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保工程实施后林产工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文献综述)
吴天博[1](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文中提出步入21世纪后,中国林业产业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自由化浪潮以及世界木质林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不断提升自身生产加工水平、扩大产品生产种类及规模,促使我国林业产业生产及供给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木质林产品外贸规模显着扩大、贸易流量逐年攀升,产品与市场结构也日趋完善。时至今日,中国林业产业已在国际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林产品生产国、加工国及贸易国,被誉为“世界木材工厂”。尽管如此,林业作为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三期叠加”时期,中国林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也在与日俱增。一方面,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持续推进及“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贯彻实施,中国林业经济结构随着国家森林资源禀赋水平及比较优势发生了深刻调整,在这种背景下,有效利用国内外森林资源与市场是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维护我国木材安全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时至今日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市场仍长期高度集中于北美、东南亚、东亚及少数欧盟国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木质林产品全球供应链及稳定出口渠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以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为具体途径,秉承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推动世界经济更加包容和平衡发展,通过提高区域间开放水平,开展跨国互通互联,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以此实现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再平衡。“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打造稳定的、高质量、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林业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视角研究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以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从贸易规模、贸易产品质量及贸易竞争力等三个层面入手,对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及提升潜力进行了分析,对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并对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发展对策,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长足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本文具体结论如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21世纪后,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我国常年处于贸易顺差。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产品结构及市场稳定且集中,进口产品以原木、锯材、木浆等木材原料为主,出口产品以人造板、纸制品、木制品、木家具等木材制成品为主,进口对象主要集中于东欧及北欧国家,出口对象主要集中于西亚及西欧地区国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贸易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但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合作空间仍未得到充分开拓,仍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研究表明:双边人均经济水平的增长对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提升作用最为显着,双边人口规模的扩大同样有利于提升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空间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仍然存在;“五通”建设整体水平及各分项指标水平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现阶段看来,“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提升的贡献更大,但从发展角度而言,“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贸易效率提升潜力层面,双边贸易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除“资金融通”外,其他“五通”建设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的升级。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研究表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中国从大部分沿线国家进口木质林产品质量呈显着上升趋势,除原木进口质量小幅下滑外,其余各类产品进口质量均稳步提升。“五通”建设总水平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均有助于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升级,但由于现阶段我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建设水平的相对滞后,“民心相通”指标回归结果显着为负;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质量升级潜力有着巨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表明贸易便利化和民意基础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贸易畅通”和“民心相同”应是未来的重点关注领域。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于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但限于我国森林资源禀赋水平、林产工业发展水平及投入资本等诸多因素,我国木质林产品在出口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木质林产品综合竞争力在研究国家中处于下游,“大而不强”仍是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在木材原料产品的竞争劣势表现明显,且在短时间内无法逆转。但木材加工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明显,人造板、木制品及木家具等3类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印证了近年来中国林产工业发展水平的突飞猛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竞争优势与中国相似,多集中于木材加工产品,表明未来沿线木质林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的进步对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起关键作用。最后,依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从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元化木质林产品市场等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启示,以期为推进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长远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
郭思源[2](2020)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木材采伐已不是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开发森林的多种功能已成为黑龙江省林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林下经济作为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新举措,其优势随着生态建设的进步、民生改善的需要而不断得以凸显,发展林下经济使得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成为可能,林下经济在拉动林区快速发展和带动林区职工增收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探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探索保护森林资源、解放生态潜力的方式与方法,真正做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为此本文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撬动解决林区经济转型的研究对象,探索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不仅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发展食用菌、北药、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采集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复合经营性产业。实现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林下经济、林下经济产业概念进行诠释和界定,采用描述性统计说明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性论述,并归纳总结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测算现行林下经济发展识别林下经济优势发展产业类型,进而促进林区产业转型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框架。其次,从定性的角度测算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效率。对林下经济增长效率分析,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问题进行静态分析,将林下经济投资、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地面积作为投入变量,林下经济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融合中介效应分析法与调节效应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快的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林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的变化对林下经济总产值增长均存在显着影响。另外,生产效率对要素投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并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林下经济投资和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地面积的中介、调节作用相对较小。