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的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1](2021)在《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文化多元与价值多元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现实。在多元背景的冲击下,我国中学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学校德育管理如何把握德育发展方向?如何强化德育价值,提高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如何优化德育功能,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又该如何提高德育效率,提升德育队伍综合素养,使道德教育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如此种种的问题是新时代学校德育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初中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总体而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是提升初中德育管理能力,发挥初中德育工作最大效益的关键。本文聚焦初中德育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我们认为:德育计划、德育方法、德育组织、德育文化、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德育评价等是影响德育管理实践的关键维度。因此,为了解初中德育管理的现状成因,本研究以文献为基础,采用了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文选取了瑞昌市S初级中学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特定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当前,初中德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学校对德育计划作用认知不足,德育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德育方法呆板单一,方法使用缺乏情怀与温度;德育组织不健全,组织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德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途径缺乏创新;德育活动设计缺乏民主性,德育活动形式制度化,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教育意义,课程模式单调乏味;德育评价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评价主体单一。根据教师访谈结果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四点: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影响德育组织发展及计划制定;固定思维模式阻碍德育课程改革及文化传播;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不高限制德育活动及方法创新;教师品德结构认知不足导致德育评价功能缺失。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七个方面着手改善瑞昌市S初级中学德育管理现状问题:更新德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优化德育管理组织;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制定科学德育计划;提高师资门槛,以专业化培训为辅助,使用走心德育方法;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良性竞争,德育文化多渠道创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德育活动;坚持隐、显性德育相结合,构建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陈思琪[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理育人既是一种育人理念,也是一种育人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念和实践是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育人模式。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将心理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肯定了心理育人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心理育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功能和目标指向,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在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借鉴相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论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对策。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为研究出发点,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内容和特征为研究基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现实境遇为研究重点,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实效为研究落脚点,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对策。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主要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发展历程及科学内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探究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把握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内容及特征。从育心、育德和育人三个层面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内容,即知识性教育、适应性教育、预防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特征,即强化学生的体验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发展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现实境遇。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念和实践逐渐深化,实施载体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融合,使心理育人工作受阻;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矫治性,未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学生的心理呈现新的变化,增加了心理育人工作的难度;心理育人未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工作优势。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对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对策:首先,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基本原则,促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其次,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重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评价。第三,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实施途径,完善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活动体系,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侧重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第四,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化平台建设三个方面论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平台建设的具体路径;第五,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方位三个层面探究有效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对策;第六,促进心理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通过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科学把握二者的契合点,推进心理育人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走向成熟。
