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铜绿假单胞菌暴发调查

雏鸡铜绿假单胞菌暴发调查

一、雏鸡暴发绿脓杆菌病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赵尊福[1](2021)在《鸡源大肠杆菌噬菌体Bp16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初步应用》文中认为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导致禽类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养殖端施行限抗、禁抗已成为必然趋势,噬菌体治疗有望成为代替抗生素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从四川成都某鸡场的污水中,分离纯化出多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并筛选出1株宽裂解谱的大肠杆菌噬菌体,通过对该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初步防治试验的研究,为大肠杆菌噬菌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1.噬菌体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本试验以实验室保存的55株禽源大肠杆菌为宿主菌,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从鸡场的污水中分离纯化筛选出1株宽裂解谱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将其命名为Bp16,该噬菌体可在双层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边缘整齐透明的噬菌斑,用2%磷钨酸负染后,于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噬菌体Bp16的头部为正二十面体结构,有尾且有尾丝,体长约为220 nm,根据形态结构判断该噬菌体为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的成员。通过点滴法测得其裂解效率为12.73%;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和平板计数法测得噬菌体裂解液的效价为6.7×1010PFU/m L;通过测定噬菌体Bp16对温度和p 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MOI),以及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在37℃~60℃作用30min或1 h噬菌体效价基本保持不变,且在80℃作用1 h后效价仍能达到1×104PFU/m L以上,p H 5~10之间效价基本保持不变,最佳MOI为1,根据一步生长曲线测得其潜伏期为20 min、暴发期为50 min、裂解量为73 PFU/cell;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噬菌体的核酸类型为双链DNA,基因组全长为170004bp,GC含量为37.60%,有2种t RNA,分别转运精氨酸(Arg)和蛋氨酸(Met),预测到140个ORF,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噬菌体为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Tevenvirinae亚科、Mosigvirus属。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Bp16具有热稳定性、耐酸碱以及裂解能力强等特性,为后续噬菌体治疗试验奠定了基础。2.大肠杆菌噬菌体治疗效果评价试验本研究通过攻毒试验测定大肠杆菌半数致死量,在感染大肠杆菌前6h、3h、感染同时、感染后3h、6h腹腔注射1.5×108PFU的噬菌体悬液,验证该噬菌体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作用,并研究其最佳治疗剂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株大肠杆菌的半数致死量为1.5×108cfu;治疗试验中,在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前3h和前6h接种噬菌体悬液,保护率均达到100%,在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同时、感染后3h和感染后6h接种噬菌体悬液,保护率分别为80%、80%和70%,抗生素治疗组的保护率为70%,说明该噬菌体对大肠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通过以七日龄雏鸡为试验动物的最佳治疗剂量试验,探索出最佳治疗剂量为1.5×109PFU。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Bp16对大肠杆菌病具有防治作用,为治疗该病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

