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总眼里的改革——据1999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问卷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汪敬涵[1](2019)在《重庆市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由要素投入推动转向市场活力驱动,许多企业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增长乏力甚至存在生存困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探索如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如何维持并促进企业的发展以及如何激发市场活力也回到经济増长的本源即创新上来: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源泉,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拥有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式,破除增长困境,规划企业战略方向,构建未来发展新体制,释放新的经济增长红利。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孕育需要营造健康的宏观环境,而我国政府作为营造有利于孕育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主导性力量,其在市场中激发企业家精神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挥之不去,反而更加值得探讨和研究。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和重庆市2018年7月20日颁布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统称《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无疑是政府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行动指南,那么,从企业家视角看,这些政策措施实际对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如何呢,政府颁布的行动指南实际落实情况又如何呢?因此,本文以政府营造的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政府影响企业家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相关理论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意见》中明确划分的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的四个维度,即以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氛围为基础,再结合文件中每个环境维度下的具体实施意见,并咨询企业家、专家建议确定了评价重庆市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的共28个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对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权重,再通过向大样本企业家问卷形式获得对当前重庆市政府培育企业家精神相关政策措施实现情况的评价,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庆当前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进行评价。通过研究结论发现,在企业家视角下,政府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激发企业家精神最为重要,而政务服务方面的提升对激发企业家精神作用较小;同时,当前营造的企业家精神培育各环境维度中,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不太良好,而企业家们对于政府法治环境完善,政务环境的提升和市场氛围的营造都有较高的满意度。最后,根据研究分析提出当前政府为激发企业家精神相关政策措施的重点领域的建议,以及为政府如何优化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提出建议。
巴于茜[2](2013)在《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研究》文中认为临夏古称“河州”,早在汉唐时期便是“丝绸之路”的驿站和唐蕃古道的通途。改革开放初期,这里创造了一度闻名于全国的“河州模式”。20世纪八十年代,费孝通先生三访临夏,被当地热火朝天的“回商”贸易所震撼,随后提出了“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他期望能够通过“东引西进”,实现“以商促工”,带动青藏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并有望借助穆斯林重开丝绸之路。时至21世纪,东有的“温州”已基本实现了区域工业化,当年全国倒买倒卖的小商小贩也大部分转型为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民营企业家了,他们拥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格局;而西有的“河州”,工业化的道路似乎尚无突破,与当年的辉煌较之略显落寞。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多方面的,如地理位置的限制、政策环境的制约、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本文主要从转型之后的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的发展现状为横切面,以期通过对企业家的发展研究试说明一二。众所周知,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原动者”,是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和灵魂所在。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生成的土壤已经形成,无需对其产生和发展的环境给予过多的关注,其对工业化的作用甚至可以被忽略。但反之,特别是在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道路面临着许多显着的制度性约束,其道路的启动只能依靠具备“内生”性能力的载体,即企业家,此时企业家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识别能力,创新精神、风险精神等特质都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的分工和交易的完成,推进工业化的道路。本文是建立在实证调研基础之上,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运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软件分析等民族学、社会学常用方法而开展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依次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田野点选择、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交代了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生成发展的人文地理环境等内容。第三章至第七章,则分别从素质能力、成长环境、激励约束、社会责任和企业家精神等五个方面对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第八章是全文的结论部分,主要通过对AHP分析方法的应用指出并阐释了有利于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发展的具体途径。
陈微波[3](2010)在《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国有企业构成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它的劳动关系问题涉及到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所谓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则是指国有企业的工人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与完全市场化的非公有制企业的雇佣关系相比较,其特点体现在:劳资双方利益的一体性;劳动关系的政治性;雇主角色的多元性;工人角色的二元性。从利益分析的视角来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利益形态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利益高度一体型的劳动关系模式到市场经济初期利益分化型劳动关系模式的演变。就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历史演变的背景来看,以市场化改革为内容的经济背景,以经济全球化为内容的国际背景,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内容的理论背景,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演变的背景体系。就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历史演变的路径来看,其实质上是一种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转型过程与整个社会利益分化、利益结构调整的进程基本同步,它是整个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分化在劳动关系领域内的具体体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分化导致了劳资之间的利益分化,劳资之间的利益分化衍生出了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三个主要问题:劳资利益主体的再形成;劳资利益冲突的产生;劳资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以上三个问题构成了我们研究的主要框架。劳资利益主体的再形成,主要涉及到国有企业工人、企业经营者和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根据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国有企业工人的地位呈现下降的态势,这引发了我们对新时期工人阶级概念的重新认识和对转型期国有企业工人阶级意识的深入思考。从形式意义上的“主人翁”到实质意义上的“主人翁”应该是重塑国有企业工人地位的基本目标。国有企业经营者集国家干部、国有资本的代表、企业法人代表为一身,他同工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同一性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抗性与互补性相结合的利益关系。政府在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必须以公共利益为依据,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往往会导致政府角色的错位。