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短波、TDP照射治疗肩周炎79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原,王艳丽,孙烨,李瑞琳,张冬舒,邓景元[1](2021)在《以肩三穴为主穴针刺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肩周炎70例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以肩三穴(肩前、肩髃、肩髎)为主穴针刺联合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电疗机和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治疗;治疗组选取患肩肩三穴(肩前、肩髃、肩髎)为主穴深刺,并联合TDP照射,配以肩井、肩贞、臂臑、外关、合谷穴等常规针刺。2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休息2 d,治疗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夜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包括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能力、肌力、肩关节局部形态等5项)评分,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50/70),治疗组为97.14%(68/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夜间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对照组除肩关节局部形态评分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除肩关节局部形态评分外,其他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肩三穴为主穴针刺联合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显着,可有效缓解肩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疗程短,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暖咏(Wong Nuen Wing)[2](2020)在《筋针治疗肩袖损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自然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筋针治疗为治疗组,常规针刺、假针为对照组,探讨筋针对肩袖损伤患者在关节活动度、VAS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评定的疗效,为探求本病更加高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为筋针疗法治疗软组织疾病提供疗效及安全性的证据。方法:本课题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8年11月~2019年8月就诊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诊所的患者,纳入年龄15~65岁符合肩袖损伤诊断标准、肩痛持续超过1个月,Neer分期属于Ⅰ期或Ⅱ期的患者,排除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肩外科创伤史的患者,共收集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采用信封隐匿法,按1:1:1的比例简单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筋针,按照“以痛为输”的取穴原则循筋选取筋穴作为干预;对照1组采用普通针直刺法,根据经脉系统及疼痛部位,选患侧天宗、肩髃、肩贞、肩髎、臂臑、曲池、外关、后溪、阳陵泉;对照2组为假针组。各组每周治疗2次。一个疗程共8次,于4星期内结束。根据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为疼痛与关节功能障碍,以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评定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测量治疗前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度(ROM),观察疼痛改善情况,并以上肢功能评分(DASH问卷)比较;最后加以统计肩关节周围筋结点的出现频次,以观察本病的常见经筋病变,为本病的经筋治疗提供依据。治疗结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偏差表示,三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数据的t检验进行比较,三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Welch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则用M(P25,P75),统计学方法则用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三组治疗前后数据呈非正态分布时,三组治疗前后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三组组间等级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3组组间以及治疗组跟对比1组、治疗组跟对比2组、在以下范围的效果:在疗程结束时,改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上肢功能评定的幅度;随访6个月,为维持止痛效果及损伤复发方面进行分析;密切观察任何不良反应。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1次疗程。治疗组(筋针):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1.00±9.94;平均病程13.28±3.1月;对照1组(常规针刺):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3.50± 10.06;平均病程15.95±5.94月;对照2组(假针):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2.00±8.52;平均病程13.57±4.81月。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3组的年龄和病程呈正态性分布,性别、年龄和病程的分布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1次疗程的治疗结果显示:肩关节前屈活动度比较分析:治疗组的肩关节前屈角度差值为44.90±27.65,优于对照1组的32.23±23.21和对照2组的29.98±2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P=0.012<0.05);肩关节后伸活动度比较分析:治疗组的肩关节后伸角度差值为32.05± 12.28,对照1组的角度为31.33±11.81,优于对照2组的-0.42±19.65,治疗组与对照1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829>0.05),而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比较分析:治疗组的肩关节外展角度差值为28.95±14.37,优于对照1组的8.30±12.75°和对照2组的1.60±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肩关节内收活动度比较分析:治疗组的肩关节内收角度差值为21.68±8.18,优于对照1组的9.15 ± 7.04和对照2组的0.68±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觉仿真疼痛指标(VA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及对照1组的疼痛指标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平均降低3.25±3.09分,优于对照1组的0.35±3.63分和对照2组的-3.27±3.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DASH问卷)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分差值为71.78±11.30,优于对照2组的36.80± 17.18及对照2组的-2.35±1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筋结点的分布及频次规律比较:在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中,筋结点主要集中于手阳明经筋,在治疗前比例高达50%,远高于其他经筋。单个筋结点占最多为肩髃次及巨骨次,此两穴均从属手阳明经筋。安全性评定:本研究治疗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临床试验,未出现出血、感染等情况。不良事件观察:本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临床试验未见晕针、滞针、断针等不良反应。研究共报告了 5个不良反应,2个参加者于进针时或带针活动时出现疼痛情况,2个患者报告在施针的穴位出现瘀伤,1个患者表示在治疗部位出现轻微局部皮肤发炎,所有报告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在1星期内痊愈。远期疗效观察:远期疗效主要观察患者痛症状复发情况。三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20%;对照1组复发率为35%;对照2组复发率为52.5%。治疗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远期疗效好。唯三组患者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当中参与其他治疗的情况未能排除,有可能会影响复发率数据。结论:1.筋针跟常规针刺均可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而筋针的短期治疗效果于改善肩关节活动(尤其是外展、内收)、肩膀疼痛以及上肢功能较常规针刺优胜。2.