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意象造型观

中国画意象造型观

一、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论文文献综述)

程黎明[1](2021)在《当代水墨人物意象造型研究》文中提出

程黎明[2](2021)在《当代水墨人物意象造型研究》文中认为

徐亚男[3](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王超[4](2020)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杜马斯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荷兰画家杜马斯用独特的水墨作品带给欣赏者全新的艺术体验,尤其是在2000年参加上海双年展后,其创作方式激发了国内许多艺术家的创作,并被认为杜马斯可能会开拓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方向。由此可见,杜马斯艺术与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在思想观念和技法表现上虽然本质上有所区别,但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以此为中心,分析当代水墨人物画中杜马斯现象的表现。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杜马斯现象展开论述。首先,通过对中西方艺术在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对比,分析了杜马斯绘画和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在观念与画面当中的相似性,从而分析杜马斯现象形成的内在原因;其次,分别从审美规则、表现手法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分析杜马斯独特的创作方式,并结合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特点,借鉴杜马斯艺术特征分析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创新途径;再次,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论述当代水墨人物画中杜马斯现象的表现形式并挖掘杜马斯现象所隐含的情感与内涵;最后,得出了杜马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创作范式束缚,激发了人们对当代水墨人物画新的创作形式的表达与思考。

胡江[5](2020)在《中国画的审美意趣与道家哲学思想》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代表之一,根植于中国古典哲学的沃土,并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发展、成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哲学思想为中国画中的阴阳、黑白、虚实、刚柔以及"天人合一"等绘画理念奠定基础,由此产生了中国绘画特殊的笔墨形式,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趣。文章本着学习探究的目的从中国画对自然的崇尚、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以及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等方面谈中国画的审美意趣与中国道家哲学的关系。中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哲学更是博大精深,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

马萍[6](2019)在《中国画中的意象与对比 ——以工笔花鸟画创作《丰秋》为例》文中指出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瑰宝。传统工笔花鸟画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与魅力。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带动着工笔画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画面形式也不再单一,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新颖,在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前提下展开了创新与改变。有幸在读研期间,由导师带领在西双版纳植物园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和写生,收获了丰富的经验。本论文是将热带雨林花卉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画中的意象角度出发,做了进一步的意象对比。本论文首先通过分析苏百钧等名家的作品,谈及到其对本人创作带来的影响。其次讲述了本人的写生与创作过程,并且在创作中体现出的意象造型观,从空间关系、线条处理、色彩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结合此次的创作,谈到从中得到的一些启发和心得体会。

马永才[7](2016)在《中国画思维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画思维是一种以写意为核心的意象辩证思维。运用意象观察法和意象造型观,通过随"意"经营的构图组织法,以生机、气韵为审美标准,以意境创造为终极追求的创作理念。

宋俊辰[8](2016)在《写意人物画意象造型之我见》文中研究指明中罔历来对于写意人物画的讨论浩如烟海,概括来说,不外乎对其造型和笔墨的研究。笔墨是中国画人物的绘画语言,造型是艺术家从客观存在抽离出来的元素并经过意象观察而来的,二者共同构成写意人物画的根本。就造型来讲,中国绘画的精神以传统哲学中的儒、道、释为思想根基,符合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审美心理,因此将写意人物画的造型观念深化为

郑万明[9](2016)在《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画这个说法起源于汉朝,简称"国画",主要是指画在绢、宣纸、帛上并且装裱上的卷轴画。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在我国拥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受到中外众多收藏家的喜爱。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是建立在我国雄厚而悠久的文化底蕴基础上的。中国画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艺术创作形式上,都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当时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当时的政治、哲学、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解。这些都使得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具有独特的哲学背景。

胡星[10](2014)在《意象通神 ——意象的美学观和水墨人物画传神论》文中研究说明水墨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态,它虽然始于唐、宋时期,但是早在新时器时代的一些彩陶及岩画中就已经流露出人物画的特点——意象造型。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奠定了传统人物画的美学基础,从此,“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便成为中国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要求。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水墨人物画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逐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东方特质的绘画体系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喜爱。自中国画进入现代以来,西方写实绘画为中国传统笔墨的审美标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完成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如何合理取舍西方的审美理念和造型手段,如何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绘画,这些问题都围绕着一个点,如何保持“中国艺术的精神”,是中国画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随着新时期中国画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现代中国画的表现形态与传统的中国画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西画写实因素的融入,使画家重新强调对客观对象精神气韵的表达,“传神”才是水墨人物画追求的本质,随着现代多元化的美学理论发展也使传统的“意象”美学观得以发扬,同时又富于新的美学价值。本文结合“意象”美学观的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横向各个艺术领域的表现,探索绘画的审美意象,进而从造型观和笔墨语言两个方面研究水墨人物画的“意象”表现。

