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垦原丰产素对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崔建宗[1](2014)在《海原县小茴香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研究表明小茴香是海原县区域特色优势作物,通过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膜侧种植,为小茴香创造了更好的生长条件。通过丰产栽培摸清了小茴香的生长特性。
贾传华,潘竞海[2](2011)在《孜然与玉米复播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冬季或早春播孜然,孜然收获后复播玉米,可充分利用吐鲁番市较长的无霜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孜然种植孜然可采用春播、冬播2种播种方式。春播孜然播种时期不易掌握,受到气温、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播种不及时,造成收获时间延迟,直接影响后茬复播玉米生产。冬播孜然可充分利用无霜期,比春播孜然早熟7~15天,产量提高10%左右,且冬播孜然播种时期较长,收获较早,为下茬玉米复播创造了有力条件。
高鸿飞,李成虎,姜海刚[3](2011)在《海原县小茴香标准化栽培技术》文中提出近年来,海原县小茴香主要形成了以西安镇园河流域为核心的产业带,已成功注册小茴香"天都山"牌商标,2008年11月获得自治区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被中卫市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信得过产品",2009年11月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产品远销四川、河南、重庆、上海、西安、湖北、广东、武汉等。2010年全县小茴香种植0.80万公顷,平均每667m2产量150kg,总产量1809万千克,总产值7236万元,总收入4341.60万元,农民人均小茴香纯收入114.25元。
周亚东[4](2010)在《黑龙江省油用亚麻产量品质形成特点研究》文中认为油用亚麻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二油用亚麻生产国。为了从技术上探索在黑龙江省种植油用亚麻的可行性,2008、2009年我们引入了国内外30多个品种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站种植,设计了品种试验和肥料密度试验,以了解在黑龙江省气候条件下油用亚麻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与调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油用亚麻株高、植株干物重、籽粒干物重随生育进程而不断变化,它们均符合“S”型曲线,可以用方程Y=K/(1+e(a-bX))表示(X为生育天数)。叶面积随生育进程不断改变,可以用方程Y=c+bx+ax2表示(X为生育天数)。不同品种净同化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出苗后10-20天增长缓慢,20-40天快速增长,50天后各品种同化率开始下降,并一直持续到籽粒成熟末期。不同品种光合势变化基本相同,出苗后1-10天光合势较小,20-40天各品种光合势都大幅度提升, 40-60天各品种光合势达到最大值并持续在最高值20多天,60天以后,各品种光合势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籽粒成熟末期。光合势增长主要集中在30-60天。品种间在这些指标上差异明显。2.油用亚麻地上植株氮、磷、钾积累均符合“S”型曲线,可以用方程Y=K/(1+e(a-bX))表示(X为生育天数)。最终积累量氮含量最高,其次是磷含量,钾含量最低。氮、磷、钾积累趋势虽然相同,但在不同时间段上各有特点。3.产量构成因素对油用亚麻产量贡献的顺序为:收获株数>每果粒数>蒴果数>千粒重。采取栽培措施提高产量首先要考虑增加收获株数,提高每果粒数。4.氮、磷、钾和密度对亚麻籽产量的影响均呈抛物线状,有一个最佳值,过高过低均降低产量。由于肥料和密度对亚麻籽含油量的影响较小,几个因素对油分产量的影响与籽粒产量效应相似。5.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符合S型曲线,品种间K值不同。品种间同类脂肪酸积累动态相同,积累量上存在差异,亚麻酸和油酸积累速度最快,成熟亚麻籽中含量最高,两者有此消彼长的关系。6.不同品种亚麻籽油分含量在35-45%间变化,脂肪酸含量差异也很大,其中硬脂酸含量变化差异最大,亚麻酸含量变化差异最小。油分与亚麻酸、棕榈酸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硬脂酸、亚油酸呈极显着负相关。亚麻酸与其他四种脂肪酸都呈负相关性.7.根据脂肪酸含量对105份材料进行分类,可归纳为:低油分高亚麻酸型、高油分中亚麻酸型、低油分中亚麻酸型、低油分低亚麻酸型。筛选出高亚麻酸含量(>60%)材料:CN101137、CN101132、张亚2号。高油酸含量(>35%)材料:CN101431、CN97311、CN18996、CN19014、CN100632。低亚麻酸含量(<40%)材料:CN18996、CN97311。可用于今后的育种研究。8.引进品种大部分适应黑龙江省气候条件,生长发育正常,部分品种产量较高,两年品种试验产量最高的4份材料是CN101131、CN18979、CN101247和CN44316。在合理密植和施肥后,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故在黑龙江省引种油用亚麻完全可行。
