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林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第一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钧[1](2021)在《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文中提出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在世界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尤其是到19世纪下半叶更是达到了顶峰阶段。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肖像画派逐渐形成,不仅出现了像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和谢洛夫等耳熟能详的肖像画大师,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家也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正是当时所有艺术家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创造出俄罗斯肖像画领域的辉煌成就。这种艺术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把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艺术的发展与时代进程相结合,从艺术发展规律、文艺思潮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次角度来解读肖像绘画,并且从被描绘对象的社会身份和阶层属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众知识分子阶层和平民阶层。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首先,在俄罗斯肖像艺术传统当中有着英雄人物情结,对为民族历史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群极为崇拜。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社会最为耀眼的群体当属公众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艺作品作为武器,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时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当成批量的描绘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肖像作品出现时,正是艺术家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艺术现象在世界肖像画领域也极为少见,也成为了俄罗斯肖像艺术的独特标志。其次,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平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肖像艺术家群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在创作中开始大量出现描绘农民工人的肖像作品,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帷幕的拉开。最后,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肖像艺术家为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既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审视,也是时代意志的精神投射,充满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对近现代中国肖像绘画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脉络与中国肖像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演化发展之规律,为中国肖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陈俊升,陈代杰,路慧丽[2](2020)在《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现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然而19世纪以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仅有30~40岁,传染性疾病是当时占据首位的死亡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寿命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疫苗和药物的诞生,而在发现和发明这些具有里程碑式的"灵丹妙药"背后,是一场科学的革命。本文对从巴斯德革命性科学"微小生命体理论"的提出,到"细菌致病理论"的建立,到由此诞生的N个控制传染病的"灵丹妙药"发现和发明,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梳理和阐述。旨在让读者在"身临其境"的COVID-19传染病大流行期间,能够重温一下在抗击"瘟疫"的历史长河中诞生的革命性的科学和伟大的科学家,并致敬各行各业为抗击疫情而努力的人们。
