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浅河沟治河造地试验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娜[1](2021)在《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文中研究说明1855年黄河北徙后,由于清廷无暇顾及,新河道长期溃决横流,这在打破黄泛区生态平衡的同时,也在重塑着新的区域环境。自黄河北徙夺占大清河河道,大清河原有的河流景观被奔腾汹涌的黄水所替代,两岸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也深受冲击。这在山东惠民县有着深刻体现。惠民县在清代为武定府的附郭县,位于大清河北岸,在1855年黄河北徙山东之前,自然及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改道后,长期频繁的黄水漫淹破坏了该县既有的生态平衡。县境内的徒骇河、沙河等河流支渠屡被淤垫,原本围绕河流支渠的社会秩序亦被打破。在黄水漫淹之下,居民生存环境为之一变。为适应已然改变的生存环境,惠民县官绅民修守黄河,经理徒骇、沙河等河渠,调解淤塞和疏浚所带来的各种纠纷,以确立新的生存秩序。惠民县官绅民在应对区域内水文变化的同时,还因应黄水漫淹淤垫给住所、交通、土地等造成的破坏,不断调适,改变房屋建筑样式,调整作物耕种,寻求土地改良之法,甚至改变谋生方式。汹涌横冲的黄河水患不仅给惠民县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还给他们的心理与记忆烙上了深刻印痕,进而重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河神信仰来看,惠民县官绅民不仅大力修建河神庙,设坛致祭,以祈求河神庇佑,获得精神寄托。可以说,惠民县官绅民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技术对已然变化了的生存资源进行了整合,从而构建起新的生存环境。进言之,沿河民众与河患环境下诸要素的动态互动推动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变迁。以惠民县为代表的山东沿黄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合系统,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受区域社会韧性的影响。在这一系统中,沿河地方民众适应环境的能动性行为,国家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参与,与区域自然环境动态互动,并协同演进,形成了新的区域环境。这一互动过程既是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变迁的过程,亦是黄河从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突如其来的外在因素”逐渐内化到区域生态系统中的过程。
张书峰[2](2021)在《基于砾石群布置的裁弯河道内生物栖息地自然化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抵御洪水,或是航道开发,亦或是城市扩张,人们采取了人工裁弯取直的河道整治措施。除此之外,河道自然裁弯亦对生物栖息地造成较大的破坏。为评估城市化进程中河道裁弯取直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探讨砾石群对河道栖息地自然化改造的效果,研究裁弯砾石群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以金沙溪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区域优势鱼种——鲢鱼为目标物种,耦合河段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模拟,研究了河道裁弯取直前后鲢鱼栖息地的质量变化,以及裁弯河道内砾石群布置方式对鲢鱼栖息地的影响特性,并利用栖息地法研究裁弯砾石群河道的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1)通过对原河道裁弯取直,进出口断面水位分别降低0.64m和2.23m,20年一遇洪水位大幅回落,有效解决了研究区域防洪问题。裁弯河道鲢鱼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WUA)大幅减少,且鲢鱼可用面积百分率(PUA)由原河道的17.99%骤减至9.20%,水流Fr在原河道主流线附近有明显的增大,剪切速度值由原河道的横向梯度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裁弯取直在疏通河道降低洪水位同时也破坏了原河道的流态,使得河道水流流态恶化,鲢鱼可生存空间减小。(2)通过对裁弯河道布置砾石群,位于凹岸且布置密度最大的方式鲢鱼栖息地可用面积百分率由裁弯河道的9.20%增长至15.06%,砾石群下游附近水流的Fr由裁弯河道的0.13~0.40降低至0~0.27之间,剪切速度值由裁弯河道的0.11~0.16降低至0~0.11之间,砾石群下游区域形成低速水流区。且在河道中间设置固定点比较同位置不同布置密度的Fr,分别为0.46、0.47、0.48,认为同一位置随着布置密度的增大,河道主流区流速也将增大,且河道中Fr较小的区域逐渐增大。布置于河道中间及凸岸的砾石群均产生了适宜鲢鱼生存的栖息地,故砾石群的布置创造了适宜鲢鱼的生存环境,对鲢鱼栖息地自然化改造效果显着。(3)基于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极差及方差分析,认为各因素对PUA影响大小顺序为:河道流量>砾石堆积体边长>砾石堆积体间距;单体砾石堆积体边长为20m,间距为9m,流量为1418m3/s时,为最佳砾石群特征及河道流量组合;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流量工况得出原河道生态需水量为718m3/s,裁弯砾石群河道生态需水量为618~696m3/s。砾石群的布置保护了鲢鱼栖息地的稳定性,且达到鲢鱼栖息地最佳状态所需水量减少,为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调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百炼,伍业钢[3](2021)在《谈“十四五”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生态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郭春来[4](2019)在《辽河多沙支流老哈河防洪工程设计》文中指出在自然灾害中,洪水是最常见且危害又最大的一种水文现象,并且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们居住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门的破坏。