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岸关系杂志2000年1-12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费丽芳[1](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说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杨安文[3](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王国婧[4](2019)在《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的中国出版史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的出版史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不仅深化了传统的版本、印刷等研究,更将出版史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拓展了出版史的研究领域。本文广泛收集50-70年代台湾地区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归纳与对比,总结台湾地区在此阶段出版史研究的特点与成就,探寻其发展规律,以期对20世纪中国的出版史研究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选题意义,梳理前人研究综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与方法。第一部分是通论性论着,主要探究台湾地区学者在传统出版史综合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涉及专着、论文集、论文、翻印书籍等四种类型的文献。第二部分讨论台湾地区学者研究各个时期出版史的成果,即分别述评台湾地区学者在简帛时代,纸写本时代,以及由唐至清历代雕版印刷出版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三部分讨论台湾地区学者在出版史专题研究方面的探索,分为出版技术,版画史,专题图书文献的出版,历代报纸与近代杂志的出版,出版市场、审查与交流,藏书与藏书家六个方面。出版技术研究主要梳理造纸术、印刷术、活字印刷的发明、发展、运用与外传,套色印刷的源流,以及书籍的装订、形制与版面演变等问题的研究成果。版画史研究主要是考察明代版画、民俗版画及版画艺术综合研究的情况。专题图书文献的出版介绍儒家经典、举业书、教科书、地图等图书的出版研究概况。历代报纸与近代杂志的出版包括历代报纸的发展与演变、重要报纸出版者以及近代杂志的刊行情况研究。出版市场、审查与交流主要涉及古代书籍价格,历代焚书与出版审查、法规,以及中日、中韩、中越、中俄的出版文化交流。藏书与藏书家研究部分讨论台湾地区学者关于古代藏书史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研究特点与影响。指出这一时期台湾地区出版史研究的学者主要出自中国语言文学、图书馆学、新闻学、印刷出版学等学科,同时期出版史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在图书馆学、印刷出版与文史哲综合研究的期刊上。同时,从传统学术传承与海外学术交流两个方面总结了台湾地区出版史研究的特点,并将台湾地区出版史研究与同时期大陆地区的研究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本时期的研究成果对8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出版史研究发展的影响。最后,本文指出这一时期台湾地区的中国出版史研究在传统文献学基础研究以及出版与社会文化交叉研究方面均有发展,呈现出民国考据遗风与海外多元研究交融的风貌。同时,台湾地区的研究与同时期大陆地区的研究互为补充,亦在众多方面弥补了大陆地区研究的缺憾。台湾地区学者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国出版史的研究理论、方法、内容与体系,积极促进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发展,在20世纪的中国出版史研究中贡献突出。此外,本文亦附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中国出版史研究着作、研究报告、论文集论文、期刊报纸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成果目录,以供学者参考。
唐国昌[5](2019)在《元代司法中经学适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汉后,经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及思想价值的主体,往往因时代而异,其的影响及于包括司法在内社会的方方面面。整体而言,经学在宋元之际虽历经空前严峻的考验,却能浴火重生,而得以重新复兴,且并未偏离原有的发展主线,与宋、金等经学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以现在的眼光审视,经学在宋、明之间的延续性大于中断性。这在司法实践中有着较为清晰而具体的体现。元代司法实践中对经学适用的实质是对经学官方正统地位的承认与巩固,经学也借助权力的威势渗透到司法之中,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得元代司法仍然是以经学为载体的传统中国的法律思想价值为指导进行的;“反汉化”的政治势力贯穿于有元一代,却并未能动摇经学在司法中的地位。这从侧面反映着以经学为核心的汉文明的巨大包容性和生命力,也反映着历史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具体言之,有元一代,司法中一般并不直接适用经学内容原文,而是间接地引用经学思想原则、精神,或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入唐、宋、金等前朝已被高度经义化的法典中的相关条文,通过先例将相关经学内容或义理、经义化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先例,在后案中直接引用该先例,而不再引用前朝的法律条文或经文(有时也可在司法裁决中直接引用)。经学在元代司法中,不仅作为立法及司法的逻辑起点、法理基础、推理依据和价值支撑,而且在裁判具体司法案例、创造先例、统一法律体系时具有重要的“宪法”性作用。其本身虽不是法律规定,却具有社会一致公认的、至高的法律效力,影响着整个司法适用的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规范性和政策性功能,即“提供原则性指引或裁判功能”、“扩充语义射程功能”、“解释功能”、“纠正失范的法律规则功能”、“政策性功能”5大功能。从经学在司法中的适用来看,元代经学与唐、宋等前朝一脉相承的,尤其以南宋以来的经学(理学为其表现形式)影响为深。在元代没有制定统一成文法典的情况下,又在此大背景下建立起迥乎前代、异于近代西方的独具特色的判例法体系,经学内容或原则客观上成为了法律适用的基本依据。