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气候天气特征及其对疾病的影响

吉林省气候天气特征及其对疾病的影响

一、吉林省气候和天气特征及对疾病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喜旺[1](2021)在《《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理论以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因机证治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探索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探索五运六气规律及气象要素对地域性中风相似病症发病的影响,以期为延吉市中风发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资料及新思路。方法:1.理论研究以古籍数据挖掘为主,对《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记载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因机证治理论研究。2.建立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朝医医院、延边中医院2004年1月21日——2014年1月20日共10年入院病例中风发病数据库及同期气象资料数据库。3.运用描述性统计、完全随机设计R×C表资料的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法、非参数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法等统计学方法,探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1.《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1)明确《内经》对中风病名及中风相似病症的论述,发现五运六气及气候变化易于导致中风相似病症发病。(2)阐明《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并且在现有的辨治中风的基础上明确了五运六气方面的因机证治。(3)明确《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的中风病名范围、症状表现、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将中风的辨治集中在我们现在论述的脑血管疾病范围。2.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1)中风发病数在岁运太过不及、主气的不同时段存在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十天干循环的岁运年中,癸年、壬年、辛年、庚年为中风的高发年份;在主气六步时段中,太阳寒水、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太阴湿土为中风的高发时段。故中风发病主要受发病年份岁运属性为寒、风、湿、燥的影响,亦受到发病所处主气时段属性为寒、热、燥、湿的影响。(2)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中日照差、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关,且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日照差呈负相关;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中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对湿度相关,且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与中风发病相关性最高的气象要素为最高气压。(3)中风发病与不同运气时段气象要素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在多个天干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在多个不同岁运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在多个主运、主气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均为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在多个不同客气时段影响中风发病的气象要素为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结论:1.通过对《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分析可知,不同运气及气候条件易于导致中风发病。其中岁运太过不及、五运郁发、客主加临、六气司天在泉、六气胜复、客主相胜等运气变化与中风发病密切相关。2.《内经》中风相似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原则对中风审因论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在现有的辨治中风的基础上提出了运气病机及治则治法。3.根据《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明确了中风病名范围、症状表现、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将中风的辨治集中在我们现在论述的脑血管疾病范围。4.中风发病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高发规律。中风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5.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岁运太过不及、主气时段运气属性变化易于导致中风发病。6.中风易于在气候剧烈变化的运气同化年份发病。其中易于导致气候剧烈变化的运气同化年份有天符、同天符、太乙天符之年。7.不同运气时段导致中风发病而发挥作用的气象要素各不相同,但12种气象要素中气温、气压、风速、湿度的骤然变化对中风发病影响最大。

张乐[2](2021)在《《内经》胃癌相似病症及延边地区胃癌与先天运气禀赋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研究现存《内经》以前部分文献、《内经》、《内经》以降代表医家对胃癌相似病症认识。并以《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为依据,结合吉林省延边地区三家医院的胃癌病例,从五运六气先天禀赋角度探求胃癌罹患与出生、受孕时的关系及其规律,以期为延边地区胃癌的有效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1、采用文献分析法及中医理论研究法,对现存《内经》以前部分文献、《内经》、《内经》以降医家胃癌相似病症的认识研究。2、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R×C表资料X2检验、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探求胃癌罹患与先天运气禀赋的关系。结果:一、胃癌相似病症理论研究结果1、现存《内经》以前部分文献对胃癌相似病症的记载从腹部不适逐渐定位到胃肠消化不良病症。2、《内经》认为外感内伤、失治误治及他脏传变可致胃癌相似病症,症状轻重程度取决病机变化,可通过望诊、切诊和腹诊诊断,治疗以针刺为主,略于方药,并认识到肿瘤可发生传舍。3、《内经》以降代表医家对胃癌相似病症的认识逐渐完善。晋隋唐时期治法较为丰富,宋金元时期病证分类更为具体,明清时期病症论述更加清晰,治疗原则更加详细。清末民初,西医“胃癌”一词定位到中医噎膈。二、延边地区胃癌与先天运气禀赋关系研究结果1、胃癌患者出生时天干、岁运、主气、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受孕时天干、岁运、主气、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时段分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2、胃癌患者出生时各天干(癸年为参考)、岁运(少水为参考)、主气(太阳寒水为参考)、司天之气(太阳寒水为参考)、在泉之气(太阳寒水为参考)各时段均具有显着性(P<0.05)。胃癌患者受孕时各天干(癸年为参考)、岁运(少水为参考)、主气(太阳寒水为参考)各时段具有显着性(P<0.05),其余各时段不具显着性。结论:1、《内经》以前医学文献及非医学文献已经有胃癌相似病症的记载。《内经》对于胃癌相似病症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则及传变认识较系统全面。《内经》以降医家继承《内经》对胃癌相似病症的认识,并结合所处时期特征及个人临床经验特点,在理、法、方、药等方面提出新的见解及主张,清末明初时期明确提出胃癌的概念及其诊治,使其认识更加完善。2、延边地区胃癌罹患与先天运气禀赋关系密切,在己年(少土)、或主气太阳寒水时段、或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时段出生者及戊年(太火)、或主气少阴君火时段受孕者,存在罹患胃癌疾病的隐患。新生儿受寒、风、燥影响,受孕胚胎受热影响,存在罹患胃癌疾病的隐患。

别佳[3](2021)在《中国大陆非洲猪瘟时空流行特征及传播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可感染家猪和野猪。非洲猪瘟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且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泛,这使非洲猪瘟的防控较为困难。此外,非洲猪瘟病毒编码许多与免疫逃逸相关的蛋白质,干扰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多种细胞信号通路,这使有效疫苗的开发极具挑战性。非洲猪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的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目前没有用于控制非洲猪瘟的商业化疫苗。从非洲猪瘟流行历史上看,受非洲猪瘟影响的地区包括非洲、欧洲和亚洲55个以上的国家,导致全球77%以上的猪受到威胁。在受影响地区,非洲猪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国际贸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8年中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大量生猪因防止疫情扩散被扑杀,但仍不能阻断非洲猪瘟的传播。随着全球非洲猪瘟疫情持续暴发,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对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征的了解也正在加深,这将有利于非洲猪瘟疫苗及治疗方法的研发和非洲猪瘟防控策略的制定,以期减轻非洲猪瘟对养殖业和猪肉价格造成的影响。非洲猪瘟传播的速度取决于宿主、病毒和外部条件,其中许多因素尚未完全了解。调查统计中国曾暴发的68例非洲猪瘟疫情显示,由受污染的车辆和工人导致的占46%,由泔水饲喂造成的占34%,由生猪和产品运输引起的占19%。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因素、贸易交通因素、气候环境因素和宿主密度等都会影响非洲猪瘟的传播。了解非洲猪瘟的时空流行特征和风险因素是制定防控措施的重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收集农业农村部报道的中国大陆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之间的非洲猪瘟疫情数据,包括非洲猪瘟的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数等信息;收集中国大陆的贸易、气候、环境、猪密度、人口密度、公路和铁路等影响非洲猪瘟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数据。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方向分布分析探究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时空聚集性分析和方向测试探究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时空格局特征;基于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疫情数据和各种风险因素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MaxEnt模型,对非洲猪瘟的风险因素和风险区域进行分析;建立非洲猪瘟生物媒介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非洲猪瘟生物媒介数据的收集与利用,生物媒介数据与疾病数据合并使用有助于完善动物疾病相关资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2018年至2020年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发病率,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探究非洲猪瘟在研究时间段内的分布模式。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中国大陆非洲猪瘟在2018年呈集中模式,在2019年和2020年呈随机模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热点地区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冷点地区是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市;2019年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热点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2020年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热点地区是青海省和甘肃省。