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本理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叶小娇[1](2021)在《国有企业并购的长期投资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弱、创新力不足、效益差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并购重组是国有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发起了大量并购案例,国有企业的并购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成为学术和政策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其中,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企业的长期投资是企业对实物资本和非实物资本进行的投资期限超过一年的投资,是企业获取长期发展能力的主要方式和保证。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企业的长期投资的对象只有实物资本,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不是企业长期投资的内容。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与成熟,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对企业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认识,它们以独立的资本形态成为现代企业长期投资的关键内容,且重要性日益提升。在企业长期资本投资中,实物资本投资是企业生产力扩展的物质载体,人力资本投资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支撑,技术创新成果则可视为人力资本投资与创新投入的共同产出,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是企业人力资本升级和技术创新投资的现实成果。并购是企业间各种资源的一揽子重组,一方面必然涉及到企业间存量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另一方面,会对并购后企业长期投资的方向和效果产生影响。国有企业并购一般都可以实现实物资本的扩大,但是,并购后是否能够对企业长期投资中的人力资本升级、技术创新产出、乃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提升效应,进而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目标的实现,还有待实证检验。本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国有控股企业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从人力资本升级、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视角系统地考察了我国上市国有企业并购对企业长期投资的影响。相较于以往的研究,本文充分运用上市公司微观企业财务数据、专利数据、人力资本数据,基于国有企业主并购方的视角,通过测算获得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率等指标,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与双重差分法(PSM+DID)相结合的微观计量方法,系统地考察分析了样本国有企业并购带来的长期投资效应。本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国有企业并购显着地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本升级投资,在国有企业并购后,技能劳动力和高学历劳动力的总量和比例均得到了显着增加,而低技能劳动力则有所下降;国有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本升级效应在央企和大规模国企中更为显着;从影响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来看,国有企业并购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市场规模和实物资本—技能互补效应进而对人力资本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2)国有企业并购与技术创新方面,理论推理表明,并购可以显着地提升收购方的技术创新水平,实证研究同样也验证这一结论。国有企业并购后其发明专利、以及实用新型专利均得到了大幅增长,而外观设计专利影响不显着,表明国有企业并购后企业的研发质量得到了大幅地提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因国有企业监管改革、企业规模大小和行业研发密集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发现国有企业并购的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监管改革后、大规模国有企业和研发密集型的国有企业中,而对国有企业监管深化改革前、小规模企业以及非研发密集型的国有企业的影响相对有限。最后,运用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数来替换技术创新指标后,国有企业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同样存在,即国有企业并购既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创新产出。(3)国有企业并购显着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两者之间具有显着的正向因果关系,且国有企业并购的生产率效应具有动态持续性;影响机制的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并购会通过市场规模扩张、技术创新及人力资本升级效应,实现了生产率更进一步的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并购的生产率效应因企业规模、监管归属不同具有显着的异质性。上述实证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国有企业并购可以产生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长期投资效应的理论命题成立。本文理论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一、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层面,国有企业并购政策的制定,应更多地以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升级、技术创新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政策目标,弱化对并购后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和市值提升的关注与考核,进而通过并购促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目标实现。二、企业层面,国有企业决策层应该深刻领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主要来源于持续的人力资本的升级与积累和技术创新投入,在选择并购对象时,应更多地考虑并购对象能否带来更多的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能力提升的要素,相应淡化并购对短期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确立以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能力为主要驱动力的并购对象选择原则。
