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克氏针置于胫骨远端关节囊外

将克氏针置于胫骨远端关节囊外

一、胫骨远端关节囊外克氏针的置入(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阵[1](2021)在《后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基础解剖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对后Pilon骨折累及的后踝相关组织结构进行解剖,探查下胫腓后韧带于Volkmann结节覆盖范围;根据后Pilon骨折Klammer分型,其影像学测量数据与解剖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得出的结论,得出后Pilon骨折依据Klammer分型其后踝具体的固定方式。2.运用解剖部分得出结论,探讨后Pilon骨折每种Klammer分型下对后踝骨块固定方式的选择,以达到较为满意的远期愈后。方法:1.运用青岛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19例踝关节标本,仔细解剖,将下胫腓后韧带完整解剖,并根据实验设计,将下胫腓后韧带界线进行标记,测量相关数值;运用CT断层影像,按照Klammer分型对89例后Pilon骨折的后踝骨块进行测量,得出的数据与解剖测量值进行比较。2.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后Pilon骨折患者;筛选出运用螺钉固定后踝治疗患者65例为A组;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后Pilon骨折患者46例,运用支撑钢板固定后踝骨块治疗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二天评估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和末次随访运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1.下胫腓后韧带分为浅层和深层,并且后踝存在一变异较大韧带称为踝间后韧带;后Pilon骨折根据Klammer分型,其不同分型下CT断层影像骨块大小不同;下胫腓后韧带于Volkmann结节的覆盖范围未能将Klammer I型后踝骨块囊括;下胫腓后韧带于Volkmann结节的覆盖范围超出了Klammer II型后踝外侧骨块;下胫腓后韧带于Volkmann结节的覆盖范围未将Klammer III型后踝外侧骨块囊括。2.Klammer I型: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和Burwell-Charnley评分两组基本一致(P>0.05),而手术时间、出血量及VAS评分螺钉组更为优异(P<0.05);Klammer II型: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及Burwell-Charnley评分基本一致(P>0.05),但螺钉组VAS评分更低;Klammer III型两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AOFAS评分和Burwell-Charnley评分支撑钢板组更为优异(P<0.05)。结论:1.下胫腓后韧带分为浅层PITFL和深层PITFL。Klammer I型的后Pilon骨折:由于其后踝骨块呈整体冠状面劈裂,只存在单一骨块,其骨块水平横截面X的平均长度超出了标本测量的JI的平均值,对于该种类型可选择空心拉力螺钉固定;Klammer II型的后Pilon骨折:由于其后外侧骨块水平横截面X的长度的平均值较标本测量的JI的平均值小,该骨块被PITFL整体限制,可选择螺钉或者钢板对于后内及后外进行固定;Klammer III型的后Pilon骨折:由于其后外侧骨块水平横截面X的长度的平均值较标本测量的JI的平均值大,后外侧骨块整体超出了PITFL的限制范围,并且存在后内侧骨块,可选择钢板对于后踝骨块进行固定。2.Klammer I型应用拉力螺钉对于其后踝骨块进行固定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较少出血量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Klammer II型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拉力螺钉和支撑钢板进行固定后踝,两者手术相关及预后无特别差异;Klammer III型应用支撑钢板对后踝骨块进行固定,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增加解剖复位率和促进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赵吉鹏,向学强,孙传,刘振辉,吴海安[2](2021)在《前外侧入路必要时联合后内侧辅助小切口在Pilon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必要时联合后内侧辅助小切口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1诊治的24例Pilon骨折,采用前外侧入路复位固定骨折,根据术前计划及术中骨折端稳定及复位情况必要时作内踝后内侧辅助小切口,内踝处皮下逆行置入钢板辅助固定。结果 2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6(12~18)个月。术后1例出现切口边缘皮肤坏死,1例出现皮缘感染,换药后均痊愈。术后1例出现腓浅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未特殊处理。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4~23(15.2±2.8)周。术后12个月足踝功能AOFAS评分平均84.2(62~95)分,其中优6例,良15例,可3例。结论踝关节前外侧入路必要时联合后内侧辅助小切口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应用可取得满意效果,避免前内侧广泛软组织剥离,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滕飞[3](2021)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移植物有效长度及胫骨隧道螺钉固定方向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术中,移植物有效长度被认为是影响重建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这种因素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拟通过生物力学实验,在体外模型上探究不同的移植物有效长度对于PCL重建效果的影响。此外,胫骨隧道近端固定移植物已被证明相较于远端固定有更优的初始生物力学性能,但对于固定螺钉在隧道内的方向缺乏足够的研究。据此,本研究第二部分拟对PCL重建中胫骨隧道近端固定移植物时螺钉不同固定方向的初始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对比。方法:第一部分研究用牛伸趾肌腱和猪胫骨建立体外PCL重建模型,分别对短(35mm,n=10,组1)、中(55mm,n=10,组2)、长(65mm,n=10,组3)3组不同有效长度的移植物进行生物力学试验,本实验中设定的移植物的不同有效长度=关节腔内的移植物长度+股骨隧道入口至固定点之间的移植物长度(本实验的3种有效长度依次分别模拟股骨隧道中PCL移植物在3种常用固定方式下的有效长度:隧道近端界面螺钉固定技术、Rigid Fix技术和Endobutton技术),记录载荷-延伸曲线、极限载荷(N)、试验期间移植物的延伸(mm)、拉伸刚度(N/mm)、能量消耗(J),通过实验人员肉眼观察失败模式。第二部分研究所用的模型和需要记录的内容与第一部分类似,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的实验组分别为胫骨隧道近端螺钉固定方向由前向后组(n=10,组1)和由后向前组(n=10,组2)。结果:第一部分3个组所有的模型都失败了,除了组1的两个移植物断裂外,其余各组的移植物最后均从胫骨隧道中拔出。组1的拉伸刚度、极限载荷显着大于组2和组3(拉伸刚度:组1 vs组2,50.49±11.43N/mm vs 31.20±10.44N/mm,p<0.001;组1 vs组3,50.49±11.43N/mm vs 19.18±6.18N/mm,p<0.001。极限载荷:组1 vs组2,452.40±54.52N vs 338.50±26.79N,p<0.001;组1 vs组3,452.40±54.52N vs 268.70±28.30N,p<0.001)。组1和组3的能量消耗具有显着差异(能量消耗:组1 vs组3,9.61±3.25J vs 5.22±2.43J,p=0.002)。在150N的施加载荷下,组3肌腱的延伸明显长于组1肌腱的延伸(组1,1.77±0.83mm vs组3,4.14±1.75mm,p=0.047)。在施加载荷达200N时,组1和组3的肌腱的延伸也存在显着差异(组1,2.62±1.10mm vs组3,7.06±3.20mm,p=0.006)。第二部分两个组的重建模型在失败模式上没有显着差异,所有的模型都失败了,各组的移植物最后均从胫骨隧道中拔出。组1的拉伸刚度、极限载荷以及能量消耗与组2相比没有显着差异(拉伸刚度:组1 vs组2,38.44±10.08N/mm vs39.85±12.77N/mm,p=0.786。极限载荷:组1 vs组2,428.11±32.97N vs415.61±41.52N,p=0.465。能量消耗:组1 vs组2,7.81±3.41J vs 6.08±3.66J,p=0.291)。结论:在PCL重建手术中,有效长度短的移植物的初始生物力学性能优于中、长有效长度的移植物,移植物的有效长度应该被认为是重建手术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此外,在经胫骨隧道PCL重建术中,使用螺钉在隧道近端固定移植物时,由前向后和由后向前两种不同的螺钉方向均具有良好的初始生物力学性能且两者之间没有显着差异。