(2)基于2018年至2020年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全部疫情的地理位置和各个省级行政区首例病例的地理位置,利用方向分布分析和方向测试探究研究时间段内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分布方向性和传播方向性。结果显示,2018年到2020年之间中国大陆非洲猪瘟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呈东北-西南方向;研究时间段内非洲猪瘟呈定向传播,由东北向西南方向传播。(3)基于2018年至2020年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发病时间、发病数和经纬度信息,利用时空聚集性分析检测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时空聚集区。结果显示,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存在9个时空聚集区,前三级聚集区分别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北和西南地区,一级时空聚集区中心位于甘肃省,二级和三级时空聚集区中心位于云南省。(4)基于2018年至2020年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发病率和贸易交通风险因素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和MaxEnt模型,分析贸易交通因素对非洲猪瘟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发生与猪肉调运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影响非洲猪瘟发生的重要交通风险因素是铁路密度和公路密度。(5)基于2018年至2020年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大陆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风险因素数据构建MaxEnt模型,探究各气候环境因素与非洲猪瘟发生的关系,并预测非洲猪瘟发生的高风险区域。模型结果显示,对非洲猪瘟发生有重要影响的前三项风险因素是人口密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温度年范围,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发生的高风险区域主要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6)非洲猪瘟生物媒介监测预警系统以WebGIS为基础,基于B/S架构,使用JavaScript语言及多种管理软件进行构建。根据系统需求和目标设计结构,建立数据库关联各项数据,实现地图操作、生猪养殖相关单位的资料管理、非洲猪瘟传播生物媒介和疫情的数据管理及监测预警等功能,辅助制定防控措施。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非洲猪瘟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在中国大陆的时空分布特征,了解了非洲猪瘟的分布模式、分布与传播方向和时空聚集区。对非洲猪瘟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掌握非洲猪瘟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研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和MaxEnt模型分析了非洲猪瘟的发生与贸易交通和气候环境风险因素的关系,预测了非洲猪瘟在中国大陆的风险区域,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究非洲猪瘟病因,辅助管理人员做出有效决策以阻断非洲猪瘟传播和控制疫情暴发。研究建立了非洲猪瘟生物媒介监测预警系统,以实现对非洲猪瘟生物媒介和疾病的实时监测与分析预警,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监测管理,合理分配资源及对疫情进行精准防控。

刘淼[4](2021)在《基于运气学说运用化痰活血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长春地区老人的调查研究了解长春地区老年MC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研究结果中的常见证候,选择化痰活血法进行干预老年MCI的临床研究,明确半夏厚朴汤加味对老年MCI的临床疗效。利用系统评价多角度探讨中医化痰活血法治疗老年MCI的应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1、于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长春地区60岁以上老人一般人口学特征、遗传史、既往史、生活方式、先天五运六气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调查资料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元归回分析罹患老年MCI的影响因素,最终建立路径模型。2、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应用化痰活血法并根据运气说建立半夏厚朴汤加味干预庚子年痰瘀互结证老年MCI,分为试验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分别应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及盐酸多奈哌齐进行干预,评估两组认知功能以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3、对中外数据库进行化痰活血法中药治疗老年MCI的RCT进行检索及筛选,对最终纳入的全文文献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根据Cochane进行偏移风险评价。针对结局指标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判断疗效及异质性。结果:1、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共纳入1003名老人,其中男性414人,女性589人,平均年龄69.210±7.832岁,老年MCI324人,占32.3%。路径分析结果如下:①天干、主气及脑血管疾病为罹患老年MCI的直接高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为直接风险因素(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46、0.120、0.102、0.069、0.075);②岁运、运动为罹患老年MCI的直接保护性因素(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79、-0.108);③睡眠、年龄为罹患老年MCI的间接风险因素(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85、0.087)。2、临床研究:①认知功能疗效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组内对比疗效显着(P<0.01)。试验组改善率为79.4%,对照组改善率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且试验组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及延迟回忆能力2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试验组改善率为82.4%,对照组改善率为54.5%,呈极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以及口唇爪甲青紫、面色晦暗等症状干预后两组间对比呈极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3、系统评价:共纳入6项研究,样本量共计434例,化痰活血法的中药方剂可改善老年MCI人群总体认知功能水平,对MMSE、CCSE、TCD、血液流变学结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显着。结论:1、长春地区老人总体认知功能较低,与其他文化、经济水平较高地区比较,老年MCI的患病率较高。本病与五运六气、睡眠、运动、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其中天干、主气及脑血管疾病对本病影响最大。2、通过纵观庚子年五运六气变化拟定化痰活血法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老年MCI疗效颇佳,与盐酸多奈哌齐对比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3、化痰活血法中药治疗老年MCI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相关中医症状。

张婕[5](2021)在《在《医学启源》视域内对张元素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医学启源》视域内对着作者张元素的五运六气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发扬张元素的五运六气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经验,进而丰富五运六气理论,并促使其进一步与当今中医临床共融共进及在中医临床中的更广泛应用。方法: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由任应秋点校、任廷革整理的《医学启源》作为研究蓝本,在认真、系统、反复地品读该书全文的同时,也参阅了相关医籍,尤其是《黄帝内经》的运气理论,并以理论研究、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系统挖掘、梳理、分析、归纳、总结了张元素在《医学启源》着作中所阐述的五运六气理论及临床应用经验。结果:1、张元素在《医学启源》卷之上,以运气理论为主线,主要论述脏腑辨证、疾病的主证与转归等内容。他在卷首创立了“天地六位藏象图”,接续阐发了脏腑与经络之间的关系、脉象之机理、五运与五郁之病,最后阐述了六气发病的特点与治法。2、张元素在《医学启源》卷之中,运用运气理论详解了五运与六气为病的发病特点,还根据六气特点和方剂的功效,以六气为纲目分类方剂,并对风、暑热、湿土、火、燥、寒水六类方剂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3、张元素在《医学启源》卷之下,运用运气理论释药解方。他对药性进行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的阐释,并以图示意,从而使其深奥之理直观易明,并将中药按功效分为了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这种分类方法既有创新性又非常实用。他还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制定了“五行制方生克法”,并在该法后列两首自创方以“教人比证立方之道”。结论:1、张元素十分注重运气理论,且多有发挥。他在分析病变机理、治则治法、遣方用药上,均秉承《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却又不拘泥其中,师古不泥古、师古不贱今,而自成家法。2、张元素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构建了完备独特的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完善了脏气法时补泻法,并将方与药结合运气理论按功效进行新分类,还创建了制方法、创立了引经报使学说与法象药理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运气理论,对后学一直发挥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3、张元素的五运六气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理、法、方、药一应俱全,可谓“运气内科学”,非常具有实用性。4、张元素的五运六气学术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他遵从天地时空时时变化的客观事实,提出“运气不齐”而要因时制宜灵活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的独到见解。