周亚菁[3](2020)在《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以昆明市第十一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立德树人被上升到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高度,国家出台了诸多与德育工作相关的文件,强调德育工作要增强有效性、走向专业化,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德育研究与德育实践中,运用怎样的资源、怎样运用资源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国家加大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的背景下,昆明市第十一中学还面临着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外来务工子女这一现实问题,从政策与实际上都指向了重视德育工作的必要性。结合该校建校80年的办学历史,研究主要以校史资源为载体,研究校史资源与初中德育工作的关系,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校史资源以及运用效果分析。查阅相关文献,界定初中德育工作与校史资源概念,梳理初中德育工作目标的分类与内容,研究得出校史资源与初中德育工作的关系:校史资源是初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教育资源,校史资源的育人功能可以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校史资源挖掘与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相辅相成。对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以及初中生身心特点接受校史资源为内容的德育教育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初中德育中校史资源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应用方案,设计了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课程育人三种育人方法,探究出隐性与显性结合催生情感、“引进来”与“走出去”并用开阔视野、过去与现在对比树立自信、对话与自省共存深化认知、认知与行为相辅外化于行五个应用策略。研究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初中学段德育目标,考虑校史资源与初中德育工作的联系,制定了《校史资源在昆十一中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德育目标维度表》,对初中德育目标进行了分解,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为一级维度,下设16个二级维度并对应16个可观察和操作的三级维度,以此表为标准进行校史资源教育和活动效果评估。围绕德育目标具体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了解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效果。研究表明,校史资源对于促进德育目标实现具有显着效果:在政治教育中效果最为明显,其中尤其在国家观、政党观、阶级观、民族观、民主观、权利观中效果突出。对德育教育方面的目标实现整体效果良好,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中表现明显,在道德信念、道德认知中,尤其在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中依然有待提升。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整体效果不佳,其中对认识论与方法论效果较好,但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标实现效果不佳。基于初中生思维与心理都在发展中的情况,对于初中生的思想教育这一难点的突破还有待提高。研究表明,针对性强、参与度高、多感官刺激、蕴含高密度信息的手段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素材要接地气、有温度,能够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认知经验出发,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素材,是能够对德育目标实现产生较大影响的素材。
欧阳鹏[4](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杨帆[5](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区教育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供社区教育活动利用,能够提供发起、支持、承载、服务等功能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观目标,可以使学生在社区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正确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对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对比苏州市经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主要包括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有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对策研究等内容。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研究主要包括社区教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情况的测评体系构建和社区教育资源取得的成绩、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四部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对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的知晓度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识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社-社”和“学-社”的资源共享意识淡薄。针对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社区教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借鉴苏州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对策,主要包括:激发学生了解社区生活的兴趣,强化联系社区深入学习的动机;加强“社区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社区资源整合能力;发挥社区教育资源潜力,推进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优化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教育生态体系等。
郑鑫鑫[6](2020)在《幼儿园办园理念的价值取向分析及认同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办园理念是幼儿园办园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对幼儿园办园实践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办园理念的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处理各种关系、矛盾与冲突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态度和倾向。幼儿园办园理念价值取向决定着幼儿园办园方向,幼儿园相关主体对办园理念的认同情况,关系到办园行为的实际效果,是决定幼儿园实践工作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结合文献研究和幼儿园工作实际,本研究在办园理念价值取向的研究中,以300个幼儿园办园理念作为研究样本,对幼儿园办园理念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倾向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园办园理念的价值取向涵盖三个方面,即人本位的办园理念、园本位的办园理念和文化本位的办园理念。人本位价值取向方面,幼儿本位理念,主要关注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教师本位理念,主要关注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园本位价值取向方面,主要关注办园质量;园本位价值取向方面,主要关注教育回归幼儿生活。在此基础上,对公立与私立、普惠与非普惠、城市与农村等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价值取向分类比较,找出其办园理念的差异。对幼儿园办园理念认同的调查研究,旨在考察幼儿园相关主体对幼儿园办园理念的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幼儿园的相关主体主要涉及园长、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本研究以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为手段,从办园理念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分别考察了各相关主体对所在园的办园理念的认同情况。研究表明,幼儿园园长在认知和行为方面存在正向和负向认同情况,在情感方面为正向认同;教师和家长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均存在正向和负向认同情况。根据相关主体对所在园办园理念的认同表现,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立足发展,特色创新,关注文化理念;园长为先,宣传带动,做到理念同步;园所建设,文化深耕,形成情感共融;全员共进,科学引导,实现知行合一。
曹园园[7](2020)在《增强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对策研究 ——以栾川一高为例》文中认为思政课是落实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合格的接班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建设思政课也应该将其放在世界变局和中国发展的全局中理性地看待。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需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高中阶段思政课建设是思政课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一环。尤其青少年处于“拔节孕穗期”,我们更应该重视提升高中思政课质量对于高中生道德养成的关键作用,利用高中思政课这一“主渠道”,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栽培。要理直气壮地开好高中思政课,增强课程亲和力,就必须指向“育人为本”,以增强高中思政课针对性为前提和基础,关注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内在生成机制。立足思政课的学科特点,从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实际出发,处理好智育与德育、教师与学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将高中思政课建设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生个人成长特殊规律的学科,面向“学生真正的需要”,打造具有亲和力的高中思政课堂,真正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和时代使命。高中思政课现实问题凸显,严重制约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强高中思政课建设迫在眉睫。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我们需要立足高中思政课教学实际,从实践出发,加强理论创新,助力高中思政课建设。因此,本文立足栾川一高教学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和记录访谈,获取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并结合工作三年所见、所闻和所思,利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对我国高中思政课的开设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并尝试从历史因素、价值定位、体制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深入剖析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而从更新教学观念、重构“教与学”关系、深挖教学资源、加强思政课技术表达、加大教育协同和优化教育评价等方面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可行性措施,尝试通过理论研究为高中思政课建设贡献一己之力。
