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网膜电图强度-反应曲线的拟合方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琛[1](2021)在《老化与屈光参差弱视对视觉皮层神经网络信息编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感官系统中被研究得相对透彻的一员,视觉系统是探究神经网络编码模式的重要窗口。在此,我们分别以衰老和弱视作为研究模型,探究了视皮层神经网络在老化和运动双稳态知觉中对噪音的处理机制。在视皮层中,老年动物的神经元反应与青年动物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出增加的反应变异性和降低的信噪比,这表明老年动物视皮层神经元的信息处理能力出现衰退。为了抵抗单个神经元反应变异性升高所导致的信息丢失,神经网络需要一些机制来减少反应变异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其一是神经元之间的冗余效应;其二是加权平均的信息处理方式。冗余作用可以通过增加信息在个体中的备份,从而降低单个神经元反应变异性对神经元群体所携带的信息的负面影响。那么在老化皮层神经网络中冗余效应是否和青年动物一样有效呢?通过互信息计算,我们发现了猕猴次级视皮层(V2)神经元群体在老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冗余作用下降,使得神经网络无法抵抗噪音的影响,进而表现出群体信噪比的下降。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这种噪音调节编码下降的原因。通过计算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我们发现突触传递效率下降导致的神经元反应相似性减退及其对信息冗余的贡献下降,是造成老化视皮层神经网络冗余效应衰退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为老化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下降提供了新的视角。神经元网络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整合单个神经元所携带的信息,因此能够将单个神经元的反应变异性通过平均的方式部分消除,但是噪音相关性的存在减弱了噪音消除的效果。本实验室前期的工作表明在老年猕猴的视觉皮层神经元之间的噪音相关性明显高于青年猕猴,同时噪音相关性的增加与抑制性神经元功能的衰退表现出明显的关系。然而抑制性神经元如何调控噪音相关性呢?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我们使用不同类型的转基因小鼠,通过化学遗传调控分别抑制了 PV+、SST+、VIP+三类主要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并检测了神经元群体在调控前后的噪音相关性变化。结果表明,PV+和SST+神经元活性衰退均能引起小鼠视皮层神经网络的噪音相关性增加。我们通过波形特征分离出PV+抑制性神经元,发现其去相关作用减弱,提示这类神经元以去相关的方式参与调节噪音相关性。VIP+神经元的活性衰退则被发现能引起神经网络的噪音相关性降低。我们认为这与VIP+神经元在皮层网络中主要起的是去抑制作用有关。通过数据建模,我们分别探究了抑制作用和去抑制作用对噪音相关性的影响,模拟结果均与记录到的电生理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一结果明确了抑制系统调控噪音相关性的机制,阐明了不同亚型抑制性神经元在调节皮层神经网络信息编码中的具体作用,也告诉了我们衰老过程中抑制系统的衰退导致了噪音相关性升高的神经机理,为深入了解老化大脑的神经机制并寻求改善途径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除了自然老化,疾病也会影响视觉皮层网络的神经编码。视觉发育疾病——屈光参差弱视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我们对比了这类视功能损伤患者和视觉发育正常的被试在观察运动双稳态刺激时的表现。通过调节刺激对比度改变皮层网络的噪音水平,我们发现弱视患者的双稳态知觉并不随之表现出系统性的变化。进一步使用双稳态神经网络模型验证表明,噪音水平会显着影响双稳态感知中的知觉转换频率和持续时间。这一结果与我们在对照组被试上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是一致的,提示我们屈光参差弱视患者的神经网络可能对噪音的变化存在一套异常的编码模式。我们在老化和屈光参差弱视两种不同的模型上分别对神经网络的信息编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两者均会对视皮层的信息处理造成影响,而对噪音的处理或在其中扮演了 一定的角色。
梁晓哲[2](2021)在《基于事件相关电位及行为特征对海洛因戒断者的分析和识别》文中指出海洛因是依赖性最强的阿片类药物之一,吸食者戒断后在生理上产生恶心、颤栗、发冷或睡眠障碍等症状,心理上出现对海洛因的渴望,行为上产生强烈的觅药倾向。化学检测可以精确地识别出近期吸食过海洛因的人,但是对于中长期戒断者的识别效果不佳。目前,与海洛因戒断者(Abstinent Heroin Addicts,AHAs)相关的研究发现他们大脑内的奖赏加工过程和注意偏向出现了异常,在风险决策任务中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行为模式。因此本文使用了一个含有高低风险的赌博范式,在分析两类人群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和行为差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特征选择算法和最优化算法构建了分类模型,最终实现了海洛因戒断者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的分类。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任务态下发现相较于正常对照,海洛因戒断者在Fz电极上存在许多统计上有显着差异的ERP成分,这表明他们前额与奖赏有关的回路受到了损伤并难以恢复。在静息状态下,海洛因戒断人群和正常人群的脑电信号无论是在时域上还是时频域上都无显着差异。通过对Fz电极任务态下的数据进一步的分析,ERP的时域结果显示:海洛因戒断者的N100和P300的振幅值减小、P300潜伏期变短,ERP成分上的差异表明海洛因戒断人群对金钱刺激的认知和加工过程仍存在异常。ERP均值和方差的减小表明他们对金钱刺激更不敏感,这与他们行为上的表现一致。ERP的时频域结果表明:N200成分δ节律的能量在四种得失刺激下均出现显着差异。P300成分δ节律的能量在大幅奖惩刺激下产生了显着差异。在两类人群受正性结果刺激时,N100成分δ和θ节律的能量产生了显着差异。