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衍生化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的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赛,苏凌璎[1](2021)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和2-丙基-4-戊烯酸血药浓度》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及其代谢产物2-丙基-4-戊烯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乙腈为蛋白沉淀剂,以2-溴-4-硝基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以环己甲酸为内标物质,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衍生化反应。色谱柱为Bennetnach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 V/V),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43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丙戊酸钠、2-丙基-4-戊烯酸血药浓度分别在5~200μg/mL(r=0.997 6, n=7)和0.5~16.0μg/mL(r=0.997 8, n=7)范围内与所测峰面积和内标物质峰面积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与日间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不超过8%(n=5),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4.60%~100.78%与94.50%~97.00%之间,RSD均不超过8%(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和2-丙基-4-戊烯酸的血药浓度。
赵明明[2](2021)在《基于毒性代谢物水平及代谢通路的标记物筛选预警丙戊酸肝毒性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是临床常用的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可以单药或联合用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癫痫。VPA长期服用耐受性较好,但其诱导的严重肝损伤仍威胁着患者健康并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VPA诱发肝毒性的相关机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其确切分子机制尚无定论,也未发现明确的生物标记物能够早期预警肝毒性的发生。鉴于VPA所致的肝损伤是多途径、多机制的,本课题旨在从临床角度出发,以癫痫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UPLC-MS/MS技术和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基于毒性代谢物水平和代谢通路探寻可早期预警VPA肝毒性的生物标记物,并进行相关机制的初步探讨,以期为VPA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研究方法:1、建立同时测定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的UPLC-MS/MS方法:以同位素VPA-D6作为内标,血清样本采用冰乙腈进行沉淀蛋白处理,Agilent Eclipse Plus RRHD型(2.1mm×10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10 mmol/L醋酸铵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负离子模式,扫描方式为Pseudo-MRM,建立同时测定VPA及其毒性代谢物4-ene-VPA水平的UPLC-MS/MS方法,并进行完整的方法学验证以及与常规治疗药物监测所用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进行比较;2、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性能评价:收集于我院就诊的癫痫患者相关信息,根据肝功能指标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肝功能异常组(ANLF)和肝功能正常组(NLF),利用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测定样本中的VPA及4-ene-VPA浓度。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VPA诱发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以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l)评估各因素与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度,利用ROC曲线评价CDR4-ene-VPA(标准化4-ene-VPA血药浓度)对于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的预测诊断能力,并确定VPA诱发肝功能异常发生时CDR4-ene-VPA水平的截断值;3、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筛选生物标记物:收集于我院就诊的服用VPA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血清样本和相关信息,同时记录其肝功能指标。根据肝功能指标的不同,将样本分为重度肝功能异常组(ANLF2)、轻度肝功能正常组(ANLF1)和正常肝功能组(NLF),利用基于Q300TM技术的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血清样本中的195种内源性代谢组分进行准确定量,并利用PCA、OPLS-DA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同时满足多变量分析中VIP>1且单变量分析中p<0.05、|log2FC|>0的双重标准,筛选差异性代谢组分。利用ROC曲线对筛选出的生物标记物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毒性代谢物4-ene-VPA水平的相关性;4、SIRT1在VPA肝功能异常中的作用: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PA对SIRT1和FXR及其下游分子SHP表达的影响。使用SIRT1激动剂SRT1720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后,比较VPA对细胞增殖以及对SIRT1、FXR和SHP表达的影响,探讨SIRT1的激活是否对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具有保护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法考察VPA对FXR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并探究SIRT1在此过程的作用。结果:1、建立同时测定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的UPLC-MS/MS方法:在所确定的色谱及质谱条件下,待测物VPA、4-ene-VPA和内标的峰形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3.91min、3.04min和3.87min,血清中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VPA在浓度为1.00~200.00μg/m L范围内,4-ene-VPA在浓度为10.00~500.00 ng/m 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1μg/m L和10 ng/m L。