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冷思考

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冷思考

一、网络经济在中国的冷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朱永新[1](2021)在《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进行了二十年的田野实践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使数以千计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家校社政共育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抗教育异化,回归教育本质以及大面积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新教育实验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力争把新教育实验建设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使新教育共同体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杨赫[2](2021)在《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爆发式增长的用户基数、游戏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逐渐剥去包裹在电子竞技外部饱含隐秘和禁忌色彩的坚硬外壳,使之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数字竞技项目。而作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符号,电子竞技同样引发媒介的高度关注,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传播中的“新势力”。现阶段,“电竞热”仍然在持续升温,但表面的浮华却难掩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困境,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利益相关主体需求的日益增长,初期依靠资本植入的粗犷式发展已经开始后继乏力,客观上出现了传媒实践先于理论指导、平台发展与价值定位模糊不清、评价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而其症结则在于学界和业界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理论建构、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的认知与实践不足。现阶段,电子竞技和网络媒体传播分别回应了当前中国社会不断突显的竞争意识、时间性和效率思想,以及人们普遍对于身份流动、自由连通和共享叙事的渴望,两者不断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极具张力的统摄性娱乐装置。具体而言:一方面,随着盈余时代的到来和技术赋能的不断提升,用户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游戏表象进一步突显,趣味性、个性释放、自我选择与控制的外显表征也更加具体;另一方面,随着平台资本主义下隐性剥削机制的逐步建立,数字产消者逐渐取代“受众商品”,主导着网络传播中的商业化思维和价值攫取。换言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演变成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新秩序。本文以传播游戏理论、游戏批评理论体系和框架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理论建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扎根理论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阐释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发生机制与内涵结构,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梳理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问题,构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评估,最终提出具有指导性、层次性的优化策略。力求能够在传播学视域下,完善电竞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强化其服务大众的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研究认为:(1)在传统框架理论视角下,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源自于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博弈。首先,在框架的背后存在网络媒体商业化趋势、电子竞技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两大“隐形推手”;其次,博弈的维度是以具身体验为基础的“认同”和因数字劳动所引发的“消费”;最后,博弈的结果则表现为经由具身体验产生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身份认同,以及在数字劳动中形成符号消费、权力消费和空间消费,并且它们分别具有形塑网络商业思维、建构网络文化关系的功能。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商业化、平台化,受众数字化、用户化的环境中,“体验”与“劳动”之间的相互置换成为用户的身体感知与价值生产的源动力,结合现实语境分析,两者又分别指向了游戏的经验性和资本化,并且推动了以文本变革为核心的网络电子竞技传播游戏化进程。(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本质上是因信息流动引起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考察电子竞技网络媒体传播的游戏范式,并且询唤出用户作为玩家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了其传播效果更为明确的指向性,即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3个维度:首先,从游戏表象的视角分析,作为具备生产复数化故事的超叙事系统,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兼具控制与规则等核心游戏元素,并且整合了游戏文本设计理念,故参照游戏批评的第一向度,将文本呈现效果(用户对于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解构为叙事叙述效果、机制创设效果、审美匹配效果和技术应用效果;其次,“双环境化”造成用户角色与行为双重性,此时符号的功能只存在于游戏之内,但是符号的感知与识别却来源于现实经验,所以用户通常在功利性或抵抗性的活动中不断寻求自我价值,故主观体验效果具体表现为情感沉浸、交互体验和自我实现;最后,用户作为游戏玩工所进行的劳动,兼具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的双重属性,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依靠数字秩序,赋予并改造了用户新的身份政治和身体关系,客观上形成了以“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为核心的价值链,并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在上述价值链中,前两个部分可以被概括为是劳动成果,后两个部分则分别对应价值转化效果与经验塑造效果。(3)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经由三级编码,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平台建设、盈利能力、责任意识和创新实践6个主范畴与其下属的24个子范畴。将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作为一个整体,其盈利能力属于目标导向性因素,责任意识属于环境制约性因素,创新实践属于竞争动力性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而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和平台建设则是形成上述三个主范畴的前提条件,故能够通过对于三者的作用,进而影响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播效果。通过理论对话发现,本文的影响因素模型在内涵与关系层面,能够展现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要素与特征,并且具备了解释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游戏范式的能力,客观上同第三章的理论基础形成呼应。与此同时,该模型也符合“O-S-O-R”研究模式中两次对于受众差异(两个“O”)的认知,并且与游戏化设计模型中,以“感知-意图-行为”为主线的用户体验路径关联度较高。本文以该影响因素模型为问题分析框架,从商业创收、责任履行和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分别对现阶段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媒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资本植入过度、内容良莠不齐、专业性仍需强化、文化定位尚需明确、用户媒介素养和电竞形象构建有待提升等问题,进而围绕刺激用户生产、塑造文化氛围、注重文本互动三个维度,总结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趋势特征。