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踵其事而增其华——写月诗由汉末到盛唐的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高磊[1](2020)在《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文中指出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咏乌,或将二者融合,亦或以之代指太阳。因《淮南子》等古籍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的记载,又产生了“羿射九日”的神话。古籍中的“羿”形象,可归纳为三种:“实有的历史人物”“箭靶’式人物”和“神话人物”。神话之羿所为之事,与历史之羿有密切联系。唐诗中的“羿”亦不离以上三种形象。羿射九日,落入大海,是为沃焦,又称尾闾、归塘。这些意象也在唐诗中出现,用以表达不同的诗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羲和”在古籍中有“日母”“历官”“日御”三义。三者之间互有关联,反映了神话的历史化和神话自身的演变。而“日御”之义是唐代羲和神话的主流。唐人将羲和神话意象与车、轮、鞭、辔、鞅等车马驾意象两两融合,并将“羲和驭日”典故引申化用为多种诗意表达。唐诗中的“羲和”及其相关意象,既代指太阳亦转指岁时,寄寓了时间的昼夜不停和转瞬即逝,抒发了诗人们对暮年的感喟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的人生之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和突破生命限制的愿望。“日车”“六龙”除了其中所含有的时间寓意之外,“日车”又衬托物之高、险,“六龙”又有“天子之驾六马”和“《易》乾卦的六爻”等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夸父逐日和鲁阳挥戈却日神话,二则神话本身寄寓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但唐诗在化用二典时却不独从神话本身的抗争寓意出发,而是结合诗人自身的理解,进行多种解读。夸父逐日的神话本身有“远大抱负”“不自量力”等多重寓意,唐人从不同的角度化用于诗中,表达了诸多不同的情感。鲁阳却日神话在唐诗中用作咏戈之典、咏军阵之典、咏日之典,既以之状军威之盛,又寄寓了人有回天之力和希望能驻景留时之意。而在李白《日出入行》诗中,却否定了鲁阳的“回天之力”,展现了诗人合于大道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嫦娥又作恒娥、常娥、姮娥,其窃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谓之奔月神话。目前可知的秦简《归妹》卦辞、《文选》引《归藏》《淮南子》等文献中均有奔月神话的相关记载,故事情节在东汉张衡《灵宪》的记载中已然完备。嫦娥的形象经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修饰逐渐鲜活起来。唐人将嫦娥奔月神话中长生不死、孀居孤苦、去而无返三大主题蕴含诗中,用以抒情言志。这些诗中的嫦娥是女神的形象,并升华成为美人意象。嫦娥不仅用来比喻美人和衬托美好事物,其作为月亮的代称也在诗中出现。唐人对于嫦娥窃药之事又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表现出多种态度。第六章是论述了唐诗中“蟾蜍”与食月诗歌。因为古人对月之轮廓无光之处的直观认识和蟾蜍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等原因,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而把月蚀之时的月亮残缺,想象成因蟾蜍啮食所致,谓之“蟾蜍食月”。月有后宫群臣的寓意,故而唐诗中的食月诗常作为诗人抒发政治感慨的工具。卢仝歌行体《月蚀诗》是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中有一定数量的涉蟾蜍诗,多以“蟾蜍”代指月亮。第七章是对唐诗中“月兔”进行文化阐释。《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金兔”等。“顾菟”之义,学术界有“月兔说”“蟾蜍说”“蟾兔说”“月虎说”四说。在唐诗中,有“月兔”“蟾蜍”两种释义。“玄兔”之称,解释了月中兔的来源,亦即“阴影说”。“白兔”寓意长寿,故唐人化用“白兔捣药”的神话入诗,借之抒情言志。“玉兔”既是“白兔”的喻称和美称,又暗指其为天上之兔。而且“玉兔”“阴兔”“金兔”之称与阴阳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因兔代指月,故唐诗以“兔轮”“兔钩”“兔影”“兔辉”来写月,以“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流逝。唐诗中月兔的不同称谓,是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沉淀,从中亦可窥探月兔神话的起源。第八章是对唐诗“月桂”的意象及其寓意进行探析。《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安天论》又有“月中仙人桂树”之说。唐代时产生的“吴刚伐桂”和“月落桂子”进一步丰富了月桂神话。唐人化用月中桂树的典故,以写月、咏桂、誉美人、赞贤达,或以“桂”代指月亮。又将月中桂的神话意象与科举寓意结合,使之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歌以月桂喻功名者甚多,而且因“蟾宫”之说而衍生出“蟾宫折桂”的熟语。月中桂树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为唐人喜用,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
