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两起煤矿事故谈事故抢救(论文文献综述)
彭钰栋[1](2021)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 ——以《民法典》第86条为对象》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百余年时间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经历了从萌芽到诞生,再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现代公司企业的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在为股东利益赚取利润的同时,是否应当兼顾社会中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的议题。随着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议题也逐渐进入了法学领域中,在我国突出表现为2005年《公司法》第5条中加入了“社会责任”,这一修订被视作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条款的诞生,并引起了商法学界的积极讨论。但自那之后,由于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识的不足,以及《公司法》第5条概括性质的规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并未取得实质性质的突破。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在总则编的“营利法人”中通过第86条,再次规定了“社会责任”的内容,这一条可兹看作对于《公司法》第5条的延续和发展。将企业社会责任条款规定于《民法典》的总则编之中,于我国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之下,使得第86条具有了商法原则的地位。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条款具有法律原则的性质,于现有立法模式之下,无论是对条款自身性质的认识与解释,还是对于法条适用方法的探究都大有裨益。首先,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条文的概括性使得其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不足,在历史解释和文义解释之外还需要对法律原则的价值进行探讨和补充,在我国《民法典》体系下可用民事基本原则对企业社会责任原则进行价值补充,尤其是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其次,作为商法原则的《民法典》第86条,在其适用上可以借鉴法律原则的指导功能、裁判功能以及评价功能进行展开,其中指导功能强调第86条对于《公司法》《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部门法中有关利益相关者保护的法律规则进行解释;裁判功能则是在缺少法律规则的时候将企业社会责任原则进行规则化适用,以弥补对于利益相关者保护不足的法律漏洞;评价功能则是在个案中,当企业社会责任原则在与其他法律原则发生冲突时,通过比例原则进行衡量的过程。作为商法原则的《民法典》第86条通过发挥其法律原则的功能而进入司法实践中,但这一过程可能赋予法官过于宽泛的自由裁量权。于是在现有的立法模式之下,可以利用“标准”与“法律”的特殊关系,在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所构建的制度基础上,发挥标准制定主体的灵活性与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在企业声明适用某一标准的情况下,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构成对《民法典》第86条的原则补充,一方面指导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将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价值贯彻于日常经营之中,另一方面为法官在审判中利用原则进行规则创制或者进行原则之间的衡量提供规范性依据。最终通过这一法律化路径,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成果融入到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之中。
黎宏[2](2021)在《安全生产的刑法保障——对《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关规定的解读》文中研究说明为有效防止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刑法修正案(十一)》进行了三方面的修正。关于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事故隐患"的认定,通常情况下可直接依据行为人所在行业的相关规定来判断,复杂场合下必须组织相关专家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判断;如果隐患已经具有发生结果的高度盖然性,组织他人冒险作业实际上是置他人于即将成为现实的死地,应当成立故意杀人罪;救援型的"冒险组织作业"可能成立紧急避险。关于危险作业罪,本罪是具体危险犯,"现实危险"的判断必须结合行为实施当时的各种客观实际情况,从一般人的生活经验法则来判断;本罪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未遂犯,一旦引起了实害结果,有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关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犯罪主体增加"承担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可以防止相关数据造假误导政府决策,实现源头治理。下一步,必须积累相关案例,总结安全生产犯罪适用规则并加以推广,从而最大地发挥其维护安全生产秩序的实效。
王成栋[3](2019)在《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金昌市政府在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上,从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仍旧多发频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反映出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从机制方面尽快解决。因此,本研究立意于在新安全发展理念和金昌市“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下,通过对金昌市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及管理措施的梳理,统计分析近年来事故发生趋势,以典型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为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和经验,分析现阶段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政府危机管理理论和系统安全理论等理论,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对策,期待为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实践探索新的思路,做出一点贡献。文章首先对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呈现,包括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和安全监管的整体效果,整体效果中涉及的资料都借助于笔者对金昌市近年来安全生产监管相关文件的查阅、归纳和分析,以及实际工作的了解。其次是分析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近六年的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和两起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为例,通过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系统安全理论分析,认为金昌市目前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核心问题没有找准、安全生产监管多方协同和合作治理不强、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安全监管的应急管理模式和危机意识尚未形成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尚未形成多中心治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点把握不准、安全监管的多元化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和经验,认为改进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是一个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参考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发达国家先进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借鉴国内吴江区和宁波市两个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总结、提炼出对优化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具有可行性的做法。最后,就如何进一步优化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该从建设符合金昌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的多中心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化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危机管理长效机制水平等多方面共同推进,取得预期效果。
