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商战新视点(论文文献综述)
杜珊珊[1](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研究表明“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曹汝平[2](2016)在《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文中提出文章以引自西方现代国家公司经营与管理方式的美术设计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在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处检索到的原始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商法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在“机构”和“公司”概念梳理的基础上,从城市现代化、公司法与企业制度、美术设计机构的管理与运营、美术设计师与作品四个层面重点理清了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美术设计机构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2)公司法、政府管理与20世纪上半叶美术设计机构的关系。(3)1949年前后美术设计机构业务管理、运营与历史环境的关系。(4)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的历史意义。在这一论述过程中,本文力图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即:许多掌握了国画、西方油画、水彩、水粉技巧的美术设计师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最终却只将其视为可传授的技巧或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将其转化为一种认知并改变生活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没能造就出有影响力的大型美术设计公司,反倒是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影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述四个层面的内容也许包含着答案的四个要素——(1)现代化观念在城市生活中的融入程度。(2)理性、公平、民主与国家管理的契合程度。(3)集体、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条件及制约因素之间的冲突程度。(4)美术设计师在物质与精神利益上表现出的时代差异。除绪论和余论外,本文共分为有逻辑关联的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以概念厘定为思路,考察与美术设计机构相关的公司、机构、广告、设计等现代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引出机构成立所需的客观条件,并为以下四个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的部分定下基调;同时考查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商业大都市给商业美术设计机构带来的影响与机遇,以机构为中心,着重阐述1949年前后城市现代化观念与转型的历史要素,由此勾勒出上海现代美术设计机构所具有的现代化特征。第二部分是以20世纪上半叶历届政府颁行的公司法为线索,探讨各个时期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与公司或企业机制之间的法理逻辑,力图理清在公司法的规约下美术设计机构的设立流程、组织结构、增资程序、经营方式、资本核算、内外关系等问题,并对其中的原因与效果进行考察,以便回答自由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分别为美术设计机构的建立、发展建构出怎样的关系图景,其利弊得失如何。第三部分是以时间为序,以经营体制转变为背景,集中探讨不同时期上海主要美术设计机构内部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情况,并阐述随社会、经济等环境变迁而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最后一个部分则是以美术设计师利益为中心的考察,尝试从不同时期设计师的作品风格与审美观念角度,论述个体与群体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也就是将机构-人-作品视为一个整体,思考“共同体”内外物质与精神利益的关系。本文最后以“余论”的方式对全文进行总结式的思考,从对全文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上海美术设计机构可行的改革之路。总而言之,本文以美术设计师的共同体——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为中心,从马克斯·韦伯的“共同体”视角梳理了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的历史面貌,同时探究了1978年以前“被动现代化”条件下美术设计师及其机构尚未形成合力而成其大的内在原因。
汪全玉[3](2014)在《《十月》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文中提出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文学期刊必然与文学的兴衰息息相关,也一定会成为评判文学是否繁荣的重要依据。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期刊的重要贡献引人注目,《十月》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多种因素的冲击,文学期刊影响日渐衰弱,他们应该何去何从,也已成为一个引人深思的课题。《十月》的发展立场和生存现状及其对当代小说的影响,对其他文学期刊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十月>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一文,基于此展开研究。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目的意义,作了研究综述。第5章结语部分,主要对前文进行总结,并结合2013年《十月》所刊发的小说,对《十月》与新世纪小说关系及其前景作了探讨。绪论和结语部分外,本论部分共分为三章:第2章为“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小说与《十月》”。围绕《十月》在二十世纪从创刊到声名鹊起以至星光黯淡的过程,结合当代文学总体发展情况,特别是当代文艺思潮的演进过程,重点分析《十月》刊发的小说对二十世纪小说创作的影响。第3章为“新世纪的《十月》”。旨在突出两方面的新变化。主要从栏目设置等“外在形态”的变化上梳理2000年至2012年来,《十月》风格的转变、办刊理论的微妙变化,从而论证《十月》主动或被动求变适应时代和文学发展需要的历程,重点论述《十月》对底层叙事小说的重视和贡献。第4章为“《十月》新时期以来的总体小说贡献”。主要论述:一、根本:作家与作品;二、选择:类型和集群;三、影响:倡领和团结。本章主要以重点作家、作品为例,论述《十月》对新世纪小说创作的贡献,重点探究内在表现及其深层次原因。同时,梳理这个影响的效果,特别是要注意反观《十月》之“变”对小说创作思潮的作用。
