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棉安在新疆棉花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焦瑞莲[2](2020)在《新疆棉田僵铃、裂铃发生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5年以来,新疆棉田棉铃出现大量的僵铃与裂铃现象,僵铃与裂铃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给棉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僵铃与裂铃的发生因素,特进行了此项研究。从2017年至今,对新疆20个植棉单位的棉田僵铃与裂铃现象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棉田僵铃与裂铃发生普遍,一般南疆棉区发生重于北疆棉区,最严重的棉田发生率为37%。棉田中的僵铃、裂铃与一般棉花烂铃病害有明显区别:僵铃、裂铃较一般烂铃病发生时间早,表面常形成锈色斑纹,呈干枯或干腐状,危害程度远大于一般烂铃病。在发生僵铃与裂铃的棉田中常伴有花蓟马或棉蚜危害,同时有的僵铃与裂铃表面常布有黑色或黑绿色的霉层。故初步确定:棉田僵铃与裂铃的发生可能与花蓟马、棉蚜以及病原菌危害有关。采用网袋接种法对棉花的蕾和花接种花蓟马和棉蚜,定期对危害症状进行调查记录,以此来明确僵铃、裂铃的发生与花蓟马和棉蚜危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花蓟马危害可造成棉铃表面出现锈褐色斑纹,且接种于蕾上的花蓟马的危害症状重于花;而单纯的棉蚜危害不会造成僵铃、裂铃的现象,但棉蚜在棉铃表面造成的伤口和分泌的蜜露易引起一些病原菌的侵染。采用常规稀释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对黑绿色或黑色的僵铃、裂铃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两种主要的分离物:枝孢菌(Cladosporium)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结合致病性测定,明确了枝孢菌中共有3个种:C.cladosporioides、C.limoniforme和C.velox,其中C.cladosporioides是优势种;链格孢菌中共有2个种:链格孢A.alternata和细链格孢A.tenuissima,其中细链格孢A.tenuissima是优势种。分别对枝孢菌和链格孢菌进行不同温度、湿度、光照、pH值以及培养基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枝孢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是20℃~25℃,其中C.cladosporioides最适生长和产孢的相对湿度是在80%以上,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最适其生长,但光照对其产孢影响较小,最适pH是6,在PDA、OA和CB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C.limoniforme的最适生长和产孢的相对湿度在60%以上,pH为8,培养基是PDA,光照对该种的影响不大;而C.velox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相对湿度在60%~80%,光照是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pH为10,培养基是PDA。链格孢菌中,两种链格孢菌的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是25℃~30℃,最适生长的相对湿度是在80%,最适产孢的相对湿度是100%,最适生长和产孢的光照是完全黑暗,A.tenuissima的最适生长和产孢的pH是7,最适生长的培养基是PDA、PSA和OA,最适产孢的培养基是PDA;A.alternata最适生长和产孢的pH是7,最适生长的培养基是CZ,最适产孢的培养基是PDA。
刘云涛[3](2020)在《转CrSMT基因棉花的鉴定与表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棉花产量损失高达10-15%。棉花还是盐碱地开发的先锋作物,近年来为缓解粮棉争地矛盾,我国棉田逐渐向盐碱地转移。提高棉花的抗虫和耐盐性对保证棉花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Ca MV 35S启动子驱动的Cr SMT基因导入陆地棉受体材料R15中,经过PCR鉴定,获得了多个转基因阳性株系,对随机选取的两个转基因株系L17和L25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q PCR和RT-PCR结果显示Cr SMT在转基因株系中均有表达,L17的表达量约为L25的2.2倍。GC-MS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中的甾醇组分发生显着变化,L17中的谷甾醇比例显着下降,菜油甾醇和豆甾醇的比例显着升高;L25中的谷甾醇比例下降,菜油甾醇的比例也显着升高。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2)斜纹夜蛾幼虫对野生型棉花具有取食偏好性;取食L17和L25叶片后斜纹夜蛾的世代历期分别显着延缓了5.5和4.0天,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都显着降低。取食转基因棉花叶片的绿盲蝽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取食转基因植株棉叶的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其生长都比较缓慢,但死亡率与野生型比较没有显着差异。(3)转基因棉花的耐盐性也有显着的提高,盐胁迫下其长势和一些生理指标均优于野生型棉花。本研究首次在棉花中应用了改变甾醇的抗虫策略,创制出了抵抗多种害虫并具有一定耐盐能力的棉花种质,进一步丰富了棉花抗逆种质资源。这种广谱且环境友好型的抗虫策略有望在其他植物,特别是粮食作物中得以应用。
李广云,李海强,郭艳兰,杨帅,李晶晶,夏伟,张建萍[4](2013)在《转基因棉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生命参数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转基因棉花对北疆叶螨优势种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 et Nikolskii)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本实验以常规棉中棉49作为对照,构建了叶螨在单价转基因棉新棉33B(Bt)、双价转基因棉中棉41(Bt+CpTI)上的室内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单双价转基因棉对叶螨的生长发育历期及生殖参数并没有明显影响;且取食常规棉的叶螨种群参数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周限增长率、存活曲线也与单双价棉无显着差异,这说明转基因棉对棉叶螨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增长并无显着影响。
武二忠[5](2011)在《转基因抗虫棉对棉大卷叶螟及其主要天敌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以转Bt基因棉“国抗12(GK12)”、“新棉33B”和转Bt+CpTI基因棉“SGK321”以及它们的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33”和“石远321”为材料,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摸清了棉大卷叶螟及其主要天敌的发生动态;测定了这3种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评价了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寄生性天敌—卷叶螟绒茧蜂及捕食性天敌—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Bt毒蛋白在害虫和天敌间的转移。结果如下:1.6个品种棉田的调查发现,转基因棉新棉33B和SGK321棉田棉大卷叶螟的发生量明显低于其亲本对照棉田,其寄生性天敌—卷叶螟绒茧蜂发生量与对照比也很低;而GK12棉田棉大卷叶螟的发生量与其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发生量相差无几,其寄生性天敌卷叶螟绒茧蜂发生量与对照差异不大。6个品种棉田棉大卷叶螟的捕食性天敌--草蛉、蜘蛛及瓢虫的发生量相差不大,转基因棉田的发生量甚至要高于常规棉田。2.通过室内接虫,研究了3种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结果表明:3种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2、3、4龄幼虫的抗性均极显着高于对照,取食6天后,其死亡率均在90%以上。说明转基因棉的种植能有效地控制棉大卷叶螟的发生,减轻对棉花的为害。3.棉大卷叶螟取食转基因棉GK12棉叶24h,其寄生性天敌卷叶螟绒茧蜂卵-幼虫历期、茧重、茧历期、羽化率、蜂重以及蜂寿命受到一定影响,但与对照(泗棉3号)相比,差异不显着。该虫取食转基因棉新棉33B棉叶24h后,卷叶螟绒茧蜂卵-幼虫历期延长0.5d、羽化率降低12.99%、蜂重降低0.24mg、成虫寿命缩短2.1d,与对照(33)比,部分差异显着,但茧重、茧畸形率没有受到显着影响。而取食转基因棉SGK321棉叶24h后,卷叶螟绒茧蜂卵-幼虫历期延长0.5d、蜂寿命缩短2.3d,与对照(石远321)相比,差异显着、甚至达极显着;但茧重、茧历期、羽化率及蜂重受到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用新羽化的卷叶螟绒茧蜂成虫取食含Bt毒蛋白蜂蜜水后,卷叶螟绒茧蜂雌成虫寿命分别为11.8d(2.5μg/g条件下)、10.7d(25gg/g条件下),雄成虫寿命分别为9.3d(2.5μg/g条件下)和11.8d(25μg/g条件下),与正常对照(雌10.4d,雄10.7d)相比均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Bt毒蛋白对寄生蜂成虫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4.用转基因棉叶饲喂的棉大卷叶螟幼虫再饲养草蛉,捕食功能反应的结果表明:草蛉捕食猎物的量显着高于常规棉上的卷叶螟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与对照相比,日最大捕食量增加,处理1头棉大卷叶螟所用的时间短于常规棉,功能系数即瞬间攻击率提高。用取食转基因棉(GK12、新棉33B,SGK321)的棉大卷叶螟幼虫饲喂草蛉,其幼虫历期及茧历期分别延长0.26,0.15和0.25天,与对照(泗棉3号)相比差异显着;幼虫死亡率分别增加2.8%,8.2%和8.8%,茧重分别降低0.50,0.21和0.12mg,羽化率分别降低10.1%,0.7%和2.2%,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5.通过ELISA检测,证明Bt毒蛋白可以沿食物链在棉花-棉大卷叶螟-捕食性天敌草蛉之间传递,但在寄生性天敌卷叶螟绒茧蜂体内未检测到Bt毒蛋白。
