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系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6的表达及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潘莹[1](2021)在《T细胞亚群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及其对CD19 CAR-T细胞治疗疗效的影响》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分布及意义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是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主要累及淋系造血干祖细胞。根据细胞表型可分为B细胞型和T细胞型,其中绝大多数为B细胞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已知基因突变、遗传物质异常及免疫微环境均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免疫微环境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可以导致患者外周循环包括T细胞亚群在内的各种免疫细胞亚群发生变化,即通过外周血T细胞免疫状态可以间接反应机体免疫微环境。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其与不同疾病时期及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最终为优化诊治、判断预后提供依据。目的分析B-ALL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分布,并评估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并分析60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初诊B-ALL患者16例,完全缓解20例,缓解后复发24例,利用直接荧光素法标记细胞表面抗原后,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ALL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CD4+Treg细胞水平。同时选取40例健康成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初诊B-ALL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分布与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初诊白细胞数、首次诱导治疗是否达缓解间无明显相关性。存在高危分子学或遗传学异常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更低,而CD4+Treg细胞更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诊组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降低,缓解时升高,复发时再次降低。初诊组、缓解组及复发组的CD8+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方面,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初诊患者CD4/CD8比值明显降低,缓解时一定程度恢复,复发时再次显着降低。在CD4+Treg细胞方面,初诊组和复发组患者CD4+Treg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完全缓解组,且复发组高于初诊组。此外,我们还分析了8例B-ALL患者在初诊时及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时的T细胞亚群,结果表明,初诊时异常升高的CD4+Treg细胞,在患者病情达到完全缓解时明显下降(P=0.001),两组在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初诊B-ALL患者外周循环CD8+T细胞、CD4+Treg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提示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参与B-ALL患者的发病。积极有效的治疗能改善B-ALL患者体内存在的T细胞免疫失衡状态。然而,在疾病再次复发时,T细胞免疫失衡状态则再次出现,进一步表明T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可能也参与B-ALL疾病复发、进展。第二部分T细胞亚群对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疗效的影响背景复发/难治性B-ALL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近年来,新出现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免疫治疗。该疗法在复发/难治性B-ALL中的缓解率高。但长期随访发现30%50%患者出现缓解后再复发,此外,约10%20%的患者不能获得缓解。治疗失败及再复发目前已成为CD19 CAR-T细胞临床治疗的一重大挑战。CAR-T细胞治疗疗效与其能否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相关,而患者的免疫状态、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等诸多因素又能影响CAR-T细胞的存留时间。前期我们研究发现机体的T细胞免疫功能与B-ALL的发生、进展相关,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在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CAR-T细胞治疗中的意义。目的探索CD19 CAR-T细胞治疗前后,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外周循环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对CAR-T细胞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利用直接荧光素法标记细胞表面抗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成功接受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CD4+Treg细胞水平,分析患者输注CD19 CAR-T细胞前、输注CAR-T细胞1周时患者免疫状态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CAR-T细胞治疗不良反应、CAR-T细胞治疗短期疗效、再复发及长期生存的关系。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输注CAR-T细胞前外周血CD8+T细胞、CD4+Treg细胞显着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回输CAR-T细胞1周时,患者外周血CD4+Treg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较回输前无明显差异。CAR-T细胞治疗缓解组外周血CD4+Treg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未缓解组。(2)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CD4+Treg细胞为预测CAR-T细胞治疗疗效最优的回输前T细胞亚群指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0(P=0.013)。回输前较高Treg细胞组较较低Treg细胞组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更短,此外,无复发生存(Relapse Free Survival,RFS)时间亦更短。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示回输前高Treg细胞是影响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CAR-T细胞治疗RFS和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回输前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回输前CD3+T细胞、CD8+T细胞及CD4+Treg细胞与CAR-T细胞在外周血存留时间呈负相关(R=-0.673,-0.511和-0.631,P=0.002,0.025和0.004)。(3)利用ROC曲线和AUC,确定回输后CD4+Treg细胞最佳临界值为5.02%,比较回输后较高和较低Treg细胞组的OS和RFS,结果显示回输后较高Treg细胞组较较低Treg细胞组有更短的OS和RFS。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示回输后高Treg细胞是影响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ALL患者RFS和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预处理前正常血小板是影响患者RFS的独立保护因素;预处理前高LDH和回输前活动性EMD是影响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回输后Treg细胞水平与CRS等级无明显相关性,但与CAR-T细胞在患者外周血存留时间呈负相关(R=-0.579,P=0.019)。(4)CAR-T细胞治疗缓解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较未移植的患者有更长的RFS和OS,两组在年龄、既往复发次数存在差异,在性别、肿瘤负荷、活动性髓外病变及回输前后外周血CD4+Treg细胞的表达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T细胞亚群分布失衡,尤其是存在异常升高的Treg细胞。回输CAR-T细胞前及回输后1周时患者外周血异常升高的Treg细胞可以预测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及复发,且回输后1周时的Treg细胞预测价值更大。此外,回输前后患者体内的Treg细胞水平与CAR-T细胞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关联,但与患者体内CAR-T细胞的存留时间呈负相关关系。CAR-T细胞治疗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有益于减少B-ALL的再复发、提高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纠正或逆转Treg细胞异常升高所致的不良预后。综上,我们认为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体内异常升高的Treg细胞能影响CAR-T细胞治疗效果,并可能成为今后提高CAR-T细胞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的重要靶点。
