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蚕沙中叶绿素的提取及叶绿素铜钠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吴新文,陈恺,马凯,张世芹,谢元贵,谢锋[1](2021)在《马桑相关产业开发中马桑蚕沙制备叶绿素酮钠盐粗品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马桑相关产业开发中,以马桑蚕沙为原料提取叶绿素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粗品的工艺条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95%乙醇为提取溶剂,取50 g样品加入300 mL提取溶剂,在75℃水浴中搅拌回流提取3 h,皂化使用5%NaOH-乙醇溶液25 mL,皂化温度60℃,皂化时间90 min,铜代前加水量与皂化液体积比为1∶7,铜代使用10%CuSO4溶液2 mL,铜代pH值为2,加5%NaOH-乙醇溶液制盐,60℃干燥的条件较为适宜。采用该工艺,叶绿素铜钠盐粗品的平均纯度可达24.3%,平均收率可达到2.10%。
王贺泽,丁宏标,李习龙,毕研亮[2](2020)在《叶绿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叶绿素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降低毒性、抗氧化、改善贫血等多种功能,安全、无污染、无毒副作用,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是关于叶绿素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对国内外叶绿素相关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主要针对叶绿素来源、提取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为以后叶绿素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吴玥[3](2020)在《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的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苹果腐烂菌(Valsa mali)是苹果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在我国分布广泛,危害面积大。叶绿素铜钠作为一种叶绿素的衍生化合物,具备良好的抑菌生物活性,且对环境友好、安全无毒,但仍处在初步研究阶段。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叶绿素铜钠的抑菌效果、稳定性及抑菌机理作了深入研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叶绿素铜钠对5种植物病原菌(苹果腐烂病菌、樟子松黑点针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杨树烂皮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P<0.05)。在药液浓度为20 mg/mL时,叶绿素铜钠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苹果腐烂菌菌丝径向生长的抑制率均高达100%,且在光照条件下叶绿素铜钠供试药液EC50为7.405 mg/mL,黑暗条件下其EC50为6.959 mg/mL;菌丝干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药液浓度为10 mg/mL时,抑菌率高达100%;菌丝干重仅为5 mg/200 mL。(2)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理化条件对叶绿素铜钠的抑菌活性影响不显着。其中,温度对抑菌率的影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低于70℃时,抑菌率差异不显着(P>0.05);在酸性条件下抑菌率随酸度的增加而降低,碱性条件下抑菌率差异不显着(P>0.05);紫外照射和氧化还原剂对抑菌率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3)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生物活性相关的6种酶均有影响。叶绿素铜钠能够有效激活苹果腐烂菌的防御酶(T-SOD、POD、PPO、CAT),并且能够抑制细胞壁的降解酶。CL、Chitinase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显着抑制(P<0.05),CL在第3d的抑制率为68.24%,Chitinase在第5d的抑制率达到65.59%。(4)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的细胞结构具有显着影响。经叶绿素铜钠处理的苹果腐烂菌菌丝体细胞膜透性显着增强,导致各时间点培养液电导率、菌丝体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第3 d时,处理组电导率达到1463μs/cm,为对照电导率的1.4倍。MDA含量在4 d时为41.25 μmol/L,是对照的2.6倍。而且,叶绿素铜钠对细胞壁结构有破坏作用。添加山梨糖醇进行抑菌试验,证明苹果腐烂菌的细胞壁遭到破坏;通过苹果腐烂菌的菌丝微观结构观察结果可知,叶绿素铜钠使菌丝出现生长畸形,肿胀膨大,长势衰弱,轮廓模糊的现象。
汪钰[4](2019)在《樗蚕蚕沙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沙是蚕幼虫的粪便,化学成分丰富且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但目前蚕沙的利用率不高,除了少部分作为中药材使用外,大多数都作为废弃物丢弃,属于一种有待开发的生物资源。通过查阅蚕沙相关文献得知蚕沙可以对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富集。利用这一特性,本试验选用富含杀菌活性物质的黄檗的树叶作为饲料饲养喜食黄檗叶的樗蚕,并将樗蚕蚕沙作为供试材料,探究以蚕沙作为植物源杀菌剂来源的可能性,拓宽蚕沙的使用范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用甲醇提取、甲醇-水-二氯甲烷萃取、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从樗蚕蚕沙中分离纯化出9个单体化合物,利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及查阅相关文献对这9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进行了抗菌活性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樗蚕蚕沙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利用质谱与核磁共振等分析鉴定技术,确定了这9个化合物名称,分别为吐叶醇(化合物1)、(3S,5R,6S,7E,9R)-5,6-epoxy-3,9-dihydroxy-7-megastigmene(化合物2)、黄柏酮(化合物3)、neophellamuretin(化合物4)、黄柏苷(化合物5)、赪酮甾醇(化合物6)、赪酮甾醇3-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7)、α-亚麻酸甲酯(化合物8)和叶绿醇(化合物9),这9个化合物均从樗蚕蚕沙中首次发现。