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针足少阴经筋治疗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胡迪[1](2021)在《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骨科门诊患者,纳入70例符合标准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治疗组纳入患者35例,对照组纳入患者35例。治疗组予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每7天一次,共治疗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口服尼美舒利片,每次予0.1g,每天2次,共治疗14天,为一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及下肢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RDQ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予以评价。采用IBM 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继而得出结论。结果1基线两组间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等基本资料以及腰部VAS评分、下肢VAS评分、JOA评分及RDQ评分等观察指标的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结果比较2.1腰部VAS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腰部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腰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对腰痛有缓解作用。治疗后两组间腰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腰痛的缓解效果相当。2.2下肢VAS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下肢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下肢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对下肢疼痛有缓解作用。治疗后两组间下肢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3 JOA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腰椎功能。治疗后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4 RDQ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RD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RDQ评分低于治疗前,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下腰部功能。治疗后两组间RD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5总体疗效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67%,结果两组患者疗效的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和口服西药均能有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与口服西药缓解腰部疼痛疗效相当,而在减轻下肢疼痛、改善活动功能等方面疗效更佳。3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可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朱俊发(CHOO CHUN HUAT)[2](2021)在《基于偏序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知识发现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显着,近年来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浩繁。目前很多学者运用不同的经络穴位、特殊的特定穴、干预措施和其他配搭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的治疗信息、用穴规律和特点交叉驳杂。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用穴规律上研究,但由于研究的文献种类繁多、统计方法和时间跨度的差异,为更深入扩展和在不同层次发现其中关联性和聚类规律,本研究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角度,对文献知识粒化、分析和挖掘,使知识可视化,形成知识谱图,并用结果进行临床实验观察。利用属性偏序理论发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穴、特定穴、穴与穴之间关联和聚类、治疗干预方案等的知识谱图,挖掘其中层次与支路之间关联知识,并用于临床实践,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扩展更多数据和临床证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今后提供进一步辨证论治的思路和借鉴。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全面搜索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的文献。采用数据库中高级检索功能,搜索文献包括各大学术期刊和各大院校硕博士论文发表。运用高级检索功能检索关键词汇“针灸”与或加“针刺”与或加“电针”与或加“温针灸”与或加“毫刺”,属性选精确,主题词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痛”或“腰腿痛”。按照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条件,逐一排除和入录各文献数据。建立并规范数据后进行属性偏序结构分析和频次统计,生成多层次树状图和频数分析图。第二部分是利用所得出属性偏序结构分析结果的穴位处方进行临床病例观察,在马来西亚人人保健中心收集60名符合标准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30例治疗组,予温针灸(取肾俞、委中、环跳、阳陵泉、对应腰夹脊穴、秩边、足三里穴)治疗,30例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共治疗6天,周日休息,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对照组则予每次1片,每日2次,连续服用14天后进行疗效判定。临床观察主要结局指标为腰椎疾患评价标准和视觉模拟标准评分,次要结局指标观察改良型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 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第一部分:通过收集1008篇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生成“病与治疗方案”属性偏序图、“经络与病”属性偏序图、“穴位与病”属性偏序图、“原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八会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下合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络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八脉交会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和病与治疗方案频次图、经络与病频次图、原穴与病频次图、八会穴与病频次图、下合穴与病频次图、络穴与病频次图、八脉交会穴与病频次图、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频次图、足少阳胆经穴位的频次图、足阳明胃经穴位的频次图、足三阴经穴位的频次图、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频次图、手三阳经穴位频次图、手三阴经穴位频次图、部位取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图、五腧穴的频次图、背俞穴的频次图、郄穴的频次图、募穴的频次图、年份与病频次图、学位论文与病的频次图。在“治疗方案与病”属性偏序发现,针刺疗法是第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疗法,依次为温针灸、推拿、电针疗法。在“经络与病”属性偏序和频数分析发现,足太阳膀胱经是第一核心选择经络,依次为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督脉、足阳明胃经。