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硫、钙、镁吸收、分配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芳蕾[1](2021)在《地膜覆盖和氮肥施用对旱作春玉米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氨挥发是氮肥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减少氨挥发损失是玉米生产中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关键。本文对全国不同区域的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文献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明确了不同区域、不同施肥措施和不同测定方法对氨挥发损失测定的影响;并通过陕西长武的试验研究地膜覆盖、不同氮肥用量以及不同氮肥施用方式(普通尿素一次施肥、普通尿素分次施肥和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一次施用)对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的结果:(1)通过对所搜集文献数据的分析对比,不同区域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排放强度是不同的,但各个区域的氨挥发损失量与施氮量都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南方地区平均氨挥发损失量最高(28.22 kg hm-2),平均相对损失率为14.9%;华北地区平均氨挥发损失量为26.18 kg hm-2,平均相对损失率为11.2%,而西北地区平均氨挥发损失最低(16.47 kg hm-2),平均相对损失率也最低(6.46%)。在施肥措施上,相较于常规尿素施用,有机肥、缓控释肥等可以有效降低氨挥发排放损失,而使用硝化抑制剂、秸秆覆盖以及沼液添加等施肥措施会造成氨挥发排放的增加。在常用的氨挥发测定方式中,海绵通气法相对于其他密闭通气法和DMT法,数据离散程度较低,分布比较对称,测定效果更好。(2)在不覆盖和覆膜条件下,氨挥发排放速率及累积排放量均随施氮量的上升而增加,氨挥发损失量主要发生在追肥期,2019年和2020年基肥期氨挥发损失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10.13-33.18%、22.00-40.40%。氨挥发的年际变化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高降雨量会抑制氨挥发量。在氨挥发量较高的2020年,覆膜处理没有显着增加中高施氮量条件下的氨挥发,显着降低了低施氮量条件下的氨挥发。(3)在三种施肥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氨挥发速率及氨挥发累积量均显着增加。尿素分次施用产生的氨挥发量最高(氨挥发累积量2.88-36.84 kg hm-2),且主要发生在雨热同期的追肥期(追肥期挥发占72.24-90.4%);尿素一次施肥产生的氨挥发量相对较少(1.08-10.07 kg hm-2);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一次施肥产生的氨挥发量最低(氨挥发累积量在0.96-5.69 kg hm-2)。在覆膜条件下,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掺混一次施肥方式既可减少追肥人工投入,又可减低氨挥发损失,可作为该区域值得推广的绿色施肥方式。
周余桉[2](2020)在《覆膜方式对冀西北寒旱区饲用玉米生长性状及农田水温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冀西北寒旱区低温、干旱的自然条件,和农牧兼业、饲草短缺的生产背景,以充分利用区域有限的水热资源,提高饲用玉米产量,有效缓解天然草场压力,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为目标。试验于2016年-2018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了露地平作(ck),平地覆膜、双垄沟覆膜、土下覆膜处理对饲用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地土质为草甸栗钙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覆膜方式对饲用玉米株高的影响,不同降水年型表现各异。在丰水年,各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均显着高于露地,平地覆膜、双垄沟覆膜和土下覆膜处理分别较露地提高1 7.24%、18.37%和9.91%,平地覆膜与双垄沟覆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土下覆膜。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显着高于露地,较露地提高20.17%,平地覆膜与双垄沟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与露地之间差异不显着。在平水年,各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与露地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各处理株高仅较露地提高1.69%-3.78%。表明与对照相比,丰水年型各覆膜处理均能显着增加饲用玉米株高;欠水年型仅土下覆膜饲用玉米株高增加显着;平水年型各覆膜处理饲用玉米株高与露地差异均不显着。2.不同降水年型各覆膜处理叶面积指数表现不同。在丰水年,各覆膜处理在饲用玉米收获期叶面积指数均显着高于露地,平地覆膜、双垄沟覆膜和土下覆膜处理分别较露地提高34.98%、35.77%和21.62%,各覆膜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叶面积指数显着高于露地,且显着高于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处理与露地之间无显着差异。在平水年,各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表明与对照相比,丰水年型各覆膜处理均能显着提高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欠水年型仅土下覆膜处理能显着提高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平水年型,各覆膜处理叶面积指数与露地差异均不显着。3.不同降水年型不同覆膜处理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均呈现为logistic变化。在丰水年及平水年,双垄沟覆膜处理干物质积累平均增速最高,分别是露地的1.60和2.05倍,理论产量提高了 64.23%和27.94%。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干物质积累平均增速最高,是露地的2.09倍,理论产量提高了 64.58%。地膜覆盖促进了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速度,提高了饲用玉米理论产量,为饲用玉米高产打下基础。表明与对照相比,任何降水年型均能提高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增长速率和产量。4.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加土壤温度的效果。玉米封垄前,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增温效果显着,1Ocm 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 2.19℃和3.16℃。土下覆膜处理增温效果不显着,且土壤温度变幅低于其他处理。在一天中,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处理土壤温度增温快增幅大,土下覆膜土壤温度增温、降温表现一定时间的滞后。玉米封垄后各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显着。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为饲用玉米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温度条件,有利于饲用玉米的生长发育,土下覆膜可降低土壤温度变幅。表明与对照相比,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处理对玉米提供了积温支持。5.不同覆膜方式的集水保墒效果存在差异。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草甸栗钙土农田主要贮水层为0-60cm,生育期土壤贮水受降水与田间耗水影响显着。平地覆膜与双垄沟覆膜具有将时期与数量不稳定的降水及时贮存于土体,促使水分下渗的作用,土壤平均贮水量较露地增加了 9.06%-12.58%,在平水年及丰水年型效果显着;土下覆膜具有抑制贮水土面蒸发与稳定供水效应;促进了玉米生育中期的生物量累积,在欠水年型保水效果显着。表明与对照相比,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对玉米提供了水分支持。6.各覆膜方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双垄沟覆膜饲用玉米产量在不同降雨年型均显着高于露地,丰水年、平水年及欠水年分别提高了 46.22%、42.00%和15.01%,同时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提高87.69%、62.17%和45.58%。平地覆膜处理在丰水年及平水年饲用玉米产量较露地显着提高45.79%和14.7%,在欠水年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提高25.02%和51.31%。土下覆膜在欠水年及平水年饲用玉米产量显着高于露地,分别提高了59.84%和13.6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72%和15.18%。表明与对照相比,在不同降水年型双垄沟覆膜均能显着提高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实现高产稳产。综上所述,双垄沟覆膜增加土壤温度和集聚降水的作用显着提高了饲用玉米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显着提高了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地覆膜的效果次于双垄沟覆膜。土下覆膜由于抑制降水下渗,对降水利用率低,仅在欠水年效果优于平地覆膜和双垄沟覆膜。
