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不断创新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戚晓思[2](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秀丽[4](2020)在《精益六西格玛在H公司A产品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际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智能终端产品已成为全球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当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广大用户对智能终端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逐步提升。手机生物识别作为行业新兴技术,通过生物传感器、生物统计学原理及和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精密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诸多优点,革新了用户和手机的交互方式,提高了用户体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H公司是国际知名的智能手机代理制造商,A产品是H公司的手机生物识别产品,适用于多款智能手机型号,其经历了指纹识别的阶段,当前,新款手机产品主要使用业界的最新技术为人脸识别。伴随着其生产工艺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增加,客户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总体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之同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模式在多层次多领域内不断精益求精地追求完美,无法快速适应市场新技术和客户需求变化的企业将面临少订单,无订单的淘汰风险。H公司手机生物识别产品有独立的生产线,在产品试产阶段发现生产效率低下,并且产品的粘合力测试不良率高,对产品的交货、生产成本、质量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产生巨大隐患,亟需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精益六西格玛作为当前先进且相对成熟的质量管理模式,适应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1],已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其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升产品质量、减少浪费、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对品质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持续监控和改善,增加公司的财务收益、客户满意度和竞争优势。为此,H公司快速组建了精益六西格玛质量改进团队,通过精益六西格玛DMAIC路径对导致产品缺陷和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改善。通过精益六西格玛质量改进项目的实施,发掘了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和导致产品粘合力低的关键因素并据此实施改进和控制,优化了生产管理流程,显着地提升了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生产和报废成本。同时将改善的成果推广至H公司其他厂区,消除了同类问题的发生,全面提高了H公司手机生物识别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在拓展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应用的同时将持续改进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融入了企业文化。为推进精益六西格玛在智能生物识别新领域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陆丹清[5](2020)在《JP液晶屏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显示屏幕作为参与人们日常生活最多的电子产品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电脑画面输出设备,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另外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显示屏幕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当前主流的屏幕是液晶屏TFT显示技术,高端屏幕是通常应用于手机旗舰机型的OLED技术。各个厂商也为了追求更轻薄,能耗更低,反应速度更快等方面在不断努力改进。显示屏特别是手机和穿戴手表的显示屏都是属于快速消费电子类产品,生命周期非常短,因而对产品的制造和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面上的生产液晶显示屏幕的有很多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不断有企业退出市场,有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显示屏公司需要运用适当策略来改进品质降低成本从而赢得市场并且生存下来。本文首先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由来以及发展历程,之后本文以一家专业生产手机和手表显示屏幕的日资企业的质量管理状况作为背景来开展研究。在案例中首先罗列了JP公司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前所存在的问题点,其次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的分析,之后再针对发生的问题总结了JP公司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的改善方针和具体对策,最终确认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各项活动后取得的效果。全面质量管理强调改善的持续性,本文也特别希望所有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公司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要脚踏实地不停改善循环下去。本文大量使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重点引入了科学化的管理以及公司的成功经验。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1章绪论中主要是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章对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的阐述。第3章分析了公司本身以及行业的状况,并总结了JP液晶显示屏公司的质量管理问题点。第4章分析了公司的改善对策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第5章叙述概括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第6章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并且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李凤营[6](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沈玮璐[7](2020)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L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就是产品质量。