2.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浓度为50μg/mL的化合物1-9进行了11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5-9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吐叶醇)显示出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5对5种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和2对枯草芽孢杆菌显示出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在70%以上。3.根据微量肉汤稀释法的抑菌结果,筛选出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化合物1(吐叶醇)和化合物3(黄柏酮)对玉米大斑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向日葵菌核病菌和瓜果腐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情况,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计算出EC50值并求出独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吐叶醇对四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菌丝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约为47.144μg/mL。黄柏酮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向日葵菌核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第一次对樗蚕蚕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其抑菌试验结果证明了樗蚕蚕沙中富含多种抗菌活性物质且抗菌谱比较广泛,表明了樗蚕蚕沙具有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或作为植物源杀菌剂的来源的潜力,拓宽了樗蚕蚕沙的应用范围,为蚕沙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郑天瑶,戴新新,宿树兰,段金廒,欧阳臻[5](2019)在《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蚕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TQ/MS法)分析蚕沙中黄酮类、生物碱类、核苷及氨基酸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条件:黄酮类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90%A→40%A;8~8.5 min,40%A→20%A),流速0.4 mL·min-1,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生物碱类、核苷及氨基酸类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含有5 mmol·L-1甲酸铵、5 mmol·L-1乙酸铵和0.2%甲酸的水溶液(A)-含有1 mmol·L-1甲酸铵、1 mmol·L-1乙酸铵和0.2%甲酸的乙腈(B),梯度洗脱(0~3 min,10%A;3~9 min,10%A→18%A;9~15 min,18%A→20%A;15~16 min,20%A→46%A;16~18 min,46%A),流速0.4 mL·min-1,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蚕沙中可溶性多糖及叶绿素含量:采用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作为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的对照品,检测波长分别是490 nm和512 nm;通过在645和663 nm检测波长下的吸收度,根据Amon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结果:可溶性多糖类成分在蚕沙中含量最高,其中收集于云南大理的蚕沙中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达11.9%;黄酮类成分主要为异槲皮苷、芦丁、紫云英苷,不同产地含量差别显着,其中收集于云南大理的蚕沙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约为河南蚕沙的25倍;苏州产蚕沙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最高,为1.63 mg·g-1;共检出5个核苷类成分,14个氨基酸类成分,其中苏州产蚕沙核苷类和氨基酸类成分含量最高,达0.26%;叶绿素含量以镇江三龄蚕沙为最高,达2.62 mg·g-1。结论:除产地外,蚕沙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含量与龄期关系密切,其中黄酮类、可溶性多糖类、叶绿素类成分含量均随龄期的增加而降低,生物碱类成分含量随龄期的增加而升高。研究结果为蚕沙的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郑天瑶[6](2018)在《蚕沙资源化学与菌群组成分析及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功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文献综述本章对蚕沙的药用历史渊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整理,阐明了蚕沙的祛风除湿功效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间的关系,并综述了蚕沙的现代研究进展,其中包括蚕沙的资源性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研究及相关应用进展,为蚕沙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第二章蚕沙资源性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为明确蚕沙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分布特征,本章以不同产地、不同龄期的蚕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性状鉴定;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PAD)、液相-质谱联用技术(UPLC-TQ/MS)等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核苷类、氨基酸类、多糖类和叶绿素等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黄酮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蚕沙中主要含有异槲皮苷、紫云英苷、芦丁,3种黄酮类成分。