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锐[1](2021)在《大温差地区半刚性基层隆起病害机理及处治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刚性基层道路在大温差地区独特的气候赋存条件下诱发横向带状隆起病害,此病害致病机理异于其他地区,具有地域特殊性,是大温差地区道路亟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此,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病害实体现场调研,基于病害实体特征、道路赋存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以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导热系数、膨胀系数为研究指标,设计室内试验研究半刚性基层材料在不同温度梯度作用下材料热物性参数的演变规律,建立考虑温度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材料导热系数的预测模型,利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半刚性基层道路在大温差的特殊环境赋存条件下,道路结构的时空演化规律,揭示道路宏观尺度上热、力参数的时温效应特性,依据道路内部时温特性对隆起路段进行定性分析,针对致病机理提出工程处治措施并验证其可行性。研究结论如下:(1)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病害频发区热日数增加,半刚性基层材料在热胀累积效应优于冷缩累积效应,引发隆起病害;另一方面在大温差温度循环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材料随之发生胀-缩变形循环,造成材料的疲劳劣化,加速了道路隆起病害的发展进程。(2)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粗骨料体积分数、水泥剂量、温度具有显着影响关系,与养护龄期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显着。基于Kook-Han Kim导热系数模型构建的预测模型更适用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导热系数预测。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膨胀系数与温度梯度、水泥剂量、骨架类型有较为明显的显着性关系。在初始温度不同,温差相同的温度区间进行材料的膨胀系数测定,高初始温度条件下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膨胀系数随之增大,表明在道路铺筑阶段,高温沥青混合料面热源作用于水泥稳定碎石,产生材料性能演变,构成半刚性基层“先天性损伤”,是道路横向带状隆起病害的主要诱因之一。(3)在现场调查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基层设置胀缝、布设传力杆两种工程处治措施,使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道路的隆起发生临界区基层设置胀缝可以有效释放温度应力,减小道路的隆起高度。胀缝填充材料的空心结构类型、材料类型、尺寸等参数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病害防治效果。基层布设传力杆可将隆起发生临界区积聚的挤压应力向非隆起区传递,有效减缓挤压应力沿道路纵向的积聚。以上工程防治措施从数值仿真角度对大温差地区的道路横向带状隆起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设置胀缝方法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对横向带状隆起病害的处治具有实用性和普适性。
连尚承[2](2021)在《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后期强度高、稳定性性好的特点,是我国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之一,但是其早期强度较低,用作路面维修养护材料时不能快速开放交通。硫铝酸盐水泥(SAC)的早期强度较高,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具有抗渗、抗冻、耐腐蚀、碱度低等特点,已被成功用于道路快速施工、路面抢修等。为此,本文以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并与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劈裂拉伸强度(STS)以及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为工程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根据泰波理论在规范推荐范围内确定碎石的级配,并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碎石的分形维数,然后确定了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最后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击实试验确定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着所用无机结合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最佳含水率随之升高;当无机结合料的掺量相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随着碎石中粗集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最大干密度随着粗集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2)将不同配合比和级配的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样分别养护1天、4天、7天、28天、90天,然后对不同龄期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T),探讨了养护龄期、水泥种类、水泥掺量、无机结合料的掺量、碎石级配对混合料UCS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UCS也随之增加,石灰以及粉煤灰对材料的后期强度影响显着,硫铝酸盐水泥则对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提升明显,且后期的UCS没有明显的降低,可以满足基层材料UCS的要求,达到快速开放交通的目的。(3)将不同配合比和级配的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石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别养护1天、4天、7天、28天、90天,然后对不同龄期的试样进行劈裂拉伸强度试验(STT),探讨了养护时间、水泥种类、水泥掺量、无机结合料掺量、碎石级配对混合料劈裂强度(STS)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能够提高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早期的STS,随着水泥掺量和养护时间的增加,混合料的STS也随着增加,石灰粉煤灰对材料后期的STS提升起重要作用。(4)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养护28天时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冻融循环五次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BDR)为指标,考察了水泥掺量、碎石级配、水泥种类,无机结合料的掺量对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和无机结合料掺量是影响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BDR的主要因素,相对来说水泥种类和碎石级配对BDR的影响较小,硫铝酸盐水泥类稳定碎石混合料相比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类稳定碎石混合料,其抗冻性能更好。可知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比石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更高,且后期强度没有明显降低,冻融性能良好,是一种良好的路面基层材料。用于道路的快速施工和维修养护时,可以达到较早开放交通的目的。