(4)基于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的传播效果内涵结构,经由理论推导、文献分析和走访调查初拟评价体系,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和加权平均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完成评价指标的筛选,并且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起由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组成的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游戏化传播为基础,从网络媒体的视角出发,深入考察用户参与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与行为趋势,从而实现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衡量与评判。本文利用该评价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传播效果和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分别为3.5295(较好水平)和3.0238(一般水平)。进而通过对于评价结果纵向的相互比较,以及横向的综合比较,认为其基本符合现实情况,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机制、审美、价值生产和负面效果等评价维度仍然需要改进。进一步分析,将该评价体系同业界的工作总结与观赛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其与现阶段网络媒体的电竞传播实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并且其所包含的用户主观评价,能够有效弥补业界算法程序评价的不足,但在过程评价、趋势预判和市场衡量等方面的精确度与适配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5)总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以中国“政府+产业”的电竞产业模式转型为契机,促进本土电竞文化由资本催化向文化自生转变,并且参考游戏化传播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游戏化叙事、游戏化体验和游戏化规制;具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不断提升文本的完整度和新颖性,进一步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加快平台化转型发展的速度,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情感输出的积极性和生产的时间与效率;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并非仅仅需要媒体平台自身的努力,而是要依靠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调控,紧密结合中国电竞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引导优质人才的培养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促进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

周笑梅[3](2021)在《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自国家启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智库的政策咨询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与现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仍明显不相称。制约智库发展的突出困境在于:在新型智库最重要的关系中,智库与政府双向维度同时存在深层体制改革的阻滞,且彼此复杂纠缠。一方面,这种制约呈现为相应的国家制度供给不足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滞后,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在对自我重塑的能动把握上也存在观念滞后、行动迟滞、内部机制创新不足。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交错,致使新型智库依然受制于传统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智库转型所需要的决策研究范式及运营模式的现代跃迁,因而也难以全面达成自身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整体上呈现深层结构性矛盾。如果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单纯指向智库内部机制,或单纯指向政府制度供给,都难以有效解释问题的深层归因和回应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背景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中探寻其发展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而系统探索对其发展优化更具应用价值的实践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新型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效率,关系到由国家决策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当前在国内国际复杂局势中,同时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模式深刻复杂的改变与形塑,则使这种机遇与挑战空前放大,进而使智库对国家及政府决策能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突显,作为决策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成为意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在国家治理总体架构下,存在三个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维度:国家的制度供给、智库的内部治理、智库的外部关系。这三个维度既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空间,同时也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与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治理、参与式治理、网络化治理、决策过程参与等理论,基于“国家制度供给-智库内部治理-智库外部关系”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智库发展经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31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分别在三个基本维度下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剖析新型智库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在形成对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问题判断时,本文做了一定数量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特别是以31个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详细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学术文献研读及理论资源支撑,基于以上综合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新型智库发展优化对策:第一,在政府维度,加大力度扭转突出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加强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制度供给和赋权。新型智库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应包括:决策过程参与保障制度、机构主体重塑保障制度、智库市场化运行保障制度、智库现代传播保障机制等内容。第二,在智库内部治理维度,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并在清晰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对智库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创新。第三,在智库外部关系维度,围绕新型智库发展所形成的重要外部关系,以激活主体能量与活力为前提,建构政府主导、智库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化治理合作伙伴关系。在三个基本维度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体性政策建议:优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布局,持续培育现代政治文明;在秉持稳步渐进改革原则的同时,加快提升新型智库发展相关立法层次,以强大的国家立法保障并规范新型智库发展;合理布局新型智库发展体系,以建立和形成有效保障各类智库均衡而充满活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维护不同类型智库共同构成的整体国家知识资源及决策智慧宝库;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新型智库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整体升级,制定并实施涵盖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管理及数据库网络,为建立国家智慧决策模式做足准备,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郭炎华[4](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孙宇辰[5](2020)在《场景、感官与消费 ——基于B站“吃播”的传播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吃播”是“吃饭直播”的简称,最初起源于韩国综艺节目。