再次,提出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应用VAR模型首先分析了林下经济总产值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者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ADF检验法,为了确保建立VAR模型所用数据的质量,需要对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观测各变量数据是否呈现“同阶单整”的特征,避免后续建模过程中出现“伪回归”。继续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林下经济总产值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间的经济变量存在的因果关系,检验林下经济总产值在一定的滞后期下的所有滞后项是否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变量当期值有显着影响。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对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北药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林下产品加工业6大林下经济产业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要素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从而判断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部分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带动能力。第四,提出林下经济优势产业类型与发展政策建议。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方面对林下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优势识别分析,并分析相关数据,把六个产业分别进行量化,利用灰色GM预测模型分析探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趋势,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构建明确发展方向。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系统工程,其对林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林区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林区职工就业都起了较大作用,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希望本文的探索能为引导林下经济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朱震锋[3](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吴远征[4](2018)在《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文中认为生态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做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森林生态的特征决定了林业生态安全在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中处于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独特地位,生态安全的建设与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分不开。林业生态安全的理论体系及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建立林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复合系统的基础。林业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安全),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林业生态安全,是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站在林业产业—生态复合系统的角度,从林业产业—生态共生关系的安全性出发,依据协同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来定量测量复合系统内部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生态安全的提升效率。对比分析经典数据包络各模型,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复合系统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存在的松弛改进问题后选取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模型(SBM)对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进行静态的测度分析。根据DEA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最终确定林业产业经济效益、林业产业高级化指数、营林投资占比和林产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等4项投入指标和森林空气质量提升贡献、林产工业单位GDP废水排放量等2项产出指标进行静态的截面数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2005年—2014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根据对SBM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值进行整体性分析、区域比较分析和综合效率值聚类分析,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被划归为效率安全区、技术效率主导的效率双高区、规模效率主导的低水平发展区和分解效率双低区。同时,基于Malmquist指数及分解计算公式从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三方面分析了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Malmquist指数波动较大、地区差异明显;(2)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升;(3)技术进步指数偏低,技术进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静态SBM模型和动态的Malmquist指数仅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了效率测量,未考虑系统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借助PSR模型,从复合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所产生的经济发展的压力(P)、资源环境的质量与状态(S)和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R)等的角度出发选取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根据其值域限定在[0,1]之间的截尾数据特点选取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得后续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林业生态安全提升对策时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考虑外部系统的影响与改进对策。最后,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提升两者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借助多维动态创新模型构建了涵盖目标驱动、影响要素和参与主体的多层对策体系。该体系从政府宏观调控、产业中观规范、企业微观参与提升的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待实现林业产业系统和林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1)促进林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林业产业技术效率提升实现林业生态资源消耗的持续减量化;(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效益;(3)推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安全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4)加大森林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和财税扶持政策以调节林业产业发展保护林业生态安全;(5)强化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建设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李京华[5](2016)在《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国有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储备和生态建设重要战略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国有林区建设停滞不前,职工生活困难。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国有林区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历史积弊已久,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地区,国家扶贫政策在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尚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基于上述背景,以内蒙古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贫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怎么发生的?在哪个阶段出现?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的机制是什么?二是,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如何?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特殊区域的贫困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贫困会影响整体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以此为主线,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从森林资源利用和变化的角度,梳理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探究贫困发生的阶段及特点。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出现的,贫困状况表现在林业产值水平及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岗职工工资水平较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方面,贫困具有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个人生产资料稀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人力资本水平低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发生机制。宏观方面,可采森林资源量减少引起产业结构变化、企业经济危机,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国有林区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自然区位劣势导致的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林地生产力低,国家投入和支持不足等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微观方面,个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弱势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的发生。