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铁·机械(论文文献综述)
赵秋月[1](2020)在《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快速评估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已经从局地、单一的城市空气污染向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转变,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公众健康等造成巨大影响,引起媒体及公众的普遍关注。随着“蓝天保卫战”、“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等一系列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制定,关注的重点围绕这些政策措施是否能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预期而开展,这也主要依赖于空气质量模型在建立合适的源排放-空气质量响应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但现有模型普遍存在运算周期长、拟合速度慢、排放清单模拟性能不高等问题,难以为管理者提供快速的决策响应支持;另一方面,如何避免“一刀切”,通过模型的改进建立起一套适用于多区域、差异化管控措施快速评估的技术方法,使政策措施的制定能够尽可能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也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大气环境管理决策开发快速响应支持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开发了基于多项式函数回归方法(pf-ERSM)的响应曲面模型,建立了污染物减排与PM2.5浓度的快速响应关系,基于该方法对江苏省不同减排措施下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了评估应用,探讨了使用响应曲面模型拟合臭氧浓度的可行性及控制策略,为提升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1)构建并校验了大气污染防治曲面响应模型。提出利用多项式函数回归方法(pf-ERSM)建立污染物减排与浓度的响应关系,基于海量CMAQ仿真实验以及数理统计推演机制,搭建了快速响应曲面模型,与传统RSM相比,大幅降低了控制情景的数量,同时由于改进了拟合算法,使得拟合速度更快,并且考虑了PM2.5一次排放的线性贡献。外部验证情景的CMAQ模拟结果与RSM拟合结果的所有误差相关参数均在1%以下,整体拟合预测效果较好,表明RSM拟合结果与CMAQ模型直接模拟相近,响应曲面模型能够快速得到可靠的PM2.5减排方案管控效果,可满足快速模拟多个区域同时对SO2、NOX、NH3、VOCs、一次PM2.5等多种污染物实施不同程度减排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的预测要求。(2)阐明了在模型中纳入区域外源影响对于评估实际减排效果的意义。将基准情景中区域以外的所有区域排放控制“置零”进行CMAQ模式模拟、将区域内排放“置零”进行RSM模型拟合,发现采用“置零法”区分的内外源单独模拟结果之和(叠加法)与基准情景模拟结果符合较好;叠加外源影响后区域内PM2.5浓度有较大下降幅度,更符合实际减排预期。利用叠加法来整合外源和内源减排影响时误差较小,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3)剖析了优化提升排放清单分辨率对于提高模型模拟精度的重要性。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2017年江苏省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对排放清单VOCs物种谱进行了优化再分配,对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及移动源、面源排放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校正,使得模式模拟性能得到优化提升。利用CMAQ模型进行模拟验证也表明,该清单在4个典型月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日浓度的标准差与平均误差接近,表明日误差变动范围较小,模式模拟稳定,排放清单以及模拟系统可靠。(4)利用快速响应曲面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管控措施情景下的空气质量目标可达性。基于国家和江苏省“十三五”减排考核要求的基础控制情景下,模拟显示全省PM2.5年均浓度将下降11.1%,下降幅度最高的区域为无锡与常州12.1%,下降幅度最小的区域为连云港10%;各污染物均衡管控情景下,对所有研究区域的减排比例上浮5%、10%、20%后,全省平均PM2.5浓度下降幅度达到14.0%、16.8%和22.8%,两种情景均不能满足空气质量改善要求。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的模拟结果显示:在外源达标情景下,江苏省2020年PM2.5下降幅度相比2015年可达到28.9%,能够满足约束性考核目标要求,指导减排实践。
张皓[2](2020)在《中国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现了第三轮大范围的产能过剩危机,截至目前,化解产能过剩仍然是中国谋求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化解产能过剩,数年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去产能”的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对内努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等;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支持产能向境外转移,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为过剩产能的输出创造空间,鼓励优势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其中之一便是将过剩产能通过出口方式进行跨国转移,即输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实践也证明中国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产能过剩的化解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从微观企业视角来看,通过出口贸易方式缓解企业的产能过剩压力,还需要考虑企业出口可能对其生产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但对于产能过剩企业而言,其出口生产率效应目前并不明确。那么,在现实经济中,中国的产能过剩企业是否存在出口的生产率效应?为此本文展开研究。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首先,采取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基于企业、行业及地区维度考察了中国企业产能的过剩状况及其出口与生产率现状,并与产业正常、产能欠缺及产能不足等三类企业进行了系统比较。其次,分别就产能过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出口产能效应视角和出口学习效应视角下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1)采取LP方法测算和考察产能过剩企业TFP的基础上,基于资金约束和规模经济两个路径考察了产能过剩对企业TFP的影响机理;(2)基于出口产能效应视角对企业出口过剩产能的生产率效应进行考察,对产能过剩企业通过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的出口产能效应进行理论分析;(3)基于出口学习效应视角考察中国企业出口过剩产能的生产率效应,通过对产能利用率路径下企业的出口生产率效应以及产能过剩企业出口的总体生产率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第三,通过构建实证模型,在克服内生性的基础上对上述理论分析结论与推论一一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从多维度对实证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进一步对区域异质性的特定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产能过剩企业在促进出口、化解产能过剩、提升生产率三个方面的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考察中国企业的产能过剩现状及其出口和生产率现状,所得结论有:(1)企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和范围在企业、行业及地区维度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从企业维度来看:内资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及范围大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大于民营企业;企业规模越小,其产能过剩程度及范围越大。