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分析结果表明收集于大理的蚕沙3种黄酮类成分显着高于其他产地,其次为收集于重庆的蚕沙,含量也相对较高。此外,龄期较高的蚕沙所含黄酮类成分含量反而较低,其含量顺序为三龄>四龄>五龄。2.生物碱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蚕沙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1-脱氧野尻霉素和荞麦碱二者总量在0.1%以上,其中收集于苏州的蚕沙生物碱含量最高,为1.63mg/g,其次为收集于镇江的蚕沙,且随着龄期的延长,蚕沙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相应增加。3.核苷类、氨基酸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测出5种核苷类成分、14种氨基酸类成分。其中收集于苏州的蚕沙核苷类、氨基酸类总含量最高,为2.61mg/g,广西蚕沙最低,为0.58mg/g。蚕沙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分别为L-亮氨酸、L-缬氨酸、L-α-丙氨酸、L-谷氨酸和L-苏氨酸。4.多糖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蚕沙中多糖类成分含量十分丰富,粗多糖含量约为9%,其中收集于苏州、桐乡、镇江的蚕沙多糖含量接近,收集于大理的蚕沙多糖含量最高,为11.85%,且随着龄期的延长多糖含量有下降的趋势。5.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蚕沙中的叶绿素含量总体较高约为0.2%,所有蚕沙样品中叶绿素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叶绿素b,收集于镇江的三龄蚕沙所含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62mg/g,收集于广西的蚕沙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各产地;收集于大理、桐乡、重庆的蚕沙叶绿素含量较为相近,且蚕沙龄期越大,叶绿素含量越低。第三章蚕沙菌群结构的分析与鉴定采用Illumina MiSeq第二代测序平台对蚕沙菌群16S rDNA进行测定,并通过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LefSe分析、Metastats分析、主坐标分析、群落代谢功能预测等多种方式来比较烘干处理前后蚕沙菌群的差异性及产地、龄期对蚕沙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为蚕沙的品质与安全性评定及功能主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1.烘干处理对蚕沙菌群结构的影响以镇江产新鲜家蚕粪便及干燥蚕沙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6S rDNA-V4区序列,并进一步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低温烘干后蚕沙菌群结构发生了显着改变,其中柠檬酸杆菌属、爱文氏菌属显着增多,甲基杆菌属、链球菌科、蓝细菌、甲基杆菌科、芽孢杆菌属和03196G20科菌显着降低,从菌群角度说明了家蚕粪便在入药时要经过适当加工处理,鲜品不适于入药。2.产地、龄期对蚕沙菌群结构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菌群组成的差异性及代谢功能的差异性。结果发现蚕沙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组成,不同产地的蚕沙差异较大,广西产蚕沙明显有别于其他产地;不同龄期蚕沙菌群结构较为相似,其中放线菌门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表明随着龄期的延长,蚕沙中的菌群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第四章蚕沙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1.以蚕沙中3中黄酮类成分含量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1:12,提取2次,每次1h,并按此条件制备蚕沙醇提物,最后对蚕沙水提物与醇提物进行成分分析,明确给药部位的成分组成,其中水提物多糖类成分含量高达43%,生物碱、黄酮类成分含量同原药材相比也有显着提高。2.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佐剂型关节炎大鼠(AA)为研究对象,对苏州产蚕沙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功效进行评价。连续给药21天,收集大鼠的血清、膝关节滑膜和踝关节,分别进行生化指标测定、Western bloting法分析膝关节滑膜组织中信号蛋白表达及踝关节病理切片分析。结果表明,蚕沙提取物能够通过抑制促炎因子异常增高,改善AA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缓解骨破坏,调节NF-κB和MAPKs通路,从而起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蚕沙提取物对AA大鼠的干预作用,选取实验大鼠的血清、尿液样本进行分析测定。共鉴定出33种内源性代谢物(血清中10种、尿液中23种),及6条靶标代谢通路,分别为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戊糖、葡萄糖醛酸转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及糖酵解、葡萄糖生成。经过蚕沙的干预后,相关代谢物均有所回调,说明蚕沙提取物可通过调节AA大鼠的体内代谢来改善症状。4.收集实验大鼠的新鲜粪便,通过16S rDNA测序的方法研究蚕沙提取物对于AA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同正常组相比,AA大鼠肠道菌群发生了显着改变。在属水平上,模型组大鼠粪便中S24-7、拟杆菌属、疣微菌科和梭菌显着增多,乳酸杆菌、考拉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和Adlercreutzia菌显着减少,各给药组差异菌群在治疗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提示蚕沙具有一定的改善AA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孙松,蔡锦源,熊建文,张佳艳,梁豪荣[7](2016)在《蚕沙的多成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蚕沙资源产量位于世界首位,目前针对蚕沙中有用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物质的提取方面,经济效益不明显,不能体现出"综合"利用的真正涵义。