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价格信用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文[1](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张宇[2](2020)在《二手商品线上交易信用管理研究 ——以闲鱼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开始发生变化,消费需求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购物已经从传统的线下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网购习惯,各大电商平台利用人们的消费心理开展双十一购物节等各类促销活动,很多年轻人为了凑单,冲动消费大大增加,许多人都成了“月光族”、“剁手党”,手里的闲置物品越来越多。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大幅兴起和处理闲置物品需求的显着提高,出现并兴起了“闲鱼”、“转转”等一大批二手商品线上交易平台。二手商品的交易对绿色、共享、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近年来二手商品的线上交易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是二手商品不同于新商品,导致买卖双方之间有较严重的信用问题。恶意退货、商品信息虚假等问题时有发生,信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二手商品线上交易的瓶颈。本文以闲鱼平台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详细研究了共享经济、二手商品交易、信用管理的发展情况。梳理了闲鱼平台信用的影响因素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进行了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提出了相关假设。针对影响因素对各类人群特别是青年群体进行了闲鱼平台相关问题的调研,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展开分析,验证路径假设。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实证结果成立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最后从加强平台管理、优化卖家评价体系、提高消费者交易安全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给出闲鱼平台信用管理的七条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优化二手商品线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促进二手商品线上交易、发展绿色共享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曲申[3](2020)在《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中的信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用卡的广泛普及,持有信用卡的大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加。由于大学生群体对信用卡相关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多不足,风险意识差,因而带来一系列信用卡使用上的信用不良问题。本文以有使用信用卡经历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的动机、信用卡使用情况,还款方式及不良记录情况,探讨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诚信风险,分析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中产生信用问题的原因。大学生因非理性的消费而盲目办理信用卡;超越自己的还款能力的透支消费使其不能按时还款;因不守信用而留下不良记录,这些问题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影响。本文用差序格局、风险社会等社会学理论,分析大学生在信用卡消费中产生信用问题的原因,提出风险社会来临与不规范的信用卡产业,快速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信任体系建设滞后以及诚信教育体系的缺乏是大学生信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对大学生信用教育以及提高大学生诚信修养的建议,从家庭、学校、社会从不同角度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家庭是大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也是诚心教育的奠基石;高校应该承担起教育大学生讲诚信的责任,把诚信教育引入大学的校园;社会相关部门方面也应该加强相关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让大学生懂得诚实守信对个人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诚信水平,不断提升自我诚信意识,真正的把诚信贯彻到生活中去。
寸永吉[4](2020)在《基于协同理论的旅游共享住宿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共享经济顺应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的需求,在二十一世纪迅速崛起,并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旅游业也因共享经济的融入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住宿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者出游不可或缺的。旅游共享住宿作为共享经济和旅游业融合的产物,一方面能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住宿体验需求,符合当代旅游者“符号化”的消费特征;另一方面,其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的特点符合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行业的发展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行业发展呈现日升月恒的好势头。正当这种新奇的住宿方式备受旅游者青睐的时候,逐渐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为广大旅游者的住宿体验带来困扰。反观已有的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这个新兴行业的监管需求。制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监管制度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本研究首先整理、总结了以往学者关于旅游共享住宿的研究经验,其次,遵循数据筛选的综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原则,从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收集旅游共享住宿投诉数据,并用网络文本分析法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归纳为经济纠纷、信任危机、卫生安全问题和损失赔偿四类。之后,立足于问题本身,分析企业、政府、社会其它参与力量的现有管理制度,发现已有旅游共享住宿的管理存在企业管理制度几近空白、政府监管制度滞后、现有行业协会形同虚设的问题。