甘学超[3](2020)在《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半刚性基层以板体性好、承载能力强、较好的经济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承重层,目前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一般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主。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实际公路工程项目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早期受到干燥收缩易产生干缩裂缝、通车后期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易形成温缩裂缝等。本文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为目的,延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使用年限,减少后期路面维修成本。从级配细观骨架结构特征出发,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级配的骨架结构效应并提出级配评价方法,优化级配组成,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补足水泥剂量使用过多而降低抗裂性的短板,同时通过不同成型方式、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等室内试验验证级配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铺筑试验段,采用本文推荐级配,并对比不同搅拌方式下的基层混合料摊铺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在级配优化方面,本文建立了三种典型级配的离散元模型,在不同宽度加载板的情况下,采用循环加载的方式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监测追踪混合料内部接触应力、力链分布、应力传递图等监测项目,分析了加载过程中三种级配细观结构力学响应规律。提出了应力传递率、主骨架应力分布率等骨架结构优良性评价标准。结果表明:GK骨架空隙级配与GM骨架密实级配的骨架结构效应优于XF悬浮密实级配。(2)级配设计采用了粗细集料分开设计方法,粗集料分级掺配、细集料i法级配设计,确定了分级掺配振实试验所得ZD-1的级配组与其他13组不同掺配比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并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对不同级配进行了骨架结构评价,推荐了四组级配JS-5、7、9、ZD-1可以作为具有优良骨架结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3)在室内试验方面,通过不同击实方式试验、不同成型方式的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和收缩性能试验对比。试验表明:重型击实造成的颗粒级配变化比振动击实级配变化程度高,是振动击实破碎程度2.4倍;振动成型试件在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试验结果是静压成型的1.14倍、1.53倍;相比静压成型,振动成型干缩应变降低了8%,且在试验监测的前7d,采用振动成型方式的试件平均干缩系数降低18.5%,说明了振动成型方式在早期可以有效减少混合料的干燥收缩。(4)以不同水泥剂量、级配、龄期作为研究要素,通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室内试验,综合分析了力学性能与收缩性能随着水泥剂量和龄期的增长变化规律。并采用抗裂性评价方法对不同级配组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了设计级配在各个性能方面均优于规范级配。(5)依托实体工程修筑了试验段,对比振动搅拌与静力搅拌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效果。通过现场取芯强度试验、水泥剂量检测以及裂缝观测等手段,得出振动搅拌技术优于静力搅拌技术,并验证了本文级配设计方法所得的相关结论。
马燕[4](2020)在《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的成型、性能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基层中水泥稳定类的半刚性基层居多。而半刚性基层混合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裂缝问题依然存在。且在甘肃省气候干燥、多风砂、昼夜温差大等条件下,使得道路基层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防止和减少干燥收缩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是水泥稳定类基层的主要研究方向。本研究以营双高速公路试验路段为项目依托,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的阐述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的设计方法,深化研究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和体积收缩性能,并通过试验段来验证室内研究成果。本论文从数学模型计算和室内试验着手,确定了振动成型的参数范围,即静面压力值为140KPa;振幅为1.4mm;频率为35Hz;振动成型时间为2min。基于此,提出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方案。同时,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间接劈裂强度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关键筛孔4.75mm的通过率、水泥剂量、集料类别等诸多因素对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关键筛孔4.75mm的通过率控制在30%以内,对应的力学性能最好;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适宜水泥剂量为4%;通过对石灰岩与玄武岩作为基层集料性能相比,发现石灰岩集料对应的力学强度较差,但更有利于基层混合料的压实,故此选用石灰岩集料;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传统型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相比,其干燥收缩系数降低了30%;温度收缩系数降低了10%,表明采用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后,其收缩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营双高速公路基层中,铺筑完成了试验段。营双高速公路2012年11月份前铺筑的基层共计46.6 km,在基层表面覆盖土工布进行养护并过冬。2012年—2013年冬季,营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最低温度为-9—-19℃。2013年3月,营双项目办组织各参建单位完成对已铺筑的46.6 k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质量回头看活动,进行裂缝调查,没有发现贯通的大面积的干缩裂缝。这表明振动法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基本上解决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的问题。