王丽[3](2020)在《黄土高原旱地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文中提出矿质元素在植物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正常代谢中不可或缺。目前全球营养不良人口高达8.21亿,其中超过66.7%的人口缺乏铁、锌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小麦等粮食作物是人体矿质营养的主要来源。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旱地小麦主产区,研究其不同地点间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对科学施肥、提高谷物矿质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至2019年在陕西永寿和杨凌同时开展田间试验,以我国主要麦区20个品种为供试材料,基施氮180 kg N hm-2、磷100 kg P2O5 hm-2和钾75 kg K2O hm-2处理,在开花期和成熟期采集植物样品,分析两地土壤养分含量、降水量、产量形成与小麦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吸收累积及转移利用的关系,探讨两地小麦籽粒养分含量差异的原因。主要结果如下:1. 永寿和杨凌小麦籽粒氮、磷和钾含量差异因年份而异。2018年永寿小麦籽粒氮和钾含量比杨凌低10.6%和6.7%,两地磷含量无显着差异。2019年永寿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比杨凌高13.1%和29.6%,两地钾含量无差异。与杨凌相比,永寿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有效硫较高而速效钾较低,有利于小麦氮磷吸收。2018年永寿产量相比杨凌的增幅高于籽粒氮和钾吸收量增幅、与磷吸收量增幅接近,因而产量稀释效应导致较低的籽粒氮和钾含量。2019年两地产量无差异,永寿花前氮和磷累积、转移、吸收量显着高于杨凌;较长灌浆期内较低的降雨量有利于钾向籽粒运输分配,小麦钾收获指数较高,使两地籽粒钾累积无差异。两地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养分供应能力、降水和灌浆期等气候与物候因素综合作用下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平衡关系。2. 永寿小麦钙和镁含量均显着高于杨凌,两地硫含量差异因年份而异。2018年永寿小麦籽粒钙和镁含量比杨凌高19.0%和10.3%,两地硫含量无差异。2019年小麦籽粒钙、镁和硫含量分别比杨凌高31.9%、15.4%和10.5%。两地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均高;但永寿土壤较低的速效钾、较高的有效硫和硝态氮有利于小麦吸收钙镁硫。与杨凌相比,2018年永寿小麦籽粒钙镁吸收量增幅大于产量增幅、硫吸收量增幅与产量接近。2019年两地产量无差异,永寿花前钙镁硫累积、转移和吸收高于杨凌。除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平衡关系外,小麦籽粒钙镁硫含量高低还与土壤钙镁硫有效性及其与其他养分的相互作用有关。3. 两地小麦籽粒铁、锰、铜和锌含量高低在两年间一致。2018和2019年永寿小麦籽粒铁、锰和铜含量分别比杨凌高9.3%和29.3%、22.2%和36.4%、12.7%和36.8%,锌含量分别比杨凌低63.1%和37.3%。两地土壤有效铁、有效铜均较低;永寿土壤较低的有效锌、较高的有效磷、较长的灌浆期、较低的降水量,有利于小麦对铁、锰、铜的吸收累积。两年永寿小麦地上部和籽粒铁锰铜吸收量均显着高于杨凌,但锌吸收量低于杨凌。小麦籽粒铁锰铜锌含量主要受土壤养分供应、养分间相互作用、降水与灌浆期的综合影响。综上,土壤有效养分供应能力与养分交互效应是影响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较高的硝态氮、有效硫、有效磷有利于小麦吸收氮、磷、硫、铁、锰和铜,较高的有效磷、较低的有效锌不利于锌吸收,较低的速效钾影响小麦钾吸收、但促进钙和镁吸收。灌浆期长短和降雨量对小麦籽粒养分含量也有较大影响,较长的花前期和灌浆期、灌浆期内较少的降雨可促进钾、铁、锰、铜的吸收,但不利于锌吸收。农业生产中,针对不同矿质营养元素,应根据小麦籽粒含量与土壤养分、气候物候因素的关系,优化施肥调控措施,同时提高粮食产量和矿质营养品质。
马子宗[4](2020)在《覆盖方式对渭北旱塬春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覆盖措施是西北旱地保水和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增产的机理及对土壤的养分、酶活性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依托2012年的定位试验,在陕西省长武县生态试验站开展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的田间试验,设置了无覆盖、秸秆覆盖与地膜覆盖共三个处理,研究了覆盖措施对春玉米地上部生长状况、氮素吸收与土壤中水肥动态分布,并结合微生物的碳氮磷限制对不同覆盖模式的响应,从而为旱作春玉米选择合适的覆盖模式,实现农业高产和资源高效利用,为西北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能显着提高春玉米各生育期的SPAD、叶面积指数与株高,提高春玉米的光合能力,使春玉米具有更高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与无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处理两年平均产量与生物量分别提高了8.2%与10.1%,地膜覆盖处理两年平均产量与生物量分别增加为31.7%与42.5%。2.与无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与氮素转运效率分别提高了42.49%与16.17%;地膜覆盖处理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氮素转运效率与花后期氮素同化量分别提高67.8%、22.47%与20.4%,通过“源-库”的协同作用来提高籽粒氮素累积量和籽粒产量。秸秆覆盖与地膜覆盖处理较无覆盖处理地上部分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增长为16.1%与45.2%。3.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处理增加春玉米吐丝期前耗水量,提高吐丝期前耗水量与吐丝期后耗水量比例,减弱春玉米花前期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与无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与地膜覆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6.1%与12.9%。4.无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与地膜覆盖处理的0-1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分别占0-200cm的硝态氮累积量的52.4%、57.0%与70.3%;秸秆覆盖与地膜覆盖100-200cm的硝态氮累积量较无覆盖处理降低了55.0%与64.7%;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处理显着降低了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覆盖措施减少硝态氮淋溶,减轻地下水污染。5.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下各时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别增加9.7%和7.8%。地膜覆盖下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分别减少了5.6%,4.8%和2.8%。与无覆盖相比,地膜覆盖下与碳循环和氮循环相关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0.5%和5.2%。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下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7%和13.5%。地膜覆盖增加了微生物的磷限制,与无覆盖相比,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分别提高了17.6%与9.0%,从而促进了玉米对土壤速效磷的利用。由于生育前期有机物的快速分解,地膜覆盖物进一步导致了有机碳下降,从而增加了磷对土壤微生物的限制。长期覆盖秸秆会增加土壤有机质,而有机质的分解会释放出有效磷,从而减轻了磷对微生物的限制。