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的存在句型

论现代汉语的存在句型

一、试论现代汉语存在句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璐[1](2021)在《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授受义在汉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研究者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授受语义的研究。汉语语法研究中,主要从形式出发,在双宾语结构、双及物构式和“给”字句等框架下解释授受义。这些研究虽然对人们认识授受义及表现形式有很大帮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授受语义是什么?表现授受语义的只有双宾语、双及物构式等形式么?从实际话语中可以发现,有些非双宾语形式也表现了授受语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实际言语交际经验出发,站在语义的立场上,沿着“语义出发——形式表现”的解释路径,对汉语授受语义及表现形式做一个整体的描述和解释。1.建立授受语义范畴,解释其内涵、特征和结构授受语义范畴是基于授受行为事件抽象出来的事件图式,是人的一种认知范畴。其内涵可以表述为:某个主体的领有物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行为过程。授受语义范畴具有四个特征:主动性、移动性、方向性和得失性。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决定于授受事件的构成要素,包括必有要素和非必有要素两类。必有要素是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生成的根本前提,包括授受主体、授受行为和授受对象。非必有要素对授受语义范畴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要素,包括方式、时间、空间、结果、原因等。授受语义范畴赋予了各必有要素不同的特征,授受主体双方具有拥有能力、授受行为能力和损益性特征,可以是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对象具有可转移性和预存性特征,可以是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人。行为具有转移性,分为予取行为、交换行为和分享行为。2.授受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本文将授受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表征和话语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授受语义范畴主要由授受动词表征,基于语料库,我们找到了243个能表征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从表征类型、抽象程度和音节形式三个方面对这些动词作了分析。根据授受语义范畴的类型,授受动词也可分为三类:予取类、交换类和分享类,每类还可以再细化为不同的小类;根据表征的抽象程度,授受动词可分为单纯型动词和复合型动词,前者只对授受行为本身编码,抽象等级高,后者除表征授受行为本身外,还包含事件的其他信息,抽象等级低。根据表征动词的音节可分为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二者在使用频率、隐喻能力和语体方面存在差异。3.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授受语义范畴实现指言语交际中,授受语义范畴的具体化,即用话语指称具体的授受语义。根据语料,我们找出了汉语中实际存在的话语形式44种。再根据话语始发成分的要素性质,将话语形式分为动作者前置序列、参与者前置序列、行为前置序列和对象前置序列,各类序列在功能和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别。与索取事件相比,给予事件在动词数量、组合形式数量和实际话语形式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4.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和原则归纳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是一种静态描述,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话语形式是一个动态建构或选择过程,受到一定条件和规则的制约。基于对语料的分析,我们概括出了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包括事件抽象程度的需要、主体的特征、主体关系、语境等条件。话语形式的选择过程除了条件外,还存在一些原则,我们把这些原则概括为激活原则、得体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信息分布原则、凸显性原则和词语组配原则。话语形式的选择是各种原则综合作用、平衡的结果。

王燕[2](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郑浩[3](2021)在《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文中指出“确界”是数学中集合论的概念,比如给定“1到10中的正偶数”这一集合,那么“8”就是该集合的上确界,“2”就是该集合的下确界。也就是说,上、下确界是集合X的上、下限,集合X的取值域为小于或等于上确界,大于或等于下确界。在语义上,具有上确界表达功能的副词即为上确界副词。现代汉语中,上确界副词共有四个,分别是“顶多、至多、最多、充其量”等副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上确界副词这一副词小类展开研究。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五章:在绪论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选题缘起、上确界副词的定义以及范围。随后,我们对以往有关上确界副词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了已有研究所遗留的一些问题,以确定本文的主要写作目标。此外,我们还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并对相关符号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为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关于上确界副词的性质问题,学界至今仍没有定论,多种性质界说并存,其中以范围副词说和语气副词说占主流。本章中,我们首先依据范围副词、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对上确界副词的性质进行了界定。考察结果显示,无论是依据语义标准还是句法标准,将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为范围副词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词类在本质上是个原型范畴,当言者主观性介入的时候,上确界副词的性质可从范围副词范畴向语气副词范畴偏移,且这种性质上的游移性特征与其所修饰量化的语用量级属性类型有着内在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当上确界副词修饰量化数量、范围量级时,其在句法分布、语义指向方面均靠近限定性范围副词行列。而当其修饰量化程度量级时,在一定的句法、语义、语用条件下,其则可以表现出语气副词的性质特征,但由于仍保留命题上的限定功能,因此其不属于语气副词的典型成员,而是非典型成员。第二章为上确界副词的语义特征。词类是个原型范畴,上确界副词以[+最大限度]义形成聚合小类,其在语义上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差异。除[+最大限度]这一范畴性语义成分外,上确界副词的共性语义特征还表现在[+量级]、[+负向]、[+小于或等于]、[+弱可控]等四个方面。上确界副词的个性语义差异主要表现在[±企望]、[±主观]、[±界极]这三项语义特征上的对立,其语义差异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各成员内部的构词特征所致。上确界副词的共性及个性语义特征不仅反映在句法上,其对该类副词的语用特征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也均会产生一定的制约性。第三章为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特征。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位置分布特征,并从主观性以及表述功能的角度对上确界副词内部成员的位置分布差异进行了解释。随后,我们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组合特征。主要考察了上确界副词与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数量成分、其他副词、同类副词、体标记“着、了、过”、语气词、连词等成分的组合情况,并从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两方面对上确界副词与以上成分组合时所表现出的句法限制做出了解释。第四章为上确界副词的语用分析。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句类分布、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以及语体分布特征,并从语义特征出发,对上确界副词在以上分布中所表现出的语用限制做出了解释。在考察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情况时,我们将“最大限度”这一义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所衍生的义位变体分化为三项,即“对最大限度的推测”“对最大限度的指令或承诺”以及“对最大限度的陈述”。随后,我们从预设触发、焦点凸显、主观表达、篇章连接等方面论述了上确界副词所具有的语用功能,并从语义特征、语用认知的角度对上确界副词内部的语用功能差异进行了解释。第五章以“至多”“至少”为例探讨了上、下确界副词的不对称。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至多”“至少”在语义、句法、语用层面所表现出的不对称性,并从语义、语用、认知的视角对二者之间的不对称性进行了解释。随后,我们依据标记理论,将“至多”判定为认知上的有标记项,将“至少”判定为无标记项,并对二者之间有标记项、无标记项的不对称进行了跨语言验证。