马蓉艳[2](2020)在《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指标特点等,探讨慢性炎症及免疫异常与MDS发病的相关性,阐述MDS免疫功能紊乱对疾病的影响及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首次确诊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完善或既往有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Ds)病史的142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自身免疫异常或ADs,将患者分为三组:(1)合并ADs组(n=33);(2)无相关症状的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n=19,简称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3)无自身免疫异常组(n=90,为对照组)。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血清EPO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2016WHO分型、IPSS-R预后分组、转白率及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MDS患者中52例(36.62%)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其中33例(23.24%)合并明确诊断的ADs,19例(13.38%)仅合并血清免疫检查异常。与无自身免疫异常组相比,合并ADs组:女性、MDS-EB-1亚型、IPSS-R评分为中高危组比例较高,血清EPO水平较低,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IL-6、TNF-α、IFN-γ、IL-17水平较高(P<0.05);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位发病年龄较大且年龄≥60岁患者占有比例较高,外周血中仅IL-6、IFN-γ水平较高(P<0.05),但在性别、2016 WHO分型构成比、IPSS-R预后分组、转白率方面无显着差异。三组间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TET2、SF3B1等基因突变频率均无明显差异,但TET2在合并ADs组中突变频率最高,DNMT3A在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突变频率最高,U2AF1、SF3B1在无自身免疫异常组中突变频率最高。异常染色体核型、突变基因与相关免疫学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合并ADs组、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无自身免疫异常组(分别为34.00个月、37.00个月vs48.00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7、0.208),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ADs是影响MDS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MDS合并自身免疫异常高达36.62%,合并ADs与MDS-EB-1亚型、IPSS-R评分较高危组及预后不良相关,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MDS其炎症和免疫指标变化更为明显,提示慢性炎症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参与了MDS的发生、发展,该研究结果对指导MDS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益敏[3](2020)在《蛋白磷酸酶2A调控Th17分化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 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 HD)是导致移植后患者非复发死亡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在Gv H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T细胞免疫扮演重要的角色。经过预处理的大剂量放化疗后,宿主组织损伤,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例如,TNFα、IL-1、IL-6等)、趋化因子和粘附分子。人白细胞抗原和共刺激分子在宿主抗原递呈细胞上放大表达,刺激供体来源T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性T细胞,最终引起靶器官的免疫损伤。T辅助细胞17(T helper lymphocyte 17,Th17)主要产生IL-17。Th17细胞的分化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和转录后修饰。Th17细胞是介导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T细胞亚群之一。但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对Gv HD发生发展的作用目前尚有争论。研究报道外源性给予Th17细胞会造成受体小鼠发生肺部和皮肤的损害。而植入il17基因敲除的T细胞会使移植小鼠Th1细胞的分化增加,Gv HD的表现也加重,说明Th17细胞可能不是Gv HD的必要条件。也有人认为,肝脏和肠道的Gv HD主要由Th1细胞介导,而Th17细胞则主要在皮肤和肺部的Gv HD中发挥作用。还有研究结果显示,Th17细胞可能在Gv HD的早期发挥作用。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在细胞增殖、转化、凋亡及代谢等多种细胞事件中都起重要的作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PP2A通过Th17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调控免疫反应。此外,PP2A能调控T细胞亚群的分化改变机体的免疫微环境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在急、慢性Gv HD(aGvHD、c Gv HD)中,PP2A和Th17细胞的分化,以及Gv HD发生之间关系,目前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在aGvHD背景下,PP2A调控Th17细胞分化的初步机制,为aGvH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的54例在我院行allo HSCT治疗的血液病患者。男性24例(53.3%),中位年龄37岁(范围:16~64岁)。根据是否发生Gv HD,分为Gv HD组(包括aGvHD组:14例,25.9%;c Gv HD组:9例,16.7%)和非Gv HD组(31例,57.4%)。12例正常供体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在移植前15天及移植后+15天、30天、+45天、+60天和+90天的外周血标本。Gv HD发生时和治疗缓解后均收取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7A等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PCR法检测PP2AC、RORγt、IL-17A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GvHD和非Gv 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P2AC、p-Smad2、p-Smad3、p-STAT3和RORγt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p-Smad2、p-Smad3、p-STAT3和RORγt的结合情况。结果1.外周血中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与aGvHD严重程度正相关,包括:TNF-α、IL-1β、IL-2R、IL-6、Reg3α和皮肤特异性因子elafin。2.相比于非Gv HD组,aGvHD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绝对数及比例显着升高。c Gv HD组Th17细胞数与非Gv HD组无显着差异。3.aGvHD组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显着高于非Gv HD组,包括:TGF-β1、IL-6、IL-17A及IL-23。4.相比于非Gv HD组,aGvHD患者PP2AC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Th17细胞相关的IL-17A、TGF-β1、IL-6和IL-23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调控Th17分化的转录因子RORγt的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5.aGvHD患者单个核细胞中PP2AC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非Gv HD患者,STAT3(Tyr705)和Smad2(Ser465/467)的磷酸化水平升高,Smad3(Ser423/425)的磷酸化降低。aGvHD患者RORγt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6.aGvHD患者单个核细胞中p-Smad2(Ser465/467)和p-STAT3(Tyr705)可与RORγt蛋白结合。结论1.Th17细胞与aGvH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2.PP2A通过调控Th17细胞的分化参与aGvHD的发生。
田龙[4](2020)在《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体造成CD4+T细胞减少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随着 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普及和治疗方案的改进绝大多数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也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是随着患者年龄增高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HIV感染者患非HIV定义性疾病(Non-AIDS-defining diseases,NAD)的风险越来越高,且已经成为影响HIV感染者生存质量重要因素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非艾滋病相关性疾病的风险与感染者体内免疫激活和炎症水平密切相关。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几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HAART治疗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差异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HIV病毒感染以后长期潜伏以及病人长期服药导致机体处于复杂的免疫激活和炎症状态,这造成很难通过体量有限的体内及体外实验获得比较全面的免疫激活和炎症结果。而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库收集整理多个实验中艾滋病感染者的基因检测数据。按照感染毒株,感染时间,给药情况,性别,年龄,种族背景和组织样本进行重新分组可以在展开实验室实验前精确的预测实验验证的重点方向和使用的样本量。本研究筛选了 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与未治疗的精英感染者PBMC间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了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 PPI 网络(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分析在生物信息学水平上系统的研究了HAART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淋巴细胞免疫激活所涉及的主要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的功能。此外,本实验还在miRNA水平上分析了 HIV感染者与健康对照的差异。结果显示HAART治疗可以降低多数炎症基因的表达但也会升高CD4+T中趋化受体IL-7R和CX3CR1,CD8+T细胞中NFKBIA以及单核细胞内CXCL10等促进免疫激活和炎症基因的表达。HAART治疗后各淋巴细胞亚群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免疫激活和炎症状态。CD4+T淋巴细胞主要是下调白细胞活化的调节通路和白细胞激活的负调节基因的表达。CD8+T淋巴细胞下调固有免疫的正向调节、αβCD8+T细胞活化。