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丰公司通过IC卡生产许可证审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镭[1](2019)在《中海油海南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市场发展策略与运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化天然气(简称LNG)加注站是国家目前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海南省是国家批准的燃气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地区之一。作为绿色旅游岛屿,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海南岛来说至关重要。中国海油集团公司旗下中海油海南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天然气公司)在海南地区开展LNG加气业务,有着充足的资源、品牌、技术以及行业优势。研究中海油在海南岛的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市场发展策略和运营管理方案,不仅顺应了国家有关加快天然气利用的政策要求和海南岛快速发展旅游交通能源的需求,也对提高中海油在海南岛的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市场份额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通过分析中海油海南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研究的目标;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中海油海南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内部资源与能力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结合SWOT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目标市场,论文研究了中海油海南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市场细分策略、市场布局策略、市场价格竞争策略。最后,针对当前公司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运营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论文提出了信息化系统建设、安全文明规程与标识、员工服务规范等运营管理方案。
张传统[2](2015)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转变今天,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展农产品品牌。发展农产品品牌适应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和不断升级消费需求等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迫切需要。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传递农产品质量信息新途径,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强化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基础,带动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形成稳定市场份额。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种较优制度设计,但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存在现实和理论困境。因此,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机理,既有助于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在农业经济领域应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又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分散性、小规模化和品牌化滞后并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为政府制定农业品牌政策提供依据。本文依据现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在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及其特性、原产地效应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等相关理论梳理基础上,通过研究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机理研究,多案例研究,探索性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并采用SPSS18.0和AMOS22.0统计软件,以600个农产品区域品牌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而研究出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第一,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整体态势良好、地域性强、区域分布差异大、在优势区域内集聚、发展速度快、类别集中、产品链短、重视不够且管理滞后。第二,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是基于政府强力扶持优势,并对区域优势、农业产业优势和品牌经营管理优势等因素的实施正向调节的结果。第三,区域优势通过正向影响经营管理优势进而间接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依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自然功能价值,人文因素和历史传承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塑造出独特文化情感价值。第四,农业产业优势通过正向影响经营管理优势进而间接影响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经营服务一体化等农业产业优势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第五,品牌经营管理优势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成为区域名牌起着显着正向促进作用。品牌经营管理优势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品牌授权、监督规范、服务指导和营销推广等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机制建立。第六,政府扶持方向和力度大小,尤其是对区域优势、农业产业优势和品牌经营管理优势等实施正向调节引导,主导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七,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大力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和优化农业产业优势,强化品牌经营管理优势,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优势,谋划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国家品牌管理机制。本文研究特色与可能创新有:第一,从农产品区域品牌及其特性、原产地效应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等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开辟农产品品牌研究的新视角,丰富农产品品牌研究内容,拓宽农产品品牌研究内涵。第二,创新性探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和发展机理,通过多案例研究,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实证检验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基于政府扶持的区域优势、农业产业优势、品牌经营管理优势等实施正向或间接影响的递进结果。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提供实践借鉴。第三,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了本领域国内外研究,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王瑞[3](2011)在《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途径研究》文中指出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产业关联效应大,对GDP和就业的贡献也非常大。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的需求逐渐增加。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汽车消费量意味着较大的石油需求和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况且我国传统汽车工业目前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因此,我国将面临更大的节能减排压力。2010年10月18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新能源汽车被列入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新能源汽车被赋予了“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我国经济”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但目前在全球范围来说,只有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较快,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产品较为成熟。