杜文晓[6](2010)在《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Bt毒蛋白(Cry1Ac)抗性的监测》文中认为2008年~2009年期间,采集和饲养新疆各主要棉区大田中的棉铃虫,在改进棉铃虫的饲养方法和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Bt毒蛋白(Cry1Ac)浓度的基础上,采用梯度浓度法和F2代法对新疆棉区的棉铃虫进行抗性监测。使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得到各棉区棉铃虫的LC50和抗性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测定由澳大利亚黑山实验室提供的Bt毒蛋白(Cry1Ac)约为20 g/L的高浓度毒蛋白。在传统人工饲养技术的基础上,改良了棉铃虫的饲料配方,简化和改进了饲养器具和饲养方法,使棉铃虫病害减少,降低了饲养成本。2.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Bt毒蛋白(Cry1Ac)敏感基线的建立。测得新疆棉区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的敏感基线:平均致死中浓度(LC50)为0.033μg/mL,范围为0.022μg/mL~0.048μg/mL。LC90的值为0.899μg/mL,范围为0.526μg/mL~1.333μg/mL。抗性识别浓度LC99的值为1.020μg/mL。95%置信区间的方差分析表明,新疆主要常规棉区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且差异不显着。3.新疆棉区棉铃虫抗性的监测。新疆棉区棉铃虫的平均致死中浓度(LC50)为0.022μg/mL~0.111μg/mL。所有采集棉区的棉铃虫都对Bt毒蛋白(Cry1Ac)有敏感性。95%置信区间的方差分析表明,Bt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明显高于常规棉种植区,库尔勒地区的数值最大,为敏感基线的3.36倍,为玛纳斯地区的5.05倍,接近于5倍的水平,博乐地区的棉铃虫抗性为敏感基线的3.03倍,为玛纳斯地区的4.55倍。同时用F2代遗传方法检测了新疆主要棉区棉铃虫对Cry1Ac毒蛋白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库尔勒棉区的棉铃虫种群中发现了两个抗性基因,其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为1.476×10-3,其次为博乐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1.055×10-3,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相差不大,分别为0.977×10-3、1.000×10-3,其他地区并未发现含抗性基因的个体。Bt棉区的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的敏感度呈下降趋势。部分地区进入抗性发展危险期。4.2种棉田常用化学农药对新疆五个棉区棉铃虫的毒力测定。毒力实验表明:Bt棉种植区棉铃虫对两种农药的抗性普遍低于常规棉区。对于氯氰菊酯农药,玛纳斯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最高,按抗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玛纳斯、呼图壁、喀什、阿克苏、库尔勒,LC50分别为2.338 mg/L、2.146 mg/L、2.089 mg/L、2.070 mg/L、1.960 mg/L。对于硫丹药剂,呼图壁棉区棉铃虫的抗性最高,按抗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呼图壁、玛纳斯、阿克苏、喀什、库尔勒,LC50分别为4.174 mg/L、3.502 mg/L、3.213 mg/L、2.952 mg/L、2.839 mg/L。
徐遥[7](2010)在《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靶标、非靶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当前转Bt基因棉田生态安全评价中关注的问题,运用分子生物学、昆虫种群、群落生态学原理,于2002-2009年在南、北疆通过酶联免疫法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在此基础上通过田间调查结合室内生物测定以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靶标、非靶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两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比较结果表明,南、北疆在整个棉花生育期,大部分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SGK321各生育期各器官毒蛋白含量均整体高于GK-19。蕾期不同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南疆表现为顶叶显着高于棉蕾,北疆总体无显着差异。花期、花铃期和铃期不同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南、北疆趋势基本一致,即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各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顶叶在各生育期的杀虫毒蛋白含量随棉花生长呈逐渐下降趋势;棉蕾、花瓣、花柱和花苞叶在各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随生育期进程上下波动,差异显着。不同年度转单价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棉在南、北疆大部分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变化很大,差异均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研究表明,新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有显着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取食转Bt基因棉花的幼虫各龄期发育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达显着水平;3龄以后体重和蛹重均显着低于对照;各龄期幼虫存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转Bt双价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毒杀作用更显着。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南疆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抑制作用随着棉花生育期逐渐减弱。转Bt基因棉花对第2代棉铃虫的抗性很强,完全适合于控制南疆棉铃虫。三种密度情况下,转Bt基因棉花和对照的百株落卵量均无显着差异,但百株幼虫数量差异显着。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花对棉蚜体重没有直接影响,转Bt基因棉花各处理田与对照田棉蚜、棉蓟马、棉叶螨种群数量没有显着差异,表明南疆转Bt基因棉花对等非靶标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未产生显着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田相比,转Bt基因棉花对蜘蛛类、多异瓢虫和食虫蝽类种群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取食转Bt基因棉花上和常规棉花上的蚜虫后多异瓢虫幼虫各龄期及预蛹、蛹的发育历期均无显着差异,多异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在地区间、棉花品种间均无显着差异。取食转Bt基因棉花花粉后,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中肠各细胞器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改变,表明转Bt基因棉花花粉没有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中肠上皮细胞产生明显影响。群落研究结果,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的亚群落个体总数、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在整个调查期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季节动态波动明显。转Bt基因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和天敌昆虫亚群落的个体总数、物种数等,总体没有明显改变,转Bt基因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的总群落多样性指数、总群落均匀度指数及总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总体没有明显影响,对棉田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也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在多年数据的基础上,明确了新疆独特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动态。明确了新疆独特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非靶标害虫和天敌的影响效应。