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人员如何调整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调整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刘丁睿[1](2020)在《基于投资者视角的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与决策有用性研究》文中提出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中介制度,具有维护资本市场中资本商品交易秩序的重要作用。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各方参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信息媒介,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演化,审计报告逐渐发展为标准化模式,自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传统标准化模式审计报告受到了诸多挑战,为满足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和决策有用性日益增高的需求,国内外相关机构相继开展了审计报告改革工作,其中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一项核心内容。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旨在通过提高已执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来增加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通过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提供除审计意见以外的增量信息来提高审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在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中,投资者是审计报告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服务对象,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是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首要目的,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向投资者传递了怎样的增量信息,以及关键审计事项所传递的增量信息是否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国内外审计报告演化历程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现状为背景,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特点,基于投资者视角对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的增量信息内容和决策有用性进行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我国全面实施以来,在现有研究中缺乏对投资者信息需求的深入理论分析,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以解释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实现增量信息价值的具体机制,同时缺乏对关键审计事项实施现状进行全样本的动态分析,也未对其信息含量与审计意见进行区分,难以得知在不同类型审计意见基础上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价值及决策有用性的差异。本文针对既有文献研究存在的不足,基于投资者视角构建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具备增量信息和决策有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其具体作用机理。在研究脉络上,本文首先从关键审计事项的改革需求、披露内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综述,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寻找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其次,本文基于审计报告改革的脉络,对关键审计事项形成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并对2016-2018年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我国颁布以来的实施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第三,本文基于马克思资本商品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形成增量信息和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理论框架和实施现状提出研究假设;第四,采用我国新准则全面实施以来2017-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对关键审计事项在不同审计意见基础上具备的增量风险披露信息和决策有用性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形成以投资者视角为基础的关键审计事项实现增量信息价值和决策有用性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并根据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局限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投资者在决策时需要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的双重风险信息。本文基于投资者视角,根据马克思资本商品理论对投资者决策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投资者的审计需求由资本商品的本质属性和定价机制决定,资本商品的价值并不完全由现有价值决定,而是根据未来价值决定,因此投资者在决策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信息具有双重需求,一方面投资者需要注册会计师合理保证历史会计信息的公允可靠,充分揭示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另一方面投资者需要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未来收益的可获得性进行判定,充分了解企业潜在的持续经营风险。同时投资者需要了解相关风险程度,以便在审计意见相同的公司中进一步筛选,进一步优化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收益。本文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动机探讨传统审计报告模式的不足和关键审计事项实现增量信息价值的具体机制,为进一步分析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和决策有用性奠定理论基础。(2)关键审计事项的增量信息披露能力在不同类型审计意见下存在差异。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中,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与关键审计事项内容均显着正相关,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中,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与关键审计事项内容的多少无显着相关关系。这说明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下,关键审计事项能够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提供增量风险信息,关键审计事项能够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风险披露维度,改善传统审计报告“二元化”或“一刀切”的结论模式,将“风险的有无”扩展为“潜在风险的高低”;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下,在审计结论已经具有重大风险指示作用的情况下,关键审计事项难以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披露增量风险信息。(3)在不同类型审计意见下,关键审计事项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存在差异。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下,关键审计事项对于投资者决策具有负面影响,并能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下,投资者不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对关键审计事项产生额外的市场反应,关键审计事项不具有决策有用性。这说明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下,关键审计事项能够将增量信息有效传递至投资者,从而影响投资者决策并产生负向的市场反应;而在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情况下,关键审计事项所传递的风险信号作用弱于审计意见,投资者不再对其敏感,也不会左右投资者的决策意愿和行为,这说明非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审计结论已经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风险的总和进行了概括,当审计意见披露风险足够重大时,关键审计事项无法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基础上提供增量决策相关信息,投资者不再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信息敏感,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价值和决策有用性难以体现。同时,本文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事务所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效应调节作用不显着。本文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有用性在不同审计意见下产生差异,这与关键审计事项的增量信息在不同审计意见下存在的差异相一致,说明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所传递的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能够有效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投资者在利用关键审计事项作出决策时,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其信息含量的基础上的,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已经具备一定成熟度,资本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具有一定有效性。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投资者对于不同审计意见和关键审计事项中风险信息敏感度可按照重大错报风险、重大持续经营风险(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一般持续经营风险的顺序依次递减,相应地,不同审计意见和关键审计事项之间的信息含量和决策有用性也按照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关键审计事项、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顺序依次递减。因此,关键审计事项扩展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风险区间,扩展了审计报告的信息披露层次,弥补了审计意见信息含量不足的缺陷。综上所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我国实施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实现了审计报告模式改革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决策有用性,但是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价值和决策有用性在不同审计意见下存在差异,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下,进一步揭示了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风险信息并有效地将风险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从而辅助其进行投资决策;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下,由于风险信息已经通过非标准审计意见进行了传达,因此关键审计事项难以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向投资者进一步提供增量信息,难以影响投资者决策并产生相应市场反应。本文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审计制度理论,建立了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实现信息增量价值和决策有用性的分析框架和具体机制,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制度表征职能,弥合投资者的期望差距,对于审计报告模式的深化改革和资本市场体制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成畅[2](2020)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持续经营假设是关于会计主体状态的基本假设,它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是持续的,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营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倘若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则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此时若仍错误地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整体会因存在广泛而严重的错报而不再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适当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审计意见至关重要。近年来,世界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反映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中潜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效防范风险日益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仅时刻牵动着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心,更与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休戚相关,与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保值增值息息相关。身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注册会计师,通过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时地向市场各方传递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风险的预警信号,以提醒投资者充分地关注风险,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当或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种“非标”意见。确保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充分的信息含量和质量,以及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应有的警示作用,对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保障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健康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证券法)正式审议通过。新证券法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将企业发行股票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规定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并改革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的规定,大幅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受限企业的退市效率,推进退市常态化。