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2(第22卷)1-4总目录

《固态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2(第22卷)1-4总目录

一、《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2年(第22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孙丹丹[1](2015)在《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语运动的开展,我国进入现代辞书出版时期。自此以来,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发展走过了百年历程,出版了汉语知识辞书11080多部。如果加上汉语语文辞书和外语辞书,已达2万多部。从出版规模看,我们可以算得上辞书大国了。然而,我国还不是辞书强国。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及文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辞书强国梦”。因此关于汉语辞书编纂出版问题和发展对策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为了探讨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对策,需要回顾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演进过程,总结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并藉此分析我国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汉语知识辞书研究的意义,知识辞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主要阐述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现状、理论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第三章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在引进国内外主要的知识辞书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已有辞书理论和知识辞书信息库中的知识辞书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简约分类体系。第四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我们把进入现代出版时期的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期(1912-1948),转折期(1949-1977),繁荣期(1978-2000),新世纪(2001-2012)。第五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辞书内部世界、语言世界、辞书外部世界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我国知识辞书经历了由起步期草创既成、随着建国后辞书出版政策的变化而转折、逐步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的。汉语知识辞书理念由朦胧到清晰、类型从无到有、品种由少到多、理论由粗浅到成熟、体例由略到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七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本文主要从学术界、出版社、教育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叶民[2](2014)在《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教育的环境正在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工程教育的模式正处在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转换的当口,涌现了以CDIO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模式。实现工程教育范式转换需要一个集成相关政策的范式转换平台,因此,研究、构建面向中国国情的适应性转换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逻辑背景下,借助历史文献法和基于扎根理论的NVivo软件工具,挖掘出转换平台的构成要素和环境支撑要素,成功构造出一个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并为该平台运作提出应予把握的策略和政策建议。本文工作与其说是为CDIO模式量身打造的,不如说是为整体工程教育范式建构的,CDIO模式只是选出的引子。如何选择若干影响因子作为工程教育模式转换平台的支撑要素是构筑转换平台的关键。本文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回顾,运用工程问题求解思路寻找要素挖掘和政策调整的方向。本文从工程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工程教育从“技术范式”到“科学范式”、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的两次范式转移或两次革命;尤其是探讨分析当代工程教育转型(第二次工程教育革命)的社会背景与改革实践,认识工程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变革驱动力,揭示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社会必然性。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阐述了“工程范式”转型过程中的若干模式创新——如整体的工程教育、大E的工程等,介绍了多个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最佳实践;详细讨论了CDIO模式的产生、发展背景和丰富内涵,介绍了CDIO模式在中国的试点实践,展示了CDIO作为当前工程教育“二次革命”中崛起的一种典型创新模式应运而生的理论营养、实践土壤,揭示了CDIO模式丰富的创新内涵与时代价值。在转型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回顾中,为CDIO范式转换平台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为对CDIO转换平台要素的科学挖掘和平台合理构建,本研究采用国际上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流行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上的NVivo软件。本研究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共三级编码,对能体现工程教育范式转型研究主题的权威性、代表着国际社会主流意见的21篇典型文献(其中英文18份,中文译本3份)进行了深入挖掘;根据研究主题的故事线抽象出的8个选择性编码,进而根据扎根理论,从编码的理论结果中揭示了CDIO转换平台的5大构成要素和3大环境支撑要素。它们分别是重构本科课程计划、工程师资的认可与激励、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评价与激励、大学文化变革,以及国家战略、财政支持、变革的社会共同参与。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对5大要素在平台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实现方式与侧重,以及构建过程中的理论准备和具体操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设意见,并给出了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框架,其中课程设置是实现转换平台的核心内容,师资政策是实现转换平台的关键与瓶颈,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难点,学业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变革的重点,大学文化环境的变革在平台重构中起到基础和保障作用。本文阐述了转换平台的政策蕴含,即平台目标的明确性、平台架构的系统性、平台要素的关联性。通过对转换平台的运行与政策环境的梳理分析,揭示了有效运行CDIO转换平台必须把握好的三个应用策略,即:1)变革要选择“先自上,再上下互动”;2)高校要综合判断、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不同定位、不同的行业需求、不同的学科专业特征,可选择选择C、D、I、O不同侧重的模式;3)高校要拿出变革勇气,但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变革力度和进度节奏。最后,分别向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管理部门提出宏微观政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资源分配政策、评价与考核、激励政策、日常管理政策等。本文工作为工程教育的范式转换提供了新的认知,为成功借鉴CDIO模式的政策设计提供新的方法论运用;由此建构的中国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对相关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了可作参考的分析与解题框架,为中国高校有效组织和实施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提高中国工程师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封常青[3](2011)在《空间暗物质探测卫星量能器读出电子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结果表明,人类现有的标准物理模型可以解释的普通物质只占整个宇宙的很小部分,其余的宇宙成分则全为暗物质和暗能量。但是,除引力效应外,人类对暗物质所知甚少,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和研究意味着对现有物理学模型的突破,很可能导致物理学的新革命。?到空间观测暗物质粒子衰变或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普通粒子,如伽玛射线、电子和正电子、反质子等,是暗物质粒子探测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国际物理学界的热点和前沿。国际上已开展的相关实验有ATIC高空气球(美国)、PAMELA卫星(意大利)、Fermi卫星(美国)等,正在筹建或即将发射的有CALET空间探测器(日本)、AMS02空间探测器(美国)等。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领衔提出的空间暗物质探测小卫星计划,希望由我国建造和发射科学卫星,通过在空间观测高能电子(包括正电子)和伽玛射线能谱,来找到暗物质粒子的存在证据。在该卫星中,最为关键的设备是电磁量能器,用于实现5 GeV-10 TeV大动态范围高能宇宙线(电子、正电子、伽玛射线等)能谱测量。为了使量能器实现5 GeV-10 TeV的动态范围设计指标,要求其读出电子学系统具有1728路信号通道,每路电子学通道的动态范围达到近千倍。除此之外,作为卫星载荷的电子设备,必须满足低功耗、高可靠性等诸多苛刻要求。本论文将讨论该卫星量能器的读出电子学系统,包括其电荷测量技术路线、前端电子学和数据获取系统的设计细节,并对电子学系统的互连总线、可靠性等其它方面进行探讨。本论文的前两章主要对暗物质空间探测的物理背景、暗物质探测卫星及其电磁量能器的设计方案进行介绍。?根据探测器总体方案,量能器将由576块BGO晶体组成,使用R5611光电倍增管对晶体单元进行信号输出。为了扩展动态范围,将光电倍增管的三个打拿极信号引出,分别接到3路电子学通道进行电荷测量。本论文的第三章主要对电荷测量的技术细节进行探讨,包括其前置放大、模拟调理、数字化等环节的讨论,以及对电荷-电压转换、电荷-时间转换、波形采样这三种电荷测量的技术路线进行比较分析。并认为传统的电荷-电压转换技术路线,以及基于该技术路线的ASIC芯片更能适应空间粒子物理实验电子学系统高集成度、低功耗、高可靠的需求。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最终选择的、采用VA32HDR14.2 ASIC芯片的前端电子学电荷测量方案。为了对该方案进行验证,设计了相应的原理验证电路,并进行了电子学和探测器联调测试。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介绍了空间暗物质探测卫星地面原型系统的读出电子学设计,这也是本论文工作的重点。在第四章所介绍的原理验证电路的基础上,针对卫星原型系统探测器的需求,设计了地面原型探测器的读出系统。该读出系统由6个前端电子学模块(FEE)、2个数据获取模块(Sub-DAQ)及相应的电子学数据获取软件组成。其中前端电子学模块负责探测器信号的电荷测量,采用多片VA32HDR14.2 ASIC芯片级联读出,以满足高集成度、低功耗的设计需求。数据获取模块主要负责FEE的数据读出和控制、触发的产生、以及与数据获取计算机的接口。在这几章中,对该读出电子学系统的硬件模块、系统互连总线以及数据获取软件的实现细节进行了介绍。第八章介绍地面原型系统读出电子学的误差分析和测试,测试工作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实验室环境下的电子学测试,以及实验室环境下的探测器联调测试。其中电子学测试主要利用可编程的信号发生器和前端电子学自身的刻度电路来产生电荷脉冲,以模拟探测器信号,测试电子学系统的读出功能及其线性、噪声、稳定性、串扰等指标。探测器联调测试包括晶体测试平台的宇宙线实验,以及原型系统的宇宙线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目前的读出电子学方案总体上可以满足原型系统的读出需求。考虑到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可靠性是卫星载荷最为关键的指标。因此在本论文的第九章,对卫星电子学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针对下一步的卫星初样和正样阶段的需求,提出了电子学辐照测试实验的初步考虑。