在结语部分,我们对本文所做的一些基本工作以及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总结概括,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张竞文[4](2021)在《汉语非名词性空语类及其面向英语母语者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语类”概念由Chomsky于1981年提出,根据来源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原位基础生成的,包括PRO和pro;一类是通过移位产生的,包括NP trace和wh-trace。由于这四种空语类都是名词性的,因此被称为“名词性空语类”。通过生成语言学标准证实,汉语中存在“非名词性空语类”。非名词性空语类是指没有实际语音表现,但具有某些句法和语义功能的非名词性语言成分,包括动词性空语类和介词性空语类。本文对含有非名词性空语类的语言现象进行考察,在生成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对非名词性空语类进行详细的描写分析。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概括性地论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并重点对前人关于空语类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述评。第二部分讨论了汉语非名词性空语类的性质及作用,并分别将动词性空语类和介词性空语类与其相关概念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非名词性空语类的特点。第三部分考察了非名词性空语类的存在环境,主要探讨非名词性空语类在汉语特殊句式中的分布,其中动词性空语类存在于存在句、并列空动词句、“NP了”句式、判断句和重动“得”字句。介词性空语类存在于非常规宾语句、主谓谓语句和名词性状语句。第四部分针对非名词性空语类进行对外教学研究。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前人的相关研究中搜集语料的偏误进行分析,找出偏误的成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非名词性空语类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该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的局限性,以及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钟健[5](2020)在《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比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作为一个语言学中的范畴,比较的语义内容、表达比较的句法形式是语言学界长期探索的课题。在汉语的比较句式中,学界将研究焦点集中在“比”字句上,对其他比较句式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不及范畴——表示“不及”义的比较句式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从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不及范畴的归属和不及范畴的成员三个角度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界对表示“不及”义比较句式的研究以“不如”句和“没有(没)”句为主,除了这两种句式外,不及范畴的成员还包括以“莫如”、“比不上”、“赶不上”、“比不得”、“不及”、“次于”、“低于”、“小于”、“少于”为比较标记的比较句以及无比较标记比较句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不及范畴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第二章建立了现代汉语的不及范畴,对“不及”的含义、性质、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成员,在语义上要符合比较主体在程度量值上低于比较基准这一特征,在句法上要求具备比较主体、比较基准和比较标记(或比较结果)等成分。在范畴化的原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把不及范畴的成员分为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其中典型成员包括“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指出了不及范畴成员的语序“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比较结果”对应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第三、四、五章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进行了细致地描写。结构特征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结构形式,统计了各形式在北京大学当代文学语料库中的数量。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包括充当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句法成分、比较标记的词类或结构、充当比较结果的句法成分、充当比较点的句法成分以及比较点的位置。语义特征方面,概括了各成员的语义;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具体包括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语义限制、语义特殊性;比较点的隐含及规律;比较结果的程度性、语义积极性、语义模糊性和语义指向;比较结果前指示代词的使用情况和作用。语用功能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话题结构:当比较点位于句首时,充当全句的话题;当比较主体和比较点不能分离为两个单位时,二者共同作话题;其他情况下均由比较主体作话题。从各成员比较结果中量度形容词所占的比例来看,“没有(没)”句倾向于客观的比较;“不如”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倾向于主观的比较。从各成员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来看,不及范畴典型成员在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上的使用倾向为:“不及”句>“不如”句>“比不上”句>“没有(没)”句,排在前面的倾向于书面语体,排在后面的倾向于口语语体。第六章对不及范畴的两个特殊成员——“A不如B,B不如C”和“A连B都/也/还不如”进行了研究。“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旨在说明各比较项中C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语用方面这个句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特征,表现了说话人的观点想法、态度感情:当A、B、C的量级关系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对C项的强调;当A、B、C的量级关系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无奈、调侃、讽刺等不同的态度感情。“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为说话人预设A、B处于同一个语义量级中,如果将量级中的成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认知常规或说话人的个人看法,A在量级中的位置应该高于B,而实际的比较结果却是A低于B。在语用功能方面,这个句式主要表达反预期的话语信息以及对比较主体的贬斥。第七章是结论,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现代汉语不及范畴,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进行了描写,对特殊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建立,深化了对比较范畴的认识,为汉语中其他语义句法范畴的建构和深入探讨提供了参考,为对外汉语“不及”义比较句式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于芳[6](2020)在《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语法知识的获得对初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初中和高中都属于中等教育范畴,初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以语法知识为例,实际教学中,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学习常出现断层,高中教师在紧张的高中阶段还要弥补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严重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初高中语法教学,必须首先做好初高中语法知识的衔接。本文以初高中语文课标、教科书、试卷中的语法知识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初高中语文课标、教科书、试卷中的语法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从词、短语、句子、标点符号四个方面明确初一到高三每一年级每一册的语法知识范围。其次,根据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学习范围,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高中生语法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发现:高中生的语法知识掌握情况总体较差,高中生的语法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三,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存在以下问题:课标、教科书、试卷中的语法知识不完全一致,教科书中部分语法知识衔接性存在不足。同时分析其原因:课标中语法知识权重小,中高考考查的语法知识少且相对固定,编写语法知识时前后关照不够。最后,根据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问题的成因和调查情况,提出衔接建议:初高中课标、教科书、试卷中的语文语法知识应协调一致;语法知识是中学语文能力的基础,课标应提高对语法知识的重视程度;教科书编排语法知识时注意语法知识的系统性;试卷考查语法知识点时,应尽量覆盖中学阶段,不要集中在少量的语法点,避免学习时出现知识遗漏。另外,教师应研读课标和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明确初高中语法知识的范围,才能更好地进行衔接教学。