单核细胞则通过上调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淋巴细胞趋化性作用基因,下调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防御应答、NK细胞介导的免疫基因来影响HIV感染者的免疫激活过程。此外还发现HAART治疗能改变SERPINA1、S100A9、IFIT2和CD247等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神经元凋亡等通路的影响。第二部分: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血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的筛查获得了 HAART治疗改变感染者基因表达的数据,那么能否在建立的实验动物模型体内检测到能反映炎症状态的细胞因子水平发生相对应的改变?本实验通过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对HAART治疗的SIVmac239感染恒河猴的这几类细胞因子在感染前、慢性感染期、HAART治疗和停药状态下的血浆浓度进行研究并分析这些细胞因子变化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发现在静脉注射SIVmac239的恒河猴在感染的慢性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均有所升高。在HAART治疗期间,TGF-β1和IP-10的浓度无论变化趋势还是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都与临床相符合,IL-1β和IL-6的血浆浓度没有随着病毒水平的下降而降低,反而在停止HAART治疗后才逐渐下降并基本维持在HAART治疗前的水平。第三部分: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可以很好的了解炎症动态但是不能很好的反应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激活状态。也不能系统的知道免疫激活与炎症之间的联系。因此,本实验通过多色流式技术检测了 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的数量和比例的变化并分析了这些免疫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较高的CD4+TEMRA、CD4+TCM和CD4+TEM细胞亚群在艾滋病疾病进程中呈下降的趋势而分化程度较低CD4+naiveT细胞在艾滋病疾病进程中比例呈上升的趋势。HAART治疗也没有改变HIV感染后CD8TEMRA细胞亚群比例持续减少CD8’naiveT 比例持续增加变化的总体趋势.HAART治疗并不能有效恢复CD8+TCM细胞的水平.PD-1作为程序性死亡分子在终末分化的CD4+TEMRA和CD8+TEMRA细胞表而高度表达这在相应的naiveT细胞表面低水平表达。HAART治疗降低PD-1分子在CD8+T记忆细胞亚群表面的表达只发生在治疗的前期。给药112天BI细胞在外周血中比例上升,且外周血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经典型单核细胞和激活的CD14+CD169+单核细胞比例也发生明显增多。CD8+CD38+T作为外周血CD4+T计数恢复的指标在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模型体内得到了验证。
金圣博[5](2020)在《基于Toll样受体信号介导炎症反应探讨温针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抗炎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动物模型,在“从脾论治”高血压病的理论指导下,探寻温针灸足三里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机制,同时通过Toll受体信号通路(TLR4/My D88/NF-κB)介导下游炎症反应,从而探讨温针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抗炎机制及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机制,为高血压病中医药临床防治提供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将10只雄性京都种大鼠(WKY)纳入空白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4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至模型组、温针灸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10只。常规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测量3次取平均值。开始实验,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单纯固定20min,日一次,不予针灸干预;予温针灸组大鼠温针灸双侧足三里穴20min;予针刺组大鼠针刺双侧足三里穴20min;予艾灸组大鼠艾灸双侧足三里穴20min,日一次,连续治疗15天,同时测量实验开始后的第1、3、5、7、9、11、13、15、17、19、21天上午9点~11点的各组大鼠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录入Excel并待统计。治疗结束,予各组大鼠水合氯醛(10%)腹腔麻醉,固定、脱毛、消毒,沿腹中线开腹,暴露腹主动脉并迅速采血,将血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放入无菌EP管中冻存备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IFN-β、TNF-α含量;血清免疫指标Ig A、Ig M、Ig G含量;血管收缩因子Ang-Ⅱ、ET-1、VEGF含量。取一段完整的腹主动脉1cm,漂洗后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HE染色法进行修块、包埋、制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腹主动脉壁病理形态学变化。探查腹部,迅速取脾脏组织50mg放入EP管中冻存备用,HE染色法将固定好的大鼠脾脏组织修块、包埋、制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状态;采用Western Blot法,取脾脏组织50mg,研磨、离心,吸取上清液,提取脾脏组织蛋白质,使用BCA检测法测定蛋白质浓度,通过Image J软件计算灰带条图片灰度值,定量分析出各组TLR4、My D88、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及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取脾脏组织100mg,提取大鼠脾脏组织m RNA,采用q PCR法,通过逆转录反应、PCR扩增反应,导出q PCR数据并计算分析出TLR4、My D88、NF-κB p65 m 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相关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实验第2天温针灸组、针刺组血压开始逐渐下降,实验第7天血压开始显着下降,温针灸组下降幅度大于针刺组;实验第15天实验干预结束,血压降幅明显程度依次为温针灸组、针刺组、艾灸组;实验干预结束后继续测量血压至第21天发现,温针灸组与艾灸组血压较为平稳,无明显浮动,而针刺组、模型组、正常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上浮,其中针刺组血压上升幅度较为明显。2.各组大鼠脾脏动脉周围淋巴鞘及淋巴细胞分布情况:正常组与温针灸组白髓面积相对较大,动脉周围淋巴鞘组织较厚,可清晰观察到鞘内侧淋巴小结,鞘外侧分布大量且密集的淋巴细胞;而模型组、针刺组和艾灸组白髓和脾小结所占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动脉周围淋巴鞘显着缩小,鞘周围淋巴细胞分布也较为稀少,其中以模型组缩小程度最为明显。3.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IFN-β、TNF-α含量分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IL-6、TNF-α含量显着升高,IFN-β含量显着降低;温针灸组TNF-α含量显着升高,IFN-β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IL-6、TNF-α含量显着降低、IFN-β含量显着升高;针刺组TNF-α含量显着降低,艾灸组IFN-β含量显着升高。与温针灸组比较,针刺组与艾灸组IL-6、TNF-α含量显着升高,IFN-β含量显着降低。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TNF-α含量显着升高。以上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压异常与免疫炎症状态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且相互影响:大鼠收缩压、舒张压与IL-6、TNF-α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与IFN-β含量之间呈负相关,说明随着大鼠血压值的升高,血清内IL-6、TNF-α含量也随之增加,加快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而IFN-β含量随之降低。5.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LR4/My D88/NF-κB)中的各信号分子蛋白表达及NF-κB p65磷酸化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TLR4、My D88、NF-κB p65蛋白表达及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温针灸组只有TLR4蛋白表达和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而艾灸组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及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温针灸组TLR4、My D88、NF-κB p65蛋白表达及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着降低;与温针灸组比较,针刺组TLR4、My D88、NF-κB p65蛋白表达及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而艾灸组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及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以上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LR4/My D88/NF-κB)中的各信号分子基因表达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脾脏组织TLR4、My D88、NF-κB p65 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温针灸组TLR4、My D88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大鼠脾脏组织TLR4、My D88、NF-κB p65 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针刺组TLR4表达水平有所降低,而艾灸组TLR4、My D88 m RNA表达水平下降;与温针灸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大鼠脾脏组织TLR4、My D88、NF-κB p65 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以上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各组腹主动脉壁HE染色结果分析:正常组主动脉壁内膜光滑完整,各层细胞排列有序,内皮细胞未见脱落、增生,中膜平滑肌细胞及弹性纤维紧密排列有序;模型组腹主动脉壁内膜明显增生、增厚、凸起,内皮细胞存在脱落情况,中膜平滑肌层排列混乱,有增生、肥大,部分区域出现变形、萎缩,弹性纤维间隔参差不齐,偶有断裂、皱褶现象,外膜细胞欠平整,偶有脱落情况;温针灸组腹主动脉壁内膜略粗糙,少许内皮细胞脱落,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偶有弯曲、褶皱,弹性纤维间隙大致均匀,部分出现缩小现象;针刺组大鼠腹主动脉壁内膜粗糙、欠平整,内皮细胞存在脱落现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排列紊乱,弹性纤维出现褶皱、变形,间隙欠均匀,部分外膜出现突起、变形及细胞脱落现象;艾灸组大鼠腹主动脉壁内膜褶皱、变形,内皮细胞有脱落现象,中膜平滑肌细胞部分萎缩、减少,排列欠整齐,弹性纤维间隙不均匀,外膜欠光滑,偶有增生现象。