胡杨[2](2019)在《明末清初诗歌选本叙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本是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由於承载文学批评的特殊使命,近年来学界对选本关注颇多,研究成果丰硕。明末清初是重要的社会历史转型期,政局的不稳定、社会风气的改变、传统思想道德遭受到冲击等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知识分子的文化品格与诗学发展。特别是入清以後,许多知识分子更加倾向於选诗活动,试图通过选诗排解仕途的苦闷、躲避政局的纷争,并委婉地宣扬自己的诗学主张。因此明清两代是诗歌选本产出的高峰期,选本种类繁多。明末清初人选诗绝大多数都在委婉地表现自己的诗学思想,通过具体地选诗,诗人们在反思与批判地同时建立起自己的诗学理论,在不断地救弊与权衡之中探索前进。近年对於明清两代人所编选本研究较多,但多为断代诗选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和诗学观照上略县片面,且尚未形成系统。本文选取明末万历元年至清代康熙末年这一时间段,对这一百五十年间的诗歌选本进行全面广泛地搜查摸底,并从选本的主要特征上进行整理归类,从每个选本的编选宗旨、选录标准、编选目的、选本所包含的诗学倾向、以及选本的版本和存佚等方面作出叙录,从而使得这一历时转型期的诗歌选本得以全面地展现。
郦惠萍[3](2016)在《魏晋南北朝应制类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带有“应制”、“应诏”、“应令”、“应教”字样的诗歌,对学界关注较少的魏晋南北朝应制类诗歌作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应制类诗歌的发生发展期,研究该时段应制类诗歌,可以窥知应制类诗歌产生并持续发展的原因、它的最初状态、发展历程以及对后世应制类诗的奠基性作用。魏晋南北朝应制诗是应制类诗歌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此外,应制类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诗歌类型。它并不是单纯的文学性文本,它的政治功用超过其文学特性。历来研究者多习惯于从诗学价值方面来看待应制类诗歌,将应制类诗歌典实富艳、重复堆砌、阿谀露骨、文不对题的特点大加贬低,而本文则着力于探讨这些特点背后的政治原因。着眼于其政治上的特殊性,很多应制类诗歌创作现象就可以被理解。本文正是至始至终都着眼于其特殊性,分析魏晋南北朝朝应制类诗歌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应制类诗歌的一般创作模式,概述该时期应制类诗歌的创作状况,分析其题材选择特点和处理方式。
赵耀锋[4](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林林[5](2014)在《唐前诗歌中的“月”》文中研究说明月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意象,月本只是一个客观的天体,但却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特别青睐,中国人对月的特殊感情使月成为文学创作中的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在所有涉月诗中唐宋时期的涉月诗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但月意象的生成发展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文化积淀渐次生成的,唐宋涉月诗中意蕴丰富的“月”肯定是以唐前的“月”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前人对“月”的研究大多是从或宏观或微观角度来入手,而本文则试图以时间为线,对涉月诗进行时间性的阶段性研究。具体是对唐前涉月诗进行阶段性的统计分析,从不同时代涉月诗的数量、表达特点、情感内涵及其成因等角度来分析涉月诗中“月”发展的脉络。本文所谓的涉月诗是指诗中含有写月诗句的诗,而所写之月又专指“月亮”,表示“月份”的时间之月不属于写月,在这些写月诗中对月是或专咏或略涉,但不管是专门写月,还是略微的涉及,都可以体现出每个时代人们对“月”的整体感知特点所以本文试图相对全面的统计所有唐前涉月诗并以此为基础发现涉月诗中“月”发展的特点。本文将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及隋朝这三个时代段来探索涉月诗的发展特点,文章共分四章,前三章分别是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及隋朝三个时段来逐一分析每个时代段内涉月诗的特点,第四章是根据前三章的特点来总结梳理涉月诗中“月”的发展脉络。第一章是先秦诗歌中的涉月诗,该章分别从《诗经》涉月诗、《楚辞》涉月诗、先秦其他涉月诗三部分来分析,该时期涉月诗的主要特点是月与日同时出现在诗句中,或并列,或对举,这是日月崇拜之月;另外单独出现的月多为自然之月,实用功能强一些;当然最有意义的是那些已初具审美性的涉月诗,虽然数量较少但作用却很大,比如《月出》、《九辩》中的涉月诗句所表现出的月下怀人的情感类型成为后代的鼻祖或滥觞被后世不断引用并引申出更多的情感类型。第二章是从汉朝涉月诗、魏朝涉月诗、晋朝涉月诗三个时段来分析的,其中为了统一标准本文除《诗经》、《楚辞》外所有诗人和所属诗作的所属时代的划分是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所选诗的所属时代为根据的。此时期是涉月诗孕育发展的时期,月成为相思忧愁的化身,其情感类型已经初步确立,并且涉月诗的表现形态,情感意蕴也都表现出多样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的涉月诗虽然特点并不太鲜明,但是为诗歌创作在思想和技巧的孕育上为涉月诗在南朝的大盛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分为南朝涉月诗和北朝及隋朝涉月诗两部分来分析,南朝无疑是重点,该时期是涉月诗进一步孕育发展的时期。该时期涉月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都较前代有显着地发展,涉月诗中“月”的表现形态更加多姿多彩,情感意蕴更加丰富多样,“月”基本脱离日月崇拜的束缚,成为诗人们独宠的尤物,最重要的是咏月诗大量出现,“月”在诗歌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了,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也大大提升了。总之这一时期的涉月诗为唐宋涉月诗走向鼎盛有巨大的奠基之功。第四章是根据唐前三个时段的涉月诗的特点总结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示其发展脉络,分别是涉月诗中月从日月并提中独立的过程,月审美情感化的过程,对月的理性思考的过程。本文从总体上说就是对月意象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统计研究,在统计基础上来体现月意象发展演进的层次感和时代感。
