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洲斑潜蝇危害蚕豆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母小庆[1](2020)在《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间竞争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与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是果树上的重要的两种蛀果害虫,主要以幼虫孵化钻入果实内部取食蛀食果实危害,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在果园混合发生,有着相同的生态位。新疆是重要的林果基地,果树栽培面积很大,因食心虫的为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论文以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源竞争能力(食物)、环境条件适应性及不同类型农药适应对策等关键因素入手,结合系统的田间跟踪调查,拟从食物资源占有顺序、生殖干扰、食心虫间的种间互作效应等角度研究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种间竞争以期揭示两种害虫之间的竞争替代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桃园中梨小食心虫为优势种群,苹果园中苹果蠹蛾种群数量较多,且与梨小食心虫交替发生。梨小食心虫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一年中的发生时间为4月到8月,一年中梨小食心虫可以发生3代。苹果蠹蛾一年中发生时间在4月下旬到9月,一年中发生3代。梨小食心虫每年出现的时间早于苹果蠹蛾,苹果蠹蛾存活的时间长于梨小食心虫。2.温度对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梨小食心虫的发育速度在22-34℃之间不断增长,在25℃时,梨小食心虫的净增殖率达到最大;而苹果蠹蛾在温度超过31℃时,生长发育时间延长,在28℃时净增殖率最大;在22-34℃的温度范围内,梨小食心虫的生长发育时间均快于苹果蠹蛾,世代平均周期均少于苹果蠹蛾。说明温度会抑制苹果蠹蛾的发育,而对梨小食心虫造成的影响小。3.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在不同寄主、不同密度的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不同:取食7401的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种群比取食红富士的生长发育时间更短,发育更快;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两种食心虫的生长发育时间缩短。苹果蠹蛾种群的发育时间均比梨小食心虫长,种群加倍时间均少于梨小食心虫。4.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群相互干扰试验表明: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混合种群的产卵量、化蛹数与成虫数均明显小于单独种群的产卵数、化蛹数和成虫数。混合种群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梨小食心虫成虫数明显多于苹果蠹蛾。说明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之间竞争激烈,在一定的时间与食物资源的情况下,梨小食心虫在竞争中占优势。5.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为害对苹果果实防御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果实受到食心虫危害后,寄主体内的蛋白质含量、SOD活力、POD活力和CAT活力均上升。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单独取食时,寄主体内的蛋白质含量、SOD活力、POD活力和CAT活力无明显差异。而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混合取食后,寄主体内防御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单独取食的处理(P<0.05)。6.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对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适应性研究表明: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钠、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呋虫胺、和啶虫脒对梨小食心虫的致死中浓度均小于苹果蠹蛾,说明苹果蠹蛾对药剂的耐受性更高。
张明,王飞兵,吴优[2](2017)在《宿迁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宿迁市美洲斑潜蝇发生较重,严重威胁农作物安全生产。通过总结分析美洲斑潜蝇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农业、物理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绿色防控对策。
袁红银,王学平,杨玉洁,蔡爱琴[3](2014)在《江苏如皋市潜叶蝇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介绍潜叶蝇在江苏如皋的发生为害特点,指出其在该地寄主广、损失重、为害时间长、世代重叠等特点,并提出如皋地区潜叶蝇防控措施,应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同时,应用化学调控。
刘元宝[4](2009)在《山东省几类主要出口蔬菜病虫害发生消长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我国种植业中最具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山东省蔬菜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粮食的产值,成为山东种植业中的第一大产业。然而,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变更,设施农业、保护地农业、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加上自然气候变化和植物品种变更及化学农药的大面积使用等原因,生物灾害,特别是蔬菜病虫害,严重威胁了蔬菜产品的生产、加工、食用和出口。本文针对出口蔬菜生产需要,通过出口蔬菜主要病虫发生消长规律的调查,以及对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学防治等不同防治方法的试验研究,明确了山东省重要出口蔬菜主要病虫发生消长规律,探明了多种措施对病虫发生、产量和农残的影响;研究了频振式杀虫灯、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机、防虫网等物理措施控制作用;筛选出7种生物制剂和12种安全有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查清了山东省出口蔬菜基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天敌种类、分布、并评价优势种;探明了主要病虫发生消长规律。