姚鑫航[5](2020)在《基于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路面抗反射裂缝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公路建设中,一直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作为道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而伴随路面结构类型和道路铺筑技术的发展,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暴露出了易产生反射裂缝、抗水损能力差、耐久性低等难以忽视的缺点。所以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研究开始被关注,柔性基层能够吸收和消减半刚性基层裂缝尖端应力和应变,从而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并切实提高道路的整体寿命。但由于级配碎石基层较低的模量、容易产生永久变形以及工艺要求较高的特点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沥青材料作为柔性基层的全厚式沥青路面由于造价较高,工程实际中也难以接受,导致常用的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并未得到普及应用。SRX(Solution Road Soilfix)聚合物是最近几年中国际筑路工程开始推广使用的一种有别于沥青材料的新型高分子树脂聚合物。SRX聚合物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均匀掺加到碎石土混合材料中,然后经压实和干燥养生,在构成道路结构层的土石固体颗粒表面形成稳定有机粘膜,成为强度高且韧性大的柔性结构层。本文针对豫东地区的地质条件,采用开封地区的砂石材料,通过系列试验探索了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的适用条件与技术特点,基于室内CBR试验进行SRX聚合物稳定碎石的级配组成设计,根据强度提升率和性价比确定SRX聚合物稳定碎石的合理SRX掺量为0.5%。通过试验分析了成型方法养生条件、养生时间等诸多因素对SRX聚合物稳定碎石整体强度的影响。从强度特性、收缩特性、抗疲劳特性、水稳定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表明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柔性基层具备抗反射裂缝性能的同时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最后依据新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提出了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并与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实际应用的经济性。
石志勇[6](2020)在《西非塞内加尔地区半刚性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红土粒料广泛分布于西非国家塞内加尔,是当地典型的筑路材料,然而中国企业在当地开展援建项目时面临与当地路面设计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和对红土粒料路用性能缺乏足够了解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室内试验等技术手段,对以红土粒料为代表性的半刚性材料的工程特性和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宏观和微观试验手段,确定了天然红土粒料的表观形态特征、粒径分布范围、主要组成矿物和化学元素、液塑限指数、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和CBR值等基本参数,开展了掺入天然砂后的红土粒料力学试验,确定了低剂量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结果表明:天然红土粒料的基本工程特性具有显着的地域差异,掺入天然砂不一定能提高天然红土粒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增加水泥剂量不一定能降低最佳含水率,增加最大干密度。其次,基于室内抗压、抗拉强度和干缩试验,探求了不同因素对水泥稳定红土粒料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养生方法对材料设计方法产生的差异性,对比了不同荷载模式下强度指标的差异性,建立了不同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验证了直接拉伸强度模量曲线的适用性,考虑当地气候特点获取了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干缩系数。结果表明:强度与养生龄期呈现对数增长曲线关系,一般在90d之后趋于稳定,中法不同的养生方式会造成半刚性材料的水泥剂量的差异,抗压强度和直接拉伸强度试验受力状态更清晰,不同强度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直接拉伸强度模量设计曲线确定水泥稳定红土粒料材料的CDF结构层厚度时存在矛盾,MK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干缩系数一般低于水泥土高于水泥稳定碎石。最后,基于抗压回弹动态模量试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水泥稳定红土粒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规律,揭示了MK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动态力学特性,并构建了基于应力和频率的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动态模量依赖模型。结果表明:应力水平和加载频率增大,动态模量呈现S曲线增长趋势,相位角则减小,养生龄期增加,动态模量呈现对数曲线增长趋势,相位角则减小。水泥剂量增大,动态模量增大,相位角反之,其中应力水平的影响程度显着大于加载频率。在低频、高频以及低应力和高应力条件下,水泥稳定红土粒料接近线弹性体。基于应力和频率的动态模量依赖模型可靠度高,可更加全面科学的表征MK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动态模量演变规律,较好的描述半刚性材料的非线性力学响应特性,可为路面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提供参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以红土粒料类材料为主要填料的路面工程提供一定的数据与理论依据。
付彬鸿[7](2020)在《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在路面基层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刚性基层是我国公路最常使用的结构形式,其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以及综合稳定类。但由于材料耗费巨大,使得发展经济的同时,产生了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电解锰渣由于其活性低,导致对它的应用较少,这也直接导致电解锰渣的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水资源污染。本文通过对比未处理电解锰渣和经处理电解锰渣,对锰渣取代部分集料和锰渣取代部分水泥在路面基层中的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重庆市城口县电解锰渣的研究分析,发现其含有SiO2、Al2O3、Fe2O3和CaO等具有一定潜在活性的物质,且经处理锰渣活性高于未处理锰渣。2、当锰渣取代部分集料时,锰渣最佳掺量为12%,同时可取代12%的集料;当锰渣取代部分水泥时,胶结料与矿质集料间的最优比例为20:80,锰渣最佳掺量为16%,同时在达到相同强度等级时,锰渣可取代水泥剂量约1%。3、当锰渣取代部分集料时,水泥:经处理锰渣:碎石配合比为4:12:88的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后期强度增长率最大,在收缩、水稳定性以及抗冻性上表现较好;当锰渣取代部分水泥时,水泥:经处理锰渣:碎石配合比为4:16:80的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后期强度增长率最大,其抗压回弹模量、水稳定性、抗冻性均较高,但在收缩性能上表现欠佳。4、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综合路用性能最佳的配合比:水泥:经处理锰渣:碎石为4:16:80的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且锰渣取代部分水泥的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较锰渣取代部分集料好。5、锰渣在混合料水化早期起填充作用,随着水化的进行,锰渣会与水泥中的水化产物发生二次水化,生成低碱性水化硅酸钙,同时二次水化的进行,会不断消耗水泥水化产物中的Ca(OH)2,这促使水泥进一步水化,其宏观表现为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后期强度的增加,正是由于大量水化硅酸钙的生成,导致混合料结构愈来愈密实,从而为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提供了后期强度的保证。