简要介绍蚕沙中主要有用物质的同时,对目前蚕沙多成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吴君艳,吴存兵[8](2015)在《响应面法优化藜蒿叶绿素铜钠的制备工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藜蒿叶绿素铜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为藜蒿的深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藜蒿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硫酸铜溶液与叶绿素提取液体积比(A)、酸化置铜温度(B)、酸化置铜时间(C)为自变量,叶绿素铜钠含量(Y)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绿素铜钠含量的影响。【结果】建立二次回归方程:Y=1.85+0.18A+0.099B+0.34C+0.12AB-0.035AC+0.12BC-0.33A2-0.37B2-0.10C2;硫酸铜溶液与叶绿素提取液体积比、酸化置铜温度、酸化置铜时间3个因素及硫酸铜溶液与叶绿素提取液体积比与酸化置铜温度、酸化置铜温度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藜蒿叶绿素铜钠含量的影响极显着(P<0.01),硫酸铜溶液与叶绿素提取液体积比与酸化置铜时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制备藜蒿叶绿素铜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铜溶液与叶绿素提取液体积比4∶1、酸化置铜温度54℃、酸化置铜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叶绿素铜钠含量2.15±0.05 mg/g,与理论预测值(2.15 mg/g)基本一致。【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藜蒿叶绿素铜钠制备工艺具有耗能低、用时短等优点,有较高的可行性;建立的模型可用于实际预测。
刘桃李[9](2014)在《蚕沙分步制取果胶、叶绿素锌钠盐和叶蛋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蚕业相当发达,仅广西区每年就有上百万吨蚕沙产生,但是蚕农对蚕沙利用程度不够,甚至是随意丢弃,严重污染环境,容易滋生对家蚕有害的细菌、病毒,这对蚕业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能将蚕沙中有用的成分提取出来加工利用,不仅能延长蚕业的产业链,增加蚕农的收入,而且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我国蚕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蚕沙中含果胶、叶绿素和叶蛋白等有用成分。本文采用与传统工艺不同的新工艺:先提取果胶,再制取叶绿素锌钠盐的工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果胶产量,而且果胶提取液中色素相对较少,为后续脱色工艺减轻负担。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对蚕沙果胶提取液进行脱色。在提取果胶的过程中,蚕沙中的叶绿素已经失去镁离子形成脱镁叶绿素,但其卟啉环并没有完全被破坏,锌离子仍然可以取代上去,经皂化、成盐可制得叶绿素锌钠盐,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提取果胶和叶绿素锌钠盐的蚕沙废渣中含有叶蛋白质,可以一并提取加以利用。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1)采用稀硫酸浸提法提取蚕沙中的果胶。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稀硫酸浓度0.6%,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5,提取时间80min。20.0g干蚕沙按最佳工艺进行提取可得果胶2.63g,得率为13.1%。(2)比较了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蚕沙果胶提取液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S-8脱色效果最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对蚕沙果胶提取液脱色的最佳工艺为:树脂用量10mL,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1h。按最佳工艺进行脱色的脱色效果良好,脱色率达83.1%。(3)利用提取果胶后的蚕沙废渣制备叶绿素锌钠盐,分别考察酒精用量、提取时间、氯化锌用量等对叶绿素锌钠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5%的酒精用量为300mL、在60℃条件下浸提1小时、10%的氯化锌酒精溶液用量4mL、在60℃条件下锌代30min叶绿素锌钠盐产量最高,20.0g干蚕沙可制得叶绿素锌钠盐0.227g,得率为1.13%。产品水溶液在411m有一较大吸收峰,在644nm处有一较小吸收峰,其中411nm处吸收峰为叶绿素锌钠盐所特有。(4)对叶绿素锌钠盐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叶绿素锌钠盐需要避光保存、不能与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共存;100℃范围内叶绿素锌钠盐比较稳定;在中性或者弱碱性环境中也比较稳定;常见食品添加剂食盐、淀粉、葡萄糖对叶绿素锌钠盐稳定性影响不大。(5)稀碱浸提提取果胶和叶绿素锌钠盐后的蚕沙废渣中的叶蛋白,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6h,稀碱浓度0.4%,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按最佳工艺进行提取,10.0g蚕沙废渣得到叶蛋白1.21g,得率为12.1%,产品蛋白质含量为27.3%。
种亚莉[10](2014)在《叶绿素铁钠盐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养蚕业已成为我国的一大产业。据有关资料介绍,每年全国有干蚕沙168.75万吨。蚕沙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果胶、植物醇、类胡萝卜素等珍贵的成份,为提高蚕沙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研究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并制备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蚕沙中最大的有效成分是天然叶绿素,具有广泛的用途,但其热稳定性及光稳定性较差,故人们根据叶绿素的结构特点将其制备成各种稳定的叶绿素金属衍生物并加以利用。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叶绿素铜钠盐,但其中的铜离子为重金属,具有毒性等缺点。本文以二价铁代替铜离子形成叶绿素铁钠盐,不仅可以作为着色剂,还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铁元素,降低毒性。