元代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等经学法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中国传统儒家经学伦理道德由此便深深植根于元代司法中,即经学深深影响着从受理、审判,到裁决、量刑等整个司法过程,具体司法适用类型包括“作为前提假设”、“构造法律事实”、“作为裁判规范依据”、“法律论证的起点”、“权衡量刑”5种。总体而言,经学对元代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表现为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官员对具体案件裁决的说理事由须符合经学所确立的伦理道德、并要受到伦理道德实质性评价和约束。同时,介于案件事实和判决结果之间的整个逻辑推理过程,也必须以经学的内容、思想或原则作为依据;再者,要求裁决结果并不仅仅是针对具体案件当事人,更在于以此教化民众弃恶从善、弃旧从新,发明民众仁义礼智信美好品行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另外,在裁判具体司法案件没有“先例”或法律依据时,便要借助经学之力填补该漏洞;最后,在涉及宗教、民族因素等领域,经学的巨大包容性在此时便发挥了效用,有助元代司法体系的有机统一。然而,因在“唐宋变革”以后,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元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在司法领域中对经学(理学)进行极度强化和形式化,使得经学难以适应新时期司法发展的需要,同时某些经学内容或思想的原则性指导造成了司法秩序的混乱,如:“矜老”与“恤幼”的对立、“好生之德”与“伦理纲常”的冲突、“赦”与公平正义法律秩序的冲突、“复仇”与“禁止复仇”的冲突等问题的产生;再加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经学被视为实现特定统治目标的工具,并在理学化之后,其价值便更加被漠视,变得僵化而缺乏活力。从以上经学在元代司法中的适用来看,经学因具有博大精深且统一思想、伦理道德、价值等体系,再加上其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可以为之提供明确而统一、并能很容易被官民共同认可和接受的思想价值基础,便顺应了元代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官员在司法实践中的需要。元代继承了前朝一以贯之的“经义决狱”的精神,“附会汉法”,“酌古准今”以求“情理法相协”为经学在司法中发挥作用的核心指导原则,构建起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非成文法下的判例法体系。在司法中,经学具有衡量定罪量刑限度、统一和稳定法律秩序、明刑弼教、教化百姓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因被形式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倪震宇[6](2019)在《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空间人类学为视野,以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探求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多维成因。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关注人类社会多样性的探索。空间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架构一种全新的空间视野,解读聚落空间的组织形态。以人类社会的多种组织方式为线索,从生计、合作、秩序三个层面出发,从生计模式、社会组织、政治宗教三个不同侧面认识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聚居,对诸土地、水等资源的选择、利用与控制的产物。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作为人类定居社会的两种基本经济类型,深层作用于聚落空间,形成了稳定分散、匀质分布的乡村聚落和集聚向心、层级分布的商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以住宅这种承载社会单元——家庭的物质空间,作为普遍的建筑类型和聚落的空间单元。单元依据亲属网络和共同利益两种方式聚居,形成封闭排外、等级分层的家族聚落和开放包容、阶级分化的行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政治和宗教是维持社会秩序、防止社会失序的重要保证。政治形成稳定的政治组织,构成人类社会的行政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正式的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如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等,共同作于聚落空间形态。而宗教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但也一种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通过信仰、价值、生活方式与规范等,决定这聚落空间的形态。聚落空间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历时变化结果。不同的演变过程、演变动因、演变机制,形成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折射出聚落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构成。正文字数:13.5万字全文数字(含注释、参考文献、附录):16万字图片:260余幅表格:5幅
臧玉[7](2019)在《《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文中研究说明自中国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至今,大量戏剧类期刊相继涌现,它们以各自的风采记录了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曲折历程。本文所研究的《剧本》期刊便是其中的开拓者和领先者。论文全面梳理了2000年至2010年的《剧本》期刊及相关资料,采用整体观照和具体现象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专栏”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论题的来源与创新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第一章,对《剧本》期刊进行概述,主要从期刊创刊缘起、历史沿革与当下发展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整合。