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臭氧在纯净水中的应用及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辉[1](2021)在《改性陶瓷膜协同臭氧对水中诺氟沙星的去除研究》文中认为抗生素是一类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代谢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化学物质。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大量残留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而常规的水处理工艺难以取得理想的净化效果。陶瓷膜催化臭氧氧化技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但由于常规陶瓷膜催化臭氧效果有限,而陶瓷膜改性过程较为复杂,且催化机理尚无统一解释,使得该技术的推广受到很大阻碍。因而,陶瓷膜改性方法的简化,以及陶瓷膜催化臭氧机理的探究对于陶瓷膜催化臭氧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陶瓷膜制备过程中,本研究分别采用向其中掺杂锐钛(Ti O2)和Mn O2纳米颗粒的方式,以实现陶瓷膜制备与改性过程的统一,从而简化陶瓷膜改性过程,并对制得的氧化铝膜、氧化锰膜、氧化钛膜(2-3μm)、氧化钛膜(100nm)进行表征;研究了臭氧氧化、陶瓷膜吸附、陶瓷膜协同臭氧氧化技术对诺氟沙星随时间变化的去除效果,以及臭氧投加量、流量、初始p H、无机盐浓度、腐植酸浓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陶瓷膜催化臭氧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陶瓷膜中掺杂纳米颗粒会使得陶瓷膜结构(形貌、孔径、孔隙率、粗糙度)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陶瓷膜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及膜通量等性能;改性陶瓷膜本身具有较强的抗酸蚀性能(<3%)和抗碱蚀性能(<0.20%),但与氧化铝膜相比,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掺杂会降低陶瓷膜的酸蚀稳定性,而对碱蚀稳定性几乎不产生影响;高温烧制过程会改变改性物质的晶型和价态,使得Ti O2由锐钛转化为金红石,并且Ti、Mn表现出多种价态;臭氧在进出陶瓷膜前后浓度出现明显变化,表明陶瓷膜本身具有催化臭氧分解的能力,而锐钛(Ti O2)和二氧化锰的掺杂进一步降低了出膜后的臭氧浓度,表明陶瓷膜的改性提高了对臭氧的催化效果,几种陶瓷膜对臭氧的催化能力表现为:氧化锰膜>氧化钛膜(100nm)>氧化钛膜(2-3μm)>氧化铝膜。(2)陶瓷膜的改性能提高陶瓷膜对诺氟沙星的吸附效果,而将陶瓷膜应用于与臭氧协同作用处理水中诺氟沙星后,去除效果强于单独的臭氧氧化作用和陶瓷膜吸附作用;提高臭氧投加量能提高对诺氟沙星和TOC的去除效率,但过高的臭氧投加量会削弱陶瓷膜在反应体系中的作用;流量的改变对诺氟沙星去除效果影响较低,但提高流量能促进以吸附为主要性能的陶瓷膜发挥去除效果,但不利于以催化为主要功能的陶瓷膜发挥催化作用;初始p H的提高仅对TOC的去除具有强化作用,对诺氟沙星的去除无显着性影响;而无机盐(Ca Cl2)浓度的提高会降低陶瓷膜对反应体系影响,从而对陶瓷膜协同臭氧氧化效果产生抑制作用;腐植酸在低浓度(2mg/L)下会对诺氟沙星的去除效果产生抑制作用,但当浓度较高(4mg/L)时会产生促进趋势。(3)诺氟沙星在臭氧氧化下的降解过程符合0级反应动力学,而在陶瓷膜协同臭氧氧化下的降解过程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叔丁醇的加入会降低陶瓷膜协同臭氧氧化下诺氟沙星的去除效率以及催化臭氧分解速率,证明了反应体系中·OH的存在。通过对比在不同陶瓷膜催化方式下的臭氧分解速率,发现陶瓷膜膜孔循环催化对臭氧具有最强的催化性能,表明膜孔催化是陶瓷膜对臭氧的主要催化途径。
武晨瑜[2](2021)在《大气压脉冲放电产生臭氧及其污水脱色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臭氧是一种在医学、农业、化工、食品等行业都有着广泛应用的强效氧化剂、除臭剂、杀菌剂,主要通过氧气放电的手段制取。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具有低价、高效、环保、温度较低等特征,因此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制备臭氧是工业领域臭氧的主要生产制造手段之一,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我国的等离子体臭氧发生器技术仍落后于世界水平,在产率及浓度上都难以达到高标准,因此臭氧发生器技术的研究与改进至今仍是等离子体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中将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器作为臭氧发生器的反应腔体,利用外接脉冲电源,以纯氧作为原料气体进行放电,从而稳定地产生高浓度臭氧。随后通过改变脉宽、电压峰值、重复频率等脉冲参数,得到不同浓度的臭氧产物,并通过研究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学参数、电流电压波形、高能电子分布状况等特征来讨论脉冲放电参数对于生成臭氧浓度的影响。由于促进臭氧生成的高能电子,促进臭氧分解的低能电子以及臭氧的热分解三者共同存在,在改变脉冲的脉宽时,收到脉冲放电特性的影响,产生的臭氧会随着脉宽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0-1μS的脉宽范围内,臭氧浓度与脉宽呈现正相关,在脉宽1μS时可达到浓度最大值128 g/Nm3,而在脉宽大于1μS后,浓度会随着脉宽的增大而逐步降低,在电源所能达到的最大脉宽75μS处,臭氧浓度会低至32 g/Nm3。在改变脉冲的重复频率时,在脉宽小于20μS的范围内,臭氧浓度会与频率呈现正相关,在30 k Hz下生成的臭氧浓度最高可达150g/Nm3,但这一频率下生成的臭氧浓度会随着脉宽的升高而迅速降低,相反5 k Hz、10 k Hz频率下的臭氧浓度最大值虽然更低,但其受到脉宽变化的影响也不太明显,其中10 k Hz下的产物浓度随脉宽增大而下降的速率适中,5 k Hz的下降速度则比较缓慢。当脉宽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高频率时的臭氧浓度小于低频率的情况。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外界输入相同能量、发生相同次数放电的情况下,更大的重复频率会导致产生的臭氧浓度累加量降低,即频率的升高会导致制造臭氧的能量利用率降低,这与两个相邻脉冲周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使脉冲峰值电压发生变化时,因为约化电场强度等越来越大,同时自由电子能量不断上涨,臭氧浓度首先会随着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升高,而其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导致的臭氧分解速率升高,浓度会在到达一个饱和值后趋于平稳,最终在电压超过5 k V后随着电压升高而逐渐降低。饱和浓度会受到脉宽大小的影响,但变化幅度并不大,整体保持在125-150 g/Nm3之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2-4 k V的低电压时,脉宽大小对于臭氧浓度的影响十分明显。最后本文还讨论了不同浓度臭氧对纺织印染污水的脱色处理效果,得出结论:不同浓度的臭氧在分解染剂亚甲基蓝时有着不同的速率,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达到的脱色率也越大。在而各种浓度下的臭氧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都可以令印染污水的脱色率达到97-98%的固定饱和值。如156.3 g/Nm3的臭氧可以在15分钟之内让污水达到最大脱色率,但对于103 g/Nm3的臭氧,所用时间则要超过20分钟,当臭氧浓度低于50 g/Nm3时,脱色所需时间甚至会超过一个小时。
