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假单胞菌种群叶片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

尖嘴假单胞菌种群叶片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

一、尖叶拟船叶藓居群叶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樊英杰,廖雨佳,王梦真,刘凌,宋晓彤,邵小明[1](2021)在《中国特有种贯顶大帽藓西藏新分布及分布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贯顶大帽藓(Encalypta asiatica J. C. Zhao&L. Li)为中国特有种,于2006年首次在河北发现,其后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对2012-2020年期间在西藏采集的大帽藓科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通过形态结构的详细观察,新增了对蒴帽横切和气孔器等结构的描述,显示蒴帽横切由1~2层厚壁细胞和1~2层透明薄壁细胞构成;孢蒴表面从上到下密被气孔器。利用最大熵(Max Ent)模型预测了贯顶大帽藓在当前气候情景下在西藏的潜在分布区,研究结果表明其潜在分布区面积约为2.84×105km2,主要分布于高海拔的那曲地区和昌都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是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最干季降水量。

黄文专[2](2020)在《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山冰缘带是位于高山草甸及永久雪线之间的地理区,具有温度低、气压低、紫外线辐射强、霜冻、积雪、气候多变且昼夜温差大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被认为是陆地上最为极端的生境之一。在全球气温持续变暖的背景下冰川大面积退缩所形成的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及其环境解释的理想场所。苔藓植物具有很强的耐寒、耐旱、耐瘠薄等抗逆性状,是冰川退缩迹地中最早出现的先锋植物。由于形体微小,冰川退缩迹地的苔藓植物常被严重忽视。目前高山冰缘环境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繁殖、扩散及生存策略等资料极为缺乏。本研究以中国新疆天山1号冰川、木斯岛冰川,西藏24k冰川、小冬克玛底冰川四个代表性冰川的退缩迹地作为研究区,对该区域内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特点、群落演替特征、繁殖特征及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拓宽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研究地域和领域,并深化冰缘苔藓植物对高压力环境的繁殖适应机理研究,在国内首次全面系统获得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多样性以及演化信息,充实和发展冰缘环境植物的发育、演化、繁殖和寒区生态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特点不同的冰川退缩迹地,其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表现出较大差异,新疆天山1号冰川退缩迹地有苔藓植物48种(14科42属),木斯岛冰川退缩迹地有藓类植物28种(8科13属),西藏小冬克玛底冰川退缩迹地有藓类植物53种(15科25属);24k冰川前沿及表碛上有苔藓植物114种(29科60属)。包括新疆苔藓植物新纪录2种,西藏苔藓植物新纪录10种。四个冰川退缩迹地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共有的特点有,均以丛藓科Pott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为主要优势科,以真藓属Bryum为主要优势属;单种科、单种属类型比例较高,单种科的比例最高达53.33%,单种属的比例最高达72%(小冬克玛底冰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冰缘带区域环境的高度异质性与复杂性。由于单种科、属类型更容易因环境受破坏而发生区域性消失,在生态修复能力弱的冰缘带区域亟需加强生态保护。在区系特点上,冰缘带苔藓植物以北温带分布成分分布类型的北极——高山分布为主,符合冰缘带区域的地理特征;在区系相似分析上,属的相似性系数均高于50%,说明四个代表性冰缘区域的苔藓植物相互间为近缘植物区系。2.冰川裸地苔藓植物的群落演替生态特征冰川退缩迹地最早出现的可见群落为苔藓植物群落。随着与冰川前沿的距离增加,冰川退缩迹地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整体趋势表现为增加,但中间存在一定的波动。冰川退缩迹地苔藓植物的演替过程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冰川前沿向外的演替规律呈现为顶蒴藓类Acrocarpous mosses(如真藓科Bry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牛毛藓科Ditrichaceae)→侧蒴藓类Pleurocarpous mosses(如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的变化。这种规律说明了顶蒴藓类比侧蒴藓类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3.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的繁殖策略及其特征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通过繁殖分配投入更少的克隆繁殖来维持种群的持续和不断更新;同时也有较高比例的物种能进行有性繁殖,投资于孢子的生产与传播,不断拓殖更远的新生境或通过孢子来度过寒季(避难),以维持在冰缘带苔藓植物的持续生存和广泛的分布。高山冰缘带以雌雄异株的苔藓植物占优势,反映了雌雄异株的苔藓植物对冰缘恶劣环境的适应生存能力比雌雄同株更具有优越性。但是雌雄同株苔藓植物的性和雌雄异株苔藓植物的性表达比例、无性繁殖的比例并未有显着性差异,这可能和环境、雌雄异株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个体的适应能力等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高山冰缘带区域雌雄异株的苔藓植物中出现明显的雌性偏向。这可能与生殖的真实代价有关:雄性表达所需要的代价比雌性表达更高。