本文所得结果丰富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转Bt基因棉花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为新疆棉区将转Bt基因棉花纳入棉花害虫防控技术体系,实现新疆棉花害虫可持续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刘雅[8](2010)在《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主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所以棉花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化学农药的泛滥使用造成了棉花害虫的抗药性日趋严重。为此试验研究90.4%石蜡油乳油农药对棉花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控制棉花害虫的危害,提高棉花的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在河南省棉花种植区域进行的两年试验和调查,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0.4%石蜡油乳油对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棉绿盲蝽、棉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防治棉蚜可在棉蚜初发期一次喷雾施药,防治棉铃虫、棉红蜘蛛、棉绿盲蝽、棉蓟马可在害虫初盛期进行喷雾施药,间隔7—10天,再施第2次药,最佳施用剂量为商品量9kg/hm2。(2)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铃虫施用商品量9kg/hm2,1次药后7天防效为84.04%,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的防效96.38%有显着差异;施用商品量9kg/hm22次药后7天防效为93.10%,与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96.42%的防效相当。(3)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蚜施用商品量9kg/hm2,1次药后7天防效为93.38%,与对照药剂5%氯氰菊酯乳油的防效88.48%相当,无显着性差异。(4)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红蜘蛛施用商品量9kg/hm2,1次药后7天防效为83.41%,与对照药剂15%哒螨灵乳油的防效96.29%呈显着性差异;第2次施药后9天,其防效为93.23%,与对照药剂15%哒螨灵乳油95.51%的防效相当。(5)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绿盲蝽施用商品量9kg/hm2,1次药后7天防效为74.30%,与对照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防效90.04%呈显着性差异;2次药后7天防效为93.02%,与对照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98.70%的防效差异不显着。(6)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蓟马施用商品量9kg/hm2,1次药后7天防效为89.37%,略差于对照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防效95.80%;2次药后7天防效为97.54%,与对照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98.10%的防效相当。(7)90.4%石蜡油乳油与对照化学药剂相比,速效性较差。隔7-10天再施第二次药后,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
唐中杰[9](2009)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文中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植棉大省,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符合棉花生长发育要求,利于棉花生长。河南棉花生产一直稳步发展,面积虽有起伏,但一直稳定在7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1/6,皮棉总产接近100万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棉花生产和品种改良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着手,对我省棉花生产发展优势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指出河南省棉花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曲折中前进,呈波浪式发展,生产布局不断集中、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表明,品种改良是我省棉花生产从低水平到跻身国内先进行列的支撑点。1、产量性状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有稳定的上升趋势,分别以每年18.8773kg/hm2/year、5.2671 kg/hm2/year和6.8239 kg/hm2/year的年增长率提高,其中籽棉产量年增长达显着水平,三个棉花产量组分性状的贡献大小依次是:株铃数>衣分>铃重,株铃数的贡献率最高。2、抗病性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枯萎病指以每年0.2480的显着速度增加,黄萎病指以每年0.9679的速度增加,枯黄萎病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上的危害依然严峻。主要是近年来一些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差和棉农的一些不良耕作习惯所致。3、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绒长、比强度、马克隆值分别以每年0.0136mm、0.1159 cN/tex和0.0161的速度增长,其中纤维比强度和细度的变化达显着水平;品种改良应重视纤维品质各主要指标的协调,兼顾品质与产量、品质与早熟性之间的关系。4、棉花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与皮棉产量之间成极显着正相关,影响力大小为:株铃数>果枝数>霜前花率>衣分≥株高>铃重,提高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可有效增加棉花皮棉产量;生育期、子指以及密度与皮棉产量成负相关,生育期长、子指和密度大不利于皮棉产量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带动我省棉花生产步出困境,必须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对常规育种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集成一套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抗逆的棉花综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各种类型的优异新材料,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性棉花新品种,才能整体促进我省棉花生产的发展。
郭建英[10](2007)在《转Bt基因棉对棉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安全性》文中认为目前,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其可能对有益生物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影响。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是一个以棉花为中心的多种害虫、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共存的复杂网络系统。转Bt基因棉花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但对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棉田中害虫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植食性蝽类、粉虱、蚜虫、叶蝉等次要害虫的数量增加,并成为转Bt基因棉田捕食性天敌重要的食物来源。因此,本文通过系统调查的方法,评价了转基因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生命表方法,分析了转基因棉田目标害虫和非目标害虫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通过食物链测定法,明确了转基因棉在作物-害虫-优势种捕食性天敌生物链中的生态毒性及生态效应。此外,通过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棉田中后期释放赤眼蜂的增强控害作用,分析了不同邻作方式转基因棉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的群落特征和迁移规律,探明了作物布局方式对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以期构建转基因抗虫棉田的害虫综合治理体系。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制定了转基因棉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转基因抗虫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动态以亲本常规棉(石远321)棉田为对照,对双价抗虫棉(SGK321)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SGK321棉田和常规棉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差异不显着,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75和0.967。但SGK321棉田节肢动物总数量比常规棉田降低了53.9%,这主要是基位物种数量显着减少。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田的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较大。SGK321对靶标害虫棉铃虫具有很好抗性,种群数量比对照棉田减少了89.5%;并对棉蚜、棉粉虱、绿盲蝽、小绿叶蝉等非标靶害虫的发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种群数量分别降低64.5%、15.6%、21.8%和33.7%。