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基质效应、残留考察、稀释可靠性和稳定性考察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与CMIA法进行的方法间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测定的血药浓度数值有显着的相关性且一致性较好:Deming回归参数分别为YUPLC-MS/MS=0.9868 XCMIA+0.1280(r=0.9923),斜率和截距的95%Cl分别为(0.9907-0.9936)和(-0.5119-0.7679),且UPLC-MS/MS法测定的VPA血药浓度较CMIA法低0.7μg/m L;2、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性能评价:ANLF组患者体内4-ene-VPA和CDR4-ene-VPA水平及CDRVPA显着高于NLF组,但是两组间VPA浓度并无显着性差异。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随着CDR4-ene-VPA值的增加,VPA诱发肝功能异常的风险越大。ROC曲线结果显示,当以CDR4-ene-VPA作为预测因子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769(95%Cl:0.713~0.825,p<0.05),说明CDR4-ene-VPA水平对于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预测性能良好,计算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浓度截断值为9.26 ng/m L per mg/kg,即CDR4-ene-VPA超过9.26 ng/m L per mg/kg时,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风险性增加;3、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筛选生物标记物:共纳入22例癫痫患儿,其中ANLF1组7例,ANLF2组7例,NLF组8例,三组癫痫患儿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VPA日剂量等均无显着性差异,但4-ene-VPA血药浓度存在显着差异,ANLF2组显着高于ANLF1组和NLF组。应用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测定了癫痫患儿血清样本中的195种代谢组分,综合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21种差异性代谢组分,包括5种有机酸类、4种短链脂肪酸类、4种氨基酸类、3种脂肪酸类、3种苯基类、1种肉碱和1种糖类,所筛选的21种差异性代谢组分的AUC均>0.750,对VPA诱发肝功能异常的预测性能良好。其中,7种差异性代谢组分(2-羟基戊二酸、酮亮氨酸、丙酸、L-谷氨酰胺、甲基琥珀酸、4-羟苯基丙酮酸和苯丁酸)与毒性代谢物4-ene-VPA之间有较强相关性。ANLF1和ANLF2两组间有且仅有3种胆汁酸类代谢组分含量有明显差别,分别是牛磺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和脱氧胆酸,这3种组分的含量随着肝损伤程度的加重先升高后降低,可能作为进展性肝损伤的特色生物标记物;4、SIRT1在VPA肝功能异常中的作用:2 m M VPA处理Hep G2细胞48 h后,能够抑制Hep G2细胞的增殖,细胞中ALT和AST酶活性显着升高,总胆汁酸含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也显着升高。并且,VPA能够下调SIRT1和FXR及其下游靶蛋白SHP的m RNA和蛋白表达,上调CYP7A1和CYP8B1的m RNA和蛋白表达。SIRT1激动剂SRT1720预处理能够缓解VPA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VPA引起的SIRT1和FXR的下调,降低VPA对CYP7A1和CYP8B1 m 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缓解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VPA能显着增加FXR的乙酰化水平,应用SRT1720预处理Hep G2细胞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VPA对FXR的乙酰化作用。结论:1、本研究建立的同时测定VPA和其毒性代谢物4-ene-VPA水平的UPLC-MS/MS方法,经完整的方法学考察,可以用于癫痫患者血清中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浓度的测定。CDR4-ene-VPA对于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预测性能良好,CDR4-ene-VPA=9.26 ng/m L per mg/kg为肝功能异常的浓度转折点。2、VPA诱发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的癫痫患儿血清中发现有21种差异性代谢组分,涉及5种有机酸类、4种短链脂肪酸类、4种氨基酸类、3种脂肪酸类、3种苯基类、1种肉碱和1种糖类。牛磺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和脱氧胆酸这三种胆汁酸类随着肝损伤程度的加重先升高后降低,可能作为进展性肝损伤的特色生物标记物。3、SIRT1可能是FXR的上游信号通路,VPA通过抑制SIRT1活性导致FXR的乙酰化水平升高,进而抑制FXR对下游靶基因的调节,激活SIRT1可能是预防VPA肝功能异常的有效措施。
黄芳华,陈红君,唐原君,朱李飞,余自成[3](2019)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年癫痫患者血清中丙戊酸的浓度》文中认为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年癫痫患者血清中丙戊酸浓度的方法。方法:环己烷羧酸为内标(IS),血清样品经ω-溴苯乙酮衍生,衍生产物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82∶18),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48 nm。结果:血清中丙戊酸在分析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为98.36%~101.41%;应用本方法测定了64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丙戊酸血清谷浓度,仅26例在治疗窗(50~100μg·mL-1)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成本低,测得老年癫痫患者使用丙戊酸制剂疗效个体差异大,应定期监测其血药浓度,为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张坤,褚娜英[4](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丙戊酸的方法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建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的方法。方法以环己烷羧酸为内标,w-溴苯乙酮为衍生试剂,测定方法为:色谱柱:Xtimate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3∶27;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44nm。结果内标及VPA衍生物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0.270min、17.843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74.365X-9.6028,R2=0.9975,丙戊酸钠浓度在11.72140.64pg·mL-1范围内内标峰和样品峰的峰面积比与丙戊酸钠浓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经济有效,适合用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胡雪飞[5](2017)在《丙戊酸钠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实践及联合用药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钠的药物浓度。