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宇[1](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优[2](2021)在《补体C1q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梓[3](2021)在《1720例肾活检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晓琳[4](2021)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单个核细胞CD137表达及其与Th1/Th2平衡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37的表达及其与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肾免疫儿科治疗的HSP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肾脏损伤,分为HSP无肾损害组(NHSPN 31例)及HSP有肾脏损害组(HSPN 11例)。同时选取在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查体的健康同龄儿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检测外周血中PBMC中CD137mRNA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可溶性CD137(soluble CD137,sCD137)、IFN-γ及IL-4的水平。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CD137mRNA、sCD137、IFN-γ及IL-4的水平差异,并对HSP组患儿PBMC中CD137mRNA水平与血清中IL-4水平、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以及sCD137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HSP组PBMC中CD137mRNA水平(1.497±0.401)高于正常对照组(0.969±0.25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N组PBMC中CD137mRNA水平(1.885±0.365)高于NHSPN组(1.359±0.3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SP组血清中IFN-γ水平(27.24±11.57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3.55±27.46pg/ml,P<0.01);IL-4水平(35.14±18.57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25.79±14.42pg/ml,P<0.05);IFN-γ/IL-4比值(1.12±0.9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24±1.77,P<0.01)。3.HSP组PBMC中CD137mRNA水平与血清中IL-4水平呈正相关(r=0.410,P<0.01);与血清中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r=-0.558,P<0.01);与血清中IFN-γ水平无相关性(r=-0.256,P>0.05)。4.HSP组血清中sCD137水平(101.1±33.05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80.66±33.34p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SP组PBMC中CD137mRNA水平与血清中sCD137水平呈正相关(r=0.699,P<0.01)。结论:1.HSP患儿单个核细胞中CD137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h2优势活化呈显着正相关,提示共刺激分子CD137的表达可能通过协助Th细胞活化,促使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参与HSP的免疫发病机制。2.HSP患儿血清中sCD137水平明显升高,且与CD137mRNA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其作为免疫反应的天然调节因子代偿性分泌增多,可能通过对CD137信号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参与HSP发病机制。
肖侃[5](2021)在《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等方法评价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犀角地黄汤的药理研究提供研究参考。方法:通过万维网检索的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七大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 年1月31日,系统并全面检索关于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由两名评价员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提取数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计2179例患者,犀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组1002例,对照组935例,单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组133例,对照组1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犀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总有效率(OR=5.85,95%CI[4.12,8.30],Z=9.87,P<0.00001)、临床治愈率(OR=2.24,95%CI[1.72,2.91],Z=5.99,P<0.00001)、Ig G水平(WMD=1.29,95%CI[0.48,2.09],Z=3.14,P=0.002<0.01)、CD4+/CD8+(WMD=0.29,95%CI[0.20,0.38],Z=6.27,P<0.00001)较西医常规治疗高,在缩短紫癜(WMD=-5.13(95%CI[-8.54,-1.72],Z=2.95,P=0.003<0.01)、腹痛(WMD=-1.30,95%CI[-2.18,-0.43],Z=2.93,P=0.003<0.01)、关节痛(WMD=-4.36,95%CI[-6.76,-1.96],Z=3.55,P=0.0004<0.01)、消化道症状(WMD=-2.06,95%CI[-3.47,-0.65],Z=2.87,P=0.004<0.01)、皮疹(WMD=-2.79,95%CI[-4.43,-1.15],Z=3.33,P=0.0009<0.01)等消失时间和降低复发率(OR=0.28,95%CI[0.12,0.67],Z=2.85,P=0.004<0.01)等方面较西医常规治疗有明显的优势,能明显降低Ig A水平(WMD=-0.41,95%CI[-0.59,-0.23],Z=4.48,P<0.0000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SMD=-1.37(95%CI[-1.73,-1.01],Z=7.45,P<0.00001)、CD8+T%(WMD=-3.20,95%CI[-4.87,-1.52],Z=3.75,P=0.0002<0.01),但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Ig M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CD4+T%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单用犀角地黄汤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可显着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3.54,95%CI[1.44,8.73],Z=2.75,P=0.006<0.01)、治愈率(OR=2.31,95%CI[1.32,4.04],Z=2.94,P=0.003<0.01)。