政府在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角色的合理定位应该是:工人利益的有力保护者;成熟的、科学的劳动政策的制定者;劳资利益的有效协调者;利益诉求受到合理约束的“雇主”。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表达的特点体现为:利益表达主体能力的差异性;利益表达机会的不均等性;利益表达效能的不平衡性;利益表达方式的复杂性。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在于:工人自身的局限性;“资强劳弱”的力量对比格局;工会组织的“制度性”弱势;政府角色的错位。因此,完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表达的措施为:提高工人的利益表达能力;规范资方的利益表达行为;强化工会的利益表达载体功能;政府要完善相应的利益表达制度。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从性质上进行界定,它是一种人民内部矛盾,其具体表现为:利益冲突的演进性,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利益冲突的不平衡性,工人提起劳动争议的比例增大,胜诉率高;利益冲突趋于激化,群体性事件明显上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分析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从企业角度来看,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亏损严重,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公平,企业经营者的腐败行为是造成利益冲突产生的主要因素;从政府角度来看,市场转型期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损害了工人的利益和政府没有及时建立起有效的劳资利益冲突解决机制,是造成利益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角度来看,整个社会的利益分化所形成的国有企业工人的“相对剥夺感”是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的解决主要依靠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公正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和政府主导原则是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以上述基本原则为指导,建立和完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的措施应当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健全利益协商机制: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利益约束与监督机制。
黄雪雁[4](2009)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企业家作为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主角。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促进企业家队伍建设,激发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和供给就显得颇为重要。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经营困难,缺乏核心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重视人力资本价值,缺乏对企业家的有效激励。构建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旨在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最终价值,提高企业绩效。本文首先对企业家激励机制存在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进行了剖析,作为论文研究的起点,论述了与论文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四个激励理论,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论文站在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与特性,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及其计量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分析了企业家的效应函数。通过对我国企业家群体的研究,从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家的激励现状及激励缺失的原因入手,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构建问题。论文阐述了构建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原则,设计了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和构成要素,重点论述了四大激励手段,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激励手段的指标体系。最后,论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
刘翎[5](2008)在《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现状·问题·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改进和完善年薪制,提高年薪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有效性。
李哲君[6](2008)在《转轨时期国企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完善治理是国企公司化改革的关键所在。公司化改革以后,虽然绝大多数国企表面上建立了“三权四会”的内部分权制衡机制,但法定代表人、公司党委和党管干部构成了当前国企治理的深层结构。该结构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高度集权;二是法定代表人(和党委书记)的权力来源不完全是政府对国企的所有权,而是党管干部体制。这两个特征使得现行的国企治理既不同于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初始模式),也不同于市场体制下的公司治理(所有者治理),而具有鲜明的转轨时期中国特色。这种特殊性在于:执政党和政府对国企经营者的政治监管替代了表面上的所有者治理。这种治理模式为国企改革带来了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有关国企治理的研究大体可以简单划分为两部分:理论方面多集中在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应用此模型分析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对策;实务方面则侧重于比较和引进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和制定公司治理规则。其中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验证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概念。实践中,与西方治理理论是公司制度演化的“果”大不相同的是,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组成部分,国企治理理论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国企治理改革实践的“因”,体现为一个基于西方理论与实践的、以人为设计和干预为主导的正式规则的创新和突变过程,忽视了我国国企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企完全不同的初始状态和约束条件。因此,本文试图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研究国企治理问题,提出现行国企治理安排实际是政治结构的产物,是一种源于政治的“所有权与控制相分离”现象。论文从国企治理的实现机制和演化变迁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一命题。从国企治理的实现机制来看,法定代表人、党委和党管干部结合一起,构成了一个内部基本协调,能够有效运作的治理体制。作为厂长负责制的遗产,法定代表人总揽全面工作,是国企经济和行政事务的唯一法定受托人;党委作为政治核心,参与国企内部各个层面的重大决策,掌控中层管理人员和政群干部的任免。为缓和法定代表人和党委之间的权力冲突,国企普遍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政一肩挑”等人事上的党政合一策略,实现经营组织体系和政治体系的相互渗透,形成有机的整体。党管干部则是国企治理的外部约束机制。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党管干部既是法定代表人(和党委书记)的任免机制,也是其权力来源和制约机制。这完全不同于所有者治理假定中的与市场机制紧密关联的自我治理,是一种与政治机制紧密关联的外部监督,其标准和程序主要是政治式的,既没有也难以建立业绩标准,实际是切断了利润信号在经理市场的传递。也就是说,党管干部基本取代了所有者的投票职能以及经理市场和证券市场对国企经营者的约束。从国企治理的变迁机制来看,现行的国企治理体制与党和政府的偏好以及外部制度环境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这一治理体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企改革过程中逐渐变迁成型的。论文从国企治理的历时性关联,回顾了国企领导体制在改革开放后的三次重大变型,分析导致每次变型的主要原因,总结了这一变迁过程的两大特色: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次级制度变迁。前者说明当前的国企治理体制是一种为执政党和政府所偏爱的制度安排;后者则强调国企治理的变迁是在双轨制改革战略约束下对次级制度的调整。意识形态和政治结构的刚性构成了国企治理的基础性制度环境,国企内部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双头体制和一肩挑的人事政策更是现行政治结构的翻版。因此,期望通过局部努力来实现国企治理向所有者治理的跨越,注定难以实现。
