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化邮件系统的管理——天兆阳光公司Visual MM邮件管理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孙昕怡[1](2020)在《AI视觉检测项目范围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工业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为了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通常产品在出厂之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而随着对于产品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单纯靠人工的肉眼检测已无法满足需要,传统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以其精确度高、成本低的优势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有一些无法量化指标的缺陷,仍无法用传统的视觉检测技术替代人工检测,因此引入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算法,通过对视觉检测模型进行产线数据的训练,来进行分拣,用以替代人工和传统的视觉检测技术。在上述制造型企业中的AI视觉检测项目中,由于大多数专于生产制造的企业在算法研发方面储备不足,AI等新技术更新迭代较快,与其他项目相比,项目过程中的需求变化更为频繁。若不能对视觉检测项目较好地进行范围管理和范围控制,则极易出现项目范围蔓延,导致项目失败,从而致使企业无法进行智能化转型。本文针对AI视觉检测系统开发项目,通过文献探讨与案例分析,主要针对该项目中的点焊检测子项目的范围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复盘项目范围管理的整个过程,结合项目范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如何收集需求、明确需求、定义范围、控制范围,总结了 AI视觉检测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后续的网布检测项目中,利用该解决方案对项目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优化过程对制造型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吴群涛[2](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吴晓平[3](2014)在《新媒体语境下国外个人信息失控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媒介技术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可视为孪生兄弟:从微机时代迈入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除了为人类社会带来大量数据信息,更是允诺了互动性更强与效率更高的传播方式,而这其中,数据库扩展、物联网与语义网络的建立与发展等更是提供了诸多优点与便利。然而,技术发展并没能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一个理想天堂,日益频发的个人信息泄漏与身份盗窃事件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失去个人信息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双重痛苦。基于上述社会现象,本研究试图结合媒体报道、国家权力机构文件与非政府机构活动材料,通过梳理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手段,解决一个问题:为何在新媒体语境下个人逐渐失去个人信息的控制权利,以及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将细化为以下四个议题:1)究竟何谓个人信息?2)个人信息失控与技术发展与之间存在何种关系?3)社会现实及其运作是如何导致个人信息失控的?4)国外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是如何做的?具体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本研究试图分析了隐私概念的历史及其不适应性,结合信息隐私和个人信息等相关概念,指出需关注新媒体语境下的个人信息,并要求实现个人对物理、财富与决策信息的控制权利。作者从技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出发,将个体作为技术的控制主体,且希望个人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根据新媒体线性发展历程,分三个阶段探究新媒体语境下技术发展与个人信息失控的关系,认为个人信息失控情状与新媒体技术发展成正相关关系,且各个阶段呈现不同特征。本研究同样认为:个人信息失控的更深层次原因与技术背后的两大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国家权力机构和商业机构。且,个人信息保护及议题成为多重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对象。对样本非政府机构材料进行分析后,作者认为非政府机构在保护个人及个人信息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对已有的美国同西欧国家的保护实践研究后发现,典型发达国家虽己建立了相对成熟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但以美国和欧盟为例,新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朝着更好保护个人信息权利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已有的经验得失仍可为中国建立适合国情的个人信息保护手段提供一定的经验。
朱颖芳[4](2012)在《广州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研究》文中认为林业信息化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林业信息化建设存在应用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系统集成缺乏统一的集成框架体系且集成度低、集成平台没有统一的接口标准等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对林业多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构建统一的数字林业信息化平台,以促进林业决策科学化、办公规范化和服务便捷化,成为目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广州数字林业及大树名木保护系统建设项目”(编号:GZIT2010-ZB0533),论文综述了国内外数字林业和多系统集成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系统科学、信息学、管理学、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学理论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了广州市森林资源和数字林业建设现状、地方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概况。运用3S集成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对广州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开展了如下研究:(1)结合数字林业的特点对多系统集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SOA理论Web Service实现的“微内核+插件”的技术架构,将核心功能封装为系统的内核以服务的方式对外发布,其他功能则依据服务的接口和规范进行扩展,通过插件的方式提供。(2)结合国内外同类研究,在充分分析了数字林业各应用系统的用户角色、功能结构、数据库以及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研究的必要性,明确了进行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的目标,并设计了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的整体逻辑结构框架。