新证券法的这些举措进一步凸显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研究也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提高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质量,不断加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世界主要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在为制定更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而不懈努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形式、信息含量、审计师与持续经营相关的责任等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演进。美国审计准则(Statements on Auditing Standards,SAS)中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先后历经了SAS No.34、SAS No.59、SAS No.126和SAS No.132等多个时期,在持续经营相关责任的界定、审计师责任的强化、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等方面作出诸多改进,并推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的建立。在美国之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开始致力于制定高质量的、利于国际趋同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并通过“明晰项目”和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等诸多重大举措持续地推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变革。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从首次发布至今历经4次修订。从最初参照美国的SAS No.59,到2006年基本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ISA 570实质性趋同,再到2016年汲取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的成果、继续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朝着弥合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的目标不断迈进。尤其是2016年12月发布的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发展历程中最重大的制度变革,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不断演进与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演进的主要过程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相关制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发展动向,并对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症结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其次,本文对我国近年来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及审计意见的出具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与分析,评述了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成效以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总体面貌;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及路径,分别从市场反应、债务融资和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全面地考察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为我国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背景下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布日前后1天、前后2天以及前后5天的时间窗口内,以累计超额收益(CAR)衡量的市场反应显着为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显着的负反应。(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市场反应显着为负的结论存在短期效应。在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的第4天,超额收益(AR)的均值即开始显示为正,且累计超额收益(CAR)在前后10天的时间窗口内并不显着。这意味着在我国证券市场,部分投资者“炒壳”动机强烈。在投机的驱动下,一些本该由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而可能导致股价持续下跌直至退市的公司却并未得到应有的看低。(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具有异质性。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几种不同类型中,市场对于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反应最为强烈,表明我国投资者能够识别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是风险警示程度最强、预警价值最高的一类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然而,未有证据表明市场能够显着区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的差别,反映出我国投资者对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4)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全面实施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负反应显着增强,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的举措显着地提升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于投资者的风险警示作用,起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接着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相比,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权人具有额外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企业,其次年债务规模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减少17.62%,次年债务成本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增加9.47%,表明债权人能够识别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在风险警示程度上的差异。(2)不同类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3)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全面实施显着地加强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之于债权人的风险警示作用,进一步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达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最后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发现:(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出具后,企业管理层会迫于市场压力和保全职位的压力,加大后期盈余管理的程度。(2)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显着提升,表明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会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作为一种“非标”审计意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一定的监督机制,而对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却具有显着的强化与促进作用,反映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的内在监督效能与其之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之间存在力量的博弈。(4)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管理层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进行盈余操纵,而非在改善真实的经营绩效上下苦工,这会进一步损害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的生存几率。因此,除市场反应和债务融资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也能够建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破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全面揭示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理及预警价值,证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够通过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传导机制实现资本市场治理功能,帮助市场加速淘汰落后的产能和生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不断完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环境、持续地加强并最大限度地释放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风险防范和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的作用是我国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
李晋宇[3](2020)在《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下獐子岛事件的审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目前我国审计采用的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流程分为了审计计划阶段、风险评估阶段、风险应对阶段以及审计完成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各个阶段使用合理的审计策略控制检查风险,从而控制审计风险。近年来,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各类财务造假手段花样繁多,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农业类上市公司时,由于审计策略不合理多次被证监会处罚,人们开始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提出质疑,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农业类上市公司中极具代表性的獐子岛,在2014年以来多次核销虾夷扇贝或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对獐子岛的经营状况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于2019年受到证监会处罚,而注册会计师在近几年的审计中,并未发现獐子岛的造假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在使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并未合理使用审计策略。因此,以现代风险导向为基础,将獐子岛作为案例从而研究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内应当如何执行审计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15-2018年近4年上市公司以及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和被处罚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更为谨慎,其审计失败的风险也更高,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主要造假手段包括存货、收入、成本与关联方交易等科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失败的案例中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审计策略问题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估阶段、风险应对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随后针对獐子岛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獐子岛的主营业务入手,对其几次计提大额减值准备或核销存货的过程以及獐子岛年报的审计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没有严格执行初步业务活动,在风险评估阶段没有合理应用分析性程序,风险应对阶段没有进行合理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等问题,导致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并未发现獐子岛的相关问题。最后本文将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案例与獐子岛相结合,针对审计失败的原因,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各个阶段入手,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对项目组独立性、业务能力、时间资源的评估,加强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诚信的评估,充分实施分析性程序,综合使用分析方法,对重大错报风险需要制定合理的总体应对措施,对高风险领域执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完善事务所底稿复核制度等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完善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策略,提高审计质量提供参考。
张永军[4](2020)在《商誉减值审计风险防范与应对研究 ——基于天神娱乐审计案例》文中认为商誉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对商誉应该怎么确认和计量,是会计界理论研究的经典论题之一。自2014年起,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企业兼并不断兴起,并在2015年达到顶峰。彼时大规模并购在带来股市大涨的同时,也催生了对并购标的的高估值,订立高业绩承诺,产生大量高溢价并购,A股商誉规模因此不断扩大。商誉减值风险不断积压,并在业绩承诺集中到期的2018年达到最大。商誉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引起了各界的重视,2018年末A股发生的巨额商誉减值使得商誉再一次成为了讨论研究的焦点。商誉后续计量会计估计不确定性以及减值测试过程的复杂性,长期给财务会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带来较大的困难。商誉初始确认与计量以及减值测试中存在较大主观性,在当前大规模商誉形成和巨额商誉减值的背景下,商誉问题成为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重要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因此,开展商誉减值相关的审计风险防范与应对研究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首先,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及商誉减值现状的总体情况、行业分布状况进行统计描述,并从行业特性角度分析了传媒行业商誉及商誉减值问题突出的原因。其次,本文选取了A股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作为样本,通过对关键审计事项中列明的针对商誉减值事项的主要审计应对措施进行分解统计,来了解注册会计师商誉减值审计的开展现状。基于商誉减值审计风险模型对商誉减值的审计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商誉减值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框架。并且就商誉减值审计的开展现状并结合证监会有关行政监管措施汇总整理的结果,分审计业务阶段总结出当前的商誉减值审计检查风险主要风险点。再次,本文选取了传媒行业的代表性上市公司审计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在对案例公司的商誉形成及后续计量过程进行全面阐述后,对项目商誉减值重大错报风险进行了识别并基于商誉减值审计风险模型对项目的商誉减值审计风险进行了分析。本文在深入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对该公司商誉减值事项的审计实施情况之后总结出可能导致检查风险的问题,验证了基于统计分析和文献整理得出的结论,并结合案例背景分析了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防范与应对商誉减值审计风险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改进商誉会计准则,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以及健全法律体制与监管机制。通过研究,本文期望能为今后注册会计师开展对商誉减值的审计提供一些参考,为防范与应对商誉减值审计风险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从审计视角和审计风险切入,也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商誉减值测试和商誉确认、计量的相关文献。