李冬梅[4](2011)在《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包容了文学,而二者之间往往也是互为表达的。地域文化为城市文学着上第一层底色,城市文学同时也阐释着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两者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表述城市人的生活,以各自的方式和优势表达着对世界人生的领悟和想象。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与异质性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建立在城市背景下的女性写作,因为二者之间交融共生的关系,又承载了包括特殊性别意识在内的更多的文化符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商品大潮和社会转型的冲击,女性写作以其对城市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把握,成为了城市文学的范本。90年代的女性城市文学,不仅是文学文本,也是社会文本和文化文本。因此,在考察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时,不能仅就文本本身来谈论城市小说,也不能仅关注女性主义的阐释身份,而是要将其从单一的女性主义研究或消费主义研究中剥离出来,重新纳入更为广阔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视野,探讨其发展的流程和特点。本论文重点探究90年代城市文化语境下女性、城市、城市文化、地域文化的文学关联,梳理和比较不同女性城市小说写作,探索其间的文化传承与变化,发掘其地域根系文化渊源,从而探究城市与人的关系,总结女性城市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即如何从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汲取创作资源,以成就90年代女性写作的繁荣。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选取了几个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研究点来进行研究。具体说来,就是将在理析90年代城市文化语境的基础上,从女性城市小说中女性写作立场的选择、地域文化的彰显、地域文化的时代性变迁、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女性作家和女性形象梳理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本论题。希望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和论证,能寻找出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繁荣兴盛的成因,勘测到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的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同时发现并诊断出当下女性城市小说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由此对城市中人正在经历的巨大的经济、文化、社会变动,尤其对文学生存根基的变化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具体的理解和把握。第一章为绪论,指出了本文论题研究的缘起,该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本文论题的突破和创新处。本文将城市和90年代女性创作坐标交叉点上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兼顾潜藏在城市写作深处自觉或非自觉的地域文化意识,旨在揭示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研究中一直被忽视或遮蔽的地域文化视野,努力做一种文学的文化根系研究。第二章在辨析城市文学/都市文学概念的基础上,用外延更宽泛,内涵更丰富,也更符合90年代中国本土化城市语境的“女性城市小说”替代以往的“女性都市小说”概念,阐述城市、城市文化和女性写作的文学关联。当代城市文化具有泛主流性、大众性和参与性等特征,精英文化基础越来越狭小,而大众文化和泛主流文化是其主要形态。女性作家在90年代自觉转化了写作立场,完成了城市话语体系的建构。90年代独特的社会现实和城市文化给女性城市小说带来了言说的丰富性和可能性。本章介绍了四种有代表性的叙事类型,即世情生态小说、市情商态小说、女性自我发现小说、女性物化小说。同时在与同时代的男性城市写作对比中可以看到90年代的女性城市写作彰显了独特的自我风格。第三章是对城市的血脉,也就是地域根系文化的研究。对城市文化的个性和丰富性的第一位的研究,就应该是城市的地域意识,其间也包括它或长或短的乡土文化记忆。地域意识的缺失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城市文化的断裂。本章从现当代文学中的地域文化的特征和接续性入手,发现90年代以前的地域文化小说多是对“乡土之根”的描摹与反映,90年代的女性城市小说无论在文化的物质层面表征、制度层面表征还是哲学层面表征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对“城市之根”的探寻。同时与男性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不同,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中呈现出独特的女性化风貌。第四章地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地理空间的文化,而是随历史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沿革、变迁的动态的文化生成。在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域文化时代性变迁的脉络。本章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来分析、展示女性城市写作中地域文化变迁,借以折射出90年代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脉搏的跳动,以及城市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发展变化。第五章梳理了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武汉、苏州等地的城市地域文化与女性城市文学的关联。在历史与现实的合流中,地域文化之符码以生活方式、观念态度等各种途径或隐或现地加载于女作家笔下的城市之中。在90年代,传袭于历史之中的地域文化是城市女作家创作心理中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它对当下城市中无处不在的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文化,毫无疑问地起着抗衡、抵消或者顺应的作用。第六章城市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承载,同时也体现着女性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同构。本章关注整个城市女性群落,透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女性形象类型塑造的影响。同时,也展示不同城市地域文化下女性在城市中的生存景观,解读女性内心在急剧推进的市场化、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社会压力、情感困惑和自我成长蜕变。通过对90年代城市女性形象的考察,发现女作家们对女性在城市中的生存境遇给予了极大关注。一部分女性敢于颠覆传统男权视阈下的传统形象,但一部分女性仍向旧有的性角色逆转,难逃被物化、自物化的宿命。余论:90年代女性城市地域文化写作的意义。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中,地域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文学是对本土文化的艺术表达,作家是其本土文化的代言人。正是丰富的地域文化写作,重新激活了文学史上“京派”和“海派”的地域学术话题,使城市时空从“二元格局”走向“多足鼎立”。同时,它是反映城市文化的一面镜子,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丰富的个人化写作经验。