于晨玥[3](2020)在《药品残留污染吸收光谱方法检测与降解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食品和饮用水。因此,一些化学用品被添加到食品、饮用水中,以此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化学药品原本只有经过严格的检测才能被定量的应用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来,但是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这些化学用品偷换成一些劣质的,或者是超过经过有关部门严格规定的剂量,造成了社会上的恐慌,使群众对化学药品谈‘虎’色变。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果汁中的食品添加剂、饮用水中的抗生素以及果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及其降解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波峰位置的差异,可以对化学药品残留进行定性分析;利用波峰对应的吸光度和药品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模型,可以对化学药品残留进行定量分析;对检测出来的光谱进行预处理、数据分析以及参数对比,选择出检测效果更优的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果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了紫外光和臭氧两种降解方式进行降解。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浓纯果汁中农药,食品添加剂以及饮用水中抗生素药物的残留进行检测,研究了香兰素-桃汁、橙汁-甜蜜素、头孢-饮用水、阿莫西林-饮用水、橙汁-克菌丹、桃汁-二甲四氯钠的光谱信息,并且由建立的数学模型函数计算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相关系数;对克菌丹-橙汁,二甲四氯钠-桃汁、橙汁-香兰素、桃汁-甜蜜素等六种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显示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降噪处理后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到光谱的波峰所处的位置并且能提高数学函数模型的准确性和模型的相关系数。(2)在此基础上将处理好的六种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导数运算,结果也显示了对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导数运算对提高预测函数模型的精密度和紫外吸收光谱轮廓的变化情况、消除基线漂移或者背景因素的干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跟原始紫外吸收光谱相比较,导数吸收光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参数值要明显优于原始紫外吸收光谱,且基于导数光谱建立的函数模型的精密度也优于原始紫外吸收光谱。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可以直接对果汁中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的残留以及饮用水中抗生素药物的残留进行检测,基于导数运算后的紫外吸收光谱建模,模型参数、检测能力更优。(3)利用紫外光和臭氧两种降解技术,我们搭建了两种农药降解的硬件平台,提出了根据样品波峰处吸光度与降解时间的长短来建立函数模型,并根据降解时间与波峰处吸光度的对应关系所建立降解模型函数,计算出不同降解时间所对应降解率,根据降解率参数来判断降解效果的优劣,从而选出合适的降解方式。实验表明橙汁-克菌丹的紫外降解效果要优于桃汁-二甲四氯钠的降解效果,而桃汁-二甲四氯钠的臭氧降解效果则优于橙汁-克菌丹的降解效果。
马士才[4](2020)在《典型优先污染物荧光光谱检测与降解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人们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方面愈发重视。针对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典型优先污染物能够寻求一种快速有效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如能实现农药等典型优先污染物的有效降解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基于荧光光谱技术实现了典型优先污染物残留有效检测,系统研究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阿斯巴甜)、果汁中农药(中生菌素农药、哒螨灵、啶酰菌胺)光谱特征峰强度和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立相应的光谱检测模型函数,相关系数基本都超过0.99。同时从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等方面对模型函数进行了评价分析。设计并搭建基于紫外光和臭氧两种技术的农药残留降解硬件实验平台,并对几种农药及其果汁混合溶液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利用农药特征峰荧光强度变化来表征农药残留降解效果,并构建了降解时间与荧光强度之间的模型函数,相关系数均超过0.99。同时结合所构建的荧光光谱农药残留检测模型函数,计算得出不同降解时间所对应降解率。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能够有效降解哒螨灵农药,当降解59 min时,降解率为99.81%;紫外光降解苹果汁中生菌素60 min后,降解率为61.53%,葡萄汁对应降解率为41.93%。利用臭氧对苹果汁中甲氰菊酯进行降解实验,降解60 s后降解率为60.0%。本文还利用3%双氧水对噻虫嗪进行了降解实验,当选取3%双氧水42.8 m L时,降解率可达到98.7%。本文研究结果为实现典型优先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与降解,维护环境与食品安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一明,赵鸿云,刘珊,周成珊,梁晶,王倡宪,王艳,王庆贵,张志[5](2018)在《水体的农药污染及降解途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农药在农业中担任着无比重要的角色,但是农药通过喷施、地表径流及农药工厂的废水排放等方式进入水体,给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同时造成的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维护水环境的生态平衡,研究农药在水体中的污染及降解情况意义重大。