金鑫[5](2019)在《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制审计作为企业改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除了监督被审计单位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还要确保改制企业的资产真实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但改制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改制审计程序执行难以到位;可参考的实务经验少,缺乏全面有效地指导与监管,严重影响改制审计作用的发挥。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现代审计理论为指导,以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国有企业改制指导思想和改制审计监督指导意见为基础,结合国有企业改制的特殊情况,分析改制审计的过程、目标及重点;在此基础上,就A会计师事务所对S国企改制审计,总结改制审计的经验,深挖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原因。认为项目组能严格审查改制文件,提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积极进行专业咨询,重视与各单位沟通,及时沟通改制范围,但也存在重要性水平设定不当,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依据缺失,处理审计数据不严格,风险评估不严谨和过度参与非审计工作等审计质量问题。追根溯源是由于审计团队本身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和审计政策法规疏漏之外,与被审计单位配合度低,相关审计复核形式化的原因。考虑到改制审计项目的特殊性,要提高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首先,应当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审计工作规范,加强审计监管和惩罚力度;其次,应进一步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做好与各参与方的工作衔接;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文化氛围。本文对S国企改制审计的审计质量控制改进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改制审计的流程、重难点及目标,为改制审计的理论发展和规则制定提供一定的实务依据,对于完善改制审计流程,增强改制审计薄弱环节,提高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充分发挥改制审计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
杨焕云[6](2011)在《赠送、试用试销样品的财税处理》文中认为在商品品质比较复杂、描述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凭样品交易相对可信,所以这种模式在现实中经常被用到。另外,以各种方式给客户提供一些样品也有利于打开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等。制造业企业对外提供样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笔者分别对其会计与税务处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曹细钟[7](2010)在《有限理性与审计质量 ——基于两种计量模式审计比较的视角》文中认为受财务会计目标的权威观点——决策有用的计量观的指引,财务会计正在逐步摒弃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朝着基于价值的方向大步迈进,公允价值计量得到广泛的推崇和日益增多的应用,估值成为财务会计最前沿的问题,财务会计正越来越多地把公司对未来的预期纳入财务报表中反映,而非在表外作为附注批露。审计是对会计确认的再确认、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判断和对审计主体自身行为的判断,是财务信息进入资本市场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屏障。尽管审计是一个要依靠市场有效需求才能生存的行业,尽管现行会计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对审计有较为详细的规范,尽管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对审计都寄予了厚望,但遗憾的是,审计并没有发挥其预期的效用。特别是此次主要由25家公司引起的金融危机,其核心金融产品——信用违约掉期产品(CDS)的真实交易的净头寸仅1.7万亿,却导致许多国家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动荡甚至国家破产,许多大公司动辄损失以几十亿、数百亿美元计,即可见其已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所蕴含的系统性风险、资产误定价和误导性信息的严重性,也表明审计的合理期望差距仍在进一步加大,期望差距产生的主要方面是审计主体的能力。而中国2007年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又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因此深入研究审计主体的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判断能力及其行为规律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审计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也是行为与技术的结合,技术可以标准化,但行为不易观察且无法标准化,只能通过可验证性程序和方法来合理保证,所以影响审计判断质量进而影响审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对审计技术、程序和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即审计行为。论文在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公允价值审计的过程与结果,特别是围绕审计过程,从审计对会计确认的再确认、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判断及对审计主体自身行为的判断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有限理性在公允价值审计中的体现及其对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在对公允价值审计过程职业判断的有限理性进行分析时,本文发现,通用财务报告目标也是一般目的的审计目标,即合法性、公允性,是不合理的,审计质量判断标准不明确,某些专家主张的“程序理性”是不恰当的,会误导审计实务,因此对目前的通用财务报告目标和审计质量判断标准展开了讨论。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在审计过程中得以体现,在审计结果中得到综合反映,故论文最后通过对审计质量的检验对两个理论进行了验证,结论证实了相应的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审计涉及的判断绝大多数是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而非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故造成审计主体职业判断有限理性的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会计审计环境有异于历史成本计量的复杂性,审计主体对环境的认知与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全、非对称性所致的判断偏误,能力不足是其主要表现,而非审计主体的机会主义所致的审计舞弊。风险导向审计是公允价值审计最好的审计模式,但目前审计实务对经营风险的评估存在缺陷,忽视了衍生工具的运用所带来的对企业经营风险特征的改变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重要性、重大错报风险和财务报告目标、独立性等概念,强化对审计行为规律的研究。论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公允价值审计的质量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相比有着显着的差异;而且外在环境的变化如证监会经济处罚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未必一定有效,从而验证了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前景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由此作者认为,重视审计主体的能力建设才是治本之策。能力建设包括注册会计师个体的能力建设和事务所整体的能力建设。
佘晓燕[8](2008)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财务报表重述对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起到了误导的作用,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财务报表重述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系统的信心,在国内外都有大量报表重述现象的情况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有现实意义。财务报表重述作为一种不实财务报表的纠错机制,它所反映出来的是监管力度的加大,同时也表明财务报表的质量令人担忧。无论在制度层面上,还是在实务当中都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国内的资本市场来看,我们较多关注的是财务报表舞弊现象,而财务报表重述却较少受到关注。从财务报表舞弊入手研究报表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固然比较直接,但因财务报表舞弊的认定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周期,可靠的样本较难获得,而且舞弊样本属于财务报表质量较差的极端情况,研究结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大量的财务报表重述事件却让我们有一个新的切入点来探索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的途径。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在对我国资本市场财务报表重述原因、特征、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公司治理和独立审计在财务报表重述预防和发现上所起的作用,从而为财务报表重述的监管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遵循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开展研究,共八章,各部分涵盖的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作为引论部分,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其次是梳理了财务报表重述的相关文献。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财务报表重述动因、财务报表重述与公司治理特征的关系、财务报表重述与独立审计质量关系以及财务报表重述研究的其他领域。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全文的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在对我国资本市场财务报表重述原因、特征、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公司治理和独立审计在财务报表重述预防和发现上所起的作用。包括第1章—第7章。第1章,财务报表重述理论基础。在本章,笔者对财务报表重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财务报表重述是指企业对前期发布的财务报表的差错进行更正和披露的过程。在对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财务报表重述的实质就是对前期发布财务报表中错弊的更正,以确保前期发布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形式上来看,财务报表重述包括临时公告和重编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重述的根源在于财务报表中的错弊,正是由于财务报表中错弊的存在使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而投资者也无法信赖这样的报表,做出正确的决策。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合约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代理人披露不实财务信息的问题。财务报表重述一方面反映了报表质量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纠错机制,是对不良信息的揭示,它向投资者传递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前期差错的程度、原因、影响以及更正情况。当然重述公司可能会因重述而受到经济的损失或声誉的损害,但这应该是其为差错而付出的一种代价。第2章,财务报表重述制度背景。本章主要从财务报表重述的范围和方法、财务报表重述信息披露等方面来梳理关于财务报表重述的制度演变,并和美国财务报表重述制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重述的相关要求进行比较。从1998年到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重述范围和方法的要求有了一定的变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加趋同。对财务报表重述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证监会发布的一系列法规对财务报表重述信息的披露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证券法、公司法等法规也为财务报表重述提供了相应的监管依据。第3章,财务报表重述的现实考察之一:财务报表重述公司基本特征。本章根据实证数据研究了2002—2006年我国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中发生重大会计差错公司的基本特征。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研究:重述数量的确认、重述原因的确认、重述提起人、重述公司审计意见、重述公司行业类别、重述公司地区分布、重述信息披露质量、重述方向、重述公司的审计师更换等。从重述的数量来看,各年数量变化较大,整体上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重述原因来看,研究发现年报中披露的会计差错事项的原因类别主要集中于税收计提(漏计、误计)、会计核算错误(税收计提除外)、相关政策误用、担保与诉讼及其他等,而且相当一部分涉及数项原因。从重述的提起人来看,超过50%的公司在年报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未披露会计差错事项由谁提起;由公司内部提起的仅占13%,公司外部提起的占了35%。从重述信息披露质量来看,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会计差错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差错的发生年、原因以及财务影响等表述模糊,难以确定。第4章,财务报表重述的现实考察之二:问题、比较及案例分析。本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讨论财务报表重述制度被滥用的动机和条件,剖析了财务报表重述制度的缺陷和固有限制。在此基础上对中美两国的财务报表重述现状进行对比。