(1)探讨不同衍生条件对HPLC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并优化衍生条件。(2)通过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及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丙戊酸钠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3)对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1)本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钠的药物浓度。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衍生试剂浓度、催化剂浓度、衍生温度、衍生时间对HPLC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组合。(2)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使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可能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3)计算机全面检索Pub Med,the ocohranc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国内外大型医学数据库,收集已经发表的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11月。根据纳入和排出标准筛选文献后,进行资料提取和异质性评价,资料汇总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1)在流动相乙腈-水比例为75:2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30℃色谱条件下,丙戊酸衍生物与内标衍生物分离完全,峰形良好。血药浓度在10200μg·ml-1范围内,线性较好(R2=0.9995),回收率为95.0%100.5%,日内与日间RSD≦5%。不同的衍生条件对测定结果有显着影响(P<0.05)。衍生反应的主次因素为衍生试剂浓度>衍生温度>催化剂浓度>衍生时间。且A2B2C3D1组合为最佳衍生组合。(2)共纳入142例癫痫患者,总有效率为85.91%。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50100μg·ml-1)的患者84例,占总人数的59.15%,低于治疗窗(<50μg·ml-1)的患者35例,占总人数的24.65%;高于治疗窗(>100μg·ml-1)的患者有23例,占总人数的16.20%。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之间,临床疗效为显效占的比重较大,说明大部分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窗内,癫痫控制较好。而血药浓度小于50μg·ml-1时,癫痫发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血药浓度大于100μg·ml-1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不同年龄、剂型对血药浓度均有一定影响。给药剂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缓释片的平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糖浆剂和普通片剂。(3)根据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共纳入文章16篇,共计1687例患者。对照组为单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观察组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Meta分析显示: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OR=4.12,95%CI(3.06,5.54),P<0.00001];皮肤附件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有所减少,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最佳衍生条件为衍生试剂浓度为2.0 mg·ml-1,催化剂浓度为20%,衍生温度为60℃,衍生时间5 min。优化后的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2)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受患者年龄、性别、服用剂型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为实现个体化用药,确保用药安全,临床应将治疗药物监测作为一种常规的监测手段,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争取以最小剂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且耐受性好。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时存在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因此,得出的结论具有局限性。我们期待具有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张玲敏[6](2017)在《VPA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RP-HPLC分析方法建立及与CYP2C9*3相关性的初探》文中认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及其代谢产物2-ene-VPA(2-Propyl-2-pentenoic Acid,2-ene-VPA)和4-ene-VPA(2-Propyl-4-pente-noic Acid,4-ene-VPA)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分析服药剂量与VPA、2-ene-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的关系,探讨性别对VPA、2-ene-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的影响,细胞色素P4502C9(CYP2C9)基因多态性与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的关系,为丙戊酸钠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确诊为癫痫且单药服用丙戊酸钠治疗,无肝功能异常和器质性病变的18岁以下癫痫患者,每天定时服用VPA,血药浓度达稳态后,于清晨服药前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进行以下检测:(1)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钠与2-ene-VPA和4-ene-VPA的血药浓度。