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表现在区域整体贫困落后和微观个体贫困两个方面,利用贫困测度理论和方法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建立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综合贫困指标体系,选取27个林业局2004年—2014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贫困综合评价,提取出产业结构与资源量、森林资源潜力、就业与发展等8个公因子。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产业和资源量因子、森林资源生态潜力因子是综合贫困的两个最重要公因子,贡献率达到40%。(2)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五岔沟贫困度最高,为0.784,红花尔基贫困度最低,为-0.527。对各地区综合贫困度进行聚类分析,五岔沟、白狼、免渡河为重度贫困地区,南木、乌奴耳为中度贫困地区,甘河、巴林等5个地区为轻度贫困地区,毕拉河、满归等15个地区为脱贫地区,红花尔基、莫尔道嘎为较富裕地区。(3)各区域每个公因子的得分不同。在2004—2009年、2010年—2014年两个阶段内,贫困度及相对排名位置也有所变化。微观个体的贫困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贫困更表现在教育、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607户有效家庭调研样本数据,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角度对人口贫困进行实证分析。(1)国有林区人口属于城镇人口,以年人均收入7644元为相对贫困线,利用FGT指数测算贫困发生的广度和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8.07%,贫困缺口率为19.63%,平方贫困距指数为0.64%,综合贫困指数为0.79%。(2)建立包含教育、健康、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共8指标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有3个及3个以上指标贫困的家庭为多维贫困户。从单维贫困来看,卫生贫困发生率最高,为50.9%,其次为饮用水46.13%、燃料43.49%、住房33.11%。多维贫困发生率为43.16%,平均被剥夺指数为30.17%。(3)以是否贫困为因变量,选取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社区等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对贫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中在岗职工人数、是否有领导干部、是否兼业、户主年龄都对家庭收入有显着影响,但仅在岗职工人数一项对收入贫困有显着影响,家庭中每增加1名在岗职工,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降低1.8989。家庭中是否有领导干部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若有领导干部,则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降低1.4160,其次所在社区、在岗职工人数、户主年龄也对家庭多维贫困有显着影响。政府、国有林区、个人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反贫困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各层级目标不同,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等问题。在气候变化、经济新常态等背景下,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还面临着资金困难和就业压力的挑战,应将国有林区反贫困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从以救济性政策为主向以救济政策为基础、开发政策为主转变,从收入贫困救助转向多方位救助。因反贫困具有的巨大外部性、市场的逐利性和国有林区自身发展的弱质性,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实现全面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在继续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政府—市场双导向、国有林区参与的反贫困机制。政府主要在公共服务产品提供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反贫困制度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贫困标准的认定、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职能。市场在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增长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成分和主体多元化。国有林区通过为反贫困提供具体信息,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借助产业的布局调整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自主脱贫的能力,积极参与反贫困。并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政策建议。
李秀民[6](2014)在《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对森林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科学经营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对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延边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在国家的生产生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调节气候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本论文将通过对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的分析,研究建立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选取较为典型的珲春林业局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将从森林资源价值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理论、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四方面深入分析天保工程实施理论,为研究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及评价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从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森林资源概况、特殊性和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情况四方面对延边林区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分析。首先对延边州天保工程一期情况进行分析,从森林资源恢复、结构调整、富余职工分流、职工收入、林区环境、社会职能剥离六个方面分析其主要成效并进行成效分析。然后对延边州天保工程二期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内容、社会保障与社会公益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构想、政策与资金投入、保障措施、效益分析和组织领导九个方面。基于对延边林区基本情况以及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同时结合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本文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方面进行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选取,进而研究构建起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总目标层(1个指标)、一级指标层(3个指标)、二级指标层(12个指标)和三级指标层(26个指标)四个层次。在评价方法上,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取得各指标实际值后采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得到各指标评价值,最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进行逐层加权求和,得到综合评价值,即天保工程实施效果。本文参照天保工程检查验收标准和评定办法,确定实施效果评价等级: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优秀;综合得分在80-89分,良好;综合得分在70-79分,中等;综合得分在60-69分,合格;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不合格。本文以珲春林业局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天保工程一期末与实施前比较、天保工程二期初期与一期末比较、天保工程二期初期与实施前比较三方面对其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得到三方面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81分、85分和89分,评价结果均为良好。基于评价结果,从森林经营、林业产业和全民创业三方面对珲春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沈丹丹,龙勤[7](2013)在《天保工程实施后云南省林业产业的构成及发展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天保工程一期完成的背景下,阐述了云南省林业产业的构成及其发展变化,总结和分析了其三大林业产业所取得的各项成果、林业产业体系构成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林业产业的调整与发展对策。
高波[8](2012)在《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市场环境极其复杂的今天,无论是何种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使自己持续不断地赢利,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是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发展战略,并能正确实施和有效控制。国有森工企业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临可采森林资源锐减的威胁下,国有森工企业必须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产业并重。2003年,中央明确提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因此,如何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林业企业经营规律的发展战略,对于我国林业企业及行业整体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就林业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以三岔子林业局作为研究对象,以战略管理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产业竞争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将基于二期天保工程政策大环境为研究的前提,对三岔子林业局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对目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情况定性与定量描述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明确三岔子林业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问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可行性战略,并提出新的适合三岔子林业局发展的企业战略,力求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为我国其他林业企业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发展战略参考样本。