邹启东[8](2020)在《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将道路大中修产生的旧水泥稳定碎石铣刨后重新利用,既可以解决废弃材料的处理问题,又能减少道路工程对天然砂石材料的消耗。然而如何有效的利用铣刨料,使路面基层废旧材料资源化利用实现最大价值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掺加玄武岩纤维的方式来改善水泥稳定铣刨料的路用性能,通过原材料性质试验、影响因素的研究、混合料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抗冻性能试验,对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进行系统的研究,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在道路基层的应用提供参考。首先,分别对铣刨粗、细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结论表明:与天然集料相比,铣刨粗集料的吸水率、压碎值和针片状颗粒含量偏高,表观密度降低。铣刨细集料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升高,表观密度和砂当量有所降低。通过SEM电镜扫描和EDS分析铣刨料表面特征与成分可知,铣刨料表面存在的微裂缝、微孔隙和相当数量的硬化水泥砂浆是引起铣刨料技术指标降低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铣刨料的配合比,以7d抗压强度和7d干缩系数为评价指标,以0.6‰、0.8‰、1.0‰的纤维掺量,12 mm、18 mm、25 mm的纤维长度,铣刨细集料+天然粗集料、铣刨粗集料+天然细集料、全铣刨料的铣刨料掺配方式为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的纤维掺量、长度和铣刨料掺配方式的影响次序和最佳掺配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铣刨料掺配方式对混合料7d抗压强度和7d干缩系数的影响效果均最为显着,纤维掺量的影响效果大于纤维长度;当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8‰、纤维长度为18 mm、铣刨料掺配方式为铣刨细集料+天然粗集料时,混合料的7d抗压强度最大、7d干缩系数最小。然后,在选定的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再分别对不同试验龄期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水泥稳定铣刨料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干缩试验、温缩试验和冻融试验,测试其路用性能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铣刨料的掺加使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有所上升,其中7d抗压强度、28d劈裂强度和7d抗压回弹模量提高最明显,分别高达45%、10.3%和29.7%;抗裂性和抗冻性能均有所下降,干缩、温缩系数分别增加了16.5%和22.7%;冻融后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增加了37.5%;而随着玄武岩纤维的掺加对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对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不明显,但干缩、温缩系数分别降低了11%和21%,冻融后的强度损失率减少62.2%;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对比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其中90d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分别高出普通水泥稳定碎石0.19MPa、0.12MPa和158.22MPa,在抗裂和抗冻性能方面接近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其中90d干缩系数、90d温缩系数和5次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仅仅比普通水泥稳定碎石高0.05%、0.03%和3.3%。综合各项试验结果可知:用铣刨细集料替代天然细集料的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并没有下降,抗压强度满足高等级公路基层的使用要求,但抗裂和抗冻性能均有所下降,在严寒地区,应考虑铣刨料的使用引起的强度损失;将长度为18mm、体积掺量0.8‰的玄武岩纤维掺入不仅能够解决铣刨料掺加带来抗裂和抗冻性能下降的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对比新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和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发现新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的力学性能不低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在抗裂和抗冻性能方面接近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最后,利用微观扫描电镜对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粘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纤维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混合料的内部,填充水泥稳定铣刨料内部的微孔隙和微裂缝,纤维乱象分布与混合料内部的裂缝中,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延伸。
甄珍[9](2020)在《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炉渣稳定碎石基层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焚烧垃圾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炉渣(MSWI-BA),即焚烧垃圾发电技术处理城市垃圾后的产物。炉渣不仅产量大,且属于一般废弃物,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炉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研究了炉渣替代天然集料掺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改善基层抗裂性能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炉渣的基本材料性能、化学成分以及微观形态,采用不同粒径、不同掺量的炉渣制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件,研究基层试件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此外文章基于国内学者提出的抗裂性能评价指标,综合考虑设计提出抗裂评价指标系数Ac。得出以下结论:(1)炉渣表面粗糙不平且多孔,具有密度小、强度低、含水率和吸水率高的特性,通过SEM-EDS分析知炉渣属于CaO-SiO2-Al2O3-Fe2O3体系,表明炉渣存在一定火山灰活性和胶凝活性。(2)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设计,水泥剂量取4%,各档集料质量配合比为 19.0-31.5mm:9.5-19.0mm:4.75-9.5mm:2.36-4.75mm:0-2.36mm=23:26:19:12:20,炉渣分 A 档(0-2.36mm)、B 档(2.36-4.75mm)以及 C 档(4.75-9.5mm),且每档按照0%、30%、50%的质量比替代石灰岩碎石集料掺入基层混合料。(3)力学性能试验表明,用炉渣替代天然石灰岩碎石集料掺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虽然会降低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且炉渣添加量越多对基层强度的影响越大,但均满足规范要求。回归曲线分析表明炉渣与水泥以及集料的生成物可促进基层强度快速增长,炉渣添加量越多,基层的力学强度增长速率越快。(4)干缩试验表明掺加炉渣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基层的干缩应变,且可降低基层对水的敏感性;温缩试验表明掺加炉渣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基层的温缩应变,且可减缓基层在不同温度下因固相收缩和液相收缩的变形程度。(5)文章根据已有评价指标推导提出了收缩抗裂比较指数βd、βt和抗裂评价指标系数Ac。比较指数值越小代表基层收缩性能越好,综合评价指标系数数值越大代表基层征集抗裂性能较好。综合收缩抗裂比较指数和抗裂评价指标系数Ac推荐最佳掺量配合比:炉渣掺量为50%,粒径为0-2.36mm或4.75-9.5mm。综上所述,适当掺加炉渣可有效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收缩性能以及提高基层的抗裂性能。