2015年“吃播”类节目传入中国后,在国内特有的文化语境中逐渐发展衍生出新的形态,并成为反映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一道新的文化景观。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从多维度的文化理论入手,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下文简称“B站”)上的“吃播”节目为研究案例,解析“吃播”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理性探讨我国“吃播”流行背后蕴含的丰富意义。其中,第一、二章节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语境、国民饮食观念等,结合精神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探究“吃播”的发展现状和火爆原因。同时以B站上的“吃播”为例,对现有“吃播”内容进行分类和概述。第三章以传播学的视角,解析了“吃播”的传播实践,包括其内容生产、反馈机制以及商业化盈利模式。第四章主要从青年亚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理论角度,探究受众在观看过程中的心理图示和消费行为的变迁。最后,第五章对“吃播”的热播现象进行了冷思考,并针对目前出现的乱象和失范行为提出了解决思路。作为传统美食文化的延伸,“吃播”这一文化现象值得深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聚焦这一互联网新兴事物,以传播和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中国“吃播”的传播实践,探究其中的社会文化隐喻,更有助于理解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在互联网语境下传播与发展的新路径。

朱姗姗[6](2020)在《中美主流媒体“5G网络”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文中提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变革一直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带有科学性质的5G议题也成为了各国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作为科技强国的美国与作为5G新秀的中国,两国媒体5G网络的新闻报道在内容呈现和表达技巧上存在哪些异同?导致这些报道差异的成因都有哪些?媒体在5G网络的新闻报道中是否存在不足?又如何互相借鉴经验来改进报道?本研究将对中美两家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进行内容上的比较研究,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分析。两家媒体在表层的内容呈现上,从数量多和版面重来彰显5G议题的重要性,在对应的主题区域和情感基调的分布上,《人民日报》多报道本国成果的正面性报道,而《纽约时报》则更多的注意报道全球建设,多中立性报道。在对两家媒体深层的表现技巧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信源选择和话语策略上,《人民日报》非常倚重官方信源和“一面提示”,而《纽约时报》则多专家信源并且多“两面提示”。在叙事特征上,《人民日报》更多宏观概论式,而《纽约时报》偏爱微观具述式。除此之外两家媒体都显示出对中国5G的强烈兴趣,但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安排,《人民日报》积极构建而《纽约时报》大多消极表达。两家媒体报道差异的主要成因,从内部看是因为办报理念和媒介运营体制的不同,从外部看是因为各自特殊的政治语境与紧张的贸易争夺等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研究显示相对《纽约时报》,中方的《人民日报》涉5G议题的相关文章显示出了更多的不足,主要包括过多说教意味的内容呈现、过度的依赖官方信源、太硬的叙事方式、过弱的对外传播机制等问题。对此,研究建议要加强反思理性探讨,也要注重科学民主的平衡互动,并且需注重贴近生活加入风格叙事,以及努力打造代表中国形象的传播舰队,传播好中国5G。

岳丹丹[7](2020)在《消费文化视域下国产IP电影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消费文化的蔓延、互联网技术的支持、粉丝经济的崛起,国产IP电影越来越成为国产电影的票房主力。2019年,电影市场更是涌现出《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少年的你》等系列又叫座又叫好的IP影片。然而,在消费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一部影片要想成功,除了影片质量过硬,影片的营销环节也至关重要。本文正是从消费文化的角度,为国产IP电影的营销提供策略支持。本文以2010年到2019年这十年间经典的国产IP电影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主要研究以下内容:首先,探究消费文化语境中国产IP电影的营销价值。从电影市场的竞争状况、消费文化影响下符号消费盛行、消费者市场地位提升以及传递IP电影文化价值这四方面回答在消费文化语境中,为什么要对国产IP电影进行营销。其次,探究消费文化对IP电影观众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豆瓣网、时光网用户所发表的电影评论,研究发现消费者,特别是粉丝群体,在消费IP电影时会具备典型的消费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出于追求IP品牌心理、追求偶像明星心理而产生的符号消费;二、出于彰显个人品味心理、获得自我认同心理以及群体认同心理而产生的个性消费;三、出于情感体验心理、参与心理而产生的情感消费。再次,针对IP电影的消费特征,探究IP电影的营销策略选择。针对IP电影消费者符号化、个性化、情感化的消费特征,提出IP电影的借势营销策略、社群营销策略、情感营销策略。本文认为,IP电影在运用借势营销策略时,要突出、强化与原IP文本的联系,最大限度实现原着粉丝向IP电影的转移;IP电影在运用社群营销策略时,要利用粉丝实现影片信息的裂变传播,利用微博话题做好“弱关系”营销,利用微信平台做好“强关系”营销,利用电影论坛网站做好口碑营销;IP电影在运用情感营销策略时,要强化消费者的参与感,关注消费者在影片市场寻求情感慰藉的消费习惯。最后,在互联网时代,IP电影的营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一步优化营销策略,本文提出,要运用大数据做好精准营销、利用网络趣缘社群做好情感营销、利用网络社区KOL做好关系营销、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做好话题营销。

李伟琴[8](2019)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图式的涵义辨析入手,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本质差异进行了大跨度的宏观比较分析,并由此论证了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从而试图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静态结构、视觉效应、艺术转化等构建维度的融合与差异现象进行一次合理的论证与求解;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做出比较全面的把握及展望。客观而言,“图式”一词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诞生于西方,具有比较丰富的语义内涵。它不仅在绘画中产生了专用的艺术图式,还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等艺术术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区别,并构建了其特有的艺用体系。在风景油画中,因为绘画再现的需求,艺用图式已成为画家们的一些重要语汇。只是由于风景油画原产自西方,所以当它传入中国后,其中的图式在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共同影响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具体而言,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视觉元素:线、色、空间的融合组合,及视觉效应的“焦点区域”、“不动之动”与“张力”的融合表现中。既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具有融合性,那么它作为一种图式语汇势必会因为中国语境的特殊性而被中国油画家置于一个动态的结构关系中,并做相应的艺用转化,即中国油画家从绘画审美创作的本质、境界、观念等方面进行转化,从而使其传递出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显然,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促进了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民族化的发展,但同时它也引发了图式化现象,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在辩证中探索它的发展趋向,还应该结合中国的时代性、民族文化特色及艺术家的个体特性等对其进行创新思考。综合而言,由于中国风景油画的特殊性,所以其艺术图式在绘画形式美学的作用下体现出了中西融合的特征,即中国油画家在借鉴和学习西方经典绘画图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美学观、图式语汇及自己对现代社会、生活、科技等的综合认识和理解,构建了具有现代语义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从而促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郝丹青[9](2019)在《网络自制剧的形态及其传播研究 ——以爱奇艺网络自制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为网络自制剧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资金来源。国家大力支持网络文艺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各大视频网站经历多方竞逐后,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爱奇艺、腾讯、优酷为第一梯队的行业格局。