从行业维度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及范围较大;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及范围较低。从地区维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和城市,其产能过剩程度及范围相对越小。(2)产能过剩企业拥有较低的出口强度和出口意愿。基于企业、行业及地区维度对不同产能分组企业的出口强度和出口企业所占比重的考察,发现了基本一致的规律,即产能分组水平越高,企业的出口强度和出口意愿越大。此外,基于地区维度的考察还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企业的平均出口强度和出口企业所占比重越高。(3)静态层面呈现出产能分组水平越高,企业TFP水平越高的特征事实。不论是总体层面,还是不同类型企业、地区或行业层面,大都呈现出如下特征事实:产能不足企业的平均TFP水平最高;其次是产能欠缺和产能正常企业;TFP水平最低的都是产能过剩企业,表明产能利用率与企业TFP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也意味着产能过剩可能对企业TFP具有负向效应。(2)产能过剩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对企业TFP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之后,分别基于企业、地区及行业层面对异质性的考察,也大都得出了显着负向影响效应的稳健结论,为静态层面呈现出的特征事实提供了经验证据。(3)出口产能效应视角下企业出口过剩产能的生产率效应显着存在。总体上,企业出口强度的增大对其产能利用率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即如果其选择出口,能够化解产能过剩。通过异质性考察发现,由于沿海发达地区较高的外需依赖程度及产能利用率,以及其与内陆欠发达地区在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上的差异,导致企业出口的过剩产能化解作用仅存在于内陆欠发达地区,而在沿海发达地区,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不显着。(4)出口学习效应视角下企业出口过剩产能的生产率效应也显着存在。企业的出口贸易能够通过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提升其产能利用率,而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可以突破资金约束,增加流动资金,并且使劳动力和机器设备得到高效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带来了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通过异质性考察发现,出口贸易通过产能利用率路径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在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中大都是显着存在的。(5)产能过剩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效应显着存在。针对产能过剩企业样本的数理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企业出口强度的提高能够显着提升其TFP水平,表明产能过剩企业存在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结合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在促进产能过剩企业出口方面:政府应营造公平公正的海外经营环境,将过剩产能出口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争取中国出口企业获得公平的市场经济地位;制定积极的金融财税鼓励政策等。二是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完善和优化企业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政府应避免对企业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等。三是在提升产能过剩企业的生产率方面:政府应转变政策性补贴的输送模式;优化企业规模分布,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将研究视角从现有的中观的行业层面微观化至企业视角。其次,将产能过剩及其治理的研究体系拓展至企业的生产率上,通过采取定性分析法和数理经济分析法,给出并明晰了产能过剩企业的出口活动通过产能利用率路径影响其生产率的内在机理。继而采取计量经济法,发现企业从事出口活动能够化解产能过剩,但在地区维度上存在异质性,并能够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最后,针对产能过剩企业的特性,考察其出口生产率效应,运用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发现产能过剩企业从事出口活动能够通过出口学习效应,促进生产率提升。
李强[3](2020)在《产能过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能过剩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201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去产能”作为我国五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被看作是我国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为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我国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近年来,我国产能治理的逻辑发生着积极的转变,逐步由行政命令为主转为市场决定。在这种思路转变下,行政审批的产能将会越来越少,产能过剩治理将逐步让位于市场机制。那么现有市场环境下,依托市场机制是否能够有效的实现产能过剩治理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落实到企业层面。企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之一,也是去产能的直接对象,在去产能过程中发挥着最为直接的作用。市场引导产能过剩的治理最终要依托影响微观企业行为来实现。从企业层面而言,产能过剩应对与企业的投资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业产能是企业产能的集合,企业产能又形成于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抑制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产能过剩治理的重点。在抑制产能盲目扩张的同时,《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还提出了从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和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等方面进行产能过剩治理,落实到企业投资方面,即通过创新实现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由此可见,产能源于企业投资,其治理需回归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通过产能过剩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探讨,论证市场引导产能过剩治理的可行性与实现路径。即检验产能过剩加重时,企业是否会采取相应的投资行为以实现产能过剩治理效果。在企业投资行为选择方面,本文选择了与产能过剩治理最为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创新投资三方面进行了讨论。具体而言,本文在对产能过剩的定义、成因、度量方式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DEA方法对行业层面的产能过剩程度进行了测算,并通过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产能过剩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创新投资的影响,探讨了其作用路径,并从产权性质和市场竞争力两个方面,进一步检验了产能过剩对不同类型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差异。