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玫瑰冠鸡与不同类型肉鸡肉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蓝富龄,资琼涛,李鹏,贺长青,曲湘勇,郭松长[1](2022)在《鸡部分质量性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鸡的质量性状不仅是品种或种群独有的代表特征,还通常被作为品种的标签性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质量性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的养鸡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如特色性状的建设,尤其是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与开发等。文章对鸡的蛋壳颜色种类、羽色、肤色、胫色、趾数、冠型这六个质量性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鸡质量性状的经济性研究提供参考,为各濒危品种的保种育种及特色质量性状的经济开发和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以及相关资源群体的构建提供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
胡波,陈若楠,杨朝永,孙杰[2](2021)在《不同饲养方式对玫瑰冠鸡快慢肌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玫瑰冠鸡快慢肌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本试验分别选择1、7、21、35、49、63和120日龄的散养和笼养玫瑰冠鸡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快慢肌纤维特性、肉品质和相关基因表达量,并进行快慢肌相关基因与肌纤维比例、肉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日龄增长,玫瑰冠鸡快、慢肌纤维直径呈不断增长趋势,35、49、63和120日龄间均存在差异(P<0.01);63、120日龄快肌纤维比例散养组小于笼养组(P<0.01),而慢肌纤维比例大于笼养组(P<0.05)。散养组肌肉中粗蛋白大于笼养组(P<0.01),系水力、硬度、弹性和恢复力大于笼养组(P<0.05),而粗脂肪低于笼养组(P<0.01),水分和pH低于笼养组(P<0.05)。快肌MYH1E、MYH1B、FWM和TNNI2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日龄逐渐上升,散养组慢肌MYH7、SM、PPARD和TNNT1基因的表达量大于笼养组。综上,散养玫瑰冠鸡可提高慢肌纤维比例、部分肉品质,降低了快肌纤维比例。
胡波,陈若楠,杨朝永,任嵩,张蕾,孙杰[3](2021)在《玫瑰冠鸡、科宝鸡的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玫瑰冠鸡、科宝鸡肌纤维发育规律和肉品质的特性,实验分别选择1、21、42、63日龄体重相近的玫瑰冠鸡、科宝鸡进行屠宰,每次屠宰的样本公母各7只,对肌纤维特性、肉品质进行测定并对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玫瑰冠鸡的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均低于科宝鸡(P<0.01),肌纤维密度高于科宝鸡(P<0.01);玫瑰冠鸡的pH、失水率低于科宝鸡(P<0.01),滴水损失率低于科宝鸡(P<0.05),而肉色、熟肉率高于科宝鸡(P<0.01),粗蛋白质、系水力高于科宝鸡(P<0.05);玫瑰冠鸡、科宝鸡的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肉色、系水力及肌内脂肪(IFM)呈负相关,与蒸煮损失率呈正相关,玫瑰冠鸡、科宝鸡的肌纤维密度与pH、IMF和系水力呈正相关。综上,玫瑰冠鸡、科宝鸡肌纤维特性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肌肉品质,玫瑰冠鸡的肌肉品质优于科宝鸡。
张蕾,任嵩,杨娴婧,孙杰,廖和荣[4](2020)在《基于RNA-Seq挖掘玫瑰冠鸡与科宝鸡胚胎期胸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挖掘玫瑰冠鸡与科宝鸡胚胎期胸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探讨2种鸡肌肉发育及肌内脂肪(IMF)沉积的分子遗传机理。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玫瑰冠鸡和科宝鸡胚胎期胸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进行筛选,通过GO富集和KEGG数据库对DEGs的功能进行注释与分析。结果显示:4个文库共鉴定到4 64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玫瑰冠公鸡胸肌和科宝公鸡胸肌中有1 909个显着表达的基因,以科宝鸡为参照,929个上调,980个下调;玫瑰冠母鸡胸肌和科宝母鸡胸肌中有2 734个显着表达的基因,其中1 444个上调,1 290个下调。