侯延荣[8](2020)在《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道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加强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时刻关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向,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重心发生偏离,道德教育本质异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滋生,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制度的规范与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制度伦理联系起来,鉴于制度伦理寻求道德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教育意蕴,解决大学生道德教育现存问题,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路径,成为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新使命。本研究采用制度伦理的视角,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审视,剖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制度伦理供给不足和制度伦理供给过剩的窘境,并从主体伦理、程序伦理及实质伦理三个维度进行了归因分析,进而提出了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发展路径。论文由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五章组成。第一章,厘清本研究涉及到的制度伦理、养成教育、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等相关概念,对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相关文献材料加以考察,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良好发展汲取理论资源和启示。第二章,探寻制度伦理之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必要性的内在逻辑旨归,以制度伦理“合价值性”、“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基本特性及其彰显,明确制度伦理这一必要视角在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的应有之义。第三章,通过访谈研究法对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生存样态与实践表征进行质性分析,进而揭示当前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制度伦理安排的缺陷,即制度伦理供给不足、制度伦理供给过剩。第四章,结合制度伦理的内涵主旨,从主体伦理、实质伦理和程序伦理三维度审视当前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制度伦理的安排缺陷,厘清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发展问题的成因,即主体伦理方面的民主参与不足、实质伦理方面的制度安排不足以及程序伦理方面的制度执行不足。第五章,论述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发展路径,基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制度伦理安排缺陷的问题及成因,从制度伦理供给、主体伦理、实质伦理及程序伦理四方面探寻通达制度伦理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良好发展的现实之路,即提升制度伦理供给的人文关怀:以道德的制度养成道德的人;强化主体伦理自觉,引导主体内化制度伦理的道德诉求;完善实质伦理内容,养成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人格;规范程序伦理运行,构建道德的制度化生活。
王琦[9](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生态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化是大学最好的教育资源,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新的大学教育,其大学精神、文化生态都应对中国知识分子自我身份、精神坐标的认识与建构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大学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推动多方面建设的同时加强对美丽中国的推进,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尤其要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中,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开启了文化路径。在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九大精神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承担起优化校园文化生态的时代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具有关注学生个体文化差异、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树立文化育人理念等方面的指导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务必提高受教育群体的文化水平,打造围绕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多元生态文化圈,构建科学的文化生态理论体系,建立“以生为本”的规范激励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受教育者的文化自觉意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文化生态系统内各要素平衡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性与导向性等因素的影响。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生态融合优化是本研究的重点。结合现状、分析问题,提出优化路径:首先,在校园文化生态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其次,创建生态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最后,建构一元主导与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生态结构,有效促进高校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的深度融合。
蒋励[10](2020)在《高中思政课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经济生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提出,学生需要对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拥有一定的政治认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理智的思维品质和法治意识,承担公共责任。财经素养是随着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提出,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一种名词。主要强调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理论与实践是永远无法分割的,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教师要加大对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近年来,“卡奴”“月光族”“校园贷”“裸贷”等词语,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追其根本原因,无疑与相关人员经济常识缺失、法规意识淡薄及不正确消费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除此以外,将财经素养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符合新的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的意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人们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开发学生的财经素养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财经素养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体系,包括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和财富与人生。这些内容皆系《经济生活》模块所包涵的。