马晓英[3](2019)在《岛屿与内陆真藓(Bryum argenteum)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真藓是世界广布种,该种形态特殊,取材容易,特征明显,容易鉴定,是比较岛屿和内陆藓类植物遗传分化特点的理想材料。本文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包括舟山群岛范围内的40个真藓岛屿居群和15个真藓内陆居群共29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真藓居群遗传多样性的水平和居群遗传结构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同时比较岛屿和内陆真藓居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分化的特点,并探究岛屿各环境因子与真藓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关系,旨在揭示岛屿这种天然地理隔离环境对真藓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其遗传结构的环境因素,丰富人们有关岛屿环境对苔藓植物多样性影响的认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建立与优化了真藓ISSR扩增体系,确定了真藓最佳反应体系(20μL):2μL 10×LA PCR Buffer II(Mg2+free)、20 ng DNA模板,0.45μmol/L引物,2.65 mmol/L Mg2+,0.4 U Taq DNA聚合酶,0.45 mmol/L dNTPs。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100条ISSR引物,筛选出50条适合真藓并且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ISSR引物并确定每个引物的退火温度。(2)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55个岛屿和内陆真藓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0条有效引物共扩增出623个位点,总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为99.84%,Nei’s基因多样性(Ht)为0.2403,Shannon’s信息指数(Hsp)为0.3835,居群内基因多样性指数(Hs)为0.1231,表明真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真藓居群有51.23%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48.68%存在于居群间,居群间基因流较低(Nm=0.5360),真藓的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布存在极显着相关性(r=0.171,P<0.005),表明地理隔离和环境异质性是造成本文55个真藓居群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3)通过对岛屿和内陆真藓居群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发现,真藓内陆居群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Ht=0.2396),Shannon’s信息指数(Hsp=0.3804),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0.1339),均略大于岛屿居群(Ht=0.2329,Hsp=0.3698,Hs=0.1190)。岛屿和内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不存在显着差异(PPPL=0.120,PH=0.140,PI=0.349)。环境异质性、居群规模和人类活动对真藓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维持具有重要影响作用。(4)本研究中真藓岛屿居群遗传分化程度(Gst=0.4891)大于内陆居群的分化程度(Gst=0.4412),岛屿居群的基因流(Nm=0.5362)低于内陆居群(Nm=0.6357)。岛内仅有约30.67%-28.48%的遗传多样性由居群间的差异产生,而岛屿间居群的遗传分化程度高达48.91%。表明岛屿的隔离作用主要表现在岛屿间真藓居群的基因交流受到抑制。岛屿地理隔离对真藓居群的遗传分化起较大作用,岛屿地理距离相隔越大,对真藓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影响较大(r=0.19,P<0.01)。(5)本文关于真藓岛屿居群遗传多样性和岛屿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表明岛屿真藓居群遗传多样性与岛屿的植被覆盖率、建筑覆盖率、海岛海拔、海岸线、面积、人口数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并且通过环境因子和Nei基因多样性拟合曲线发现岛屿海拔和面积以及一定程度的人类干扰在维持真藓岛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刘荣[4](2018)在《中国匐灯藓属(Plagiomnium)的分子系统发育与形态进化》文中指出苔藓植物是一类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高等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匐灯藓属(Plagiomnium)苔藓植物隶属于提灯藓科(Mniaceae),主要分布于东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为我国常见藓类植物。匐灯藓属植物为顶蒴藓高级类群,然而部分物种营养体兼具侧蒴藓平卧的生活型,是顶朔藓向侧朔藓过渡的特殊类群。目前,针对匐灯藓属与其他同科属间的关系,以及匐灯藓属下的分组研究,仍有争议。研究该属的分子系统发育与形态进化研究,对界定提灯藓科内匐灯藓属以及其他分类群的关系,对探索藓类植物适应性进化的历程,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结合形态分类学和分子学研究方法,探究了中国匐灯藓属分子系统发育以及形态特征的演化历程。形态特征研究:对17种匐灯藓属植物的叶片做水封片,放置显微镜下观察,对该属植物进行形态描述并绘图;对提灯藓科的58个性状进行形态编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匐灯藓属进行数值分类研究。分子学研究:选取atp B-rbc L、matk、ycf1三个叶绿体DNA片段和核基因片段ITS1、ITS2,采用单基因以及多基因联合分析方法构建贝叶斯分子系统发育树。并运用Mesquite软件结合形态数据对提灯藓科物种进行祖征重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7种中国匐灯藓藓属植物进行绘图和形态描述,根据匐灯藓属的形态特征,编制匐灯藓属物种检索表。(2)通过观察、记录、测量提灯藓科标本,结合文献资料,筛选出具有分类意义的58个形态指标。(3)提灯藓科苔藓植物的关键性状有:营养枝生长方式、茎中叶片最大的位置、叶基是否下延、叶片纵横比、叶先端夹角、叶细胞靠近中肋是否增大、假根颜色、基部细胞长度、叶细胞靠近中肋是否透明、叶片形状、中肋是否及顶、孢子体生长方式、叶片长度13个性状。匐灯藓属的关键性状有:叶密生、叶缘锯齿长短、叶片宽度、叶基是否下延、叶细胞大小、茎中叶片最大的位置、叶片纵横比、叶先端夹角、叶片形状、叶片是否有光泽、中肋是否及顶、孢子体生长方式、叶细胞形状、锯齿细胞数目、蒴柄长度15个性状。(4)结合提灯藓科形态聚类与分子系统发育树,提灯藓属(Mnium)与匐灯藓属属间关系明确,支持匐灯藓属的独立属地位,支持Koponen对匐灯藓属属间关系研究的观点。并且,在系统发育树中,所有的匐灯藓物种聚在一起,进一步了证明了匐灯藓属的单系性;而提灯藓属物种与薄边毛灯藓Rhizomnium Horikawae聚在一起,提灯藓属的单系性仍需更多的提灯藓科标本进一步证明。(5)结合形态数据和分子数据,将中国匐灯藓属17个物种进行属下分组,主要分以下四个组:(1)Sectio Plagiomnium:瘤柄匐灯藓P.venustum、尖叶匐灯藓P.acutum、匐灯藓P.cuspidatum、粗齿匐灯藓P.drummondii。(2)Sectio Undulata:皱叶匐灯藓P.arbusculum、密集匐灯藓P.confertidens。(3)Sectio Rostrata:侧枝匐灯藓P.maximoviczii、大叶匐灯藓P.succulentum、全缘匐灯藓P.integrum、日本匐灯藓P.japonicum。(4)Sectio Rosulata:圆叶匐灯藓P.rostratum、钝叶匐灯藓P.rostratum、毛齿匐灯藓P.tezukae、多蒴匐灯藓P.medium、阔边匐灯藓P.ellipticium、具喙匐灯藓P.rhynchophorum、无边匐灯藓P.elimbatum。(6)对提灯藓科植物5个性状的祖先状态重建结果显示,提灯藓科(特别是匐灯藓属)物种性状演化过程中发生变化。叶形由披针形逐步向椭圆形演化,营养枝由直立逐步向匍匐枝演化;细胞大小由小向大逐步演化,中肋演化过程中,既有中肋不及顶的现象,也有长达叶尖的现象;叶缘锯齿在提灯藓科演化过程一直发生着变化,部分物种具长尖锯齿,部分物种具钝齿或全缘。提灯藓科物种在环境的影响下,性状发生规律性演化现象,对其形态进化进程的研究,也将推进关于藓类植物形态进化和生态适应策略转变的认识。

任志彤[5](2018)在《过表达IbCbEFP和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特性鉴定及分子机理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甘薯品种鲁薯3号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1个编码钙结合蛋白的基因IbCbEFP,将该基因和实验室已经克隆得到的IbSnRK1基因分别导入甘薯品种栗子香中,获得了不同性状的转基因甘薯新材料,并初步解析了与这些性状相关的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IbCbEFP基因的基因组全长8871 bp,有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cDNA全长4235 bp,ORF为3741 bp,编码1个138.6 kDa的蛋白质,该蛋白等电点5.56。IbCbEFP基因在鲁薯3号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可被IAA、GA和Ca2+等处理诱导,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IbCbEFP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上。过表达IbCbEFP基因的栗子香植株在温室驯化后植株矮化、叶片变小、节间距缩短、根长变短、生物量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IbCbEFP基因的过表达引起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着下降,激素IAA和GA3的含量同时下降。通过RNA-seq找到了一系列与发育、激素等途径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结果表明IbCbEFP基因的过表达能够改变转基因甘薯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少激素的合成,影响碳氮代谢,从而使转基因甘薯植株的形态发生变化。2.实验室已经从甘薯品种鲁薯3号中克隆了IbSnRK1基因,qRT-PCR结果显示IbSnRK1基因在鲁薯3号的块根中表达量最高,受外源蔗糖的诱导,并符合光周期节律。过表达IbSnRK1基因的栗子香植株块根中的淀粉含量显着增加,相反地直链淀粉含量比例显着下降,淀粉粒数量明显增加,粒径显着增大,结晶度提高,而糊化温度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转基因植株块根中与淀粉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系统性上调,相关的关键酶活性显着提高,中间代谢产物的含量均显着发生变化。这些结果表明IbSnRK1基因的过表达上调了淀粉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相关基因,提高了关键酶活性,最终增加了淀粉含量,并改变淀粉的粒径、结晶度、糊化等理化特性。3.qRT-PCR结果还表明IbSnRK1基因也受到盐、旱、冷、H2O2、ABA、MeJa和SA等一系列处理的诱导表达。在水培处理和盆栽鉴定中IbSnRK1的转基因甘薯植株表现出了较好的耐盐性、抗旱性和耐冷性。胁迫处理下过表达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光合活性显着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ABA和JA的含量显着增加,而MDA含量显着下降,同时K+/Na+比值显着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基因植株体内的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着降低,活性氧清除系统关键酶活性显着提高,叶片中完全关闭的气孔比例显着提高,同时转基因株系中与抗逆性相关的基因表达系统性上调,从而提高了转基因甘薯植株的抗逆性。4.qRT-PCR分析进一步表明IbSnRK1基因还受到NO3-处理的诱导,用15N标记过的Ca(15NO3)2处理发现转基因甘薯植株的根、茎、叶等部位的15N显着增加,同时根冠比、总N含量、氮素吸收效率等也都显着提高。筛选得到的植株随后用硝态氮重新处理,发现转基因植株的NO3--N、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均显着增加,光合活性显着提高,NR、SuSy和AGPase等关键酶的活性也显着提高,研究还发现与碳氮代谢相关的基因均上调表达。这些结果表明IbSnRK1基因的过表达能够促进转基因甘薯植株对于碳氮营养的协同吸收和利用。