在“穴位与病”属性偏序发现,第一核心用穴为委中穴、依次为环跳穴、肾俞穴、阳陵泉穴、对应腰夹脊穴;核心组穴为委中穴+环跳穴+肾俞穴+阳陵泉穴+对应腰夹脊穴+大肠俞穴+秩边穴+昆仑穴+承山穴+阿是穴+悬钟穴+腰阳关;对穴方面,发现“委中穴+环跳穴”最常见。在十四经络中用穴频数发现,足太阳膀胱经使用率最高,依次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在用穴频数发现,委中穴、环跳穴、肾俞穴、阳陵泉穴、对应腰夹脊穴、大肠俞穴、秩边穴、昆仑穴、承山穴、阿是穴、悬钟穴、腰阳关超过250频数,是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穴。在“原穴与病”属性偏序和频数分析发现,太溪穴是核心用穴;以“太溪+太冲+合谷”配穴组合常见。关于部位取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发现,下肢部位取穴最多,依次为背部、上肢、腹部、头部取穴。在“八会穴与病”属性偏序发现,第一核心用穴为阳陵泉、依次为悬钟、膈俞、大杼穴;以“阳陵泉+悬钟+膈俞”配穴最常见。在“下合穴与病”属性偏序和频数分析发现,第一核心用穴为委中穴,第二为阳陵泉穴等等;最常见配穴为“委中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在“络穴与病”属性偏序和频数分析发现,第一核心用穴为飞扬穴、依次为丰隆穴、内关穴;最常配穴组合为“飞扬穴+光明穴”和“丰隆穴+大钟穴”。在“八脉交会穴与病”属性偏序和频数分析发现,第一核心用穴为后溪穴,第二足临泣穴;最常配穴组合为“后溪穴+足临泣穴”。五腧穴的频次发现,合穴是使用最多,依次排列委中、阳陵泉和足三里穴;第二为经穴,昆仑穴排列第一;输穴是出现穴位最多,以太溪和太冲为代表。其他频数分析发现,背俞穴之“肾俞穴”频数最高;郄穴使用率较低;募穴频数以关元穴使用最多,但整体发现郄穴和募穴较少使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二部分:在基线人口学特征分析中,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前VAS、JOA、ODI、IL-6 β和TNF-α比较数据呈正态分布,各项指标在入组时对比基线一致(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良好可比性。在疗效判定中,在缓解腰痛方面,温针灸治疗组改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温针灸治疗组改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01,有统计学差异;在改善腰部功能障碍方面,温针灸治疗组改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差异;在血清指标方面,两组炎性指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针灸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的文献逐年增加。2.针刺疗法是首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疗法,常配搭温针灸治疗。3.足太阳膀胱经是首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核心经络、依次为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督脉、足阳明胃经。4.委中穴是首选用穴、依次为环跳穴、肾俞穴、阳陵泉穴、对应腰夹脊穴;以委中穴+环跳穴+肾俞穴+阳陵泉穴+对应腰夹脊穴配穴最为常见。5.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定穴的选用依次排列为五腧穴、下合穴、八会穴、背俞穴、原穴、八脉交会穴和络穴,而郄穴和募穴较少使用。6.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温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改善患者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7.温针灸能有效的缓解腰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腰部功能障碍和血清指标方面,结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李涛[3](2021)在《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点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腰臀部软组织张力及痛点痛阈的改善作用,评价点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动物研究通过观察点穴手法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竖脊肌、腰椎间盘组织学影响,以及对腰椎间盘内Wnt3a、β-catenin、GSK-3 β及MMP-13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点穴疗法防治腰椎间退行性变的作用机理。研究一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以1:1 比例分为治疗组(点穴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法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1个月随访的时点,对两组患者ODI评分、软组织张力、痛点痛阈、VAS评分评定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两组入选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点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二分类资料的重复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安全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结果:1.疗程进行中,有2个病例脱落,最终86个病例进入数据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的基线情况,各评价指标治疗前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2周治疗,两组组内比较,OD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点,ODI和VAS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随访时点测评中,ODI及VAS评分的下降趋势减缓,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4.对0.5kg载荷下竖脊肌、臀大肌位移值的测量显示,两处软组织位移值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点,软组织位移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4周测量所得软组织位移值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量竖脊肌、臀大肌压痛点阈值结果显示,两组组内比较,压痛点痛阈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间点所测得痛阈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点痛阈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2周、治疗4周、1个月随访三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0DI和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脊肌、臀大肌的压痛点痛阈测量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点,治疗组痛点痛阈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4周时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而主体间效应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整体上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在痛点痛阈改善方面疗效相当。7.根据ODI评分综合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相当,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点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有效降低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提高压痛点痛阈值。点穴与传统手法整体上疗效相当,同时具有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提高痛点痛阈的临床疗效。实验二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 i 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0g,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剩余44只大鼠接受前肢截除手术。