8.各组血清免疫学指标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艾灸组血清Ig A、Ig G含量显着降低,血清Ig M含量显着升高,而针刺组血清Ig A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血清Ig A、Ig G含量显着升高,艾灸组血清Ig G含量显着降低;与温针灸组比较,针刺组血清Ig A含量显着降低,艾灸组血清Ig A、Ig G含量显着降低;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血清Ig G含量显着降低。以上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各组血清AngⅡ、ET-1、VEGF含量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血清AngⅡ、ET-1、VEGF含量显着升高,温针灸组血清ET-1含量显着升高,针刺组血清AngⅡ、ET-1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AngⅡ、ET-1、VEGF含量显着降低,针刺组ET-1、VEGF含量显着降低,艾灸组ET-1含量显着降低;与温针灸组比较,针刺组ET-1含量显着增高,艾灸组AngⅡ、ET-1、VEGF含量显着增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针灸足三里可显着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疗效平稳、持久。2血压异常与免疫炎症状态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且相互影响;温针灸足三里穴可显着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存在的炎症状态。3温针灸足三里穴可通过抑制大鼠脾组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TLR4、My D88、NF-κB p65蛋白及m RNA表达调控信号传导。4温针灸足三里穴可通过调控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血清炎症状态,提高血清抗炎能力,良性调控血管舒缩功能,从而降低炎性损伤程度,发挥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林翠[6](2020)在《输血对围术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后,对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白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并分析在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癌ASAI~II级患者共计64例,分为输异体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组(Ⅰ组,输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300~450 ml)、未输血组(Ⅱ组)各32例。所有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输血前、术后1、3、7d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IAP、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 IL-2R、IL-6,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4+/CD8+比值及CD56+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均无显着性差异的(P>0.05)。2.两个组患者输血前的T细胞及其亚群和NK细胞数量均较麻醉诱导前有所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第1d,两个组的CD3+、CD4+数量均较麻醉诱导前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后CD3+、CD4+、CD4+/CD8+及CD56+各指标均有明显恢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第1、3、7d,IAP和IL-6、s IL-2R的数量均较麻醉诱导前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轻的抑制作用,患者术后恢复快。因此在当今血液匮乏的时期尽量做到能不输血则不输,把有限的血液资源用到真正需要它的患者身上,让临床用血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图11幅;表12个;参91篇。
桑小普[7](2020)在《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脾虚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脾虚证的致病机理涉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肠道菌群和能量代谢等多个方面。近年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开始应用于脾虚证本质研究,但尚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已有学者分别使用iTRAQ技术、16S rDNA测序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对脾虚证的蛋白组学、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进行了探索,但是,应用RNA-seq或Small RNA-seq技术进行脾虚证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本论文共分为两部分。由于气虚体质是脾虚证的前驱状态,研究健康人气虚体质的生物学机制将有助于理解脾虚证的早期发生状态。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了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并构建了 ceRNA网络调控。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并构建了 ceRNA网络调控,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研究脾虚证的病理机制。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健康人气虚体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虚证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脾虚证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前沿的RNA-seq技术和ceRNA理论,从转录组学水平上进行了脾虚证内在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综合两部分的研究结果,我们试图从体质、证候、疾病的自然进展方向,研究健康人气虚体质、CSG脾虚证和CAG脾虚证内在转录调控机制的相互关联,找到“气虚体质—脾虚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或标志网络,以期阐释脾虚证的生物学基础。本研究也有助于预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为明确脾虚证自身特点及与其他因素(如体质、证候、疾病等)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通过广告或电话进行健康受试者招募,包括健康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和湿热体质。同期进行慢性胃炎患者招募,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湿热证)患者。采集临床研究受试者外周血,分离白细胞后提取总RNA,分别进行RNA-seq和Small RNA-seq分析。获得的测序数据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和miRNA,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功能与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和miRNA进行ceRNA网络构建,获得脾虚证相关的ceRNA调控网络关系。本研究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审批号:JDF-IRB-2016031002临床研究注册号:NCT02915393。结果:第一部分:1、在本研究中,我们总共纳入病例25例,分别为健康人平和体质13例、气虚体质7例、湿热体质5例。随机选择了健康人平和体质5例、气虚体质5例、湿热体质4例的外周血白细胞样本的总RNA进行了 RNA-seq和Small RNA-seq分析。2、通过对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获得了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60个、lncRNA76个、miRNA42个。功能分析发现,细胞质膜组成成分和细胞质膜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富集中出现。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在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的GO富集中出现。在对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基因的通路分析中发现,赖氨酸降解在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的KEGG富集中出现。3、通过对健康人气虚体质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3182个miRNA-lncRNA对,955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9514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 36个GO功能和31个KEGG信号通路。4、从健康人气虚体质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9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11个GO功能和8个KEGG信号通路。第二部分:1、在本研究中,我们总共纳入病例70例,分别为CSG脾虚证28例、湿热证21例;CAG脾虚证7例、湿热证14例。随机选择了CSG脾虚证6例、CSG湿热证5例、CAG脾虚证5例,CAG湿热证5例的外周血白细胞样本的总RNA进行了 RNA-seq和Small RNA-seq建库和测序。2、通过对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获得了CSG脾虚证患者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7个、lncRNA 103个、miRNA4个。在对CS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细胞质膜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分析中均显着富集。