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时的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阳,顾海英,曹利利,顾宽海[1](2021)在《复合桩基础在航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复合桩基础的经济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航道护岸工程中应用较少,究其原因是航道护岸低桩承台复合桩基础受力更加复杂、技术上较难把握。通过分析航道护岸低桩承台复合桩基础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提出了复合桩基础设计控制原则:1)竖向整体安全度K$2,地基承载力利用率ψ$0.5。2)桩土联合承担水平力。制定了航道护岸复合桩基础的设计方法及流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刘清华[2](2020)在《基于桩土变形协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由于能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具有沉降少,承载力可靠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一般由规范推荐的公式由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复合而进行估算。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则多采用等效压缩模量计算,然后用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在工程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没有解决好而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对于分层地基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取哪一土层的承载力,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某些硬土或砂土地基,发现考虑深宽修正的天然地基承载力反而大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等。有一些工程也采用了端承桩复合地基,与规范要求采用摩擦桩不同,这样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给实际工程应用带来了困扰。对此本文提出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变形协调的原理,将复合地基简化为桩与地基土在沉降变形协调下的抗力发挥问题,认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是由桩和土抗力的组合叠加而成,由此计算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再由其荷载沉降曲线,考虑强度安全和变形控制双控的要求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从而解决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时可能遇到的一些计算问题。具体工作如下:(1)对于分层复合地基中桩间土承载力取值的问题,分层地基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不同,很难取某一层土的承载力作为桩间土承载力。本文采用变形协调方法,通过复合地基的沉降确定分层地基产生的抗力,用这个抗力作为分层地基的承载力,这样可以更合理地解决分层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的取值问题。(2)对于硬土复合地基,以一个案例为例,应用桩土变形协调方法对其复合地基承载力依据强度安全和变形控制综合确定和评估,并与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某些硬土地基,通过桩土变形协调的方法,按照沉降和强度要求确定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以避免出现天然地基承载力大于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情况。(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用本文方法计算并比较了端承桩复合地基以及摩擦桩复合地基两类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差异。复合地基使用端承桩时,桩间土沉降量小,土的承载力发挥不充分,端承桩会分担过大的上部荷载,存在风险,建议一般情况下宜选用摩擦桩复合地基,调节桩土荷载分担的能力更强。(4)对于高承载力设计要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由褥垫层的承载力强度出发,提出了桩土应力比的合理控制值,以保证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足够安全,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参考。(5)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案例验证,说明本文方法可以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原则和桩土荷载分担情况,计算结果符合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用来评估实际基础下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效果较好。
高新慰[3](2020)在《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承载力及沉降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缓减城市发展带来的人口、住房、交通、环境等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地下空间立体布局及与地面建筑协同发展,城市地下交通中的隧道工程及地下管廊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修建数量增长、分布范围扩大、地层环境愈加复杂,必然涉及到诸多“穿越工程”或“近接工程”,隧道掘进引起的地层位移以及应力释放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周围桩基沉降、变形甚至失效,进而影响邻近构筑物安全及整体稳定性。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隧-桩相互作用及小孔扩张理论与工程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隧道下穿桩基问题,采用有限介质小孔扩张-收缩理论分析和三维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开展了隧道掘进对既有桩基承载力和沉降影响研究,并探索了隧道与邻近桩基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和大应变假设,推导得到了有限介质中小孔扩张-收缩统一解析解。通过与还原的无限介质小孔扩张-收缩解对比验证了提出解析解的正确性;由参数分析得到了土体不同物理力学参数对有限介质小孔扩张-收缩过程中孔壁内压、塑性区半径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将小孔扩张-收缩理论推广至边界位移不变条件下的扩张-收缩解析解,得到了有限介质小孔扩张-收缩完整解答。