术后大鼠单笼饲养72小时,然后转到正常鼠笼中适应性饲养1周。1周后,将双足大鼠移至特制可调高组合鼠笼中饲养。空白组不接受手术和造模,在正常鼠笼中饲养。总造模时间为5个月。在造模第5个月的最后1周,从接受造模的44只大鼠中随机抽4只大鼠,取材腰椎间盘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行性改变,提示造模成功。2.干预措施在前肢截除手术后第6个月的第一天,将剩余4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各组根据对应干预措施开始进行干预,总干预疗程为3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穴组干预方法:将大鼠固定后,在腰阳关、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第四、第五腰椎夹脊穴(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双侧)穴位上实施模拟点穴手法,每穴5分钟,每日1次。实验人员在每次干预前均在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训练,使点穴压力和频率保持在适当范围。假手法组干预方法:将大鼠以相同形式固定后,不施力按压,每日1次。DKK-1组干预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KK-1(0.1 μ g/100g),每日1次。3.组织学评价采用H&E染色大鼠第二至第六腰椎节段的竖脊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L4/5椎间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肌肉组织和腰椎间盘的组织学改变,以Boos评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4.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测量并比较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方法对该通路的影响。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显着性,任意两组的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 s T2检验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白组大鼠,竖脊肌肌束排列规则、有序、较紧密,肌横纹可见,胶原纤维呈均匀卷曲状,定向束状排列。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模型组、假手法组、DKK-1组竖脊肌肌细胞明显增大。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大部分大鼠的竖脊肌肌束排列显着疏松,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明显疏散、扭曲,部分甚至出现断裂、挛缩等改变。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肌束排列较规则、有序、紧密,胶原纤维呈卷曲状,部分出现疏松、扭曲等改变。2.H&E染色下,空白组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清晰,软骨终板和髓核之间的边界清晰,大量的脊索细胞存在在髓核之中。模型组腰椎间盘高度下降,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之间发现了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大量减少。假手法组中髓核明显缩小,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大部分出现细微裂缝。点穴组部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层状结构出现紊乱和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轻度减少。同样,在DKK-1组中,髓核皱缩,脊索细胞的数量则轻度下降,但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结构完整,偶可见髓核和纤维环之间有小裂纹出现。以Boo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腰椎间盘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番红固绿染色下,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且肥大软骨细胞显着增多。两组软骨终板番红素0染色均变浅,提示软骨终板中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软骨终板细胞未见明显增殖、肥大。Boos评分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的软骨终板平均得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但点穴组和DKK-1组的Boos评分也显着低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软骨终板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4.免疫组织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内Wnt3a、β-catenin和MMP-13阳性显着表达。相反,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腰椎间盘内GSK-3 β呈弱阳性。点穴组和DKK-1组椎间盘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为弱阳性表达,但GSK-3 β则为强阳性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蛋白表达被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中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但GSK-3 β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点穴组和DKK-1组中,以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6.RT-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 mRNA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被显着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MMP-13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显着减少。结论:点穴能改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的竖脊肌和腰椎间盘退变状态,抑制腰椎间盘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蒋秋雯[4](2021)在《基于经筋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次临床研究是为了比较穴位埋线与普通针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的疗效差异,优化穴位埋线的治疗方案,同时观察穴位埋线在治疗LDH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收治了符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共60例,分为3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和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两组治疗所选择的穴位相同。研究期间,使用视觉模拟定级评分(VAS)及下腰痛评分法量表(JOA)对患者治疗前后及1月后随访时的病情进行评估,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和普通针刺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0.00%。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JOA评分升高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JOA评分和VA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月随访时,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JOA评分升高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JOA评分和VAS评分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及普通针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都有显着的疗效。但是从近期疗效观察来看,穴位埋线在改善腰椎活动、缓解疼痛方面比普通针刺效果较好,但两者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从远期治疗效果维持来看,穴位埋线与普通针刺相比,在维持改善腰椎活动、缓解疼痛方面,有明显优势,效果更稳定。
