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杨金佩[1](2021)在《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存在不被重视、结构失衡、缺乏培训、缺乏创新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各民办高校应转变观念,加强认识,增强管理干部的归属感;强化培训,提高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用人机制,促进管理干部队伍稳定发展。
关丛[2](2021)在《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是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承担着履行国家意志的崇高使命。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政工队伍的骨干力量,身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双重责任,始终与大学生保持着紧密联系,对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健康人格、充盈学生精神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研判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经典理论引入实践,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对策,这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提升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推进对策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手段,对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在借鉴以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发展等文献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研究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命题,查找问题及成因,以破解问题、探讨对策为导向,对影响现阶段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等进行剖析,从理论框架、实践应用、外部环境等维度提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本研究概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概念、特征和理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对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在队伍规模、队伍结构、政策环境、培训培养、激励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归纳,从环境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探究现阶段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标三个层面的问题,分别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三个维度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最终从优化职业发展环境、加强培育监督及充分发挥辅导员主体性三个维度提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吕增艳[3](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梁劲[4](2020)在《高校治理效能提升研究——基于肇庆市高等学校发展现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则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提升高校治理效能,不仅是高校加强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对国家建设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治理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肇庆市高等学校为例,采用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总结肇庆市高等学校治理效能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深入探讨高校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的方法,为推动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孙放[5](2020)在《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机制研究 ——以N市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艾滋病患者恶意报复社会、大学生艾滋病患者“抱团”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大众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也对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产生较大阻碍。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时出现许多新问题,如经济社会转型、价值观念重塑。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感染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消极状态,因此,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已成为当前社会形态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通过实地访谈及对N市大学生、管理干部的问卷调查来掌握N市艾滋病防治的整体状况,同时研究其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分析高校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关注和检测不够、治疗关怀公共服务有限、教育宣传缺位、疏于现状的了解)及产生的原因(防治工作机制不健全、部门协同意识较差、协同治理机制缺位),通过借鉴美国、泰国、乌干达三个国家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经验和启示,综合得出协同治理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策略:搭建治理平台,完善和落实协同治理法律保障;构建防治机制,夯实协同治理显性体系;协调原生动力,筑牢协同治理隐性体系;做好价值引导,提升和加大协同治理运行效率。
张方昉[6](2020)在《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河北省高等学校正处于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全省高校发展中的第一梯队,河北省省属高校要从教学、技术、科研领域发掘人才,同时要加强管理、规划、制度领域的人才培养。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层干部处于高校干部队伍的中间环节,起着上传下达的关键作用,高校顶层设计的办学理念通过他们来推动,高校的发展规划通过他们来实现。高校中层干部队伍涉及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党建等各项工作,高校中层干部水平对高校能否有效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和修订,创新与完善高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势在必行。随着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胜任力的概念逐渐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胜任力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国内,胜任力的研究正逐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部分国内学者将胜任力研究建立在选拔和培养优秀管理者的科学体系基础之上,从而为管理者的选拔、培训、考核等环节提供建议和指导。本文确定研究对象为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国内外胜任力研究现状,明确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胜任模型等理论,为下一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综述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提炼中层干部的初步胜任力特征。运用专家评定法,对初步胜任特征进行修改、增删完善,最终确定16项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的初步胜任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胜任特征分析检验,最终建立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涵盖政治立场、大局意识、团队管理、沟通协调、诚实守信、敬业担当、学术视野、专业技能等8项外在显性胜任特征,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学习发展、成就动机、统筹决策、感召力、责任心和廉洁自律等8项内在隐性胜任特征。依据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来评价省属骨干大学H中层干部的胜任力情况,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系统分析,找出省属高校在中层干部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解决的措施,建立完善的选拔培养模式,提高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的有效性。
