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材加工机械》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米海灵[1](2020)在《不同覆盖材料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指出覆盖栽培是保护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增温保墒,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试验以1年生樟子松幼苗作为供试材料,采用地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园林树叶覆盖3种形式处理樟子松幼苗,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对樟子松移植幼苗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材料均能显着促进樟子松幼苗的生长,增加植株干鲜重,提高土壤肥力,作用效果表现为玉米秸秆覆盖处理>园林树叶覆盖处理>地膜覆盖处理>对照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玉米秸秆覆盖处理其主根长增加了24.31%,植株干鲜重分别增加了42.19%、20.29%,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9.61%,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并显着增加了植株株高、新稍、地径的生长,提高了土壤全氮和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因此,玉米秸秆覆盖可应用于樟子松幼苗移植栽培,以提高樟子松苗木的生长和园林绿化效果。
黄淑芹,李光哲[2](2019)在《易格斯中国20年》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易格斯公司发展史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予以期许。
吴凡[3](2019)在《标准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成为维系中国发展的命脉产业。但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大而不强”,缺乏核心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等多重挑战,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抓住机会,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标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标准,以标准助力产业升级,是目前制造业实现产业变革的有效途径。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标准与创新以及标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较少关注标准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标准化与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研究标准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在文献阅读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标准—产业升级”的理论模型,逐步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标准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是什么?(2)标准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是什么?(3)影响标准产出的因素有哪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变量数据,运用Eviews8.0进行计量经济分析,深入探讨标准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1)标准对产业升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标准促进产业技术扩散,提高产业链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2)专利、研发投入、行业出口以及行业规模对标准与产业升级的的关系均有调节作用。专利较多的情况下,标准越多,越促进产业升级;研发投入较多时,标准会抑制产业升级;出口较多时,标准对产业升级的边际效应递减;行业规模较大时,标准越多,对产业升级的抑制作用越明显。(3)专利、研发投入、出口以及行业规模对标准产出有显着影响。其中,专利与标准产出为倒U型关系,专利申请达到一定数量时,会抑制标准产出;而研发投入、出口以及行业规模均显着促进标准产出。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当口,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结合当前制造业发展现状,行业领头企业对标准应有更深刻的思考,使标准能够发挥其最大价值。
牛笑[4](2014)在《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到21世纪以后,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而目前国内寒地区域正面临着城镇化的进程,住宅建设迅速增长,其产生的能耗不断加大,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急剧上升,同时,寒地现有的住宅结构体系在其“生命周期”内无法满足居住者的对功能的使用的变化和健康舒适度等方面的需求。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寒地的气候特点和居住者的生活习惯,本文提出钢木结构这一现代木结构体系框架下的低层住宅形式,并研究了这种结构形式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现状,同时归纳总结了其结构上具有的自重轻、抗风、抗震性能强、空间灵活的优势和经济上其具有的施工方便、工期短、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低、综合造价低以及其满足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等优势。针对钢木结构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寒地现行结构体系下的低层住宅的现状,继而提出了以“长寿”“三节”和被动式为代表的低碳设计理念,并结合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双户住宅和日本积水实验性钢木结构住宅等实例加以说明。通过对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平面、空间及外围护结构的设计研究,具体分析在这些方面的设计过程中对低碳理念的体现。通过寒地低层住宅的平面现状研究,总结出目前寒地低层住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低碳设计理念,对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温度梯度场平面设计“全寿命”周期的平面设计进行研究,同时对其空间的热环境设计、风环境设计及“炕”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而在产生能耗最大的外围护结构方面,通过对钢木结构外墙构造、龙骨的类型与间距及保温材料的研究以及外窗与屋顶的设计研究,进一步证明其设计上的节能低碳性。通过eQUEST软件模拟,验证了在“标准模型”下,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年使用能耗要小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寒地现行结构体系下的低层住宅的年使用能耗,而采用低碳措施的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其使用能耗更低。同时,利用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结合模拟出的年使用能耗,计算出“标准模型”下的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生命周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与寒地现行结构体系的低层住宅相比较,从不同阶段进一步验证了钢木结构体系的低碳性。通过对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设计研究,并与寒地现行结构体系相比较,从多个角度证明了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在低碳化设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成为未来寒地低层住宅的发展方向。