2查清了山东省出口蔬菜基地目前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应用技术、施药种类及主要施药方式。3明确了作物品种、肥力、栽培方式等农业措施对病虫发生、产量和农残的影响。4明确了频振式杀虫灯、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机、防虫网等物理措施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5通过实验,筛选出7种生物制剂和12种安全有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品种。研究明确最佳用药量和使用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何娅婷[5](2008)在《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又称瓜斑潜蝇,隶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植潜蝇亚科Phytomyzidae,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补充检疫性害虫。近年来在江苏的一些地区已发现该虫为害,尤其是在苏州、无锡、南通等地区的蔬菜上为害较为严重,并且在某些地区的发生为害程度超过美洲斑潜蝇的为害。本文就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20062007年的调查发现,目前在江苏已调查到番茄斑潜蝇寄主植物有10科、30种,主要为害茄科、菊科、豆科等寄主作物。2、番茄斑潜蝇在江苏扬州地区1年发生12代,大多的以蛹越冬;该虫在扬州地区1年可发生2个为害高峰,为害高峰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和10月中下旬,即在温度稍低的春末夏初和秋季出现。3、采用聚集度指标、零频率方法、Iwao、Taylor幂法测定了扬州地区番茄斑潜蝇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番茄斑潜蝇幼虫在番茄和豇豆上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采用Kc法、Iwao法及Taylor幂法等不同方法,确定了理论抽样数,从而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4、在15℃、20℃、25℃、30℃、35℃五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其中35℃时世代平均历期最短,为12.64天,15℃时世代平均历期最长,为48.50天;在卵、幼虫、蛹3种虫态中,蛹的发育历期最长。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两种方法计算该虫卵-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8696℃和9.0979℃;有效积温分别为:303.0883日度和298.9741日度;在15-35℃范围内,卵均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其次是幼虫的存活率,蛹的存活率最低。5、番茄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表明:以单叶总取食孔数和产卵数为选择性指标,番茄斑潜蝇在四季豆上的取食孔数最多为3214个/叶,产卵数为406粒/叶;苋菜上的取食孔数最少为0,产卵数为0。以单位叶面积的取食孔数和产卵数为选择性指标,番茄斑潜蝇在四季豆和茄子上的单位叶面积取食孔数最多,分别为7.4231个/cm2和7.9911个/cm2,产卵数分别为0.9140粒/cm2和0.8883粒/cm2;苋菜上的取食孔数和产卵数均为0。结果表明,番茄斑潜蝇成虫对茄科、豆科的寄主植物取食、产卵较多,其中对四季豆的取食、产卵的选择性最强,对苋菜的取食、产卵的选择性最弱。6、番茄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非选择性研究表明:番茄斑潜蝇在所选的11种寄主植物上,除在空心菜不能完成生活史外,在其余的寄主上均能完成个体发育。卵的发育历期在所选寄主植物上没有显着差别;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均在辣椒上与其他寄主植物有显着差异。但是从卵发育至蛹的整个发育来看,在番茄和青菜的发育历期与在其它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存在显着差异。7、为明确番茄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间关系,研究了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两种斑潜蝇在田间时间上的生态位指数。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15~20℃范围内,番茄斑潜蝇世代发育所需周期比美洲斑潜蝇所需周期短,即低温度更有利于番茄斑潜蝇的发生危害;温度升高时,美洲斑潜蝇的世代发育周期比番茄斑潜蝇的短,即高温度更有利于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危害。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均比番茄斑潜蝇的高;而有效积温比番茄斑潜蝇的低。通过对扬州地区2种斑潜蝇的田间种群动态分析可知,美洲斑潜蝇的种群数量较番茄斑潜蝇的高,发生危害比番茄斑潜蝇重;时间生态位指数比较表明,美洲斑潜蝇的生态位宽度比番茄斑潜蝇的大。
范文忠[6](2007)在《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的发生与防治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洲斑潜蝇个体小,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强,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1994年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1995年被定为国家新增加的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吉林市蔬菜、花卉产业因美洲斑潜蝇危害每年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研究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对吉林地区的经济有直接的影响。笔者以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为试材,通过大范围调研采样、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情况,查明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寄主分属16科64种常见植物,其中感虫植物主要是十字花科、菊科、豆科、葫芦科、茄科等。