(3)构建了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平台,并对集成平台的分层结构、总体业务逻辑和功能结构进行了设计,对平台软硬件环境进行了规划,设计了平台的网络逻辑结构和拓扑结构。根据数据库理论分析并设计了集成平台的所有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库、林业专题数据库等,并完成了从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到空间数据的分层设计、参考设计以及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存储等建设。(4)制定了平台的标准服务接口、空间功能服务接口和业务数据服务接口,对服务的注册与发布、服务的查找与调用、服务的定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发了资源目录管理系统用于发布平台提供的数据集和各种服务的有关描述信息,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得到平台提供的所有空间数据分类信息和对外服务接口。(5)对平台提供的应用系统统一框架进行了设计,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了统一的界面框架、任务框架、权限体系等基础支撑框架,设计了应用系统基于框架进行二次开发的“服务+适配器+Open API"的模式,并对应用系统与审批系统的关系以及应用系统的“市局—区局—镇街”三级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6)基于SOA理论构建了数字林业业务定制平台,对平台的整体架构和功能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制定了基于业务定制平台定制业务的具体步骤。大部分业务可以通过业务定制平台完成并形成插件,由平台应用系统框架整合插件,降低了组件间的耦合度,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软件复用,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扩展性、灵活性、可靠性和网络支持,实现软件的无缝集成。(7)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过程中林业空间数据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属性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敏感信息,为了保证其安全性,研究发现用Logistic混沌映射迭代所产生的结果序列进行数据加密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并制定了用该算法对林业空间数据进行加密的算法流程。该算法输出序列随机性更好,不仅没有空白窗口和稳定窗口,而且分布更均匀,同时密钥空间也大幅提高。实验表明,加密后图像隐藏了点的坐标以及地理实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完全是混沌状态,达到很好的保密效果。(8)林业专题图制作过程复杂、成本高,对其进行版权保护意义重大。研究分析了JPEG图像压缩的不变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JPEG格式的林业专题图像中高频系数中嵌入水印信息的DCT域数字水印算法,由于是在中高频系数上嵌入水印信息,增加了水印的嵌入容量,也使嵌入的水印信息有较好的不可感知性。当用高于预设质量因子对载密林业专题图进行有损压缩后,该算法仍能准确提取所嵌入的水印信息,同时对噪声干扰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包含人的集成、组织的集成、技术的集成、数据的集成、应用的集成以及服务的集成,同时又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信息量大且动态性强。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数字林业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研究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张丽[5](2011)在《在线评论的客户参与动机与评论有效性研究 ——基于中国大型B2C电子商务网站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重要的零售业态,网络购物也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方式。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与实体销售最大的区别是商品只能通过网络可呈现的方式(文字、声音、图像等)达到消费终端即客户,商品的直观感知性和试用性受到极大限制。在线客户评论作为线下口碑的网络延伸形式,能够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对电子商务销售商而言,在线客户评论有助于其实现网络营销、建立声誉系统和声誉传播的目的,同时对消费者而言,也有助于其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降低网络购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销售商希望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在线客户评论,而消费者希望看到更有效对自己购买决策有帮助的其他客户发表的评论。因此,研究在线客户评论的来源和有效性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传播学中的传播过程理论和霍夫兰德传播说服理论,站在中立的立场,研究客户参与在线评论的动机和在线评论的有效性影响因素,以三个大型中国B2C电子商务网站的5710条在线客户评论为对象,运用序贯互惠博弈分析和Tobit回归模型,研究“谁、说什么以及有什么效果”,目的是分别解决或应对网络购物和在线评论时代的“信息不足”和“信息过载”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比分析了在线客户评论与传统口碑的异同,归纳总结出中国B2C电子商务网站上在线评论的特点,基于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的“5W模式”,建立了包括评论发表者、评论本体、接收者和电子商务网站四要素的在线客户评论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归纳分析了知识共享、虚拟社区参与和口碑传播的动机,总结出包括自我导向性、社区导向性、商家导向性三个维度的九个在线客户评论参与动机。采取一对一深度访谈的方式,验证上述动机的同时发现了前人研究中尚未提到的“互惠”动机,然后运用序贯互惠博弈模型分析了客户参与发表在线评论的互惠心理和行为特点。第三,融合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和信息学等理论视角,基于归因理论、精细处理可能性模型、认知匹配理论、信息可获得性及诊断性理论,结合词性标注和词频统计等文本挖掘方法,提出影响在线客户评论有效性的四个维度:信息内容、信息来源、产品类型和发表时间。建立了在线客户评论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模型,通过对中国大型B2C网站上评论数据的实证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根据结论,提出可供电子商务网站和客户参考的改进在线评论系统的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第一,针对以往从客户单方面、静态研究评论发表动机的不足,通过访谈发现了客户参与发表在线评论的“互惠”动机,并运用序贯博弈方法剖析了“客户与客户”双方互惠动机的动态作用机制和作用过程,发现信息共享、互惠倾向和相互信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了在线评论参与动机体系,弥补了仅通过实验或实证方法研究参与动机问题的理论视角。访谈发现客户参与发表在线评论不仅局限于“自利”或“利他”的行为,还表现出“互惠”的心理。从博弈论的角度将发表评论的囚徒困境模型进行长期、动态和基于互惠心理的扩展,发现个人互惠动机较强,并且信任他人的情况下,利于评论的发表。第二,针对以往研究对评论文本内容缺乏深入分析的不足,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客观地提取出在线评论文本内容的关键要素即语气强度、表述客观性和信息完整性,并构建了包括信息内容、信息来源、产品类型和发表时间四个维度的完整的在线客户评论有效性影响因素模型。