周维现[5](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成丽[6](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王琦[7](2008)在《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及其后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容易实现连续化生产和工业化应用,可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潜在替代品——生物油,成为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中的前沿技术之一。然而影响热裂解的因素很多,产物生物油难以直接利用,都成为制约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商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及其产物的后续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生物质原料的种类直接影响热裂解液化最终的产物分布,综合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点与经济可行性的考虑,选取了四类生物质中7种典型生物质物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分析、工业分析、组分分析、热裂解动力学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种类生物质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剖析,并研究其在惰性气氛下的热裂解行为,对热裂解产物进行了初步判断和分析。在给料量5Kg/h的小型生物质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试验系统上研究了不同喷淋介质对生物油产率和性质的影响,L型异构烷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喷淋介质,与生物油掺混后迅速分层并对生物油成分影响较小,同时喷淋冷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油的产率。利用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试验系统研究得出了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中反应条件和生物质种类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对生物质热裂解产物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对生物油进行理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生物油进行分馏预处理,分析了生物油的蒸馏特性。同时对生物质热裂解生成的焦炭的物理性质和自身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裂解焦炭本身已经具有初步的孔隙结构,具有制备活性炭的条件。生物油与柴油乳化合成乳化燃料是近期促成生物油部分替代动力燃料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乳化研究开展了乳化燃料配方的初步探索,进一步试验确定了适合生物油乳化的乳化剂配方,并分析了生物油保存时间和收集方式等因素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在较佳乳化剂配方下进行了乳化试验,分析了乳化燃料的乳化性能以及相应的理化性质。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乳化燃料进行了拟三元相图模拟与燃烧特性模拟计算,为生物油乳化燃料的经济利用和优化乳化配方提供一定的参考。
陈琳[8](2007)在《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研究 ——以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化发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单向线型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通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使人类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利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我国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的,是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向可持续的经济运行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一个政策性产业,必须构建一整套适合于我国实际的配套政策法律体系,通过政府规制的政策导向来引导、促进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自身的良性循环。当前我国木材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及人造板需求膨胀,这些因素为秸秆人造板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秸秆人造板产业化进程缓慢,主要问题来自于原料特性及技术工艺的复杂性、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与其他同类木质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对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研究,主要是从胶粘剂、设备及工艺等技术角度进行探讨;而对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所需的持续原料供应体系、产业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优化等缺乏系统的分析,秸秆人造板的产业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而且急需建立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资源管理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本研究是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木材资源短缺、人造板市场需求旺盛,但是以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加工的秸秆人造板产业化进程缓慢的背景下提出的,结合当前秸秆人造板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以提升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化的理论研究水平。实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发展我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本研究首先对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原料的储量与社会优势是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材料性能、生产成本、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产业发展的劣势;资源匮乏、内需增长、贸易壁垒、绿色消费等因素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而造纸业和木质人造板是产业发展的潜在威胁。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运用经济学、会计学和博弈论等方法,从绿色营销、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和定价、成本管理等角度对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在此基础之上,从宏观调控、产业重构、社会认同层面设计了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化的基本实现方式和基本途径,即以政策指引为源头、技术创新为主体、绿色消费为主线,规划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指导:即必须以完善的的法规为基础,以公众的绿色消费观念为推动,以行业规范为主导,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文化、技术、人才为支撑,政府、企业、科学界、公众共同努力为配合,构建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的政策、科技、资金、人才支撑保障体系。最后,基于先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本文分析如何实现秸秆原料供应商、秸秆人造板生产商、秸秆人造板经销商等各节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协商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张越[9](2015)在《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的重要标志。在当前中国环境状况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林业企业不仅要承担各类企业都普遍需要承担的一般社会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其他一些源于自身特点的社会责任,如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生态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等,同时也为环境改善增加了一些负面压力,如木制产品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弃物等。