最后以草原兴发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案例,分析草原兴发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特征,探讨了公司治理、独立审计在财务报表重述预防和发现中的角色。第5章,财务报表重述监管:预防、发现与更正。政府监管、公司治理、外部审计构成了上市公司报表信息披露监管的三个重要环节。本章重点研究了在财务报表重述的预防、发现与更正环节,政府监管、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所起的作用。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说,应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重述制度,对财务报表重述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加大对财务报表重述的处罚力度。上市公司负有财务报告的编制责任和质量保证责任,公司治理则应在财务报表重述的预防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独立审计对财务报告的增值作用不可否认,查错纠弊仍然是独立审计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独立审计应在财务报表重述的发现上体现其积极作用。第6章,财务报表重述预防:财务报表重述与公司治理特征变量的经验证据。本章选取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报表重述的上市公司和没有发生报表重述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并检验公司治理特征变量和财务报表重述的相关性,以考察公司治理在财务报表重述上的预防作用,并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务报表重述与公司治理特征变量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即财务报表重述公司与非财务报表重述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存在显着的差异,虽然从形式上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在增加,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情况与2002年之前比大为改观,但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只是满足了制度对形式上的要求。从监管的角度而言,可能要更加重视董事会功能的真正发挥。第7章,财务报表重述发现:财务报表重述与独立审计质量的经验证据。本章选取了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至2006年发生财务报表重述的公司,对独立审计质量与财务报表重述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错报年度和重述年度,盈余错报的程度、盈余错报动机对审计意见有一定的影响,表明注册会计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识别报表中的重大错报,但从重述公司70%以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来看,独立审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部分,第8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归纳本文的创新及主要观点,分析研究的局限性与改进建议,并提出未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问题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分别从财务报表重述的数量、重述的原因、重述的提起人、重述公司审计意见、重述公司行业分布、重述公司地区分布、重述方向、重述公司审计师更换等九个方面展开,研究了我国财务报表重述公司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存在的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重述缺乏规范、报表重述信息披露滞后;重述金额巨大、利用重大会计差错调节利润较明显;重述错误表述含糊不清;审计意见模糊、不准确;重大会计差错与非重大会计差错混淆;前后任会计师缺乏沟通;财务报表重述动机较隐蔽;重述结果真实性仍受到质疑等。这些结论为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提高财务报表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2.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独立审计在财务报表重述发现中所起的作用和局限性。研究发现非标审计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报表重述公司盈余错报的程度,盈余错报的动机,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有一定程度的识别,但独立审计对财务报表重述的发现作用不是非常显着,独立审计质量还有待提高。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公司治理特征在财务报表重述预防中所起的作用和局限性。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在财务报表重述上也没有发挥应有的预防作用,指出公司治理不应只重视其治理结构的表面特征,而更应关注公司治理的实效。以上结论为资本市场监管当局在制定相应监管措施上提供了经验证据。3.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6年年报发生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其中既包括了错误导致的报表重述,也包括了舞弊导致的报表重述,研究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一般研究财务报表质量的文献研究样本为财务报表舞弊,属于信息披露质量差的极端情况,样本量小,研究结论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黎仁华[9](2006)在《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上市公司经营行为的规范同独立审计市场的发展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论文研究的内容以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主体,以资本市场的运行行为和会计报告等相关数据作为实施对象,借助资本市场中典型案例的剖析,以设计和确立舞弊审计的技术程序方法为主线,充分借鉴国外独立审计界对舞弊审计研究的技术成果,探讨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构成因素,揭示舞弊的形成规律,确立舞弊审计的技术规范和审计策略。论文的主体内容共有8章,从内含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属于“理论分析”,包括了:(1)国外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的理论研究;(2)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3)资本市场中创造性会计行为的特征,即1、2、3章。在第一章“国外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的理论研究”中,介绍并分析了西方审计理论界揭示舞弊行为的舞弊风险因素理论、“GONE”理论、冰山结构理论;系统说明了美国独立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的研究成果,包括美国独立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状况及美国证券市场中舞弊行为的症结分析;探索了西方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规律性、环境线索和舞弊行为特征,并对美国近期发生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进行了剖析。在第二章“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运用了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在“确定性效应、反射效应、期望理论效应和锚定效应”的理论基础上,探索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经济本质及其产生会计舞弊行为的制度条件与法律特征;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形成规律,并通过舞弊行为的成本价值规律分析,研究了“犯罪收益”的成本构成及成本影响因素、惩治成本与预防措施。在第三章“资本市场中创造性会计行为的特征”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创造性会计行为”进行了界定和理论分析,探明了寻找和发现“创造性会计行为”的线索特征,并以企业购并为特例分析
孙坤[10](2003)在《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文中指出审计因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必须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满足社会为其提出的新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审计质量始终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加入WTO,注册会计师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之后,如何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论述了审计功能的不可或缺性、审计质量对实现审计功能的重要性以及审计质量的含义、审计质量的特征、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审计质量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责任主体,并构建出以政府、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群体为要素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保证体系。 本文由导言和7章组成。 导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动机和研究的思路。笔者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质量本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由于近几年来涉及注册会计师的财务丑闻的相继出现,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公信力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审计执业质量问题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写作思路是,首先论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地位,然后分析审计质量对于审计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进而剖析影响审计质量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及其责任归属,建立起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保证体系。 各章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审计质量是审计功能实现的保证。本章首先说明在市场经济结构中,审计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能。通过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论证审计功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审计功能。 在论述了审计功能的不可或缺性的基础上,说明审计功能的实现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得出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以令人满意的审计质量为基础的结论。审计是通过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审计信息来实现其功能的,功能实现的程度2内容提要取决于审计信息的质量,也就是取决于审计的质量。本章将对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现状加以评价。 第二章,审计质量的制约因素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按各种因素与审计主体的关系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加以论述。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和科教文化的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对民间审计的影响是最强烈的;内部因素包括职业组织的自律性质量管理、事务所质量控制、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标准和审计方法等。二是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构成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主体可以说都是审计质量的责任者。笔者将审计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为四个主体,即政府部门、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群体。这两部分内容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即每一种审计质量的制约因素都可以归属到一个或几个责任者身上,也就是说,可以归结到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或两个层面上。如,能够改变或控制影响审计质量的外部因素的主体就是政府;能够影响审计质量控制这一因素的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群体对审计质量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具体表现在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比较丰富的执业经验,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并不断地有所创新,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进行专业判断。有的因素受到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多个成分的影响,如行业监管问题,既与政府有关,也与行业组织有关;审计职业标准的建设、实施和完善则要依靠政府、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和全体注册会计师的共同努力。 从第三章开始探讨审计质量的保证问题,内容安排采用因素与保证体系相结合的形式。第三章谈政府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其职责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审计外部环境,如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变审计关系失衡局面;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推动法治建设、改善法律环境等。二是强化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改善审计外部环境可间接地提高审计质量,强化政府监管可直接提升审计质量。内容提要 第四章,职业组织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职业组织是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第二个层次,行业自律性管理对审计质量有着广泛的和直接的影响。关于行业监管模式问题还是有必要讨论的。当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与注册会计师有关的财务造假事件之后,美国等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进行了改革,我国也做了调整,政府收回了原委托给职业组织的行政管理权,所以目前实行的是一种以政府管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行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也许符合一定时期的情况,但是否是一种长期的、最有效的模式还值得探讨。本章还论述了职业组织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提出了改进行业管理的建议。 第五章,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在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说是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像产品加工厂一样,会计师事务所是审计产品的加工厂,是审?