行为结果表明:海洛因戒断者对金钱刺激不敏感、处于一个更冲动的行为模式,具体表现为他们偏好于高风险选项、决策时间更短。(2)为了实现快速、准确分类海洛因戒断者和健康对照的目标,本文首先利用了行为数据和Fz电极的ERP数据构造特征。接着使用Relief F和SVM-RFE两种特征选择算法对特征进行排序,最后分别利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构建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模型。结果表明使用Relief F和PSO算法可以获得最优的分类性能,上述方法对两类人群的分类正确率可达85.22%。对于不同的结果刺激,使用得99分的数据时效果最好,对两类人群分类可以实现88.63%的正确率。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证明了海洛因戒断者与健康对照在任务态下仍旧存在ERP和行为特征上的差异,并且经过合理的特征选择算法和最优化算法处理后可以用来识别海洛因戒断者。这些对海洛因戒断人群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研究他们奖赏回路的异常和分析认知加工过程和注意偏向的改变。本研究弥补了化学检测的不足之处,未来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海洛因戒断患者的辅助识别方法。
孙晓萌[3](2020)在《电针对无昼夜节律小鼠脑及肝组织内5-HT节律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肝俞”对无昼夜节律模型小鼠脑及肝组织中5-HT节律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中枢和外周系统的生物钟节律的调节,并初步阐释电针“肝俞”对恢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144只SPF级雄性6周龄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36只。在室温环境20℃~25℃的SPF饲养室内适应性驯化饲养1周,空白组予以常规饲养,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经非穴组采用2h光照/2h黑暗的短时间剥夺法造模5天。造模后根据小鼠的行为学特征判断其造模是否成功。针刺组于实验第13天开始进行针刺治疗,取双侧“肝俞”穴,连接6805-AII型电针仪治疗,输出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双侧穴位,电针刺激参数为疏密波4/20Hz;疏密周期为6秒,电流调节至针柄微微抖动即可,每次留针20分钟,持续治疗5天。非经非穴选择小鼠双胁下固定对照点,电针参数同针刺组。模型组每日只给予以相同方式固定,不做针刺干预。2.针刺治疗后取材,于一天内10:00(CT10)、12:00(CT12)、14:00(CT14)、16:00(CT16)、18:00(CT16)、20:00(CT20)、22:00(CT22)、0:00(CT0)、2:00(CT2)、4:00(CT4)、6:00(CT6)、8:00(CT8)共12个时间点进行断颈处死,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用手术器械快速撬开颅骨,剥离脑组织,取出脑干组织置于固定液中备用;后将小鼠固定于平板上,用手术剪刀剪开腹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腹腔,取出肝组织置于-80℃冰箱冷藏。3.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小鼠大脑中缝核5-HT,以及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脏内5-HT含量,并分析数据。结果:1.造模前,各组小鼠均表现出稳定的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各组日间与夜间活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造模组小鼠开始出现狂躁、食量增加、白天活动频繁、睡眠时间不规律,造模组与空白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2.针刺治疗后,小鼠脑内5-HT节律表达显示,空白对照组存在昼夜节律(P<0.05),模型组昼夜节律消失(P>0.05),针刺组节律得到恢复(P<0.05),非经非穴组未恢复至正常昼夜节律(P>0.05)。组间比较,空白组与针刺组5-HT的节律分泌具有显着相关关系(P<0.01)。3.针刺治疗后,依据小鼠肝组织内5-HT节律表达显示,空白组具有正常的昼夜节律(P<0.01),模型组与非经非穴组昼夜节律消失(P>0.05),针刺组昼夜节律恢复(P<0.05)。组间比较,空白组与针刺组5-HT的节律分泌趋势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结论:1.采用2h光照/2h黑暗交替光照可使小鼠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作为复制无昼夜节律小鼠模型的造模方法。2.针刺“肝俞”可使无昼夜节律小鼠脑内5-HT节律恢复正常表达。3.针刺“肝俞”可使无昼夜节律小鼠肝组织内5-HT节律恢复至正常。
邓青燕[4](2020)在《不同特性LED光场中斑马鱼(Danio rerio)趋光行为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鱼类趋光性研究是鱼类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光诱渔业应用和集鱼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早期的灯光诱集行为主要应用于海水鱼的捕捞,随着对鱼类趋光行为的深入研究,淡水鱼的养殖中也逐渐推行灯光诱集技术。在规模化的淡水鱼工厂化养殖中,光照对养殖鱼类的摄食、繁殖、孵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重要的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不同色温、不同波长的LED光源,在实验室可控环境下,利用自制鱼类趋光实验装置探究分析斑马鱼的趋光行为特征。针对暖白光(3122 K)、中性光(4021 K)、冷白光(6567 K)三种不同色温的光源,研究了在实验室环境下白色光源光照环境对斑马鱼Danio rerio趋光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斑马鱼对三种色温的瞬时反应强度为:暖白光组(5 s)>冷白光组(15 s)>中性光组(25 s);斑马鱼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数量变化规律为:近光区较高、过渡区较低、弱光区较低、远光区较高的“U”型分布,三种色温情况下出现“U”型分布的时间分别为3、2、4 min;短时间曝光即1 min内斑马鱼对三种色温光照环境的敏感程度为:中性光组>冷白光组>暖白光组;长时间曝光即30 min内斑马鱼正趋光性最强分别为暖白光组第30 min为+0.127、中性光组第30 min为+0.04、冷白光组第25 min为+0.113,即暖白光组>冷白光组>中性光组。