SGK321棉田龟纹瓢虫和中华草蛉的种群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4.0%和9.1%,但异色瓢虫、小花蝽、异须盲蝽、蚜茧蜂和蜘蛛类等其他主要天敌的数量则分别降低28.6%、6.5%、43.1%、44.7%和14.0%。由此表明,双价抗虫棉SGK321在对棉铃虫具有较好抗性的同时,对棉田主要非标靶害虫也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某些天敌种类的种群动态存在不利影响,但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动态没有显着影响。2.转基因抗虫棉对目标害虫和非目标害虫的影响采用罩网和开放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以亲本常规棉为对照,分别对转Bt基因棉(GK12)棉田和双价抗虫棉(SGK321)棉田棉铃虫和棉蚜自然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与常规棉相比,单、双价抗虫棉对棉铃虫一龄幼虫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这主要是抗虫棉体内Bt蛋白的致死效应;但单、双价抗虫棉对棉铃虫卵存活率的影响不同,单价抗虫棉田棉铃虫卵的存活率较低,双价抗虫棉田棉铃虫卵的存活率较高。天敌捕食也是影响棉铃虫种群的重要因素,是棉铃虫卵消亡的关键因素,对低龄幼虫也有较强控制作用,且天敌捕食作用在转基因棉田及其亲本常规棉田相近。(2)与常规棉相比,单、双价抗虫棉对棉蚜种群的自然控害作用(天敌捕食、风雨、天敌寄生、病原物、生理等)未产生显着影响;天敌捕食作用对棉蚜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最强,且天敌捕食作用在转基因棉及其亲本常规棉田相近;除双价抗虫棉田棉蚜的发育历期较对照显着延长外,单、双价抗虫棉对棉蚜的发育和繁殖无显着不利影响。由此表明,Bt蛋白的致死效应是影响单、双价抗虫棉田靶标害虫棉铃虫种群消长的关键因素,天敌捕食作用次之;捕食性天敌对非靶标害虫棉蚜具有较好的自然控制作用,是影响棉蚜自然种群数量动态的关键因子。对两种防治措施下转Bt基因棉(新棉33B)田绿盲蝽发生与为害的系统调查发现,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防治4次,Bt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为害较为严重,9月上旬发生高峰期种群密度为7.2头/10株,显着高于防治指标,二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19.4%;采用当地棉衣化学防治方法施用农药7次,Bt棉田绿盲蝽发生为害较轻,8月中旬发生高峰期时种群密度为2.0头/10株,二代绿盲蝽为害高峰期,叶片被害率为4.8%。由此表明,绿盲蝽已成为转Bt基因棉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利用Bt棉的抗虫性减少用药后,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必须增加用药次数。因此,应加快绿盲蝽在转Bt基因棉田的生态调控研究。3.转基因抗虫棉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为明确转Bt基因棉对捕食性天敌的生态效应,以室内单头饲养的方法,比较了取食常规棉泗棉3号、转Bt基因棉GK12和新棉33B/新棉99B上的棉粉虱或棉蚜对龟纹瓢虫、中华草蛉、丽草蛉、大草蛉和粉舞蛛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取食常规棉上棉粉虱的对照相比,GK12上的棉粉虱对中华草蛉幼虫存活和发育没有显着不利影响。两个品种Bt棉相比,取食新棉33B上的棉粉虱,草蛉幼虫期和茧期存活率较低,发育历期较长,羽化成虫全为雌性。(2)与取食常规棉上棉粉虱的对照相比,GK12上的棉粉虱对龟纹瓢虫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体重无显着影响,幼虫期死亡率较低。两个品种Bt棉相比,取食新棉33B上的棉粉虱,瓢虫幼虫死亡率较低。(3)与取食常规棉上棉蚜的对照相比,GK12上的棉蚜对丽草蛉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幼虫死亡率、茧死亡率、幼虫发育历期、茧历期、茧重及成虫性比均无显着影响;但第一代成虫的产卵期缩短,产卵量较少,第二代成虫所产卵的孵化率较低。两个品种Bt棉相比,取食新棉99B上棉蚜的第一代丽草蛉,幼虫期和茧期较短,茧重较低,成虫所产卵的孵化率较低,第二代的发育和繁殖则无显着差异。(4)与取食常规棉上棉蚜的对照相比,GK12上的棉蚜对大草蛉幼虫期和茧期的死亡率和发育历期、成虫性比、雌成虫寿命和成虫所产卵的孵化率没有显着影响;但茧较重,雌成虫比例较高,单雌产卵量较高。两个品种Bt棉相比,幼虫期取食新棉99B上的棉蚜,大草蛉的雌成虫比例较低,单雌产卵量较低。用3个品种棉花上的棉蚜混合饲养时,大草蛉的茧期较对照延长,茧较重,雌成虫比例较高。(5).粉舞蛛可以猎食棉蚜,但单独捕食棉蚜不足以长期维持若蛛的生存和发育;与果蝇混合饲养能显着提高若蛛存活率和体重。在转基因棉和亲本常规棉、猎物不足和猎物过量、单一种类猎物饲养和混合饲养(棉蚜和果蝇)等不同处理组合中,均未见双价抗虫棉SGK321上的棉蚜对粉舞蛛若蛛的生存曲线和体重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由此表明,转Bt基因棉上不同种类的植食性害虫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同种植食性害虫种类对不同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有所不同,不同品种的Bt棉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供试的Bt棉-害虫-捕食性天敌昆虫三级营养关系的案例研究中,发现Bt棉上的棉蚜对丽草蛉具有一定不利影响。4.转基因抗虫棉田害虫的生物生态调控通过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棉田中后期释放赤眼蜂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及生态效应的增强作用。结果发现,在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棉田2、3代棉铃虫时期分别连续释放3次赤眼蜂,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卵的被寄生率分别为66.0%~70.7%和76.0%~81.2%,均显着高于化防田的自然寄生率(2代:7.0%~12.3%,3代:5.2%~7.4%);蕾铃被害率分别为2.2%和3.1%,均显着低于化防田(2代:8.5%,3代:20.9%)。2代棉铃虫时期,放蜂田和化防田的棉铃虫卵量和幼虫数量差异均不显着,但3代棉铃虫以后,放蜂田棉铃虫卵量和幼虫数量均显着低于化防田。放蜂田的捕食性天敌数量显着高于化防田。由此表明,抗虫杂交棉田通过释放赤眼蜂可有效防治棉铃虫,降低其为害,并有利于棉田捕食性天敌的保护。运用陷阱法对小麦/玉米-棉花交错带、苜蓿-棉花交错带、棉花-棉花交错带的抗虫杂交棉(冀抗668)棉田及其邻作田的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群落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与不同作物邻作,可以显着改变转Bt基因棉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的种类数、个体数量和群落特征;棉田与其邻作田之间地表节肢动物天敌存在迁移,地表天敌数量的季节性波动趋势与其邻作苜蓿田或小麦/玉米田基本一致;与小麦/玉米邻作有利于棉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亚群落的发生和发展,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物种最丰富,平均为13.3种;个体数量较高,平均为75.1头;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743。由此表明,可以通过调整作物邻作方式增加棉田天敌数量。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比较了蔬菜-棉花布局、果树-棉花布局、花生-棉花布局及单作棉田4种不同作物布局方式对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作物布局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果树-棉花布局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高,群落更稳定,并可通过增加天敌数量增强控害效果,是值得推广的作物布局方式;花生-棉花布局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增加,但害虫的种类、数量和多样性均有增加,应谨慎采用;蔬菜-棉花布局则会增加棉田害虫的种群数量,降低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不宜采用。5.转Bt基因棉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根据本文研究及文献报道,制定了转基因棉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内容包括转Bt基因棉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基本信息,转Bt基因棉的非靶标效应、基因流、害虫抗性、生态适应性等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及转Bt基因棉从实验研究、环境释放、商业化生产到越境转移等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技术。综上所述,本文率先系统研究了双价抗虫棉对棉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蜘蛛类天敌的棉田生态效应;首次明确了Bt棉上不同植食性害虫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同种植食性害虫对不同种类的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不同品种Bt棉对同种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并发现取食Bt棉(GK12)上的棉蚜对丽草蛉具有一定不利影响;证实了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的田间迁移、转基因棉田中后期释放赤眼蜂的控害效果、以及调整作物布局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制定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转基因棉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该研究有助于揭示寄主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之间的时空动态联系,揭示天敌功能团的协同控害作用及内稳定性,揭示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为转基因棉田害虫的生态与生物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及实践的依据,并对我国转基因棉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新棉安在新疆棉花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棉安在新疆棉花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新疆棉田僵铃、裂铃发生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田僵铃、裂铃发生情况 |