因此,教师可以以《经济生活》为载体,有效地推进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实课堂资源,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财经知识和财经技能。因此,开发利用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通过研读分析相关资源文献,梳理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发展脉络,笔者提出了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论证了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在《经济生活》课中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了让调查的数据更具有说服性,笔者还选择了江苏省盐城市五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样本,通过对调查统计数据的认真分析,梳理出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亮点与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时间和教师自身对资源掌握程度等因素,导致对资源开发局限于表面;另一类则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和教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资源开发缺乏时效性和实践性。通过对两大类问题的分析,从开发主体、开发程度以及实践活动等多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结合教学原则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确定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的四个原则与策略,分别从素质拓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实际运用四个原则出发,制定开发的文字与音像、人力资源、信息化和实践等策略,为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标准。
二、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的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德育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
2.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建设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 |
3.提高初中德育管理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当务之急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德育管理内涵及作用研究 |
2.关于德育管理的实践研究 |
3.关于德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4.关于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 |
2.德育管理 |
3.学校德育管理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 |
2.难点 |
3.创新点 |
二、理论基础 |
(一)期望理论 |
(二)目标理论 |
三、瑞昌市S初级中学德育管理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1.研究对象的选取 |
2.研究工具的设计 |
3.研究过程的实施 |
(二)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
1.初中德育管理总体情况分析 |
2.不同变量下初中德育管理的差异性分析 |
四、初中德育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关于德育管理各维度中存在的问题 |
1.德育计划作用认知不足,德育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 |
2.德育方法呆板单一,方法使用缺乏情怀与温度 |
3.德育组织不健全,组织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
4.德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途径缺乏创新 |
5.德育活动设计缺乏民主性,德育活动形式制度化,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 |
6.德育课程忽视隐性教育意义,课程模式单调乏味 |
7.德育评价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评价主体单一 |
(二)德育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1.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影响德育组织发展及计划制定 |
2.固定思维模式阻碍德育课程改革及文化传播 |
3.学校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不高限制德育活动及方法创新 |
4.教师品德结构认知不足导致德育评价功能缺失 |
五、初中德育管理的提升策略 |
(一)更新德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优化德育管理组织 |
(二)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制定科学德育计划 |
(三)提高师资门槛,以专业化培训为辅助,使用走心德育方法 |
(四)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良性竞争,德育文化多渠道创新 |
(五)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德育活动 |
(六)坚持隐、显性德育相结合,构建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 |
(七)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鼓励全员德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
六、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德育管理问卷 |
附录2 初中德育管理访谈提纲 |
致谢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 |
1.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发展过程 |
1.萌芽阶段 |
2.快速发展阶段 |
3.规范发展阶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思想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的重要论述 |
3.积极心理学理论 |
(四)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1.心理育人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体系 |
2.心理育人有助于创新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载体 |
3.心理育人有助于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
4.心理育人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内容及特征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目标 |
1. “育心”——基础目标 |
2. “育德”——重要目标 |
3. “育人”——终极目标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内容 |
1.知识性教育 |
2.适应性教育 |
3.预防性教育 |
4.发展性教育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特征 |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
2.强化学生的体验性 |
3.关注学生的成长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现实境遇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取得的成效 |
1.心理育人理念与实践逐步深化 |
2.心理育人的实施载体不断完善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存在的问题 |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融合 |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矫治性,忽视发展性 |
3.复杂环境增加高校心理育人的难度 |
4.未能有效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对策 |
(一)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基本原则 |
1.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3.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
4.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 |
(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 |
1.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 |
2.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 |
3.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评价 |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实施途径 |
1.完善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活动体系 |
2.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
3.侧重发展性心理咨询模式 |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的平台建设 |
1.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设 |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化平台建设 |
(五)有效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