方森辉,毛其淋[2](2021)在《高校扩招、人力资本与企业出口质量》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出口质量升级是中国实现质量强国之路的重要前提。本文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人力资本扩张影响企业出口质量选择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1999年实施的"高校扩招"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倍差法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的因果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扩张有效推动了企业出口质量升级,其贡献度达到24.68%,并且存在行业人力资本强度的"适度区间",当人力资本强度过低或过高时,均会削弱这一推动作用;(2)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作用对于进口中间品、从事加工贸易以及面临低融资约束的企业更为明显;(3)人力资本扩张在提升行业出口质量的同时,还倾向于促使行业出口质量趋同化;(4)机制分析显示,人力资本扩张主要通过"促研发效应""质量吸收能力"和"中间品质量效应"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本文结论意味着,人力资本扩张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还倾向于改善行业出口质量配置,这一发现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人力资本扩张的经济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方森辉,毛其淋[3](2021)在《人力资本扩张与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大学扩招”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善产能利用率是中国推进经济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并以"大学扩招"为准自然实验评估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拥有近6.1%的贡献度,并受企业所有制、融资约束及制度环境的差异化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扩张主要通过促进出口扩张、推动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本效率溢出来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
黄冠华,叶志伟,夏誉凤[4](2021)在《博士后工作站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升级?》文中研究说明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核心线索,基于人力资本外部性和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说,借助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这一事件冲击,系统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的升级路径。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之后,以专业技能劳动力为重要构成的人力资本将提高5.7%。作用机理分析揭示出博士后工作站存在三个影响渠道:一是对劳动分工存在置换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雇佣结构互补与要素聚集;二是通过改善在职培训机制与工作氛围,帮助员工在"干中学"过程中获取知识;三是基于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而带来的工艺改进,提高企业对于技能劳动力作为新工艺基础载体的需求。此外,博士后工作站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所在城市职业教育水平更高以及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中升级效应更突出。本文为深化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同时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蔡小静[5](2021)在《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研究 ——基于科研合作的中介效应》文中认为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根基和动力。作为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重要主体,科学基金在支持基础研究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备受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评价方法和实践。已有评价多关注直接产出成果的数量,未能全面反映科学基金资助对研究者能力的提升作用。根据科技人力资本理论,科研合作不仅体现了研究者获取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也体现研究者整合和利用隐性知识的能力。在现有关注科学基金资助对科研合作影响的研究中,鲜有研究将科研合作特征的变化与研究者能力提升挂钩。据此,本研究将从科研合作的视角探讨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旨在深化对资助效益的理解,优化资助效益评估体系,为改进项目和人才评估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研究者为对象,基于其项目和论文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合作规模和国际合作程度两个维度,分析科学基金资助对科研合作的影响、科研合作与研究绩效的关系,以及科研合作在科学基金资助与研究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科学基金有助于扩大研究者的合作范围,丰富研究资源。伴随着资助项目的开展,美国研究者的国际合作程度普遍提高,而中国研究者则无显着变化。就论文层面而言,合作规模与研究影响力呈正相关,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研究影响力。部分学科领域中,研究者的论文生产力随合作规模的扩大而提高,但引用影响大多无显着变化;国际合作程度与研究者的论文生产力和影响力无关或负相关。此外,科学基金资助引起研究者的平均合作规模扩大或国际合作程度提高,进而提升研究绩效,表明科研合作在科学基金资助和研究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科学基金资助通过科研合作对研究绩效产生间接影响。本研究就如何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效益、提高资助效益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提出如下建议:1)鼓励并支持优质且高效的科研合作,增设以促进合作交流为目的的研究基金项目;2)改进项目和人才评价方式,结合研究者所处学术阶段和研究能力开展评估;3)通过加大资助力度、设立专项合作项目、优化评价机制等方式助力青年研究人员成长。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从科研合作的视角考察了科学基金资助对研究绩效的间接影响;2)丰富科学基金资助效益评估的潜在维度,提高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3)填补了以往研究中关于“科学基金—科研合作—研究绩效”关系论证的空白。
韩美琳[6](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王星[7](2021)在《技能形成、技能形成体制及其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逆全球化回潮意味着全球生产价值链条秩序的重新洗牌,对于中国制造而言,依赖比较优势的传统发展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突出表现就是基于低技能、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平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劳动密集型迈向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的转型过程中,国家技能形成体制起到了最为核心的作用,成为其重要的比较制度优势。国家技能形成体制分为国家主义、市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分隔主义四种制度模式。这四种制度模式具有不同的制度特性,同时也会导致不同的经济社会后果。中国的国家技能形成体制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其间的制度冲突已成为阻碍中国技能生产、劳工保护乃至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制度根源。从人力资本形成走向技能形成、分析技术流动的社会断裂现象成为经济社会学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新增长点。