二、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论文提纲范文)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理论意义
    三、选题实际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杜马斯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杜马斯绘画与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艺术表现的相似性
    (一)精神表现主义与意象造型观的相似
    (二)表现性画面与写意手法的相似
二、杜马斯绘画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观念的拓展
    (一)重构视觉审美的新法则
    (二)改变传统程式的绘画手法
    (三)对人文精神的密切关注
三、当代水墨人物画中杜马斯现象的表现
    (一)黑色情结中的群像绘画
        1.黑色的内在精神
        2.黑色的大型组画
    (二)人性意识的诠释
        1.女权意识的觉醒
        2.儿童题材的隐喻
        3.两性题材的表现
    (三)图像资源的挪移改造
        1.转化图像表达情感
        2.图像素材的综合运用
四、杜马斯现象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现实意义
    (一)丰富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形式
    (二)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观念提供更多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中国画的审美意趣与道家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画对自然的崇尚与中国道家哲学“天人合一”思想
    (一)敬重自然
    (二)自然的启示
二、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
    (一)“黑白之道”与中国阴阳哲学思想
    (二)“一画之说”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
    (三)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

(6)中国画中的意象与对比 ——以工笔花鸟画创作《丰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本文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
二、名家作品分析及其对我创作的影响
三、写生与创作过程
    (一) 写生的重要性
    (二) 收集创作素材
    (三) 创作整体构思
四、创作《丰秋》中具体的意象造型观
    (一) 《丰秋》中空间意象形成关系
    (二) 《丰秋》中线条意象造型关系
    (三) 《丰秋》中色彩意象表现特征
五、创作《丰秋》的心得体会
    (一) 创作《丰秋》中的意象“美”
    (二) 创作《丰秋》引发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部分美术作品
致谢

(7)中国画思维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求“道”的情结和由此生成的辩证思维
二、既观物又观我的意象观察法和似而不似的意象造型观
三、随“意”经营的构图组织法
四、讲究气韵、追求意境的创作理念

(9)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画
    (一) 中国画所具有的特点
    (二) 中国画当中的“意”“象”“形”
二、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
    (一) 中国画与意象造型观
    (二) 中国画意象造型观的继承和创新
三、结语

(10)意象通神 ——意象的美学观和水墨人物画传神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意象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
    1.1 “意象”说的源起
    1.2 “意象”说的孕育
    1.3 “意象”说的形成
    1.4 “意象”说的发展
    1.5 “意象”说的成熟
    1.6 “意象”说的总结
二、审美意象在不同艺术层面上的表现
    2.1 诗歌、文学意象
    2.2 音乐、戏曲意象
    2.3 书法意象
    2.4 绘画意象
三、水墨人物画传神论
    3.1 意象造型观
        3.1.1 夸张与变形手法的运用
        3.1.2 装饰性手法的表现
    3.2 以形写神
    3.3 形神兼备
    3.4 虚实相生,形神合一
四、笔墨语言的时代性
    4.1 笔墨的表现
    4.2 色彩语言的运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谢辞

四、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水墨人物意象造型研究[D]. 程黎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当代水墨人物意象造型研究[D]. 程黎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杜马斯现象研究[D]. 王超. 渤海大学, 2020(05)
  • [5]中国画的审美意趣与道家哲学思想[J]. 胡江. 大观, 2020(02)
  • [6]中国画中的意象与对比 ——以工笔花鸟画创作《丰秋》为例[D]. 马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中国画思维简论[J]. 马永才. 大众文艺, 2016(23)
  • [8]写意人物画意象造型之我见[J]. 宋俊辰. 美术, 2016(08)
  • [9]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研究[J]. 郑万明. 美与时代(中), 2016(02)
  • [10]意象通神 ——意象的美学观和水墨人物画传神论[D]. 胡星. 青岛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中国画意象造型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