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双关辞格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丽[1](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岳靖[2](2021)在《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修辞格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得体。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语母语者的作文语料,对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统计分析了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的正确使用情况和偏误使用情况,并对比分析了英语母语者与汉语本族语者汉语修辞格的使用情况。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英语母语者作文语料中出现的汉语修辞格的种类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仿词、反语、婉曲、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对比、映衬、反复、设问、反问共17种。各修辞格使用频率的高低顺序为:排比>对比>比喻>反问>设问>婉曲>映衬>比拟>借代>对偶>夸张>反复>层递>反语>顶真=仿词=回环。初级阶段的英语母语者共使用了16种汉语修辞格,中级阶段为14种,高级阶段为16种。不同汉语水平的英语母语者对汉语修辞格的使用频率顺序为:高级阶段>中级阶段>初级阶段。第二,同汉语本族语者相比,英语母语者使用的汉语修辞格种类相对较少,缺少双关和拈连;英语母语者部分修辞格的使用频率要低于汉语本族语者,例如比喻、比拟、层递等。不同阶段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正确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不同阶段英语母语者对汉语修辞格正确使用频率的顺序为:高级阶段>中级阶段>初级阶段。第三,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偏误率的高低顺序为:回环>层递>顶真=反复>排比>借代>映衬>反问>对偶>对比>比拟>设问>比喻>婉曲>夸张>仿词=反语。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的偏误类型有多种,因汉语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而产生的偏误居于首位,居于第二位的是不恰当的创造,文化差异的影响最小。本文基于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习得情况,针对对外汉语修辞格教学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并以若干汉语修辞格为例,设计教案。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对外汉语修辞格教学增砖添瓦。
蒋知洋[3](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周园[4](2019)在《英汉辞格对比与翻译》文中研究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辞格方面有许多不同,也有许多共通之处,由于两种语言包含的修辞手法繁杂,大类小类各有几十种,本文重点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意象、语义及结构三方面的修辞格进行对比,涉及比喻、夸张、双关、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来展现这两门语言在辞格上的异同点,并在辞格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翻译的相关问题。
董盼[5](2018)在《英汉辞格对比与翻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辞格也称修辞,是提高语言表现力的艺术,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而英汉辞格的对比与翻译直接关乎译文的质量,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交际。该文主要对英汉比喻、双关和夸张等辞格进行探讨。
倪璐璐[6](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冯实[7](2015)在《量化模型下的俄语双关翻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俄语、英语、还是汉语双关语,都是利用词语多义或谐音的特点,在同一句话或同一个语篇中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俄语与汉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加上双关语本身具有双重语义的特点,能把俄语双关译成完全对应的汉语双关少之又少。然而,译者还是千方百计地试着把“不可译”变为“可译”,因为“不可译的东西才真正值得一译”。由于译者的水平各有高低,翻译的手段也是千变万化,如何评价俄汉双关语译文的优劣,并以此指导译者追求高质量的翻译结果,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英汉双关语语用量化翻译的研究成果——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以下简称为“量化模型”)——引入到俄汉翻译领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笔者从语言结构和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俄、英、汉双关语的异同,证明原用于英汉双关语语用翻译研究的量化模型在俄汉双关翻译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笔者认为该模型在语用含义的判断上存在些许不足,并在文中简略提及了自己的一点改良构想。在量化模型的动态引导下,我们可以获得质量更高的俄汉双关语翻译结果。这对指导翻译实践、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张永丽[8](2014)在《《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的修辞格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文中提出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虽然存在过争议,近些年,相继召开多次对外汉语修辞学研讨会,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认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发行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语篇方面明确要求,“掌握简单、比较复杂和复杂的修辞方法,感知更复杂的中文修辞方法。”但是根据平时接触到的几本对外汉语教材,发现只有个别教材中对修辞格有专门设计。本文选取国内留学生高级阶段使用广泛的《博雅汉语》为例,统计了教材中各类汉语修辞格的使用情况,发现该教材的课文中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汉语修辞格的句子,表达效果很强。练习和阅读材料中也涉及到了很多修辞格,有的在修辞格出直接设问题。同时查阅了HSK大纲、HSK大纲样题、HSK真题。