因此,鉴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产品开始进入市场。本文的研究范围从新能源汽车缩小为电动汽车,其中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近些年来,电动汽车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颇多,如比较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优劣、节能环保性能、技术发展、示范运营、充电站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八五”至今,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性能逐渐增强,示范运营、标准、政策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即将具备产业化的基本条件,所以我国已从“十五”期间的技术研发目标、“十一五”期间的示范运营目标步入到“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化目标。因此,研究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途径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国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及市场化方面,我国和日本、美国等有着明显的差距。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混合动力汽车已基本实现了产业化,2008年底美国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就多达28万辆;截至2011年2月末,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三百多万辆,可见国外不仅开拓本土市场,更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占领市场先机。而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仅在公共交通、出租车、公务用车等领域示范运营。我国如何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目标呢?结合电动汽车自身的特点、国内发展现状、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要求,发现我国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面临以下难题:关键技术---电池技术未突破、配套基础设施缺失、标准体系不健全、商业模式须创新。关键技术决定电动汽车产品性能,标准推动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充电设施方便电动汽车的使用,商业模式影响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客户的利益、乃至企业的收益,而企业的收益状况又会影响技术研发投入,从而影响产品性能。因此,这四大因素共同制约或推动着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都会阻碍产业化的步伐。同时,这四大因素之间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决定产业标准的制定,产业标准又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充电站的建设和充电服务的提供以及商业模式。只有这四大因素的制约作用全部消除,才能推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可见,在电动汽车产业形成初期,存在上述诸多产业共性问题,而解决产业共性问题存在很大的正外部性,而且需要很多资源的投入,单个汽车企业既无力又无积极性去承担这样的重任,因此,产业联盟就是为帮助企业解决既无力又无积极性去处理的产业共性问题而成立的。产业联盟已经在国内外多个行业取得瞩目的成绩,其在产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国内外已相继成立诸多产业联盟组织,有国际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国家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地方电动汽车产业联盟,还有汽车行业内的产业联盟。“应运而生”的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可以解决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存在的产业共性问题,包括研发产业共性技术、设定产业技术标准、形成产业链、开拓市场等。产业联盟将会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过程中再创佳绩。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稳定运行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文章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演化博弈理论模型,有限理性的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模仿,找到最优策略。在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组织成立的过程中,各成员是博弈的参与方,成员间根据彼此的行为实施有利于自己的措施,有合作也有背叛,但经过不断地实践,发现(合作,合作)是博弈的最佳策略,从而论证了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稳定运行的可能性,当然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对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稳定运行的分析以及借鉴已成功的产业联盟的经验,发现成员的合作动机、合作伙伴的选择、利益分配机制、约束惩罚机制、协调机制、信任机制和共享机制等因素是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应该科学有效地治理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运行,加大对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政策支持,加强产学研之间的联盟合作关系,使其充分发挥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的推动作用。文章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的指导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实证与规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途径---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研究”这一主要论点展开论述,为了加强论文论证的严密性和更加贴近实践活动,建立了演化博弈模型对电动汽车产业联盟运行进行了分析。文章中有关电动汽车的市场销量、技术标准、充电设施以及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等的资料和数据都采用的是最新的,摘自电动汽车相关的重要网站,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内颇有研究或建树的学界、政界、企业界等重要人士最近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成果及重大会议报告之中。最新的资料和数据不仅有效地支撑和论证了文章的论点,而且使论文的结论更具有时效性。
李理[4](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王素霞[5](2009)在《基于超市供应链的果蔬质量安全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食物安全不仅关系到公众的健康,而且影响国际贸易和社会稳定,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正在发生迅速变化。其典型特征是消费者的需求从最初的追求“量”,到追求“质”,进而发展到追求“多功能性”。但是,食物安全性方面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受利益最大化的诱惑,农产品供应链上各行为主体人为地造成食物质量安全水平下降。食品能否安全地从生产的源头到达消费者手中,则与这个链条上所有行为主体有关。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果蔬供应链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以超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本文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中国果蔬超市供应链的研究,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食物安全治理的理论框架,并提出如何让小农户纳入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应对全球大市场,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进而从中受益。为达到上述目标,本文作者在2006-2008年对北京市13家超市总店、12家果蔬产品供应商、80户山东安丘大葱种植农户、125位北京地区的消费者、四川聚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彭州蔬菜产销协会进行了调查。为实现论文研究目标,作者运用了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研究方法。探讨果蔬质量安全的NGO治理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市场治理时运用了案例和计量相结合的方法。