1.加强高校心理育人的队伍建设 |
2.完善高校心理育人的过程衔接 |
3.推进高校心理育人的有机联动 |
(六)促进心理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 |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
3.推进心理育人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走向成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教职工)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学生)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以昆明市第十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德育工作的相关概念 |
(二)关于初中生与随迁子女的心理特点 |
(三)关于校史资源与地方史、乡土史资源 |
三、理论依据 |
(一)国内理论 |
(二)国外理论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德育工作与校史资源的相关概念与二者关系 |
一、初中德育工作 |
(一)初中德育工作概念界定 |
(二)初中德育工作目标分类 |
(三)初中德育工作目标内容 |
二、校史资源 |
(一)校史资源概念界定 |
(二)校史资源分类整理 |
三、校史资源与初中德育工作的关系 |
(一)校史资源是初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教育资源 |
(二)校史资源功能与特点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效果 |
(三)校史资源挖掘与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相辅相成 |
第二章 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一、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 |
(一)校史资源的多样性特征丰富了初中德育工作资源 |
(二)初中德育工作目标系统性需要丰富校史资源支撑 |
二、初中生身心特点接受校史资源为内容的德育教育具有可行性 |
(一)基于初中生身心特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二)初中生身心特点对校史资源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有敏感性 |
(三)昆十一中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实践 |
一、初中德育中校史资源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初中德育工作:形式多样但效果不尽人意,存在改进空间 |
(二)校史资源运用:虽有基础但方法不够全面,存在空白地带 |
二、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方案 |
(一)环境育人:基于学生特点营造氛围 |
(二)活动育人:逐渐递进建构活动系统 |
(三)课程育人:引导加自主入学生头脑 |
三、校史资源的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策略要求 |
(一)隐性与显性结合催生情感 |
(二)“引进来”与“走出去”并用开阔视野 |
(三)过去与现在对比树立自信 |
(四)对话与自省共存深化认知 |
(五)认知与行为相辅外化于行 |
第四章 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效果 |
一、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运用的效果评估 |
(一)围绕维度表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
(二)以数据分析德育目标达成情况 |
二、校史资源对德育目标实现的影响 |
(一)校史资源对德育目标实现效果明显,思想教育方面需突破 |
(二)不同手段对德育目标实现影响不同,应多元综合实施教育 |
(三)不同素材对德育目标实现影响不同,贴近生活是改进方向 |
第五章 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研究展望 |
一、校史资源与办学特色的研究展望 |
(一)校史资源本身的独特性 |
(二)凸显办学特色的必要性 |
(三)以校史为特色的可能性 |
二、校史资源与学科德育的研究展望 |
(一)学科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二)校史资源的多角度挖掘 |
(三)校史资源渗透学科德育 |
三、校史资源与五育并举的研究展望 |
(一)德智体美劳发展的五育并举 |
(二)校史资源多种育人价值探究 |
(三)五育并举引领校史资源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校史资源在昆十一中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的德育目标维度表 |
附录二 :昆十一中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运用的效果问卷调查 |
附录三 :昆十一中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运用效果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昆十一中校史资源运用与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调查 |
致谢 |
(4)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家庭德育 |
2.1.3 变革 |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
2.2.4 家有“家格” |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2.1 结构性难题 |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
3.2.6 德育“过度” |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
4.1.1 主体因素 |
4.1.2 结构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时间因素 |
4.1.5 功能因素 |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5.1.3 价值取向转换 |
5.1.4 制度内容嬗变 |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
6.3.1 内容设计求索 |
6.3.2 时代特色彰显 |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
6.3.5 系统观运用 |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致谢 |
(5)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概述 |
(一) 概念界定 |
1、资源 |
2、教育资源 |
3、社区教育资源 |
4、教育生态 |
(二) 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论述 |
(三) 思想资源 |
1、教育生态学思想 |
2、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必要性 |
1、课程性质的应然要求 |
2、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 |
3、学校和社区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 |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可行性 |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
2、教师教学资源的易获取性 |
3、学生学习方式的易接受性 |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3、坚持整合配置的原则 |
三、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 |
(一) 社区教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情况的测评体系构建 |
1、测评目的与意义 |
2、测评体系的内容 |
(二) 调查情况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盐城市社区教育总体情况 |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总体情况 |
(三) 社区教育资源利用取得的成绩 |
1、市区学校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情况良好 |
2、重视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投入 |
(四) 社区教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知晓度低,且存在区域差异 |
2、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识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 |
3、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 |
4、“社-社”和“学-社”的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
四、盐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学生难以提供健康的“根苗” |
1、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不浓 |
2、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不够 |
(二) 教师难以提供充足的“水分” |
1、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利用意识 |
2、专业水平有限:缺乏利用技能 |
3、综合能力欠缺:缺乏利用能力 |
(三) 社区难以提供良好的“肥料” |
1、社区教育资源存量不足 |
2、社区与学校缺乏有效的沟通 |
3、社区教育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效的融合 |
(四) 外部环境难以提供合适的“土壤” |
1、唯分数论的学校教学理念 |
2、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二律背反” |
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益借鉴 |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经验 |
1、充分利用社区物质教育资源 |
2、重视社区精神教育资源的熏陶作用 |
3、政策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 |