二、会计人员如何调整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调整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人员如何调整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调整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投资者视角的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与决策有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审计报告模式改革的需求 |
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内容 |
2.3 关键审计事项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
2.4 关键审计事项对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影响 |
2.4.1 对审计师的影响 |
2.4.2 对上市公司治理当局的影响 |
2.4.3 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 |
3.1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历史沿革 |
3.1.1 标准化审计报告主要内容的历史沿革 |
3.1.2 关键审计事项的形成 |
3.2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
3.2.1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结构分析 |
3.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内容统计 |
3.2.3 关键审计事项的行业特征分析 |
3.2.4 关键审计事项的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分析 |
3.2.5 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意见类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1 基于资本商品理论的关键审计事项提供增量信息的机理分析 |
4.2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关键审计事项投资者决策有用性分析 |
4.3 基于青木昌彦制度理论的关键审计事项决策有用性分析 |
4.4 假设提出 |
4.4.1 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增量相关假设 |
4.4.2 关键审计事项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相关假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的实证检验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
5.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内生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关键审计事项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的实证检验 |
6.1 实证研究设计 |
6.1.1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
6.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2.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2 相关性分析 |
6.2.3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6.3 进一步研究 |
6.3.1 事务所声誉的调节作用 |
6.3.2 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
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
三、企业持续经营危机 |
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权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受托责任理论 |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五、财务报告理论 |
六、破产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动因 |
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经济后果 |
三、文献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背景 |
第一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美国审计准则的视角 |
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雏形:“受限于”审计意见 |
二、SAS No.34 时期:增设“中间段”的“受限于”审计意见 |
三、SAS No.59 时期: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日渐明晰 |
四、后SAS No.59 时期: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遭受信任危机 |
五、从SAS No.126到SAS No.132:审计期望差距不断弥合 |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变更:国际审计准则的视角 |
一、国际审计报告改革:ISA570 作出重大修订 |
二、改革背后的逻辑:回应持续经营问题,强化审计投入 |
第三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历史沿革和最新发展 |
一、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发布:与SAS No.59 原则一致 |
二、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修订:明确管理当局的责任 |
三、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二次修订: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 |
四、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三次修订:强化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 |
五、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重大变革: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单设段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现状及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情况 |
一、2010-2016 年情况分析 |
二、2017-2018 年新准则实施后的情况分析 |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
一、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 |
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 |
三、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 |
第三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预警价值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 |
第一节 问题引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回归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来自债务融资的证据 |
第一节 问题引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回归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风险传导效应——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视角 |
第一节 问题引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回归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下獐子岛事件的审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述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成本效益理论 |
2.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相关概述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及审计策略应用状况 |
3.1 审计状况分析 |
3.1.1 上市公司整体层面 |
3.1.2 农业类上市公司层面 |
3.2 审计策略应用分析 |
3.2.1 上市公司整体层面 |
3.2.2 农业类上市公司层面 |
3.3 小结 |
第4章 獐子岛事件及其事务所审计策略应用分析 |
4.1 公司基本概况 |
4.1.1 组织结构 |
4.1.2 主要业务 |
4.1.3 财务状况 |
4.2 公司业务经营分析 |
4.2.1 主营业务分析 |
4.2.2 经营状况分析 |
4.3 獐子岛事件 |
4.3.1 2014年獐子岛事件 |
4.3.2 2018年獐子岛事件 |
4.3.3 2019年一季度事件 |
4.3.4 2019年11月事件 |
4.3.5 小结 |
4.4 獐子岛事件中事务所审计策略存在的问题 |
4.4.1 初步业务活动不合理 |
4.4.2 风险评估程序不充分 |
4.4.3 风险应对程序不合理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獐子岛事件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策略优化 |
5.1 审计计划阶段的审计策略优化 |
5.1.1 加强管理层诚信评估 |
5.1.2 加强项目组业务能力评估 |
5.1.3 评估项目组职业道德规范 |
5.1.4 评估项目组开展业务的时间和资源 |
5.2 利用分析程序完善风险评估程序 |
5.2.1 完善分析程序的实施过程 |
5.2.2 重视相关信息的运用 |
5.2.3 综合使用分析方法 |
5.3 完善风险应对程序 |
5.3.1 制定恰当的总体应对措施 |
5.3.2 提升控制测试的有效性 |
5.3.3 提升实质性程序的有效性 |
5.4 审计完成阶段的审计策略优化 |
5.4.1 加强审计复核人员管理 |
5.4.2 严格执行项目复核制度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商誉减值审计风险防范与应对研究 ——基于天神娱乐审计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商誉的相关概念 |
2.1.2 商誉减值审计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舞弊三角理论 |
3 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审计的现状及审计风险 |
3.1 A股上市公司商誉及商誉减值现状 |
3.1.1 A股上市公司商誉及商誉减值的总体情况 |
3.1.2 A股上市公司商誉及商誉减值的行业分布情况 |
3.2 注册会计师商誉减值审计的开展现状 |
3.2.1 审计意见类型 |
3.2.2 审计程序实施现状 |
3.3 当前的注册会计师商誉减值审计风险 |
3.3.1 商誉减值审计风险模型 |
3.3.2 商誉减值重大错报风险识别框架 |
3.3.3 各审计业务阶段检查风险的主要风险点 |
4 天神娱乐商誉减值审计案例分析 |
4.1 天神娱乐商誉减值的相关情况 |
4.1.1 天神娱乐基本情况 |
4.1.2 天神娱乐商誉的形成及初始计量 |
4.1.3 天神娱乐的商誉后续计量及披露 |
4.2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施情况及审计风险分析 |
4.2.1 项目商誉减值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 |
4.2.2 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项目商誉减值审计风险分析 |