对于肩袖损伤,采用筋针针刺压痛点及筋结点对改善肩膀疼痛、肩关节活动以及上肢功能于短期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段瑞瑞[3](2020)在《傍针刺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傍针刺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别,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及思路。方法:课题组共纳入6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患者,采用随机信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即傍针刺组和对照组即普通针刺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4天。评分表采用疼痛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关节活动度评分(ROM)来评估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和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状况。结果:研究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脱落1人。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ROM评分,经统计分析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结束后,两组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ROM评分,经统计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两组有差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3%。4.本课题操作过程中未出现不安全事件。结论:治疗组的傍针刺法与对照组的普通针刺法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均有治疗效果,而前者在缓解肩部疼痛及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疗效较好。
李香香[4](2019)在《穴位按摩结合止痛消肿膏对运动员胫骨骨膜炎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并比较穴位按摩结合止痛消肿膏和常规治疗两种方案对于胫骨骨膜炎的临床疗效,客观探讨穴位按摩结合止痛消肿膏疗法的疗效特点和优势,为临床上治疗胫骨骨膜炎提供简单、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80例来分别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三所高校胫骨骨膜炎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DP灯照射结合正骨水涂搽患处的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穴位按摩结合止痛消肿膏的治疗方案,记录疼痛好转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跟踪随访1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随时间下降,同组内不同时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一时间VA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同一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平均疼痛好转时间为3.60±1.43天,对照组平均疼痛好转时间为5.40±1.71天,实验组平均疼痛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肿胀消退时间为2.10±0.84天,对照组平均肿胀消退时间为3.45±1.26天,实验组平均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痊愈20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2例,好转17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愈率:实验组50%,对照组12.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愈显率:实验组80%,对照组42.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实验组95%,对照组8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5、实验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7.5%,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止痛消肿膏治疗胫骨骨膜炎能有效缓解疼痛、消除肿胀、降低复发率,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显着持久的特点,该治疗方案值得在运动医学领域推广。
张瑞琳[5](2019)在《运用岐黄疗法治疗疼痛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的国外初步研究报道[1],肩周炎发病人群中女性较男性多见,有2%~5%的患者多集中在40~70岁这个年龄段,多为单侧肢体发生,而在肩周炎临床分期中,疼痛期是肩周炎发病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主要以肩部疼痛为主,多为昼轻夜重,影响睡眠,也是临床上患者来诊的主要原因。岐黄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振虎主任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岐黄针,通过经筋理论找到疾病相应的经筋结点,参照“关刺”、“合谷刺”和“输刺”,并结合“青龙摆尾”等操作来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等病症的特色治疗手法。本研究选择陈教授的岐黄疗法治疗疼痛期的肩周炎患者,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以及1月后随访的VAS量表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来探讨其对疼痛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疼痛期肩周炎患者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疗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月2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疼痛期肩周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岐黄疗法组)3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组)30例。观察组根据经筋理论及患者肩部疼痛的部位及功能活动受限的方向,找到相应的经筋结点穴位后,采用岐黄疗法治疗;对照组根据王华主编的《针灸学》选取相应的穴位后,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一周治疗3次(周二、周四、周六),3次治疗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每次治疗取2-3个穴位进行岐黄针治疗。对照组一周治疗5次(周二至周六),5次治疗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每次治疗通过主:穴+循经配穴进行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以及1月后随访,以VAS量表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以及组间的评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患肩(左或右),治疗前VAS疼痛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以及1月后随访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能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症状;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疼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后以及1月后随访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肩部活动功能及缓解疼痛;观察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4.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在减轻肩部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活动方面均取得较好的疗效。观察组(岐黄疗法):治愈率30%,显效率40%,好转(有效)率23.33%,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普通针刺疗法):治愈率6.67%,显效率16.67%,好转(有效)率50%,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岐黄疗法治疗疼痛期肩周炎患者比普通针刺治疗疼痛期肩周炎患者治愈率高,疗效更优。结论:岐黄疗法和普通针刺疗法均能显着的改善患者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症状,而岐黄疗法,运用岐黄针通过经筋结点的合谷刺和输刺手法治疗后,能够有效的增加了针刺的治疗范围,缓解患侧肩部的疼痛,解除压迫,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其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疼痛期肩周炎患者,且手法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绿色安全,适合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运用。