熊善丽[7](2008)在《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重,行业覆盖广,经济占比大,历史包袱重,虽然其改革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业界的高度关注,但是,精神激励被相对忽视,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还只是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少数企业试点,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机制还没有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合企业特点并在管理体制、激励方式和激励水平上与市场全面接轨的企业经理人薪酬制度还没有建立,因此,研究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对经营者精神激励不足、财务激励不完善等问题。在总结改革成绩、归纳不足、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以多种理论为指导,就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问题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精神激励是我国经营者激励的光荣传统,但受制于所依存的体制环境与文化环境,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经营行为存在双重特征,本人认为需要对经营者进行信仰、事业、权利、声誉、道德情感等多方面的精神激励,同时要注意解决经营者的后顾之忧。国内外对财务激励的研究与改革的重点是分享企业剩余的中长期激励方式,尤其是股权激励。本文在理性反思股权激励的重要性与效果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对国有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对经营者财务激励因人制宜的原则,并提出以下具体建议:首先需要确定中长期激励的对象以及根据经营者的能力与努力科学确定薪酬额度;其次根据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的替代原理制定“薪酬包”,以供经营者根据自己股权收益的预期、风险偏好、获取最大效益的方式进行选择。在激励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加经营者对股权收益的预期,使经营者与董事会的期望效益相一致,并针对外部环境做出相应变化。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股权等中长期激励方式并不是“灵丹妙药”,必须在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薪酬额度,优化激励结构,才能取得较好的激励效果。
雷晓敏[8](2008)在《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信用决定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成败,而我国目前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十分严重。《2002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中指出:企业家品格对企业信用影响最大!可见,企业家是决定企业信用最关键的因素,建立企业家信用评价机制是提高企业家信用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企业信用评价多引进国外成熟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但因其更多关注企业财务指标而忽视了中国现有国情,缺乏对企业信用起决定作用的企业家的信用评价。本研究通过构建影响企业信用最具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信用评价模型,探讨和完善企业家征信制度,提高企业家信用意识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信用,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首先通过定性研究,经过两年的文献检索和查阅,对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系统梳理了与中小企业家信用问题相关的主要概念,明确了企业家信用是介于中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个人信用,界定了企业家信用的内涵和外延。面对中国现实复杂的、普遍的信用危机找到了从企业层面治理和改善信用状况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中小企业家的信用特征,分析了中小企业家的信用表现和影响因素,为识别、分类和分析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要素打下了基础。其次,以信贷资金循环理论、异质资本理论为基础,运用古典信用评分法,结合对中小企业家信用特征、信用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归纳、提炼出了决定中小企业家信用的评价要素,搭建了由企业家品质、企业家能力、企业家财产、企业家的抵押担保和企业家所处环境五个模块构成的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李克特(Likert)量表开发的思路和步骤,构建中小企业家信用的初始评价量表,经过专家征询和预测研究,开发了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量表。再次,选取大连市500家中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与问卷调研。获得研究数据后,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和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按照规范研究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赋值并确定权重,构建了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模型;通过聚类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最后,通过构建的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模型,基于本次实证研究数据,从企业家信用品质、企业家信用能力、企业家所处信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家的信用现状:目前中小企业家信用意识较高,但信用行为较少;信用能力,特别是盈利能力还普遍不高,中小企业家个人财力还不够雄厚;中小企业家所处的内外部信用环境不容乐观。然后运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从历史、文化、社会信用大环境、产权、私有财产保护、信息不对称和未来预期等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家信用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家征信与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完善的信启、传递机制、建立健全个人财产保护与申报制度、建立严格的失信惩戒制度以及加强对中小企业家信用意识的培养教育的治理方案和对策。
郑海东[9](2007)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浮出水面。社会期望的提升及其与现实差距的扩大使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变得日益紧迫,企业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潮流国际化的双重压力又使这种紧迫性进一步加剧。从全球范围来看,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关注这类问题,发达国家也重新重视这些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关注的范围、层次、强度快速升级,深入研究并解决这类问题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期盼。面对形势严峻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还显得相对滞后。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规范性研究、实证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三类研究回答的问题分别是“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为什么”问题在研究早期一直占主导地位,但目前国际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是什么”问题,即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现状描述、影响因素、社会后果等。另外,“怎么办”的研究在国外也已经启动,但比较缺乏“是什么”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国内研究总体上处于“为什么”阶段,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不管是从国际主流研究的发展逻辑和成果积累角度看,还是从国内理论与实践发展需要的角度看,都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更系统的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如何?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对企业绩效有何影响?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实地访谈和企业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了较为翔实的实证资料以浙江、山东两地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笔者进行了6个多月的实地调研。首先对26家企业和1家非政府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3所高校的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随后结合实地访谈和文献研究的结果,针对不同阶段的研究目的,进行了三轮问卷设计和调查。其中问卷A有效问卷59份,问卷B有效问卷46份,问卷C有效问卷347份,为本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2)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本文的概念基础和理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过程为切入点建立本文了的分析框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内容体系框架,以企业行为为切入点,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行为表现——影响结果”分析框架。根据该框架,笔者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三维度概念模型,并试图从三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进行描述;然后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识别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影响因素,分析它们的具体影响;最后,考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特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由对内部人责任、对外部商业伙伴责任和对社会公共责任(下面分别简称内部人责任、外部商业伙伴责任和公共责任)三个维度构成。