连晓东[4](2021)在《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双反牵引逆行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目的:本研究旨在介绍双反牵引复位器(DRTR)在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逆行髓内钉(RE-IMN)中的应用。方法:共有48例关节外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被送进三甲医院的创伤中心,参加了这项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双反牵引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记录患者的信息和骨折特征,手术数据,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指标。结果:在本研究中,双反牵引复位器有助于实现和维持所有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37min(80~210mi n),320ml(200~600ml)。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min(范围为70~20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412ml(范围为300~800ml)。19例患者出院前发现有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未见伤口感染病例,未见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18-30个月)。实验组HHS、LKFS和VAS评分分别为89.9(86-97)、79.1(75-87)和2.1(从0到5)。对照组HHS、LKFS和VAS评分分别为89.8(85-98)和73.5(73-85)和1.8(从0到5)。未发现与双反牵引复位器相关的并发症。小结:双反牵引复位器可成功地应用于逆行髓内钉RE-IMN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仅有助于闭合复位或维持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而且可应用逆行髓内钉RE-IMN固定。第二部分股骨髁关节内粉碎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髁粉碎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治疗的24例股骨髁间患者资料。患者均为股骨髁间及髁上粉碎骨折,按照AO/OTA骨折分型均为33C3型。随机分为双反牵引组12例(实验组)和传统手术组12例(对照组)。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功能评分。结果:24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随访,平均17.5个月。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52.2min(41min~73min),切口总长度平均13.8cm(11cm~17cm)。无一发生内外翻畸形,也无膝关节感染的发生。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1.2min(45min~103min),切口总长度平均16.3cm(14cm~19cm)。末次随访时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评定患膝功能:实验组平均得分为86.3分(78~93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82.7分(76~90分)。小结: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髁粉碎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和功能。此方法不切开关节囊,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患者耐受性好,避免了膝关节粘连和僵直。第三部分自断加压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接骨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比较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各项力学特征。方法:选取12具成年男性防腐下肢标本,建立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为33-C2.3)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骨折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组)和实验组(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钢板组)。依次对两组标本进行轴向负荷测试、扭转负荷测试和循环轴向负荷测试,并记录每具标本的扭转刚度、轴向刚度及不可逆性形变量。结果:在600 N的垂直载荷及循环负荷下,两组模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或钢板断裂等内固定失败的情况。实验组的垂直刚度和不可逆性形变量分别为2224.67±61.41 N/mm、0.24±0.01 m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21.33±79.04 N/mm、0.26±0.01mm,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5)。然而在扭转实验中,对照组的扭转刚度为2.42±0.48 Nm/degre e,实验组的扭转刚度为2.47±0.67 Nm/degree,虽然实验组的略好于对照组,但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229)。小结: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强于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且拥有更好地生物力学优势。这有利于内固定患者术后早期及长期的功能锻炼,对于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对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更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四部分双反牵引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患者,拍摄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7.2 min,单个切口平均长度为2.8cm(1~4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 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小结:浮膝损伤伤情复杂,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将同侧下肢两部位的复杂多发骨折转变为两部位单独的简单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李军勇[5](2021)在《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部位创伤中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该部位的骨折多为暴力损伤所致,常见于交通事故或者高空坠落,膝关节受轴向暴力或者内、外翻暴力造成。骨折的同时多伴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内外翻或者过伸过屈暴力甚至会造成膝关节半月板或者韧带的损伤。其中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属于最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类型(SchatzkerⅤ-Ⅵ),多见于高能暴力损伤,不仅因为其骨折移位方式复杂多样,而且多伴有关节附属结构如半月板,韧带的损伤。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多种术后不良并发症,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对骨科医师来说一直比较棘手。手术治疗的目标是恢复下肢的力线,最重要的是要准确的关节内复位,恢复膝关节功能。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塌陷部位植骨固定被认为是胫骨平台手术治疗的三个要素。然而此类骨折术后复位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率一直较高。关于骨折复位程度与内固定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往并没有此方面的研究。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测量不同复位程度下胫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骨折部位生物力学强度的变化,明确胫骨平台不同复位程度对内固定物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变化。对于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手术而言,解剖复位以后如何坚强固定同样重要,尤其是如何防止术后胫骨平台增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团队原创性的设计了一种加压自断螺栓(slot-designed compression bolt,SCB)辅助胫骨近端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比较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加压自断螺栓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为加压自断螺栓在胫骨平台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中,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大多数骨科和创伤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如何更好地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远比治疗术后感染重要。为了能更准确的预测术后感染,找出术后感染的相关预测因素,我们前瞻性研究了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SSI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预测因素。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了数据支持。第一部分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复位程度不同时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目的:比较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复位程度不同时对固定骨折部位的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36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成年男性膝关节标本,建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分别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横向复位间隙为0mm,1mm,2mm,3mm时使用内外侧胫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及锁定螺钉固定,对制作的四组模型进行轴向压载试验、水平扭转实验和循环轴向负荷试验。