李祥[6](2018)在《循经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循经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所有研究对象60例均来自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一门诊及病房的肩周炎患者,且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循经针刺结合推拿)与对照组(口服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两组病例数各为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针刺结合推拿进行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6次,周六休息,1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g/qd,连续治疗3周。每组患者在治疗后每天进行爬墙、划圈、做两手交插,手心向上两臂向上向后伸拉等肩关节功能锻炼。6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接受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对患者的P(疼痛)、ADL(日常活动水平、手的位置)、ROM(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收、后伸、外旋、内旋)进行统计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经统计学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通过统计学检验,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肩周炎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较对照组的评分有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评定:治疗组循经针刺结合推拿对30例肩周炎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后,临床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6%。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P=0.0001<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疗效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循经针刺结合推拿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论(1)两组治疗肩周炎都是有效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肩关节疼痛较于治疗组有优势,而循经针刺结合推拿疗法在改善肩周炎疼痛、功能活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疗效。(2)本课题通过临床实践及研究统计表明,循经针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着,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能够减轻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运用。
栾莎[7](2016)在《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对照,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将70例合格受试者严格按照随机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使用相同腧穴,试验组采用子午流注纳子法按时循经取穴治疗,于昆明当地时间未时进行针刺,对照组于昆明当地时间未时之外的时间进行针刺。针刺5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分别比较1疗程结束时、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包括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RO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在内的肩关节功能变化,以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疗效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发病部位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疼痛、ROM、肌力、ADL、局部形态各项评分及总积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共70例,其中左肩关节发病者20例,右肩关节发病者45例,双肩关节发病者5例。将双肩拆分为左肩、右肩分别记入左、右肩进行统计、比较,共计发病肢体总数75例,包含左肩关节25例,右肩关节50例。治疗1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治愈7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显愈率34.21%,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显愈率13.51%,总有效率89.19%。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治愈19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愈率86.84%,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愈率62.16%,总有效率91.89%。两组治疗1疗程结束时、治疗1疗程后,总体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1疗程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疼痛、ROM、肌力、ADL各项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积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1疗程结束时,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积分、疼痛评分、ROM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ADL、局部形态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积分、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肌力、ADL、局部形态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疗程内,两组治愈所需针刺频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常规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均有疗效。(2)试验组所选用的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试验组显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相当。(3)试验组所选用的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改善ADL、肌力方面两组相当。(4)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可缩短治疗疗程。
罗颢颐[8](2016)在《罗氏传承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肩关节周围炎即为肩周炎,俗称为冻结肩。是指位于肩部四周的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日久产生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临床以疼痛、关节粘连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由于本病患者疼痛症状显着,往往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身心倍受伤害。所以对于医者及病患而言,如何有效缓解及消除疼痛往往是治疗疾病的首要目的。罗氏传承方法是在香港红磡中医针灸骨伤跌打医馆临床治疗肩周炎经验总结出来,已传承20余年,具体方法为推拿与中药外敷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明显。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观察罗氏传承方法和条口透承山两种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以及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外转、内转)的变化,以证明罗氏传承方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对其做出相对客观的科学评价。并为治疗本病之最佳疗法与治疗成效提供新思路与临床依据。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在香港红磡中医针灸骨伤跌打医馆中实施,病例来源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肩周炎患者,共收集到病例60例,按实际人数比例随机分配到两组中,其中30例为治疗组,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罗氏传承方法,予推拿手法治疗后给予中药外敷。对照组予条口透承山透刺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变化及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变化进行评定。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肩关节疼痛程度及活动功能(前屈、后伸、外旋、外展、内收)等方面,经统计学t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与治疗前相比,经统计学t检验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进行肩部疼痛VAS评分进行统计学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罗氏传承方法在改善疼痛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条口透承山透刺法。4.治疗后,采用肩关节活动功能(前屈、外展、外旋、内收、后伸)进行量化评价。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肩前屈、外展、外旋和内收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肩关节后伸方面,二者疗效相当。5.罗氏传承方法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罗氏传承方法与传统条口透承山透刺法对肩周炎的治疗均有效,前者较后者疗效显着,尤其是在改善疼痛、肩前屈、外展、外旋、内旋等方面。罗氏传承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条口透承山透刺法。