刘良淑[6](2016)在《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进行苔藓植物标本收集和采集,共得到1119份标本,经鉴定,发现该地区有70科160属421种(含8变种、3亚种),其中藓类植物有41科120属299种,苔类及角苔类植物有29科40属122种。共有11个变种或亚种,遗传多样性在与其他9个地区比较中排列第四,其中光萼苔属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种以下分类单位的特点是东亚成分比例最高,为54.55%,中国-日本成分占36.36%,表明该地区苔藓植物起源与日本关系密切;中国特有成分比例较低,仅为9.09%,说明该区苔藓植物种以下分类单位的特有性较弱。包含14个优势科和13个优势属,且单种科、单种属的比例较大。通过与其他9个地区的丰富度比较,该区科的丰富度位居第二,但其属、种的丰富度较低,这与宽阔水地区所含的单种科较多相关。属种相似性比较时,发现该地区苔藓植物与雷公山相似性最高,与尖峰岭相似性最低。第三次综合考察时的种变动率远比第二次考察小,且两次采集的标本中,优势科均以温带分布科为主。7种植被类型中,鹅耳枥-盐肤木林下的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杉木林最低;杉木林和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林的Wilson-Shmida指数最高,且杉木林和其他5植被类型的WilsonShmida指数都较高;通过7种植被类型的相似性比较发现,亮叶水青冈-箭竹林和杉木-丝栗栲林相似性最高,亮叶水青冈+多脉青冈林和杉木林的物种相似性最小;不同植被类型的优势种有一定的相异性,但更突出的还是相似性。3种湿地类型中,河流生态系统的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沼泽生态系统最低;河流和沼泽的Wilson-Shmida指数最高,种类差别最大,Bray-Curtis指数的变化趋势与Wilson-Shmida指数反映的结果一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势科有丛藓科、金发藓科、青藓科、真藓科和灰藓科;有15种优势种,都是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耐受性苔藓植物种类。洞口弱光带分布的是丛藓科、青藓科、羽藓科、灰藓科和凤尾藓科等耐旱或弱光的种类。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发现,乔木郁闭度、草本层盖度、凋落物盖度、坡向和生长基质是综合影响该地区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148种苔藓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在2以下,占总数的比例达到55.64%。计算43种苔藓植物生态位重叠值,结合它们的生态分布特征,将其分为3个生态类群。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两两之间高达871组,占总组数的96.46%,说明该地区苔藓植物的资源利用竞争较小或处于不同的资源状态而不存在竞争,能为苔藓植物生长提供丰富资源。森林、湿地、农田和洞口弱光带4种景观的苔藓植物种数差异较大;森林景观多样性最丰富,农田景观多样性最低;农田景观与洞口弱光带的Wilson-Smida指数最高,Bray-Curtis指数反映的不同景观之间差异趋势与Wilson-Smida指数一致。分布格局分为3个样方组:样方组1的景观类型较为混杂,样方组2主要表现为森林景观类型,样方组3主要表现为湿地和农田景观类型。

许红梅[7](2016)在《荒漠齿肋赤藓人工培养条件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 Mitt.)是一种典型的荒漠旱生藓类,具有较强的耐旱特性。在荒漠干旱条件下,齿肋赤藓的种群发育和维持主要依靠无性繁殖,从定植发育到藓结皮的形成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本论文以齿肋赤藓为试验材料,在室内对其进行人工培养,比较不同灭菌方法、培养基质、植物激素和糖源对齿肋赤藓再生及分枝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微生境取材及水分条件对齿肋赤藓沙培植株生长、形态及光合生理的影响。该研究建立了有效的灭菌方法,优化改善了齿肋赤藓的人工培养条件,确定了人工培育齿肋赤藓结皮后期维护过程中的最佳水分条件,,为今后齿肋赤藓的大规模培养及荒漠藓结皮的恢复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次氯酸钠、酒精、升汞三种消毒剂,设置不同浓度及不同消毒时间,利用微型离心机进行旋转消毒,其中0.5%次氯酸钠20 s及1%次氯酸钠15 s旋转消毒的效果最好,齿肋赤藓配子体再生率分别达到97.33%和98.67%。2、改良Knop及Knop培养基在齿肋赤藓的培养中效果最佳,两种培养基下齿肋赤藓的配子体再生率、未污染率分别达到88%和90%、80%和85%;在植物激素的试验中得出,0.01 mg/mL IAA及0.1 mg/mL 2,4-D效果最佳;齿肋赤藓的组织培养不适宜使用糖源。3、不同基质对苔藓生长有显着影响,裸沙上培育的藓株密度及生物量最高,珍珠岩基质上生长的藓株平均高度最高,显着高于裸沙及蛭石基质(p<0.05),与混合基质(裸沙:珍珠岩:蛭石为1:1:1)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4、采自灌丛间裸露地的齿肋赤藓样品沙培植株的密度、盖度及生物量均高于灌丛下遮荫生境的样品,而株高的差别则相反;采自灌丛间裸露地的样品沙培后的植株中部和底部叶的宽度、顶部叶的叶片毛尖长均显着高于采自灌丛遮荫下样品沙培后的植株(p<0.05),叶长及中肋宽无显着差异(p>0.05)。5、中度湿润处理(每三天加水)与完全湿润处理(每天加水)和干旱处理(每六天加水)相比,人工培养齿肋赤藓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化学效率均显着较高(p<0.05);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较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升高;干旱处理下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由此说明,中度湿润处理下藓株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生理活性,更利于藓株生长。