梁君[3](2019)在《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文中提出在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想象力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已经出现了为数可观且极富价值的关于想象力教育的研究成果。在此背景下,学者们也开始发掘杜威教育哲学中有关想象力教育的理论遗产。这些已有的关于想象力教育和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研究成果都是本研究的重要资源。本论文以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为考察中心,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想象力是什么?想象力为什么重要?如何培育想象力?本研究以符号理论和具身认知作为立论基础。这两个理论都是杜威本人所倡导的,并且借助这两个理论能够比较充分地说明想象力的性质与培育方式。本研究所作出的两个主要的努力是:一、梳理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演变历程,并分别从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的视角加以阐释;二、尝试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与他的教学理论整合起来了。本研究的核心假设是:一、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是存在一个演变历程的,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杜威分别侧重从心理学、逻辑学、美学的视角来阐释想象力。二、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的演变主要是视角的转换,而不是观念的反转。三、与杜威早期、中期、晚期的想象力理论相对应的教学理论分别是实物教学、讲故事(故事教学)、自然教育。四、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极富启发性,但其中也存在偏弱的论点,不过杜威有很强的反省精神,在他思想发展的后续阶段他对前期偏弱的论点进行了自我矫正。本研究的第一章即导言部分首先梳理了想象力在人类历史(主要是哲学史)上的曲折遭遇,想象力从最开始被视为一种亵渎神明、试图扰乱人神秩序的危险因子,到被视作灵魂的低级成分、理性的对立面,到开始承认想象力在文学、艺术中的作用,再到认为想象力是一种普遍的心智能力,对任何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的发展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经历了一个非常坎坷而漫长的过程。很多哲学家都就想象力发表过自己的意见,笔者只梳理了其中一部分,在这些哲人当中,亚里士多德、霍布斯、休谟、康德、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尤其是诗人柯尔律治)的观点与杜威的想象力理论关联最大。其次是概述了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对想象力的一些重要见解。从心理学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杜威早期对想象力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所处时代的心理学研究水平。教育学领域关于想象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而且开始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拿大的基兰·伊根及其团队、美国的林肯中心艺术教育学院和中国台湾的“未来想象与创意人才培育计划”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最后梳理的是对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已有研究。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也取得了极富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多数论者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杜威的想象力的,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很少有研究涵盖了杜威想象力理论的全貌,即相对来说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文献综述之后,讨论了想象力的定义和分类。本研究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将想象力作了两种分类。在导言的最后,笔者交代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有两个:符号理论和具身认知。符号理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大多数不是直接的认识,而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具身认知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根本上来说不能脱离身体的感知觉,身体在认知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具身认知的中国式表达有“心知肚明”、“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等。符号理论强调间接经验,具身认知则强调直接经验,二者之间构成的张力恰恰为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第二章至第四章梳理了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的演变历程及相应的教学理论。笔者将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时间分割点与《杜威全集》的划分有所不同)。第二章探讨的是杜威早期的想象力理论。在早期(1887-1908),杜威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讨论想象力的。主要关注想象力与知觉、记忆、经验的关系,以及儿童的想象力。杜威认为,想象力与玩耍是同一件事情的内外两个层面;玩兴精神与工作精神并不必然对立,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即所谓“严肃活泼”。这一时期,杜威主要受米德、詹姆斯、约翰·菲斯克、柯尔律治以及法国心理学家忒阿杜勒·阿曼德·里博的想象力理论的影响。与心理学视角相关的教学方法是实物教学。杜威指出,实物教学应着眼于促进“心像”的形成。第三章讨论的是杜威中期对想象力的理解。在中期(1908-1925),杜威主要从逻辑(杜威意义上的广义的逻辑)的视角来考察想象力。核心概念是“戏剧式彩排”、“慎思”,强调想象力在反思性思维/探究过程中的预见作用,凸显了想象力的目的性、导向性、控制性。“戏剧式彩排”具有故事结构性,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即讲故事。故事即对经验的描绘或模拟,讲故事的能力即交换经验的能力。而讲故事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引发听者或读者的情感投入。一方面,情感是激发想象力的动力,另一方面,当想象力运作起来之后,它又可以影响情感的发展,具有情感感染性。