研究表明,斑马鱼对暖白光光照环境更为敏感,但相较于中性光和冷白光快速反应式的趋向性,暖白光的适应过程表现为缓慢的趋向性,而且为稳定的正趋光性。使用5种单色光源“红光(625±5)nm、黄光(585±5)nm、绿光(525±5)nm、蓝光(455±5)nm、紫光(400±5)nm”,通过实验,研究了单尾和多尾(50尾)斑马鱼在5种单色光照环境下的趋光反应。实验表明,单尾斑马鱼在单色光环境下的停留时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绿光24.11%、红光15.02%、紫光10.35%、蓝光8.87%、黄光7.96%,绿光显着(P<0.05)高于黄光和蓝光,红、黄、蓝和紫光四个区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多尾(50尾)斑马鱼趋光率为紫光21.31%、红光19.96%、绿光19.58%显着高于蓝光14.07%和黄光9.58%(P<0.05),无论是多尾(50尾)还是单尾斑马鱼在黄色光环境下趋光反应最不明显;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选择指数表明:单尾斑马鱼和多尾(50尾)斑马鱼均趋向蓝、绿光,回避黄光,紫光和红光则表现为单尾时回避,多尾(50尾)斑马鱼时趋向;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瞬间适应能力由强到弱为绿光、红光、紫光、蓝光、黄光;斑马鱼不喜欢黄光环境,对紫光、红光、绿光表现强烈的趋向性,对蓝光的喜好程度适中。
杜建玮[5](2020)在《驾驶员对可变标志的信息认知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交通系统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从而促进了各种新技术用于改善交通系统的运行,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更新和交通运行效率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变信息标志VMS(Variable Message Sign)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信息发布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的管理中,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对引导其选择合理路径,避免拥堵扩散,均衡路网交通量具有显着的价值。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VMS的布设效果不尽人意,出行者对VMS信息的利用度及信任度较低。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对VMS发布图符信息数量及大小等缺乏设计标准,影响驾驶员对VMS的认知能力,使得VMS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针对目前驾驶员对VMS信息认知过程、VMS设计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解决以下四个问题:VMS信息量化方法:以信息论为基础,对现常用交通标志元素进行分类,分别明确单义元素和组合元素信息量化遵循的计算原则,结合认知理论,确定信息量化时的基本单位、单位元素信息量大小,以此构建VMS信息量化模型。驾驶员信息获取度评价:基于驾驶员对VMS识别过程特性,提出认度概念;根据VMS是否换屏将其分为静态VMS和动态VMS,分别分析了影响驾驶员视认的主要因素,选取合适的指标评价驾驶员正确完整的获取标志传递信息的程度,通过模型和实测对比试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其结果表明:VMS信息量大于90bit时,信息量轻度过载;当静态VMS认度率低于0.8或动态VMS周期有效度小于0.9时,此时被试无法对VMS进行充分视认。驾驶员信息利用度评价:VMS布设于交通关键点前方,驾驶员获取信息后需保持有用信息至关键点处,以保证进行正确的响应。基于驾驶员信息加工过程,通过试验分析动态视认条件下驾驶员信息获取情况,提出信息保存度概念;总结驾驶员短时记忆衰减规律,构建不同信息保存度下驾驶员最大短时记忆时间计算模型,并选取记忆有效度为指标对驾驶员信息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记忆有效度大于0.85而小于1.5时,VMS的效度较好。驾驶员认知负荷分析:为研究认知过程中不同标志信息密度使驾驶员产生的视觉工作记忆负荷,本文利用E-Prime软件获得试验中驾驶员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利用SPSS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刺激强度在14.16bit/m2内,反应时在1800ms内,正确率大于70%;刺激间隔时间为15s时,反应时低于1700ms,被试的正确率接近80%,此时被试承受适当的工作负荷,并应用上述结论给出不同限速情况下VMS与传统静态标志组合布设的建议布设间距。
戴旭锋,刘晓玲[6](2007)在《大鼠玻璃体内注射二甲基亚砜对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大鼠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将不同浓度的DMSO溶液分别注入各组大鼠实验眼的玻璃体腔,经玻璃体液稀释后,DMSO在玻璃体腔的终浓度依次为0.1%、0.2%、0.5%和1.0%。对侧眼作为对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前及注射后第2、第4、第7、第10天对暗适应ERGb波进行检查。结果注射DMSO溶液后,0.5%、1.0%组实验眼b波幅值较对照眼显着上升,而在0.2%、0.1%组却无显着性差别。注射后,各组实验眼b波潜时与对照眼相比差异均无显着性。结论DMSO在玻璃体腔的终浓度≥0.5%时会影响视网膜的功能,而浓度≤0.2%时则无明显影响,因此在动物实验中不能忽视DMSO的浓度因素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沈吟[7](2006)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甘氨酸受体介导的对视网膜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活动的调制》文中研究表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甘氨酸受体介导的对视网膜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活动的调制 1.