刘小慧[8](2016)在《三种蓑藓属植物的形态变异与遗传结构研究》文中认为中华蓑藓(Macromitrium cavaleriei Card.&Thér.)、缺齿蓑藓(Macromitrium gymnostomum Sull.&Lesq.)、钝叶蓑藓(Macromitrium japonicum Dozy&Molk.)是中国东部地区常见的三种蓑藓属植物。为掌握它们形态、遗传变异及其可能的地理背景因素,旨在为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种下变异和多样性特点,我们从浙江、广西、福建、台湾境内采集了缺齿蓑藓、中华蓑藓和钝叶蓑藓共24个地理单位的192份样本,测定了配子体叶片的13个性状数据,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蓑藓属植物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获取了它们ISSR分子标记,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三者的形态变异特点,以及形态、遗传变异和地理背景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如下:(1)共测定了缺齿蓑藓11个地理居群106份样本的13个形态性状,发现该种在叶片长度、不同部位的长宽比、细胞长宽比等数量性状上存在明显的变异,以叶片下部细胞形态的变异系数最大。基于形态数据的聚类分析将106份样本分成三组,它们在叶尖形态、叶长、叶片中部细胞疣的特点、叶基细胞形态、中肋粗细和长度这五个性状在三组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1)。106份样本可以被更细地分成8个组,除了中肋长度,其余12个性状在各组间均存在极显着的差异。基于形态数据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叶下部细胞长宽比这一性状对缺齿蓑藓种下形态分化的作用最大,中部细胞疣的作用最弱。以13个形态数据对106份样本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以各样本在前三维排序轴上的得份值进行了模糊均值聚类其主坐标分析,得到了和直接以形态数据的聚类分组相似的结果,但是后者得到了组内各样本归属是否合理的信息。(2)针对缺齿蓑藓,筛选出了13条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在11个地理居群中共扩增出150条带,其中148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8.67%。居群总的Nei指数为0.3094,居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62.22%。基于148个位点,将106份样本聚成8组,缺齿蓑藓的形态变异有一定的遗传背景(r=0.159,n=106,P<0.2),地理因素对形态分化(r=0.309,n=106,P<0.01)和遗传分化(r=0.251,n=106,P<0.01)产生了极显着的影响。(3)共测定了中华蓑藓6个地理居群40份样本的13个形态性状,发现该种在叶片上部长宽比的变异系数最大、差异最小的是叶长。基于13个形态性状,应用聚类分析可以将40份样本分成三组。筛选出了13条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在6个中华蓑藓地理居群中共扩增出135条带,其中128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4.81%。居群总的Nei指数为0.3186,居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65.44%。基于128个位点,将40份样本聚成3组。在研究区域内,中华蓑藓的形态变异与遗传背景之间(r=0.14,n=40,P>0.2)的相关性不明显,而地理来源对遗传分化(r=0.213,n=40,P<0.1)和形态变异(r=0.224,n=40,P<0.1)有一定的影响。(4)共测定了7个地理居群46份钝叶蓑藓样本的7个形态性状,发现该种形态变异最强烈的是叶片上部长宽比,区别作用最小的是叶长变化。基于7个形态性状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可以将46份样本分成四组。利用筛选出的13条ISSR引物,基于7个地理居群的钝叶蓑藓共扩增出192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8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7.92%;居群总的Nei指数为0.2467,居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61.25%。基于188个位点,将40份样本聚成4组,钝叶蓑藓的形态变异与遗传背景之间(r=0.204,n=46,P<0.2)、形态性状与地理来源之间(r=0.209,n=46,P<0.2)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在遗传与地理来源之间没有相关性(r=-0.025,n=40,P>0.5)。(5)以192份样本为对象,以13个形态性状和从13个ISSR引物中扩增出来的249个位点信息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基于除趋势对应分析的模糊均值聚类,获得了展示缺齿蓑藓、中华蓑藓和钝叶蓑藓在形态和遗传差异的聚类图和二维排序图。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系统聚类图上,192份样本均可以分成三组,两者也有很好的对应性,在形态聚类图上仅有6份样本在中华蓑藓和缺齿蓑藓两个种的归属上有误。在基于叶片性状的形态聚类图上,中华蓑藓与缺齿蓑藓更相近,而在基于遗传数据的聚类图上,中华蓑藓与钝叶蓑藓更相近,这与传统地将这两者归于平蒴组,而缺齿蓑藓属于棱蒴组相一致。(6)本文采用了模糊均值聚类法开展了基于形态和遗传数据的分类,通过分组的平均Silhouette宽度值和各样本的成员值,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样本隶属该组的合理程度。

杜晓蒙[9](2013)在《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藓类植物(Bryophyta)具有极强的脱水耐性,是一类“干而不死”(dryingwithout dying)的复苏植物。近年来,对其脱水耐性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很多均已进入分子机制的层次。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不同藓类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特性是有明显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完全有可能用来解释藓类植物的分布规律和濒危机制。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Mitt.)Nog.)为东亚特有藓种,在我国西南地区仅在梵净山的狭小区域有少量分布。由于其适生生境的破坏,尖叶拟船叶藓已经成为中国藓类植物濒临灭绝的类群之一。前期研究发现尖叶拟船叶藓作为湿生藓类,对水分因子具有较强依赖性。因此,我们从耐脱水生理机制出发,探讨尖叶拟船叶藓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可能揭示其分布狭窄趋于濒危的原因。本论文以含水量为水分胁迫依据,从脱水与复水过程中渗调保护能力、叶绿素荧光参数、CO2交换参数和活性氧代谢及其影响因素为主要指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脱水与复水条件对梵净山地区尖叶拟船叶藓生理特征的影响,并以同为湿生藓类但分布范围广的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 acutum)为比较材料,探讨尖叶拟船叶藓的濒危原因。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不同脱水方式下,硅胶快速脱水方式更接近阳光直射条件下尖叶拟船叶藓和湿地匐灯藓的水分丧失情况;根据两种藓类在同一脱水和复水时间下含水量的变化,将处理时间最终设为0(CK)、30min (D30)、60min (D60)和脱水60min后复水30min (R30)、60min (R60)、120min (R120);二者都在D60和R120含水量达到稳定,而脱水过程中,尖叶拟船叶藓失水幅度明显大于湿地匐灯藓,D60时最高下降了89%,说明尖叶拟船叶藓虽然具备一定的耐脱水能力,然而与湿地匐灯藓相比较差,这直接体现在尖叶拟船叶藓拟叶体细胞结构特化较湿地匐灯藓简单,使得其更容易与外界环境建立水势梯度。(2)随着含水量的变化,湿地匐灯藓可以维持较低的膜透性;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的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尖叶拟船叶藓MDA含量则明显高于湿地匐灯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H2O2)的变化与MDA含量变化相似,呈先升后降趋势;尖叶拟船叶藓活性氧水平明显高于湿地匐灯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活性受活性氧诱导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尖叶拟船叶藓抗氧化酶对活性氧迸发的应答更快,活性更强;抗坏血酸(AsA)含量呈先降后升态势,而尖叶拟船叶藓AsA含量始终低于湿地匐灯藓。所以整体来说,干旱胁迫对尖叶拟船叶藓造成较强的氧化胁迫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尽管可以通过大量氧迸发诱导更强大的抗氧化系统来减少膜脂过氧化,然而活性氧清除水平的下降幅度仍然高于湿地匐灯藓。(3)含水量的高低造成两种藓类植物脯氨酸(Proline)和可溶性还原糖Soluble reducing sugar)的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脱水和复水过程中,尖叶拟船叶藓脯氨酸的积累明显高于湿地匐灯藓,D60时甚至达到湿地匐灯藓的1.5倍左右;而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则相反。说明湿地匐灯藓可以依靠其较强的降解可溶性还原糖大分子能力,提高细胞膜的修复水平,而同等伤害下尖叶拟船叶藓的膜系统则更容易受到脯氨酸积累的负面影响。(4)脱水过程中,湿地匐灯藓的抑制光强(ETR)可低至400μmol/(m2s)左右;其中D60时,湿地匐灯藓ETR值可从10降至0,而尖叶拟船叶藓始终维持在0;两种藓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量子效率Y(II)、光化学猝灭(qP)、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等均下降,但湿地匐灯藓Fv/Fm、Y(II)较尖叶拟船叶藓高;非光化学猝灭(NPQ)均先升后降,幅度变化一致,而湿地匐灯藓的峰值远高于尖叶拟船叶藓,且尖叶拟船叶藓Pn和Cond下降幅度明显,而Ci始终低于湿地匐灯藓。复水过程中,两种藓类抑制光强和ETR均迅速恢复后又略有下降,尖叶拟船叶藓的恢复速度比湿地匐灯藓较慢,且变化小;qP、NPQ均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而Fv/Fm、Y(II)始终都低于对照;相对的Pn、Cond、Ci也能逐渐恢复。说明尖叶拟船叶藓的PSⅡ的反应中心色素(P680)对脱水较为敏感,干旱胁迫下尖叶拟船叶藓光合呼吸“休眠”时间要早于湿地匐灯藓,结合活性氧代谢变化看,这与脱水胁迫和复水修复过程中保护酶系统尤其SOD活性出现紊乱有直接关系。