为了控制水涨船高的版权价格和实现独播资源的垄断,各视频网站纷纷投入自制剧的生产。网络自制剧满足了“网生代”消费者的主体需求,迎合了粉丝文化,受到了消费者和市场的广泛关注。论文以爱奇艺网站为主要案例,研究了网络自制剧的发展概况、形态呈现、传播策略、传播效果和传播困境,进而对媒介融合与“视频”剧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以2014年和2017年为时间节点,论文将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发现其经历了前期试验阶段(2010——2013年)、中期“蝶变”阶段(2014——2016年)和后期成熟阶段(2017年至今)。将爱奇艺所有网络自制剧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其具有规模化与类型化、全覆盖与“现象级”、系列化与品牌化、多方合作与突破创新的典型特点。分析豆瓣网中关于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所有数据,将其评分最高的十部口碑剧目和评分最低的十部遇冷剧目进行盘点,发现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高分剧集具有三个发展倾向:即高度电影风格化、描摹社会众生相以及在地域、文化和叙事等方面嵌人中国特色;而低分剧集则与IP泛化与制作水平参差不齐、观众审美随时代演进变化有关。观众审美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演进,观众喜好告别了过去的“傻白甜”阶段,也对“复制情怀”类型的剧集提出了更高要求。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传播策略强调“用户体验至上”,将技术手段运用其中,运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调整排播方式适应市场变化,经营粉丝群体提高用户忠诚度,以IP为价值核心进行全产业链生态布局,以实现商业变现。爱奇艺打造出基于好友社交的“影吧”和基于兴趣圈层社交的弹幕和泡泡圈,通过娱乐环境的社区化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力图使用户获得极大的社区“浸人感”和粉丝社群聚合的满足感。论文从弹幕、爱奇艺官网、豆瓣的打分评价、骨朵数据的播放量等四个维度考察了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传播效果,发现网友往往通过弹幕进行游戏化的传播,以获得快乐为目的,通过“记忆点提炼”和“戏谑嫁接”的形式进行群体狂欢。在豆瓣评论中,网友对还原生活本真和输出正向价值观的剧集和情节表达出了赞赏。由于传播资源的不对称,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传播效果出现失衡,具体表现在地域差异和群体差异上,口碑和舆论热度(IP、明星和吐槽)可以加强传播的“记忆点”,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网络自制剧的问题在于一味适应市场,消磨个性;过分追求娱乐,走向媚俗;追求商业利益,忽视社会影响。政策规制、道德风俗与市场诉求三方博弈使网络自制剧陷入传播困境,未来视频网站要在政府规制、公民监督和视频网站自律的共同努力下生产出更优秀,更符合社会期待的网络自制剧作品。展望未来,媒介融合背景下“视频”剧市场会出现更多像竖屏网剧、互动剧、“自纪录”剧这样紧扣时代脉搏的全新形态的剧集。

赵雨婷[10](2019)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网络模仿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技术的进步带来媒体形式的丰富,随着大屏智能手机、4G网络的普及,短视频应用慢慢渗入人们的社交生活,它迎合了用户的碎片时间,改变着受众的“阅读习惯”。抖音短视频是其中的代表,拥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与领先于同类竞品的DAU(Daily Active User),在它的流行之下,带来了网络模仿行为在平台的集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针对网络模仿行为在抖音盛行这一现象,本文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把握,结合发展环境,在分析梳理抖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了解抖音的自身属性和发展特性。继而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总结抖音平台模仿行为的类型,并分别在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对网络模仿行为达成更深的理解:以“海草舞”的流行现象为研究个案,从“创新扩散”的视角分析它的创新手段与扩散过程,在个案中探寻抖音平台模仿行为的传播模式和平台传播策略上的共性;将塔尔德“模仿律”理论与网络模仿行为相联系,分析其存在的一般规律。在了解现象本身之后,本文从外部社会环境、内在认知属性、平台运营策略和受众模仿心理四个角度,研究影响平台中模仿行为产生的因素,认为娱乐化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流行文化影响着受众对于模仿行为的接受度,抖音内在属性的优越性以及平台相关运营策略也对模仿行为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并结合深度访谈,从受众模仿心理的角度总结了四点影响因素。最后,本文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抖音平台网络模仿行为盛行带来的利弊,从传播的正负影响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价值评析,并结合造成的影响对抖音如何保持长远发展进行反思。抖音短视频是新时代的产物,网络模仿行为在新媒介上的全新表达作为传播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它既是新事物的创新与扩散,又是传播理论在时代性上的反应。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这一现象,加深对网络模仿行为传播学的理解,加深对抖音发展现实意义上的理解,将理论意义结合实际意义,实现研究价值。

二、网络经济在中国的冷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经济在中国的冷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一)实验酝酿期(1986年—1999年)
    (二)实验初创期(1999年—2002年)
    (三)实验建构期(2002年—2013年)
    (四)实验深化期(2013年至今)
三、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一)新教育实验的使命
    (二)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1. 愿景一: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2. 愿景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三)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观
        1. 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
        2. 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3. 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4. 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四、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
    (二)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
    (三)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
五、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二)师生共写随笔
    (三)聆听窗外声音
    (四)培养卓越口才
    (五)构筑理想课堂
    (六)建设数码社区
    (七)推进每月一事
    (八)缔造完美教室
    (九)研发卓越课程
        1. 新生命教育课程
        2. 新智识教育课程
        3. 新德育课程
        4. 新艺术教育课程
        5. 特色教育课程
    (十)家校合作共育
六、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一)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
        1. 通过教师“三专”培养模式,使大批普通教师得以成长提升
        2.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使大批乡村学校、普通孩子获得优质发展
        3. 通过家校社政共育,形成多元协同教育效应,使许多实验区教育生态得以改变
        4.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反思
        1. 关于大规模教育实验与质量控制的问题
        2. 关于新教育实验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
        3. 关于新教育实验话语体系与学派建设的问题
        4. 关于如何提高新教育实验年会水平与成效的问题
    (三)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
        1. 继续加强新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完善新教育课程体系
        2. 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发挥新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
        3. 继续深化新教育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教师培养体系再造探索