李辉[4](2010)在《基于CMOS相机的微卫星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敏感器是航天姿态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测量部件,是在航天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敏感器。低功耗、轻质量以及高精度是对太阳敏感器的基本要求。由于传统的太阳敏感器采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作为图像传感器,需要复杂的外围时序电路和电源模块,使得太阳敏感器的质量、功耗难以进一步降低。随着卫星向着微小型、甚至纳卫星皮卫星方向的发展,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开展了将高端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有源像素传感器应用于太阳敏感器的探索。本文提出了基于CMOS相机的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的设计方案,方案主要由PAL(Panoramic Annular Len,全景环形镜头)、CMOS相机模组以及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组成。其中浙江大学自行研制的全景环形光学镜头可在360°内一次凝视成像,具有景深大、图像处理全景化等特性,比一般镜头的视场更大。提出了基于全景环形镜头的太阳敏感器的姿态测量原理,先根据“灰度门限法”对全景图像进行二值化,找到图像的边界点,再运用改进的八邻域边界跟踪算法找到满足周长的太阳轮廓曲线,然后找到离探测器光敏面中心最远和最近的两个点,计算出太阳相对于卫星本体坐标系的位置。该算法能有效去除噪声和不封闭曲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详细介绍了算法的分析设计过程,以及基于特定FPGA芯片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体系结构实现方法。系统验证采用了内嵌PowerPC405的Xilinx Virtex-ⅡPro器件,其中主要姿态测量算法通过PowerPC核软件实现,数值计算和存储管理等采用FPGA可编程逻辑实现。另外,本文还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使用Matlab和Verilog HDL混合仿真的方法对系统的设计模块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案满足小型化、低功耗等微小卫星应用需求。

张珣[5](2008)在《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文中提出人体脉象源于心动,是反映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之一。在脉波搏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不仅古代中医很早就已靠号脉来诊病,国外也远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关于检测人体脉波的记载。中医着作《内经》、《脉经》和《濒湖脉学》等是古代脉诊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无创检测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分析技术也已经从定性走向了定量。相关研究已不限于传统中医理论,正在向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血流动力学、计算机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这使得脉学研究已逐步成为一门系统工程。在当前的脉象检测技术中,脉象传感器的设计与脉象信息的分析是二个关键。传感器设计主要有两方面不足,一是脉象信息的采集手段比较单一,传感器一般只局限于对压力脉搏图的描记,尚不能实现脉象信息三维的、动态的采集;二是检测以接触式压力传感器为主,不仅对脉象有干扰,而且精度低,稳定性差,这对于静脉波的检测尤为突出。本文在此基础上,首先较深入地讨论了激光法进行脉象非接触检测的原理,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针对右心系统脉象检测和研究的重要性。首次针对右心系统选择以右中心静脉处的右“三脉球"(即右颈内静脉、右颈外静脉和右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的膨大球囊状管)作为理想的激光静脉信号采样点,并且系统地探讨了激光脉象检测技术的相关问题,创新设计了三种较为实用的非接触激光脉象传感器,可以解决“呼吸干扰”等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此后,本文针对“三脉球”静脉波进行了数学描述与分析,提出了逐波分段归一化方法,通过高斯函数进行了静脉波拟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描述了静脉波及其特征点的生理内涵。这为静脉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在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中,由张大祥首创的“脉图法”被视做一个阶段性标志。本文在张大祥及其团队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精细脉象呈现的病理突变,引入了多尺度小波等非线性方法来研究多维信号的提取、特征点自动捕捉、定位和分析。在采用小波实现脉波降噪的同时,采用新方法提取了有效的特征信号并实现了特征点的自动定位。较之现有方法,该方法进行的特征点定位更准确,为进一步分析脉波的病理畸变打下了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了“体、肺循环系统多元、同步、无创检测与定量分析仪”的设计思想,采用了基于动脉、静脉、心电、心音多元同步技术的特征点小波定位和非线性分析的手段,设计了验证性仪器系统硬件和基于Windows平台的软件,主要包括:1)自行设计和制作了实时脉象信号处理分析主板和原理性样机;2)提出了DSP+ARM架构下的多元信号同步处理方案和小波信号提取算法,提高了代码效率;3)编制了主机处理程序,实现了心电、心音、动静脉波等指标的同步采录分析和波形特征点的智能标识以及32个参数计算输出,结果表明该原理性测试分析系统较之现有仪器具有更高的精度、舒适性和可靠性。