张晴[4](2019)在《“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文中研究指明“煤老板”是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下的一批特殊的民营企业主。由于煤矿产业的暴利、粗犷发展以及单一模式,“煤老板”经常被扣上“暴发户”的帽子,但“煤老板”作为煤炭资源的开采者和提供者,为国家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力、冶金、钢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将大众媒介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大众媒介将外在世界转化为受众所接触到的“拟态世界”,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塑造着受众的认知图景和价值体系,对“煤老板”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塑造立体、全面的媒介形象,不仅有利于消解大众对“煤老板”的歪曲认知,也有利于国家煤炭转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话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轨迹及其动因。通过对《人民日报》(1983-2018)“煤老板”相关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对象以及报道倾向等五个方面探析《人民日报》中“煤老板”形象的宏观构建过程,并从具体文本中的主题结构、语句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人民日报》构建“煤老板”媒介形象的话语使用策略。从总体上说,“煤老板”媒介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宣传色彩浓郁的典型模范;煤炭“黄金十年”时期负面形象集中爆发;煤炭转型期正面为主的多元化形象,同时,笔者还分别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对不同时期“煤老板”的形象进行全面考察。形象的生成受到形象主体、认知主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煤老板”自身变化(形象主体)、媒介版面改革以及受众信息需求变化(认知主体)、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环境因素)等三个维度分析“煤老板”媒介形象变迁动因。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是党的“喉舌耳目”,因此,政治权力和政党意志成为“煤老板”形象变迁的根本动因。“煤老板”的经济属性又使得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成为其媒介形象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人民日报》自身的版面改革、受众信息需求以及“煤老板”自身的变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煤老板”的形象构建。从1983年到2018年,“煤老板”媒介形象的变迁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成为时代变迁的重要镜像。
丰世隆[5](2019)在《对《人民日报》有关国内灾难与国外灾难建构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人民日报》的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式,对《人民日报》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的内容形式和话语建构进行考察,力图探讨《人民日报》为我们呈现着怎样的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同时又是采用着怎样的话语方式和策略来建构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的。经过对《人民日报》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的比较探讨,本此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报道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时,多采用较少报道量、正面基调、感染力较强的通讯等新闻形式来呈现国内灾难新闻;而对于国外灾难新闻则多采用较多报道量、负面基调和具有挖掘深层原因的深度报道等内容形式来呈现。其次,《人民日报》在其报道时,对国外灾难新闻多建构出多灾多难的图景,救援相关信息报道的比较少;而对国内的灾难新闻则建构出积极乐观的图景,救灾、能动有为的相关信息报道的比较多。再者,《人民日报》在报道国内灾难新闻时,多采用淡化灾难的处理方式,虽然有时灾情信息不可避免,但是并不过分渲染,同时强化防、救、治灾难的信息,并对国内的灾情报道进行着平衡;而对于国外的灾难新闻,《人民日报》多采用强化灾难的处理方式,力图凸显国外的灾情,在修辞和风格上进行渲染,对救援的信息简单地一概而过,呈现着淡化的痕迹。总而言之,《人民日报》在对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进行报道时,多呈现着报道态度偏向化,图景形象建构对立化,叙事策略区别化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国媒体在报道国内灾难和国外灾难时应该注意的。
孙莹[6](2019)在《《人民日报》突发事故灾难报道框架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新闻报道记录着我国的重大事件,见证着社会的变迁历程。新闻报道也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报道理念和媒体变革的客观反映。我国属于重特大突发事故较为频发的国家,事故一旦发生,将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此类事故平均每10天左右就会发生1起。新闻媒体作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必须在突发事故报道中表现得力,才能益于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和长远的发展。因此本篇文章站在历时性的角度,以我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创办至今近七十年里有代表性的突发事故报道作为本研究切入点,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话语分析的视角,描绘突发事故报道样本的报道框架,探究形成这些变迁背后的多重因素文章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突发事故报道经历了从无到有漫长的近四十年。在主题框架方面,形成了报道主题由信息性向功能性的转变;具体建构方面,也逐渐呈现更多元灵活的趋势;报道基调打破了“一元话语格局”,更趋理性平衡。此外,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浪潮中,《人民日报》同样实现了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纸媒联动其微博微信,形成了“权威——即时——深入”的传播效应。但在本文的研究中同样发现,《人民日报》在初始创刊后的20年里对突发事件都处于“零提及”的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涉及突发事故报道,并维持了近20年对事故灾情的精简汇报式报道、对领导指示重点强调的报道模式。本文在内容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还将借鉴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的视角,从文本的微观维度探究报道的文本编码,从话语实践的中观维度探究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和传播意图,最后从社会实践的宏观维度探究框架建构背后的因素,总结出管理制度、媒体社会功能以及媒体内外多重因素对报道框架建构的影响。从而为今后我国媒体在完善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突发事故报道框架及策略方面提供创新思路。
张星[7](2018)在《西安Q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和OHSAS体系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机械制造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企业都在进行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建设,同时也在积极引入国际标准OHSAS18001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了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有效规范了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但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发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和OHSAS两套体系独立运行存在安全管理低效、重复性工作量、资源浪费等弊端,因此实现两个体系有效融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西安Q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和OHSAS体系进行对比融合研究,具体成果如下:(1)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两个安全管理体系融合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融合方案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管理体系的运行原理、运行模式、互补性和采用方法等角度论证了两体系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阐述了融合型管理体系的理论知识,界定了融合型管理体系的概念,包括融合体系的特征和原则,指出体系融合的要点内容。(3)根据公司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分析了公司现有两个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给出体系融合思路和入手点,讨论构建融合管理体系的基础、模式和方法。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和OHSAS18001体系要素内容的对比分析,确定了两体系融合的主要内容,主要从融合体系策划、实施、检查和持续改进方面入手,讨论了两体系融合的重点主要在于领导重视、经费保证和队伍建设、教育培训。(4)将融合体系应用于Q公司,重新确定了公司的职能部门,根据融合度理论,结合公司融合体系实施情况、融合体系层次结构、内容等方面建立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融合体系的融合度进行定量评价。(5)为了使融合体系能在公司中得到有效的运用,采用Java编程语言、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等工具,基于B/S系统架构设计开发了西安Q公司的融合体系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同时阐述了系统的功能。
郝雅立[8](2018)在《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冲突是事关公共利益、涉及公共事务的冲突。在当前的公共冲突治理中,虽然意识到新闻议题对于冲突及其治理的重要性,但缺乏对新闻建构的认识,缺少对新闻建构层次的分析,对新闻议题框架的作用方式和条件要求缺乏深刻的理解,只采取简单的压制或强化方式,却往往强化了一些新闻议题框架的负面影响,弱化了一些新闻议题框架的正面影响,造成公共冲突治理中新闻建构功能发挥的不合理。在媒介化社会时代,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日显强烈。公共冲突的爆发、升级和扩散需要有能够引发公共冲突的信息,需要新闻信息在关键人群中传播,需要较迅速的传播速度,需要信息内容能够引发公众的对立和共鸣,还需要新闻信息的持续供给。公共冲突治理也需要有助于冲突平息、化解、转化的信息,需要新闻信息对关键人群产生影响,并能够被广泛接受,需要引发对抗的信息不断消减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强化了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要求发挥新闻建构的合理功能。新闻信息是媒体对社会事件的建构性产品,媒体的新闻建构多集中于公共领域中具有争议性、冲突性的社会事件。从结构分析来看,媒体的新闻建构包括表层建构和深层建构两个层次。新闻的表层建构主要是报道形式的建构,即新闻信息内容的主题选择、内容编排、叙述形式和态度倾向等;新闻的深层建构主要是议题框架的建构,即媒体新闻信息的提供方式及其为受众提供的看待问题的视角、思路和评判标准。媒体通过对社会事件的双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对冲突事件的认知、情绪、评价和行动意向,从而左右公共冲突发展进程及其治理效果。根据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功能,新闻建构方式可分为:“挑火式”“灭火式”“化解式”和“转化式”四种类型。它们分别对公共冲突的潜在期、爆发期、升级期和平息期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为公共冲突的治理设置障碍或提供机遇。新闻建构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社会背景条件、媒体条件、受众条件和传受匹配条件。可以通过改变这些作用条件,使媒体新闻建构与公共冲突治理需要相契合,进而充分发挥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治理的正面功能,并使其负面功能受到相应的抑制和转化。