通过定点定作物观察,查明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在自然条件下,年发生8代,温室中发生11代,世代重叠。通过调查与试验相结合,明确了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体系。吉林地区种植美洲斑潜蝇喜嗜的作物并及时处理、采用黄板诱杀美洲斑潜蝇成虫;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16种药剂防治美洲斑潜蝇,调查数据采用DMRT法处理,根据防效、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及毒性分析,筛选出75%灭蝇胺WP2000倍、24.5%阿维菌素柴油EC2500倍、20%吡虫啉WP2500倍、10%一遍净WP1000倍,在幼虫危害初期使用,3~7d防效在77%以上。提出综合防治建议,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吉林地区在严格地检疫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措施;加强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利用黄板诱杀技术等;提高农药施用技术,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有效地防治美洲斑潜蝇,逐步形成吉林地区高效地美洲斑潜蝇防治措施。
王春弘[7](2007)在《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斑潜蝇是危害蔬菜和花卉的重要害虫。本研究以驻马店林业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基地为基点,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斑潜蝇的田间生物学及其控害作用。主要工作包括:(1)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种类及发生规律。(2)蔬菜梅豆上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3)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4)温室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结果如下:驻马店地区危害蔬菜的斑潜蝇有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豌豆斑潜蝇(L. congesta)和葱斑潜蝇(L. chinensis)4种。他们在形态、寄主种类、分布区域和危害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驻马店地区,斑潜蝇1年中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出现2次危害高峰,其中第一次高峰期危害明显重于第二次高峰期。在15℃-35℃范围内,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历期与温度成反比。卵、幼虫、蛹和整个世代在蔬菜梅豆上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5℃、9.8℃、10.2℃和10.4℃,有效积温分别为52.7日度、75.8日度、158.5日度和262.2日度。在驻马店地区,美洲斑潜蝇在露地蔬菜梅豆上一年发生9代,温室中全年发生。温室中美洲斑潜蝇在蔬菜梅豆、芹菜、黄瓜、豌豆上的发育历期由长到短依次为黄瓜>芹菜>蔬菜梅豆>豌豆,蛹的羽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豌豆>蔬菜梅豆>芹菜>黄瓜。在10℃、0℃、-15℃、-20℃时美洲斑潜蝇蛹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低温暴露24小时后,温度为-15℃时美洲斑潜蝇幼虫全部死亡。驻马店地区,危害菜豆的斑潜蝇有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豌豆斑潜蝇,其中以美洲斑潜蝇危害最重,其次为南美斑潜蝇,豌豆斑潜蝇危害较轻。南美斑潜蝇对蔬菜梅豆、一串红、非洲菊在4月的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蔬菜梅豆>一串红>非洲菊,蔬菜梅豆移出温室后,南美斑潜蝇对一串红和非洲菊选择性相同。本研究调查了斑潜蝇对蔬菜梅豆早期的危害,同时也探讨了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对蔬菜花卉危害,并初步探讨了其防治技术。调查显示,危害等级与产量显着相关,随着危害面积的增加气孔道度减小,气孔趋向关闭,光合速率趋向于零,蒸腾速率有明显变化,第四危害等级时蔬菜梅豆的损失达到96%,基本绝收。斑潜蝇混合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豌豆斑潜蝇常混合危害菜豆、蔬菜梅豆、黄瓜等,且有转株危害习性。三种斑潜蝇同时危害菜豆时防治指标为1.5头/叶为宜,嗜食寄主与非嗜食寄主间作种植可降低危害,防治时应先防治嗜食品种后防治非嗜食品种。
陈文龙[8](2007)在《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害虫及天敌复合系统是指有相互联系的害虫种群和天敌种群共同构成的生态复合体,本研究针对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的采集鉴定共发现斑潜蝇8种,即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美洲斑潜蝇L.sativae、番茄斑潜蝇L.bryoniae、菊斑潜蝇L.compositella、豌豆斑潜蝇L.congesta、菜斑潜蝇L.brassicae、黑背斑潜蝇L.trifoliearum、黑胸斑潜蝇L.xanthocer。其中菊斑潜蝇、豌豆斑潜蝇、菜斑潜蝇是贵州新纪录种;黑背斑潜蝇、黑胸斑潜蝇是中国新纪录种。根据重要值,斑潜蝇优势种群为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经鉴定共发现斑潜蝇天敌16种,寄生性天敌有甘蓝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tus、离潜蝇茧蜂Opius dissitus、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攀金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普金姬小蜂Chrysocharis pubicornis、栉角姬小蜂Hemiptarsenus varicornis、横柄金色姬小蜂Chrysocharis crassiscapus、白柄姬小蜂Diglyphus albicapus、点腹青背姬小蜂Chrysonotomyia punctiventris、潜蛾姬小蜂Closterocerus lyonetiae、圆形赘须金小蜂Halticoptera circulus、克氏金小蜂Trichomalopsis sp.、潜蝇啮小蜂Tetrastichus sp.;捕食性天敌有:东方合室舞虻Tachydromia oreintalis、小家蚁Monomorium sp.。其中栉角姬小蜂、横柄金色姬小蜂、白柄姬小蜂、点腹青背姬小蜂、潜蛾姬小蜂、圆形赘须金小蜂6种是贵州新纪录种。根椐重要值排序,甘蓝潜蝇茧蜂、潜蝇姬小蜂、攀金姬小蜂、芙新姬小蜂是天敌优势种群。