本项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超市的发展正在改善着果蔬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在果蔬采购、配送阶段,超市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法和组织系统,完整的生鲜冷链运输系统,扩大了果蔬产品的运输半径,延长了果蔬产品保鲜和交易时间,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几率。在果蔬加工、销售阶段,超市严格的进场检测以及随时的抽样检查,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蔬产品的不安全性。(2)果蔬产品市场治理的核心是建立高效的协作式供应链体系。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出口商)及超市是果蔬供应链上的不同参与主体。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治理,需要供应链上每一个参与主体及消费终端的消费者都参与。(3)政府治理是提高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4)果蔬质量安全的NGO治理是农民面向市场后的自我选择。NGO治理是提高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不可缺少的措施。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五方面的政策建议:(1)国家应加大对超市的扶持力度。(2)培育大型的农产品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小农户真正纳入到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中,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户收入。(3)促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4)政府应完善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5)政府应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建设与管理,合理引导居民消费。
孟菲[6](2009)在《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文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公众健康,确保食品安全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基础。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是政治经济问题,也是社会科学发展问题,食品安全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需要在一段时期内应对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生产技术的改进、生物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数量安全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和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营养和卫生安全。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加重了各国消费者的心理负担,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如英国的“疯牛病”、欧洲的“口蹄疫”、亚洲的“禽流感”等,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和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或造成重大损害,也给消费者和相关产业造成了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增强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控制,广泛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这就要求涉及食品安全的各利益相关者紧密协作,发挥整体优势,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食品安全问题千头万绪,涉及面极为广泛和复杂,目前我国还缺乏对食品安全的全面系统研究,学术界的研究和各级政府的管理重点主要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方面(即从外部对食品安全如何实施有效监控),对食品安全的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者等利益主体的具体行为选择状况研究不多,对消费者的需求特性、消费意愿及其对安全食品供给的带动作用缺乏准确把握,从而在引导和培育安全食品市场方面所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明显欠缺。本论文运用基本经济学理论,以及环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相关原理,采用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食品安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就关系食品安全生产、消费与流通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调研及检验,探讨优质食品开发的经济诱因和深层制度因素,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与管理对策,为政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多主体的利益相关性。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各个的行为主体中,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三者的关系处理至关重要。农户的生产供给是源头,是基础;企业的生产组织是核心,是关键;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是动力,是目标;而政府、第三方组织以及社会媒体的监督是后盾,是保障。(2)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消费者意识和消费者需求对食品安全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知是促使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3)具有现代意义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方式使得农户可以依托于各种各样的行为主体,共同构成我国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集团,食品生产者组织模式选择、成本收益和对政府规制的反应是影响食品生产者行为的主要因素。(4)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就是食品安全各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的过程,基于第七章的博弈分析以及国际经验,我国未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安排,应该基于各方的博弈分析结果之上。(5)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使得安全食品优质优价的机制难以实现,因此,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就需要政府介入。政府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一般能带来正的社会净福利,而政府行为的不作为和监管失效,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
蓝志明[7](2009)在《制造业产品责任预防体系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产品责任是生产者、销售者、供应商、进口商对其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缺陷给受害人造成的人身或财产的损害应负的民事责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品责任纠纷随之增加,制造企业的产品责任预防工作日益重要。本文在对国外产品责任制度进行综述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产品责任理论,我国产品责任发展状况,产品责任预防方法,产品责任风险评估方法,产品责任预防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包括:1.在分析产品责任制度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产品责任概念的内涵与产品责任的主要内容,分析产品责任发生的原因及产品责任事故所引起的后果。2.全面回顾我国产品责任的产生与发展。分别从立法体系、产品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对我国产品责任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了本文对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改进完善建议。3.依照产品设计、制造、警示、售后四个环节,分别详细探讨了各阶段预防产品责任的方法。4.系统介绍了产品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解析了我国产品责任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从理论及定量两个层面阐述了产品责任保险逆向选择问题。最后,本文详细探讨了识别及衡量企业产品责任风险的各类方法。5.构建了完整的制造业产品责任三级预防体系。三级预防体系环环相扣,互为补充,能够切实有效减少企业产品责任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营。