内部人责任包括对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外部商业伙伴责任包括对债权人、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的责任,公共责任包括对政府、环境和社区的责任。总体来看,外部商业伙伴责任表现最好,主要原因是对消费者和债权人的责任表现较好;公共责任表现次之,主要原因是对社区责任和环境责任表现稍差;内部人责任表现则最差。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呈现出显着的规模差异,但并不随企业规模的改变而均匀变化。随着企业成长阶段的推进,外部商业伙伴责任和内部人责任持续上升,但在衰退或转型阶段急剧下滑;公共责任则只在创建阶段显着上升,此后不再有显着变化;在所有成长阶段,外部商业伙伴责任都好于内部人责任和公共责任。产业惯例及其对企业的“印刻”作用导致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呈现出显着的产业差异,主要体现在内部人责任和外部商业伙伴责任两个维度上;现代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表现明显好于传统制造业;但现代服务业的表现明显差于现代制造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不成熟性造成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在三个维度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第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受到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层面的管理者社会责任态度、组织层面的上年企业绩效、社会层面的政府响应性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三个维度都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影响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上年企业绩效、政府响应性、管理者社会责任态度。但它们的影响结构不同:上年企业绩效对内部人责任影响最强,对公共责任影响次之,对商业伙伴责任影响最弱;政府响应性对外部商业伙伴责任影响最强,对内部人责任影响次之,对公共责任影响最弱;管理者社会责任态度对内部人责任影响最强,对商业伙伴责任影响次之,对公共责任影响最弱。被选作控制变量的企业规模、成长阶段和产业类型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也具有显着影响。第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是否对企业绩效有影响与情境有关。基于全部样本的分析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对企业绩效没有显着影响。这反映出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行为离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大距离。基于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大企业的外部商业伙伴责任表现能显着提升企业短期绩效;成熟阶段企业的公共责任表现能显着促进企业长期绩效。另外,能否有效控制上年企业绩效的影响,对研究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有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由此可以推测,如果未对上一期企业绩效进行有效控制就得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对企业绩效有显着影响的结论,那么这种结论是不可靠的。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行为视角切入,以责任对象为维度划分的统一标准,构建并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三维度模型。此前也有类似概念或测量工具提出相近的维度结构,但通常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维度结构的提出多凭经验,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维度划分标准不统一,经常是利益相关者标准和其他标准并用,容易造成维度交叉和混乱;第三,维度结构没有经过实证研究的检验。在上述三维度模型基础上,本文开发了基于关键知情人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工具,显示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做出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没有显着差别的判断。国内以往研究和社会公众都倾向于认为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比民营企业好。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这只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在企业规模上的差异性造成的一种错觉。由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大部分是重叠的,人们感觉到的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好,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好。事实也表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表现上的差距在缩小。(3)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较系统地识别并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影响因素的探讨数量较少,分布零散,且通常只从管理者层面或者企业层面进行单一层面考察。本文借鉴战略管理中企业环境分析的思路,较全面地分析了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确受到三层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但它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4)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受情境影响这一推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结论不一致。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认识是:二者关系可能受情境影响。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统一的相关关系。但至今没有发现有实证研究对这一推测进行检验。本文证实了这一猜测。同时发现,能否有效控制上一期企业绩效的滞后效应,对最后的研究结论具有决定性影响。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已有上百年历史,但至今也没有形成稳定统一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本文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因素——行为表现——影响结果”过程分析框架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局部性框架。受数据、研究时间和笔者能力的限制,本文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克服和完善。在本文研究基础上,继续识别新的影响因素,深入探究它们发挥作用的机理,寻找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影响企业绩效的其他情境和具体路径等,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潘慧[10](2007)在《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 ——以广西柳州市为例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家心理健康和企业家满意度,并用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了企业家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本文的主要发现是,企业家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企业家满意度各个维度与焦虑和抑郁因子均存在着极其显着的负相关。本文的企业满意度决定因素分析表明,如果政府干预造成企业负担越来越重,企业家更可能不满意,但如果企业负担越来越轻却不显着影响企业家满意度。这一发现是与心理经济学中的“损失规避”理论一致的。本文还发现,更高的收入和教育水平都增加企业家满意度,年龄与企业家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的,而企业家的性别、婚姻状况和户籍性质都不显着影响企业家满意度。本文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介绍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是企业家理论及影响企业发展因素分析,我们将指出,在经济学里,企业家心理还没有被纳入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章是有关企业家的品质、决策风格与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第四章是有关企业家心理健康的描述统计。第五章是企业家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第六章是企业发展、企业负担变化与企业家满意度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特别是企业家心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作些讨论。
二、老总眼里的改革——据1999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问卷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总眼里的改革——据1999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问卷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回顾 |
2.1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
2.2 政府与企业家精神培育 |
2.3 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关于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研究 |
2.3.2 关于企业家精神环境维度的研究 |
2.3.3 关于企业家精神环境测评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指标体系的设计 |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