因此,为了抵御洪水,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洪工程设计等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老哈河为西辽河一级支流,同时也是北方有代表性的一条多泥沙河流,为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界河。老哈河界河段内蒙左堤已经治理多次,本次治理段与之相对应内蒙侧为元宝山区,堤防现状较为完好。辽宁省老哈河哈拉道口镇段无堤段较多,且已建堤防标准低,破损严重,防洪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了沿岸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对辽宁省老哈河哈拉道口镇段防洪工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并总结国内外防洪工程研究的现状,为多泥沙河流工程设计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2)依据辽宁省老哈河哈拉道口镇治理段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泥沙状况、暴雨特性和区域地质概况等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利用地区水文资料对防洪断面设计洪水进行了计算和复核,综合考虑保护对象重要程度,确定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3)防洪工程采用堤防、护岸、护坡等方式对洪水进行拦蓄,其中,治理干流堤防长14.14km,回水堤9.06km。依据规范规定,结合辽宁省堤防整治的经验,在满足堤防边坡稳定的条件下,选用粘性土筑堤,堤防迎水坡坡比1:2.0、背水坡坡比1:2.0;护岸工程共5处,总长度3.34km;对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危及堤防边坡的堤段,考虑采用双绞格石笼护坡工程措施,护坡顶高程护至20年一遇水位以上0.5m,总长度2.0km;布设穿堤涵闸8处。
王瑞[5](2015)在《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水土保持坝系工程是治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的一种多功能的有效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以淤地坝建设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鄂尔多斯市自从2003年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建设淤地坝1608座,其中骨干工程582座,中小型淤地坝1026座。杭锦旗坝系工程先后实施的项目有:霍吉太、乌点补拉和格点尔盖坝系,共建成淤地坝56座,其中骨干工程23座,中小型淤地坝33座。流域是由小流域发源而来,因此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地质特征决定流域的基质、径流等。同时小流域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地方国民经济均受到小流域生态条件和生态水平的影响。尤其小流域的水土流失会对地方的综合生态和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了促进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水土保持的发展,将其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纳入到生态建设总体发展规划中,以小流域建设为单元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为主,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科学合理配置水土保持生态措施,形成有效的防治综合体系。本文以黄土高原杭锦旗乌点补拉小流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分析流域地理位置及水土流失特点、危害为基础,通过坝系实地调查和农户调查,构建小流域坝系效益分析评价标准,并采用此标准对乌点补拉小流域建设坝系后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小流域在实施坝系建设后,综合效益显着。进而确定了小流域坝系建设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小流域治理坝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琰琰[6](2014)在《黄河什川吊桥滩河段水流泥沙运动及整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什川吊桥滩河段位于黄河大峡库区,是黄河干流在甘肃境内的一段,上游起始点为小峡水电站,下游终点为大峡水电站。该河段是黄河大峡库区内主要碍航滩险之一,严重影响通过船舶的航行安全。本文结合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甘肃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黄河大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以什川吊桥滩河段滩险整治为依托工程,通过收集水文、泥沙、地质、河床形态、地形图等资料,分析、归纳和总结吊桥滩河段的碍航特性和原因;通过河工模型试验对什川吊桥滩的整治方案和整治效果进行研究;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整治前后河段水流要素变化进行计算、分析。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通过收集河段的水文、泥沙等资料,分析说明了河段的碍航特性及原因,得出什川吊桥滩河段总体呈弯、浅、急、险的特征。(2)建立了该河段平面比尺为1:100、垂直比尺为1:50的变态河工模型。针对什川吊桥滩河段的滩险特点,共进行了四组河工模型方案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案整治前后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和泥沙冲淤变化,推荐方案四为什川吊桥滩河段整治工程的实施方案。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治效果良好,证明什川吊桥滩河段所采取的浅区挖槽和深槽筑潜坝相结合的整治措施是科学的。(3)利用什川吊桥滩河段水位及流速等实测资料对建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河段整治前后的水流要素进行了计算分析:整治后河段的水面线更为平缓,纵、横比降较天然状态有所减小,流速大小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且流态平缓,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及停靠。且河段的水面线、纵横比降以及流速、流态的变化与河工模型试验的结果吻合度较高。