因此,在覆盖条件下,半干旱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是导致微生物磷限制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秸秆地膜覆盖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硝态氮的淋溶,提高作物产量,但地膜覆盖过度耗竭土壤有机质,而秸秆覆盖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王筱惠[5](2020)在《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通过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等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探讨以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为主要调控手段的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以明确增产效应和机理,对于进一步提高群体产量、缩小产量和资源效率差距有重要意义。试验以玉米品种恒单188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五个处理,分别为T1:滴灌+覆膜+6万株/公顷;T2:滴灌+覆膜+7.5万株/公顷;T3:滴灌+不覆膜+6万株/公顷;T4:滴灌+不覆膜+7.5万株/公顷;CK:坐水种+不覆膜+6万株/公顷。研究了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日变化、叶片荧光参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一天时间里,CK、T1和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会比T2和T4处理更晚达到峰值。在同一时期,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是T1处理最好。2、覆膜能有效提高植株的光化学活性;与覆膜滴灌相比,无膜滴灌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活性低,受到的胁迫更严重。随着密度增加,抑制了电子传递的过程;光系统Ⅱ吸收的光能用于荧光和热耗散的部分逐渐增加,而用于光化学反应的部分逐渐减少,光合活性降低。3、种植密度越大,群体内部竞争越激烈,雌穗受到的抑制程度更大,结果导致雌穗占干物质比例表现为T1和T3处理高于T2和T4处理,种植密度为6万株/公顷时,T1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4、相同密度下,穗重、穗长、穗粗、单位面积内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表现为T1和T2处理高于T3和T4处理;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秃尖长均表现为T3和T4处理高于T1和T2处理。不同密度膜下滴灌时,株高、穗位高和籽粒穗行数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穗重、穗长、穗粗、秃尖长、穗位系数、籽粒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综合所有数据,在膜下滴灌模式下,T1和T2处理均高于T3和T4处理;在密度为7.5万株/公顷膜下滴灌处理下,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T2处理分别较CK、T1、T3和T4增产87.34%、17.64%、25.83%和18.10%)。
张旭东[6](2019)在《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一直以来,有限和高变异的降水威胁着该地区作物生产的持续性,常常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甚至生产失败。同时,该地区春秋季的低温和养分管理不科学也限制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对农田生产的胁迫。人口压力、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安全对我国粮食生产高效可持续的需要日趋迫切,如何促进半干旱地区水、热、光、养生产资源协同高效利用,实现农田的持续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旱作农业面临的重要研究问题。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有效水分、热量和养分因素对农田生产的共同限制性及其驱动的作物生产力不确定性,本研究于2014-2017年在宁夏南部山区开展了连续4年大田试验。研究设置:1)三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沟垄全覆膜RFF、沟垄半覆膜RFH和平作半覆膜FH,以平作不覆膜FN为对照),和2)沟垄全覆膜种植RFF和沟垄半覆膜种植RFH下5个施肥水平(N 0+P2O5 0 kg ha-1,CK;N 117+P2O5 59 kg ha-1,L;N 173+P2O587 kg ha-1,M;N 229+P2O5 115 kg ha-1,H;N 285+P2O5 143 kg ha-1,SH)两项大田试验,分析了覆膜种植方式和施肥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植株养分含量和吸收量、籽粒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了覆膜种植提高水、热、光、养资源协同利用的土壤水温驱动机制和施肥量对覆膜种植水、养资源利用和生产力可持续的影响机制。研究可为了解作物水热生理响应、作物建模、完善覆膜种植技术、农业区划和水肥优化匹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覆膜种植驱动的土壤热响应特征和玉米的生长发育覆膜种植提高了10 cm处土壤温度,RFF、RFH和FH玉米生育期日平均温度较对照FN分别提高了2.9℃、1.9℃和FH 1.5℃。随玉米生长覆膜种植增温幅度呈降低趋势,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提高2.4℃、2.3℃和1.8℃。覆膜种植在夜间(20:00-08:00)的保温效果强于白天(08:00-20:00)的升温效果,引起昼夜温差降低0.7-1.3℃,缓和了土壤温度的骤变,以RFF最强,FH次之,RFH最弱。统计土壤温度和气温数据,分析发现覆膜种植在低气温区间5-10℃表现最强的增温能力,增温幅度达2.5℃,同时提高了土壤温度在20-25℃区间的分布频次,降低了在5-20℃区间的分布频次,改善了玉米生长土壤热环境。覆膜种植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加速了玉米的生长发育,缩短了其生育期2-17天,并使出苗(VE)、拔节(V6)和吐丝(R1)分别提前2.5-6天、4-10天和4-13天,提前和缩短能力依次为RFF>FH>RFH。覆膜种植缩短了玉米营养生长期(8-13天),但相改善了生殖生长期,其中RFF缩短3.5天,FH缩短2天,RFH延长2天。(2)覆膜种植驱动玉米高效光合的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策略覆膜种植显着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驱动了高效的水分利用策略—土壤时空湿干交替行为。时间角度,覆膜种植土壤在播后0-50天、50-130天和130-160天较不覆膜种植分别呈相对湿润、干燥和湿润的交替变化趋势;空间角度,覆膜种植于播后50-130天在0-20 cm、20-120 cm和120-200 cm土层较不覆膜种植分别呈现土壤相对湿润、干燥和湿润的交替变化趋势。相对于半覆膜RFH(中湿-微干-微湿)和FH(微湿-强干-微干),全覆膜RFF随玉米生长土壤呈强湿(土壤含水量SWC提高0-2.0%)-中干(SWC降低0.4-1.5%)-微湿(SWC提高0-0.9%)变化趋势,表现更强的水分平衡能力。虽然覆膜种植降低了水分敏感期土壤平均湿度,但驱动了水分定向运动与作物生长生理相匹配,维持了作物水分敏感期关键的浅层土壤水分,显着提高了玉米净光合速率12.4-52.9%、蒸腾速率12.6-59.2%、气孔导度17.9-120.5%,以及叶面积生长和干物质累积。(3)覆膜种植对水、热、光、养资源的协同利用机制和玉米生产力的影响覆膜种植改善了水分耗散结构,提高了作物捕获热、光、养资源的总量,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提高6.3-11.8%、土壤有效积温增加129-389℃d,氮吸收量提高8.8-21.7%,资源捕获能力以RFF最强,RFH和FH次之。覆膜种植通过驱动积极的土壤热响应为玉米营造优良的生长热环境,在提高水分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驱动了高效的水分利用策略,提高了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匹配度。受热效应影响覆膜种植缩短了玉米的营养生长期但维持(甚至延长)了相当的生殖生长期,改善了玉米物候,促进了水、热、光、养资源向玉米生殖生长中心富集,驱动半干旱研究地区资源的获取和优化配置,以及资源转化为生物材料(尤其是籽粒)的过程。与RFH、FH和FN相比,RFF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4.6%、20.4%和42.7%;水分利用效率(WUEGY)分别提高24.0%、21.7%和42.5%;热量利用效率(TUEGY)分别提高15.0%、12.0和20.2%;光能利用效率(RUEGY)分别提高19.7%、15.6%和34.8%;养分利用效率(NUE)分别提高17.4%、12.7%和26.5%;经济收益分别提高69.0%、50.0%和1.5倍。(4)RFF和RFH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水肥吸收的影响RFF较RFH加速了玉米生长,玉米生育期平均缩短17天。两种种植方式下,施肥延长了玉米生育期(主要是生殖生长期),在L、M、H和SH下分别延长了9天、11天、14天和15天,同时显着改善了玉米光合作用,促进了玉米株高、叶面积生长和干物质,但超过H水平后再提高施肥量则不再显着改善。