3.2 企业家精神培育评价指标的具体选择 |
3.2.1 培育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
3.2.2 培育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
3.2.3 培育为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政务环境 |
3.2.4 培育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初始指标的构建 |
3.3.2 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
第4章 重庆市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的评价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1.1 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过程 |
4.1.2 选择层次分析法的过程 |
4.1.3 AHP与 FCE结合的综合评价 |
4.2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1 原理概述 |
4.2.2 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4.2.3 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
4.3 评价结果的分析 |
4.3.1 各指标对激发企业家精神影响程度的分析 |
4.3.2 评价重庆市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的分析 |
4.3.3 其他分析 |
第5章 优化重庆市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的对策 |
5.1 营造以提高企业家预期为目标的良好的营商环境 |
5.2 增强企业家精神重点领域和方向的培育 |
5.3 提升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的建议 |
5.3.1 对市场环境的改进建议 |
5.3.2 对政务环境的改进建议 |
5.3.3 对法治环境的改进建议 |
5.3.4 对市场氛围的改进建议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二 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指标隶属度调查表 |
附录三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2)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田野点的说明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临夏人文地理概述与穆斯林民营企业家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人文地理概述 |
第二节 临夏穆斯林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历史时期中的“茶马互市“、回藏贸易与穆斯林商人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的出现 |
第三章 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素质与能力体系研究 |
第一节 多重教育体系的素质培养 |
第二节 素质及能力体系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优化素质能力提升路径 |
第四章 临夏多元文化塑造下的穆斯林民营企业家成长环境 |
第一节 综合评价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三节 经济环境分析 |
第四节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
第五章 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激励与约束的一般理论基础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失 |
第四节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 |
第六章 “哲玛提”认同下的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 |
第一节 社会责任的评价认知 |
第二节 企业家社会责任访谈录 |
第三节 社会公益责任实现的主要途径 |
第四节 构建企业家社会责任共同机制 |
第七章 神圣的“天职观”与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穆斯林的经商伦理:对“经典”的解读 |
第二节 坚韧的精神源泉 |
第三节 守约与穆斯林义务 |
第四节 开拓与穆斯林人生 |
第五节 自强与穆斯林价值 |
第八章 基于AHP分析的结论——探析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发展路径 |
第一节 影响因素AHP分析 |
第二节 发展最优对策AHP分析 |
第三节 发展路径内涵阐述 |
结语:最后的观察 |
附录一:“经验相近”的图像分析 |
附录二: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访谈名录 |
附录三: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四、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二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类型 |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
二、劳动关系的类型 |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相关理论 |
一、利益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劳资利益理论 |
三、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理论 |
四、劳动关系的冲突与合作理论 |
第三节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 |
一、劳资双方利益的一体性 |
二、劳动关系的政治性 |
三、雇主角色的多元性 |
四、工人角色的二元性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利益形态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机制的形成 |
三、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 |
第二节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
一、国有企业的改制历程 |
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体制的变革 |
三、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历史演变的简要评析 |
一、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演变的背景 |
二、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演变的路径 |
三、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演变的趋势 |
第四节 转型期的社会利益关系演进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
一、我国利益关系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演化 |
二、转型期利益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 |
三、转型期利益分化中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问题 |
第四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利益主体研究 |
第一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工人地位的重新界定 |
一、国有企业工人地位的现状分析 |
二、国有企业工人地位变化的相应思考 |
三、国有企业工人地位的重塑目标 |
第二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经营者地位的重新界定 |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身份和地位的现状分析 |
二、国有企业经营者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三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角色定位的依据及角色错位的原因分析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角色错位的具体表现 |
三、政府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角色的合理定位 |
第五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利益表达研究 |
第一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表达的现状 |
一、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利益意识的考察 |
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表达的特点 |
第二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表达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利益表达中工人自身的局限性 |
二、利益表达中"资强劳弱"的力量对比格局 |
三、利益表达中工会组织的"制度性弱势" |
四、利益表达中政府角色的错位 |
第三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表达的完善 |
一、提高工人的利益表达能力 |
二、规范资方的利益表达行为 |
三、强化工会的利益表达载体功能 |
四、政府要完善相应的利益表达制度 |
第六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利益冲突研究 |
第一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的研究视角 |
一、利益冲突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利益冲突的切入点 |
第二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 |
一、利益冲突中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 |
二、利益冲突中工人提起劳动争议的比例和胜诉率高 |
三、利益冲突中群体性事件明显上升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
第三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产生的因素分析 |
一、利益冲突产生的企业因素 |
二、利益冲突产生的政府因素 |