结论: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临床疗效、理化指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由于原始文献大多都存在偏倚风险较高、样本量较小等缺陷,且关于临床实验室指标、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等指标的缺失或不充分,建议在严格规范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标准的同时,使用更优的分配方案隐藏及随机序列产生方法,尽量使用盲法,进行随访的同时注重报告指标的完整性,在上述基础上继续开展大样本容量、多中心联合、丰富的结局指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期增加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证据的强度,为其临床上大范围开展此疗法奠定基础。
孙晓艺[6](2021)在《单中心3年558例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IgA血管炎(Immunoglobulin A vasculitis,IgAV)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可能导致IgA血管炎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旨在临床中为IgA血管炎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以期进行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首次住院诊断为IgA血管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肾脏受累进行分组。应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应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肾脏受累与IgA血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IgA血管炎患儿558例,其中男324例(58.1%),女234例(41.9%),男女比例为1.38:1。其中共有219例患儿发展为IgA血管炎性肾炎(IgA vasculitis with nephritis,IgAVN),肾脏受累率为 39.2%。肾脏受累的中位时间为15(7,26)天。143例(25.6%)患儿春季发病,69例(12.4%)患儿夏季发病,196(35.1%)例患儿秋季发病,150例(26.9%)患儿冬季发病,秋季发病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213例(38.2%)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前驱感染,72例(12.9%)患儿存在相关过敏性疾病史,19例(3.4%)存在IgA血管炎家族史。2.临床表现: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共469例(84.1%),以消化道症状起病者62例(11.1%),以关节症状起病者27例(4.8%)。所有IgA血管炎患儿均有可触性紫癜,其中105例(18.8%)患儿紫癜仅反复1次,453例(81.2%)患儿紫癜反复次数≥2次。364例(65.2%)患儿在疾病急性期出现了消化道症状,259例(46.4%)患儿在疾病急性期出现了关节症状。3.单因素分析:同IgA血管炎无肾损伤组相比,肾损害组中年龄≥10岁、紫癜反复的次数≥2次、血红蛋白≥150g/L、血清免疫球蛋白A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降低、总T细胞百分比升高、CD3+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NK细胞百分比降低、血清总蛋白<60g/L、总胆固醇≥5.72mmol/L、甘油三酯≥1.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0岁、紫癜反复次数≥2次、血清总胆固醇≥5.72mmol/L,CD3+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清IgA升高可能为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1.IgA血管炎患儿男多于女,肾脏受累率为39.2%,发病2周为肾脏受累的高峰期。秋冬季节发病率高,感染可能为其发病的重要诱因。绝大多数患儿以皮肤表现起病,病程中可伴有多次紫癜反复,同时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关节疼痛、肾脏损伤等多种临床表现。2.年龄≥10岁、紫癜反复次数≥2次、血清总胆固醇≥5.72mmol/L,CD3+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清IgA升高可能为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患儿同时具备上述多个危险因素,肾脏受累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对于上述患儿,应加强监测尿液情况,密切随访。
丁瑜[7](2021)在《贝利尤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其主要特点为体内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免疫复合物沉积,主要影响育龄期女性。在过去的50年里,由于早期诊断和应用更适当的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着的提高。然而,SLE患者的标准化死亡率仍然比一般人群高4.6倍。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发生在25%到60%的SLE患者中,是SL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是SLE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早期诊断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诱导缓解等综合治疗的应用,LN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出现肾反应的患者比例仍然很低,且存在维持缓解期长、靶向性差、复发率高及不良反应多等诸多问题,这凸显了寻求LN更好治疗方案的必要性,新型药物及治疗方案不断被探索。贝利尤单抗是一种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可通过特异性结合B细胞活化因子,阻断其与特异性受体的相互作用,抑制B细胞的存活和分化,促进B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SLE的目的。贝利尤单抗于2011年获批用于治疗正在接受标准治疗的活动性自身抗体阳性的SLE患者,是首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活动性SLE的生物制剂。