如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及时、准确、完整地对履行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接受各相关利益主体的监督,是当前中国林业企业在不断做大、做强,走向成熟、规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鉴于此,本文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林业企业以及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及先进经验,反思中国林业上市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其次,本文构建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级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中国48家林业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客观展示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整体来看不容乐观,但是从评价结果的年度平均分走势来看,信息披露水平的年度平均分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这说明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发展趋势是整体向好的。再次,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分析了8个主要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结果的影响,论证了“企业规模”和“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可以显着影响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而其他潜在影响因素,如盈利能力、财务杠杆、股权集中度、企业成长能力、独立董事比例和公司国有控股等目前并不能对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水平产生显着影响。最后,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本文从国家、市场、企业三个不同层面,分别就构建制度体系、丰富披露内容、完善披露方式、提升公众认知、统一披露标准、发挥社会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体系的改进策略。
石永拴[10](2013)在《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既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全新的重大理论问题。1978年以来,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增长,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经济成果。在此其间,由于区域内部金融支持能力不足,导致金融运行状况整体呈现弱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原经济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成为制约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发展瓶颈。鉴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力求揭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并从中总结出有关金融支持与区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期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并在金融实践领域中做出有益探索。本文从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存在动态相关性这一逻辑出发,以经济增长理论和金融理论为支撑,在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所采用的主要模式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将区域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三化”协调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中,构建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逻辑框架,探讨金融支持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利用实证研究分析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渠道和效应,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趋势。同时,基于区域金融支持对产业关联、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化”协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结合开放条件下金融资源全球配置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从金融发展层面来寻求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并提出了有关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存在强相关关系;金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地解释中原经济区内部经济增长的差距。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一方面,金融只是被动地适应区域开发对融资的需求,未能全面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监督企业、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在金融生态、信用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对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从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的实际出发,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确立基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然后定义和规范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概括相应的研究思路、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归纳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述评。本章梳理了国内外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从区域金融、金融支持的视角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厘清了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研究的内容和现状,发现了既有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并从中找到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三章主要提出了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金融发展与金融支持,分析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创新能力提升、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三化”的发展脉络,建立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该框架研究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第四章着重分析了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结合经济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实践,梳理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具体模式,并结合中原经济区实际,找到适合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为本文相关章节提供借鉴。第五章主要考察了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从总体上对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区域金融发展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现实基础。第六章着重对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主要是对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从金融发展与产业关联、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技术能力提升等几个层面揭示出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效果,并结合实际指出影响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第七章主要是提出完善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章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强化金融支持作用的总体思路,并根据区域发展特征,提出可以通过优化金融生态、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加快融资模式创新、加大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来提升区域金融支持能力,扩充金融服务功能。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根据论文所做的工作,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改进和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二、《木材加工机械》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材加工机械》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覆盖材料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材料覆盖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地膜覆盖对樟子松幼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 不同材料覆盖对樟子松土壤肥力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标准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结构安排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标准的研究概述 |