张世斌[9](2018)在《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与温升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90%左右的煤矿资源采用井工开采模式,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煤炭开采受水灾害威胁严重,突水淹井伤人事故频发,水灾害成为我国仅次于瓦斯事故的第二大灾害。随着我国浅部资源的逐步枯竭,煤炭资源的开采势必转入深部开采模式,由于矿井深部水压增加,超前探水、堵水难度增大,水灾害发生机率也随之增加,一旦深部矿井突发水灾害事故,将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深部矿井救灾排水系统是矿山水灾害救治和灾后复矿的有效手段,安全高效的矿井救灾排水设备是矿产资源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潜水电机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常与高扬程多级潜水泵组合成潜水电泵,用于各类深部矿井水灾害的应急救援或灾后复矿工程,是构成深井救灾排水系统的关键装备。潜水电机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充水式、充油式、干式和屏蔽式4类,其中充水式潜水电机具有功率高、冷却效果好、承压能力强、可深潜运行等优点,最适合应用于深部矿井水灾害的救治工程,此类电机自20世纪80年代从德国RITZ公司引进国内,经过国内多年的应用与改进,目前最大功率已超过3200kW,可用于单泵扬程800m的矿井救灾排水工程,在我国煤矿水灾害的救治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程度降低了矿井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深井救灾排水工程中,排水装备的高效、可靠运行是保证救灾排水工程成功的关键。深井救灾排水系统采用地面竖直安装,管路连接直潜井底,靠地面支撑结构重载悬挂运行,工程中一旦出现排水装备故障,不仅意味着救灾排水工程的失败,严重时还会引起停泵水锤等次生事故,导致整个救灾排水系统的瘫痪,造成更为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在排水工程各类设备故障中,由大型潜水电机故障所造成的系统停机事故占80%以上,这些故障中又以潜水电机的局部过热而导致的绝缘失效故障为主,潜水电机的冷却效果不仅与其冷却结构相关,还与冷却介质的流动特性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冷却结构及其内部冷却介质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合理优化冷却结构,保证其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减少救灾排水系统的运行故障。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结构复杂,其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研究涉及电磁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多个学科。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冷却结构、内部流体流动和温升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应用相似理论导出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相似准则和对流换热准则,将研究及试验结论推广应用于指导同类或相似电机冷却结构的设计和模型试验,为试验的安排和数据整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为其他类型电机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矿井“深部”的定义,界定了煤矿救灾排水工程中相对客观的矿井“深部”概念。作者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在救灾排水工程中矿井“深部”概念不仅与矿井深度和岩石力学特性相关,还与矿井救灾排水装备的性能直接相关,目前国内救灾用潜水电泵的单泵扬程普遍不超过800m,超过800m矿井的救灾排水工程难度剧增,不仅需要大功率、高扬程的排水装备,还需要考虑装备的安装及运行中的安全因素,需由专业的矿山排水技术团队完成,故本文将救灾排水工程中超过800m的矿井界定为“深部”矿井。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是抵御矿井水灾害事故的最后防线,先进、高效的救灾排水技术及装备意味着矿井抵御水灾害能力的增强,文中介绍了矿井救灾排水系统的总体结构,总结了国内最为先进的救灾排水技术。通过分析文献得出了电机冷却的重要性,引出对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和温升特性研究的必要性。(2)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结构及流体数值计算理论研究。介绍了深井救灾排水系统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结构设计特点,尤其重点介绍了设计的充水式潜水电机内外水双循环冷却系统。本文研究的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流体在电机轴尾部驱动泵轮的作用下沿设计的流道循环流动,冷却水在电机气隙流道中的流动状态和流动特性不仅影响着电机转子水摩擦损耗,还与电机内的换热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在分析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流体流动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流体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流体流动的连续微分方程、动量微分方程和能量微分方程等流体运动控制方程,并介绍了研究流体紊流的计算模型和流体流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为深入研究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和温升特性奠定了基础。(3)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研究。流体的流动特性表征为流体的运动状态、流动速度和压力分布。本文以功率3200kW充水式潜水电机为研究对象,按其实际结构和尺寸,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潜水电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GAMBIT专业流体网格划分软件建立了电机定转子气隙流体的三维结构网格模型,借助ANSYS Fluent流体分析软件分别研究了定转子气隙高度、气隙进口流体速度、转子转速、转子表面粗糙度和电机环境围压5个不同参数对充水式潜水电机气隙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数据提取、分析和处理,得出不同参数对气隙流体流速和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冷却水在气隙中的流动状态均为紊流,流体进入电机气隙后在转子高速旋转的作用下旋转速度迅速提升,随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流体速度最大处位于转子外边壁,速度最小处位于电机定子内边壁。冷却水进入电机气隙后压力呈线性下降趋势,压力最大处位于气隙进口处,最小处位于气隙出口处,与电机环境围压相等。(2)气隙内流体的最大平均速度随转子转速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随气隙进口流体流速和转子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长,增长幅度呈不同程度减小趋势;随气隙高度的增加而小幅减小,减小幅度呈逐步减小趋势;电机围压对气隙流体运动速度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3)气隙流体的进出口压力降随转子转速的升高呈线性增长趋势;随气隙进口流体流速和转子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长,增长幅度呈不同程度减小趋势;随气隙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减小幅度呈逐步减小趋势;电机围压对气隙流体运动速度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研究所得结论为下一步电机转子水摩擦损耗的计算、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电机内流体合理流速的确定以及内水循环驱动泵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4)基于流体流动特性的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温升研究。首先分析计算了3200kW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各项损耗值,以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分析结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转子水摩擦损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子水摩擦损耗随电机气隙高度的增加而小幅减小,随气隙进口流体轴向流速、转子转速、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几乎不受电机运行环境围压的影响,电机铁耗和机械损耗的计算结果与第5章中空载试验所得结果一致性良好。其次研究了潜水电机内部热量传递路径,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作出了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等效热路图;考虑多热源对电机定子温升的影响,运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3200kW充水式潜水电机在不同气隙进口流体轴向流速时定子的温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机定子温度最低处位于气隙流体进口处的定子齿部,温度最高处位于电机气隙流体出口附近的定子轭部,电机定子温度值随着气隙进口流体轴向流速的增加而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步减小。