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马多配伍安定用于30例分娩镇痛(论文文献综述)
刘野,徐铭军[1](2015)在《曲马多静脉自控给药与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曲马多实施静脉分娩镇痛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6月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75例,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随机分成PCIA(曲马多静脉镇痛)组、PCEA(椎管内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PCIA以及PCEA组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宫口>3 cm时PCIA组静脉给予1.5 mg/kg曲马多注射液缓慢滴注,连接电子泵,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2 m L,锁定时间10 min;PCEA组行L23间隙腰硬联合穿刺,鞘内注射3 mg罗哌卡因,硬膜外置管连接电子泵,PCA剂量5 m L,锁定时间10 min。对照组产妇不给予任何镇痛干预。观察三组产妇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产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CEA组的产妇在镇痛后5、15 min时血压与镇痛前相比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仅在15 min时,血压有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实施镇痛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后PCE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VAS评分高于PCIA组(P<0.05)。PCEA组产妇第二产程相对于其他两组均有所延长(P<0.05);PCEA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高于PC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例数明显高于分娩镇痛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催产素使用例数低于PCEA组和对照组(P<0.05);PCIA组产妇不良反应主要有出汗、恶心、呕吐,PCEA组产妇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瘙痒和尿潴留,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分娩镇痛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分娩镇痛,应作为临床主要应用的方法。曲马多可以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分娩镇痛,可作为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有益的补充方法。
王丽娜[2](2010)在《电针体穴分娩镇痛与母婴安全性临床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采用单盲、临床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对电针体穴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及母婴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为产科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2研究方法2.1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6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以此书中对分娩、足月产、临产的定义为依据进行诊断,同时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剔除、脱落标准。2.2疗效评价标准2.2.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缓解的程度进行评估。观察者以WHO疼痛分级标准为依据对产妇的宫缩疼痛进行评价。2.2.2安全性评价标准参照《生理学》(第6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以此书中的正常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为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6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以此书中标准为依据判断新生儿阿普加评分、羊水情况、产后2小时出血量。2.3分组及治疗方法本课题将104例单胎、头位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电针体穴组与硬膜外镇痛组,比例为1:1,每组52例,同期选取52例不采取镇痛措施的产妇进行观察,评价电针体穴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其对母婴安全性影响。电针体穴组的穴位选取双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得气后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频率为2/100Hz,强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度,每刺激30分钟,间歇15分钟,再刺激30分钟,如此交替进行直至宫口开全停止。硬膜外镇痛组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由麻醉医师操作。无镇痛组产妇未接受任何镇痛措施。三组产妇均按照产科常规处理产程。2.4观察指标及时点2.4.1临床疗效评价指标VAS视觉模拟评分、分娩痛分级、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2.4.2安全性指标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羊水情况、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阿普加评分。