荆玉琳[7](2014)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道是城市功能的载体之一,河道景观是城市重要的景观水体资源。长期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的观念使得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种种弊端和误区,对河道生态景观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季节性、资源性缺水的城市,其河道自然形态破坏、水质恶化、景观无序、生态失衡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河道景观现状,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研究多从驳岸,植物、横断面等单独的元素出发对河道景观进行修复。本文旨在将绿色基础设施纳入规划层面,基于对城市河道现状及其原因、影响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总结上,针对季节性、资源性缺水型城市,结合昆明老运粮河生态景观规划,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指导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从河道水体、河床、驳岸的生态修复角度出发进行城市河道生态规划。同时通过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的选择应用,以及河道临水陆生植物的配置,探究适应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规划的研究方法。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将城市河道生态规划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相结合,为今后城市河道景观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并反过来深化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袁博[8](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史静静[9](2013)在《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然而,我国大部分村庄的农田水利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农田实例建设非常重视,投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展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十分必要。传统农田水利规划侧重水利功能建设而忽视了农田生态建设,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农田发展的日趋重视,人们开始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区域生态、农业生态、水生态、湿地生态及生态水利均已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传统农田水利规划中还没有完整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指导。因此,建立传统农田水利与生态水利融合的设计框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在传统农田水利规划中融合生态水利理念,通过借鉴国内外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土地供给理论、生态水工学理论、土地集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核心理论。对村庄整治、格田规划、塘堰设计、灌排规划设计、河道整治规划设计、农田林网及道路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在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中主要研究以提高机械耕效率作为目的的格田规划布置和以发挥塘堰水面作用的塘堰设计;通过小型机电灌区灌溉方式比较优选得出低压管道灌溉优越性并对低压管灌管道进行管径优化计算;结合生态观念的排水沟道建设,以建设人工湿地为主的生态河道规划及河道断面、河道护坡设计;最后对道路及农田林网进行规划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给出建立在传统农田水利规划基础上融入生态水利规划的设计框架。最后,将以上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实例研究中,为现代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岳云霄[10](2013)在《清至民国时期宁夏平原的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文中认为本文聚焦清至民国宁夏平原的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通过文献考证、图形表达等方法对该时期水利开发的阶段性特征、影响水利事业发展演变的各种背景因素、水利管理体系,以及水利开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了水利开发与区域环境、社会、政治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区域史、水利史以及环境史的研究,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康雍时期,伴随着中央王朝在西北地区的屯田开发,宁夏平原的水利事业达到极盛,国家无偿发帑进行水利开发,促进了宁夏平原政治、经济、人口与聚落的发展。乾隆初期,地震灾害严重破坏了水利渠系,国家无偿发帑进行水利兴修,恢复区域农业生产。乾隆至道光年间,国家频繁有偿的发放国帑兴修水利,来维持区域水利灌溉的经济功能。同治回民起义给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宁夏水利事业达到低谷。清末新政期间的农垦政策以及自然灾害后的恢复重建,又促使水利兴修呈现回升的态势。民国二十二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马鸿逵统治宁夏时期,权力集中,政令畅通,为宁夏水利事业走向近代化创造了条件。宁夏平原的水利管理也呈现出时空差异性。从时间上看,清代前中期,国家在地方设水利同知专责宁夏水利事务,并辅之以水利通判、水利县丞等。同治回民起义后,国家将水利同知裁撤,水利事务交由地方知府、州县等进行管理。