经荧光定量PCR验证,选取的12个差异基因的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GO富集结果表明,MYL2调控骨骼肌的生长发育,MYOG参与肌细胞的形成与分化;ACACA、ACOX2和ACOX3参与脂肪酸代谢过程;Notch1参与了胚胎发育及脂肪分化相关过程。此外,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能量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mTOR)与肌肉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影响肌纤维的发育。细胞连接相关通路(局部粘附、ECM-受体互作)参与了肌肉脂肪代谢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鸡优质肉质性状相关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韦金兑[5](2020)在《清远麻鸡、广西麻鸡冠型生产性能及遗传规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鸡冠具有丰富表型变异,其不仅是重要的散热器官和作为衡量早熟的性状,也是重要的包装性状,在肉鸡生鲜转型上市中具有天然标识的重要作用。三叉冠是鸡冠的一种特殊冠型,其作为屠体的天然防伪标识,对其报道很少,特别是对其的分类、命名、各亚型的遗传规律以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试验通过在清远麻鸡和广西麻鸡保种群和专门化品系中调研,探究单冠和三叉冠的变异类型及分布比例,初步对其命名,通过8种不同交配类型的杂交试验,初步探究三叉冠性状的遗传规律;同时,试验研究了清远麻鸡单冠群体中不同冠齿群体的生产性能的差异,比较了三叉冠和单冠群体各阶段的生产性能的差异,为清远麻鸡和广西麻鸡丰富的鸡冠变异、三叉冠遗传的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加快组建麻鸡三叉冠新品系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对清远麻鸡的遗传改良和品牌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结果如下:对清远麻鸡和广西麻鸡单冠和三叉冠性状进行调研表明:清远麻鸡包括保种群和专门化品系,清远麻鸡总群体的单冠和分叉比例分别为94%和6%(其中三叉3.7%、左叉1.4%和右叉0.9%),其中保种群中单冠和分叉比例分别为96.6%和3.4%(其中三叉2.5%、左叉0.7%和0.2%),快羽系中单冠和分叉比例分别为94.5%和5.5%(其中三叉3.6%、左叉1.1%和0.8%),慢羽系中单冠和分叉比例分别为92.4%和7.6%(其中三叉4.4%、左叉2.1%和1.1%)。广西麻鸡单冠和分叉比例分别为94.2%和5.8%(其中三叉2.7%、左叉1.9%和右叉1.2%)。麻鸡中标准三叉冠的群体中三叉I型(48%)和三叉II型(52%)的比例接近1:1。总体看来,专门化品系开发中极好保存了鸡冠遗传多样性,初步认为可以通过群体扩繁,建立标准三叉冠麻鸡羽速自别雌雄配套系。对在不同品种单冠多样性的调研发现,清远麻鸡和广西麻鸡大冠齿数均以5齿为主,总冠齿数均以5、6、7齿为主;清远麻鸡不同冠齿数生产性能分析发现,以大冠齿数进行分组,不同大冠齿数公鸡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母鸡总体上以大冠齿数≥6的群体生产性能较好;以总冠齿数进行分组,母鸡也以总冠齿数为7群体的生产性能最好;不同冠齿数相关性中,母鸡的大冠齿数与42日龄体重极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161。通过各种交配类型的杂交试验进行多种推理和假设,结果发现三叉基因型为Sss1s1、SSs1s1、ss S1S1、ss S1s1和sss1s1,非三叉基因型为SSS1S1、Ss S1S1、SSS1s1和Ss S1s1最能符合交配试验后代的分布比例,但该假设未能很好解析左叉和右叉等冠型的遗传规律,推测三叉冠是多基因遗传控制的性状。通过对清远麻鸡不同冠型间各阶段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冠型间清远麻鸡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中期的冠高、冠长和肉垂长等指标。总体来看,三叉冠性状对于清远麻鸡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但还应加强对早熟性状的选育。通过对清远麻鸡不同冠型的体重与早熟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冠型各日龄公鸡的冠高、冠长和肉垂长之间均呈较高程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98~0.763之间;各冠型各日龄母鸡体重与冠高、冠长和肉垂长之间均呈较高程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0~0.928之间。