胡宜挺,罗青,农梅[8](2021)在《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的75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负二项固定效应模型和层级回归分析,对智力资本及其要素、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2)智力资本三要素中,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显着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3)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调节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4)智力资本三要素中,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了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深入理解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为我国企业合理利用智力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徐琳,朱军,刘衍,彭达枫[9](2021)在《人力资本参与、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兴起项目跟投,这是一种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制度。文章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构建了人力资本参与、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2014—2018年沪深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能够显着提升公司绩效和内部控制水平,内部控制在人力资本参与与公司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进一步比较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三种形式发现,事业合伙人制度对提升公司绩效和内部控制水平的效果最显着,股票期权制度次之,而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绩效和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均没有显着作用。
于靖[10](2021)在《优刻得双重股权结构的应用与效果研究》文中提出
二、人力资本理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并购的长期投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并购的概念与类型 |
一、并购的概念 |
二、并购类型 |
第二节 并购的动因与相关理论 |
一、传统并购理论 |
二、国有企业并购理论 |
第三节 企业长期投资的内涵演变 |
一、投资的基本含义与企业长期投资 |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企业长期投资内涵的扩展 |
三、技术创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企业长期投资内涵的扩展 |
四、企业长期投资对象的演变 |
第四节 并购与企业长期投资的关系 |
一、企业长期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 |
二、企业并购与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 |
三、企业并购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
四、企业并购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逻辑与研究假说 |
第四章 并购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一、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改革的探索阶段(1978-1992 年) |
二、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改革的突破阶段(1992-2002 年) |
三、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改革的完善阶段(2002-2011 年) |
四、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改革的深化阶段(2012 年至今) |
五、国有企业制度特征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并购现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企并购对国企人力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计量方法 |
三、计量模型 |
四、人力资本的度量 |
五、其他重要解释变量指标选取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倾向匹配得分估计结果 |
二、平衡性检验 |
三、国企并购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基准回归结果 |
四、国企并购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效应 |
五、分组检验 |
六、稳健性检验 |
七、机制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企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计量模型 |
三、创新的度量 |
四、其他重要解释变量指标选取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倾向匹配得分估计结果 |
二、平衡性检验 |
三、国企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基准回归结果 |
四、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动态效应 |
五、分组检验 |
六、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企并购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计量模型 |
三、生产率的测算 |
四、其他重要解释变量指标选取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倾向匹配得分估计结果 |
二、平衡性检验 |
三、国企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基准回归结果 |
四、国企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动态效应 |
五、分组检验 |
六、稳健性检验 |
七、机制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并购样本公司明细 |
附录B:生产率逐年匹配结果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高校扩招、人力资本与企业出口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 |
1. 制度背景 |
2. 理论分析 |
三、实证策略、数据与典型事实 |
1. 实证策略 |
2. 核心变量测度 |
3. 数据与典型事实 |
四、基本估计结果与分析 |
1. 基本估计结果 |
2. DID设定有效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 |
五、异质性分析 |
1. 是否进口中间品 |
2. 贸易方式 |
3. 融资约束 |
4. 行业出口质量差异 |
六、人力资本扩张如何影响企业出口质量 |
1. 促研发效应 |
2. 质量吸收能力 |
3. 中间品质量效应 |
4. 中介效应有效性检验 |
七、结论与政策启示 |
(3)人力资本扩张与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大学扩招”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制度背景与文献综述 |
(一) 制度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理 论 模 型 |
(一) 基本模型 |
(二) 进一步的讨论 |
四、 实证策略、数据与典型事实 |
(一) 实证策略 |
(1)企业控制变量: |
(2)行业控制变量: |
(3)政策冲击变量: |
(二) 数据与典型事实 |
五、 基本结果与分析 |
(一) 基本结果 |
(二) DID设定的有效性检验 |
1. 预期效应 |
2. 动态效应 |
3. 两期倍差法 |
4. 行业时间趋势 |
5. 安慰剂检验 |
(三) 稳健性检验 |
六、 异质性分析 |
(一) 企业所有制 |
(二) 融资约束 |
(三) 地区制度环境 |
七、 影 响 机 制 |
(一) 出口扩张 |
(二) 创新模式与创新质量 |
(三) 人力资本的效率溢出 |
1. 员工在职培训 |
2. 企业管理效率 |
八、 结论与政策启示 |
(4)博士后工作站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理论基础与假设推演 |
(一)企业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 |
(二)理论基础 |
1. 人力资本的外部性 |
2. 资本—技能互补性 |
(三)假设推演 |
三、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实证模型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检验 |
(二)基准回归 |