民国初年,由甘肃省宁夏道署兼理水利。民国十六年,由甘肃省宁夏区水利总局专司水利。民国十八年以后,归宁夏省建设厅管理。该时期宁夏的民间组织在水利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逐渐转化为近代的水利渠局、水利委员会等民间自治组织。由于受到宁夏省建设厅的行政干预与监督,具有半官方化的特点。从空间上看,国家极大关注宁夏府所在河西区唐徕、汉延、惠农、大清等几大渠道的兴修,灵州与中卫地区的渠道相对交由地方官兼理,尤其中卫地区,更大程度上依赖民间组织。宁夏平原的水利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一方面,水利开发不仅受到包括河洪、山洪、泥沙淤积、湖泊泛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屯田开发、地方战乱、军阀割据等人文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水利开发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影响了区域社会的进程。水利开发所引起的湖泊积水严重影响了灌溉效益,于是通过不断完善沟道系统排泄余水,并于民国时期形成了最密集的排水体系。宁夏平原大规模的水利开发及有效的灌溉管理体系带来了农业的大发展,在以农业为主体产业的传统时代,水利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至关重要,使其成为富甲一方的“塞上江南”。
二、宽浅河沟治河造地试验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浅河沟治河造地试验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铜瓦厢改道前惠民县环境概况 |
第一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社会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及治理 |
第一节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 |
第二节 黄河水患治理 |
第三节 其他波及河流的整治 |
第四节 河患治理的自然与社会效应 |
小结 |
第三章 惠民县官绅民的环境调适 |
第一节 河患环境下地方交通的调整 |
第二节 河患环境下村庄的迁立 |
第三节 河患环境下的土地、农业与民生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世界的调适:以河神信仰为中心 |
第一节 黄河北徙之前山东河神信仰与祭祀 |
第二节 黄河北徙山东后河神信仰的变化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砾石群布置的裁弯河道内生物栖息地自然化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河道整治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河道生物栖息地研究进展 |
1.3 河道生态需水量研究进展 |
1.4 存在问题及创新点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金沙溪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RIVER2D水动力模拟理论基础 |
2.2.2 HEC-RAS水动力模拟理论基础 |
2.2.3 鱼类栖息地模型 |
2.3 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参数及裁弯取直前后鲢鱼栖息地模拟研究 |
3.1 模型参数 |
3.1.1 网格划分 |
3.1.2 边界条件 |
3.1.3 粗糙度 |
3.2 模型可靠性验证 |
3.3 目标鱼种的选取 |
3.3.1 识别特征 |
3.3.2 生活习性及经济价值 |
3.4 鲢鱼适宜性曲线 |
3.5 裁弯取直前后鲢鱼栖息地变化分析 |
3.5.1 适宜栖息地总量的变化 |
3.5.2 河道主流区Fr及剪切速度值变化 |
3.5.3 适宜栖息地类型分布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布置砾石群对鲢鱼栖息地自然化改造影响分析 |
4.1 砾石群布置方式 |
4.2 砾石群对鲢鱼栖息地的影响 |
4.2.1 砾石群布置密度对鲢鱼适宜栖息地的影响 |
4.2.2 砾石群布置位置对鲢鱼适宜栖息地的影响 |
4.3 适宜栖息地类型分布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交试验设计与生态需水量研究 |
5.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1.1 极差分析 |
5.1.2 方差分析 |
5.2 金沙溪河道生态需水量研究 |
5.2.1 金沙溪河道流速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2.2 金沙溪河道水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2.3 金沙溪河道WUA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2.4 金沙溪生态需水量估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目录 |
(3)谈“十四五”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生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在不同生态尺度和不同生态等级上的生态关系 |
2 生态系统的空间生态关系——空间格局 |
3 绿色发展与生态系统的时空相互依存之生态关系——生态经济 |
4 绿水青山的国家发展战略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
5 处理各种生态关系的生态技术 |
6 处理生态关系和生态保护的自然法则 |
7 城市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生态关系 |
8 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的生态关系 |
9 长江流域生态大保护的生态关系 |
1 0 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生态关系 |
(4)辽河多沙支流老哈河防洪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防洪工程建设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防洪工程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文地质条件及河道演变分析 |
2.1 流域概况 |
2.2 气象和径流 |
2.3 泥沙 |
2.4 洪水 |
2.5 区域地质概况、地质构造与地震参数 |
2.6 河道演变分析 |