随着贝利尤单抗治疗活动性LN的大型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BLISS-LN)的研究结果发布,在标准治疗中加用贝利尤单抗可有效改善成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肾脏结局,贝利尤单抗于2020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活动性LN成人患者,为LN患者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然而,贝利尤单抗在中国LN患者中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目的:研究贝利尤单抗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研究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及风湿内科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活动性LN的10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LN的诊断标准,且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滴度≥1:80和/或抗dsDNA抗体阳性),SLEDAI-2K评分≥6分。自开始临床观察起,所有患者均规律应用贝利尤单抗1Omg/kg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联合LN标准治疗,即接受口服泼尼松(或甲泼尼龙)、羟氯喹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每4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患者的SLEDAI-2K评分、尿蛋白肌酐比值、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补体(C3、C4)、抗dsDNA抗体水平等。同时,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细致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以及监测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以统计用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差异,对贝利尤单抗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活动性LN患者,其中纳入疗效评价患者7例,另外3例患者因贝利尤单抗治疗不满3个月,仅纳入安全性评价。在本研究所纳入疗效评价的7例患者中,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时间为4-9个月,中位治疗时间为7个月。其中,1例(14.29%)达完全缓解,获得完全缓解时间为治疗后第8个月,3例(42.86%)在随访结束时达部分缓解,随着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总体缓解率持续上升。虽然各随访时间点患者总体蛋白尿水平均较基线下降,但仅在治疗后第 4个月(5.49±6.54g/gvs.3.61±6.04g/g,P=0.025)和第 5 个月(6.18±6.88g/g vs.3.03±4.88g/g,P=0.046)尿蛋白下降水平较基线有统计学差异(P<0.05)。SLEDAI-2K评分在各时间点都有所改善。治疗过程中血清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增加,抗dsDNA抗体水平降低。在药物治疗安全性方面,贝利尤单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在纳入安全性评价的10例活动性LN患者中,共有2例(20%)不良事件的发生。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10%)和输液反应1例(10%),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均好转。此外,未发现死亡、严重感染、严重的输液反应或超敏反应、肿瘤、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贝利尤单抗治疗活动性LN起效显着,能有效降低尿蛋白,改善SLE疾病活动度,且尿蛋白及血清学指标的改善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贝利尤单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无死亡、严重感染、严重的输液反应或超敏反应、肿瘤、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高梦寒[8](2021)在《单中心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描述单中心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合并肾损害的预测因子并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临床确诊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经过纳入、排除标准并可获取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总计259例,调查其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住院和门诊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肾脏活检病理、治疗方案及预后等资料。研究结果:依据患者ANCA血清型分为两组,MPO-ANCA组237例,PR3-ANCA组22例,MPO-ANCA组平均年龄为64.60岁,PR3-ANCA组平均年龄53.77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O-ANCA组贫血多见,共216例(91.5%),PR3-ANCA组眼耳受累较多见,共9例(40.9%)。依据患者是否合并肾损害分为两组,肾损害组236例(91.1%),非肾损害组23例(8.9%),多数患者确诊时合并不同程度的肾损害。肾损害组更易出现胃肠道受累,且贫血、高尿酸血症、低蛋白血症和胸腔积液均较非肾损害组更常见。治疗方案方面肾损害组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比例更高。肾损害组较非肾损害组预后更差。血红蛋白水平(OR:1.070,95%CI:1.041~1.099,P<0.01)是AAV合并肾损害的预测因子。将可获取随访资料的181例患者依据末次随访生存情况分为两组,死亡组40例,生存组141例。再将生存组141例患者依据末次随访时肾脏存活情况分为两组,肾存活组105人,ESRD组36人。死亡组较生存组发病年龄晚,更易合并浆膜炎、肺炎及咯血,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补体水平更低,白细胞计数、血肌酐、血尿素氮和CRP水平更高,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更常见。与肾存活组相比,ESRD组确诊时合并肾损害及需行肾脏替代治疗比例更高,易出现浆膜炎、胃肠道受累,血红蛋白和补体C3水平更低,胸腔积液更为常见。肾脏病理常见类型依次为新月体型、混合型、局灶性和硬化性,不同病理类型与疾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感染是随访期间最常见并发症,呼吸系统受累是最常见死亡原因。AAV患者早期死亡率较高,1个月生存率为85.6%,3个月、6个月及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4%、75.5%及73.4%。