再次,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分析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政府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主体缺位,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系统、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和各主体间缺乏协同机制。最后,从协同理论、系统论的全局观出发,以平衡各主体利益为考量,以解决旅游共享住宿管理存在的问题为目的,提出构建旅游共享住宿多主体协同监管系统的建议。第一,政府明确监管部门、建立健全行业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第二,企业设立第三方资金管理部门、设置合理的房源准入门槛。第三,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评价机制、修订退改规则、提升从业者服务技能。第四,倡导房东、旅游者正确的价值观。各主体共同尽义务、担责任,为旅游共享住宿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出力。
厉飞芹[5](2020)在《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形成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平台用户方”视角》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我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的革命,我国经济的平台化趋势日益显着。此间,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平台,例如电商平台、社交平台、金融平台、直播平台、游戏平台等得到迅速发展。这些网络平台在激发市场活力、创造显着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十分严峻的失责问题,其中信用舞弊是各类平台最为常见、最为共性,也是影响面较广的平台失责行为之一。刷单炒信、售假买假、虚假营销等信用舞弊现象的不断涌现,不仅影响了平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清正经营秩序的维护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如何有效治理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用舞弊问题,助力良好电子商务环境的营造,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现有文献研究看,尚存在以下三点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一是在现象研究维度,较多关注刷单炒信等单一现象研究,缺乏对信用舞弊行为的系统归类分析;二是在成因研究维度,较多以平台提供方为主要视阈,缺乏对平台用户方即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双重”深度分析;三是在治理研究维度,较多以单边治理为视角,缺乏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路径探讨和创新模式研究。基于上述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综合考虑各类平台的成长性、典型性以及信用舞弊行为的集中性、严重性,最终选择以网络购物平台的信用舞弊行为为研究对象,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大核心问题,结合协同治理理论,从平台供应方和需求方“双用户”视角,构建起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现象——成因——治理”的理论研究框架。具体而言,该理论框架又可以解构为以下三个子问题:网络平台语境下,信用舞弊行为有没有发生“型变”和“质变”?传统的治理思路和方法是否适用于平台语境下的信用舞弊行为治理?能否从“平台”这一特殊组织本身找到信用舞弊行为的治理办法?为解决上述疑问,本文应用多类研究方法,重在揭开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产生过程与治理过程的“黑箱”,从理论层面构建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从实践层面探讨具体行动指南。为此,本文首先对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以进一步聚焦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概念、表现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以进一步明确研究边界;随后,本文分别应用博弈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平台用户方(供应方和需求方)实施信用舞弊行为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剖析;根据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综合成因,本文由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协同治理框架和路径,在治理框架指导下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总结了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治理的典型实践,以细化和补充治理对策。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个性,在特征上存在共性。本文将网络购物平台的信用舞弊行为定义为“网络购物平台各主体(主要指平台用户方)利用造假等欺骗性手段在网络交易过程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在已有文献和现实材料支撑下,本文将平台供应方用户的信用舞弊行为归纳为:流量舞弊、质量舞弊、营销舞弊、评价舞弊;平台需求方用户的信用舞弊行为归纳为:流量舞弊、购假舞弊、退货舞弊、评价舞弊。此外,本文总结归纳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特征为“圈层性、虚拟性、复杂性、危害性”。(2)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成因在于弱发现、弱惩罚、弱协同、弱自治。在平台供应方视角下,本文应用博弈论方法分别对信用舞弊行为的形成博弈模型和扩散博弈模型进行了建立、求解、分析和讨论,成因结论包括:(1)政府和平台方面的高监管成本、弱惩罚机制;(2)供应方用户方面的高利益驱动、社会网络关系影响;(3)需求方用户层面的弱权力和信息不对称。在平台需求方视角下,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构建了信用舞弊行为成因模型,实证结果显示:(1)信用舞弊行为态度、信用舞弊主观规范、信用舞弊感知行为控制均对信用舞弊行为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2)感知风险通过信用舞弊感知行为控制间接影响信用舞弊行为意愿;(3)风险偏好在感知风险对信用舞弊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3)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治理应由“单边、多边治理”进阶到“协同治理”。本文在综合分析平台用户方信用舞弊行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弱发现、弱惩罚、弱协同、弱自治”的成因框架(4W),由此提出“强发现、强惩罚、强协同、强自治”的治理方向(4S),并构建了“理念协同、主体协同、路径协同”的治理原则(3C),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平台提供者、平台用户方、社会组织在内的协同治理主体(4B),以及“制度治理、组织治理、技术治理、文化治理”为路径(4G)的“4W-4S-3C-4B-4G”协同治理框架。