蔡佳丽[6](2021)在《基于《内经》理论的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对《内经》中的瘟疫与五运六气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继而,对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进行研究,在前两者研究基础之上,构建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预警机制,以探索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与其它灾害的相关性,以期为瘟疫的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1.理论研究: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对《内经》及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瘟疫研进行深入挖掘。1.1系统梳理基于《内经》理论的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1.2系统梳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文献中瘟疫病名和类别,病因,治则治法,预防和愈后的研究。2.数据分析:以统计学方法为主2.1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关于我国古代瘟疫的记载,建立我国古代瘟疫资料数据库,收集《中国灾害通史》中关于我国古代自然灾害的记载,《中国古代战争年表》中关于我国历代战争信息,建立灾害数据库。2.2将瘟疫发生年同期、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发生的灾害包括:旱灾、水灾、风灾、雹灾、寒、霜灾、雪灾、雷电、沙尘、雾、地震,山崩、虫灾、饥荒,战争等,纳入建立的灾害数据库。2.3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瘟疫和灾害数据特征、分布规律及变量之间的关系。随机森林可以用来分析瘟疫的发生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量化瘟疫发生的风险,为预警瘟疫的发生提供指导与支持。3.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关系的预警机制构建:以《内经》理论研究及数据分析结果为主。结果:1.基于“人与天地相参”对《内经》中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1《内经》中指出瘟疫病因病机与五运六气时段变化有关。1.2《内经》中指出瘟疫的治则与气味用药原则与五运六气时段变化有关。1.3《内经》中指出瘟疫的预防措施与五运六气变化有关。2.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瘟疫研究结果如下:2.1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自然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战争因素,动物的传播等。预防瘟疫的方法包括中药,健身功法,饮食起居,祭祀求神等。2.2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五运六气变化,外感六淫,正气不足,脏腑经络气血虚弱,饮食不洁等。瘟疫的治疗包括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选取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分析其治疗瘟疫的用药特色结果发现,应用补虚药最高,其次是解表药;应用温性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寒性的药物,应用甘味的药物最多,其次是辛未和苦味的药物,药物归经以肺胃经为主。瘟疫的预防包括中药,饮食起居,健身功法等。2.3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五运六气变化,自然气候变化,天行时行之气,人体虚弱感受外邪,地域性气候特点等。瘟疫的治疗包括针刺和中药治疗。选取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分析其治疗瘟疫的用药特色结果发现,《肘后备急方》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温里药最高,其次是解表药。应用温性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寒性的药物,应用辛未的药物最多,其次是苦味和甘味的药物,归脾胃经比较高。《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补虚药最高,其次是温里药。应用温性药最高,其次是寒性药。应用甘味药最高,其次是苦味及辛未药,归脾胃经较多。瘟疫的预防包括中药,饮食起居等。2.4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五运六气变化,非其时有其气,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选取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分析其治疗瘟疫的用药特色结果发现,《伤寒总病论》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温里药最高,其次是解表药。应用寒性药物最高,其次是温性药物。应用辛未药物最高,其实是苦味及甘味药物,归肺胃经较多。《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补虚药最高,其次是清热药。应用寒性药物最高,其次温性药物,应用辛未药物最高,其次是苦味及甘味,归脾肺经较高。瘟疫的预防包括中药,饮食起居,健身功法等。2.5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包括五运六气变化,非其时有其气,疠气杂气,疠气的强弱程度,时行疫疠间杂其它因素等。选取《瘟疫论》对于瘟疫的治疗,应用补虚药最高,其次是清热药。应用寒性药物最高,其实是温性药物。应用苦味药最高,其次是辛味及甘味药物,归脾肺经较高。瘟疫的预防包括中药,饮食起居等。3.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如下:3.1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年频次与岁运时段变化关系统计结果是瘟疫发生年频次在岁木之年和岁金之年高于瘟疫发生岁运时段的平均值。3.2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年频次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关系统计结果是瘟疫发生年频次在土运不及之岁,木运太过之岁,金运太过之岁,木运不及之岁,火运不及之岁瘟疫发生年频次大于十天干年中瘟疫发生年频次的平均值。3.3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年频次与司天性质变化关系统计结果是在阳明燥金司天、太阴湿土司天时段,瘟疫发生年频次高于司天瘟疫发生年频次的平均值。3.4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年频次与在泉性质变化关系统计结果是在少阴君火在泉、太阳寒水在泉时段,瘟疫发生年频次高于在泉瘟疫发生年频次的平均值。3.5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同年水灾,旱灾,虫灾,霜灾,风灾,饥荒,雪灾,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灾害发生有相关性,且与这些灾害的发生均呈强相关。3.6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一年发生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霜灾,沙尘,风灾,饥荒,雷,雪灾,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灾害的发生有相关性,且与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霜灾,风灾,饥荒,雷,雪灾,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灾害的发生呈强相关。3.7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两年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霜灾,沙尘,风灾,饥荒,雷,雪,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灾害的发生有相关性,且与这些灾害的发生均呈强相关。3.8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三年发生水灾,旱灾,虫灾,雹灾,霜灾,沙尘,风灾,饥荒,雷,雪,地震,山崩,寒,雾,战争等旱灾的发生有相关性,且与这些灾害的发生均呈强相关。结论:1.基于“人与天地相参”对《内经》中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1瘟疫的发生与五运六气时段变化有关。1.2《内经》治疗瘟疫用四气五味制方选药。1.3预防瘟疫以药物,针刺,导引等措施为主。2.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瘟疫研究结论如下:2.1瘟疫发生的因素主要是五运六气异常气候变化及自然气候环境变化等。2.2瘟疫具有强烈流行性传染性,死亡率高的特点,种类繁多,症状不一,因而名称各异。随着医学的逐步发展医家经验积累总结,对于瘟疫症状表现的研究不断进步,逐步完善。2.3治疗瘟疫用药思路与医家所处大司天背景有关。2.4预防瘟疫以针刺,药物,保健功法,饮食起居等措施为主。3.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论如下:3.1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时段变化有关。3.2我国古代瘟疫的发生与同年、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灾害均有相关性。要重视三年化疫。3.3基于我国古代瘟疫的发生建立的瘟疫发生的瘟疫预警模型对瘟疫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胡黄煜[7](2020)在《基于8552例病例探索五运六气与崩漏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崩漏患者受孕时/出生时运气禀赋、后天运气特征探索崩漏发病与五运六气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入院病历8552例,并据此建立数据库;2.根据纳排标准对数据进行筛选,完成数据清洗;3.依据纳入病例出生日期进行受孕日期的推算,再将受孕日期、出生日期、入院日期根据五运六气推演规律进行转化;4.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观察病例分布情况,并进行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分布差异;若组间比较有差异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因素。结果:1.受孕时地支是崩漏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岁支卯;2.出生时地支是崩漏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岁支卯、辰、午;3.入院时天干、地支、中运、司天之气、在泉之气时崩漏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天干乙年、丙年、丁年、戊年,中运火年、金年、木年、水年,地支戌、未、酉、申,司天之气太阳、太阴、阳明、少阳,在泉之气太阴、太阳、少阴、厥阴、少阳。结论:1.受孕时地支为卯的女性后天更易罹患崩漏;2.出生时地支为卯、辰、午的女性后天更易罹患崩漏;3.在纳入的年份中,乙未年、丙申年、丁酉年、戊戌年更易罹患崩漏,提示“火”可能是引发崩漏的主要病因;4.崩漏发病更易受到后天运气的影响。

曹丽娜[8](2020)在《中国不同气候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肾综合征出血热(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不同种类的汉坦病毒传播给人类引起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毒对人类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吸入或者接触受病毒污染的啮齿动物排泄物(尿液、粪便或唾液)。中国是世界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最多的国家,70%左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是由汉坦病毒(HTNV)和汉城病毒(SEOV)引起的,部分病例发展为中、重度病例并引发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全球HFRS病死率为1%-1 5%。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变化,由秋冬季暴发为主的姬鼠型转变为春季和秋冬季为主的双峰型混合疫区,这种变迁与病毒的基因型、优势宿主动物的种类、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生产活动和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然而,随着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范围的扩大和疫区类型的变迁,我们仍需要不断掌握HFRS的人群流行特征、时空分布特征和趋势。HFRS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啮齿类动物、人类与动物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汉坦病毒的动力学因素等。其中,气象因素可通过生态系统影响啮齿动物的生存、繁殖、分布和种群变化,间接影响HFRS的流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媒介生物和宿主生物的适生区域有可能随之扩大,且气候变暖可能会有利于动物繁殖和活动期延长。人类的活动也受天气条件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从而改变人类与媒介生物和动物宿主之间的接触机会。另外,城市化建设背后的大规模树木砍伐、土地征用、修路建桥等会直接影响到宿主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可能会造成局部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密度增大,引起疾病的暴发。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伴随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物流的发达和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也会导致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上升。气候变化与不同地理景观及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在各个气候带内温度等分布的异质性,对HFRS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尽管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量化分析了气象因素与HFRS的关联,但是这些研究大都是基于某个城市/省份的部分地区,且少有气象因素对HFRS交互作用的研究。所以本研究在纳入社会因素、地理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同时,系统探讨了我国各气候带气象因素对HFRS的影响,以及气象因素对HFRS的交互作用和边际效应。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疾病预测作为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得到重视和发展。