6.本文以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其企业产品责任预防体系及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对产品责任预防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是刚刚起步,本文期望对我国制造业产品责任预防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周文志[8](2006)在《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电信业在全球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获得了跨越式发展。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十几年,中国电信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重组,政府对市场结构的塑造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产业政策驱动的电信业历史性飞跃,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对电信业研究必须以这一时期为基本出发点。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考察了中国电信业的产业构成与基本特性,简略地回顾了中国电信业发展史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电信业体制形成。 目前来看,中国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机制还没有形成,这也是当前政府、产业界、理论界普遍感到困惑之处。政府管制政策的缺失、电信运营企业恶性竞争的经常发生,已经成为行业内部非常普遍的事情。本文从研究中国电信业现行的竞争模式入手,分析了现行竞争模式形成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探讨了现行的竞争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电信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之路:在行业主管部门适度放松管制的前提下,在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加速融合的技术背景下,通过基础业务合作提高电信企业的规模效益、通过增值业务的竞争提高电信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资源共享降低电信企业的运营成本、通过非对称性管制优化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通过电信企业间的竞合促使产业链共同繁荣。
黄华[9](2005)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税控收款机的设计及实现》文中指出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具体应用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是在不断满足各个行业对其性能和功能提出更高要求这一过程中获得迅速发展的。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8位、16位单片机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更加复杂应用的需要。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使得32位微控制器的价格与高档8位单片机相当,而带有丰富片上外围电路的整合型32位微控制器显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所以32位微控制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嵌入式系统。 税控收款机是具有税控功能的收款机,它是一种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商业、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等行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按照全国纳税户初步计算,至少有数千万台各档次税控收款机的市场需求。国家制定了国标GB18240,规定了税控收款机的通用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我们研发的税控收款机在满足国标要求的前提下,采用“S3C44BOX CPU+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主要外设功能,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竞争优势。本文论述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税控收款机的设计及实现,分成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进行详细叙述。硬件部分,介绍了EDA开发工具和PCB设计规范:对以太网模块、IC卡读写器模块、微型打印机驱动模块等主要模块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在PCB设计中采用了EMC及SI仿真分析方法。软件部分,首先介绍了开发环境、软件的系统结构和μClinux;接着具体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几个主要设备的驱动程序,如LCD和I2C;然后介绍了软件对于数据保护的处理方法,其中详细分析了文件系统YAFFS的实现机制,并完成了对它的移植,同时介绍了对系统断电保护的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本文最后对整个设计及实现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
李源[10](2004)在《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公司价值取决于公司所创造现金流的折现价值,包括公司现有业务创造的当期营运价值(COV)和未来成长性业务创造的未来成长价值(FGV)。如何在投资决策中认识投资对象的价值,一直是决策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外部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价值,以期达到辅助投资决策的目的。根据公司及行业宏观分析得出的结果,剖析公司在现有竞争环境下所处的位置。通过对公司产品分品种的分析,以探讨其产品的成长性及在公司战略中所处的地位。从对公司财务分析入手,研究公司历史及当期营运价值,从中管窥其内部的成长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财务报表信息进行去伪存真以消除失真信息,作为进行价值评估的基础。在本部分分析中,主要运用了CAPM模型对公司的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侧重点在于公司未来成长价值(FGV),基本方法是通过对其经营效率和目标财务政策分析,采用折现净现金流量法(NPV)来计算其股票的内在价值以做为证券投资决策的依据。
二、长丰公司通过IC卡生产许可证审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丰公司通过IC卡生产许可证审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海油海南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市场发展策略与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市场发展策略概述 |
2.1.1 市场发展策略的内容 |
2.1.2 市场发展策略的视角、标准与方法 |
2.2 运营管理概述 |
2.2.1 运营管理的内容 |
2.2.2 运营管理的目标 |
第三章 中海油海南车用LNG加注站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公司简介及业务概况 |
3.2 中海油海南车用LNG加注站发展现状 |
3.2.1 海南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发展现状 |
3.2.2 中海油海南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发展现状 |
3.3 存在问题 |
3.3.1 市场前景与市场份额的矛盾问题 |
3.3.2 市场发展与运营管理的矛盾问题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市场发展策略不完善 |
3.4.2 运营管理制度不健全 |
3.5 研究的目标 |
3.5.1 找出切实可行的市场发展策略 |
3.5.2 制定合理完善的运营管理方案 |
第四章 中海油海南车用车用LNG加注站市场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资源优势 |
4.1.2 品牌优势 |
4.1.3 技术优势 |
4.1.4 行业优势 |
4.2 劣势分析 |
4.2.1 终端设施劣势 |
4.2.2 投资权限劣势 |
4.2.3 收购价格劣势 |
4.3 机遇 |
4.3.1 自贸区政策机遇 |
4.3.2 政府支持机遇 |
4.3.3 油价上涨机遇 |
4.4 挑战 |
4.4.1 政策措施调整滞后 |
4.4.2 竞争对手的挑战 |
4.4.3 新能源汽车的挑战 |
4.5 SWOT分析总结 |
第五章 中海油海南车用LNG加注站的市场发展策略 |
5.1 目标市场分析 |
5.1.1 海南省天然气汽车市场情况 |
5.1.2 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规划 |
5.2 市场细分策略 |
5.2.1 资源差异化策略 |
5.2.2 客户差异化策略 |
5.3 市场布局策略 |
5.3.1 市场布局原则 |
5.3.2 市场布局具体目标 |
5.3.3 布局选址策略 |
5.3.4 加注站点获取策略 |
5.4 市场价格竞争策略 |
5.4.1 性价比分析和让利促销策略 |
5.4.2 资源优势和让利促销策略 |
第六章 中海油海南车用LNG加注站的运营管理解决方案研究 |
6.1 LNG加注站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方案 |
6.1.1 基础网络建设 |