徐建华[6](2008)在《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研究及其固体钽电解电容器技术》文中指出有机固体电解电容器具有高频大容量、低等效串联电阻、高可靠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雷达、导弹、超音速飞机、自动控制装置等电子线路中,并满足当前电子电路日益高频化的要求。该类电容器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引起了企业和研究者的关注。目前高频低ESR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容器制备工艺两个方面。本论文针对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开展了从原料到材料到电极到电容器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有:高得率导电聚合物单体的合成研究、高电导率高稳定性聚合物电极薄膜的制备研究、片式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被膜工艺及相关机理研究、高频低ESR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失效机理及可靠性研究、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归纳如下:1.提出采用导电聚合物聚乙烯二氧噻吩作为片式固体电容器的阴极材料,独特的化学原位聚合工艺使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由300mΩ降低至40mΩ,电容器的频率使用范围由10KHz提高至100KHz。(授权专利03105908.2)。2.在乙撑二氧噻吩单体材料合成中,使用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的复合铜粉为催化剂,使用反应物可溶而产物不溶促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质子型极性化合物为溶剂,使反应温度降低50℃、反应时间缩短6小时,而产率提高近25%(专利申请号200610055264.X)3.鉴于PEDT的的阳离子自由基聚合机理,聚合反应速度快,反应难以控制的难点,在聚合物电极薄膜制备过程中采用独特的氧化剂、溶剂体系和聚合改良剂,使聚合物薄膜的电导率高且可在10~100S/cm间调控(授权专利ZL03105755.1)。4.在聚合物阴极电容器制备过程中采用表面活性处理和薄膜吸附技术提高电容器静电容量引出率,使容量引出率由35%提高至95%(授权专利ZL03105907.4)。5.首次采用在线掺杂原位沉积的PEDT电极薄膜,可在修补金属氧化层缺陷的同时大幅提高聚合物薄膜的电导率,降低电容器ESR,同时还可简化被膜工艺。(授权专利03105908.2)6.首次通过在活化剂处理后的芯子表面沉积有机硅烷类偶联剂,制备硅烷类偶联剂-PEDT界面复合材料作为中间隔离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中间隔离技术可显着提高电容器的耐压能力,在相同容量和外形尺寸的情况下,使用中间隔离技术后的产品工作电压可提高一倍以上。7.发现了在平坦与多孔表面沉积聚合物薄膜的电导率变化规律,提出并建立了受限空间内导电聚合物薄膜生长机理及模型,为在多孔阳极表面沉积聚合物薄膜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在钽电解电容器多孔阳极体表面化学原位被覆聚乙烯二氧噻吩(PEDT)薄膜研究″)。8.研制出的PEDT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2~16V,容量范围在10~220μF,研制的产品除漏电流外,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容量、损耗和频率特性、温度特性等参数均优于MnO2电容器,并达到美国KEMET公司聚吡咯产品目录公布的性能水平,目前该研究技术成果已在相关企业开始初步实现生产化。

黄国琼[7](2006)在《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使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手段和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基于医学教育的超前性、周期性、延续性特点,研究生命科学发展前沿领域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对指导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高级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吸收了系统科学、生命科学、医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深度访谈、专家咨询、文献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探索界定了生命科学前沿、分析了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成就、主要特征及影响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研究并提出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代表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纳米生物技术、组织工程与干细胞、会聚技术,并分析了其特征与意义。第三部分比较分析了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我国和发达国家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情况,明确了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咨询研究了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重要程度以及这些前沿应采取的课程方式及课程深度。第五部分探讨了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课程体系与学习方式的影响。第六部分提出了我国医学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树立大医学教育观、培养“干细胞型人才”;建立开放式课程体系、加强本科通识课程教育、开设交叉学科和综合性课程、开设前沿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生源、加强教师培训、实验基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张培富[8](2006)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的奋斗史。本文通过追溯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与中国近代化学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化学的体制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化学家共同体内部来讨论化学的体制化问题。贯穿全文的有两条线索: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 从论文结构看,本文由导言、正文六个部分、结束语,及两个重要的附录组成。尽管把关于中国近代留学活动背景的描述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群体资料的整理放在“附录”部分,但它们却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首先介绍两个附录的内容。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这部分概况性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是在怎样一个社会和留学大背景下出现与发展起来的。从留学时间上看,制度化的留学活动在民国时期形成,化学留学生正是在制度化的留学活动中诞生的。从留学主题来看,正是在多元化主题留学的大潮中,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才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正是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的产物。从留学地域上看,欧洲一直是中国留学生稳定的留学地域,日本曾经是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中国近代科学强国杰出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中坚力量正是留学美国的归国化学家。 附录Ⅱ,“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共收录377名近代化学留学生,这是一份目前为止最为完整的《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名录》共分为姓名、生卒年、性别、籍贯及出生地、出国前受教育学校、出国时间、留学国家、国外受教育学校及其他机构、所获最后学位及学校、回国时间、回国后的工作专业及职业、国外学习和国内外工作简况等12个指标与栏目,具有指标分类合理,表格直观有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相当于一个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小传。

高嵬[9](2004)在《《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收集和梳理我国正式公开发行的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期刊目录和内容,探讨和建立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统一规范的等级评定标准,以解决长期以来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缺乏权威性等级鉴定标准给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申报各类奖项带来的不便。填补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图书馆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提供权威性的决策支撑。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我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具有正式刊号的96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类52种;景观园林设计类8种;规划设计类14种;室内设计类22种)期刊杂志。 首先,我们采用打分入围的方法先将所有期刊进行初评。分别按设定的七个得分项打分,完成对期刊评定中“定量”的研究。确定出入围期刊,共59种。 第二步,对入围期刊进一步完成“定性”的研究,即对期刊所刊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针对每本期刊,有选择地对刊出论文阅读、评论,并作出简评,进一步筛选出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共30种。确定二级刊物29种。 第三步,再从筛选出的核心、一级刊物中挑选出一级期刊,共10种。 第四步,甄选出最为优秀的核心期刊共20种。 由此得出研究结果: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20种;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10种;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29种。 本研究课题建立了一套较科学、客观、严谨的鉴定方法,可以作为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的研究基础。同时,等级鉴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

杨闽南[10](2004)在《半导体物理基础在工科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对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实现课程内容现代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各国讨论与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广泛研究。本文剖析了终身教育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了社会科技发展对工科物理教育的新要求,借鉴了主要西方国家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的经验,研究了国内主要工科物理教材的现状,提出将半导体物理基础纳入工科物理教学中的课程实施,在教学设计、普物处理、教学适应性以及多媒体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是对已有的相关教材的有效改进和补充。将半导体物理基础纳入工科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从一个局部领域研讨了工科物理内容、形式的设置和改革,教材编制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同时进行了积极的教学实践,以期更好地发展物理教育,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在科技知识、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同时,鉴于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指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成效有赖于各种配套改革,任重而道远。