运用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提取在线客户评论内容的关键属性,与以往研究相对比,为提炼在线评论有效性影响因素、建立更合理的模型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四维度的在线评论有效性影响因素模型改进并充实完善了其他学者提出的相关理论,模型得到来自中国三个大型B2C电子商务网站16种产品的5710条评论数据的验证,说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和普适性。第三,首次发现了评论深度与评论有效性的倒U型关系,结合对文本内容关键要素的实证分析,融合并解释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冲突,发现了评论语气强度、表述客观性与评论有效性的正相关关系,而信息完整性与评论有效性则成负相关关系。第四,针对以往对评论有效性的研究只考虑信息内容的不足,通过实证分析,首次发现并验证了评论来源与在线评论有效性的相关关系,同时验证了产品类型对评论深度、评论者情感极端性、其他评论者回应与评论有效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张春生[6](2011)在《某大型零售企业移动办公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展和经营水平的提高,企业员工越来越多的时间不在办公室,然而期间工作的时间并没有减少,因此现有办公自动化系统不能满足员工随时随地办公的需求,而移动办公就是企业员工利用手机、PDA、车载终端、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短信、WPN、GPRS、3G、WIFI等多种通讯方式与企业的办公和业务系统进行连接,从而将公司内部局域网扩大成为一个安全的广域网,实现随时随地的办公。于是,移动办公作为一种新的办公形式应运而生。本系统的建立首先要满足行政人员的基本办公需求,第二,是要满足决策人员的基本办公需求,第三,是实现移动办公系统的基础架构,最后是为后续的移动办公打下基础。首先结合某大型零售企业的移动办公背景进行分析,识别目标和需解决的问题,进而展开功能需求分析。在系统的设计阶段,对于企业组织架构方面,基于原有的组织架构,采用了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对于,首先进行了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按照组织架构逐层细分。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发现在流程审批过程中存在着冗余的业务,对其进行了流程重组。通过分析移动办公的特点,针对办公人员的特殊需求,本系统还添加了一些新的个性化功能,比如天气预报查询功能。在系统实施阶段,服务器端采用了高性能的Linux主机,采用MVC架构模块化开发服务器程序,实现了快速开发,同时便于系统的功能拓展。利用MySq1社区版作为关系数据库,便于数据处理,同时能很好的配合移动系统的开发。客户端采用Android平台开发,结合了Android平台中的图片处理技术和事件监听技术实现。基于所构建的移动办公系统,满足了企业现有的需求,并可以进行一定的拓展,在企业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彭涛[7](2011)在《探空火箭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探空火箭是在近地空间进行探测和科学实验的火箭。利用探空火箭可以在高度方向探测大气各层结构成分和参数,研究电离层、地磁场、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等多种日-地物理现象。探空火箭的飞行高度介于探空气球和低轨人造地球卫星之间,是50~300公里高度范围内唯一有效的实地探测工具。探空火箭具有结构简单、研制周期短、发射灵活方便、与人造卫星相比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探空火箭一般为无控制火箭,发射之后不可完全回收和重复利用。构建探空火箭仿真和协同设计系统,在探空火箭发射试验之前,运用该系统对探空火箭进行多方面的仿真可以有效的辅助探空火箭应用的设计,对提高探空火箭进行科学实验的成功率,节省人力、物力,不断扩展探空火箭在多学科、多领域的应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探空火箭仿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之后对构建探空火箭可视化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根据探空火箭可视化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的目标,进行了需求分析。进而设计了基于HLA的可扩展的系统体系结构。在这个体系结构下,利用HLA平台对互操作性和重用性的支持,实现仿真和设计过程的协同,支持不同型号、不同有效载荷多种探空火箭应用项目的仿真、设计和论证。针对探空火箭发射试验的具体情况,以经典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对影响探空火箭载荷舱热学环境的多种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建模,推导出了探空火箭发射试验不同阶段的热平衡方程及载荷舱温度的计算方法。以子午工程探空火箭为原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探空火箭载荷舱内有代表性的大功率有效载荷——箭载发射机进行了热学仿真分析,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发射机放热对相邻载荷的影响情况。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箭载发射机的放热对相邻载荷的影响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结合探空火箭发射飞行的可视化仿真需求,基于Creator和Vega Prime实现了基本的探空火箭发射飞行的视景仿真。
董方亮[8](2009)在《手持移动终端的交互设计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手持移动终端作为一种信息社会的重要信息载体,具有移动性和便携性,不仅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手持移动终端的应用和移动行业的发展也为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福利。截至2007年底,全球手机普及率已达49%。手机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这个市场却远还未饱和。随着3G技术应用的普及,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结合已成大趋势,各种专为移动互联网优化的新的手持移动终端概念如UMPC、MID、UMD纷纷问世,一个mobile 2.0时代正在开启。虽然前景广阔,但是手持移动终端的开发面临着功能增加导致可用性降低,用户族群变迁导致厂商很难把握用户需求等挑战。加之市场竞争不断加压,使得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如何快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是一款手持移动终端产品成功的关键。当前,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目标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外形的创新,而是更加注重与产品的交互过程所带来的全方位体验。当前多数交互设计理论主要以桌面计算机应用程序或网页等软件信息界面为研究对象,而手持移动终端具有软件、硬件两种界面,而且两者不可割裂进行设计,另外手持移动终端用户具有移动性、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等特征,所以当前交互设计一般理论并不能直接完全适用于手持移动终端产品的开发设计。本研究以交互设计一般理论为基础,站在工业设计师的角度,同时结合手持移动终端的特征及其用户的特征,借鉴了产品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手持式移动终端产品的交互设计原则、设计模式以及设计流程和方法。研究中,从视觉、触觉、听觉三个方面对手持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视觉用户界面的三个层面:框架层、符号层、样式层;最后,通过两个实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