第二章,对《剧本》专栏设置概况进行研究,依托基本构成与风貌、专栏的编排特色与专栏的价值观念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三章则立足刊载剧作品的专栏,对《剧本》专栏中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以及不同刊载戏剧作品专栏,对其中的种类与分布、选材与导向和立意与追求深入分析。第四章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刊载剧作家的专栏,对其中“剧作家研究”、“剧作家写真”和专题研讨会三部分专栏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与第二、三章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第五章则立足于刊载戏剧评论的专栏,从“新作感觉·剧评”到“每月剧论”,对不同专栏反映出的独白与对话、群策与反思和兼容与抵牾进行分析与解读。第六章论述了《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者是从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两方面,具体探讨其与当下同类戏剧期刊以及戏剧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下戏剧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后者则从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入手,着重对期刊专栏进行宏观的审视与考察,以全面探讨其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和通俗而不媚俗的刊物品格。总的来说,2000年至2010年间的《剧本》期刊专栏以其丰富可观的数量、全面详实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理论研究在同类型戏剧期刊中自成一格、独树一帜。而且,期刊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期刊自身的发展状态异于其他各个时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李丽文[8](2018)在《夏传才着作目录》文中指出夏传才小传夏传才(1924-2017),诗人、学者、经学家。籍贯安徽亳县(今亳州市),1924年11月15日出生于贫苦家庭,幼年丧母,父以临时工为生。14岁从军,参与台儿庄会战,获胡宗南将军资助,保送甘肃天水国立第五中学。平时喜创作,早期在沦陷区,处于秘密工作状态,有些作品临时取个笔名发表,写诗多用夏穆天这个笔名,也用过夏天①、暮天、罗克、尚继愚等笔名,1946年以后用本名发表。
赵庆华[9](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艳君[10](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研究表明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二、两岸关系杂志2000年1-12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岸关系杂志2000年1-12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的中国出版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大陆地区 |
2. 港台地区 |
(三) 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通论性论着 |
(一) 专着 |
(二) 论文集 |
(三) 期刊论文 |
(四) 翻印书籍 |
二、对各个时期出版史的研究 |
(一) 简帛时代的出版 |
(二) 纸写本时代的出版 |
(三) 印本时代的出版 |
1. 唐代至元代 |
2. 明清两代 |
三、专题研究 |
(一) 出版技术研究 |
1. 造纸术的发明与外传 |
2. 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
3. 活字印刷及其外传 |
4. 套色印刷的源流 |
5. 装订形制演变 |
(二) 版画史研究 |
(三) 专题图书文献的出版 |
(四) 历代报纸与近代杂志的出版 |
1. 研究专着 |
2. 历代报纸 |
3. 新闻报人 |
4. 近代杂志 |
(五) 出版市场、审查与交流 |
1. 出版市场与经济 |
2. 出版审查与法规 |
3. 出版文化交流 |
(六) 藏书与藏书家研究 |
四、研究特点与影响 |
(一) 研究学者及其背景 |
1. 中国语言文学 |
2. 图书馆学 |
3. 新闻学、印刷出版及其他 |
(二) 相关出版机构与出版物 |
(三) 学术传承与交流 |
1. 传统的出版史研究方法与内容——民国学术遗风 |
2. 多元的出版史研究方法与内容——海外学术交流 |
(四) 与同时期大陆地区出版史研究之比较 |
(五) 学术影响 |
五、结语 |
附录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中国出版史成果目录 |
(一) 着作 |
(二) 研究报告 |
(三) 论文集论文 |
(四) 期刊报纸论文 |
(五) 学位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元代司法中经学适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及目的、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元代法律史研究动态 |
2. 元代经学在司法中适用问题研究情况 |
(三) 本文使用主要史料说明 |
1. 《枕碧楼丛书·刑统赋疏》简述 |
2. 《通制条格》简述 |
3. 《至正条格》简述 |
4. 《元典章》简述 |
5. 《永乐大典》中元代司法案例简述 |
6. 《元史·刑法志》简述 |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经学在元代司法适用中的功能 |
(一) 提供原则性指引或裁判功能 |
(二) 扩充语义射程功能 |
(三) 解释功能 |
(四) 纠正失范的法律规则功能 |
(五) 政策性功能 |
三、经学在元代司法适用中的类型 |
(一) 作为前提假设 |
(二) 构造法律事实 |
(三) 作为裁判规范依据 |
(四) 法律论证的起点 |
(五) 权衡量刑 |
四、经学对元代司法的影响 |
(一) 经学打破宗教与世俗间司法界限 |
(二) 经学消融民族间的法律壁垒 |
(三) 填补漏洞 |
(四) 有助司法体系的有机统一 |
五、经学在元代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难以适应新时期司法发展的需要 |
(二) 原则性指导易造成司法秩序的混乱 |
1. “矜老”与“恤幼”的对立 |
2. “好生之德”与“伦理纲常”的冲突 |
3. “赦”与公平正义法律秩序的冲突 |
4. “复仇”与“禁止复仇”的冲突 |
(三) 经学工具功能凸显,漠视价值 |
(四) 经学僵化而缺乏活力 |