但目前对叶绿素铁钠盐的研究还不成熟,以蚕沙为原料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的报道甚少,因此,本文探究了一条以蚕沙为原料,过程简捷,污染少,高效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的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究了间接法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的工艺。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了微波协同超声辅助提取叶绿素的工艺,优化后的条件为:干蚕沙2g,软化剂3mL,软化时间20min,微波辐射时间65s,超声时间31min,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运用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糊状叶绿素皂化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的工艺条件,优化后的条件为:体系pH≈12,皂化温度60℃,皂化时间为80min,皂化完成后,加酸调节体系pH≈2~3,酸化时间30min,置铁量4mL,置铁温度65℃,置铁时间80min。(2)研究了软化处理对叶绿素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了软化能够大大提高叶绿素的萃取率;通过对原蚕沙及软化处理后的蚕沙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对比,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软化的作用,它可以使细胞吸水膨胀,从而易于破碎,并且能够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从而提高萃取率。(3)研究了直接皂化法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10g干蚕沙粉先在pH≈12的体系中,80℃下超声120min;再于pH≈2~3的体系中,65℃下酸化30min,加入6mL10%FeSO4溶液,置铁时间150min,最后用10%NaOH-CH3CH2OH调节溶液使叶绿素铁酸成盐析出。(4)进行了直接制备法与间接制备法的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制备法不但比间接制备法产率高,而且比间接制备法工艺简单,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因此直接制备法优于间接制备法。(5)通过对所制产品进行表征分析发现:干燥后的产品为墨绿色晶体,配制0.01%的叶绿素铁钠盐溶液,用7230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其吸收光谱,在405nm和655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与文献报道一致。对所制产品与市售样品进行红外表征发现,所制产品与市售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基本一致,有叶绿素卟啉环的结构特征,且在875cm-1左右中等强度的Fe-N振动产生的吸收峰,因此,证明所制产品为叶绿素铁钠盐。(6)通过对所制得产品的性质研究发现:叶绿素铁钠盐光稳定性差;在低于80℃的温度下,温度对其几乎无影响,而高于80℃,则稳定性较差;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相对稳定,而在酸性条件下则不稳定;受大部分低浓度的食品添加剂如(维生素C、苯甲酸钠、柠檬酸、氯化钠、葡萄糖)影响不大;抗还原能力强、抗氧化能力差;对部分金属离子如K+、Cu2+、Al3+稳定,但对Ca2+、Mn2+则不稳定。
二、蚕沙中叶绿素的提取及叶绿素铜钠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蚕沙中叶绿素的提取及叶绿素铜钠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马桑相关产业开发中马桑蚕沙制备叶绿素酮钠盐粗品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仪器设备和试剂 |
1.2 原理与方法 |
1.2.1 原理 |
1.2.2 方法 |
1.2.2.1 叶绿素的提取 |
1.2.2.2 皂化 |
1.2.2.3 萃取 |
1.2.2.4 调酸铜代 |
1.2.2.5 成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叶绿素提取工艺条件筛选 |
2.1.1 提取溶剂类别 |
2.1.2 提取溶剂用量 |
2.1.3 提取温度 |
2.1.4 提取时间 |
2.2 叶绿素皂化工艺条件选择 |
2.3 铜代反应工艺条件选择 |
2.3.1 铜代反应加水比例优选 |
2.3.2 铜代反应pH值优选 |
2.4 工艺分析方法 |
3 结论 |
(2)叶绿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专利申请情况 |
2 叶绿素来源 |
3 叶绿素提取方法 |
3.1 有机溶剂萃取 |
3.2 超临界流体萃取 |
3.3 超声波提取 |
3.4 其他提取方法 |
4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4.1 食品添加剂 |
4.2 保健治病 |
4.3 饲料添加剂 |
4.4 其他作用 |
5 小结 |
(3)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的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概述 |
1.2.1 叶绿素在植物中的分布 |
1.2.2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1.3 苹果腐烂菌生物学特征 |
1.3.1 苹果腐烂菌的生物学分类 |
1.3.2 苹果腐烂菌的分布 |
1.3.3 苹果腐烂菌的生态学特性 |
1.3.4 苹果腐烂菌的防治技术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2 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抑菌活性测定 |
2.2.2 药液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3 菌丝生物量的测定 |
2.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叶绿素铜钠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2 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菌丝的生物量测定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的抑菌稳定性研究 |
3.1 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热稳定性试验 |
3.2.2 酸碱稳定性试验 |
3.2.3 紫外光照时间稳定性试验 |
3.2.4 氧化剂稳定性试验 |
3.2.5 还原剂稳定性试验 |