王都[9](2008)在《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动脉,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运输主力军的作用。铁路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所具有的大运量、低成本、环保、节能等优势,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绿色交通。但是,中国铁路运输的组织方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其重点任务还是完成煤炭、粮食、钢材等国家重点物资的运输,铁路总体上来说还是一个纯运输行业。目前物流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单纯的运输企业已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各界呼唤铁路尽快改革,由单一的运输方式融入到物流网络中,在物流业发展中发挥铁路网的综合优势和骨干作用,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高度重视铁路物流的发展,并把特货物流看作是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的标志,给予政策支持和设备投入。鉴于此,本文从发展铁路物流产业的角度对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构建及其运作进行研究,通过剖析铁路特货物流探讨铁路行业由运输服务向物流服务发展的新途径。论文主要创新点和相关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铁路特货物流的内涵和国内外铁路货运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阐述铁路发展物流产业的意义和运作模式,形成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概念。提出铁路物流网络化是发展铁路物流产业的必由之路,实施铁路大客户管理是形成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有效方法,建立轮辐式物流网络是发展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有利手段。2.通过研究特货物流网络如何满足冷藏物流和小汽车物流需求,总结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形成和内在规律,基于流程再造理论提出构建铁路特货物流的组织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发展铁路物流产业的途径和方法。3.铁路车辆调整问题是铁路特货物流网络运作的关键问题。论文利用网络流理论和优化理论分析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中车辆调整方法,建立了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网络流模型和车辆调整数学模型,提出了模型的算法及分析方法,提出了模型约束条件改进的构想;并基于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简称ACO)求解物流车辆调整优化模型,用ACO算法进行了冷藏车辆调整案例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网络流模型和车辆调整模型,利用ACO算法,实施铁路特货物流网络车辆调整,是解决大规模路网上车辆调整问题的有效途径。4.铁路特货物流需要在特殊措施保障下完成,建立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技术保障体系尤为重要。论文通过对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信息网络和调度系统、应急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保障铁路特货物流网络安全运作的方法;提出了建立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的建议。
孙璐璐[10](2008)在《基于IT服务管理的过程计算机集中运行和维护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程计算机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的计算机。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收集、计算处理、数学建模、结果显示和记录,同时实现设备控制级和在线生产管理级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过程计算机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在工业界被简称为过程计算机的运维管理)至关重要。计算机的运维管理是IT管理的核心部分,国际上普遍采用IT服务管理(ITSM)的理念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本文的研究工作源于宝钢过程计算机系统的运维管理研究课题。近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以机组为单位的分散式运行模式和事后/定期维修的维护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宝钢日常生产的稳定运行。因此,急需建立一套既融合先进IT管理理念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的新型运维管理模式。本文的研究以在宝钢建立集中运维模式为目标。首先,本文借鉴IT服务管理原理,分物理层、监控层、支持层和管理层四层在全部门构建了集中运维平台。同时,整合并重新规划了过程计算机资源,建立并规范了各种运维制度及流程,调整了组织结构,从而保障了“集中控制”的有效实施。其次,详细研究了支持层功能,在过程计算机运维工作模块化、流程化的基础上设计了集中运维管理系统。然后,重点讨论了管理系统中IT维护模块采用的维护方法,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AHP法和FMEA方法对维护策略和维护计划的制定过程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三层架构设计和B/S服务模式,采用ASP.NET和SQL SERVER2000开发工具对集中运维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运维知识库进行了设计和开发。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宝钢实现过程计算机的集中运维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制造型企业过程计算机运维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简化邮件系统的管理——天兆阳光公司Visual MM邮件管理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化邮件系统的管理——天兆阳光公司Visual MM邮件管理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AI视觉检测项目范围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项目介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项目范围管理理论综述 |
2.1 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管理概述 |
2.1.2 项目管理的特征 |
2.2 项目的生命周期 |
2.2.1 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
2.2.2 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
2.3 项目范围及项目范围管理概念和理论 |
2.3.1 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 |
2.3.2 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 |
2.3.3 项目范围管理方法 |
2.3.4 项目范围管理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工业视觉检测项目现状分析及项目简介 |
3.1 视觉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 |
3.2 影响机器视觉检测应用的关键因素 |
3.3 视觉检测项目范围管理的特殊性 |
3.4 视觉检测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性 |
3.5 G公司AI视觉检测项目简介 |
3.5.1 项目目标 |
3.5.2 项目实施范围 |