仉健[10](2020)在《固化剂改良铁尾矿路用耐久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尾矿是一种存储量巨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铁尾矿产生量逐年增加。铁尾矿的大量堆积给环境、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消耗铁尾矿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若能将铁尾矿应用于公路工程中,将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的路用耐久性能,为改良铁尾矿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通过干湿循环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耐干湿循环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建立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干湿循环作用下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及大小次序。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抗冻融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建立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及大小次序。通过干缩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干缩性能,以及固化剂掺量和压实度对干缩性能的影响;进行温缩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温缩性能,以及固化剂掺量和压实度对温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两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的强度经过5次循环后衰减明显变慢,9次循环后趋于稳定,此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强度分别衰减了18.2%、15.7%;养护龄期、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对强度均有显着的提升效果,养护前期(014d)强度提升迅速,随后增长幅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耐干湿循环能力优于水泥改良铁尾矿,但其强度低于水泥改良铁尾矿。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两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经历6次循环后强度逐渐趋于稳定,残留强度比均在80%左右,土凝岩残留强度比略高于水泥;增加固化剂掺量或提升压实度对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强度有更明显的提升效果;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冻融循环次数均对水泥或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强度有显着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冻融循环次数。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干缩应变及干缩系数在9d内呈线性趋势增长,9d后增长变缓并逐渐稳定,失水率在7d左右基本稳定,干缩应变及失水主要发生在前期,施工中应注意前期养护;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温缩应变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线性趋势增长,温缩系数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在100℃时,温缩系数达到极小值点;固化剂掺量的增加降低了材料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压实度的增加提升了材料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相比水泥改良铁尾矿,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具有更好的干缩特性和温缩特性。
二、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温差地区半刚性基层隆起病害机理及处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路基材料服役性能演化机制 |
1.2.2 道路隆起病害致病机理 |
1.2.3 道路基层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研究 |
1.2.4 道路结构热-力学模型 |
1.2.5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大温差地区典型隆起病害调查分析 |
2.1 典型道路隆起病害实体特征调查 |
2.2 道路沿线区域土壤盐分及气候环境分析 |
2.2.1 道路结构盐分成分分析 |
2.2.2 气候环境特性调查 |
2.3 小结 |
第三章 半刚性基层材料导热系数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仪器及材料检验 |
3.2.1 试验仪器 |
3.2.2 试验材料检验 |
3.3 半刚性基层材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案 |
3.3.1 配合比设计 |
3.3.2 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 |
3.3.3 试件制作 |
3.4 导热系数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养生龄期对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2 粗骨料体积分数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3 水泥剂量及细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4 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5 半刚性基层材料导热系数预测模型 |
3.5.1 粗骨料体积分数 |
3.5.2 水泥剂量 |
3.5.3 温度 |
3.5.4 导热系数预测模型 |
3.5.5 模型验证 |
小结 |
第四章 半刚性基层材料膨胀系数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级配设计 |
4.2.2 试件制作 |
4.2.3 应变片法 |
4.2.4 非接触式方法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养生龄期对材料膨胀系数的影响 |
4.3.2 温度梯度对材料膨胀系数的影响 |
4.3.3 水泥剂量对材料膨胀系数的影响 |
4.3.4 骨架类型对材料膨胀系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横向带状隆起病害防治措施研究 |
5.1 引言 |
5.2 道路结构仿真模型建立 |
5.2.1 外部温度梯度模型 |
5.2.2 模型尺寸及材料 |
5.2.3 考虑温度场作用的塑性损伤模型 |
5.2.4 模型网格划分 |
5.2.5 模型边界条件 |
5.2.6 层间粘结条件 |
5.2.7 热分析 |
5.3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5.3.1 模型精度验证 |
5.3.2 温度时间变化 |
5.3.3 胀缝作用分析 |
5.3.4 胀缝填充材料参数设置 |
5.3.5 传力杆作用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成果 |
(2)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试验介绍及强度形成机理 |
2.1 原材料性质 |
2.1.1 水泥的性质 |
2.1.2 石灰的性质 |
2.1.3 碎石的性质 |
2.1.4 粉煤灰的性质 |
2.2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 |
2.2.1 无机结合料与碎石比例的确定 |
2.2.2 石灰粉煤灰比例的确定 |
2.2.3 碎石级配的确定 |
2.2.4 水泥掺量的确定 |
2.3 试验介绍 |
2.3.1 击实试验介绍 |
2.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3 劈裂拉伸强度试验 |
2.3.4 冻融试验 |
2.4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