张卓[5](2010)在《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文中指出三十年代的老留学生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对中国的近代化来说,留学生可以比作报春鸟,比作普罗米修斯。”作为最早感知西方文明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是睁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伴随着作为重要社会力量的留学生的出现,记述留学生和留学活动的留学生文学也随之兴起。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学能在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以后极大地开阔眼界,迅速地建立起全新意义上的现代文学体系,积极地融入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并成为这个格局中同步发展的组成部分,具有海外体验背景的作家群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留学生文学是构成中国新文学之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但是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后,中国关闭了国门,留学生文学也进入了断流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恢复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关闭了近30年的国门再一次向世界打开,80年代初又敞开了自费留学的大门,神州大地开启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出国浪潮,这条曾经断流的留学生文学支流才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并且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横卷中国文坛。留学生们是灵魂放逐者,是孜孜不倦的寻梦人,他们体味着物质生存挑战下打工者的辛酸和奋斗成功者的欣喜,经历了精神家园的迷失与找寻,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冲击下反思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大舞台。留学生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产物,一直和时代发展同步,展示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至90年代的留学初期,有大量作品叙写留学生们在异乡的艰难的奋斗经历和他们的种种遭遇和尴尬的生存状态,以及在两种社会文化冲撞下的一种进退维谷的边缘人的复杂心态。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和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等作品一时洛阳纸贵,宣扬留学生在新大陆的奋斗直至成功的传奇故事成为了当时文坛的热点。经历了充满物质上的炫耀,成为海外致富楷模的90年代初期的辉煌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阅历的丰富和跨文化体验的加深,留学生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一代留学人共同的内心焦虑和情感失落以及社会文化的根本冲突,异域谋生的复杂心绪、同胞之间的倾轧与隔膜、主流社会的文化偏见、新移民在西方主流文化的强大压力下割裂自身传统文化脐带时的痛苦立场以及如何保存华人的文化根性,成为了这一时期留学生作家关注的焦点,涌现出了诸如《血液的行为》、《曾在天涯》、《细节》等峰峦作品。第三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十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有了很大的改变,留学成为了当代留学生自觉的生活道路选择,他们眼界更加开阔,心胸更加包容,一改以前的留学生文学中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叙述,自我奋斗的展示,而尝试从整个人类和人性化的角度探讨异质文化中的差异、冲突和融合,表现出了更加开放和成熟的创作心态。新时期的留学生文学对于物质给予了极大程度的关注。经历了“文革”洗礼的留学生,拥有着难以言说的过去和苦涩的回忆。他们虽然来到了异国他乡,试图用距离改变命运,忘记过去,但是“文革”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斥着对中国命运的回忆,充斥着贫乏与困窘的记忆,他们和同时期的中国本土作家一样在痛苦地思索和探讨着中国悲剧的根源。两手空空踏上新大陆的留学生们,无不面临着物质上的窘境和生存上的困境,所以他们的作品一直对个人物质生存境遇予以极大的关注,大量描写了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拼搏时所遭遇的种种苦难,无论是富裕梦的破灭,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致富,沉溺于物质享受之中的成功者,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对金钱的强烈渴求的物质化倾向。留学生文学顺应了90年代消费主义大旗下的物质追求大潮,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少君的《奋斗与平等》等作品,渲染了一个个致富者的传奇故事满足了国人对海外淘金的种种憧憬与向往,一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国内的留学生文学热潮。身处东西两种文化交界的留学生文学记录了留学生们对精神家园的迷失与找寻,展现着时代变革中跨文化语境下中国人的精神轨迹。从“夹缝中求生存”的痛苦的边缘人,到“试图在两种文化中找寻平衡点”的积极的国际人,再到“体验着游走在两种文化中的快乐,由被动的生存移民到主动的生命移植”的清醒的世界公民,留学生文学体现着与时俱进的崭新气息。留学生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必然面临精神上的失落和找寻的难题。査建英的《丛林下的冰河》是描写“边缘人”心态的代表作品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留学生到学留人身份的转化所带来的视角的变换,对异国文化的了解的深入和对母国文化的反思的加强,都使得留学生写作的视野更加开阔起来。