三、利益冲突产生的社会因素 |
第四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的理论思考 |
一、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的性质界定 |
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的积极意义 |
第七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利益协调研究 |
第一节 利益协调概说 |
一、利益与利益协调 |
二、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协调的一般思路 |
三、对利益协调方式的大致分类 |
第二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 |
一、公正原则 |
二、民主参与原则 |
三、政府主导原则 |
第三节 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利益协调机制的设计 |
一、建立健全利益分享机制 |
二、建立健全利益协商机制 |
三、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
四、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
五、建立健全利益约束与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4)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激励理论 |
2.3.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2.3.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2.3.3 当斯的公平理论 |
2.3.4 佛鲁姆的期望值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分析 |
3.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及特性 |
3.1.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 |
3.1.2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性 |
3.2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及其因素分析 |
3.2.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 |
3.2.2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 |
3.2.3 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因素 |
3.3 企业家效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我国企业家激励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析 |
4.2 我国企业家的激励现状 |
4.2.1 薪酬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过快 |
4.2.2 薪酬结构不合理 |
4.2.3 激励方式单一,长期激励不足 |
4.3 我国企业家激励缺失的原因分析 |
4.3.1 忽视企业家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 |
4.3.2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残缺" |
4.3.3 企业家市场不够完善 |
4.3.4 对企业家的认识和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构建 |
5.1 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 |
5.1.1 效率与公平原则 |
5.1.2 绩效原则 |
5.1.3 优化组合原则 |
5.1.4 投入-产出原则 |
5.2 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 |
5.3 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
5.3.1 激励方向 |
5.3.2 激励时间 |
5.3.3 激励幅度 |
5.4 激励手段 |
5.4.1 报酬激励 |
5.4.2 控制权激励 |
5.4.3 市场竞争激励 |
5.4.4 自我激励 |
5.4.5 激励手段指标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完善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 |
6.1 完善法律体系 |
6.2 提供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
6.3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
6.4 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
6.4.1 内部约束 |
6.4.2 外部约束 |
6.5 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现状·问题·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现状 |
(一) 在国有企业推行年薪制的必要性 |
(二)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施年薪制的作用 |
(三)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
二、我国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年薪制的实施对象问题 |
(二) 年薪的确定主体问题 |
(三) 年薪水平的确定依据问题 |
(四) 行业间的苦乐不均问题 |
(五) 经营者业绩的考核标准问题 |
(六) 经营者职位消费的“隐性收入”问题 |
三、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对策和建议 |
(6)转轨时期国企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思路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契约理论的回顾 |
2.1.1 企业的层级结构学派 |
2.1.2 企业的合约学派 |
2.2 不完全契约与所有者治理 |
2.2.1 不完全契约与所有权 |
2.2.2 股东主权理论和共同治理理论的争议 |
2.2.3 所有者治理的实现机制 |
2.3 所有权结构与控制权分配 |
2.4 政治干预与公司治理 |
2.5 我国国企治理研究的现状和不足 |
2.5.1 基于所有者治理理论的国企治理研究 |
2.5.2 关于国企治理中一人专权问题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治监管对所有者治理的替代 |
3.1 国企面临的治理困难 |
3.1.1 现金流量权与投票权的分离 |
3.1.2 转轨时期国企的特殊性 |
3.2 国企治理的本质:政治监管 |
3.3 政治监管与所有者治理的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企治理的内部机制 |
4.1 法定代表人:一人专权 |
4.1.1 公司唯一法定代表 |
4.1.2 董事会的首长 |
4.1.3 总经理的上级领导 |
4.1.4 政府的代理人 |
4.2 党委:监督和参与决策 |
4.2.1 企业党委的组织 |
4.2.2 国企党委的控制权 |
4.3 权力冲突和人事上的党政合一 |
4.4 改善国企内部治理的努力及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企治理的外部机制 |
5.1 任免机制:党管干部 |
5.1.1 政治化的选拔标准 |
5.1.2 政治式的任免程序 |
5.1.3 党管干部的治理功能 |
5.2 党管干部约束下的激励和监督 |
5.2.1 党管干部约束下的激励机制 |
5.2.2 党管干部约束下的监督机制 |
5.3 政治监管模式的数理分析 |
5.3.1 领导机关与国企经理的交易博弈 |
5.3.2 政治监管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
5.4 改善国企外部治理的努力及其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企治理的历史变迁 |
6.1 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 |
6.2 国企治理的初始模式 |
6.3 第一次变型: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和扩张 |
6.3.1 厂长负责制的恢复 |
6.3.2 厂长权力的膨胀 |
6.3.3 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和推广 |
6.3.4 公司化改革后的变化 |
6.4 第二次变型:企业党组织的强化 |
6.4.1 党委职能的弱化 |
6.4.2 党委地位的重新上升 |
6.4.3 党委职能的持续强化 |
6.5 第三次变型:工人参与治理的没落 |
6.5.1 国企劳动关系改革的简要回顾 |
6.5.2 工人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 |
6.5.3 工人参与治理的日渐式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企治理的制度环境 |
7.1 基础性制度与次级制度 |
7.2 双轨制与体制改革 |
7.2.1 价格双轨制及其争议 |
7.2.2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绩与失衡 |
7.2.3 困难重重的政治体制改革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及论文情况 |
一、科研情况 |
二、发表论文 |
(7)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 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观点与创新 |
第2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 激励理论 |
2.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2.1.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2.1.3 弗鲁姆的期望效价理论 |
2.1.4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2.2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
2.3.2 委托—代理理论的结论 |
2.4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 |
2.4.1 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理论 |
2.4.2 外部环境改革理论 |
2.4.3 产权改革理论 |
第3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实践考察 |
3.1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成效 |
3.1.1 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过程 |