1. 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2. 博士后工作站运行质量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三)平行趋势检验与动态效应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1. 考虑混淆因素与内生性问题 |
2.模型敏感性测试 |
3. 安慰剂检验 |
五、进一步讨论 |
(一)影响渠道检验 |
(二)调节因素分析 |
1. 员工持股计划与地方职业教育的调节作用 |
2. 市场竞争程度与行业特征的调节作用 |
(三)经济后果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1. 博士后工作站促进人力资本升级的积极效果十分明显。 |
2. 博士后工作站对企业人力资本增量和存量都存在影响。 |
3. 博士后工作站对人力资本的促进效果会受到组织、地区与市场环境等方面差异因素的调节影响。 |
(二)管理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5)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研究 ——基于科研合作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府研发经费推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
1.1.2 优化资助效益评估回应利益相关者关切 |
1.1.3 从科研合作视角评估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 |
1.2 概念界定 |
1.2.1 科学基金 |
1.2.2 科研合作 |
1.2.3 研究绩效与资助效益 |
1.3 研究问题与假设 |
1.3.1 科学基金与科研合作 |
1.3.2 科研合作与研究绩效 |
1.3.3 科研合作的中介作用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科技人力资本理论 |
2.1.2 资源论与知识论 |
2.1.3 交易成本理论 |
2.2 资助概况研究 |
2.2.1 类型分布 |
2.2.2 学科分布差异 |
2.2.3 国家(地区)差异 |
2.3 资助效益研究 |
2.3.1 产出数量 |
2.3.2 引用影响 |
2.3.3 科研合作 |
2.3.4 其他研究 |
2.4 科研合作研究 |
2.4.1 合作概况 |
2.4.2 合作原因和影响因素 |
2.4.3 合作效果 |
2.5 文献述评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项目数据 |
3.1.2 产出数据 |
3.1.3 对照组数据 |
3.2 相关变量定义 |
3.2.1 科学基金 |
3.2.2 科研合作 |
3.2.3 研究绩效 |
3.2.4 其他变量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计量法 |
3.3.2 统计分析法 |
3.4 数据概况 |
3.4.1 研究者分布 |
3.4.2 项目分布 |
3.4.3 论文产出 |
3.4.4 科研合作 |
3.5 本章小结 |
4 科学基金与科研合作 |
4.1 科学基金与合作规模 |
4.1.1 资助前后的合作规模 |
4.1.2 资助与否与合作规模 |
4.1.3 资助经费与合作规模 |
4.2 科学基金与国际合作 |
4.2.1 资助前后的国际合作程度 |
4.2.2 资助与否与国际合作程度 |
4.2.3 资助经费与国际合作程度 |
4.3 本章小结 |
5 科研合作与研究绩效 |
5.1 论文层面 |
5.2 项目层面 |
5.2.1 论文数量 |
5.2.2 引用影响 |
5.3 研究者层面 |
5.3.1 论文数量 |
5.3.2 引用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科研合作的中介作用 |
6.1 科学基金的效益概况 |
6.1.1 资助前后的研究绩效 |
6.1.2 资助经费与研究绩效 |
6.2 项目层面 |
6.2.1 基于所有论文的分析 |
6.2.2 基于“代表性成果”的检验 |
6.3 研究者层面 |
6.4 本章小结 |
7 结果与讨论 |
7.1 基金资助与合作规模 |
7.2 中美国际合作的差异性 |
7.3 科研合作与研究绩效 |
7.3.1 科研合作的引用优势 |
7.3.2 早期合作规模可预测更高生产力 |
7.3.3 研究者能力与绩效 |
7.4 科学基金对研究绩效的影响机制 |
7.5 资助效益因研究者及维度而异 |
7.5.1 资助效益因研究者而异 |
7.5.2 资助效益的体现形式不一 |
7.6 “代表性成果”的优势 |
8 结论、建议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科学基金有助于扩大合作规模,对国际合作程度的影响因国家而异 |
8.1.2 科研合作对研究绩效具有部分预测性 |
8.1.3 科研合作在科学基金与研究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
8.2 研究建议 |
8.2.1 鼓励并支持优质且高效的合作 |
8.2.2 改进科技项目和人才评价方式 |
8.2.3 多方面助力青年研究人员成长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一、基本信息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技能形成、技能形成体制及其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能及其形成的社会学分析 |
二、从人力资本形成到技能形成 |
三、从过程到制度:技能形成与技能形成体制 |
四、技术流动的社会断裂与中国国家技能形成体制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展望 |
(8)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一)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 |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效应 |
三、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变量选择与测度 |
1. 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绩效。 |
2. 解释变量:智力资本。 |
3. 调节变量:知识产权保护。 |
4. 控制变量。 |
四、实证结果 |
(一)描述性及相关性分析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启示 |
(三)不足与展望 |
(9)人力资本参与、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人力资本参与和公司绩效 |
(二)人力资本参与和内部控制 |
(三)人力资本参与、内部控制和公司绩效 |
三、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模型构建 |
四、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回归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 |
1. 人力资本参与的不同形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2. 人力资本参与的不同形式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五、稳健性检验 |
(一)内生性问题 |
(二)其他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四、人力资本理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并购的长期投资效应研究[D]. 叶小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高校扩招、人力资本与企业出口质量[J]. 方森辉,毛其淋. 中国工业经济, 2021(11)
- [3]人力资本扩张与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大学扩招”的证据[J]. 方森辉,毛其淋. 经济学(季刊), 2021(06)
- [4]博士后工作站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升级?[J]. 黄冠华,叶志伟,夏誉凤.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1(11)
- [5]科学基金的资助效益研究 ——基于科研合作的中介效应[D]. 蔡小静. 浙江大学, 2021(01)
- [6]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7]技能形成、技能形成体制及其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展望[J]. 王星. 学术月刊, 2021(07)
- [8]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 胡宜挺,罗青,农梅. 新疆农垦经济, 2021(07)
- [9]人力资本参与、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J]. 徐琳,朱军,刘衍,彭达枫. 会计之友, 2021(14)
- [10]优刻得双重股权结构的应用与效果研究[D]. 于靖. 南京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