王文正[9](2014)在《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辩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和辨证取穴静留针法两种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二者治疗前后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活动指标的变化,为临床上针灸治疗本病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台湾新视界诊所6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循经远端取穴为主,采用运动疗法;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得气后静留针,不活动患肩。比较二者在减轻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临床疗效的差异。采用Melle评分对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评估,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成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治疗组30例中,6例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30例中,3例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0%。两组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检验,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总有效率统计学检验,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辨证取穴静留针法,但二者的总有效率相当。3.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情况统计学t检验,P<0.05,说明: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在改善疼痛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辨证取穴静留针法。4.治疗结束后,采用Melle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肩部的5个动作(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手到脊柱、手到嘴)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及手到颈项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手到脊柱及手到嘴方面,二者疗效相当。结论: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及辨证取穴静留针法对肩周炎的治疗均有效,前者较后者疗效确切,尤其是在改善疼痛、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及手到颈项方面,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静留针法。
谢升佑[10](2014)在《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运用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灸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进行治疗,并观察本疗法的临床疗效,同时以相同穴位温针灸疗法的对照1组,不同穴位(常规选穴)温针疗法的对照2组进行对比,目的在于观察选穴的优势,探讨动气针法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为动气针法的推广运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台湾名师中医诊所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9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纳入病例按1: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治疗组选穴“肩三针”和手三阳经远端输穴,行动气针法和温针法;对照1组选取相同穴位进行温针法;对照2组选取不同穴位(常规选穴)进行温针法。通过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PQ量表各项评分(PPI、VAS、PRI)、以及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积分差距,以及组间治疗前后评分,以观察本研究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分布均衡前提下进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评级指数(PRI)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规定治疗方案后,统计PRI评分,三组患者PR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PRI评分3.12±1.03,对照1组评分4.57±2.32;对照2组5.52±1.58,而治疗组PRI评分下降更为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数据结果提示,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对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症状降低PRI积分,改善疼痛分级程度有更显着的临床疗效。2.治疗前三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接受规定治疗方案后,三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评分1.25±1.03,对照1组评分2.75±1.87,对照2组评分4.68±1.72,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对缓解疼痛降低VAS评分具有更显着的临床疗效(P<0.01)。3.治疗前统计三组患者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方案后,统计PPI数据进行比较,治疗组1.25±0.41,对照1组1.72±0.97,对照2组2.01±0.82,三组间比较总体均数不相等(P<0.01),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较两个对照组下降显着(P<0.05、P<0.01),而对照1组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采用温针灸疗法,即便穴位选择存在差异,但临床疗效无统计差异;而结合动气针法后,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现时疼痛改善显着。4.治疗前三组患者MP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方案后,三组患者MPQ积分分别为治疗组10.25±1.03,对照1组12.68±1.87,对照2组14.02±1.62,组间比较,三组患者MPQ总体均数不等(P<0.05)。组间两两比较,数据结果表明,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显着降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MPQ评分。5.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度(ROM)积分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三组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结果统计治疗组19.79±0.85,对照1组16.72±0.57,对照2组15.97±0.42,三组组间比较,总体均数不相等(P<0.05)。组间两两比较,在动气针法结合温针法作用下,患者肩关节活动度ROM积分增加显着,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均P<0.01)。6.比较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方案后,对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治疗组17.62±1.68,对照1组15.41±1.04,对照2组15.09±1.23;组间比较,三组患者总体均数不等(P<0.01)。而组间两两比较,动气针法结合温针法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尤为显着(均P<0.01)。而不同穴位温针疗法的两个对照组之间,肩关节功能恢复并无统计差异(P>0.05)。7.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30例患者临床治愈6例(20.00%),显效15例(50.00%),有效7列(23.33%),无效2例(6.67%),对照1组临床治愈2例(6.67%),显效10例(33.33%),有效11例(37.67%),无效7例(23.33%)。对照2组临床治愈2例(6.67%),显效9例(30.00%),有效11例(36.67%),无效8例(26.66%)。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1组总有效率76.67%,对照2组总有效率73.340%。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动气针法结合温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通过以动制动,以动制痛的远端针刺与颈部针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显着改善患者MPQ量表评分,降低患者PPI、PRI、VAS评分,并增加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肩关节功能,本疗法操作简单可行,并将针灸经典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于临床,为临床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提供了临床依据。