本研究归纳了农药在水体中的污染情况及农药在水体中的降解途径,提出了农药在水体中降解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郭正红[6](2017)在《臭氧水对设施蔬菜病害的防治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设施蔬菜的栽培方式已经成为增加蔬菜产量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反季节蔬菜品种的需求。然而,设施蔬菜温暖、湿润、密闭的环境为蔬菜病虫害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滋生条件。为了控制病虫害的生长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人们通常利用防虫网来抵御虫害的侵入,但是蔬菜病害却无法得到防治,只能依靠喷洒化学农药的方法控制病害,然而农药的使用和残留引起了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挑战。因此,降低农药使用量寻求农药的替代品已经迫在眉睫。臭氧作为一种氧化性强、清洁、环保的广谱杀菌剂,是理想的强氧化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相比,臭氧不会造成任何残留,已应用于医疗、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本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臭氧水特性的研究: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和降解度受到了温度、水质、溶剂等条件的影响,在温度为15℃至35℃的水中,、水的温度越高臭氧的分解速度越快,半衰期的时间越短;臭氧溶解在不同的水质当中,水质越纯,臭氧的溶解度越高且分解速度越慢;在100mL至500mL溶剂的水溶液中,溶剂越大臭氧的溶解度越低,但降解速度减缓。同时,我们发现臭氧水浓度越高水中的pH值越低,水溶液的酸度越高。明确试验中所用到的各臭氧水浓度的溶解和衰减趋势,同时确定了温室蔬菜中喷洒臭氧水的最佳时间。(2)臭氧水对不同蔬菜致病菌的作用效果:以致病细菌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和茄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致病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olani)和瓜棒孢霉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浓度的臭氧水分别对各致病菌作用,确定抑制各致病菌的最适臭氧水浓度。结果表明:抑制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和茄科雷尔氏菌的臭氧水浓度分别为0.5mg/l和0.8mg/l。真菌方面采用将不同浓度的臭氧水直接喷洒菌体表面,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水浓度的增加,真菌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浓度为4.5mg/l臭氧水对各真菌的抑制已显露,臭氧水浓度为7.5mg/l时真菌基本无再生能力,这一结果为臭氧水喷洒蔬菜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3)臭氧水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上海市常见的四种蔬菜包括青菜(brassicacampestrisssp.chinensis)、生菜(lactucasativavar.ramosa)、黄瓜(cucumissativus)和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进行栽培。采用温室栽培方式,在各蔬菜的生长期采用喷洒臭氧水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浓度的臭氧水(0,2,4,6,8,10和14mg/l)对蔬菜生长(包括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方面)和生理(光合活性和抗氧化系统)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2-8mg/l臭氧水喷洒青菜后,不会影响青菜的生物量,而高于8mg/l臭氧水会使青菜叶面出现灼伤,青菜可以忍耐的臭氧水浓度为4-8mg/l;不同浓度臭氧水对生菜作用后发现,生菜所能忍耐臭氧水的浓度比青菜高,但高浓度14mg/l臭氧水会引起生菜叶片出现萎蔫、干枯等现象,喷洒生菜的最适臭氧水浓度为4-10mg/l;黄瓜叶片在受到不同浓度臭氧水作用后,虽然没有引起叶片损伤的迹象,但是当臭氧水浓度高于10mg/l时,会引起黄瓜株高变矮,雌花数下降,减产等现象,喷洒黄瓜的最适臭氧水浓度为6-10mg/l;番茄叶片受臭氧水喷洒后,10mg/l臭氧水会造成叶片发黄,喷洒番茄的最适臭氧水浓度为4-8mg/l。(4)臭氧水对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以喷洒清水和农药作为对照,将4-6mg/l浓度的臭氧水喷洒到青菜叶表面和感染软腐欧氏杆菌的生菜叶表面,分别统计了臭氧水对青菜虫害以及对生菜软腐病的防效。结果发现:浓度约为6mg/l臭氧水可以预防青菜虫害的发生,减少虫害所造成的啃食,效果显着;同时,此浓度条件的臭氧水对青菜和生菜软腐病的防效比率71.2%。由此可见,合适浓度的臭氧水可以用于设施蔬菜的病虫害防治。(5)应用于设施蔬菜的臭氧装置及喷洒臭氧水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综合运用臭氧发生技术和设施蔬菜的喷洒技术,本研究研制了应用于大面积设施蔬菜的臭氧水合成设备,采用钛金爆气装置,增加了臭氧与水的接触面积获得高纯度高浓度的臭氧水,并结合设施大棚中的微喷技术,可以较大程度的满足在大面积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病害防治,我们最终确定4-6 mg/L臭氧水喷洒蔬菜的剂量不应超过133.4L/667m2。我们通过Mis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来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了臭氧水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喷洒水和农药作为对照,臭氧水不会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组成土壤微生物中的重要的微生物群落无伤害。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臭氧水作为设施蔬菜病害防治的手段,分析了臭氧水对青菜、生菜、黄瓜和番茄中常见致病菌和以及处于生长阶段各蔬菜的作用效果。作为一种抑菌剂,确定了臭氧水可以直接喷洒到正在生长的蔬菜表面,并最终确定了适合各蔬菜喷洒的最适臭氧水浓度,进而利用4-6 mg/L臭氧水可以用于青菜虫害和生菜软腐病的防治,同时臭氧水可应用于大面积设施蔬菜的生产中,不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造成影响。本论文为解决蔬菜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借鉴,为臭氧水应用于设施蔬菜成为农药的替代品奠定了理论基础。