在对CS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胰岛素分泌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别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KEGG分析中显着富集。通过对CS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 miRNA、mRNA 和 lncRNA 进行 ceRNA 分析,共获得 433 个 miRNA-lncRNA 对,226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548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10个GO功能和11个KEGG信号通路。从CS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8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66个GO功能和15个KEGG信号通路。3、我们获得了 CAG脾虚证患者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 20个、lncRNA 79个、miRNA 29个。在对CA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细胞质膜和细胞质膜的组成成分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分析中均显着富集。通过对CA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1028个miRNA-lncRNA对,1123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3625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 59个GO功能和34个KEGG信号通路。从CA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13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20个GO功能和28个KEGG信号通路。4、从上述测序结果中进一步挖掘,获得脾虚证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 570个、lncRNA2009个、miRNA 303个,这些差异基因涉及了 9个GO功能和4个KEGG信号通路。通过对CA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6个miRNA-lncRNA对,9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4对ceRNA,其中的关键基因CD300H的mRNA水平在气虚体质和脾虚证中显着降低(P=0.03)。从CA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84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9个GO功能和18个KEGG信号通路。结论:健康人气虚体质与慢性胃炎脾虚证存在特异的转录组表达谱,且气虚体质与脾虚证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体现在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方面。功能分析提示“气虚体质—脾虚证”涉及多种免疫相关功能异常,此外在激素分泌、细胞质膜、信号转导、物质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存在差异。转录组学的联合分析揭示了CD300H基因的ceRNA参与“气虚体质—脾虚证”相关的转录调控网络。本研究的结果为挖掘脾虚证潜在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参考。
喻文秀[8](2020)在《重症脑梗死肠道粘膜损伤与外周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重症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肠道粘膜损伤标志物、外周血清细菌内毒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标志物及血清炎症因子等,来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第三天肠道粘膜的损伤与外周免疫炎症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纳入2018年8月到2019年10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住院治疗的重症脑梗死患者20例(重症脑梗死组)和社区脑卒中筛查人群2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临床资料;重症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24小时内入院,排除其他系统的感染,于病程第三日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2.检测外周静脉血清中肠道粘膜损伤标记物D-乳酸(D-lactic acid,D-LA)、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外周血清细菌内毒素(Endothelin,ET);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hs-CRP),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CD3+CD4+/CD3+CD8+的比值)。3.比较重症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清肠道粘膜损伤标记物、血清细菌内毒素、血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是否存在差异。4.探讨重症脑梗死组外周血清肠道粘膜损伤标记物与血清细菌内毒素、血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是否具有相关性。5.探讨重症脑梗死组血清细菌内毒素与外周血炎症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是否具有相关性。6.探讨重症脑梗死组外周血清有差异的炎症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1.重症脑梗死患者第三天外周血清肠道粘膜损伤标记物D-乳酸38.48±4.94u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0.57±3.12 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重症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分别为191.37±22.99 ng/ml和199.91±16.98 ng/ml,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重症脑梗死患者第三天,外周血清炎症因子IL-6水平为3.43±6.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57±0.70 pg/ml,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8.93±16.01 mg/L高于对照组0.34±0.49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水平分别为0.76±4.14 pg/ml和0.76±1.38 pg/ml,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脑梗死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55.52±8.24%低于对照组65.03±10.8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40.63±10.99%高于对照组30.46±10.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CD3+CD4+/CD3+CD8+的数值在重症脑梗死组为1.33±0.67,对照组为2.52±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重症脑梗死第三天外周血清肠道粘膜损伤标记物D-乳酸水平与血清细菌内毒素、血清炎症因子IL-6、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清D-乳酸与血清细菌内毒素(r=0.368,P=0.110)、血清炎症因子IL-6(r=0.115,P=0.629)、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r=0.157,P=0.508)、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r=-0.182,P=0.442)、CD3+CD4+/CD3+CD8+的比值(r=0.140,P=0.556)、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r=0.001,P=0.097),均未见明显相关性。4.重症脑梗死第三天外周血清细菌内毒素15.04±1.22 pg/ml,显着高于对照组13.59±0.9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外周血清细菌内毒素水平与外周血清IL-6水平具有相关性(r=0.533,P=0.016),而与血清TNF-α(r=0.227,P=0.336)、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r=0.425,P=0.062)、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r=0.084,P=0.72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r=0.050,P=0.833)、CD3+CD4+/CD3+CD8+的比值(r=0.084,P=0.723)未见明显相关性。5.重症脑梗死第三天外周血清IL-6水平与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清IL-6与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r=0.049,P=0.838)、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r=-0.157,P=0.508)、CD3+CD4+/CD3+CD8+的数值(r=-0.280,P=0.232),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1.重症脑梗死患者第三天外周血清肠道粘膜屏障损伤标记物D-乳酸浓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重症脑梗死患者存在肠道粘膜屏障的损伤。2.重症脑梗死患者第三天外周血清炎症因子IL-6、超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升高,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构成比例发生显着改变,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且CD3+CD4+/CD3+CD8+的数值降低,提示重症脑梗死患者第三天外周免疫炎症反应发生改变。3.重症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细菌内毒素浓度较对照组升高,且与外周血清炎症因子IL-6浓度升高具有相关性,提示重症脑梗死患者第三天时,外周血清细菌内毒素浓度升高可能促进了炎性因子的释放。