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3200k W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绕组绝缘防护措施,同时提出了电机气隙进口流体轴向流速的合理范围应为2m/s2.5m/s,速度太小不利于保证电机冷却效果,太大会造成转子水摩擦损耗的增加,结合第3章中气隙进口流体流速对气隙流体压力分布影响的分析结果可知,当气隙进出口压力差大于0.0828MPa时方能保证气隙流体轴向流速不小于2m/s,当气隙流体流速为2m/s2.5m/s之间时,3200kW潜水电机气隙流量约为28.535.6m3/h,据此,对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系统的驱动泵轮作出合理设计,设计了转速在1480r/min时,扬程为10m(提供0.1MPa压力),流量为40m3/h,后盖板带泄流孔的离心式泵轮作为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系统的驱动泵轮,泄流孔的作用是泄除泵轮富余流量。并将有限元温度场仿真结果与温升试验结果相对比,根据热力学知识,解释了误差产生的原因,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电机内流速与驱动泵轮设计的正确性。(5)深井潜水电机的试验研究。潜水电机空载试验、温升试验和绝缘性能的检测试验是研究深井潜水电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电机试验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安全可靠性。本文针对3200kW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进行了空载运行试验,测得了潜水电机的铁耗和机械损耗,与第4章中电机铁耗和机械损耗的计算值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搭建了深井潜水电机地面综合试验平台,试验平台的设计关键是在潜水电泵出水口加装了10MPa的手动控制闸阀,并在潜水电泵出水口开有测压孔,用于测量潜水电泵出水口压力,通过调节手动闸阀的开度来控制潜水电泵的出水口压力,以此来实现潜水电泵运行工况的调节,此试验平台可实现电机运行温度、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及潜水泵扬程、流量等多项重要参数的获取,通过此试验平台测得了3200kW潜水电机额定工况下定子和止推轴承等关键部位温度值,为第4章中判断有限元分析结论的正确性提供了依据,另外,此平台为同类产品的系列化研发提供了试验平台。对充水式潜水电机线缆绝缘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线缆接头耐水压试验、各相对地绝缘电阻测量和相间绝缘电阻测量,评判了潜水电机的绝缘性能。最后结合深井救灾排水工程,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工程应用情况。(6)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相似理论的研究。建立了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的二维运动微分方程和能量微分方程,利用方程分析法分别推导了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相似准则和对流换热相似准则,将文中研究所得结论及规律推广应用于指导同类或相似电机冷却结构的研发设计和模型试验,为其他类型电机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张琥[10](2018)在《我国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致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液氨作为化工原料和制冷剂,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肥生产和食品生产等行业。氨泄漏事故近年来频繁发生,其中食品企业发生的氨泄漏事故较多。随着近年来冷库储量明显增加,新建冷库中氨制冷冷库占到70%左右。然而,食品企业并不属于化工企业的范畴,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以及监管等措施并未及时跟上冷库的大规模扩建的速度,这就导致了这一类泄漏事故的频发。因此,研究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原因及预防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氨泄漏事故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事故的物态原因,对事故中人的行为原因研究甚少,而实际上,氨泄漏事故存在着大量的人的行为原因。事故致因“2-4”模型主要研究事故的人为因素,最早应用于煤矿事故的分析较多,目前已在多个领域的事故原因分析中得到了应用。因此,本文拟利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我国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中的各类原因及其作用路径。本文以2007-2016年间我国发生的121起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作为事故样本。首先,以氨泄漏点出现位置作为液氨泄漏事故分类的标准,对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进行分类,可分为液氨储运设备泄漏事故(28起)、液氨运输管道泄漏事故(52起)和液氨制冷设备泄漏事故(41起)。其次,以事故致因“2-4”模型作为理论基础的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对每一类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不安全物态原因、习惯性行为原因和安全管理体系缺欠进行了统计分析。在不安全动作方面,经过分析得到了各类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列表,并对其中的不安全动作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不安全动作的违章情况。在不安全物态方面,与不安全动作分析类似,得到了不安全物态列表。在习惯性原因方面,通过对员工的习惯性行为原因与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对应关系,分析得到员工不安全习惯性行为,以及容易缺欠的主要安全知识。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从安全方针、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程序三方面分析,得出主要的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得到了一种以“2-4”模型为理论基础的事故分析方法,具体分为以下8个步骤:(1)确定事故(2)切割组织(3)分析事故经过(4)组织内员工不安全动作原因的分析(5)不安全物态原因分析(6)探究习惯性行为原因(7)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分析(8)分析各原因对事故影响过程和作用路径。利用此方法分析了我国2007-2016年发生的121起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分析结果见附表表一,证实了此方法可以应用于氨泄漏事故原因分析。(2)我国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每年均有发生。2007-2012年事故发生起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2012年以后发生起数呈反弹上升趋势。事故死亡人数除2013年(由于2013年发生了四起死亡人数较多的氨泄漏事故,共造成147人死亡)外,在2007-2016年也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氨中毒事故(111起)在发生起数上远高于氨爆炸事故(10起)。而在死亡人数上,氨爆炸事故(128人死亡)要比氨中毒事故(69人死亡)严重。此类事故中重特大事故和较大事故发生较少,一般事故发生较多。(3)利用信息扩散模型,对氨泄漏事故发生月份及省份的数据分别分析,得到每月及各省的此类事故风险概率。其中每年至少发生一起氨泄漏事故的概率在50%以上的有7个月份,分别是八月(81.1%)、七月(74.2%)、五月(71.7%)、四月(68.2%)、九月(63.8%)、六月(58.4%)和十月(52.1%),这些月份是展开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时期。每年至少发生一起以上氨泄漏事故风险最高的前五个省份分别是山东省(70.8%)、四川省(58.3%)、浙江省(49.2%)、安徽省(45.1%)和上海市(44.8%),这些省份应特别重视氨泄漏事故的预防工作。(4)通过对食品企业液氨储运设备泄漏事故的分析,得到了此类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32类。其中,直接引发事故的不安全动作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未及时检查、控制槽车、储罐的液位和压力情况(7次)和装卸前未对各连接处密封性进行检查(7次)。日常作业中纵容、忽视工人违章行为和未组织相关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对员工的习惯性行为具有影响。未制定储运作业相关规程这一不安全动作导致安全管理体系出现缺欠。不安全物态原因有15类,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泵与管道连接处密闭性差(8次),作业现场无防护设备(4次)这一不安全物态会导致事故损失的扩大。习惯性行为原因中,出现最多的是安全意识不高(99次),其次是安全知识不足(96次)。员工缺失的安全知识点有17类,主要是安全培训的必要性(21次)和安全检查的重要性(18次)。安全管理体系缺欠有9类,主要的安全管理体系缺欠是未建立或未按要求执行安全培训相关制度(26次)和未建立或未按要求执行安全检查相关制度(24次)。(5)通过对食品企业液氨运输管道泄漏事故的分析,得到了此类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36类。其中,引起事故最多的不安全动作是未对管道及其他部件进行定期检查(39次)。从不安全动作的作业性质来看,管道检修不安全动作和管道安装不安全动作引起的事故较多。这些不安全动作中,包括较多的违章操作(103次)和违章指挥(78次),分别占不安全动作总数的40.4%和30.6%。不安全物态原因有10类,出现次数最多的不安全物态是管道及其他部件过度损耗和老化(17次)和作业现场无液氨泄漏警报器(17次),后者会使作业员工无法及时意识到氨泄漏的发生,加重事故的危害程度。习惯性行为原因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安全知识不足(123次)和安全意识不高(145次)。员工缺失的安全知识点有16类,最主要安全知识点是安全检查的重要性(33次)。安全管理体系缺欠有9类,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安全生产科未履行管道检修和管理职责(42次)。(6)通过对食品企业液氨制冷设备泄漏事故的分析,得到了此类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37类。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不安全动作是未对制冷设备定期检查(35次)。氨区作业未佩戴防护设备(27次)这一不安全动作会使事故伤亡的扩大。在这些不安全动作中,违章操作出现次数较多,占不安全动作总数的36.7%。不安全物态原因有14类,存在质量问题制冷设备(19次)这一不安全物态出现次数最多,与液氨制冷设备泄漏事故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这些不安全物态中,包括违章物态和危险物态,分别占不安全物态总数的83.3%和16.7%。