二、超短波、TDP照射治疗肩周炎79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短波、TDP照射治疗肩周炎79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以肩三穴为主穴针刺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肩周炎7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对照组 |
1.5.2 治疗组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治疗前后夜间VAS评分比较 |
2.2 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论 |
(2)筋针治疗肩袖损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
一、肩袖的解剖与损伤研究 |
二、肩袖损伤临床表现与体征 |
三、肩袖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
四、肩关节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
第二节 中医学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
一、中医学对肩袖损伤的文献记载 |
二、肩袖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 |
三、肩袖损伤的中医辨证分型 |
四、中医对肩袖损伤的治疗 |
第三节 经筋学说的相关研究发展 |
一、中医学对经筋的认识 |
二、从经筋理论看肩袖损伤 |
三、经筋理论指导下的治疗 |
四、经筋疗法相关研究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七、中止试验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随机分组 |
二、治疗方案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不良事件的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基线资料 |
一、一般临床数据 |
第二节 治疗结果 |
一、治疗方案对各项指标评分的影响 |
二、安全性评定 |
三、不良事件观察 |
四、远期疗效观察 |
五、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理论探讨 |
一、现代医学与肩袖损伤 |
二、中医学与肩袖损伤 |
三、经筋学说 |
四、筋针的作用机制 |
五、临床体会 |
第二节 结果及分析 |
一、研究结果 |
二、假针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3)傍针刺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针具选择 |
2.3 选穴 |
2.4 操作方法 |
2.5 不良反应及处理 |
2.6 质量控制 |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3.1 疼痛评分(VAS) |
3.2 关节活动度评分(ROM) |
3.3 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
3.4 其他指标 |
3.5 疗效评价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流程图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VAS评分比较 |
3 关节活动度ROM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4 整体临床疗效比较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于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
1.1 肩周炎的历史沿革 |
1.2 肩周炎的病因病机 |
1.3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
2 西医对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
2.1 肩周炎的源流 |
2.2 肩周炎的发病因素 |
2.3 肩周炎的西医治疗 |
3 傍针刺法用于治疗肩周炎的相关研究 |
3.1 傍针刺法的概念 |
3.2 傍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机制 |
3.3 傍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
4 研究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治疗效果分析 |
4.3 选穴分析 |
4.4 安全性评价 |
5 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穴位按摩结合止痛消肿膏对运动员胫骨骨膜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胫骨骨膜炎西医研究现状 |
1.1 概念及临床表现 |
1.2 流行病学调查 |
1.3 危险因素 |
1.4 发病机理 |
1.5 临床诊断 |
1.6 西医治疗 |
2 胫骨骨膜炎中医研究概况 |
2.1 胫骨骨膜炎的中医概念 |
2.2 胫骨骨膜炎的病因病机 |
2.3 胫骨骨膜炎的中医治疗 |
3 穴位按摩 |
3.1 中医对穴位按摩的认识 |
3.2 西医对穴位按摩的认识 |
3.3 胫骨骨膜炎取穴规律 |
4 止痛消肿膏贴敷 |
4.1 中医外治法与膏药贴敷 |
4.2 止痛消肿膏的研究现状 |
5 联合治疗 |
6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合格研究对象确立 |
1.3 样本量 |
2 研究方案 |
2.1 实验设计方案:随机对照实验 |
2.2 人员培训 |
2.3 治疗方法 |
3 意外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情况资料 |
4.2 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定法 |
4.3 疼痛缓解时间和肿胀消退时间 |
4.4 复发情况 |
4.5 临床疗效标准 |
5 数据收集与统计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基线资料 |
2 治疗结果分析 |
2.1 VAS评分比较 |
2.2 两组疼痛好转时间、肿胀好转时间比较 |
2.3 疗效比较 |
2.4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研究意义 |
2 治疗方法 |
2.1 穴位按摩及其作用机制 |
2.2 止痛消肿膏贴敷及其作用机制 |
2.3 立法依据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对疼痛的治疗作用分析 |
3.2 对肿胀的治疗作用分析 |
3.3 疗效和复发情况分析 |
4 预防方法讨论 |
5 量化指标讨论 |
6 结论 |
7 局限性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运用岐黄疗法治疗疼痛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肩周炎在西医方面的认识和研究 |
一、肩周炎病名的认识与发展 |
二、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与机制 |
三、肩周炎的临床分期表现 |
四、肩周炎的西医治疗方式 |
第二节 肩周炎在中医方面的认识和研究 |
一、中医对肩周炎病名的认识 |
二、肩周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三、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式 |
第三节 岐黄疗法的介绍及其理论依据 |
一、岐黄针的构思来源 |
二、岐黄疗法的理论依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临床分组 |
三、治疗方案 |
四、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处理 |
五、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六、统计学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
二、临床疗效对比 |
三、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观察指标分析 |
三、临床疗效分析 |
第二节 选穴与作用机制 |
一、选穴原则及依据 |
二、穴位释义 |
三、岐黄疗法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循经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辨证、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
3 治疗方法 |
4 结果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3 研究方法分析 |