2.生物力学机器的压力负荷范围为0-1000N,记录轴向压载负荷为400N,700N,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测试出水平扭转5°时各组的扭转刚度;记录循环轴向负荷为100-400N,100-700N,100-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每个标本每次进行10个循环测量。3.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四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 ne-Way ANOVA法,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结果:在轴向压载试验中,复位间隙0mm组与1mm组的之间的轴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位间隙为2mm和3mm组在三种负荷下的轴向位移均显着高于复位间隙为0mm和1mm组,且与复位间隙为0mm和1mm组两两比较的轴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水平扭转试验中,顺时针扭转5°时,随着复位间隙的增大,系统扭转刚度也逐渐下降,且各组之间的扭转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循环轴向负荷试验过程中,在100-400、100-700和100-1000三个区间的循环水平下,复位间隙0mm组与1mm组的之间的循环轴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位间隙为2mm和3mm组在三种负荷下的循环轴向位移均显着大于0mm和1mm组,且与0mm和1mm组两两比较的循环轴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骨折块的复位程度对胫骨平台周围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产生影响。复位后骨折线间的间隙增大会导致胫骨平台内外侧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垂直刚度和扭转刚度降低。对于胫骨平台双髁骨折而言,解剖复位是恢复生理状态的最佳方案,当骨折分离移位为0-1mm时,即不大于1mm时,坚强内固定可使胫骨平台周围内固定的系统刚度维持稳定,当骨折分离移位大于2mm时,会使胫骨平台周围内固定的系统刚度显着减低。第二部分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目的: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与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的生物力学特点及稳定性。方法:将36例成年男性胫骨防腐标本,建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记录当压力负荷为400、600、800和1000N时,分析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分组的轴向位移、系统扭转刚度和循环负荷位移的数据变化。1.36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成年男性膝关节标本,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骨折模型分为2组,一组使用锁定螺钉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另一组使用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对两组模型进行垂直压载试验、水平扭转实验和循环轴向负荷试验。2.生物力学机器的压力负荷范围为0-1000N,记录轴向压载负荷为400、600、800和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测试出水平扭转5°时各组的扭转刚度;记录循环轴向负荷为100-400N,100-600N,100-800和100-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每个标本每次进行10个循环测量。3.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四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 ne-Way ANOVA法,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结果:在轴向载荷试验中,轴向负荷增大为400、600、800、1000N时,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的轴向刚度均显着高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水平扭转载荷试验中,顺时针扭转5°时,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的扭转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在循环轴向载荷试验中,在100-400、100-600、100-800和100-1000 N,四个循环区间水平下,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的压缩位移比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显着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普通锁定螺钉相比,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固定强度更加坚强可靠,具有更高的系统刚度。加压自断螺栓在固定骨折与普通锁定螺钉相比具有关节内加压的作用,使骨折复位更加稳定。第三部分双反牵引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术后影像学及疗效对比研究目的:比较使用双反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术的影像学结果以及疗效分析。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rtzkerⅤ-Ⅵ)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38例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微创治疗。从计算机影像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一年患者随访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系统);术后一年随访的影像学结果:包括胫骨平台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PSA),胫骨平台压缩和胫骨平台增宽复位丢失。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组在手术时间(153.55±51.82min vs 192.25±58.67 min,P=0.002)和术中出血量(313.95±195.94 ml vs473.75±171.34 ml,P<0.001)上均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在患者术后一年随访时,影像学结果包括胫骨平台压缩复位丢失(1.17±0.64 mm vs 1.45±0.57 mm,P<0.001),胫骨平台增宽复位丢失(1.14±0.58 mm vs 1.51±0.45 mm,P<0.001)和胫骨平台后倾角(8.76±0.53 mm vs 9.12±0.81 mm,P=0.025),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组均优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一年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闭合复位微创治疗组的HSS评分(86.08±8.06 vs 83.31±8.70,P=0.014)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其他手术资料及末次随访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双反牵应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也优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同时降低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病率。第四部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手术部位感染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终生残疾和截肢等严重后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手术治疗的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记录纳入骨折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合并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切口部位感染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110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成人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男性697例,女性411例,年龄中位数为45.6(18~82岁)。25例发生SSI,发生率为2.3%(25/110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间隔时间大于7天,术中植骨、术中失血量>400ml、术中输血、骨折分型(Ⅴ-Ⅵ)、术前实验室检查项目中TP(<60 g/L)、ALB(<35 g/L)、A/G<1.2、ALT(>40 U/L)、AST(>40 U/L)、LDH(>250 U/L)、Na+(<135 mmol/L)、WBC(>10*109/L)、RBC<lower limit、HGB<lower limit、HCT<lowe-r limit、D-Dimer(>0.5 mg/L)、AG(>16mmol/L)、OSM<260 m Osm/L、P>1.51(mmol/L)、Mg<0.75(mmol/L)与SSI有关的变量(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骨折分型(Ⅴ-Ⅵ)、术中植骨、AST(>40U/L)、WBC(>10*109/L)和AG>16(mmol/L)是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2.3%,手术部位感染的骨折分型(Ⅴ-Ⅵ)、术中植骨、AST(>40 U/L)、WBC(>10*109/L)和AG>16(mmol/L)术前对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刘涛[6](2021)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影像学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三柱理论在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中的指导作用目的:研究和验证桡骨远端复杂骨折在三柱理论指导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8月~2010年1月以三柱理论为基础,采用掌侧或掌背侧联合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6例。