赵宏伟[7](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比英汉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异同并揭示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从概念意义上看,致使结构是由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一个致使情景,结果事件过程均可以在外部致使力作用下产生,致使情景在及物性结构中体现为一类由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构成的复合过程。兼顾英汉语差异,参考类型学对致使结构的分类,在系统功能语法并协互补思想指导下,将致使结构分为词汇型致使和句法型致使。词汇型致使指致使行为与致使结果在语言中体现为单一词汇形式的结构;句法致使指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在语言中分别体现为不同词汇形式的结构,其致使义的表达是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互动的结果。句法致使可进一步分为表达致使义的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汉语兼语句)、动结式和双宾语结构。文章在对致使概念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微观上描写了英汉各类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宏观上基于及物性理论构建了英汉致使意义系统网络,并在过程语义配置结构框架下对致使结构进行了功能句法分析,最后从语法化、信息结构、概念化方式和语言类型特点等角度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异同的动因。研究发现如下:通过考察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内部语义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在致使行为体现形式及致使结果已然性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体现致使行为的致使动词无论在意义还是构成上都不尽相同,语义上,英语致使词语均表达使动型,汉语则表达使动型和使成型两类;构成上,英语致使词语以单纯词为主,蕴含结果已然性特征,而汉语以双音节合成词为主,除自身蕴含结果已然性外,某些单音节词需通过附加动态助词“着、了、起”等标示结果的已然性,以满足汉语的双音韵律特征。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在及物性结构中均表达致使动作、致使关系和致使心理三个复合过程,但英汉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存在一定差别。除英汉典型词汇致使结构外,汉语存在表达唯施事过程和唯受事过程的两类特殊句式。英汉句式结构上的差别是由汉语特有的动结式复合词和动宾复合词所致。通过考察两类复合词在双音化趋势下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英汉词汇致使语义句法差异的动因。致使范畴下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具有相同的语义认知基础,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结构语序上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但在致事来源、动词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相关语义参数对英汉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事生命度优先选择序列不同。在事物型致事和事件型致事的选择上,英语倾向于前者,汉语倾向于后者,这与英汉思维习惯及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有关。除英汉共有的使令义动词和非使令义动词(纯致使义和助使义)外,汉语还存在一类隐性使令义动词。英汉两类结构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同,但语义配置结构不同。致使过程通常期待的参与者是一个嵌入过程小句,但汉语隐性使令义动词构成的兼语句致使过程期待的结果参与者为个体,致使结果在过程中充当环境成分,在小句中充当目的状语,构成“施事+过程+受事”一类语义配置结构。另外,英汉致使关系过程的语义配置不同,英语常表现为隐性结果谓词,汉语结果谓词则为显性。以上差异是由英汉语言结构类型不同所致,对进入该结构的致使动词或结果谓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通过微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语义要素语义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体现语义成分的句法单位不尽相同。宏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功能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动结式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及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仅表达致使关系过程,缺失致使动作过程和致使心理过程,这与体现英汉致使结果的句法单位性质有关。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不同及英汉结构组配灵活性的不同。英语动结式是对致使概念的直接映射,表现为典型分离式(SVOR),语序较为固定,汉语基本语序表现为黏合式(SVRO),且语序具有较大灵活性,表现为大量特殊句式,如倒置动结式、重动句和有标记致使位移句,从而造成英汉动结式句法功能上的差异。通过对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历时考察,及对汉语特殊句式形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言类型和信息结构在二者差异中的主导作用。英汉双宾语结构包括双名结构和与格结构。从致使义角度看,双名结构表达致使拥有、致使失去和致使感知义,与格结构表达致使被拥有和致使被感知义。二者并不存在转换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英汉双名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语义、句式语义和句式结构上。由于英汉语对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汉语双名动词存在“一词两反义”现象;英语双名结构仅表达右向传递义,而汉语可以表达左、右向传递义,这与英汉语形义匹配模式不同有关;出于语义、语音和语用上的考虑,汉语双名结构通常附加方向义标记词以明确传递方向、和谐韵律、实现交际意图,从而造成英汉语义配置结构及句式结构上的不同。英汉与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句式语序的不同,英语与格结构是对与格概念的直接映射,而汉语语序更加灵活多样,介词及其引出的接受者可置于过程前,起强调作用。语序的不同与英汉表达信息结构的不同有关,通过表达有标记信息结构,可以达到实现特殊语用效果的目的。英汉致使结构作为一个语义范畴网络,存在典型与非典型形式,由典型到非典型形式的过渡构成一个连续统。根据形式语义紧密度参数,分析了英汉致使范畴不同体现形式间的形式语义关系,发现英汉语不同致使结构在形式语义紧密度上呈渐变趋势,各自构成一个形式语义连续统。纵观致使范畴在英汉语中体现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致使概念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及结构语序的不同。不同词汇化模式是由英语综合型、汉语分析型语言类型所致,不同语序与英汉语对致使事件的概念化方式不同有关。总体来讲,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异同的动因,不仅完善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框架在描述致使范畴上的不足,为描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加深了对英汉致使结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同时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参考。

马磊[8](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杜丹[9](2020)在《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类型学视野下的存现范畴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存现句式相关成分如存现主体、存现动词以及相关的时体特征、格特征,同时对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以及相关句式如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的存现范畴的跨语言考察,试图寻求跨语言中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同时结合语义地图模式、语言语序类型、认知语言学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等试图探寻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以及产生共性的机制与动因。首先,本文认为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特征以及内在属性对存现句式以及存现动词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应该成为判定存现句式的标准之一。同时根据跨语言调查发现存现主体的内在属性也会对人称代词、处所助词、语气词以及时体助词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假设存现主体是存现句式主语的论点,试图在类型学视野下进行论证并探寻共性。通过对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跨语言调查研究发现,很多语言使用格标记、助词、词缀等句法手段将处所短语标记为向格、位格或方位格,一般情况主格为零形式;同时在无格标记的处所短语存现句式与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中,本文从语言的类型特征、论元配置、生成语法原则等方面试图论证存现主体为存现句式的主语。然后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的存现动词的跨语言考察,试图描写存现动词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发现主要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存在结构编码类型。