(2)基于有限介质小孔扩张理论,提出了桩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与前人方法、现有规范及现场试验对比,并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基于有限介质小孔收缩理论考虑地表边界效应,结合镜像法求解了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应力场和位移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隧-桩相互作用模型,预测得到的地层损失引起的桩基归一化沉降趋势与离心实验结果一致;研究分析了不同桩长、桩径、隧桩间距等因素对于隧道开挖对桩基承载力及沉降造成的影响。采用CASM本构模型建立隧-桩相互作用模型,提出了隧道开挖对桩基影响的安全距离判据,将桩基承载力控制准则、稳定控制准则和变形控制准则作为桩基安全性能评价依据。(3)采用有限元法模拟隧道开挖全过程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影响。在三维数值模拟中考虑了土仓压力、注浆压力、注浆硬化过程、开挖土体的模量变化等实际施工工况,研究了隧道开挖造成的土体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规律变化和对不同桩长、隧桩间距造成的影响,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论文有图70幅,表5个,参考文献91篇。
侯思强[4](2020)在《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设计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桩土间的相互作用问题较等长桩复合地基更为复杂,且具体表现及原因也有所不同。在传统的以承载力为基准的设计理念中,现有规范通过承载力发挥系数这一概念对不同桩型、土体的发挥和相互作用进行综合描述,这一系数的确定,大多数情况下仍以经验确定为主,各组成部分发挥系数相互独立,不能很好体现桩土相互作用的工作机理。本文运用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手段对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传力机制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桩土单元的荷载分担及变形刚度发挥过程进行了探讨,改进了既有基于等沉降准则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基于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褥垫层进行分析,基于发挥土体承载特性,认为在上部结构达到允许最大沉降条件下,有效褥垫层厚度应大于阻滞区的高度,并且验证了采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褥垫层模型的合理性;(2)综合考虑复合地基桩侧摩阻的分布模式及桩土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为了达到满足承载特性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沉降,充分利用桩土刚度的目的,对长短桩复合地基中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并从相互作用角度诠释了影响产生的机理,得出:长桩或短桩桩长增大时,均能够有效增大整体竖向抗压刚度,而增大长桩桩长或减小短桩桩长,由于增大了桩端距离减小桩端相互作用,导致短桩和长桩的桩体单元刚度提高;褥垫层厚度的增大相当于在基底增加了一层刚度为褥垫层刚度的弹簧,导致整体竖向抗压刚度降低。将桩体及其正上方土体视为一个整体对桩体进行分析,褥垫层厚度的增大降低了这一整体的单元刚度,减小了桩体分担荷载及桩体单元刚度,提高了土体荷载分担以及土体单元刚度;桩端持力层刚度的增大相当于桩端弹簧刚度增大了一个固定值,导致整体抗压刚度提高。就桩体单元分析,相同刚度增大量,长桩单元刚度增长幅度小于短桩,导致长桩荷载随桩端持力层刚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基底应力增大到转折点时,桩端持力层的增强导致的桩体上刺入增大,整体刚度反而随桩端持力层的增强逐渐降低,同理桩土单元刚度、长短桩桩土应力比均在转折点之后呈现反转。桩径的增大通过增大桩端和桩侧受力面积两方面提高了桩体单元刚度及整体刚度,但桩端和桩侧面积分别与桩径的二次方和一次方呈正比例,所以桩径的增大虽然同时增大了长桩和短桩分担荷载,但桩土应力比及长短桩发挥系数反而呈减小的趋势。(3)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与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复合地基型式下,复合地基整体及桩土单元承载特性及刚度演化规律。其中承载特性通过相同基底应力各组成部分的分担荷载进行分析,刚度则通过相同基底沉降条件下各组成部分的分担荷载进行阐述。复合地基整体部分由单桩复合地基到四桩复合地基,受到加载板尺寸增大以及桩体增多造成的桩桩相互作用造成的影响,削弱了整体刚度。桩体在不同地基型式变化过程中承载特性及刚度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受土体相互作用的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单桩桩基过渡到单桩复合地基,土体由被动受力演变为主动承担基底应力,对桩体产生了下拉作用削弱了桩体单元刚度。由单桩复合地基过渡到四桩复合地基,桩体增多导致桩桩相互作用效应增大,并且土体受力面积增大导致相同应力下土体沉降增大,使得桩体受到了额外的附加沉降。在桩土共同影响作用下,四桩复合地基桩体单元刚度小于单桩复合地基。土体单元刚度变化主要受地基尺寸及桩体分担荷载作用的影响。天然地基过渡到单桩复合地基,桩体较土体分担了更多的荷载。但在相同基底沉降条件下,通过刚度分配原则对土体分担荷载与桩体单元刚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土体分担荷载单元刚度受桩体刚度主导,桩体单元刚度较小时,土体分担荷载较大,将基底沉降与土体分担荷载曲线割线斜率视为土体单元刚度,则桩体单元刚度越小,土体单元刚度越大。土体单元由单桩复合地基过渡到四桩复合地基时,桩体置换率未发生改变,土体主要受尺寸效应的影响,由于相同应力条件下,土体面积尺寸越大,土体沉降也越大,所以四桩复合地基中土体单元刚度小于单桩复合地基中土体单元刚度。(4)分别考虑长桩、短桩、土体单元刚度及桩土单元分担荷载受群桩效应影响的不同程度,由单桩复合地基桩土刚度计算四桩复合地基时,长桩、短桩、土体单元刚度修正系数均小于1,且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得出单元刚度修正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长桩桩单元刚度修正系数、短桩桩单元刚度修正系数土体单元刚度修正系数。(5)通过对桩土单元刚度的分析,引入刚度修正系数,给出了改进的基于等沉降准则的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修正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并分析了计算误差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在保证精确度基础上,该方法偏于安全。