2.5 强度形成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UCS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方案设计 |
3.1.2 试样的制备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养护龄期与UCS的关系 |
3.2.2 水泥掺量与UCS的关系 |
3.2.3 不同水泥类型与UCS的关系 |
3.2.4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UCS随养护龄期的增长模型 |
3.2.5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UCS的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STS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养护龄期与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2 水泥掺量与综合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3 水泥类型与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4 STS随养护龄期增长的模型 |
4.3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摩尔-库伦破坏包络线探讨 |
4.3.1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STS与 UCS之间的关系 |
4.3.2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摩尔-库伦破坏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 |
5.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5.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直观性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3.3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离散元的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细观结构稳定性评价 |
2.1 离散元原理 |
2.1.1 离散元基本原理 |
2.2 离散元在道路中的应用 |
2.3 离散元模型建立 |
2.3.1 离散元建模 |
2.3.2 离散元主要参数选择 |
2.4 骨架结构稳定性分析 |
2.4.1 变形循环加载对混合料内部力学响应变化规律 |
2.4.2 不同级配的应力传递图 |
2.4.3 不同级配的应力传递分析 |
2.4.4 不同级配的有效传递分布区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
3.1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 |
3.1.1 级配理论 |
3.1.2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级掺配设计方法 |
3.2 骨架结构优良性比选 |
3.2.1 级配设计组的应力传递率与主骨架应力分布率比选 |
3.3 抗裂性稳定骨架结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设计 |
3.3.1 原材料 |
3.3.2 水泥剂量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振动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振动成型原理 |
4.1.1 成型设备以及力学模型 |
4.1.2 振动成型参数确定 |
4.2 不同成型方式对混合料的影响 |
4.2.1 试验方案 |
4.2.2 不同击实方式的级配衰变规律 |
4.2.3 不同成型方式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的影响 |
4.3 不同成型方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成型方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成型方式对收缩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
5.1 试验方法 |
5.1.1 试验方案 |
5.1.2 室内试验方法 |
5.2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 |
5.2.1 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
5.2.2 间接抗拉强度特性研究 |
5.2.3 抗压回弹模量特性研究 |
5.3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性能研究 |
5.3.1 干缩试验 |
5.3.2 温缩试验 |
5.4 抗裂性评价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程应用 |
6.1 振动搅拌技术原理及优势 |
6.1.1 振动搅拌原理 |
6.2 依托工程 |
6.2.1 试验段铺筑 |
6.2.2 基层配合比设计 |
6.2.3 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 |
6.3 试验段铺筑检验 |
6.3.1 摊铺效果 |
6.3.2 取芯情况 |
6.3.3 试验段裂缝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的成型、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2.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
2.2.3 干燥收缩性能试验 |
2.2.4 温度收缩性能试验 |
第三章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成型方法研究 |
3.1 振动成型压实机机械的数学模型 |
3.2 振动成型压实机的结构 |
3.3 振动成型压实机参数参考范围 |
3.4 振动成型时间范围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裂嵌挤型水稳碎石力学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
4.1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细料含量对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 |
4.1.2 水泥剂量对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 |
4.1.3 集料类型对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研究 |
4.2.1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干燥收缩性能 |
4.2.2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温度收缩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在营双高速公路基层的应用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试验路配合比设计 |
5.3 施工工艺 |
5.4 试验路的观测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路面抗反射裂缝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半刚性基层抗裂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聚合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应用现况调查 |
2.1 开封市交通概况 |
2.2 公路路面结构 |
2.3 路况调查 |
2.4 开封市区域地质及材料调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RX聚合物原材料性能分析 |
3.1 SRX聚合物强度形成机理 |
3.2 SRX聚合物材料及其稳定基层的主要特点 |
3.3 SRX聚合物的性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4.1 原材料级配选择 |
4.2 成型方法确定 |
4.3 SRX聚合物掺量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养生规律分析 |