AO分型:C3型3例,C2型6例,C1型7例。急诊手术1例,余均在4~7 d内手术。术中植骨2例。术中桡侧辅助固定6例,尺骨茎突固定4例,背侧辅助钢板固定2例。结果:经随访2~15个月(平均6.3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照Gartland-Werley(GW)评价系统进行评估,本组:优13例,良3例。结论: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骨折准确复位,增强内固定的可靠性,避免复位丢失,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第二部分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骨块不同治疗方法对腕关节功能影响的探讨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的不同治疗方法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对40例桡骨远端Frykman分型Ⅶ-Ⅷ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分为可靠内固定和未可靠内固定(未固定或固定发生移位)两组进行随访,骨性愈合后患腕拍正位片并进行2mm层厚的CT平扫,重点检查下尺桡关节恢复程度,通过握力计及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客观全面地评价腕部功能,观察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不同固定方法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2个月,平均7.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3个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也未出现背侧伸肌腱激惹或肌腱断裂者。通过Gartland-Werley评分发现可靠内固定组预后优良率明显提高。与未可靠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给予复位并可靠内固定-,可以增加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显着改善腕关节功能。第三部分骨块特异性固定技术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目的:应用骨块特异性固定技术对Mayo分型Ⅲ~Ⅳ型桡骨远端骨折针对性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Mayo Ⅲ~Ⅳ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33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19~74岁,平均57.5岁。右侧13例,左侧20例。术中对骨块针对性内固定,术后进行影像测量分析,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随访4~26个月,平均7.8个月。X线片示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良好,桡骨无明显短缩。CT扫描发现有3例月骨窝关节面出现台阶,1例乙状切迹关节面分离,1例桡骨茎突旋转移位。应用GW评分,优23例,良7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骨块特异性固定可以增加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效果,预防后期复位丢失,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第四部分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的策略和效果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的标准流程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通过掌背侧联合入路治疗的38例(39侧)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22侧),女性16例(17侧);年龄53.5岁(范围:25~79岁)。按照Melone分类,Ⅳ型33例(34侧),V型5例;按照Frykman分类,Ⅶ型15例(15侧),Ⅷ型23例(24侧);所有骨折类型均为AO/OTA分类的C3型。手术均采用掌背联合入路:先取掌侧改良Henry入路,掌侧接骨板固定桡骨茎突骨块和尺掌侧骨块;接着采用背侧入路,打开第三伸肌支持带并做V型皮瓣,显露和固定尺背侧骨块,必要时打开桡腕关节,复位游离的关节内骨块和关节面;必要时植骨支撑,以低切迹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缝合时将伸肌支持带V型皮瓣垫在接骨板和伸拇长肌腱之间。术后3、6、12个月门诊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内固定及骨关节炎等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有无疼痛、握力、腕关节功能DASH评分和PRWE评分等。结果:38例(39侧)患者中,33例(34侧)完成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坏死及血管神经等并发症。38例(39侧)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范围2.5~5.7个月),未发生内固定失效。通过X线片和CT检查,证实有37例(38侧)获得解剖复位。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均达到健侧(双侧患者除外)的85%以上。DASH评分为6.5分(范围0~17分),PRWE评分为9.3分(范围:0~20分)。结论: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采用掌背联合入路可以获得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允许早期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第五部分腕管位透视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腕管位透视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手术治疗新鲜桡骨远端骨折62例,其中48例采用单纯掌侧接骨板固定的患者纳入研究,男21例,女27例;年龄17~75岁,平均(43.6±10.6)岁。按照AO/OTA骨折分型,A型15例、B型11例、C型22例。手术均采用掌侧改良Henry入路,自桡侧屈腕肌和桡动脉之间进入,骨折复位后选用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均为双皮质钻孔,螺钉长度的选择以较测深尺测量的数据短1~2 mm为宜,以防止背侧皮质穿出。术中接骨板固定完成后常规行标准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60°~70°,腕关节背屈,放射线球管对着大鱼际方向进行透视),将穿出背侧皮质的螺钉更换为短螺钉后再行腕管位透视,直至无螺钉穿出背侧皮质为止;术后常规行CT扫描进一步验证腕管位透视法的有效性。分别统计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螺钉穿出背侧皮质的百分率,对比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侧位透视发现5例患者螺钉穿出背侧皮质(10.4%,5/48),腕管位透视发现包括上述5例在内的16例患者螺钉穿出背侧皮质(33.3%,16/48),两种透视方法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有2例患者螺钉进入下尺桡关节,这仅在腕管位透视中能发现。对于穿出背侧皮质和进入下尺桡关节的螺钉术中即更换为短螺钉,总体的螺钉更换率为37.5%(18/48))。此18例患者术后CT扫描未见螺钉穿出背侧皮质或进入下尺桡关节。结论:与正、侧位透视相比,腕管位透视法能可靠地探测到螺钉的背侧皮质穿出,并能对下尺桡关节提供良好的术中透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萍萍[7](2021)在《中西医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可行性、疗效与优势,以及在临床应用的发展前景。方法:回顾性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足踝1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的病例,根据完善入院常规检查、术前、术后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随访资料情况,共收集完整随访病例146例;根据手术术式分为改良组(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行后踝手术复位内固定94例)和对照组(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踝关节内侧切口复位、经皮螺钉由前向后固定(AP)后踝术52例)两组;收集术后记录临床检查及仔细复查胶片根据Burwell-Charnley[63]放射学评价标准记录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2月随访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t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指数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其中收集146例完整随访资料,改良组(94例)随访时间9月-21月,平均时间13.5±1.2月;对照组(52例),随访时间8月-18月,平均时间14.5±1.6月。