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存在的创新之处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明确了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由此构建了“现象——成因——治理”这一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其他学者明确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2)在现象研究方面,对网络购物平台进行了“三方主体”(平台提供者、供应方用户、需求方用户)的基础划分,并从平台用户方视角进行了信用舞弊行为的统一界定和系统归纳,这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因平台复杂性造成的边界模糊问题,为其他学者提供了该领域研究的一种具体思路。(3)在成因研究方面,深度剖析了平台用户方形成、扩散信用舞弊行为的成因,由此形成4W的综合成因分析结论,一定程度上揭开了信用舞弊行为的形成过程“黑箱”。(4)在治理研究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4W-4S-3C-4B-4G”理论研究框架,实现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治理的系统和规范。
缪江影[6](2019)在《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住房在线短租是近年来住宿领域的新形式,尽管不能完全替代传统酒店行业,但其作为共享经济的一分子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借助互联网平台分享房间的新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失信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信用体系的构建成为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理应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为指导,在阐明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的信用现状出发,分别从“房东”、“租客”和“平台”三个方面分析了市场中出现的失信问题,包括:企业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租客偷盗破坏房屋设施、房东虚假宣传并侵犯他人隐私等。并深入剖析了引发市场中失信问题的原因,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与住房在线短租市场发展相匹配的信用体系。本文依据我国颁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借鉴部分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提出构建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的信用体系的总体构想。在以统筹规划和重点实施、政府推动和市场培育、信息共享和维护隐私等基本原则下,紧密结合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的特点,提出信用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和推动主体,以期形成完善有效、规范有序的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保障各个参与主体的合理合法权益。最后,针对当前信用体系构建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的《共享住宿服务规范》,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构建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的具体对策建议。
余永权[7](2019)在《基于博弈论的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进口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进口电子商务“跨”贸易、“电”消费,将进口贸易与消费有机结合起来。进口电子商务作为进口贸易的新兴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了进口贸易交易机会,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而且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消费,但进口电子商务由于其虚拟性,导致交易主体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性,也是目前进口电子商务市场上信用风险问题突出和欺诈交易事件频发的原因。本文引入博弈论分析方法对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进行研究,不仅能为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也能对如何降低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对参与信用系统构建的消费者、平台和商家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在没有引入第三方平台监管的条件下,买方与卖方之间一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卖方欺诈经营获得的收益影响着双方博弈的纳什均衡结果。在引入第三方平台监管后,买卖双方经过长期的重复博弈,理性的商家会更加注重长期利益选择诚信经营。加大平台的监管力度、处罚力度和提供信息传递更加有效的信用评价制度,能提高交易双方的信任度和促进双方交易顺利进行,买卖双方经过长期重复博弈都会趋向选择诚信经营策略和信任策略。对平台与海外卖家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卖家选择诚信经营的策略的概率与平台的监管力度、保证金、惩罚力度正相关。接着,考虑到博弈的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在平台监管结果不确定情况下引入了演化博弈分析模型,商家与平台之间通过长期重复的演化博弈,商家与平台之间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会根据彼此的策略进行调整自己的策略最终会达到一个进化稳定策略解(ESS)。根据雅克比矩阵,对五个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四种不同的情况下博弈过程达到均衡状态。最后,针对博弈结果的分析,对如何降低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进口B2C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信用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信用风险的来源,为优化进口B2C电子商务交易信用内容的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促进进口B2C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苏日娜[8](2019)在《交通类PPP项目投资回报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当下我国交通基建存在总量不足、资金不够、运行管理粗放等问题,传统交付方法已不能填补日渐增长的城镇建设需求。而公私伙伴关系(PPP)通常被视为为政府平衡有限的预算和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需求而建立的同盟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既可缓解政企双方间的资金重担,又能刺激社会资本方高效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使合作带来“溢出效应”。