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市场引导下的产能过剩治理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当产能过剩加重时,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以及市场竞争效应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并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收益,进而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同时,产能过剩所带来的供需压力以及产品竞争压力,增加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寻求动机、效率寻求动机与技术寻求动机,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其次,创新驱动发展所需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产能过剩所造成的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和经营风险增加等问题,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最终反映为企业的创新产出不足,使企业陷入同质性产品竞争的困境。再次,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但国有企业仍然承担着稳定就业、增加税收等重要社会任务,同时,国有企业天然的政治关联能够为其带来融资上的便利,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弱市场相关性,具体表现为产能过剩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创新投资的影响都要弱于民营企业。最后,基于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不仅受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受企业内部资源禀赋的制约,不同企业的资源禀赋等因素存在差异,产能过剩加重时,其投资决策也会有所不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低市场竞争力企业,产能过剩对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创新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弱,并且高市场竞争力企业产能过剩加重时会更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拓展国外市场,消化和转移过剩产能。由此可见,市场引导在产能过剩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能过剩加重时,市场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会降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并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仅仅依托市场力量进行产能过剩治理也会导致企业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产能过剩治理应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在推动市场力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大产能过剩行业的创新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力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和丰富了产能过剩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解析了市场引导产能过剩治理的实现路径,为市场引导下的企业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本文的研究还为企业应对产能过剩的策略选择提供了思路,为国家去产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薄宏涛[4](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陈飞[5](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吴军年[6](2019)在《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18年底中国钢产量以超过9亿吨的规模占世界总产量的50%,钢铁行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发展钢铁行业内外的产业共生关系,评价、优化和调控产业共生网络,才能实施产业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评价、优化、调控和管理钢铁产业共生网络(ISISN)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利用有效能和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典型案例的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定量表征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及其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共生网络的构建既要真实和客观的表征钢铁产业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运营特点,又要反映生产流程上下游、副产品和废弃物共生利用与设施和服务共享关系。以生产运行近六十多年的某钢铁集团公司2012年数据为基准,调查分析建厂初期到近期公司尺度的四种情景共生关系,提出以占地边界为主,兼顾效率边界、权力边界、能力边界、身份界限进行系统边界的设置;选择铁、碳和有效能(整合流)作为共生网络介质流的通量指标;通过生产装置、工序、车间、工厂、子公司和集团公司等区分共生网络的节点尺度水平,协调和匹配节点尺度与节点之间的共生关系,构建和定量化产业共生网络。煤气、炉渣、废铁、废钢、脱硫石膏等共生循环利用措施,使吨粗钢的消耗指标、能效指标和排放指标均有改进。产业共生网络作为嵌入外环境的子系统,产业共生措施的增加引起共生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和对外环境影响的变化。共生网络节点数、直接链接、链接密度、链接关联度均有增加,碳代谢和有效能流营养等级结构均呈现三角形稳定结构,铁代谢呈现梯形结构。效用分析说明,铁代谢的炼铁对外环境影响最大,炼钢和选矿是影响铁代谢流的关键节点;碳代谢对外环境影响最大的是焦化和炼铁,焦化、炼铁和废物管理是影响碳代谢流的关键节点;整合介质流指标-有效能则显示出选矿的重要性。铁代谢以互利共生为主,偏利依赖或控制共生其次,碳代谢以偏利依赖或控制共生为主,互利共生其次。炼铁节点对共生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起主导控制作用,其控制度水平排在外环境之后,且对铁代谢具有更高的控制度,而热电、炼铁和焦化对碳代谢的控制度水平较高。节点铁通量比碳通量对产业共生网络的贡献和影响更大,控制度水平更高。共生网络优化和调控的关键节点是外环境、炼铁、热电和焦化。流信息指数铁、碳代谢的通量、系统组织上升性、系统发展能力在随着共生措施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显示出共生网络组织结构的改善和发展及高碳消耗和排放的特点;平均互惠信息均呈下降趋势。铁代谢的平均互惠信息、组织上升性、组织成熟度高于碳代谢,碳代谢的系统总通量、流多样性、发展能力、系统冗余和开销高于铁代谢。铁代谢是以效率为主导,碳代谢是以冗余和抵抗力为主导。共生网络的碳代谢、铁代谢和有效能流的系统代谢通量、发展能力和冗余有相同的分布特点,以碳代谢较高;平均互惠信息、组织上升性和组织成熟度、鲁棒性有类似的分布特点,基本是以铁代谢较高。钢铁产业系统的铁代谢和碳代谢均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碳代谢、铁代谢和有效能流相结合的生态网络分析,能够表征产业链延伸和共生措施改变对共生网络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的变化影响;平均路径长度、芬恩循环指数、平均营养水平、食碎屑/食草比、关键度、结构信息和流信息指数皆可作为产业共生网络的定量表征指标,展示系统多层次多方位的环境管理信息。在研究共生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环境行为及系统响应方面有巨大潜力。其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钢铁产业网络的评价、优化、调控和管理,并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其他产业系统。