习惯性行为原因中,安全意识不高(288次)和安全知识不足(238次)在此类事故中出现较多,存在较多问题。这其中涉及的员工的安全知识缺失点有10类,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液氨制冷设备定期检查的必要性(38次)和制定并遵守作业指导书的必要性(37次)。安全管理体系缺欠有10类,出现最多的安全管理体系缺欠为安全生产科未履行液氨储存设备检修和管理职责(37次)。安全管理程序这方面的缺欠问题在此类事故的安全管理体系缺欠中最为常见。(7)从事故原因分析中可以发现,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的不安全动作中,超过80%均为违章作业行为;不安全物态中,违章物态占70%以上;习惯性不安全动作中,出现最多的是安全知识不足和安全意识不高,安全意识不高多数也是由于安全知识不足导致;安全管理体系缺欠中都涉及到了未建立或未按规定执行安全培训制度。因此,通过加强企业的安全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减少员工的违章作业,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结合上述的事故分析结果,从安全培训的角度出发,在预防液氨储运设备泄漏事故中,应加强对液氨运输司机、押运员、液氨装卸人员、安全生产科和相关工作的直接领导层员工等的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与液氨装卸作业相关的指挥领导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主要应围绕液氨储运设备检修、维护及管理,安全检查的重要性以及遵守作业指导书等安全知识点进行。在预防液氨运输管道泄漏事故中,应加强对一线员工(制冷工、安装工和维修工等)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主要包括遵守作业指导书、对液氨运输管道定期检查、作业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等内容。对作业相关的直接管理层员工,应重视对下属员工的安全培训。同时,加强生产安全监督力度,对一线员工出现的不安全动作及时制止改正,以免他们养成不安全的习惯性行为。在预防液氨制冷设备泄漏事故中,应加强制冷工的安全培训,主要涉及遵守作业指导书、对液氨制冷设备定期检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制冷设备的开停车等。另外,还要对制冷工在火灾等紧急状况发生时的紧急作业进行演练,加强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制冷班组长和车间主任等直接管理层员工,加强对制冷工的安全培训,安全监督检查方面的工作,帮助制冷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减少违章作业的发生。本文首次将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基础的事故分析方法应用于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的分析中,得到了导致此类事故发生各类原因及其作用路径,同时,提出了一些安全培训建议,可用于此类事故的预防工作。
二、从两起煤矿事故谈事故抢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两起煤矿事故谈事故抢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 ——以《民法典》第86条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情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法律化路径说明 |
(一)道德的法律化 |
(二)本文法律化路径思考 |
第一章 法学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
一、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沿革 |
(一)中世纪后期西欧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萌芽 |
(二)1900-1950:企业社会责任的萌芽阶段 |
(三)20 世纪50-60 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 |
(四)1970 年代: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时期 |
(五)1980-1990 年代:补充性理论的蓬勃发展 |
(六)21 世纪: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化 |
二、我国法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探讨 |
(一)法律概念之争与法律条文解释之辩 |
(二)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困境 |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司法实践 |
(一)企业社会责任司法判例概况 |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判决中的运用 |
(三)企业社会责任司法实践的困境 |
四、对企业社会责任中“责任”概念的再认识 |
(一)何为“责任” |
(二)法学中有关“责任”的探讨 |
(三)企业社会责任是何种“责任” |
第二章 《民法典》第86 条的理论探讨 |
一、《民法典》第86 条立法沿革 |
(一)早期立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
(二)2005 年《公司法》第5条中的“社会责任” |
(三)《民法典》第86 条的出台 |
(四)《民法典》第86 条文义解释 |
二、《民法典》第86 条的法律原则性质研究 |
(一)企业社会责任条款的法律性质之争 |
(二)法律规范理论:规则与原则的区分 |
(三)《民法典》第86 条法律性质:法律原则 |
三、作为法律原则的《民法典》第86 条解释 |
(一)体系因素解释:民商合一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原则 |
(二)目的因素解释:对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价值补充 |
第三章 《民法典》第86 条的司法适用 |
一、指导功能 |
(一)法律原则的指导功能——法律规则的解释方法 |
(二)劳工保护 |
(三)消费者保护 |
(四)环境保护 |
(五)案例分析 |
二、裁判功能 |
(一)法律原则的裁判功能——用于法律漏洞补充 |
(二)法律漏洞认定 |
(三)法律漏洞的补充方法 |
(四)案例分析 |
三、评价功能 |
(一)法律原则的评价功能——价值衡量的依据 |
(二)怎样进行衡量——比例原则 |
(三)案例分析:北京世界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诉刘富君劳动争议案 |
第四章 对《民法典》第86 条的补充——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为依据 |
一、对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 |
(一)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
(二)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方法 |
二、标准:作为法律的补充 |
(一)什么是标准 |
(二)标准与法律的关系 |
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对第86 条的补充 |
(一)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
(二)企业社会责任国内标准 |
(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实践中的运用 |
(四)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补充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安全生产的刑法保障——对《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关规定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背景 |
二、具体内容 |
(一)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 |
(二)危险作业罪 |
(三)承担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
三、结语 |
(3)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启示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已有研究的评价和启示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分析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文献研究法 |
第二章 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安全生产 |
2.1.2 监管 |
2.1.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2.1.4 应急管理 |
2.2 相关研究理论 |
2.2.1 危机管理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系统安全理论 |
第三章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1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 |
3.1.1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 |
3.1.2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 |
3.1.3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整体效果 |
3.2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
3.2.1 典型事故案例 |
3.2.2 事故案例分析 |
3.2.3 金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要问题 |
3.3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尚未形成多中心治理体系 |
3.3.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重点把握不准 |
3.3.3 安全生产监管多元化水平不高 |
3.3.4 安全生产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
第四章 国外和国内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
4.1 国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1.1 美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1.2 日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1.3 德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2 国外先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