第三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
3.1 工程现状 |
3.2 防洪标准 |
3.3 工程任务 |
3.4 设计水面线 |
第四章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 |
4.1 护岸工程设计 |
4.2 护坡工程设计 |
4.3 堤防工程 |
4.4 穿堤建筑物工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国内外淤地坝建设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淤地坝发展过程 |
1.2.2 国外淤地坝建设现状 |
1.2.3 坝系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4 坝系效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选定 |
2.2 自然概况 |
2.2.1 基本情况 |
2.2.2 沟道特征 |
2.3 社会经济情况 |
2.3.1 人口、劳动及经济状况 |
2.3.2 土地利用现状 |
2.3.3 经济状况 |
2.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 |
2.4.1 水土流失现状及趋势 |
2.4.2 水土流失危害 |
2.4.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2.4.4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
第三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建设效益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及评判矩阵 |
3.1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的确定与建立 |
3.1.1 研究内容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1.4 专家研讨 |
3.2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定层次的确定与建立 |
3.2.1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定层次的确定 |
3.2.2 小流域坝系效益各因素权向量的确定 |
3.2.3 效益评价集的确定 |
3.3 评判矩阵的构建 |
3.3.1 生态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
3.3.2 社会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
3.3.3 经济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
第四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工程效益分析 |
4.1 淤地坝效益的含义 |
4.2 淤地坝效益的特点 |
4.3 淤地坝效益分析计算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生态效益 |
4.3.3 社会效益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黄河什川吊桥滩河段水流泥沙运动及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航道整治技术 |
1.2.2 河流水沙数学模型 |
1.2.3 河工模型试验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什川吊桥滩河段概况 |
2.1 滩险概况 |
2.2 水文泥沙概况 |
2.2.1 水文 |
2.2.2 泥沙 |
2.3 气象 |
第三章 模型设计与验证 |
3.1 模型设计及制作 |
3.1.1 依据资料 |
3.1.2 模型设计及相似条件 |
3.1.3 模型制作 |
3.2 模型验证试验 |
3.2.1 水面线验证 |
3.2.2 流速验证 |
第四章 天然状态下水流特性试验 |
4.1 试验内容 |
4.1.1 试验流量的确定 |
4.1.2 流速测量 |
4.1.3 水位、比降观测 |
4.1.4 流态观测 |
4.2 试验成果分析 |
4.2.1 流速分布及主流变化 |
4.2.2 水位、比降变化 |
4.2.3 流态变化 |
第五章 整治工程方案试验 |
5.1 整治原则和整治标准 |
5.1.1 整治原则 |
5.1.2 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 |
5.1.3 设计标准 |
5.1.4 设计流量及水位 |
5.2 整治工程方案一 |
5.2.1 方案工程布置 |
5.2.2 试验成果分析 |
5.2.3 试验方案小结 |
5.3 整治工程方案二 |
5.3.1 工程布置 |
5.3.2 整治方案成果分析 |
5.3.3 试验方案小结 |
5.4 整治工程方案三 |
5.4.1 工程布置 |
5.4.2 整治方案成果分析 |
5.4.3 试验方案小结 |
5.5 整治工程方案四 |
5.5.1 工程布置 |
5.5.2 整治方案成果分析 |
5.5.3 试验方案小结 |
5.6 各方案综合比较 |
第六章 河段水力特性计算及分析 |
6.1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6.1.1 基本控制方程 |
6.1.2 定解条件 |
6.1.3 基本方程数值离散和求解 |
6.1.4 总体有限元方程的求解 |
6.1.5 糙率的选取 |
6.2 数学模型的验证 |
6.2.1 验证所采用的基本资料 |
6.2.2 模型范围及网格划分 |
6.2.3 水位验证 |
6.2.4 流速验证 |
6.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1 计算工况的确定 |
6.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背景 |
1.1.2 良好居住环境的人文需求 |
1.1.3 水环境的自然背景 |
1.1.3.1 水资源匮乏 |
1.1.3.2 水污染严重 |
1.1.3.3 水资源分布不均 |
1.1.3.4 水资源利用率低 |
1.1.3.5 景观水体补给不足 |
1.1.4 城市河道现状的危机背景 |
1.1.4.1 城市河道现存问题 |
1.1.4.2 城市河道所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1.1.4.3 城市河道现存问题的影响 |
1.1.5 昆明及其水环境概况 |
1.1.5.1 昆明的城市概况 |
1.1.5.2 昆明水环境概况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本研究与既往研究之不同 |
1.5 研究的范围和框架 |
1.5.1 研究的范围 |
1.5.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城市绿色基础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概述 |