翟晶晶,王珊,尹姣姣,韩丽娟,牛露露,牛宏泽,程倩倩,尹梦颖,车雨桐,张鼎,宁官保,田文霞[2](2019)在《两株禽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临汾、平遥等地养殖场采集发病鸡病料,对禽绿脓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和致病性研究。[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PCR扩增与测序分析,药敏试验及动物致病性试验,以鉴定禽绿脓杆菌。[结果]经鉴定共分离2株禽绿脓杆菌,分离菌株G1株和G2株接种雏鸡在24 h内死亡率可达到100%,将分离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NCBI中绿脓杆菌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离菌株与绿脓杆菌不同菌株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和替卡西林等抗生素敏感。[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山西地区禽绿脓杆菌分离株的鉴定,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王珊[3](2018)在《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养禽历史悠久,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养鸡规模逐渐扩大,也吸引很多人开始接触养殖这一行。2016年至2017年我们对临汾、平遥等发生疾病的养鸡场进行病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对无菌采集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利用显微镜观察,结合生化实验及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为绿脓杆菌。分别用细菌培养物通过口服、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三种途径感染7日龄雏鸡,在24h内出现雏鸡死亡。其中肌肉注射的雏鸡发病最快,出现发热、精神不振、呆立不动、食欲下降到不食、排黄绿色粪便等症状。剖检可见死亡雏鸡颈部和胸腹部皮下有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心包膜混浊,肺部、肾脏淤血,并从发病死亡雏鸡体内分离到相同的绿脓杆菌。用纸片法对分离到的绿脓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甲磺胺培氟沙星、亚胺培南、呱拉西林和替卡西林等抗生素敏感,此结果可指导该养殖场的临床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绿脓杆菌能够感染雏鸡,引起雏鸡死亡。本研究阐明了绿脓杆菌对鸡的致病性,为进一步研究绿脓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提供了试验数据,为防治鸡的绿脓杆菌病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江玉香,黄建海[4](2015)在《雏鸡绿脓杆菌的诊治》文中认为绿脓杆菌广泛存在外界环境中,当饲养管理不妥,长途运输,气温骤变,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孵化器被污染等均会造成绿脓杆菌病的暴发。文章介绍了柳州某鸡场暴发三黄仔鸡雏鸡绿脓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及治疗,供兽医工作者参考。

常瑞琴[5](2013)在《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养鸡业集约化、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疾病越来越多,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在临床疾病防治工作中,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要选择对致病菌比较敏感的药物来进行预防和治疗,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目的。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首次由Gessard于1882年从伤口脓液中分离出来,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引起多种动物的脏器脓肿。对动物绿脓杆菌病调查结果表明,绿脓杆菌是鹌鹑化脓性肝炎、水貂出血性肺炎、獐子麝囊化脓、长臂猿化脓性角膜炎等疾病的原发性或并发性病原,绿脓杆菌对牛、羊、兔、大熊猫、鸭等动物的感染有大量报道。绿脓杆菌对鸡属

张继一[6](2013)在《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绿脓杆菌对鸡为条件性致病性菌,在正常的肠道、呼吸道及皮肤中存在本菌,当在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下也可引起机体发生内源性感染。由于本病对多种抗菌素有天然抵抗,故一旦暴发本病,便难以控制,实验室诊断为本病的确诊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萍萍[7](2012)在《禽波氏杆菌的定植规律、基因分型以及与REV共感染的协同致病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禽波氏杆菌(Bordetella avium,B. avium)最早于1967年分离自火鸡,主要引起禽类的鼻炎、眼炎等呼吸道症状。近年来不断从出现孵化率降低和弱雏率增高的种鸡孵化场鸡胚中分离到该菌,为探明其致病性的变化,本研究对2001-2011年间出现疫情的规模化种鸡孵化场的致病病原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分离到的B. avium菌株进行了强毒株的筛选以及基因分型,对筛选到的强毒株进行了定植规律检测,并研究了其在免疫抑制状态下致病性的变化。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1.