3.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度对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3.3.2 酸碱度对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3.3.3 紫外光照时间对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3.3.4 氧化剂对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3.3.5 还原剂对抑菌稳定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酶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药剂处理及取样 |
4.2.2 蛋白含量测定 |
4.2.3 胞内酶活性测定 |
4.2.4 胞外酶活性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蛋白浓度含量测定 |
4.3.2 胞内酶活性测定 |
4.3.3 胞外酶活性测定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细胞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试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5.2.2 MDA含量的测定 |
5.2.3 细胞壁完整性的测定 |
5.2.4 对菌丝形态的观察 |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膜透性的影响 |
5.3.2 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MDA含量的影响 |
5.3.3 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细胞壁的影响 |
5.3.4 扫描电镜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樗蚕蚕沙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供试材料介绍及研究进展 |
1.1 植物源杀菌剂 |
1.1.1 植物源杀菌剂概述 |
1.1.2 抑菌植物资源概括 |
1.1.3 植物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
1.1.4 植物源杀菌剂目前研究成果及研究前景 |
1.2 蚕沙 |
1.2.1 蚕沙化学成分 |
1.2.2 蚕沙的药理作用 |
1.2.3 总结 |
1.3 樗蚕 |
1.3.1 樗蚕食性 |
1.3.2 樗蚕资源的利用 |
1.4 黄檗 |
1.4.1 黄檗简介 |
1.4.2 黄檗化学成分 |
1.4.3 黄檗的药理作用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樗蚕蚕沙化学成分分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技术路线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樗蚕蚕沙粗提物洗脱剂的筛选 |
2.2.2 樗蚕蚕沙粗提物一级硅胶柱层析结果 |
2.2.3 B组分分离纯化结果 |
2.2.4 D组分分离纯化结果 |
2.2.5 F组分分离纯化结果 |
2.2.6 I组分分离纯化结果 |
2.2.7 J组分分离纯化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剂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化合物MS数据测定 |
3.2.2 化合物NMR数据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樗蚕蚕沙化合物抗菌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2 仪器及试剂 |
4.2.1 主要试验仪器 |
4.2.2 主要试验试剂 |
4.2.3 培养基 |
4.3 试验方法 |
4.3.1 化合物抑菌活性测定 |
4.3.2 化合物1 和化合物3对4 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抑制活性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化合物抑菌活性结果 |
4.4.2 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5)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2.1.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1.2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
2.1.3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
2.1.4 线性关系考察 |
2.1.5 精密度试验 |
2.1.6 重复性试验 |
2.1.7 稳定性试验 |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1.9样品测定及结果分析 |
2.2 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2.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
2.2.3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
2.2.4 线性关系考察 |
2.2.5 精密度试验 |
2.2.6 重复性试验 |
2.2.7 稳定性试验 |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2.9 样品测定结果及分析 |
2.3 核苷类及氨基酸类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2.3.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3.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3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
2.3.4 线性关系考察 |
2.3.5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 |
2.3.6 样品测定结果及分析 |
2.4 可溶性多糖类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2.4.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4.2 对照品储备液制备 |
2.4.3 线性关系考察 |
2.4.4 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 |
2.4.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4.6 样品测定结果及分析 |
2.5 叶绿素类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2.5.1 叶绿素的提取[3] |