传染病的影响因素众多,相互之间关系复杂,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是疾病预测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机器学习作为新兴的分析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何利用大数据对传染病疫情进行预测预警已成为疾病防控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索机器学习在肾综合征出血热预测的实用性,为HFRS的预测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我国各气候带HFRS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对各气候带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评价。研究目的1.应用空间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2006-2016年全国HFRS病例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动态变化。2.纳入气象因素、社会因素和地理环境等相关指标,对我国各气候带HFRS流行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3.构建针对不同气候带的HFRS预测模型,为精准预测HFRS的流行提供可行工具。研究方法收集整理我国2006-2016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疫情监测数据、2005-2016年全国气象监测站点的气象数据、2006-2016年全国植被覆盖和海拔栅格数据,与中国地级市行政区划数字地图建立空间关联,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综合应用空间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全国HFRS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应用广义估计方程对不同气候带HFRS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HFRS的发病进行预测研究。研究所采用的软件包括ArcGIS 10.2、SaTScan 9.1、Stata 16.0、R 3.4.3。研究结果1.我国2006-2016年累计报告HFRS共121,494例,年平均发病率0.89/10万。全国HFRS发病率总体略有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从2006年的1.16/10万降至2016年的0.64/10万,但2012-2013年出现较为明显的短期升高。2.人群分布特征为:HFRS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病例报告性别比为3:1;从职业分布看,病例以农民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41-60岁之间,分别占发病病例数的33.08%和46.04%。死亡病例年龄集中在41-60岁之间,占死亡病例的53.83%。3.对2006-2016年期间全国HFRS累计病例报告数分省份进行HFR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分析,结(?)国范围内HFRS病例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7.6天。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北省(?)陕西省的HFR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最短,平均为5天,辽宁省和山东省该时间间隔平均为6天,浙江省、江西省和湖北省为8天,广东省为10天,其他省份该平均(?)间间隔为9天。4.全国HFRS的病例分布具有空间相关性,即HPRS疾病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对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肾综合性出血热发病数的地市级水平进行逐月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共有13个聚集区。尽管不同年份HFRS发病热点区域有所不同,但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山东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和湖北省。5.HFRS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季节性特征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温带地区秋季高峰明显,暖温带地区秋冬季和春季均有高峰,亚热带地区呈现冬季和春季高峰。就发病趋势而言,2006-2009年期间,中温带地区HFRS发病人数高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自2009年起,暖温带发病数上升明显且超过中温带,至2013年上升至最高峰后急剧下降呈稳定趋势。中温带地区发病数从2006年至2016年呈缓慢下降趋势。6.调整降水量、相对湿度、季节性和长期趋势的影响,得到中国不同气候带的月平均气温与HFRS发病的最大相关系数。中温带地区的气温在滞后1个月(r=-0.032)时对HFRS发病数影响最大,暖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气温的最佳滞后期分别为滞后2个月(r=-0.057)、3个月(r=0.018)。7.中温带地区的平均温度和降水量之间存在1个月滞后交互作用。在暖温带地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存在2个月滞后的交互作用。8.中温带地区气温、相对湿度、海拔、人均耕地面积、GDP与HFRS发病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气温、相对湿度、海拔、GDP是保护因素,人均耕地面积是危险因素。暖温带地区气温、相对湿度、海拔与HFRS发病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气温、海拔是保护因素,相对湿度是危险因素。亚热带地区对HFRS发病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是降水、海拔和GDP,其中降水是危险因素,海拔、GDP是保护因素。9.分别利用植被覆盖指数与气象指标(温度、湿度和降水量)所构建的随机森林回归预测模型在各气候带内的预测效果近似;各气候带之间拟合效果表现为从北方到南方拟合效果越来越好,且随机森林模型的RMSE均小于广义估计方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于中温带地区发病率的估计偏高,对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估计值比较接近于真实值。广义估计方程回归模型对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HFRS发病率的预测值普遍低于真实值。结论1.2006-2016年期间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病例以男性为主,发病高峰年龄段为20-60岁之间,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空间分析显示,HFRS病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且高发省份存在时空聚集区。2.北方高发省份的HFR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较短,而南方省份的HFR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普遍比北方省份长,该时间间隔与确诊病例的数量呈正相关。3.不同气候带的发病趋势变化存在明显差异。2006-2009年期间,中温带地区HFRS发病人数高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自2009年起,暖温带发病数上升明显且超过中温带成为发病数最多的气候带。4.从我国北部地区到南方,三个气候带气温的最佳滞后期分别为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最佳滞后时间的确定可以为HFRS发生的早期预警提供线索。5.中温带地区温度与降水对HFRS存在交互作用,气候寒冷、降水量增大可能增加中温带地区HFRS的发病风险。暖温带地区温度与相对湿度对HFRS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高温高湿的环境可能增加暖温带地区HFRS的发病风险。6.中温带和亚热带GDP高的地区HFRS发病风险较低;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均发现海拔低的地区HFRS发病风险较高;中温带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可能增高HFRS的发病风险。农村仍然是HFRS的高发地区。7.随机森林模型在各气候带HFRS预测准确性上均优于广义估计方程。植被覆盖指数可替代气象指标(温度、湿度和降水量)用于HFRS的预测。意义和创新1.本研究的设计、分析比较及模型构建皆基于中国不同气候带,设计系统、理念新颖。2.本研究发现,从我国北部地区到南方,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地区气温的最佳滞后期分别为1个月、2个月和3个月。中温带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存在交互作用,暖温带地区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交互作用,此结果目前未见报道。3.本研究分别利用植被覆盖指数和主要气象指标(气温、湿度和降水量)构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利用植被覆盖指数所构建的预测模型与利用上述气象指标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各气候带内拟合效果近似;各气候带之间拟合效果表现为从北方到南方拟合效果越来越好的现象,此结果目前未见报道。

尹洁晶[9](2019)在《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延边地区肝系、脾系、肾系疾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根据采集延边地区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中医院及朝医医院2003年1月20日—2013年1月19日住院病历中肝、脾、肾系疾病及同期延边地区气象数据资料,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五运六气变化对延边地区肝、脾、肾系疾病发病的影响,探索地域性疾病的发病规律,以期为延边地区肝、脾、肾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建立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中医院及朝医医院2003年1月20日—2013年1月19日共十年入院病历中肝、脾、肾系疾病数量数据库,包括姓名、性别、入院时间、入院诊断。(2)建立同期延边地区气象资料数据库,包括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日照差、降水量、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等等12种气象因素。(3)描述性统计、完全随机设计R×C表资料的X2检验、Logistic回归、Spearman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探求肝、脾、肾系疾病发生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肝、脾、肾疾病的发病男性大于女性;五运主运,岁运太过、不及,六气司天、在泉均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肝系疾病在主运为木运,岁运为木运太过、不及的年份,六气厥阴司天年份的司天之气所主时段,六气厥阴在泉年份的在泉之气所主时段高发,此外,土运太过和厥阴司天年份的五之气也易发;脾系疾病在五运为土运,岁运为土运太过、不及年份,六气太阴司天年份的司天之气所主时段,六气太阴在泉年份的在泉之气所主时段高发,此外,木运太过年份,主运的二之运和太阴司天年份的终之气时段高发;肾系疾病在主运为水运,岁运为水运太过、不及年份,六气太阳司天年份的司天之气所主时段,六气太阳在泉年份的在泉之气所主时段高发,此外,木运太过和太阳司天年份的初之气时段亦高发;疾病的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相关性为:肝系疾病与最高、最低气压呈负相关,与日照百分率相关;脾系与日照时数相关,与最高气压呈负相关;肾系疾病与日照差,最高、最低气压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结论:肝、脾、肾系疾病均为男性多发;其发病受五运六气变化的综合影响;其发病在与本脏五行属性相同的五运主运,岁运太过、不及之年,六气的司天之气、泉之气所主的时段易发;在六气的司天之气、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与本脏五行属性相克的司天之气、在泉之气所主时段易发;肝、肾系疾病发病与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呈负相关,脾系疾病与最高气压呈负相关,肝系疾病与日照百分率相关,脾系疾病日照时数相关,此外,肾系疾病的发病还与日照差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王嘉鑫[10](2019)在《我国东西部县域主要气象敏感性疾病变化特征及其医疗费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异常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加剧,在不同程度上助长了某些疾病的流行和蔓延,尤其是气象敏感性疾病(因天气和气候异常变化而诱发或加重的相关疾病),随之造成的医疗负担日趋增多,给人类健康和经济水平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安徽省阜南县和贵州省锦屏县相关医疗机构的住院数据和气象资料,在分别探析两县疾病谱构成的基础上,从季节和节气尺度,探明不同地区的高发疾病,进而指出两县对应高发疾病的相应医疗费用及其季节和节气分布特征,确定重点防控时段,并对两县气候舒适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敏感性疾病和相应医疗费用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总结了气象敏感性疾病预防措施和降低医疗负担的相应对策,以期为当地相关疾病的适时防控、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阜南县人群中住院人次最多的前六位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骨科系统疾病和肿瘤;医疗费用负担最高的前六位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消化系统疾病,骨科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锦屏县住院人次最多的前六位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骨科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医疗费用负担最高的前六位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肿瘤和骨科系统疾病。