论文共分六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文章结构框图。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综述。本章首先对战略管理的性质和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发展战略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其中包括了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和防御战略。在此基础上对战略管理以及研究所涉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随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涉及到国有森工企业的性质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内容。最后,概述了SWOT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过程。通过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接下来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支持。第三部分从我国林业企业的发展实践、三岔子林业局改革历程及发展经营情况几方面展开分析,为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奠定基础。第四部分对三岔子林业局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明确企业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在外部环境中,天保工程等政策的不断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政策保障;森林旅游业快速崛起,木材供需矛盾问题以及产业竞争的稳定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与此同时,企业还面临着木材产量下调,木材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天保经费投入不足等诸多外部问题;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现行的木材采伐和森林抚育政策也亟待改善。在内部环境分析过程中,三岔子林业局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综合开发成效显着。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企业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信息化建设也初见成效。但是,三岔子林业局的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可采森林资源锐减;后备资源培育缺乏动力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科技创新意识薄弱;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较多以及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这些也是制约林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普遍问题。在分析了企业战略环境的基础上。本章进而进行归纳总结,绘制三岔子林业局的SWOT分析矩阵。第五部分是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的选择及战略对策的提出,本章首先阐述了制定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战略的选择及制定上要突出可持续性的原则,突出生态效益的原则,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突出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科技兴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稳定发展战略和多样化发展战略作为三岔子林业局的未来的发展战略。最后从七个方面提出推进企业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即全面实施二期天保工程政策,将森林资源培育经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拓宽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加强和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加大对科学技术和专业人才的重视,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并进行相关研究的展望。
国政[9](2011)在《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存在与发展状况如何,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极大。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天然林退化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退化天然林恢复的措施。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对于检验天保工程的实施质量,也为下一步工程政策的调整、以及重新规划工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本文在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及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西南四省作为案例点,利用国家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统计数据和西南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运用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研究和天保工程的建设成效研究,运用调查分析法对天然林的退化原因研究,采用价值计量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分别对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的进行评价。1、建国后,由于对森林生态功能认识不足,重利用、轻保护,对森林进行了破坏;改革开放后,由于进行山、林承包制和政府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对森林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砍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巨大破坏,不仅会严重减弱森林生态功能,而且自然灾害濒发,导致贫穷、失业、疾病,甚而至于激化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危及执政党的政权。因而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这一问题。天保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森林蓄积也在缓慢增长,我国森林资源整体质量开始好转,反映森林结构的各项指标朝着合理化方向转变,森林生产力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有所增强,也说明天保工程已初见成效。2、根据对西南地区退化天然林恢复现状调查和分析,天然林退化的原因也可概括为:一种是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开发方式不合理,如天然林采伐、毁林开荒;间接原因—社会经济原因,如人地矛盾突出、国家对经济调控不力、贫困问题困扰;但根本原因是政府行政作为不当和行政不作为造成的,具体体现在改革中的决策失误。3、天保工程的实施,天然林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调减和停止天然林采伐,大力营造林,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的恢复和发展,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蓄积稳步增加,森林质量有所改善,龄组结构和林种结构渐趋合理,森林生产力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有所增强,表明我国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历史性转变已初见成效。4、通过对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可以看出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可以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及其他多种多样的非木质林产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碳贮库、蓄水库、基因库和能源库,在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的场所;发展林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脱贫致富的途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大的活力。总体上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正向的,取得的效益是可观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还存在一些政策问题。5、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人民群众是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主体、企业目标要符合国家目标的要求以及政府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还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等相应的政策建议。提出必须首先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和经济协调的意识,在发展经济上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单纯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乱砍乱伐森林,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严重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从而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还要通过组织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项措施,使遭受严重破坏的森林植被尽快得到恢复,从根本上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吓。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够统一,从而使我国的林区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发展林业应把公益放在首位。公益性的事业,在体制上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山地、25度以上坡地更要归国家拥有去发展林业。在经营上,要采取“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和森林分类经营的营林措施,对于公益林,要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商品林,要以追求其经济效益为目标。6、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是联系实际,注重实证研究;二是本研究既用层次分析法,又用价值计量法进行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