        4. 继续研究未来学校的转型,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

(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子竞技风靡世界:认可与质疑并存
        1.1.2 电子竞技媒介传播成为新的研究议题
        1.1.3 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是指导电竞传播实践的重要抓手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厘定
        2.1.1 电子竞技
        2.1.2 网络媒体
        2.1.3 传播效果
        2.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
    2.2 核心理论
        2.2.1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
        2.2.2 游戏批评理论体系
        2.2.3 框架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关于电子竞技与游戏化传播的研究
        2.3.2 国内关于电子竞技媒介传播的研究
        2.3.3 国内外关于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2.3.4 文献述评
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形成与结构
    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
        3.1.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构成要素
        3.1.2 具身体验视域下的网络商业思维形塑
        3.1.3 数字劳动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关系建构
        3.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反思与启示
    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同游戏的范式勾连
        3.2.1 盈余时代与电子竞技娱乐本质之间的关系建构
        3.2.2 互联网“下半场”的受众变革与媒体转型
        3.2.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社会性与时代思维
    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内涵结构
        3.3.1 文本层面:游戏表象中的文本呈现
        3.3.2 体验层面:“双环境化”的主观体验
        3.3.3 劳动层面:主体询唤下的价值生产
        3.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结构与性质
    本章小结
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4.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过程
        4.1.1 研究方法的选择——扎根理论分析法
        4.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背景
        4.1.3 访谈提纲的拟定与专家选择
        4.1.4 访谈过程与资料整理
    4.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三级编码结果
        4.2.1 开放式编码
        4.2.2 主轴编码
        4.2.3 选择性编码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4.3.1 用户差异
        4.3.2 环境条件
        4.3.3 平台建设
        4.3.4 盈利能力
        4.3.5 责任意识
        4.3.6 创新实践
    本章小结
5 基于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与问题分析
    5.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检验
        5.1.1 同“发生机制”与“O-S-O-R”模式的理论对话
        5.1.2 同“游戏范式”与游戏化传播模型的理论对话
        5.1.3 同电子竞技与体育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
    5.2 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问题分析
        5.2.1 商业创收层面
        5.2.2 责任履行层面
        5.2.3 文化创新层面
        5.2.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的趋势特点
    本章小结
6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
    6.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6.1.1 建构方法的选择——德尔菲法
        6.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中的操作性定义
        6.1.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
        6.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6.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6.2.1 初拟指标体系
        6.2.2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6.2.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指标修正
        6.2.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确定指标权重
    6.3 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指标内涵与关系阐释
        6.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
        6.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
        6.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关系阐释
    本章小结
7 基于评价体系的实证评估与比较研究
    7.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过程
        7.1.1 评价方法的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7.1.2 评价对象的介绍
        7.1.3 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7.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的操作步骤
    7.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结果
        7.2.1 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 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7.2.2 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7.2.3 评价结果的现实审视
    7.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7.3.1 硬性量化指标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7.3.2 “玩法”的效果呈现愈发受到重视
        7.3.3 品牌构建的能力认定关注度升级
        7.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本章小结
8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8.1 观念层面:网络媒体应构建符合现实情境的电竞传播理念
        8.1.1 摆正心态,认清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处境
        8.1.2 打牢基础,理解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文化内涵
    8.2 路径层面:网络媒体应参考游戏理论设计电竞传播思路
        8.2.1 提升文本呈现的完整度和新颖性,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
        8.2.2 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保证用户情感输出的积极性
        8.2.3 坚持平台化的媒介转型,保证用户生产的时间与效率
    8.3 要素层面:培育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优质环境
        8.3.1 塑造媒介文化,加强自我完善
        8.3.2 依托政策支持,配合政府管理
        8.3.3 加强行为监督,提升用户素养
        8.3.4 拓展外部渠道,强化产业融合
        8.3.5 针对现实需求,培养优质人才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实践调查走访提纲
    附录2:扎根理论分析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相关调查文本材料(节选)
    附录4: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1)
    附录5: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2)