干幸林[6](2015)在《概念整合理论关照下的诗性隐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月亮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中国古代的咏月诗中,借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思乡怀古,总是诗人不变的主题。月亮已经成为中国古代诗人情感的载体。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一种氛围,一种情感纽带,一种文化传统,一种审美情趣。它传承中华民族的诗词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学遗产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说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那么月亮就是古诗的灵魂。要想触及、了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灵魂,从研究咏月诗开始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纵观先前学者对咏月诗的研究主要从主题、艺术技巧、风格、意象、审美方面入手,也有少数是从哲学、比较文学、心理学角度解析,然而从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角度开展的研究几乎为空白,这也成为本论文选题一个重要切入点。正因为诗歌是隐喻最复杂、最新颖的表达,诗人利用诗性隐喻赋予了诗歌更多的意义和内涵,使抽象的感觉具体化,激起读者的思考和想象,理解字面的多层含义,因此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古诗中月亮意象的意义构建与解读。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中国古典咏月诗中有关月亮意象的隐喻,考察月亮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扩大咏月诗的研究领域,并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语料,论证认知隐喻观的普适性。同时也为诗性隐喻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完整的框架结构,遵循一套完整且灵活的运作机制。它的基本运作需要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在整合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然后再通过组合、完善和阐释的过程,生成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人们理解古诗中有关月的诗性隐喻的心理运作机制,从而为从认知角度诠释诗性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本文分析,作者试图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于古诗中“月”的诗性隐喻的意义建构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同时也体现了整合是人们用来获取最大意义理解时的普遍认知机制。
张甲子[7](2013)在《中古文学观念的演生 ——以清浊、隐秀、自然为中心》文中认为第一章,将“清浊”观念与士人的审美趣味、诗歌的情感基调、艺术风貌等相联系,说明“清”超越“浊”,或者说是先放弃了“浊”的观念,再推崇“清”的观念,获得了艺术的至高格调。在这其中,无论是儒家的“清丽”说,道家的“清虚”说,还是佛教的“清空“说,莫不如此。加之曹丕提出的“气之清浊有体”、陆机的“沿浊得清”、陆云的“清省”等,还包括在钟嵘的《诗品》中,有目标一致的对“清”的明确倡导,从选辞、描景、含情与造境等方面,强化了诗歌对“清”美认同的趋势。第二章,关于“隐秀”。一方面,“隐”的意义来自于对经之隐的发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列出十数种不同角度的命题,并逐一加以阐释,说明“隐”这种微妙的艺术表达原则。另一方面,对“秀”的观念的推崇,成为南朝诗歌审美风尚的转折点,也就是在对“秀句”、“秀象”、“秀境”的主观追求中,形成了迥异于汉魏古诗的新诗风。南朝诗正是经过“隐秀”观念的打磨,才能更为圆融的去处理诗歌情理内敛与境象外露的关系,并在初唐近百年的继续努力下,到二张时渐成兴象玲珑、句意深婉的唐音,亦步亦趋的定型为诗歌的审美共识。第三章,两晋代际的文风在“自然”观念的浸润下,出现了明显转变。汉人所论的“自然”多属于天人感应学说,魏晋玄学则将其转变为“自然之理”,认为“自然”便是宇宙万物本身之理,人可以与“自然”同构,文学艺术也若如此。有这样的观念导引,在东晋后,玄言诗与山水诗便渐次而起。尤其是将山水视为自然现实的最佳代表,“形似”观念遂成为山水诗、画的固定表达范式。与此同时在唐宋文论中,“自然”也被视为创作精神,既为文之道,也是文之理,体现于中古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赵目珍[8](2012)在《唐《诗人主客图》考论》文中认为本文旨在对张为的《诗人主客图》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分析与研究,并对其中部分诗人的家世、生平事迹、交游、诗文传播等进行考证,对少数诗人的诗歌进行辨伪、辑佚。通过研究与考证,试图将学界对《诗人主客图》的研究有一个大的推进。文章的中心论旨是:《诗人主客图》这一理论着作在中国诗歌流派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过渡作用,是钟嵘的《诗品》和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之间的桥梁,逐渐实现了中国诗歌流派由“体”到“派”的转变。