两组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所有患者无骨折复位丢失、内固定物断裂或失效等。对照组中出现1例腓浅神经损伤;改良组术中术后均未损伤重要神经及血管,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2-14天左右拆线),所有随访病例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发生。根据Burwell-Charnley[63]放射学评价标准,后踝复位情况:改良组:解剖复位86例(91.5%);对照组:解剖复位34例(65.4.%)。两组间整体通过χ2检验,(p=0.001<0.05),存在高度统计学差异性,其中Bartonicek:Ⅱ型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04<0.05),Bartonicek:Ⅲ、Ⅳ型型两组对比统计学无差异性(p=0.061﹥0.05 p=0.127﹥0.05)。AOFAS踝与后足评分情况:改良组:总体评分为90-98分,均值为93.49±2.28分,其中优达94例(100%)。对照组:总体评分为87-95分,均值为90.44±1.79分,其中优达45例(86.5%),良7例(13.5%)。两组间整体统计学无差异性(p=0.086﹥0.05),其中Bartonicek:Ⅱ型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329),Bartonicek:Ⅲ、Ⅳ型两组对比统计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71﹥0.05 p=0.078﹥0.05)。结论:与郑氏正骨手法结合内侧切口复位、经皮螺钉由前向后固定(AP)后踝相比,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能将后踝BartonicekⅡ、Ⅲ、Ⅳ有效的解剖复位,尤其是BartonicekⅡ型。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术后结果优良,是治疗后踝良好的入路选择,尤其是较为复杂的BartonicekⅡ型。

朱渊[8](2020)在《踝关节内翻性骨关节炎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胫骨内翻畸形的踝关节压力变化研究背景:胫骨内翻畸形可改变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导致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然而,以往的研究未能详细报道胫骨内翻畸形对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这项生物力学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随着胫骨内翻畸形的逐步发展而引起的踝关节压力变化。方法:这项研究测试了8条新鲜冷冻的人类尸体小腿。使用定制的夹具模拟了胫骨内翻畸形和总计600N的压力。在踝关节内插入关节内传感器(Teck Scan),收集踝关节压力数据。检测顺序为胫骨内翻0度、2度、4度、6度、8度、10度、12度、14度、16度、18度、20度。结果:随着胫骨内翻进展,踝关节内外侧的力学中心(COF)向外侧移位。踝关节内侧,侧向位移达到最大6o[2.76(-1.46)毫米,p=0.001)和8o[2.76(-1.62)毫米,p=0.002),而对踝关节的外侧,侧向位移达到最大12o[2.11(-1.19)毫米,p=0.002),此后,随着胫骨内翻的进展,COF内移。外侧关节压力比在0o时是0.481(0.125),在10o时是0.548o(0.108),在20o时是0.517(0.101)。0o和10o之间有显着差异(p=0.002),10o和20o胫骨内翻时亦有显着差异(p=0.002)。结论:对于轻度胫骨内翻畸形,COF出现侧移和踝关节内侧应力集中,而随着畸形进展,COF向内侧移动,侧应力集中降低。这可能是距下关节外翻倾斜对胫骨内翻畸形的代偿作用。第二部分:踝关节后外侧韧带结构对于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背景:我们在门诊和手术工作中已经发现了30例患者具有踝关节后外侧的不稳定表现。在体格检查时踝关节前抽屉测试显示正常,但是在应力位x线平片检查时,显示胫距后关节间隙增大。手术中也发现距腓前韧带完整,而后外侧韧带松弛。于是我们宣布存在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并力图阐明它的机制。方法:我们建立了踝关节有限元模型,模拟依次切断踝关节后外侧韧带的情况。模拟了五种不同的前足姿势下,胫骨旋转负重时的踝关节运动。结果:胫骨外旋的差异值为阴性,胫骨内旋的差异值为阳性。当同时切断距腓后韧带(PTFL)和跟腓韧带(CFL),胫骨-距骨间的相对位移值在23mm之间。当同时切断跟腓韧带(CFL)和下胫腓联合后韧带(PITFL),胫骨-距骨间的相对位移值增加25mm。结论:踝关节后外侧韧带,特别是CFL和PITFL,在维持踝关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稳定。严重的CFL和PITFL损伤会影响后外侧踝关节的稳定性。PITFL对距下关节的稳定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临床患者随访研究一.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患者应力下影像学测量和患者功能评估目的: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有部分踝关节不稳定患者的临床查体前抽屉试验阴性或者弱阳性,但是内翻应力试验明显阳性。这部分患者的疾患可被定义为慢性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目前临床上对此类病人的手术治疗效果尚无报道。本研究将回顾分析踝关节后外侧韧带重建手术治疗此种特殊类型踝关节不稳定患者的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搜集慢性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患者30例,其中女性21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36岁(18-48岁)。所有患者病程大于2年,经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症状无明显缓解。所有患者接受了踝关节后外侧韧带重建手术。记录术前、术后12个月时候的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AH score)、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候的应力下踝关节摄片距骨前移数值和距骨内翻数值,并作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均大于12个月。本组患者术前AOFAS-AH评分平均为65.4±6.3分,术后平均为93.5±5.6分。术前患者距骨前移平均值为10.2±4.5mm,术后为4.7±2.4mm。术前患者距骨内翻平均值为15.6°±4.1°,术后为5.1°±2.5°。结论:重建踝关节后外侧韧带,可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患者踝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同时也是防止踝关节内翻性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手段。二.踝关节周围截骨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内翻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到长期随访研究目的:踝关节周围截骨术是否适用于高仓(Takakura)3B期骨关节炎,目前尚无定论。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高仓3B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2008年2月到2013年8月,我们对2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施行踝关节周围截骨术。手术时患者的平均年龄年龄为53.7±5.8岁(3961岁)。平均随访时间为87.7±19.5个月(范围61125个月)。影像学检查包括胫骨关节面(TAS)角、胫骨侧面(TLS)角和距骨倾斜(TT)角。使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 hindfoot scale,AOFAS-A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化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36,SF-36)、踝关节炎量表(Ankle Osteoarthritis scale,AOS)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TAS角从82.8°±2.4°改善到90.3°±2.3°。TLS角度由77.5°±2.8°变为79.4°±2.7°。术前TT角和术后TT角分别为13.4°±3.6°和4.8°±3.6°。功能评价方面,术前VAS和AOFAS-AH评分分别为5.7±1.3和48.0±15.8,术后VAS评分和AOFAS-AH评分分别为2.5±1.9和74.8±11.5。平均SF-36量表从41.2±13.1提升到66.7±14.9。AOS评分从61.4±12.5改善到27.5±17.8。1例患者术后3年接受了全踝关节置换术。4例患者仍处于3B期,包括那例接受踝关节置换的患者。4个患者改进到3A期,11个患者改善到2期,2个改善到1期。结论:踝关节周围截骨术联合辅助手术可以恢复踝关节正常的力线,改变踝关节的异常应力分布,从而实现患者功能的改善和影像学分期的好转。