但因实际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如何将各方投资回报配比合理化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关乎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社会方能否得到预期回报。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下PPP发展态势并从2018年交通类PPP项目的成交量(1110个)看出交通类PPP项目在我国建设初有起色,该模式适用于交通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文章收集了45个国内外典型的交通案例,利用扎根理论确定了36个最为关键的交通类PPP项目投资回报影响因素并绘制鱼骨图。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法对36个因素进行细致剖析,形成投资回报影响因素分配体系。紧接着采用三阶段博弈模型明确了政企两方各自担负的风险分摊配比。最后以乌鲁木齐市地铁2号线为例,在传统Shapley值基础上注入新的血液,如总体投入额度、合作迫切程度和风险分摊配比等,得到了改进收益配比模型,为实际案例的可操作性提供了理论依据。PPP项目的投资回报是PPP各参与方做出投资决断和编制投融资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PPP项目是否可行且可以实施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三个结论:(1)结合现下我国PPP发展态势和政策引导,得出了PPP较传统模式更适用于交通类项目的建设和发展;(2)运用因子分析和博弈论,确定了投资回报影响因素分配体系,明确了政企两方风险权重;(3)考虑风险因子、总体投入额度、合作迫切程度等因素得到的修正后的Shapley投资收益配比值更具有实践意义,可操作性更强。
刘云亮[9](2019)在《失信惩戒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重在规制信用秩序。构建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和基本路径。诚信中国建设,不仅亟需弘扬社会信用价值观,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平台机制联网联动效应,倡导适用“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奖惩机制,而且还需要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惩戒失信,是诚信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失信惩戒法律制度,是失信惩戒机制的核心和法治化内容。失信惩戒法治化,需遵循信用理性和失信惩戒的理论依据,探讨失信惩戒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内容,选定失信惩戒的法律热点问题,研究失信惩戒制度法治化措施、路径和内容,这成为本题研究的主要体系和目标。信用之道,东西方国家都有共识。信用属性,诸国皆知。信用价值,中外国家治理皆求本取经。信用有序,即成信用秩序。信用秩序,治于有制,束于法力。信用规制,正本清源,始于信用信息征集。广置社会信用体系,激励守信,惩戒失信,实现联网联惩。规制诚信和失信,是构建信用秩序的两个方面,诚信的核心是信用,信用建设重在规制。明确信用秩序忌讳,列明信用失序禁忌,公示信用失信情形,规制失信行为状态。失信的要害,在于与守信背道而驰。其始利己损人,终将损人不利己。失信属性,显性于有损诺言、有损他人、有意恶行、有违公德。规制失信的标准认知,在于法治失信行为构成要件、情形及其类型等,此乃失信构成论主要观点所在。失信惩戒理论,缘起信用本质。马克思揭示信用内涵和形式,取决于信用价值内容发现。马克思的信用价值理论,揭开了信用资本的双重价值认知。信用资本的本体价值与衍生价值,成为信用经济的发展动力源。守信与失信,则成为显现信用资本双重价值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与结果。惩戒失信,成为促进信用主体守信的价值导向推手。诸多信用论探寻和发现了信用价值与失信利弊均衡,博弈论从各博弈主体追求实现其利益衡最大化角度,对应选取风险防控方法,实现了信用与失信利益最大化的正义兑现。三维信用论,凸显和融合了诚信度、信用度和践约度三维度内容。数字信誉经济理论,根植于大数据存储革命,彰显数字化、网络化、信用化的信誉经济本质所在。失信惩戒的法律价值,在于体现维护信用秩序、正义、震慑力功能,失信惩戒权的行使正是保障信用秩序价值的需要。失信惩戒目的,不是报应论,而是重在保障社会信用秩序的社会整体利益论。适用失信惩戒原则,聚焦实施必惩、受惩、联惩、显惩原则等。认定失信责任,是适用失信惩戒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失信行为与失信人、受害人及其主观意识、客观形态等之间关系属性、内容等问题,成为认定失信责任的关联因素。无论因果关系说,还是客观归因说,其所考虑因素都集聚于行为人主观意识状态与客观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等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件性和归因性。失信责任,是失信人对其失信行为所尽义务的责任,其形式是规范和量化失信人具体担当失信责任的表现形式和外观要件。失信惩戒,则是实施失信责任的形式,具有惩罚、处罚、治理和规制失信行为的内容元素,其目的是矫治失信之过。失信归责原则,主要见于过错失信归责责任、无过错失信归责责任、过失失信归责责任、失信责任豁免等原则。失信归责与失信责任,有着密切关联性。失信责任具有归属性、归因性、归责性和归罚性等属性,注定了其相对应责罚形式多样性。失信责任与惩戒失信,两者是形式与内容之间辩证关系,相互影响、相互表现和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运行的统一整体。构建失信惩戒实体法律制度,重在创建失信惩戒情形、措施、信联网惩戒机制等方面法律制度。界定和规制失信情形,并明确规定与其相适应的惩戒措施制度等,已成为失信惩戒法律制度最为关键实体问题。不同失信行为,其界定主体和情形也不同。失信惩戒措施,诸如失信信息公示、失信黑名单、失信触发反馈机制、失信联网报警机制等等。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平台失信联网惩戒机制,实现失信信息联网征集、监管、预警等功能价值发挥,推进失信惩戒信息互通互限制、惩戒措施互叠互联制、惩戒效果互动互促制等效应扩大化等等。规制失信惩戒程序法律制度,重在失信惩戒模式、失信惩戒适用对象条件、失信惩戒程序规则与保障措施等方面法律制度。设置失信惩戒程序,目的在于确保失信人为其失信行为而申辩说理、抗辩的程序与机会,体现惩戒失信的程序公平正义价值。规制失信惩戒的适用,其核心价值在于凸显失信惩戒所适用程序的正义性和公示性,实现失信惩戒效应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助真正意义上弘扬构建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的实体价值。创设失信惩戒的救济制度,重在明确适用失信惩戒措施之后的自我救济途径、异议程序、司法救济、失信惩戒措施解除、失信信用修复等方面法律制度。此制度,意在明确失信人可以拥有一定条件和程序要求下的失信信用修复权和机会。具体明细失信人自我救济的适用情形、方式及其化解其困境对策等。规制失信惩戒异议程序制度,明确异议人种类、异议范围和受理情形、处理机制等具体内容。不同失信惩戒模式,其界定所实施相适应惩戒措施、方式及其路径等有效防控手段方法,也不尽相同。规定失信惩戒措施解除机制的适用和启动情形条件、适用原则和制度、主要措施保障、失信信息修复与修复时效、失信惩戒程序解除及效力等内容。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机制,其属性已是上升到解决社会纠纷争端的最高级最权威方式,定位为司法解决纠纷体系,属于司法行为活动范畴,其法律效力源自国家司法权威公信力和国家强制力保障。其所关注的焦点,是失信惩戒异议争端中有关当事人对涉嫌失信的事实认识和法律适用存有争议,如由谁负责证明责任,如何设置证明标准等等内容。