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介导的对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活动调制 谷氨酸是脊椎动物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一般认为,视网膜水平细胞上仅存在谷氨酸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亚型,而NMDA受体在的视网膜水平细胞上并无功能性表达(除鲶鱼)。我们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在鲫鱼视网膜的视锥驱动的水平细胞(H1细胞)上观察到NMDA受体亚基NR1的表达,而视杆驱动水平细胞(H4细胞)上并无表达。全细胞膜片钳实验表明,当NMDA和其共同激动剂(co-agonist)甘氨酸同时施加时,H1细胞上可诱导内向电流,这一点电流能被NMDA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D-α-氨基磷酸基戊酸(D-AP5)完全压抑,也可为NMDA受体的甘氨酸位点的阻断剂5,7-二氯犬尿烯酸(DCKA)完全压抑。应用钙成像技术的研究进一步表明,NMDA明显增加H1细胞的细胞内钙浓度,且钙浓度的增大可被D-AP5压抑,但NMDA并不能增加H4细胞的胞内钙浓度。在分离灌流的视网膜标本上进行的细胞内记录实验表明,在含镁的Ringer’s中,NMDA可降低H1细胞在撤光时所产生的超射(OFF-overshoot)反应,提示在生理状态下的NMDA受体可能参与了水平细胞的明暗变化时的功能调节。 NMDA也参对视锥主导的双极细胞的感受野的调节。在分离灌流的鲫鱼视网膜上,我们用细胞内记录的方法观察到,NMDA压抑ON型视锥主导的双极细胞(ON-CBC)的中心对光反应,但增加了其感受野周围的超极化对光反应。NMDA对OFF型视锥主导的双极细胞(OFF-CBC)的中心反应幅度没有影响,但减小其感受野周围的对光反应。双极细胞的周围反应可能来自于外网层的水平细胞的作用或内网状层的无长突细胞的作用。NMDA对双极细胞感受野的调制似非由于其对水平细胞的作用;若系如此,对ON型和OFF型的双极细胞周围感受野不应是相反的调制作用。我们进一步考察NMDA对持续型的ON型及OFF型无长突细胞(ON-AC和OFF-AC)的作用。灌流施加NMDA增加ON-AC的对光反应,但是减小OFF-AC的对光反应,这些作用可被D-AP5压抑。上述结果提示,NMDA可通过作用在无长突细胞上的NMDA受体,调制CBC的周围对光反应;对ON-CBC的中心反应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由双极细胞本身的NMDA受体介导。 2.甘氨酸受体介导的对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活动的调制 甘氨酸是视网膜中主要的抑制性递质之一。我们研究了甘氨酸对双极细胞感受野的调制。首先,我们用胞内记录和膜片钳技术研究了甘氨酸对ON型视杆主导的双极细胞(ON-RBC)的作用。ON-RBC没有典型的感受野周围,4mM的甘氨酸使ON-RBC超极化,对光反应增大,其作用可被甘氨酸的拮抗剂士的宁所阻抑。视网膜薄片膜片钳实验表明,不论在ON-RBC的轴突还是树突上局部施加甘氨酸都不能直接诱导电流,说明ON-RBC本身并不表达功能性的甘氨酸受体。对视网膜电图(ERG)的研究结果表明,甘氨酸可增大暗视ERG的PⅢ成分,反映甘氨酸可增强视杆细胞的活动。这提示,甘氨酸对ON-RBC的作用很可能是间接通过作用在视杆细胞上的甘氨酸受体而产生。 用细胞内记录的方法也考察了甘氨酸对视锥主导的双极细胞的调制。4mM甘氨酸使ON-CBC膜电位去极化,对光反应减小,但该作用不能被10μM士的宁翻转,却可以被DCKA所阻断。甘氨酸对OFF-CBC的作用是使其膜电位超极化,并压抑其对光反应,该作用可被士的宁所翻转。甘氨酸对不同种类的视锥双极细胞的调制方式显然是由不同受体亚型介导的。
闫海燕[8](2006)在《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感光、趋光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光镜、组织解剖学及电生理学方法对多种农田、果园等生态系统的捕食性天敌优势种—龟纹瓢虫的感、趋光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头正前方观,龟纹瓢虫成虫的复眼外形似半球,且后方稍向内合拢。每个复眼约包括630个小眼。每个小眼是由一套屈光器(一个角膜和一个晶锥)、6至8个小网膜细胞及其特化产生的视杆和基细胞等几部分组成,从解剖学上表明其复眼类型属于并列像眼。此外,晶体周围及小网膜色素细胞内均含有丰富的色素颗粒。 2.小眼整体纵切显示,其上、下段色素颗粒分布相对较多,中段分布较少。明、暗适应状态对小眼的色素颗粒分布有影响,性别对其分布无明显影响。其中,明适应状态下色素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视杆两侧上下,暗适应状态时色素颗粒则主要分布在视杆部位的上侧,显示其具有一定的重叠眼性质,初步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复眼兼具并列像眼和一定的重叠象眼性质;而在相同的明、暗适应状态下其雌、雄成虫复眼的色素颗粒分布间无明显差异。 3.紫外和大部分可见光区的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刺激均能使龟纹瓢虫成虫复眼产生振幅不等的ERG反应。依据反应的相对光强LogⅠ振幅的大小(峰-峰值),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光谱敏感曲线在340~605nm的波谱范围内表现为3个大小不等的峰,其中主峰位于黄绿光区的562nm处,次峰位于524nm处,且主次峰ERG值相差不是很大,第三峰位于蓝光区的460nm处,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可能具有1至3种不同的光感受器类型。 4.光强度对龟纹瓢虫成虫复眼ERG值有影响。在一定的光强度范围内,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ERG值随白光刺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前期增长较缓慢,后期逐渐呈现快-慢交替的趋势,整体趋势呈现出近“J”型的式样,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复眼具有相当强的光强度自调节和耐光能力。 5.性别、昼夜节律及暗适应时间长短均对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ERG值有一定影响。