赵娜娜[7](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赵妍[8](2019)在《并购政策、企业并购及其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亟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在这种背景下,从生产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通过存量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转移来提高经济效率,改善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企业并购作为企业投资方式的一种,既是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手段,也是有效的存量调整手段。我国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国家所有权向市场机制转变、放松管制的过程,政府作为经济资源分配的主体一直没有改变,政府对于资源分配的调控主要通过政策手段进行,为了推进企业并购,通过并购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企业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中央政府(国务院及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并购的文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是否真正地促进了企业并购的发生,对并购绩效又有怎样的影响?现有国内外文献学者对于并购的动因、宏观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两个领域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关于并购动因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两个层面。外部环境的并购动因包括国家经济增长、行业管制放松、资本市场发展、技术水平提升、股票市场的价值估值错误等宏观因素,而从企业自身出发,学者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势力理论、管理者自利动机、规模经济等并购动因,我国学者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还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支持和掏空动机以及政治晋升动因。然而,现有研究视角不足以解释目前并购交易爆发式增长的现象,并购政策的大量颁布为我国并购交易的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因解释视角。国外的产业冲击理论认为管制的放松引起并购浪潮的发生,但产业冲击理论是否能够解释我国并购交易的爆发式增长现象,并购政策是否能够激发企业并购,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企业并购是学术界和理论界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上文提出的现实需求和理论不足,本文主要研究并购政策的颁布对企业并购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本文试图解释我国近几年并购交易的大规模发生的动因,并对并购政策下的企业并购绩效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理论建模以及大样本实证分析等多种跨学科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为研究问题奠定了基础;接着,通过对国内并购政策制定发展的现状分析,从金融服务、财政税收和行业管制三个维度构建并购政策影响并购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研究问题和理论逻辑框架,采用2005-2015年的沪深A股非金融类宣告并购方案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并购政策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样本,采用2005-2015年的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宣告并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并购政策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样本,综合运用面板二值选择模型、双重差分模型(DID)、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泊松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实证研究。首先,在并购政策和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中,本文以没有宣告并购方案的上市公司作为参照,使用Logit模型分析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受并购政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并购政策的颁布激励了企业并购,且这种激励作用在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更为显着;进一步的研究并购政策对企业并购的作用机理中发现并购政策在金融方面上对资本市场的信贷和股权融资的放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并购发生概率,且这种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有效,在地方国有企业和央企中并不明显。并购政策通过财税方面的政府补贴方式对并购发生的概率并没有显着影响;通过财税方面的税收优惠方式促进了企业的并购,且这种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有效。并购政策在管制方面消除行业壁垒,对民营资本进入行业的管制放松并没有提高企业的并购发生概率,在民营企业和中央企业中这种作用也不显着,相反却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并购发生概率;并购政策在管制方面通过对重点行业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行业的支持,提高了这些行业企业并购发生的概率,且这种作用在地方国有企业中更有效,在民营企业和中央企业中并不明显。其次,在并购政策和并购绩效的研究中,本文从财务和非财务绩效、长期和短期绩效两个维度四个方面衡量并购绩效,一方面选取上市公司并购宣告日前后不同窗口期内累计超额收益率、并购前后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量、并购后专利申请增量衡量并购财务绩效;另一方面,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量衡量企业并购非财务绩效。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OLS回归模型探究并购政策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发现,在政策颁布后,企业并购短期绩效提高,且这种关系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显着。政策颁布后,企业并购的长期财务绩效下降,且这种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显着。政策颁布后,创新能力中,除了发明专利下降外,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提高。进一步分企业性质检验发现,民营企业在企业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方面等显着提高;地方国有企业在专利和发明方面显着提高,而在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方面并没有显着变化;中央企业在专利和实用新型方面显着提高,而在发明和外观设计方面并没有显着变化。企业并购的长期市场绩在24月内没有显着变化,而在36月内市场绩效显着提高,进一步分企业性质检验中发现,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市场绩效显着提高,而在中央企业中没有发现这种关系。颁布并购政策后,并购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但是并不显着。进一步分企业性质检验发现,民营企业并购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在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中,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对企业分行业检验中发现,在政策颁布后,管制放松行业企业无论是并购短期绩效,还是并购长期财务绩效、创新能力、长期市场绩效和全要素生产率都下降;重点支持行业企业并购短期绩效提高,创新能力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提高,而长期财务绩效下降、创新能力中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长期市场绩效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以上结论显示上市公司并购虽获得市场短窗口期内的积极评价,但并购后会计收益和全要素生产率相比并购之前均有所降低。政策的颁布虽提升了并购可能性及短期内的资本市场收益,但是不利于并购方企业的资源高效率整合及长期发展。