进而根据其谓词性编码类型,试图描写并解释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基于以上存现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以及演变路径探寻存现动词如存在动词、领有动词、系动词、居住动词、处所动词之间的蕴含共性。同时,通过对跨语言存现动词的类别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汉藏语系、班图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中都存在消失类存现动词,只有印欧语系中很少使用消失类存现动词。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寻英汉存现动词类型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以上差异是由于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语言类型与使成式、动补结构以及存现句式不同的历时来源等四个方面造成的。另外,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跨语言中进行体/持续体以及相关语法语素大多源于存现动词,包括存在义类、领有义类、系词类、位移义类、居住义类、处所义类等动词,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求跨语言中存现动词与时体标记的演变路径、蕴含共性以及动因。存现句式是一种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的句式,一般由存现主体(Existential Theme,简称T)、处所短语(Locative Phrase,简称L)、存现动词(Existential Verb,简称V)三部分组成,但是在不同语言语序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有所差异,文章把存现句式基本语序类型总结为三种:L+T+V,V+T+L以及L+V+T。同时探寻T、L、V三者之间在存现句式中的蕴含等级序列以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跨语言中调查并探寻存现句式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并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类型,发现存现句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处所短语编码类型以及指示代词编码类型;并将两种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相结合探寻其中的蕴含共性或类型特征。同时在跨语言中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进而探求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的关联性,发现在跨语言中四种语序语言中仅存在三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SVO语序语言对应L V T语序类型、SOV语序语言对应L T V语序类型、VSO/VOS语序语言对应V T L语序类型,由此得出一条蕴含共性:若L后置则T后置;若T前置则L前置。最后根据定指性效应、话题化、可别度领先原则、语义靠近原则、“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左右分支结构配置以及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等方面分析解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尝试把语言类型学与构式语法相结合,试图归纳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的主要类型特征,探讨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在跨语言中的类型特征以及蕴含共性。最后,本文参照主宾格语言和施通格语言的句法特征以及存现主语与存现动词分裂性、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三个方面,试图分析并解释汉语存现句式的分裂施格特征,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讨分裂施格特征在跨语言中的普遍性。

王晓梅[10](2020)在《“不如”类差比句及相关句式研究》文中提出差比句是比较句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句式,不同的差比句也有不同的形式标记,本文着重考察的是“不如”及其近类的差比句,即“不如”类差比句。在普通话中,“不如”是这类句式中最为典型的形式标记,因此本文首先从“不如”句入手,探讨其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兼及其变式“X比Y还/都不如”的形成演变。在此基础上对“不及”句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不如”与“不及”两个主要标记的形成过程,最后讨论方言中同类差比句比较标记的语义特征。全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目标、研究方法等。研究现状主要对比较句的分类和整体研究、差比句的整体研究及具体句式的研究,以及“不如”类差比句的个案研究进行概括描述。第二章是“不如”句的句法特征。首先说明“X不如YW”的句法结构,接着分项考察“不如”句的结构成分,最后对“X不如Y(W)”的三类衍生形式进行描写。第三章是“不如”句的语义特征。首先描写“不如”句的基本语义,包括语义图示、逆向表述及模糊度量;其次对“不如”句的语义类型做出区分,即程度差异和行为建议,前者又分为比较差异和程度说明两个小类;最后从积极性、主观性、概括性三个方面讨论“不如”句的语义偏向。第四章是“不如”句的语用特征。主要讨论“不如”句的反预期义、语境依赖性以及阐述、指令、表态三类言语行为。第五章是对变式“X比Y还/都不如”的研究。重点考察了该句式的语义冗余性特征及形成演变的过程。第六章是“不及”句与“不如”句。本章以“不如”句为比较对象,考察了“不及”句的句法特征和语用特征,并讨论了“不及”和“不如”不同的形成过程。第七章是方言“不如”类差比句。考察了方言中不同表现形式的“不X”类差比句,并对核心成分“X”的语义特征进行了描写。第八章为结语,总结本文的基本认识,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

二、试论现代汉语存在句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现代汉语存在句式(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和问题
    2 研究的路径及方法
    3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4 语料来源
第1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1 句法形式研究
        1.1.1 双宾语的研究
        1.1.2 双及物构式的研究
        1.1.3 “给”字句的研究
    1.2 授受动词研究
    1.3 授受意义研究
        1.3.1 给予义和索取义
        1.3.2 其他语义
    1.4 相关研究评述
第2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特征
    2.1 双宾语、双及物构式和授受语义
        2.1.1 意义的不同认识
        2.1.2 共性和差异
    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范围
        2.2.1 授受事件和授受语义范畴
        2.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
        2.2.3 授受语义范畴的范围
    2.3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征
        2.3.1 主动性
        2.3.2 移动性
        2.3.3 方向性
        2.3.4 得失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结构
    3.1 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
    3.2 核心要素
        3.2.1 授受主体
        3.2.2 授受对象
        3.2.3 授受行为
    3.3 非核心要素
        3.3.1 时间要素
        3.3.2 空间要素
        3.3.3 结果要素
        3.3.4 方式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表征
    4.1 语义范畴和动词
    4.2 授受语义范畴类型的动词表征
        4.2.1 予取范畴的动词表征
        4.2.2 交换范畴的动词表征
        4.2.3 分享范畴的动词表征
    4.3 单纯型和复合型动词表征
        4.3.1 单纯型动词表征
        4.3.2 复合型动词表征
    4.4 单/双音节动词的表征差异
        4.4.1 使用频率差异
        4.4.2 隐喻能力差异
        4.4.3 语体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话语表现形式
    5.1 授受语义范畴的实现
    5.2 出现在话语形式上的要素及序列
        5.2.1 给予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2 索取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3 给予事件和索取事件话语形式的关系
        5.2.4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殊话语形式
    5.3 授受语义范畴构成要素的词语表现
        5.3.1 主体要素的词语表现
        5.3.2 对象要素的词语表现
        5.3.3 时空要素的词语表现
        5.3.4 结果要素的词语表现
        5.3.5 方式要素的词语表现
    5.4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总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条件和基本原则
    6.1 实现的条件
        6.1.1 需要条件
        6.1.2 主体条件
        6.1.3 语境条件
    6.2 实现的基本原则
        6.2.1 激活原则
        6.2.2 简洁性原则