何印[10](2019)在《人际交往关系视域下农村信贷失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往往从制度层面去理解和解释农村信用问题中的信贷失信行为,并提出要加强信用制度建设等举措。然而,实际情况是失信行为的治理状况并不理想。原因是,相比于以理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农村的市场经济发展并不成熟,经济基础薄弱,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相对缓慢,与城市现代社会各方面都有着较大差距。因此,现代城市社会所拥有的在我们看来成熟有效的举措可能对于农村社会并不适用。特别地,基于“血缘”、“地缘”的人际关系伦理观使得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仍带有浓厚的“乡土”味道,这让农村人在待人接物上注定无法成为完全基于契约关系和以利益追逐为最终目的的理性人。文章致力于农村人际关系转型与农村信贷失信的关联。第二节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信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信用不单是一种借贷的经济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背后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情感伦理,马克思信用理论是在考察资本主义信用关系后得到的,可对当今农村信用的问题解决依然具有指导价值。第三节以马克思交往关系的视角看农村人际关系的变化,并从社会分工、市场经济下个体人的独立和契约关系的普遍建立等方面探究农村社会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以得出农村社会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出现的不适应性。第四节探讨农村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后信用关系发生的变化,可以发现农村社会从一个完全基于“血缘”、“地缘”为亲疏远近判断依据的人际信用转变为以契约精神以法制手段保障自身权益的制度信用。第五节探讨当下农村失信行为背后的成因,并从非正式制度和非正规金融的方面探究熟人关系对农村的信用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性;第六节在分析农村信用治理的对策思路,提出应对农村信用的失信行为应采取熟人信用与制度信用并行的办法,同时在鼓励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情况下,加强信用观念建设。总之,当下处在农村环境中农村人际关系在以契约精神为内核的制度信用社会环境下,农村基于“血缘”和“地缘”的价值判断依然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制度信用正慢慢替代农村人长久秉承的熟人信用,但是熟人关系依旧影响农村人的生活和交往活动,并约束着农村人的信用活动。因此,基于亲缘朴素伦理的熟人信用与制度信用并行的信用治理策略可能更为有效。
二、旅游价格信用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价格信用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二手商品线上交易信用管理研究 ——以闲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共享经济的发展研究 |
2.2 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研究 |
2.3 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研究背景 |
2.4 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管理研究现状 |
2.5 二手电商平台信用管理的研究现状 |
2.6 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管理研究意义 |
2.7 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 |
第3章 闲鱼现状分析及信用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3.1 闲鱼平台简介 |
3.2 闲鱼平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 闲鱼平台信用影响因素梳理 |
3.3.1 消费者购物经验 |
3.3.2 消费者自身信用度 |
3.3.3 卖家信息质量 |
3.3.4 卖家动态信用度 |
3.3.5 卖家服务水平 |
3.3.6 平台管理 |
3.3.7 二手商品情况 |
3.4 影响因素的关系梳理 |
3.5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影响因素层级划分 |
3.6 闲鱼平台信用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4章 问卷调查、数据回收及质量检验 |
4.1 变量测量指标的确定 |
4.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3 样本特征描述 |
4.4 问卷的信度检验 |
4.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章 实证分析及结果探讨 |
5.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5.2 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
5.3 模型的路径分析及假设检验 |
5.4 假设检验结果的分析 |
5.5 结论成立的深层次原因探究 |
5.5.1 良好的卖家行为能大幅度提升消费者信任 |
5.5.2 平台管理对提升信用至关重要 |
5.5.3 共享经济理念的普及催生消费者产生信任 |
第6章 提高闲鱼平台信用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平台管理,营造健康交易环境 |
6.1.1 严控商品准入关,加强商品质检担保 |
6.1.2 完善交易制度,加强违约违法惩罚力度 |
6.1.3 优化平台建设,提高系统质量 |
6.1.4 加强宣传,推广绿色经济理念 |
6.2 优化卖家评价体系,提高卖家服务 |
6.3 消费者提高交易安全意识 |
6.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信用体系建设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中的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闲鱼”平台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附件 |
(3)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中的信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述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用 |
2.1.2 信用卡 |
2.1.3 信用消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差序格局理论 |
2.2.2 风险社会理论 |
第3章 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现状与信用问题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内容和形式 |
3.1.2 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
3.2 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还款现状 |
3.2.1 信用卡消费情况 |
3.2.2 信用卡还款情况 |
3.3 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中存在的信用问题 |