2.1.1 标准的概念 |
2.1.2 标准的作用 |
2.1.3 中国标准化的发展 |
2.2 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综述 |
2.2.1 产业升级的路径与模式 |
2.2.2 产业升级的衡量指标 |
2.3 标准与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概述 |
2.3.1 标准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2.3.2 标准与创新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标准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 主效应分析 |
3.2 调节效应分析 |
3.3 理论模型构建 |
4 标准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模型构建 |
4.1.2 变量选取 |
4.1.3 数据来源 |
4.1.4 制造业细分行业选取及合并归类 |
4.2 实证分析 |
4.3 小结 |
5 标准产出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标准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专利对标准产出的影响 |
5.1.2 研发对标准产出的影响 |
5.1.3 出口对标准产出的影响 |
5.1.4 行业规模对标准产出的影响 |
5.2 研究设计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 |
5.2.3 制造业细分行业选取及合并归类 |
5.3 实证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原始数据 |
作者简历 |
(4)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目前我国对住宅的需求 |
1.1.2 我国寒冷地区现行住宅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
1.2 钢木结构住宅的发展概述 |
1.2.1 国外钢木结构住宅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内钢木结构住宅的发展 |
1.3 钢木结构住宅的优势分析 |
1.3.1 钢木结构住宅结构上的优势 |
1.3.2 钢木结构住宅居住环境上的优势 |
1.3.3 钢木结构住宅经济上的优势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低碳设计理念的研究 |
2.1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低碳设计理念 |
2.1.1 “长寿”住宅的设计理念 |
2.1.2 “三节”的低碳设计理念 |
2.1.3 被动式的低碳设计理念 |
2.2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实例分析 |
2.2.1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双户住宅 |
2.2.2 日本积水实验性钢木结构住宅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平面和空间的低碳设计研究 |
3.1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平面的低碳设计研究 |
3.1.1 寒地低层住宅的平面现状研究 |
3.1.2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温度梯度场平面设计研究 |
3.1.3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全寿命”周期的平面设计研究 |
3.2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空间的低碳设计研究 |
3.2.1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空间热环境设计研究 |
3.2.2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空间风环境设计研究 |
3.2.3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炕”空间设计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外围护结构的低碳设计研究 |
4.1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外墙的低碳设计研究 |
4.1.1 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外墙保温构造与寒地现状构造的对比研究 |
4.1.2 钢木结构外墙龙骨类型和间距对热物理性能的影响 |
4.1.3 寒地钢木结构外墙与传统外墙的日传热量比较 |
4.1.4 寒地钢木结构外墙的保温材料设计研究 |
4.1.5 寒地钢木结构外墙中钢构件的低碳设计研究 |
4.2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的窗与屋顶的低碳设计研究 |
4.2.1 寒地低层住宅窗户设计的现状研究 |
4.2.2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外窗的选择及能耗研究 |
4.2.3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屋顶的低碳设计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QUEST对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能耗的模拟及碳排放计算 |
5.1 eQUEST软件的概述及应用方法 |
5.1.1 eQUEST软件的概述 |
5.1.2 eQUEST软件的应用方法 |
5.2 基于eQUEST软件对寒地低层钢木结构能耗的模拟及对比研究 |
5.2.1 标准模型的平面及各类参数 |
5.2.2 模拟结果的对比研究 |
5.3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计算 |
5.3.1 住宅“生命周期”范围的界定 |
5.3.2 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生命周期”内碳排放量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回顾 |
6.2 研究成果 |
6.3 发展前景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致谢 |
(5)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四、产业发展理论 |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科学发展观 |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经济体制因素 |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
四、市场因素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执政能力 |
二、管理适度 |
三、政治清明 |
四、加强监督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社会因素 |
一、人口因素 |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
三、社会保障因素 |
四、社会稳定因素 |
第五节 科技因素 |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
一、基础条件较差 |
二、公共设施落后 |
三、主导产业缺乏 |
四、农业经济明显 |
五、劳动力素质低 |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
一、思想观念落后 |
二、经济基础薄弱 |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
三、历史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
一、津市基本情况 |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一、发展生态经济 |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
一、梁思成 |
二、刘敦桢 |
三、陈明达 |
四、陈仲篪 |
五、傅熹年 |
六、其他 |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