刘凯[10](2009)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与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我国在经过两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已经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一定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天保工程实施后,国家、当地政府、森工企业、企业职工、乡村集体、林农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既本文要讨论的利益相关者。影响得不到解决,上升成为冲突,反过来影响天保工程的实施,因此,必须认真地分析冲突及其产生原因,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好这些冲突,才能保证天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保护我们的天然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本文以生态经济研究之利用利益相关者参与平台,为本次研究的出发点。文中通过分析天保工程的实施对政府、国有林区、集体林区的影响,以及利益相关者定义的介绍,寻找到了天保工程区的利益相关者。为了解决天保工程实施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问题,本文从冲突的定义、过程角度对天保工程区的冲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分别就各个利益相关者对症下药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天保工程实施后林产工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保工程实施后林产工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研究综述 |
1.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国际贸易的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
2.1 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
2.1.1 国际贸易规模相关理论 |
2.1.2 国际贸易质量相关理论 |
2.1.3 国际贸易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站位 |
2.2.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内涵与意义 |
2.2.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规模 |
2.2.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质量 |
2.2.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竞争力 |
2.3 理论框架的构建 |
2.3.1 国际贸易规模、国际贸易质量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逻辑关系 |
2.3.2 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支撑与经验支撑 |
2.4 本章小结 |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1 中国木质林产品整体贸易现状 |
3.1.2 中国木质林产品分类产品贸易现状 |
3.1.3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特点 |
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范围界定 |
3.2.2 双边贸易流量分析 |
3.2.3 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
3.2.4 双边贸易互补性关系分析 |
3.2.5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存在问题分析 |
3.3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五通”建设水平分析 |
3.3.1 “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指标体系构建 |
3.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五通水平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4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及潜力评估 |
4.1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4.1.2 研究国家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3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
4.2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构建 |
4.2.2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
4.2.3 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 |
4.3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提升潜力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分析 |
5.1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测度 |
5.1.1 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测算方法选取 |
5.1.2 研究国家选取及数据来源 |
5.1.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测算结果及相关分析 |
5.2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定 |
5.2.2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
5.2.3 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 |
5.2.4 影响机制讨论 |
5.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提升潜力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
6.1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
6.1.1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经验及理论综述 |
6.1.2 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
6.1.3 研究国家选取 |
6.1.4 木质林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评价 |
6.1.5 木质林产品分类国际竞争力评价 |
6.2 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政策启示 |
7.1 完善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 |
7.2 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
7.3 打造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多元化木质林产品市场结构 |
7.4 研究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范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下经济 |
2.1.2 林下经济特征 |
2.1.3 林下经济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2.5 区域经济理论 |
2.2.6 土地经济理论 |
2.3 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2.3.1 林下经济产品供需的经济学分析 |
2.3.2 要素供需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
2.3.3 投入产出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
2.3.4 生产效率的中介调节效应分析 |
2.3.5 优势林下经济产业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自然发展现状 |
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3.2.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总产值 |
3.2.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产值概况 |
3.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情况 |
3.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情况 |
3.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投资情况 |
3.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情况 |
3.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后续发展基础先天不足 |
3.5.2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投入政策、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未全面落实 |
3.5.3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影响投资者信心 |
3.5.4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资金不足,生产企业经营融资困难制约产业发展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效率测算 |
4.1 研究方法 |
4.2 林下经济生产效率分析 |
4.3 林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4 林下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
5.1 变量设置 |
5.2 分析方法 |
5.2.1 相关分析 |
5.2.2 ADF检验 |
5.2.3 向量自回归模型 |
5.2.4 Granger因果检验 |
5.2.5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5.3 林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3.1 相关分析 |
5.3.2 ADF检验 |
5.3.3 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
5.3.4 林下经济投资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5 林地面积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6 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7 要素投入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 |
6.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
6.1.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 |
6.1.2 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
6.2 林下种植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3 林下养殖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4 北药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5 森林食品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6 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7 林下产品加工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
7.1 积极引导林区改革进程,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
7.2 优化林下投入产出关系,发挥林下经济产业规模效率 |