李风丽[5](2020)在《扩底桩-承台复合疏桩基础竖向承载试验及受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复合疏桩基础是以降低基础沉降量为目的,考虑桩-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按控制沉降量为原则来确定所需的用桩数量。目前,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理论尚不成熟,还须要有大量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以及地区经验作为技术支撑。选择何种桩型作为复合疏桩基础最为有利,哪一种桩基形式能更好的发挥减沉目的是减沉理论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扩底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桩身刚度大、能承受较大竖向荷载、沉降小等优点。基于扩底桩的各种优势,本论文将其应用到减沉理论中,融合两者的特点,这样即可充分利用扩底桩基础的优势,又可以有效发挥其在复合疏桩基础中的主导地位,起到合理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本文以复合疏桩基础理论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初步开展扩底桩-承台基础的竖向承载性能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建立多种分析工况,分别制作由直桩及扩底桩组成的单桩承台、三桩承台、四桩承台、六桩承台,模拟各工况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变形过程,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扩底桩-承台基础的竖向承载受力性能及影响规律。2、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多种分析工况,分别建立直桩及扩底桩组成的单桩承台、三桩承台、四桩承台,模拟各工况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受力变形过程,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整理分析,研究扩底桩-承台基础的竖向承载受力性能及影响规律。3、总结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及其沉降影响因素。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扩底群桩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可知:1、对单桩不同工况的受荷变形来说,扩底桩比直桩的桩端沉降小,持力性能高;扩底桩承台基础的承载力比直桩基础的高,扩底桩比直桩更能有效控制基础的沉降量;扩底桩由于有扩大头存在,桩端尺寸比直桩大,因此扩底桩对桩下地基土的压缩影响范围也比直桩更大。2、对群桩承台不同工况的受荷变形过程来说,随着外荷载的增加,扩底桩的承载性能明显优于直桩,扩底桩比直桩具有更多的承载性能安全储备;随着外荷载的增加,桩底土不断压缩密实,扩底桩由于扩大头的存在,较好的分散了桩端的应力,故扩底桩的桩端阻力比直桩略小。
周国宁[6](2020)在《兰州榆中黄土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短桩复合地基广泛使用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时的地基处理中,在沿海公路软弱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中也有所使用,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表现较为良好,对于长短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相关学者进行了部分研究。在我国西北黄土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的研究暂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需求。因此,本文以兰州北绕城榆中段为工程依托,对黄土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通过自主制作的试验装置,优化整体试验步骤,设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试验模型系统。从长短桩复合地基桩长比入手,建立了5种不同桩长比的试验模型,并设计了模拟原始地基为对比,研究了长短桩复合地基在施加竖向荷载的条件下复合地基中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土应力比、复合地基整体沉降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同时为了对比模型试验的准确性,在保证室内模型试验各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midas/GTS软件创建3D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室内模型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系统总结描述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地基承载力计算理论、沉降计算理论、桩土应力比理论等并且以此为依据设计规划室内模型试验;(2)结合相关理论及规范,设计并制作所需要的室内试验模型,对长短桩复合地基不同桩长比下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且按照所设计的试验步骤进行不同桩长比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试验;(3)通过改变短桩长度,获取试验数据。并对此条件下桩身轴力变化、桩侧摩阻力改变、桩土应力比变化规律及复合地基整体沉降量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取只改变桩长比n的情况下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变形规律;(4)利用midas/GTS软件,只考虑桩长比n的变化按试验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有效的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取每种桩长比情况下的模型计算云图,并进行有效的分析;(5)整理有限元分析数据与云图,将所得数据与模型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总结并得出最终规律。