苟建强[7](2020)在《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旨在解决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落实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三全育人”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路径,更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何形成全员合力,全程有机衔接,全方位展现,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不留死角、不间断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探寻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概述相关理论渊源和理论依据,对“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概念进行界定,厘清二者的逻辑关系,概述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基本特征和历史成就。其次,对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在全员育人方面合力不足、全过程育人方面没能有机衔接,全方位育人方面没有多方联动等主要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施路径: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全员参与,形成立德树人育人主体合力;全程跟进,加强立德树人各阶段有序衔接;全方位展开,形成立德树人多方联动格局;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以此,提高“三全育人”的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李涵博[8](2019)在《“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高校所面对的竞争已逐渐趋于全球化态势。党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旨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载体,专业化的管理是高校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高校“双一流”建设不仅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也是高校卓越管理水平和一流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因此,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成为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以及“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采用了文献分析、历史分析、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搜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高校管理干部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管理干部的历史发展进程。从“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出发,向部分高校管理干部发放了调查问卷,对现阶段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干部来源复杂、缺乏职业培养以及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动力不足,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世界一流大学为研究对象,借鉴其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经验,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要明确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强化管理干部职业培训、完善管理干部职业晋升机制,以及健全管理干部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旨在全面提高我国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张王勇[9](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提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陈勇[10](2015)在《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文中指出从1953年清华大学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至今,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史,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也经历了“政工干部→政工干部也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允许评聘教师职称→承认教师身份→确立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强调专业化”的历史变迁。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变化,是辅导员制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辅导员制度的变化,辅导员的称呼、选聘准入、职位设置、学历要求和培训培养等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时代变迁的诸多转变。辅导员制度的变化,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部24号令规定了辅导员的八大职责,主要分为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方面,他们与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干部身份密切相关,“双重身份”使得辅导员的职责与高校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有着很大的不同。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并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外的日常教育。辅导员的管理身份也更多地是用管理的手段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更多地是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高校辅导员的职位设置,在国家层面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在社会层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层面是学生工作队伍内部职责分工的需要,在学生层面是成长成才过程中得到学习、生活、交往、心理、就业、深造等具体指导和帮助的需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岗位分析”理论,可以编写出辅导员的岗位说明书。通过岗位分析可以看出:辅导员的工作带有很强的实践色彩,单纯强调辅导员的管理干部身份或者是德育教师身份,或者是兼而有之的“双重身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绝大多数辅导员和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处长等学工领导都认可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认为保障了辅导员的待遇,提高了辅导员的地位,但是他们对双重身份带来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在职辅导员和新任辅导员都比较倾向于将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成一种“服务者”的角色,反映出他们一种更为平等的师生观,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可能更多地充当了“管理干部”的角色。如果能够转岗,大部分辅导员选择转岗至教师岗位,从事自己原来所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辅导员的双重身份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双重身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相吻合,与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相对于原来的单一干部身份,双重身份提高了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和实际待遇,为辅导员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蕴含了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向,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双重身份与国家、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对辅导员的要求相一致,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双重身份的制度设计会在将来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变革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双重身份是一种摇摆性的制度设计。双重身份给辅导员带来了身份上的不确定感,辅导员的身份认同面临挑战;调查显示,辅导员倾向于将自己确定为教师身份,而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他人:如大学生、专任教师和行政干部都倾向于将辅导员看成是管理干部;双重身份的定位有可能使辅导员产生教师和干部任何一方的核心利益都无法享受的蝙蝠效应。第二,双重身份给辅导员带来了严重的角色冲突。双重身份导致辅导员角色内容的矛盾性、角色结构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双重身份引发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的冲突。第三,双重身份凸显了辅导员制度体系内在的缺陷与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法律规章将高校岗位设为专业技术岗位、行政管理岗位、工勤服务岗位三类岗位,这是一种单一身份的岗位设置取向,而教育部24号令对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设置显然与上述上位法律规章不一致;双重身份同时也是一种权宜化的制度设计,具有过渡性、依附性、关照性的特点,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双重身份的制度设计还与教育领域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趋向背道而驰。