6.1.2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
6.1.3 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 |
6.1.4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
6.1.5 BOS信息化系统 |
6.2 LNG加气站安全文明规程与标识的运营管理方案 |
6.2.1 火灾预防 |
6.2.2 安全管理检查 |
6.2.3 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
6.2.4 加气安全操作规程 |
6.2.5 安全文明标识方案 |
6.3 LNG加注站员工服务规范的运营管理方案 |
6.3.1 服务承诺和宗旨 |
6.3.2 服务的基本要求 |
6.3.3 员工服务标准 |
6.3.4 服务态度 |
6.3.5 服务与效率 |
6.3.6 顾客投诉的处理原则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农产品区域品牌及其特性 |
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 原产地效应理论 |
2.4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研究 |
3.1 数据获取 |
3.2 数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机理研究 |
4.1 区域优势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机理 |
4.2 农业产业优势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机理 |
4.3 经营管理优势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机理 |
4.4 政府扶持优势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机理 |
4.5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案例研究 |
5.1 案例研究说明 |
5.2 多品牌案例具体分析 |
5.3 品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2 数据收集与变量测定 |
6.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4 实证检验结果 |
6.5 讨论与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
7.1 培育区域优势,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定位差异化 |
7.2 发掘和完善农业产业优势 |
7.3 完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营管理 |
7.4 强化政府调控与扶持引导 |
7.5 建立完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国家层面制度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评述 |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 |
1.4.1 电动汽车的概念 |
1.4.2 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概念 |
1.4.3 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概念 |
2. 基础理论 |
2.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3 外部性理论 |
3.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 |
3.1.1 关键技术有所突破 |
3.1.2 电动汽车产品陆续问世 |
3.1.3 示范运营不断推广 |
3.1.4 充电站设施逐步投建 |
3.1.5 产业政策有力扶持 |
3.1.6 市场销售拉开帷幕 |
3.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的比较分析 |
3.2.1 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产品的比较 |
3.2.2 国内外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比较 |
3.2.3 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的比较 |
4.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关键技术---电池技术未突破 |
4.2 配套基础设施短缺 |
4.3 标准体系不健全 |
4.4 商业模式须创新 |
5.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途径的探索 |
5.1 建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
5.2 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对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
5.3 已成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概况 |
5.4 电动汽车产业联盟运行的分析 |
5.5 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 |
5.6 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成功运行的相关建议 |
5.6.1 建立有效的联盟治理机制,协调好联盟间的关系 |
5.6.2 政府加大对电动汽车产业联盟的支持力度 |
5.6.3 鼓励产、学、研之间的密切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
1.2.2 信息产业发展 |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
1.2.4 信息网络建设 |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问题和不足 |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
2.1.1 信息基础技术 |
2.1.2 信息系统技术 |
2.1.3 信息应用技术 |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
2.2.1 信息基础技术 |
2.2.2 信息系统技术 |
2.2.3 信息应用技术 |
2.3 美日两国比较 |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
3.1.1 推动要素 |
3.1.2 发展 |
3.1.3 IT外包 |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
3.2.1 发展背景 |
3.2.2 发展情况 |
3.2.3 IT外包 |
3.3 美日两国比较 |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
4.1.1 企业信息化 |
4.1.2 电子商务 |
4.1.3 政府信息化 |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1.5 教育信息化 |
4.1.6 农业信息化 |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
4.2.1 企业信息化 |
4.2.2 电子商务 |
4.2.3 政府信息化 |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2.5 教育信息化 |
4.2.6 农业信息化 |
4.3 美日两国比较 |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1.1 信息资源管理 |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2.1 信息资源管理 |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3 美日两国比较 |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3 美日两国比较 |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
7.1.2 IT人才引进 |
7.1.3 人才激励机制 |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IT人才引进 |
7.2.3 人才激励机制 |
7.3 美日两国比较 |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
8.2.4 u-Japan战略 |
8.2.5 IT新改革战略 |
8.3 美日两国比较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
10 理论思考 |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基于超市供应链的果蔬质量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概念框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概念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假说的提出 |
1.4.2 验证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
2.1.2 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新方法 |
2.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
2.2.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
2.2.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全球化和整合化 |
2.2.3 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 |
2.2.4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食物质量安全维度 |
2.3 国内外超市供应链发展评述 |