2.1.1 绿色基础设施及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
2.1.1.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
2.1.1.2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概念 |
2.1.1.3 绿色基础设施的优势与作用 |
2.1.2 城市河道与河道景观 |
2.1.2.1 城市河道与河道景观的概念 |
2.1.2.2 城市河道的特征 |
2.1.2.3 城市河道的功能 |
2.1.3 生态景观 |
2.1.4 生态河床 |
2.1.5 生态驳岸 |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现状的研究 |
2.2.1 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2.2.1.1 国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研究 |
2.2.1.2 国内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2.1 国外关于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2.2 国内关于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内外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研究现状 |
2.2.3.1 国外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的现状研究 |
2.2.3.2 国内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的现状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河道生态规划 |
3.1 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物的消减 |
3.1.1 城市河道水体的概况 |
3.1.1.1 城市河道水体的现状 |
3.1.1.2 昆明老运粮河河道水体现状 |
3.1.2 城市河道水质净化的现有方法 |
3.1.3 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物消减方法研究 |
3.1.3.1 城市河道浅流区水体污染物的消减研究 |
3.1.3.2 城市河道缓流区水体污染物的消减研究 |
3.2 城市河床的生态规划 |
3.2.1 城市河床的概况 |
3.2.1.1 城市河床的现状 |
3.2.1.2 昆明老运粮河河床的现状 |
3.2.2 城市河床生态修复现状 |
3.2.3 城市河床生态修复研究 |
3.3 城市河道驳岸的生态规划 |
3.3.1 城市河道驳岸的概况 |
3.3.1.1 城市河道驳岸的现状 |
3.3.1.2 昆明老运粮河驳岸的现状 |
3.3.2 城市河道驳岸生态修复的现有方法 |
3.3.3 城市河道驳岸生态修复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 |
4.1 沉水植物的应用 |
4.1.1 概述 |
4.1.1.1 沉水植物的概念 |
4.1.1.2 沉水植物的特征 |
4.1.1.3 沉水植物的作用 |
4.1.2 沉水植物的选择 |
4.1.3 昆明老运粮河的沉水植物应用 |
4.2 挺水植物的应用 |
4.2.1 概述 |
4.2.1.1 挺水植物的概念 |
4.2.1.2 挺水植物的特征 |
4.2.1.3 挺水植物的作用 |
4.2.2 挺水植物的选择 |
4.2.3 昆明老运粮河的挺水植物应用 |
4.3 城市河道滨水陆生植物的配置 |
4.3.1 概况 |
4.3.1.1 城市河道滨水陆生植物的概念 |
4.3.1.2 城市河道滨水陆生植物的作用 |
4.3.1.3 城市河道滨水陆生植物的种类 |
4.3.2 城市河道滨水陆生植物的配置原则 |
4.3.3 昆明老运粮河滨水陆生植物的应用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
一、历代水官 |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四、历代水利专着 |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
一、诸子论水 |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
三、祈雨文 |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
一、水与音乐 |
二、水与绘画 |
三、水与古典园林 |
四、其它方面的“水”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
一、晚清河政变化 |
二、晚清漕运 |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
二、民国水法规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
三、张謇倡导治淮 |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
一、近代大禹崇拜 |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
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
小结 |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9)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村级农田水利规划研究必要性 |
1.1.2 村级农田水利规划研究迫切性 |
1.1.3 我国农田水利规划中存在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外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灌排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生态河道研究进展 |
1.2.3 国外村庄整治技术研究 |
1.3 国内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灌排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生态河道发展近况 |
1.3.3 国内村庄整治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技术及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农田水利规划基础理论概述 |
2.1 土地供给理论 |
2.2 生态水工学理论 |
2.3 土地集约利用 |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
3.1 土地集约利用设计技术研究 |
3.1.1 村庄整治设计 |