血浆以正辛酸为内标,用硫酸酸化,正己烷提取,氮气挥干样品,乙腈复溶,2,4’-二溴苯乙酮作为衍生化试剂,三乙胺催化,在80℃水浴衍生化30 min;色谱柱: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紫外检测波长:258 n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59:13:28,流速:1.0 mL·min-1,柱温:35℃;(2)用血液直接PCR方法检测74名患儿CYP2C9基因型;(3)分析VPA服药剂量、性别对VPA、2-ene-VPA及4-ene-VPA血药浓度的影响,CYP2C9基因型与VPA及4-ene-VPA血药浓度的关系;(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表示,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VPA服药剂量与VPA、2-ene-VPA及4-ene-VPA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VPA血药浓度与2-ene-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性别对VPA、2-ene-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的影响,CYP2C9基因型与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1)VPA、2-ene-VPA及4-ene-VPA的RP-HPLC分析方法:VPA、2-ene-VPA、4-ene-VPA和内标正辛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1.6 min、9.4 min、8.6 min和12.4 min;VPA、2-ene-VPA和4-ene-VPA与内标正辛酸的峰面积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VPA浓度范围为5.00200.00μg·mL-1,yvpa=0.2169xvpa+0.6286(r=0.9995,n=5);2-ene-vpa浓度范围为0.5016.00μg·ml-1,y2-ene-vpa=0.3206x2-ene-vpa+0.1041(r=0.9991,n=5);4-ene-vpa浓度范围为0.5016.00μg·ml-1,y4-ene-vpa=0.4357x4-ene-vpa+0.3531(r=0.9996,n=5),最低定量限分别为5.00μg·ml-1,0.50μg·ml-1和0.50μg·ml-1(s/n>5);vpa、2-ene-vpa和4-ene-vpa低、中、高3个浓度血浆质控样品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vpa74.60%、81.44%、81.97%,2-ene-vpa76.82%、83.26%、78.57%,4-ene-vpa79.46%、83.26%、79.36%,日内rsd<5%,日间rsd<5%,稳定性rsd<5%;(2)cyp2c9目的基因条带大小为315bp,野生型cyp2c9*1和突变型cyp2c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25%和4.75%,野生型纯合子(cyp2c9*1/*1)和突变型杂合子(cyp2c9*1/*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5%和9.5%;(3)纳入017岁的癫痫患儿74例,平均年龄(6.5±4.1)岁,vpa平均给药剂量(18.34±5.86)mg·kg-1;(4)vpa给药剂量与vpa、2-ene-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vpa给药剂量与vpa血药浓度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0.330),与2-ene-vpa、4-ene-vpa血药浓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175,r=0.160),(p=0.131,r=0.186);(5)性别对vpa、2-ene-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的影响:(1)服用vpa的74例癫痫患儿中,男性与女性vpa给药剂量分别为(18.01±5.58)mg·kg-1和(19.02±6.18)mg·kg-1,二组间给药剂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05),(2)癫痫患儿vpa、2-ene-vpa、4-ene-vpa血药浓度分别为男性(70.15±24.79)μg·ml-1、(3.56±1.51)μg·ml-1、(1.07±0.40)μg·ml-1,女性(76.23±23.61)μg·ml-1、(3.39±1.70)μg·ml-1、(1.08±0.39)μg·ml-1,男女之间血药浓度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46),(p=0.682),(p=0.970);(6)基因型对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的影响:(1)a组(cyp2c9*1/*1)和b组(cyp2c9*1/*3)给药剂量分别为(17.89±5.66)mg·kg-1和(22.12±5.15)mg·kg-1,两组给药剂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2);(2)a组和b组vpa血药浓度分别为(70.94±25.28)μg·ml-1和(79.93±12.94)μg·ml-1,两组血药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59);(3)4-ene-vpa血药浓度分别为(1.11±0.39)μg·ml-1和(0.76±0.29)μg·ml-1,两组血药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1)本课题建立了同时测定vpa及其代谢产物2-ene-vpa和4-ene-vpa血药浓度的rp-hplc分析方法,可用于临床上癫痫患者服用vpa后测定血药浓度,以分析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2)cyp2c9*1/*3表型使cyp2c9的酶活性降低,影响丙戊酸钠的代谢,是影响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李赛,宁颖,黄昕[7](2017)在《HPLC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优化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的方法。方法以环己烷羧酸作为内标,血样经乙腈蛋白沉淀和酸化后,以低浓度2-溴-对硝基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三乙胺为催化剂,在超声辐射下进行衍生化反应。色谱柱为Bennetnach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9∶21),柱温:25℃,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65nm。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516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4.8%,日内与日间RSD≤8.7%。结论本法可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适用于临床常规监测需要。
陈碧,黄晓亮,李辉[8](2016)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浓度》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人血清中丙戊酸浓度测定方法。方法将血清酸化,用乙醚提取,以环己烷羧酸为内标,α-溴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Eclipse Plu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48 nm,流速:1.0 ml/min。结果血清中丙戊酸浓度线性范围为8.65173μg/ml,平均回收率>99.27%,日内和日间RSD<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栾维励,朱乐亭,杨莉,冯卫星,王睿韬,赵志刚,梅升辉[9](2016)在《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人血浆丙戊酸浓度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VPA)浓度的色谱条件和衍生化反应条件。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VPA浓度的色谱条件和衍生化反应条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VPA浓度的衍生化试剂主要为2-溴-对硝基苯乙酮和2-溴苯乙酮,酸化试剂主要为硫酸,反应用三乙胺催化,反应温度大多为50℃;色谱分离多用甲醇-水体系,内标大多选用环己烷羧酸。可以此为基础,建立更快、更准确、更稳定的VPA血药浓度测定新方法。