1.2 棉田虫害与僵铃、裂铃发生的发生关系 |
1.3 棉田僵铃、裂铃主要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疆棉田僵铃、裂铃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花蓟马对棉田僵铃、裂铃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棉蚜对棉田僵铃、裂铃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病原菌对棉田僵铃、裂铃的影响 |
5.1 棉田僵铃、裂铃病原菌的采集与分离 |
5.2 枝孢菌种的鉴定 |
5.3 三种枝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5.4 链格孢菌种的鉴定 |
5.5 两种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转CrSMT基因棉花的鉴定与表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棉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1 转基因棉花发展概况 |
1.1.2 棉花抗逆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2.1 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2.2 棉花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2.3 棉花耐盐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2.4 棉花耐高低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2.5 棉花耐旱涝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3 棉花高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4 棉花优质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5 基因工程在改良棉花其他特性上的应用 |
1.2 植物甾醇的作用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甾醇参与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甾醇参与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棉花与供试昆虫 |
2.1.2 载体和菌株 |
2.1.3 试剂和耗材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2.1.5 引物 |
2.2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2.2.1 常用培养基配制 |
2.2.2 常用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棉花遗传转化 |
2.3.2 阳性植株鉴定 |
2.3.3 qPCR测定表达量 |
2.3.4 GC-MS测定甾醇含量 |
2.3.5 农艺性状调查 |
2.3.6 昆虫饲喂条件 |
2.3.7 盐胁迫及相关指标测定 |
2.3.8 数据分析与绘图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基因棉花的获得与鉴定 |
3.1.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3.1.2 基因表达分析 |
3.1.3 棉花甾醇含量分析 |
3.2 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鉴定 |
3.2.1 非选择性拒食实验 |
3.2.2 选择性取食偏好实验 |
3.2.3 转基因棉花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4 转基因棉花的绿盲蝽抗性 |
3.2.5 转基因棉花的棉铃虫抗性 |
3.3 转基因棉花的耐盐性鉴定 |
3.3.1 盐胁迫下的表型分析 |
3.3.2 盐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分析 |
3.4 植株表型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环境问题与抗虫策略 |
4.2 改变甾醇组成的抗虫策略应用前景 |
4.3 耐盐性的评判指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转基因棉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生命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生命表参数计算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耳其斯坦叶螨在不同品种棉花上发育历期参数的比较 |
2.2 土耳其斯坦叶螨在不同品种棉花上生殖参数的比较 |
2.3 土耳其斯坦叶螨在不同品种棉花上的种群参数比较 |
2.4 土耳其斯坦叶螨在不同品种棉花上存活率曲线的比较 |
2.5 土耳其斯坦叶螨在不同品种棉花上产雌数曲线的比较 |
3 讨论 |
(5)转基因抗虫棉对棉大卷叶螟及其主要天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转基因抗虫植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抗虫基因的研究 |
1.1.1.1 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虫基因 |
1.1.1.2 来源于高等植物的抗虫基因 |
1.1.1.3 来源于高等动物的抗虫基因 |
1.1.2 Bt毒蛋白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杀虫机理 |
1.1.3 转基因棉的研究推广现状 |
1.2 转基因棉对害虫的影响 |
1.2.1 转基因棉对靶标害虫的影响 |
1.2.2 转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1.2.3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影响 |
1.3 转基因作物对天敌的影响 |
1.3.1 转基因作物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
1.3.2 转基因作物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
1.3.3 转基因作物对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
2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棉田棉大卷叶螟及其天敌种群发生动态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大卷叶螟及其天敌种群发生动态 |
2.1.1 棉大卷叶螟的发生动态 |
2.1.2 卷叶螟绒茧蜂动态 |
2.1.3 草蛉Chrysopa carnea种群动态 |
2.1.4 蜘蛛种群动态 |
2.1.5 瓢虫种群动态 |
2.2 不同品种棉田棉大卷叶螟天敌与棉大卷叶螟种群的相关性 |
2.2.1 不同品种棉田卷叶螟绒茧蜂与棉大卷叶螟种群的相关性 |
2.2.2 不同品种棉田草蛉与棉大卷叶螟种群的相关性 |
2.2.3 不同品种棉田蜘蛛与棉大卷叶螟种群的相关性 |
2.2.4 不同品种棉田瓢虫与棉大卷叶螟种群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种群动态的影响 |
3.2 转基因棉对卷叶螟绒茧蜂种群动态的影响 |
3.3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
第三章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虫源 |
1.2 供试棉花 |
1.3 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2龄幼虫的抗性 |
2.2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3龄幼虫的抗性 |
2.3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4龄幼虫的抗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转基因棉对卷叶螟绒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转基因棉对卷叶螟绒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供试材料 |
1.1.1.1 虫源 |
1.1.1.2 供试棉花 |
1.1.2 实验方法 |
1.2 Bt毒蛋白对卷叶螟绒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1.2.1 实验材料 |
1.2.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基因棉对卷叶螟绒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1 转基因棉GK-12对卷叶螟绒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2 转基因棉新棉33B对卷叶螟绒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3 转双价基因棉SGK321对卷叶螟绒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Bt毒蛋白对卷叶螟绒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2.2.1 雌虫寿命的影响 |