3.3.1 享受型消费比重高 |
3.3.2 信用不良记录多 |
3.3.3 信用知识不足 |
第4章 大学生信用卡使用中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 |
4.1 风险社会来临与不规范的信用卡产业 |
4.1.1 风险社会来临 |
4.1.2 不规范的信用卡产业 |
4.2 快速社会转型导致社会信任体系建设滞后 |
4.3 信用教育缺失导致诚信意识的弱化 |
4.3.1 家庭诚信教育的扭曲 |
4.3.2 学校信用教育的不实 |
4.3.3 社会信用教育的缺失 |
第5章 信用卡消费中提高大学生信用意识的建议 |
5.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
5.2 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 |
5.3 提高大学生的诚信修养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协同理论的旅游共享住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共享经济发展趋势良好 |
1.1.2 共享经济与旅游住宿业的融合发展良好 |
1.1.3 旅游共享住宿市场秩序尚不成熟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旅游共享住宿研究综述 |
1.3.2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解析 |
2.1.1 共享经济 |
2.1.2 旅游共享经济 |
2.1.3 旅游共享住宿 |
2.1.4 旅游共享住宿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理论 |
2.2.2 旅游管理系统原理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章 旅游共享住宿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
3.1 旅游共享住宿发展的现状特点 |
3.1.1 旅游共享住宿行业发展迅速 |
3.1.2 旅游共享住宿平台规模不断扩大 |
3.2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投诉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3.2.3 数据分析小结 |
3.3 旅游共享住宿普遍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纠纷方面 |
3.3.2 信用危机方面 |
3.3.3 卫生安全保障方面 |
3.3.4 损失赔偿方面 |
第4章 旅游共享住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旅游共享住宿现有管理制度 |
4.1.1 企业管理制度梳理 |
4.1.2 政府监管分析 |
4.1.3 行业协会监管分析 |
4.2 旅游共享住宿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企业管理制度几近空白 |
4.2.2 现有法律制度不适用 |
4.2.3 行业协会形同虚设 |
4.3 旅游共享住宿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 |
4.3.2 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 |
4.3.3 社会参与力量不足 |
4.3.4 各主体间缺乏协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共享住宿多元主体协同监管的对策 |
5.1 建立多元协同管理主体 |
5.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5.2.1 建立健全行业制度法规 |
5.2.2 明确监管部门 |
5.2.3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5.3 实施企业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责任感 |
5.3.1 设立第三方资金管理部门 |
5.3.2 设置合理的房源准入门槛和严格的审核制度 |
5.4 建立行业管理协会协助管理 |
5.4.1 监督行业行为,完善评价机制 |
5.4.2 修订退改规则 |
5.4.3 统一行业基础服务标准 |
5.4.4 完善自律措施 |
5.5 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
5.5.1 房东参与,共享共治 |
5.5.2 树立旅游者正确的价值观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形成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平台用户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设计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章节安排 |
1.4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购物平台研究综述 |
2.1.1 网络购物平台的基础研究 |
2.1.2 网络购物平台的问题研究 |
2.1.3 网络购物平台的治理研究 |
2.2 信用舞弊行为研究综述 |
2.2.1 信用舞弊行为的基础研究 |
2.2.2 信用舞弊行为的成因研究 |
2.2.3 信用舞弊行为的治理研究 |
2.3 文献评述与研究聚焦 |
2.3.1 文献评述 |
2.3.2 研究聚焦 |
3 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表现特征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1.1 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适用 |
3.1.2 内容分析法应用流程确定 |
3.2 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表现 |
3.2.1 数据收集与编码说明 |
3.2.2 内容分析的质量检验 |
3.2.3 编码结果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3.2.4 证据链分析 |
3.3 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特征 |
3.3.1 圈层性 |
3.3.2 虚拟性 |
3.3.3 复杂性 |
3.3.4 危害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台供应方用户信用舞弊行为的形成机理 |
4.1 平台供应方用户信用舞弊行为成因的机理分析 |
4.1.1 理论基础 |
4.1.2 机理框架 |
4.2 平台供应方用户信用舞弊行为成因的博弈分析 |
4.2.1 第一组博弈分析 |
4.2.2 第二组博弈分析 |
4.2.3 第三组博弈分析 |
4.2.4 第四组博弈分析 |
4.3 平台供应方用户信用舞弊行为成因的结果讨论 |
4.3.1 形成阶段的博弈结果讨论 |
4.3.2 扩散阶段的博弈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平台需求方用户信用舞弊行为的形成机理 |
5.1 平台需求方用户信用舞弊行为成因的机理分析 |
5.1.1 理论基础 |
5.1.2 模型假设 |
5.2 平台需求方用户信用舞弊行为成因的实证研究 |
5.2.1 研究设计 |
5.2.2 量表开发 |
5.2.3 数据分析 |
5.2.4 模型修正 |
5.3 平台需求方用户信用舞弊行为成因的结果讨论 |
5.3.1 形成内因——道德与利益的影响 |
5.3.2 形成外因——监管与惩罚的影响 |
5.3.3 扩散原因——重要关系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治理路径 |
6.1 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治理依据 |
6.1.1 事实依据 |
6.1.2 理论依据 |
6.2 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治理对策 |
6.2.1 治理框架 |