宋毛毛[5](2021)在《关刺法针刺腰骶部经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关刺法针刺腰骶部经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在宁夏中医研究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部病人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关刺法)和40例对照组(传统针刺法)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两组均选取腰骶部经筋的筋结点结合下肢常规取穴进行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治疗12次,中间休息1天。在治疗前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利用红外线热像仪进行对患者的腰骶部测量并分别记录患侧与健侧的温度差值、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后利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记录结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有无差异性。结果:(1)对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患侧与健侧的温度差值、VAS评分、JOA评分分别进行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两组治疗后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两种针刺方法均能够降低患侧与健侧的温度差值,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治疗效果,关刺法优于传统针刺方法(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降低,两种针刺方法均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关刺法优于传统针刺方法(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均提高,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关刺法优于传统针刺方法(P<0.05)结论:利用关刺法和传统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在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因而在以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可以参考应用。
陈梅[6](2020)在《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脐针结合普通针刺与单独使用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脐针作为附加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针灸治疗中是否更具有优越性,为脐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0例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脐针结合普通针刺)5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50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JOA(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MPQ)、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QOL-BREF)评估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不同时间点所得的量表评分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86例受试者完成了整个实验。对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定表、MPQ、WHQOL-BREF评分进行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组间具有可比性。将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定表、MPQ、WHQOL-BREF的评分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JOA评分和MPQ得分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比两组JOA评分差异,可以看出治疗组起效较快。在MPQ评分中,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对比也具有明显优势。在WHQOL-BREF各领域评分中,治疗组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整体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该病均显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分析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86.36%,对照组显效率为64.2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组较对照组在显效率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脐针结合普通针刺和普通针刺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和腰部活动能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两者均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2.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效果明显,在改善功能活动及生存质量方面起效较普通针刺快。3.脐针选穴较少,疼痛度小,患者易接受,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袁心恺[7](2020)在《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规范化治疗方案,观察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客观评价,为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提供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结束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的各项评分、JOA的综合评分、sEMG检测、TNF-α,IL-1β,CRP和SOD水平。分别评价两组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束后的疗效差异,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腰椎JOA评分、腰部外伤史及病变节段数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2.