施肥主导了年际间的光合特性差异,可能使限制玉米光合作用的因素逐渐由气孔导度因素向气孔密度和质量因素转移。四年平均,RFF玉米生育期蒸散量(ET)较RFH平均提高8 mm,低于在休闲期蓄墒量增加值15.7 mm,表现相对高的水分平衡能力。施肥显着增强了玉米对水分的吸收,随施肥水平提高ET平均由CK水平的433.3 mm逐渐提高到最高H水平的479.0mm,较生育期平均降水404.8 mm高出28.5-74.2mm。然而,休闲期土壤蓄水量仅32.9-51.2 mm,难以平衡ET和降水之间的差异,导致水分失衡,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并随着施肥的增加而加剧。与RFH相比,RFF植株氮磷吸收总量显着提高而养分含量呈降低趋势,平均降幅为氮9.8%和磷6.9%,但均降幅随施肥水平提高逐渐减小。施肥显着改善了RFF和RFH下植株氮磷养分的含量并提高了氮收总量1.0-2.4倍,磷吸收量0.6-1.3倍,在SH施肥水平达最高,但与H水平无显着差异。提高施肥量会逐渐降低氮磷收获指数。(5)RFF和RFH覆膜种植下不同施肥量玉米产量、水肥利用效率、水肥优化匹配、水分亏缺预警和经济效益RFF较RFH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21.8-43.9%和WUEGY 21.6-42.4%,且随施肥水平提高增幅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施肥水平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拟合发现RFF模式下于N 226.8+P2O5 113.4 kg ha-1达到最高值8741.3 kg ha-1,RFH模式下于N 295.7+P2O5 147.9 kg ha-1达到最高值6931.9 kg ha-1。因此,RFF较RFH呈现“减肥(幅度:N 68.9+P2O5 34.5 kg ha-1)、增产(幅度1782.4 kg ha-1,25.7%)”效应,表明了种植方式的高效性。WUEGY与产量表现类似的趋势,并表现明显“减肥、高效”效应。RFF较RFH氮的利用效率(NUE)、吸收效率(NUPE)、生产效率(NPE)和肥料利用率(FUR)分别提高24.8%、13.4%、33.4%和8.0%,磷的分别提高5.2%、27.8%、33.7%和32.2%。随施肥水平提高RFF和RFH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至H和SH水平大幅降至低水平;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呈先升高后降低水平,在M和H水平达最高,表明了M至H施肥水平养分策略的可推荐性。ET与施肥量、籽粒产量、WUEGY和播前底墒(SWSS)均显着正相关,但是施肥量与SWSS显着负相关,表明协调施肥量与SWSS获得合理的ET有利于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的可持续生产力。虽然在较高的施肥水平(H或SH)能够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由区域降水决定的土壤水分平衡能力要求施肥必须与之匹配。随施肥量提高年土壤水分平衡由盈余逐渐转为亏缺,RFF和RFH分别在N 180.9+P2O590.5 kg ha-1和N 121.0+P2O5 60.5 kg ha-1获得水分平衡临界点,并可分别实现各自模式产量潜力值的97.7%和78.3%。此外,为保证水分可持续利用和玉米可持续生产,还需要在关键时期保证有效水分供应,RFF播前底墒、播前底墒+播后30天降水、播前底墒+播后60天降水、播前底墒+播后90天降水的亏缺阈值分别为441.1 mm、488.3mm、558.8.3 mm、624.3 mm;RFH以上四个时期的水分亏缺阈值分别为367.3mm、426.1 mm、505.3 mm、564.1 mm,有效水分低于预警阈值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补灌措施,以避免玉米生长受限、甚至生产失败。虽然RFF(较RFH)和施肥(较不施肥)增加了生产投入,但会更大幅度提高产出价值,因此表现更高的净收入。但是,在覆膜种植下,农田水肥应得到谨慎管理,水肥不匹配会降低经济效益,甚至导致严重经济亏损。在RFF种植条件下,与区域降水相匹配的水分平衡施肥量N 180.9+P2O5 90.5 kg ha-1与经济效益达最高的施肥量N 206.3+P2O5 103.2 kg ha-1较接近,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证明了平衡施肥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征,可作为推荐施肥。综合考虑,RFF较RFH可以在更高施肥量下维持基于当地降雨的土壤水分平衡,并表现可持续的水肥耦合增产、增效、增收效果,因此推荐RFF+N 180.9+P2O5 90.5 kg ha-1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高效种植管理方案,并关注播种0-90天内有效水分量。更长期(>4年)的高效管理方案或覆膜种植与其它农艺措施结合的水、热、养管理需建立在土壤质量研究证据和农田生产设施改善的基础上。
赵金月[7](2019)在《长期施肥对设施土壤钙素有效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设施栽培是我国蔬菜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过去的40年发展极为迅速,然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氮磷钾元素大量积累,导致了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不平衡、板结等连作障碍问题,由此引发了土传病害和植物生理病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尽管北方土壤中钙的含量丰富,设施栽培中有机肥的施加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土壤全钙和交换性钙的含量,但设施蔬菜作物由于缺钙引发的生理病害屡见不鲜,因此,研究土壤的养分积累是否对土壤钙的有效态和生物有效性产生影响,可为设施栽培中平衡施肥提高钙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和淋洗试验监测氮、磷、钾单施条件下土壤有效钙含量的变化过程和钙的淋洗过程,同时以位于沈阳农业大学长期施肥的番茄试验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不同养分积累下的土壤与番茄植株,测定土壤中有效态钙的含量以及番茄的生长状况和对钙的吸收量,从而分析不同养分积累对土壤钙的有效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平氮、钾素施入土壤分别受NH4+、NO3-和K+影响,提高水溶性钙的同时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钙的含量,不同水平磷素施入土壤中与水溶性钙结合降低土壤钙的有效性。(2)不同水平氮、钾素施入土壤中由于NH4+、NO3-和K+的影响,土壤钙的迁移加强,相同水平下,氮、钾单施时,钙的总淋洗量在氮素条件下略大于钾,磷素的施入降低了钙的淋洗量。(3)小区试验中,随着土壤中养分积累量的增加,土壤全钙相近,土壤中水溶性钙含量增加,交换性钙与钙的饱和度降低,水溶性与交换性Ca/K和Ca/NH4+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效钙与氮磷钾的比例降低,表现出相对缺乏。(4)通过对连续施肥7年后番茄试验地不同养分积累下番茄的生长状况研究发现,当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超过394.5、289.1、452.33 mg·kg-1时,番茄的干物质量和产量都受到抑制,番茄脐腐病的发生随土壤养分积累量的升高而增加。(5)土壤养分积累量的增加,有效钙比例下降会影响番茄对钙的吸收,钙的向上运输受到抑制,番茄叶片与果实中钙含量最先降低,其次是茎,最后是根。番茄茎、叶、果实中钙的比例降低。当番茄果实中钙含量小于1 g·kg-1,Ca/N、Ca/P和Ca/K分别小于0.05、0.3和0.03时番茄易患脐腐病。(6)当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为205273、117147和168221mg·kg-1同时Ca/N为17.565,Ca/P为32.594,Ca/K为11.734.6时番茄脐腐病的发病率小于6%,综合产量与发病率,连续施肥7年时,氮磷钾施肥量为483、161、691 mg·kg-1时较适宜。(7)以本试验中番茄钙吸收量为例,当以牛粪和鸡粪1∶1混施时每年每亩需要牛粪与鸡粪的量分别为16402707 kg,二者每亩一共施入32845428 kg时仅能补充土壤全钙的含量,不足以补充番茄带走的有效钙。