2.5.2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2.5.3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 |
2.5.4 样品测定结果及分析 |
3 讨论 |
(6)蚕沙资源化学与菌群组成分析及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功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蚕沙的药用历史渊源与传统祛风除湿功效 |
一、蚕沙的药用历史渊源 |
二、蚕沙祛风除湿功效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间的联系 |
第二节 蚕沙的现代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蚕沙样品的收集与鉴别 |
第二节 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一、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黄酮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二、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三、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核苷类、氨基酸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四、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多糖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五、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叶绿素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蚕沙菌群结构的分析与鉴定 |
第一节 新鲜家蚕粪便与干燥蚕沙的菌群结构分析 |
第二节 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的菌群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蚕沙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蚕沙提取物的制备及成分分析与评价 |
第二节 蚕沙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生物效应评价 |
第三节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蚕沙对于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干预作用 |
第四节 蚕沙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响应面法优化藜蒿叶绿素铜钠的制备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 1试验材料 |
1. 2试验方法 |
1. 3统计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 1单因素试验结果 |
2. 2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9)蚕沙分步制取果胶、叶绿素锌钠盐和叶蛋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蚕沙简介 |
1.1.1 蚕沙利用现状 |
1.1.2 蚕沙中有用主要有用成分 |
1.2 蚕沙中果胶提取 |
1.3 蚕沙果胶提取液脱色 |
1.4 叶绿素锌钠盐的制取 |
1.5 蚕沙叶蛋白提取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及工艺流程图 |
第二章 稀硫酸浸提法提取蚕沙中的果胶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原理 |
2.5 实验方法 |
2.5.1 果胶提取单因素实验 |
2.5.2 果胶提取正交实验 |
2.6 实验结果分析 |
2.6.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6.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蚕沙果胶提取液的脱色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仪器 |
3.4 实验原理 |
3.5 实验方法 |
3.5.1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3.5.2 蚕沙果胶提取液脱色单因素实验 |
3.5.3 正交试验 |
3.5.4 果胶质量分析 |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6.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6.3 果胶产品质量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叶绿素锌钠盐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
4.1 实验原料 |
4.2 实验药品 |
4.3 实验仪器 |
4.4 实验原理 |
4.5 实验方法 |
4.5.1 叶绿素锌钠盐的制取 |
4.5.2 叶绿素锌钠盐的稳定性 |
4.6 实验结果分析 |
4.6.1 脱镁叶绿素提取单因素实验 |
4.6.2 脱镁叶绿素锌代单因素实验 |
4.6.3 叶绿素锌钠盐的稳定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蚕沙废渣中叶蛋白的提取 |
5.1 实验原料 |
5.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3 实验原理 |
5.4 叶蛋白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
5.5 实验方法 |
5.5.1 叶蛋白提取单因素实验 |
5.5.2 叶蛋白提取正交实验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5.6.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5.6.2 正交试验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叶绿素铁钠盐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蚕沙简介 |
1.1.1 蚕沙的性状 |
1.1.2 蚕沙的分布 |
1.1.3 蚕沙的主要活性成分 |
1.2 叶绿素简介 |
1.2.1 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
1.2.2 叶绿素的药理功能 |
1.2.3 叶绿素在食品、医药中的应用前景 |
1.3 天然产物提取前原料的预处理 |
1.3.1 软化在提取天然活性物质方面的应用 |
1.3.2 软化机理 |
1.3.3 协同辅助萃取技术在天然活性物质提取中的应用 |
1.3.4 协同辅助萃取技术的原理 |
1.4 叶绿素的提取方法 |
1.4.1 溶剂提取法 |