王晓玲[5](2007)在《海原县特色优势作物小茴香种植技术》文中认为小茴香,伞形科植物,适于沙壤土生长,嫩茎、嫩叶可作为蔬菜,果实可作为香料入药,味辛、性温,有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能。因此,小茴香既是中药材又是调味品,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俞学惠,雍海威,刘立峰,曲玛丽,代全章[6](2007)在《平罗县采种菠菜复种油葵和小麦套种油葵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王海佺[7](2007)在《海原县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任万海,顾敏,任慧霞[8](2006)在《宁夏海原特色作物小茴香种植技术》文中指出
刘克菊[9](2005)在《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是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农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推动白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白银市小麦生产特别是各大高扬程灌区优质小麦生产的现实要求,以支撑白银市优质中强筋面条小麦生产为目标,针对白银市优质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优质品种缺乏,综合栽培技术不配套,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等状况,依托科技项目,对近年引进的39份优质春小麦品种(系)在白银市各大高扬程灌区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观察比较和研究,对入选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和示范推广。适宜我市各灌区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分别是宁春32号、宁春33号和甘春20号;搭配品种分别是J659和新春8号。入选品种3年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517.5,6496.5,6391.5,6442.5,6193.5kg/hm2,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27%、14.5%、15.3%、14.9%、16.4%,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1.5%、29.7%、33.4%、34.8%、33.6%,面团稳定时间分别为11.8、5.8、9.8、5.8,19.2min。通过对播期、追氮时期和追氮量、栽培措施组合等栽培技术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制定出了白银市高扬程灌区优质春小麦栽培技术(1)在3月10-15日播种;(2)基施与追施结合,基追各半;在底肥施P2O5 84kg/hm2的基础上,施氮总量以施纯N172.5kg/hm2为宜,追氮时期以扬花期最佳,追氮量以追施纯N86.25kg/hm2为宜;(3)优质春小麦栽培措施最佳组合方案为:密度528.9-578.2万/hm2,施纯N226-234kg/hm2,施P2O5113-117kg/hm2,施K2O78-91.5kg/hm2,喷多效唑100-200ppm溶液450kg/hm2。依据白银市资源条件特点和多年多点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将优选的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按照其对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生产布局和示范推广。2004-2005两年,在全市各大灌区总共示范推广优质小麦3706.7 hm2,平均单产为5860.5kg/hm2,增产率6.5%,总增产优质专用小麦1346t。其中靖会灌区1120 hm2,平均单产5848.5kg/hm2,比对照增产6.7%;景电灌区1433.3 hm2,平均单产6294kg/hm2,比对照增产6.6%;刘川灌区513.3 hm2,平均单产6126kg/hm2,比对照增产6.3%;兴电灌区640 hm2,平均单产5182.5kg/hm2,比对照增产6.2%。
任书杰[10](2004)在《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品种、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冠层特征和产量影响的集成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在黄土高原南部年降水量 630mm左右的半湿润区以红油土为供试土壤,分别在杨凌和岐山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 120kg 等 2 个水平)、不同小麦品种(小偃 22 和小偃 503 等 2 个品种)和不同栽培模式(设常规栽培、全程覆膜栽培、覆膜 150d 栽培、三密一稀栽培和集雨面栽培等 5 种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和产量影响的集成效应。通过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新见解有: 1. 