他们的作品超越了国界、民族甚至文化的差异,上升到普遍的人性的层面,在找寻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跨越了边缘人的狭隘,走向了国际人的新生。世纪之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席卷之下,随着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的重新崛起于世界之林,随着留学生们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于所在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了解的逐渐深入,留学生摆脱了最初的边缘人的精神壁垒和束缚,跨越了国际人,而成为了具有广阔的胸襟和开阔的文化视野的世界公民。留学生乘风破浪,远走高飞,广览异域风情,搏击时代雄风,是当之无愧的国人眼中的一代天骄。然而背井离乡,远离祖国的他们经历了国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困惑和痛苦,常常心怀没有归属的无家可归感和离开了文化根基的精神漂泊感。带着深深中国烙印的他们醒悟到“归根到底,文化是‘泡’出来的。在这个缓慢自然的过程中,你所有的毛孔都得浸在水里。文化不仅有奶血之分,而且许多东西根本学不来”。因而,书写中西方在道德伦理、婚姻爱情、经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也成为了留学生文学的一大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世界一改以往的闭锁而变成了全方位的开放系统,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共识,整个世界宛如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国的人成为了“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一家人”。留学生文学也从以往的致力于反映文化身份给个人在国外的经历和选择造成的巨大障碍,转变为深入到人的性格和心理中去表现人的命运,体现出文化混杂与融合的新趋势。建立全球文化全球价值是一个漫长的历程,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并得以实现,留学生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的窗口,一定会以其独特的角度对此做出独特的贡献!
程希[6](2007)在《中国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动态——以新近出版的专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2001—2006年间中国大陆出版的华侨华人学术着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着重对有关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康凡[7](2007)在《基于中国创业环境的日资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经过30年的奋发图强成为世界上的技术强国和经济强国。70年代——90年代的30年间,由于对外贸易顺差,有12000兆亿日元(1万亿美元)的资金沉淀在日本,因此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海外债权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从1993年至2003年,日本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04年,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截止2005年2月底,日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达479亿美元。日本成为对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已与美国、欧洲一起成为日本对海外直接投资的三个最主要地区。日本跨国公司在其全球战略中,已经将中国并列于欧美构成一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积极引进外资,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榜首。本文从创业角度,分析日资企业是如何评估创业环境、识别市场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全球化经营,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参考。
燕昭乐[8](2006)在《论反不正当竞争范畴下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文中指出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晓,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和实用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合理保密措施的特殊智力成果和信息集群。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已日益明显,相关的法律问题也日益突出,因而已引起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反不正当竞争”为范畴,阐明了商业秘密及其法律保护的基本理论,探讨了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和规范商业秘密的独特价值和可行性,介绍了有关发达国家及地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概况,并以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代表,分析了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粗浅建议。作者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是内蕴宽广的概念,“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仅为以“反不正当竞争”命名的法,而广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是包括狭义“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内的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因此,该范畴下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也并不局限于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规定,而是有着更广泛的内容。即便我国今后制定了单独的商业秘密法,也依然没有脱离“反不正当竞争”的范畴。