4.2.3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施情况及可能导致检查风险的问题 |
5 防范与应对商誉减值审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
5.1 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 |
5.1.1 初步业务活动阶段 |
5.1.2 风险评估与计划审计工作阶段 |
5.1.3 风险应对阶段 |
5.1.4 完成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阶段 |
5.2 改进商誉会计准则 |
5.2.1 “净化”商誉初始确认 |
5.2.2 优化后续计量方法 |
5.2.3 简化商誉减值测试 |
5.2.4 强化商誉信息披露 |
5.3 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5.3.1 完善公司治理 |
5.3.2 完善内部控制 |
5.4 发展资产评估行业 |
5.5 健全法律体制与监管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企改制审计政策法规研究 |
1.2.2 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 |
1.2.3 国企改制审计理论研究 |
1.2.4 国企改制审计案例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国企改制审计的质量改进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企改制 |
2.1.2 改制审计 |
2.1.3 审计质量控制 |
2.2 国企改制审计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现代企业理论 |
2.2.3 现代审计理论 |
2.3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
2.3.1 质量控制的目标 |
2.3.2 业务承接和客户关系保持 |
2.3.3 专业胜任能力 |
2.3.4 业务执行和监控 |
2.4 提高国企改制审计质量的准备 |
2.4.1 准确定位改制审计的目标 |
2.4.2 准确把握国企改制审计政策法规 |
2.4.3 充分了解改制过程 |
2.4.4 准确把握改制审计的重点 |
第3章 S国企改制审计案例 |
3.1 S国企及改制基本情况 |
3.1.1 S国企的基本情况 |
3.1.2 公司改制的基本情况 |
3.2 S国企改制审计过程 |
3.2.1 审计目标 |
3.2.2 审计内容 |
3.2.3 风险评估 |
3.2.4 审计重点 |
3.2.5 函证程序 |
3.3 改制报表的审计调整 |
3.3.1 审计调整说明 |
3.3.2 资产调整过程 |
3.3.3 关键指标变动 |
第4章 S国企改制审计的经验和质量问题 |
4.1 S国企改制审计的重要经验 |
4.1.1 严格审查改制文件 |
4.1.2 及时沟通改制范围 |
4.1.3 熟悉相关审计政策 |
4.1.4 重视与各单位沟通 |
4.1.5 积极进行专业咨询 |
4.2 S国企改制审计存在质量问题 |
4.2.1 重要性水平设定不当 |
4.2.2 函证等程序缺乏规范 |
4.2.3 个别审计事项无依据 |
4.2.4 处理审计数据不严谨 |
4.2.5 未严格执行风险评估 |
4.2.6 过度参与非审计工作 |
4.3 S国企改制审计质量问题的根源 |
4.3.1 审计相关依据有疏漏 |
4.3.2 审计团队能力有瑕疵 |
4.3.3 与改制单位配合度低 |
4.3.4 相关审计复核形式化 |
第5章 国企改制审计质量控制建议 |
5.1 完善改制及审计相关规制 |
5.1.1 健全改制审计相关政策 |
5.1.2 构建改制审计考评体系 |
5.1.3 加强监管以及惩罚力度 |
5.2 提高对改制审计工作的要求 |
5.2.1 严格执行审计监督程序 |
5.2.2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
5.2.3 做好与各方的工作衔接 |
5.2.4 培育质量为导向的基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赠送、试用试销样品的财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无偿赠送 |
二、试用或试销样品变价销售 |
三、回收后报废 |
(7)有限理性与审计质量 ——基于两种计量模式审计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导论 |
1.1 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对职业审计提出了新挑战 |
1.1.1 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 |
1.1.2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主要差别 |
1.1.3 公允价值审计对审计职业提出的新要求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
1.2.3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创新 |
1.3.1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3.2 可能的主要创新点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现有文献评述 |
3.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理论分析 |
3.1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审计判断有限理性 |
3.2 企业能力理论视角下的审计判断有限理性 |
3.3 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符合透镜模型 |
3.4 审计舞弊的分类监管 |
4.公允价值审计实践中的有限理性及其改善措施 |
4.1 公允价值审计实践中有限理性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概述 |
4.1.1 行为审计研究最新进展的启示 |
4.1.2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模式下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影响 |
4.1.3 公允价值计量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的影响 |
4.1.4 中国现行准则中需发挥职业判断的领域 |
4.2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中的有限理性及其改善 |
4.2.1 衍生工具及其价值 |
4.2.2 衍生工具的风险与度量 |
4.2.3 衍生工具审计及其有限理性的改善 |
4.2.4 衍生工具审计案例:有限理性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具体分析 |
4.3 再论通用财务报告目标与审计质量判断标准 |
4.3.1 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
4.3.2 财务报告审计质量的判断标准 |
5.实证检验 |
5.1 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前景理论检验 |
5.2 审计判断有限理性的企业能力理论检验 |
6.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0.1.1 国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现象回顾 |
0.1.2 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现象回顾 |
0.2 研究问题 |
0.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0.3.1 关于财务报表重述与公司治理的文献 |
0.3.2 关于财务报表重述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文献 |
0.3.3 财务报表重述研究的其他领域 |
0.3.4 对研究文献的评述 |
0.4 研究内容 |
0.5 研究方法 |
1. 财务报表重述的理论基础 |
1.1 财务报表重述概述 |
1.1.1 财务报表重述 |
1.1.2 相关概念辨析 |
1.1.3 财务报表重述的实质与形式 |
1.1.4 财务报表重述的目的 |
1.1.5 财务报表重述的影响 |
1.2 财务报表重述:信息披露监管视角分析 |
1.2.1 基于信息不对称下合约理论的解释 |
1.2.2 市场失灵 |
1.3 财务报表重述:投资者行为视角分析 |
1.3.1 信息的供给和使用: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的理性和非理性 |
1.3.2 投资者认知行为偏误:首次发布年报信息优于重述年报信息 |
2. 财务报表重述制度背景 |
2.1 财务报表重述制度及其演变 |
2.1.1 财务报表重述范围和方法 |
2.1.2 财务报表重述信息披露的要求 |
2.2 财务报表重述的独立审计制度背景 |
2.2.1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
2.2.2 独立审计准则中对错弊的审计 |
2.2.3 财务报表审计对审计报告的要求 |
2.2.4 财务报表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 |
2.2.5 财务报表审计的固有限制 |
2.3 相关法律规定 |
2.3.1 关于虚假陈述的认定 |
2.3.2 注册会计师涉嫌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相关规定 |
2.3.3 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责任人涉嫌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相关规定 |
2.3.4 注册会计师的免责条款 |
2.4 小结 |
2.5 财务报表重述制度国际比较 |
2.5.1 美国证券市场财务报表重述制度及其演变 |
2.5.2 中美财务报表重述信息披露制度比较 |
2.5.3 我国财务报表重述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
3. 财务报表重述的现实考察之一:财务报表重述公司基本特征 |
3.1 数量的确认 |
3.1.1 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数量按年份分布 |
3.1.2 会计差错公司数占A 股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按年份分布 |
3.1.3 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发生次数按年份分布 |
3.1.4 上市公司重大会计差错与会计差错的比重变化 |
3.2 原因的确认 |
3.2.1 会计差错发生主体的比重按年份分布 |
3.2.2 会计差错原因按主要类别分布 |
3.3 重述提起人 |
3.4 审计意见 |
3.4.1 会计差错公司审计意见的结构 |
3.4.2 标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重按年份分布 |
3.4.3 “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结构 |
3.5 行业分布 |
3.6 地区分布 |
3.7 重述信息披露质量 |
3.8 重述方向 |
3.9 审计师更换 |
4. 财务报表重述的现实考察之二:问题、比较及案例分析 |
4.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存在的问题 |
4.1.1 重述缺乏规范、报表重述信息披露滞后 |
4.1.2 重述金额巨大、利用重大会计差错调节利润较明显 |
4.1.3 重述错误表述含糊不清 |
4.1.4 审计意见模糊、不准确 |
4.1.5 重大会计差错与非重大会计差错混淆 |
4.1.6 前后任会计师缺乏沟通 |
4.1.7 财务报表重述动机较隐蔽 |
4.1.8 重述结果真实性仍受到质疑 |
4.2 财务报表重述制度被滥用的原因和条件 |
4.2.1 避免连续亏损、实现扭亏为盈和保持其再融资资格 |
4.2.2 错弊认定的复杂性 |
4.2.3 较低重述成本 |
4.2.4 市场反应不足 |
4.2.5 财务报表重述制度的缺陷 |
4.2.6 财务报表重述制度的固有限制 |
4.3 中美财务报表重述现状比较 |
4.3.1 重述提起人比较 |
4.3.2 重述的原因比较 |
4.3.3 重述的披露要求比较 |
4.3.4 重述发展趋势比较 |
4.4 案例研究:草原兴发财务报表重述分析 |
4.4.1 案例背景 |
4.4.2 财务报表重述特征 |
4.4.3 公司治理特征 |
4.4.4 注册会计师对错弊的识别 |
4.4.5 小结 |
5. 财务报表重述监管:预防、发现与更正 |
5.1 财务报表重述的政府监管 |
5.1.1 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重述制度 |