通过对小麦冠层结构的研究发现,从小麦拔节到成熟,冠层的透光率(DIFN)和叶面积指数(LAI)均随着生长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发生变化:DIFN 是先减小而后增大,而 LAI 的变化与此相反:DIFN 在开花期达到最小值,为 0.437,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为 0.497;而LAI 在开花期达到最大,为 1.73,成熟期最小,为 1.24。DIFN 和 LAI 在不同小麦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小偃 22 的 DIFN 大于小偃 503,LAI 与此相反,且小偃 22 的冠层参数对氮肥的反应较敏感。施氮可使冠层 DIFN 显着下降,而使 LAI 显着增加:施氮处理的 DIFN 为0.372,不施氮处理的 DIFN 为 0.549,施氮后 DIFN 下降 0.177(32.2%),对施氮处理,LAI为 2.07,对不施氮处理,LAI 为 1.027,施氮增加 1.05(102.3%)。不同的栽培模式的 DIFN 和LAI 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从三密一稀(DIFN 平均为 0.490)、集雨面栽培(0.479)、对照常规栽培(0.479)全程覆膜(0.436)和覆膜 150d(0.419),DIFN 依次降低,而 LAI 基本与DIFN 的变化相反,从常规栽培(1.33)、三密一稀(1.34)、集雨面栽培(1.36)、全程覆膜(1.78)到覆膜 150d(LAI 平均为 1.82),LAI 依次增加。 2. 不同栽培模式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存在一定差别,其中以三密一稀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的光合速率较大,分别为 18.04 μmolCO2m-2.s-1和 18.00μmolCO2m-2.s-1,集雨面栽培模式居中,为 17.11 μmolCO2m-2.s-1,以全程覆膜和覆膜 150 天较小,分别为 16.45μmolCO2m-2.s-1和 16.34 μmolCO2m-2.s-1;不仅不同栽培模式的光合速率存在一定差别,而且群体光合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与常规栽培群体光合能力(302.76μmolCO2小区-1.s-1 )相比,三密一稀栽培模式(301.85μmolCO2小区-1.s-1)和集雨面栽培模式(282.60μmolCO2小区-1.s-1)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0.91μmolCO2 小区-1.s-1 和 20.16μmolCO2 小区-1.s-1,而对于全程覆膜(378.35μmolCO2小区-1.s-1)、覆膜 150d 栽培(371.90μmolCO2小区-1.s-1)则显着增加,与常规栽培相比,全程覆膜、覆膜 150d 栽培栽培模式分别增加 75.99μmolCO2 小区-1.s-1(25.0%)、69.14μmolCO2 小区-1.s-1(22.8%)。覆膜栽培模式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为以后高产奠定了基础。而集雨面栽培模式群体光合能力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在生长后期 LAI 下降小,这为以后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3. 通过对小麦籽粒灌浆的研究发现,小麦籽粒体积在灌浆起始阶段快速增长,而后缓慢增长至最大值,而后快速下降。小偃 22 的体积大于小偃 503,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中籽粒体积大小的顺序为集雨面栽培>全程覆膜>对照栽培。在不同的灌浆天数间,不同的小麦品种间以及不同的栽培模式间小麦每千粒体积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但施氮对小麦的籽粒体积<WP=6>的影响不大。小麦籽粒的含水量几乎呈直线下降。小偃 22 的籽粒含水量显着高于小偃 503,而栽培模式和施氮对小麦含水量的影响较小。不同品种小麦籽粒干重间的差异与灌浆进程有关,在灌浆前期小偃 22 与小偃 503 籽粒干重的差异不明显,在中后期,小偃 22 与小偃 503籽粒干重的差异逐渐增大,到灌浆结束时,小偃 22 的籽粒粒重显着大于小偃 503(P<0.01),前者平均为 37.28g/千粒,而后者为 34.32g/千粒。无论施氮与否,小麦籽粒干重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S”型变化,施氮并没有影响小麦籽粒的灌浆特性,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对小麦粒重几乎没有影响。不同栽培模式下籽粒干重的增长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均呈“S”型,但不同栽培模式对粒重的影响却不同,从全灌浆期平均看,小偃 22 的籽粒干重在集雨面栽培下最大,为 23.61g/千粒,其次为全程覆膜,为 23.12g/千粒,以常规栽培模式最小,为 22.52g/千粒;而对小偃 503 粒重,仍以集雨面栽培模式下最大,为 22.97g/千粒,其次为常规栽培模式,为 22.52g/千粒,以全程覆膜最小,为 20.94g/千粒。 4. 品种、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有显着影响。不管是在岐山,还是在杨凌试验中,小偃 22 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大于小偃 503;由于两地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岐山,施氮没有效果;但在杨凌,氮肥表现出极显着的增产效果。虽然两试验地生物量的大小不同,但不同培模式下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却完全一致,表现为从全程覆膜,覆膜 150d,常规栽培、集雨面栽培到三密一稀栽培生物量依次下降。从籽粒产量看,在杨凌从全程覆膜(产量