本文的研究有以下创新点和理论贡献。首先,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了并购政策影响企业并购的逻辑框架,将现有并购动因的研究视角从企业微观特征扩展到宏观政策,从并购政策入手,探究并购政策和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其次,现有关于宏观政策和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宏观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经济管制政策、产业政策等对企业主体行为包括公司治理、商业模式、投融资活动、会计政策、内部控制、税务筹划等的影响。企业并购也是投资活动的一种,本文从企业并购视角出发,研究并购政策对企业并购活动的影响机理,为宏观政策和企业微观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扩展了宏观政策与企业微观行为互动的理论研究;最后,学者们对我国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效果并没有准确地判断,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从企业并购和企业并购绩效两个层面深刻理解国家颁布的并购政策的实施效果,为监管部门正确引导企业开展理性的高效率并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部门制定并购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佟伟伟[9](2019)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在东亚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之际,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取得了显着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缺乏深层次的制度合作和对外部市场高度依赖等问题。为此,推进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对深化东亚经济合作和降低东亚对外部市场高度依赖的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对东亚国家和地区逐次进行产业转移,形成了“雁行模式”分工体系,从而奠定了自身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领先者”角色。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相对衰弱以及中国、东盟等经济的迅猛增长,东亚原本梯次分明的垂直型分工模式逐渐被垂直型与水平型并存的“东亚生产网络”取代。从“雁行模式”到“东亚生产网络”演变的过程中,日本充分发挥了“领先者”作用,通过不断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了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快速发展。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十余年后迅速成为了世界领先经济体、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和首要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地。与此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开启了迅猛增长之势,对东亚直接投资流量更是于2008年超越了日本。不仅如此,在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除为最终消费品提供进口市场外,中国在其他产品贸易中的市场地位均已高于日本。作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新的“领先者”,中国应充分借鉴日本的历史经验,适时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藉此推动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贸易一体化影响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作用机制,通过联动发展分析、实证分析全面剖析了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总体层面、地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影响,藉此为中国提供更好的借鉴。首先,基于生产要素集聚、国际生产分割等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贸易一体化影响的基本理论,同时结合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贸易一体化作用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投资母国和东道国比较优势变动是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动力,国际分工变迁是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础,跨国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则扮演着重要载体角色。其次,在回顾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和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了规模层面和结构层面的联动发展分析。在规模层面,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日本自身以及“四小龙”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电气机械行业以及精密机械行业区域贸易一体化均呈互补关系;与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呈替代关系;与东盟五国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以及食品、纺织、化学、钢铁及非铁金属、一般机械和交通设备行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关系则不明确。在结构层面,日本对“四小龙”直接投资与“四小龙”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呈互补关系;日本对中国和东盟五国直接投资与其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均呈替代关系;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与自身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关系不明确。日本各行业对东亚直接投资与该行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在食品行业和一般机械行业表现为替代关系;在纺织行业、化学行业和精密机械行业表现为互补关系;在钢铁及非铁金属行业、电气机械行业和交通设备行业表现的不明确。这一结果的形成与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日本产业转移、日本主导下的东亚分工模式演进以及日本企业的跨国经营不无关系。再次,在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规模层面,分别构建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总体层面、地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及贡献。总体层面,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前23期呈正向影响,第23期开始呈负向影响,其影响及贡献比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和经济开放度更大;地域层面,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日本和“四小龙”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均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对东盟五国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有长期的负向影响,对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呈正负交替变化。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各经济体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贡献次序为东盟五国、中国、“四小龙”和日本;行业层面,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各行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均呈正负交替变化,不同时期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纺织行业区域贸易一体化贡献最大、对电气机械行业贡献最小。最后,通过中日比较发现,中国在东亚直接投资来源地和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中的地位均已超越日本。然而,中国地位提升对日本区域作用发挥以及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均产生了负向影响。基于日本的历史经验,总结对中国的启示:通过加强区域内的产业转移降低对东亚外部市场的依赖;在调整区域内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时注意保持适度平衡;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实现对东亚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
