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钢1号高炉降焦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辉,武万明[1](2020)在《酒钢1号高炉喷补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利用计划检修对高炉破损部位进行热态喷补能够有效减缓炉衬侵蚀,提高高炉炉役寿命。本文通过研究酒钢1号高炉喷补作业基础数据,对喷补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焦比有所降低,产量明显提高,炉况更加稳定,并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喷补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如做好喷补技术方案,严控工艺参数。
赵贵清,谢绍玮,徐世彪,王世刚,王昌文,彭宁宁,妥建德[2](2019)在《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炉煤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是钢铁联合企业实现"低碳经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新技术、新途径。重点阐述了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的工艺机理和技术特点,并且较为详尽的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效果。新技术的出现也为酒钢高炉进行低碳炼铁提供了思考,根据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具有的工艺特点、借鉴国内外钢厂拥有的实践经验,结合酒钢实际现状,就这一新技术在酒钢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肖成波,韩旺学[3](2014)在《酒钢3号高炉降焦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适应市场形势,结合公司生产经营路线,依据炼铁厂下达的生产任务,作业区在外部最大限度的挖掘原燃料能力,考虑酒钢原燃料碱负荷较高的特点(国家标准为3 kg/t以下,酒钢目前一直在79 kg/t),内部逐步优化高炉操作制度,通过强化各项基础管理等一系列高炉强化冶炼措施,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取得进步,为今后高炉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蔡浩,张磊[4](2014)在《酒钢1号高炉取消中心加焦实践》文中提出对酒钢1号高炉取消中心加焦实践进行总结。通过对装料制度、热制度、造渣制度等不断研究、摸索,1号高炉在大渣量条件下取消了中心加焦的布料模式,煤气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实现了高炉长期顺行及指标不断优化。
白永刚,王小平,魏列安,赵贵清[5](2010)在《榆钢2号高炉降焦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榆钢2号高炉坚持走节能降焦路线,在以护炉为重点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选择适当的冶炼强度,最大限度的降低焦比,使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降焦效果显着。
张惠民[6](2009)在《酒钢2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实践》文中指出酒钢2号高炉原地大修扩容改造以后,不断尝试高炉强化冶炼途径。通过采取高风温、大富氧、高喷煤比、低硅冶炼以及提高风压控制水平和炉顶压力等多种强化冶炼手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高炉强化冶炼效果,利用系数不断提高,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谢绍玮[7](2009)在《酒钢5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实践》文中提出对酒钢5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高炉强化冶炼措施,并不断加强炼铁生产管理,5号高炉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包万明[8](2008)在《酒钢3号高炉大批重强化冶炼实践》文中认为酒钢3号高炉于2004年5月8日投产,通过强化原燃料管理、炉前出铁组织、改进送风装置、不断寻求高炉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的合理性,进一步尝试扩大矿批重稳定上部煤气流,下部活跃炉缸工作、强化设备保障能力等一系列高炉强化冶炼保顺行措施,寻求上部装料制度的技术创新,高炉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取得提升。
包万明[9](2007)在《酒钢3号高炉强化生产实践》文中提出酒钢3号高炉于2004年5月9日投产,通过强化原燃料管理、炉前出铁组织、改进送风装置、不断寻求高炉合理操作制度、强化设备保障能力等一系列高炉强化冶炼措施,不断引进技术和创新,高炉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进步。