两县排在第一位的气象敏感性疾病有差异,可能与气温和湿度及其它气象要素以及它们的匹配关系在两县之间的差异有关。(2)从季节和节气变化来看,两县循环系统疾病住院人次和医疗费用的最高值均出现在春季3月份,对应的节气是雨水和惊蛰,表明3月份是两县此疾病需重点防控的月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阜南县住院人次和医疗费用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冬季1月份,表明1月是阜南县此疾病需重点防控的月份,对应到节气即为立春、雨水、小寒、大寒;锦屏县住院人次和医疗费用的最高值均出现在春季3月份,对应到节气即为雨水到清明,表明3月是锦屏县此疾病需重点防控的月份。两县消化系统疾病住院人次和医疗费用的高发季节均为夏季,7月、8月需重点预防,阜南县对应到节气即夏至,锦屏县为雨水、立秋。锦屏县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的住院人数都是在春季最高,春季是当地气象敏感性疾病易患病人群的重点预防季节。(3)通过对两县循环系统疾病夏至节气医疗费用的分析可知当温度基本一致时,湿度是诱发循环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空气中湿度较低时应适当补充水分,可减少相关气象敏感性疾病发生,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4)两县体感温度最接近人体最佳舒适温度的时期为9月份。3月份是人体感觉由冷不舒适向舒适转变的过渡时期,10月是由舒适向冷不舒适转变的过渡时期,季节转变过渡时期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此时循环系统疾病住院人次明显升高,尤其需要重点预防;11月至次年3月当冷不舒适占据主导地位时,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人次最高,表明冷效应显着。(5)降低医疗费用对策:除了进一步完善当地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满足群众看大病的需求,减少外出就诊率之外,就气象敏感性疾病而言应着重倡导广大民众关注天气与气候变化,重视相关气象敏感性疾病的预防,积极开展气象健康教育,加强防病措施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

二、吉林省气候和天气特征及对疾病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气候和天气特征及对疾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近十年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1.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1.1 中风病因病机与五运六气变化的关系
        1.2 中风发病季节节律与五运六气变化的关系
        1.3 运气先天禀赋对中风发病的影响
    2.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关系的研究
        2.1 中风病因病机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2.2 中风发病季节节律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2.3 中风发病与地域气候的关系
    3.五运六气理论与气象要素的相关研究
        3.1 五运六气理论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3.2 气象资料论证五运六气理论的科学性
    4.结论
第二章 《黄帝内经》及《内经》以降各历史时期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
    1.《黄帝内经》中的中风相似病症理论研究
        1.1 《黄帝内经》对中风病名的研究
        1.1.1 名为中风,古今异义
        1.1.2 症属中风,病名各异
        1.1.3 小结
        1.2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症状的研究
        1.2.1 神昏迷蒙,人事不省
        1.2.2 肢体偏废,痿弱不用
        1.2.3 气血失司,运行不畅
        1.2.4 筋脉损伤,功能失常
        1.2.5 小结
        1.3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1.3.1 外感六淫,邪中经络
        1.3.2 运气胜复,波及脏腑
        1.3.3 七情不遂,化火动风
        1.3.4 肥贵之体,痰浊郁阻
        1.3.5 劳伤虚损,血行稽迟
        1.3.6 小结
        1.4 《黄帝内经》对中风相似病症治则治法的研究
        1.4.1 顺时而治,以平为期
        1.4.2 调其虚实,和其逆顺
        1.4.3 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1.4.4 小结
        1.5 总结
    2.《内经》以降各时期中风理论的研究
        2.1 汉代至唐宋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2.1.1 中风病名的研究
        2.1.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2.1.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2.1.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2.1.5 小结
        2.2 金元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2.2.1 中风病名的研究
        2.2.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2.2.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2.2.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2.2.5 小结
        2.3 明清时期对中风因机证治的研究
        2.3.1 中风病名的研究
        2.3.2 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
        2.3.3 中风症状及分类研究
        2.3.4 治则治法及预后研究
        2.3.5 小结
        2.4 总结
第三章 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
    1.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研究资料筛选
        1.3 病例统计结果基本情况
    2.本文的时间计算及干支年份与公元纪年转化
        2.1 五运时段划分
        2.2 五运交运规律
        2.3 六气时段划分
        2.4 六气交接规律
    3.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1 中风发病病例统计结果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的研究
        3.2 中风发病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3 中风发病与主运五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4 中风发病与主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5 中风发病与客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3.6 岁运太过不及对中风发病影响的研究
        3.7 主气六步对中风发病影响的研究
        3.8 小结
    4.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1 中风发病与同期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2 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3 中风发病与十天干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4 中风发病与五岁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5 中风发病与主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6 中风发病与主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7 中风发病与客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
        4.8 小结
第四章 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结果与讨论
    1.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1.1 疾病资料
        1.2 气象资料
        1.3 统计方法
    2.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2.1 中风发病病例统计结果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的分析
        2.2 中风发病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2.3 中风发病与主气六步时段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2.4 小结
    3.延吉市中风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1 中风发病与当年同期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2 中风发病与运气同化之岁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3 中风发病与十天干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4 中风发病与五岁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5 中风发病与主运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6 中风发病与主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7 中风发病与客气时段气象要素相关性的分析
        3.8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内经》胃癌相似病症及延边地区胃癌与先天运气禀赋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近十年胃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1 生活习惯因素
    2 个体差异因素
    3 感染因素
    4 癌前病变因素
    5 其他因素
    6 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胃癌相似病症理论研究
    1 现存《内经》以前部分文献中胃癌相似病症的研究
        1.1 甲骨文胃癌相似病症的记载
        1.2 《山海经》胃癌相似病症的记载
        1.3 《史记》胃癌相似病症的记载
        1.4 训诂书胃癌相似病症的记载
        1.5 《五十二病方》胃癌相似病症的记载
        1.6 小结
    2 《内经》中胃癌相似病症的研究
        2.1 《内经》中胃癌相似病症名称的研究
        2.1.1 胃脘痛
        2.1.2 胃心痛
        2.1.3 痞满
        2.1.4 积聚
        2.1.5 膈中
        2.1.6 食痹
        2.1.7 伏梁
        2.1.8 胃风
        2.1.9 胃疟
        2.1.10 小结
        2.2 《内经》中胃癌相似病症的病因病机研究
        2.2.1 禀赋不足,中焦亏虚
        2.2.2 运气胜复,脘腹受扰
        2.2.3 感风受寒,邪犯于胃
        2.2.4 饮食失节,脾胃虚弱
        2.2.5 郁怒恚嗔,肝木乘土
        2.2.6 失治误治,他脏传胃
        2.2.7 小结
        2.3 《内经》中胃癌相似病症的症状研究