刘静[10](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钢铁·机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铁·机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快速评估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空气质量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
1.2.3 大气污染控制政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气污染现状的模拟与验证 |
2.1 大气污染排放特征 |
2.1.1 工业点源清单建立方法 |
2.1.2 移动源清单建立方法 |
2.1.3 生活源及其他源计算方法 |
2.1.4 排放清单初步结果分析 |
2.2 排放清单模拟性能的优化提升 |
2.2.1 排放清单的VOCs物种分配 |
2.2.2 排放清单空间分布校正 |
2.3 源排放-空气质量响应关系模拟验证 |
2.3.1 空气质量模拟系统的设置 |
2.3.2 基于CMAQ模型的本地化清单模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气污染物浓度快速响应曲面模型构建 |
3.1 研究方法 |
3.1.1 控制因子设计 |
3.1.2 控制矩阵设计 |
3.1.3 建模方法 |
3.1.4 结果校验 |
3.2 江苏省大气污染快速响应曲面模型构建 |
3.2.1 响应曲面模型参数设计 |
3.2.2 pf-ERSM响应曲面本地化建模 |
3.2.3 响应曲面拟合结果验证 |
3.3 各类前体污染物减排对PM_(2.5)浓度的敏感性分析 |
3.4 内外源减排影响模拟研究 |
3.4.1 外源减排贡献 |
3.4.2 内源排放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响应曲面模型在江苏省大气污染减排措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4.1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情景与控制措施 |
4.1.1 管控措施设计 |
4.1.2 控制情景设计 |
4.1.3 控制情景减排量核算 |
4.2 响应曲面快速模拟预测结果 |
4.2.1 差异化控制措施的减排效果评估 |
4.2.2 其他管控情景的减排效果对比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响应曲面模拟的臭氧控制策略研究 |
5.1 研究区域臭氧污染现状 |
5.2 NO_x与 VOCs减排对臭氧浓度的敏感性分析 |
5.3 臭氧控制策略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中国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章节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过剩产能的相关研究 |
2.1.1 过剩产能的测度与界定 |
2.1.2 产能过剩的成因 |
2.1.3 产能过剩的治理 |
2.2 过剩产能对外输出的相关研究 |
2.2.1 出口贸易与产能输出 |
2.2.2 对外投资与产能输出 |
2.2.3 “一带一路”倡议与产能输出 |
2.3 出口生产率效应的相关研究 |
2.3.1 出口生产率效应的存在性 |
2.3.2 出口生产率效应的影响因素 |
2.3.3 出口生产率效应的具体来源 |
2.4 文献评述 |
3 中国企业产能过剩状况及其出口与生产率现状 |
3.1 微观企业样本选取 |
3.2 企业的产能过剩状况 |
3.2.1 企业维度下的考察 |
3.2.2 行业维度下的考察 |
3.2.3 地区维度下的考察 |
3.3 过剩产能的出口现状 |
3.3.1 企业维度下的考察 |
3.3.2 行业维度下的考察 |
3.3.3 地区维度下的考察 |
3.4 产能过剩企业的生产率现状 |
3.4.1 生产率测算方法选取 |
3.4.2 企业维度下的考察 |
3.4.3 行业维度下的考察 |
3.4.4 地区维度下的考察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的理论分析 |
4.1 核心概念界定 |
4.1.1 过剩产能 |
4.1.2 出口产能效应 |
4.1.3 出口学习效应 |
4.2 产能过剩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1 资金约束路径下的内在机理 |
4.2.2 规模经济路径下的内在机理 |
4.2.3 理论假说提出 |
4.3 出口产能效应视角下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的内在机理 |
4.3.1 直接路径下的内在机理 |
4.3.2 间接路径下的内在机理 |
4.3.3 理论假说提出 |
4.4 出口学习效应视角下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的内在机理 |
4.4.1 产能利用率路径的内在机理 |
4.4.2 总体生产率效应的内在机理 |
4.4.3 理论假说提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产能过剩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1.1 实证模型构建 |
5.1.2 样本数据说明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准估计结果 |
5.2.2 内生性检验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进一步考察:异质性表现 |
5.3.1 企业维度的异质性 |
5.3.2 行业维度的异质性 |
5.3.3 地区维度的异质性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出口产能效应视角 |
6.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1.1 实证模型构建 |
6.1.2 样本数据说明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基准估计结果 |
6.2.2 内生性检验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进一步考察:区域异质性 |
6.3.1 样本划分标准 |
6.3.2 估计结果分析 |
6.3.3 内在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出口学习效应视角 |
7.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1.1 实证模型构建 |
7.1.2 样本数据说明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基准估计结果 |
7.2.2 内生性检验 |
7.2.3 稳健性检验 |
7.2.4 异质性表现 |
7.3 进一步考察:产能过剩企业的表现 |
7.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3.2 估计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异质性表现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产能过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产能过剩概念的界定 |
2.2 产能过剩的成因、治理及经济后果研究 |
2.2.1 产能过剩的成因 |
2.2.2 产能过剩治理相关研究 |
2.2.3 产能过剩经济后果相关研究 |
2.2.4 小结 |
2.3 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 |
2.3.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
2.3.3 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因素 |
2.3.4 小结 |
2.4 理论基础 |
2.4.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4.2 竞争战略理论 |
2.4.3 企业投资理论 |
3.产能过剩的度量与现状分析 |
3.1 产能过剩的度量与数据来源 |