《诗人主客图》划分中晚唐诗人八十余家入“广大教化”、“高古奥逸”、“清奇雅正”、“清奇僻苦”、“博解宏拔”和“瑰奇美丽”六派,其中不乏大家、名家,即使不出名的那些诗人,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名声或影响。文章主要包括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为对《诗人主客图》的全面论析,即“上编·论析篇”。本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对《诗人主客图》的作者张为和《诗人主客图》的命运沉浮进行全面的考述;第二章从这一理论文本的形式上作考察,辨明其“主客”由来的渊源以及其在“摘句为图”上的演变;第三章透过《诗人主客图》反映的审美取向来考察中晚唐时期诗歌创作的现实状态:第四章在梗概中国诗歌的风格理论之后,具体分析《诗人主客图》在从《诗品》到《江西诗社宗派图》演变中的重要过渡作用,并对其六大流派划分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细微的发掘;第五章讨论《诗人主客图》的价值、意义和地位,分《诗人主客图》的文献价值、《诗人主客图》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诗人主客图》在文学史方面的意义和《诗人主客图》在中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四个方面来考量。第二部分为对《诗人主客图》中部分诗人的考证,即“下编·考论篇”。本部分也分五章:第六章考证“广大教化派”中的“上入室”弟子杨乘以及费冠卿等六位“及门弟子”;第七章考证“高古奥逸派”的“入室”弟子李馀、刘猛、胡幽贞以及“及门”弟子陈润;第八章考证“清奇雅正派”“上入室”弟子苏郁以及刘畋等四位“入室”弟子、贾岛和厉玄这两位“升堂”弟子、僧良义等五位“及门”弟子;第九章考证“瑰奇美丽派”中的“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以及其门下除“升堂”弟子许浑以外的十二位弟子;第十章考证“清奇僻苦派”“及门”弟子李溟和“博解宏拔派”“升堂”弟子司马退之。本部分合计考证诗人三十八位。第三部分为“附录”部分,包含《诗人主客图》各派诗人一览表、《诗人主客图》“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年谱、武元衡及其相关诗文考证系年三个部分。
宋晓英[9](2011)在《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认为由于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与月亮客体特征的契合,咏月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先前的学者对咏月诗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据笔者调查,从语言学角度对咏月诗进行研究的文章凤毛麟角。因此,本文试图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解析咏月诗,以此探索咏月诗中的月亮在诗人的世界观、志向、情感方面的概念隐喻表达,从而丰富咏月诗的研究视角,论证认知隐喻的普遍性。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咏月诗为语料,对汉语本体研究开展一种新的尝试。
张一南[10](2011)在《晚唐齐梁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时代为晚唐、题材上倾向于侧艳、艺术手法上倾向于客观描摹的一批诗歌为研究对象。涉及到李商隐、温庭筠、李群玉、唐彦谦、吴融、韩偓等诗人。这批诗歌往往被与齐梁诗风联系在一起,故本文称其为“晚唐齐梁体”。这批作品是晚唐诗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这与其本身题材轻艳而多受批评有关。然而,这批作品时代上处于唐代近体诗系统发展的最后阶段,其师法的对象齐梁却是近体诗的萌芽阶段。在这种首尾的相接中,可能蕴藏着近体诗系统中某些本质性、原初性的因素,这一点,正是晚唐齐梁体的研究价值所在。本文即试图超越题材、意象的表象,在更本质的层面上分析晚唐齐梁体诗歌的特点,进而探讨晚唐齐梁体与齐梁诗歌的异同。本文探讨了晚唐齐梁体的范围、形式、审美意识、句法、生命观、形象塑造等具体问题,从多个角度对这一诗体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对描述近体诗的特性、鉴定诗歌流派所处的阶段及探讨继承古典的得失都有一定启发意义。
二、踵其事而增其华——写月诗由汉末到盛唐的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踵其事而增其华——写月诗由汉末到盛唐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1)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
第一节 日神之名 |
第二节 日出之处 |
第三节 日入之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明末清初诗歌选本叙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一)明末清初诗歌选本概观 |
(二)明末清初诗歌选本与诗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
(三)明末清初诗歌选本的整体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凡例 |
一、唐前诗歌选本叙录 |
【古诗类苑】一百三十卷 |
【古诗所】五十六卷 |
【汉魏诗乘】二十卷 |
【六朝诗乘】二十五卷 |
【八代诗乘】四十五卷 |
【古乐苑】五十二卷 |
【诗归】五十一卷 |
【古诗评选】六卷 |
【诗宿】二十八卷 |
【古诗解】二十四卷 |
【古诗评选】二十四卷 |
【古诗镜】三十六卷 |
【古逸诗载】一卷 |
【古诗选】三十二卷 |
【五言古诗选】十五卷 |
【采菽堂古诗选】三十八卷 |
【六朝选诗定论】十八卷 |
【乐府广序】三十卷 |
【乐府英华】十卷 |
【元明诗家】四十一卷 |
【诗风初集】十八卷 |
【古诗源】十四卷 |
二、宋诗选本叙录 |
【石仓宋诗选】一百零七卷 |
【宋人近体分韵诗钞】不分卷 |