唐锐,王丽,李高阳,曹袁祺[10](2009)在《大叶藓7个自然居群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采用石蜡切片和计算机扫描、数字化处理等手段,对7个不同居群的大叶藓Rhodo-bryum roseum(Weis.)Limpr。叶片的几个形态解剖特征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藓叶片由1层细胞构成,中肋由上皮细胞,下皮细胞和厚壁细胞构成,无主细胞和副细胞之分,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叶藓叶片的厚度(r=0.447)和中肋厚度(r=0.504)增加,叶片面积(r=—0.702)和叶片细胞密度(r=—0.807*)减少,灌木林下生长的居群与乔木林下的居群表现出很大差异。初步分析认为,大叶藓叶片的形态结构变化与环境关系密切,尤其是微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叶片厚度和中肋厚度增加,叶片面积和细胞密度的减少可能是大叶藓抗旱性增强的表现。

二、尖叶拟船叶藓居群叶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尖叶拟船叶藓居群叶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有种贯顶大帽藓西藏新分布及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鉴定
        1.2.2 空间分布预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贯顶大帽藓的特征
    2.2 贯顶大帽藓的分布
        2.2.1 环境变量影响程度分析
        2.2.2 贯顶大帽藓在西藏的潜在分布区
3 讨论
    3.1 形态适应性
    3.2 贯顶大帽藓西藏分布格局

(2)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研究背景
    1.1 苔藓植物
    1.2 高山冰缘带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3 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繁殖及生存策略研究
    1.4 高山苔藓植物形态适应策略研究
        1.4.1 高山苔藓植物叶片长度与宽度的研究
        1.4.2 高山苔藓植物叶尖及中肋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木斯岛冰川
        2.1.2 天山1号冰川
        2.1.3 小冬克玛底冰川
        2.1.4 波密-墨脱24K冰川
    2.2 实验方法
        2.2.1 野外调查与标本采集
        2.2.2 实验室工作与研究
        2.2.3 数据处理
3 冰川前沿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3.1 冰缘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其特点
        3.1.1 科、属、种组成成分
        3.1.2 优势科、属分析
        3.1.3 单种科、属类型
        3.1.4 新纪录
    3.2 冰缘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3.2.1 区系地理成分
        3.2.2 相似性系数
    3.3 分析与讨论
        3.3.1 物种多样性差异分析与讨论
        3.3.2 优势科属分析与讨论
        3.3.3 单种科、属占比分析与讨论
        3.3.4 区系地理分析与讨论
4 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4.1 冰川前缘苔藓植物演替研究结果
        4.1.1 木斯岛冰川苔藓植物群落演替生态特征
        4.1.2 天山1号冰川苔藓植物群落演替生态特征
        4.1.3 小冬克玛底冰川苔藓植物群落演替生态特征
    4.2 分析与讨论
        4.2.1 演替与物种多样性丰富度的变化关系分析讨论
        4.2.2 影响苔藓植物演替生态格局因素分析与讨论
        4.2.3 苔藓植物演替与其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与讨论
5 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繁殖策略研究
    5.1 繁殖方式——有性与无性
        5.1.1 木斯岛冰川冰缘带苔藓植物繁殖方式结果
        5.1.2 天山1号冰川冰缘带苔藓植物繁殖方式结果
        5.1.3 小冬克玛底冰川冰缘带苔藓植物繁殖方式结果
        5.1.4 24k冰川冰缘带苔藓植物繁殖方式结果
    5.2 性配置——雌雄同株与雌雄异株
        5.2.1 冰缘带苔藓植物的雌雄同株/异株物种数
        5.2.2 冰缘带苔藓植物雌雄同/异株的繁殖策略差异
        5.2.3 冰缘带苔藓植物雌雄异株苔藓植物的性偏向
    5.3 分析与讨论
        5.3.1 繁殖策略分析与讨论
        5.3.2 影响繁殖策略的环境因素分析与讨论
        5.3.3 雌雄同/异株与有性繁殖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5.3.4 雌性偏向与有性繁殖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特点
    6.2 冰川裸地苔藓植物的群落演替生态特征
    6.3 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的适应性繁殖策略及其特征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四个冰川冰缘带苔藓植物名录
附录二 、部分西藏、新疆苔藓植物部分新纪录种显微照片
附录三 、四个冰川冰缘带苔藓植物繁殖策略观测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岛屿与内陆真藓(Bryum argenteum)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真藓简介
    1.2 真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1.3 岛屿植物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研究方法
        1.4.1 遗传多样性及研究意义
        1.4.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 ISSR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1.5.1 ISSR技术的基本原理
        1.5.2 ISSR技术的基本实验流程
        1.5.3 ISSR技术与其他分子标记技术比较
        1.5.4 基于ISSR标记的苔藓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材料来源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准备
        2.3.2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2.3.3 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2.3.4 引物的筛选及退火温度的确立
    2.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4.1 数据矩阵的建立
        2.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2.4.3 遗传变异和地理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2.4.4 聚类分析
        2.4.5 岛屿环境因子对真藓居群遗传多样性影响的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真藓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结果与分析
        3.1.1 反应体系优化结果
        3.1.2 引物筛选及退火温度确立
    3.2 基于ISSR数据探讨真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ISSR扩增条带多样性分析
        3.2.2 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居群遗传分化分析
        3.2.4 居群遗传距离和地理来源相关性分析
        3.2.5 聚类分析
    3.3 真藓岛屿与内陆居群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的比较分析
        3.3.1 真藓岛屿居群和内陆居群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3.3.2 真藓岛屿居群和内陆居群遗传分化的比较
        3.3.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3.4 岛屿各环境因子和真藓居群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3.4.1 各岛屿环境因子
        3.4.2 真藓岛屿居群遗传多样性与岛屿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4.3 各环境因子与遗传多样性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真藓居群遗传多样性
    4.2 真藓岛屿与内陆居群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4.3 岛屿隔离对真藓居群遗传分化的影响
    4.4 岛屿环境因子对真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匐灯藓属(Plagiomnium)的分子系统发育与形态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苔藓植物研究概述
        1.1.1 苔藓植物简介
        1.1.2 国际苔藓植物研究的主要方向
        1.1.3 苔藓植物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背景
    1.2 匐灯藓属(Plagiomnium)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国匐灯藓属的形态特征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匐灯藓
        2.2.2 尖叶匐灯藓
        2.2.3 皱叶匐灯藓
        2.2.4 密集匐灯藓
        2.2.5 侧枝匐灯藓
        2.2.6 多蒴匐灯藓
        2.2.7 日本匐灯藓
        2.2.8 粗齿匐灯藓
        2.2.9 无边匐灯藓
        2.2.10 阔边匐灯藓
        2.2.11 全缘匐灯藓
        2.2.12 具喙匐灯藓
        2.2.13 钝叶匐灯藓
        2.2.14 大叶匐灯藓
        2.2.15 毛齿匐灯藓
        2.2.16 圆叶匐灯藓
        2.2.17 瘤柄匐灯藓
    2.3 匐灯藓属检索表
    2.4 讨论
第3章 中国匐灯藓属的数值分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标本研究
        3.1.3 性状选取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提灯藓科性状的主成分(PCA)分析
        3.2.2 提灯藓科性状聚类分析
        3.2.3 匐灯藓属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4 匐灯藓属物种性状的聚类分析
    3.3 讨论
        3.3.1 提灯藓科各属范畴的界定
        3.3.2 匐灯藓属(或亚属)下分组情况
        3.3.3 科水平与属水平之间的关键性状存在区别
第4章 中国匐灯藓属的分子系统发育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DNA提取
        4.3.2 PCR扩增及测序
        4.3.3 测序及数据处理
        4.3.4 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
    4.4 结果分析
        4.4.1 PCR产物检测结果
        4.4.2 分子序列特征
        4.4.3 单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4.4.4 联合矩阵序列分析
    4.5 讨论
        4.5.1 实验方法
        4.5.2 提灯藓属和匐灯藓属的分类等级和位置
        4.5.3 基于形态及叶绿体多基因序列对匐灯藓属间分组的探讨
第5章 匐灯藓属植物的形态性状进化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营养枝生长方式的演化方向
        5.3.2 叶缘锯齿角度的演化方向
        5.3.3 中肋的演化方向
        5.3.4 细胞大小的演化方向
        5.3.5 叶形的演化方向
        5.3.6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匐灯属与提灯藓属的界定问题
        6.1.2 匐灯藓属下分组问题
        6.1.3 匐灯藓属性状演化进程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项目支持