3.5.3 项目各阶段介绍 |
3.6 G公司AI视觉检测项目关键问题分析 |
第四章 G公司AI视觉检测项目范围管理 |
4.1 项目运作整体思路 |
4.1.1 项目启动阶段管理 |
4.2 项目范围规划 |
4.2.1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
4.2.2 项目需求管理计划 |
4.2.3 项目进度计划 |
4.3 项目需求收集 |
4.3.1 相关方识别 |
4.3.2 相关方需求调研及分析 |
4.3.3 相关方需求评审 |
4.4 项目范围定义 |
4.4.1 项目范围说明书 |
4.4.2 项目工作分解 |
4.5 项目范围核实 |
4.5.1 阶段性研究成果核实 |
4.6 AI视觉检测项目范围变更计划和控制 |
4.6.1 项目范围变更的管理流程 |
第五章 G公司AI视觉检测项目范围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
5.1 AI视觉检测-点焊检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5.1.1 项目组织架构 |
5.1.2 需求管理 |
5.1.3 项目范围变更管理 |
5.1.4 项目工作分解 |
5.2 项目范围管理改进策略 |
5.2.1 项目组织架构和章程改进设计思路 |
5.2.2 需求管理改进方法 |
5.2.3 项目范围变更控制改进 |
5.2.4 工作分解结构的改进 |
5.3 AI视觉检测-网布检测项目范围改进实施 |
5.3.1 项目章程 |
5.3.2 项目需求管理 |
5.3.3 项目范围变更管理 |
5.3.4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
5.4 项目范围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
5.4.1 项目进度控制效果分析 |
5.4.2 项目成本控制效果分析 |
5.4.3 项目变更流程改进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一、传播历程 |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
第一节 朋克先锋 |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
第三节 外省朋克 |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
第四节 女子朋克 |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
二、论噪音与音乐 |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
结语 |
附录 |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新媒体语境下国外个人信息失控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缘起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现状 |
二、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重点与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资料的搜集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当下:个人信息的多维度 |
第一节 隐私与个人信息 |
一、隐私 |
二、解封化石:新隐私(New Privacy)与个人信息 |
三、新媒体语境下的个人信息:你就是信息 |
第二节 非中立的分类价值 |
一、物理价值 |
二、经济价值 |
三、社会价值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百年孽缘:个人信息与媒介技术 |
第一节 技术、社会、人与控制 |
一、技术与社会:Web3.0下新媒体技术与环境发展 |
二、技术与人:技术哲学中的信息技术控制 |
三、影响控制的因素 |
第二节 个人信息失控与技术发展 |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初期 |
二、WEB1.0-2.0 |
三、Web3.0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多方博弈:个人信息与社会 |
第一节 个人信息与国家权力机构 |
一、国家安全是面万能大旗 |
二、有效的社会安全管理——以身份证立法为例 |
第二节 个人信息与商业机构 |
一、对外:盈利是一切是逻辑 |
二、对内:安全是最高原则 |
第三节 多重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游戏 |
一、国家权力机构 |
二、商业机构 |
三、监督机构 |
四、媒体的参与力量 |
五、热情激进的非政府机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个人信息保护模式 |
第一节 美国模式 |
一、基本保护 |
二、“新监控” |
三、自律机制:转嫁责任 |
四、新立法与判例:以州为单位,新媒体为对象 |
五、新趋势:立法规范自律行为 |
第二节 欧盟模式 |
一、基本保护:综合统一与双重保护 |
二、双级保护:有效但沉重 |
三、新趋势:坎坷的进程与多方的压力 |
第三节 澳日混合模式 |
一、澳大利亚个人信息保护 |
二、日本个人信息保护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广州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数字地球 |
1.2.2 数字林业 |
1.2.3 系统集成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系统科学 |
1.4.2 信息学 |
1.4.3 管理学 |
1.4.4 经济学 |
1.4.5 软件工程学 |
1.5 研究的技术、方法 |
1.5.1 3S及其集成技术 |
1.5.2 数据库技术 |
1.5.3 数据挖掘技术 |
1.5.4 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
1.5.5 系统工程方法 |
1.6 存在问题和研究前景 |
1.6.1 存在问题 |
1.6.2 研究前景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1.3 森林资源概况 |
2.1.4 数字林业建设现状 |
2.1.5 数字林业存在的问题 |
2.2 研究准备 |
2.2.1 硬件部署 |
2.2.2 软件选型 |
3 多系统集成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
3.1 SOA理论 |
3.1.1 SOA的定义 |
3.1.2 SOA的概念模型 |
3.1.3 SOA的特性 |
3.2 Web Service技术 |
3.2.1 Web Service概述 |
3.2.2 Web Service的体系结构模型 |
3.2.3 SOA与Web Service |
3.3 ArcGIS Server |
3.3.1 ArcGIS Server概述 |
3.3.2 ArcGIS Server的特点 |
3.3.3 ArcGIS与Web Service |
3.4 微内核技术 |
3.5 插件技术 |
3.6 基于SOA的技术架构设计 |
4 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的分析与设计 |
4.1 数字林业多系统的分析 |
4.1.1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
4.1.2 林政管理信息系统 |
4.1.3 营造林管理信息系统 |
4.1.4 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 |
4.1.5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 |
4.1.6 野生动植物管理信息系统 |
4.1.7 森林防火信息系统 |
4.2 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
4.2.1 与林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
4.2.2 与营造林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
4.2.3 与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
4.2.4 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
4.2.5 与野生动植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
4.2.6 与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关系 |