5.1.2 财务报表重述信息披露的监管 |
5.1.3 正确处理好各级监管部门的关系 |
5.1.4 加大对财务报表错弊的处罚力度 |
5.1.5 开展对财务报表重述的专项研究 |
5.2 财务报表错弊的预防机制:内部公司治理的作用 |
5.2.1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 |
5.2.2 内部公司治理特征对财务报表质量的影响 |
5.3 财务报表错弊的发现机制:独立审计的角色 |
5.3.1 独立审计对财务报告的增值作用 |
5.3.2 查错纠弊仍然是独立审计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5.3.3 注册会计师为何没能发现重大会计差错 |
5.3.4 财务报表重述是否意味着较低的审计质量 |
5.4 财务报表错弊更正机制 |
5.4.1 当年财务报表错误的补充更正 |
5.4.2 前期发布财务报表的重述 |
5.4.3 财务报表重述的实施管理 |
6. 财务报表重述的预防:财务报表重述与公司治理特征变量的经验证据 |
6.1 引言 |
6.2 文献回顾 |
6.3 研究假设 |
6.3.1 外部审计的特征 |
6.3.2 股权集中度 |
6.3.3 董事会特征 |
6.4 研究设计 |
6.4.1 模型设计 |
6.4.2 变量定义 |
6.4.3 样本选取 |
6.4.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6.5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6.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5.2 Logistic 回归分析 |
6.6 更进一步的分析 |
6.6.1 审计意见类型 |
6.6.2 董事长与总经理双职合一 |
6.6.3 报告期前一年亏损 |
6.6.4 审计委员会设立 |
6.6.5 独立董事聘请 |
6.6.6 董事会规模及开会次数 |
6.7 结论 |
7. 财务报表重述的发现:财务报表重述与独立审计质量的经验证据 |
7.1 文献回顾 |
7.2 研究假设 |
7.2.1 盈余错报程度 |
7.2.2 盈余错报动机 |
7.2.3 事务所规模 |
7.2.4 审计师变更 |
7.2.5 审计师任期 |
7.3 研究设计 |
7.3.1 模型设计 |
7.3.2 变量定义 |
7.3.3 样本选取 |
7.3.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7.4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7.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2 Logistic 回归分析 |
7.5 结论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财务报表重述公司基本特征研究结论 |
8.1.2 财务报表重述问题研究结论 |
8.1.3 财务报表重述与公司治理实证研究结论 |
8.1.4 财务报表重述与独立审计质量实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政府监管角度 |
8.2.2 公司治理角度 |
8.2.3 独立审计角度 |
8.2.4 投资者角度 |
8.3 研究的局限性 |
8.4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0·2 论文的研究视角 |
0·3 论文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0·3、1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0·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0·3、3 论文的分析原则 |
0·4 论文基本内容的布局 |
0·5 论文的创新和局限 |
0·5、1 论文的创新内容 |
0·5、2 论文的局限 |
1· 国外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的理论研究 |
1·1 西方理论界揭示舞弊行为的理论分析 |
1·1、1 舞弊风险因素论 |
1·1、2 舞弊的“GONE”理论 |
1·1、3 舞弊的冰山结构理论 |
1·2 美国独立审计理论对舞弊行为的研究 |
1·2、1 美国独立审计界对舞弊审计研究的发展过程 |
1·2、2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 |
1·2、3 美国证券市场中舞弊行为的症结分析 |
1·3 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规律性与特征描述 |
1·3、1 舞弊行为的规律性特征 |
1·3、2 舞弊行为的人员结构与环境线索分析 |
1·3、3 计算机环境下舞弊审计的特点 |
1·4 美国近期的重大会计舞弊行为 |
2· 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2·1 会计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2·1、1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解释 |
2·1、2 会计舞弊行为的制度环境分析 |
2·2 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法律特征分析 |
2·2、1 舞弊行为的主体类别复杂,行为人的社会身份高,多属“白领犯罪” |
2·2、2 舞弊行为具有关联性、抽象性等特征,“犯罪黑数”较大 |
2·2、3 舞弊行为的涉案数额巨大,对证券市场管理和经济秩序的危害严重 |
2·2、4 舞弊行为主体的心理意识状态与行为结果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主观意识表现强烈 |
2·3 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形成规律的分析 |
2·3、1 资本市场中的舞弊人员结构及其相关情况分析 |
2·3、2 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的制度环境特征 |
2·4 舞弊行为的成本价值分析 |
2·4、1 舞弊行为的成本构成及成本影响因素 |
2·4、2 提高舞弊行为者的成本以预防舞弊 |
3· 资本市场中创造性会计行为的特征 |
3·1 创造性会计行为的基本分析 |
3·1、1 合法会计手段的滥用能够为创造性会计行为寻找法律注脚· |
3·1、2 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博弈与企业的阻力 |
3·2 寻找并发现:创造性会计行为创造了什么? |
3·2、1 提前确认收入或记录不确定性的收入 |
3·2、2 确认虚无缥缈的伪造收入 |
3·2、3 利用非核心业务的一次性所得拔高企业收入 |
3·2、4 通过现期的费用前移或后推进行转移而人为调节利润 |
3·2、5 把公司当期的收入转移到未来以便将来某个时期需要时进行收入确认 |
3·2、6 把将来的费用作为特别费用转移到现在以便更好调节未来时期的利润 |
3·3 企业兼并购买中的创造性会计行为 |
3·3、1 通过兼并试图将亏损转移到残余时期 |
3·3、2 兼并后任意变更收购价格的分配 |
3·3、3 记录与收购公司有关的销售收入 |
3·3、4 使用付给股票或股票权证作为未来购买的承诺 |
4· 舞弊行为审计技术规范的确立 |
4·1 舞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 |
4·1、1 舞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互动模型 |
4·1、2 舞弊审计中判断行为依据的环境因素 |
4·1、3 对会计报表的分析与判断的目标 |
4·2 注册会计师实施舞弊审计的基本技术 |
4·2、1 分析性复核法 |
4·2、2 期后事项分析法 |
4·2、3 税项分析法 |
4·2、4 交易实质分析法 |
4·2、5 资产质量分析法 |
4·3 对粉饰性会计报表的审计技术 |
4·3、1 不良资产剔除分析法,审查“资产泡沫” |
4·3、2 关联交易剔除分析法,审查“包装内容” |
4·3、3 异常利润剔除分析法,审查“调节利润” |
4·3、4 现金流量分析法,审查“虚拟资产” |
4·3、5 收付实现制验证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与资产,审查“虚拟利润” |
4·4 注册会计师在舞弊审计中的辨别技术 |
4·4、1 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迹象时的审计措施 |
4·4、2 关注舞弊的可能性,揭示企业内部的管理舞弊 |
4·4、3 掌握不同舞弊的特征,查实舞弊行为 |
4·4、4 设计延伸性审查程序借以发现和揭露舞弊 |
4·5 揭露舞弊后的附加程序审计 |
4·6 舞弊行为审计中行为经济学的运用探微 |
4·6、1 心理偏差的矫正分析 |
4·6、2 审计调查中行为学与心理学的应用 |
4·6、3 审计方法与技巧的选择 |
5· 实施舞弊行为审计的策略研究 |
5·1 有效认识会计舞弊行为的手段及其相互关联 |
5·1、1 舞弊行为及其相互的关联 |
5·1、2 会计舞弊行为的高危区域分析 |
5·1、3 高危区域的公司 |
5·2 利用数据搜索技术实施过滤 |
5·2、1 利用数据搜索的定量过滤 |
5·2、2 利用数据搜索的定性过滤 |
5·3 舞弊审计的技术程序模型设计 |
5·3、1 技术程序模型的行为基础 |
5·3、2 技术程序模型图示及其应用程序 |
5·3、3 舞弊因素卡单模版的建立 |
5·3、4 舞弊因素卡单的使用说明 |
5·3、5 会计师事务所对舞弊风险因素的回应 |
5·4 共同规模分析法在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 |
5·4、1 建立共同规模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 |
5·4、2 纵向分析中发现的预警信号 |
5·4、3 使用横向分析发现的预警信号 |
5·4、4 分析财务报告脚注中发现的预警信号 |
5·5 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就舞弊事项的沟通 |
5·5、1 审计小组询问高级管理人员的目的和内容 |
5·5、2 注册会计师询问管理层的技巧 |
6· 独立审计对舞弊行为的判定规范 |
6·1 判定规范的制度形式 |
6·1、1 强制性规范制约的形成 |
6·1、2 内生性规范的制约形式 |
6·1、3 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结合的规范形式 |
6·2 独立审计市场中对舞弊行为确立的判定标准 |
6·2、1 国外独立审计准则对舞弊行为的界定 |
6·2、2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舞弊行为的界定 |
6·3 会计舞弊的刑法规制 |
6·3、1 会计舞弊的刑法界定 |
6·3、2 会计刑罚规制中构成会计舞弊犯罪的共同特征 |
6·3、3 会计舞弊的刑法规制的执行规范探讨 |
6·4 会计舞弊的价值判断与分析 |
6·4、1 金额大小是判定会计违法和会计舞弊犯罪的基本依据 |
6·4、2 行为性质是判定会计违法和会计舞弊犯罪的基本标准 |
6·4、3 特定犯罪目的是会计舞弊犯罪的定性标准 |
6·4、4 行为后果程度是会计舞弊犯罪定量的基本依据 |
6·4、5 行为发生的方式、时间、场所是会计舞弊犯罪定量的辅助依据 |
6·5 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判定标准的研究 |
6·5、1 判断标准的逻辑推论 |
6·5、2 从“程序理性到结果理性”的标准辨析 |
6·5、3 舞弊行为判断标准的内容规范 |
6·5、4 独立审计失败的判定标准 |
7· 舞弊行为审计中法律责任的界定 |
7·1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一个历史范畴 |
7·1、1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酝酿阶段 |
7·1、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萌芽阶段 |
7·1、3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纵深发展阶段 |
7·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影响因素 |
7·2、1 会计目标的多元化提高了审计风险,逐渐加重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
7·2、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性增加了审计行为的法律责任 |
7·2、3 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各主体的法律责任 |
7·2、4 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条文的矛盾性,导致了法律责任的复杂化 |
7·3 舞弊审计中法律责任的主体设定与法律标准 |
7·3、1 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的责任设定 |
7·3、2 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设定 |