张哲[8](2018)在《半干旱区旱地玉米秋季覆膜水氮利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风沙半干旱区是我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类型区之一,地膜覆盖技术作为重要的农业技术措施由于其保温增墒特性而在该区域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气候不断变化,该区域存在的水资源不足、降水量年际间分布不均等问题愈发严重,导致传统作物生育期覆膜水分难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为了更好利用休闲期保蓄的水分,秋覆膜技术得已推广应用。该技术在秋季收获后,进行整地覆膜,通过减少休闲期农田土壤水分的无效损失,实现农田水资源的跨季调控。但是,多年使用该技术,是否会影响水分的可持续利用,至今尚无定论;而另一方面,受机械化操作影响,秋覆膜技术的基肥施用时间为秋季覆膜时,地膜覆盖在改善土壤的水热条件的同时,势必影响了氮素的转化和利用。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旱地秋覆膜技术水分持续利用和氮素吸收利用不明确的问题,在东北风沙半干旱区,以春玉米为指示作物,设置秋覆膜(AM)、春覆膜(SM)和不覆膜(NM)三个处理,探寻旱地玉米秋覆膜水分、氮素转运与利用机制,通过4年的定位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旱地秋覆膜可以显着的促进玉米生长,增加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4年的试验数据显示,相对于传统春季覆膜和不覆膜,秋覆膜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平均可增加26.3%和60%,并且秋覆膜技术相对于春覆膜技术始终保持着较高且稳定的收获指数。2、在春玉米生育前期,两个地膜覆盖处理的日均表层土壤温度比不覆膜提高2.9℃,在冠层完全覆盖后(播种后5561天),各处理表层土壤温度差异不显着;在玉米播种期,秋覆膜处理在0100 cm土层比其他两个处理平均多储存水41.9 mm,在玉米收获时,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秋覆膜处理在玉米生育期可以多消耗38.7mm的土壤水分,促进了水分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在降雨量分布不均,旱灾发生时段不同的年份,会显着增加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3、地膜覆盖减少了氨气挥发造成的氮素损失,增加了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生育前期积温的增加和蒸发的减少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量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玉米生育后期的蒸腾作用又与氮素吸收量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验证了秋覆膜处理在保持良好的水温条件的同时,增加了玉米生育期土壤氮素矿化积累量,促进了玉米对于氮素的吸收;在玉米收获时,土壤剖面0100 cm土层,秋覆膜处理无机氮的残留量显着低于春覆膜处理,但高于不覆膜处理。4、两个地膜覆盖处理明显减少了肥料氮素损失,增加了肥料氮素残留,同时也提高了总肥料氮素利用效率,而秋覆膜处理还提高了对土壤氮素的利用;在肥料施入第一年,秋覆膜氮素吸收总量增加主要体现在对土壤氮素吸收量的增加上,同时在第二年也增加了对于残留肥料氮素的利用;两个生长季植株玉米吸收肥料氮素占总施肥量的比例秋覆膜为51.9%,春覆膜为44.0%,不覆膜为34.3%。综上,初步明确在本区域不同年型下,连年使用秋覆膜技术,在玉米生育期可以始终利用休闲期所保存下来的水分,保证了水分利用的可持续性,促进了玉米的稳产,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而良好的水分温度条件也促进了有机氮的矿化,增加了玉米对土壤氮素吸收,提高了氮素有效性,但在本区域传统氮肥施用量前提下,秋覆膜在减少氮肥损失和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导致肥料氮素过多的残留,存在氮素淋溶的风险。
何红霞[9](2018)在《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籽粒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旱地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水分亏缺和土壤贫瘠限制了该地区小麦产量提升和籽粒矿质养分吸收利用。优化栽培措施能改善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进而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与产量形成。因此,本研究利用位于黄土高原中部持续9年的旱作冬小麦栽培模式田间定位试验,以传统祼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对小麦产量和籽粒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小麦生物量、收获指数、产量三要素、养分吸收、转移、分配和土壤养分变化,探讨了栽培模式与旱地小麦产量、籽粒养分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关系,旨在为优化旱地土壤培肥、增产提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在黄土高原旱地,地膜覆盖不利于土壤肥力提升,限制了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对籽粒养分含量也有不利影响。与传统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20-40 cm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锌和有效锰含量,对土壤有机质、硝态氮、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无显着影响。地膜覆盖使穗数提高12.2%,却引起穗粒数降低14.7%,收获指数降低8.5%,从而对3年平均产量无显着影响;籽粒磷吸收量平均增加8.4%,磷含量提高13.0%;籽粒钾吸收量虽无显着变化,钾含量却提高5.0%;籽粒氮、钙、硫、铁和铜吸收量分别降低12.6%、10.3%、15.0%、11.1%和13.2%,含量分别降低12.1%、8.0%、12.9%、10.1%和9.0%,镁、锌和锰吸收量和含量皆无显着变化。2、旱地低肥力土壤上,秸秆还田也未显示出明显的土壤培肥效果,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矿质养分含量无提高和改善作用。与传统模式比较,秸秆还田使收获期0-20 cm土层全氮提高5.8%,20-40 cm土层有效铜含量提高6.2%,有效磷和有效锰却分别降低36.1%和10.2%,对开花期和收获期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无显着影响。小麦生物量降低11.5%,穗粒数降低8.8%,籽粒产量3年平均降低12.1%;磷吸收量降低9.8%,含量却增加5.0%;籽粒氮、钙、硫、铁和锰吸收量分别降低22.5%、20.7%、21.0%、19.8%和16.8%,含量分别降低10.1%、8.0%、9.4%、3.8%和6.3%;籽粒钾、镁和锌吸收量分别降低11.5%、14.7%和13.9%,含量无显着变化;籽粒铜吸收量和含量皆无显着变化。3、种植绿肥能培肥土壤,改善小麦营养品质,但其产量受降雨影响并不稳定。与传统模式比较,种植绿肥降低了土壤pH、有效磷和有效硫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有效锌和有效锰含量,对土壤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无显着影响。种植绿肥使收获期地上部生物量降低15.4%,穗数降低12.2%,使得小麦产量3年平均降低12.1%,籽粒氮、锌和铜吸收量虽无显着变化,含量却分别增加12.1%、12.6%和11.8%;磷、钾、钙、镁、硫和铁吸收量分别降低11.9%、12.0%、10.3%、11.8%、13.0%和15.9%,含量无显着变化;锰吸收量降低17.7%,含量降低7.1%。综上,在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肥力较低的情况下,地膜覆盖、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并不能同时满足作物高产、高营养品质及培肥土壤的要求。地膜覆盖降低土壤肥力和籽粒氮、钙、硫、铁和铜养分含量,但提高了籽粒磷钾含量,对产量无显着影响。秸秆还田降低小麦产量,仅增加了籽粒磷含量,提高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种植绿肥虽降低了产量,但增加了籽粒氮和锌含量,同时提升了土壤肥力,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着提高。因此,要根据生产条件和目标需要选择适合的栽培模式。
王少杰[10](2016)在《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不同时期施氮效果及气态氮损失》文中研究说明在适宜时期施用氮肥既能满足作物对养分需求,又能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并减少氮损失及其带来的环境风险。黄土高原属于典型旱作农业区,玉米是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地膜覆盖技术因其具有增温保墒、大幅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已在该地区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与田间微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15N示踪技术,连续3年对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氮进行定向追踪,探索不同施氮时期对肥料氮去向及其残留效应的影响;并对土壤N2O、NH3排放进行连续同步监测,以期查明旱作覆膜玉米农田氮素气态损失对施氮时期的响应。通过对不同施氮时期处理的作物产量、养分利用及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明确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适宜施氮时期,求证假设“在氮肥总施用量不变情况下,生育期分次施氮因作物吸收利用不同,其残留、后效及损失程度不同”真伪,为该地区制定有效氮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分次施氮显着增加植株氮中来源于肥料氮的比例和数量,与单次和两次施氮相比,三次施氮也显着增加了植株氮中来源于土壤氮的数量,说明多次施氮对土壤氮库存在一定正激发效应。两次和三次施氮下15N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7.6%和39.1%,显着高于单次施氮(28.0%),而15N潜在损失率(11.2%和12.7%)显着低于单次施氮(22.2%),两次与三次施氮间无显着差异。