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3.VAS评分变化情况:临床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VAS积分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均优于治疗前,其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VAS积分较对照组改变明显,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4.JOA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两组JOA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组内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都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组间比较可知,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也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5.AEMG和MFs变化情况:经治疗,治疗组患者腰部多裂肌AEMG和MF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而对照组较治疗前也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腰部多裂肌肌力及疲劳度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6.TNF-α,IL-1β,CRP和SOD水平比较: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TNF-α,IL-1β,CRP和SOD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所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都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进行组间比较可知,治疗组所有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研究结论:本研究观察“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两组疗法改善症状、神经电生理及炎症指标水平等研究结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与电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显着疗效;(2)本研究显示麦肯基疗法可以协助针灸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减少经济负担,并能进一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其具有针对性强、治疗时间短和可操控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海文[8](2020)在《基于经筋理论探讨强刺激推拿和针刺治疗足太阳经筋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以经筋理论为基础探讨强刺激推拿和针刺治疗足太阳经筋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效果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两组:A组:小于4周41例。B组:大于4周35例。A、B两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强刺激推拿组与针刺组。所有患者均治疗4疗程:1次/2d,1周/疗程。A、B两组组内分别于治疗前及4周后进行评价,疗效评定量表采用VAS、JOA评分及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进行评价。结果:1.基线分析结果显示:A、B两组组内强刺激推拿组和针刺组的受试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果显示:(1)A组根据VAS、JOA评分及红外线热成像得出:两组组内前后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组根据VAS、JOA评分及红外线热成像得出:两组组内前后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以后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强刺激推拿组(P<0.05)。(3)在治疗4周内推拿组总有效率95.24%,针刺组总有效率95.00%;大于4周推拿组总有效率83.33%,针刺组总有效率94.12%。结论:1.强刺激推拿和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显着疗效。2.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小于4周,处于炎症阶段时,强刺激推拿和针刺治疗效果无显着差异。3.当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超过4周,处于慢性黏连时,针刺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强刺激推拿组。
张浩[9](2020)在《赵晓峰教授枕项区针刺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章旨在探讨分析枕项区针刺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作用,总结赵晓峰教授应用枕项区针刺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拓展枕项区针刺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为临床应用枕项区针刺治疗疾病提供借鉴。方法:1.通过研读经典及文献,总结出枕项区针刺的理论基础;2.通过跟师学习,记录跟师笔记,认真总结各类临床病案;3.通过汇总导师临床中应用枕项区针刺治疗各种疾病的病案,揣摩导师诊治思路与经验,梳理、总结出导师的思想脉络;4.通过与导师反复沟通交流,准确完整地总结出导师枕项区针刺的经验及学术思想。结果:1.简要整理出枕项区针刺的中西医理论基础;2.总结出导师应用枕项区针刺治疗各类疾病的经验;3.总结出导师在枕项区针刺方面的学术思想:(1)灵活运用针灸的治疗作用;(2)重视针刺手法;(3)强调整体观念。结论:通过总结赵晓峰教授枕项区针刺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发现枕项区针刺在临床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在脑病科、骨科、妇科、脾胃科、心身科等各科室的临床常见病中均可应用,且疗效显着,枕项区针刺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袁莉蓉[10](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二、电针足少阴经筋治疗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针足少阴经筋治疗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分组 |
2.3 治疗 |
3 观察指标 |
3.1 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
3.2 视觉模拟评分 |
3.3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案 |
5.1 晕针 |
5.2 断刀 |
5.3 血肿 |
5.4 感染 |
5.5 脊髓损伤 |
6 统计学方法与处理 |
7 结果与分析 |
7.1 基线资料分析 |
7.2 研究结果分析 |
7.3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LDH及血瘀证的认识 |
1.1 LDH的病名 |
1.2 LDH的病因病机 |
1.3 血瘀型 LDH的针刺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LDH的认识 |
2.1 LDH流行病学及危害 |
2.2 病因 |
2.3 发病机制 |
2.4 影像学表现 |
2.5 治疗方法 |
3 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依据 |
3.1 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特点 |
3.2 针刀的治疗作用 |
3.3 针刀治疗点的选择依据 |
3.4 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依据 |
4 结果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偏序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知识发现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针灸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1.1.1 针刺疗法 |
1.1.2 温针灸疗法 |
1.1.3 推拿疗法 |
1.1.4 电针疗法 |
1.1.5 其他疗法 |
1.1.6 近代名中医的治疗撷英 |
1.2 偏序结构图理论解读和运用 |
1.2.1 偏序结构图的原理 |
1.2.2 属性偏序结构图的解读方法 |
1.2.3 属性偏序结构的针灸学运用 |
第二章 属性偏序的研究与结果 |
2.1 文献的研究与方法 |
2.1.1 文献数据来源和策略 |
2.1.2 研究文献纳入标准 |
2.1.3 研究文献排除标准 |
2.1.4 数据处理与规范标准 |
2.2 属性偏序结构图和频次图的结果 |
2.2.1 年份与病频次图 |
2.2.2 学位论文与病的频次图 |
2.2.3 基于“病与治疗方案”属性偏序的知识发现 |
2.2.4 基于“经络与病”属性偏序的知识发现 |
2.2.5 基于“穴位与病”属性偏序的知识发现 |
2.2.6 十四经络穴位的频次分析 |
2.2.7 基于“原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的发现 |
2.2.8 部位取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2.2.9 基于“八会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 |