艾莉[7](2016)在《年产10万吨瓶装纯净水生产线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设计以年产十万吨高速瓶装纯净水生产线的设计为基础,阐述瓶装纯净水新工厂设计的相关质量要求,并分别对基础及配套设施、坯盖系统、水处理系统、吹灌旋系统和包装系统进行梳理。本设计还将分析实际操作中由于产品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而产生的结露致使纸箱受潮损坏的现象。针对该问题将对水处理系统进行设备工艺改善,基于环境及原水温度进行计算并设计出3×31的BR0.3型板式换热器对原水加温,从而杜绝产品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本设计最后还着重剖析了完成瓶装纯净水的食品安全关键参数-乙醛含量和臭氧含量,因为大多数国内瓶装纯净水企业对产品的乙醛含量和由臭氧引起的溴酸盐并不重视,仅仅满足于每年第三方检测符合国标要求,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外高端产品开始使用玻璃容器或无臭氧添加技术,所以本设计对该两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控制,以降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符合行业的趋势。本设计采用气相色谱的检测方法,对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原料加工成塑料瓶的乙醛含量进行了实际监控并分析;采用臭氧比对及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对水处理臭氧杀菌的浓度及灭菌效果进行了实际监控并分析,进而确定正式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干燥温度和时间、炮筒温度、背压压力、产品臭氧浓度等)及其控制标准。
彭若帆[8](2015)在《酸性条件下Ti-MCM-41/H2O2/O3体系氧化效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从臭氧的性质综述了臭氧在水处理方面的实际研究进展和实际的应用。重点探讨了臭氧在高级氧化技术中的运用和当前的研究情况。针对目前在水处理方面的需求以及对臭氧领域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任务。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Ti-MCM-41/O3体系对苯乙酮的降解;(2)酸性条件下Ti-MCM-41/H2O2/O3体系对乙酸的降解;(3)酸性条件测定下Ti-MCM-41/H2O2/O3体系产生的·OH的量。在第三章中,考虑苯乙酮臭氧化过程可能产生的H2O2,利用Ti-MCM-41/O3体系降解了水中的苯乙酮。结果发现,经过60min的反应,O3体系和Ti-MCM-41/O3体系降解苯乙酮的去除率分别为50.74%和80.71%,这表明Ti-MCM-41可以有效地促进苯乙酮降解。针对pH对体系的影响进行研究时,当pH=2,3,4.83,8.6时,苯乙酮在Ti-MCM-41的催化下,经过30min的反应,苯乙酮的去除率分别为36.42%,49.52%,94.97%和93.21%。这个也表明在当p H升高时,溶液中的OH-对该体系也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在研究Ti-MCM-41对苯乙酮的矿化作用时,O3体系和Ti-MCM-41/O3体系在30min内对苯乙酮的矿化率分别为39.06%和45.56%。在对液相臭氧浓度进行研究时发现,Ti-MCM-41参与反应时,液相臭氧浓度明显变低,说明Ti-MCM-41能加快液相臭氧的分解速度,进而促使溶液中产生·OH。在第四章中,以难降解的有机物乙酸作为目标物,在酸性条件下利用不同氧化方法(Ti-MCM-41/H2O2/O3,Ti-MCM-41/O3,MCM-41/H2O2/O3和H2O2/O3)对乙酸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发现4种氧化体系中乙酸的去除率分别为45.59%,15.86%,15.88%以及6.51%。对H2O2的投加量进行研究时发现当H2O2的投加量50mg·L-1,100mg·L-1,200mg·L-1和300mg·L-1时,乙酸的去除率分别为40.02%,49.83%,55.82%和62.08%,说明H2O2的投加量能控制乙酸的降解量。而对Ti-MCM-41的投加量进行研究时,当Ti-MCM-41的投加量为0.1g,0.2g,0.35g和0.5g时,乙酸在40min内去除率为23.88%,32.33%,43.38%和50.22%,说明了通过控制Ti-MCM-41的量能有效地控制乙酸的降解速率。总结以上的实验结果还可以发现,缓慢地消耗H2O2能有效地产生更多量的·OH;而要较快速地产生·OH就要以消耗更多的H2O2为代价。在第五章中,对酸性条件下Ti-MCM-41/H2O2/O3产生·OH的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Ti-MCM-41的投加量产生·OH的规律与对乙酸的降解的规律相同。Ti-MCM-41的投加量为0.1g,0.2g,0.35g和0.5g时,在30分钟内产生的·OH的量分解为4.08mg·L-1,6.48 mg·L-1,8.07mg·L-1,9.33mg·L-1。
李粮辉[9](2015)在《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评价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雄性,8周龄,250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臭氧预处理组(O3+I/R组)。臭氧预处理组(O3+I/R组)于术前5天连续腹腔注射臭氧和氧气混合气体(臭氧浓度为50mg.L-1,1mg.kg-1.d-1)。采用结扎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分支45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3h后抽取腹主动脉血样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测定SOD活性、MDA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O3+I/R组血清ALT和AST水平、肝组织MDA含量升高,I/R组肝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O3+I/R组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0.01);与I/R组比较,O3+I/R组血清ALT和AST水平、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升高。结论臭氧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郑洁鑫[10](2013)在《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首先进行不同浓度臭氧水、清胃祛湿颗粒、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针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根据体外抑菌实验结果,采用臭氧水(6mg/L)联合清胃祛湿颗粒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并与单纯清胃祛湿颗粒、臭氧水随机设组对照,客观评价三组抗Hp疗效,并观察各组治疗后有无临床毒副症状,评价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臭氧水组、清胃祛湿颗粒组、臭氧水与清胃祛湿颗粒联合组三组,分别给予14天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于14天后,各组均续予2周的铝碳酸镁片口服以继续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而不干扰抗Hp疗效。