对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定位折射出我国长期存在的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折衷主义的教育定位、管理本位的思维方式。这既是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模式的直接影响,也有着政教不分、官师合一、“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从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美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已渐趋成熟,其学生事务工作者的突出特点是队伍职业化、培养专业化、管理职能化、身份稳固化。这启示我们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要强化辅导员身份的专业属性,明确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推进辅导员的职责分工。鉴于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因素逐步丧失,根据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逐步消解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淡化其干部身份,强化其专业内涵。依据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原则,可以将辅导员的身份确定为“专业的学生工作者”。以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身份为依托,依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可以将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称为全科式、凝聚式、专科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固化和专业分化的齐头并进,初步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通道与路径。双重身份问题是目前制约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一个症结问题,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可能是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重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现状 |
(一)学校对管理干部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
(二)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失衡 |
(三)管理干部经验管理重于科学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
(四)学校对管理干部重使用轻培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
(五)管理干部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归属感较低 |
(六)管理干部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工作积极性低 |
二、加强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转变观念,加强认识,增强管理干部的归属感 |
(二)强化培训,提高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用人机制,促进管理干部队伍稳定发展 |
1.完善用人机制,改革干部管理制度 |
2.构建“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
3.明确管理目标,提高管理干部工作积极性 |
4.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促进管理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
结语 |
(2)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校辅导员 |
2.1.2 职业及职业生涯 |
2.1.3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 |
2.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特征 |
2.2.1 岗位特殊性决定受政策影响较大 |
2.2.2 内外职业生涯始终持续动态发展 |
2.2.3 职业生涯发展具有特定周期规律 |
2.3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 |
2.3.3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4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分析 |
3.1 调查总体概况 |
3.1.1 调查设计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取得的成效 |
3.2.1 队伍规模适度增长 |
3.2.2 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
3.2.3 政策环境有所优化 |
3.2.4 培训培养框架搭建 |
3.2.5 激励制度基本建立 |
3.3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环境仍有待优化 |
3.3.2 制度和组织上对辅导员支持力度较弱 |
3.3.3 辅导员个体职业理念和行为不够坚定 |
3.4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成因 |
3.4.1 黑龙江地缘劣势与职业人文氛围不浓 |
3.4.2 督查指导不到位与政策制度不健全 |
3.4.3 职业理念不坚定与自我教育有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4 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
4.1 持续优化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环境 |
4.1.1 建立辅导员价值观念和目标体系 |
4.1.2 有效提升辅导员物质保障条件 |
4.1.3 创设良好的辅导员职业文化氛围 |
4.1.4 促进辅导员个人与学校协同发展 |
4.2 加强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培育监督 |
4.2.1 强化政策督导和政策完善 |
4.2.2 严格执行辅导员准入制度 |
4.2.3 优化管理模式和考评体系 |
4.2.4 持续拓宽辅导员晋升渠道 |
4.2.5 加强辅导员知识更新培训 |
4.3 充分发挥职业生涯发展主体性作用 |
4.3.1 深化职业道德培养 |
4.3.2 持续开展自我教育 |
4.3.3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
4.3.4 增强职业规划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理论背景 |
(二)实践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领域新 |
(二)研究思路新 |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高校治理效能提升研究——基于肇庆市高等学校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治理效能文献综述 |
二、肇庆市高校治理效能的现状与问题 |
(一)肇庆市高校治理效能现状 |
(二)肇庆市高校治理效能存在的问题 |
1. 高校治理重点把握不清,忽视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
2. 管理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
3. 高校管理干部治理缺乏方法,效率不高 |
三、肇庆市高校治理效能提升路径 |
(一)强化治理意识,加强队伍建设 |
(二)强化干部队伍培训,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
(三)完善高校治理效能管理体系和制度 |
四、结语 |
(5)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机制研究 ——以N市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协同治理理论 |
2.1 协同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协同治理理论与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机制的契合 |
第3章 N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的现状 |
3.1 N市大学生艾滋病的状况 |
3.2 N市五所高校大学生及管理干部艾滋病防治调查 |
3.2.1 样本特征 |
3.2.2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状况 |
3.2.3 高校管理干部艾滋病防治状况 |
3.2.4 问卷调查结论分析 |
3.3 N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措施及成效 |
3.4 N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1 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不健全 |
3.4.2 高校内部各个部门间协同意识较差 |
3.4.3 高校防治协同治理机制缺位 |
第4章 海外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的经验与启示 |
4.1 海外艾滋病防治实践和探索 |
4.1.1 美国艾滋病防治的实践 |
4.1.2 乌干达艾滋病防治的实践 |
4.1.3 泰国艾滋病防治的实践 |
4.2 海外艾滋病防治的经验与启示 |
4.2.1 健全协同治理相关法律体系 |
4.2.2 搭建协同治理各类保障体系 |
4.2.3 营造协同治理良好社会氛围 |
第5章 完善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 搭建治理平台,落实协同治理法律保障 |
5.1.1 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
5.1.2 搭建各种教育平台 |
5.1.3 建立各类保障体系 |
5.2 构建防治机制,夯实协同治理显性体系 |
5.2.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
5.2.2 构建联动体系,提高课堂讲授成效 |