任嵩,张蕾,杨娴婧,廖和荣,孙杰[6](2019)在《鸡胚发育早期肌肉中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鸡胚胎发育早期肌肉中脂肪沉积的变化规律,试验选择玫瑰冠鸡和科宝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613胚龄腿肌、胸肌组织压片和油红O染色,结合Image J软件统计分析肌肉中脂滴沉积量。结果表明:两种鸡腿肌均在7胚龄(E7)开始出现脂肪沉积,胸肌则在8胚龄(E8)开始出现脂肪沉积,玫瑰冠鸡腿肌在E8、E10、E11和E12胚龄的脂滴沉积量均极显着高于科宝鸡(P<0.01),E9期显着低于科宝鸡(P<0.05);玫瑰冠鸡胸肌在E10期和E11时的脂滴沉积量显着低于科宝鸡(P<0.05),在E12期极显着高于科宝鸡(P<0.05)。玫瑰冠鸡腿肌和胸肌E13期的脂滴沉积量均极显着低于科宝鸡(P<0.01),且两种鸡腿肌的脂滴含量达到最低,而胸肌则达到最高。综上所述,鸡胚胎发育早期腿肌中的脂肪沉积早于胸肌,两种鸡腿肌的脂肪沉积量随胚龄增长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且玫瑰冠鸡在E12期前大多高于科宝鸡,两种鸡胸肌的脂肪沉积量随胚龄增长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
曹少奇,张梅,张苗苗,赵宗胜,黄涛,李岩,孙杰,张金生,李坚,廖和荣[7](2019)在《巨型玫瑰冠鸡ADSL基因表达及其与IMP的相关分析》文中提出为探讨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在巨型玫瑰冠鸡胸肌与腿肌中的表达以及与肌苷酸(IMP)的关系,研究ADSL基因对巨型玫瑰冠鸡肌肉中鲜味物质的影响作用。本试验采集巨型玫瑰冠鸡与良凤花鸡在不同周龄(2、4、6、8、10、12周龄)的胸肌、腿肌组织样品共96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巨型玫瑰冠鸡与良凤花鸡不同生长阶段组织中ADSL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种鸡12周龄的胸肌与腿肌的IMP含量。结果表明:巨型玫瑰冠鸡与良凤花鸡的胸肌中ADSL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周龄、4周龄时巨型玫瑰冠鸡的表达量远高于良凤花鸡(P<0.01),10周龄时两品种间表达量呈差异显着水平(P<0.05);两品种鸡腿肌中ADSL基因的表达均呈波动性变化,且都在8周龄时最低、10周龄时最高;ADSL基因表达量与肌肉中的IMP含量显着正相关。因此,可将ADSL基因作为巨型玫瑰冠鸡肌肉中鲜味物质性状选育的候选基因。
杨娴婧[8](2018)在《影响鸡肌内脂肪沉积相关miRNA的筛选与鉴定》文中指出目的:肌内脂肪(IMF)作为影响肌肉风味的重要物质,其含量对肉质的影响极为显着,是评价肉制品优劣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对于鸡胚胎发育早期IMF沉积相关的miRNA及其靶基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胚胎发育早期的玫瑰冠鸡和科宝鸡腿肌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与IMF沉积相关的关键miRNA及其靶基因,并研究其涉及的通路及生物学过程,以期探明肌内脂肪(IMF)对肌肉风味调控的分子机理,利用miRNAs靶向干预IMF沉积相关基因,为提高肌肉风味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采用索氏提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试剂盒法分别测定两种鸡肌肉中肌内脂肪、肌苷酸和氨基酸、还原糖和硫胺素的含量;(2)通过对两种鸡肌肉压片的组织学观察,确定两种鸡腿肌和胸肌脂滴开始沉积的时间点;(3)构建两种鸡腿肌的小RNA文库,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用Real-time-qPCR验证库的可靠性;(4)采用miRanda、PITA和RNAhybrid软件预测gga-miR-3532-5p的靶位点,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对其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进行鉴定。结果:(1)玫瑰冠鸡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科宝鸡(P<0.05);玫瑰冠鸡的肌苷酸(IMP)和矫正肌苷酸(IMPc)含量均高于科宝鸡;玫瑰冠鸡的硫胺素、还原糖含量高于或者持平于科宝鸡;玫瑰冠鸡的肌内脂肪(IMF)含量大部分高于科宝鸡;总体来说,玫瑰冠鸡肉品质风味较科宝鸡更优。两种鸡母鸡的五种风味物质含量部分高于公鸡。两种鸡肌肉IMF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部分呈上升趋势。(2)两种鸡腿肌均在胚胎发育第7天开始有脂滴沉积,胸肌均在胚胎发育第8天开始有脂滴沉积,腿肌发育早于胸肌;肌肉中脂滴沉积随胚龄增加呈―波浪状‖变化趋势;玫瑰冠鸡脂滴沉积量大于科宝鸡,但沉积速率低于科宝鸡。(3)miRNA测序结果发现:玫瑰冠公鸡的腿肌vs科宝公鸡的腿肌(MGT vs KGT)库共得到差异表达显着的miRNAs 306个(其中154个上调、152个下调),包括已知miRNAs 273个,新预测miRNAs 33个;玫瑰冠母鸡的腿肌vs科宝母鸡的腿肌(MMT vs KMT)库共得到差异表达显着的miRNAs 335个(其中171个上调、164个下调),包括已知miRNAs 286个,新预测miRNAs 49个。GO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主要涉及胚胎发育过程和PPAR信号通路(PPAR signaling pathway)等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信号通路。