甘蓝潜蝇茧蜂卵、幼虫、蛹、卵-蛹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633℃、10.943℃、10.023℃、10.232℃,有效积温分别为53.982d℃、59.126 d℃、75.433 d℃、188.62 d℃。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繁殖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按照繁殖力高低排序是24℃>21℃>18℃>15℃>27℃>30℃。甘蓝潜蝇茧蜂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30℃时,甘蓝潜蝇茧蜂成虫寿命只有7.8天。甘蓝潜蝇茧蜂寄生率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甘蓝潜蝇茧蜂自身密度的增加,其发现域变小,存在着相互的干扰作用。杨昌沟蚕豆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的昆虫种类有9种,优势种群为南美斑潜蝇、甘蓝潜蝇茧蜂和潜蝇姬小蜂;杨昌沟菜豆复合系统的种类最多,有14种,优势种群为南美斑潜蝇和甘蓝潜蝇茧蜂;但董家堰菜豆复合系统仅有5种,优势种群为南美斑潜蝇;杨昌沟豇豆复合系统有8种,优势种群为美洲斑潜蝇;杨昌沟黄瓜复合系统有7种,优势种群为美洲斑潜蝇。各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消长规律除了董家堰菜豆复合系统呈下降趋势外,其它复合系统优势种群都呈上升趋势,并且天敌有较明显的跟随现象。对复合系统中的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相关达显着水平者,分别建立了相关模型,结果有杨昌沟蚕豆全生育期饲养样本模型y=22.142+1.255x1-0.313x2±-9.364和冬季蚕豆饲养样本模型为y=28.45+3.59x。分别计算复合系统各时期的多样性指数(D)、信息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并描绘了3种指数随时间变化的消长趋势图。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主成份分析结果是,从合并样本来看杨昌沟蚕豆复合系统有2个主份量,对复合程度作用最大的是其它潜蝇和其它寄生蜂的,各时期的复合程度的评价及排序结果是前期和末期的复合程度低;杨昌沟菜豆复合系统有2个主份量,第1主份量是当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程度较大时,其它潜蝇的贡献最大,第2主份量是当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程度较大时,是甘蓝潜蝇茧蜂的贡献最大,当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程度较小时,是其它潜蝇的作用最大,用评价函数对各时期进行评价并排序,复合程度最高的是早期5月8日至5月22日,而中后期6月3日至6月25日各虫态的复合程度较低;董家堰菜豆复合系统有2个主份量,第1主份量是当复合程度较大时,是其它寄生蜂的贡献大,第2主份量当复合程度较大时,其它寄生蜂的贡献最大,当复合系统较小时,其它潜蝇的贡献大,用评价函数评价并排序,董家堰复合系统早期的复合程度较高;杨昌沟豇豆复合系统有1个主份量,对豇豆复合系统的影响最大的是其它潜蝇和寄生蜂,利用评价函数评价并排序,7月9日和7月20日复合程度较高,8月10日至8月30日较低;杨昌沟黄瓜复合系统有1个主份量,对黄瓜复合系统的影响最大的是其它潜蝇的作用大,当复合程度小时,是其它寄生蜂的作用大,用评价函数评价并排序黄瓜复合系统后期复合程度较高。本研究在对冬季田间系统调查中发现,南美斑潜蝇和几种天敌各虫态在冬季田间都存在,故进行了冬季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冬季蚕豆复合系统中的昆虫种类共有7种。冬季复合系统中的优势种群为南美斑潜蝇和甘蓝潜蝇茧蜂。用主成份分析冬季复合系统,构建评价函数对各时期复合程度评价并排序表明,冬季复合系统的复合程度随时间逐渐增高。统计黄板对复合系统所诱杀的昆虫种类和数量,黄板对菜豆复合系统的结果可看出对南美斑潜蝇的诱杀效果好,10张黄板24hr诱杀561头,占复合系统个体总数的96%,对天敌诱杀作用低,多种天敌总计才20头,仅占个体总数的3%。黄板诱杀对蚕豆复合系统的结果是南美斑潜蝇和东方合室舞虻的诱杀作用均十分明显。10张黄板10hr共诱杀南美斑潜蝇448头、东方合室舞虻444头,分别占48%和47%,其它为5%。
陈文龙,顾丁,柳琼友,李子忠[9](2007)在《蚕豆斑潜蝇与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蚕豆整个生育期昆虫群落的调查,明确了南美斑潜蝇是蚕豆上的主要害虫,其主要天敌有甘蓝潜蝇茧蜂和潜蝇姬小蜂。通过对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消长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斑潜蝇与天敌复合系统来控制斑潜蝇的危害。
李洪谨,陈国华,周惠萍,朱有勇,傅扬,罗明忠[10](2006)在《昆明地区蚕豆小麦间作控制南美斑潜蝇危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别于20032004年11月至翌年4月,对昆明地区蚕豆小麦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下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蚕豆和小麦行比为1∶4,1∶6种植模式对南美斑潜蝇的控制作用明显高于1∶2种植模式,在1∶4,1∶6种植模式下,南美斑潜蝇的虫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2.02%,18.04%;相对防治效果最高,分别达到34.26%,37.63%;成虫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为36.74%,59.78%;经方差分析,处理1∶4,1∶6为控制南美斑潜蝇最佳种植模式。
二、美洲斑潜蝇危害蚕豆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洲斑潜蝇危害蚕豆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间竞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果树食心虫的经济作用 |
1.2 梨小食心虫研究进展 |
1.3 苹果蠹蛾研究进展 |
1.4 昆虫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
1.4.1 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
1.4.2 昆虫的种内竞争 |
1.4.3 昆虫的种间竞争 |
1.5 植物-昆虫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
1.6 害虫综合治理与昆虫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群动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的选取与概况 |
2.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种内竞争 |