李增政[9](2020)在《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活性单体解析和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模型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免疫力低下在祖国医学看来多属于肾阳虚的范畴,以温阳补肾固卫气的根本出发对治疗临床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白血病患者,可以减轻白血病患者因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和免疫抑制。细胞免疫治疗是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其通过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在体外对免疫活性细胞进行改造,扩增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进而达到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此外在现代医学治疗白血病中小分子抑制剂占了重要一席,尤其是酪氨酸酶抑制剂,自伊马替尼诞生以来大大改变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式。许多中药或有药用作用的植物药对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尽管已经报道了很多有治疗效果的小分子,但诸多药物中存在的小分子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我们仍然不清楚。前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补阳中药方剂有助于提升肾阳虚患者免疫力和白血病预后的线索,但方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起重要作用的中药我们对此知之甚少。同时诸多药用植物在民间被用来抗肿瘤,但其中起抗肿瘤作用的活性分子我们也仍然不清楚。因此本课题围绕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及活性成分分析和新型小分子抗白血病细胞的筛选来开展。目的:(1)探索中药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基础研究数据。(2)通过对补肾回阳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单体解析使得对该方剂的认识更加深入。(3)筛选出药用植物中具有抗白血病细胞的新型天然小分子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方法:(1)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通过腹腔注射25mg/kg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给药10天后,检测肾阳虚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一般体征、外周血象、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随后给予肾阳虚模型小鼠补肾回阳方0.25ml/天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一天一次,连续给药15天。治疗结束后检测小鼠的一般体征、外周血的相关免疫细胞,和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的外周血、骨髓和脾脏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以及分离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后期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细胞,检测其体外扩增情况,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补肾回阳方的活性成分法分析:将补肾回阳方的浓缩液和标准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液质色谱串联分析,通过对比标准品和数据库来探索补肾回阳方中的活性成分。(3)新型小分子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将分离得到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进行CCK-8药敏实验,筛选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的小分子。结果:(1)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中药灌胃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补肾回阳组小鼠的体重增长明显;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上升;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明显提高;经过补肾回阳方灌胃治疗的肾阳虚模型小鼠,由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的DC细胞,细胞数量也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2)补肾回阳方的活性成分分析:结合标准品和数据库分析得到补肾回阳方中含有甘草苷、淫羊藿苷、次乌头碱三种物质,此外还得到与淫羊藿成分:异槲皮素、淫羊藿次苷II、淫羊藿苷A、淫羊藿次苷D2;炙甘草成分:甘草素、芹糖甘草苷、甘草黄酮C、甘草次酸;干姜成分:6-姜烯酚、6-姜辣素;肉桂成分:桂皮醛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致的11种物质。(3)YWF-10、YHL-14、YWF-08、XY-24、XY-1、DS-7、DX-15小分子对THP-1、Jurkat、KG-1三种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YHL-14、YWF-08两种小分子对32D细胞的抑制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KG-1、THP-1的抑制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YWF-08对Jurkat细胞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01)。YWF-10、YWF-08、XY-24、XY-1、DS-7五种小分子对Jurkat细胞的抑制率远高于对其他细胞的抑制率;相比于对32D细胞的抑制率Jurkat细胞的抑制率也远大于对32D细胞的抑制率。结论:(1)补肾回阳方可以提升肾阳虚小鼠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可以提高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以及可以提高DC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数量,证明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具有增强和恢复免疫的功效。(2)补肾回阳方中含有甘草苷、淫羊藿苷、次乌头碱三种物质,此外含有与异槲皮素、淫羊藿次苷II、淫羊藿苷A、淫羊藿次苷D2、甘草素、芹糖甘草苷、甘草黄酮C、甘草次酸、6-姜烯酚、6-姜辣素、桂皮醛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致的物质11种,其中淫羊藿和炙甘草的活性成分最多,鉴于前人的研究和本研究结果在补肾回阳方对免疫的正向调节作用中淫羊藿和炙甘草发挥了要作用。(3)YWF-08、XY-24、XY-1、DS-7五种小分子对Jurkat细胞的抑制率远高于对其他细胞的抑制率;其中YHL-14、YWF-08两种小分子对32D细胞没有抑制作用,但对KG-1细胞和THP-1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刘师节[10](2020)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食蟹猴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累及中青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年轻人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也是仅次于创伤而引起致残的第二大病因。目前治疗方法仍不能治愈MS,仅起到降低复发风险和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发现,人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 MS 患者中展现了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和疗效。但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我们拟采用hUC-MSCs治疗多发性硬化的非人灵长类动物(Non-humanprimates,NHP)模型,即使用食蟹猴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来评估 hUC-MSCs对EAE病程、疾病病理、外周免疫状态的影响。近年研究表明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途径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而外泌体是旁分泌的重要组分,UC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o)可通过遗传物质和炎性分子传递参与免疫调节。而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固有免疫细胞,其M1/M2表型的相互转化参与了 MS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并影响MS中枢脱髓鞘进程。因此,本研究还将探索UCMSCs-exo对炎性环境中的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对UCMSCs-exo的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为UCMSCs如何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供新的科学证据,也进一步推进UCMSCs成为多发性硬化治疗策略的进程。[方法]第一部分:通过组织贴壁法分离hUC-MSCs,流式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能力检测,鉴定我们分离得到的细胞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随后采用静脉注射方法,分别在裸鼠、食蟹猴中评估hUC-MSCs的致瘤性。在体外评估hUC-MSCs对肺腺癌细胞株SPC-A-1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并分析共培养后细胞因子谱的变化情况。同时,在体内实验中评估hUC-MSCs对SPC-A-1的移植瘤模型的促转移和促增殖作用。第二部分:采用MOG34-56肽段混合不完全弗氏佐剂后,皮下注射至食蟹猴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处进行EAE建模。采用核磁共振(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食蟹猴CNS脱髓鞘病变进行检测,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坚固蓝染色(Luxol Fast Blue,LFB)染色、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对EAE模型进行病理学检测,利用流式检测分析EAE模型T细胞亚群的变化,采用ELISA检测EAE模型中23中炎症因子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对食蟹猴EAE模型,分别予以UCMSCs和生理盐水(NS)进行静脉输注,采用临床评分检测治疗效果。利用MRI检查对CNS脱髓鞘病变改变进行检测,采用HE染色、LFB染色、免疫荧光检测、透射电镜检测EAE模型脱髓鞘病变、炎性细胞浸润、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改变,利用共培养实验分析UCMSCs治疗后相比于NS组外周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增殖能力的改变,采用ELISA检测两组治疗组外周血23种炎症因子的变化趋势。