2.3.1 国外超市发展研究 |
2.3.2 超市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
2.4 果蔬质量安全治理 |
2.5 关于小农户纳入供应链的研究 |
2.6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三章 超市供应链果蔬质量安全治理结构的理论框架 |
3.1 食物安全的经济学涵义 |
3.1.1 定义与测度问题 |
3.1.2 安全的测度误差与信息不完备 |
3.1.3 校正信息不完备的微观经济政策 |
3.1.4 食物安全与超市供应链果蔬质量安全关系辨析 |
3.2 供应链中的可追溯性 |
3.2.1 可追溯性的定义 |
3.2.2 可追溯性的企业成本和收益 |
3.3 超市供应链中行为主体结构框架 |
3.3.1 超市供应链中的果蔬生产者 |
3.3.2 处于超市供应链终端的果蔬消费者 |
3.3.3 超市供应链中的政府行为主体 |
3.3.4 超市供应链中的NGO 行为主体 |
3.4 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果蔬超市供应链特征及其与质量安全关系的分析 |
4.1 国内外农产品零售渠道发展趋势分析 |
4.1.1 农产品零售的现代化 |
4.1.2 促进超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
4.2 以农贸市场为中心的传统果蔬供应链 |
4.2.1 果蔬传统流通渠道形成过程 |
4.2.2 果蔬传统流通渠道的优点 |
4.2.3 果蔬传统供应链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以超市为中心的现代化果蔬供应链 |
4.3.1 以超市为中心的果蔬流通渠道的形成 |
4.3.2 超市果蔬采购模式 |
4.3.3 超市果蔬配送模式 |
4.3.4 当前超市果蔬销售主要模式 |
4.3.5 在质量安全方面果蔬超市供应链所起的作用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超市供应链果蔬质量安全的市场治理 |
5.1 质量安全治理的源头-生产者治理 |
5.1.1 合同安全:大葱小农户纳入供应链的市场治理 |
5.1.2 安丘大葱种植农户的特征 |
5.1.3 合同农户与非合同农户的收入比较 |
5.1.4 大葱合同农户与供应链的组织关系及质量控制 |
5.1.5 小结 |
5.2 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消费者的强势监督 |
5.2.1 消费者认知及行为:描述统计分析 |
5.2.2 消费者认知及行为:实证分析 |
5.2.3 小结 |
5.3 出口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中间环节治理:协作式供应链 |
5.3.1 协作式供应链 |
5.3.2 案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
5.4 产品质量安全的零售终端治理:超市自有品牌机制 |
5.4.1 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和诱导其进入和发展的因素 |
5.4.2 零售商自有品牌进入和发展的因素 |
5.4.3 家乐福自有品牌及其品质体系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超市供应链果蔬质量安全的政府治理 |
6.1 果蔬质量安全政府治理的职能 |
6.1.1 质量不确定性和“柠檬”市场 |
6.1.2 果蔬质量安全政府治理的职能 |
6.2 发达国家果蔬质量安全的政府治理 |
6.2.1 发达国家果蔬质量安全政府治理的做法 |
6.2.2 启示 |
6.3 我国果蔬质量安全的政府治理 |
6.3.1 我国果蔬质量安全政府治理的框架 |
6.3.2 我国果蔬产品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
6.3.3 改善果蔬质量安全的政府治理对策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超市供应链果蔬质量安全的 NGO治理 |
7.1 国内外对NGO 治理的研究 |
7.1.1 关于NGO 的含义及职能 |
7.1.2 NGO 兴起的原因分析 |
7.2 NGO 治理的有关理论 |
7.2.1 基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分析 |
7.2.2 契约失灵理论 |
7.3 超市供应链果蔬质量安全的NGO 治理 |
7.3.1 果蔬质量安全的 NGO 治理—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
7.3.2 超市供应链果蔬质量安全的 NGO 治理 |
7.4 果蔬协会案例分析—四川彭州蔬菜产销协会 |
7.4.1 四川彭州蔬菜产销协会概况 |
7.4.2 彭州蔬菜产销协会的主要做法 |
7.5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1.1 超市的发展正在改善着果蔬产品的质量安全性 |
8.1.2 市场治理是改善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措施 |
8.1.3 政府治理是提高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 |
8.1.4 NGO 治理是提高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的不可缺少的措施 |
8.2 政策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观点 |
1.2.4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5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可能创新 |
1.4.2 研究的主要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特征 |
2.1.1 监管的时机 |
2.1.2 监管工具的选择 |
2.2 以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为前提,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构 |
2.2.1 利益相关者概念 |
2.2.2 各国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实践 |
2.3 生产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为反应 |
2.3.1 企业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2.3.2 企业食品安全生产行为研究 |
2.4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应 |
2.4.1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总体认识 |
2.4.2 男性和女性对食品安全认知的比较 |
2.4.3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映 |
2.5 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 |
2.5.1 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2.5.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实践 |
2.6 简要的评述 |
第三章 食品安全概述及利益相关者分类 |
3.1 食品与食品安全:几个问题的界定 |
3.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2 食品安全研究的学科与技术体系 |
3.1.3 食品安全研究的原理 |
3.2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
3.3 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 |
3.4 各国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 |
3.4.1 政府的责权 |
3.4.2 检验机构的责权 |
3.4.3 食品企业的责权 |
3.4.4 消费者的责权 |
3.4.5 国际机构的责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分析 |
4.1 相关理论 |
4.1.1 安全食品的供求理论 |
4.1.2 企业动机理论 |
4.1.3 企业行为经济学理论 |
4.1.4 食品质量管理理论 |
4.1.5 小结 |
4.2 食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分析模型 |
4.3 食品生产企业采取食品安全行动的决策分析 |
4.3.1 影响食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控制的因素 |
4.3.2 企业采取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方法 |
4.3.3 企业采取食品安全行动的决策 |
4.4 食品生产企业采取食品安全措施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山东莱阳龙大企业集团生产的冷冻菠菜应对日本SPS 为例 |
4.4.1 冷冻菠菜常规生产成本分析 |
4.4.2 企业采取相应质量控制措施的新增成本分析 |
4.4.3 企业实行有效应对措施后新增收益计算 |
4.5 企业申请实施HACCP 的成本收益分析 |
4.5.1 企业申请和实施HACCP 的成本分析 |
4.5.2 企业实施HACCP 的主要收益分析 |
4.5.3 相关案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
5.1 相关理论 |
5.1.1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
5.1.2 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的消费者反映及其效应 |
5.1.3 影响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
5.1.4 安全食品购买行为的理论分析 |
5.2 食品安全消费者行为的调查分析 |
5.2.1 数据与方法 |
5.2.2 调查主要内容 |
5.2.3 描述性分析 |
5.2.4 调查结论 |
5.2.5 食品安全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安全食品的购买选择行为实证模型分析 |
5.3.1 模型的理论假设 |
5.3.2 模型及估计方法 |