六、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概念界定 |
0.2.1 空间人类学 |
0.2.2 聚落 |
0.2.3 空间形态与结构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1 地理学领域 |
0.3.2 社会学领域 |
0.3.3 人类学领域 |
0.3.4 建筑学领域 |
0.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对象 |
0.4.2 研究内容 |
0.4.3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空间人类学的视野与架构 |
1.1 人类社会组构 |
1.1.1 文化与社会 |
1.1.2 社会系统 |
1.1.2.1 系统概念 |
1.1.2.2 功能主义 |
1.1.2.3 先赋地位与获致地位 |
1.2 生计模式视野 |
1.2.1 调适 |
1.2.1.1 调适单位 |
1.2.1.2 文化生态 |
1.2.1.3 文化核心 |
1.2.2 经济体制 |
1.2.2.1 农耕生活 |
1.2.2.2 集约农业和非工业城市 |
1.2.3 分配与交换 |
1.2.3.1 互惠 |
1.2.3.2 再分配 |
1.2.3.3 市场交换 |
1.3 社会组织视野 |
1.3.1 婚姻与家庭 |
1.3.1.1 婚姻 |
1.3.1.2 核心家庭 |
1.3.2 亲属网络 |
1.3.2.1 居住模式 |
1.3.2.2 扩展家庭 |
1.3.2.3 继嗣与继嗣群体 |
1.3.3 共同利益群体 |
1.3.4 社会分层 |
1.3.4.1 阶级和等级 |
1.3.4.2 流动 |
1.4 政治宗教视野 |
1.4.1 政治 |
1.4.1.1 政治组织 |
1.4.1.2 社会控制 |
1.4.2 宗教 |
1.4.2.1 多重解释 |
1.4.2.2 信仰准则 |
1.4.2.3 宗教实践 |
第二章 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2.1 土地利用与资源控制 |
2.1.1 地形作用 |
2.1.1.1 自然山体 |
2.1.1.2 沿河而居 |
2.1.2 土地划分 |
2.1.3 水利工程 |
2.1.3.1 水网系统 |
2.1.3.2 桥梁工程 |
2.1.3.3 排水供水 |
2.2 农业经济与乡村聚落 |
2.2.1 农业经济 |
2.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2.2.2.1 乡村中心 |
2.2.2.2 村巷空间 |
2.2.2.3 乡村边缘 |
2.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2.2.3.1 稳定分散 |
2.2.3.2 匀质分布 |
2.3 商业经济与商业聚落 |
2.3.1 商业经济 |
2.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2.3.2.1 集市广场 |
2.3.2.2 商业街道 |
2.3.2.3 滨河地带 |
2.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2.3.3.1 集聚向心 |
2.3.3.2 层级分布 |
第三章 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3.1 住宅类型 |
3.1.1 住宅与家庭人口 |
3.1.2 住宅与家庭组织 |
3.1.3 住宅与家庭等级 |
3.2 家族与家族聚落 |
3.2.1 家族 |
3.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3.2.2.1 核心空间 |
3.2.2.2 血缘组织 |
3.2.2.3 邻里组团 |
3.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3.2.3.1 封闭排外 |
3.2.3.2 等级分层 |
3.3 行会与行业聚落 |
3.3.1 行会 |
3.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3.3.2.1 中心空间 |
3.3.2.2 业缘组织 |
3.3.2.3 行业居住区 |
3.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3.3.3.1 开放包容 |
3.3.3.2 阶级分化 |
第四章 政治宗教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4.1 社会控制 |
4.1.1 正式的社会控制 |
4.1.1.1 安全防御 |
4.1.1.2 法律法规 |
4.1.2 非正式的社会控制 |
4.1.2.1 社会规范 |
4.1.2.2 文化濡化 |
4.2 信仰与行为模式 |
4.2.1 价值系统 |
4.2.1.1 象征体系 |
4.2.1.2 庇护功能 |
4.2.1.3 聚居起源 |
4.2.2 组织与约束 |
4.2.2.1 社会管理 |
4.2.2.2 仪式庆典 |
4.2.2.3 生活规范 |
第五章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动因与机制 |
5.1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 |
5.1.1 生长 |
5.1.1.1 集聚 |
5.1.1.2 扩散 |
5.1.2 变迁 |
5.1.3 消亡 |
5.2 聚落空间演变的动因 |
5.2.1 基础动因 |
5.2.2 主导动因 |
5.2.3 动因转换 |
5.3 聚落空间演变的机制 |
5.3.1 自下而上 |
5.3.1.1 自组织 |
5.3.1.2 “有机的”聚落空间形态 |
5.3.2 自上而下 |
5.3.2.1 主导控制 |
5.3.2.2 “规划的”聚落空间形态 |
5.3.3 双向机制 |
全文结论 |
一、本研究总结 |
1.空间人类学视野 |
2.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 |
3.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结构 |
4.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重新审视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1.构建聚落空间研究整体性的认识视野 |
2.建立聚落空间研究结构性的组织关系 |
3.探索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的演变机制 |
三、后续研究方向 |
1.深化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机制研究 |
2.实践的检验与指导 |
参考文献 |
中文学术论着 |
译着及外文论着 |
期刊文献 |
学位论文 |
图表目录与来源 |
绪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7)《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剧本》期刊概述 |
第一节 创刊缘起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当下发展 |