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促进科技进步,维系公正、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营建和谐、诚信的商业环境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私法领域,体现出国家宏观调控、适度干预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理念,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鼓励公平竞争”、“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立法宗旨,因而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精髓并不矛盾。而从反不正当竞争法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看,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所具备的“兜底性”、“兼容性”与今后拟制定的商业秘密法所具备的“系统性”、“全面性”也适宜为商业秘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因此,在当代社会,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和规范
欧阳怡芳[9](2006)在《比较广告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比较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既备受青睐又颇受争议,究其原因是比较广告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这一固有特征决定了比较广告利弊共存。一方面比较广告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宣传能醒目地突出产品间的差异与优劣,对消费者具有强烈的劝服作用;另一方面行为人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在比较过程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比较广告使用不当会构成不正当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比较广告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法律如何有效地对比较广告进行引导和规范,使之扬长避短,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较广告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对待比较广告不能一刀切,既要肯定比较广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要对比较广告进行适当的必要的管制。对比较广告要扬长避短,关键还在于避短,即对不正当比较广告进行认定与处理。 比较广告主要涉及不正当竞争,因此该文从不正当竞争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对比较广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对比较广告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发展趋势作简单的介绍。该部分从比较广告的基本内涵入手,认为比较广告是商品或服务经营者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同一竞争领域的商品或服务进行对比,凸显自己商品或服务的优势,以影响目标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或其他经济行为的广告。第一章围绕比较广告的合法性判断标准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各国关于比较广告合法性态度和考察各国关于比较广告的合法性要件的基础上,论述了
汪洁[10](2005)在《中国经济伦理思想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经济伦理思想是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范和评价人们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伦理思想体系。它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观。 本文对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转型作了整体性把握,通过具体分析传统经济伦理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特点,阐述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具体从经济伦理精神、经济伦理规范等方面探讨了传统经济伦理的近代嬗变和现代转型的基本内容,揭示出其实质就是要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经济伦理。在扬弃的过程中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内在关涉作有效的分析和论证,并用一种崭新的伦理价值观念和道德话语加以诠释,以此提升现代经济活动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在充分地肯定市场经济合法性的基础上,深刻地把握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发挥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作为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力量的作用,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在结语中,笔者对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现代经济伦理的建构与定位也作出了一些思考。
二、2000商战新视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商战新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
2.3.1 贵在创新 |
2.3.2 表情伴随时代 |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
3.3.1 表现本质 |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
5.1.2 全媒体时代 |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逻辑的形成 |
第二节 文献概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两组关键的概念 |
一、机构与公司 |
二、广告设计与美术设计 |
第二节 设计机构产生的前提条件 |
一、优越的地理条件 |
二、人才汇聚形成的都市商业空间 |
三、基于“理性”之上的资本主义精神 |
四、具备先进的印刷技术 |
五、具有相对规范的企业制度 |
第三节 城市消费观念现代化与美术设计机构 |
一、迎合与引导:以永安公司美术部和“荣昌祥”为例 |
二、整合与分工:公私合营中的国营美术设计机构 |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转型与美术设计机构 |
一、第一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