曲文庆[9](2020)在《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骨性踝关节炎操作流程创建探讨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表现为持续加重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下降甚至消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全球大约1%的成年人患有晚期踝关节OA,踝关节OA已经成为继膝关节炎、髋关节炎之后最常见的骨性关节炎性疾病,已经并将越来越被临床医师重视。目前治疗晚期踝关节OA的主要方法时踝关节融合术和置换术,两者皆属“牺牲”关节手术而非“保”关节手术。踝关节融合术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可靠但需牺牲踝关节的活动度,常导致术后步态异常和临近的足部关节退变,近年在患者中的接受度呈下降趋势;踝关节置换术虽可较好保留关节活动度,但因假体与国人骨形态匹配度较差、相对禁忌症较多(年龄低、运动活跃、术前踝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费用昂贵等限制了在国内的应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延缓或终止踩关节OA进展为终末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踩上截骨术(supramolecular osteotomy,SMO)是当下“保”关节手术的主要手段,通过调整胫骨和距骨对线来矫正踝部力线,使踝部的负重应力重新正常分布,从而达到延缓甚至终止踝关节继续退变的目的。截骨术中,根据角度旋转中心(centers of rotation of angulation,CORA)施行精确截骨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也是众多学者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热点。传统的截骨术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凭借术者的经验徒手置入截骨导针后进行截骨,往往截骨精确度与术前计划存在差异,尤其对合并关节内畸形的复杂踝关节炎病例在进行踝穴内截骨时徒手穿针的局限性更加明显,术中需要耗费时间来反复透视、调整截骨导针的位置和角度,增加了麻醉风险和对关节面的破坏,如果导针偏差较大则会影响疗效。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和精准医疗的发展,骨科机器人手术开始崭露头角。国产天玑TM骨科手术机器人具有微创、智能、精准等特性,在行业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经在骶髂关节固定、全脊柱椎弓根螺钉植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很少有足踝部施行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报道,国内目前仅见一篇“机器人辅助下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距下关节骨关节炎”文献,国外也未见关于骨科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的报道。由于机器人手术的突出优势是精准度高(误差小于1mm),而现有的器械设备无法在手术中将足踝部严格固定,操作中足踝部活动幅度远远超过机器人本身的精准度,导致机器人辅助足踝部手术失去了高精准度优势;同时,机器人辅助手术需要在临近手术区域的骨隆突另外置入螺钉来固定患者示踪器,造成额外的损伤。以上因素限制了骨科机器人辅助足踝部手术的开展,尽早解决这一来自于配套器械方面的困难迫在眉睫。作者工作的医院是国家工信部、卫健委授予的“国家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创建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适应证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研制”的子课题“多适应证骨科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研究”,在探索骨科机器人的适应证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作为医院骨科机器人团队的足踩组负责人,作者及团队研发了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用足部固定器”,以该固定器为基础将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足踝外科领域开展起来。在扩大机器人辅助足踝部手术适应证的探索中,结合既往较成熟的踝上截骨治疗踝关节炎的经验,对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操作流程进行了探讨。本论文在以上研究背景下展开讨论。研究目的:1、探讨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操作流程;2、通过临床应用研究,观察机器人辅助截骨技术对踝关节炎手术过程和术后影像学、临床功能的影响,为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踩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资料与方法:第一部分,探索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操作流程。该流程在专利“骨科机器人用足部固定器”的基础上开展,流程包括:1、踝关节清理;2、“机器人用足部固定器”固定足踝部并无创性放置患者示踪器;3、适用机器人手术的术中影像学检查;4、影像学信息导入机器人工作站生成规划视图;5、规划视图上设计截骨导针;6、模拟运行轨迹,机械臂引导置入导针;7、截骨、三维度调整和影像学确认;8自体骨植骨和固定;9、其他辅助手术。第二部分,临床应用研究。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由同一医师施行踝上截骨治疗的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机器人辅助截骨(robot-assisted osteotomy,RAO)组和传统手术(conventional osteotomy,CO)组各10例,所有病例都为单侧手术。根据改良的Takakura踝关节炎分期,RAO组为2期1例,3a期7例,3b期2例;CO组为2期2例,3a期6例,3b期2例。两组中各有2例合并明显的关节内畸形病例在踝上截骨的同时行关节内截骨(踝穴成形术)。手术方法:RAO组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机器人辅助截骨;CO组除徒手完成截骨导针置入外其他步骤与RAO组一致。观察指标:(1)一般结果;(2)术中置入截骨导针结果,观察每例病例截骨导针穿针次数、透视频率、穿针耗时(min),观察每枚导针偏移程度(mm);(3)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变化,包括:术前术后X线片上测量胫骨远端内侧角(medial distal tibial angle,MDTA)、胫骨远端前侧角(anterior distal tibial angle,ADTA);(4)术前、术后1年复查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结论。结果1.一般结果20例患者术后1年时均获得随访。围手术期RAO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痊愈。CO组1例患者术后发生表浅皮肤感染,经换药痊愈。经X线平片或CT扫描RAO组和CO组所有病例最终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分别为3.9±0.99月(3-6月)和4.0±1.08月(3-6月)。随访期间每组各有2例因内固定物激惹取出内固定物,所有病例未见进一步施行关节融合或置换手术。2.术中置入截骨导针结果导针数:每组共计置入截骨导针24枚(每例病例胫骨远端关节外截骨导针2枚、合并关节内畸形的病例每例另置入关节内导针2枚)。穿针次数:RAO组截骨导针(包括关节外和关节内)经机械臂引导均一次性置入预定位置;每例病例平均穿针2.40±0.84次。CO组平均每例穿针5.40±2.01次。C型臂或3维C型臂透视频率:RAO组每个病例C型臂透视4次或3维C型臂扫描(联合关节内截骨病例)平均3.80±0.42次。CO组每个病例C型臂透视平均10.3±4.83 次。穿针耗时:RAO组每个病例穿针平均耗时3.4± 1.51min。CO组每个病例穿针平均耗时11.6±3.62 min。导针偏移量:RAO组主控台显示所有24枚导针偏移平均1.07±0.91mm。CO组所有24枚导针与体表标记克氏针偏移平均5.40±2.27mm。两组对比:穿针次数(p=0.0021)、透视频率(p=0.0187)、穿针耗时(p=0.0003)、导针总偏移(p=0.0002)结果对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RAO组明显优于CO组。3.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变化结果RAO组10例患者X线片测量MDTA由术前81.0°±2.16°改善为术后1年90.6°士 1.08°,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CO组10例患者X线片测量MDTA由术前81.6°±1.51°改善为术后1年90.7°±3.27°,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两组间术后1年MDT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4804)。RAO组10例患者X线片测量ADTA由术前82.01°±1.15°改善为术后1年83.9°±1,10°,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4);CO组10例患者X线片测量MDTA由术前81.6°±1.35°改善为术后1年83.3°± 1.16°,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73)。两组间术后1年ADT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2507)。4.临床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RAO组AOFAS评分从术前45.7±9.80分提高为术后1年85.4±5.42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CO组从术前47.3±7.48分提高为术后1年80.2±2.86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组间对比,术前RAO组平均值较CO组稍差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RAO组AOFAS评分优于CO组(p=0.0181)。RAO组VAS评分从术前5.00±2.00分改善为术后1年1.40±0.70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CO组从术前5.10±1.29分改善为术后1年1.50±0.53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组间对比,术前和术后RAO组平均值较CO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p=0.9083,术后p=0.8312)。结论:1、基于“机器人用足部固定器”的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踩关节炎流程可以顺利应用于临床并将随着器械设备的改进不断完善。2、机器人辅助截骨技术对手术过程有积极影响,与传统的徒手截骨技术对比具有截骨导针调整次数少、术中透视频率少、穿针耗时少,导针偏移小的优势,尤其在合并严重关节内畸形的复杂骨性踝关节炎病例时优势更加明显。3、踝上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可以改善胫骨远端几何形态,矫正踝部力线,影像学指标和功能获得明显改善,是治疗骨性踝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4、本研究病例表明,机器人辅助踝上截骨术后的功能评分优于传统截骨术,仍需要进一步积累更多病例增加可信度。