2.4.3观察时点宫口开大2-4cm时进行镇痛,分别在治疗(观察)前、治疗(观察)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治疗(观察)结束时观察并记录指标。2.5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中的正态分布资料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3研究结果3.1 VAS结果3.1.1组间比较在治疗(观察)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和治疗(观察)结束时,三组产妇的VAS评分比较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各时点硬膜外镇痛组VAS评分均小于电针体穴组和无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各时点电针体穴组VAS评分均小于无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2组内比较3.1.2.1电针体穴组电针体穴组在治疗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和治疗结束时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电针治疗1小时VAS评分小于电针治疗0.5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3小时VAS评分小于电针治疗0.5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2硬膜外镇痛组硬膜外镇痛组在治疗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和治疗结束时的VA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硬膜外镇痛后1小时VAS评分小于硬膜外镇痛后0.5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后2小时VAS评分小于硬膜外镇痛后0.5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VAS评分大于治疗后1小时、治疗后2小时、治疗后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3无镇痛组无镇痛组在观察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和观察结束时的VAS评分与观察前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观察开始后各时点的VAS依次大于前一个观察时点的VAS评分,观察2小时与观察3小时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结束时与观察2小时VA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结束时与观察3小时VA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各时点之间VAS均值有显着性差异(P<0.05)。3.2分娩痛分级结果治疗(观察)前各组之间宫缩疼痛评级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观察)后各观察时点上三组之间宫缩疼痛评级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观察)后各观察时点上,宫缩疼痛评级的总体分布规律是:电针体穴组2级居多,硬膜外镇痛组1级居多,无镇痛组3级居多。说明从疼痛评级角度可以看出,镇痛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硬膜外镇痛组、电针体穴组、无镇痛组。3.3产程时间结果电针体穴组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最短,硬膜外镇痛组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最长,无镇痛组的第一产程时间与第二产程时间介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组第三产程时间最长,其次为电针体穴组、无镇痛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外周血β-内啡肽检测结果三组产妇治疗(观察)前外周血中β-内啡呔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观察)开始后2小时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开始后2小时,电针体穴组和硬膜外镇痛组的外周血中β-内啡呔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无镇痛组比治疗前降低。电针体穴组β-内啡呔水平低于硬膜外镇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镇痛组β-内啡呔水平低于硬膜外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体穴组β-内啡呔水平高于无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安全性指标结果三组产妇的血压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产妇在治疗各时点均有心率异常的表现,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小时和治疗2小时,三组产妇的呼吸频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在治疗1小时和治疗2小时的时点上电针体穴组产妇的呼吸频率较快,但是仍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羊水情况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4研究结论(1)电针体穴镇痛用于分娩第一产程具有确切的缓解疼痛作用,操作简便,是一种较好的非药物镇痛方法。(2)电针体穴镇痛用于自然分娩可以缩短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具有催产作用。(3)电针体穴镇痛对产程中催产素的干预率、产妇分娩方式、羊水情况、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产后2小时出血量无明显影响,提示电针体穴镇痛用于分娩第一产程,具有很好的安全性。(4)电针体穴可以提高临产时产妇外周血β-内啡呔水平,从而提高产妇痛阈,减轻疼痛。