郭美华,陈岩,钱钊,马妍妍,海鑫[10](2016)在《比较HPLC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文中提出目的:用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比较,评价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HPLC法和CMIA法测定230例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测定值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和Bland-Altman法分析,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HPLC法(Y)和CMIA(X)法的回归方程为Y=1.069 7 X+2.338 2(R2=0.969,n=230),显示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欠佳,HPLC法测定值偏高。结论:HPLC法和CMIA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且存在系统误差,在临床治疗中,两种方法不可以互换,应注意调整和选择。
二、衍生化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的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衍生化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的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和2-丙基-4-戊烯酸血药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配制 |
2.3 样品处理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癫痫患儿血药浓度测定 |
3 讨论 |
(2)基于毒性代谢物水平及代谢通路的标记物筛选预警丙戊酸肝毒性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丙戊酸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建立同时测定VPA及其毒性代谢物的UPLC-MS/MS方法 |
2.2.2 UPLC-MS/MS法的方法确证和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的比较 |
2.2.2.1 方法确证 |
2.2.2.2 与常规TDM所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的比较 |
2.2.2.2.1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 |
2.2.2.2.2 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 |
2.2.3 VPA及其毒性代谢物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2.2.3.1 样本收集及浓度测定 |
2.2.3.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UPLC-MS/MS法方法验证及方法比较结果 |
3.1.1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1.2 方法比较结果 |
3.2 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3 VPA致肝功能异常危险因素分析 |
3.4 4-ene-VPA对肝功能异常的预测能力评估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丙戊酸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对象及样本收集 |
2.2.2 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信息 |
3.2 代谢组学数据质量评估 |
3.3 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全定量靶向代谢组学结果 |
3.3.1 测定代谢组分的分布情况 |
3.3.2 多变量统计分析 |
3.3.3 单变量统计分析 |
3.3.4 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筛选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基于SIRT1-FXR通路的VPA致肝功能异常相关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药物分组设置 |
2.2.3 CCK8 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 |
2.2.4 细胞内ALT、AST和总胆汁酸测定 |
2.2.5 细胞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测定 |
2.2.6 细胞油红O染色 |
2.2.7 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 |
2.2.8 Western Blot |
2.2.9 免疫共沉淀检测FXR的乙酰化水平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VPA对 HepG2 细胞的作用 |
3.2 VPA对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SIRT1在VPA诱发的肝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
3.3.1 VPA对 HepG2 细胞内SIRT1 表达的影响 |
3.3.2 激动SIRT1对VPA诱发肝功能异常的影响 |
3.3.3 VPA对 FXR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丙戊酸药物肝毒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年癫痫患者血清中丙戊酸的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配制 |
2.2 色谱条件 |
2.3 血清样品预处理 |
2.4 方法学验证 |
2.4.1 方法专属性 |
2.4.2 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 |
2.4.3 回收率与精密度 |
2.4.4 稳定性试验 |
2.5 临床应用 |
3 讨论 |
(4)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丙戊酸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试剂和仪器 |
2测定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丙戊酸钠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实践及联合用药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治疗药物监测 |
1.1 治疗药物监测概述 |
1.2 我国治疗药物监测的现状与相关指南推荐 |
1.3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 |
2.丙戊酸钠概述 |
2.1 丙戊酸钠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
2.2 丙戊酸血清药物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
2.3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指征 |
2.4 特殊人群应用丙戊酸钠 |
2.5 联合用药 |
2.6 丙戊酸钠不良反应 |
2.7 我院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现状及必要性 |