4、学校与社区有稳定的交往机制 |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启示 |
1、创新社区活动形式,提高利用率 |
2、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利用保障 |
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对策 |
(一) 激发学生了解社区生活的兴趣,强化学生联系社区深入学习的动机 |
1、利用社区真实事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利用激励策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
(二) 加强“社区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社区资源整合能力 |
1、增强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自觉意识 |
2、深化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理论学习 |
3、提高教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实践能力 |
(三) 发挥社区教育资源潜力,推进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 |
1、充分挖掘、拓展社区教育资源的容量 |
2、促进社区教育资源效能的增大,提升资源使用效能 |
3、促进社区教育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 |
(四) 优化教育生态体系,营造课堂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环境 |
1、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2、加大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投入 |
3、平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
(五) 学习和借鉴苏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方法 |
1、借鉴“校社互动”的模式 |
2、健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幼儿园办园理念的价值取向分析及认同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园理念价值取向反映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
(二)办园理念认同关系到办园行为的实际效果 |
(三)办园理念的价值取向与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办园理念 |
(二)办园理念价值取向 |
(三)办园理念认同 |
四、文献综述 |
(一)办学与办园理念的形成、特点与价值的相关研究 |
(二)办学与办园理念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
(三)办学与办园理念认同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一)幼儿园办园理念价值取向的归纳分析 |
(二)幼儿园办园理念认同的调查研究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调查法 |
第三章 幼儿园办园理念的价值取向分析 |
一、幼儿园办园理念价值取向的聚类分析 |
(一)人本位的办园理念 |
(二)园本位的办园理念 |
(三)文化本位的办园理念 |
二、不同类别幼儿园办园理念价值取向比较 |
(一)公立与私立幼儿园办园理念价值取向的差异 |
(二)普惠与非普惠幼儿园办园理念价值取向的差异 |
(三)城市与农村幼儿园办园理念价值取向的差异 |
第四章 幼儿园办园理念认同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园长办园理念认同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园长办园理念认知认同情况 |
(二)园长办园理念情感认同情况 |
(三)园长办园理念行为认同情况 |
二、教师办园理念认同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办园理念的认知认同情况 |
(二)教师办园理念情感认同情况 |
(三)教师办园理念行为认同情况 |
三、家长办园理念认同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家长办园理念认知认同情况 |
(二)家长办园理念情感认同情况 |
(三)家长办园理念行为认同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建议 |
一、立足发展,特色创新,关注文化理念 |
二、园长为先,宣传带动,做到认知同步 |
三、园所建设,文化深耕,形成情感共融 |
四、全员共进,科学引导,实现知行合一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增强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对策研究 ——以栾川一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概述 |
一、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概念 |
(一)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 |
(二)“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概念外延 |
二、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教育主体的亲和力 |
(二)教育客体的亲和力 |
(三)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
(四)教育环境的亲和力 |
(五)教学方法的亲和力 |
(六)教学评价体系的亲和力 |
三、高中思政课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
(一)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 |
(三)遵循学生个人成长发展规律 |
四、增强高中思政课亲和力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 |
(四)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
第三章 高中思政课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
一、高中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数据采集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问卷(学生版)设计 |
(三)访谈记录表(教师版)设计 |
二、高中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学活动组织者——教师 |
(二)教学活动受益者——学生 |
三、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缺失的表现 |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与学关系不合理 |
(二)AI时代特征弱化,高中思政课吸引力下降 |
(三)思政课教学资源流失,稀释课堂参与热情 |
(四)教育评价机制落后,难以形成“向心力” |
(五)协同机制弱化,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
四、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缺失的形成原因 |
(一)历史因素 |
(二)价值定位 |
(三)体制因素 |
(四)环境因素 |
第四章 提升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对策 |
一、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 |
(一)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学质量 |
(二)做一个正、大、光、明的魅力教师 |
(三)做一个知、情、意、行的时代新人 |
(四)构建“教育共同体” |
二、树立课程意识,深挖思政课教学资源 |
(一)把握时代特征,利用“互联网+”深挖教学资源 |
(二)立足地方特色,打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完善三级课程模式 |
三、加强技术表达,增强高中思政课的针对性 |
(一)依托互联网技术,完善教育环境 |
(二)互联网+课堂,增强高中思政课堂的实效性 |
四、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增强高中思政课“向心力” |
(一)对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估,为教师“松绑” |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为学生“加油” |
五、加强协同效应,形成教育合力 |
(一)加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学科的协同 |
(二)思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协同 |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8)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制度伦理的概念探析 |
(一)制度的概念 |
(二)伦理的概念 |
(三)制度伦理的概念 |
二、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概念解析 |
(一)道德的概念 |
(二)养成教育的概念 |
(三)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概念 |
第二章 制度伦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的必要视角 |
一、制度伦理之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合价值性 |
(一)追求公正——制度伦理之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核心价值 |
(二)形成秩序——制度伦理之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工具价值 |
二、制度伦理之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合目的性 |
(一)促进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
(二)引导大学生实现完整道德人格的养成 |
三、制度伦理之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合规律性 |