韩峰[10](2020)在《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分析及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探讨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形3维结构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随机从中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供的31具人体标本中取出15具膝关节髌骨标本,随机数字分为A、B两组。将髌骨制成简单横断骨折模型,分别对模型行AO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A组6例)及倒品字3枚空心钉固定术(B组9例)。将内固定可靠的骨折模型固定于生物力学机后分别在伸直位及膝关节屈曲90度位置对股四头肌进行牵拉,模拟膝关节屈伸运动,采用1/5Hz频率加载150±125N正弦力,分别记录髌骨骨折分离2mm及内固定失败时的循环次数及最后完成10000次循环试验停止,并将数据汇总分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1000循环时,A组(N=6)骨折分离间隙为0.77±0.59mm,B组(N=9)骨折分离间隙为0.31±0.69mm,B组仍远小于A组(P=0.012,P<0.05),经过10000循环后A组均已失效,通过率0%,而B组固定方式仍然8例固定有效,骨折间分离间隙为0.69±0.42mm,通过率89%,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质(P=0.000,P<0.0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三维固定髌骨横行骨折与传统AO张力带克氏针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在抗疲劳性实验及多次循环后骨折端稳定性方面明显好于张力带组。第二部分3枚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形3维结构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我院收住的,排除相关并发症的46例需行手术治疗的髌骨横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患者年龄平均为43.5岁(19-67岁),其中男性3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23例采用AO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23例采用改良经皮3枚空心螺钉固定法,术后对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且在术后1个月对两组的VSA评分进行比较,术后6个月采用Bostman髌骨损伤疗效评分标准对46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实验所取得的数据统计学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A组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B组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1个月的VSA评分比较A组为0.78±0.23,B组为1.27±0.34,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的Bostman评分比较,B组的Bostman评分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枚空心加压螺钉三维固定髌骨横行骨折与传统AO张力带克氏针进行比较,在术后疼痛及术后功能方面,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的效果都明显好于张力带组。第三部分髌骨骨折后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11(KLF11)对髌股关节炎及骨关节炎(OA)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用人软骨细胞,通过过度表达KLF11和使用OA诱导因子IL-1β,通过Western blot分析、RT-PCR、免疫细胞荧光染色、细胞活力测定、细胞内ROS测定、SOD活力测定等方法研究KLF11对髌骨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凋亡和ERS的影响。用p38 MAPK信号通路激动剂P79350研究KLF11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髌骨关节软骨组织和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表达KLF11,随着IL-1β浓度的增加,Ⅱ型胶原和KLF11的表达逐渐减少。随着IL-1β刺激时间的延长,Ⅱ型胶原和KLF11的表达也逐渐减少,随着IL-1β的刺激,KLF11的表达降低,而KLF11的过度表达可减轻IL-1β对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KLF11的过度表达显着降低了 CHOP、ATF-6和GRP-78的表达,提示KLF11可以抑制软骨细胞内质网反应,而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减轻KLF11对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凋亡和ERS的抑制作用。结论:KLF11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凋亡和ERS。此外,KLF11还降低了 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而p38MAPK激动剂P79350则减弱了 KLF11的作用。这表明KLF11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二、胫骨远端关节囊外克氏针的置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胫骨远端关节囊外克氏针的置入(论文提纲范文)

(1)后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基础解剖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后Pilon骨折相关正常解剖结构的测量及形态分析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PITFL
        2 影像学结果
    讨论
        1 下胫腓后韧带解剖
        2 踝间后韧带
        3 后Pilon骨块的CT测量
    结论
第二部分 后Pilon骨折基础研究结果的临床应用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术前准备
        3 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
        4 手术入路
        5 固定方式
        6 术后处理
        7 评价标准
        8 统计学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1 典型病例1
        2 典型病例2
    讨论
        1 临床诊断及表现
        2 鉴别诊断
        3 手术指征
        4 手术固定方式选择
        5 预后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后 Pilon 骨折相关解剖及诊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2)前外侧入路必要时联合后内侧辅助小切口在Pilon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移植物有效长度及胫骨隧道螺钉固定方向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后交叉韧带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概述
    1.2 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和基本特点
    1.3 后交叉韧带损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1.3.1 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分类依据
        1.3.2 后交叉韧带损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影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效果的因素
第二章 材料及方法
    2.1 第一部分——后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有效长度的生物力学研究
        2.1.1 制备PCL重建模型所需的猪胫骨和牛伸趾肌腱
        2.1.2 实验模型分组和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
        2.1.3 生物力学测试
    2.2 第二部分——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端隧道近端固定移植物时界面螺钉不同固定方向的生物力学研究
        2.2.1 制备PCL重建模型所需的猪胫骨和牛伸趾肌腱
        2.2.2 实验模型分组和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
        2.2.3 生物力学测试
    2.3 第三部分——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第一部分——后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有效长度的生物力学研究
        3.1.1 猪胫骨和牛伸趾肌腱移植物的基本特征
        3.1.2 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3.2 第二部分——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端隧道近端固定移植物时界面螺钉不同固定方向的生物力学研究
        3.2.1 猪胫骨和牛伸趾肌腱移植物的基本特征
        3.2.2 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第一部分——后交叉韧带重建中移植物有效长度的生物力学研究