第四章集中论述了杜威在晚期对想象力的阐释。在晚期(1925-1952),杜威开始从审美或艺术的视角来理解想象力,且更为强调想象力的普遍存在性。杜威认为,凡是有意识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富于想象力的经验,也即具有审美特质。在这一时期对想象力的讨论中,杜威特别强调直接性、整体性和感知力。这一时期,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主要受柯尔律治(柯尔律治又回来了)的影响。与审美经验的直接性和感知力的培养相关的教学方法是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可以训练人的审美敏感性,也可以为人的创造力提供源头活水。此外,杜威持一种独特的创造观,这种创造观不是产品主导而是过程主导的。他认为,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其客观的社会价值,而在于其对个体心智能力的训练。在早期,杜威认为,想象力源于经验;在中期,杜威认为,想象力源于人的冲动;在晚期,杜威则认为想象力源于自然。这听起来很令人迷惑,但其实这三者并不矛盾。人的冲动即是人的自然,是自然在人身上的体现;人的经验则是人的冲动的转化或社会化;人的经验处于自然(指杜威广义的“自然”概念)之中,也是自然的力量的体现。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的冲动,最终都要转化为经验,才能现实地为人所用。因此,最终的结论是:想象力根植于经验。第五章分析的是杜威演变中的想象力理论的连续性,即变中之“常”。笔者认为,无论杜威对想象力的理解如何转换,以下三个原则是他始终恪守的:第一,想象力根植于经验。第二,我们必须依据整体性原则(汉普蒂·邓普蒂原则)来理解想象力(以及经验)。第三,健全的想象力天然地具有一种付诸行动或表达的冲动。唯有行动或表达才标志着想象力的完成。是否导向行动也是想象力与幻想的分水岭。杜威自始至终都在反对幻想或虚构的东西,而主张想象或富于想象的东西。第六章探讨的是杜威想象力理论中偏弱的论点以及杜威的自我矫正。杜威的想象力理论极富建设性,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就笔者所知,其中有两个论点是偏弱的:第一,他早期在《心理学》(1887)一书中对想象力的三分法的论证非常之薄弱,难以令人信服。从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杜威将想象力分为机械性的想象力、幻想和创造性的想象力。之后杜威就放弃了这个三分法(代之以想象力与幻想的二分法),这说明杜威本人也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第二,杜威过度强调了想象力中的控制性因素。这主要源于他对幻想的排斥,认为幻想败坏了想象力的名声,极力想为想象力“去污名”。这就导致了他的矫枉过正。杜威认为,想象力必须具有目的性;它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必须服务于某事。所幸,晚期杜威对“控制性”、“目的性”的坚持有所松动,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保留了更多的空间。由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中第二个偏弱的论点引发的教学方法是即兴教学。
贺晓宇[4](2018)在《疫苗的诞生与进阶》文中认为至今没有任何一种医疗措施能像疫苗一样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如此重要、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药品能像疫苗一样以极其低廉的代价把某一种疾病从地球上消灭民间有句俗语:"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这里的疹指的是麻疹,痘指的就是天花。这句俗语,已经随着疫苗的使用逐
谢超[5](2018)在《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事实下,气候变化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共同关心的议题。“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气候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文学对认识和解决目前的气候变化危机究竟有何作用正成为文学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文学对气候的呈现由来已久,并在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愈加明显,针对文学中气候书写的研究也呈兴起之势。本文以英国诗歌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批评的视角,重点考察18世纪至当代英国诗歌对气候现象的呈现。传统的文学批评在解读这些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时往往将重心放在诗歌文本所呈现的气候的象征意义上,而忽略了气候的物质属性。本文参考英国环境史材料,结合英国各时期的文学文化思潮,以时间为线索,从单个诗人及其重点作品入手,对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展开深入分析。18世纪英国诗歌凸显了气候的物质属性,气候不再是单纯的象征性背景,诗人们在作品中重点呈现了天气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气候中的规律、以及气候对农业和身体产生的直接作用。19世纪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工业革命纵深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渗透着科学成分。同时,空气污染以及与此相关的对英国社会的批判、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身份问题也成为诗人们重点表现的主题。20世纪时,诗歌中的气候书写主要集中在现代主义作品中,该阶段的气候书写有意拆解了自然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边界。诗人们在彰显气候物质属性的同时,还表达了对西方现代文明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当代诗歌中的气候书写流露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焦虑及反思,诗人们探讨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末世主题,思考地方与全球的关系,并提出构建气候伦理的设想。基于对英国诗歌中气候书写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本文提出,诗歌中气候的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不可分割,这种不可分割性显示出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关系,而意识到这一层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应对目前所面临的气候危机,从而寻找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出路。