规模化种鸡孵化场胚胎性疫病病原分析本试验对20012011年间全国8省市共计72个种鸡孵化场送检或采集的将出壳死亡鸡胚或死亡的刚出壳雏鸡进行了病原的检测和分析。经多重PCR和RT-PCR扩增以及细菌、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在33个孵化场检测到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REV)和鸡白血病病毒(ALV)三种病毒的单纯感染和多重感染,占45.8%;有6个孵化场存在有支原体感染,占检测孵化场总数的8.33%;在52个孵化场检测到了细菌的单纯感染或多重感染,占到了72.2%。共分离到禽波氏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5种细菌,共计105株。在检测的47种药物中5类细菌耐受药物的数量在15-32种,耐药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以葡萄球菌的耐药最为严重。孵化率下降、弱雏率增加等状况主要由细菌的多重感染(47.22%)和病毒与细菌的共感染(19.44%)引起,单纯的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的感染仅占了极少的比例,分别为6.94%、9.72%和4.71%。2. B.avium鸡胚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1991-2010年间分离到的22株B. avium菌株的培养特性及生化特征基本一致,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所检测的47种药物中,不同分离株耐受药物数量为8-30种。对近年来的12株鸡胚分离株进行11日龄鸡胚ELD50和1日龄雏鸡LD50的测定,结果发现ELD50在6.75-27.95CFU之间,LD50在9.2×105-3.4×108CFU之间,从中筛选出3株毒力较强的菌株Ba15、Ba17和Ba21。3株B.avium经鼻腔感染1日龄雏鸡后发现Ba15对雏鸡的生长抑制和ND油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增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在肺脏和气管中的感染率为100%,在各内脏中引起感染的鸡只比例在30%-40%。对Ba15以不同方式感染雏鸡发现腹腔感染的危害最严重,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作用最强,内脏的感染比例最高(100%),比较接近胚胎期感染,经鼻腔和经眼两种方式感染的比较发现鼻腔感染的危害略强于经眼感染,B.avium入侵内脏的鸡只比例分别为30-40%和30%。3.禽波氏杆菌鼻腔攻毒雏鸡的定植规律研究用筛选到的强毒株Ba15经鼻腔感染1d雏鸡,采用组织匀浆涂布细菌计数法、接种环划线法、抹片染色法以及建立的细胞内抗原原位检测的间接免疫酶和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法进行细菌感染后在组织中的实时和定位检测,在感染后1h即可在气管和肺脏中检测到少量的B.avium,攻毒后12h内肺脏中细菌的数量急剧上升,5d时入侵肝脏、心脏和脾脏,7d时发现其在肾脏的感染。内脏感染后的荷菌数量高峰期出现在14-28日龄,35日龄后在内脏中的感染比例逐渐下降,和B.avium感染后抗体水平的增长以及抗病能力的增强直接相关。经过间接免疫酶和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检测B.avium感染后在组织细胞中的定植部位主要是位于胞浆和细胞间质中,且呈弥散性分布。4.禽波氏杆菌RAPD基因分型研究用细菌基因组抽提试剂盒对22株禽波氏杆菌的DNA进行提取,获得了高纯度和高浓度的细菌基因组DNA,并建立了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RAPD扩增程序。经过对一系列随机引物的筛选,有6条引物能够产生清晰且多态性好的条带。运用筛选的6条随机引物对22株B.avium进行扩增,获得了RAPD指纹图谱。运用分析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绘制亲缘关系树状图,最终以遗传距离0.402为界将22株B.avium分成了3个聚类群,其中第一聚类群又可以分为3个亚群,第三聚类群可以分为两个亚群。其中第一聚类群包括了2000年之前的10个分离株(Ba1-Ba10)和2001年之后分离到的Ba12、Ba13、Ba14、Ba20,第二聚类群和第三聚类群中均为2001年之后的分离株,其中Ba15、Ba17、Ba18、Ba22属于第二聚类群,Ba11、Ba16、Ba19和Ba21属于第三聚类群。5. REV与禽波氏杆菌共感染的致病作用研究B. avium单纯感染鸡胚致病力较弱,鸡胚死亡时间较晚,主要危害是产生大量弱雏,且孵出的雏鸡长期带菌,生长缓慢,产蛋日龄延后。REV与B. avium共感染鸡胚比B.avium单纯感染时的鸡胚死亡时间提前,孵化率仅为30%,死胚率、弱雏率增高,且弱雏的最终成活率为0。B. avium单纯感染和与REV的共感染对不同日龄雏鸡的LD50的检测表明,雏鸡的感染日龄至关重要,不管是单纯感染组还是共感染组,高日龄的LD50值明显高于低日龄感染组。胚胎期及1日龄REV感染均显着降低了B. avium对不同日龄雏鸡LD50,尤其是胚胎期REV后B. avium对1日龄雏鸡的LD50值最低。REV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越早对B. avium的LD50影响越大。B. avium单纯鼻腔感染对雏鸡的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作用均较弱,但胚胎期REV感染的雏鸡再经鼻腔感染B. avium后,对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均具有协同作用,尤其是免疫抑制方面,尽管是以REV引起为主,但与B. avium共感染后加快了免疫器官细胞的凋亡、坏死,并且使抗体水平的持续时间缩短。