(5)过表达IbCbEFP和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特性鉴定及分子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根茎叶的生长和发育的研究进展
        1.1.1 根的发育和形态建成
        1.1.2 茎的发育和形态建成
        1.1.3 叶的发育和形态建成
        1.1.4 植物形态的变异
        1.1.5 影响植物形态变异的因素
        1.1.6 甘薯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淀粉生物合成途径及研究进展
        1.2.1 淀粉的组成
        1.2.2 淀粉的结构
        1.2.3 淀粉的理化特性
        1.2.4 植物淀粉合成途径及研究进展
        1.2.5 甘薯淀粉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1.3 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1.3.1 逆境胁迫的危害
        1.3.2 渗透调节
        1.3.3 逆境相关蛋白
        1.3.4 活性氧清除系统(ROS)
        1.3.5 信号转导机制
        1.3.6 逆境胁迫相关激素
        1.3.7 甘薯抗逆基因克隆及转化的研究进展
    1.4 植物氮素吸收研究进展
        1.4.1 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形态
        1.4.2 植物氮素营养的吸收和转运
        1.4.3 植物氮素营养的同化
        1.4.4 植物氮同化的调控
        1.4.5 甘薯氮素吸收相关基因的克隆和研究进展
    1.5 CbEFP基因研究进展
    1.6 SnRK1基因研究进展
        1.6.1 SnRK1调节碳氮代谢
        1.6.2 SnRK1调节生长发育
        1.6.3 SnRK1响应逆境胁迫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甘薯IbCbEFP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甘薯总RNA的提取
        2.1.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2.1.4 IbCbEFP基因全长的获得
        2.1.5 IbCbEFP基因ORF的克隆
        2.1.6 IbCbEFP基因组全长的克隆
        2.1.7 IbCbEFP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2.1.8 IbCbEFP基因的同源比对和进化树构建
        2.1.9 IbCbEFP基因编码的蛋白的原核表达分析
        2.1.10 IbCbEF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2.1.11 IbCbEFP基因在甘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2.1.12 IbCbEF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1.13 甘薯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
        2.1.14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再生
        2.1.15 转基因植株的形态观察和生物量测定
        2.1.16 转基因植株的组织石蜡切片观察
        2.1.17 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测定
        2.1.18 转基因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1.19 转基因植株的淀粉含量测定
        2.1.20 转基因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2.1.21 转基因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1.22 转基因植株的激素含量测定
        2.1.23 转基因植株形态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2.1.24 转基因植株的RNA-seq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IbCbEFP基因cDNA全长和ORF序列的获得
        2.2.2 IbCbEFP基因编码蛋白的同源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2.2.3 IbCbEFP基因组DNA序列及启动子序列的获得
        2.2.4 IbCbEFP蛋白原核表达
        2.2.5 IbCbEFP蛋白亚细胞定位
        2.2.6 IbCbEFP基因在甘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对激素等处理的响应
        2.2.7 IbCbEF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2.8 栗子香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2.2.9 过表达IbCbEFP基因甘薯植株的获得
        2.2.10 转基因植株中IbCbEFP基因的表达分析
        2.2.11 转基因植株的驯化和形态学观察
        2.2.13 转基因植株的组织学观察
        2.2.14 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
        2.2.15 转基因植株的碳代谢分析
        2.2.16 转基因植株的氮代谢分析
        2.2.17 转基因植株的激素含量
        2.2.18 过表达IbCbEFP基因甘薯植株RNA-seq分析
    2.3 讨论
        2.3.1 IbCbEFP编码一个核定位的带EF手型结构的钙结合蛋白
        2.3.2 过表达IbCbEFP基因引起转基因甘薯植株的形态发生变异
        2.3.3 过表达IbCbEFP基因降低甘薯植株的碳氮代谢水平
        2.3.4 过表达IbCbEFP基因降低甘薯植株的激素含量
        2.3.5 过表达IbCbEFP基因影响甘薯植株不同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
第三章 过表达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特性鉴定及分子机理分析
    3.1 植物材料
    3.2 过表达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淀粉品质鉴定
        3.2.1 IbSnRK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3.2.2 IbSnRK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分析
        3.2.3 IbSnRK1基因在甘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对蔗糖、光周期的响应分析
        3.2.4 IbSnRK1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2.5 甘薯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
        3.2.6 过表达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3.2.7 转基因植株块根淀粉含量的测定
        3.2.8 转基因植株块根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3.2.9 转基因植株块根淀粉粒径分布的测定
        3.2.10 转基因植株块根淀粉粒的形态观察
        3.2.11 转基因植株块根淀粉粒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3.2.12 转基因植株块根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测定
        3.2.13 转基因植株块根淀粉的糊化热力学分析
        3.2.14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2.15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蔗糖转化关键酶的活性测定
        3.2.16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测定
        3.2.17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糖含量的测定
        3.2.18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合成中间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
    3.3 过表达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抗逆性鉴定
        3.3.1 IbSnRK1蛋白的原核表达
        3.3.2 IbSnRK1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3.3.3 转基因植株抗逆性离体鉴定
        3.3.4 转基因植株中IbSnRK1基因的表达分析
        3.3.5 转基因植株的水培鉴定
        3.3.6 转基因植株的盆栽鉴定
        3.3.7 转基因植株光合活性的测定
        3.3.8 转基因植株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3.3.9 转基因植株Na~+、K~+含量的测定
        3.3.10 转基因植株的DAB和NBT染色
        3.3.11 转基因植株H_2O_2和O_2~-含量测定
        3.3.12 转基因植株ROS相关的酶活性测定
        3.3.13 转基因植株的气孔观察
        3.3.14 转基因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3.3.15 转基因植株激素含量测定
        3.3.16 转基因植株抗逆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3.4 过表达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氮素吸收分析
        3.4.1 转基因植株对NO_3~-的响应分析
        3.4.2 转基因植株用~(15)N处理后的氮素吸收测定
        3.4.3 转基因植株NO_3~--N处理后NO_3~-含量和NR酶活的测定
        3.4.5 转基因植株NO_3~--N处理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3.4.6 转基因植株NO_3~--N处理后光合活性的测定
        3.4.7 转基因植株NO_3~--N处理后蔗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3.4.8 转基因植株NO_3~--N处理后光合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3.4.9 转基因植株碳氮代谢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IbSnRK1基因启动子分析
        3.5.2 IbSnRK1基因在甘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对蔗糖及光周期的响应
        3.5.3 IbSnRK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5.4 栗子香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3.5.5 过表达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获得
        3.5.6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
        3.5.7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粒形态观察
        3.5.8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粒径的分布和统计
        3.5.9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支链淀粉的分布
        3.5.10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粒的晶体结构
        3.5.11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DSC分析
        3.5.12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5.13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分析
        3.5.14 转基因植株块根中淀粉合成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含量测定
        3.5.15 IbSnRK1基因启动子中与抗性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3.5.16 IbSnRK1蛋白的原核表达
        3.5.17 IbSnRK1基因对不同胁迫诱导处理的响应
        3.5.18 转基因植株的抗逆性离体鉴定
        3.5.19 转基因植株中IbSnRK基因的表达分析
        3.5.20 转基因植株的水培鉴定
        3.5.21 转基因甘薯植株的盆栽鉴定
        3.5.22 转基因植株的光合活性分析
        3.5.23 转基因植株的脯氨酸、MDA和可溶性糖分析
        3.5.24 转基因植株的Na~+、K~+含量分析
        3.5.25 转基因植株的H_2O_2和O_2~-的积累
        3.5.26 转基因植株的ROS途径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3.5.27 转基因植株的气孔开度分析
        3.5.28 过表达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ABA和JA激素含量测定
        3.5.29 转基因植株抗逆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3.5.30 IbSnRK1基因在鲁薯3号中对NO_3~--N的响应
        3.5.31 转基因植株对氮素的吸收
        3.5.32 转基因植株的NO_3~--N含量、NR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3.5.33 转基因植株的光合活性测定
        3.5.34 转基因植株的蔗糖含量、淀粉含量和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3.5.35 转基因植株的碳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3.6 讨论
        3.6.1 IbSnRK1过表达提高甘薯淀粉含量,改良淀粉品质
        3.6.2 IbSnRK1过表达提高甘薯植株的抗逆性
        3.6.3 IbSnRK1过表达促进碳氮代谢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苔藓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3 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3.1 国外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3.2 国内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4 苔藓植物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进展
        1.4.1 国外苔藓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进展
        1.4.2 国内苔藓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进展
    1.5 苔藓植物异质景观多样性研究进展
    1.6 苔藓植物的生态位
2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概况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和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类型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调查范围和样点选择
        2.4.2 样点调查方法
        2.4.3 环境因子测定方法
        2.4.4 标本的整理与鉴定
        2.4.5 数据统计方法
3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种以下分类单位的丰富度分析
    3.2 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分析
4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4.1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4.1.1 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4.1.2 苔藓植物优势科、优势属的组成
        4.1.3 苔藓植物单种科、单种属
        4.1.4 与其他地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关系
    4.2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研究历史与结果分析
        4.2.1 宽阔水地区苔藓植物研究历史
        4.2.2 宽阔水地区苔藓植物历次研究结果与分析
5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
    5.1 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苔藓植物的物种变化
        5.1.1 苔藓植物的优势科
        5.1.2 不同植被类型苔藓植物的种相似性比较
        5.1.3 不同植被类型苔藓植物优势种的比较
        5.1.4 不同植被类型苔藓植物的 α 多样性比较
        5.1.5 不同植被类型苔藓植物的 β 多样性比较
    5.2 不同湿地类型中苔藓植物的物种变化
        5.2.1 苔藓植物的优势科
        5.2.2 不同湿地类型苔藓植物优势种的比较
        5.2.3 不同湿地类型苔藓植物的 α 多样性比较
        5.2.4 不同湿地类型苔藓植物的 β 多样性比较
    5.3 农田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的物种变化
        5.3.1 苔藓植物的优势科
        5.3.2 农田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的优势种
        5.3.3 农田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的 α 多样性
    5.4 洞口弱光带苔藓植物的特点
        5.4.1 洞口弱光带苔藓植物样方调查结果
        5.4.2 苔藓植物的优势科
        5.4.3 洞口弱光带苔藓植物多样性与洞口距离的关系
    5.5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5.5.1 苔藓植物野外调查结果
        5.5.2 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5.5.3 苔藓植物的生态位研究
6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苔藓植物分布
    6.1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中苔藓植物的物种差异
    6.2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中苔藓植物群落的 α 多样性
    6.3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中苔藓植物群落的 β 多样性
    6.4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分布格局
7 全文总结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7.1.2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7.1.3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
        7.1.4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异质景观中苔藓植物分布
    7.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 :44个样方中266种苔藓植物
附录II: 266种苔藓植物在44个样方中的盖度
附录IV: 52种主要苔藓植物重要值
附录V:宽阔水地区苔藓植物名录
附录VI: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7)荒漠齿肋赤藓人工培养条件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荒漠藓类生物结皮概述
    1.2 荒漠藓类植物的组成及分布
    1.3 藓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4 藓类植物繁殖特性
    1.5 荒漠藓类植物人工培养研究进展
        1.5.1 培养材料及方法
        1.5.2 外植体的灭菌方法
        1.5.3 培养基质
        1.5.4 光照和温度
        1.5.5 水分和湿度
        1.5.6 生长调节物质
    1.6 荒漠藓类植物的抗逆生理研究进展
        1.6.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其在抗逆性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1.6.2 水分胁迫下藓类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1.6.3 水分胁迫下藓类植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创新点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理位置
        2.1.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候条件
        2.1.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候条件
    2.2 技术路线
3 齿肋赤藓人工培养无菌培养条件的建立
    3.1 实验器材及药品
    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4 齿肋赤藓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培养基对齿肋赤藓组织培养配子体再生及分枝的影响
        4.2.2 植物激素对齿肋赤藓配子体再生及分枝的影响
        4.2.3 糖源对齿肋赤藓配子体再生及分枝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培养基对藓类组织培养的影响
        4.3.2 激素对藓类组织培养的影响
        4.3.3 糖源对藓类组织培养的影响
5 齿肋赤藓的基质栽培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及培养基质的采集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4种不同基质对齿肋赤藓生长株密度影响
        5.2.2 4种不同基质对齿肋赤藓生长高度的影响
        5.2.3 4种不同基质对齿肋赤藓生物量的影响
    5.3 讨论
6 采样微生境对齿肋赤藓人工培养藓株生长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6.1.2 人工培养方法
        6.1.3 观测指标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两种不同采样生境的齿肋赤藓沙培植株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
        6.2.2 两种不同采样生境的齿肋赤藓沙培后叶片形态特征的差异
    6.3 讨论
7 不同水分条件对齿肋赤藓沙培植株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样品及培养基质的采集
        7.1.2 试验设计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7.2.2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7.2.3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PSII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7.2.4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7.2.5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2.6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7.3 讨论
        7.3.1 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植株含水量对不同水分条件处理的响应
        7.3.2 人工培养齿肋赤藓光合色素含量对不同水分条件处理的响应
        7.3.3 人工培养齿肋赤藓光化学效率对不同水分条件处理的响应
        7.3.4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7.3.5 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对人工培养齿肋赤藓抗氧化酶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齿肋赤藓无菌培养有效灭菌方法的建立
        8.1.2 齿肋赤藓组培条件的优化
        8.1.3 筛选出齿肋赤藓的最适栽培基质
        8.1.4 筛选出齿肋赤藓人工培养野外取材最优微生境
        8.1.5 筛选出人工培养齿肋赤藓后期最适水分条件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硕士期间成果
后记