3.1 不同温度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结论与讨论 |
3.1.4 小结 |
3.2 不同密度与寄主对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结论与讨论 |
3.2.4 小结 |
第四章 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种间竞争 |
4.1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相互干扰的影响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结论与讨论 |
4.2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为害对苹果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适应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虫源 |
5.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群动态变化 |
6.1.2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的种内竞争 |
6.1.3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的种间竞争 |
6.1.4 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适应对策研究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宿迁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与危害 |
1.1 传入与分布 |
1.2 危害症状 |
1.3 发生现状 |
1.4 发生特点 |
2 田间消长规律及原因分析 |
2.1 田间消长规律 |
2.2 原因分析 |
2.2.1 作物布局的影响 |
2.2.2 温度的影响 |
2.2.3 湿度的影响 |
2.2.4 天敌的影响 |
3 美洲斑潜蝇的绿色防控技术 |
3.1 农业防治 |
3.2 物理防治 |
3.3生物防治 |
3.4 化学防治 |
(3)江苏如皋市潜叶蝇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潜叶蝇发生危害特点 |
1.1 潜叶蝇种类多, 但具优势种群 |
1.2 全年发生, 但以春季为主 |
1.3 世代重叠明显, 无明显代次之分 |
2 潜叶蝇防治对策 |
(4)山东省几类主要出口蔬菜病虫害发生消长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国外研究状况 |
1.4 山东蔬菜生产基本状况 |
1.5 生产中存在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山东省出口蔬菜生产概况调查 |
2.2 山东省出口蔬菜主要病虫发生消长规律的调查 |
2.2.1 生姜玉米螟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2.2 大蒜灰霉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2.3 蔬菜烟粉虱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2.4 大蒜叶枯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2.5 蔬菜田美洲斑潜蝇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2.6 大蒜菌核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2.7 牛蒡白粉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2.8 牛蒡黑斑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3 山东省主要出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开发研究 |
2.3.1 农业防治措施的开发研究 |
2.3.2 物理措施试验研究 |
2.3.3 生物措施的试验研究 |
2.3.4 化学防治试验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省出口蔬菜生产概况调查 |
3.1.1 出口蔬菜种植方式 |
3.1.2 出口蔬菜病虫主要防治对象与害虫天敌优势种 |
3.1.3 出口蔬菜病虫防治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化学药剂 |
3.1.4 出口蔬菜田用药水平现状调查 |
3.2 山东省出口蔬菜主要病虫发生消长规律的研究 |
3.2.1 生姜玉米螟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3.2.2 大蒜灰霉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3.2.3 蔬菜烟粉虱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3.2.4 大蒜叶枯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3.2.5 蔬菜田美洲斑潜蝇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3.2.6 大蒜菌核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3.2.7 牛蒡白粉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3.2.8 牛蒡黑斑病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3.3 山东省主要出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开发研究 |
3.3.1 农业防治措施的开发研究 |
3.3.2 物理措施试验研究 |
3.3.3 生物措施的试验研究 |
3.3.4 化学防治试验研究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对应章节 |
(5)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番茄斑潜蝇的分类鉴定 |
1.1 番茄斑潜蝇的分类地位 |
1.2 番茄斑潜蝇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 |
2 番茄斑潜蝇的分布与为害 |
2.1 番茄斑潜蝇的分布 |
2.2 番茄斑潜蝇的为害特点 |
3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 |
3.1 番茄斑潜蝇的年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3.2 番茄斑潜蝇的寄主范围及其寄主选择性研究 |
3.3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番茄斑潜蝇的防治 |
4.1 生物防治 |
4.2 化学防治 |
4.3 物理防治 |
5 生态位 |
5.1 生态位的概念 |
5.2 生态位概念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应用 |