利用流式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利用RT-PCR方法分析脑组织和PBMC中,与细胞分群和差异性炎症因子相关的转录因子的表达。第四部分:联合聚合物沉淀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UCMSCs来源的外泌体,分别采用外泌体浓度粒径(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检测、透射电镜方法、流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对其进行鉴定。采用蛋白质组学label-free的方法检测外泌体中所含蛋白质,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与免疫相关度高的蛋白。利用CCK8分析UCMSCs-exo对静息态小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共培养实验分析UCMSCs-exo对静息态小胶质细胞趋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PS刺激后对小胶质细胞M1型比例的影响。将UCMSCs-exo与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共孵育,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B分别检测M1型和M2型小胶质细胞的比例与标志性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第一部分:成功分离获得大量稳定传代的hUC-MSCs,其形态、表面标志和多项分化能力均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未在体内实验中发现其具有致瘤性,hUC-MSCs对SPC-A-1无促进增殖作用,能抑制SPC-A-1的迁移作用和成管型能力。hUC-MSCs对SPC-A-1的移植瘤模型无促瘤作用和促肿瘤转移作用。第二部分:成功诱导食蟹猴的自身免疫反应,MRI提示EAE模型脑部白质大量脱髓鞘病灶,HE检测中可见典型血管周围袖套样改变和炎性细胞浸润,LFB染色可见脱髓鞘病灶,免疫荧光检测可见星形胶质细胞聚集,EAE模型外周循环中T细胞亚群比例有不同程度的比例升高,在23个炎性因子中仅发现sCD40L和IL-4下降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UCMSCs处理组相较于NS组能显着缓解食蟹猴EAE模型的疾病进程,MRI检测提示UCMSCs治疗后脑部白质脱髓鞘病灶减少,HE检测提示典型脱髓鞘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LFB染色提示脱髓鞘病变减少,免疫荧光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UCMSCs处理后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着上调,Th1和Th17细胞比例显着下降,外周血中sCD40L显着增加。在共培养实验中提示UCMSCs能显着降低大部分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第四部分:分离得到的外泌体,经NTA检测和透射电镜方法检测具有外泌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流式和WB检测发现UCMSCs-exo能表达CD3、CD9、CD81、TSG101特异性表面标志。UCMSCs-exo的蛋白质组分析一共发现511个蛋白,经GO、KEGG、PPI分析后得到与免疫相关蛋白15种。UCMSCs-exo对静息态小胶质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100×108p/mL浓度下开始出现显着促进增殖作用,UCMSCs-exo在48小时内对静息态小胶质细胞的趋化作用增强。LPS刺激在50ng/mL浓度下对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作用最强。将UCMSCs-exo与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共孵育后,流式和WB共同提示UCMSCs-exo能抑制M1型细胞表面标志CD86和iNOS的表达,但能促进M2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CD206和Arg-1的表达。[结论]1、本研究成功分离得到UCMSCs,其无致瘤、促瘤特性,在临床前应用中具有安全性。2、食蟹猴EAE模型在发病症状、MRI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与MS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特征高度相似,可用于后期评估UCMSCs移植治疗的疗效。3、UCMSCs治疗能有效缓解EAE临床症状,通过增加Treg细胞比例,降低Th1和Th17细胞比例、升高外周sCD40L表达水平来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并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中枢脱髓鞘改变。4、通过PEG沉淀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能成功提取UCMSCs来源的外泌体,UCMSCs-exo能调节炎症刺激下的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这可能与UCMSCs-exo 中包含的整合素蛋白家族(ITGA5、ITGAV、ITGB5)、TGFB2、THBS4等相关。
二、神经系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6的表达及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系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6的表达及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T细胞亚群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及其对CD19 CAR-T细胞治疗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 细胞亚群对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 疗效的影响 |
1.引言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CAR-T细胞在复发/难治性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2)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随访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与MDS相关的自身免疫异常的特征 |
3.2 性别和年龄分层比较 |
3.3 MDS诊断分型和预后分层比较 |
3.4 初诊时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比较 |
3.4.1 血清EPO水平 |
3.4.2 T淋巴细胞亚群 |
3.4.3 细胞因子水平 |
3.4.4 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和预后分组 |
3.4.5 基因突变 |
3.5 转白率和中位生存时间 |
3.5.1 三组MDS患者转白率比较 |
3.5.2 三组MDS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较 |
3.5.3 MDS患者中影响生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合并ADs的 MDS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4.2 合并ADs的 MDS患者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分析 |
4.3 合并ADs的 MDS患者预后分析 |
4.4 合并血清免疫检查异常的MDS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
4.5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蛋白磷酸酶2A调控Th17分化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移植物抗宿主病与Th17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蛋白磷酸酶2A调控Th17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蛋白磷酸酶2A调控T细胞亚群分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HAART治疗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差异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第二部分 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血浆细胞因子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第三部分 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滋病免疫激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基本情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基于Toll样受体信号介导炎症反应探讨温针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抗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温针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炎症状态的调控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温针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温针灸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发挥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图1 Toll样受体家族及其信号传导通路 |
附图2 Toll受体信号通路影响血压机制 |
附图3 动物实验技术路线图 |
附图4 qPCR实验过程中部分扩增曲线 |
附图 5qPCR实验过程中部分熔解曲线 |
综述 |
综述一 TLRs通路各层级在高血压病及免疫功能调节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
综述二 针灸调节血压及免疫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三 高血压病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输血对围术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1.3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 |
1.2.2 两组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变化 |
1.2.3 两组患者围术期IAP数量变化 |
1.2.4 IL-6、s IL-2R变化 |
1.3 讨论 |
1.3.1 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
1.3.2 NK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
1.3.3 输血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输血相关的主要免疫反应研究进展 |
2.1 输血相关知识 |
2.2 免疫学相关知识 |
2.3 溶血性输血反应 |
2.3.1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
2.3.2 迟发性溶血输血反应 |