第一章 血药浓度方法学的建立及衍生条件的考察与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色谱条件 |
2.2 色谱行为 |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4 衍生条件的单因素考察 |
2.5 正交设计法考察HPLC法对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优化 |
2.6 最佳衍生组合的验证 |
2.7 优化后标准曲线的制备 |
2.8 回收率 |
2.9 精密度试验 |
2.10 稳定性试验 |
3.讨论 |
第二章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质量控制 |
1.丙戊酸钠TDM的推荐意见及监测人群 |
1.1 TDM推荐的指南依据 |
1.2 需要进行丙戊酸钠TDM人群 |
2.建立各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 |
2.1 癫痫患者临床信息登记SOP |
2.2 样品采集与接收SOP |
2.3 实验室操作SOP |
2.4 我院丙戊酸钠TDM流程 |
2.5 危急值的上报与处理 |
3.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 |
3.1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三章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抗癫痫药物使用方法 |
1.3 血样采集及血药浓度测定 |
1.4 判断标准 |
1.5 不良反应 |
1.6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 |
2.2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疗效与不良反应 |
2.4 各年龄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2.5 性别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2.6 不同剂型对血药浓度额影响 |
3.讨论 |
3.1 血药浓度、疗效与不良反应 |
3.2 不同年龄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 |
3.3 不同性别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3.4 不同剂型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第四章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用于治疗癫痫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资料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
2.3 Meta分析结果 |
2.4 安全性 |
3.讨论 |
3.1 VPA+LTG的有效性 |
3.2 VPA+LTG的安全性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癫痫患者用药健康教育 |
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法 |
癫痫患者临床信息登记表 |
作者简历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VPA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RP-HPLC分析方法建立及与CYP2C9*3相关性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略缩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HPLC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配制 |
2.3 样品处理 |
2.4 特异性试验 |
2.5 标准曲线 |
2.6 精密度试验 |
2.7 回收率试验 |
2.8 临床应用 |
3 讨论 |
(9)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人血浆丙戊酸浓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2-溴-对硝基苯乙酮作为衍生化试剂 |
1.1 色谱条件 |
1.2 衍生化条件 |
2 2-溴苯乙酮作为衍生化试剂 |
2.1 色谱条件 |
2.2 衍生化条件 |
2.3 其他衍生化试剂 |
3 结语 |
(10)比较HPLC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1. 1 仪器与试药 |
1. 2 样本收集 |
2 方法与结果 |
2. 1 RP-HPLC法 |
2.1.1色谱条件 |
2. 1. 2 溶液的配制 |
2.1.2.1对照品储备液 |
2.1.2.2衍生化试剂溶液 |
2.1.2.3内标溶液 |
2.1.3血浆样品处理[1~3] |
2.1.4特异性 |
2.1.5标准曲线的绘制 |
2. 1. 6 回收率 |
2.1.6.1提取回收率 |
2.1.6.2方法回收率 |
2.1.7稳定性试验 |
2.1.8精密度试验 |
2.1.9质量控制 |
2.1.10患者血浆测定 |
2. 2 CMIA法 |
2.2.1 CMIA法原理 |
2.2.2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3性能指标的评估 |
2.2.4患者血样测定 |
2. 3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2.3.1方法 |
2.3.2相关性分析 |
2.3.3两种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
2.3.4系统误差分析[11] |
3 讨论 |
四、衍生化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的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和2-丙基-4-戊烯酸血药浓度[J]. 李赛,苏凌璎. 中国药业, 2021(21)
- [2]基于毒性代谢物水平及代谢通路的标记物筛选预警丙戊酸肝毒性及相关机制研究[D]. 赵明明.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年癫痫患者血清中丙戊酸的浓度[J]. 黄芳华,陈红君,唐原君,朱李飞,余自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9(05)
- [4]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丙戊酸的方法探讨[J]. 张坤,褚娜英. 海峡药学, 2018(06)
- [5]丙戊酸钠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实践及联合用药Meta分析[D]. 胡雪飞.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6]VPA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RP-HPLC分析方法建立及与CYP2C9*3相关性的初探[D]. 张玲敏. 贵州医科大学, 2017(01)
- [7]HPLC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J]. 李赛,宁颖,黄昕.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7(02)
- [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浓度[J]. 陈碧,黄晓亮,李辉. 药学实践杂志, 2016(03)
- [9]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人血浆丙戊酸浓度的研究进展[J]. 栾维励,朱乐亭,杨莉,冯卫星,王睿韬,赵志刚,梅升辉. 中国药房, 2016(11)
- [10]比较HPLC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J]. 郭美华,陈岩,钱钊,马妍妍,海鑫. 中国药师,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