4.3 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的分析 |
4.4 整体逻辑结构框架设计 |
5 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平台构建 |
5.1 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平台设计 |
5.1.1 构建原则 |
5.1.2 集成平台分层结构 |
5.1.3 集成平台总体业务逻辑 |
5.1.4 集成平台功能结构 |
5.2 平台软硬件和网络建设 |
5.3 平台数据库建设 |
5.3.1 数据库建设主要内容 |
5.3.2 数据建设流程 |
5.3.3 数据系统设计 |
5.4 平台服务设计 |
5.4.1 服务接口 |
5.4.2 平台服务管理 |
5.5 平台应用软件开发 |
5.5.1 空间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
5.5.2 资源目录管理子系统 |
5.5.3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5.6 应用系统框架设计 |
5.6.1 应用系统统一框架 |
5.6.2 应用系统开发模式 |
5.6.3 应用系统与审批系统的关系 |
5.6.4 应用系统功能多级划分 |
5.7 数据交换平台 |
6 数字林业业务定制技术研究 |
6.1 业务定制平台整体架构 |
6.2 业务定制平台功能结构 |
6.2.1 用户角色管理 |
6.2.2 表单管理 |
6.2.3 业务管理 |
6.2.4 规则管理 |
6.2.5 布局管理 |
6.3 业务定制的步骤 |
7 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空间数据安全性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林业空间数据加密安全技术研究 |
7.2.1 空间数据概述 |
7.2.2 混沌及Logistic映射概述 |
7.2.3 基于Logistic映射的林业空间数据加密 |
7.2.4 试验结果分析 |
7.3 林业专题图数字水印版权保护研究 |
7.3.1 数字水印概述 |
7.3.2 JPEG图像压缩中的不变属性 |
7.3.3 中高频系数水印嵌入与提取算法 |
7.3.4 试验结果分析 |
8 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的实现 |
8.1 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平台实现 |
8.1.1 集成平台的主界面 |
8.1.2 地图浏览功能 |
8.1.3 查询定位功能 |
8.1.4 林业专题信息分类搜索 |
8.1.5 缓冲区分析功能 |
8.1.6 地图标注功能 |
8.1.7 基础矢量数据与影像叠加显示 |
8.1.8 打印输出功能 |
8.2 基于平台的部分业务实现 |
8.2.1 森林资源查询 |
8.2.2 森林资源统计与制图 |
8.2.3 森林资源共享 |
8.2.4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 |
8.2.5 林政管理界面 |
8.2.6 野生动植物管理界面 |
8.3 多系统集成研究应用效果分析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在线评论的客户参与动机与评论有效性研究 ——基于中国大型B2C电子商务网站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及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范畴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一、章节安排 |
二、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信息经济学理论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三、口碑理论 |
四、动机理论 |
五、博弈论 |
第二节 基于文献计量的文献综述 |
一、文献筛选方法 |
二、分析与编码 |
三、分析结果 |
第三节 在线评论的相关研究评述 |
一、在线客户评论的影响 |
二、客户参与在线评论的动机 |
三、在线客户评论的有效性 |
四、在线客户评论的数据挖掘 |
第四节 研究局限性与潜在研究空间 |
第三章 在线客户评论的发展现状与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在线客户评论的现状与特点 |
一、在线客户评论的现状 |
二、在线客户评论的特点 |
第二节 在线客户评论的理论研究视角 |
一、传播学视角 |
二、心理学和行为学视角 |
三、其他视角 |
第三节 在线客户评论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户参与发表在线评论的动机 |
第一节 客户参与发表在线评论动机的理论分析 |
一、动机理论概述 |
二、在线评论发表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客户参与动机的归纳:结合案例和访谈 |
一、在线评论参与动机的归纳 |
二、在线评论“互惠”参与动机的发现 |
第三节 客户参与动机的博弈分析 |
一、基础模型——囚徒困境结构 |
二、着眼长远的博弈模型——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 |
三、考虑互惠倾向的博弈模型——序贯互惠博弈模型 |
四、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线评论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在线评论有效性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一、理论定位和分析思路 |
二、信息内容维度 |
三、信息来源维度 |
四、产品类型维度 |
五、其他影响因素 |
六、概念模型构建 |
第二节 基于文本挖掘的信息内容要素提取 |
一、在线评论的文本分析方法 |
二、评论内容要素提取过程与结果分析 |
三、结论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一、信息内容维度的假设 |
二、信息来源维度的假设 |
三、产品类型维度的假设 |
四、其他影响因素的假设 |
五、研究假设小结 |
第四节 变量设计与测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
一、样本来源 |
二、数据搜集过程 |
三、样本特征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总样本分析 |
二、两类产品评论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
一、验证方法 |
二、模型比较与分析 |
三、假设检验 |
第四节 结果讨论与启示 |
一、信息内容对评论有效性影响的讨论 |
二、信息来源对评论有效性影响的讨论 |
三、产品类型调节作用的讨论 |
四、其他评论有效性影响因素的讨论 |
五、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一、主要研究工作 |
二、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贡献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贡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性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文献计量的文献清单 |
附录B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
附录C 数据采集过程演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某大型零售企业移动办公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移动办公系统与ANDROID相关理论研究 |
2.1 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理论相关研究 |
2.1.1 企业数字化思考 |
2.1.2 企业智能化分析 |
2.2 移动办公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2.2.1 办公自动化及其发展阶段 |
2.2.2 移动办公理论 |
2.2.3 移动办公方式的分析 |
2.3 手机开发平台的分析 |
2.3.1 手机开发平台的比较 |
2.3.2 Android简介 |
2.3.3 Android架构 |
2.3.4 Android开发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零售企业移动办公系统需求分析 |
3.1 某大型零售企业移动办公背景 |
3.2 移动办公系统目标和解决问题 |