二、《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2年(第22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2年(第22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小辞书 大民生
        1.1.2 辞书出版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建设
        1.1.3 辞书出版是一个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1.1.4 辞书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1.1.5 辞书出版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1.1 建立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1.2.1.2 总结经验 找出规律
        1.2.1.3 分析知识辞书出版的影响因素
        1.2.1.4 探讨知识辞书发展对策
        1.2.2 研究思路
        1.2.2.1 理论驱动
        1.2.2.2 摸清家底
        1.2.2.3 找出问题
        1.2.2.4 提出对策
        1.2.3 研究方法
第2章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
    2.1 知识辞书系列化
        2.1.1 知识辞书系列化
        2.1.2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内容
    2.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状况
        2.2.1 知识辞书系列化理论的研究
        2.2.2 知识辞书系列化状况的研究
        2.2.2.1 辞书系列化现状的研究
        2.2.2.2 辞书系列化历史的研究
        2.2.3 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的研究
    2.3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和材料
        2.3.1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原则
        2.3.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3.1.2 系统观
        2.3.1.3 辞书类型学理论
        2.3.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材料
第3章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3.1 国外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3.2 国内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3.3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3.3.1 普及型与学术型知识辞书
        3.3.2 大型、中型、小型知识辞书
        3.3.3 单科、多科、百科、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3.3.4 单语、双语、多语知识辞书
第4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
    4.1 汉语知识辞书起步期
        4.1.1 单科知识辞书
        4.1.2 多科知识辞书
        4.1.3 百科知识辞书
        4.1.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2 汉语知识辞书的转折期
        4.2.1 单科知识辞书
        4.2.2 多科知识辞书
        4.2.3 百科知识辞书
        4.2.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3 汉语知识辞书的繁荣期
        4.3.1 单科知识辞书
        4.3.2 多科知识辞书
        4.3.3 百科知识辞书
        4.3.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4 汉语知识辞书的新世纪
        4.4.1 单科知识辞书
        4.4.2 多科知识辞书
        4.4.3 百科知识辞书
        4.4.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第5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
    5.1 辞书内部世界
        5.1.1 辞书研究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5.1.2 知识辞书类型理论影响辞书的策划与编纂出版
        5.1.3 知识辞书编纂理念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5.2 语言世界
        5.2.1 汉语汉字类型特征影响汉语知识辞书类型和结构
        5.2.2 语文文字发展的影响
        5.2.3 语言文字研究的影响
    5.3 辞书外部世界
        5.3.1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5.3.2 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3 国家辞书出版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4 政治因素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5 政治家对辞书出版的影响
        5.3.6 出版社的意志
        5.3.7 读者需求影响
        5.3.8 辞书编纂出版人才影响辞书出版
        5.3.9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辞书出版发展
第6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
    6.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意识增强
        6.1.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理念不断提高
        6.1.2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规划意识不断增强
    6.2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渐趋繁荣
        6.2.1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数量增多
        6.2.2 汉语知识辞书品种类型增多
        6.2.3 汉语知识辞书体例结构由粗略到详细
        6.2.4 汉语知识辞书分众化趋势明显
第7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
    7.1 学术界有所作为
        7.1.1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问题
        7.1.2 正确处理理论借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7.1.3 加强汉语知识辞书理论创新
        7.1.4 加强辞书评论工作
    7.2 出版社有所作为
        7.2.1 加强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
        7.2.2 重视辞书用户调查
    7.3 教育机构有所作为
        7.3.1 加强辞书用户教育
        7.3.2 加快培养辞书学专业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教育:强国富民的人力资源基础
        1.1.2 模式创新:21世纪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1.1.3 适应性平台:创新模式确保成功的保障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工程和工程教育
        2.1.1 工程
        2.1.2 工程教育
    2.2 范式及其转换理论
        2.2.1 概念辨析
        2.2.2 范式转型理论(Paradigm Shift)
    2.3 质性研究与扎根理论
        2.3.1 质性研究
        2.3.2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教育的两次范式迁移
    3.1 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
        3.1.1 欧洲工程教育的历史贡献
        3.1.2 美国工程教育创生与发展
        3.1.3 中国和日本工程教育的开端
    3.2 工程教育第一次革命:科学化
        3.2.1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3.2.2 卫星危机和《国防教育法》
        3.2.3 格林特报告的正解与误读
    3.3 工程教育第二次革命:回归工程
        3.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先声
        3.3.2 MIT:《我们的革命》
        3.3.3 “召回工程的灵魂”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中的模式创新与CDIO兴起
    4.1 工程教育创新模式概述
        4.1.1 模式创新的焦点
        4.1.2 整体的工程教育
        4.1.3 多样化的创新实践
    4.2 CDIO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4.2.1 CDIO模式的目标与架构
        4.2.2 CDIO模式的演进
        4.2.3 CDIO模式在中国
    4.3 CDIO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4.3.1 CDIO模式的价值
        4.3.2 CDIO模式的意义
        4.3.3 大E的工程
    4.4 本章小结
5 CDIO转换平台的宏观背景与分析
    5.1 工程教育转型的理论准备
        5.1.1 《绿色报告》(ASEE)
        5.1.2 《重构工程教育报告》(NSF)
        5.1.3 工程教育《自适应系统报告》(NRC)
        5.1.4 《塑造未来报告》和《尼尔报告》(NSF)
    5.2 工程教育转型的实践预演
        5.2.1 NSF助力工程教育的改革
        5.2.2 工程教育联合体计划(EEC)与实践
        5.2.3 工科院校学系改革计划(DLR)与实践
        5.2.4 NAE的“大挑战学者计划”(GCSP)与实践
    5.3 本章小结
6 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基于质性分析
    6.1 转换平台问题的提出
        6.1.1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6.1.2 数据的统计分析
        6.1.3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6.2 平台总体框架的要素选择
        6.2.1 研究工具:NVivo软件
        6.2.2 数据采集
        6.2.3 编码、节点与数据分析
        6.2.4 研究结论:转换平台和环境支撑的要素
    6.3 转换平台架构与政策诉求
        6.3.1 课程设置
        6.3.2 教师政策
        6.3.3 教学方法
        6.3.4 学业评价
        6.3.5 大学文化
    6.4 本章小结
7 CDIO转换平台政策环境与运行
    7.1 政策环境的蕴涵特性
        7.1.1 平台目标的明确性
        7.1.2 平台架构的系统性
        7.1.3 平台要素的关联性
    7.2 环境支撑要素的确立
        7.2.1 国家战略
        7.2.2 财政支持
        7.2.3 业界参与
    7.3 CDIO转换平台的运行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按材料来源列出的编码汇总
附录二 八个选择性编码节点及其子节点展开情况