王新[7](2020)在《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承载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也得到迅速发展,大跨径的桥梁对基础结构的要求也更高,各类大直径桩基础在一座座大桥的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环境下施工条件较为恶劣,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以及桩基施工较为困难,桥梁建设向大跨度发展的同时桩型也在优化。钢管复合桩就是从工程建设中慢慢发展而来的,众多工程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其工程价值,然而相关研究却滞后于工程,故本文以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研究等手段进行承载性能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依托鱼山大桥工程开展了现场试验。对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45#桩)利用墩身及箱梁自重为荷载,并布置分布式光纤进行监测,成功开发了光纤安装工艺和监测方法,得到了其桩身轴力分布规律;对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37#桩)开展了自平衡试验,得到了其荷载与桩身位移的关系曲线,并根据规范得到其转换为传统静载荷试验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2)利用数值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模型,与自平衡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并研究了竖向荷载下桩基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变截面以上桩身轴力减小较缓,变截面处桩身轴力先增大后减小,变截面以下桩身轴力减小较快,到桩端轴力仍没减小到零,桩端阻力对桩整体承载力有贡献;钢管竖向应力曲线呈“鱼肚型”,Mises应力在钢管底最大。(3)利用数值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模型,与光纤监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并研究了桩基在压弯剪扭荷载下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桩身位移和应力满足设计要求和材料强度指标,钢管、钢环和混凝土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使桩身受力更加合理;桩身变截面位置1:1时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其桩身位移最小;钢管壁厚越大位移越小;剪力环间距越小,在相同荷载下桩基的水平位移越小。(4)使用现行规范对依托工程桩基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发现计算值偏差过大,分析了桩基荷载传递机理,选取桩基极限受力状态,利用桩土位移协调关系推导了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差较小,验证了其较为合理。
李富远[8](2020)在《静钻根植能源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热能是一种绿色清洁的可持续能源,能源桩技术的发展为利用地热能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于传统灌注桩作为热交换载体,静钻根植能源桩具有无挤土、不排泥、承载力高、换热系统耐久性好等优势。本文采用自行设计模型试验与ABAQUS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静钻根植能源桩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承载特性,为静钻根植桩作为热交换载体推广使用提供评估与参考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升温和降温后桩体温度沿深度的变化并不均匀,其温度分布规律与换热管埋设方式有关。桩周土温度受热源影响的程度随着距离桩中心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影响半径约为3~4倍桩径。内置金属换热管模型桩的换热性能优于外绕塑料换热管模型桩。(2)在多次冷热循环作用下,静钻根植能源桩桩顶和桩周土表面均会产生累积沉降,且随着桩顶荷载和冷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在-15℃~+20℃桩身温度变化范围内,基桩承载力增幅在-2.69%~+8.33%范围内。(3)在冷热循环作用下,预制桩和水泥土均产生了附加温度应力,其分布与温度变化值、桩顶荷载和约束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预制桩升温引起的附加轴向压应力和降温引起的附加轴向拉应力大小沿深度分布均表现为两端小、中间大,水泥土附加轴向应力分布规律则与预制桩相反。桩顶荷载较小时,降温工况下预制桩局部出现拉应力,但在能源桩正常工作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尚未发现附加温度应力引起的预制桩和水泥土强度破坏。(4)升温和降温工况下,静钻根植能源桩侧摩阻力分别呈现上减下增和上增下减的变化规律,桩顶荷载较小时,升温时上部和降温时下部出现小范围的负摩阻力,因此能源桩设计时承载力安全系数不宜过大。桩身位移变化零点的位置与桩顶荷载和约束条件有关。(5)换热管埋设方式主要影响静钻根植能源桩的换热性能,其承载性能则与桩型、温度荷载大小、冷热循环次数、土层性质、桩顶荷载和约束条件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在实际工程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工况确定合理的换热液温度变化范围和承载力设计安全系数,以保障静钻根植能源桩长期工作的安全性。
马涛[9](2019)在《基于有限元可靠度的复合桩基安全性评估》文中指出针对复合桩基承载能力安全性评价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可靠度反分析方法进行复合桩基承载能力安全系数评估。该方法在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同时,计算出的复合桩基承载能力安全系数能够满足预先指定的目标可靠度的要求。通过一个算例验证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姚海国[10](2019)在《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文中认为桩基础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是成本、进度管控的重点部位,对于住宅项目的成本、工期管理意义重大。尤以成本为甚,桩基的成本往往可以达到毛坯项目成本的10%20%。如何能快速选定合理的桩基选型方案,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工期要求下达到成本的最优化,是地产商关注的重点事项。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选择将“桩基选型”作为研究一般住宅项目经济效益的切入点。本文先总结了桩基础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研究情况;然后分别从设计、施工、造价等角度出发,找出影响桩基工程选型的关键因素,理清选型的标准工作流程;之后,将前述梳理成果进行整合,并在多个实际项目中进行复盘,在实地分析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人工挖孔桩设计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具体对比各方案的成本造价,从而找出经济效益最佳的桩基方案。通过方案比选后发现以下结论:1.同一项目不同桩型之间,经济效益差别明显,因此在实际启动桩基工程之前进行详尽的桩基方案经济性比选非常重要,能带来显着的成本节约;2.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使用较为普遍,价格较低;人工挖孔桩使用较少,多用于较为恶劣的地质环境下,价格较高;3.钻孔灌注桩较预应力管桩而言一般承载力更大、能以较少的桩数满足承载力需求,同时二者的单价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多数环境下钻孔灌注桩方案的经济性优于预应力管桩方案,可以在项目桩基设计时多考虑钻孔灌注桩方案;4.并非所有项目都可以进行经济性比选。当地质条件较为特殊、限制了可使用桩型时,应首先满足工程和设计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讨论经济效益的影响。