对库中6个差异表达显着miRNA的qRT-PCR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4)筛选到与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gga-miR-3532-5p及其靶基因FABP5,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鉴定显示,gga-miR-3532-5p极显着的抑制了FABP5-3’-UTR区的报告基因活性,使荧光素酶活性下调19.2%(P<0.01)。说明gga-miR-3532-5p与FABP5基因存在靶向关系,并抑制其表达。结论:(1)玫瑰冠鸡的营养价值及肌肉风味优于科宝鸡,且母鸡均稍优于公鸡。(2)腿肌在胚胎发育第7天开始有脂滴沉积,胸肌在胚胎发育第8天开始有脂滴沉积,胚胎发育第7天可以作为研究脂滴开始沉积的关键点。(3)两种鸡腿肌的miRNA文库构建成功,分析获得了表达差异显着的miRNAs,其中MGT vs KGT库306个,MMT vs KMT库335个。(4)证明了FABP5是gga-miR-3532-5p的靶基因,推测gga-miR-3532-5p可能通过作用于FABP5基因,参与IMF沉积负调控。
张梅[9](2018)在《玫瑰冠鸡的冠型鉴定及FABP和ADSL基因与肉品质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玫瑰冠鸡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巨大的桑葚状冠形更是引人注目,是弥足珍贵的家禽育种素材,有望培育成优质新疆地方品种(配套系)鸡。本研究以玫瑰冠鸡为材料,良凤麻鸡为参照,探讨影响肌肉品质相关基因的遗传特点,寻找可用于玫瑰冠鸡辅助育种的分子标记,为玫瑰冠鸡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DNA分子标记法对玫瑰冠冠型性状进行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AMP、IMP、HYP含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索H-FABP、A-FABP、ADSL基因在其生长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规律,SSCP技术检测H-FABP、A-FABP、ADSL基因的SNPs位点,并与玫瑰冠鸡的肌肉品质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对玫瑰冠性状与单冠性状进行基因型分子鉴定发现:存在RR、RS、SS三种基因型,并用传统的测交方法对分子标记的结果进行效果评价,F1代的冠型结果表明,测交与分子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2)肌肉常规营养分析表明:玫瑰冠鸡的胸肌、腿肌IMF含量分别显着高于良凤麻鸡(P<0.05);呈味物质测定显示:良凤麻鸡的胸肌AMP含量极显着高于玫瑰冠鸡的胸肌、腿肌(P<0.01),IMP含量则以玫瑰冠鸡的胸肌最高,并极显着高于其腿肌以及良凤麻鸡的胸肌、腿肌(P<0.01),且玫瑰冠鸡的腿肌HYP含量极显着高于其胸肌以及良凤麻鸡的胸肌(P<0.01),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3)qRT-PCR检测结果表明: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随周龄增加而减少,与两品种鸡的胸肌、腿肌IMF含量呈现负相关,但未达到显着水平;A-FABP表现为上升趋势,并与肌肉的IMF含量呈显着正相关;ADSL基因的表达则呈波动性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有所下降,最终表达量回升至较高水平,与肌肉的IM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SSCP技术检测到H-FABP(T-632C、G-747A、G-896A)、A-FABP(A-1765G、G-1978A)、ADSL(A-4677G、T-5611A、C-8335T、T-15008C、G-15484A)SNPs位点,H-FABP、A-FABP基因与IMF含量的关联分析表明:T-632C、G-896A、A-1765G SNP位点对两品种鸡的胸肌、腿肌IMF含量有显着影响,AB、BB型分别为该位点的优势基因型,将两个基因的有利基因型合并后,ABBB聚合基因型的腿肌IMF含量最高,并显着高于AAAA、AAAB、BBAA型个体(P<0.05)。结论:可用分子鉴定法代替传统的测交法用于玫瑰冠鸡冠型性状的选择;玫瑰冠鸡的肌肉品质整体优于良凤麻鸡,A-FABP、ADSL基因的表达与肌肉的IMF、IM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T-632C、G-896A、A-1765G多态位点与玫瑰冠鸡肌肉的IMF含量存在显着关联性,其优势合并ABBB基因型聚合个体的腿肌IMF含量最高,可将这些位点作为与玫瑰冠鸡肌肉品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应用玫瑰冠鸡的选育。