三组均于抗Hp治疗结束后1月复查Hp,观察Hp感染情况以及是否出现临床毒副症状。收集相关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抗Hp疗效及其临床毒副作用。成果:体外抑菌实验显示,高浓度臭氧水(6mg/L)抑菌环直径为17.75mm,低浓度臭氧水(3mg/L)为llmm,高浓度清胃祛湿颗粒为14.25mm,低浓度清胃祛湿颗粒为13.25mm,高浓度联合组为22mm,低浓度联合组为15.5mm,阿莫西林组(有效对照组)为27mm,灭菌注射用水组(空白对照组)无抑菌环。临床抗Hp方面,臭氧水组根除率为0,总有效率为30.77%;清胃祛湿颗粒组根除率为7.14%,总有效率为28.57%,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组(联合组)根除率11.53%,总有效率42.31%。三组对改善Hp感染均有一定疗效,但根除率较低,三组组间根除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三种方案疗效相近。三组组内治疗前后BPM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均能改善Hp感染,三组组间治疗后BP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疗效相近。各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结论:1、体外抑菌实验显示,臭氧水、清胃祛湿颗粒及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均有抑菌能力,三组间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抗Hp能力最强。在量效关系上,高浓度联合组优于低浓度联合组,高浓度臭氧水抑菌能力强于低浓度臭氧水,高、低浓度清胃祛湿颗粒组体外抑菌能力相近。2、临床研究显示,臭氧水、清胃祛湿颗粒、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能有效改善Hp感染,三组总有效率相近,但根除率远低于西药三联疗法,故本浓度下臭氧水(6mg/L)以及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不推荐用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3、三组治疗后均未发现临床毒副反应症状,其安全性较高。
二、臭氧在纯净水中的应用及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臭氧在纯净水中的应用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改性陶瓷膜协同臭氧对水中诺氟沙星的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及危害 |
1.2 传统工艺对抗生素去除效果 |
1.2.1 混凝处理 |
1.2.2 活性炭吸附 |
1.3 膜工艺对抗生素去除效果 |
1.3.1 微滤 |
1.3.2 超滤 |
1.3.3 纳滤 |
1.4 高级氧化工艺对抗生素去除效果 |
1.4.1 芬顿法 |
1.4.2 光催化氧化 |
1.4.3 电化学氧化 |
1.5 臭氧氧化及其相关催化工艺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
1.5.1 臭氧氧化 |
1.5.2 均相催化 |
1.5.3 非均相催化 |
1.5.4 催化改性陶瓷膜协同臭氧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选择 |
2.2 试验仪器 |
2.3 目标物检测方法 |
2.3.1 臭氧浓度检测 |
2.3.2 诺氟沙星浓度检测 |
2.4 表征方法 |
2.4.1 膜结构表征 |
2.4.2 物质组成检测 |
2.4.3 化学稳定性表征 |
2.4.4 机械强度表征 |
2.4.5 膜性能测试 |
第3章 改性陶瓷膜的制备及表征 |
3.1 陶瓷膜制备及改性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膜结构表征 |
3.2.2 物质组成检测 |
3.2.3 机械强度 |
3.2.4 化学稳定性测试 |
3.2.5 膜性能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陶瓷膜协同臭氧处理水中诺氟沙星 |
4.1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去除效果随反应时间变化 |
4.2.2 臭氧投加量对去除效果影响 |
4.2.3 流量对去除效果影响 |
4.2.4 初始p H对去除效果影响 |
4.2.5 无机盐浓度对去除效果影响 |
4.2.6 腐植酸浓度对去除效果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陶瓷膜协同臭氧处理水中诺氟沙星的机理研究 |
5.1 试验设计 |
5.1.1 陶瓷膜协同臭氧去除诺氟沙星反应动力学分析 |
5.1.2 自由基猝灭实验 |
5.1.3 膜孔催化效应确认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陶瓷膜催化臭氧去除诺氟沙星反应动力学分析 |
5.2.2 自由基猝灭实验 |
5.2.3 膜孔催化效果确认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大气压脉冲放电产生臭氧及其污水脱色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臭氧的性质及其应用 |
1.2 等离子体概述 |
1.3 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基本原理 |
1.3.1 介质阻挡放电的概况 |
1.3.2 脉冲放电的原理与优势 |
1.3.3 电极结构对臭氧生成的影响 |
1.3.4 臭氧等离子体中的反应过程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诊断方法 |
2.1 实验装置图 |
2.2 等离子体电源系统 |
2.3 臭氧发生器系统及浓度检测系统 |
2.4 电学诊断系统 |
2.5 光学诊断系统 |
第三章 脉冲放电参数对臭氧浓度影响的研究 |
3.1 等效电路 |
3.2 脉冲宽度对于臭氧浓度的影响 |
3.3 脉冲重复频率对于臭氧浓度的影响 |
3.4 输入电压对于臭氧浓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放电产生的臭氧处理纺织污水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不同脉冲放电参数下生成的臭氧对印染污水脱色率的影响 |
4.3.1 不同电压下生成的臭氧对印染污水脱色率的影响 |
4.3.2 不同频率下生成的臭氧对印染污水脱色率的影响 |
4.3.3 不同脉宽下生成的臭氧对印染污水脱色率的影响 |
4.4 不同的臭氧处理时间对印染污水脱色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药品残留污染吸收光谱方法检测与降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化学药品残留含量检测的国内外现状 |
1.2.1 色谱法 |
1.2.2 免疫分析法 |
1.2.3 光谱分析法 |
1.2.4 生物传感器法 |
1.3 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农药残留降解物理方法研究 |
1.3.2 农药残留降解化学方法研究 |
1.3.3 农药残留降解微生物方法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光谱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 |