3.2.1 移动办公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3.2.2 移动办公系统目标 |
3.3 移动办公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4 可行性分析 |
3.4.1 可行性分析 |
3.4.2 成本分析 |
3.5 风险分析 |
3.5.1 风险识别 |
3.5.2 风险估计 |
3.5.3 风险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零售企业移动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移动办公系统的分析设计 |
4.1.1 企业的组织结构 |
4.1.2 移动办公系统的结构设计 |
4.1.3 移动办公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 移动办公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要求 |
4.2.1 移动办公系统技术要求 |
4.2.2 系统开发平台 |
4.3 移动办公系统的实现 |
4.3.1 系统登录主界面模块 |
4.3.2 企业通讯录模块 |
4.3.3 邮件推送模块 |
4.3.4 公文审批模块 |
4.3.5 外服人员管理模块 |
4.3.6 信息终端安全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之处 |
5.3 领域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探空火箭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1 为科学家提供一个统一的探空火箭应用设计、论证平台 |
1.2.2 可不断扩展探空火箭的应用领域 |
1.2.3 可对探空火箭发射试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仿真 |
1.2.4 可有力地促进探空火箭综合实验平台的建设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计算机仿真 |
1.3.2 视景仿真 |
1.3.3 协同设计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探空火箭仿真相关技术 |
2.1 探空火箭发展概况 |
2.1.1 探空火箭介绍 |
2.1.2 国外探空火箭发展现状 |
2.1.3 我国探空火箭发展现状 |
2.1.4 小结 |
2.2 分布式仿真相关技术 |
2.2.1 计算机仿真 |
2.2.2 分布式交互仿真 |
2.2.3 高层体系结构HLA |
2.3 协同设计 |
2.3.1 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 |
2.3.2 协同设计中的协同关系 |
2.3.3 协同设计的分类 |
2.3.4 协同设计的研究领域 |
2.4 本章小结 |
3 探空火箭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体系结构 |
3.1 软件体系结构 |
3.1.1 什么是软件体系结构 |
3.1.2 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史 |
3.1.3 软件体系结构的作用和意义 |
3.1.4 贯穿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体系结构 |
3.2 探空火箭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需求分析 |
3.2.1 系统概述 |
3.2.2 具体需求 |
3.3 探空火箭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3.1 概述 |
3.3.2 系统总体设计 |
3.3.3 系统软硬件结构 |
3.3.4 仿真系统联邦成员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探空火箭载荷舱热学仿真 |
4.1 概述 |
4.2 经典传热学理论 |
4.2.1 热传递的基本术语及概念 |
4.2.2 与热传递相关的热力学定律 |
4.2.3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
4.3 探空火箭载荷舱热学特性分析及建模 |
4.3.1 概述 |
4.3.2 外部因素分析 |
4.3.3 内部因素分析 |
4.3.4 内、外部因素总结 |
4.4 ANSYS 有限元热分析 |
4.4.1 有限元方法及有限元分析软件 |
4.4.2 基于ANSYS 的探空火箭载荷舱热学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探空火箭发射飞行视景仿真 |
5.1 引言 |
5.2 Creator 及Vega Prime 简介 |
5.2.1 Creator 简介 |
5.2.2 Vega Prime 简介 |
5.2.3 基于Vega Prime 的仿真应用开发步骤 |
5.3 Vega Prime 视景仿真驱动程序设计 |
5.3.1 Vega Prime 应用程序框架 |
5.3.2 基于MFC 的Vega Prime 应用程序设计 |
5.4 基于Vega Prime 的探空火箭仿真实现 |
5.4.1 采用Creator 进行仿真场景的静态建模 |
5.4.2 LP 设置 |
5.4.3 仿真驱动程序设计 |
5.4.4 结果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难点及关键技术 |
6.3 下一步研究设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手持移动终端的交互设计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架构 |
第二章 交互设计与手持移动终端概述 |
2.1 交互设计概述 |
2.1.1 什么是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 |
2.1.2 交互设计的目标 |
2.1.3 交互设计流程 |
2.2 手持移动终端概述 |
2.2.1 手持移动终端的定义 |
2.2.2 手持移动终端的种类 |
2.2.3 手持移动终端发展历史与背景 |
2.2.4 手持移动终端的特征 |
2.2.5 手持移动终端用户的特征 |
2.2.6 手持移动终端的现状和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持移动终端用户界面分析 |
3.1 用户界面综述 |
3.2 视觉用户界面 |
3.3 触觉用户界面 |
3.4 听觉用户界面 |
3.5 用户界面技术展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互设计原则和模式 |
4.1 手持移动终端交互设计原则 |
4.1.1 设计原则综述 |
4.1.2 手持移动终端交互设计原则 |
4.2 手持移动终端交互设计模式 |
4.2.1 设计模式综述 |
4.2.2 设计模式库 |
4.2.3 手持移动终端交互设计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手持移动终端交互设计的流程 |
5.1 用户研究 |
5.1.1 用户细分 |
5.1.2 人种学研究 |
5.1.3 人物角色(Personas)建构 |
5.1.4 ZMET:新的用户研究范式 |
5.2 设计实施 |
5.2.1 场景叙述 |
5.2.2 信息架构设计(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
5.2.3 原型设计 |
5.3 测试评估 |
5.3.1 启发式评估 |
5.3.2 用户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手持移动终端交互设计的实践应用 |
6.1 "E世代"生活形态了解和用户细分 |
6.2 运用ZMET方法探究用户心智模式 |
6.3 概念设计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国内铁路特货物流 |
1.1.2 国外铁路特货物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 |
1.5.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2 论文体系结构 |
2 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内涵分析 |
2.1 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相关概念界定和现状分析 |
2.1.1 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相关概念 |
2.1.2 国外铁路特货物流现状 |
2.1.3 我国铁路特货物流现状 |
2.1.4 铁路特货物流现状分析的启示 |
2.2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分析 |