另外共感染还提高了鸡群中“僵鸡”的比例,使B. avium在内脏中的检出时间提前、感染比例增大,并且在内脏中的持续感染时间延长,同时还发现在共感染组中继发其他细菌感染的病例数增多。B. avium单纯于1、7、14、和21日龄经鼻腔感染雏鸡时发现,感染日龄至关重要,1日龄和7日龄的雏鸡比较敏感,21日龄感染组症状上仅表现为一过性感染。不同日龄感染组之间相比,感染日龄越低对雏鸡的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越严重,B. avium入侵内脏的病例数也越多。1日龄雏鸡感染REV后再分别于1、7、14、和21日龄经鼻腔感染B. avium发现,在对雏鸡的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上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并且各日龄共感染组与单纯感染组相比内脏的感染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共感染组中低日龄时雏鸡对B. avium的易感性仍强于高日龄,但感染日龄之间的差异在显着缩小。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种鸡孵化场的胚胎性疫病多病原共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用RAPD方法将十年来的B. avium流行株分成了三个聚类群,并从分离到的B. avium鸡胚分离株中筛选出一株强毒株,对其进行了定植规律和与REV共感染的致病研究,发现在免疫抑制状态下,B. avium入侵内脏的时间提前,感染比例增大,病理损伤更严重,且对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继发细菌感染的病例增多,大大增加了B. avium在鸡群中的危害。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8](2011)在《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认为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不少地方经常发生,尤其是高温高湿夏季。

张成海,杨素平,李灵[9](2010)在《雏鸡注射鸡马立克疫苗不当引发绿脓杆菌病暴发》文中认为疫苗注射是养禽业进行疫病防治过程中普遍采取的有效措施。本文对一起不安全的疫苗注射操作引起的绿脓杆菌病的暴发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细菌学检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本病的发生说明了在注射疫苗时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周学章,田东林,邓旭明[10](2004)在《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文中指出通过对某种鸡场雏鸡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分离培养并鉴定为绿脓杆菌感染。用动物回归试验、药敏试验、药物治疗和卵黄抗体治疗为临床治疗和防治该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二、雏鸡暴发绿脓杆菌病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雏鸡暴发绿脓杆菌病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鸡源大肠杆菌噬菌体Bp16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禽大肠杆菌病及噬菌体研究进展
    1 禽大肠杆菌病
        1.1 简介
        1.2 流行病学
        1.3 致病机理
        1.4 耐药现状
        1.5 防治措施
    2 噬菌体
        2.1 噬菌体概述
        2.2 噬菌体分类
        2.3 噬菌体治疗
        2.4 噬菌体的其它应用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样品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噬菌体分离纯化
        1.4 裂解谱的测定
        1.5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1.6 透射电镜观察
        1.7 温度稳定性测定
        1.8 pH稳定性测定
        1.9 最佳感染复数的测定
        1.10 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1.11 噬菌体基因组的提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噬菌体分离纯化结果
        2.2 裂解谱测定结果
        2.3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4 噬菌体温度稳定性测定结果
        2.5 pH稳定性测定结果
        2.6 最佳感染复数的测定结果
        2.7 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大肠杆菌噬菌体治疗效果评价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1.3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LD_(50)测定
        1.4 药敏试验