6.2.2 治理路径 |
6.3 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治理实践 |
6.3.1 平台主导型协同治理案例分析 |
6.3.2 政府主导型协同治理案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信用舞弊行为表现研究的相关结论 |
7.1.2 信用舞弊行为成因研究的相关结论 |
7.1.3 信用舞弊行为治理研究的相关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应用类别思维厘清信用舞弊行为表现 |
7.2.2 应用过程思维透视信用舞弊行为成因 |
7.2.3 应用协同思维推进信用舞弊行为治理 |
7.3 研究展望 |
7.3.1 研究对象方面,平台类型可以更多样 |
7.3.2 研究视角方面,平台主体可以再延伸 |
7.3.3 成因研究方面,可以做交叉验证分析 |
7.3.4 治理研究方面,治理路径可以更落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及信用体系概念 |
一、住房在线短租市场 |
二、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 |
第二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的概述 |
一、住房在线短租的比较优势 |
二、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的现状 |
第一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的形成 |
一、政府指引市场信用体系发展方向 |
二、企业逐步建立信用机制 |
第二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缺失的表现 |
一、租客个人的失信行为 |
二、房东个人的失信行为 |
三、企业平台的失信行为 |
第三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缺失原因 |
一、征信规模小维度单一 |
二、企业间存在信息壁垒 |
三、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 |
四、整体的信用环境不佳 |
第三章 部分发达国家住房信用体系构建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部分发达国家住房信用体系的构建 |
一、英国住房市场信用体系 |
二、美国住房市场信用体系 |
三、德国住房市场信用体系 |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住房信用体系构建的启示 |
一、选择符合国情的征信方式 |
二、促进法律完善并依法监管 |
三、推动信用服务成熟化发展 |
第四章 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构想 |
第一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一、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 |
二、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三、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
一、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的基础 |
二、科学的信息体系是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的条件 |
三、成熟的服务体系是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的重点 |
四、有力的监管体系是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的保障 |
第三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推动主体 |
一、政府承担引导规范职责 |
二、协会凸显沟通协调优势 |
三、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
四、个人发扬恪守诚信美德 |
第四节 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 |
第五章 构建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住房在线短租市场法律法规建设 |
一、加快完善信用法律法规 |
二、重视市场主体权益维护 |
第二节 促进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信息共享 |
一、提升信用信息使用效率 |
二、统一信用信息检索平台 |
第三节 建立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管理制度 |
一、规范信用管理标准 |
二、强化失信惩戒机制 |
三、发挥信用激励作用 |
第四节 培育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服务环境 |
一、加强信用服务机构培育 |
二、发挥信用行业协会力量 |
三、科学运用信用评价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博弈论的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信用及信用问题的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信用研究现状 |
1.2.3 跨境电子商务中信用问题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的含义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及发展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 |
2.3 博弈论方法 |
2.3.1 博弈论方法产生及发展 |
2.3.2 博弈论与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进口B2C电子商务发展及信用问题现状 |
3.1 进口B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1 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
3.1.2 进口电子商务模式 |
3.1.3 进口电子商务进口产品结构 |
3.1.4 进口电子商务相关管理政策 |
3.2 进口B2C电子商务存在的信用问题分析 |
3.2.1 进口B2C电子商务存在的信用问题 |
3.2.2 进口B2C电子商务存在的信用问题的原因 |
3.3 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规制现状 |
3.4 章节小结 |
第4章 进口B2C电子商务企业与买家之间信用问题的博弈分析 |
4.1 进口B2C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4.1.1 模型假设 |
4.1.2 模型的分析 |
4.1.3 买卖双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结果分析 |
4.2 引入第三方平台监管后买卖双方重复博弈的分析 |
4.2.1 模型假设与分析 |
4.2.2 模型结果分析及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进口B2C电子商务平台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信用问题博弈分析 |
5.1 平台与卖家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分析 |
5.1.1 模型的假设 |
5.1.2 模型建立于博弈分析 |
5.1.3 模型的结果分析 |
5.2 监管结果不确定下平台与卖方之间的演化博弈 |
5.2.1 模型的假设与分析 |
5.2.2 模型的结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文章的主要结论 |
6.2 对提升进口B2C电子商务交易信用的建议 |