【宋诗英华】四卷 |
【宋诗删】二卷 |
【宋诗啜醨集】四卷 |
【宋人绝句】一卷 |
【宋诗】 |
【积书岩宋诗选】二十五卷 |
【宋诗钞】一百六十卷 |
【四灵诗钞】 |
【南宋二高诗】 |
【宋诗选】二十卷 |
【宋诗选】 |
【宋诗选】□□卷 |
【宋四名家诗选】二十七卷 |
【御选宋诗】七十八卷 |
【宋十五家诗选】十六卷 |
【宋诗善鸣集】二卷 |
【宋诗类选】二十四卷 |
三、金诗选本叙录 |
【御定全金诗】七十四卷 |
四、元诗选本叙录 |
【元四家诗】二十六卷 |
【元人十种诗】五十九卷附录二卷 |
【元诗选】一百一十一卷(2) |
【元艺圃集】四卷 |
【元诗选癸集】 |
【元诗选补遗】(2) |
【御选元诗】八十一卷 |
五、明诗选本叙录 |
【明诗归】十卷,补遗一卷 |
【列朝诗集】八十一卷 |
【明诗钞】九卷 |
【明诗综】一百卷 |
【明百家诗选】三十四卷 |
【小瀛洲社诗】六卷 |
【国雅】二十卷、续编四卷、附一卷 |
【明诗评论】 |
【国朝名公诗选】十卷 |
【秋士选诗】 |
【皇明诗选】十三卷 |
【闲情集】六卷 |
【明诗归】八卷 |
【明诗评选】八卷 |
【明七子诗】七卷 |
【明诗汇选】十三卷 |
【明诗善鸣集】二卷 |
【藜照楼明二十四家诗定】二十四卷 |
【明诗去浮】四卷 |
【明诗兼】不分卷(2) |
【明诗钞】十二卷 |
【明诗别裁集】十二卷 |
六、清诗选本叙录 |
【吾炙集】二卷 |
【今诗粹】十五卷 |
【观始集】十二卷 |
【溯洄集】十卷 |
【诗观】 |
【诗慰】 |
【国门集初选】六卷 |
【近诗兼】一卷 |
【过日集】 |
【感旧集】十六卷 |
【离珠集】十八卷 |
【於野集】十卷 |
【国朝诗的】六十三卷 |
【新都风雅】三种三卷 |
【沧江诗选】三卷 |
【扶(6续集】十五卷 |
【扶(6广集】十四卷 补遗一卷 |
【扶(6新集】十四卷 |
【鼓吹新编】十四卷 |
【从游集】二卷 |
【诗源初集】十七卷 |
【名家诗选】三十卷 |
【高言集】四卷 |
【骊珠集】六卷 |
【丽则集】 |
【补石仓诗选】三十二卷 |
【诗持】二十五卷 |
【百名家诗选】八十九卷 |
【蕙阁诗藏】十七卷 |
【皇清诗选】 |
【昭代诗存】十四卷 |
【清诗初集】十二卷 |
【振雅堂汇编诗最】十卷 |
【名家诗永】十六卷 |
【诗乘初集】十二卷 |
【箧衍集】十二卷 |
【素心集】不分卷 |
【兰言集】五卷 |
【清诗鼓吹】四卷 |
【名家诗选】四卷 |
【名家诗选】二十四卷 |
【江南风雅】六卷 |
【清晖赠言】十卷 |
【国朝诗正】八卷 |
【国朝诗隽】二卷,补遗一卷,附二十四诗品一卷 |
【毗陵六逸诗钞】二十三卷 |
【元气集】 |
【练音集补】七卷 |
【堪斋诗存】八卷 |
【国朝诗选】十四卷 |
【诗志】 |
七、通代诗选本叙录 |
【宛雅】十卷.续宛雅八卷.宛雅三编二十四卷 |
【天台诗选】五卷 |
【情采编】三十六卷 |
【石仓历代诗选】 |
【宋元诗六十一种】二百七十三卷 |
【合诗评选】七卷 |
【宋元诗评选】 |
【宋金元诗选】 |
【宋金元诗永】二十卷、补遗两卷 |
【四代律存】 |
【濂洛风雅】九卷 |
【二妙集】 |
【诗原】二十五卷 |
【盛朝诗选】初集十二卷,二集十二卷 |
【御定四朝诗】三百一十二卷 |
【诗苑天声】二十一卷 |
【宋元诗会】一百卷 |
【诗伦】二卷 |
八、遗民诗选本叙录 |
【怀旧集】二卷 |
【离忧集】二卷 |
【诗南初集】十二卷 |
【遗民诗】十六卷 |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十卷 |
九、数人诗选本叙录 |
【闽中十子诗】三十卷 |
【西陵十子诗选】十六卷 |
【江左十五子诗选】十五卷 |
【崇祯八家诗选】 |
【柳州诗集】十卷 |
【太仓十子诗选】十卷 |
【九诰堂诗选元气集】七卷 |
【晋风选】十卷 |
【燕台七子诗刻】七卷 |
【琅琊二子近诗合选】十一卷 |
【江左三大家诗钞】九卷 |
【传经堂集】十卷 |
【八家诗选】八卷 |
【江北七子诗选】七卷 |
【五大家诗钞】三十八卷 |
【岭南三大家诗选】二十四卷 |
【二家诗钞】二十卷 |
【四明四友诗】六卷 |
【五大家诗】十七卷 |
【四家诗钞】二十八卷 |
【四家诗钞】四卷 |
【畿辅七名家诗钞】四十四卷 |
【十子诗略】 |
【九大家诗选】十二卷 |
【王渔洋选四明人诗】 |
【四杰诗选】 |
十、地方诗选本叙录 |
【湖舫诗】 |
【梁园风雅】二十七卷 |
【晋安风雅】十二卷 |
【豳风概】一卷 |
【万山中诗】不分卷 |
【太平三书】十二卷 |
【龙眠风雅】六十四卷 |
【洛如诗钞】六卷 |
【槜李诗系】四十二卷 |
【梅里诗1】二十八卷 |
【梅里诗钞】二十一卷 |
【岭南五朝诗选】 |
【续姚江逸诗】十二卷 |
【甬上耆旧诗】三十卷 |
【樵川二家诗】四卷 |
【姚江逸诗】十五卷 |
【青溪先正诗集】 |
【倪城风雅】二卷 |
【畿辅明诗】十二卷 |
【安德明诗选遗】一卷 |
【御定题画诗】一百二十卷 |
【御定千叟宴诗】四卷 |
十一、闺秀诗选本叙录 |
【名媛诗归】三十六卷 |
【历朝列女诗选名媛玑囊】四卷 |
【秦淮四美人诗四集】四卷 |
【古今名媛汇诗】 |
【古今女诗选】 |
【青楼韵语】 |
【翠楼集】三卷 |
【本朝名媛诗钞】六卷 |
【诗媛八名家诗集】 |
十二、僧诗及氏族诗选本叙录 |
【诗禅】不分卷 |
【古今禅藻集】二十八卷 |
【明僧弘秀集】十三卷 |
【凤山郑氏诗选】二卷 |
【澄远堂三世诗存】八卷 |
【六李集】三十四卷 |
【文氏五家诗】十四卷 |
【顺则集】八卷 |
【尚元斋三世诗】十二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待访书目 |
附录B 佚本列表 |
附录C 唐诗选本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魏晋南北朝应制类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应制诗的发展概况 |
2、应制诗研究现状综述 |
3、本文的基本结构 |
一、应制诗发生、发展期的特点与应制诗的政治意味 |
1、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应制诗的发生、发展期 |
1.1 第一批应制诗兴起于建安的原因 |
1.2 应制诗发生、发展期的特点 |
(1)题材随时间推移由狭到广 |
(2)存在代作现象 |
(3)格式还未统一 |
(4)部分内容已基本定型,为后世取法 |
2、应制诗的政治意味 |
2.1 应制正格 |
(1)“颂圣+自谦”套式 |
(2)修饰词的大量使用 |
(3)用典 |
(4)变不可能为可能 |
(5)文不对题 |
2.2 士人在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复杂心曲 |