三、展望 |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
一、纂辑营造词汇 |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
三、《〈营造法式〉新释》 |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
二、尺度规律研究 |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
第二节 专项研究 |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
二、《法式》卷数考辨 |
三、《法式》篇数考辨 |
四、《法式》条数考辨 |
五、结语 |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
三、结语 |
第四节 附识 |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
二、《法式》作者之名 |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及其后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世界及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 |
1.1.2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
1.2 生物质能的利用 |
1.2.1 生物质能的定义及特点 |
1.2.2 生物质能在能源环境系统中的地位 |
1.2.3 生物质能开发的意义 |
1.3 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技术及发展趋势 |
1.3.1 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和开发形式 |
1.3.2 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
1.3.3 我国生物质能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
2 生物质液体燃料转换技术综述 |
2.1 引言 |
2.2 燃料乙醇 |
2.2.1 生物燃料乙醇生产现状 |
2.2.2 木质纤维素制备生物乙醇的基本工艺 |
2.2.3 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与工业化进程 |
2.2.4 木质纤维素原料转化燃料乙醇的经济性分析 |
2.3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技术 |
2.3.1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技术的工艺流程与特点 |
2.3.2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技术的研究与商业化进展 |
2.3.3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物油精制改性 |
2.4 生物质合成气合成液体燃料 |
2.4.1 生物质气化合成甲醇/二甲醚技术及特点 |
2.4.2 国内外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研究进展 |
2.5 本文研究内容 |
3 不同种类生物质的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技术的原料 |
3.2.1 我国生物质资源状况与分布 |
3.2.2 生物质种类典型物料的选择 |
3.3 不同种类生物质的特性分析 |
3.3.1 不同种类生物质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
3.3.2 不同种类生物质的组分分析 |
3.3.3 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裂解动力学分析 |
3.3.4 不同种类生物质的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生物质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生物质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试验系统 |
4.2.1 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试验系统 |
4.2.2 主要装置结构及特点 |
4.3 喷淋冷凝介质对生物油收集的影响研究 |
4.3.1 冷凝介质的选择 |
4.3.2 冷凝介质与生物油掺混的外观 |
4.3.3 冷凝介质对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
4.3.4 喷淋冷凝效果试验研究 |
4.4 不同工况下生物质热裂解试验研究 |
4.4.1 试验原料与方法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裂解试验研究 |
4.5.1 试验原料与方法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产物分析 |
5.1 引言 |
5.2 生物油特性的分析研究 |
5.2.1 生物油化学性质的分析方法 |
5.2.2 不同工况下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的化学性质 |
5.2.3 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的化学性质 |
5.3 生物质热裂解焦炭的特性分析 |
5.3.1 热裂解焦炭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
5.3.2 生物质热裂解焦炭的孔隙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6 生物质热解油/柴油乳化燃料的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乳状液理论 |
6.2.1 乳状液的基本概念 |
6.2.2 乳化剂及其选择 |
6.2.3 乳状液的稳定性 |
6.3 生物油/柴油乳化行为的研究 |
6.3.1 试验原料与方法 |
6.3.2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乳化行为 |
6.3.3 生物油/柴油的乳化 |
6.3.4 客观因素对生物油/柴油乳化的影响 |
6.4 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的乳化 |
6.4.1 试验原料与方法 |
6.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乳化燃料拟三元相图模拟与燃烧特性模型 |
7.1 引言 |
7.2 生物油和柴油乳化拟三元相图模拟 |
7.2.1 三组分系统的相图 |
7.2.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7.3 乳化燃料燃烧的数值模拟 |
7.3.1 计算区域及模拟工况简介 |
7.3.2 流体力学模型 |
7.3.3 模拟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水曲柳热裂解生物油萃取物层析后各组分分析谱图及成分表 |
附录2: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裂解后在喷淋冷凝和间壁冷凝下生物油的GC-MS谱图和分析 |
作者简历 |
(8)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研究 ——以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化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产生背景 |
1.1.1 资源综合利用的背景和意义 |
1.1.2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基础 |
1.2.2 国内外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路线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2 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预测与原料创新研究 |
2.1 人造板工业的发展趋势预测 |
2.1.1 中国木材消费呈扩大趋势 |
2.1.2 人造板工业的发展趋势预测 |
2.1.3 人造板原料演变:木质原料向非木质原料的转变 |
2.2 人造板工业的原料创新——农作物秸秆新型原料 |
2.2.1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可获量 |
2.2.2 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外部性分析 |
2.2.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发展的现实意义 |
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优势分析 |
3.1.1 有足够的储量及适宜的原料收集环境 |
3.1.2 绿色工艺与社会优势 |
3.2 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劣势分析 |
3.2.1 农作物秸秆材料性能方面的问题 |
3.2.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方面的问题 |
3.2.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生产成本方面的问题 |
3.2.4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市场推广方面的问题 |
3.3 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机会分析 |
3.3.1 资源匮乏、内需增长提升秸秆人造板工业发展的空间 |
3.3.2 环境保护、贸易壁垒、绿色消费呼吁秸秆人造板产业的发展 |
3.4 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威胁分析 |