3.1.2 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成效 |
3.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3.2.1 精神激励不足 |
3.2.2 财务激励不完善 |
3.3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的特殊性 |
3.3.1 国有企业产生发展的特殊性 |
3.3.2 激励主体的特殊性 |
3.3.3 激励客体的特殊性 |
3.3.4 激励方式的特殊性 |
3.4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 |
3.4.1 企业内部改革与外部环境改革相结合 |
3.4.2 精神激励与财务激励相结合 |
3.4.3 中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 |
第4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精神激励机制研究 |
4.1 精神激励概说 |
4.1.1 精神激励的含义 |
4.1.2 精神激励的特征 |
4.1.3 精神激励的内容 |
4.2 经营者精神激励的意义与特殊性 |
4.2.1 精神激励的意义 |
4.2.2 国有企业经营者精神激励的特殊性 |
4.3 国有企业经营者精神激励对策 |
4.3.1 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实施信仰激励 |
4.3.2 通过满足事业追求实施事业激励 |
4.3.3 通过人事手段实施权力激励 |
4.3.4 通过提高社会地位实施声誉激励 |
4.3.5 通过舆论导向与情感交流实施道德情感激励 |
4.3.6 解除经营者后顾之忧的激励 |
第5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研究 |
5.1 财务激励的内涵与意义 |
5.1.1 财务激励的内涵 |
5.1.2 完善经营者财务激励的意义 |
5.2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财务激励实践及分析 |
5.2.1 年薪制的实践及其分析 |
5.2.2 股票期权的实践及其分析 |
5.3 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对股权激励的理性思考 |
5.3.2 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内部因素 |
5.3.3 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外部因素 |
5.4 优化国有企业经营者财务激励的对策 |
5.4.1 因人分类管理 |
5.4.2 利用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的替代 |
5.4.3 优化经营者财务激励结构 |
5.4.4 增加经营者对股权收益的预期 |
5.4.5 使经营者与董事会的期望效益相一致 |
5.4.6 针对外部环境作出相应对策 |
5.4.7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者财务激励的配套改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主要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 |
1.2.1 企业信用评价研究及进展 |
1.2.2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研究及进展 |
1.2.3 个人信用评价研究及进展 |
1.2.4 企业家信用评价研究及进展 |
1.2.5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中小企业家信用特征及相关分析 |
2.1 中小企业家信用的特征 |
2.2 中小企业家信用的表现 |
2.3 中小企业家信用的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3 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的理论基础及模型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信贷资金循环理论 |
3.1.2 异质资本理论 |
3.1.3 古典信用评分法 |
3.2 模型构建框架 |
3.2.1 模型构建思路 |
3.2.2 模型构建过程 |
3.3 小结 |
4 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量表的开发 |
4.1 初始评价量表的开发过程 |
4.1.1 量表题项生成 |
4.1.2 量表设计 |
4.2 初始量表各模块指标内涵 |
4.3 小结 |
5 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的预测研究 |
5.1 预测研究目的及样本描述 |
5.1.1 预测研究目的 |
5.1.2 样本选择 |
5.1.3 样本描述 |
5.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5.2.1 企业家的道德人格 |
5.2.2 企业家的能力 |
5.2.3 企业家的财产 |
5.2.4 抵押担保 |
5.2.5 企业家所处环境 |
5.3 量表调整结果及评价 |
5.4 预测研究结论 |
5.4 小结 |
6 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
6.1 实证研究基础及样本描述 |
6.1.1 研究基础及样本选择 |
6.1.2 样本描述 |
6.2 模型构建过程 |
6.2.1 指标筛选和分析 |
6.2.2 指标筛选结果 |
6.2.3 二级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6.2.4 确定二级指标权数 |
6.2.5 计算一级指标得分 |
6.2.6 确定一级指标权数 |
6.2.7 计算各项模块得分 |
6.2.8 确定各模块权数 |
6.2.9 计算企业家信用得分 |
6.2.10 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等级划分 |
6.3 模型应用 |
6.3.1 某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信用样本描述 |
6.3.2 计算该中小企业家信用评分 |
6.4 小结 |
7 中小企业家信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
7.1 中小企业家信用现状 |
7.1.1 中小企业家信用品质整体情况 |
7.1.2 中小企业家财务信用能力 |
7.1.3 中小企业家所处的信用环境 |
7.2 中小企业家信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
7.2.1 传统文化先天缺陷 |
7.2.2 不良的社会信用环境 |
7.2.3 产权制度、个人财产保护制度缺陷 |
7.2.4 信息不对称 |
7.2.5 长期预期缺乏 |
7.2.6 中小企业家自身素质普遍不高 |
7.3 提高中小企业家信用的对策建议 |
7.3.1 建立中小企业家征信与信用评级制度 |
7.3.2 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 |
7.3.3 建立健全个人财产保护与申报制度 |
7.3.4 建立严厉的失信惩戒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 |
7.3.5 加强对中小企业家信用意识的培养教育 |
7.4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
附录B 中小企业家信用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紧迫性 |
1.1.2 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切入点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企业社会责任 |
1.2.2 企业社会响应 |
1.2.3 企业社会绩效 |
1.2.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 |
1.2.5 企业绩效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内容安排 |
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内容体系 |
2.1.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缘起 |
2.1.2 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体系 |
2.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争议 |
2.2.1 企业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议 |
2.2.2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争议 |
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的演进 |
2.3.1 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社会响应框架 |
2.3.2 企业社会绩效框架 |
2.3.3 利益相关者框架 |
2.3.4 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2.4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 |
2.4.1 政府的推动 |
2.4.2 非政府组织的推动 |
2.4.3 中国企业的实践探索 |
2.5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发展趋势 |
2.5.1 研究重点:从“为什么”转向“是什么” |
2.5.2 研究视角:从“企业外部”转向“企业自身” |
2.5.3 行为分析:从“原则”和“结果”转向“过程” |
2.5.4 CSP-CFP关系:从“追求一致结论”转向“注重研究情境” |
2.5.5 国内研究:从“传统范式”转向“国际规范” |
3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测量 |
3.1 文献回顾 |
3.1.1 已有文献中的测量方法 |
3.1.2 测量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
3.2 理论模型 |
3.2.1 Carroll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
3.2.2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三维模型 |
3.3 测量工具 |
3.3.1 测量工具编制 |
3.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 实证分析 |
3.4.1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总体分析 |
3.4.2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与企业规模 |
3.4.3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与企业成长阶段 |
3.4.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与企业性质 |
3.4.5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与产业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4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的影响因素 |