7·3、3 中介机构的民事责任的设定 |
7·4 独立审计民事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
7·4、1 民事责任中第三者利害关系人的设定 |
7·4、2 第三者民事责任的性质界定 |
7·4、3 第三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7·5 注册会计师在民事诉讼中的抗辩策略 |
7·5、1 积极搜寻审计报告中并不存在重大的虚假陈述 |
7·5、2 有效分析原告中不符合“第三者”的界定 |
7·5、3 尽力寻找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实 |
7·5、4 积极收集不存在审计失败与存在共同过失的证据 |
7·6 审计报告的分析及其编制技巧 |
7·6、1 有效并谨慎使用审计报告中的说明段 |
7·6、2 准确区分审计报告中的保留意见与否定意见 |
7·6、3 正确使用在审计报告中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
8· 独立审计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
8·1 独立审计市场运行机制的国际化协调 |
8·1、1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 |
8·1、2 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协调发展模式选择 |
8·1、3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
8·2 完善独立审计行业的监管机制,提升审计的整体功能 |
8·3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约束的建设 |
8·3、1 职业道德约束模式分析 |
8·3、2 注册会计师个人道德约束机制设计 |
8·3、3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 |
8·4 完善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健全职业责任的管理制度 |
8·4、1 审计欺诈的法律风险分析 |
8·4、2 注册会计师实施欺诈的成本性分析 |
8·4、3 防范独立审计欺诈行为法律风险的对策 |
8·4、4 加大审计欺诈的处罚力度,有效发挥法律的威慑力 |
8·5 打击会计舞弊行为的职业群体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论文 |
三、英文论着 |
致谢 |
(10)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研究动机与思路 |
1 审计质量是审计功能实现的保证 |
1.1 审计的动因--从审计的产生看审计功能的不可或缺性 |
1.1.1 受托经济责任论 |
1.1.2 代理论 |
1.1.3 信息论 |
1.1.4 保险论 |
1.1.5 冲突论 |
1.1.6 个人评述 |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审计成长的根本推动力 |
1.2.1 合伙企业的出现 |
1.2.2 股份公司的兴起 |
1.2.3 资本市场的形成 |
1.2.4 经济危机的发生 |
1.2.5 跨国公司的发展 |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审计功能 |
1.4 审计功能实现的形式--审计信息供给 |
1.4.1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商品 |
1.4.2 信息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质量 |
1.4.3 审计信息的含义及其质量特征 |
1.5 审计功能实现的依托--令人满意的审计质量 |
1.5.1 质量的含义 |
1.5.2 审计质量的含义 |
1.6 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 |
1.6.1 最高标准 |
1.6.2 职业标准 |
1.6.3 两类标准的关系 |
1.7 对审计供求现实的评价 |
1.7.1 审计需求 |
1.7.2 审计供给 |
2 审计质量制约因素与质量保证体系 |
2.1 审计质量制约因素 |
2.1.1 外部因素 |
2.1.2 内部因素 |
2.2 审计质量保证体系 |
2.2.1 政府 |
2.2.2 职业组织 |
2.2.3 会计师事务所 |
2.2.4 注册会计师 |
3 政府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3.1 中国注册会计师所面对的外部执业环境 |
3.1.1 失真的会计信息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如履薄冰 |
3.1.2 市场缺乏对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 |
3.1.3 法律环境方面--法律的约束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 |
3.2 谁应对审计外部执业环境负责 |
3.2.1 从会计信息失真看政府的责任 |
3.2.2 市场为什么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
3.2.3 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和低水平的会计工作限制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
3.2.4 不尽完善和协调的法律使审计缺少刚性约束 |
3.3 政府应该做什么 |
3.3.1 改善执业环境 |
3.3.2 强化政府监督 |
4 职业组织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4.1 职业组织是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
4.1.1 职业组织的作用 |
4.1.2 我国职业组织监管的简要回顾 |
4.2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选择 |
4.2.1 管理模式的比较 |
4.2.2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
4.3 现行管理模式下协会管理的目标、职责与内容 |
4.3.1 职业管理的目标 |
4.3.2 协会的职责 |
4.3.3 协会管理的内容 |
4.4 关于改进行业管理的思考 |
4.4.1 理顺行业监管体制 |
4.4.2 加强职业组织建设,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
4.4.3 完善行业法制建设 |
4.4.4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建设 |
4.4.5 建立事务所质量评价体系 |
4.4.6 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并举 |
4.4.7 加强审计质量信息管理 |
5 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5.1 事务所质量控制的原则 |
5.1.1 制度化原则 |
5.1.2 全面控制的原则 |
5.1.3 重点控制的原则 |
5.1.4 分级管理的原则 |
5.2 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和组织结构 |
5.2.1 事务所的体制选择 |
5.2.2 事务所的组织结构 |
5.3 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 |
5.3.1 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
5.3.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容 |
5.3.3 从质量出发对审计人员实施恰当的管理 |
5.4 事务所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
5.4.1 建立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依据 |
5.4.2 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
5.5 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 |
5.5.1 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控制 |
5.5.2 委派审计人员的控制 |
5.5.3 审计计划的控制 |
5.5.4 内部控制评价的控制 |
5.5.5 审计取证的控制 |
5.5.6 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 |
5.5.7 审计报告的控制 |
5.5.8 审计档案的控制 |
5.5.9 主审的质量控制 |
6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6.1 职业道德 |
6.2 专业胜任能力 |
6.2.1 必要的专业知识 |
6.2.2 审计方法的运用与创新 |
6.2.3 专业判断 |
7 审计职业标准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 |
7.1 审计职业标准概述 |
7.1.1 建立审计职业标准的背景 |
7.1.2 审计职业标准体系 |
7.1.3 职业标准体系各组成部分的配合 |
7.2 审计技术标准:独立审计准则 |
7.2.1 审计准则的作用 |
7.2.2 审计准则的要素 |
7.2.3 审计准则体系 |
7.2.4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非鉴证业务准则 |
7.2.5 关于审计准则建设的思考 |
7.3 审计职业道德标准:职业道德准则 |
7.3.1 建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意义 |
7.3.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素 |
7.3.3 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的思考 |
7.4 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
7.4.1 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意义 |
7.4.2 质量控制准则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7.4.3 我国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的内容 |
7.4.4 思考与建议 |
7.5 职业后续教育标准:审计职业后续教育准则 |
7.5.1 建立职业后续教育准则的意义 |
7.5.2 职业后续教育准则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会计人员如何调整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调整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投资者视角的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与决策有用性研究[D]. 刘丁睿. 吉林大学, 2020(01)
- [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D]. 成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下獐子岛事件的审计策略研究[D]. 李晋宇.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4]商誉减值审计风险防范与应对研究 ——基于天神娱乐审计案例[D]. 张永军.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5]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 金鑫. 湖南大学, 2019(07)
- [6]赠送、试用试销样品的财税处理[J]. 杨焕云. 财会月刊, 2011(16)
- [7]有限理性与审计质量 ——基于两种计量模式审计比较的视角[D]. 曹细钟. 暨南大学, 2010(09)
- [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研究[D]. 佘晓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9]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 黎仁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10]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 孙坤.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