5.1 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含水率与养生时间的关系 |
5.2 SRX聚合物稳定碎石含水率与强度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SRX聚合物稳定碎石技术性能分析 |
6.1 强度特性分析 |
6.2 收缩特性分析 |
6.2.1 干缩特性分析 |
6.2.2 温缩特性分析 |
6.3 抗疲劳特性试验分析 |
6.4 抗水损特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典型路面结构的确定与设计计算 |
7.1 设计参数确定 |
7.1.1 动态模量 |
7.1.2 静态模量 |
7.2 典型结构组合方案 |
7.3 结构计算与比较分析 |
7.3.1 结构计算 |
7.3.2 经济成本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非塞内加尔地区半刚性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土粒料的基本性质及处治技术 |
1.2.2 半刚性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 |
1.2.3 半刚性材料的收缩性能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天然红土粒料的基本性能 |
2.1 形态特征 |
2.2 级配特征 |
2.3 矿物组成 |
2.4 化学成分 |
2.5 界限含水率 |
2.6 力学性能 |
2.6.1 击实试验 |
2.6.2 CBR试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材料组成设计 |
3.1 水泥剂量的选择 |
3.2 原材料 |
3.3 击实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强度指标与干缩性能 |
4.1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抗压强度试验 |
4.1.1 试件成型及养生 |
4.1.2 抗压强度试验与结果分析 |
4.2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
4.2.1 劈裂强度试验与结果分析 |
4.2.2 弯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直接拉伸强度与模量试验 |
4.3.1 试验准备 |
4.3.2 试验步骤 |
4.3.3 结果分析 |
4.3.4 直接拉伸强度与模量关系曲线的验证 |
4.4 不同荷载模式下强度试验的差异性与关联性分析 |
4.4.1 不同荷载模式下强度的差异性 |
4.4.2 不同荷载模式下强度的关联性 |
4.5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干缩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的动态力学特性 |
5.1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抗压动态模量试验 |
5.1.1 试验方法选择 |
5.1.2 试验方案设计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1 应力水平的影响 |
5.2.2 加载频率的影响 |
5.2.3 养生龄期的影响 |
5.2.4 水泥剂量的影响 |
5.3 水泥稳定红土粒料动态模量依赖模型的构建 |
5.3.1 基于S型曲线的动态模量依赖模型 |
5.3.2 基于S型曲面的动态模量依赖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 发表的论文 |
2 申请的专利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A 天然红土粒料筛分结果 |
(7)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在路面基层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解锰渣综合利用现状 |
1.2.2 半刚性路面基层材料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及性能 |
2.1 电解锰渣 |
2.1.1 未处理电解锰渣 |
2.1.2 经处理电解锰渣 |
2.2 水泥 |
2.3 集料 |
2.4 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料级配选择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集料级配选择 |
3.1.1 级配理论 |
3.1.2 集料级配的选择 |
3.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配合比设计方法 |
3.2.2 锰渣取代部分集料 |
3.2.3 锰渣取代部分水泥 |
3.3 配合比验证 |
3.3.1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 |
3.3.2 试件成型及养护 |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混合料配合比的选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
4.1 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 |
4.1.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2 劈裂强度 |
4.2 抗压回弹模量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干燥收缩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温度收缩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水稳定性 |
4.5.1 试验方法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抗冻性 |
4.6.1 试验方法 |
4.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路用性能评价及微观结构分析 |
5.1 灰色系统理论原理及计算方法 |
5.1.1 灰色系统理论原理 |
5.1.2 灰色系统关联分析计算方法 |
5.2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基层灰色关联分析计算 |
5.2.1 评价指标及权重 |
5.2.2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 |
5.2.3 结果分析 |
5.3 水泥-锰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质 |
2.1 铣刨料 |
2.1.1 铣刨料外观形貌及评价 |
2.1.2 铣刨料的级配组成 |
2.1.3 铣刨粗集料物理力学性能评价 |
2.1.4 铣刨细集料物理力学性能评价 |
2.1.5 铣刨料微观特征及评价 |
2.2 玄武岩纤维 |
2.3 水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混合料级配和水泥用量的确定 |
3.1.2 试验设计 |
3.2 试件制备 |
3.2.1 击实试验 |
3.2.2 试件制备方法 |
3.2.3 试件制备过程 |
3.3 试验方法 |
3.3.1 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2 7d干缩性能试验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正交试验结果 |
3.4.2 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
3.4.3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4.1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1.1 抗压强度试验 |
4.1.2 劈裂试验 |
4.1.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4.2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
4.2.1 干缩性能试验 |
4.2.2 温缩性能试验 |
4.3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
4.3.1 冻融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铣刨料改善机理分析 |
5.1 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微观结构分析 |
5.2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铣刨料力学性能增强机理 |
5.3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铣刨料抗裂性能改善机理 |