7.3 巩固林下种养产业基础,扩大特色林下种养规模 |
7.4 突出森林食品独特优势,挖掘林区医药市场潜力 |
7.5 加强林区森林生态建设,增加游憩服务内在价值 |
7.6 提升林产品深加工能力,打造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群 |
7.7 培育新型林下经营模式,构建多元林下经济格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生态安全研究 |
1.2.2 林业生态安全研究 |
1.2.3 产业经济研究 |
1.2.4 林业产业经济研究 |
1.2.5 林业生态安全—产业结构关联研究 |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协同发展理论 |
1.4.2 产业结构理论 |
1.4.3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
1.4.4 生态创新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我国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的变动与贡献分析 |
2.2 我国林业生态安全建设的现状分析 |
2.2.1 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分析 |
2.2.3 林业生态政策的现状分析 |
2.3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问题分析 |
2.3.1 林业资源总量不足制约产业及生态发展 |
2.3.2 林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且技术水平落后 |
2.3.3 林业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导致发展增长缓慢 |
2.3.4 粗放型规模扩张与产业集群度低并存 |
3 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系统结构与机理分析 |
3.1 相关系统的内涵界定 |
3.1.1 生态安全的内涵 |
3.1.2 林业生态安全的内涵 |
3.1.3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的内涵 |
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关联总体框架 |
3.2.1 总体理论框架的构建 |
3.2.2 理论框架的运行机理分析 |
3.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直接关联框架分析 |
3.3.1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关联框架 |
3.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复合系统的内部协同分析 |
3.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间接关联框架分析 |
3.4.1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3.4.2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压力(P)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3.4.3 基于生态健康理论的状态(S)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3.4.4 基于生态创新理论的响应(R)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4 基于DEA-SBM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静态实证研究 |
4.1 SBM模型的构建与效率值分解 |
4.1.1 SBM模型的构建 |
4.1.2 SBM模型的效率值分解 |
4.2 指标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指标的选取 |
4.2.2 指标的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SBM模型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效率值整体分析 |
4.3.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区域空间特性分析 |
4.3.3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及冗余率结果分析 |
4.3.4 静态聚类分析 |
5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动态实证研究 |
5.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与测度结果 |
5.1.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 |
5.1.2 Malmquist模型的测度结果 |
5.2 Malmquist模型测算结果的多角度分析 |
5.2.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 |
5.2.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省域比较 |
5.2.3 三大地区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比较 |
6 基于Tobi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描述性统计 |
6.1.1 影响因素选取的原则 |
6.1.2 影响因素的确定 |
6.1.3 影响因素的概要分析 |
6.1.4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2 计量模型 |
6.2.1 Tobit方法的研究综述 |
6.2.2 Tobit回归方程的构建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影响因素对效率值影响的Tobit回归归测度结果 |
6.3.2 压力子系统(P)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6.3.3 状态子系统(S)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6.3.4 响应子系统(R)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7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多层对策体系构建 |
7.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机理分析 |
7.1.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 |
7.1.2 多层对策体系的运行分析 |
7.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宏观层面对策 |
7.2.1 推动林业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
7.2.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 |
7.2.3 完善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财政保障 |
7.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产业层面对策 |
7.3.1 合理规划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
7.3.2 林业生态产业管理科学化 |
7.3.3 采取保护性的林业建设与经营 |
7.3.4 丰富林业生态文化提升公众参与 |
7.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微观层面对策 |
7.4.1 提升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
7.4.2 强化林业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
7.4.3 加快林业生态与产业一体化发展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生态安全效率的静态分析结论 |
8.1.2 生态安全效率的动态分析结论 |
8.1.3 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5)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范围与目标 |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福利经济学 |
2.1.2 发展经济学 |
2.1.3 新制度经济学 |
2.1.4 区域经济学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国有林区 |
2.2.2 国有林区的贫困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贫困的内涵 |
2.3.2 贫困的成因理论 |
2.3.3 贫困的测量 |
2.3.4 国有林区贫困 |
2.3.5 文献综述评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与贫困现状 |
3.1 内蒙古国有林区概况 |
3.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历程 |
3.2.1 森林资源未开发阶段(1898年以前) |
3.2.2 森林资源疯狂掠夺阶段(1898年—1945年) |
3.2.3 森林资源计划开发利用阶段(1946年—1978年) |
3.2.4 森林资源危机阶段(1979年—1997年) |
3.2.5 森林资源恢复与保护阶段(1998年—) |
3.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与特点 |
3.3.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现状 |
3.3.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4.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机制 |
4.1.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宏观原因分析 |
4.1.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产生的微观因素分析 |
4.2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4.2.1 贫困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发展 |
4.2.2 贫困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
4.2.3 贫困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
5.1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框架 |
5.1.3 指标的筛选与表达 |
5.2 贫困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1 因子分析及基本思想 |
5.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5.2.3 因子分析步骤 |
5.2.4 因子分析模型中各变量的统计意义 |
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综合评价 |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5.3.2 面板数据贫困综合评价 |
5.4 贫困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综合贫困度分析 |
5.4.2 各公因子分析 |
5.4.3 分析结果讨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视角 |
6.1 调研地选择 |
6.2 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分布 |
6.3 内蒙古国有林区家庭贫困特征 |
6.3.1 人均收入低 |
6.3.2 生活居住条件差 |
6.3.3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现象普遍 |
6.4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测量 |
6.4.1 收入贫困测量 |
6.4.2 多维贫困测量 |
6.4.3 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测度结果对比分析 |