        1.5 噬菌体裂解液无菌检验
        1.6 噬菌体悬液安全性检验
        1.7 噬菌体防治大肠杆菌病效果评价试验
        1.8 最佳治疗剂量试验
    2 结果
        2.1 大肠杆菌LD_(50)测定结果
        2.2 药敏试验结果
        2.3 噬菌体裂解液无菌检验结果
        2.4 安全性试验结果
        2.5 噬菌体防治大肠杆菌病效果评价试验结果
        2.6 最佳治疗剂量试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2)两株禽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动物
    1.4 细菌分离培养
    1.5 生化和药敏试验
    1.6 16S rDNA引物及PCR扩增
    1.7 16S rDNA的基因序列分析
    1.8 致病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分离培养及染色镜检结果
    2.2 生化鉴定结果
    2.3 药敏试验结果
    2.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
    2.5 致病性试验结果
    2.6 死亡雏鸡的剖检变化
    2.7 死亡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3)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病原学
        1.1 形态观察
        1.2 培养特性
        1.3 生化特性
        1.4 毒素及其致病性
        1.5 绿脓杆菌的分型
    2 流行病学
        2.1 流行特点
        2.2 发病时间
        2.3 传染源
        2.4 传染途径
        2.5 各种应激因素
    3 临床症状
    4 防治
        4.1 疫苗防治
        4.2 中草药防治
        4.3 加强饲养管理
        4.4 加强其他疾病的免疫
    5 关于绿脓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病料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置
    2 方法
        2.1 细菌分离培养
        2.2 涂片染色镜检
        2.3 生化实验
        2.4 药敏试验
        2.5 PCR鉴定
        2.5.1 引物设计
        2.5.2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5.3 PCR反应体系
        2.5.4 PCR反应条件
        2.5.5 PCR产物的鉴定
        2.5.6 PCR产物测序及构建系统发生树
        2.6 鸡源绿脓杆菌株的致病性研究
        2.6.1 分离株G1、G2的菌液制备
        2.6.2 G1、G2菌液的平板计数
        2.6.3 致病性试验
        2.6.4 病理组织学检测
结果
    1 细菌分离培养及染色镜检结果
    2 生化试验结果
    3 药敏试验结果
    4 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
        4.1 扩增结果
        4.2 同源性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5 G1株和G2株对雏鸡的致病性研究结果
        5.1 菌液的平板计数结果
        5.2 G1株和G2株对雏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
    6 死亡雏鸡的剖检变化
    7 死亡雏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4)雏鸡绿脓杆菌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 病理变化
3 实验室诊断
    3.1 镜检
    3.2 分离培养
    3.3 生化试验
    3.4 培养物显微镜观察
    3.5 动物试验
4 药敏试验及治疗
5 小结与体会
    5.1 绿脓杆菌病无特征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所以要确诊必须做实验室检查。通过对致病菌的分离培养, 根据其形态、染色特性及在普通培养基上能产生绿色水溶性色素和特殊的芳香气味, 可做出初步诊断。
    5.2 绿脓杆菌易产生耐药性, 对所分离的菌株做药敏试验, 筛选出对该菌株敏感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以减少经济损失。
    5.3 绿脓杆菌广泛存在外界环境中, 当饲养管理不妥, 长途运输, 气温骤变, 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孵化器被污染等均会造成绿脓杆菌病的暴发。本起雏鸡暴发该病, 与种鸡场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有关, 因为笔者剖解的病死鸡, 大多数颈背部皮下水肿, 出血有胶冻样渗出物, 而这正是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部位。所以笔者建议, 对鸡进行免疫接种时, 所用器具要进行严格消毒, 操作要规范, 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料来源
2 剖检变化
3 实验室诊断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料涂片染色:
        3.1.2 分离培养与观察:
        3.1.3 生化试验:
        3.1.4 实验动物:
        3.1.5 动物回归试验:
        3.1.6 药敏试验:
    3.2 试验结果
        3.2.1 细菌分离鉴定:
        3.2.2 生化试验结果:
        3.2.3 药敏试验结果:
4 治疗
5 小结与讨论

(6)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变化
4 病原菌分离鉴定
    4.1 病料涂片染色
    4.2 细菌分离培养
    4.3 药敏试验
5 治疗措施
    5.1 预防
    5.2 治疗
6 结语

(7)禽波氏杆菌的定植规律、基因分型以及与REV共感染的协同致病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规模化种鸡场多病原共感染现状分析
        1.1.1 种鸡场病原分析
        1.1.2 病原共感染现状
        1.1.3 多种病原共感染的危害
        1.1.4 多病原共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2 禽波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1.2.1 病原特征
        1.2.2 致病因子
        1.2.3 感染过程和发病机理
        1.2.4 感染宿主
        1.2.5 流行病学
        1.2.6 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
        1.2.7 致病性
        1.2.8 诊断及防治
    1.3 RAPD方法在病原基因分型方面的应用
        1.3.1 细菌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
        1.3.2 RAPD 技术的原理
        1.3.3 RAPD 技术的特点
        1.3.4 RAPD 在病原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
        2.1.2 菌株、毒株、单抗、疫苗
        2.1.3 引物
        2.1.4 试验鸡胚、动物
        2.1.5 试剂及培养基
        2.1.6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2.1.7 仪器
    2.2 方法
        2.2.1 规模化种鸡孵化场胚胎性疫病病原分析
        2.2.1.1 病毒性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2.2.1.2 支原体的分离培养
        2.2.1.3 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
        2.2.1.4 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
        2.2.2 B. avium鸡胚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2.2.2.1 B. avium分离株的复苏增殖
        2.2.2.2 B. avium 分离株的培养特性
        2.2.2.3 B. avium 分离株的生化鉴定
        2.2.2.4 B. avium 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2.2.2.5 B. avium 鸡胚分离株对 11 日龄鸡胚 ELD50的测定
        2.2.2.6 B. avium 鸡胚分离株腹腔感染 1 日龄雏鸡的 LD50比较
        2.2.2.7 B. avium 鸡胚分离株鼻腔感染 1 日龄雏鸡的比较
        2.2.2.8 B. avium 强毒株不同方式感染 1 日龄雏鸡的比较
        2.2.2.9 数据统计分析
        2.2.3 B. avium鸡胚分离株鼻腔攻毒雏鸡的定植规律研究
        2.2.3.1 兔抗 B. avium 外膜蛋白 IgG 的制备
        2.2.3.2 待检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2.2.3.3 间接免疫酶组化检测B. avium抗原定位方法的建立
        2.2.3.4 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检测 B. avium 抗原定位方法的建立
        2.2.3.5 B. avium 鼻腔攻毒 1 日龄雏鸡定植规律检测
        2.2.4 禽波氏杆菌RAPD基因分型研究
        2.2.4.1 禽波氏杆菌的复苏
        2.2.4.2 细菌基因组 DNA 的准备
        2.2.4.3 RAPD 反应
        2.2.4.4 RAPD 指纹图谱统计分析
        2.2.4.5 亲缘关系树状图的绘制
        2.2.5 禽波氏杆菌与REV共感染的致病作用研究
        2.2.5.1 B. avium Ba15株的复苏增殖及计数
        2.2.5.2 REV 的增殖及 TCID50的测定
        2.2.5.3 REV 与 B. avium 共感染对鸡胚的致病作用
        2.2.5.4 胚胎期及 1 日龄 REV 感染对 B. avium 腹腔感染不同日龄雏鸡 LD50的影响
        2.2.5.5 胚胎期 REV 感染对 B. avium 鼻腔感染 1 日龄雏鸡致病性的影响
        2.2.5.6 雏鸡 1 日龄感染 REV 对 B. avium 在不同日龄鼻腔感染的影响