4 研究结果探讨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盲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
2.8 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
研究结果 |
1 试验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
1.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
1.4 两组患者发病部位的比较 |
2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可比性检查 |
2.1 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ROM评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肌力评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ADL评分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局部形态评分比较 |
2.6 两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总积分比较 |
3 治疗结果 |
3.1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 |
3.2 两组治疗1疗程结束时疗效比较 |
3.3 两组治愈所需治疗频次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量表总积分比较 |
3.5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
3.6 两治疗前后ROM评分比较 |
3.7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评分比较 |
3.8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
3.9 两组治疗前后局部形态比较 |
3.10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子午流注纳子法的选择理论探讨 |
1.1 子午流注与子午流注纳子法 |
1.2 子午流注纳子法的理论基础 |
1.3 子午流注纳子法的取穴方法及运用特点 |
1.4 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机理 |
1.5 子午流注纳子法临床运用体会 |
2 选穴依据 |
2.1 局部取穴 |
2.2 远部取穴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两组基本资料的分析 |
3.2 两组治疗前肩关节评价量表评分的分析 |
3.3 两组治疗后肩关节评价量表评分的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 问题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罗氏传承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1 肩关节生理解剖基础 |
1.1.2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
1.1.3 肩周炎临床特点 |
1.1.4 肩周炎分类诊断 |
1.1.5 西医治疗方法 |
1.1.6 西医治疗进展 |
1.2 中医学研究概况 |
1.2.1 病名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辨证分型 |
1.2.4 中医治疗方法 |
1.2.5 中医治疗进展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临床研究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一般情况比较 |
2.2.2 肩关节疼痛改善比较 |
2.2.3 肩关节活动功能比较 |
2.2.4 肩关节疗效比较 |
2.2.5 安全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研究讨论 |
3.1.1 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3.1.2 患者VAS评分比较 |
3.1.3 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情况 |
3.1.4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1.5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探讨 |
3.2 方法理论探讨 |
3.2.1 肩周炎与经筋病机实质 |
3.2.2 罗氏传承方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机理探讨 |
3.2.3 条口透刺承山穴治疗肩周炎有效机理分析 |
3.3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西医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二、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二节 中西医对肩周炎治疗方面的认识 |
一、中医治疗 |
二、西医治疗 |
三、结论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及病例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认知 |
1.1 肩臂臑痛的认识 |
1.2 肩关节周围炎与经络的关系 |
1.3 肩关节周围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传统中药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进展 |
1.5 针灸推拿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概况 |
1.6 特殊针法 |
1.7 小结 |
2 现代医学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研究进展 |
2.1 肩关节的解剖功能及特点 |
2.2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理机制 |
2.3 肩关节周围炎的分期 |
2.4 肩周炎的分类诊断 |
2.5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
2.6 肩关节周围炎的预防调护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研究设计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判断 |
2.7 统计学处理 |
2.8 可行性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基线资料数据统计 |
3.2 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
4 不良事件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1.2 三组患者PRI评分比较 |
1.3 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1.4 三组患者PPI评分比较 |
1.5 三组患者MPQ评分比较 |
1.6 三组患者ROM积分比较 |
1.7 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1.8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 治疗方案依据探讨 |
2.1 动气针法 |
2.2 温针灸疗法 |
2.3 针灸镇痛机理探讨 |
3 本疗法优势 |
4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超短波、TDP照射治疗肩周炎79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肩三穴为主穴针刺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肩周炎70例临床观察[J]. 于晓原,王艳丽,孙烨,李瑞琳,张冬舒,邓景元.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5)
- [2]筋针治疗肩袖损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D]. 黄暖咏(Wong Nuen Wi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傍针刺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段瑞瑞.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穴位按摩结合止痛消肿膏对运动员胫骨骨膜炎的影响[D]. 李香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运用岐黄疗法治疗疼痛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瑞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循经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李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7]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栾莎.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8]罗氏传承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D]. 罗颢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9]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文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动气针法结合温针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D]. 谢升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