4.2.1 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4.2.2 多元化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体 |
4.2.3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高 |
4.2.4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高 |
4.2.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工伤保险有机结合 |
4.2.6 按照行业及危险程度划分不同安全生产监管层次 |
4.3 国内发达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3.1 吴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3.2 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 |
4.4 国内发达地区成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验借鉴 |
4.4.1 理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
4.4.2 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 |
4.4.3 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
4.4.4 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
第五章 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对策 |
5.1 建设符合金昌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的多中心监督管理体系 |
5.1.1 突出解决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中的重点问题 |
5.1.2 提高政府各部门间协同合作 |
5.1.3 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监管 |
5.1.4 建立安全生产交流协作机制 |
5.2 推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建设 |
5.2.1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和事故追责体系 |
5.2.2 完善人才准入机制和培训考核体系 |
5.2.3 完善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和培训机制 |
5.3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化管理水平 |
5.3.1 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
5.3.2 加强政府安全监管力量建设 |
5.3.3 完善行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
5.3.4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作用 |
5.4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
5.4.1 加快安全生产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
5.4.2 提高对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利用 |
5.5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危机管理长效机制 |
5.5.1 认识事故危机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
5.5.2 建立完善事故危机预测预警机制 |
5.5.3 建立有效的事故危机管理沟通机制 |
5.5.4 健全事故危机后处理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2.1 学术价值 |
2.2 现实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媒介形象的研究 |
3.2 “煤老板”相关研究 |
4. 研究方法 |
4.1 内容分析法 |
4.2 文献研究法 |
4.3 话语分析法 |
5. 创新之处 |
第1章 《人民日报》中“煤老板”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 |
1.1 样本选择 |
1.2 类目构建 |
1.3 报道数量 |
1.4 报道体裁 |
1.5 报道倾向 |
1.6 报道主题 |
1.6.1 1983-2001 年:鼓励开办集体煤矿和个人煤矿 |
1.6.2 2002-2011年:批判安全事故与煤炭整顿 |
1.6.3 2012-2018年:推动”煤老板“转型 |
1.7 报道对象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民日报》“煤老板”相关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2.1 样本选择 |
2.2 宏观结构 |
2.2.1 宏观语义分析 |
2.2.2 新闻图示分析 |
2.3 微观结构分析 |
2.3.1 句式 |
2.3.2 词语 |
2.4 话语修辞分析 |
2.4.1 新闻引语——谁在说话 |
2.4.2 隐喻修辞——如何说话 |
2.4.3 直接叙述和目击报道 |
2.4.4 数字的大量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民日报》中的“煤老板”形象分析 |
3.1 改革开放初期(1983-2001):宣传色彩浓郁的典型模范 |
3.1.1 政治形象:国家政策的拥护者和国家能源的提供者 |
3.1.2 经济形象:煤炭工业的开拓者和掘金者 |
3.1.3 社会形象:正负面交替的立体形象 |
3.2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2002-2011):负面形象的集中爆发 |
3.2.1 政治形象:钱权勾结得利者 |
3.2.2 经济形象:煤炭工业整顿转型的“拦路虎”与“带路人” |
3.2.3 社会形象:社会公共财产安全的威胁者 |
3.3 煤炭行业寒冬期与转型期(2012-2018):正面为主的多元化形象 |
3.3.1 政治形象:国家政策扶持的受益者 |
3.3.2 经济形象:转型产业的投资者与收获者 |
3.3.3 社会形象:生活铺张者与违法犯罪者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民日报》中“煤老板”形象变迁的原因探寻 |
4.1 形象主体——“煤老板”自身的变化 |
4.2 认知主体——媒体版面改革与受众信息需求变化 |
4.2.1 媒体版面改革 |
4.2.2 受众信息需求变化 |
4.3 环境因素——“煤老板”形象构建的外部机制 |
4.3.1 政治力量和政党意志 |
4.3.2 能源结构转型——煤炭资源的兴起与衰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对《人民日报》有关国内灾难与国外灾难建构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灾难新闻研究现状 |
(二)灾难新闻比较研究的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一)研究思路及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问题 |
六、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样本及时间范围 |
(三)选样原则 |
(四)类目建构 |
(五)编码信度检测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国内国外灾难新闻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报道形式层面的分析 |
一、报道数量 |
(一)国内报道数量相对较少 |
(二)国外报道数量相对较多 |
二、报道的时间分布 |
(一)国内月份分布呈现倒“V”型 |
(二)国外月份分布呈现渐变减少趋势 |
三、报道体裁 |
(一)国内:消息为主,通讯为辅 |
(二)国外:消息为主,深度报道为辅 |
四、报道篇幅 |
(一)国内灾难新闻篇幅较长 |
(二)国外灾难新闻篇幅较短 |
五、版面区域分布 |
(一)国内版面区域分布偏左 |
(二)国外版面区域分布偏右 |
第二节 :报道内容层面的分析 |
一、消息的来源 |
(一)国内以官方为主,本报记者采访观察为辅 |
(二)国外以官方为主,媒体为辅 |
二、报道基调 |
(一)国内正面报道占比六成多 |
(二)国外负面报道占比八成多 |
三、报道灾难类型 |
(一)国内自然灾难占比79.6% |
(二)国外人为灾难占比84.7%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国内国外灾难新闻的话语分析 |
第一节 :主题 |
一、宏观主题 |
(一)国内多呈救援、防灾宣导主题 |
(二)国外凸显灾情报道主题 |
二、宏观结构 |
(一)国内主题结构重心在“救” |
(二)国外主题结构重心在“灾” |
第二节 :组织方式 |
一、宏观规则 |
(一)国内运用删略规则消减灾情 |
(二)国外运用删略规则消减救援 |
二、主题实现方式 |
(一)国内使用相关控制式平衡灾与救 |
(二)国外使用循环组装式重述灾情表达 |
第三节 :话语图式 |
一、新闻图式 |
(一)国内新闻图式服务于救援 |
(二)国外新闻图式服务于灾难 |
二、报道模式 |
(一)国内:低灾、高救类模式 |
(二)国外:高灾、低救类模式 |
第四节 :互文分析 |
一、篇章间的互文 |
(一)国内多系列、连续报道,篇章间联系较强 |
(二)国外多独立性报道,篇章间联系较弱 |
二、篇章内的互文 |
(一)国内暗示引导,表现官方作为 |
(二)国外进行引用,丰富灾情 |
三、历史性的互文 |
(一)国内采用“救援”和“英雄”原型,力显能动及精神 |
(二)国外采用“水深火热”原型,显示多灾多难 |
第五节 :修辞手段 |
一、数字 |
(一)标题数字:国外较国内更善使用,突兀醒目 |
(二)语篇数字:国外用数表救援力量,国内用数表灾情损失 |
二、消息源的使用方式 |
(一)国内消息源较为单一,权威把控 |
(二)国外消息源较为多元,相互佐证 |
三、引语 |
(一)国内多为原述,报道较为直接 |
(二)国外多为转述,信息更为客化 |
第六节 :词句风格 |
一、词汇 |
(一)标题词汇:国外伤亡类词汇较多,更显敏感消极 |
(二)语篇词汇:国外副词等修饰词较多,加重灾情表达 |
二、句子 |
(一)标题句型:国内主谓句表主动,国外致使句力显被动 |
(二)语篇句长:国内更善用救援长句,详述救灾 |
第四章 关于《人民日报》报道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人民日报》对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的报道态度存有较大偏向 |
(二)《人民日报》对国内与国外灾难图景形象呈现含有明显的对立 |
(三)《人民日报》对国内与国外灾难新闻的叙事策略有一定的区别 |
二、原因分析 |
(一)政治因素:意识维护及舆论管束 |
(二)文化因素:文化传统及官本理念 |
(三)媒介因素:媒体属性及价值规范 |
三、反思及展望 |
(一)调整传播理念 |
(二)保证报道内容真实、全面、均衡 |
(三)采用公正、合理的叙事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相关样本及Kappa信度检测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人民日报》突发事故灾难报道框架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小结 |
1.4 理论基础与关键概念 |
1.4.1 关键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2 研究对象概述 |
2.1 研究样本概述 |
2.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2.3 编码表设计 |
2.3.1 样本的分析思路 |