(3)空间暗物质探测卫星量能器读出电子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暗物质
        1.1.1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1.1.2 标准模型上空的乌云——暗物质的发现
        1.1.3 暗物质的探测方法
    1.2 暗物质探测领域的最新进展
        1.2.1 加速器实验
        1.2.2 地下实验
        1.2.3 空间实验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的暗物质探测卫星
    2.1 科学目标
    2.2 探测器设计指标及卫星平台需求
    2.3 探测器总体方案
    2.4 BGO 量能器及其读出方法
        2.4.1 量能器基本原理介绍
        2.4.2 闪烁晶体
        2.4.3 光电转换器件
        2.4.4 大动态范围读出方式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电荷测量技术
    3.1 电荷测量的基本路线
        3.1.1 前置放大
        3.1.2 模拟信号处理
        3.1.3 数字化
    3.2 粒子物理实验中的电荷测量方案举例
        3.2.1 电荷-电压转换
        3.2.2 电荷-时间转换
        3.2.3 波形数字化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暗物质探测卫星BGO 量能器的电荷测量技术路线
    4.1 电荷测量方案
    4.2 VA32ASIC 芯片介绍
    4.3 原理验证电路设计
        4.3.1 原理验证板总体方案
        4.3.2 VA32 输出信号的调理
        4.3.3 模数变换(ADC)
        4.3.4 VA32 和ADC 的控制时序
        4.3.5 数据获取方案
    4.4 原理验证电路的测试
        4.4.1 电子学测试
        4.4.2 探测器‐电子学联调测试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地面原型系统读出电子学总体设计
    5.1 国际同类型物理实验的读出电子学系统
        5.1.1 PAMELA 的读出电子学系统
        5.1.2 FGSTLAT 的读出电子学系统
        5.1.3 ATIC 的读出电子学系统
    5.2 暗物质探测卫星量能器读出电子学系统的总体设想
        5.2.1 设计原则
        5.2.2 总体方案考虑
    5.3 地面原型系统读出电子学总体方案
        5.3.1 地面原型系统的介绍
        5.3.2 原型系统读出电子学总体方案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地面原型系统的前端电子学
    6.1 总体结构
    6.2 探测器信号的接入
        6.2.1 电缆和连接器的选择
        6.2.2 输入端的处理
        6.2.3 VA32 通道分配
    6.3 电荷测量与模数变换
    6.4 击中信号及触发
        6.4.1 触发的产生机制
        6.4.2 Hit 信号的产生
    6.5 刻度电路
    6.6 读出与控制逻辑
        6.6.1 VA 和ADC 控制
        6.6.2 Sub‐DAQ 数据接口
    6.7 其它考虑
        6.7.1 FPGA 的选择
        6.7.2 VA32 与FPGA 的电平接口
        6.7.3 温度监测
        6.7.4 电源与时钟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地面原型系统的数据获取
    7.1 概述
    7.2 数据获取模块
        7.2.1 总体方案
        7.2.2 FPGA 及逻辑设计
        7.2.3 USB 接口
        7.2.4 电源与时钟
    7.3 系统互连
        7.3.1 地面原型系统的信号互连
        7.3.2 几种航天总线的介绍
        7.3.3 地面原型系统的自定义数据总线
    7.4 电子学数据获取和测试软件
        7.4.1 需求分析
        7.4.2 软件架构
        7.4.3 软件功能的具体实现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原型系统读出电子学的误差分析与测试
    8.1 系统误差来源及分析
        8.1.1 静态误差
        8.1.2 动态误差
    8.2 电子学测试
        8.2.1 电子学系统的等效噪声测试
        8.2.2 电荷线性测试
        8.2.3 温度和长期稳定性测试
        8.2.4 通道间串扰测试
        8.2.5 数据读出测试
    8.3 探测器联调测试
        8.3.1 晶体测试平台的实验结果
        8.3.2 原型系统的初步实验结果
    8.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对星上电子学可靠性的初步考虑
    9.1 卫星系统的可靠性
        9.1.1 概述
        9.1.2 可靠性的一些基本概念
        9.1.3 卫星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原则
    9.2 星上读出电子学辐照可靠性的考虑
        9.2.1 空间环境的特殊性
        9.2.2 半导体元器件的辐照效应
        9.2.3 电子学的辐照加固措施
        9.2.4 读出电子学辐照实验的考虑
        9.2.5 卫星量能器读出电子学系统的电子学辐照测试计划
    9.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展望
附录1 原理验证电子学的照片
附录2 地面原型系统电子学的照片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4)基于CMOS相机的微卫星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微小卫星发展概况
    1.3 太阳敏感器发展概况
        1.3.1 太阳敏感器构成
        1.3.2 各种太阳敏感器工作原理与特点
        1.3.3 太阳敏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太阳敏感器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基于CMOS相机的太阳敏感器系统的设计理论
    2.1 图像处理相关概念
    2.2 数字式太阳敏感器基本原理
    2.3 全景环形镜头介绍
    2.4 基于全景环形镜头的太阳敏感器姿态测量原理
        2.4.1 全景环形镜头拍摄的太阳图像特点
        2.4.2 姿态测量原理
        2.4.3 系统需求
    2.5 本章小结
3 太阳敏感器系统设计
    3.1 太阳敏感器系统总体设计
        3.1.1 功能需求分析
        3.1.2 器件选择
        3.1.3 系统实现框图
    3.2 CMOS相机子系统设计
        3.2.1 有效载荷系统介绍
        3.2.2 CMOS相机子系统设计
        3.2.3 CMOS相机子系统性能
    3.3 本章小结
4 太阳敏感器系统硬件实现
    4.1 FPGA具体实现
    4.2 SCCB Ctrl模块的具体实现
        4.2.1 SCCB总线介绍
        4.2.2 重要寄存器说明
        4.2.3 模块实现
        4.2.4 仿真结果
    4.3 Image_Ctrl模块的具体实现
        4.3.1 图像传感器输出格式(YUV422)及时序分析
        4.3.2 重要寄存器说明
        4.3.3 模块实现
        4.3.4 仿真结果
    4.4 Edge_Detect模块的具体实现
        4.4.1 模块实现
        4.4.2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太阳敏感器系统软件实现
    5.1 初始化
    5.2 图像信号的采集
    5.3 图像信号的处理
    5.4 方案验证及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心血管循环系统解剖结构与生理指标
        §1.2.1 人体心脏结构
        §1.2.2 心脏功能及其物理特性
        §1.2.3 体、肺循环系统与心动周期
    §1.3 脉搏波特性、临床意义和检测点
        §1.3.1 人体脉象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1.3.2 脉搏波特性及其检测点
    §1.4 中西医脉象检测技术的发展
        §1.4.1 心功能有创检测技术
        §1.4.2 心功能无创检测与分析技术
        §1.4.3 国内外现有心功能无创检测仪器的对比分析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5.1 论文研究内容及成果
        §1.5.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一章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心功能多元同步定量分析的动力学理论基础
    §2.1 心血管血流动力学模型
    §2.2 动脉血管的电路模型
    §2.3 左心室运动功能的数学描述
        §2.3.1 心室体积变量方程
        §2.3.2 心室压力信号输出方程
        §2.3.3 心肌力、收缩速度与负荷的函数关系
        §2.3.4 心室压力、流量、容量的函数关系
        §2.3.5 心室能量、压力、时间的函数关系
        §2.3.6.心肌力、心室能量诸要素的函数关系
    §2.4 参数的生理意义
        §2.4.1 心搏血量(SV,StorkeVolume)
        §2.4.2 心率(HR,HeartRate)
        §2.4.3 心输出量(CO,CardialOutput)
        §2.4.4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DV,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Volume)
        §2.4.5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DP,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
        §2.4.6 射流压力时间常数(EPC,EjectivePressureTime-Constant)
        §2.4.7 心肌变率系数(MIC,MyocardimInotropicCoefficiency)
        §2.4.8 左心室功率(LWR,Left-VentricularWorkRate)
        §2.4.9 心肌耗氧量(MVO,MyocardimVolumeofOxygen)
        §2.4.10 心肌缺血阈值(NIT,CosumeIschemicThreshold)
        §2.4.11 左心室负荷及动脉压力
        §2.4.12 系统有效循血容量、总阻抗及动脉流输运常数
    §2.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静脉系统脉象信号波建模与特性分析研究
    §3.1 静脉血管的模拟电路模型
    §3.2 右"三脉球"静脉波的波形定义
    §3.3 静脉波的归一化处理
    §3.4 静脉波分段波形参数定义
        §3.4.1 静脉波三段的持续时间(Ta,Tc,Tv)
        §3.4.2 各波段的H1/H2与|H1-H2|
        §3.4.3 静脉最大幅值(MaxH)
        §3.4.4 各波段的|T1-T2|
    §3.5 由高斯函数表征各分段静脉波波形的分析
    §3.6 静脉波波形参数的生理意义
        §3.6.1 典型心脉特征曲线
        §3.6.2 "三脉球"静脉波与心动时相的对照分析
        §3.6.3 静脉波波形特征的生理内涵
    §3.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非接触式"三脉球"脉象检测传感器研究
    §4.1 常见脉象传感器概况
        §4.1.1 压力传感器
        §4.1.2 光电式脉搏传感器
        §4.1.3 脉搏声传感器
        §4.1.4 超声多普勒技术
    §4.2 "三脉球"脉象检测
    §4.3 激光"三脉球"脉象非接触式检测系统研究
        §4.3.1 激光对皮肤组织的作用及安全性
        §4.3.2 三角法一维激光法脉象的测量
        §4.3.3 激光多普勒三维脉象的测量方案
        §4.3.4 抗呼吸干扰的差分式激光"三脉球"脉象探测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元同步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
    §5.1 前端电路总体设计
    §5.2 多元信号放大与滤波
        §5.2.1 心电信号的前端处理电路
        §5.2.2 心音信号前端处理电路
        §5.2.3 动静脉信号前端处理电路
        §5.2.4 多元信号放大板实物照片
        §5.2.5 多元信号放大板输出的实际信号
    §5.3 多元信号同步采集与控制
        §5.3.1 数据采集模块
        §5.3.2 CPLD模块
        §5.3.3 ARM控制部分
        §5.3.4 DSP处理部分
        §5.3.5 数据共享与交换
        §5.3.6 电源管理模块
        §5.3.7 多元采集与控制硬件PCB板制作
    §5.4 系统软件设计
        §5.4.1 总体数据处理流程
        §5.4.2 Linux内核的裁减与配置
        §5.4.3 A/D采集
    §5.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动、静脉脉象信号分析技术研究
    §6.1 典型脉搏信号特征定位点
    §6.2 脉象特征点自动定位的传统方法
    §6.3 利用小波模极大值点相对关系实现定位的新方法
    §6.4 基于小波的脉象信号降噪
        §6.4.1 小波降噪模型
        §6.4.2 小波降噪过程
        §6.4.3 小波降噪阈值设定
        §6.4.4 硬阈值和软阈值
        §6.4.5 降噪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实验验证
    §7.1 验证性测量系统的建立
        §7.1.1 验证系统总体结构
        §7.1.2 操作步骤与软件处理流程
        §7.1.3 输出的医学参数
    §7.2 动物实验及临床金标准比对方法
    §7.3 软件操作实例
    §7.4 实测体检检测报告
    §7.5 激光法脉象非接触检测探索性实验
    §7.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查新报告
附录2 部分金标准检测对照
作者简历及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研究及其固体钽电解电容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解电容器简介
        1.1.1 电解电容器的结构特点
        1.1.2 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性能特点
        1.1.3 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应用
        1.1.4 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发展趋势
    1.2 固体电解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1.2.1 无机材料二氧化锰(MNO_2)
        1.2.2 电荷转移型导电聚合物TCNQ
        1.2.3 结构型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1.3 结构型导电聚合物电极电解电容器的性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3.1 有机电解质电解电容器的性能特点
        1.3.2 有机电解质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应用
        1.3.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固体电解电容器主要性能指标及设计原理
    2.1 固体电解电容器主要性能指标
        2.1.1 电容量C
        2.1.2 损耗角正切值
        2.1.3 等效串联电阻ESR
        2.1.4 漏电流
        2.1.5 纹波电压(电流)
    2.2 高频低ESR固体钽电解电容器设计原理
        2.2.1 固体电解电容器ESR的主要来源分析
        2.2.2 固体电解电容器电性能设计原理
    2.3 主要原材料及电容器制造设备
        2.3.1 主要原材料
        2.3.2 主要测试仪器和电容器制备设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导电聚合物PEDT单体的合成方法与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原理及合成路线设计
        3.2.1 EDOT的合成路线一
        3.2.2 EDOT的合成路线二
        3.2.3 两条合成路线的比较
    3.3 合成方法
        3.3.1 硫代二乙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3.3.2 2,5—二甲酸乙酯—3,4—二羟基噻吩的合成方法
        3.3.3 2,5—二甲酸乙酯—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方法
        3.3.4 2,5—二甲酸—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方法
        3.3.5 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方法
    3.4 合成工艺及工艺优化
        3.4.1 硫代二乙酸二乙酯的合成工艺
        3.4.2 2,5—二甲酸乙酯—3,4—二羟基噻吩的合成工艺
        3.4.3 2,5—二甲酸乙酯—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工艺
        3.4.4 2,5—二甲酸—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工艺
        3.4.5 3,4—乙撑二氧噻吩的合成工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EDT的化学合成方法、工艺及性能研究
    4.1 导电聚合物PEDT化学聚合机理
    4.2 导电聚合物PEDT化学聚合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及验证
        4.2.1 化学聚合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4.2.2 聚合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4.3 化学聚合PEDT薄膜电导率控制工艺研究
        4.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4.3.2 不同氧化剂的影响
        4.3.3 聚合温度的影响
        4.3.4 反应介质的影响
        4.3.5 聚合反应中溶剂含量对膜的导电性的影响
        4.3.6 驱除溶剂的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4.4 PEDT半定量分子量的测定及其与导电率关系
    4.5 PEDT薄膜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机电容器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5.1 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制备工艺设计
    5.2 钽粉比容的选择
    5.3 金属氧化膜形成工艺的选择
        5.3.1 钽阳极氧化原理
        5.3.2 氧化膜形成工艺
    5.4 聚合物阴极被膜方法对固体钽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
        5.4.1 表面活性预处理对固体钽电容器容量的影响
        5.4.2 相容性中间隔离技术对有机固体钽电容器耐压性能的影响
        5.4.3 中间补形成对漏电流的影响
        5.4.4 清洗对漏电流的影响
        5.4.5 受限空间内被覆聚合物薄膜工艺对电容器ESR的影响
        5.4.6 在线掺杂对ESR的影响
        5.4.7 钽块表面PEDT薄膜厚度对ESR的影响
    5.5 化学聚合成膜工艺参数对电容器各项电性能的影响
        5.5.1 成膜工艺参数对电容器的电容量和损耗的影响
        5.5.2 成膜工艺参数对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的影响
    5.6 老化的作用及作用机理
        5.6.1 样品的制作(聚PEDT钽电容器)
        5.6.2 老化效果与作用机理
    5.7 被膜工艺的优化
    5.8 片式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微观分析
    5.9 片式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频率及温度特性研究
        5.9.1 ESR—频率特性
        5.9.2 容量—频率特性
        5.9.3 容量—温度特性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机电容器失效机理分析及可靠性实验
    6.1 有机固体钽电解电容器失效机理
        6.1.1 由介质层材料变化引起的失效机理
        6.1.2 由阴极层材料引起的失效机理
        6.1.3 有机电容器自愈机理
    6.2 有机电容器可靠性实验
        6.2.1 实验设计
        6.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7)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二、现代生命科学取得的重要成就
    三、现代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特征
    四、影响生命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 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及其意义
    一、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界定
    二、当前生命科学发展的几大前沿领域及其进展
    三、生命科学前沿的特性与意义分析
第三部分 高等医学教育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与培养目标
    二、课程模式与课程设置
第四部分 生命科学发展前沿与高等医学教育专家咨询研究
    一、问卷咨询研究
    二、专家深度访谈
第五部分 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
    一、生命科学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
    二、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
第六部分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一、关于教育观念与培养目标
    二、关于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三、关于生源和师资
    四、关于教育资源
    五、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生命科学前沿的特征与意义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生命科学前沿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及课程方式专家咨询
附件二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三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荣誉证书

