
        5.1.6 层间低渗非均质油藏开发方式优化
    5.2 裂缝性油藏不同CO_2注入方式开发效果研究
        5.2.1 实验方案设计
        5.2.2 裂缝性低渗油藏CO_2吞吐实验研究
        5.2.3 裂缝性低渗油藏CO_2驱油实验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特高含水期油藏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特征研究 ——以羊三木油田为例[D]. 张硕.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3]低渗储层注超临界CO2驱替及封存规律研究[D]. 王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环江油田罗228区长8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D]. 梁旺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5]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区块砂砾岩储层特征研究[D]. 杜晓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6]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D]. 杜堃. 西北大学, 2020(01)
  • [7]基于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的人造岩心制备及驱替规律研究[D]. 薛伟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9]纳米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吸持残留堵塞机制研究[D]. 何宝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低渗砂岩油藏CO2微观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钱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标签:;  

孔隙结构不均匀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