2.3.2 内容分析编码表设计 |
2.3.3 编码过程与编码员信度检验 |
3 《人民日报》突发事故灾难报道的内容分析 |
3.1 纸质报道样本的内容分析 |
3.1.1 报道主题:类别增多、角度细化 |
3.1.2 报道基调:正面维稳为主 |
3.1.3 报道消息来源:官方信源为主,渐趋多元 |
3.1.4 报道体裁:概括类消息为主 |
3.1.5 报道版面 |
3.1.6 报道中附图片的篇目分布 |
3.2 微博报道样本的内容分析 |
3.2.1 主题内容分布情况 |
3.2.2 报道基调分布情况 |
3.2.3 消息来源分布情况 |
3.2.4 微博报道附图情况 |
3.3 微信公众号样本内容分析:新闻性到人文性的转向 |
3.3.1 “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框架要素分析 |
3.3.2 “8·12”天津港爆炸事故推送框架要素分析 |
4 新闻框架背后的话语变迁 |
4.1 《人民日报》突发事故报道的文本向度分析 |
4.1.1 标题:话语主题从信息性到功能性的渐变 |
4.1.2 文本结构的变化:话语结构从单一性向灵活性渐变 |
4.2 《人民日报》事故灾难报道的话语实践 |
4.2.1 话语主体从政府到平民的渐变 |
4.2.2 话语导向逐步趋向理性客观平衡 |
5 《人民日报》事故灾难报道框架变迁原因 |
5.1 媒体管理制度的约束和限制 |
5.2 媒体社会功能的演变 |
5.3 话语生产中的其他控制 |
5.3.1 媒体外部影响 |
5.3.2 媒体组织——盈利驱动改革 |
5.3.3 媒体准则——高标准促高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西安Q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和OHSAS体系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融合型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
2.1 融合型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
2.1.1 融合型管理体系特征 |
2.1.2 管理体系融合的原则 |
2.2 两体系融合必要性分析 |
2.2.1 两个体系本质分析 |
2.2.2 体系运行存在的不足之处 |
2.2.3 符合企业管理体系发展的需要 |
2.3 两体系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
2.3.1 两体系相同点分析 |
2.3.2 两体系要素对比分析 |
2.4 体系融合的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3 Q公司融合体系构建 |
3.1 Q公司安全管理现状 |
3.1.1 Q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3.1.2 Q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3 解决对策 |
3.2 安全管理体系融合模式和基础 |
3.2.1 安全管理体系融合模式 |
3.2.2 安全管理体系融合的方法 |
3.3 融合体系策划 |
3.3.1 方针和原则 |
3.3.2 组织结构 |
3.3.3 合规性评价 |
3.3.4 目标管理 |
3.4 实施 |
3.4.1 体系文件 |
3.4.2 危险源管理 |
3.4.3 安全教育培训 |
3.4.4 应急准备和响应 |
3.4.5 安全投入 |
3.4.6 安全文化建设 |
3.5 检查和持续改进 |
3.5.1 绩效监视和测量 |
3.5.2 设备设施管理 |
3.5.3 绩效考核评审 |
3.6 安标与OHSAS18001体系融合后要素分布 |
3.7 融合体系运行要点 |
3.7.1 企业领导重视 |
3.7.2 经费保证和队伍建设 |
3.7.3 教育培训 |
3.8 本章小结 |
4 融合体系的实施和有效性评价 |
4.1 体系融合后职能分配 |
4.2 融合体系运行流程 |
4.2.1 建立体系融合领导小组 |
4.2.2 制定融合体系管理目标 |
4.2.3 制定体系融合方案 |
4.2.4 进行融合体系培训工作 |
4.2.5 融合体系文件再造 |
4.2.6 过程控制 |
4.2.7 融合体系审核 |
4.3 融合体系的融合度评价 |
4.3.1 评价方法 |
4.3.2 融合度评价体系构建和权重确定 |
4.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3.4 融合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Q公司安全管理融合体系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5.1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
5.1.1 Client/Server(C/S)架构 |
5.1.2 Browser/ServerB/S架构 |
5.1.3 设计技术 |
5.1.4 数据库选择 |
5.2 系统设计 |
5.2.1 管理系统用户分析 |
5.2.2 系统功能设计 |
5.2.3 系统流程图设计 |
5.2.4 数据库设计 |
5.3 系统功能实现 |
5.3.1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5.3.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8)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闻建构的研究 |
二、关于媒体管理的研究 |
三、关于公共冲突与冲突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新闻建构与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支撑 |
一、核心概念阐析 |
二、研究理论支撑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思路设计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第一节 公共冲突发展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一、冲突产生依赖引发冲突的信息 |
二、冲突发展依赖信息在关键人群中扩散 |
三、冲突升级依赖信息引发公众的对立和共鸣 |
四、冲突扩散依赖信息的快速传播 |
五、冲突持续依赖信息不间断传播 |
第二节 公共冲突治理对新闻信息的依赖 |
一、依赖有助于弱化对立的信息 |
二、依赖能影响关键人群的信息 |
三、依赖能被广泛接受的信息 |
四、依赖引发对抗的信息不断减少 |
第三节 现代媒体强化了公共冲突对新闻的依赖 |
一、信息提供海量化 |
二、信息提供精准化 |
三、突破信息时空约束 |
四、信息多对多自主交互功能 |
五、利用的便捷性 |
第二章 媒体新闻的建构性 |
第一节 新闻建构的层次与特点 |
一、媒体与受众对社会事实的双重建构 |
二、媒体新闻的表层建构与深层建构 |
三、媒体新闻建构的特点与风格 |
第二节 影响媒体新闻建构的主要因素 |
一、媒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
二、媒体外部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新闻建构的八种话语策略 |
一、变换背景 |
二、引导想象 |
三、渲染情节 |
四、凸显后果 |
五、贴注标签 |
六、隐性评价 |
七、归因定位 |
八、行动倡议 |
第三章 新闻表层建构对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影响 |
第一节 公共冲突主体意识结构四要素 |
一、事实认知 |
二、情绪波动 |
三、价值判断 |
四、行动意向 |
五、公共冲突主体意识结构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新闻的表层建构:报道形式建构 |
一、新闻报道的主题 |
二、新闻报道的文本形式 |
三、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 |
第三节 新闻表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话语策略 |
一、影响事实认知的话语策略 |
二、引发情绪波动的话语策略 |
三、引导价值判断的话语策略 |
四、影响行动意向的话语策略 |
第四节 新闻表层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作用机制 |
一、博取普遍关注 |
二、引导偏差认知 |
三、激发对立情感 |
四、强化群体共识 |
第四章 新闻深层建构对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影响 |
第一节 新闻深层建构:议题框架建构 |
一、新闻的议题框架及其作用 |
二、新闻议题框架与报道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
第二节 与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相关的四类新闻议题框架 |
一、刺激冲突爆发和升级的新闻议题框架 |
二、有助冲突平息的新闻议题框架 |
三、促进冲突化解的新闻议题框架 |
四、引导冲突转化的新闻议题框架 |
第三节 新闻议题框架的引导机制 |
一、引导冲突爆发和升级的机制 |
二、引导冲突平息的机制 |
三、引导冲突化解的机制 |
四、引导冲突转化的机制 |
第五章 新闻建构影响冲突主体意识建构的条件 |
第一节 媒体条件 |
一、媒体数量与多元化程度 |
二、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
三、新闻发布规制的合功能性 |
四、新闻传播与冲突事件时差 |
第二节 受众条件 |
一、新闻信息需求 |
二、新闻信息的获得能力 |
三、对媒体及其信息的信任程度 |
第三节 传受匹配条件 |
一、媒体关注与受众兴趣的契合 |
二、新闻信息需求与有效供给间的不平衡 |
三、新闻价值倾向与受众价值偏好的一致 |
四、新闻信息内容与受众预期相吻合 |
五、受众经验的欠缺与新闻建构的弥补 |
第六章 新闻建构方式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过程的影响 |
第一节 影响公共冲突及其治理进程的新闻建构方式 |
一、挑火式新闻建构方式 |
二、灭火式新闻建构方式 |
三、化解式新闻建构方式 |
四、转化式新闻建构方式 |
第二节 四类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及其治理各阶段的影响 |
一、在公共冲突潜在期的影响 |
二、在公共冲突爆发期的影响 |
三、在公共冲突升级期的影响 |
四、在公共冲突平息期的影响 |
第三节 新闻建构影响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单案例分析 |
一、案例陈述与新闻报道呈现 |
二、新闻报道数量结构对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影响 |
三、议题框架结构对公共冲突发展进程的影响 |
四、案例研究的发现与讨论 |
第四节 新闻建构影响公共冲突治理效果的两案例比较 |
一、两则案例的陈述与新闻议题呈现 |
二、新闻议题框架比较与公共冲突发展进程分析 |
三、新闻议题框架比较与公共冲突治理效果分析 |
四、案例研究的发现与讨论 |
第五节 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一、利用潜在期的新闻议题抑制和转化冲突的负面功能 |
二、冲突治理从跨阶段性的新闻议题中寻求治理依据 |
三、根据新闻议题的区分度预见冲突平息后的发展趋势 |
四、以整体观、全局观的新闻议题促成冲突转化的实现 |
第七章 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中作用的合理发挥 |
第一节 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中的作用 |
一、判断新闻建构作用性质的标准:是否与冲突治理需要相契合 |
二、新闻建构在公共冲突治理的正负作用 |
第二节 以框架识别预判新闻建构对冲突治理可能发挥的作用 |
一、意识到新闻建构中议题框架的存在 |
二、识别不同的新闻议题框架 |
三、预判议题框架对冲突治理可能发挥的作用 |
第三节 以条件管理发挥新闻建构在冲突治理中的合理作用 |
一、改变新闻建构发挥负面作用的条件 |