2.2.1 国外铁路货运物流发展分析 |
2.2.2 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 |
2.2.3 铁路货运现代物流发展分析的启迪 |
2.3 铁路特货物流的大客户管理 |
2.3.1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
2.3.2 铁路物流大客户管理模式 |
2.3.3 铁路特货物流大客户管理策略 |
2.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内涵 |
2.4.1 铁路运输与网络经济 |
2.4.2 铁路特货物流轮辐式网络 |
2.4.3 轮辐式物流网络结点站间运输组织分析 |
2.4.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构建 |
3.1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分析与构建 |
3.1.1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内容和职能 |
3.1.2 构建铁路特货物流网络 |
3.1.3 铁路特货物流对网络的需求 |
3.2 冷藏物流对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需求分析 |
3.2.1 构建铁路冷藏物流运作需要的网络 |
3.2.2 铁路冷藏物流的网络构建策略和运作模式 |
3.3 小汽车物流对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需求分析 |
3.3.1 构建铁路小汽车物流运作需要的网络 |
3.3.2 铁路小汽车物流的网络构建策略和运作模式 |
3.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构建中的流程再造 |
3.4.1 流程再造理论 |
3.4.2 铁路冷藏物流业务流程再造 |
3.4.3 铁路小汽车物流业务流程再造 |
3.4.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核心业务流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网络流模型和运作优化 |
4.1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网络流模型的研究思路 |
4.2 铁路特货物流运作的核心问题 |
4.3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的网络流模型 |
4.4 铁路特货物流车辆调整数学模型与算法 |
4.5 物流网络节点间车辆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 |
4.6 模型约束条件改进的构想 |
4.7 铁路冷藏物流车辆调整优化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ACO的铁路特货物流网络车辆调整方法 |
5.1 ACO概述 |
5.2 ACO基本原理 |
5.2.1 蚂蚁的生态特性 |
5.2.2 ACO基本原理 |
5.2.3 ACO算法的实现 |
5.3 ACO算法模型 |
5.3.1 蚂蚁算法 |
5.3.2 蚁群系统 |
5.3.3 最大—最小蚂蚁系统 |
5.3.4 其他改进的蚁群算法 |
5.4 ACO的应用 |
5.5 ACO与其它智能算法的比较 |
5.5.1 神经网络算法 |
5.5.2 遗传算法 |
5.5.3 模拟退火算法 |
5.5.4 算法比较 |
5.6 特货运输车辆调整的ACO算法 |
5.6.1 ACO算法模型简介 |
5.6.2 特货物流车辆调整的ACO算法设计 |
5.6.3 算例分析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6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运作技术保障体系的研究 |
6.1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体系 |
6.1.1 铁路特货物流中冷藏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 |
6.1.2 小汽车物流技术规程 |
6.2 铁路特货物流信息网络和调度系统 |
6.2.1 铁路特货物流信息网络 |
6.2.2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
6.2.3 特货物流的调度系统 |
6.3 铁路特货物流网络应急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
6.3.1 建设必要性 |
6.3.2 建设内容 |
6.3.3 建设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科技查新结论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IT服务管理的过程计算机集中运行和维护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IT 服务管理的发展与实践 |
1.2.1 IT 服务管理的含义 |
1.2.2 IT 服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
1.2.3 IT 服务管理发展的现状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过程计算机集中运维模式研究 |
2.1 集中运维平台建设 |
2.1.1 物理层建设 |
2.1.2 监控层建设 |
2.1.3 支持层建设 |
2.1.4 管理层建设 |
2.2 过程计算机资源整合 |
2.2.1 集中配置库的建立 |
2.2.2 布局的集中优化 |
2.3 运维制度和流程建立 |
2.3.1 管理内容 |
2.3.2 运维流程管理 |
2.4 运维组织结构调整 |
第三章 过程计算机集中运维管理系统研究 |
3.1 集中运维管理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3.2 功能模块设计 |
3.2.1 事件管理 |
3.2.2 问题管理 |
3.2.3 变更管理 |
3.2.4 配置管理 |
3.2.5 维护管理 |
3.2.6 运维知识库 |
第四章 集中运维模式下过程计算机维护方法研究 |
4.1 过程计算机硬件维护 |
4.1.1 维护方式种类 |
4.1.2 维护策略制定 |
4.1.3 维护计划制定 |
4.2 过程计算机软件维护 |
4.2.1 软件问题分类 |
4.2.2 软件通用性维护 |
4.2.3 功能软件的维护 |
第五章 集中运维知识库设计及开发 |
5.1 运维知识库设计 |
5.1.1 知识获取 |
5.1.2 知识组织 |
5.1.3 知识配置 |
5.1.4 数据库关系视图 |
5.2 知识库管理系统开发采用的技术 |
5.2.1 开发软件 |
5.2.2 三层体系结构 |
5.2.3 B/S 服务模式 |
5.3 系统实现的功能 |
5.3.1 知识操作 |
5.3.2 知识配置 |
5.3.3 知识呈现 |
5.3.4 查询和检索 |
5.3.5 用户管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简化邮件系统的管理——天兆阳光公司Visual MM邮件管理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AI视觉检测项目范围管理的研究[D]. 孙昕怡.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3]新媒体语境下国外个人信息失控与保护研究[D]. 吴晓平. 复旦大学, 2014(01)
- [4]广州数字林业多系统集成研究[D]. 朱颖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4)
- [5]在线评论的客户参与动机与评论有效性研究 ——基于中国大型B2C电子商务网站的实证分析[D]. 张丽. 南开大学, 2011(05)
- [6]某大型零售企业移动办公系统研究[D]. 张春生.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6)
- [7]探空火箭仿真及协同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彭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03)
- [8]手持移动终端的交互设计研究与应用[D]. 董方亮. 东华大学, 2009(02)
- [9]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研究[D]. 王都.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3)
- [10]基于IT服务管理的过程计算机集中运行和维护管理研究[D]. 孙璐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