二、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时的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时的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桩土变形协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复合地基简介 |
1.2.1 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分类标准 |
1.2.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判断 |
1.3 刚性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 |
1.3.2 承载力方面研究 |
1.3.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 |
1.3.4 桩土荷载传递及桩土应力比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切线模量法及桩土变形协调原理介绍 |
2.1 地基附加应力分布 |
2.1.1 弹性体在竖向力下的Boussinesq解 |
2.1.2 矩形基础竖向附加应力 |
2.2 地基极限承载力 |
2.2.1 Prandtl极限承载力公式 |
2.2.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
2.3 原位土切线模量法计算理论 |
2.3.1 线弹性方法 |
2.3.2 双曲线表示的非线性切线模量法 |
2.4 确定地基变形与强度 |
2.4.1 初始切线模量参数的获取 |
2.4.2 切线模量法求取地基沉降曲线的步骤 |
2.4.3 单桩荷载沉降曲线 |
2.4.4 桩土变形协调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问题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的取值问题 |
3.2.2 桩土变形协调的考虑 |
3.2.3 复合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的问题 |
3.2.4 分层土地基的f_(sk)取值问题 |
3.2.5 分层土地基的承载力问题具体分析 |
3.3 不同土体类型规范公式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比较 |
3.3.1 概述 |
3.3.2 规范公式计算不同类型均质土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与复合地基承载力比较 |
3.4 案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按照规范方法计算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 |
3.4.3 规范方法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 |
3.4.3.1 国家规范 |
(1)国家规范地基承载力 |
(2)复合地基沉降情况 |
3.4.3.2 广东省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 |
(1)广东省规范计算地基承载力 |
(2)复合地基沉降 |
3.5 桩土变形协调方法 |
3.5.1 桩间土p-s曲线的计算 |
3.5.2 单桩Q-S_p曲线的计算 |
3.5.3 根据加固区沉降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 |
3.5.4 下卧层沉降 |
3.5.5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安全系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地基端承桩与摩擦桩承载性状比较及桩土应力比控制值 |
4.1 端承桩和摩擦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
4.2 端承桩案例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4.2.3 桩间土p-s曲线的计算 |
4.2.4 单桩Q-S_p曲线的计算 |
4.2.5 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加固区沉降关系 |
4.2.6 下卧层沉降 |
4.2.7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安全系数 |
4.2.8 桩沉降曲线用线性拟合情况(桩不发生破坏) |
4.2.9 桩沉降曲线用线性拟合情况(桩发生破坏) |
4.3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控制值 |
4.3.1 概述 |
4.3.2 桩土应力比合理控制值的理论分析 |
4.3.3 桩土应力比控制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评估方法实例分析 |
5.1 工程实例一(高强复合地基工程实例)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试验点的相关载荷试验情况 |
5.1.3 桩间土p-s曲线的计算 |
5.1.4 单桩Q-S_p曲线的计算 |
5.1.4.1 刚性桩单桩承载力计算 |
5.1.4.2 刚性桩526#单桩承载力 |
5.1.5 加固区沉降曲线 |
5.1.6 下卧层沉降 |
5.1.7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安全系数 |
5.1.8 有限元过程模拟 |
5.1.8.1 FLAC3D数值模拟 |
5.1.8.2 526#刚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值模拟过程及结果 |
5.2 工程实例二 |
5.2.1 项目概况 |
5.2.2 相关现场试验情况 |
5.2.3 利用本文方法评估复合地基承载性状 |
5.2.4 桩间土p-s曲线的计算 |
5.2.5 单桩Q-S_p曲线 |
5.2.6 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加固区沉降关系 |
5.2.7 下卧层沉降 |
5.2.8 实际基础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
5.2.9 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承载力及沉降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有限介质小孔扩张-收缩弹塑性理论 |
2.1 有限介质小孔扩张解析解 |
2.2 有限介质小孔收缩解析解 |
2.3 有限介质小孔扩张-收缩解析解参数分析 |
2.4 边界位移不变的小孔扩张解析解 |
2.5 边界位移不变小孔收缩解析解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有限介质小孔扩张-收缩理论的隧-桩相互作用研究 |
3.1 有限介质小孔扩张理论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
3.2 有限介质小孔收缩理论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