第二章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发生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寄主植物调查 |
1.2 寄主植物为害程度的调查 |
1.3 田间种群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寄主范围及其危害程度调查 |
2.2 番茄斑潜蝇在田间的发生消长动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番茄斑潜蝇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
1 番茄斑潜蝇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2 番茄斑潜蝇种群抽样技术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寄主 |
1.3 试验条件 |
1.4 试验方法 |
1.5 番茄斑潜蝇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拟合 |
1.6 番茄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 |
1.7 发育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发育速率的影响 |
2.3 番茄斑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
2.4 发育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
2.5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存活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番茄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研究 |
1 寄主作物寄主适合度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选择性试验与非选择性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比较 |
1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发生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的发生与防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美洲斑潜蝇种类鉴定 |
1.1.2 美洲斑潜蝇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1.1.3 影响美洲斑潜蝇发生的因素 |
1.1.4 美洲斑潜蝇危害经济损失统计 |
1.1.5 国内美洲斑潜蝇研究情况 |
1.1.6 美洲斑潜蝇防治现状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1 吉林地区研究美洲斑潜蝇的重要性 |
1.3.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寄主的经济重要性 |
1.3.3 吉林省美洲斑潜蝇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
1.4.1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研究 |
1.4.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二章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情况研究 |
2.1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寄主及危害调查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小结与讨论 |
2.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生活史的研究 |
2.2.1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年生活史研究 |
2.2.1.1 材料与方法 |
2.2.1.2 结果与分析 |
2.2.1.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研究 |
3.1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研究 |
3.1.1 农业防治法研究 |
3.1.1.1 材料与方法 |
3.1.1.2 结果与分析 |
3.1.1.3 小结与讨论 |
3.1.2 物理防治法研究 |
3.1.2.1 材料与方法 |
3.1.2.2 结果与分析 |
3.1.2.3 小结与讨论 |
3.1.3 化学防治法研究 |
3.1.3.1 材料与方法 |
3.1.3.2 结果与分析 |
3.1.3.3 小结与讨论 |
3.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综合防治建议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4.1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寄主分属16 科64 种 |
4.2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年发生8 代 |
4.3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综合防治法研究 |
4.4 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防治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斑潜蝇的种类与识别 |
1.2 寄主范围及其选择性 |
1.3 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
1.3.1 生物学特性 |
1.3.2 斑潜蝇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
1.3.3 气候条件对斑潜蝇的影响 |
1.3.4 天敌研究 |
1.4 综合防治技术 |
1.4.1 防治误区 |
1.4.2 防治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
2.1 试验方法 |
2.1.1 驻马店地区害温室斑潜蝇种类调查 |
2.1.2 驻马店地区害温室斑潜蝇发生规律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调查结果 |
2.2.2 斑潜蝇发生规律 |
2.3 讨论 |
第三章 美洲斑潜蝇主要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羽化习性与交配习性 |
3.2.2 不同温度下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
3.2.3 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年发生世代数 |
3.2.4 不同寄主对美洲斑潜蝇发育的影响 |