大纲中要求考查汉语修辞格:《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听力部分要求“理解必要的修辞手段”,主观性试题作文部分要求“能使用较复杂的句式和一定的修辞手段”。摘录了2套样题和近3年HSK5、6级真题各一套,发现样题、真题中均对修辞格有所考查。进一步查阅了中国学生《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就明确要求学习汉语修辞格。加之汉语修辞格与汉语言、汉文化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修辞格应该是重要的内容。既然修辞格是汉语和汉文化的重要内容,《博雅汉语》这样被广泛应用于留学生高级阶段的教材却忽视了汉语修辞格的引导,这对于热爱汉语、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想在汉语学习上有所建树的留学生来说,对其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况且,《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也明确要求要掌握修辞格,所以,本文建议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能适当重视汉语修辞格及汉语修辞格对汉文化的影响,在教材中对修辞格能有所说明。
袁红艳[9](2013)在《广告的语音辞格及其翻译中的补偿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语音修辞在广告中运用很广泛,尤其通过押韵加强语言表达的音韵美,达到加深印象,强化记忆,便于传播的目的。由于语言之间音与义的巨大差异,语音辞格一般而言被视为不可译而成为翻译中的瓶颈。本文探讨广告的语音辞格在翻译中的几种补偿策略,以期在译文中再现语音的修辞美感,更好地实现广告的传播与劝诱功能。
郑文君[10](2013)在《双关辞格的多角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关是一种传统辞格,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书面作品还是口头语言,双关现象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值得关注。当今时代,由于双关特殊的修辞和语用效果,被大量复制,广泛运用于广告、短信、网络、相声小品和歌谣中,双关语句迅速传播,一时间蔚为大观。由于之前的研究大多数角度比较单一,只专注于双关辞格本身或应用的研究,缺乏从相关学科汲取营养,因此研究缺乏立体感,并且有些语料稍显陈旧,未能反映语言发展的新现象。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跟社会语言发展之浪潮,选取当今时代最新最典型的语料(包括歇后语、小品、广告等),并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其中包括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对双关辞格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力求反映双关发展的新貌。本文的内容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从最新最热门的双关语语料切入,介绍了双关辞格研究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概述双关辞格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双关的定义和分类、特点与功能、发展及应用。第二章为双关辞格的认知解读。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剖析双关辞格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过程,并对不同类型的双关歇后语作了具体的认知分析。第三章为双关辞格的语用解读。运用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对双关辞格做出语用解读,并对不同类型的小品双关语作了具体的语用分析。第四章为英汉双关辞格的对比分析,运用比较语言学理论对英汉双关辞格以及英汉双关广告语做出对比。指出英汉双关辞格在生成方式及特点上具有相同点;在定义、分类、应用范围、修辞功能和反映出的中西方思维文化上具有不同之处。第五章为结语,简要概括全文的观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二、英汉双关辞格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双关辞格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超常组合型 |
(二) 想象联想型 |
(三) 言外之意型 |
(四) 动态变化型 |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异化译法 |
二、归化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对等译法 |
二、变通译法 |
三、批注译法 |
四、点义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结论 |
参引文献 |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
(2)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汉语修辞格研究 |
1.2.2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 |
1.2.3 汉语修辞格习得研究 |
1.3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偏误分析理论 |
1.3.2 中介语理论 |
1.4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总体与正确使用情况考察 |
2.1 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总体使用情况考察 |
2.1.1 整体使用情况考察 |
2.1.2 不同等级英语母语者的使用情况考察 |
2.1.3 与汉语本族语者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 |
2.2 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正确使用情况考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的偏误分析 |
3.1 偏误统计 |
3.2 偏误类型分析 |
3.2.1 与汉语语法相关的偏误 |
3.2.2 辞格使用偏差 |
3.3 偏误原因分析 |
3.3.1 汉语修辞格本身的复杂性 |
3.3.2 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教学的比重小 |
3.3.3 汉语教材中修辞知识的比重小 |
3.3.4 母语负迁移及文化差异的影响 |
3.3.5 回避策略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修辞格的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
4.1 教学建议 |
4.1.1 激发学生兴趣,因材施教 |
4.1.2 适当补充教材中的修辞内容 |
4.1.3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
4.1.4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教学 |
4.2 教学设计 |
4.2.1 汉语修辞格的选择 |
4.2.2 “比喻和比拟”教案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心智哲学理论 |
3.1.1 意识 |
3.1.2 意向性 |
3.1.3 心物随附性 |
3.1.4 感受质 |
3.2 构式语法理论 |