二、第二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
第三章 公司法与政府管理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公司律》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律》与美术设计机构的组织形态 |
二、《公司律》之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作用 |
第二节 《公司条例》与北洋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条例》与机构“法人”身份的模糊 |
二、美术设计机构的外部合同关系 |
三、《公司条例》颁行后设计机构存在的法律地位 |
第三节 《公司法》规约下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组织名称的规范化 |
二、美术设计机构设立的流程 |
三、美术设计机构的公司章程 |
四、市公用局对机构广告活动的管理 |
第四节 新《公司法》与战后十年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有限公司”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
二、1950年公司法讨论及广告行业的改组 |
第四章 经营体制与业务转变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维罗广告公司成立前后的商业美术 |
一、维罗广告公司及早期媒介环境 |
二、两家附属型美术设计机构 |
第二节 从生生美术公司到华商广告公司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联合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
二、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
三、市公用局对美灵登广告公司等机构的管理 |
四、战争影响下的商业美术设计机构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业务处境 |
一、广告机构的萎缩 |
二、上海人民美术工场及其分化 |
三、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的作用 |
第五节 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所有制变革与美术设计机构职能的转变 |
二、国营美术设计机构的职能分工与业务构成 |
三、厂属美术设计机构的整体状况 |
第五章 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中的人与作品 |
第一节 商业美术家与商业美术设计风格 |
一、民国初期上海商业美术家的培养 |
二、商业美术家群体与他们的设计风格 |
第二节 商业美术家分流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设计 |
一、商业美术家的分流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审美对上海美术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美术设计机构作品存在的合理性缘由 |
一、生活与生产同构论:一个理论预设 |
二、美术设计作品的两个层次结构 |
第六章 余论:走向改革之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上海部分美术设计机构一览表(1902-1962)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设计展览 |
致谢 |
(3)《十月》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小说与《十月》 |
2.1 惊艳:现实主义与中篇的辉煌 |
2.2 砥砺:风格与形式 |
2.3 式微:《废都》的刊发与文学的世俗化 |
第3章 新世纪的《十月》 |
3.1 矛盾:传统理念与现实环境 |
3.2 冲突:坚守文风与全面变革 |
3.3 抉择:中篇的坚守与长篇的另起 |
第4章 《十月》新时期以来的总体小说贡献 |
4.1 根本:作家与作品 |
4.2 选择:类型与集群 |
4.3 影响:倡领与团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突破和创新 |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女性城市小说研究 |
2.1 界定的艰难:城市文学/都市文学 |
2.2 本土化的城市文化研究 |
2.3 城市和女性的交融共生的关系 |
2.4 女性城市写作立场的自觉选择 |
2.4.1 城市叙述的缺失 |
2.4.2 城市生活与精神的张扬 |
2.5 90 年代女性城市小说的创作类型和表现形态 |
2.5.1 城市民谣——世情生态小说 |
2.5.2 商海无情——市情商态小说 |
2.5.3 私人生活——女性私人化小说 |
2.5.4 城市宝贝——女性物化小说 |
2.6 90 年代女性城市小说同90 年代男性城市小说的比较 |
2.6.1 表现对象不同 |
2.6.2 精神归属不同 |
第3章 城市的血脉:地域属性的彰显 |
3.1 地域文化:文学的本根属性 |
3.2 “乡村之根”的文学探寻 |
3.3 女性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城市之根”的文学探寻 |
3.3.1 城市的“外衣”——地域文化的物质层面表征 |
3.3.2 城市的“骨架”和“灵魂”——地域文化的制度层面和哲学层面表征 |
3.4 女性城市小说中地域文化的女性化风貌 |
第4章 女性城市写作中地域文化的时代性变迁 |
4.1 地域文化的历时性变迁 |
4.1.1 作家个体的文本变迁 |
4.1.2 作家群体的代际变迁 |
4.1.3 同一部作品中的历史变迁 |
4.2 地域文化的共时性变迁 |
第5章 地域文化对女性作家创作的影响 |
5.1 西风浸染的海派地域文化下的上海女作家 |
5.1.1 对上海的亲和和认同——世俗日常性写作 |
5.1.2 海派情调的浸染——精致、怀旧的上海记忆 |
5.1.3 消费之城下的物化写作 |
5.2 历史和现代共生的皇城国都文化下的北京女作家 |
5.2.1 理性与庄重并行 |
5.2.2 亲近后的疏离 |
5.2.3 地域文化的交叉与融合 |
5.3 复杂多元的世俗文化熏染下的武汉女作家 |
5.3.1 平民姿态的原生态写作 |
5.3.2 根植于世俗的爱情婚恋观 |
5.4 传统之根与开放之门下的岭南女作家 |
5.4.1 对商业文明的认可和融入 |
5.4.2 温情的放纵,理性的批判 |
5.5 古韵禅意的老城文化下的苏州女作家 |
5.5.1 老城文化的传承 |
5.5.2 平淡人生的“苏州性”描绘 |
第6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女性形象 |
6.1 历史女性 |
6.1.1 对传统母亲形象的撕裂 |
6.1.2 怀旧中的“上海小姐” |
6.1.3 传统女性的失落 |
6.2 白领丽人 |
6.2.1 转型期女性 |
6.2.2 现代性女性 |
6.3 底层之花 |
6.4 城市新人类 |
6.4.1 对主流文化的颠覆和解构 |
6.4.2 性欲的狂欢 |
6.4.3 漂泊的精神危机 |
6.5 城市外来妹 |
余论 追寻女性笔下的城市地域文化写作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5)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世界奏鸣曲——新留学大潮与留学生文学的再兴起 |
第一节 从睁眼看世界到发现新大陆——留学活动的衍变 |
一、睁眼看世界——留学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