(8)三种蓑藓属植物的形态变异与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蓑藓属简介
        1.1.1 缺齿蓑藓(M. gymnostomum)及其研究概况
        1.1.2 中华蓑藓(M. cavaleriei)及其研究概况
        1.1.3 钝叶蓑藓(M. japonicum)及其研究概况
    1.2 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分子标记方法
        1.3.1 DNA分子标记技术概况
        1.3.2 几种主要DNA分子标记技术
    1.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苔藓植物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蓑藓形态观察及形态学指标
        2.2.3 ISSR-PCR扩增
    2.3 数据分析
        2.3.1 数据矩阵的建立
        2.3.2 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2.3.3 种下形态和遗传化的分析方法
第3章 缺齿蓑藓部分种群形态变异和遗传结构分析
    3.1 缺齿蓑藓种群形态性状分析
        3.1.1 形态性状的变异分析
        3.1.2 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3.1.3 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 缺齿蓑藓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3.2.1 缺齿蓑藓部分种群ISSR扩增条带多样性分析
        3.2.2 缺齿蓑藓部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分析
        3.2.3 不同地理来源的缺齿蓑藓遗传分化分析
    3.3 缺齿蓑藓群体形态,遗传变异与地理来源的分析
第4章 中华蓑藓部分种群形态变异和遗传结构分析
    4.1 中华蓑藓种群形态性状分析
        4.1.1 形态性状的变异分析
        4.1.2 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4.1.3 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2 中华蓑藓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4.2.1 中华蓑藓部分种群ISSR扩增条带多样性分析
        4.2.2 中华蓑藓部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分析
    4.3 不同地理来源的中华蓑藓的遗传分化分析
第5章 钝叶蓑藓部分种群形态变异和遗传结构分析
    5.1 钝叶蓑藓种群形态性状分析
        5.1.1 形态性状的变异分析
        5.1.2 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5.2 钝叶蓑藓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5.2.1 钝叶蓑藓部分种群ISSR扩增条带多样性分析
        5.2.2 钝叶蓑藓部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分析
        5.2.3 不同地理来源的钝叶蓑藓的遗传分化分析
    5.3 钝叶蓑藓群体形态,遗传变异与地理来源的分析
第6章 三种蓑藓种群形态变异和遗传结构的分析
    6.1 三种蓑藓种群形态变异分析
    6.2 三种蓑藓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有关三种蓑藓的形态变异的讨论
    7.2 有关三种蓑藓的遗传分化的讨论
    7.3 三种蓑藓形态变异、遗传分化及地理背景的相关性
    7.4 有关模糊均值聚类在苔藓植物形态与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表 1100 条ISSR引物编号和引物碱基序列