4 基于博弈论的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营销机制构建 |
4.1 绿色营销的外部性分析 |
4.1.1 绿色营销外部经济性分析 |
4.1.2 绿色营销外部不经济性 |
4.2 秸秆人造板绿色营销博奕分析 |
4.2.1 人造板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4.2.2 人造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4.2.3 政府与人造板生产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4.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营销机制的构建 |
4.3.1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营销政策支持机制 |
4.3.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信息对称机制 |
4.3.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行业管理机制 |
5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战略 |
5.1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创新战略 |
5.1.1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
5.1.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应用领域拓展 |
5.1.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多样化战略 |
5.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市场开拓战略 |
5.2.1 目标市场开拓战略 |
5.2.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市场开拓模式 |
5.2.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市场开拓支撑体系构建 |
6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成本管理战略 |
6.1 企业环境成本分析 |
6.1.1 企业环境成本 |
6.1.2 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论分析 |
6.1.3 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动因分析 |
6.2 企业环境收益分析 |
6.2.1 企业环境收益的特征 |
6.2.2 企业环境收益的组成 |
6.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
6.3.1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传统成本收益分析 |
6.3.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环境成本收益分析 |
6.3.3 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成本收益分析 |
6.4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成本控制体系 |
6.4.1 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创新体系 |
6.4.2 完善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管理创新体系 |
7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定价模型与策略分析 |
7.1 影响绿色产品定价因素 |
7.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定价模型 |
7.2.1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定价假设 |
7.2.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定价模型建立 |
7.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绿色定价策略 |
7.3.1 绿色产品定价策略 |
7.3.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定价策略 |
8 秸秆人造板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战略 |
8.1 企业绿色供应链联盟发展机理 |
8.1.1 供应链联盟理论 |
8.1.2 企业供应链联盟形成动因分析 |
8.1.3 企业供应链联盟作用 |
8.2 秸秆人造板企业绿色供应链联盟可持续发展 |
8.2.1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企业绿色供应链联盟 |
8.2.2 绿色供应链联盟合作伙伴选择问题 |
8.2.3 绿色供应链联盟的稳定状态剖析 |
8.2.4 企业供应链联盟可持续发展关系管理 |
8.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供应链联盟可持续发展对策 |
8.3.1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 |
8.3.2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商机制 |
8.3.3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供应链企业间的激励—约束机制 |
8.3.4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绿色供应链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9)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 |
1.1.2 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 |
1.1.3 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具有特殊性 |
1.1.4 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现状不佳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
2.1.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
2.1.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形式 |
2.1.4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与特征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与内容 |
2.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
2.2.4 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情况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评价体系指标设定 |
2.4.2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设定 |
2.4.3 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 |
3.1 林业企业的界定及特点分析 |
3.1.1 林业 |
3.1.2 林业产业 |
3.1.3 林业企业 |
3.1.4 上市林业企业界定 |
3.2 林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分析 |
3.2.1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压力 |
3.2.2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2.3 社会环境永续发展的需要 |
3.3 林业企业的社会责任 |
3.4 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比较分析 |
4.1 国外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概览 |
4.1.1 国外相关法规、标准概览 |
4.1.2 美国——以美国国际纸业公司为例 |
4.1.3 日本——以日本王子集团为例 |
4.1.4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4.2 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概况 |
4.2.1 制度发展 |
4.2.2 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 |
4.2.3 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 |
4.3 不足与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评价研究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指标设计及评价过程 |
5.2.1 评价指标的构建 |
5.2.2 评价的评分标准 |
5.2.3 评价指标的权重设定 |
5.2.4 评价的样本企业 |
5.2.5 评价的计算过程 |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1 评价结果 |
5.3.2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影响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键因素研究 |