发病年龄(OR:1.048,95%CI:1.009~1.088,P<0.05)及确诊时合并肾损害(OR:0.161,95%CI:0.041~0.633,P<0.01)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中位肾存活时间为3.63年,1个月肾存活率为87.3%,3个月、9个月及2年的累及肾存活率分别为81.2%、75.8%及70.4%,初治时需行肾脏替代治疗(OR:0.057,95%CI:0.022-0.144,P<0.01)是AAV患者进展为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不同ANCA血清型的AAV患者表现不同的临床特点,MPO-ANCA患者发病年龄较晚且贫血多见,PR3-ANCA患者眼耳受累多见。(2)多数AAV患者确诊时合并不同程度的肾损害,合并肾损害者更易出现胃肠道受累等表现,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比例更高,且预后较差。血红蛋白水平是AAV合并肾损害的预测因子。(3)确诊时患者肾功能情况对AAV预后有影响,发病年龄及合并肾损害是AAV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确诊时需行肾脏替代治疗是AAV患者进展为ESRD的危险因素。
宋娜[9](2021)在《补体C1q、C3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主要回顾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血清补体Clq、C3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及预后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进行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诊断,病情的监控和预后判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5年01月至2020年0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住院患者,根据入选标准进行筛选后共纳入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100例,健康体检者50例。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1.根据是否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分为AAV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补体C1q、C3水平,分析补体C1q、C3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差异;2.根据血清补体C3测值的正常参考范围的下线值将患者分别分成低C3组(C3<79mg/d L)与正常C3组(C3>79mg/d L)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肾脏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3.根据血清补体C1q测值的正常参考范围的下线值将患者分成低C1q组(C1q<159mg/L)与正常C1q组(C1q>159mg/L)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肾脏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4.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或死亡,将100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分成终点组和非终点组。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AAV患者终点事件的因素。结果:1.AAV组血清补体C1q、C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联合检测补体C1q、C3较单项检测诊断价值更大(P<0.01);2.低C3组与正常C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ANCA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C3组BNP、Tn、BUN、Cys C、β-2MG、LDH高于正常C3组,C1q、WBC、Hb、PLT、C4低于正常组C3组(P<0.05)。两组患者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关节疼痛、皮疹、间质肺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诱导治疗方案中单用激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肾脏替代治疗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C3组ESRD或死亡的发生率(53.2%)比正常C3组ESRD或死亡的发生率高(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C3组患者生存率低于正常C3组(log-rank=6.378,P=0.012);3.AAV患者中低C1q组和正常C1q相比较,性别、年龄及ANCA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C1q组β-2MG水平高于正常C1q组,C3、Ig M、RBC、Hb、LDH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C1q组ESRD或死亡的发生率(63.2%)比正常C1q组ESRD或死亡的发生率高(34.6%)(P<0.05),低C1q组累积生存率低于正常C1q组(log-rank=6.116,P=0.013);4.终点事件组LDH、Cr、BNP、Tn、BUN、UA、Cys C、β-2MG、尿红细胞计数、ESR高于非终点事件组,C3、ALB、C1q、RBC、Hb低于非终点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升高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AAV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AAV组血清C1q、C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C1q、C3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价值更大。2.伴有C3降低的AAV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肾损伤较重,预后较差。3.伴有C1q降低的AAV患者生存率更低。