二、垦原丰产素对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垦原丰产素对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海原县小茴香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 课题研究内容 |
1.1 丰产栽培技术 |
1.2 开展病害虫害统防统治 |
1.3 膜侧种植技术示范 |
2 技术研究成果 |
2.1 通过试验研究逐渐摸清了小茴香的生长习性 |
2.1.1 抗旱力强, 不耐肥水。 |
2.1.2 耐盐碱, 但不耐霜冻。 |
2.1.3 耐连作, 但不耐干热风。 |
2.1.4 喜磷钾肥, 不喜氮肥。 |
2.1.5 开花结果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 |
2.2 通过试验和研究, 摸清了小茴香生长对环境的需求 |
2.2.1 水分: |
2.2.2 土壤: |
2.2.3 光照: |
2.2.4 温度: |
2.3 通过试验研究和示范, 总结出了一套土壤培肥, 田间管理, 病虫防治等技术为一体的小茴香丰产栽培技术 |
2.3.1 土地选择和整理: |
2.3.2 选种: |
2.3.3 播种: |
2.3.4 田间管理: |
2.3.5 病虫害防治: |
2.3.6 适时收获: |
2.3.7 打碾、包装、销售: |
3 效益情况 |
3.1 经济效益 |
3.2 生态效益 |
3.3 社会效益 |
(2)孜然与玉米复播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孜然种植 |
1. 播前准备 |
2. 田间管理 |
3. 收获 |
二、复播玉米 |
1. 整地 |
2. 品种选择 |
3. 播期 |
4. 密度 |
5. 施肥 |
6. 苗期管理 |
7. 穗期管理 |
8. 适时晚收 |
(3)海原县小茴香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小茴香生产必须具备的条件 |
1.1 水分 |
1.2 土壤 |
1.3 光照 |
2 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
2.1 选地、整地 |
2.2 施肥、灌水 |
2.3 选种、种子处理 |
2.4 播种、播量 |
2.5 田间管理 |
2.5.1 早春管理。 |
2.5.2 苗期田间管理。 |
2.5.3 花果期管理。 |
2.7 适时收获 |
2.8 打碾、包装、销售 |
(4)黑龙江省油用亚麻产量品质形成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关于油用亚麻生长发育规律 |
1.2.2 关于油用亚麻产量形成与调控规律 |
1.2.3 关于油用亚麻品质形成 |
1.2.4 关于亚麻种质资源 |
1.3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品种筛选试验 |
2.2.2 肥料密度试验 |
2.3 测定指标与试验方法 |
2.3.1 农艺性状调查 |
2.3.2 氮磷钾积累调查 |
2.3.3 品质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寒地油用亚麻生长发育特点 |
3.1.1 油用亚麻株高变化动态 |
3.1.2 油用亚麻叶面积变化动态 |
3.1.3 油用亚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4 油用亚麻品种净同化率变化特点 |
3.1.5 油用亚麻品种光合势变化动态 |
3.1.6 油用亚麻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7 油用亚麻植株氮、磷、钾积累动态 |
3.2 亚麻籽营养品质形成特点 |
3.2.1 油用亚麻籽粒油分积累动态 |
3.2.2 油用亚麻籽粒脂肪酸积累动态 |
3.2.3 油用亚麻籽粒粗蛋白积累动态 |
3.3 寒地油用亚麻产量、品质调控规律 |
3.3.1 肥料密度对油用亚麻籽粒产量的影响 |
3.3.2 肥料密度对油用亚麻籽粒含油量的影响 |
3.3.3 肥料密度对油用亚麻油分产量的影响 |
3.4 寒地油用亚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3.4.1 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3.4.2 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
3.4.3 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分析 |
3.4.4 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
3.5 油用亚麻脂肪酸含量及组分间分析 |
3.5.1 脂肪酸定性、定量分析 |
3.5.2 脂肪酸组分的变异比较 |
3.5.3 脂肪酸组分间的相关分析 |
3.5.4 脂肪酸组分对油分的通径分析 |
3.5.5 脂肪酸组分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3.5.6 按脂肪酸组分对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油用亚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4.2 关于肥料密度对油用亚麻产量影响研究 |
4.3 关于脂肪酸积累与相互关系 |