3.1.2 格田平整规划设计 |
3.1.3 塘堰的规划设计 |
3.2 农田灌排系统规划研究 |
3.2.1 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
3.2.2 低压管灌管道系统的管径优化设计 |
3.2.3 排水沟道设计 |
3.3 河道整治规划设计 |
3.3.1 生态河道人工湿地建设 |
3.3.2 生态河道断面及护坡设计 |
3.4 田间道路的规划布局 |
3.4.1 道路的生态影响 |
3.4.2 田间道路及生产路规划内容 |
3.5 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 |
3.5.1 农田防护林建设内容 |
4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实例研究 |
4.1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规划区概况 |
4.1.1 规划区概况及地理位置 |
4.1.2 规划区自然条件 |
4.1.3 规划区社会经济条件 |
4.1.4 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 |
4.2 规划区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内容 |
4.2.1 土地集约利用 |
4.2.2 灌溉工程设计 |
4.2.3 排水工程设计 |
4.2.4 道路与农田林网工程设计 |
4.2.5 河道整治设计 |
4.3 项目规划设计内容 |
4.4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建设工程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清至民国时期宁夏平原的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 |
图目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 |
第一章 清代以前宁夏平原的水利开发史 |
第一节 清代以前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历史 |
第二节 清初宁夏平原灌溉渠道的空间分布 |
第二章 清至民国宁夏平原水利开发的阶段特征 |
第一节 水利都司管理期间的水利兴修 |
一、旧有渠道的疏浚与灌溉功能恢复 |
三、分溉九堡与大清渠的兴建 |
第二节 屯田戍边、水利兴修与政区设置 |
一、历史场景和族群关系 |
二、水利兴修与新渠、宝丰两县的设置 |
三、惠农渠与昌润渠的兴修 |
四、人口与聚落分布 |
五、整修旧有渠道 |
第三节 地震灾害、政区变动与水利兴修 |
一、乾隆宁夏大地震与新渠、宝丰两县的裁撤 |
二、政区裁撤的善后事宜 |
三、灌溉渠系的重建 |
第四节 维持水利灌溉的经济功能与借帑大修 |
第五节 同治回民起义、自然灾害、清末新政与地方水利 |
一、同治回民起义与渠系衰败 |
二、自然灾害与清末民初的水利兴修 |
三、清末新政与水利兴修 |
第六节 军阀统治期间水利建设的恢复 |
一、兴建云亭渠 |
二、环境变迁与水利兴修 |
第三章 清代宁夏平原的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国家对地方水利管理的介入 |
一、水利管理中的官员群体 |
二、官方介入的时空特征 |
三、水利同知李天植侵渔案 |
第二节 基层管理中的士绅 |
一、缙绅优免制 |
二、乾隆宁夏大地震与缙绅优免制的取缔 |
三、绅民在水利事务中的角色 |
四、绅民在水利事务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受水户民 |
第四章 民国宁夏平原的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水利管理机构的变迁 |
一、委员制 |
二、渠局制 |
第二节 基层水利组织 |
一、水利管理人员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水利事务的运行 |
一、岁修 |
二、分水灌溉 |
三、民国逃户与夫役不足 |
第四节 水利组织的性质 |
第五章 清至民国宁夏平原沟道系统的演变 |
第一节 清代以前宁夏平原湖泊分布与沟道的形成 |
第二节 湖泊、暗洞与西河——河西区沟道的时空分布 |
一、清初沟道系统的空间分布 |
二、清代中后期沟道系统向银川平原北部的扩大 |
三、民国时期沟道系统的完善 |
第三节 涝河、清水沟与山水沟——河东区沟道的空间分布 |
一、清前中期的涝河与山水沟 |
二、清后期的清水沟与山水沟 |
三、民国时期的清水沟与山水沟 |
第四节 沟道系统的管理 |
一、湖泊充溢与修葺暗洞 |
二、公路建设与沟洞疏浚 |
第五节 湖泊与民生 |
第六章 环境变迁与水利开发 |
第一节 滨河地区的环境与社会变迁——以昌润渠为例 |
一、埂外闲田 |
二、惠农渠接济昌润渠 |
三、用水不敷与黄河取水——权责分离 |
四、马厂塞渠——矛盾激化后的赴京控告 |
第二节 “滨河靠山”地区的环境与社会—以七星渠为例 |
一、河洪与山洪——七星渠的生态环境与技术应对 |
二、七星渠的管理与运行 |
第三节 植物与渠系环境的营造 |
第四节 修渠及其社会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宽浅河沟治河造地试验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D]. 张凤娜. 山东大学, 2021(02)
- [2]基于砾石群布置的裁弯河道内生物栖息地自然化改造研究[D]. 张书峰.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谈“十四五”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生态关系[J]. 李百炼,伍业钢. 科技导报, 2021(03)
- [4]辽河多沙支流老哈河防洪工程设计[D]. 郭春来.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5]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D]. 王瑞.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5(03)
- [6]黄河什川吊桥滩河段水流泥沙运动及整治技术研究[D]. 张琰琰.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3)
- [7]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研究[D]. 荆玉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村级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方案研究[D]. 史静静. 扬州大学, 2013(04)
- [10]清至民国时期宁夏平原的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D]. 岳云霄. 复旦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