韦育红[3](2009)在《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待产的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单胎足月孕头位分娩的初产妇300例,按抽签随机法选择150例在第一产程中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作为观察组;选择150例在第一产程中仅精神安慰和鼓励等心理疗法,不用安定和曲马多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可以同时实行人工破膜、静滴催产素,并进行两组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个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手术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能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手术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
刘亚丽[4](2006)在《电针三阴交在催产过程中母婴安全性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针灸催产的疗效明显,用于催产的体穴以三阴交和合谷最多,可以明显缩短产程、镇静止痛和减少产后出血。治疗方法也有毫针、耳针、电针、穴位注射、经皮电刺激、推拿按摩和埋针法,各种方法经临床实践证实,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各自的优点和特色。单独使用三阴交穴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疗效,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这些报道重复性差,且偏于临床疗效的总结,许多临床应用和研究缺乏系统化,整体化,更缺乏更深入、更严谨的研究。针灸催产与现代妇产科常用的、疗效肯定的催产引产方法相比较,虽然有经济、便于操作、产妇易于接受的优点。但所有的文献中,缺乏针灸提高母婴安全性的文献。这对于科学的、严谨的、有效的研究针灸确保母婴安全性是很大的缺陷。本课题通过对111例足月正常产妇电针三阴交穴,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分为电针组、安慰电针组和空白对照组,以胎心、待产期生理指标、分娩方式、分娩时和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情况等为观察指标,对电针三阴交在催产过程母婴安全性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1.三组之间的胎心率比较无显着差异,但针刺三阴交可以使胎心率更稳定于正常范围内。说明电针三阴交穴在分娩前是安全的,并且使胎心率更稳定于正常范围内。2.三组产妇待产期生理指标无显着差异。但电针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线图较另外两组更平稳。电针三阴交对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有良性影响。3.分娩时电针组的出血量与安慰电针组和空白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但出血量在150毫升以下的例数电针组最多(7例),大于300毫升的电针组最少(0例),电针三阴交穴分娩是安全的,并可能有良性影响。4.电针组、安慰电针组、空白对照组剖宫产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5.电针组、空白对照组、安慰电针组的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比较无显着性差异。6.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身长、胎心律、产妇待产期心律、分娩时羊水粪染情况、子宫复旧情况、乳汁分泌情况,空白对照组、安慰电针组、电针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电针三阴交催产对母婴是安全的,使胎心率更稳定于正常范围内,对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有良性调节作用。
张向萍,李淑卿[5](2005)在《盐酸曲马多镇痛作用的研究概况》文中指出
王晓军,钱若筠[6](2005)在《分娩镇痛》文中提出
彭敏[7](2004)在《复方盐酸曲马多片剂的研究》文中认为盐酸曲马多由于其毒副作用小,无耐受性,无成瘾性和无戒断症状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近年来,临床上有大量的例子将其与苯并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地西泮合用,临床用药证明两者具有协同的镇痛效果和毒副作用的拮抗性。本文在临床报道的基础上对复方制剂的药效学及制剂学进行了研究。 采用小鼠热板法对盐酸曲马多和地西泮的量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两者的最佳配比;以等概率和法,用小鼠热板法和大鼠压尾法进行药效试验,其Q值分别为1.59和2.07,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显着协同作用,半数有效量分别为11.67mg/kg和7.90mg/kg;采用改良寇氏法对此复方的急性毒性进行验证。 建立了双波长法用于对盐酸曲马多、地西泮基本理化性质,片剂的释放度的测定;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复方片的含量测定和加速试验的杂质检查;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的体内分析方法。以上方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很好的满足了本研究中各项分析要求。 在普通片的处方前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考察了处方的稳定性。在复方缓释片的研究中,考查了缓释材料HPMC的粘度、用量,粘合剂的种类,打片的压力,溶出装置对累积释放量的影响,并以零级,一级,Higuchi和Peppas方程对释放曲线进行了拟合。 采用的双交叉实验,考查了复方曲马多缓释片在家犬体内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并用3P87程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计算。
周俐媛,张丽娟[8](2002)在《分娩镇痛的应用现状》文中认为
郭玉香,路明,王秀芹,徐月华[9](2000)在《曲马多与安定配伍用于分娩镇痛及对新生儿脐带动脉血气分析的研究》文中指出
杨春荣,王丽新[10](2000)在《曲马多配伍安定用于30例分娩镇痛》文中研究说明
二、曲马多配伍安定用于30例分娩镇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马多配伍安定用于30例分娩镇痛(论文提纲范文)