3、四言体对于应制诗的意义 |
3.1 西晋四言应制诗突然崛起的原因——深层的政治原因和文化策略 |
3.2 西晋四言应制诗摹拟《雅》、《颂》成风的原因 |
(1)西晋时雅正的诗学观兴盛文坛 |
(2)《雅》、《颂》文本的政治功能 |
3.3 自宋迄隋的四言应制诗 |
(1)崇儒好古者会选择四言体 |
(2)应统治者标榜儒学、喜好古雅典正之心而选择四言 |
(3)四言应制诗侍宴、颂德内容居多 |
二、魏晋南北朝各朝应制诗创作概况 |
1、魏 |
2、西晋 |
3、东晋 |
4、刘宋 |
5、萧齐 |
6、萧梁 |
7、陈 |
8、北朝 |
9、隋 |
三、魏晋南北朝应制诗题材类型 |
1、宴饮应制诗 |
2、祖饯应制诗 |
3、游览应制诗 |
4、咏物应制诗 |
5、艳情应制诗 |
6、佛寺应制诗 |
7、五礼应制诗 |
7.1 释奠应制诗 |
7.2 籍田应制诗 |
7.3 讲武应制诗 |
四、魏晋南北朝应制诗艺术风格流变 |
1、建安邺下时期:情感内充,词趋华茂 |
2、西晋:语袭《雅》、《颂》,典雅博奥 |
3、刘宋:典重艰深,精工丽密 |
4、齐梁:清新明丽,含情流思 |
5、梁陈:绮靡精细,软艳俗薄 |
6、北朝:朴拙劲健与精工绮丽并存 |
7、隋:雍容典则,启唐先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
第四章 唐诗史论 |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
第一节 诗体论 |
第二节 流派论 |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李白研究 |
第二节 杜甫研究 |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
第四节 李贺研究 |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
结语 |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唐前诗歌中的“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先秦诗歌中的涉月诗 |
第一节 《诗经》中的涉月诗 |
一、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之月 |
二、日月崇拜影响下的月 |
三、情感背景之月 |
第二节 《楚辞》中的涉月诗 |
一、与日月齐光的霸气 |
二、对日月的理性质问 |
三、以明月象征高洁之士 |
四、以明月喻夜光明珠 |
五、望月而叹的忧思 |
第三节 先秦其他涉月诗 |
第四节 先秦诗歌中涉月诗的特点分析 |
一、日月并提 |
二、月走向独立 |
第二章 汉魏晋诗歌中的涉月诗 |
第一节 汉朝涉月诗 |
一、日月崇拜的延续 |
二、月之明与月之形 |
三、相思忧愁的化身 |
第二节 魏朝涉月诗 |
一、日月并提之月 |
二、月成为诗中独立的景 |
三、稀康、阮籍诗中不一样的月 |
第三节 两晋涉月诗 |
一、日月并提的强烈延续 |
二、月之清澄之美的挖掘 |
三、乐府民歌中的月 |
第三章 南北朝及隋朝诗歌中的涉月诗 |
第一节 南朝涉月诗 |
一、月的各种形态的挖掘 |
二、咏月诗大量出现 |
三、不同诗歌题材中的月 |
第二节 北朝及隋朝涉月诗 |
一、北朝涉月诗 |
二、隋朝涉月诗 |
第四章 涉月诗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月从日月并提中独立出来 |
第二节 月的审美情感化 |
第三节 对月的理性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6)概念整合理论关照下的诗性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Corpus and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Singing the Moon |
2.1 Macro Studies o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Singing the Moon |
2.2 Micro studies o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singing the moon |
2.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Poetry Singing the Moon |
2.4 Summary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nceptual Metaphors |
3.2 Mental Space Theory |
3.2.1 Mental Spaces |
3.2.2 Mapping |
3.2.3 Summary of Mental Space Theory |
4.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Networks |
4.1 The Network Model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
4.2 Four Mental Spaces |
4.3 Operation of Spaces |
4.4 Types of Integration Network |
4.4.1 Simplex Networks |
4.4.2 Mirror Networks |
4.4.3 Single-Scope Networks |
4.4.4 Double-Scope Networks |
4.5 Optimality 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
4.6 Compression of Vital Relations |
4.7 Summary |
5. Case Study of the Moon's Images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
5.1 The Method |
5.2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
5.2.1 Case of Simplex Network |
5.2.2 Case of Mirror Network |
5.2.3 Case of Single-scope Network |