白天和夜晚暗适应一定时间,在相同的相对光强度下,雄成虫的ERG值大于雌成虫;暗适应一定时间,在相同的相对光强度下,雌雄成虫的ERG值均为夜晚高于白天;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雌雄成虫的ERG值均随暗适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最后达一平台。不同的个体在白天和夜晚,ERG值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不同,白天一般需要约120min,夜晚相对短些,一般需要100min左右。这可能和不同个体之间在白天和夜晚复眼内细胞色素颗粒的移动速度不同有关。 6.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ERG波形成分一般由4个部分组成:开光反应、正相电位、持续负电位和闭光反应,但闭光反应较小,不易看见。其中,光强、波长及刺激时程分别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魏国树,刘小侠,张青文,吴卫国[9](2005)在《光波及光强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室内行为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波长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成虫趋光、避光反应及其与光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①一定时间暗适应的棉铃虫蛾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均具有趋光行为反应,依其趋光反应率大小,其光谱反应曲线在340-605nm波谱范围内,表现为大小较复杂的几个峰,其中两个峰分别在蓝光区483nm、紫外区340nm,另在近紫外的400nm绿黄光区的538nm有峰。②一定光强度范围内,棉铃虫蛾的趋光反应率随单色光和白光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大,至一定光强度时增加变缓,呈现近似S型曲线式样。③性别、日龄对棉铃虫蛾的光谱、光强度反应曲线均有一定影响,雌性较雄性的趋光反应率和可适应的光强度高,1、3、5日龄蛾中以3日龄的趋光反应率和可适应的光强度高。④棉铃虫蛾的趋光、避光反应行为具有相似的波长及光强度选择机制。
汤黎明[10](2004)在《神经阈值检测系统与图谱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神经科学的特殊性,其基础研究一直非常薄弱。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癫痫的外科治疗及其相关研究,从工程学角度解决了非器质性改变癫痫病灶无法定位和进行外科治疗的难题。但对于外界因素引起的神经电学特性改变,导致的行为功能的损坏,目前临床还无法进行诊断、治疗。本文通过对神经电学特性(主要是神经阈值)的相关研究,为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带来新的方法,也为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了新的手段,丰富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 本文首先论述了神经阈值的概念、特性和产生机理,强调了神经阈值检测系统及其临床应用意义。介绍了神经阈值检测系统及图谱的临床应用范围、实例、取得的成果,尤其对神经性疾病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 其次,揭示了神经电信号传递及原因,离子通道在神经电信号传导方面的应用:建立了神经元电学模型;研究了神经元生物电产生、神经元膜等效电路及膜电路中各参数对电信号时程、传导效率、传导速度的影响。 针对神经电学性能的非线性和弱信号特性,提出了系统软件、硬件设计方面的要求,总体设计的思路和对系统选择硬件的原则,软件设计的方法、步骤,研制出神经阈值检测系统。探索了神经阈值图谱的动物实验方案,建立了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方案,应用数理统计对不同波形、占空比、强度方面进行分折,应用频谱分折法对结果进行判断,取得了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结论。 最后叙述了神经阈值图谱建立对神经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意义。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二、视网膜电图强度-反应曲线的拟合方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网膜电图强度-反应曲线的拟合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老化与屈光参差弱视对视觉皮层神经网络信息编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老化与弱视对视觉系统的影响(综述Ⅰ) |
1.1 引言 |
1.2 老化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
1.2.1 老化视皮层中神经元的结构改变 |
1.2.2 老化视皮层中神经元的反应特性改变 |
1.2.3 衰老降低个体的视觉感知 |
1.2.4 老化大脑中的兴奋-抑制失衡导致感知觉功能下降 |
1.3 屈光参差性弱视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
第二章 感觉系统中的神经网络信息编码及噪音调节机制(综述Ⅱ) |
2.1 引言 |
2.2 神经元放电活动中的噪音 |
2.2.1 神经元的放电模式 |
2.2.2 神经编码过程中的噪音 |
2.3 神经活动中的噪音与知觉决策 |
2.4 神经网络如何限制噪音对信息传递过程的影响 |
第三章 老化降低次级视皮层神经网络的信息传递鲁棒性(研究Ⅰ) |
3.2 引言 |
3.3 材料与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老化V2局部神经网络中不可逆转的噪音调节能力衰退 |
3.4.2 老化降低皮层神经元信号相似性及其对冗余信息的贡献 |
3.4.3 老化降低V2区神经元间的连接强度和突触传递效率 |
3.5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亚型抑制性神经元衰退对视皮层神经网络噪音水平的调节影响(研究Ⅱ) |
4.2 引言 |
4.3 材料与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抑制GABA系统增加皮层局部神经网络噪音水平 |
4.4.2 抑制PV+神经元降低皮层局部神经网络噪音调节能力 |