(1)曲马多静脉自控给药与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产妇生命体征情况 比较 |
2.2 三组产妇临床镇痛效果比较 |
2.3 三组产妇产程、新生儿体重和 Apgar 评分比较 |
2.4 三组分娩方式及催产素使用情况比较 |
2.5 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电针体穴分娩镇痛与母婴安全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分娩镇痛的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西医对分娩疼痛产生机制的认识 |
2. 西医临床分娩镇痛常用方法 |
3. 西医分娩镇痛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分娩镇痛的针灸临床研究进展 |
1. 古代产科对分娩镇痛的认识 |
2. 分娩镇痛方法及选穴 |
3. 针灸分娩镇痛选穴基本情况与特点 |
4. 针刺分娩镇痛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试验完成基本情况 |
2 可比性分析 |
3 临床疗效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5 生化指标 |
讨论 |
1 足月妊娠分娩与气血理论的关系 |
2 镇痛方法与选穴依据 |
3 治疗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电针体穴分娩镇痛与母婴安全性临床研究 |
(3)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条件和方法 |
1.2.1 基本条件: |
1.2.2 具体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分娩镇痛的重要性 |
3.2 安定的双重作用和适时用药的必要性 |
3.3 曲马多的镇痛作用 |
(4)电针三阴交在催产过程中母婴安全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催产、分娩镇痛及安全性的研究 |
2 针灸对催产、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
3 三阴交单穴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3 意外情况处理 |
4 观察周期(包括随访) |
5 观察指标 |
6 安全性分级标准 |
结果 |
1 数据管理 |
2 结果统计 |
3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选穴依据 |
2 电针方法和相关参数的确立 |
3 结果讨论 |
4 影响因素分析 |
5 今后研究设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盐酸曲马多镇痛作用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药效、药代动力学研究 |
1.1 药理学 |
1.2 药代动力学[2] |
1.2.1 吸收及血药浓度 |
1.2.2 分布 |
1.2.3 代谢和消除 |
1.2.4 年龄、肾及肝功能的影响 |
1.3 药效学 |
1.3.1 盐酸曲马多的鸦片及非鸦片成分的作用机制 |
1.3.1.1 与鸦片受体结合试验 |
1.3.1.2 抗感受损伤试验 |
1.3.2 曲马多对映体及消旋体的ED50值 |
1.3.2.1 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腹腔疼痛试验 (小鼠扭体试验) |
1.3.2.2 小鼠热板试验 |
1.3.2.3 小鼠甩尾试验 |
1.3.2.4 酵母引起的炎症性疼痛 |
1.3.2.5 关节炎炎症性疼痛 |
3 临床镇痛应用 |
3.1 术后镇痛 |
3.2 慢性疼痛 |
3.3 分娩镇痛 |
3.4 其他 |
4 临床不良反应 |
4.1 无呼吸抑制 |
4.2 低成瘾性 |
4.3 低耐受性和依赖性 |
4.4 很少引起便秘 |
(6)分娩镇痛(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娩疼痛产生的机制 |
2 分娩疼痛对母儿的影响 |
3 分娩镇痛的方法 |
3.1 药物镇痛法: |
3.2 吸入性麻醉镇痛法: |
3.3 局部神经阻滞法: |
3.4 椎管内神经阻滞法: |
(7)复方盐酸曲马多片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盐酸曲马多与地西泮量效关系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地西泮与盐酸曲马多量效关系的研究 |
2.1 实验方法 |
2.2 实验设计与结果 |
2.2.1 协同性的验证 |
2.2.2 TR与 DI合并用药量效关系研究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讨论 |
3.2 小结 |
第二章 复方曲马多片制剂学研究 |
1. 试验仪器及材料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1 检测波长与参比波长的选择 |
2.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3 精密度试验 |
2.1.4 回收率试验 |
2.1.5 溶出度考察条件 |
2.2 稳定性考察方法的建立 |
2.2.1 色谱条件 |
2.2.2 TR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3 DI标准曲线的建立 |
3. 复方曲马多片制剂学研究 |
3.1 复方片剂的处方设计 |
3.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4. 复方片剂的稳定性考察 |
4.1 影响因素试验 |
4.1.1 高湿度试验 |
4.1.2 高温试验 |
4.1.3 强光照射试验 |
4.2 加速试验 |
4.2.1 溶出度考察 |
4.2.2 崩解时间考察 |
4.2.3 有关物质考察 |
4.2.4 含量测定 |
5 讨论与小结 |
5.1 讨论 |
5.2 小结 |
第三章 TR与DI药效学研究与急性毒性试验 |
1. 试验仪器与试验材料 |
2. 复方 TR片药效学试验 |
2.1 小鼠热板法药效学试验 |
2.1.1 量效关系试验及 ED_(50)计算 |
2.1.2 拆方实验 |
2.2 大鼠压尾法药效学试验 |
2.1.1 量效关系试验及 ED_(50)计算 |
2.1.2 拆方实验 |
3. 复方 TR片急性毒性试验 |
3.1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3 复方 TR片毒性评价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讨论 |
4.2 小结 |
第四章 复方曲马多双层缓释片的研制 |
1. 试验仪器与试验材料 |
2. 处方设计前工作 |