(8)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1.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社会史研究
    2. 中国近代留学生与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研究
    3. 研究思路与方案
    4. 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形成的留学生群体指标分析
    1.1 留学生出国前的群体指标分析
        1.1.1 出生年代情况分析
        1.1.2 籍贯情况分析
        1.1.3 受教育情况分析
        1.1.4 出国年代情况分析
        1.1.5 出国年龄情况分析
    1.2 留学生出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1.2.1 留学国家情况分析
        1.2.2 留学大学情况分析
        1.2.3 获得学位情况分析
        1.2.4 留学时间情况分析
    1.3 留学生回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1.3.1 回国年代情况分析
        1.3.2 回国年龄情况分析
        1.3.3 回国后专业分布情况分析
    1.4 结论
二、创建社团及期刊—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开端
    2.1 留学生组建海外化学社团
        2.1.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学社团
        2.1.2 创建中国最大的海外化学社团
        2.1.3 创建中国化学工程学会
    2.2 留学生创建国内化学社团
        2.2.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工社团
        2.2.2 创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化学社团
    2.3 留学生创办化学化工期刊
        2.3.1 创办中国最早的化学化工期刊
        2.3.2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外文核心期刊
        2.3.3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中文核心期刊
    2.4 结论
三、发展高等教育——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重要依托
    3.1 留学生带领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兴起
        3.1.1 化学教育的初建
        3.1.2 化学教材的奠基
    3.2 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3.2.1 化学教育体制的建立
        3.2.2 化学课程体系的形成
        3.2.3 化学教育物质条件的建设
        3.2.4 化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3.2.5 开创化工教育事业
    3.3 留学生力鼎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3.3.1 留学生群体的整合和壮大
        3.3.2 强化教育体制的管理职能
        3.3.3 扩张国立高校化学教育
        3.3.4 发展西部高等化学教育
    3.4 结论
四、建立研究机构——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核心建制
    4.1 留学生创设独立的化学研究建制
        4.1.1 创建国家化学研究中心
        4.1.2 创建国内北方化学研究中心
        4.1.3 创建国内中草药化学研究中心
        4.1.4 创建国内放射化学研究中心
        4.1.5 创建国家工业化学研究中心
        4.1.6 创建国家化学武器研究中心
    4.2 留学生创设高校化学研究建制
        4.2.1 开创高校化学研究建制化的先河
        4.2.2 战火中创建高校应用化学研究机构
    4.3 留学生创设企业化学研究建制
        4.3.1 创建中国第一个民办科研机构
        4.3.2 推进中国近代民办化学研究的建制化
    4.4 结论
五、取得标志性成就——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成果
    5.1 留学生出版的近代化学经典着作
    5.2 留学生发表的近代化学代表性论文
    5.3 留学生取得的近代化工开创性成就
    5.4 结论
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家角色形成的最高体现
    6.1 中国首批国家科学院院士——100%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6.2 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近代留学生为主体的院士
    6.3 近代留学生最多的院士增选
    6.4 最后增选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6.5 结论
结束语
    1. 困难的结束与总结
    2. 有益的借鉴与展望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附 1.1 负岌西方的先驱——宗教留学生
    附 1.2 走出研习神学的圈子——从留美开始
    附 1.3 洋务运动的深化——官费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附 1.4 创办海军 加强海防——官费留学欧洲
    附 1.5 留学救国——东渡扶桑
    附 1.6 庚款留学——再启留美航船
    附 1.7 勤工俭学——奔向法兰西
    附 1.8 民国欧美留学生——中国学术研究体制化之中坚
附录Ⅱ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附2.1 入选《名录》人员标准
    附2.2 附表2-2-1 《名录》
    附2.3 制作《名录》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
承诺书