2.2.2 雄蜂寿命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转基因棉对草蛉捕食功能反应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1.1 棉花品种 |
1.1.2 供试虫源 |
1.2 试验方法 |
1.2.1 对草蛉的捕食功能反应 |
1.2.2 对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草蛉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
2.1.1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2日龄幼虫体重的影响 |
2.1.2 转基因棉对草蛉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
2.2 转基因棉对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转基因棉对草蛉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
3.2 转基因棉对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六章 Bt蛋白在Bt棉-棉大卷叶螟-卷叶螟绒茧蜂及草蛉间的转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Bt蛋白在棉大卷叶螟-卷叶螟绒茧蜂之间的转移 |
1.2.1.1 棉大卷叶螟2龄幼虫体内Bt蛋白含量测定 |
1.2.1.2 卷叶螟绒茧蜂老熟幼虫体内Bt蛋白含量的测定 |
1.2.2 Bt蛋白在棉大卷叶螟-草蛉之间的转移 |
1.2.2.1 棉大卷叶螟2日龄幼虫体内Bt蛋白含量的测定 |
1.2.2.2 草蛉老熟幼虫体内Bt蛋白含量的测定 |
1.2.3 ELISA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大卷叶螟2龄幼虫及卷叶螟绒茧蜂体内Bt蛋白的含量 |
2.2 棉大卷叶螟2日龄幼虫及草蛉体内Bt毒蛋白的含量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Bt毒蛋白(Cry1Ac)抗性的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棉铃虫抗性的研究概况 |
1.1 棉铃虫的名称及生物学特征 |
1.2 棉铃虫的寄主、分布及危害 |
1.3 棉铃虫防治及使用农药产生的问题 |
1.4 Bt 棉的起源、品种及使用现状 |
1.5 Bt 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 |
1.6 棉铃虫对Bt 毒蛋白的抗性机理 |
1.7 抗性产生与风险 |
1.8 棉铃虫对Bt 抗性的监测方法 |
1.9 国内外棉铃虫对Bt 毒蛋白的抗性研究现状 |
1.10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章 Bt 毒蛋白(Cry1Ac)的命名及浓度的测定 |
2.1 毒蛋白的命名 |
2.2 Bt 毒蛋白(Cry1Ac)浓度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棉铃虫的室内饲养 |
3.1 材料 |
3.2 饲养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新疆棉铃虫对Bt 毒蛋白(Cry1Ac)敏感基线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梯度浓度法测定新疆棉区棉铃虫对 Bt 毒蛋白(Cry1Ac)的抗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F_2代法测定新疆棉区棉铃虫的抗性基因频率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棉铃虫对两种主要农药的毒力测定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新疆常规棉种植区棉铃虫的敏感度及抗性的整体情况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性 |
1.1.1 转Bt基因棉和Bt杀虫剂的抗虫机理 |
1.2 转Bt基因棉花抗虫性的时空动态 |
1.2.1 Bt杀虫毒蛋白表达量 |
1.2.2 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效率 |
1.3 转Bt基因棉花对鳞翅目害虫的影响 |
1.3.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 |
1.3.2 转Bt基因棉花对红铃虫的影响 |
1.3.3 转Bt基因棉花对斜纹夜蛾的影响 |
1.3.4 转Bt基因棉花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
1.3.5 转Bt基因棉花对其他鳞翅目害虫的影响 |
1.4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
1.4.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蚜的影响 |
1.4.2 转Bt基因棉花对盲蝽蟓的影响 |
1.4.3 转Bt基因棉花对烟粉虱的影响 |
1.4.4 转Bt基因棉花对棉叶螨的影响 |
1.4.5 转Bt基因棉花对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
1.5 转Bt基因棉花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
1.5.1 转Bt基因棉花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
1.5.2 转Bt基因棉花对寄生蜂的影响 |
1.6 转Bt基因棉花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1.7 结语 |
1.8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目的意义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棉花品种 |
2.1.2 棉花种植与管理方法 |
2.1.3 取样方法 |
2.1.4 酶联免疫生测试剂盒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品种间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2 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中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3 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2.2.4 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杀虫毒蛋白的含量比较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棉花品种 |
3.1.2 棉花种植与管理方法 |
3.1.3 取样方法 |
3.1.4 酶联免疫生测试剂盒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品种间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2 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中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3 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
3.2.4 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杀虫毒蛋白的含量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虫效果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4.1.2 供试棉花品种 |
4.1.3 试验处理 |
4.1.4 室内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观察 |
4.1.5 田间抗虫性调查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 |
4.2.3 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 |
4.2.4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抗虫性的季节变化 |
4.3.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 |
4.3.4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 |
第五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棉花品种 |
5.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5.1.3 处理设置 |
5.1.4 调查方法 |
5.1.5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
5.2.2 对棉蚜体重的影响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效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6.1.2 供试棉花品种 |
6.1.3 处理设置 |
6.1.4 试验方法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Bt基因棉花对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数量的影响 |
6.2.2 转Bt基因棉花通过棉蚜介导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3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对多异瓢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