与基施15N和吐丝期追施15N相比,作物对8叶期追施15N的利用率最高,损失率最低。当季作物收获后15N在0-200 cm土层的残留量占总施氮量的48.3%-51.3%,其中约50%残留在0-20 cm土层;分次施氮对土壤中当季残留15N总量无显着影响。(2)不同施氮时期处理土壤残留15N被第二季和第三季作物利用率分别为24.1%-32.3%和10.4%-11.0%,占15N肥料总施入量的12.1%-15.7%和5.4%-5.8%;氮肥分三次施入会显着增加第二季作物对残留15N的利用效率。三季作物对15N肥料叠加利用效率为47.6%-60.8%,分次施氮显着提高氮肥叠加利用率。第三季作物收获后15N在0-200 cm土壤中残留率及潜在损失率分别为15.0%-21.0%和18.2%-37.4%,分次施氮显着增加了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并减少了其潜在损失。(3)氮肥分三次施入在玉米生育中后期降雨较多的情况下会显着增加N2O累积排放量以及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施肥与降雨耦合是N2O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由于在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长发育中后期(7-9月)常常伴有较强降雨,因此分三次施氮增加了N2O排放风险。旱作覆膜玉米不同时期施氮的NH3挥发损失率为6.2%-9.4%,分次施氮会显着降低肥料氮NH3挥发损失。与基肥氮(撒施后旋耕)相比,追肥氮(带状沟施覆土)的NH3挥发损失率更低。与单次施氮相比,将氮肥分两次施用能有效减少NH3挥发损失,又不会增加单位产量N2O排放。(4)分次施氮显着提高玉米产量,但两次与三次施氮间无显着差异。分次施氮会显着增加玉米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尤其是分三次施氮能显着增加玉米吐丝后期地上部氮素累积。分次施氮显着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半膜覆盖下显着降低0-2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全膜覆盖下不施氮、单次、分两次和三次施氮处理两年平均产量较半膜覆盖分别提高20.2%、10.3%、10.1%和10.5%。全膜覆盖显着增加玉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尤其在生育初期表现更加明显。全膜覆盖下玉米收获后0-2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着高于半膜覆盖。施氮显着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与单次施氮相比,分次施氮在生育期降水较少的年份更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全膜覆盖在生育期降水较多的年份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增加更为显着。综上可见,将氮肥在播种前和8叶期按4:6的比例分两次施用既能获得较高产量与较高水氮利用效率,还可有效减少肥料氮的NH3挥发损失,且与单次施氮相比并未增加单位产量N2O排放量。因此,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养分高效利用以及环境效应,分两次施氮更适合本地区旱作覆膜玉米生产。
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硫、钙、镁吸收、分配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硫、钙、镁吸收、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地膜覆盖和氮肥施用对旱作春玉米土壤氨挥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现状 |
1.2.2 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氮肥方式及测定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数据库来源 |
2.1.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数据库整体情况及各地区氨挥发差异 |
2.2.2 各地区氨挥发损失量及相对损失率与施氮量的关系 |
2.2.3 不同施肥措施下氨挥发的损失变化 |
2.2.4 不同测定方法测定氨挥发的比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覆膜及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方案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肥后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动态变化 |
3.2.2 V10 追肥后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动态变化 |
3.2.3 R1 追肥后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动态变化 |
3.2.4 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及氨挥发损失率 |
3.2.5 降雨、土壤含水量及地温对氨挥发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方案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肥后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动态变化 |
4.2.2 追肥后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动态变化 |
4.2.3 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及氨挥发损失率 |
4.2.4 降雨、土壤含水量及地温对氨挥发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覆膜方式对冀西北寒旱区饲用玉米生长性状及农田水温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覆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覆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3.3 覆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3.4 覆膜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玉米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 |
2.3.2 土壤水分 |
2.3.3 土壤温度 |
2.3.4 玉米产量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膜对饲用玉米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3.1.1 覆膜对饲用玉米株高的影响 |
3.1.2 覆膜对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3 覆膜对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覆膜对饲用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
3.2.1 0-100cm土体土壤贮水量时序动态变化 |
3.2.2 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空间动态变化 |
3.2.3 覆膜方式对饲用玉米全生育期10cm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4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
3.3 覆膜对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1 覆膜对饲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2 覆膜对饲用玉米产量、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地膜覆盖与饲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系 |
4.2 地膜覆盖保水与水分利用 |
4.3 地膜覆盖与节水 |
4.4 地膜覆盖技术效应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黄土高原旱地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量元素含量研究进展 |
1.2.1 小麦大量元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
1.2.2 小麦大量元素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1.2.3 小麦大量元素含量与吸收利用的关系 |
1.3 中量元素含量研究进展 |
1.3.1 小麦中量元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
1.3.2 小麦中量元素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1.3.3 小麦中量元素含量与吸收利用的关系 |
1.4 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进展 |