5.2.4 Case of Double-scope Network |
5.3 Summary |
6. Conclusion |
6.1 Research Findings |
6.2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 |
(7)中古文学观念的演生 ——以清浊、隐秀、自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浊”与文论的意识升华 |
第一节 “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 |
一、上古宇宙论中的“清浊”观 |
二、天人图式中的“清浊”论 |
三、人物品鉴的贵“清”倾向 |
第二节 尚“清”的思想渊源与理论演化 |
一、儒家对“清”美的拓展 |
二、道家对“清虚”的推重 |
三、佛教对“清”与“空”的思辨 |
第三节 清浊分野与中古诗学的审美追求 |
一、“气之清浊有体”与“浊”的消解 |
二、“清丽”“清省”“清新”的递进 |
三、初唐诗论对“清”的推崇 |
第四节 中古诗歌创作对“清”美的认同 |
一、清辞的择用 |
二、清景的妙赏 |
三、清境的造设 |
第二章 “隐秀”与诗学的审美共识 |
第一节 先秦诗文隐喻现象及文学功能 |
一、“依经立义”与“微言大义” |
二、“以诗言志”的隐喻指向 |
三、“雅言”与隐喻手法的经典化 |
第二节 “隐”之渊源与《文心雕龙》的理论架构 |
一、复意为工 |
二、义主文外 |
三、情在词外 |
第三节 “隐”之总结与复古文论的省思 |
一、西晋儒学与对“温雅”的解说 |
二、东晋的徘徊与刘宋的复古倾向 |
三、复古、折衷与新变的分野 |
第四节 南朝诗风新动与崇“秀”观念的生成 |
一、句之独拔 |
二、象之卓绝 |
三、境之浑融 |
第五节 “兴象”与初唐诗的审美共识 |
一、兴寄、秀象的分立与融通 |
二、对“秀象”的思辨 |
三、“兴象”与初唐诗美的塑成 |
第三章 “自然”与中古文学的变迁 |
第一节 “自然”说的义理辨析 |
一、本体论与“自然说”的本义转换 |
二、人生论与“自然观”的观念成型 |
三、艺术视野中“自然”的内在超越 |
第二节 “体自然”与玄言、山水诗的消长 |
一、“任自然”“体自然”与两晋士风 |
二、体认自然与玄言诗的倾向 |
三、散怀自然与山水诗的蜕变 |
第三节 “形似”视野与山水诗的空间构式 |
一、“形似”的创作实践及文化背景 |
二、“文贵形似”的理论内涵 |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模式建构 |
第四节 “自然”观念与唐宋诗学的内在规范 |
一、前期“自然”的整合与李白的“自然”气质 |
二、《二十四诗品》对“自然”的阐释 |
三、陶、谢角色的易位与“自然”的泛化 |
第五节 “自然”观念与唐宋古文的内在法度 |
一、“自然”与南朝文论的自我调试 |
二、唐宋文统对“自然”的省思 |
三、“文理自然”与散文的自觉 |
结论 |
附论一:才性离合与“体性”说 |
附论二:象意之辨与“妙象”说的形成 |
附论三:由六朝书论变迁论“法象”之初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唐《诗人主客图》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上编 论析 |
第一章 张为其人及《诗人主客图》的命运沉浮 |
第一节 张为生平及其诗学思想考略 |
一、张为生平考略 |
二、张为个性及其交游 |
三、张为撰述着录情况及诗歌辑佚 |
四、张为的创作倾向及诗学思想 |
第二节 从沉寂到复活:《诗人主客图》的命运沉浮 |
一、产生背景及《唐诗纪事》之辑录 |
二、沉寂与遭贬斥的时代 |
三、清人的辑录及其版本流传 |
四、命运转折与回归风流 |
第三节 从理解到发掘:《诗人主客图》的重新增值 |
一、从责难到理解 |
二、从开采到发掘 |
第二章 《诗人主客图》的文本形式及其流变之考察 |
第一节 “主客”形式的渊源及其流变 |
一、“主”与“客”的原始流别 |
二、等级观念与“主客”的行政职能 |
三、“主客”的其他含义及张为的等级划分 |
第二节 “诗句图”形式的传播及《诗人主客图》之异 |
一、“摘句论诗”的渊源及其形成 |
二、唐代的“秀句集”和“句图” |
三、“主客图”与“句图”之辨 |
第三章 《诗人主客图》的审美趋向与中晚唐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教化与美刺:风雅精神的时代承担 |
第二节 高古与清雅:典雅诗风的回归 |
一、中晚唐尚高古、重五古的趋向 |
二、中晚唐重清雅、尚五律的趋向 |
第三节 尚奇与逐新:苦与丽的交织 |
一、“奇”与“苦”的新观念 |
二、“奇”与“丽”的复归 |
第四节 从选本的角度来考察 |
第四章 《诗人主客图》以风格立派及其可行性 |
第一节 古典诗歌中的风格理论及其发展演变 |
一、从“体”到“派”的风格演进 |
二、“不主一体”和“一枝独放” |
三、以“品”论诗风及其嬗变 |
第二节 从《诗品》、《主客图》到《江西诗社宗派图》 |
一、《诗品》:诗歌流派形成的滥觞 |
二、《主客图》:自觉建构诗歌流派的标志 |
三、《江西诗社宗派图》:诗歌流派的成熟及大成气象 |
第三节 《诗人主客图》六大流派的建立及其可行性分析 |
一、广大教化派 |
二、高古奥逸派 |
三、清奇雅正派 |
四、清奇僻苦派 |
五、博解宏拔派 |
六、瑰奇美丽派 |
第五章 《诗人主客图》的价值、意义与地位 |
第一节 《诗人主客图》的文献价值 |
一、文献辑佚价值 |
二、文献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人主客图》的理论意义和影响 |
一、理论形式的意义和影响 |
二、诗派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
第三节 《诗人主客图》在文学史方面的意义 |
第四节 《诗人主客图》在诗歌理论发展史中的影响和地位 |
下编 考辨 |
第六章 《诗人主客图》“广大教化派”诗人考 |
第一节 上入室弟子杨乘 |
一、杨乘生平及其家族 |
二、入派原因考 |
第二节 及门弟子费冠卿、周元范等 |
一、费冠卿 |
二、周元范 |
三、祝元膺 |
四、朱可名 |
五、陈标 |
六、童翰卿 |
第七章 《诗人主客图》“高古奥逸派”诗人考 |
第一节 入室弟子李馀、刘猛、胡幽贞 |
一、李馀、刘猛 |
二、胡幽贞 |
第二节 及门弟子陈润 |
第八章 《诗人主客图》“清奇雅正派”诗人考 |
第一节 上入室弟子苏郁 |
第二节 入室弟子刘畋、卢休等 |
一、刘畋 |
二、卢休 |
三、杨洵美 |
四、僧无可 |
第三节 升堂弟子贾岛、厉玄 |