2.4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2.4.1 输血后发热性反应 |
2.4.2 输血后变态反应 |
2.4.3 输血相关性免疫调节(TRIM) |
2.5 血液储备引发的输血反应 |
2.6 肿瘤免疫学相关知识 |
2.6.1 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
2.6.2 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
2.6.3 肿瘤的免疫逃逸 |
2.7 异体输血与肿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脾虚证内涵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 |
一、前言 |
二、脾虚证的中医概念形成源流 |
三、脾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
四、总结与展望 |
五、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转录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一、前言 |
二、转录组学及其检测技术概况 |
三、转录组学与中医证候 |
四、总结与展望 |
五、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研究及CERNA网络调控的构建 |
一、背景与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研究及CERNA网络调控的构建 |
一、背景与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结语和展望 |
一、脾虚证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三、对中医学现代化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重症脑梗死肠道粘膜损伤与外周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道菌群对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调节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活性单体解析和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模型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血病概述 |
1.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1.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1.3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
1.1.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1.1.5 AML和 CML中的白血病干细胞 |
1.2 免疫细胞概述 |
1.2.1 T淋巴细胞概述 |
1.2.2 B淋巴细胞概述 |
1.2.3 自然杀伤细胞概述 |
1.2.4 NKT细胞概述 |
1.2.5 树突状细胞概述 |
1.3 中药与免疫概述 |
1.4 补肾回阳方的介绍 |
1.5 肾虚型小鼠模型概述 |
1.6 新型小分子介绍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细胞 |
2.1.3 试剂和化学药品 |
2.1.4 实验仪器 |
2.1.5 相关实验试剂的配制 |
2.1.5.1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 |
2.1.5.2 ACK裂红液的配制 |
2.1.5.3 补肾回阳方的熬制与药液浓缩 |
2.1.5.4 细胞因子的配制与储存 |
2.1.5.5 其他化学试剂的配制 |
2.1.6 中药标准品配制 |
2.1.7 细胞完全培养基的配制 |
2.2 实验技术路线 |
2.3 动物实验 |
2.3.1 小鼠肾阳虚模型的建立 |
2.3.2 小鼠体征变化的记录 |
2.3.3 小鼠外周血的采集 |
2.3.4 小鼠外周血血常规的测定 |
2.3.5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检测 |
2.3.6 补肾回阳方给药 |
2.3.7 补肾回阳方治疗后样本的采集与检测 |
2.3.7.1 摘眼球采血 |
2.3.7.2 血细胞分析 |
2.3.7.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
2.3.7.4 心脏采血 |
2.3.7.5 脾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制备 |
2.3.7.6 脾细胞和骨髓细胞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2.3.8 DC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 |
2.3.8.1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
2.3.8.2 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 |
2.3.8.3 DC细胞的流式鉴定 |
2.4 补肾回阳方物质分析 |
2.4.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2.4.2 质谱条件 |
2.5 新型小分子抗白细胞细胞的筛选 |
2.5.1 白血病细胞细胞系复苏 |
2.5.2 小分子的作用浓度 |
2.6 数据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肾阳虚模型小鼠的鉴定 |
3.1.1 造模后小鼠形态的变化 |
3.1.2 外周血血常规的变化 |
3.1.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
3.1.4 结论 |
3.2 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模型的影响 |
3.2.1 补肾回阳方灌胃后小鼠体重的变化 |
3.2.2 补肾回阳方对小鼠外周血血象的影响 |
3.2.3 补肾回阳方对小鼠CD3~+细胞占比的影响 |
3.2.4 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CD3-NK1.1~+细胞占比的影响 |
3.2.5 补肾回阳方对小鼠CD3+NK1.1+细胞占比的影响 |
3.2.6 补肾回阳方治疗后DC细胞的数量变化 |
3.2.7 结论 |
3.3 补肾回阳方的高效液相色谱实验结果 |
3.3.1 补肾回阳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3.3.2 补肾回阳方与标准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对比。 |
3.4 补肾回阳方液质色谱联用仪分析 |
3.4.1 淫羊藿成分分析 |
3.4.2 炙甘草成分分析 |
3.4.3 干姜成分分析 |
3.4.4 肉桂成分分析 |
3.4.5 结论 |
3.5 抗白血病细胞小分子的筛选 |
3.5.1 小分子对32D细胞48小时抑制率检测 |
3.5.2 小分子对KG-1细胞48小时抑制率检测 |
3.5.3 小分子对THP-1细胞48小时抑制率检测 |
3.5.4 小分子对Jurkat细胞48 小时抑制率检测。 |
3.5.5 结论 |
第四章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食蟹猴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及致瘤、促瘤性评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脐带捐赠者入组标准 |
2. 材料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UCMSCs的分离及鉴定 |
2. UCMSCs的致瘤、促瘤性评估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食蟹猴EAE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入组标准 |
2. 材料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食蟹猴EAE模型的建立 |
2. 食蟹猴EAE模型的影像学评估 |
3. 食蟹猴EAE模型的病理学评估 |
4. 食蟹猴EAE模型外周免疫细胞的变化 |
5. 食蟹猴EAE模型外周炎症因子的变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UCMSCs治疗食蟹猴EAE模型的评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入组标准 |
2. 材料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UCMSCs治疗疗效的评估 |
2. UCMSCs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 |
3. UCMSCs治疗后免疫细胞的改变 |
4. UCMSCs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改变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UCMSCs-Exo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结果 |
1. UCMSCs-exo的分离鉴定 |
2. UCMSCs-exo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LPS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
4. UCMSCs-Exo对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神经系肿瘤患者外周血中IL-6的表达及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T细胞亚群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及其对CD19 CAR-T细胞治疗疗效的影响[D]. 潘莹.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D]. 马蓉艳. 兰州大学, 2020(04)
- [3]蛋白磷酸酶2A调控Th17分化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初步研究[D]. 张益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HAART治疗SIVmac239感染恒河猴免疫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研究[D]. 田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基于Toll样受体信号介导炎症反应探讨温针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抗炎机制[D]. 金圣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输血对围术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D]. 林翠.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D]. 桑小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重症脑梗死肠道粘膜损伤与外周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性研究[D]. 喻文秀.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活性单体解析和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模型筛选[D]. 李增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食蟹猴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师节.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