第二章 《剧本》专栏设置概况 |
第一节 基本构成与风貌 |
第二节 专栏的编排特色 |
一、获奖剧作的品牌化塑造 |
二、新视野下的图文搭配 |
第三节 专栏的价值观念 |
一、宏观层面 |
二、微观层面 |
小结 |
第三章 立足剧作品: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 |
第一节 种类与分布 |
一、博涉内外,广纳古今 |
二、海纳百川,万类竞妍 |
第二节 选材与导向 |
一、旧瓶装新酒:旧史新说 |
二、关注大事件:与时代同行 |
第三节 立意与追求 |
一、自成一格:新颖性 |
二、见微知着:思辨性 |
三、与时俱进,紧扣主旋律 |
小结 |
第四章 聚焦剧作家:从“剧作家研究”专栏到“剧作家写真”专栏 |
第一节 剧作家研究 |
第二节 剧作家写真 |
第三节 专题研讨会 |
小结 |
第五章 重视戏剧评论:从“新作感觉·剧评”专栏到“每月剧论”专栏 |
第一节 独白与对话 |
第二节 群策与反思 |
第三节 兼容与抵牾 |
小结 |
第六章 《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历史价值 |
一、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 |
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指导意义: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 |
二、借鉴意义:通俗而不媚俗的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剧本》期刊开设专栏类目汇总(2000-2010) |
附录二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的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三 :《剧本》期刊剧评与剧论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四 :《剧本》期刊剧作家研究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五 :《剧本》期刊刊载的戏剧作品汇总(2000-2010) |
附录六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话剧作品汇总(2000-2010) |
附录七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戏曲作品汇总(2000-2010) |
致谢 |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9)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
一、郡城天后宫 |
二、北港朝天宫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
一、信仰风俗 |
二、祭祀仪式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
一、参与公益事业 |
二、移民精神安慰 |
三、同乡联系纽带 |
四、教育教化民众 |
五、军事战略防御 |
六、处理族群纠纷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
一、社会历史概况 |
二、地理资源概况 |
三、商品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
一、制茶业 |
二、纺织业 |
三、文房四宝业 |
四、其他行业 |
第三节 驱动因素 |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
小结 |
第二章 技术转型 |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
二、实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 |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
一、家庭手工业 |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
一、行会 |
二、同业公会 |
三、工会 |
小结 |
第四章 结构变革 |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
一、纺纱业 |
二、染料业 |
三、炼钢业 |
四、制丝业 |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
一、织布业 |
二、榨油业 |
三、造纸业 |
四、制烟业 |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
一、概况 |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
三、竹木加工业 |
四、砖瓦业 |
五、陶瓷业 |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
一、徽墨业 |
二、宣纸业 |
三、舒簟业 |
四、罗经业 |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
一、针织业 |
二、铅石印刷业 |
三、皂烛业 |
四、火柴业 |
五、化妆品业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
一、地域的不平衡 |
二、行业的不平衡 |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
一、后向联系农业 |
二、满足多元消费 |
第二节 多重障碍 |
一、天灾人祸 |
二、多方盘剥 |
三、观念制约 |
四、教育不振 |
小结 |
余论 |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后记 |
四、两岸关系杂志2000年1-12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4]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地区的中国出版史研究[D]. 王国婧. 山东大学, 2019(09)
- [5]元代司法中经学适用问题研究[D]. 唐国昌. 云南大学, 2019(03)
- [6]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D]. 倪震宇. 东南大学, 2019(06)
- [7]《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D]. 臧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8]夏传才着作目录[J]. 李丽文. 诗经研究丛刊, 2018(01)
- [9]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10]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