6.5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1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收入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2 内蒙古国有林区住户家庭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6.5.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及运作机理 |
7.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政策措施 |
7.1.1 中央及地方政府帮扶政策 |
7.1.2 企业自身探索 |
7.1.3 林区职工自身的发展与探索 |
7.2 反贫困政策措施成效与运作机理 |
7.2.1 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 |
7.2.2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7.2.3 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
7.2.4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7.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7.3.1 政策涵盖范围窄 |
7.3.2 各层级目标不统一 |
7.3.3 仍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 |
7.4 本章小结 |
8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
8.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背景分析 |
8.1.1 气候变化 |
8.1.2 经济新常态 |
8.1.3 生态功能区划定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
8.1.4 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
8.1.5 国有林区改革 |
8.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 |
8.2.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 |
8.2.2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
8.3 内蒙古国有林区反贫困机制构建 |
8.3.1 政府导向机制 |
8.3.2 市场导向机制 |
8.3.3 国有林区参与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
9.1.1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匮乏产生的 |
9.1.2 内蒙古国有林区的贫困是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
9.1.3 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程度较高 |
9.1.4 非林产业发展、森林资源量对内蒙古国有林区区域贫困影响最大 |
9.1.5 就业是内蒙古国有林区人口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 |
9.1.6 反贫困需要政府、市场、国有林区的共同努力 |
9.2 政策建议 |
9.2.1 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是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基石 |
9.2.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国有反贫困注入新的活力 |
9.2.3 加快国有林区改革步伐,是国有林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
9.2.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反贫困同时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
9.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天保工程的界定 |
1.1.2 天保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
1.1.3 选题理由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森林资源价值理论 |
2.1.1 森林资源的经济学特征 |
2.1.2 森林资源的价值 |
2.1.3 森林资源价值的确定 |
2.2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 |
2.2.1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
2.2.2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
2.3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理论 |
2.3.1 林业分类经营概念 |
2.3.2 森林分类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
2.3.3 国外林业分类经营评析 |
2.3.4 我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理论研究 |
2.4 协调发展理论 |
2.4.1 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
2.4.2 我国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情况 |
2.4.3 天保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分析 |
2.4.4 天保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延边林区情况分析 |
3.1 延边州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资源 |
3.2 延边州社会经济概况 |
3.2.1 政策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文化环境 |
3.3 延边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
3.4 延边林区特殊性 |
3.5 长白山森工集团(原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情况 |
3.5.1 体制沿革 |
3.5.2 资产情况 |
3.5.3 企业优势 |
3.6 本章小结 |
4 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分析 |
4.1 延边州天保工程一期情况分析 |
4.1.1 主要成效 |
4.1.2 成效分析 |
4.2 延边州天保工程二期情况分析 |
4.2.1 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 |
4.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3 重点内容 |
4.2.4 社会保障与社会公益体系建设 |
4.2.5 产业发展构想 |
4.2.6 政策与资金投入 |
4.2.7 保障措施 |
4.2.8 效益分析 |
4.2.9 组织领导 |
4.3 本章小结 |
5 评价体系研究 |
5.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5.1.1 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
5.1.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5.1.3 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
5.1.4 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性 |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1 生态效益指标 |
5.2.2 经济效益指标 |
5.2.3 社会效益指标 |
5.2.4 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指标 |
5.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5.4 评价方法 |
5.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2 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5.4.3 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
5.5 评价等级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以珲春林业局为例 |
6.1 珲春林业局基本情况 |
6.1.1 珲春概况 |
6.1.2 珲春林业局概况 |
6.2 珲春林业局天保工程二期情况 |
6.3 珲春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
6.3.1 指标权重 |
6.3.2 指标评价值 |
6.3.3 综合评价值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4 珲春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
6.4.1 森林经营 |
6.4.2 林业产业 |
6.4.3 全民创业 |
6.5 问题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天保工程实施后云南省林业产业的构成及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省林业产业的构成现状 |
1.1 第一产业构成的现状 |
1.2 第二产业构成的现状 |
1.3 第三产业构成的现状 |
2 云南省林业产业构成存在的问题 |
2.1 第一产业构成存在的问题 |
2.2 第二产业构成存在的问题 |
2.3 第三产业构成存在的问题 |
3 云南省林业产业构成的发展对策 |
3.1 林业第一产业构成的发展对策 |
3.2 林业第二产业构成的发展对策 |
3.3 林业第三产业构成的发展对策 |
(8)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
1.4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1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
2.1.2 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
2.1.3 企业发展战略的分类 |
2.2 企业战略的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竞争理论 |
2.2.2 范围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方法的选择 |
2.3.1 国有森工企业的性质 |
2.3.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述 |
2.3.3 SWOT 分析方法概述 |
2.4 小结 |
第3章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经营现状分析 |
3.1 国有森工企业改革历程及发展现状 |
3.1.1 实施简政放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 |
3.1.2 分类经营改革阶段 |
3.1.3 实施天保工程后在林业新定位下的科学发展阶段 |
3.2 三岔子林业局改革历程及发展现状 |
3.2.1 三岔子林业局概况 |
3.2.2 改革历程及经营现状 |
3.2.3 木材产量及年利润发展变化情况 |
3.3 小结 |
第4章 三岔子林业局战略环境分析 |
4.1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1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的外部机会分析 |
4.1.2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的外部威胁分析 |
4.2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
4.2.1 三岔子林业局的内部优势分析 |
4.2.2 三岔子林业局的内部劣势分析 |
4.3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的 SWOT 分析矩阵 |
4.4 小结 |
第5章 三岔子林业局战略选择及战略对策 |
5.1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1.1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5.1.2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
5.2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战略选择 |