周志楠,毛海彭,丁秋芸,吴昌炽,冯振华,张梅,张苗苗,孙杰,廖和荣[10](2018)在《巨型玫瑰冠鸡H-FABP、A-FABP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肌内脂肪含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和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与巨型玫瑰冠鸡生长发育及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关系,研究H-FABP、A-FABP基因对巨型玫瑰冠鸡IMF含量和腹脂沉积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采集了巨型玫瑰冠鸡与良凤花鸡在不同周龄(2、4、6、8、10、12周龄)的腹脂、心肌、胸肌、腿肌组织样品共48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巨型玫瑰冠鸡与良凤花鸡不同生长阶段组织中H-FABP、A-FABP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并采用索氏浸提法测定了两种鸡12周龄的胸肌与腿肌的IMF含量。结果表明,巨型玫瑰冠鸡与良凤花鸡的H-FABP、A-FABP基因mRNA在腹脂、心肌、胸肌和腿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两种鸡H-FABP基因mRNA在心肌组织中高度表达,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在胸肌、腿肌组织中中度表达,而A-FABP基因相反,推测H-FABP基因主要在肌肉组织中表达,而A-FABP基因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良凤花鸡生长速度高于巨型玫瑰冠鸡;巨型玫瑰冠鸡的腹脂率均低于同性别的良凤花鸡,但胸肌、腿肌的IMF均高于同性别的良凤花鸡,表明巨型玫瑰冠鸡的肉品质优于良凤花鸡。本试验结果为巨型玫瑰冠鸡H-FABP、A-FABP基因分子选育奠定了基础。
二、玫瑰冠鸡与不同类型肉鸡肉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玫瑰冠鸡与不同类型肉鸡肉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鸡部分质量性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鸡质量性状研究的意义 |
2 鸡具有经济效益的质量性状 |
2.1 蛋壳色种类 |
2.2 羽色 |
2.3 肤色 |
2.4 胫色 |
2.5 趾数 |
2.6 冠型 |
2.7 实际生产中应用于自别雌雄的质量性状 |
2.7.1 羽色自别 |
2.7.1. 1 金银羽色 |
2.7.1. 2 芦花与非芦花羽色 |
2.7.2 羽速自别 |
2.7.3 胫色自别 |
3 结语与展望 |
(2)不同饲养方式对玫瑰冠鸡快慢肌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快、慢肌纤维组织学测定 |
1.4 肉品质和肌肉质构特性测定 |
1.5 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1.6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玫瑰冠鸡快、慢肌纤维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2.2 不同饲养方式下玫瑰冠鸡快、慢肌纤维直径比较 |
2.3 不同饲养方式下玫瑰冠鸡快、慢肌纤维比例分析 |
2.4 不同饲养方式下玫瑰冠鸡的肉品质及肌肉质构特性 |
2.5 快肌MYH1E、MYH1B、FWM和TNNI2基因的m RNA表达量分析 |
2.6 慢肌MYH7、SM、PPARD和TNNT1基因的m RNA表达量分析 |
2.7 快、慢肌相关基因表达量与肌纤维比例的相关性 |
2.8 快、慢肌相关基因表达量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不同饲养方式对玫瑰冠鸡肌纤维类型发育的影响 |
3.2不同饲养方式对玫瑰冠鸡肉品质性状的影响 |
3.3 不同饲养方式对玫瑰冠鸡快慢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 快慢肌相关基因表达量与肌纤维比例、肉品质性状的关系 |
4 结论 |
(3)玫瑰冠鸡、科宝鸡的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肌肉品质测定 |
1.4 肌肉组织学特性测定 |
1.4.1 石蜡切片和HE染色 |
1.4.2 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的测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玫瑰冠鸡、科宝鸡腿肌、胸肌的肌纤维特性 |
2.3 玫瑰冠鸡、科宝鸡的肌肉品质分析 |
2.4 玫瑰冠鸡、科宝鸡腿肌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的相关性 |
2.5 玫瑰冠鸡、科宝鸡胸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玫瑰冠鸡、科宝鸡的肌纤维特性 |
3.2 玫瑰冠鸡、科宝鸡的肉品质性状分析 |
3.3 玫瑰冠鸡、科宝鸡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的相关性 |
4 结论 |
(4)基于RNA-Seq挖掘玫瑰冠鸡与科宝鸡胚胎期胸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RNA提取、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 |