引言 |
2.1 光谱常用的预处理方法 |
2.1.1 基线校正方法 |
2.1.2 数据的平滑降噪 |
2.1.3 数据的求导 |
2.1.4 傅里叶变换 |
2.1.5 基于小波变换的滤波方法 |
2.2 光谱定量分析建模方法 |
2.2.1 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 |
2.2.2 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 |
2.2.3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
2.3 模型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果汁食品添加剂残留的吸收光谱检测与实验研究 |
引言 |
3.1 检测方法与实验 |
3.1.1 朗伯-比尔定律 |
3.1.2 试剂和样品 |
3.1.3 实验仪器 |
3.1.4 检测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待测样品吸收光谱的平滑降噪的研究 |
3.2.2 待测样品的导数光谱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饮用水中抗生素残留的吸收光谱检测与实验研究 |
引言 |
4.1 试剂和样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饮用水中头孢和阿莫西林残留的吸收光谱研究 |
4.2.2 饮用水中头孢和阿莫西林残留的导数光谱光谱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果汁农药残留的吸收光谱检测与降解实验研究 |
引言 |
5.1 试剂和样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果汁中农药残留的吸收光谱研究 |
5.2.2 果汁中农药残留的导数吸收光谱研究 |
5.3 紫外光和臭氧降解农药的原理 |
5.3.1 紫外光降解农药的原理 |
5.3.2 臭氧降解农药的原理 |
5.4 紫外线降解农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
5.4.1 紫外线降解农药系统设计 |
5.4.2 紫外线降解农药实验 |
5.5 臭氧降解农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
5.5.1 臭氧降解农药系统设计 |
5.5.2 臭氧降解农药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4)典型优先污染物荧光光谱检测与降解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概况 |
1.2 国内外相关状况 |
1.2.1 典型优先污染物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光谱分析方法理论基础 |
2.1 荧光光谱概述 |
2.1.1 荧光光谱介绍 |
2.1.2 荧光产生的原理 |
2.1.3 荧光光谱参数 |
2.1.4 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应用 |
2.2 光谱数据处理研究 |
2.2.1 光谱数据平滑与滤波 |
2.2.2 线性回归分析 |
2.2.3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
第3章 食品添加剂荧光光谱检测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胭脂红荧光光谱检测研究 |
3.3.2 阿斯巴甜荧光光谱检测研究 |
3.3.3 小结 |
第4章 农药残留荧光光谱检测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样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中生菌素荧光光谱实验研究 |
4.3.2 结论 |
4.4 哒螨灵--桃汁、葡萄汁 |
4.4.1 果汁中的哒螨灵荧光光谱实验研究 |
4.4.2 结论 |
4.5 啶酰菌胺--葡萄汁 |
4.5.1 啶酰菌胺荧光光谱检测 |
4.5.2 葡萄汁中啶酰菌胺荧光光谱检测 |
4.5.3 啶酰菌胺含量与荧光峰强度相关性 |
4.5.4 结论 |
第5章 紫外农药残留降解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紫外线降解农药系统设计 |
5.3 紫外光降解哒螨灵 |
5.3.1 引言 |
5.3.2 实验 |
5.3.3 材料 |
5.3.4 仪器 |
5.3.5 实验过程 |
5.3.6 结果与分析 |
5.3.6.1 不同浓度哒螨灵的荧光光谱 |
5.3.6.2 紫外光降解哒螨灵实验研究 |
5.3.7 结论 |
5.4 紫外光降解氟氯氰菊酯--桃汁 |
5.4.1 引言 |
5.4.2 实验样品 |
5.4.3 实验仪器 |
5.4.4 实验过程 |
5.4.5 结果与分析 |
5.4.5.1 氟氯氰菊酯-桃汁标准药液的荧光光谱 |
5.4.5.2 紫外线降解氟氯氰菊酯与桃汁的实验研究 |
5.4.6 结论 |
5.5 紫外光降解中生菌素--苹果汁、葡萄汁 |
5.5.1 引言 |
5.5.2 实验样品 |
5.5.3 实验仪器 |
5.5.4 实验过程 |
5.5.5 结果与分析 |
5.5.5.1 中生菌素荧光光谱检测研究 |
5.5.5.2 果汁中的中生菌素荧光光谱实验研究 |
5.5.5.3 果汁中的中生菌素紫外光农药降解实验研究 |
5.5.6 结论 |
第6章 臭氧降解农药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臭氧降解农药系统设计 |
6.2 降解氟氯氰菊酯的荧光光谱表征与建模 |
6.2.1 实验样品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过程 |
6.2.4 结果与分析 |
6.2.4.1 氟氯氰菊酯农药荧光光谱检测 |
6.2.4.2 紫外线降解氟氯氰菊酯实验研究 |
6.2.4.3 臭氧降解氟氯氰菊酯实验研究 |
6.2.5 结论 |
6.3 臭氧降解甲氰菊酯--苹果汁 |
6.3.1 引言 |
6.3.2 实验样品 |
6.3.3 实验仪器 |
6.3.4 实验过程 |
6.3.5 结果与分析 |
6.3.5.1 甲氰菊酯荧光光谱检测研究 |
6.3.5.2 苹果汁中的甲氰菊酯荧光光谱实验研究 |
6.3.5.3 苹果汁中的甲氰菊酯农药臭氧降解实验研究 |
6.3.6 结论 |
第7章 双氧水降解农药残留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实验样品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实验过程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噻虫嗪农药荧光光谱实验研究 |
7.3.2 双氧水降解噻虫嗪农药实验研究 |
7.3.3 结论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水体的农药污染及降解途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药在水体中的污染现状 |
2 农药在水环境中降解的研究 |
2.1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途径 |
2.2 农药的化学降解途径 |
2.3 农药的光化学降解途径 |
3 结论与讨论 |
(6)臭氧水对设施蔬菜病害的防治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设施栽培蔬菜的研究现状 |
1.2 设施栽培蔬菜中的常见病害 |
1.2.1 细菌性病害种类及特征 |
1.2.2 真菌性病害及特征 |