(9)《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① 课题背景
    ②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的发行及评定现状
    ③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框架和方法
    1.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概念的阐述
    1.2 等级鉴定的方法探讨
        1.2.1 打分入围法
        ① 得分项一: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② 得分项二:被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③ 得分项三: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④ 得分项四:期刊创刊年限
        ⑤ 得分项五:期刊获奖情况
        ⑥ 得分项六:期刊学术文章所占百分比
        ⑦ 得分项七:专家评审
    1.3 主要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2.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按首字母排序)
        2.1.1 建筑设计类
        (01) 《安徽建筑》
        (0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04)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5) 《东南大学学学报》
        (06) 《福建建筑》
        (07)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8)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09) 《高等建筑教育》
        (10) 《广东建筑装饰》
        (11) 《广东土木与建筑》
        (12) 《广西土木建筑》
        (13) 《广州建筑》
        (14)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15) 《华南理工大学学学报》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8) 《华中建筑》
        (19) 《建材.建筑.装修》
        (2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1) 《江苏建筑》
        (22) 《建筑》
        (23) 《建筑创作》
        (24) 《建筑技术及设计》
        (25) 《建筑科学》
        (26) 《建筑师》
        (27) 《建筑学报》
        (28) 《建筑知识》
        (29)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30) 《南方建筑》
        (31)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2)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33) 《清华大学学报》
        (34) 《四川建筑》
        (35)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36) 《时代建筑》
        (37)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38) 《上海建设科技》
        (39) 《世界建筑》
        (40) 《世界建筑导报》
        (41) 《设计新潮/建筑》
        (42) 《山西建筑》
        (43) 《天津大学学报》
        (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45)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46) 《新建筑》
        (47)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8) 《云南建筑》
        (49) 《中国建设信息》
        (50) 《浙江建筑》
        (51) 《中外建筑》
        (52) 《住宅科技》
        2.1.2 景观园林设计类
        (0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02) 《古建园林技术》
        (03) 《广东园林》
        (04) 《蓝天园林》
        (0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6) 《园林》
        (07) 《园艺学报》
        (08) 《中国园林》
        2.1.3 规划设计类
        (01) 《北京规划建设》
        (02) 《城市》
        (03) 《城市开发》
        (04) 《城市发展研究》
        (05) 《城市规划》
        (06) 《城市规划汇刊》
        (07) 《城市问题》
        (08) 《规划师》
        (09) 《国外城市规划》
        (10) 《上海市城市管理学院学报(当代建设)》
        (11)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2)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3) 《现代城市研究》
        (14) 《小城镇建设》
        2.1.4 室内设计类
        (01) 《缤纷》
        (02) 《城市住宅》
        (03) 《国际家居》
        (04) 《家具》
        (05) 《家具与环境》
        (06) 《家具与室内装饰》
        (07) 《家居主张》
        (08) 《家饰》
        (09) 《美家》
        (10) 《瑞丽-家居》
        (11) 《现代装饰》
        (12) 《上海家居》
        (13) 《世界家苑》
        (14) 《室内设计》
        (15) 《室内设计与装修》
        (16) 《时尚家居》
        (17) 《新材料.新装饰》
        (18) 《新居室》
        (19) 《中国厨卫》
        (2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1) 《装饰》
        (22) 《装饰装修天地》
3 研究分析与评论
    3.1 入围期刊
    3.2 核心、一级期刊的筛选
    3.3 一级期刊的挑选
    3.4 核心期刊的甄选
4 研究结论
    4.1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专业期刊等级鉴定结果:
        Ⅰ 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
        Ⅱ 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
        Ⅲ 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
5 参考文献
6 后记
7 附录
    附录1: 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等级研究成果调查表
    附录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
    附录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附录4: 新闻出版署的《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双效期刊》、《双百期刊》、《双高期刊》