卢伯雄[6](2015)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文中研究指明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和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荣获了该奖项。屠呦呦(图1)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
任衍钢,白冠军,宋玉奇,卫红萍[7](2015)在《癌症研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是生物学和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先后有多位科学家在癌症及其相关研究工作中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方面癌症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另一方面癌症与生命科学中许多未解之谜密切相关。回顾癌症研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从某种角度上很好地说明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相互关系。
姬凌辉[8](2015)在《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除了物质与制度方面的引入外,还有隐而不彰的知识与理论的交流,中国近代细菌学说史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中国近代细菌学引入概况的探讨也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题中之义。鸦片战争以前,中西医学仅仅是通过极少数耶稣会士互相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条约口岸的逐渐建立和传教士医学传教行为的逐渐合法化和内地化,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最先走向世界的一批国人在日记中对显微镜、细菌均有零散记载,细菌由此渐入国人视野。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沿海地区的报刊、杂志等知识传播媒介和翻译馆、医学院校、书院等知识传授机构是细菌学知识的主要引介载体。1894年广东和香港发生的鼠疫检验了时人的防疫手段和观念。虽然鼠疫杆菌的发现消解了鼠疫的神秘感,但是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中西医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和病情,这反映出细菌学说形成初期尚未能影响当时的医疗技术。清末十年,教会创办的医学院校和留日学生对细菌学说译介所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国人对细菌学知识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复合。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让东北成为了当时国际医学专家的实验场,东北鼠疫的防治与肺鼠疫杆菌的发现均具有国际性。瘟疫除了带给普通民众死亡的恐惧感之外,还带动了细菌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细菌学的认识已经从腺鼠疫杆菌、肺鼠疫杆等菌种扩大到对细菌的性质、分类、培养、作用等知识的系统把握,并呈现出由专业知识走向工农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趋势。1917—1918年华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腺鼠疫,虽然有东北鼠疫的防疫经验可资借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防疫工作窒碍难行。1919年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建制、系统运作的中央级卫生防疫机构。从组织结构上来看,中央防疫处从最初的“一处三科”演变为“一处二室三科”。虽然它在1919年全国性霍乱中仅能维持京畿一带的防疫工作,但是随着人事和职能的日益完善,其影响渐及全国。总之,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历经晚清政府、民初北洋军阀集团、南京国民政府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大体随清末民初历次重大疫情不断变动,与当时的国家与社会变迁亦有内在关联,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知识引介到制度构建的“在地化”过程,在中国大地上画出一张从通商口岸到东北三省,从东北三省到晋绥直隶,从晋绥直隶再到全国各地的文化版图。
刘道玉[9](2015)在《一则误报的讣告催生了诺贝尔奖》文中指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瑞典着名的化学家、发明家和资本家,他因为发明了一系列的炸药而闻名,被称为"炸药大王"。他只接受过一年的学校教育,但却成为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他虽然已是成功的化学家,但却挚爱文学,喜欢写诗,梦想成为"雪莱式"的诗人;他拥有价值连城的财富,但生活并不幸福;他渴望爱情,但却终身未娶;他出生于瑞典,但却长期在欧洲多个国家居住、从事研究,逝世于意大利,被称为欧洲的公民。他的人生是绚丽多彩的,从