因此,为了应对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全面融入全球市场,企业必须树立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全面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在研究全球行业领先、经营卓越的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对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先进理念和运行模式,对构建有效的企业质量绩效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全面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L公司为研究对象,介绍卓越绩效模式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重点阐述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所涵盖的内容,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等工具对公司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尽分析,并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680-2012)及国家质量奖实施指南所要求的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等7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构建前评价,综合分析L公司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研究该企业构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例,全程跟踪该公司实施过程,尤其是在具体应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采取的方法,需要避免的问题等,重点加强企业构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薄弱环节,运用系统的办法,加强企业各个方面的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以达到卓越的组织绩效。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推行显着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实现管理水平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对其他老字号企业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实现品牌转型升级,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宏博[8](2019)在《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医药产业起步晚、基础差,尤其在新药的研发报批及产业化效率方面与国际药企存在很大的差距。HD医药公司在线产品全部为仿制药,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对医药创新的重视与支持,新药的研发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例分析法对HD医药公司的研发创新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与同行业的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研发战略模糊、投入不足、创新模式单一、成果转化效率低以及项目过程管控薄弱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研发管理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根据问题的特征和成因,结合HD医药公司的特点,提出了体系优化策略,明确了研发创新的战略地位,健全了以内部创新项目深度挖掘和外部项目靶引进以及多方资源战略整合项目为主的项目设计,完善了以转化平台细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为主的创新平台设计,同时对研发人才队伍培育和制度构建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从研发投入、组织架构、激励体系、评价体系和组织文化五个维度建立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本文对HD医药公司研发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具体的体系优化措施,对其本身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作用,对其它医药公司在创新体系方面的改进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高万库[9](2019)在《基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Y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工程建设在建设水平和总体数量上都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与矛盾日益凸显,多次发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视,也揭示了我国基层质量监督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阐述从我国质量监督的发展,质量监督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与改革,分析了质量监督的原则、方式和特点。从质量监督机制的建立环境、历史时期进行分析,为我国质量监督的发展特点提供理论依据。引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存在的质量监督特点进行深入剖析,从各参与质量监督主体单位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我国基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Y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通过该区域例证分析,揭示了Y开发区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增速放缓的冲击下,施工、监理、建设等工程参建单位均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情况,导致建筑市场秩序出现了暂时的紊乱。质量监督体系在结构调整期,也存在诸如制约机制的缺失,社会监督机构的缺位,法律宣传教育不到位等缺陷,而监督机构由于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基层监督机构人员少,任务重等因素,制约着质量监督执法的有效开展。因此在以后的监管过程中应推动建筑市场产业化、监督执法样板化,强化监管执法,逐步规范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信用体系、借用社会力量等措施,逐步完善监管体系,从明确监督机构的法律定位、约束监管人员、提升执行能力等方面,转变监督机构的工作作风,强化执法效力,完成质量监督机构的转型。本文对建筑行业的产业化,监督机构的执法定位,社会力量的采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建筑工人产业化,执法人员的合理化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对今后的质量监督机构改革与执法人员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10](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二、在不断创新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不断创新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高校音乐专业 |
三、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启示 |
二、已有研究局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数据搜集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
五、案例小结 |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
五、案例小结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
五、案例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
一、项目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差异性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精益六西格玛在H公司A产品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 |