1.4.1 小麦微量元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
1.4.2 小麦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1.4.3 小麦微量元素含量与吸收利用的关系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高原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养分含量差异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差异 |
2.2.2 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
2.2.3 籽粒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差异 |
2.2.4 籽粒中量营养元素含量差异 |
2.2.5 籽粒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差异 |
2.3 讨论 |
2.3.1 土壤养分与籽粒氮磷钾含量差异 |
2.3.2 土壤养分与籽粒钙镁硫含量差异 |
2.3.3 土壤养分与籽粒铁锰铜锌含量差异 |
2.4 结论 |
第三章 黄土高原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养分含量差异与吸收利用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概况 |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 |
3.2.2 小麦籽粒的养分含量 |
3.2.3 氮磷钾的吸收累积与转移分配 |
3.2.4 硫钙镁的吸收累积与转移分配 |
3.2.5 铁锰铜锌的吸收累积与转移分配 |
3.2.6 土壤养分差异 |
3.3 讨论 |
3.3.1 氮磷钾吸收转移与籽粒含量差异 |
3.3.2 钙镁硫吸收转移与籽粒含量差异 |
3.3.3 铁锰铜锌吸收转移与籽粒含量差异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覆盖方式对渭北旱塬春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干物质量的影响 |
1.2.2 覆盖方式对植株氮素含量的影响 |
1.2.3 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4 覆盖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5 覆盖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1.4 植株样品生物性状的测定 |
2.1.5 收获考种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
2.2.2 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各生育期生物量的影响 |
2.2.3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各生育期叶绿素、叶面积指数与株高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各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
3.2.2 覆盖方式对玉米地上各部位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3.2.3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器官氮素转运量及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区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土壤样品采集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的时空分布影响 |
4.2.2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4.2.3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花前花后耗水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区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土壤样品采集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5.2.2 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土壤微生物磷限制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区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6.2.2 覆盖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生态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6.2.3 覆盖方式对细胞外酶化学计量载体特征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覆盖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
6.3.2 覆盖方式对半干旱农业生态系统微生物代谢限制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本研究主要结果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干旱(水资源缺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膜下滴灌的研究进展 |
1.4 种植密度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三、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3.5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四、讨论 |
4.1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叶片光合和荧光的影响 |
4.2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3 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水分、土壤温度(及积温)和养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沟垄覆膜种植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3 旱地水肥耦合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
1.3.4 沟垄覆膜种植与施肥互作下水分利用和作物产量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区自然概况 |
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2.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单因素) |
2.2.2 种植方式与不同施肥量交互试验(二因素) |
2.2.3 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温度测定 |
2.3.2 土壤水分测定 |
2.3.3 玉米生长发育进程 |
2.3.4 玉米个体(地上与地下)形态指标测定 |
2.3.5 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6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
2.3.7 光合有效辐射(IPAR)截获、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8 土壤有效积温(TTsoil)、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9 农田水分蒸散量(ET)、分配和利用效率计算 |
2.3.10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和吸收量、利用效率(利用率)计算 |
2.3.11 生产经济效益计算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覆膜种植下土壤温度变化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 |
3.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土壤日(00:00-23:00)逐时温度 |
3.1.2 土壤逐日昼夜温度和昼夜温差 |
3.1.3 土壤温度对气温的响应特征 |
3.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物候的影响 |
3.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3.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生长的影响 |
3.5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6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收获期0-60 cm土层根重密度的影响 |
3.7 讨论 |
3.7.1 覆膜种植与土壤温度 |
3.7.2 覆膜种植与作物生长发育 |
3.8 小结 |
第四章 覆膜种植下土壤水分变化影响的玉米光合特性 |