6.1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6.2 理论假设 |
6.2.1 企业规模 |
6.2.2 盈利能力 |
6.2.3 财务杠杆 |
6.2.4 股权集中度 |
6.2.5 是否二职合一 |
6.2.6 企业成长能力 |
6.2.7 独立董事比例 |
6.2.8 股权性质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变量设计 |
6.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6.3.3 模型设定——面板数据模型 |
6.4 实证研究过程 |
6.4.1 面板模型三种形式的回归结果 |
6.4.2 备选模型判定 |
6.4.3 面板模型最终分析结果 |
6.5 实证研究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的改进策略 |
7.1 国家层面 |
7.1.1 构建制度体系 |
7.1.2 丰富披露内容 |
7.1.3 完善披露方式 |
7.2 市场层面 |
7.2.1 统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 |
7.2.2 发挥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等的监督作用 |
7.2.3 提升公众认知 |
7.3 企业自层面 |
7.3.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7.3.2 进行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框架结构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二、有关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二、有关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三、有关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
第三章 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发展 |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
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传导路径 |
第二节 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
一、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理论解释 |
二、金融发展与“三化”协调发展 |
三、金融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 |
四、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 |
第四章 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
一、美国对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 |
二、美国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金融支持 |
三、美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
第二节 日本和韩国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
一、日本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金融支持 |
二、韩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
一、印度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
二、巴西对欠发达地区及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
第五章 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演变的历程 |
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演变的三个阶段 |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中原经济区金融业发展的现状 |
一、银行业发展的现状 |
二、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
三、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 |
第三节 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金融发展慢于经济发展 |
二、金融增加值占比相对较低 |
三、金融效率低下 |
第四节 金融生态与金融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
二、直接融资比重偏低 |
三、金融资源配置失衡 |
第六章 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产业关联的投入产出表分析 |
一、金融保险业的使用结构分析 |
二、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区域技术能力提升的空间分析 |
一、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描述 |
二、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取 |
二、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三、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
第四节 金融发展与“三化”协调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与模型 |
二、实证与结论 |
第七章 完善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
一、逐步完善金融发展的硬环境 |
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
三、塑造金融生态软环境 |
第二节 构建跨省区联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
一、加快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 |
二、推动跨区金融联动 |
第三节 推动城镇化引领下的“三化”协调发展 |
一、城镇化引领下“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逻辑 |
二、金融支持城镇化引领下“三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
第四节 加快融资模式创新 |
一、探索金融脱媒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 |
二、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 |
三、以金融创新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 |
第五节 加大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 |
一、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路径 |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一、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
二、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三、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课题 |
四、《木材加工机械》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覆盖材料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米海灵. 林业和草原机械, 2020(06)
- [2]易格斯中国20年[J]. 黄淑芹,李光哲. 木材加工机械, 2019(06)
- [3]标准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吴凡.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4]寒地低层钢木结构住宅低碳设计研究[D]. 牛笑.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 [5]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6]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7]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及其后续应用研究[D]. 王琦. 浙江大学, 2008(04)
- [8]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研究 ——以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业化发展为例[D]. 陈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9]中国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 张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10]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石永拴. 武汉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