5.2.3 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环境 |
5.2.4 利用多类群体,形成协同教育合力 |
5.2.5 开展多类活动,提升学生内省自觉 |
5.3 协调原生动力,筑牢协同治理隐性体系 |
5.3.1 建立有效沟通平等交流方式 |
5.3.2 促进家校与学生协同成长 |
5.3.3 加强对男男性行为的干预 |
5.4 做好价值引领导向,净化协同治理社会氛围 |
5.4.1 做好价值引导,加强防艾宣传 |
5.4.2 发挥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 |
5.4.3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状况调查(大学生) |
附录B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状况调查(高校管理干部) |
(6)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径图 |
1.4.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干部相关定义 |
2.1.1 干部 |
2.1.2 中层干部 |
2.1.3 高校中层干部 |
2.2 胜任力 |
2.2.1 胜任力的定义 |
2.2.2 胜任力的学派 |
2.3 胜任力模型 |
2.3.1 胜任力模型定义 |
2.3.2 经典的胜任力模型 |
第三章 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管理概况 |
3.1 河北省省属高校概况 |
3.2 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管理概况 |
3.2.1 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配备标准 |
3.2.2 河北省属高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
3.2.3 河北省属高校中层干部培训 |
3.2.4 河北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考核 |
3.3 河北省属高校中层干部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河北省属高校中层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 |
3.3.2 河北省属高校中层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 |
3.3.3 河北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河北省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建立 |
4.1 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
4.2 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行为事件访谈法 |
4.2.3 专家评定法 |
4.3 河北省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建立 |
4.3.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4.3.2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4.3.3 建立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 |
第五章 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模型应用 |
5.1 H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测评 |
5.2 运用胜任力模型分析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提升对策 |
6.1 提高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研究意识 |
6.2 建立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选拔机制 |
6.3 强化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培训 |
6.4 完善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考核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 B 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胜任力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述和理论依据 |
2.1 立德树人的内涵及理论渊源 |
2.1.1 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
2.1.2 立德树人的理论渊源 |
2.2 “三全育人”的内涵及提出过程 |
2.2.1 “三全育人”的深刻内涵 |
2.2.2 “三全育人”的提出过程 |
2.3 相关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控制理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 |
2.4 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的逻辑关系 |
2.4.1 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的思想统领 |
2.4.2 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的价值追求 |
2.4.3 “三全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
2.4.4 “三全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历史成就 |
3.1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 |
3.1.1 主导性 |
3.1.2 整体性 |
3.1.3 全程性 |
3.1.4 全面性 |
3.2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的历史成就 |
3.2.1 理论内涵不断明确 |
3.2.2 工作实效不断增强 |
3.2.3 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现状调查分析 |
4.1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现状调查 |
4.1.1 问卷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调查内容 |
4.1.3 问卷调查对象 |
4.2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认识现状分析 |
4.2.1 教师对立德树人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
4.2.2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对“三全育人”的认识存在差异性 |
4.3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全员育人的合力构建现状分析 |
4.3.1 师德师风有待进一步加强 |
4.3.2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
4.3.3 后勤服务人员育人意识不够 |
4.3.4 家庭成员参与度不高 |
4.3.5 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不足 |
4.4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全过程育人的各阶段衔接现状分析 |
4.4.1 入学前后立德树人工作衔接不够 |
4.4.2 在校期间立德树人工作融合度不够 |
4.4.3 毕业前后立德树人工作衔接不够 |
4.5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全方位育人的多方联动现状分析 |
4.5.1 第一课堂立德树人形式较为单一 |
4.5.2 第二课堂立德树人平台受到局限 |
4.5.3 第三课堂立德树人空间开发不够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路径 |
5.1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
5.1.1 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立德树人重要性认识 |
5.1.2 党委统筹协调,做好“三全育人”顶层设计 |
5.2 全员参与,形成高校立德树人育人主体合力 |
5.2.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育人主体以身作则 |
5.2.2 提高辅导员队伍水平,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
5.2.3 提升非教学人员素质,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 |
5.2.4 传承优良家风,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
5.2.5 强化学生主体自觉,保证立德树人双向互动 |
5.3 全程跟进,加强高校立德树人各阶段有序衔接 |
5.3.1 推动入校前后立德树人工作衔接 |
5.3.2 确保在校期间立德树人各阶段有效衔接 |
5.3.3 加强离校后立德树人工作衔接 |
5.4 全方位展开,助推高校立德树人多方联动 |
5.4.1 加强第一课堂,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 |
5.4.2 开辟第二课堂,建立立德树人大平台 |
5.4.3 拓展第三课堂,开拓立德树人新空间 |
5.5 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
5.5.1 立德树人工作必须以民族文化传统为底色 |
5.5.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立德树人的重要维度 |
5.5.3 意识形态工作是成熟政党必须掌握的政治优势 |
本章小结 |
结论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8)“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双一流”建设与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内在逻辑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1、高校“双一流”建设 |
2、高校管理干部 |
3、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 |
(二)“双一流”与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 |
1、一流的管理是“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