3.3 基于小孔扩张-收缩理论的隧-桩相互作用模型建立 |
3.4 基于CASM模型的小孔扩张理论与隧-桩相互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隧道开挖全过程对桩基承载力及沉降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隧-桩相互作用数值模型 |
4.3 隧-桩相互作用模拟结果分析 |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短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桩桩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褥垫层传力机制的有限差分-离散元模拟研究 |
2.1 引言 |
2.2 分析方法 |
2.2.1 Flac3D软件介绍 |
2.2.2 PFC软件介绍 |
2.2.3 离散元-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的实现 |
2.3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 |
2.3.1 颗粒流细观参数标定 |
2.3.2 计算模型建立 |
2.4 长短桩复合地基宏-细观传力机制分析 |
2.4.1 褥垫层位移结果分析 |
2.4.2 力链结果分析 |
2.4.3 土压力系数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桩土协同工作机制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分组 |
3.3 试验设计 |
3.3.1 模型箱设计 |
3.3.2 模型桩设计 |
3.3.3 承压板设计 |
3.3.4 试验用土 |
3.3.5 加载方案 |
3.3.6 试验测量元件的选取 |
3.4 室内模型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3.4.1 单桩复合地基 |
3.4.2 四桩复合地基 |
3.4.3 单桩-四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机制对比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 |
4.1 引言 |
4.2 计算假定及基本计算单元的建立 |
4.2.1 MAPLE软件概述 |
4.2.2 计算假定 |
4.2.3 基本计算单元 |
4.3 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
4.3.1 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4.3.2 长桩-土-短桩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3.3 连续性条件与边界条件的联立及求解 |
4.3.4 褥垫层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
4.3.5 循环算法的实现 |
4.3.6 整体计算流程 |
4.4 算例验证及分析 |
4.4.1算例1 |
4.4.2算例2 |
4.4.3算例3 |
4.5 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参数研究 |
4.5.1 长短桩桩长 |
4.5.2 褥垫层厚度 |
4.5.3 桩端持力层 |
4.5.4 桩径 |
4.6 本章小结 |
5 桩长影响的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参数确定 |
5.3 基于桩长变化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分析 |
5.3.1 实例验证及基本承载特性分析 |
5.3.2 短桩单元刚度变化 |
5.3.3 长桩单元刚度变化 |
5.3.4 土体单元刚度变化 |
5.3.5 基于相互作用的复合地基桩土性状随地基型式演化规律分析 |
5.4 基于刚度折减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5.4.1 基于等沉降准则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 |
5.4.2 现场实例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情况 |
5.4.3 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 |
5.4.4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及对比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MAPLE编程源代码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扩底桩-承台复合疏桩基础竖向承载试验及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疏桩减沉机理的研究与发展动态 |
1.2.1 疏桩减沉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疏桩减沉机理的试验研究现状 |
1.2.3 疏桩减沉机理的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3 桩基承台的研究与发展动态 |
1.3.1 桩基承台的研究现状 |
1.3.2 桩基承台的试验研究现状 |
1.3.3 桩基承台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桩基-承台基础竖向承载性能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模型试验基本理论 |
2.2.1 相似理论 |
2.2.2 相似准则 |
2.2.3 试验相似比设计 |
2.3 试验方案 |
2.3.1 模型箱及加载装置 |
2.3.2 模型桩的制作与布置 |
2.3.3 承台的制作 |
2.3.4 地基土及相关参数确定 |
2.3.5 荷载模拟及加载方案 |
2.3.6 数据采集系统 |
2.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桩顶位移 |
2.4.2 桩底端阻力的分析 |
2.4.3 桩下地基土应力的分析 |
2.4.4 承台下土压力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桩基-承台基础竖向承载性状的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简介 |
3.2.1 Abaqus简介 |
3.2.2 Abaqus在岩土中的应用 |
3.3 本构关系 |
3.3.1 土体本构模型 |
3.3.2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3.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1 基本假定 |
3.4.2 建模的基本参数 |
3.4.3 相互作用的设置 |
3.4.4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3.5 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验证分析 |
3.6 不同类型桩基承台对比分析 |
3.6.1 桩顶位移 |
3.6.2 桩下地基土压力 |
3.6.3 桩身轴力 |
3.6.4 承台底土压力 |
3.6.5 桩端土压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讨论及工程实例分析 |
4.1 群桩沉降计算方法 |
4.1.1 常规等代实体深基础法 |
4.1.2 建筑桩基规范法 |
4.1.3 经验近似公式 |