4.AAV患者的血肌酐升高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蕾蕾[10](2021)在《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oll样受体(TLR7/9)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α等实验室指标、补体、免疫球蛋白、SLE-DA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健脾滋肾法治疗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各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2方法2.1理论探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深入学习,探讨相关指标TLR7/9、IFN-α等与SLE发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脾肾亏虚与SLE发生发展间的联系,为本方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2临床研究2.2.1 SLE患者TLR7/9、IFN-α等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从我院体检中心选取20名健康查体者,均女性,与SLE组60名女性患者,对比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SLE组的血清TLR7/9、IFN-α等指标的水平,两组的炎症指标CRP、ESR,安全性指标血常规RBC、PLT、WBC、HGB,免疫学指标Ig A、Ig G、Ig M、C3、C4、抗C1q抗体,24小时Pro、尿β2-MG均由检验中心的全自动生化仪来完成检测。2.2.2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实验室指标等的影响选取安徽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予羟氯喹+泼尼松口服),治疗组30例(对照组基础上加健脾滋肾方口服治疗)。两组均在一般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参与此次研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LR7/9、IFN-α、免疫学指标、炎症指标、安全性指标、SLE-DAI、焦虑抑郁评分、SF-36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变化情况及两组间进行治疗后对比。3结果3.1理论研究结果3.1.1 TLR7、TLR9、IFN-α等指标与SLE发病机制及活动性密切相关;3.1.2脾肾不足是SLE重要的病因病机,健脾滋肾法是治疗SLE的中医重要方法;3.2临床研究结果3.2.1 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TLR7/9、IFN-α、IL-6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血清TLR7/9、IFN-α、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2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指标(RBC、WBC、PLT、HGB)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组RBC、WBC、PLT、HGB指标均明显偏低(P<0.01)。3.2.3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比较两组相比,SLE组抗C1q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C3、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2.4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24h Pro、尿β2-MG的比较与健康组比较,SLE患者组的24h Pro、尿β2-MG明显偏高(P<0.01)。3.2.5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免疫学指标、炎症指标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Ig A、Ig G、Ig M、CRP、ESR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6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SAS、SDS评分,SF-36积分的比较两组对比,SLE组的SAS、SDS评分均显着高于健康组(P<0.01),SLE患者组SF-36各项目积分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3.2.7 SLE组患者血清TLR7/9、IL-6、IFN-α指标水平与其他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1)SLE组患者血清中TLR7/9、IFN-α、IL-6水平均与C3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P<0.05),TLR7/9与C4呈负相关,TLR7、TLR9与抗C1q抗体呈正相关(P<0.05),IL-6、IFN-α与抗C1q抗体无相关性。(2)SLE患者TLR7/9的水平与24h Pro、β2-MG呈负相关(P<0.01或P<0.05),IL-6、IFN-α水平与24h Pro、β2-MG无明显相关性。(3)SLE患者血清中TLR7/9、IFN-α、IL-6水平均与CRP、Ig A和Ig G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Ig M无明显相关,TLR7/9与ESR呈正相关(P<0.05或P<0.01),IFN-α与ESR无明显相关。(4)SLE患者血清中TLR7/9的表达水平均与IL-6呈正相关,(P<0.01),血清TLR7与TLR9、IFN-α、IL-6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LR9与IFN-α无明显相关性。3.2.8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脾滋肾法对于治疗SLE有着显着的疗效。两组指标在治疗前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单纯的西药对照组和中西药联合的治疗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上升。研究指标TLR7/9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疾病活动指标如ESR、CRP、抗C1q抗体和C3、C4、RBC、WBC、HGB、PLT等经治疗后均有显着的减低或升高,同时还明显降低了肾脏早期损害指标如24h Pro、β2-MG的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FN-α等的水平。健脾滋肾方的治疗组在减少SF-36各项目的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焦虑抑郁量表积分等方面是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的,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以上结果证明健脾滋肾法可明显缓解SLE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情绪等,且无明显副作用。4结论4.1 SLE的疾病进展与血清中TLR7/9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治疗后两组的指标水平显着降低。4.2治疗组和对照组中相关指标:WBC、RBC、HGB、PLT、C3、C4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两组的TLR7/9、IFN-α、IL-6、ESR、CRP、Ig A、Ig G、Ig M、抗C1q抗体、β2-MG及24h Pro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表明治疗组在减少疾病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4.3健脾滋肾法是治疗SLE的重要方法,在改善患者低补体血症,血三系减少,以及早期肾损害出现的蛋白尿等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着效果,表明中医的健脾滋肾这一治法相对于西医治疗具有优越性。4.4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较,中医相关症候如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腰膝酸软等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SLE-DA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以及SF-36各项目的积分两组治疗后均有减低,但是治疗组改善评分的作用更显着,说明健脾滋肾法在改善患者情绪,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更优越的。