        2.2.5.7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规模化种鸡孵化场胚胎性疫病病原分析
        3.1.1 病毒性病原的检测结果
        3.1.2 支原体的分离结果
        3.1.3 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结果
        3.1.3.1 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3.1.3.2 分离菌的染色镜检结果
        3.1.3.3 分离菌的生化特性
        3.1.3.4 分离菌的血清学鉴定
        3.1.3.5 分离菌的 PCR 鉴定
        3.1.3.6 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
        3.1.4 种鸡孵化场病原感染状况
    3.2 禽波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3.2.1 B. avium 分离株的培养特性
        3.2.2 B. avium 分离株的生化特性
        3.2.3 B. avium 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3.2.4 B. avium鸡胚分离株对11日龄鸡胚ELD50的测定
        3.2.5 B. avium 鸡胚分离株腹腔感染 1 日龄雏鸡的 LD50比较
        3.2.6 B. avium 鸡胚分离株鼻腔感染 1 日龄雏鸡的比较
        3.2.7 B. avium Ba15 株不同方式感染 1 日龄雏鸡的致病性比较
    3.3 禽波氏杆菌鼻腔感染雏鸡的定植规律
        3.3.1 兔抗B. avium外膜蛋白抗体的制备
        3.3.2 待检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3.3.3 间接免疫酶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3.3.3.1 间接免疫酶组化法最佳工作条件的优化
        3.3.3.2 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
        3.3.4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3.3.4.1 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最佳工作条件的优化
        3.3.4.2 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
        3.3.5 B. avium 鼻腔攻毒雏鸡的定植规律
        3.3.5.1 鼻腔攻毒后雏鸡病变死亡结果统计
        3.3.5.2 B. avium 抗体的跟踪检测
        3.3.5.3 匀浆涂布计数法检测细菌在各内脏器官中的分布
        3.3.5.4 间接免疫酶组化检测 B. avium 定植规律结果
        3.3.5.5 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检测 B. avium 定植规律结果
        3.3.5.6 接种环划线法分离细菌结果
        3.3.5.7 脏器抹片法检测 B. avium 结果
        3.3.5.8 不同方法对脏器中 B. avium 阳性率的检出结果比较
    3.4 禽波氏杆菌 RAPD 基因分型结果
        3.4.1 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结果
        3.4.2 RAPD 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3.4.3 RAPD 反应随机引物的筛选结果
        3.4.4 RAPD 稳定性试验
        3.4.5 RAPD 反应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
        3.4.6 禽波氏杆菌菌株的共有带率及聚类分析
    3.5 REV 与 B. avium 共感染的致病作用
        3.5.1 REV 与 B. avium 共感染对鸡胚的致病作用
        3.5.2 胚胎期及 1 日龄 REV 感染对 B. avium 腹腔感染不同日龄雏鸡 LD50的影响
        3.5.3 胚胎期 REV 感染对 B. avium 鼻腔感染 1 日龄雏鸡致病性的影响
        3.5.4 雏鸡 1 日龄感染 REV 对 B. avium 在不同日龄感染的影响
4 讨论
    4.1 规模化种鸡孵化场胚胎性疫病病原分析
        4.1.1 病料来源
        4.1.2 病料采集标准
        4.1.3 病原的分离鉴定
        4.1.4 孵化场病原分析
        4.1.5 细菌病原的耐药性分析
    4.2 B.avium 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4.2.1 B.avium 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4.2.2 B. avium 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4.2.3 B. avium鸡胚分离株对鸡胚和雏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4.2.4 B. avium 鸡胚分离株鼻腔感染 1 日龄雏鸡的比较
        4.2.5 B.avium Ba15 株经不同方式感染雏鸡的致病性比较
    4.3 B.avium 鸡胚分离株鼻腔攻毒雏鸡的定植规律