4.1.4 沉降计算原则与简化 |
4.1.5 目前复合沉降计算存在问题 |
4.2 复合桩基中基桩工作性状 |
4.2.1 桩侧摩阻力的工作性状 |
4.2.2 桩端阻力随沉降的发挥性状 |
4.3 群桩沉降控制理论 |
4.3.1 沉降控制原则 |
4.3.2 实用比例原则 |
4.4 复合桩基计算实例 |
4.4.1 工程地质资料 |
4.4.2 计算所用承台概况 |
4.4.3 对比计算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6)兰州榆中黄土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复合地基国外研究现状 |
1.3 长短桩复合地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长短桩复合地基国内研究现状 |
1.3.2 长短桩复合地基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2 本文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长短桩复合地基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理论概述 |
2.1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2.1.1 长桩的作用机理 |
2.1.2 短桩的作用机理 |
2.1.3 常见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布桩方式 |
2.2 长短桩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计算理论 |
2.2.1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理论 |
2.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理论 |
2.2.3 桩土面积置换率计算理论 |
2.2.4 桩土应力分担计算理论 |
2.3 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沉降计算理论 |
2.3.1 复合模量法(Ec法) |
2.3.2 应力修正法(Es法) |
2.3.3 桩身压缩量法(E_p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短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设计方案 |
3.1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 |
3.1.1 几何相似 |
3.1.2 力学相似 |
3.1.3 模型试验相似比的确定 |
3.2 模型箱的设计及制作 |
3.3 桩周填土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3.3.1 依托工程概况 |
3.3.2 原状土物理力学性质 |
3.3.3 扰动土物理力学性质 |
3.3.4 模型箱填土物理指标控制 |
3.4 模型桩的制作及布置 |
3.4.1 模型桩的选取及参数 |
3.4.2 模型桩的布桩形式及分组 |
3.5 应变片的粘贴、土压力盒及沉降标的布置 |
3.5.1 应变采集系统及布置 |
3.5.2 土压力采集系统及布置 |
3.5.3 沉降标的布置及沉降数据采集 |
3.6 试验加载系统 |
3.6.1 试验加载系统的介绍 |
3.6.2 模型试验的加载步骤及方式 |
3.7 小结 |
第4章 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室内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原则 |
4.1.1 桩轴力计算原则 |
4.1.2 桩侧摩阻力计算原则 |
4.2 竖向荷载作用下长短桩复合地基试验分析 |
4.2.1 长短桩复合地基试验承载力特性分析 |
4.2.2 桩长比n对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 |
4.2.3 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性研究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原理及Midas GTS软件介绍 |
5.1.1 有限元原理介绍 |
5.1.2 midas GTS NX软件介绍 |
5.2 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 |
5.2.1 短桩复合地基模型参数及建模 |
5.2.2 不同条件下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5.3 数值模拟与室内模型试验沉降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场试验研究 |
1.2.2 模型试验研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1.2.4 理论计算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现场试验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项目地质条件 |
2.2 光纤监测试验 |
2.2.1 试桩概况 |
2.2.2 光纤监测原理介绍 |
2.2.3 光缆布设与监测 |
2.2.4 光纤监测结果 |
2.3 自平衡试验 |
2.3.1 试桩概况 |
2.3.2 试验方案介绍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竖向承载性能研究 |
3.1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1 本构模型选取 |
3.1.2 几何模型建立 |
3.1.3 接触设置 |
3.1.4 网格划分 |
3.1.5 边界条件设置 |
3.1.6 初始地应力平衡 |
3.1.7 荷载施加 |
3.2 自平衡静载试验模拟与验证 |
3.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荷载传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压弯剪扭荷载作用下承载性能研究 |
4.1 光纤监测试验模拟与验证 |
4.2 压弯剪扭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性能分析 |
4.3 压弯剪扭荷载作用下桩身设计参数单因素影响分析 |
4.3.1 变截面位置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2 钢管壁厚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3 剪力环间距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5.1 现行规范计算方法分析 |
5.1.1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5.1.2 码头结构设计规范 |
5.1.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5.2 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
5.3 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 |
5.3.1 公式推导过程 |
5.3.2 算例计算与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成果及结论 |