一、贾岛 |
二、厉玄 |
第四节 及门弟子僧良乂、潘诚等 |
一、僧良乂 |
二、潘诚 |
三、詹雄 |
四、卫准 |
五、僧志定 |
第九章 《诗人主客图》“瑰奇美丽派”诗人考 |
第一节 “瑰奇美丽主”武元衡 |
一、里籍考 |
二、登第时间考 |
三、生平仕履考 |
四、曾祖考 |
五、祖父考 |
六、父母考 |
七、妻子考 |
八、子女考 |
九、兄弟考 |
十、诗文集考 |
第二节 刘禹锡与武元衡交往诗文系年 |
第三节 入室弟子赵嘏、长孙佐辅等 |
一、赵嘏 |
二、长孙佐辅 |
三、曹唐 |
第四节 升堂弟子卢频、陈羽等 |
一、卢频 |
二、陈羽 |
三、张萧远 |
第五节 及门弟子张陵、章孝标等 |
一、张陵 |
二、章孝标 |
三、雍陶 |
四、周祚 |
五、袁不约 |
第十章 其他两派诗人考 |
第一节 “清奇僻苦派”及门弟子李溟 |
一、生平考略 |
二、交游考 |
第二节 “博解宏拔派”入室弟子司马退之 |
一、生平考略 |
二、《洗心》诗考 |
三、补残诗句及其他 |
四、入派依据考略 |
附录 |
附录一:《诗人主客图》各派诗人一览表 |
附录二:《诗人主客图》“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年谱 |
附录三:武元衡及其相关诗文考证系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9)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语料选取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咏月诗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咏月诗的宏观研究 |
第二节 咏月诗的微观研究 |
第三节 咏月诗的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概念隐喻理论 |
第一节 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
第二节 Lakoff 的概念隐喻界定 |
第三节 Lakoff 的概念隐喻分类 |
一、方位隐喻 |
二、本体隐喻 |
三、结构隐喻 |
第四节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
第五节 隐喻的内在结构——映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咏月诗的概念隐喻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人对月认知的缘由 |
第二节 哲理概念隐喻 |
第三节 明志概念隐喻 |
第四节 情感概念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晚唐齐梁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晚唐齐梁体的界定 |
第一节 前人对晚唐诗人学习齐梁的指认 |
第二节 晚唐齐梁体创作群的界定及其简介 |
第三节 晚唐齐梁体诗风涉及的范围 |
第四节 晚唐齐梁体诗人对齐梁体创作的看法 |
第二章 晚唐齐梁体对齐梁诗歌体裁的模仿 |
第一节 "诗依齐梁体格"——从省试诗题看"熟精《文选》理"的含义 |
第二节 晚唐齐梁体诗人表现于诗题的拟齐梁体作品 |
第三节 从三韵诗创作看晚唐齐梁体诗人对元和的反拨 |
第四节 唐代近体拟乐府的出现规律及晚唐齐梁体诗人在其中的位置 |
第五节 艳体歌行的声律化——以温庭筠乐府为例 |
第六节 齐梁咏物诗在晚唐的回响 |
第三章 从比喻模式看晚唐齐梁体诗性意识与前代诗歌的异同 |
第一节 从李贺诗出发——问题的提出及比喻模式的划分 |
第二节 解道澄江静如练——从比喻看齐梁到初唐的诗性意识 |
第三节 齐梁式比喻的对比——汉魏盛唐的比喻 |
第四节 叶想衣裳花想容——李白的比喻 |
第五节 天街小雨润如酥——元和诗人的比喻 |
第六节 晚唐齐梁体的比喻 |
第四章 从句式结构看晚唐齐梁体律诗的句法特征 |
第一节 从名词句的使用看温李五言诗的诗史位置 |
第二节 冷静与激情——名词句与"二一二"句式 |
第三节 从意象并置看李商隐七律中的对仗 |
第四节 温庭筠小令句法浅析 |
第五节 其他晚唐齐梁体作品的句法 |
第五章 晚唐生命观与齐梁体创作 |
第一节 坟墓与皮囊——齐梁与晚唐生命观的差异 |
第二节 柳腰与云发——晚唐齐梁体中女性的两种身份 |
第三节 永生与情爱——从生命观角度解读晚唐齐梁体仙道诗 |
第四节 情爱中的永恒——世俗题材中的生命观 |
第六章 赋题、体物与缘情 |
第一节 晚唐齐梁体对赋题传统的继承 |
第二节 晚唐齐梁体的体物艺术 |
第三节 晚唐齐梁体的缘情艺术 |
第四节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从形象塑造角度简析晚唐齐梁体的发展困境 |
全文结论 |
参考书目及征引文献 |
后记 |
四、踵其事而增其华——写月诗由汉末到盛唐的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D]. 高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2]明末清初诗歌选本叙录[D]. 胡杨.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3]魏晋南北朝应制类诗歌研究[D]. 郦惠萍. 温州大学, 2016(05)
- [4]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
- [5]唐前诗歌中的“月”[D]. 秦林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6]概念整合理论关照下的诗性隐喻研究[D]. 干幸林. 湖北大学, 2015(04)
- [7]中古文学观念的演生 ——以清浊、隐秀、自然为中心[D]. 张甲子.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8]唐《诗人主客图》考论[D]. 赵目珍.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9]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D]. 宋晓英. 黑龙江大学, 2011(06)
- [10]晚唐齐梁体研究[D]. 张一南. 北京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