(10)半导体物理基础在工科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时代走向
        一、 社会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二、 终身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指导意义
        三、 高等教育的时代性
    第二节 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物理教育
        一、 物理教育对人的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二、 物理教育中推动素质教育
        三、 加强基础性与体现时代性
第二章 工科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
    第一节 工科物理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一、 时代赋予工科物理教育基础性的新内涵
        二、 促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 工科物理教育现代化的思路
    第二节 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在工科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 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方向
        二、 信息时代呼唤培养具备信息技术理论基础的科技人才
        三、 部分工科物理教材现状以及专业需求的分析
    第三节 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在工科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 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的先行
        二、 教材上实现普物化的推进作用
        三、 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辅助作用
第三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编写的整体考虑
    第一节 工科物理教材编写原则
        一、 科学、学科与教材
        二、 国外工科物理教材编写特色
        三、 工科物理教材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 半导体物理基础的编写考虑
        一、 教学需求及教学目标
        二、 内容选编
        三、 编写原则
第四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中若干细节编写的做法
    第一节 教材内容
    第二节 图示的应用
第五章 半导体专题中若干细节编写的做法
    第一节 专题内容
        一、 编写思路
        二、 内容选编
        三、 细节处理
    第二节 图示的应用
第六章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第一节 物理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行手段的现代化
        一、 有利于在物理教育中实施美育
        二、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 有利于增加物理课程的趣味性。
    第二节 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发挥多种媒体的整合作用
    第三节 课件制作
第七章 教学实践及效果
    第一节 《半导体物理基础》的教学试用
    第二节 《半导体基础》专题的教学试用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工科物理教材现代化的多因素制约性
    第二节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2年(第22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D]. 孙丹丹. 鲁东大学, 2015(07)
  • [2]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D]. 叶民. 浙江大学, 2014(12)
  • [3]空间暗物质探测卫星量能器读出电子学方法研究[D]. 封常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9)
  • [4]基于CMOS相机的微卫星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研究[D]. 李辉. 浙江大学, 2010(08)
  • [5]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D]. 张珣. 浙江大学, 2008(06)
  • [6]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研究及其固体钽电解电容器技术[D]. 徐建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5)
  • [7]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黄国琼. 第三军医大学, 2006(04)
  • [8]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D]. 张培富. 山西大学, 2006(10)
  • [9]《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D]. 高嵬.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 [10]半导体物理基础在工科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D]. 杨闽南. 东南大学, 2004(03)

标签:;  ;  ;  ;  

《固态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2(第22卷)1-4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