3.1.1 度量方法介绍 |
3.1.2 数据来源 |
3.2 产能过剩的现状分析 |
3.2.1 产能过剩的整体情况分析 |
3.2.2 产能过剩的行业对比分析 |
3.2.3 产能过剩的行业差异与分解 |
4.产能过剩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模型设计 |
4.3.3 变量定义与衡量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产能过剩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
4.4.3 产能过剩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异质性分析 |
4.4.4 产能过剩、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绩效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产能过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模型设计 |
5.3.3 变量定义与衡量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产能过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5.4.3 产能过剩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分析 |
5.4.4 产能过剩、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绩效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6.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投资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模型设计 |
6.3.3 变量定义与衡量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投资 |
6.4.3 作用路径检验 |
6.4.4 产能过剩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异质性分析 |
6.4.5 补充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5)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任务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综述 |
1.2.1 产业生态学相关研究 |
1.2.2 产业共生研究现状 |
1.2.3 有效能(Exergy)研究现状 |
1.2.4 生态网络分析研究现状 |
1.2.5 钢铁产业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实证研究案例选择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共生网络的构建 |
2.1 研究案例概况 |
2.1.1 研究案例简介 |
2.1.2 各分厂主要生产车间及其生产工序 |
2.2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的构建 |
2.2.1 系统边界、节点的尺度及通量指标 |
2.2.2 共生关系的梳理及共生网络的构建步骤 |
2.2.3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及其发展 |
2.3 产业共生的环境效益 |
2.3.1 资源回收利用效益 |
2.3.2 碳减排效益 |
第三章 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分析 |
3.1 网络分析的模型与方法 |
3.1.1 共生网络概念模型 |
3.1.2 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的情景设定 |
3.1.3 共生网络的输入资源 |
3.1.4 模型计算方程 |
3.2 共生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稳定性 |
3.2.1 拓扑特征 |
3.2.2 结构稳定性 |
3.3 共生网络的功能特征 |
3.3.1 效用分析(Utility Analysis) |
3.3.2 控制依赖分析(Control and Dependence Analysis) |
3.4 共生网络的信息表征(不考虑热电) |
3.4.1 共生网络通量(Total System Throughflow) |
3.4.2 平均互惠信息(Average Matual Information) |
3.4.3 铁流和碳硫的多样性(Flow Diversity) |
3.4.4 系统组织上升性(Ascendency) |
3.4.5 系统发展能力(System Capacity) |
3.4.6 组织程度与稳定性(Ascendency/Capacity) |
第四章 有效能流的生态网络分析 |
4.1 有效能计算的模型与方法 |
4.1.1 有效能指标 |
4.1.2 参考环境 |
4.1.3 有效能计算方程 |
4.2 有效能计算结果 |
4.2.1 工序尺度水平节点的有效能 |
4.2.2 工厂或车间尺度水平节点的有效能 |
4.2.3 有效能效率的变化 |
4.3 基于有效能的生态网络分析 |
4.3.1 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 |
4.3.2 营养结构稳定性分析 |
4.3.3 网络效用分析 |
4.3.4 网络控制依赖分析 |
4.3.5 基于信息的系统指标 |
第五章 共生网络测度指标分析 |
5.1 相关的生态学定量指标 |
5.2 指标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1 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
5.2.2 芬恩循环指数(Finn Cycling Index) |
5.2.3 平均营养水平(Mean Trophic Level) |
5.2.4 食碎屑/食草比(Detritivory to Herbivory Ratio) |
5.2.5 关键度(Keystoneness) |
5.2.6 结构信息(Structural Information) |
5.2.7 流信息指数(Flow-based Information Indices)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并购政策、企业并购及其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并购 |
1.4.2 并购政策 2 文献综述 |
2.1 宏观政策与微观企业投资研究 |
2.1.1 宏观政策与企业投资 |
2.1.2 宏观政策与企业并购 |
2.2 企业并购动因研究 |
2.2.1 并购内部动因 |
2.2.2 外部环境动因 |
2.3 并购绩效研究 |
2.3.1 并购与并购绩效 |
2.3.2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 |
2.4 文献评述 3 我国并购政策研究 |
3.1 金融服务方面 |
3.2 财政税收方面 |
3.2.1 财政内容 |
3.2.2 税收内容 |
3.3 行业管制方面 4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分析框架 |
4.2 并购政策对并购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1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并购政策、融资约束和企业并购 |
4.2.2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并购政策、政府补贴和企业并购 |
4.2.3 基于税收激励假说的并购政策、税收优惠和企业并购 |
4.2.4 基于行业放松管制理论的并购政策、管制放松和企业并购 |
4.2.5 并购政策、产权性质与企业并购 |
4.3 并购政策对并购绩效的理论分析 |
4.3.1 并购政策与并购短期绩效 |
4.3.2 并购政策与并购长期绩效 |
4.3.3 并购政策、产权性质和并购绩效 5 并购政策对并购的影响实证分析 |
5.1 理论模型 |
5.2 研究设计 |
5.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2 并购政策与并购实证检验 |
5.3.3 并购政策与企业并购影响机理实证检验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6 并购政策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6.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2.2 多元回归结果及检验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贸易一体化的概念及测度 |
1.2.2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关联的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理论与机制 |
2.1 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贸易一体化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1 对外直接投资与区域贸易一体化关联的基本理论 |