二、强化新闻建构发挥正面作用的条件 |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与温升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矿井“深部”概念的界定 |
1.4.2 矿井救灾排水系统研究现状 |
1.4.3 矿井救灾排水技术研究现状 |
1.4.4 潜水电机的分类及冷却方式 |
1.4.5 潜水电机内流场和温度场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结构及流体数值计算理论 |
2.1 引言 |
2.2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结构 |
2.2.1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整体结构 |
2.2.2 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结构 |
2.2.3 充水式潜水电机转子结构 |
2.2.4 充水式潜水电机止推轴承结构 |
2.2.5 充水式潜水电机冷却结构设计 |
2.3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流体流动特点 |
2.3.1 流体的强迫运动 |
2.3.2 流体的运动状态 |
2.3.3 流体的粘性和牛顿流体 |
2.3.4 流体的可压缩性 |
2.3.5 定常流和非定常流 |
2.4 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控制方程 |
2.4.1 连续微分方程 |
2.4.2 动量微分方程 |
2.4.3 能量微分方程 |
2.4.4 流体紊流计算模型 |
2.5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5.1 控制方程离散方法 |
2.5.2 SIMPLE算法 |
2.5.3 离散方程的通用表达 |
2.6 本章小结 |
3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3.2.1 潜水电机整体模型的建立 |
3.2.2 气隙流体网格模型建立 |
3.3 流体流动特性仿真分析 |
3.3.1 气隙高度的影响 |
3.3.2 气隙进口流体流速的影响 |
3.3.3 转子转速的影响 |
3.3.4 转子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3.3.5 电机围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流体流动特性的潜水电机定子稳态温升研究 |
4.1 引言 |
4.2 充水式潜水电机温度场研究基础 |
4.2.1 热量传递方式 |
4.2.2 换热微分方程 |
4.2.3 充水式潜水电机绕组绝缘材料温升限值 |
4.3 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热源分布 |
4.3.1 基本铁耗 |
4.3.2 绕组铜耗 |
4.3.3 机械损耗 |
4.3.4 杂散损耗 |
4.3.5 空载试验结果对比 |
4.4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温度场研究 |
4.4.1 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内部传热路径分析 |
4.4.2 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 |
4.4.3 充水式潜水电机温度场分析中相关参数的确定 |
4.4.4 充水式潜水电机定子稳态温度场分析 |
4.5 气隙流体合理流速确定和驱动泵轮设计 |
4.5.1 气隙进口流体合理流速的确定 |
4.5.2 驱动泵轮的设计 |
4.5.3 试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潜水电机的空载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方法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深井潜水电机的温升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测温原理和方法 |
5.3.3 试验平台搭建 |
5.3.4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深井潜水电机的绝缘性能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试验方法 |
5.4.3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深井潜水电机的工程应用 |
5.6 本章小节 |
6 深井充水式潜水电机相似理论研究 |
6.1 引言 |
6.2 相似理论 |
6.2.1 相似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
6.2.2 相似定理 |
6.2.3 相似准则的推导方法 |
6.3 充水式潜水电机相似准则 |
6.3.1 相似准则的推导 |
6.3.2 相似准则的应用 |
6.3.3 新产品研发应用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专利成果 |
主要获奖 |
(10)我国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致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事故致因“2-4”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
1.2.2 氨泄漏事故的研究综述 |
1.2.3 现状评述及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事故分析方法研究及实例分析 |
2.1 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基础的事故分析方法 |
2.1.1 分析思路 |
2.1.2 分析步骤 |
2.2 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样本确定及选择标准 |
2.3 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原因分析实例展示 |
2.3.1 一起重大食品企业氨泄漏中毒事故 |
2.3.2 一起特别重大食品企业氨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的发生规律研究 |
3.1 氨的理化性质及其危害性 |
3.1.1 氨对人体的危害及表现症状 |
3.1.2 氨泄漏爆炸机理 |
3.2 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的分类 |
3.2.1 液氨储运设备泄漏事故 |
3.2.2 液氨运输管道泄漏事故 |
3.2.3 液氨制冷设备泄漏事故 |
3.3 2007 -2016年我国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的规律分析 |
3.3.1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评估模型方法 |
3.3.2 事故发生规律分析 |
3.3.3 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分类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液氨储运设备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4.1 液氨运输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4.1.1 不安全动作原因 |
4.1.2 不安全物态原因 |
4.1.3 习惯性行为原因 |
4.1.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
4.2 液氨装卸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4.2.1 不安全动作原因 |
4.2.2 不安全物态原因 |
4.2.3 习惯性行为原因 |
4.2.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
4.3 液氨储存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4.3.1 不安全动作原因 |
4.3.2 不安全物态原因 |
4.3.3 习惯性行为原因 |
4.3.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5 液氨运输管道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5.1 管段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5.1.1 不安全动作原因 |
5.1.2 不安全物态原因 |
5.1.3 习惯性行为原因 |
5.1.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
5.2 法兰泄露事故原因分析 |
5.2.1 不安全动作原因 |
5.2.2 不安全物态原因 |
5.2.3 习惯性行为原因 |
5.2.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
5.3 阀门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5.3.1 不安全动作原因 |
5.3.2 不安全物态原因 |
5.3.3 习惯性行为原因 |
5.3.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6 液氨制冷设备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6.1 不安全动作原因分析 |
6.2 不安全物态原因分析 |
6.3 习惯性行为原因 |
6.4 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原因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从两起煤矿事故谈事故抢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 ——以《民法典》第86条为对象[D]. 彭钰栋. 中国政法大学, 2021(11)
- [2]安全生产的刑法保障——对《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关规定的解读[J]. 黎宏.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21(02)
- [3]金昌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研究[D]. 王成栋. 兰州大学, 2019(02)
- [4]“煤老板”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考察(1983-2018)[D]. 张晴. 广西大学, 2019(01)
- [5]对《人民日报》有关国内灾难与国外灾难建构的比较研究[D]. 丰世隆.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人民日报》突发事故灾难报道框架的变迁研究[D]. 孙莹.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7]西安Q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和OHSAS体系融合研究[D]. 张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8]媒体新闻建构对公共冲突及其治理的影响研究[D]. 郝雅立. 南开大学, 2018(03)
- [9]深井救灾排水系统潜水电机内流体流动与温升特性研究[D]. 张世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1)
- [10]我国食品企业氨泄漏事故致因研究[D]. 张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