        6.2.3 得体性原则
        6.2.4 信息分布原则
        6.2.5 凸显性原则
        6.2.6 词语组配原则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2)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一、构式的性质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一) 构式的联系观
        (二) 构式的层级观
        (三) 构式的互动观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致使移动式
        (四) 命令允让式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倒置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三、致使移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四、命令允让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三、倒置式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第三节 小结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三节 小结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小结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上确界副词的定义及范围
    0.3 研究现状
        0.3.1 上确界副词的性质问题
        0.3.2 上确界副词的个案研究
        0.3.3 上确界副词的对比及聚合类研究
        0.3.4 上确界副词的历时研究
    0.4 研究价值
    0.5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0.5.1 理论基础
        0.5.2 研究方法
    0.6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0.6.1 语料来源
        0.6.2 符号说明
第一章 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
    1.1 范围副词、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与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
    1.2 上确界副词量化对象的属性类型及其性质界定
        1.2.1 数量量级
        1.2.2 范围量级
        1.2.3 程度量级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确界副词的语义特征
    2.1 上确界副词的辞书释义
    2.2 共性语义特征
        2.2.1 [+最大限度]
        2.2.2 [+量级]
        2.2.3 [+负向]
        2.2.4 [+小于或等于]
        2.2.5 [+弱可控]
    2.3 个性语义特征
        2.3.1 [±企望]
        2.3.2 [±主观]
        2.3.3 [±界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特征
    3.1 句法位置
        3.1.1 N/NP+ F_(上确界)+V/VP
        3.1.2 N/NP+ F_(上确界)+NumP
        3.1.3 N/NP + V/VP + F_(上确界)+NumP
        3.1.4 F_(上确界)+N/NP+ V/VP
        3.1.5 F_(上确界)+ Num P + N/NP + V/VP
        3.1.6 N/NP + V/VP + F_(上确界)
        3.1.7 单独使用
    3.2 句法组合
        3.2.1 与动词性成分的共现
        3.2.2 对形容词性成分的修饰
        3.2.3 对体词性成分的修饰
        3.2.4 与数量成分的共现
        3.2.5 与其他副词的连用及顺序
        3.2.6 同类连用
        3.2.7 与体标记“着、了、过”的共现
        3.2.8 与语气词的共现
        3.2.9 与连词的共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确界副词的语用分析
    4.1 句类分布
        4.1.1 陈述句
        4.1.2 疑问句
        4.1.3 祈使句
        4.1.4 感叹句
    4.2 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及其义位变体
        4.2.1 现代汉语中的现实/非现实语义范畴
        4.2.2 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情况
        4.2.3 “最大限度”的义位变体
    4.3 语体分布
    4.4 语用功能
        4.4.1 预设触发功能
        4.4.2 焦点凸显功能
        4.4.3 主观表达功能
        4.4.4 篇章连接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下确界副词的不对称——以“至多”“至少”为例
    5.1 “至多”“至少”语义层面的不对称
    5.2 “至多”“至少”句法层面的不对称
        5.2.1 与动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5.2.2 与副词连用时的不对称
        5.2.3 与语气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5.2.4 与连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5.2.5 语义、语用上的对称性引起的不对称
    5.3 “至多”“至少”语用层面的不对称
        5.3.1 句类分布上的不对称
        5.3.2 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
    5.4 “至多”“至少”的不对称是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的不对称
    5.5 “至多”“至少”有标记项、无标记项不对称的跨语言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汉语非名词性空语类及其面向英语母语者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空语类理论研究述评
        二、国内引进的相关概念研究述评
        三、现代汉语非名词性空语类研究成果述评
    第三节 相关研究工作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符号和语料说明
第一章 非名词性空语类的界定
    第一节 非名词性空语类的性质和作用
        一、非名词性空语类的性质
        二、非名词性空语类的作用
    第二节 非名词性空语类的类型
        一、动词性空语类与相关概念的异同
        二、介词性空语类与相关概念的异同
第二章 非名词性空语类的分布
    第一节 动词性空语类的分布情况
        一、存在句中的动词性空语类
        二、并列空动词句中的动词性空语类
        三、“NP了”句式中的动词性空语类
        四、判断句中的动词性空语类
        五、重动“得”字句中的动词性空语类
    第二节 介词性空语类的分布情况
        一、非常规宾语句中的介词性空语类
        二、主谓谓语句中的介词性空语类
        三、名词性状语句中的介词性空语类
第三章 面向英语母语者非名词性空语类的对外教学研究
    第一节 英语母语者习得非名词性空语类的偏误情况
        一、英语母语者非名词性空语类的习得情况
        二、英语母语者习得非名词性空语类的常见偏误
    第二节 英语母语者习得非名词性空语类偏误成因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规则泛化
    第三节 对外汉语非名词性空语类教学建议
        一、加强学习者对非名词性空语类概念的理解
        二、重视非名词性空语类在特殊句式中的教学
        三、深入非名词性空语类汉外对比分析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1.3 研究现状
        1.3.1 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研究
        1.3.2 不及范畴的归属研究
        1.3.3 不及范畴的成员研究
    1.4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4.3 语料来源
第2章 不及范畴的建立
    2.1 “不及”的含义
    2.2 “不及”是语义——句法范畴
    2.3 不及范畴的成员
        2.3.1 有比较标记的成员
        2.3.2 无比较标记的成员
        2.3.3 有争议的成员
    2.4 以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认识不及范畴
    2.5 句法象似性与不及范畴
    2.6 小结
第3章 “不如”句研究
    3.1 “不如”句的结构特征
        3.1.1 “不如”句的结构形式
        3.1.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3.2 “不如”句的语义特征
        3.2.1 “不如”句的语义
        3.2.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3.3 “不如”句的语用功能
        3.3.1 “不如”句的语用结构
        3.3.2 “不如”句的语体分布
    3.4 小结
第4章 “没有(没)”句研究
    4.1 “没有(没)”句的结构特征
        4.1.1 “没有(没)”句的结构形式
        4.1.2 “没有(没)”句的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4.2 “没有(没)”句的语义特征
        4.2.1 “没有(没)”句的语义
        4.2.2 “没有(没)”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4.3 “没有(没)”句的语用功能
        4.3.1 “没有(没)”句的语用结构
        4.3.2 “没有(没)”句的语体分布
    4.4 小结
第5章 “不及”句和“比不上”句研究
    5.1 “不及”句研究