        2.3.1 升降失常,胀满不食
        2.3.2 气滞血瘀,呕肿痛痈
        2.3.3 稽留成积,痛瘦枯垢
        2.3.4 小结
        2.4 《内经》中胃癌相似病症的诊断研究
        2.4.1 望皮观肉,肤糙肌散
        2.4.2 切寸循脉,沉软细弱
        2.4.3 触腹按胸,寒硬坚满
        2.4.4 小结
        2.5 《内经》中胃癌相似病症的治则研究
        2.5.1 法时而治,顺应时令
        2.5.2 正治求本,审因辨治
        2.5.3 补泻同用,阴阳共调
        2.5.4 小结
        2.6 《内经》中胃癌相似病症的传变预后研究
    3 《内经》以降代表医家对胃癌相似病症认识举隅
        3.1 晋隋唐时期
        3.1.1 晋·葛洪
        3.1.2 隋·巢元方
        3.1.3 唐·孙思邈
        3.1.4 小结
        3.2 宋金元时期
        3.2.1 宋·陈无择
        3.2.2 宋·杨士瀛
        3.2.3 金·李东垣
        3.2.4 金·张从正
        3.2.5 元·朱丹溪
        3.2.6 小结
        3.3 明清时期
        3.3.1 明·张景岳
        3.3.2 明·李中梓
        3.3.3 清·叶天士
        3.3.4 清·张锡纯
        3.3.5 小结
第二章 延边地区胃癌与先天运气禀赋关系研究
    1 资料整理与研究方法
        1.1 胃癌病例资料来源
        1.2 胃癌病例纳入标准
        1.3 胃癌病例剔除标准
        1.4 胃癌病例数据库建立
        1.5 胃癌病例统计基本情况
        1.6 时间计算和五运六气属性转化
        1.7 统计学方法
    2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属性分布
        2.1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天干分布
        2.2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岁运分布
        2.3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六气主气分布
        2.4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六气客气分布
        2.5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司天之气分布
        2.6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在泉之气分布
        2.7 小结
    3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属性因素研究
        3.1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天干对胃癌罹患的影响
        3.2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岁运对胃癌罹患的影响
        3.3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六气主气对胃癌罹患的影响
        3.4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司天之气对胃癌罹患的影响
        3.5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出生日期在泉之气对胃癌罹患的影响
        3.6 小结
    4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的五运六气属性分布
        4.1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天干分布
        4.2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岁运分布
        4.3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六气主气分布
        4.4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六气客气分布
        4.5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司天之气分布
        4.6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在泉之气分布
        4.7 小结
    5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的五运六气属性因素研究
        5.1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天干对胃癌罹患的影响
        5.2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岁运对胃癌罹患的影响
        5.3 胃癌疾病发病人群受孕日期六气主气对胃癌罹患的影响
        5.4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1 现存《内经》以前部分文献、《内经》、《内经》以降代表医家对胃癌相似病症理论探讨
    2 胃癌患者出生时期的先天运气禀赋探讨
    3 胃癌患者受孕时期的先天运气禀赋探讨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中国大陆非洲猪瘟时空流行特征及传播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非洲猪瘟概述
        1.1.1 非洲猪瘟的病原体
        1.1.2 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
        1.1.3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
        1.1.4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
        1.1.5 非洲猪瘟的诊断
        1.1.6 非洲猪瘟的流行
        1.1.7 非洲猪瘟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1.2 空间流行病学在传染病领域的应用
        1.2.1 空间流行病学的原理及发展
        1.2.2 空间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方法
    1.3 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2.1.2 分析原理和方法
        2.1.3 结果
    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2 分析原理和方法
        2.2.3 结果
    2.3 方向分布分析
        2.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分析原理和方法
        2.3.3 结果
    2.4 小结
3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的时空格局特征
    3.1 时空聚集性分析
        3.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2 分析原理和方法
        3.1.3 结果
    3.2 方向测试
        3.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2 分析原理和方法
        3.2.3 结果
    3.3 小结
4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贸易交通风险因素分析
    4.1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与贸易因素的关系
        4.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1.2 分析原理和方法
        4.1.3 结果
    4.2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与交通因素的关系
        4.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2 分析原理和方法
        4.2.3 结果
    4.3 小结
5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气候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2 分析原理和方法
    5.3 结果
        5.3.1 模型变量及预测结果
        5.3.2 变量的重要性及贡献度
        5.3.3 MaxEnt模型中各变量的响应曲线
        5.3.4 非洲猪瘟发病的风险地图
    5.4 小结
6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生物媒介风险因素监测预警
    6.1 系统需求分析
        6.1.1 系统需求概述
        6.1.2 系统建设目标
        6.1.3 用户角色分析
        6.1.4 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
    6.2 系统总体设计
        6.2.1 设计原则
        6.2.2 结构设计
        6.2.3 功能设计
    6.3 系统数据库
        6.3.1 空间数据库
        6.3.2 属性数据库
    6.4 系统功能实现
        6.4.1 系统主界面
        6.4.2 地图操作
        6.4.3 数据处理
        6.4.4 决策辅助
        6.4.5 用户管理
    6.5 小结
7 讨论
    7.1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7.2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贸易交通风险因素分析
    7.3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气候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7.4 中国大陆非洲猪瘟生物媒介风险因素监测预警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运气学说运用化痰活血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一、老年MCI的流行病学研究
        二、中医古今文献对老年MCI的认识
        1、病名
        2、病因病机
        3、中医药治疗探讨
        三、现代医学对老年MCI的认识
        1、病名
        2、临床诊断
        3、分型及临床表现
        4、治疗及预后
    综述二 五运六气临证思维浅谈
        一、象与运气
        1、中医象思维
        2、象思维与运气学说
        二、病证与运气
        三、防治与运气
        1、开方-开时间
        2、择方-读运气
第一章 老年MCI现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研究设计
        2、研究工具
        3、质量控制
        4、统计分析
    二、结果
        1、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的基本情况
        2、调查对象生活方式特征的分布情况
        3、调查对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4、调查对象遗传史分布情况
        5、调查对象过敏史分布情况
        6、调查对象MoCA评分及检出情况
        7、调查对象健康生活质量情况
        8、老年MCI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9、罹患老年MCI与先天五运六气属性的关系
        10、罹患老年MCI的多因素分析
        11、罹患老年MCI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三、讨论
        1、长春地区老年MCI患病现况
        2、先天运气禀赋与疾病
        3、调查结果差异
        4、展望
    四、小结
第二章 化痰活血法治疗痰瘀互结证老年MCI的临床研究
    一、研究设计
    二、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三、研究方法
        1、治疗方案
        2、观察指标及疗效性评价
        3、疗效性观测指标
        4、统计分析
    四、结果
        1、基线资料比较
        2、认知功能疗效评估
        3、中医证候疗效评估
        4、不良反应
    五、讨论
        1、立方思想
        2、庚子年五运六气特点
    六、小结
第三章 化痰活血法治疗老年MCI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检索策略
        2、纳入与排除标准
        3、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4、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文献检索情况
        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质量评价
        4、疗效评价
        5、安全性评价
        6、发表偏倚
        7、利益冲突
    三、讨论