1.3 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 |
1.4 SNP及可变性剪切分析 |
1.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1.6 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分析 |
1.7 测序结果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数据质量 |
2.2 SNP及其可变剪接 |
2.3 差异表达基因 |
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 |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
3 讨 论 |
(5)清远麻鸡、广西麻鸡冠型生产性能及遗传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黄羽肉鸡的产业概况 |
1.2 鸡冠性状的研究进展 |
1.2.1 鸡冠的分类 |
1.2.2 鸡冠发育和组织学结构 |
1.2.3 鸡冠冠型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4 鸡冠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麻鸡单冠和三叉冠性状表型多样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饲养管理 |
2.1.2 清远麻鸡与广西麻鸡各冠型的鉴定方法与命名 |
2.1.3 清远麻鸡与广西麻鸡冠齿的统计方法及性能测定 |
2.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麻鸡三叉冠形态观察 |
2.2.2 清远麻鸡和广西麻鸡三叉冠性状多样性的分类 |
2.2.3 清远麻鸡单冠多样性的调研 |
2.2.4 清远麻鸡不同冠齿数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麻鸡三叉冠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交配设计 |
3.1.2 试验日粮 |
3.1.3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
3.1.4 表型的追踪观察 |
3.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冠型与性别间的关系 |
3.2.2 冠型各交配组合间的关系 |
3.2.3 假设三叉冠型由常染色体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
3.2.3.1 冠型性状的双显性与双隐性 |
3.2.3.2 上位作用 |
3.2.3.3 重叠作用 |
3.2.3.4 互补作用 |
3.2.3.5 假设冠型性状由特定的基因控制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冠型清远麻鸡的生产性能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指标测定 |
4.1.2 指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4.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不同生长阶段三叉冠与单冠体重及体尺的比较 |
4.2.2 不同生长阶段三叉冠与单冠早熟性状的比较 |
4.2.3 不同冠型清远麻鸡体重和早熟性状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6)鸡胚发育早期肌肉中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组织压片制作 |
1.2.2 油红O染色 |
1.2.3 镜检 |
1.2.4 脂滴数量统计 |
1.3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鸡腿肌脂滴沉积变化规律 |
2.2 两种鸡胸肌脂滴沉积变化规律 |
3 讨论 |
4 结论 |
(7)巨型玫瑰冠鸡ADSL基因表达及其与IMP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日粮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样品收集 |
1.3.2 总RNA提取和反转录 |
1.3.3 引物设计 |
1.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4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DS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测定 |
2.2 IMP含量的测定 |
2.3 候选基因mRNA表达量与IMP含量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8)影响鸡肌内脂肪沉积相关miRNA的筛选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常用缩写词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背景及其进展 |
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内容 |