二、发现新大陆——轰轰烈烈的新留学大潮 |
第二节 从域外盗火到异国丛林中的搏击——时代记录下的留学生文学 |
一、域外盗火——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启蒙 |
二、异国丛林中的搏击——留学生文学的再兴起 |
第三节 留学生文学的界定和研究现状 |
一、留学生文学的界定 |
二、留学生文学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留学生.新移民.游子:身份的转换与创作主题的嬗变 |
第一节 留学生的困惑茫然——80 年代的留学生文学 |
第二节 新移民的精神漂泊——90 年代的留学生文学 |
第三节 游子的自我放逐——世纪之交的留学生文学 |
第三章 逃离.搏击.炫耀:物质困境的摆脱与自我理想的实现 |
第一节 贫乏与困窘——中国命运的逃避与沉重的中国情结 |
一、贫乏与困窘——中国命运的逃避 |
二、乡愁与乡怨——浓郁的中国情结 |
第二节 异国艰辛生存的亲历与倾诉 |
第三节 功成名就的展示与“淘金者”的启示 |
第四章 边缘人.国际人.世界公民:跨越国境的精神家园的迷失与找寻 |
第一节 边缘人的体验——夹缝中的人生与精神家园的迷失 |
第二节 国际人的新生——精神家园的找寻与获得 |
第三节 世界公民的新视野——新精神家园的构建与重生 |
第五章 差异.冲突.融合——跨文化语境下的艰难文化选择 |
第一节 差异与冲突——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
一、经济、政治层面的文化冲突 |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观念层面的文化冲突 |
三、婚姻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冲突 |
第二节 混杂与融合——全球化浪潮下的跨文化交流新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国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动态——以新近出版的专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2001年以来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专着概览 |
二 新的学术亮点与仍然存在的不足 |
(7)基于中国创业环境的日资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国际创业理论及其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2.2 创业过程模型 |
2.3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4 跨国公司理论 |
2.5 直接投资理论 |
2.6 创业理论国内研究动态和趋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资企业国际创业一般分析 |
3.1 日资企业国际创业发展现状回顾 |
3.2 日资企业国际创业战略分析 |
3.3 日资企业国际创业的成功经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创业战略研究 |
4.1 日资企业在华创业现状 |
4.2 日资企业中国创业战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资企业中国创业典型案例研究 |
5.1 松下电器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 |
5.2 索尼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渠道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8)论反不正当竞争范畴下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基本理论 |
2.1 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 |
2.1.1 商业秘密的概念 |
2.1.2 商业秘密的特征 |
2.2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历史沿革 |
2.2.1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雏形 |
2.2.2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
2.2.3 商业秘密保护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 |
2.3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理论依据 |
2.3.1 商业秘密权的法律性质因素 |
2.3.2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经济因素 |
2.3.3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道德因素 |
2.3.4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公共利益因素 |
2.3.5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理论依据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
第3章 有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状况及经验借鉴 |
3.1 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状况概述 |
3.1.1 美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 |
3.1.2 英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 |
3.1.3 德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 |
3.1.4 日本商业秘密法律保护 |
3.1.5 我国台湾地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 |
3.2 对各国及地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状况的综合分析 |
3.2.1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分析 |
3.2.2 其它法律保护方式的分析 |
第4章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及分析 |
4.1 现行立法的功能及效果 |
4.2 现行立法的局限 |
4.2.1 关于商业秘密的主体和范围 |
4.2.2 关于商业秘密的法律属性和权利归属 |
4.2.3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4.2.4 关于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 |
4.3 现行立法局限的原因简析 |
4.3.1 历史因素的影响 |
4.3.2 法律意识的淡薄 |
4.3.3 立法技术上的困难 |
第5章 反不正当竞争范畴下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完善与思考 |
5.1 现实方案: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法对商业秘密的规定 |