    四、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2、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5、海金斯基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HIS)
    6、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候量表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5)在《医学启源》视域内对张元素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五运六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张元素及《医学启源》概览
    1 医家张元素生平简要
    2 《医学启源》概述
第二章 张元素《医学启源》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
    1 《医学启源》上卷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
        1.1 运气与“天地六位藏象图”
        1.2 运气与脏腑经络
        1.3 运气与脉象之机
        1.4 五运与五郁之病
        1.5 六气与外感病
        1.6 小结
    2 《医学启源》中卷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
        2.1 五运主病与六气为病
        2.2 六气为纲分类方剂
        2.3 小结
    3 《医学启源》下卷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
        3.1 运气与药性
        3.2 运气与制方法
        3.3 小结
第三章 张元素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特色的研究
    1 构建完备独特的脏腑辨证体系
    2 完善脏气法时补泻法
    3 六气类方与化裁用方
    4 建立独特制方法
    5 提出药物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说
    6 首创引经学说与药类法象理论
    7 小结
结语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基于《内经》理论的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近二十年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研究综述
    1 我国古代瘟疫概念及类别研究概述
        1.1 我国古代瘟疫概念研究概述
        1.2 我国古代瘟疫类别研究概述
    2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传播途径研究概述
        2.1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五运六气变化关系研究概述
        2.2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疠气关系研究概述
        2.3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其它因素关系研究概述
        2.4 我国古代瘟疫传播途径研究概述
    3 我国古代瘟疫治疗方药及预防研究概述
        3.1 治则治法研究概述
        3.2 治疗方药研究概述
        3.3 中药预防研究概述
        3.4 人群隔离预防研究概述
        3.5 环境卫生预防研究概述
    4 小结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章 《内经》瘟疫因机治防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1 《内经》瘟疫因机与五运六气关系研究
        1.1 《内经》瘟疫因机与岁运不及关系研究
        1.2 《内经》瘟疫因机与六气关系研究
        1.3 《内经》瘟疫因机与三虚相合致疫关系研究
        1.4 《内经》瘟疫因机与三年化疫关系研究
        1.5 《内经》瘟疫因机与运气同化关系研究
        2 《内经》瘟疫治则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2.1 五运郁发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2.3 地域方位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2.4 正反逆从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2.5 寒热季节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2.6 标本中气治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3 《内经》瘟疫气味用药原则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3.1 岁运气味用药原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3.2 六气气味用药原则指导瘟疫的治疗
        4 《内经》瘟疫预防措施与五运六气关系的研究
        4.1 针刺穴位预防瘟疫与五运六气
        4.2 中药预防瘟疫与五运六气
        4.3 意念引导阳气预防瘟疫与五运六气
    第二章 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对瘟疫的认识
        1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1.1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名研究
        1.2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1.3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1.4 先秦两汉非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1.5 小结
        2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2.1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类别及病名研究
        2.2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2.3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2.4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治疗研究
        2.5 先秦两汉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2.6 小结
        3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3.1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类别及病名研究
        3.2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3.3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3.4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治疗研究
        3.5 晋唐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3.6 小结
        4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4.1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类别及病名研究
        4.2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4.3 宋金元朝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4.4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治疗研究
        4.5 宋金元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4.6 小结
        5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研究
        5.1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类别及病名研究
        5.2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基本特征研究
        5.3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病因研究
        5.4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治疗研究
        5.5 明清医学文献中的瘟疫预防研究
        5.6 小结
第三部分 数据分析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1 我国古代瘟疫数据库的建立
        1.1 资料收集
        1.2 资料整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数据库的建立
    2 我国古代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2.1 我国古代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2.2 我国历代战争数据库的建立
    3 五运六气时段划分
        3.1 岁运
        3.2 司天在泉
        3.3 大司天
    4 统计学方法
        4.1 描述性统计
        4.2 Spearman相关分析法
        4.3 随机森林
    5 我国古代各时期瘟疫发生频次统计
        5.1 我国古代各时期瘟疫发生年频次统计
        5.2 我国古代各时期连年瘟疫发生年频次统计
        5.3 我国古代各时期连年瘟疫连续时长统计
    6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岁运时段变化关系
    7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岁运太过不及时段变化关系
    8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大司天性质变化关系
    9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司天性质变化关系
    10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在泉性质变化关系
    11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同年灾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12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一年灾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13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两年灾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14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前三年灾害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第四部分 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
    第一章 基于《内经》理论的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
        1 瘟疫发生五运时段的预警
        1.1 岁运时段
        1.2 岁运太过时段
        1.3 岁运不及时段
        2 瘟疫发生六气时段的预警
        2.1 客气刚柔失守时段预警
        2.2 客气司天不迁正预警
        2.3 客气司天不退位预警
        2.4 客气左间气升失常预警
        2.5 客气右间气降失常预警
        2.6 客主加临时段预警
        3 瘟疫发生与三虚相合关系的预警
        3.1 五脏本虚复感天之邪气加之正气不足预警
        3.2 情志失常复感天之邪气加之正气不足预警
        3.3 饮食劳倦复感天之邪气加之正气不足预警
        3.4 久居湿地复感天之邪气加之正气不足预警
        4 瘟疫发生与运气同化关系的预警
    第二章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预警机制的构建研究
        1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岁运时段的预警
        2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岁运太过不及时段的预警
        3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司天时段的性质
        4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在泉时段的性质
        5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与灾害相关性的预警
        6 构建瘟疫发生风险的随机森林模型预警