        5.1.1 “不及”句的结构特征
        5.1.2 “不及”句的语义特征
        5.1.3 “不及”句的语用功能
    5.2 “比不上”句
        5.2.1 “比不上”句的结构特征
        5.2.2 “比不上”句的语义特征
        5.2.3 “比不上”句的语用功能
    5.3 “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的比较
        5.3.1 结构特征的比较
        5.3.2 语义特征的比较
        5.3.3 语用功能的比较
第6章 不及范畴的特殊成员研究
    6.1 A不如B,B不如C
        6.1.1 “A不如B,B不如C”的结构特征
        6.1.2 “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特征
        6.1.3 “A不如B,B不如C”的语用功能
    6.2 A连B都/也/还不如
        6.2.1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特征
        6.2.2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用功能
第7章 结论
    7.1 本文的创新点
        7.1.1 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的建立
        7.1.2 不及范畴典型成员的描写
        7.1.3 不及范畴特殊成员的分析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6)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分布概述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分布
        一、初中语文课标中的语法知识
        二、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
        三、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语法知识
    第二节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分布
        一、高中语文课标中的语法知识
        二、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
        三、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法知识
    第三节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分布汇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的内容
    第二节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三节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总体掌握情况
        一、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总体掌握情况
        二、高中语文语法知识总体掌握情况
        三、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问题和成因
    第一节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问题
        一、课标、教科书、试卷中的语法知识不完全一致
        二、教科书中部分语法知识衔接性不足
    第二节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问题的成因
        一、课标中语法知识权重小
        二、中高考考查的语法知识少且相对固定
        三、编写语法知识时前后关照不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有效衔接的建议
    第一节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的建议
        一、初高中课标提高对语法知识的重视程度
        二、初高中教科书增强对语法知识编排的系统性
        三、中高考的语法考点全面覆盖中学语法知识
    第二节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教学的建议
        一、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教学前的教师准备
        二、初中语法知识衔接教学建议
        三、高中语法知识衔接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普通图书(时间先后排序)
    二、期刊论文(时间先后排序)
    三、学位论文(时间先后排序)
    四、课程标准(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
    附录1 :初一年上册学生语文语法知识掌握情况测评
    附录2 :高一年上册学生对初中三年语文语法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附录3 :高中生对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术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致使范畴概述
        2.2.1 致使概念内涵
        2.2.2 致使的语义层级性特征
        2.2.3 致使类型及范围
    2.3 致使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2.3.1 生成语义学视角
        2.3.2 生成语法视角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2.3.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2.3.5 类型学视角
    2.4 致使结构的英汉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致使结构的意义系统描述
        3.2.1 元功能思想下致使过程意义
        3.2.2 系统思想下致使意义系统
    3.3 致使结构功能句法分析
        3.3.1 功能句法理论
        3.3.2 基于功能句法理论描述致使结构
    3.4 小结
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对比
    4.1 引言
    4.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
        4.2.1 英语词汇致使
        4.2.2 汉语词汇致使
    4.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4.3.1 英汉词汇致使动词的类型及构成方式对比
        4.3.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层级
        4.3.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致事对比
        4.3.4 英汉役事及致使结果对比
    4.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4.4.1 致使动作过程
        4.4.2 致使关系过程
        4.4.3 致使心理过程
    4.5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异同及其动因
        4.5.1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差异
        4.5.2 英汉词汇致使形态差异与汉语双音化趋式
    4.6 小结
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语义句法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
        5.2.1 英语复合宾语句及致使义复合宾语句
        5.2.2 汉语兼语句及致使义兼语句
    5.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语义成分对比
        5.3.1 英汉致使动词及致使力对比
        5.3.2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的语义层级
        5.3.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致事对比
        5.3.4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役事对比
        5.3.5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致使结果对比
    5.4 致使义复合宾语和兼语句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5.4.1 致使动作过程
        5.4.2 致使关系过程
        5.4.3 致使心理过程
        5.4.4 致使交流过程
        5.4.5 致使行为过程
        5.4.6 致使存在过程
        5.4.7 致使气象过程
    5.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异同及其动因
    5.6 小结
6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语义句法对比
    6.1 引言
    6.2 英汉致使动结式
        6.2.1 英语动结式及致使义动结式
        6.2.2 汉语动补结构及致使义动结式
    6.3 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对比
        6.3.1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致使力对比
        6.3.2 致使动结式的语义层级
        6.3.3 英汉致使动结式致事对比
        6.3.4 英汉致使动结式役事和致使结果对比
    6.4 英汉致使动结式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6.4.1 致使动作过程
        6.4.2 致使关系过程
        6.4.3 致使心理过程
    6.5 英汉致使动结式异同及其动因
        6.5.1 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差异与阐释
        6.5.2 英汉施受同体动结式差异与阐释