1.4.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4.3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4.4 微波协同超声辅助提取法 |
1.5 叶绿素铁钠盐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叶绿素铁钠盐的化学结构 |
1.5.2 叶绿素铁钠盐的性质 |
1.5.3 叶绿素铁钠盐的制备原理 |
1.5.4 叶绿素铁钠盐的应用 |
1.5.5 叶绿素铁钠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2 间接法制备叶绿素铁钠盐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叶绿素铁钠盐的制备工艺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萃取叶绿素 |
2.3.3 浓缩过程 |
2.3.4 皂化过程 |
2.3.5 萃取分离 |
2.3.6 酸化置铁 |
2.3.7 成盐过程 |
2.4 试验设计 |
2.4.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4.2 提取叶绿素的单因素设计 |
2.4.3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2.4.4 铁钠盐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2.4.5 正交试验设计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提取叶绿素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5.2 中心组合试验结果分析 |
2.5.3 响应曲面法试验结果分析 |
2.5.4 叶绿素铁钠盐制备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5.5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6 软化的作用 |
2.6.1 软化对叶绿素萃取率的影响 |
2.6.2 软化对叶绿素萃取率影响的直观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直接法制备叶绿素铁钠盐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直接皂化法制备叶绿素铁钠盐工艺 |
3.3 试验方法 |
3.3.1 原料预处理 |
3.3.2 萃取与皂化相结合 |
3.3.3 浓缩过程 |
3.3.4 萃取分离 |
3.3.5 酸化置铁 |
3.3.6 成盐过程 |
3.4 试验设计 |
3.4.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4.2 正交试验设计 |
3.4.3 两种工艺的对比试验 |
3.5 叶绿素铁钠盐的表征 |
3.5.1 物理性质 |
3.5.2 紫外-可见光谱 |
3.5.3 傅立叶红外光谱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6.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6.3 两种工艺试验对比结果分析 |
3.7 叶绿素铁钠盐表征结果分析 |
3.7.1 物理性质 |
3.7.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7.3 红外光谱图的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叶绿素铁钠盐的稳定性 |
4.1 试验原料及仪器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光照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4.2.2 温度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4.2.3 pH 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4.2.4 食品添加剂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4.2.5 H_2O_2、NaSO_3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4.2.6 金属离子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光照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4.3.2 温度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4.3.3 pH 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4.3.4 食品添加剂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4.3.5 H_2O_2、NaSO_3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4.3.6 金属离子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实验结论 |
5.2 实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蚕沙中叶绿素的提取及叶绿素铜钠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桑相关产业开发中马桑蚕沙制备叶绿素酮钠盐粗品工艺研究[J]. 吴新文,陈恺,马凯,张世芹,谢元贵,谢锋. 贵州科学, 2021(03)
- [2]叶绿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王贺泽,丁宏标,李习龙,毕研亮. 饲料工业, 2020(06)
- [3]叶绿素铜钠对苹果腐烂菌的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D]. 吴玥.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4]樗蚕蚕沙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 汪钰.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5]不同产地、不同龄期蚕沙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 郑天瑶,戴新新,宿树兰,段金廒,欧阳臻. 药物分析杂志, 2019(04)
- [6]蚕沙资源化学与菌群组成分析及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功效评价[D]. 郑天瑶. 江苏大学, 2018(02)
- [7]蚕沙的多成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孙松,蔡锦源,熊建文,张佳艳,梁豪荣. 轻工科技, 2016(05)
- [8]响应面法优化藜蒿叶绿素铜钠的制备工艺[J]. 吴君艳,吴存兵. 南方农业学报, 2015(09)
- [9]蚕沙分步制取果胶、叶绿素锌钠盐和叶蛋白[D]. 刘桃李. 广西大学, 2014(02)
- [10]叶绿素铁钠盐的制备研究[D]. 种亚莉.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