试验一 玫瑰冠鸡和科宝鸡肌肉营养价值及风味的研究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试验二 鸡胚胎发育早期脂滴沉积规律研究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试验三 玫瑰冠鸡、科宝鸡肌肉组织差异表达miRNAs的筛选与验证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试验四 gga-miR-3532-5p与FABP5的靶向关系鉴定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数据处理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第四章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玫瑰冠鸡的冠型鉴定及FABP和ADSL基因与肉品质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冠型简介 |
2.2 玫瑰冠鸡简介 |
2.3 良凤花鸡简介 |
2.4 肉品质的相关研究 |
2.5 产肉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2.6 分子标记与家禽育种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玫瑰冠鸡冠型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二 玫瑰冠鸡肉品质性状的测定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三 H-FABP、A-FABP、ADSL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四 候选基因多态性与IMF含量的关联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10)巨型玫瑰冠鸡H-FABP、A-FABP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肌内脂肪含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日粮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样品采集 |
1.2.2 IMF含量测定 |
1.2.3 总RNA提取与cDNA的合成 |
1.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H-FABP、A-FABP基因mRNA表达量分析 |
2.1.1 腹脂 |
2.1.2 心肌 |
2.1.3 胸肌 |
2.1.4 腿肌 |
2.2 巨型玫瑰冠鸡与良凤花鸡胸肌、腿肌的IMF含量和腹脂率 |
3 讨论 |
3.1 巨型玫瑰冠鸡、良凤花鸡H-FABP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发育性变化 |
3.2 巨型玫瑰冠鸡、良凤花鸡A-FABP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发育性变化 |
3.3 巨型玫瑰冠鸡、良凤花鸡肌肉中IMF含量和腹脂率 |
4 结论 |
四、玫瑰冠鸡与不同类型肉鸡肉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鸡部分质量性状的研究进展[J]. 蓝富龄,资琼涛,李鹏,贺长青,曲湘勇,郭松长. 中国家禽, 2022(01)
- [2]不同饲养方式对玫瑰冠鸡快慢肌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影响[J]. 胡波,陈若楠,杨朝永,孙杰. 中国畜牧杂志, 2021(10)
- [3]玫瑰冠鸡、科宝鸡的肌纤维特性与肉品质分析[J]. 胡波,陈若楠,杨朝永,任嵩,张蕾,孙杰. 中国畜牧杂志, 2021(09)
- [4]基于RNA-Seq挖掘玫瑰冠鸡与科宝鸡胚胎期胸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J]. 张蕾,任嵩,杨娴婧,孙杰,廖和荣. 江苏农业学报, 2020(05)
- [5]清远麻鸡、广西麻鸡冠型生产性能及遗传规律分析[D]. 韦金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6]鸡胚发育早期肌肉中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J]. 任嵩,张蕾,杨娴婧,廖和荣,孙杰. 中国家禽, 2019(23)
- [7]巨型玫瑰冠鸡ADSL基因表达及其与IMP的相关分析[J]. 曹少奇,张梅,张苗苗,赵宗胜,黄涛,李岩,孙杰,张金生,李坚,廖和荣. 中国家禽, 2019(06)
- [8]影响鸡肌内脂肪沉积相关miRNA的筛选与鉴定[D]. 杨娴婧.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9]玫瑰冠鸡的冠型鉴定及FABP和ADSL基因与肉品质的关联分析[D]. 张梅.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10]巨型玫瑰冠鸡H-FABP、A-FABP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肌内脂肪含量研究[J]. 周志楠,毛海彭,丁秋芸,吴昌炽,冯振华,张梅,张苗苗,孙杰,廖和荣.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