        6.5.3 汉语致使动结式特殊句式形成机制
    6.6 余论
        6.6.1 致使义“得”字句
        6.6.2 致使义“得”字句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6.7 小结
7 英汉致使义双宾语结构语义句法对比
    7.1 引言
    7.2 双宾语结构
    7.3 双名结构
        7.3.1 双名结构的语义层级
        7.3.2 英汉致使义双名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7.3.3 英汉双名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7.3.4 英汉双名结构异同与阐释
    7.4 与格结构
        7.4.1 致使与格结构的语义层级
        7.4.2 英汉与格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7.4.3 英汉与格结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7.4.4 英汉与格结构异同与信息结构
    7.5 小结
8 从致使范畴看英汉致使结构异同
    8.1 引言
    8.2 英汉致使范畴形式语义连续统
        8.2.1 英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8.2.2 汉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8.3 英汉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及动因
        8.3.1 英汉致使结构形态分布差异
        8.3.2 英汉致使动词词汇化差异
    8.4 英汉致使结构语序差异及不同概念化方式
    8.5 小结
9 结论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9.2 本研究的贡献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加的夫语法影响过程及物性系统网络
附录B 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由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结语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9)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学术理论意义
        1.2.2 实践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1.3.1 存现句式的分类
        1.3.2 存现动词的分类
        1.3.4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变
        1.3.3 存现句与格理论
        1.3.5 存现动词以及存现句式的形成条件
        1.3.6 概念编码类型与语序类型
        1.3.7 语义地图模型
    1.4 主要研究问题
    1.5 理论依据
        1.5.1 语言类型学理论
        1.5.2 存现句与格理论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1.8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2.1 存现范畴的界定
        2.1.1 存现句式的界定
        2.1.2 存现动词的界定
        2.1.3 存现主体的界定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2.1 处所句式相关概念
        2.2.2 领属句式相关概念
        2.2.3 存现范畴与显赫范畴
        2.2.4 存现范畴与时体范畴
        2.2.5 存现范畴与格范畴
        2.2.6 话题化与定指性效应
    2.3 小结
第三章 存现主体的编码类型特征
    3.1 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
    3.2 存现主体的属性与句法成分
    3.3 存现主体人称代词的类型特征
    3.4 其他助词及语气词的句法表现
    3.5 小结
第四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
    4.1 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1 汉藏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2 阿尔泰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3 南岛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4 南亚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5 印欧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6 班图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7 小结
    4.2 无标记语言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2.1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的主语
        4.2.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主语
    4.3 小结
第五章 存现结构与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分析
    5.1 存现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
        5.1.1 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5.1.2 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5.2 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5.2.1 存现动词的概念空间及语义图
        5.2.2 存在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5.3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特征的动因
        5.3.1 存在动词的历时演变
        5.3.2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的显赫性
        5.3.3 存在概念类型与语言类型
    5.4 小结
第六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动词的对比分析
    6.1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1.1 英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1.2 汉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2 英汉存现动词的差异
        6.2.1 英汉存现动词中及物动词的使用差异
        6.2.2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别与数量差异
        6.2.3 英汉消失类存现动词的不对等现象
    6.3 英汉存现动词差异的动因
        6.3.1 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
        6.3.2 语言类型与使成式
        6.3.3 动补结构对存现构式的影响
        6.3.4 存现动词历时来源不同
    6.4 小结
第七章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类型学特征
    7.1 类型学视野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1 汉藏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2 阿尔泰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3 南岛语系中的典型存现动词
        7.1.4 南亚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5 班图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6 印欧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7 消失类存现动词中的蕴含共性
    7.2 消失类存现动词类型特征的动因
        7.2.1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矢量性
        7.2.2 存现句式中动词类型与体貌特征
        7.2.3 存现句式的历时来源
        7.2.4 不同语言类型
    7.3 小结
第八章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化的类型特征分析
    8.1 存现动词及其时体演变类型
        8.1.1 存在类动词的时体演化
        8.1.2 系词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3 领有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4 位移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5 居住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6 处所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7 存现义动词演变为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的语言
    8.2 存现动词的演变路径
    8.3 存现动词演变为时体标记的动因
        8.3.1 存现动词的显赫性
        8.3.2 空间域(源域)向时间域(目标域)的转化
        8.3.3 存现动词的语义泛化
    8.4 小结
第九章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9.1 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9.2 存现句编码类型特征
    9.3 存现句式编码类型动因
        9.3.1 可别度领先原则