6.3.2 转Bt基因棉花通过棉蚜介导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6.3.3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对多异瓢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
第七章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处理 |
7.1.2 调查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7.2.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7.2.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生物群落均匀度的影响 |
7.2.4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总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8.1.2 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
8.1.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及抗虫效果 |
8.1.4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8.1.5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天敌昆虫的影响 |
8.1.6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主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在我国的栽培情况 |
1.1.1 棉花的栽培历史与地位 |
1.1.2 棉花的特征、特性 |
1.1.3 棉花的产区分布 |
1.2 棉花主要害虫及防治情况 |
1.2.1 棉花害虫的发生及危害 |
1.2.2 棉花害虫的防治 |
1.2.3 棉花害虫的抗药性 |
1.3 矿物油农药的概况与发展 |
1.3.1 矿物油农药简介 |
1.3.2 矿物油农药特点 |
1.3.3 矿物油农药在植物病虫害中的应用 |
1.3.4 矿物油农药的安全性及发展前景 |
1.3.5 90.4%石蜡油乳油农药简介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防治对象 |
2.1.2 供试药剂 |
2.1.3 施药器械 |
2.2 试验设计和安排 |
2.2.1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铃虫试验 |
2.2.2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蚜试验 |
2.2.3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红蜘蛛试验 |
2.2.4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绿盲蝽试验 |
2.2.5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蓟马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铃虫试验结果 |
3.2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蚜试验结果 |
3.3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红蜘蛛药效试验结果 |
3.4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绿盲蝽试验结果 |
3.5 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蓟马药效试验结果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棉花生产概述 |
1.1.1 世界棉花生产 |
1.1.2 我国棉花生产 |
1.2 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状况 |
1.2.1 棉花产量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
1.2.2 棉花品质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
1.2.3 棉花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关系的演变研究 |
1.2.4 棉花抗病性改良研究进展 |
1.2.5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 |
1.3 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的成就和不足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研究 |
2.1 河南省棉花生产在全国的位置和比重 |
2.2 河南省棉花的生产优势 |
2.2.1 河南是全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之一 |
2.2.2 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生产相对稳定 |
2.2.3 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植棉比较效益高 |
2.2.4 河南省具有信息区位优势 |
2.2.5 河南省具有产业化基础 |
2.3 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 |
2.3.1 第一个快速发展和稳定阶段(1949~1960年) |
2.3.2 波动剧烈的时期(1961~1981年) |
2.3.3 波动中快速发展的阶段(1982~1992年) |
2.3.4 稳步递减阶段(1993~2000年) |
2.3.5 恢复性增长阶段(2000~2007年) |
2.3.6 滑坡阶段(2007年至今) |
2.4 河南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
2.4.1 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 |
2.4.2 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
2.4.3 生产波动大,总产徘徊不前 |
2.4.4 品质结构单一,质量问题突出 |
2.4.5 枯黄萎病发生依然严重,次生害虫危害逐年增大 |
2.4.6 国家缺乏对棉花的优惠政策,植棉比较效益差 |
2.4.7 科研经费和人才严重短缺,生产技术的老化 |
2.4.8 资源制约发展,增产难度加大 |
2.4.9 棉田污染加重,环保压力增大 |
2.4.10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削弱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
2.5 品种改良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促进作用 |
2.5.1 不同历史时期河南省棉花研究进展及其成就 |
2.5.2 近期河南省棉花生产代表品种介绍 |
2.6 小结与讨论 |
3 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河南省棉花审定品种概况 |
3.2.2 产量遗传性状改良 |
3.2.3 抗病性研究 |
3.2.4 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研究 |
3.2.5 综合农艺性状遗传改良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提高棉花产量,集成配套生产技术 |
3.3.2 加强抗病育种、综合防治 |
3.3.3 创新棉花资源,提升纤维品质 |
3.3.4 合理配置棉花综合农艺性状 |
4 河南省棉花发展展望 |
4.1 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展望 |
4.1.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棉花生产质量和效益 |
4.1.2 调优区域布局,提升棉花产品档次 |
4.1.3 加强政策扶持,建立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 |
4.1.4 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
4.1.5 建立产业合作机制,推进棉花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
4.2 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展望 |
4.2.1 选育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 |
4.2.2 满足纤维品质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品质改良 |
4.2.3 继续加强抗黄萎病育种 |
5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1 近30年来河南省已审棉花品种的系谱来源、应用面积及获奖情况 |
附表2 近30年河南审定棉花品种性状一览表 |
(10)转Bt基因棉对棉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研究现状 |
1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1.1 转基因作物的种类 |
1.2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状况 |
1.3 转基因作物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
1.4 转基因棉花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2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潜在安全性风险 |
2.1 目标害虫对转基因作物的抗性 |
2.2 转基因作物对非目标害虫的毒性及其寄主嗜好性的影响 |
2.3 转基因作物对有益生物及天敌的影响 |
2.4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 |
2.5 基因漂移及杂草化问题 |
2.6 转基因作物产品的安全性 |
2.7 应用转基因作物后植保费用的变更 |
3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害虫天敌的影响 |
3.1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捕食性天敌个体的影响 |