3.2.5 越冬状况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 |
4.1 实验方法 |
4.1.1 菜豆田斑潜蝇种类及数量的调查 |
4.1.2 几种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 |
4.1.3 不同栽培方式对斑潜蝇控制技术研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菜豆田斑潜蝇种类及数量的调查结果 |
4.2.2 斑潜蝇混合发生特征 |
4.2.3 斑潜蝇混合发生调查 |
4.2.4 寄主选择性对种群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温室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寄主植物及使用仪器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虫情指数调查 |
5.2.2 平均叶面积计算 |
5.2.3 虫道面积的计算 |
5.2.4 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害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5.2.5 危害面积与光合作用指标回归分析 |
5.2.6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曲线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部分 |
6.1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
6.2 驻马店地区温室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
6.3 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
6.4 美洲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 |
6.5 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 |
6.6 防治斑潜蝇的主要对策 |
6.6.1 农业防治 |
6.6.2 物理防治 |
6.6.3 综合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关于斑潜蝇种类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采集地点 |
1.1.2 采集器具 |
1.1.3 采集方法 |
1.1.4 鉴定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斑潜蝇的种类 |
1.2.1.1 贵州斑潜蝇种类 |
1.2.1.2 中国斑潜蝇种类 |
1.2.2 斑潜蝇在贵州的分布 |
1.2.3 斑潜蝇的寄主 |
1.2.4 斑潜蝇优势种 |
2 关于斑潜蝇天敌种类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集地点 |
2.1.2 采集器具 |
2.1.3 采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天敌种类 |
2.2.2 天敌的分布 |
2.2.3 天敌的寄主及生境 |
2.2.4 天敌优势种 |
3 甘蓝潜蝇茧蜂的生态学研究 |
3.1 甘蓝潜蝇茧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实验设备及设置 |
3.1.1.2 实验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不同温度条件下甘蓝潜蝇茧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 |
3.1.2.2 甘蓝潜蝇茧蜂各虫态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 |
3.1.2.3 甘蓝潜蝇茧蜂各虫态发育历期预测 |
3.2 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实验种群繁殖力和成虫寿命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实验设备及设置 |
2.2.1.2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繁殖力的影响 |
3.2.2.2 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3.3 甘蓝潜蝇茧蜂寄生行为反应的研究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实验设备及设置 |
3.3.1.2 功能反应实验方法 |
3.3.1.3 干扰反应实验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2.1 功能反应 |
3.3.2.2 干扰反应 |
4 蚕豆田间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地点 |
4.1.2 调查时间 |
4.1.3 调查器具 |
4.1.4 调查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分析方法 |
4.2.1.1 复合系统中的昆虫种类和个体数量 |
4.2.1.2 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确定 |
4.2.1.3 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消长规律 |
4.2.1.4 复合系统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 |
4.2.1.5 复合系统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
4.2.1.6 复合系统的主成份分析 |
4.2.2 研究结果 |
4.2.2.1 蚕豆复合系统中昆虫种类和个体数量 |
4.2.2.2 蚕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确定 |
4.2.2.3 蚕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消长规律 |
4.2.2.4 蚕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 |
4.2.2.5 蚕豆复合系统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
4.2.2.6 蚕豆复合系统的主成份分析 |
5 菜豆田间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调查地点 |
5.1.2 调查时间 |
5.1.3 调查器具 |
5.1.4 调查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分析方法 |
5.2.2 研究结果 |
5.2.2.1 菜豆复合系统中昆虫种类和个体数量 |
5.2.2.2 菜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确定 |
5.2.2.3 菜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消长规律 |