4.4.3 SST+神经元参与皮层神经网络噪音调节 |
4.4.4 VIP+神经元通过去抑制作用参与对皮层网络噪音水平的调节 |
4.4.5 模拟神经网络 |
4.5 讨论 |
第五章 弱视视觉皮层的运动双稳态知觉编码(研究Ⅲ) |
5.2 引言 |
5.3 材料与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弱视患者在高对比度下的运动双稳态知觉 |
5.4.2 弱视的运动双稳态知觉对噪音变化不敏感 |
5.4.3 弱视视觉皮层在运动双稳态运动编码中的噪音编码异常 |
5.5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已(待)发表文章 |
(2)基于事件相关电位及行为特征对海洛因戒断者的分析和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成瘾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 海洛因成瘾机制 |
1.2.2 脑科学相关技术 |
1.2.3 成瘾者的相关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脑电信号及预处理 |
2.1 脑电信号概述 |
2.2 脑电信号的采集及相关原理 |
2.2.1 脑电信号特点 |
2.2.2 脑电电极及安放方法 |
2.2.3 实验准备过程 |
2.3 数据处理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算法介绍 |
3.1 特征选择算法 |
3.1.1 ReliefF算法 |
3.1.2 SVM-RFE算法 |
3.2 最优化算法 |
3.2.1 网格寻优算法 |
3.2.2 遗传算法 |
3.2.3 粒子群算法 |
3.3 支持向量机 |
3.4 小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洛因戒断人群的ERP和行为特征分析 |
4.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4.2 实验材料及数据处理流程 |
4.2.1 实验范式与流程设计 |
4.2.2 实验对象 |
4.2.3 电极选择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不同电极结果 |
4.3.2 事件相关电位统计结果 |
4.3.3 行为结果 |
4.4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洛因戒断人群的识别研究 |
5.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5.2 构建脑电特征及行为特征 |
5.3 分类模型的构建 |
5.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电针对无昼夜节律小鼠脑及肝组织内5-HT节律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针灸治疗失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不同特性LED光场中斑马鱼(Danio rerio)趋光行为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现状分析 |
1.2.2 鱼类的趋光原理 |
1.2.3 斑马鱼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色温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
2.1.2 单色光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色温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
3.1 三种色温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
3.1.1 不同色温环境下斑马鱼的瞬时反应 |
3.1.2 不同色温环境下斑马鱼的分布 |
3.1.3 斑马鱼对不同色温环境下各区域敏感程度 |
3.2 三种色温光照强度对斑马鱼趋光率的影响 |
3.3 三种色温光源对斑马鱼趋光指数的影响 |
3.4 分析讨论 |
3.4.1 斑马鱼对三种光源的敏感特性分析 |
3.4.2 斑马鱼在白色光源环境下的分布特征 |
3.4.3 光照时间对斑马鱼的趋光行为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色光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
4.1 单尾斑马鱼在5种单色光环境下的反应 |
4.2 多尾(50尾)斑马鱼在5种单色光环境下的趋光率 |
4.3 斑马鱼在5种单色光区域的选择指数 |
4.3.1 单尾和多尾(50尾)斑马鱼的选择指数 |
4.3.2 多尾(50尾)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选择 |
4.4 讨论 |
4.4.1 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趋光性 |
4.4.2 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选择性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1.1 色温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
5.1.2 单色光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驾驶员对可变标志的信息认知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VMS的发展现状 |
1.3.2 VMS的有效性研究现状 |
1.3.3 驾驶员认知负荷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VMS的认知理论基础 |
2.1 驾驶员视知觉工作原理 |
2.1.1 驾驶员视觉感知机理分析 |
2.1.2 驾驶员视知觉过程 |
2.2 驾驶员短时记忆 |
2.2.1 记忆多阶段模型 |
2.2.2 短时记忆 |
2.2.3 工作记忆 |
2.3 驾驶员认知负荷 |
2.3.1 认知负荷理论 |
2.3.2 认知负荷度量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视知觉的VMS认度评价 |
3.1 VMS信息量度量方法 |
3.1.1 信息及信息论概述 |
3.1.2 VMS信息度量方法 |
3.2 VMS认度及评价指标 |
3.3 静态VMS认度评价 |
3.3.1 静态VMS认度评价模型 |
3.3.2 驾驶员可获取信息系数的测定 |
3.4 动态VMS认度评价 |
3.5 VMS认度评价模型测试 |
3.5.1 试验概况 |
3.5.2 静态VMS对比试验 |