    附录6: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调查问卷(样张)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习经历

(3)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的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与网络调研法
        (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三)比较研究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有待改善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智库与新型智库
        (二)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公共政策理论
        (三)制度供给理论
        (四)知识管理理论
第二章 新型智库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与战略目标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
        (一)三个基本维度的内在关系
        (二)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关系
        (三)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系
第三章 新型智库发展成效、困境及归因:地方社科院案例研究
    一、案例选择的典型意义
        (一)五种主要智库类型比较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历史演进
        (一)地方社科院智库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9年)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稳步探索阶段(1980-1999年)
        (三)地方社科院智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基本成效
        (一)地方社学院新型智库决策影响力提升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提升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社会影响力提升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层困境
        (一)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身份困境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政困境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金困境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人才困境
    五、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制度供给维度的制约
        (二)内部治理维度的制约
        (三)外部关系维度的制约
第四章 智库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镜鉴
    一、国外智库发展经验
        (一)国外智库的国家制度供给
        (二)国外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
        (三)国外智库的外部关系建构
    二、国内智库发展经验(地方社科院以外的案例研究)
        (一)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的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二)国经中心——理事会模式的智库内部治理探索
        (三)人大国发院——跨学科研究中的智库组织结构创新
第五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体系
        (一)政治环境根本支撑
        (二)决策参与保障制度
        (三)机构体制改革制度
        (四)市场运行保障制度
        (五)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二、加强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
        (一)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二)健全决策参与制度保障
        (三)加强机构重塑制度保障
        (四)强化市场运行制度保障
        (五)提升舆论引导机制保障
第六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一、探索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
        (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家相关政策
        (二)国外法人治理结构发展脉络溯源
        (三)国内事业单位相关改革基本经验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智库适应性探讨
        (五)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二、创新新型智库内部治理机制
        (一)新型智库战略目标清晰定位
        (二)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机制优化
        (三)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四)新型智库知识管理机制拓新
        (五)新型智库现代运营机制强化
第七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一、新型智库与政府的关系
        (一)共同培育智库与政府协同研究机制
        (二)共同营造智库与政府沟通交流平台
        (三)共同打造智库与政府人员互动通道
    二、新型智库与媒体的关系
        (一)积极支撑新闻媒体深度政策宣传
        (二)紧密结合网络媒体推动品牌传播
        (三)完善自身媒体建设拓展潜在关系
    三、新型智库与公众的关系
        (一)以公众为智库营养源泉
        (二)恰当参与公共舆论引导
        (三)成为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四、新型智库与同行的关系
        (一)拓展国内同行合作关系
        (二)拓展国际同行合作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3.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2.研究目的
        3.理论依据
        4.研究方法
        5.研究内容
        6.研究路线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1.翻转课堂的起源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翻转课堂
        2.乡村与乡村学校
        3.本土化
        4.学习力
        5.学优生与学困生
        6.知识沟
    (三)内涵解析
        1.翻转课堂的本质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1.比较之目的
        2.方法与依据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4.比较研究启示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1.翻转之取长补短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一)调研设计
        1.调研对象
        2.理论模型依据
        3.量表维度设计
    (二)调研实施
        1.问卷
        2.访谈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教学传播者分析
        2.学生分析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4.调研结论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4.教学评价模式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一)实验设计
        1.研究问题假设
        2.研究样本
        3.变量控制
    (二)实验前期工作
        1.实验科目的选择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3.微课的制作
    (三)实验过程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3.数据收集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1.终结性评估分析
        2.形成性评估分析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三)研究创新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四)研究呈献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一)研究不足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2.研究样本的局限
        3.研究时段的局限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3.后续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场景、感官与消费 ——基于B站“吃播”的传播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吃播”研究现状