黄建辉[10](2015)在《公平与卓越的追求: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殊教育是面向身心障碍者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人群的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民主、文明发展程度的提升,特殊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民素质的综合水平,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特殊教育兴起于欧洲,却兴盛于北美。美国社会民众对民主、自由、平等的强烈渴望与追求成为其特殊教育不断超越发展的不竭动力。从19世纪初期正式产生发展至今,美国特殊教育总体上经历从救护到教育、从封闭到开放、从隔离到融合、从全纳到卓越四个发展阶段。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伴随教育理念的更新、行政与专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社会参与力量的增强,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整体上从隔离发展转向了融合发展,教育过程从消极地局限于补偿特殊学生身心功能缺陷转向了积极地全面开发特殊学生的发展潜能,政府教育决策与具体发展措施的重心逐渐从单纯保障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环境转向了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效。在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追求卓越发展、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成为当前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差异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欣赏。尽管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时间稍晚于美国,但从实践来看,我国特殊教育与美国特殊教育经历了相似的发展模式转变。作为后起者,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路径带有明显的美国特殊教育发展痕迹和规律。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中正在或即将面临的问题。本研究以历史时间为线索,以教育公平与卓越发展为视角,通过文献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过程和推动其变革的核心因素以及相关问题作了深入而系统地梳理与分析,以此来揭示特殊教育某些内在固有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从而为我国当前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二、贝林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第一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林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第一人(论文提纲范文)
(1)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 |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时代精神 |
第三节 在反叛中寻找真实的巡回展览画派 |
第四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艺术世界” |
小结 |
第二章 以知识分子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人文精神表达 |
第一节 灵魂的救赎——思想家文学家肖像画研究 |
第二节 善与美的表达——艺术家肖像画研究 |
第三节:真理的探寻——科学家肖像画研究 |
第四节:推波助澜——文艺评论家与艺术赞助人肖像画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以平民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民族意识表达 |
第一节 苦难与坚强——农民题材肖像画研究 |
第二节 坚韧与乐观——工人肖像画研究 |
第三节 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肖像画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以艺术家自画像为例探索肖像画技法与艺术语言演变 |
第一节 古典到现代——肖像画材料与技法演进 |
第二节:单一到多元——肖像画形式语言拓展 |
小结 |
第五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特征与意义 |
第一节 肖像作为一种个体的社会语言 |
第二节 对中国肖像绘画的影响与启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2)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性”科学? |
2 革命性科学的“微小生命体理论”的形成 |
2.1 微生物学开山鼻祖——安东尼·列文虎克与罗伯特·胡克 |
2.2 质疑“自然发生说”的先驱 |
2.3“微小生命体理论”的提出——科学王国中最完美的人——路易·巴斯德 |
2.3.1 从酒石酸不对称现象的发现,到“微小生命体理论”的隐约显现 |
2.3.2 从解决“发酵问题”到获得“微小生命体理论”的基本证据 |
2.3.3 从推测到验证:几个否定“自然发生说”的经典实验 |
2.3.4 在“微小生命体理论”指导下,解决丝蚕病 |
3 细菌致病理论的建立——撰写“细菌学圣经”的人——Robert Koch |
3.1 第一个捕捉到病原菌的“猎人” |
3.2 创新细菌显微和分离培养技术——犹如“猎人”的身上插上了“翅膀” |
3.3“科赫法则”——“细菌致病理论”的验证和完善 |
4 巴斯德-科赫之争 |
5“细菌致病理论”引领下的“人类健康革命” |
5.1 第一剂白喉抗毒素(抗白喉血清)的诞生——开创传染病控制新时代,引领“抗体”药物的诞生 |
5.1.1 白喉棒状杆菌是如何被发现? |
5.1.2 白喉抗毒素是如何诞生的——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
5.2 第一剂征服“白色瘟疫”疫苗的发现和应用 |
5.2.1 抗结核病疫苗是如何诞生的——Albert Calmette和CamiIIe Guerin |
5.2.2 抗结核病防治的艰巨性 |
5.3“第一枚魔弹”砷凡纳明的发明——引领现代化时代的到来 |