3.5.3 动态VMS对比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短时记忆的VMS效度评价 |
4.1 驾驶员信息保存时间量化 |
4.1.1 驾驶员信息加工过程 |
4.1.2 驾驶员信息保存 |
4.1.3 驾驶员信息保存时间量化模型 |
4.2 VMS效度评价 |
4.2.1 VMS效度及评价指标 |
4.2.2 VMS效度评价模型 |
4.3 VMS效度评价模型测试 |
4.3.1 试验材料 |
4.3.2 试验设备 |
4.3.3 试验被试 |
4.3.4 试验流程 |
4.3.5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驾驶员视觉工作记忆负荷试验 |
5.1 试验目的与试验方案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备 |
5.1.4 试验被试 |
5.1.5 试验名词解释 |
5.1.6 试验方案 |
5.2 试验数据处理 |
5.2.1 数据合并和提取 |
5.2.2 数据处理 |
5.3 试验数据分析 |
5.3.1 试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3.2 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4.1 反应时 |
5.4.2 正确率 |
5.4.3 结果分析总结 |
5.5 组合交通标志布设间距的确定 |
5.5.1 布设间距计算模型 |
5.5.2 模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大鼠玻璃体内注射二甲基亚砜对视网膜电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动物分组 |
1.3 注药方法 |
1.4 ERG检查 |
1.5 刺激条件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甘氨酸受体介导的对视网膜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活动的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缩略语及符号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正文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1.细胞内记录 |
1.1 标本 |
1.2 灌流系统 |
1.3 光刺激系统 |
1.4 记录系统 |
1.5 基本实验程序 |
1.6 细胞类型的鉴定 |
2.视网膜电图记录 |
3.膜片钳记录 |
3.1 分离细胞膜片钳记录 |
3.2 视网膜薄片标本膜片钳记录 |
4.免疫组织化学 |
4.1 视网膜垂直切片 |
4.2 视网膜分离细胞染色 |
4.3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 |
5.Western blot分析 |
6.单细胞钙成像 |
7.溶液与药品 |
8.数据处理 |
(三)、实验结果 |
1.鲫鱼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的分类及功能 |
1.1 鲫鱼水平细胞的分类和主要特点 |
1.2 鲫鱼双极细胞的分类和主要特点 |
1.3 辛二烯醛解耦联作用对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的影响 |
2.鲫鱼水平细胞的功能性NMDA受体 |
2.1 水平细胞上表达NR1亚基 |
2.2 水平细胞上NMDA受体的一般特性 |
2.3 水平细胞上NMDA受体的生理功能 |
3.NMDA对鲫鱼双极细胞感受野的调制 |
3.1 NMDA对双极细胞中心周围反应的作用 |
3.2 NMDA对给光持续型无长突细胞光反应的调制作用 |
4.甘氨酸对鲫鱼视杆主导的双极细胞的感受野的调制 |
4.1 甘氨酸对ON-RBC的作用 |
4.2 甘氨酸不能在ON-RBC上诱导电流 |
4.3 甘氨酸增大视杆细胞的对光反应 |
5.甘氨酸对鲫鱼视锥主导的双极细胞的感受野的调制 |
5.1 甘氨酸对ON-CBC感受野的调制作用 |
5.2 甘氨酸对OFF-CBC感受野的影响 |
(四)、讨论 |
1.水平细胞的解耦联对双极细胞感受野的影响 |
2.NMDA受体在外层视网膜上的功能作用 |
2.1 NMDA受体在水平细胞上的功能作用 |
2.2 NMDA对双极细胞上感受野的调制 |
3.甘氨酸在外层视网膜中的作用 |
3.1 甘氨酸对视杆双极细胞的功能作用 |
3.2 甘氨酸对视锥双极细胞的功能作用 |
(五)、总结 |
(六)、参考文献 |
四、综述 |
五、后记 |
1.学习期间完成的论文和摘要 |
2.致谢 |
(8)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感光、趋光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复眼组织解剖学研究 |
1.2 行为学研究 |
1.3 视觉电生理学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组织解剖学研究 |
2.1.1 试材和试验设备 |
2.1.2 实验方法 |
2.2 电生理学视网膜电位研究 |
2.2.1 试材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龟纹瓢虫光感受性的研究 |
2.2.4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其内部显微结构 |
3.1.1 龟纹瓢虫的复眼外部形态特征 |
3.1.2 龟纹瓢虫的复眼内部显微结构 |
3.1.3 不同光适应条件下及不同性别龟纹瓢虫成虫复眼内部结构的差异 |
3.2 龟纹瓢虫成虫复眼光感受性的测定 |
3.2.1 光谱敏感曲线 |
3.2.2 光强度反应曲线 |
3.2.3 影响龟纹瓢虫成虫复眼 ERG值的因素 |
3.3 ERG波形成分的分析 |
4 讨论 |
4.1 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组织解剖学 |
4.1.1 外部形态学研究 |
4.1.2 组织解剖学研究 |
4.2 龟纹瓢虫成虫光感受性研究 |
4.2.1 光谱敏感反应 |
4.2.2 光强度反应 |
4.2.3 ERG反应达到稳定所需的暗适应时间长短 |
4.2.4 ERG波形成分的影响因子分析 |
4.2.5 前景与展望 |
5 结论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昆虫知识 |
(10)神经阈值检测系统与图谱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神经电生理发展的概况 |
1.3 神经阈值技术的背景和意义 |
1.3.1 神经阈值的概念 |
1.3.2 神经阈值的特性 |
1.3.3 神经阈值的产生机制 |
1.3.4 本研究项目工作的意义 |
1.4 本文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 |