        二、国内“吃播”研究现状
        三、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吃播”诞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第一节 “吃播”的起源与发展
        一、“吃播”在日韩的萌芽与发展
        二、“吃播”在中国的发展与衍变
    第二节 “吃播”节目的典型分类
        一、“大胃王”吃播
        二、“居家日常”吃播
        三、“探店类”吃播
        四、“开箱测评类”吃播
        五、“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类”吃播
        六、“标新立异类”吃播
第二章 “吃播”流行的成因探析
    第一节 “吃播”与文化语境的更迭
        一、作为符号的美食
        二、“吃饭社交”的网络变异
    第二节 心理因素催生“吃播”需求
        一、替代性满足:吞咽的快感
        二、陪伴和社交:缓释孤独
        三、窥私欲: 反证自我
第三章 “吃播”的传播实践探析
    第一节 “UP主”及其视频的风格
        一、正能量传达: “吃”是一种生活态度
        二、引发共鸣: 口味的真实表达与呈现
    第二节 内容生产: 场景、感官与互动
        一、主播主导的内容生产
        二、弹幕下的“吃播”: 受众反哺内容生产
    第三节 商业模式: “吃播经济”
        一、平台激励: 原创内容直接变现
        二、广告与商业活动
        三、打造个人IP,发展品牌
第四章 文化视域下的“吃播”
    第一节 “吃播”的青年亚文化征候
        一、不稳定: 风格的迅速迭代
        二、弱抵抗: 吃饭的娱乐化
        三、被收编: 主流文化与商业元素的介入
    第二节 “吃播”带来的异化图景
        一、劳动异化: 生产与休闲的界限模糊
        二、审美异化: 感官刺激下的趣味世俗化
        三、消费异化: “食物色情”与制造需求
        四、交往异化: 虚拟狂欢中的精神失衡
第五章 “吃播”负功能及其纠偏
    第一节: “吃播”的负功能
        一、“造假”盛行: 加剧信任缺失
        二、过度娱乐化: 不良价值观的传播
    第二节 “吃播”的纠偏策略
        一、制作者: “吃”出价值才能播的长久
        二、平台方: 多重把关与行业自律
        三、用户: 提升新媒介素养
        四、媒体: 关注“贪食症”群体及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美主流媒体“5G网络”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1.4.2 关于5G的研究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样本选择
        1.5.3 研究思路
        1.5.4 建构类目
2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5G网络”报道的内容呈现
    2.1 数量与版面凸显5G议题重要性
        2.1.1 报道数量逐年增多
        2.1.2 报道版面位置显着
    2.2 主题与区域:立足本国成果V.S重视全球建设
        2.2.1 报道主题:多建设成果与重国际合作
        2.2.2 报道区域:聚焦本国与放眼国际
    2.3 情感基调:重正面宣传V.S多中立报道
    2.4 小结
3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5G网络”报道的表现技巧
    3.1 信源选择:官方发布为主V.S权威专业并行
    3.2 话语策略:偏“一面提示”V.S偏“两面提示”
    3.3 叙事特征:多宏观概论V.S多微观具述
        3.3.1 重口号式与重具象式的标题
        3.3.2 多概述性与多描述性的导语
        3.3.3 偏简述化与偏故事化的正文
    3.4 材料安排:积极建构V.S消极表达
        3.4.1 《人民日报》笔下的中国5G
        3.4.2 《纽约时报》笔下的中国5G
    3.5 小结
4 《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5G网络”报道差异成因分析
    4.1 影响两家媒体报道产生差异的内在因素
        4.1.1 不同的办报理念:“为人民”V.S“为新闻”
        4.1.2 不同的媒介运行体制:“有限商业”V.S“完全商业”
    4.2 影响两家媒体报道产生差异的外在因素
        4.2.1 大国意识与冷战思维下的政治语境
        4.2.2 贸易斗争交织下的经济动因
5 关于做好“5G网络”新闻报道的经验启示
    5.1 改进“5G网络”报道的必要性
        5.1.1 较为失衡的信源选择
        5.1.2 惯性偏见下的报道偏差
        5.1.3 过于“硬性”的叙事方式
        5.1.4 偏好说教的内容呈现
        5.1.5 孱弱的对外传播机制
    5.2 改进对策与建议
        5.2.1 加强反思探析重视理性思考
        5.2.2 注重科学民主平衡良性互动
        5.2.3 融入风格叙事贴近人民生活
        5.2.4 打造传播舰队奏响中国5G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7)消费文化视域下国产IP电影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IP电影的研究
        1.2.2 关于消费文化的研究
        1.2.3 关于电影营销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及重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第2章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国产IP电影营销
    2.1 消费文化与国产IP电影
        2.1.1 消费文化
        2.1.2 国产IP电影
        2.1.3 消费文化助推IP电影
    2.2 消费文化背景下国产IP电影的营销价值
第3章 消费文化影响下国产IP电影的消费特征
    3.1 国产IP电影的符号化消费
        3.1.1 基于“IP”文本的品牌消费
        3.1.2 基于演艺明星的偶像符号消费
    3.2 国产IP电影的个性化消费
        3.2.1 在IP电影消费中彰显个人品味
        3.2.2 在IP电影消费中获得自我认同
        3.2.3 在IP电影消费中获得群体认同
    3.3 国产IP电影的情感性消费
        3.3.1 在IP电影消费中满足情感需求
        3.3.2 在IP电影消费中获取情感认同
        3.3.3 在IP电影消费中获得参与感
第4章 基于IP电影消费特征的营销策略选择
    4.1 借势营销策略
        4.1.1 借原IP品牌吸引“原着粉”
        4.1.2 借影视明星吸引“明星粉”
        4.1.3 借线上线下活动吸引“路转粉”
    4.2 社群营销策略
        4.2.1 利用社交媒体建立良性营销关系
        4.2.2 利用粉丝社群实现自营自销
        4.2.3 利用电影论坛网站实现口碑营销
    4.3 情感营销策略
        4.3.1 唤起消费者的互动热情
        4.3.2 满足消费者的情感体验
        4.3.3 激发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第5章 互联网时代的国产IP电影营销策略优化措施
    5.1 运用大数据做好精准营销
    5.2 利用网络趣缘社群做好情感营销
    5.3 利用网络社区KOL做好关系营销
    5.4 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做好话题营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2019 年国产影片票房排名前 10 的影片
附录2:国产影片票房排名前 20 的影片
附录3:2010 到 2019 年各类型 IP 电影的改编情况

(8)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中国风景油画的兴起
        二、图式在中国风景油画中的重要性
        三、中国风景油画文化价值认同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内容的界域
        一、中国油画的属性探讨
        二、形式美学及绘画形式美学
        三、对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发展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际作用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图式的涵义与概念辨析
    第一节 图式的涵义与体系
        一、“图式”的提出及“图式”理论谱系
        二、艺术中的“图式”及体系构建
    第二节 图式与构图、图像、形式、符号的辨析
        一、图式与构图
        二、图式与图像
        三、图式与形式
        四、图式与符号
第二章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及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第一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差异
        一、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形成之源
        二、中西绘画形式美学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中西绘画形式美学对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影响
        一、“物理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创作原则
        二、“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图像组合