5.2.1 三岔子林业局的战略目标 |
5.2.2 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选择 |
5.2.3 稳定发展战略分析 |
5.2.4 多样化发展战略分析 |
5.3 三岔子林业局实施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
5.3.1 全面实施二期天保工程政策 |
5.3.2 将森林资源培育经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
5.3.3 拓宽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
5.3.4 加强和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 |
5.3.5 加大对科学技术和专业人才的重视 |
5.3.6 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
5.3.7 积极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分析的相关概念 |
2.1.2 国外相关研究与进展 |
2.1.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4 关于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 |
2.1.5 研究评述与发展趋势 |
2.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2.2.1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基本理论 |
2.2.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遵循的原理 |
2.3 文献综述结论 |
3 西南地区概况 |
3.1 西南地区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面积 |
3.1.2 自然条件 |
3.1.3 自然资源 |
3.2 社会和经济情况 |
3.2.1 人口及其结构与分布 |
3.2.2 交通 |
3.2.3 土地利用结构 |
3.2.4 林业产业总产值 |
3.3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评述 |
3.3.1 自然与资源条件评述 |
3.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评述 |
3.3.3 生态环境评述 |
3.4 小结 |
4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状况及退化原因 |
4.1 引言 |
4.2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状况 |
4.2.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实施前森林资源变化 |
4.2.2 西南地区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
4.3 西南地区森林资源毁坏后造成的后果 |
4.3.1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
4.3.2 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 |
4.4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退化原因 |
4.4.1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退化原因调查研究 |
4.4.2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
4.5 小结 |
5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效 |
5.1 引言 |
5.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内容与措施 |
5.2.1 天保工程的实施概况 |
5.2.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阶段目标 |
5.2.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主要措施 |
5.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效以及对森林资源恢复的影响 |
5.3.1 森林资源的变化 |
5.3.2 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得到恢复性增长 |
5.3.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中期目标基本实现 |
5.3.4 林区经济得到恢复性发展 |
5.3.5 生态得到有效恢复 |
5.3.6 富余职工得到安置、职工工资不断增加 |
5.3.7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
5.4 小结 |
6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层次分析研究 |
6.1 引言 |
6.2 层次分析法介绍 |
6.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概述 |
6.3.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
6.3.4 结果与分析 |
6.3.5 如何剔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
6.4 小结 |
7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价值计量研究 |
7.1 引言 |
7.2 评价指标 |
7.3 评价方法 |
7.4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
7.4.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7.4.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经济效益 |
7.4.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社会效益 |
7.5 总评价 |
7.6 关于对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
8.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
8.1 存在问题 |
8.1.1 发挥生态效益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生态环境还很脆弱 |
8.1.2 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思想认识不统一 |
8.1.3 改革时破旧而未立新,现行管理体制弊端重重 |
8.1.4 林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林区经济发展迟缓 |
8.1.5 管理问题没解决,森林资源仍不安全 |
8.1.6 基础设施滞后,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面临困难 |
8.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对策研究 |
8.2.1 确立并实施林业发展战略 |
8.2.2 完善体制、从制度上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 |
8.2.3 优化产业结构,明晰林业产权 |
8.2.4 加强森林资源的全民管理 |
8.2.5 创新营林理念 |
8.2.6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
8.2.7 建立与健全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 |
8.2.8 加快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
8.2.9 探索林业发展的新模式 |
9 研究结论与创新 |
9.1 研究结论 |
9.2 原创性工作 |
9.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与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
1.3.2 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
1.3.3 对本文的借鉴与启示 |
2 天保工程的实施与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的理论分析 |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3 我国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及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 |
3.1 天保工程实施总体情况 |
3.1.1 森林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 |
3.1.2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
3.1.3 妥善安置职工就业 |
3.1.4 改革创新企业机制 |
3.1.5 各项政策不断配套完善 |
3.2 天保工程的实施产生的影响 |
3.2.1 天保工程的实施对政府的影响 |
3.2.2 天保工程的实施对国有林区的影响 |
3.2.2 天保工程的实施对集体林区的影响 |
3.3 天保地区利益相关者界定 |
3.3.1 利益相关者介绍 |
3.3.2 天保地区利益相关者界定 |
3.4 天保工程实施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 |
4 天保工程实施的冲突分析 |
4.1 冲突介绍 |
4.1.1 冲突定义 |
4.1.2 对待冲突的观念 |
4.1.3 冲突的过程 |
4.2 天保地区冲突存在的原因 |
4.2.1 天然林保护的外部性 |
4.2.2 天然林保护政策过分集中于禁伐 |
4.2.3 强制性的制度变迁需要配套的机制和措施 |
4.2.4 林业企业管理体制僵化人员素质相对低 |
4.2.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天保地区不能有效实施 |
4.2.6 缺乏对天保地区协调发展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 |
4.3 天保地区利益相关者对冲突的认识 |
4.4 天保地区利益相关者期望化解冲突的方法 |
5 化解冲突的对策 |
5.1 国家方面 |
5.1.1 启动森林分类经营改革 |
5.1.2 资金投入政策支持 |
5.1.3 人员安置政策支持 |
5.1.4 完善天保工程区内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 |
5.2 当地政府方面 |
5.2.1 将管理落实到位 |
5.2.2 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
5.3 林业企业、职工方面 |
5.3.1 改变粗放经营,发展木材深加工 |
5.3.2 培育新兴产业 |
5.3.3 发展林下经济,致富林区职工 |
5.3.4 向当地政府争取政策支持 |
5.4 乡村集体、农民方面 |
5.4.1 配合天保工程,尽力减少木材采伐 |
5.4.2 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天保工程实施后林产工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D]. 吴天博.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D]. 郭思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D]. 吴远征.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 [5]内蒙古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研究[D]. 李京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6]延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李秀民.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7]天保工程实施后云南省林业产业的构成及发展探讨[J]. 沈丹丹,龙勤. 中国林业经济, 2013(06)
- [8]三岔子林业局发展战略研究[D]. 高波. 吉林大学, 2012(09)
- [9]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国政.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与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D]. 刘凯.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