6.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静钻根植能源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静钻根植能源桩简介 |
1.2.1 地源热泵技术 |
1.2.2 传统能源桩技术 |
1.2.3 静钻根植能源桩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换热性能研究现状 |
1.3.2 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静钻根植能源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试验系统设计 |
2.3 模型地基填筑与成桩 |
2.4 传感器布置 |
2.5 温度设置与桩顶荷载 |
2.6 试验工况 |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埋管方式静钻根植能源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单桩静载荷试验 |
3.3 桩、土温度变化规律 |
3.3.1 全过程水温与桩土温度 |
3.3.2 桩身温度分布 |
3.3.3 温度传递曲线 |
3.4 位移变化规律 |
3.4.1 桩顶位移 |
3.4.2 桩周土表面竖向位移 |
3.5 桩身应力分析 |
3.5.1 桩身附加温度应力 |
3.5.2 桩身轴力 |
3.6 桩侧摩阻力分析 |
3.7 桩周土压力变化 |
3.8 桩周土孔隙水压力变化 |
3.9 桩端阻力变化 |
3.10 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钻根植能源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型建立与验证 |
4.1.1 引言 |
4.1.2 数值模型建立 |
4.1.3 模型验证 |
4.2 静钻根植能源桩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
4.2.1 研究工况 |
4.2.2 传热分析 |
4.2.3 温度荷载对基桩位移和承载力的影响 |
4.2.4 温度荷载对基桩轴力的影响 |
4.2.5 温度荷载对基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3 换热管埋设方式的影响 |
4.3.1 传热分析对比 |
4.3.2 位移和承载力分析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基于有限元可靠度的复合桩基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反可靠度分析基本原理 |
2 有限元可靠度 |
3 工程应用 |
3.1 工程概况和可靠度模型 |
3.2 安全系数分析结果 |
4 结语 |
(10)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住宅项目中的桩基础 |
1.2 桩基础技术发展简述 |
1.2.1 桩基础的发展历程 |
1.2.2 桩基础研究现状 |
1.2.3 桩基础发展方向 |
1.3 桩基础选型及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
1.3.1 对桩基础选型的研究 |
1.3.2 对桩基础经济效益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2.1 设计原则及流程 |
2.1.1 桩基承载机理 |
2.1.2 桩基设计基本原则 |
2.1.3 设计流程 |
2.2 桩基设计计算 |
2.2.1 桩基计算原则 |
2.2.2 桩基尺寸设计 |
2.2.3 承载力验算 |
2.2.4 桩身强度验算 |
2.3 桩数计算 |
2.3.1 桩基布置基本条件 |
2.3.2 桩数取值 |
2.4 沉降验算 |
2.4.1 沉降变形允许值 |
2.4.2 沉降计算方法 |
2.4.3 等效分层总和法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
3.1 桩的分类 |
3.2 预应力管桩 |
3.2.1 类别定义 |
3.2.2 类别特点 |
3.2.3 施工方法 |
3.2.4 常见问题 |
3.3 人工挖孔桩 |
3.3.1 类别定义 |
3.3.2 类别特点 |
3.3.3 施工方法 |
3.3.4 常见问题 |
3.4 钻孔灌注桩 |
3.4.1 类别定义 |
3.4.2 类别特点 |
3.4.3 施工方法 |
3.4.4 常见问题 |
3.5 复合桩基 |
3.5.1 类别定义 |
3.5.2 类别特点 |
3.5.3 设计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4.1 造价费用组成 |
4.2 人、材、机比重分析 |
4.2.1 工艺差别分析 |
4.2.2 成本差别分析 |
4.3 工程变更签证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基工程案例分析 |
5.1 沈阳苏家屯某住宅项目案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1.3 基础方案 |
5.1.4 灌注桩方案测算 |
5.1.5 管桩方案测算 |
5.1.6 桩基造价对比 |
5.1.7 工程方案 |
5.1.8 桩基检测 |
5.1.9 沉降观测 |
5.2 六安市舒城县杭埠镇某住宅项目案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2.3 桩基设计 |
5.2.4 管桩方案测算 |
5.2.5 灌注桩方案测算 |
5.2.6 桩基造价对比 |
5.2.7 工程方案 |
5.2.8 桩基检测、沉降观测 |
5.3 南京市溧水区某住宅项目案例 |
5.3.1 工程概况 |
5.3.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
5.3.3 桩基设计 |
5.3.4 人工挖孔桩方案测算 |
5.3.5 桩基造价核算 |
5.3.6 工程方案 |
5.3.7 桩基检测、沉降观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时的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桩基础在航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J]. 陈明阳,顾海英,曹利利,顾宽海. 水运工程, 2021(03)
- [2]基于桩土变形协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D]. 刘清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承载力及沉降影响研究[D]. 高新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4]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设计理论研究[D]. 侯思强. 郑州大学, 2020(02)
- [5]扩底桩-承台复合疏桩基础竖向承载试验及受力特性研究[D]. 李风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兰州榆中黄土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 周国宁.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钢管复合桩承载性能研究[D]. 王新. 浙江大学, 2020(02)
- [8]静钻根植能源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 李富远. 浙江大学, 2020
- [9]基于有限元可靠度的复合桩基安全性评估[J]. 马涛. 山东交通科技, 2019(06)
- [10]一般住宅项目桩基选型与经济效益分析[D]. 姚海国. 清华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