2.2.10 基于“下合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 |
2.2.11 基于“络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的发现 |
2.2.12 基于“八脉交会穴与病”属性偏序结构图的发现 |
2.2.13 五腧穴的频次分析 |
2.2.14 其他频次分析 |
2.3 阶段小结 |
第三章 临床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
3.1 临床研究方案与具体方法 |
3.1.1 样本量估算方法 |
3.1.2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3.1.3 病例的纳入标准 |
3.1.4 病例的排除标准 |
3.1.5 剔除、终止标准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
3.1.6 治疗组治疗方法 |
3.1.7 对照组治疗方法 |
3.1.8 治疗疗程安排 |
3.1.9 出现意外状况的处理 |
3.1.10 临床疗效评价 |
3.1.11 统计分析 |
3.2 临床研究数据的分析结果 |
3.2.1 临床受试者分布 |
3.2.2 基线人口学特征分析 |
3.2.3 两组病情程度治疗前组间比较分析 |
3.2.4 视觉模拟VAS定级算术均值评分比较分析 |
3.2.5 JOA腰痛疾患疗效算术均值评分比较分析 |
3.2.6 改良型ODI算术均值评分比较分析 |
3.2.7 白细胞介素-6 β(IL-6 β )指标算术均值评分比较 |
3.2.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标算术均值评分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偏序结构的知识发现 |
4.1.1 文献发表年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2 学校论文发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3 治疗方案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4 经络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5 穴位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6 十四经穴位的频数发现 |
4.1.7 原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8 部位取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发现 |
4.1.9 八会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10 下合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11 络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12 八脉交会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现 |
4.1.13 五腧穴的频次发现 |
4.1.14 其他频数分析发现 |
4.2 临床研究的讨论 |
4.2.1 组穴依据 |
4.2.2 探讨组穴治疗作用 |
4.3 创新点 |
4.4 不足与展望 |
4.4.1 不足之处 |
4.4.2 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1 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
1.1.2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假说 |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1 卧床休息 |
1.2.2 药物治疗 |
1.2.3 物理治疗 |
1.2.4 运动疗法 |
1.2.5 手术治疗 |
1.2.6 再生疗法 |
1.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关系 |
1.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关系 |
1.3.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的关系 |
1.4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1 中药方剂 |
1.4.2 推拿手法 |
1.4.3 针刺治疗 |
1.4.4 功法锻炼 |
1.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
1.5.1 正常椎间盘组织的结构和成分组成 |
1.5.2 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素 |
1.5.3 椎间盘退变的评价 |
1.5.4 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通路研究 |
1.6 中医药对椎间盘退变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实验研究进展 |
1.6.1 中药单体研究 |
1.6.2 中药复方研究 |
1.6.3 针刺 |
第二章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
2.1.4 合并用药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2.2.1 基线比较 |
2.2.2 各观察结果比较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制探讨 |
2.3.3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2.3.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2.3.5 安全性评价 |
2.4 创新点与不足 |
2.4.1 创新点 |
2.4.2 不足与展望 |
2.5 结论 |
第三章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饲养环境、条件和动物伦理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药物及试剂 |
3.2 造模及干预方法 |
3.2.1 IVDD模型造模方法 |
3.2.2 实验分组 |
3.2.3 干预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本取材 |
3.3.2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步骤 |
3.3.3 H&E染色实验步骤 |
3.3.4 番红固绿染色实验步骤 |
3.3.5 组织学评价方法 |
3.3.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3.3.7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
3.3.8 RT-qPCR实验方法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H&E染色和番红固绿结果 |
3.5.2 免疫组化结果 |
3.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5.4 RT-qPCR检测结果 |
3.6 讨论 |
3.6.1 点穴对大鼠退行性腰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
3.6.2 点穴对大鼠竖脊肌组织的影响 |
3.6.3 点穴对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6.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选择 |
3.7 创新点与不足 |
3.7.1 创新点 |
3.7.2 不足与展望 |
3.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基于经筋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1 病因病理 |
2.2 临床表现 |
2.3 发病机制 |
2.4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3.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经筋病的范畴 |
3.2 经筋理论阐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3.3 经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综合疗效判定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综合疗效分析 |
3.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
1.1 研究确立的背景 |
1.2 针刺方案的选择 |
1.3 取穴分析 |
1.4 埋线的角度、进针层次、操作手法的选择的原因 |
2.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 |