3.2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寄生性天敌个体的影响 |
3.3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天敌种群和群落的影响 |
3.4 天敌与Bt作物对目标害虫的联合控制作用 |
3.5 结语 |
4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研究领域及评价原则 |
第二章 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棉花品种 |
1.2 试验田的害虫防治情况 |
1.3 调查取样方法 |
1.4 功能团、类群及营养层的划分 |
1.5 群落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价抗虫棉田和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较 |
2.2 双价抗虫棉田节肢动物营养层和优势功能团动态 |
2.3 转基因棉田物种、功能团和营养层的多样性指数动态 |
2.4 双价抗虫棉对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
2.5 双价抗虫棉对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
2.6 双价抗虫棉棉田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 |
3 讨论 |
第三章 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和棉蚜种群消长关键因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花品种与栽种 |
1.2 调查方法 |
1.3 棉铃虫和棉蚜生命表的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价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死亡因素的关键因子分析 |
2.2 单价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第二代棉铃虫死亡因素的关键因子分析 |
2.3 双价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影响棉蚜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分析 |
2.4 单价抗虫棉及其亲本棉田影响棉蚜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分析 |
2.5 转基因棉对棉蚜的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2.6 天敌控害作用的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转基因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为害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盲蝽在Bt棉田的发生规律 |
2.2 二代绿盲蝽在Bt棉化防田与综防田的为害 |
3 讨论 |
第五章 转基因棉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花品种与栽种 |
1.2 供试昆虫 |
1.3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幼虫生态毒性的室内测定 |
1.4 试验方法 |
1.5 试验条件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上的棉粉虱对中华草蛉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
2.2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上的棉粉虱对龟纹瓢虫幼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
2.3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上的棉蚜对丽草蛉的影响 |
2.4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上的棉蚜对大草蛉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转基因棉上的棉蚜对粉舞蛛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生物 |
1.2 棉花品种及其栽种 |
1.3 饲养方法与条件 |
1.4 实验设计 |
1.5 实验方法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食转基因棉上的棉蚜且猎物数量不足对粉舞蛛若蛛存活的影响 |
2.2 取食转基因上的棉蚜且猎物数量过量对粉舞蛛若蛛存活的影响 |
2.3 取食转基因上的棉蚜且猎物数量不足对粉舞蛛若蛛体重的影响 |
2.4 取食转基因上的棉蚜且猎物数量过量对粉舞蛛若蛛体重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释放赤眼蜂增强生物控害功能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棉花品种 |
1.2 赤眼蜂来源及释放方法 |
1.3 试验地点和试验设计 |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铃虫卵在棉株不同部位的分布状况 |
2.2 赤眼蜂对棉株不同部位棉铃虫卵的寄生率 |
2.3 释放赤眼蜂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 |
2.4 棉田棉铃虫及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 |
3 讨论 |
第八章 抗虫杂交棉及其邻作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季节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及棉花品种 |
1.2 诱捕器及其设置 |
1.3 取样时期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天敌物种组成 |
2.2 天敌数量的季节性动态 |
2.3 天敌功能团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九章 不同作物布局对杂交抗虫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棉花品种 |
1.2 实验设计 |
1.3 调查方法 |
1.4 类群和功能团的划分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2.2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功能团的数量比较 |
2.3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比较 |
2.4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的数量动态 |
2.5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动态 |
2.6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
3 讨论 |
第十章 转BT基因棉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 |
1 转BT基因棉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基本信息 |
1.1 受体植物方面的信息 |
1.2 外源基因和遗传操作方面的信息 |
1.3 转Bt基因棉花方面的信息 |
2 转BT基因棉花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
2.1 非靶效应评估 |
2.2 基因流评估 |
2.3 抗性评估 |
2.4 生态适应性评估 |
3 转BT基因棉花的风险管理技术 |
3.1 转Bt基因棉在实验研究阶段的风险管理 |
3.2 转Bt基因棉环境释放的风险管理 |
3.3 转Bt基因棉商业化生产的风险管理 |
3.4 转Bt基因棉越境转移的风险管理 |
第十一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本文创新之处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棉安在新疆棉花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新疆棉田僵铃、裂铃发生因素的研究[D]. 焦瑞莲.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转CrSMT基因棉花的鉴定与表型分析[D]. 刘云涛.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4]转基因棉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生命参数的影响[J]. 李广云,李海强,郭艳兰,杨帅,李晶晶,夏伟,张建萍.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2)
- [5]转基因抗虫棉对棉大卷叶螟及其主要天敌的影响[D]. 武二忠. 扬州大学, 2011(04)
- [6]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Bt毒蛋白(Cry1Ac)抗性的监测[D]. 杜文晓.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7]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D]. 徐遥. 浙江大学, 2010(10)
- [8]90.4%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主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D]. 刘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9]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D]. 唐中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3)
- [10]转Bt基因棉对棉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生态安全性[D]. 郭建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