    4.2 第二部分——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端隧道近端固定移植物时界面螺钉不同固定方向的生物力学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及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4)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双反牵引逆行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股骨髁关节内粉碎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自断加压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双接骨板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双反牵引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复位程度不同时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双反牵引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术后影像学及疗效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前瞻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和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三柱理论在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中的指导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骨块不同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骨块特异性固定技术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四部分 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的策略和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五部分 腕管位透视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桡髓端骨折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外文论文
Acknowledgements
山东大学学位论文修改情况说明表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中西医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祖国医学对踝关节骨折的认识
    2.2 胫骨远端后侧关节面解剖特点
    2.3 后踝骨折的损伤机制及骨折的特点
    2.4 后踝骨折的分型
    2.5 后踝骨折内固定指征
    2.6 后踝骨折常见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内固定方式
    2.7 后踝骨折常规手术入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3 临床应用研究
    3.1 临床资料
    3.2 病例选择标准
        3.2.1 病例诊断标准
        3.2.2 纳入标准
        3.2.3 排除标准
    3.3 术前准备
    3.4 手术操作步骤
        3.4.1 改良组手术方案
        3.4.2 对照组手术方案
    3.5 术后处理
        3.5.1 一般处理
        3.5.2 药物治疗
        3.5.3 指导功能锻炼--运动处方
    3.6 观察指标
        3.6.1 生命体征指标
        3.6.2 疗效测定标准
4 统计方法
5 临床疗效研究结果
    5.1 一般结果
    5.2 影像学数据资料
    5.3 术后功能评测结果
6 讨论分析
    6.1 后踝骨折的手法治疗合并手术内固定的原因
    6.2 两种手术方案复位后踝骨折术后分析
    6.3 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的解剖设计理念与并发症、临床疗效
7 结论
8 技术路线图展示
9 病案图展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附件
    12.1 实验数据记录表
    12.2 AOFOS评分表

(8)踝关节内翻性骨关节炎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胫骨内翻畸形的踝关节压力变化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胫骨远端关节面内翻畸形模型
        2.2 改良胫骨远端关节面内翻畸形模型
        2.2.1 尸体标本的准备
        2.2.2 尸体标本的解剖
        2.2.3 尸体标本的固定与包埋
        2.2.4 自制固定装置的定制夹具
        2.2.5 建立踝关节内翻畸形的模型
        2.3 踝关节内压力的生物力学测试
        2.3.1 传感器垫片与测试设备
        2.3.2 生物力学测试
    3 统计分析
    4 生物力学实验结果
        4.1 压力中心(COF)位移
        4.2 峰值压强(Pmax)
        4.3 平均压强(Pmean)
        4.4 踝关节外侧压力比值
    5 讨论
    6 生物力学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踝关节后外侧韧带结构对于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建立模型
        2.2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对于胫骨远端与腓骨远端间距离的变化
        3.2 对于胫骨远端与距骨间距离的变化
        3.3 对于外踝与距骨间距离的变化
        3.4 对于外踝与跟骨间距离的变化
        3.5 对于胫骨远端与跟骨间距离的变化
        3.6 对于距骨与跟骨间距离的变化
    4 结论
第三部分:临床患者随访研究
    一.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患者应力下影像学测量和患者功能评估
        1.引言
        2 病人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3.1 术前术后患者踝关节AOFAS评分
        3.2 通过TELOS对患者进行踝关节稳定性应力位摄片并测量
        4 临床研究结论
    二.踝关节周围截骨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内翻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到长期随访研究
        1 引言
        2 病人资料和方法
        2.1 病人资料
        2.2 入组和排除标准
        2.3 评价指标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本学位论文的最终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9)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骨性踝关节炎操作流程创建探讨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流程创建探讨
    1. “骨科机器人用足部固定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介绍
    2.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操作流程
第二部分 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中重度骨性踝关节炎临床应用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10)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分析及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3枚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髌骨骨折后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的实验研究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髌骨骨折治疗的认识及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胫骨远端关节囊外克氏针的置入(论文参考文献)

  • [1]后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基础解剖及临床应用[D]. 李勇阵. 青岛大学, 2021(02)
  • [2]前外侧入路必要时联合后内侧辅助小切口在Pilon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赵吉鹏,向学强,孙传,刘振辉,吴海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06)
  • [3]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移植物有效长度及胫骨隧道螺钉固定方向的相关研究[D]. 滕飞. 兰州大学, 2021(12)
  • [4]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疗效[D]. 连晓东.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 李军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影像学研究[D]. 刘涛. 山东大学, 2021(10)
  • [7]中西医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萍萍.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8]踝关节内翻性骨关节炎的生物力学研究[D]. 朱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机器人辅助截骨治疗骨性踝关节炎操作流程创建探讨与临床应用研究[D]. 曲文庆. 山东大学, 2020(11)
  • [10]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分析及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机制的研究[D]. 韩峰. 苏州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将克氏针置于胫骨远端关节囊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