二、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4)过敏性紫癜患儿单个核细胞CD137表达及其与Th1/Th2平衡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外周血PBMC中CD137mRNA的检测 |
2.3 外周血清中sCD137、IL-4及IFN-γ的检测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各组外周血PBMC中CD137mRNA水平变化 |
3 HSP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中IL-4、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的变化 |
4 HSP组患儿外周血PBMC中CD137mRNA水平与血清中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
5 HSP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中sCD137 水平变化 |
6 HSP组患儿外周血PBMC中CD137mRNA水平与血清中sCD137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D13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语表 |
致谢 |
(5)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2.1 研究设计 |
1.2.2 研究对象 |
1.2.3 干预措施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处理 |
1.7 发表偏倚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文献特征 |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 “犀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 VS 西医常规”治疗小儿 HSP 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2.3.1 临床总有效率 |
2.3.2 临床治愈率 |
2.3.3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
2.3.4 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 |
2.3.5 T淋巴细胞亚群 |
2.3.6 复发率 |
2.3.7 不良反应 |
2.3.8 发表偏倚分析 |
2.3.9 其他 |
2.4 “犀角地黄汤VS西医常规”治疗小儿HSP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2.4.1 临床总有效率 |
2.4.2 临床治愈率 |
2.4.3 复发率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于HSP的认识 |
3.1.1 流行病学研究 |
3.1.2 HSP发病机制 |
3.1.3 HSP研究最新进展 |
3.1.4 常见的检查方法 |
3.1.5 HSPN主要治疗 |
3.2 传统医学对HSP的认识 |
3.2.1 病名渊源 |
3.2.2 小儿生理病理及病因病机特点 |
3.2.3 辨证论治 |
3.2.4 中成药治疗 |
3.3 犀角地黄汤的理论依据 |
3.4 系统评价中所涉及常见临床指标分析 |
3.4.1 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 |
3.4.2 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CD4+/CD8+) |
3.4.3 细胞因子(TNF-α、IL-10) |
3.5 疗效总结 |
3.6 安全性分析 |
3.7 文献质量评价 |
3.7.1 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评价 |
3.7.2 结局指标 |
3.8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Jadad评分量表 |
附录2: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表 |
文献综述 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单中心3年558例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儿童IgA血管炎诊断标准 |
2.1.2 儿童IgA血管炎性肾炎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随访 |
2.2.3 分组 |
2.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表现 |
3.2.1 首发症状 |
3.2.2 皮肤表现 |
3.2.3 消化道症状 |
3.2.4 关节症状 |
3.2.5 其他表现 |
3.3 单因素分析 |
3.4 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 |
4.2 临床特征与肾损害关系 |
4.3 血常规与IgAV肾损害关系 |
4.4 凝血及纤溶指标与IgAV肾损害关系 |
4.5 免疫功能与IgAV肾损害关系 |
4.6 其他指标及其与IgAV肾损害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gA血管炎肾损害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贝利尤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8)单中心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疗进展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诊断和分类标准 |
2.4 临床表现 |
2.5 肾脏病理 |
2.6 治疗 |
2.6.1 诱导缓解治疗 |
2.6.2 维持治疗 |
2.6.3 特殊临床表现的治疗 |
2.6.4 辅助治疗 |
2.6.5 器官移植 |
2.6.6 新型疗法 |
2.7 总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选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组 |
3.2.2 肾损害标准 |
3.2.3 观察指标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MPO阳性AAV与PR3阳性AAV患者临床特点对比 |
4.1.1 一般资料 |
4.1.2 临床表现 |
4.1.3 实验室检查 |
4.1.4 影像学检查 |
4.1.5 治疗方案与预后 |
4.2 AAV合并肾损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4.2.1 一般资料 |
4.2.2 临床表现 |
4.2.3 实验室检查 |
4.2.4 影像学检查 |