2.2.1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
2.2.2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概念 |
2.2.3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主要工具 |
2.3 精益生产管理理论 |
2.3.1 精益生产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
2.3.2 精益生产管理的概念 |
2.3.3 精益生产管理的主要工具 |
2.4 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 |
2.4.1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比较 |
2.4.2 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的融合方式 |
2.4.3 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实施条件 |
2.4.4 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实施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H公司手机生物识别产品质量问题和改进的总体方案 |
3.1 H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 H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
3.2.1 H公司质量管理组织简介 |
3.2.2 H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
3.2.3 H公司质量改进活动的发展 |
3.3 H公司手机生物识别产品结构及生产工艺 |
3.3.1 产品结构和生产流程 |
3.3.2 生产工艺简介 |
3.4 手机生物识别产品现场质量问题和初步处理 |
3.4.1 手机生物识别产品质量问题 |
3.4.2 问题初步处理措施 |
3.5 质量改进方案的制定 |
3.5.1 确立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改进方案 |
3.5.2 组建质量改进团队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质量改进 |
4.1 质量改进项目定义阶段 |
4.1.1 质量改进范围 |
4.1.2 质量改进目标 |
4.2 质量改进项目测量阶段 |
4.2.1 测量系统分析 |
4.2.2 过程能力分析 |
4.2.3 宏观流程图绘制 |
4.2.4 失效模式分析 |
4.3 质量改进项目分析阶段 |
4.4 质量改进项目实施阶段 |
4.4.1 精益生产管理对胶水品质的改善 |
4.4.2 精益生产管理对物料清洁度的改善 |
4.4.3 精益生产管理对点胶固化过程的改善 |
4.4.4 改善后运行 |
4.5 质量改进项目控制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5 精益六西格玛质量改进实施成果 |
5.1 质量改进活动的实施成果 |
5.2 H公司持续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JP液晶屏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质量的基本含义 |
2.1.1 质量的定义 |
2.1.2 质量管理的定义 |
2.2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 |
2.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 |
2.3.1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概述 |
2.3.2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
2.3.3 六西格玛质量工具相关理论 |
2.4 全面质量管理国内外发展概况与研究 |
第3章 JP公司发展及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1 JP公司基本情况 |
3.2 公司所处行业质量管理的状况 |
3.3 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组织架构 |
3.3.2 公司的原先质量管控体系 |
3.3.3 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JP公司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化措施及效果 |
4.1 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化方针与目标 |
4.2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 |
4.2.1 全面质量管理流程优化 |
4.2.2 质量管理纠正措施完善 |
4.2.3 设计和制造端的规定优化 |
4.3 JP公司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优化措施 |
4.3.1 组织结构的优化 |
4.3.2 人员教育和标准作业的实施优化 |
4.3.3 设计端和小批量试作端的分析优化 |
4.4 JP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优化后的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JP公司全面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
5.1 全员激励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5.2 人才培养机制保障 |
5.3 六西格玛的深化运用 |
5.4 信息化系统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L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起源 |
2.2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与其他管理模式的关系 |
2.2.1 PEM与 TQM的关系 |
2.2.2 PEM与 GT/T19901 的关系 |
2.2.3 PEM与六西格玛的关系 |
2.3 全球卓越绩效管理项目 |
2.4 卓越绩效模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应用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L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1 组织结构与人员分析 |
3.1.2 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 |
3.1.3 主要产品及交付方式、技术、设备、管理体系 |
3.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竞争环境分析 |
3.3 公司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L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构建 |
4.1 理清领导、治理和社会责任 |
4.1.1 高层领导的作用 |
4.1.2 组织治理 |
4.1.3 社会责任 |
4.2 掌握一整套战略管理方法 |
4.2.1 战略制定 |
4.2.2 战略目标 |
4.2.3 战略部署 |
4.3 关注顾客以实现长期市场成功 |
4.3.1 顾客与市场的了解 |
4.3.2 顾客需求和期望 |
4.3.3 顾客关系和顾客满意 |
4.4 有效利用、整合各类资源 |
4.4.1 人力资源 |
4.4.2 财务资源 |
4.4.3 信息和知识资源 |
4.4.4 技术资源 |
4.4.5 基础设施 |
4.4.6 相关方关系 |
4.5 采用"PDCA"进行过程管理 |
4.5.1 过程的识别与设计 |
4.5.2 过程的实施 |
4.5.3 过程的改进 |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
4.6.1 绩效测量 |
4.6.2 绩效分析和评价 |
4.6.3 改进与创新 |
4.7 结果与战略相协调,为评价与改进提供信息 |
4.7.1 产品和服务结果 |
4.7.2 顾客与市场结果 |
4.7.3 财务结果 |
4.7.4 资源结果 |
4.7.5 过程有效性结果 |
4.7.6 领导方面的结果 |
第五章 L公司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成效 |
5.1 形成从上至下,可持续的学习型组织 |
5.2 统一战略,使顾客参与以实现长期市场成功 |
5.3 整合资源,不断创新,流程优化带来管理效率提高 |
5.4 有效标杆管理,不断循环改善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研发管理理论 |