1.2.3 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
1.3 蔬菜病害防治措施 |
1.3.1 种子的预处理 |
1.3.2 生物防治 |
1.3.3 生态防治 |
1.4 农药使用及污染现状 |
1.4.1 农药使用现状 |
1.4.2 农药残留现状 |
1.5 臭氧的特性及应用 |
1.5.1 臭氧的发展历程 |
1.5.2 臭氧的理化性质 |
1.5.3 臭氧的产生及浓度 |
1.5.4 臭氧的应用 |
1.5.5 臭氧在防治植物病害的现状 |
1.6 臭氧水发生器结构及装置 |
1.6.1 臭氧发生器 |
1.6.2 制氧机 |
1.6.3 气液混合装置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臭氧水应用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臭氧水特性的研究 |
2.2.2 设施蔬菜大棚中臭氧水的特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臭氧水对蔬菜致病菌抑菌效果的初探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和试剂 |
3.1.2 细菌悬液的制备 |
3.1.3 中和剂考察实验 |
3.1.4 臭氧水对细菌的抑制时间 |
3.1.5 臭氧水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效果 |
3.1.6 臭氧水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的作用效果 |
3.1.7 臭氧水对真菌孢子的作用效果 |
3.1.8 数据分析及作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和剂的考察结果 |
3.2.2 臭氧水对细菌生长抑制时间的确定 |
3.2.3 臭氧水对蔬菜致病细菌的影响 |
3.2.4 臭氧水对蔬菜致病真菌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蔬菜对臭氧水生理响应机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环境 |
4.1.2 蔬菜品种及种植 |
4.1.3 臭氧水喷洒蔬菜方式 |
4.1.4 蔬菜生长指标的检测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青菜对喷洒臭氧水的生理响应 |
4.2.2 生菜对喷洒臭氧水的生理响应 |
4.2.3 黄瓜对喷洒臭氧水的生理响应 |
4.2.4 番茄对喷洒臭氧水的生理响应 |
4.3 讨论 |
4.3.1 不同种类蔬菜对臭氧的敏感度不同 |
4.3.2 臭氧水对蔬菜抗氧化系统作用机理 |
4.3.3 臭氧水影响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 |
第五章 臭氧制备工艺在设施蔬菜中的应用 |
5.1 设施蔬菜中的臭氧装置 |
5.1.1 试验田概况 |
5.1.2 臭氧合成塔系统 |
5.1.3 臭氧水制备流程 |
5.1.4 设施蔬菜喷洒系统 |
5.1.5 臭氧水在设施蔬菜大棚中的应用 |
5.2 臭氧水防治蔬菜病虫害的研究 |
5.2.1 实验设计及方法 |
5.2.2 臭氧水对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
5.3 讨论 |
5.3.1 钛金曝气器是增加臭氧浓度的关键 |
5.3.2 臭氧水可能是染菌蔬菜的保护膜 |
第六章 喷洒臭氧水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研究方案 |
6.1.3 土壤的总DNA提取 |
6.1.4 各处理组中PCR扩增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 |
6.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各处理组土壤总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
6.2.2 微生物丰度 |
6.2.3 菌种Heatmap分析 |
6.2.4 菌种差异性分析结果 |
6.2.5 实验组中微生物种类数鉴定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专利 |
(7)年产10万吨瓶装纯净水生产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瓶装水发展状况 |
1.1.2 瓶装水工业状况 |
1.2 相关类型 |
1.2.1 包装水类型 |
1.2.2 水源类型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产品及生产工艺设计 |
2.1 产品设计 |
2.1.1 包装标准 |
2.1.2 成品标准 |
2.2 生产工艺 |
2.2.1 坯盖系统 |
2.2.2 水处理系统 |
2.2.3 吹灌旋系统 |
2.2.4 包装系统 |
第三章 设备选择及经济分析 |
3.1 物料衡算 |
3.1.1 排产方案 |
3.1.2 原料衡算 |
3.1.3 辅料衡算 |
3.1.4 电汽衡算 |
3.2 设备选择 |
3.2.1 坯盖系统 |
3.2.2 水处理系统 |
3.2.3 吹灌旋系统 |
3.2.4 包装系统 |
3.3 经济分析 |
第四章 工厂布局建设及配套设施 |
4.1 厂区选址 |
4.2 工厂基本布局及建设 |
4.2.1 工厂布局 |
4.2.2 工厂建设 |
4.2.3 虫害控制布局 |
4.3 公用设施 |
4.3.1 给水系统 |
4.3.2 排水系统 |
4.3.3 气系统 |
4.3.4 照明系统 |
4.3.5 废品处理系统 |
第五章 生产设备安装及验证 |
5.1 坯盖系统 |
5.2 水处理系统 |
5.3 吹灌旋系统 |
5.4 包装系统 |
第六章 原水加温改善系统 |
6.1 环境数据及露点温度分析 |
6.2 板式换热器设计 |
6.2.1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
6.2.2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 |
第七章 关键食品安全参数分析 |
7.1 乙醛含量 |
7.1.1 检测设备 |
7.1.2 检测方法 |
7.1.3 工艺过程分析 |
7.1.4 数据与结果 |
7.2 臭氧含量 |
7.2.1 检测设备 |
7.2.2 检测方法 |
7.2.3 工艺过程分析 |
7.2.4 结果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1: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
附件 2:工厂平面布局图 |
附件 3:虫害布局图 |
附件 4:设备布局图 |
附件 5:水流气流图 |
附件 6:人流物流图 |
附件 |
(8)酸性条件下Ti-MCM-41/H2O2/O3体系氧化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
1.2 臭氧及其性质 |
1.2.1 臭氧的发现及制备 |
1.2.2 臭氧的物理性质 |
1.2.3 臭氧的化学性质 |
1.2.4 羟基自由基(·OH)的性质 |
1.3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水中臭氧的化学性质 |
1.3.2 臭氧水处理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 |
1.3.3 臭氧的直接氧化过程 |
1.3.4 臭氧的间接氧化过程 |
1.4 单独臭氧在水处理方面的缺陷 |
1.5 臭氧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1.5.1 高级氧化技术(AOPs)简介 |
1.5.2 UV/O_3水处理体系 |
1.5.3 超声/O_3水处理体系 |