5.4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铣刨料抗冻性能改善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炉渣稳定碎石基层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关于半刚性基层裂缝的研究现状 |
1.3.1 干缩裂缝研究现状 |
1.3.2 温缩裂缝研究现状 |
1.3.3 半刚性基层抗裂措施研究现状 |
1.4 炉渣应用于半刚性基层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炉渣基本性质研究 |
2.1 炉渣组成 |
2.2 炉渣粒径分布 |
2.3 炉渣工程特性 |
2.4 炉渣的化学成分及微观形态表征 |
2.4.1 SEM-EDS试验方法 |
2.4.2 炉渣矿物组成 |
2.4.3 炉渣微观形态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炉渣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
3.1 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1 半刚性基层级配理论 |
3.1.2 半刚性基层结构类型 |
3.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3 原材料性能 |
3.3.1 水泥 |
3.3.2 碎石 |
3.3.3 拌合水 |
3.4 配合比设计 |
3.4.1 水泥剂量确定 |
3.4.2 级配设计 |
3.4.3 炉渣掺量设计 |
3.4.4 配合比设计 |
3.5 击实试验 |
3.5.1 试验方法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炉渣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
4.1 性能机理 |
4.1.1 强度形成机理 |
4.1.2 干燥收缩机理 |
4.1.3 温度收缩机理 |
4.2 性能试验方法 |
4.2.1 试件制备 |
4.2.1.1 圆柱形试件成型 |
4.2.1.2 梁式试件成型 |
4.2.2 试件养生 |
4.2.3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4.2.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4.2.3.2 劈裂强度(间接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
4.2.4 收缩性能试验方法 |
4.2.4.1 干缩试验方法 |
4.2.4.2 温缩试验方法 |
4.3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2 劈裂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3 基于力学性能的炉渣推荐掺量 |
4.4 收缩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干缩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2 温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3 基于收缩性能的炉渣推荐掺量 |
4.5 炉渣对水稳基层收缩性能的改善机理 |
4.5.1 炉渣对水稳基层干缩性能的改善机理 |
4.5.2 炉渣对水稳基层温缩性能的改善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炉渣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评价 |
5.1 我国抗裂性能评价指标研究发展 |
5.1.1 收缩系数 |
5.1.2 抗裂系数 |
5.1.3 抗裂性指数 |
5.1.4 抗裂性指标——开裂指标 |
5.1.5 收缩能抗裂系数 |
5.1.6 综合评价指标 |
5.2 水泥炉渣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指标评价 |
5.2.1 抗裂指标评价方法 |
5.2.2 干缩抗裂比较指数β_d |
5.2.3 温缩抗裂比较指数β_t |
5.2.4 抗裂评价指标系数A_c |
5.2.5 基于抗裂指标的炉渣推荐掺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圆柱形试件用量 |
附录 B 梁式试件用量 |
附录 C 收缩能抗裂系数公式 |
(10)固化剂改良铁尾矿路用耐久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
1.2.2 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现状 |
1.2.3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应用现状 |
1.2.4 半刚性基层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试验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固化剂作用机理 |
2.1.2 半刚性基层强度的衰减 |
2.1.3 半刚性基层开裂机理 |
2.1.4 均匀设计法 |
2.2 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质 |
2.2.1 铁尾矿 |
2.2.2 水泥 |
2.2.3 土凝岩 |
第3章 固化剂改良铁尾矿耐干湿特性研究 |
3.1 干湿循环试验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方案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耐干湿循环能力分析 |
3.2.2 强度影响因素 |
3.2.3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化剂改良铁尾矿抗冻融耐久性研究 |
4.1 冻融循环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方案 |
4.1.3 评价指标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抗冻耐久性分析 |
4.2.2 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化剂改良铁尾矿收缩特性研究 |
5.1 干缩试验 |
5.1.1 试验方法与试验方案 |
5.1.2 评价指标 |
5.2 干缩试验结果分析 |
5.2.1 干缩应变 |
5.2.2 失水率 |
5.2.3 干缩系数 |
5.3 温缩试验 |
5.3.1 试验方法与试验方案 |
5.3.2 评价指标 |
5.4 温缩试验结果分析 |
5.4.1 温缩应变 |
5.4.2 温缩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温差地区半刚性基层隆起病害机理及处治方法研究[D]. 张锐.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连尚承.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抗裂性能的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研究[D]. 甘学超.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4]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的成型、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 马燕. 长安大学, 2020(06)
- [5]基于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路面抗反射裂缝技术研究[D]. 姚鑫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6]西非塞内加尔地区半刚性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D]. 石志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水泥-锰渣稳定碎石在路面基层中的性能研究[D]. 付彬鸿.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铣刨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 邹启东.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抗裂性能的水泥炉渣稳定碎石基层试验研究[D]. 甄珍.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10]固化剂改良铁尾矿路用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 仉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