4.2.5 治疗方案与预后 |
4.2.6 AAV患者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
4.3 AAV患者死亡及肾脏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4.3.1 一般资料 |
4.3.2 临床表现 |
4.3.3 实验室检查 |
4.3.4 影像学检查 |
4.3.5 肾脏病理 |
4.3.6 治疗方案与预后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补体C1q、C3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命名与分类 |
2.2 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
2.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1 遗传因素 |
2.3.2 环境污染 |
2.3.3 微生物感染 |
2.3.4 ANCA的致病性 |
2.3.5 补体激活 |
2.3.6 B细胞和T细胞 |
2.4 治疗和预后 |
2.5 AAV的生物标记物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分组设计 |
3.3 研究方法与观察指标 |
3.4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AAV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
4.1.1 AAV患者整体就诊情况 |
4.1.2 AAV组与健康对照组C1q、C3 水平比较 |
4.1.3 补体C1q、C3 单独及联合检测比较 |
4.2 AAV患者中低C3 组和正常C3 组比较 |
4.2.1 人口学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
4.2.2 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比较 |
4.2.3 治疗与预后比较 |
4.2.4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 |
4.3 AAV患者中低C1q 组和正常C1q 组比较 |
4.3.1 人口学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
4.3.2 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比较 |
4.3.3 治疗与预后比较 |
4.3.4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 |
4.4 AAV患者中终点组和非终点组比较 |
4.4.1 实验室指标比较 |
4.4.2 AAV患者预后因素COX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索引 |
前言 |
理论探析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LR7、TLR9 的相关性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与细胞因子IFN-α、IL-6 的相关性 |
3 TLR7、TLR9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
4 脾肾亏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相关性 |
5.健脾滋肾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治则 |
6.小结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LR7、TLR9、IFN-α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临床研究二 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治疗方案 |
1.4 安全性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积分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LR7、TLR9、IFN-α、IL-6 指标的变化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C4、抗C1q抗体的变化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小时Pro、尿β2-MG的变化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RBC、WBC、HGB、PLT)的变化 |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免疫学指标(CRP、ESR、Ig A、Ig G、Ig M)的变化 |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及 SF-36 评分比较 |
2.10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认识 |
2 健脾滋肾方组成和现代药理 |
3 课题研究指标选定的根据和意义 |
3.1 TLR7和TLR9 |
3.2 细胞因子IFN-α和IL-6 |
3.3 抗C1q抗体、补体C3、C4 |
3.4 炎症指标CRP,ESR |
3.5 血常规 |
3.6 24h Pro及β2-MG |
3.7 SLEDAI评分 |
3.8 SF-36 量表 |
4 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相关指标和临床疗效影响 |
5 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外周血TLR7、TLR9 指标的可能影响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 SLE 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研究[D]. 王哲宇. 南华大学, 2021
- [2]补体C1q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D]. 吴优. 长江大学, 2021
- [3]1720例肾活检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D]. 刘梓.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4]过敏性紫癜患儿单个核细胞CD137表达及其与Th1/Th2平衡的相关性研究[D]. 李晓琳. 青岛大学, 2021
- [5]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 肖侃.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6]单中心3年558例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危险因素分析[D]. 孙晓艺. 山东大学, 2021(12)
- [7]贝利尤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及文献复习[D]. 丁瑜. 山东大学, 2021(12)
- [8]单中心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高梦寒. 吉林大学, 2021(01)
- [9]补体C1q、C3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分析[D]. 宋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D]. 陈蕾蕾.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