5.3.3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5.4 保障食品安全消费的对策建议 |
5.4.1 政府应实行疏导式管理,引导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 |
5.4.2 企业应切实提高安全食品的质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食品流通渠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以生鲜食品为例 |
6.1 生鲜食品的流通渠道 |
6.1.1 农贸市场的生鲜食品流通渠道 |
6.1.2 连锁超市流通渠道 |
6.2 生鲜食品流通渠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6.2.1 农贸市场生鲜食品流通渠道中的食品安全 |
6.2.2 连锁超市生鲜食品流通渠道中的食品安全 |
6.3 我国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 |
6.3.1 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的现状 |
6.3.2 超市行业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正视和解决的突出问题 |
6.4 连锁超市与农户的连接 |
6.4.1 “超市+生产基地+农户” |
6.4.2 “超市+农业合作社+农户” |
6.4.3 “超市+农户” |
6.4.4 “超市+批发市场+农户” |
6.5 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相互影响 |
6.5.1 国际食品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
6.5.2 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
6.5.3 对策思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
7.1 食品安全博弈中的行为主体归类 |
7.2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7.2.1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博弈 |
7.2.2 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博弈 |
7.2.3 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
7.2.4 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者的博弈 |
7.2.5 监管人员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博弈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食品安全的政府规制 |
8.1 食品安全规制基本问题 |
8.1.1 政府规制的概念 |
8.1.2 食品安全规制的概念与实施主体 |
8.1.3 食品安全规制的经济学依据 |
8.1.4 食品安全规制方法和标准 |
8.2 食品安全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8.2.1 规制影响评估的方法 |
8.2.2 食品安全规制的收益分析 |
8.2.3 食品安全规制的成本分析 |
8.2.4 食品行业管制重点领域的确定原则——成本收益比较 |
8.3 政府规制对食品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8.4 他山之石——美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规制 |
8.4.1 美国食品安全规制的组织体系 |
8.4.2 美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 |
8.4.3 HACCP 管理技术监管 |
8.4.4 缺陷食品召回制度 |
8.5 我国的食品安全规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
8.5.1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现状 |
8.5.2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存在的问题 |
8.6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的对策 |
8.6.1 政府需要强化食品安全规制 |
8.6.2 推广采用“风险性分析”的方法 |
8.6.3 对食品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矫正 |
8.6.4 对食品安全政府失灵的自发矫正 |
8.6.5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政府规制基础环境 |
8.6.6 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 |
8.6.7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国际合作 |
8.6.8 加强对规制者的规制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论文主要结论 |
9.2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相关研究 |
附录二:我国安全农产品认证情况 |
附录三: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调查表 |
(7)制造业产品责任预防体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产品责任理论分析 |
2.1 产品责任 |
2.2 产品责任制度 |
2.3 国外产品责任综述 |
第三章 我国产品责任制度 |
3.1 我国产品责任的产生和发展 |
3.2 我国产品责任立法体系 |
3.3 产品召回制度 |
3.4 市场准入制度 |
3.5 我国产品责任制度中需完善的几个问题 |
第四章 产品责任预防体系的方法研究 |
4.1 设计缺陷的预防 |
4.2 制造缺陷的预防 |
4.3 警示缺陷的预防 |
4.4 售后保障策略 |
4.5 产品责任预防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结合 |
第五章 产品责任险风险评估方法 |
5.1 产品责任保险 |
5.2 产品责任保险应考虑的因素 |
5.3 产品责任保险逆向选择博弈 |
5.4 产品责任保险风险评估方法 |
第六章 我国制造业产品责任预防体系的建立 |
6.1 企业内部产品责任预防体系的建立 |
6.2 企业外部产品责任预防体系的建立 |
6.3 政府、社会监管预防体系的建立 |
6.4 建立企业产品责任三级预防体系 |
第七章 实证研究 |
7.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背景资料 |
7.2 迈瑞公司内部产品责任预防体系 |
7.3 迈瑞公司外部产品责任预防体系 |
7.4 迈瑞公司产品责任风险管理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深圳制造业产品责任现状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研究基本范畴的界定 |
1.1 基本范畴的界定 |
1.1.1 邮电管理体制与通信管理体制 |
1.1.2 管制、规制及电信行业管制 |
1.1.3 竞争与电信业竞争模式 |
1.2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研究基本范畴的确立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
2.1.1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体现 |
2.1.2 竞争的动态运动过程以及技术进步对其的影响 |
2.1.3 资本主义竞争的范围及领域 |
2.1.4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法则 |
2.1.5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2.1.6 竞争是一个以当事人的盲目活动为基础的自然规律 |
2.2 西方经济学竞争理论 |
2.2.1 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 |
2.2.2 关于竞争的前沿理论 |
2.3 电信业放松管制的理论基础 |
2.3.1 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与管制俘虏理论 |
2.3.2 管制失灵与放松管制理论 |
2.4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的理论思考 |
2.4.1 马克思竞争理论为中国电信业的竞争确立了基本原则 |
2.4.2 西方经济学的竞争理论为中国电信业竞争策略提供了制定依据 |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现行竞争模式分析 |
3.1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与体制形成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电信业管理体制 |
3.1.2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信管理体制 |
3.1.390 年代初期开始的中国电信业的深刻变革 |
3.2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现状 |
3.2.1 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
3.2.2 基础业务的市场准入管制严格 |
3.2.3 异质竞争成为电信竞争的重要内容 |
3.3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
3.3.1 存在问题 |
3.3.2 产生原因分析 |
第四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考察与借鉴 |
4.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考察 |
4.1.1 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目的的美国模式 |
4.1.2 以提高企业效率为核心的英国模式 |