        4.3.1 菌株的选择
        4.3.2 攻毒方法和日龄的选择
        4.3.3 检测方法的建立
        4.3.4 定植规律的检测
        4.3.5 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4.4 禽波氏杆菌 RAPD 基因分型
        4.4.1 传统分型方法的局限性
        4.4.2 细菌基因分型方法
        4.4.3 RAPD 基因分型的优越性
        4.4.4 禽波氏杆菌 RAPD 基因分型的标准化
        4.4.5 RAPD 多态性分析
    4.5 REV 与 B.avium 共感染的协同致病作用
        4.5.1 REV 与 B. avium 共感染鸡胚的协同致病作用
        4.5.2 胚胎期及 1 日龄 REV 感染对 B. avium 腹腔感染不同日龄雏鸡 LD50的影响
        4.5.3 胚胎期 REV 感染对 B. avium 鼻腔感染 1 日龄雏鸡致病性的影响
        4.5.4 雏鸡 1 日龄感染 REV 对 B. avium 在不同日龄感染的影响
5 结论
    5.1 规模化种鸡孵化场胚胎性疫病病原分析
    5.2 B.avium 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5.3 B.avium 鸡胚分离株鼻腔攻毒雏鸡的定植规律
    5.4 B.avium 分离株的 RAPD 基因分型
    5.6 胚胎期及 1 日龄 REV 感染对 B. avium 腹腔感染不同日龄雏鸡 LD50的影响
    5.7 胚胎期 REV 感染对 B. avium 鼻腔感染 1 日龄雏鸡致病性的影响
    5.8 雏鸡 1 日龄感染 REV 对 B. avium 在不同日龄鼻腔感染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录用情况

(8)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点
2 临床症状
3 剖检变化
4 预防措施
5 治疗方案

(9)雏鸡注射鸡马立克疫苗不当引发绿脓杆菌病暴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经过
2 临床症状
3 剖检变化
4 细菌学检查
5 防治措施
6 讨论

(10)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分离鉴定
        1.1.1 病料涂片染色
        1.1.2 分离培养与观察
        1.1.3 生化试验
    1.2 实验动物
    1.3 动物回归试验
    1.4 药敏试验
    1.5 马立克氏疫苗中的绿脓杆菌检查
    1.6 马立克氏疫苗安全性试验
    1.7 绿脓杆菌抗原内毒素的提取及抗体制备
        1.7.1 内毒素抗原制备
        1.7.2 抗绿脓杆菌的卵黄抗体制备
    1.8 治疗试验
2 结果
    2.1 经细菌染色、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合产色素特点确诊为绿脓杆菌。
    2.2 动物回归试验
    2.3 药敏试验
    2.4 马立克氏疫苗经培养48h无细菌生长。
    2.5 用10 000CFU/ml菌液给各组雏鸡皮下注射0.1 ml, 6 h后开始给药治疗。
3 讨论

四、雏鸡暴发绿脓杆菌病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鸡源大肠杆菌噬菌体Bp16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初步应用[D]. 赵尊福.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两株禽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J]. 翟晶晶,王珊,尹姣姣,韩丽娟,牛露露,牛宏泽,程倩倩,尹梦颖,车雨桐,张鼎,宁官保,田文霞.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3]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D]. 王珊.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4]雏鸡绿脓杆菌的诊治[J]. 江玉香,黄建海. 畜禽业, 2015(04)
  • [5]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J]. 常瑞琴. 畜禽业, 2013(12)
  • [6]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张继一. 养殖技术顾问, 2013(07)
  • [7]禽波氏杆菌的定植规律、基因分型以及与REV共感染的协同致病作用研究[D]. 杨萍萍. 山东农业大学, 2012(12)
  • [8]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J]. 刘丽萍,王守君,单艳君,朱永信,张玲,张谦.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4)
  • [9]雏鸡注射鸡马立克疫苗不当引发绿脓杆菌病暴发[J]. 张成海,杨素平,李灵. 新疆畜牧业, 2010(05)
  • [10]雏鸡绿脓杆菌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J]. 周学章,田东林,邓旭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03)

标签:;  ;  ;  ;  ;  

雏鸡铜绿假单胞菌暴发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