5.3.1 第一枚“魔弹”的发现——Paul Ehrlich |
5.3.2 现代免疫学的奠基人——保罗·埃尔利希 |
5.4 第一个“抗菌药物”磺胺发明——现代抗菌药物治疗时代的诞生 |
5.4.1 黎明前的黑暗是如何打破的?——GerhardJohannes Paul Domagk |
5.4.2“前药”概念的提出——开创药物化学研究新领域 |
5.4.3 最高的奖赏——拯救了自己的女儿 |
5.5 第一个“霉菌代谢产物”青霉素的发现——药物来源新时代的诞生 |
5.5.1 机遇眷顾有准备的人——亚历山大·弗莱明 |
5.5.2 青霉素的再发现——Howard Walter Florey和Ernst Boris Chain |
5.6 第一个“抗结核抗生素”链霉素的发现——抗生素黄金时代的到来 |
5.6.1 土壤之父——Selman A.Waksman |
(3)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问题 |
(三)概念界定与概念辨析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育学及相关领域对想象力的已有研究 |
(二)对杜威的想象力理论的已有研究 |
(三)文献综述小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早期:从心理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
一、心像、想象与形象思维 |
二、想象力的中介功能:在感觉与概念之间 |
三、想象力的三分法 |
四、想象力与玩耍 |
五、想象力与各学科的学习 |
六、想象力与推理的心理过程 |
七、实物教学与“心像” |
第三章 中期:从逻辑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
一、“戏剧式彩排”或慎思 |
二、“戏剧式彩排”的故事结构性与讲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
三、想象力的预见性或目的性 |
四、想象力作为探究中的理想性因素 |
五、想象力源于冲动 |
第四章 晚期:从美学的视角论想象力与教学 |
一、自然、经验与艺术 |
二、审美经验的直接性 |
三、“一个经验”或富于想象力的经验 |
四、自然教育与杜威的创造观 |
第五章 演变中的杜威的想象力观念的连续性 |
一、根植于经验 |
二、整体性原则(汉普蒂·邓普蒂原则) |
三、想象力的完成须通过人的行动或表达的冲动发挥出来 |
第六章 杜威的想象力理论中偏弱的论点及杜威的自我矫正 |
一、在《心理学》(1887)中对想象力的三分法 |
二、过于强调想象力中的控制性因素 |
(一)即兴与杜威教育哲学的内在契合性 |
(二)即兴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疫苗的诞生与进阶(论文提纲范文)
由天花开启的免疫研究 |
疫苗抵抗疾病的机制 |
疫苗发展2.0 |
疫苗发展3.0 |
疫苗发展4.0 |
(5)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学中气候书写研究的两大类型 |
第二节 英语文学中气候书写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英国诗歌中气候书写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物质气候与城乡秩序:18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一节 城市中的气候:《城市大雨纪实》和《特里维亚》 |
第二节 气候中的秩序:《四季》 |
第三节 农事诗里的反田园:《打谷者的劳作》与《女人的劳作》 |
第二章 科学话语与空气污染:19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一节 浪漫主义的乌托邦:《麦布女王》 |
第二节 科学与浪漫的交织:《北极探险》 |
第三节 空气污染与城市自然:《唐璜》与《威斯敏斯特桥上》 |
第四节 空气污染与身份焦虑:《异教徒之地》 |
第三章 现代性思索与自我身份:20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一节 生态破坏与现代文明的衰败:《荒原》 |
第二节 自我身份的探寻:《勃力格低地》 |
第四章 焦虑与反思:21 世纪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一节 末日启示录:《-273.15》 |
第二节 地方与全球:阿格贝比、莫辛和希尼诗歌中的气候书写 |
第三节 构建气候伦理:《地球上的生命》 |
余论诗歌触碰现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癌症研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论文提纲范文)
1与癌症有关的病毒学研究与诺贝尔奖 |
2与癌症有关的遗传学研究与诺贝尔奖 |
3与癌症有关的药学研究与诺贝尔奖 |
4与癌症有关的细胞学研究与诺贝尔奖 |
(8)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研究现状 |
(一) 医疗史的兴起 |
(二) 细菌学说史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选题价值及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选题价值 |
(三) 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医学概况与早期出洋国人的观察 |
一、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公共卫生学 |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医学 |
(一) 温病学说的形塑和发展 |
(二) 医事制度、医学教育与分科 |
三、如蝎如蟹:使西日记中的观察 |
四、小结 |
第二章 甲午战争前后细菌概念的引介与通商口岸防疫的改进 |
一、19世纪中后期通商口岸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引介 |
(一) 通商口岸医学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译介 |
(二) 通商口岸非医学传教士对卫生知识的译介 |
二、避疫·检疫·治疫:1894年香港鼠疫与鼠疫杆菌 |
(一) 1894年香港鼠疫与港口检疫的推行 |
(二) “气”与“细菌”:中西医抗击鼠疫的不同方法 |
三、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细菌学知识的传授与东北鼠疫的防疫实践 |
一、清末教会医学院校对细菌学的传授和留学生的译介 |
(一) 教会医学校的细菌学教育 |
(二) 留学生对细菌学的译介——以留日学生为中心 |
二、细菌学与宣统鼠疫期间东北的卫生防疫 |