4.4 黑龙江省发展油用亚麻的可行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平罗县采种菠菜复种油葵和小麦套种油葵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种菠菜复种油葵栽培技术 |
1.1 采种菠菜栽培技术 |
1.1.1 选地 |
1.1.2 整地施肥 |
1.1.3 品种选择 |
1.1.4 播期和方法 |
1.1.5 田间管理 |
1.1.6 病虫害防治 |
1.1.7 适时收获 |
1.2 油葵栽培技术 |
1.2.1 品种选择 |
1.2.2 精细整地, 适期播种 |
1.2.3 田间管理 |
1.2.4 病虫害防治 |
1.2.5 及时收获 |
2 小麦套种油葵栽培技术 |
2.1 整地施肥 |
2.2 选择品种和适宜的模式 |
2.3 适期播种 |
2.4 中耕锄草 |
2.5 灌水追肥 |
2.6 病虫害防治 |
2.7 收获 |
(7)海原县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地、整地 |
2 施肥、灌水 |
3 选种 |
4 适时播种 |
5 适时间苗 |
6 适时灌水 |
7 中耕除草, 防治病虫害 |
8 收获 |
9 留种与包装销售 |
10 种性复壮问题 |
(8)宁夏海原特色作物小茴香种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小茴香形态特征特性 |
1.1 根 |
1.2 茎 |
1.3 叶 |
1.4 花花为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 |
1.5 果实 |
2 小茴香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需求 |
2.1 水分 |
2.2 土壤 |
2.3 光照 |
2.4 热量 |
3 小茴香生长习性 |
3.1 耐连作,可连续种植 |
3.2 轻施氮肥,重施磷钾肥 |
3.3 种子睡土时间长,出苗慢 |
3.4 病虫为害较轻,防治容易 |
3.5 种植成本低,效益高 |
4 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
4.1 选地与整地 |
4.2 施肥与灌水 |
4.3 选种与处理 |
4.4 播期与播量 |
4.5 除草与定苗 |
4.6 病虫防治 |
5 收获 |
6包装及销售 |
(9)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区设置 |
1.1.2 参试春小麦新品种(系)及来源 |
1.1.3 筛选方法及试验设计 |
1.1.4 筛选目标 |
1.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引种观察试验结果 |
1.2.2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 |
1.2.3 区域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 |
1.3 小结 |
第二章 春小麦新品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播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2 施氮时期和施氮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3 栽培措施组合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 |
3.1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及技术示范展示情况概述 |
3.2 示范展示效果 |
3.3 品种及技术推广措施 |
3.4 存在问题 |
第四章 结论 |
4.1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
4.2 适宜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
4.3 示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10)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品种、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冠层特征和产量影响的集成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英文)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有关群体、分蘖与冠层结构关系的研究 |
1.2 有关小麦灌浆的研究 |
1.2.1 小麦灌浆的阶段性 |
1.2.2 影响小麦灌浆特性的因素 |
1.2.2.1 水分 |
1.2.2.2 温度 |
1.2.2.3 光照 |
1.2.2.4 养分 |
1.2.2.5 栽培方式对小麦灌浆的影响 |
1.2.2.6 小麦品种、类型对灌浆的影响 |
1.2.2.7 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灌浆的影响 |
1.2.2.8 小麦茎杆贮藏物质对灌浆的影响 |
1.2.2.9 配合力对灌浆的影响 |
1.2.3 灌浆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特点 |
1.2.4 灌浆过程中各参数的关系 |
1.3 有关同胞竞争的研究 |
1.4 有关栽培模式的研究 |
1.4.1 地膜覆盖 |
1.4.2 栽培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1.4.3 栽培方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5 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基本自然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计产 |