2.1.2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发展的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因素分析 |
2.2.1 内部因素分析 |
2.2.2 外部因素分析 |
2.3 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作用机制 |
2.3.1 比较优势变动是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动力 |
2.3.2 国际分工演变是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基础 |
2.3.3 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区域贸易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和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分析 |
3.1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发展分析 |
3.1.1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历史演进 |
3.1.2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
3.1.3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演进特征 |
3.2 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分析 |
3.2.1 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历史演进 |
3.2.2 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
3.2.3 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演进特征 |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联动发展分析 |
4.1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联动发展:规模与结构视角 |
4.1.1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规模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联动发展 |
4.1.2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结构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结构的联动发展 |
4.2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 |
4.2.1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制造业产业转移 |
4.2.2 由日本主导的东亚产业分工的演进 |
4.2.3 日本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总体层面的影响分析 |
5.1.1 变量定义及数据处理 |
5.1.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5.1.3 VAR模型构建 |
5.1.4 VAR模型滞后阶数确定与稳定性检验 |
5.1.5 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脉冲响应分析 |
5.1.6 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方差分解分析 |
5.2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地域层面的影响分析 |
5.2.1 变量定义与数据处理 |
5.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5.2.3 VAR模型构建 |
5.2.4 VAR模型滞后阶数选择与稳定性检验 |
5.2.5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各经济体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 |
5.2.6 各经济体参与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方差分解分析 |
5.3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行业层面的影响分析 |
5.3.1 变量定义与数据处理 |
5.3.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5.3.3 VAR模型构建 |
5.3.4 VAR模型滞后阶数选择与稳定性检验 |
5.3.5 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各行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 |
5.3.6 东亚各行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方差分解分析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地位提升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基于中日两国比较 |
6.1 中日对东亚直接投资比较 |
6.1.1 对东亚直接投资动因比较 |
6.1.2 对东亚直接投资规模比较 |
6.1.3 对东亚直接投资地域结构比较 |
6.1.4 对东亚直接投资行业结构比较 |
6.2 中日在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中的地位比较 |
6.2.1 对东亚区域内贸易依赖度比较 |
6.2.2 在东亚区域内贸易中的地位比较 |
6.2.3 在东亚区域内初级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比较 |
6.2.4 在东亚区域内中间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比较 |
6.2.5 在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比较 |
6.3 中国地位提升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 |
6.3.1 变量定义、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6.3.2 VAR模型构建、滞后阶数确定与稳定性检验 |
6.3.3 中日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冲击效应 |
6.3.4 中日对东亚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贡献比较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中国的启示 |
7.2.1 通过加强区域内的产业转移降低对东亚外部市场的依赖 |
7.2.2 在调整区域内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时注意保持适度平衡 |
7.2.3 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实现对东亚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钢铁·机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快速评估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赵秋月. 南京大学, 2020(09)
- [2]中国过剩产能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 张皓.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产能过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李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5]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钢铁产业共生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实证研究[D]. 吴军年. 兰州大学, 2019(02)
- [7]“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并购政策、企业并购及其绩效研究[D]. 赵妍.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贸易一体化影响研究[D]. 佟伟伟. 辽宁大学, 2019(05)
- [10]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