(一) 鼠疫、报刊与知识:《盛京时报》中的细菌学 |
(二)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议报告》中的细菌学 |
三、小结 |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学知识的推广与晋绥鼠疫的防控 |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知识的推广 |
(一) 细菌学专业知识的译介 |
(二) 细菌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之关系 |
二、1917-1918年鼠疫的防治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防疫观 |
(一) 1917-1918年鼠疫防控与交通遮断 |
(二) 清洁与消毒:以《大公报》为中心 |
三、小结 |
第五章 中央防疫处的设置与细菌学知识传播和实践的一体化 |
一、中央防疫处的设立及沿革 |
二、中央防疫处防治传染病与细菌学知识的应用 |
(一) 上海与京畿:1919年霍乱防治的两个面相 |
(二) 预防传染病与接种疫苗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硕士) |
致谢 |
(10)公平与卓越的追求: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一) 残疾学生、障碍学生、特殊学生 |
(二) 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全纳教育 |
(三) 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卓越 |
四、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从救护到教育——美国特殊教育的萌芽与产生(1852年前) |
第一节 美国早期社会特征与特殊教育萌芽 |
一、民主与平等思想的确立——早期社会特征对教育的影响 |
二、救济与养护——早期特殊儿童收容机构的特殊教育萌芽 |
第二节 美国特殊教育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理论基础——欧洲早期特殊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传入 |
二、政治舆论——民主与平等教育理念的渗透 |
三、制度保障——公共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推进 |
四、人才支持——特殊教育先驱者的探索 |
第三节 美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
一、正规特殊教育的产生——特殊教育机构广泛兴起 |
二、团体自愿式运作管理——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办学模式 |
三、公开展示教育成效——早期特殊教育机构办学经费来源 |
四、教育本质要求初显——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教学与管理 |
第四节 1852年前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特征分析 |
一、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特殊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道德教化与慈善色彩浓厚——特殊教育早期实践活动教育性不足 |
三、办学主体以私人为主——政府对特殊教育支持力度不够 |
四、教师培养受到重视——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趋势初显 |
小结与分析 |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美国特殊教育的全面崛起(1852年—1928年) |
第一节 美国特殊教育结构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
一、从机构到学校——寄宿制特殊教育模式的重建 |
二、多样化的隔离安置模式——公立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的发展 |
三、特殊教育资源配置调整——乡村与小城镇特殊教育的困境与改善 |
四、特殊教育结构体系纵向延伸——学前与高等阶段特殊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美国特殊教育行政支持体系的发展 |
一、免费特殊教育的实现——《义务教育法》对特殊教育的影响 |
二、联邦政府成为特殊教育引导者——儿童问题白宫会议如期举行 |
三、独立而零散的州立法——特殊教育早期专项立法状况 |
四、家长教育角色凸显——社会公共机构对家庭特殊教育的支持 |
第三节 美国特殊教育专业支持体系的发展 |
一、专业化发展趋势凸显——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的客观需求 |
二、专业组织团体广泛成立——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推动力 |
三、特殊教育师资建设——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
四、课程与教学改革——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四节 1852年—1928年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特征分析 |
一、从入学机会到教育结果——特殊教育发展目标发生重大转变 |
二、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教育机构实践活动育人性增强 |
三、办学主体开放而多元化——特殊教育发展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
四、教育质量显着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趋势加强 |
小结与分析 |
第三章 从隔离到融合—美国特殊教育的困境与突破(1929年—1974年) |
第一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特殊教育的曲折发展 |
一、在困境中求生存——十年经济危机下特殊教育的发展 |
二、教育实践的多方探索——战后初期公立学校特殊教育的复苏 |
三、对隔离教育现状的揭露——战后初期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困境 |
四、隔离与融合初步交锋——特殊教育融合改革全面兴起的前奏 |