2.1 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探讨 |
2.2 临床应用 |
3. 研究结果讨论 |
3.1 治疗后JOA评分结果分析 |
3.2 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结果分析 |
3.3 疗效结果分析 |
3.4 1月后随访JOA评分分析 |
3.5 1月后随访VAS疼痛评分分析 |
3.6 1月后随访结果分析 |
3.7 研究结果总体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关刺法针刺腰骶部经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中止、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的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程 |
2.5 其他注意事项 |
2.6 异常情况和处理办法 |
2.7 安全性评价 |
3.评价指标 |
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5.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一、关刺法针刺腰骶部经筋的理论依据 |
1 中医对经筋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经筋的认识 |
二、关刺法治疗经筋病 |
2.1 中医对关刺法的认识 |
2.2 关刺法的临床应用 |
2.3 经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2.4 关刺法针刺腰骶部经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三、选穴依据 |
四、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五、疗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6)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一、概念及命名 |
二、流行病学特点 |
三、病因病机 |
四、诊断标准 |
五、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一、关于病名 |
二、病因病机 |
三、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 |
四、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
第三节 脐针疗法及其应用现状 |
一、脐针疗法的创立 |
二、脐针疗法的应用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
三、临床随机方案的实施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一节 本研究治疗中脐针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病理机制 |
第三节 穴位的选择依据 |
第四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五节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研究现状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腰部经络 |
1.5 中医治疗 |
1.6 针灸机理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研究现状 |
2.1 病因研究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脱落病例处理 |
3 治疗方法 |
3.1 对照组(电针) |
3.2 治疗组(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 |
3.3 伦理学问题 |
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4.1 一般指标 |
4.2 疗效评价指标 |
4.2.1 量表评分指标 |
4.2.2 sEMG检测 |
4.2.3 实验室指标 |
4.2.4 评分时间 |
4.2.5 安全性观察 |
4.3 疗效评定标准 |
5 统计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一般情况 |
6.2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
6.3 疗效指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立论依据 |
3.1.1 气滞血瘀型 |
3.1.2 经络基础 |
3.1.3 电针 |
3.1.4 麦肯基疗法 |
3.1.5 观察指标 |
3.2 研究结果分析 |
3.3 电针选穴分析 |
3.4 机理探讨 |
3.4.1 电针作用机理探讨 |
3.4.2 麦肯基疗法作用机理探讨 |
3.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经筋理论探讨强刺激推拿和针刺治疗足太阳经筋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赵晓峰教授枕项区针刺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枕项区针刺的理论基础 |
1 中医理论基础 |
2 现代理论基础 |
第二部分 枕项区针刺临床应用的验案举隅 |
1 验案一 |
2 验案二 |
3 验案三 |
4 验案四 |
5 验案五 |
6 验案六 |
7 验案七 |
8 验案八 |
9 验案九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赵晓峰教授枕项区针刺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枕项区针刺的临床应用 |
1 枕项区概述 |
2 枕项区的解剖及病理生理特点 |
3 枕项区针刺在临床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头病类 |
2 牙病类 |
3 耳病类 |
4 鼻病类 |
5 眼病类 |
6 咽喉病类 |
7 口病类 |
8 面病类 |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
11 不足 |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
1.1 李梴其人 |
1.2 李梴着作 |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
2.2 手阳明大肠经 |
2.3 足太阳膀胱经 |
2.4 足少阳胆经 |
2.5 手太阴肺经 |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
3.5 崇尚“易精简” |
3.6 重视针灸禁忌 |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
6 讨论 |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原始数据 |
个人简介 |
四、电针足少阴经筋治疗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刀配合改良式注射器抽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胡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偏序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知识发现与临床研究[D]. 朱俊发(CHOO CHUN HUAT).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李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经筋理论的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蒋秋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关刺法针刺腰骶部经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宋毛毛.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6]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陈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电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袁心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基于经筋理论探讨强刺激推拿和针刺治疗足太阳经筋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分析[D]. 刘海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赵晓峰教授枕项区针刺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D]. 张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