4.1 文献回顾 |
4.1.1 国外主要研究 |
4.1.2 国内主要研究 |
4.2 影响因素识别 |
4.2.1 个体层面影响因素 |
4.2.2 组织层面影响因素 |
4.2.3 社会层面影响因素 |
4.3 研究假设 |
4.3.1 管理者社会责任态度 |
4.3.2 企业绩效、企业暴露度与政治卷入度 |
4.3.3 NGO发育状况、政府响应性与社会法制环境 |
4.4 实证分析 |
4.4.1 样本与数据 |
4.4.2 影响因素测量 |
4.4.3 数据分析 |
4.4.4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5.1 文献回顾 |
5.1.1 20世纪80年代前的研究 |
5.1.2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 |
5.1.3 21世纪的研究 |
5.2 研究假设 |
5.2.1 规范性观点 |
5.2.2 工具性观点 |
5.3 实证分析 |
5.3.1 样本与数据 |
5.3.2 模型与数据分析说明 |
5.3.3 企业绩效的因子分析 |
5.3.4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5.3.5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 |
6.2.1 学术意义 |
6.2.2 实践价值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企业社会责任访谈提纲 |
附录2 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A) |
附录3 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B) |
附录4 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C) |
附录5 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概念列表 |
附录6 近年来中国举办的主要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或研讨会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 ——以广西柳州市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一、中国企业家心理的理论研究 |
二、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企业家理论及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因素分析 |
2.1 企业家理论的研究概况 |
一、国外企业家理论综述 |
二、国内企业家理论综述 |
(一) 关于企业家 |
(二) 关于企业家的特征 |
(三) 有关企业家的几个争论问题 |
2.2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 |
(一) 模糊处理 |
(二) 从所有制角度来界定 |
(三) 从企业经营主体来界定 |
(四) 既从所有制角度,也从经营方式来界定 |
二、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
(一) 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
(二) 民营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
三、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 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
(二) 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企业内部因素 |
2.3 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家的品质、决策风格与企业发展:理论分析 |
3.1 民营企业家的品质与企业发展 |
一.领导有效性:特质论的研究方法 |
(一) 特质论概述 |
(二) 有效领导的个人特质 |
(三) 特质研究法的优点和局限 |
二.民营企业家的品质决定着企业发展 |
(一) 国内外对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品质的研究 |
(二) 民营企业家品质决定企业命运 |
3.2 民营企业家的决策风格与企业发展 |
一.决策风格概述 |
二.国内外有关决策风格研究综述 |
(一) P·C·Nutt的决策风格理论 |
(二) Johnson的决策风格理论 |
(三) Rowe的决策风格理论 |
(四) 中国学者对决策风格的分类 |
三.企业家的决策风格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
3.3 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发展与企业家心理健康:理论分析 |
4.1 什么是心理健康 |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
二、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
4.2 影响企业家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
一、企业家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
(一) 孤独 |
(二) 焦虑 |
(三) 偏执 |
(四) 多疑 |
(五) 抑郁 |
二、影响企业家心理健康的因素 |
(一) 企业家面临新的社会环境的挑战 |
(二) 社会价值体系的演变对企业家行为理性化施加的影响 |
(三) 社会赋予企业家的多重使命是企业家无形的压力 |
(四) 企业家个性特点导致沉重的思想包袱 |
4.3 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家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一.被试及其构成 |
二.工具 |
三.程序 |
5.3 研究结果 |
一.企业家的满意度 |
(一) 企业家满意度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满意度变量上的差异 |
二.企业家的心理健康 |
(一) 企业家的心理健康与全国常模比较 |
(二)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焦虑和抑郁变量上的差异 |
(三) 企业家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
5.4 分析与讨论 |
一.企业家满意度的特征 |
二.企业家焦虑和抑郁的特征 |
(一) 企业的迅速发展,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使企业家压力重重 |
(二)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加重了企业负担,也无形中给企业家带来了压力。 |
(三) 企业的市场环境给企业家带来压力 |
(四) 企业家个人和家庭因素带给企业家无形的压力 |
三.满意度与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
(一) 营造最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 |
(二) 引导企业家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以有效疏解工作压力 |
(三) 加强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 |
5.5 结论 |
第六章 企业发展、企业负担变化与企业家满意度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一、主观与客观福利 |
二、幸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明示偏好 |
三、幸福经济学的研究进展 |
四、幸福感的决定因素 |
五、本章主要贡献 |
6.3 数据和模型 |
一、调查数据的基本说明 |
二、主观幸福感的分布特征 |
三、关键变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描述 |
(一) 企业负担变化 |
(二) 收入 |
(三) 教育 |
(四) 年龄 |
6.4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含义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7.3 进一步的改进 |
附录一:"民营企业家与企业发展研究"调查问卷发放情况说明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企业家问卷 |
A.个人基本信息 |
B.工作经历信息 |
C.企业家性格 |
1) 第一部分 |
2) 第二部 |
3) 第三部分 |
4) 第四部分 |
5) 第五部分 |
附录三:企业家心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性格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一) 效度分析 |
(二) 信度分析 |
二、心理健康问卷的分析 |
三、决策风格问卷的信度分析 |
四、企业管理方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五、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老总眼里的改革——据1999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问卷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评价研究[D]. 汪敬涵.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2]临夏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研究[D]. 巴于茜. 兰州大学, 2013(08)
- [3]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 陈微波. 山东大学, 2010(07)
- [4]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我国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D]. 黄雪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S1)
- [5]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现状·问题·对策[J]. 刘翎.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 [6]转轨时期国企治理研究[D]. 李哲君. 中南大学, 2008(02)
- [7]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 熊善丽. 湖南大学, 2008(01)
- [8]中小企业家信用评价研究[D]. 雷晓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9]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 郑海东. 浙江大学, 2007(05)
- [10]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 ——以广西柳州市为例的研究[D]. 潘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