第二节 二战后初期美国特殊教育隔离模式面临的挑战 |
一、隔离教育制度合法性的终结——“布朗法案”对特殊教育的影响 |
二、二战后联邦政府的特殊教育政策——以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为例 |
三、特殊儿童利益团体的教育倡导与实践——以NARC为例 |
四、特殊教育对象的拓展——特殊标签效应与分类系统的完善 |
第三节 美国特殊教育融合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兴起 |
一、对特殊班级教育成效的批判——特殊教育融合改革兴起的直接动因 |
二、正常化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特殊教育融合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三、特殊教育安置去机构化——低成效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的解散 |
四、回归主流运动的产生——特殊教育融合改革初步实践及其成效 |
第四节 1929年—1974年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特征分析 |
一、关注教育成效提升——特殊教育在反思与批判中前行 |
二、社会参与性增强——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民间力量多元化 |
三、联邦政府角色强化——特殊教育行政保障进一步完善 |
四、从隔离到融合——特殊教育理念与模式发生显着变化 |
小结与分析 |
第四章 从全纳到卓越——美国特殊教育的质量提升(1975年至今) |
第一节 美国联邦特殊教育法下的融合教育发展 |
一、特殊教育全纳发展的起步——EHCA的制定与实施 |
二、从教育安置转向课程教学——回归主流运动的深入发展 |
三、从缺陷中心到适应本位——个别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
四、历史与现状——特殊教育早期融合改革与发展总结分析 |
第二节 美国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变革 |
一、从单向主动转向双向主动——REI的产生与发展 |
二、特殊教育结构体系的拓展——EHCA前两次的修正与完善 |
三、选择性的融合教育——聋人教育发展及其教育之争 |
四、从二元并列到一体化——特殊教育体制变革成效分析 |
第三节 全纳理念下美国特殊教育的卓越发展 |
一、融合教育的终极追求——全纳思想的确立、实践及其争论 |
二、追求优质的教育平等——联邦政府特殊教育发展新战略 |
三、全纳与绩效的统一——NCLB及其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 |
四、升学与就业准备——CCSS下特殊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四节 1975年至今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特征分析 |
一、强化集权管理——联邦政府加大对特殊教育统筹发展 |
二、重视依法治教——特殊教育实践与立法之间的联系密切 |
三、力求全纳发展——特殊教育融合改革层次不断深化 |
四、教师教育多元化——积极打造高素质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
五、公平与效率兼顾——特殊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显着提升 |
小结与分析 |
第五章 回溯、分析与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回顾与总结 |
一、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演进轨迹 |
二、推动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关键因素 |
第二节 影响美国特殊教育公平与卓越发展若干核心问题分析 |
一、特殊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
二、特殊教育投入与经济收益问题 |
三、特殊教育与多元文化问题 |
四、特殊学生分类与教育问题 |
五、特殊教育学生评估机制问题 |
六、特殊学生家长教育介入问题 |
七、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问题 |
第三节 对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
一、19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特殊教育的历史演进 |
二、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
小结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贝林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第一人(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D]. 刘钧.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J]. 陈俊升,陈代杰,路慧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04)
- [3]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育[D]. 梁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疫苗的诞生与进阶[J]. 贺晓宇. 中国经济报告, 2018(08)
- [5]英国诗歌中的气候书写研究[D]. 谢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J]. 卢伯雄. 集邮博览, 2015(12)
- [7]癌症研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J]. 任衍钢,白冠军,宋玉奇,卫红萍. 生物学通报, 2015(10)
- [8]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D]. 姬凌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9]一则误报的讣告催生了诺贝尔奖[J]. 刘道玉. 领导科学论坛, 2015(08)
- [10]公平与卓越的追求: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研究[D]. 黄建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