4.1.3 以防止竞争非效率为主题的日本模式 |
4.2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分析 |
4.2.1 在改革中不断寻求适合的竞争模式 |
4.2.2 全球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是放松管制、鼓励和加强竞争并依靠市场力量融合 |
4.2.3 警惕既得利益胶着缠住电信市场的开放 |
4.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启示与借鉴 |
4.3.1 电信业进一步开放竞争势在必行,但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
4.3.2 全业务经营是大势所趋 |
4.3.3 避免电信业的重复建设,实现有效竞争 |
4.3.4 大刀阔斧地进行管制改革 |
第五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设计 |
5.1 模式设计的影响因素 |
5.1.1 行业特性 |
5.1.2 市场结构 |
5.1.3 消费者权益 |
5.1.4 竞争环境 |
5.2 竞合模式的选择 |
5.2.1 竞合模式的含义 |
5.2.2 竞合模式的特征 |
5.2.3 竞合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
5.3 竞合模式的制度安排 |
5.3.1 政府管制 |
5.3.2 产权制度 |
5.3.3 管理制度 |
5.3.4 科技创新制度 |
5.4 选择竞合模式的对策建议 |
5.4.1 通过基础业务合作提高电信企业的规模效益 |
5.4.2 通过增值业务的竞争提高电信市场的运行效率 |
5.4.3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电信企业的运营成本 |
5.4.4 通过非对称性管制优化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 |
5.4.5 通过电信企业间的竞合促使产业链共同繁荣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致谢 |
(9)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税控收款机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税控收款机简介 |
1.2 税控收款机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嵌入式系统简介 |
2.2 系统硬件设计 |
2.3 系统软件设计 |
2.3.1 整体设计 |
2.3.2 操作系统 |
2.3.2.1 μClinux的内核结构 |
2.3.2.2 μClinux的内存管理 |
2.3.2.3 μClinux的多进程处理 |
3 硬件开发流程及设计原则 |
3.1 硬件设计的EDA工具介绍 |
3.2 硬件的高速PCB设计 |
3.3 硬件PCB设计的一般原则 |
4 硬件设计 |
4.1 硬件原理图设计 |
4.1.1 SDRAM及FLASH模块 |
4.1.2 电源模块 |
4.1.3 以太网模块 |
4.1.4 IC卡读写器模块 |
4.1.5 微型打印机驱动模块 |
4.2 PCB设计的仿真分析 |
5 软件开发环境的建立 |
5.1 主机平台 |
5.2 交叉编译工具 |
5.3 调试工具 |
5.4 交互控制终端 |
6 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6.1 Linux的设备驱动 |
6.2 LCD马区动设计及实现 |
6.2.1 LCD控制器 |
6.2.2 FrameBuffer介绍 |
6.2.3 LCD驱动程序 |
6.2.3.1 相关文件 |
6.2.3.2 数据结构 |
6.2.3.3 主要函数 |
6.2.4 对帧缓冲区的操作 |
6.3 I~2C驱动程序 |
6.3.1 数据结构 |
6.3.2 相关文件 |
6.3.3 主要模块 |
6.4 其他驱动程序 |
7 数据保护方案设计 |
7.1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案 |
7.2 FLASH存储器 |
7.3 文件系统的选择 |
7.4 YAFFS文件系统 |
7.4.1 MTD设备 |
7.4.2 YAFFS文件系统的分析 |
7.4.2.1 数据结构 |
7.4.2.2 文件组织结构 |
7.4.2.3 函数接口 |
7.4.3 YAFFS文件系统的实现 |
7.4.3.1 文件系统的移植 |
7.4.3.2 其他内核有关部分配置 |
7.5 对断电保护的处理 |
8 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8.1 应用程序状态的设计与实现 |
8.2 函数接口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10)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
1.1 引言 |
1.2 公司及行业分析 |
1.2.1 公司概况 |
1.2.2 行业和市场展望 |
1.3 竞争优势分析 |
1.3.1 产品优势 |
1.3.2 成本优势 |
1.4 财务分析 |
1.4.1 基本财务数据 |
1.4.2 基本面分析 |
1.4.3 资本结构分析 |
1.4.4 杜邦分析 |
1.5 估值分析 |
1.5.1 北汽福田的权益资本成本 |
1.5.2 以合并报表数据为依据进行估值 |
1.5.3 北汽福田的可持续增长分析 |
1.5.4 北汽福田的托宾Q值(Tobin’s Q) |
1.5.5 北汽福田的价值评估 |
附表:北汽福田1999-2003年财务报表 |
第二篇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1999- |
2.1 公司概况 |
2.1.1 海信公司基本情况 |
2.1.2 相关公司概况 |
2.1.3 我国家电行业背景介绍 |
2.2 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2.2.1 偿债能力分析 |
2.2.2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分析 |
2.2.3 经营效率分析 |
2.2.4 盈利能力分析 |
2.2.5 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
2.2.6 现金流量分析 |
2.3 公司总体评价 |
2.4 机遇与挑战 |
第三篇 JN公司全面预算编制报告 |
3.1 引言 |
3.2 公司概况 |
3.2.1 公司背景 |
3.2.2 公司战略 |
3.3 公司预算组织管理体系 |
3.3.1 组织机构 |
3.3.2 预算管理成员构成 |
3.3.3 预算管理职责 |
3.4 JN公司的年度预算 |
3.4.1 销售预算 |
3.4.2 生产预算 |
3.4.3 直接材料预算 |
3.4.4 直接人工预算(基本工资加效益工资) |
3.4.5 制造费用预算 |
3.4.6 产品成本预算 |
3.4.7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
3.4.8 现金预算 |
3.4.9 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略) |
3.5 预算编制中的注意事项 |
3.5.1 预算宽余 |
3.5.2 预算人员的选择问题 |
3.5.3 预算编制中的道德问题 |
3.6 分析与评价 |
3.7 附表 |
第四篇 上港集箱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
4.1 行业分析 |
4.1.1 公司概况 |
4.1.2 港口行业 |
4.2 会计分析 |
4.2.1 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
4.2.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合并范围的变更及其影响的分析 |
4.3 财务分析 |
4.3.1 基本财务数据 |
4.3.2 盈利能力分析 |
4.3.3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
4.3.4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4.3.5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4.3.6 杜邦分析 |
4.3.7 资产结构及其趋势分析 |
4.3.8 现金流量分析 |
4.3.9 财务分析小结 |
4.4 前景分析 |
4.4.1 财务预测基本假设 |
4.4.2 预测报表 |
4.4.3 上港集箱预测报表的若干重要财务比率 |
4.5 估值分析 |
4.5.1 上港集箱的权益资本成本 |
4.5.2 上港集箱价值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个人简历 |
四、长丰公司通过IC卡生产许可证审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海油海南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市场发展策略与运营管理研究[D]. 王镭. 西北大学, 2019(12)
- [2]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D]. 张传统.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3]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途径研究[D]. 王瑞.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2)
- [4]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5]基于超市供应链的果蔬质量安全治理研究[D]. 王素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6]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D]. 孟菲. 江南大学, 2009(04)
- [7]制造业产品责任预防体系方法研究[D]. 蓝志明. 天津大学, 2009(12)
- [8]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研究[D]. 周文志. 吉林大学, 2006(05)
- [9]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税控收款机的设计及实现[D]. 黄华. 四川大学, 2005(06)
- [10]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 李源. 清华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