2、管理干部专业化是实现高校一流管理的基础 |
(三)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的可行性分析 |
1、相关理论依据 |
2、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的可实现性 |
二、建国以来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沿革 |
(一)计划经济时期党政干部的行政化建设模式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干部专业化的提出及实施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新进展 |
三、“双一流”视域下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一)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的现状 |
(二)当前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的问题 |
1、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缺乏重视 |
2、高校管理干部缺乏专业化培养 |
3、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动力不足 |
(三)影响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
1、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目标不明晰 |
2、高校管理干部准入制度不健全 |
3、高校管理干部晋升机制不完善 |
4、高校管理干部考核机制不科学 |
四、国外相关国家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的实践及借鉴 |
(一)国外相关国家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的实践经验 |
1、美国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考察 |
2、英国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考察 |
3、日本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考察 |
4、澳大利亚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考察 |
(二)发达国家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启示与借鉴 |
五、“双一流”视域下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的推进策略 |
(一)明确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目标 |
1、加强重视,将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
2、加强研究,明确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的建设目标 |
(二)健全高校管理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 |
1、建立职业准入与认证制度 |
2、完善科学设岗、聘任制为主的用人制度 |
(三)强化高校管理干部职业培训 |
1、加强职前培训 |
2、加强职后培训 |
(四)完善高校管理干部职业晋升机制 |
1、制定因校制宜的薪酬制度 |
2、完善管理干部晋升机制 |
(五)健全高校管理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
1、明确考核原则 |
2、健全考核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徘徊在双重身份之间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发展轨迹 |
一、政工干部 |
二、是政工干部,也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 |
三、允许评聘教师职称 |
四、承认教师身份 |
五、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 |
六、专业化职业化 |
第三节 与高校辅导员身份相关的其他制度的演变 |
一、称呼 |
二、选聘准入 |
三、职位设置 |
四、学历要求与培训培养 |
五、制度变迁所折射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化 |
第四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动力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构建与演化 |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动力系统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岗位设置 |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演变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演变历程 |
二、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分析 |
三、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职责与教师身份 |
四、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职责与干部身份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工作职责的比较 |
一、高校专任教师的工作职责 |
二、工作职责比较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与管理干部工作职责的比较 |
一、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职责 |
二、工作职责比较 |
第四节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设置 |
一、岗位设置的依据 |
二、基于岗位分析理论的岗位设置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认知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问卷形成 |
二、调查预想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情况 |
三、对辅导员工作的情感态度 |
四、对辅导员岗位发展出路的打算 |
五、对辅导员角色身份的认识 |
六、关于职业化专业化的开放性问题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确立存在不少问题 |
三、调查预想的验证 |
第四章 双重身份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双重身份的产生背景 |
一、“后继乏人”、“育人不教书”——政治辅导员的尴尬 |
二、“教师化、专业化”——稳定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举措 |
第二节 双重身份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
二、有利于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
三、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
第五章 双重身份的挑战与困境 |
第一节 身份定位的摇摆性 |
一、辅导员的身份认同危机 |
二、身份摇摆的实证调查 |
三、身份摇摆与蝙蝠效应 |
第二节 角色内容的冲突性 |
一、角色的基本概念 |
二、角色冲突的类型 |
三、双重身份导致的角色冲突 |
第三节 制度设计的矛盾性 |
一、冲突性 |
二、权宜化 |
三、行政化 |
第四节 双重身份的哲学反思 |
一、双重身份的理念溯源 |
二、双重身份的文化归因 |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的身份重建 |
第一节 双重身份的变革依据和目标 |
一、变革的依据 |
二、变革的目标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启示 |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简介 |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的基本特点 |
三、对我国辅导员身份定位的主要启示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未来构想 |
一、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身份定位 |
二、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建构原则 |
三、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职业构想 |
余论 双重身份制度设计的政策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安徽省2012年高校辅导员上岗培训问卷调查表 |
附录2:安徽省2012年高校辅导员高级研修问卷调查表 |
附录3:高校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重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 杨金佩.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05)
- [2]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 关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校治理效能提升研究——基于肇庆市高等学校发展现状[J]. 梁劲. 大学, 2020(43)
- [5]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机制研究 ——以N市高校为例[D]. 孙放. 南昌大学, 2020(01)
- [6]河北省省属高校中层干部胜任力研究[D]. 张方昉.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7]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D]. 苟建强.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8]“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管理干部专业化建设研究[D]. 李涵博. 长安大学, 2019(12)
-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D]. 陈勇. 安徽师范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