2.1 曲马多基本性质的考察 |
2.1.1 盐酸曲马多溶解度的测定 |
2.2.2 盐酸曲马多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2 地西泮基本性质的测定 |
2.1.1 地西泮溶解度的测定 |
2.2.2 地西泮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3. 处方设计与优化 |
3.1 双层缓释片的处方与工艺设计 |
3.2 处方单因素考察 |
3.2.1 HPMC粘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3.2.2 HPMC用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3.2.3 粘合剂的种类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3.2.4 制备工艺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3.2.5 溶出装置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3.2.6 压力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3.3 处方的调整 |
4. TR双层缓释片批间批内差异的考察 |
5. 复方曲马多双层缓释片释药机理探讨 |
5.1 TR层缓释机理的探讨 |
5.2 DI层缓释机理的探讨 |
6. 讨论与小结 |
6.1 讨论 |
6.2 小结 |
第五章 复方曲马多双层缓释片片家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
1. 试验仪器与药品试剂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2.1 血液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2 血浆样品的分析方法 |
2.2.1 盐酸曲马多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
3.2.2 地西泮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
2.3 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 |
2.4 药动学参数计算 |
2.5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
2.6 体内外相关性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讨论 |
3.2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分娩镇痛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想的分娩镇痛标准 |
2 分娩疼痛产生的机制 |
3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 |
3.1 心理疗法 |
3.1.1 自然分娩法 |
3.1.2 精神预防无痛法 |
3.1.3 拉马策氏法 (Lamaze) |
3.1.4 陪伴分娩 |
3.2 针刺无痛分娩法 |
3.3 经皮电神经刺激镇痛法 |
3.4 水针镇痛 |
4 药物性分娩镇痛法 |
4.1 口服、注射给药 |
4.1.1 吗啡 |
4.1.2 哌替啶 |
4.1.3 地西泮 |
4.1.4 曲马多 |
4.1.5 盐酸二氢唉托菲 (DHE) |
4.2 静脉给药 |
4.2.1 氯胺酮 |
4.2.2 静脉PCA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s by vein PICA) |
4.3 吸入全麻药 |
4.3.1 一氧化二氮吸入 |
4.3.2 安氟醚和异氟醚 |
4.4 区域性麻醉 |
4.5 椎管内阻滞 |
5 分娩镇痛展望 |
(9)曲马多与安定配伍用于分娩镇痛及对新生儿脐带动脉血气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药物应用: |
1.2.2 血液标本采集和测定: |
1.2.3 疼痛分级及镇痛标准: |
1.2.4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疼痛分级和镇痛疗效 |
2.2 镇痛起效时间 |
2.3 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
2.4 新生儿脐带动脉血气分析 |
2.5 药物副作用 |
3 讨论 |
(10)曲马多配伍安定用于30例分娩镇痛(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镇痛时间及效果: |
2.2 两组宫颈口扩张率: |
2.3 产妇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
2.4 宫缩与产程: |
3讨论 |
四、曲马多配伍安定用于30例分娩镇痛(论文参考文献)
- [1]曲马多静脉自控给药与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J]. 刘野,徐铭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15(05)
- [2]电针体穴分娩镇痛与母婴安全性临床研究[D]. 王丽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1)
- [3]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的临床分析[J]. 韦育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09(35)
- [4]电针三阴交在催产过程中母婴安全性的临床观察[D]. 刘亚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5]盐酸曲马多镇痛作用的研究概况[J]. 张向萍,李淑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14)
- [6]分娩镇痛[J]. 王晓军,钱若筠.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5(03)
- [7]复方盐酸曲马多片剂的研究[D]. 彭敏. 沈阳药科大学, 2004(12)
- [8]分娩镇痛的应用现状[J]. 周俐媛,张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 2002(08)
- [9]曲马多与安定配伍用于分娩镇痛及对新生儿脐带动脉血气分析的研究[J]. 郭玉香,路明,王秀芹,徐月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0(02)
- [10]曲马多配伍安定用于30例分娩镇痛[J]. 杨春荣,王丽新.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