3.2.1 构式的界定 |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2.1 理解阶段 |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
4.3 小结 |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2.1 C/H数异指均无 |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3.1 C/H数异指均无 |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
6.1.2.2 C/H的低专指性 |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
7.1.2.1 S’的静态本质 |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
7.2.1.1 A’N的超常性 |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英汉辞格对比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 辞格概述 |
2. 英汉辞格对比分析 |
2.1 意象上的辞格 |
2.1.1 比喻 |
2.2 语义上的辞格 |
2.2.1 夸张 |
2.2.2 双关 |
2.3 结构上的辞格 |
2.3.1 排比 |
3. 英汉辞格对翻译的影响 |
4. 结语 |
(5)英汉辞格对比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汉比喻辞格的对比与翻译 |
1.1 Simile与明喻 |
1.2 Metaphor与暗喻、借喻 |
2 英汉双关辞格的对比与翻译 |
2.1 汉语双关 |
2.2 英语双关 |
3 英汉夸张辞格的对比与翻译 |
4 总结 |
(6)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量化模型下的俄语双关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内容安排 |
第2章 俄、英、汉双关语的比较 |
2.1 俄、英、汉双关语定义 |
2.1.1 俄语双关语定义 |
2.1.2 英语双关语定义 |
2.1.3 汉语双关语定义 |
2.2 俄、英、汉双关语的分类 |
2.2.1 语义双关 |
2.2.2 谐音双关 |
2.3 双关语的特殊表现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 |
3.1 双关语的运作机制和翻译过程 |
3.1.1 运作机制 |
3.1.2 翻译过程 |
3.2 双关语语用翻译量化模型 |
3.2.1 双关语的三个意义点 |
3.2.2 三个意义点的赋值和计算 |
3.2.3 目标语语用搜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在双关语俄译汉上的适用性 |
4.1 语义双关 |
4.1.1 双关词(语)出现一次 |
4.1.2 同一个双关词(语)出现两次 |
4.1.3 不同的两个双关词同时出现 |
4.2 谐音双关 |
4.2.1 双关词(语)出现一个 |
4.2.2 双关词(语)出现两个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的修辞格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四节 汉语修辞格的界定与分类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及教材中的汉语修辞格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对汉语修辞格的要求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语修辞格 |
第二章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汉语修辞格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汉语修辞格的统计 |
第二节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汉语修辞格的分析 |
第三章 汉语修辞格的考查及使用情况 |
第一节 HSK 大纲中对汉语修辞格的考查要求 |
第二节 汉语修辞格在 HSK 大纲样题中的相关考查 |
第三节 HSK 真题中汉语修辞格的相关考查 |
第四节 留学生汉语修辞格学习和使用情况调查 |
第四章 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建议 |
第一节 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可忽略性 |
第二节 汉语修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忽略的原因探究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汉语修辞格的编写建议 |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修辞格的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广告的语音辞格及其翻译中的补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二、语音辞格在英汉广告中的运用 |
(一) 英语广告中的头韵 |
(二) 汉语广告中的尾韵 |
三、语音辞格的补偿策略 |
(一) 音韵等效移植 |
(二) 语音辞格迁移 |
1. 语音修辞的形异神同。 |
2. 双关辞格的变通翻译。 |
(三) 语音辞格空缺 |
结语 |
(10)双关辞格的多角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国内双关辞格研究 |
1.1.3 国外pun(双关)的研究 |
1.1.4 本文采用的方法 |
1.2 双关辞格概述 |
1.2.1 双关的定义和分类 |
1.2.2 双关的特点与功能 |
1.2.3 双关辞格的产生及应用 |
2. 双关辞格的认知解读 |
2.1 双关辞格的认知机制分析 |
2.1.1 双关辞格的认知心理 |
2.1.2 双关辞格的认知过程 |
2.2 双关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
3. 双关辞格的语用解读 |
3.1 双关辞格的语用机制分析 |
3.1.1 言语行为理论与双关辞格 |
3.1.2 会话合作原则与双关辞格 |
3.1.3 关联理论与双关辞格 |
3.2 小品双关语的语用研究 |
4. 英汉双关辞格的对比分析 |
4.1 英汉双关辞格的比较 |
4.2 英汉双关广告语的比较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英汉双关辞格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英语母语者汉语修辞格习得研究[D]. 岳靖.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英汉辞格对比与翻译[J]. 周园. 文学教育(上), 2019(08)
- [5]英汉辞格对比与翻译[J]. 董盼. 海外英语, 2018(12)
- [6]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7]量化模型下的俄语双关翻译[D]. 冯实. 吉林大学, 2015(08)
- [8]《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的修辞格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 张永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9]广告的语音辞格及其翻译中的补偿策略[J]. 袁红艳. 宜春学院学报, 2013(11)
- [10]双关辞格的多角度研究[D]. 郑文君. 安徽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