(9)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藓类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1.2 藓类植物的脱水耐性研究概述
        1.2.1 含水量变化
        1.2.2 活性氧(ROS)代谢水平
        1.2.3 渗调保护能力
        1.2.4 光合作用
        1.2.5 脱落酸(ABA)合成
        1.2.6 蛋白调控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材料
        1.3.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尖叶拟船叶藓含水量对脱水与复水的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尖叶拟船叶藓活性氧代谢能力与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脂质过氧化
        3.2.2 细胞质膜透性
        3.2.3 活性氧自由基
        3.2.4 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剂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尖叶拟船叶藓渗调保护能力与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脯氨酸积累
        4.2.2 可溶性糖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尖叶拟船叶藓光合作用与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
        5.2.1 叶绿素荧光
        5.2.2 CO2气体交换
    5.3 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10)大叶藓7个自然居群的形态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观察结果
    3.1 不同居群叶片形态解剖特征的差异
    3.2 不同居群形态解剖特征与海拔的相关性
4 讨论

四、尖叶拟船叶藓居群叶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有种贯顶大帽藓西藏新分布及分布预测[J]. 樊英杰,廖雨佳,王梦真,刘凌,宋晓彤,邵小明. 植物科学学报, 2021(04)
  • [2]高山冰缘带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学研究[D]. 黄文专. 杭州师范大学, 2020
  • [3]岛屿与内陆真藓(Bryum argenteum)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的比较研究[D]. 马晓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中国匐灯藓属(Plagiomnium)的分子系统发育与形态进化[D]. 刘荣. 南昌大学, 2018(02)
  • [5]过表达IbCbEFP和IbSnRK1基因甘薯植株的特性鉴定及分子机理分析[D]. 任志彤. 中国农业大学, 2018
  • [6]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D]. 刘良淑. 贵州大学, 2016(03)
  • [7]荒漠齿肋赤藓人工培养条件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许红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2)
  • [8]三种蓑藓属植物的形态变异与遗传结构研究[D]. 刘小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D]. 杜晓蒙. 吉首大学, 2013(03)
  • [10]大叶藓7个自然居群的形态解剖学研究[J]. 唐锐,王丽,李高阳,曹袁祺.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标签:;  ;  ;  ;  ;  

尖嘴假单胞菌种群叶片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