        9.3.2 语义亲疏等级原则
        9.3.3 “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
        9.3.4 左右分支结构配置
        9.3.5 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
    9.4 小结
第十章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10.1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10.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的类型特征
    10.3 形式代词编码存现句式类型特征动因
        10.3.1 形式代词语序与语义靠近原则
        10.3.2 语言语序与形式代词编码类型
        10.3.3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与存现动词类别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特征
    11.1 跨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1 汉藏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2 印欧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3 阿尔泰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4 南岛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5 南亚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6 班图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7 闪含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2 存现句式表达的类型特征
    11.3 存现句式表达类型特征的动因或条件
        11.3.1 事物与事件类存现句
        11.3.2 存现动词的表达类型与时态
        11.3.3 语言类型与存现动词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存现句式、处所句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
    12.1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相反的语言类型特征
        12.1.1 基本语序类型
        12.1.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基本语序动因
    12.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一致的语言类型特征
    12.3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同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12.4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中的语言类型特征
    12.5 只有处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12.6 小结
第十三章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类型特征
    13.1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中动词一致的类型特征
        13.1.1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领有动词的类型特征
        13.1.2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be+介词”的类型特征
        13.1.3 区分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的形式手段
    13.2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之间的类型特征
        13.2.1 领有动词与“be+介词”的编码类型
        13.2.2 “存现”与“领属”从概念关联到构式关联
    13.3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演变路径
    13.4 小结
第十四章 从分裂施格现象看汉语存现句的类型特征
    14.1 汉语存现句的分裂施格表现
        14.1.1 存现主事与存现动词的分裂性
        14.1.2 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
        14.1.3 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
    14.2 存现句分裂施格现象的动因
        14.2.1 存现动词的内论元假说
        14.2.2 及物动词的不及物化
        14.2.3 生命度等级
    14.3 分裂施格的类型学意义
    14.4 小结
第十五章 结语
    15.1 研究成果
        15.1.1 基本观点
        15.1.2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
    15.2 研究启示
        15.2.1 对存现范畴研究的启示
        15.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15.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15.3.1 研究创新
        15.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10)“不如”类差比句及相关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比较句
        1.2.2 差比句
        1.2.3 “不如”类差比句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研究方法
二、“不如”句的句法特征
    2.1 句法结构
    2.2 结构成分
        2.2.1 比较标记
        2.2.2 前置副词
        2.2.3 比较项
        2.2.4 比较点
        2.2.5 比较值
    2.3 变化形式
        2.3.1 “X比Y还不如
        2.3.2 “X连Y都不如
        2.3.3 “Y不如
三、“不如”句的语义特征
    3.1 基本语义
        3.1.1 语义图示
        3.1.2 逆向表述
        3.1.3 模糊度量
    3.2 语义类型
        3.2.1 程度差异
        3.2.2 行为建议
    3.3 语义偏向
        3.3.1 积极性
        3.3.2 主观性
        3.3.3 概括性
四、“不如”句的语用特征
    4.1 反预期
        4.1.1 反预期及反预期标记
        4.1.2 基式的反预期义
        4.1.3 变式的反预期义
    4.2 语境依赖性
        4.2.1 上下文语境
        4.2.2 社会文化语境
    4.3 类属范畴型含糊
    4.4 言语行为
        4.4.1 阐述类言语行为
        4.4.2 指令类言语行为
        4.4.3 表态类言语行为
五、“X比Y还/都不如”的语义特征及形成演变
    5.1 “X比Y还/都不如”的语义特征
        5.1.1 与相关句式的语义差异
        5.1.2 语义冗余性
    5.2 “X比Y还/都不如”的形成演变
        5.2.1 唐宋
        5.2.2 明
        5.2.3 清
        5.2.4 小结
六、“不及”句与“不如”句
    6.1 “不及”与“不如”
        6.1.1 “不及”
        6.1.2 “不如”
    6.2 “不及”句的句法特征
        6.2.1 比较项的句法结构
        6.2.2 比较后项的数量成分
    6.3 “不及”句的语用特征
        6.3.1 客观性
        6.3.2 典雅性
    6.4 “不及”与“不如”的形成演变
        6.4.1 “不及”的形成过程
        6.4.2 “不如”的形成过程
        6.4.3 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七、方言“不X”类差比句
    7.1 方言“不X”及近类形式
        7.1.1 方言中的“不X”
        7.1.2 “不X”的同义形式
        7.1.3 “不X”的反义形式
    7.2 “X”的语义特征
        7.2.1 “X”的相关义项
        7.2.2 “X”的语义类别
八、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现代汉语存在句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D]. 张璐. 吉林大学, 2021(01)
  • [2]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D]. 郑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4]汉语非名词性空语类及其面向英语母语者的教学研究[D]. 张竞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D]. 钟健. 吉林大学, 2020(01)
  • [6]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衔接研究[D]. 黄于芳.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D]. 赵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8]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9]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D]. 杜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10]“不如”类差比句及相关句式研究[D]. 王晓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论现代汉语的存在句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