2.3.1 试验1 |
2.3.2 试验2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及生理特征的差异 |
3.1 冠层结构的差异 |
3.2 生理特征的差异 |
第四章 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差异 |
4.1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的籽粒体积变化 |
4.2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的籽粒含水量变化 |
4.3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的籽粒鲜重变化 |
4.4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的籽粒干重变化 |
第五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
5.1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
5.1.1 杨凌试验结果 |
5.1.2 岐山试验结果 |
5.2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
5.2.1 杨凌试验结果 |
5.2.1.1 不同栽培模式对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1.2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
5.2.1.3 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
5.2.2 岐山试验结果 |
5.2.2.1 不同栽培模式对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2.2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
5.2.2.3三 密一稀和集雨面栽培模式中边行与非边行产量的差异 |
5.3 不同栽培模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
第六章 讨论 |
6.1 品种、氮肥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冠层特征影响的集成效应 |
6.1.1 对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影响的集成效应 |
6.1.2 对叶片光合、蒸腾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集成效应 |
6.2 品种、氮肥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集成效应 |
6.3 品种、氮肥和栽培模式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及籽粒产量的集成效应 |
6.4 覆膜栽培模式和集雨面栽培模式的作物生理生态效应分析 |
6.4.1 土壤水分、养分和地温状况分析 |
6. 4. 2 作物冠层特征的分析 |
6. 4. 3 灌浆特征和集雨面栽培模式中边行效应的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垦原丰产素对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原县小茴香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J]. 崔建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10)
- [2]孜然与玉米复播栽培技术[J]. 贾传华,潘竞海. 农村科技, 2011(07)
- [3]海原县小茴香标准化栽培技术[J]. 高鸿飞,李成虎,姜海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04)
- [4]黑龙江省油用亚麻产量品质形成特点研究[D]. 周亚东.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5]海原县特色优势作物小茴香种植技术[J]. 王晓玲.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06)
- [6]平罗县采种菠菜复种油葵和小麦套种油葵栽培技术[J]. 俞学惠,雍海威,刘立峰,曲玛丽,代全章. 甘肃农业科技, 2007(06)
- [7]海原县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J]. 王海佺. 宁夏农林科技, 2007(01)
- [8]宁夏海原特色作物小茴香种植技术[J]. 任万海,顾敏,任慧霞. 中国农技推广, 2006(09)
- [9]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D]. 刘克菊.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9)
- [10]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品种、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冠层特征和产量影响的集成效应[D]. 任书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