1.4.1 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结论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神经阈值检测系统及图谱的临床应用 |
2.1 替代脑功能重组 |
2.2 突触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 |
2.3 新出生者与成年者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
2.4 人脑可塑性与功能再组 |
2.5 对脑性瘫病人行脊神经后根高选择性部分切断(SPR)各神经纤维束阈强度的探测 |
2.6 重复电刺激 |
2.7 低频重复电刺激 |
2.8 高频重复电刺激 |
第三章 神经生物工程学概念及其基础 |
3.1 神经生物工程学的概念与任务 |
3.2 神经生物工程学与行为 |
3.3 突触区的信号传递 |
3.3.1 突触 |
3.3.2 化学性突触 |
3.3.3 容积传导 |
3.3.4 电突触 |
3.3.5 递质释放与电信号和分子信号交换 |
3.3.6 突触后电位与分子信号和电信号转换 |
3.4 离子通道 |
3.4.1 电压钳 |
3.4.2 斑片钳 |
3.4.3 离子通道的“开启”和“关闭” |
3.4.4 神经强度-时限曲线 |
3.4.5 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 |
第四章 神经元细胞电学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神经元生物电的产生 |
4.2.1 神经元构造 |
4.2.2 神经与肌肉的电性质 |
4.2.3 细胞的静息膜电位 |
4.2.4 动作电位的起源和传播 |
4.2.5 动作电位阈值水平 |
4.3 神经元细胞模型组成 |
4.3.1 神经元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匀分布构成细胞联电动势 |
4.3.2 神经元膜离子通道形成膜电导通路 |
4.3.3 神经元膜的脂质双层及其两侧的电解质构成膜电容器 |
4.3.4 神经元膜Na-K泵起电流发生器作用 |
4.4 神经元细胞的被动特性影响神经元的机能活动 |
4.4.1 膜电容延缓神经信号的传导时程 |
4.4.2 膜电阻和轴突电阻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效率 |
4.4.3 膜的被动特性与轴突直径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 |
4.4.4 膜电导对膜电位具有线性与非线性的依赖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神经阈值检测系统的研究 |
5.1 神经电生理学方法 |
5.1.1 电子刺激器 |
5.1.2 脑内电刺激 |
5.1.3 刺激电极 |
5.1.4 刺激参数 |
5.1.5 刺激电极尖端定位 |
5.1.6 顺行冲动记录法 |
5.1.7 逆行冲动记录法 |
5.1.8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
5.2 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
5.3 智能化神经阈值检测系统 |
5.4 USB总线技术 |
5.5 DDS技术 |
5.6 对检测系统的硬件要求 |
5.7 高速模/数转换器 |
5.8 直接数字合成技术硬件 |
5.9 基本检测系统性能参数选择 |
5.10 对检测系统的软件要求 |
5.10.1 USB接口固件的开发 |
5.10.2 USB接口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六章 动物神经阈值图谱的检测及建立 |
6.1 动物实验方案的建立 |
6.1.1 动物实验方案的设计 |
6.1.2 动物实验过程的设计 |
6.1.3 动物实验刺激电信号的参数要求 |
6.1.4 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确定 |
6.1.5 动物实验时间及环境的确定 |
6.1.6 动物实验室人员的确定 |
6.2 动物实验过程 |
6.2.1 实验步骤及结果 |
6.2.2 实验结果的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专利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视网膜电图强度-反应曲线的拟合方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化与屈光参差弱视对视觉皮层神经网络信息编码的影响[D]. 刘嘉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基于事件相关电位及行为特征对海洛因戒断者的分析和识别[D]. 梁晓哲. 兰州大学, 2021(09)
- [3]电针对无昼夜节律小鼠脑及肝组织内5-HT节律影响的研究[D]. 孙晓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不同特性LED光场中斑马鱼(Danio rerio)趋光行为的初步研究[D]. 邓青燕.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驾驶员对可变标志的信息认知有效性研究[D]. 杜建玮.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大鼠玻璃体内注射二甲基亚砜对视网膜电图的影响[J]. 戴旭锋,刘晓玲. 眼视光学杂志, 2007(01)
- [7]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甘氨酸受体介导的对视网膜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活动的调制[D]. 沈吟. 复旦大学, 2006(02)
- [8]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感光、趋光机制的研究[D]. 闫海燕.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8)
- [9]光波及光强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A]. 魏国树,刘小侠,张青文,吴卫国. 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昆虫保护、利用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5
- [10]神经阈值检测系统与图谱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D]. 汤黎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