5.2.2.4 菜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 |
5.2.2.5 菜豆复合系统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
5.2.2.6 菜豆复合系统的主成份分析 |
6 豇豆田间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调查地点 |
6.1.2 调查时间 |
6.1.3 调查器具 |
6.1.4 调查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分析方法 |
6.2.2 研究结果 |
6.2.2.1 豇豆复合系统中昆虫种类和个体数量 |
6.2.2.2 豇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确定 |
6.2.2.3 豇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消长规律 |
6.2.2.4 豇豆复合系统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 |
6.2.2.5 豇豆复合系统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
6.2.2.6 豇豆复合系统的主成份分析 |
7 黄瓜田间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调查地点 |
7.1.2 调查时间 |
7.1.3 调查器具 |
7.1.4 调查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分析方法 |
7.2.2 研究结果 |
7.2.2.1 黄瓜复合系统中昆虫种类和个体数量 |
7.2.2.2 黄瓜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确定 |
7.2.2.3 黄瓜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消长规律 |
7.2.2.4 黄瓜复合系统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
7.2.2.5 黄瓜复合系统的主成份分析 |
8 冬季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调查地点 |
8.1.2 调查时间 |
8.1.3 调查器具 |
8.1.4 调查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分析方法 |
8.2.2 研究结果 |
8.2.2.1 冬季复合系统中昆虫种类和个体数量 |
8.2.2.2 冬季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确定 |
8.2.2.3 冬季复合系统优势种群的消长规律 |
8.2.2.4 冬季复合系统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 |
8.2.2.5 冬季复合系统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
8.2.2.6 冬季复合系统的主成份分析 |
9 黄板诱杀对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的影响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地点 |
9.1.2 试验时间 |
9.1.3 试验材料 |
9.1.4 试验方法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黄板诱杀对菜豆复合系统的影响 |
9.2.2 黄板诱杀对蚕豆复合系统的影响 |
10 结论和讨论 |
11 论文创新 |
12 致谢 |
13 参考文献 |
14 附录 |
14.1 附录1 潜蝇科分亚科及常见有害属检索表 |
14.2 附录2 世界上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23种斑潜蝇 |
14.3 附录3 世界上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23种斑潜蝇分种检索表 |
14.4 附录4 中国已记述的斑潜蝇种类及分布 |
14.5 附录5 世界上4种重要的斑潜蝇寄生蜂种类 |
14.6 附录6 中国已记述的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种类 |
14.7 附录7 贵阳2006—2007年冬季气温及天气情况 |
14.8 附录8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专业论文和研究生期间进行的科研项目 |
14.9 附录9 图版 |
14.10 附录10 文献综述 |
详细摘要 |
(10)昆明地区蚕豆小麦间作控制南美斑潜蝇危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置 |
1.2 肥水管理 |
1.3 调查方法 |
1.3.1 虫害调查 |
1.3.2 网捕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美斑潜蝇的虫情指数变化规律 |
2.2 南美斑潜蝇的成虫变化规律 |
3 讨论 |
四、美洲斑潜蝇危害蚕豆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种间竞争机制研究[D]. 母小庆.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2]宿迁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 张明,王飞兵,吴优.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7)
- [3]江苏如皋市潜叶蝇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 袁红银,王学平,杨玉洁,蔡爱琴. 中国园艺文摘, 2014(07)
- [4]山东省几类主要出口蔬菜病虫害发生消长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刘元宝.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5]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D]. 何娅婷. 扬州大学, 2008(02)
- [6]吉林地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的发生与防治初步研究[D]. 范文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 [7]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春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8]斑潜蝇及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D]. 陈文龙. 贵州大学, 2007(05)
- [9]蚕豆斑潜蝇与天敌复合系统生态学研究[J]. 陈文龙,顾丁,柳琼友,李子忠. 贵州农业科学, 2007(01)
- [10]昆明地区蚕豆小麦间作控制南美斑潜蝇危害的研究[J]. 李洪谨,陈国华,周惠萍,朱有勇,傅扬,罗明忠.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