(一)契合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益于道德自由的实现 |
(二)契合社会道德发展规律,益于社会道德的进步 |
第三章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制度伦理安排的缺陷 |
一、制度伦理供给不足 |
(一)制度伦理供给的功利化 |
(二)制度伦理供给的抽象化 |
(三)制度伦理供给的强制化 |
二、制度伦理供给过剩 |
(一)制度伦理供给的泛化 |
(二)制度伦理供给的异化 |
第四章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制度伦理安排缺陷的成因分析 |
一、主体伦理的民主参与不足 |
(一)就参与主体而言,机会不平等 |
(二)就参与形式而言,协商不到位 |
(三)就参与目标而言,供需不平衡 |
二、实质伦理的内容安排不足 |
(一)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 |
(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 |
三、程序伦理的执行力度不够 |
(一)执行环境的封闭化 |
(二)执行过程的形式化 |
第五章 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发展路径 |
一、提升制度伦理供给的人文关怀:以道德的制度养成道德的人 |
(一)加强合乎人性的制度伦理供给 |
(二)以制度德性涵养个体德性 |
二、强化主体伦理自觉,引导主体内化制度伦理的道德诉求 |
(一)培养制度主体正确的制度伦理观念 |
(二)引导道德养成教育走向民主“对话” |
三、完善实质伦理内容,养成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人格 |
(一)实现规范与美德相统协 |
(二)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 |
四、规范程序伦理运行,构建道德的制度化生活 |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升制度伦理的权威性 |
(二)完善制度运行机制,保障制度伦理高效执行 |
(三)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推进制度伦理协同育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生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文化生态优化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内涵、构成及特征 |
(一)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内涵 |
(二)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构成 |
(三)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的特征 |
二、高校校园文化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
(一)两者的同质性 |
(二)两者的差异性 |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二)马克思文化观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建设的现实审视 |
一、高校校园文化生态现状分析 |
(一)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建设的成效 |
(二)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建设的因素分析 |
(一)教育主体对文化生态建设尚未形成自觉意识 |
(二)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各要素处于失衡状态 |
(三)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亟需增强 |
(四)思想政治教育固有问题影响校园文化生态建设 |
注释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建设的融合优化理路 |
一、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 |
(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 |
(二)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参照系统 |
二、创建生态化的物质文化环境 |
(一)加强高校物质文化生态的人格濡化作用 |
(二)提升高校物质文化生态的精神审美价值 |
(三)凸显高校物质文化生态的精神交流情感价值 |
三、建构一元主导与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生态结构 |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 |
(二)传承校园文化传统,培育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大学精神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高中思政课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经济生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理由与意义 |
(一) 研究理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财经素养的概念 |
(一) 财经素养的定义 |
(二) 财经素养的组成部分 |
(三) 财经素养的作用 |
二、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一)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定义及特征 |
(二)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
(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
(二) 适应时代新人发展的需要 |
(三) 适应社会经济创新的需要 |
(四) 丰富经济课程教学的需要 |
二、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
(一)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价值内涵与新课标的价值需求具有契合性 |
(二)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便利性 |
(三) 社会各主体的支持为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能性 |
(四) 调研场所的广泛性为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行性 |
第三章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
一、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设计及结果分析 |
(一) 调查区域的选择 |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
(一)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较单一 |
(二)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较浅 |
(三)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缺乏实践性 |
(四)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缺乏时效性 |
第四章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策略 |
一、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
(一) 素质拓展原则 |
(二) 循序渐进原则 |
(三) 因材施教原则 |
(四) 实际运用原则 |
二、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
(一) 注重财经素养课程文字和音像资源的开发利用 |
(二) 重视财经素养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三) 提高财经素养课程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
(四) 加强财经素养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五章 财经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课例分析 |
一、教学设计 |
(一) 教学分析 |
(二) 教学目标 |
(三) 教学重难点 |
(四) 教学准备 |
(五) 教学过程 |
二、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思政课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二 高中思政课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问卷调查(教师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的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D]. 田雨.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研究[D]. 陈思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校史资源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以昆明市第十一中学为例[D]. 周亚菁. 西南大学, 2020(05)
- [4]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5]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D]. 杨帆. 苏州大学, 2020(03)
- [6]幼儿园办园理念的价值取向分析及认同调查研究[D]. 郑鑫鑫.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增强高中思政课亲和力的对策研究 ——以栾川一高为例[D]. 曹园园.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8]制度伦理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 侯延荣.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生态优化研究[D]. 王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思政课财经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以《经济生活》为例[D]. 蒋励. 扬州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