5.1.1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规范 |
5.1.2 重视其它相关法律规范对商业秘密的调整 |
5.2 理想方案:制定单独的商业秘密法 |
5.2.1 商业秘密单独立法的必要性 |
5.2.2 商业秘密单独立法的粗浅建议 |
结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9)比较广告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导论 |
第一章 比较广告的合法性判断标准 |
第一节 比较广告的合法性之辩 |
一、各国对比较广告的态度分析 |
二、比较广告存在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比较广告的合法性判断原则 |
一、真实合法原则 |
二、公平公正原则 |
三、诚实信用原则 |
第三节 比较广告的合法性适用标准 |
一、美国 |
二、欧盟 |
三、其它国家或地区比较广告的规定 |
第二章 利用比较广告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认定和处理 |
第一节 比较广告中几种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一、比较广告与不正竞争的关系 |
二、比较广告构成商业低毁的认定 |
三、比较广告构成商标侵权的问题 |
第二节 比较广告中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
一、内容真实的比较广告的认定 |
二、比较广告中“最高级形容词”的使用问题 |
三、未确定事实在比较广告中的使用问题 |
第三节 比较广告法律实务问题研究 |
一、案情介绍 |
二、罗氏上海公司的行为是否是广告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
三、比较广告的使用范围 |
四、如何确定赔偿数额 |
第三章 完善我国比较广告法律规则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我国比较广告法律规定及存在的缺陷 |
一、我国比较广告的立法现状 |
二、我国比较广告立法存在的缺陷 |
第二节 我国比较广告法律规则的完善 |
一、修改《广告法》,将比较广告纳入《广告法》的调整范围 |
二、协调《广告法》与其他法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经济伦理思想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缘起及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要义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二、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 |
三、群体本位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生产伦理思想 |
二、交换伦理思想 |
三、分配伦理思想 |
四、消费伦理思想 |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特征 |
一、贵义贱利 |
二、崇公黜私 |
三、重本抑末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经济伦理思想转向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御侮图强:中国近代化的路径选择 |
一、鸦片战争强制中国改变社会自身运动方向 |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动 |
三、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开始向近代社会文明转型 |
第二节 西学东渐:对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反思与张扬 |
一、近代中国充满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
二、近代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擅变 |
第一节 近代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变革的历程 |
一、“中体西用”的洋务之思 |
二、“定为工国”的维新之变 |
三、“实业救国”的革命之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变革的特点 |
一、义利合一 |
二、合公为私 |
三、本末并重 |
第四章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 |
第一节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异质冲突 |
一、义利观相背离 |
二、公私观相对立 |
三、经济伦理模式相抵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 |
一、互利交换原则 |
二、规范意识 |
三、伦理精神 |
第五章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义利统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义利观 |
一、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解读 |
二、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型 |
第二节 天人和谐:可持续发展伦理的基本理念 |
一、传统生产伦理观的现代观照 |
二、天人合一观与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
第三节 诚实守信:市场交换的伦理纽带 |
一、诚信:从传统走向现代市场 |
二、市场经济呼唤现代诚信 |
第四节 尚俭节用:消费方式的伦理基点 |
一、构建新型消费伦理的路径选择 |
二、节约消费与可持续消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00商战新视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D]. 曹汝平. 上海大学, 2016(02)
- [3]《十月》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D]. 汪全玉. 浙江大学, 2014(08)
- [4]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D]. 李冬梅. 吉林大学, 2011(04)
- [5]跨文化交流与当代留学生文学研究[D]. 张卓. 吉林大学, 2010(05)
- [6]中国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动态——以新近出版的专着为例[J]. 程希. 东南亚研究, 2007(05)
- [7]基于中国创业环境的日资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研究[D]. 康凡. 吉林大学, 2007(03)
- [8]论反不正当竞争范畴下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D]. 燕昭乐. 西南交通大学, 2006(11)
- [9]比较广告法律问题研究[D]. 欧阳怡芳. 四川大学, 2006(03)
- [10]中国经济伦理思想转型研究[D]. 汪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