1.5.4 均相臭氧催化氧化 |
1.5.5 异相臭氧催化氧化 |
1.5.6 H_2O_2/O_3体系催化氧化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任务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流程 |
2.3 实验分析 |
2.3.1 气相臭氧浓度的测定 |
2.3.2 液相中臭氧浓度的测定 |
2.3.3 H_2O_2化学分析法[K_2TiO(C_2O_4)_2·2H_2O] |
2.3.4 乙酸和草酸浓度的测定 |
2.3.5 催化剂表征 |
2.3.6 溶液pH的测定 |
2.3.7 固体零点电荷pH值的测定 |
2.3.8 溶液中羟基自由基量的测定 |
2.3.9 化学好氧量(COD)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Ti-MCM-41的合成 |
2.4.2 XRD表征 |
2.4.3 低温N2吸附脱附 |
2.4.4 SEM表征 |
2.4.5 固体零点电荷pH值的测定 |
第三章 酸性条件下Ti-MCM-41/O_3体系对苯乙酮的降解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i-MCM-41催化臭氧降解苯乙酮 |
3.3.2 Ti-MCM-41的投加量对苯乙酮降解量的影响 |
3.3.3 pH的变化对Ti-MCM-41/O_3体系降解苯乙酮的影响 |
3.3.4 Ti-MCM-41在臭氧的作用下对苯乙酮的矿化 |
3.3.5 Ti-MCM-41臭氧化催化苯乙酮的过程中液相臭氧浓度 |
3.4 结论 |
第四章 酸性条件下Ti-MCM-41/H_2O_2/O_3体系对乙酸的降解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的体系对乙酸的降解 |
4.3.2 H_2O_2的投加量对乙酸降解的影响 |
4.3.3 分批量加入H_2O_2对乙酸降解的影响 |
4.3.4 Ti-MCM-41/H_2O_2/O_3体系对降解乙酸的效能 |
4.3.5 不同浓度的乙酸对Ti-MCM-41/H_2O_2/O_3体系的影响 |
4.3.6 Ti-MCM-41的投加量对Ti-MCM-41/H_2O_2/O_3体系催化效能的影响 |
4.3.7 pH对Ti-MCM-41/H_2O_2/O_3体系催化效能的影响 |
4.3.8 对Ti-MCM-41/H_2O_2/O_3体系机理初探 |
4.3.9 Ti-MCM-41的回收利用 |
4.4 结论 |
第五章 酸性条件下测定Ti-MCM-41/H_2O_2/O_3体系产生的·OH的量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i-MCM-41的投加量对Ti-MCM-41/H_2O_2/O_3体系产生·OH的影响 |
5.3.2 Ti-MCM-41在不同pH下对·OH产生量的影响 |
5.3.3 叔丁醇对检测·OH的影响 |
5.4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9)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实验材料、仪器、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1.3 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 |
1.4 标本采集 |
1.5 指标检测 |
1.6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2.2 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中西医治疗Hp感染的研究进展 |
1.1.1 西医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和治疗 |
1.1.2 传统医学对Hp的认识和治疗 |
1.2 臭氧的研究进展 |
1.2.1 臭氧的理化性质 |
1.2.2 臭氧杀毒的作用机理 |
1.2.3 臭氧的临床应用 |
1.2.4 臭氧水在抗感染方面的应用 |
1.2.5 臭氧的安全性问题 |
第2章 实验研究 |
2.1 臭氧水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
2.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2 臭氧水溶液的制备 |
2.1.3 测定臭氧水浓度的试剂配制 |
2.1.4 测量臭氧水浓度的方法 |
2.1.5 臭氧水浓度测定结果 |
2.1.6 臭氧水制作及浓度探讨 |
2.2 幽门螺杆菌体外抑菌实验 |
2.2.1 制备药液 |
2.2.2 制备菌液 |
2.2.3 制备打孔培养基 |
2.2.4 注药并培养 |
2.2.5 体外抑菌实验结果 |
2.2.6 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分析 |
第3章 临床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病例来源 |
3.2.2 诊断标准 |
3.2.3 纳入标准 |
3.2.4 排除标准 |
3.2.5 剔除标准 |
3.3 研究方法 |
3.3.1 设计方案 |
3.3.2 观察指标 |
3.4 疗效评价 |
3.4.1 幽门螺杆菌定性疗效判定 |
3.4.2 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定量变化 |
3.5 统计方法 |
3.6 临床研究结果 |
3.6.1 基线分析 |
3.6.2 疗效分析 |
3.6.3 不良反应 |
3.7 临床研究讨论 |
3.7.1 本研究的意义 |
3.7.2 Hp感染的中医分析 |
3.7.3 清胃祛湿颗粒的中医分析 |
3.7.4 臭氧水治疗Hp感染的疗效分析 |
3.7.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臭氧在纯净水中的应用及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改性陶瓷膜协同臭氧对水中诺氟沙星的去除研究[D]. 杨辉.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大气压脉冲放电产生臭氧及其污水脱色处理研究[D]. 武晨瑜. 东华大学, 2021(01)
- [3]药品残留污染吸收光谱方法检测与降解技术研究[D]. 于晨玥. 淮阴工学院, 2020(02)
- [4]典型优先污染物荧光光谱检测与降解处理技术研究[D]. 马士才. 淮阴工学院, 2020(02)
- [5]水体的农药污染及降解途径研究进展[J]. 周一明,赵鸿云,刘珊,周成珊,梁晶,王倡宪,王艳,王庆贵,张志.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9)
- [6]臭氧水对设施蔬菜病害的防治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D]. 郭正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1)
- [7]年产10万吨瓶装纯净水生产线设计[D]. 艾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8]酸性条件下Ti-MCM-41/H2O2/O3体系氧化效能的研究[D]. 彭若帆.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6)
- [9]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 李粮辉. 福建医科大学, 2015(06)
- [10]臭氧水联合清胃祛湿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D]. 郑洁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