6.2.1 构建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与信用评价机制 |
6.2.2 完善入驻审查制度和加大惩罚力度 |
6.2.3 改进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方面的技术水平 |
6.2.4 构建进口电子商务信用法律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交通类PPP项目投资回报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PPP相关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 |
2.2 PPP操作流程 |
2.3 PPP投资回报机制 |
第3章 交通类PPP项目投资回报机制特征分析 |
3.1 交通类PPP项目利益相关者 |
3.2 交通类PPP项目投资回报影响因素鉴别 |
3.3 交通类PPP项目投资回报影响因素评判 |
3.4 风险分担方案 |
第4章 交通类PPP项目投资回报优化模型 |
4.1 立足Shapley的利益配比模型 |
4.2 Shapley值优化模型 |
4.3 案例验证 |
4.4 政策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始概念提取实例 |
附录2 国内外交通类PPP项目案例汇总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失信惩戒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三、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失信构成论 |
第一节 信用本质论 |
一、信用的内涵及其属性 |
二、信用的法律特征及其法律价值 |
三、信用法治理念 |
第二节 失信界定 |
一、失信的内涵及其特征 |
二、失信行为的内涵及其类型 |
三、失信行为的认定标准 |
四、失信行为的法律界定 |
第三节 失信归责说 |
一、失信归责主要理论 |
二、失信归责原则 |
三、失信责任形式 |
四、失信责任豁免 |
第二章 失信惩戒理论 |
第一节 失信惩戒权 |
一、信用起源论 |
二、惩戒权的缘起 |
三、惩戒权的法律特征 |
四、失信惩戒极限 |
第二节 失信惩戒的价值认知 |
一、失信惩戒的价值核心 |
二、失信惩戒的目的 |
三、失信惩戒的法律功能 |
第三节 失信惩戒原则 |
一、必惩原则 |
二、受惩原则 |
三、联惩原则 |
四、显惩原则 |
第三章 失信惩戒实体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失信惩戒情形 |
一、违法行为情形 |
二、违约行为情形 |
三、违反行规行为情形 |
四、违反公德行为情形 |
五、悖逆社会行为情形 |
第二节 失信惩戒措施 |
一、失信信息公示制度 |
二、失信黑名单制度 |
三、失信触发反馈机制 |
第三节 失信联网惩戒 |
一、失信联网报警 |
二、社会信用体系失信联网惩戒机制 |
第四章 失信惩戒程序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失信惩戒模式 |
一、自律惩戒模式 |
二、行政性惩戒模式 |
三、市场性惩戒模式 |
四、社会性惩戒模式 |
五、互联网式惩戒模式 |
第二节 失信惩戒适用对象和条件 |
一、失信惩戒适用对象 |
二、失信惩戒适用条件 |
第三节 失信惩戒适用程序规则和保障措施 |
一、失信惩戒适用程序规则 |
二、失信惩戒程序适用保障措施 |
第五章 失信惩戒救济的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失信人自我救济 |
一、失信人自我救济权 |
二、失信人自我救济的方式 |
三、失信人自我救济的困境 |
第二节 失信惩戒的异议程序 |
一、失信惩戒的异议人种类 |
二、失信惩戒的异议范围和受理 |
三、失信惩戒的异议处理 |
第三节 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 |
一、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理念 |
二、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程序属性 |
三、失信惩戒的司法救济效力 |
第四节 失信惩戒措施的解除 |
一、失信惩戒措施的解除情形 |
二、失信惩戒措施的解除条件 |
三、失信惩戒措施解除的程序及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人际交往关系视域下农村信贷失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马克思信用理论 |
2.1 信用理论基本内容 |
2.2 信用理论内涵 |
2.2.1 经济层面 |
2.2.2 伦理道德层面 |
2.3 信用理论对农村信用治理的启示 |
3.农村人际关系变化与社会结构转型 |
3.1 “交往”视角看农村人际关系变化 |
3.2 “陌生人化”的情感伦理 |
3.2.1 从属关系和单一价值观 |
3.2.2 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
3.3 社会结构“陌生人化”的伦理冲突 |
3.3.1 与排他性“熟人关系”冲突 |
3.3.2 与人情性“熟人关系”冲突 |
4.农村的信用变迁 |
4.1 熟人信用的特征 |
4.1.1 基于血缘性的熟人信用 |
4.1.2 基于地缘性的熟人信用 |
4.2 熟人信用到现代制度信用的变迁 |
4.2.1 农村信用方式变迁的必然性 |
4.2.2 农村制度信用的现实局限 |
4.3 制度信用下“熟人关系”的弱化 |
4.3.1 契约关系下的人情关系弱化 |
4.3.2 契约关系下的辈分关系弱化 |
4.3.3 契约关系下的传统观念弱化 |
4.4 制度信用与熟人信用的矛盾 |
4.4.1 依赖与独立的不协调 |
4.4.2 从属与平等的不协调 |
4.4.3 契约与血缘的不协调 |
5.农村信用关系转变与失信行为 |
5.1 农村失信行为描述与分析 |
5.2 信用关系转变与信用活动 |
5.2.1 农村非正规金融何以成熟 |
5.2.2 非正规金融下农户信用行为分析 |
5.3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道德分析 |
6.农村失信行为的对策思路 |
6.1 熟人信用与制度信用并行 |
6.2 鼓励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6.3 加强信用观念建设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旅游价格信用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二手商品线上交易信用管理研究 ——以闲鱼为例[D]. 张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中的信用问题研究[D]. 曲申.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协同理论的旅游共享住宿管理研究[D]. 寸永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网络购物平台信用舞弊行为的形成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平台用户方”视角[D]. 厉飞芹.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6]我国住房在线短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 缪江影.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基于博弈论的进口B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研究[D]. 余永权. 广西大学, 2019(01)
- [8]交通类PPP项目投资回报机制优化研究[D]. 苏日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失信惩戒法律制度研究[D]. 刘云亮.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人际交往关系视域下农村信贷失信研究[D]. 何印.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