第三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特征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之视觉元素
        一、线:“间断性”与“连续性”
        二、色:“多彩”与“素色”
        三、空间:“有限”与“无限”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视觉效应
        一、焦点区域:“理性的象征”与“感性的象征”
        二、不动之动:“物动”与“心动”
        三、张力:“实力”与“虚力”
第四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转化
    第一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转化的前提及原因
        一、图式的转化背景
        二、图式本土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图式在中国语境中的转化
        一、从“万象”到“太朴”
        二、从“实境”到“意境”
        三、从“常形图像”到“常理符号”
第五章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发展趋向
    第一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发展的辩证性
        一、个人风格图式化现象
        二、图式的价值
        三、图式的反省
    第二节 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的创新思考
        一、在融合中求变化:增强艺术图式表现的时代性
        二、在融合中求突破:凸显艺术图式表现的民族文化特色
        三、在融合中求个性:实现艺术图式表现的个体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9)网络自制剧的形态及其传播研究 ——以爱奇艺网络自制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丰富网络自制剧的理论研究成果
        二、为网络自制剧创作和视频网站发展提供个案参考
        三、探索媒介融合与“视频”剧的未来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网络自制剧的定义
        二、文献统计
        三、有关网络自制剧的研究内容
        四、文献评价
第一章 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发展背景及动因
        一、政策文化背景
        二、网络传播环境
        三、平台自身行业竞争需要
        四、“网生代”消费者主体的需求
        五、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历程
        一、前期试验阶段
        二、中期“蝶变”阶段
        三、后期成熟阶段
第二章 形态呈现: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类型
        一、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分类
        二、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特点
        一、规模化与类型化
        二、全覆盖与“现象级”
        三、系列化与品牌化
        四、多方合作与突破创新
    第三节 爱奇艺网络自制剧口碑剧目分析
        一、精品雕琢:高度电影风格化
        二、群像描摹:社会众生相的还原
        三、中国特色:地域、文化和叙事的独特表征
    第四节 爱奇艺网络自制剧遇冷剧目分析
        一、IP泛化与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二、观众审美的时代演进
第三章 体验至上: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传播策略
    第一节 爱奇艺大数据的使用
        一、受众画像,定制生产内容
        二、精准营销,推荐关联内容
    第二节 多元化内容、差异化排播
        一、自制剧题材选择
        二、不断尝试新的排播模式
    第三节 社区“浸人感”与粉丝文化经营
        一、好友社交:“影吧”
        二、兴趣圈层社交:弹幕和泡泡圈
    第四节 注重IP价值,打造产业链条
        一、以IP为价值核心
        二、进行IP产业链的生态布局
第四章 众声喧哗:爱奇艺网络自制剧的传播效果分析
    第一节 分析维度
        一、弹幕
        二、爱奇艺自身评估
        三、中立网站的打分评价——豆瓣
        四、骨朵数据的播放量
    第二节 讨论
        一、传播效果的失衡
        二、传播“记忆点”接收的差异化
第五章 传播困境:政策规制、道德风俗与市场诉求的博弈
    第一节 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适应市场,个性消磨殆尽
        二、打造“娱乐盛宴”,走向媚俗倾向
        三、追求商业利益,忽略社会影响
    第二节 解决措施
        一、政府规制
        二、道德伦理约束
        三、行业自律与平台监管
结语:媒介融合与“视频”剧的未来
    一、媒介融合中网络自制剧的发展
    二、未来“视频”剧的新形态
        (一) 新短剧时代——轻体量的竖屏网剧
        (二) 形式创新、全新体验——互动剧
        (三) 真实生活镜像——“自纪录”剧
参考文献
致谢

(10)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网络模仿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音乐短视频社交应用抖音的发展概述
    第一节 抖音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抖音的发展阻碍与对策
    第三节 抖音的发展新特征
        一、音乐短视频——短视频社交应用发展新路径
        二、合理的算法内容分发机制促进精准营销
        三、立足长远,战略布局国际化
第二章 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络模仿行为
    第一节 抖音视频内容模仿的类型
        一、动作表情模仿
        二、语言文本模仿
        三、故事行为模仿
    第二节 模仿行为的创新与扩散——以“海草舞”为例
        一、“海草舞”的创新与扩散
        二、从“海草舞”的传播扩散网络看抖音的传播策略
    第三节 抖音平台上模仿行为存在的规律
        一、逻辑模仿律
        二、超逻辑模仿律
第三章 影响抖音短视频平台模仿行为的因素
    第一节 外部社会环境影响
        一、移动互联网的泛娱乐化生态
        二、流行文化与模仿行为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抖音短视频的内在认知属性
        一、视听呈现方式的相对优势
        二、低复杂性与高可试性
        三、高度的可观察性
    第三节 平台的运营策略
        一、内容的议程设置导向
        二、MCN模式下抖音红人的打造
    第四节 受众的模仿心理
        一、网络趣缘群体的模仿行为
        二、自我呈现下前台空间的扩张
        三、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社交主动性增强
        四、受众对于低难度行为的选择倾向
第四章 抖音平台网络模仿行为的传播影响及对抖音的发展思考
    第一节 抖音平台网络模仿行为的传播影响
        一、传播的正面影响
        二、传播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网络模仿盛行下对抖音的发展思考
        一、提供优质内容,加强内容监管
        二、研究模仿行为,创造商业价值
        三、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受众好感
        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创新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网络经济在中国的冷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J]. 朱永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11)
  • [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D]. 杨赫.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D]. 周笑梅. 吉林大学, 2021(12)
  • [4]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5]场景、感官与消费 ——基于B站“吃播”的传播与文化研究[D]. 孙宇辰. 苏州大学, 2020(03)
  • [6]中美主流媒体“5G网络”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D]. 朱姗姗.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7]消费文化视域下国产IP电影营销策略研究[D]. 岳丹丹.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8]绘画形式美学视域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图式研究[D]. 李伟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网络自制剧的形态及其传播研究 ——以爱奇艺网络自制剧为例[D]. 郝丹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网络模仿行为研究[D]. 赵雨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冷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