        6.1 数据清洗
        6.2 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
        6.3 分析结果
讨论
    1 我国古代瘟疫病因病机分析
        1.1 瘟疫的发生与五运六气变化有关
        1.2 瘟疫的发生与气候环境异常变化有关
        1.3 瘟疫的发生与疠气有关
        1.4 瘟疫的发生与三虚相合有关
    2 我国古代瘟疫用药规律分析
    3 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1 我国古代瘟疫的发生与司天性质变化有关
        3.2 我国古代瘟疫的发生与灾害的发生有关
    4 基于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瘟疫预警分析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7)基于8552例病例探索五运六气与崩漏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数据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纳排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建立数据库
        3.3 数据的转化
    4 统计学方法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卡方检验
        4.3 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二部分 数据分析与结果
    1 受孕时岁运单因素分析
        1.1 受孕时天干分布特征
        1.2 受孕时中运分布特征
        1.3 受孕时岁支分布特征
        1.4 受孕时主气分布特征
        1.5 受孕时客气分布特征
        1.6 受孕时司天、在泉之气分布特征
    2 出生时岁运单因素分析
        2.1 出生时天干分布特征
        2.2 出生时中运分布特征
        2.3 出生时岁支分布特征
        2.4 出生时主气分布特征
        2.5 出生时客气分布特征
        2.6 出生时司天、在泉之气分布特征
    3 入院时岁运单因素分析
        3.1 入院时天干、中运分布特征
        3.2 入院时岁支分布特征
        3.3 入院时司天、在泉分布特征
    4 崩漏发病的关键因素研究
        4.1 崩漏患者受孕时岁支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2 崩漏患者出生时岁支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3 崩漏患者入院天干、中运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4 崩漏患者入院时地支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5 崩漏患者入院时司天之气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6 崩漏患者入院时在泉之气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对研究的理论、疾病的讨论
        1.1 五运六气学说与体质
        1.2 五运六气与人体病理生理
        1.3 五运六气学说与月事
        1.4 对崩漏病因病机的认识
        1.5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的认识
    2 对研究数据结果的讨论
        2.1 先天运气对崩漏发病的影响
        2.2 后天运气对崩漏发病的影响
    3 基于研究内容与结果的发微
        3.1 体质与运气
        3.2 辨证论治中的运气思想
        3.3 五运六气学说结合治未病思想防治崩漏
        3.4 四柱学说与五运六气学说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导师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中国不同气候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与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不同气候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不同气候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测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延边地区肝系、脾系、肾系疾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近十年五脏病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中医五脏病的研究现状
        1.1 中医五脏病
        1.2 中医五脏病的界定
        1.3 中医五脏病的研究现状
    2 五脏病的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2.1 五脏病与五运变化相关性研究
        2.2 五脏病与六气变化相关性研究
    3 五脏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
        3.1 五脏病病因病机与气象因素相关性
        3.2 五脏病发病节律与气象因素
    小结
第一章 理论部分
    1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变化与肝系疾病
        1.1 五运六气变化与肝系疾病发病
        1.2 五运六气变化与肝系疾病治则
        1.3 小结
    2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变化与脾系疾病
        2.1 五运六气变化与脾系疾病发病
        2.2 五运六气变化与脾系疾病治则
        2.3 小结
    3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变化与肾系疾病
        3.1 五运六气变化与肾系疾病发病
        3.2 五运六气变化与肾系疾病治则
        3.3 小结
    4 结论
第二章 数据整理
    1 研究资料
        1.1 疾病资料来源
        1.2 肝系、脾系、肾系疾病划分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疾病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1.6 疾病数据库的建立
        1.7 气象数据资料
        1.8 气象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1.9 统计学方法
    2 本文的时间换算及干支年份与公元纪年转化
        2.1 五运时段时间换算
        2.2 五运五步交运规律
        2.3 六气时段时间换算
        2.4 六气六步交运时刻
第三章 数据分析
    1 肝系疾病的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1.1 肝系疾病病例统计与性别统计基本情况研究
        1.2 肝系疾病在五运六气各时段的发病情况研究
        1.3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4 肝系疾病的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1.5 小结
    2 脾系疾病的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1 脾系疾病病例统计基本情况研究
        2.2 脾系疾病在五运六气各时段的发病情况研究
        2.3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 脾系疾病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5 小结
    3 肾系疾病的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及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3.1 肾系疾病病例统计基本情况研究
        3.2 肾系疾病在五运六气各时段的发病情况研究
        3.3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4 肾系疾病的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3.5 小结
讨论
    1 研究方法分析
    2 主要因素的影响
        2.1 岁运太过和岁运不及之年
        2.2 五运主运时段
        2.3 六气主气时段
        2.4 六气司天之气时段
        2.5 六气在泉之气时段
        2.6 综合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 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我国东西部县域主要气象敏感性疾病变化特征及其医疗费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对气象敏感性疾病的研究
        1.2.2 对疾病负担的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资料来源
        2.2.1 疾病资料
        2.2.2 气象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处理方法
        2.3.2 季节和节气的划分
        2.3.3 Pearson相关系数
        2.3.4 人体舒适度分析
        2.3.5 相对危险度
        2.3.6 综合指标法
第三章 阜南县和锦屏县疾病特征研究
    3.1 两县疾病谱排序
        3.1.1 阜南县疾病谱统计分析
        3.1.2 锦屏县疾病谱统计分析
    3.2 主要气象敏感性疾病的变化趋势分析
        3.2.1 住院人次的变化趋势
        3.2.2 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
    3.3 两县人体舒适度探析
    3.4 舒适度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气象敏感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分析
    4.1 循环系统疾病医疗费用分析
    4.2 呼吸系统疾病医疗费用分析
    4.3 消化系统疾病医疗费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县主要气象敏感性疾病预防和降低医疗费用对策研究
    5.1 预防对策研究
        5.1.1 循环系统疾病预防对策
        5.1.2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对策
        5.1.3 消化系统疾病预防对策
    5.2 降低医疗费用对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和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吉林省气候和天气特征及对疾病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经》中风相似病症及吉林省延吉市中风发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研究[D]. 高喜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内经》胃癌相似病症及延边地区胃癌与先天运气禀赋关系的研究[D]. 张乐.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国大陆非洲猪瘟时空流行特征及传播风险研究[D]. 别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基于运气学说运用化痰活血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D]. 刘淼.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在《医学启源》视域内对张元素五运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D]. 张婕.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内经》理论的我国古代瘟疫发生的五运六气规律及其预警机制构建的研究[D]. 蔡佳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8552例病例探索五运六气与崩漏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 胡黄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中国不同气候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D]. 曹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9]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延边地区肝系、脾系、肾系疾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D]. 尹洁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我国东西部县域主要气象敏感性疾病变化特征及其医疗费用研究[D]. 王嘉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吉林省气候天气特征及其对疾病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