刘季冬,鱼花[10](2006)在《高炉长寿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炉长寿是炼铁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亦是炼铁界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因高炉寿命直接关系到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成本,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高炉寿命直接关系到钢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长寿技术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酒钢2号高炉于1989年12月16日建成投产,经过10年9个月的安全运行,于2000年9月13日顺利停炉,采用先进的“炉体整体推移”进行大修。作者借拆炉机会对炉体破损情况做了详细调查,本文结合酒钢2号高炉分析高炉破损原因,探讨高炉长寿措施。
二、酒钢1号高炉降焦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酒钢1号高炉降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酒钢1号高炉喷补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喷补背景 |
2 喷补效果评价 |
2.1 反弹率 |
2.2 焦比状况 |
2.3 产量状况 |
2.4 炉温控制状况 |
2.5 经济效益分析 |
3 结论 |
(2)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工艺特点 |
2.1 焦炉煤气的性质 |
2.2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工艺 |
2.3 工艺特点 |
3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3.1 国外发展状况 |
3.2 国内发展状况 |
4 喷吹焦炉煤气技术在酒钢高炉应用的前景 |
5 结语 |
(3)酒钢3号高炉降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降焦实践 |
2.1 炉况顺行是降低入炉焦比和稳产的前提 |
2.2 高风温的应用 |
2.3 高炉调整风口布局, 保证了炉缸工作活跃 |
2.4 高炉操作水平逐步提高 |
3 保顺行与降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煤气利用的提高, 还不能完全满足下一步降焦要求 |
3.2 精料工作是炉况顺行的保障 |
3.2.1 稳定目前来之不易的入炉品位 |
3.2.2 稳定焦炭质量 |
3.2.3 炉料结构 |
3.2.4 入炉料成分稳定 |
3.2.5 尽可能的要筛出入炉粉末 |
4 今后降焦措施 |
5 结语 |
(5)榆钢2号高炉降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主要降焦措施 |
2.1 稳定炉况必先从稳定炉温入手 |
2.2 提高煤气利用 |
2.3 全关混风操作, 提高风温使用水平 |
2.4 稳定富氧, 优化喷煤比 |
2.5 严抓原燃料筛分, 确保精料入炉 |
2.6 加强炉前管理 |
2.7 炉内进行热喷涂, 进一步规整炉型 |
3 结语 |
(7)酒钢5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炉强化冶炼措施 |
1.1 改善入炉料质量 |
1.2 合理控制冷却强度 |
1.3 调整送风系统 |
1.4 确定装料制度 |
1.5 提高风温 |
1.6 积极富氧喷煤 |
2 加强炼铁生产管理 |
2.1 重视炉况恢复 |
2.2 改善炉前管理 |
2.3 强化操作培训 |
3 强化冶炼效果 |
(10)高炉长寿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炉衬侵蚀情况及分析 |
(一) 炉喉下部炉衬侵蚀情况: |
(二) 支梁水箱至7段冷却壁处侵蚀情况 |
(三) 炉腰、炉腹部位侵蚀情况 |
(四) 风口区侵蚀情况: |
(五) 炉底、炉缸侵蚀情况: |
二、冷却设备破损情况及分析 |
(一) 冷却壁破损情况: |
三、高炉长寿原因分析 |
(一) 重视钒钛矿护炉 |
(二) 加强维护 |
四、结语 |
四、酒钢1号高炉降焦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酒钢1号高炉喷补实践研究[J]. 刘志辉,武万明.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3)
- [2]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J]. 赵贵清,谢绍玮,徐世彪,王世刚,王昌文,彭宁宁,妥建德. 甘肃冶金, 2019(01)
- [3]酒钢3号高炉降焦实践[J]. 肖成波,韩旺学. 甘肃冶金, 2014(03)
- [4]酒钢1号高炉取消中心加焦实践[J]. 蔡浩,张磊. 炼铁, 2014(03)
- [5]榆钢2号高炉降焦实践[J]. 白永刚,王小平,魏列安,赵贵清. 甘肃冶金, 2010(04)
- [6]酒钢2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实践[J]. 张惠民. 金属世界, 2009(06)
- [7]酒钢5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实践[J]. 谢绍玮. 炼铁, 2009(05)
- [8]酒钢3号高炉大批重强化冶炼实践[A]. 包万明. 2008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 [9]酒钢3号高炉强化生产实践[A]. 包万明. 2007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
- [10]高炉长寿技术分析[J]. 刘季冬,鱼花.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