2.1.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1.3 技术创新管理相关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医药研发发展现状综述 |
2.2.2 技术转化平台发展现状综述 |
第三章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体系现状 |
3.1 HD医药公司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发展历程 |
3.1.3 组织架构 |
3.2 HD医药公司所处产业背景 |
3.2.1 政治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2.4 技术因素 |
3.3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现状分析 |
3.3.1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3.3.2 企业研发投入分析 |
3.4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体系现状的内部问卷调查 |
3.4.1 问卷研究设计 |
3.4.2 问卷结果 |
3.5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体系问题剖析 |
3.5.1 研发创新战略规划模糊 |
3.5.2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
3.5.3 研发创新模式单一 |
3.5.4 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低下 |
3.5.5 研发项目过程管理薄弱 |
第四章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体系的实施策略优化 |
4.1 HD医药公司战略设计 |
4.1.1 战略宗旨设计 |
4.1.2 战略实施原则设计 |
4.1.3 战略目标设计 |
4.2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中的项目设计 |
4.2.1 公司内部创新项目设计与挖掘 |
4.2.2 公司外部项目资源的靶向引进 |
4.2.3 多方资源的项目设计及委托项目设计 |
4.3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中的平台设计 |
4.3.1 研发创新平台设计的指导思想 |
4.3.2 研发创新平台设计的实施策略 |
4.3.3 研发创新平台的工作站建设与实施 |
4.3.4 研发创新平台的资源共享设计与实施 |
4.4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中的创新团队培育 |
4.4.1 研发创新中的项目净利制度构建与实施 |
4.4.2 研发创新中的研发领域技术重构与提升 |
4.4.3 研发创新中的创新团队人才培育与成长 |
4.5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中的制度构建设计与实施 |
4.5.1 科研投入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设计 |
4.5.2 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创新机制设计 |
4.5.3 研发项目管理实施门径式管理机制设计 |
第五章 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设计 |
5.1 研发创新体系的资金保障设计 |
5.2 研发创新体系的组织架构设计 |
5.3 研发创新体系的人才激励体系设计 |
5.4 研发创新体系的评价体系设计 |
5.5 研发创新体系的组织文化设计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Y国家级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质量管理理论综述 |
1.3.2 质量监督管理研究综述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简介及影响监督效果的因素分析 |
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简介 |
2.1.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含义、原则、方式和特点 |
2.1.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沿革 |
2.2 各参与部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
2.2.1 建设单位影响因素分析 |
2.2.2 施工单位影响因素分析 |
2.2.3 监理单位影响因素分析 |
2.2.4 社会质量检测机构影响因素分析 |
2.2.5 政府监督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缺陷对质量监督管理效果的影响 |
2.3.1 质量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2.3.2 诚信机制缺失影响质量监督的公正性 |
2.3.3 监管机构不健全和制度不完善 |
3 Y开发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 |
3.1 Y开发区简介 |
3.1.1 Y开发区基本情况 |
3.1.2 Y开发区质量监督机构组织框架 |
3.2 Y开发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发展状况 |
3.2.1 Y开发区质量监督机构初建背景 |
3.2.2 初建时期的监督机制 |
3.2.3 监督机构建立前后的行业管理有效性对比 |
3.2.4 监督机构的建立对建筑市场的积极作用 |
3.3 Y开发区质量监督管理情况调查 |
3.3.1 国有企业实施的工程的质量监督情况 |
3.3.2 工业厂房项目的质量监督情况 |
3.3.3 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监督情况 |
3.3.4 房产开发项目的质量监督情况 |
4 Y开发区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不利环境对建筑市场的影响 |
4.1.1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建筑市场的冲击 |
4.1.2 施工企业中存在的竞争情况分析 |
4.1.3 监理企业中存在的竞争情况分析 |
4.1.4 建设单位的法制意识不强 |
4.2 监督体系部分环节失灵 |
4.2.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制存在弊端 |
4.2.2 未重视人民群众的监督 |
4.2.3 缺少有效的市场制约机制 |
4.3 基层监督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 |
4.3.1 质量监督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 |
4.3.2 基层质量监督部门责权不对等 |
4.3.3 质量监管流于形式 |
5 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
5.1 适应市场形势,规范建设主体行为 |
5.1.1 转变产业结构,推动行业产业化 |
5.1.2 实现监督样板化,明确各主体单位责任 |
5.1.3 强化监管,逐步规范市场行为 |
5.2 补齐短板,健全监督体系 |
5.2.1 借助社会技术力量填补监管空白 |
5.2.2 利用信息手段,实现多元化监督管理 |
5.2.3 利用信用体系形成制约机制 |
5.3 强化执法,实现质监部门自身转变 |
5.3.1. 精确定位,确立质量监督机构执法性质 |
5.3.2 适度监督,丰富监管手段 |
5.3.3 依法监管,达成实效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在不断创新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精益六西格玛在H公司A产品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D]. 张秀丽. 河南大学, 2020(06)
- [5]JP液晶屏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及优化研究[D]. 陆丹清. 吉林大学, 2020(08)
- [6]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L公司的应用研究[D]. 沈玮璐.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8]HD医药公司研发创新体系优化研究[D]. 赵宏博.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9]基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Y国家级开发区为例[D]. 高万库.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