4.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1 0-200 cm土壤水分含量(SWC) |
4.1.2 覆膜驱动的土壤时空“湿干交替” |
4.1.3 土壤水分平衡 |
4.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4.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覆膜种植与土壤水分 |
4.4.2 覆膜种植与作物光合特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覆膜种植水、热、光、养资源协同利用机制及其玉米生产力特征 |
5.1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生产资源(水、热、光、养)的“再分配” |
5.1.1 辐射截获及其分配 |
5.1.2 热量捕获及其分配 |
5.1.3 土壤水分消耗和分配 |
5.1.4 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 |
5.2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1 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2 穗粒数和百粒重 |
5.3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覆膜种植的资源捕获与分配 |
5.5.2 覆膜种植的籽粒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6.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6.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形态生长的影响 |
6.2.1 株高 |
6.2.2 叶面积 |
6.2.3 干物质累积 |
6.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6.3.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
6.3.2 玉米光合特性 |
6.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光合特征参数相互关系 |
6.5 讨论 |
6.5.1 覆膜种植施肥影响的玉米生长发育 |
6.5.2 覆膜种植施肥影响的玉米光合特性 |
6.6 小结 |
第七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
7.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 0-200 cm 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7.1.1 苗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2 拔节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3 抽雄吐丝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4 灌浆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1.5 成熟期0-200 cm土壤水分 |
7.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
7.2.1 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平衡 |
7.2.2 休闲期土壤水分平衡 |
7.2.3 土壤水分收支平衡(年水分平衡) |
7.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
7.3.1 全氮含量 |
7.3.2 全磷含量 |
7.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7.4.1 全氮吸收与分配 |
7.4.2 全磷吸收与分配 |
7.5 讨论 |
7.5.1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土壤水分 |
7.5.2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作物养分 |
7.6 小结 |
第八章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生产可持续的影响 |
8.1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8.1.1 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 |
8.1.2 穗粒数和百粒重 |
8.2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8.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养分利用的影响 |
8.3.1 养分利用效率 |
8.3.2 肥料利用率 |
8.3.3 肥料产量贡献率 |
8.4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与区域降水匹配 |
8.4.1 沟垄覆膜种植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动态 |
8.4.2 籽粒产量、WUE、ET、SWSS、生育期降水量、施肥量相关性 |
8.4.3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与区域降水匹配 |
8.5 沟垄覆膜种植下玉米生产的水分亏缺预警 |
8.6 沟垄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8.6.1 生产投入 |
8.6.2 生产产出和净收入 |
8.7 讨论 |
8.7.1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产量 |
8.7.2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
8.7.3 覆膜种植下施肥量影响的玉米养分利用 |
8.7.4 覆膜种植施肥量与区域降水匹配 |
8.7.5 覆膜种植的水分亏缺预警 |
8.7.6 经济效益 |
8.8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长期施肥对设施土壤钙素有效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设施栽培的发展 |
1.3 设施栽培土壤及其养分的研究现状 |
1.3.1 设施栽培养分投入与积累状况 |
1.3.2 设施栽培土壤酸化和盐渍化 |
1.3.3 设施栽培中的土传病害与生理病害 |
1.3.4 设施栽培土壤养分平衡 |
1.4 土壤与植物钙素营养的研究 |
1.4.1 土壤中钙素营养研究 |
1.4.2 钙的生理作用 |
1.4.3 氮磷钾影响土壤钙有效性的研究 |
1.5 设施栽培土壤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土培试验 |
2.1.2 土柱淋洗试验 |
2.1.3 小区试验 |
2.2 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氮、磷、钾肥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及对钙有效性的影响 |
3.1 氮肥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及对钙有效性的影响 |
3.1.1 氮肥施用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pH的动态变化过程 |
3.1.2 氮肥施用后土壤水溶性钙、交换性钙与交换性NH_4~-的动态变化过程 |
3.1.3 氮肥施用对土壤钙饱和度的影响 |
3.2 磷肥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及对钙有效性的影响 |
3.2.1 磷肥施用后土壤有效磷的动态变化过程 |
3.2.2 磷肥施用后土壤水溶性钙和交换性钙的动态变化过程 |
3.2.3 磷肥施用对土壤钙饱和度的影响 |
3.3 钾肥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及对钙有效性的影响 |
3.3.1 钾肥施用后土壤速效钾的动态变化过程 |
3.3.2 钾肥施用后土壤中水溶性钙和交换性钙、交换性钾的动态变化过程 |
3.3.3 钾肥施用对土壤钙饱和度的影响 |
第四章 氮、磷、钾肥对钙素淋洗特征的影响 |
4.1 氮肥对钙素淋洗特征的影响 |
4.1.1 氮肥施用后土壤钙的淋洗量随时间的变化 |
4.1.2 氮肥施用后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淋洗量随时间的变化 |
4.1.3 氮肥施用后土壤钙的淋洗总量 |
4.2 磷肥对土壤中钙素淋洗特征的影响 |
4.2.1 磷肥施用后土壤中钙的淋洗量随时间的变化 |
4.2.2 磷肥施用后土壤钙的淋洗总量 |
4.3 钾肥对钙素淋洗特征的影响 |
4.3.1 钾肥施用后土壤中钾与钙的淋洗量随时间的变化 |
4.3.2 钾肥施用后土壤钙的淋洗总量 |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效态钙的影响 |
5.1 长期施肥对土壤水溶性阳离子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
5.2 长期施肥对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
5.2.1 长期施肥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的影响 |
5.2.2 长期施肥对土壤交换性离子饱和度的影响 |
5.2.3 长期施肥对土壤交换性离子比例的影响 |
5.3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效养分平衡状态的影响 |
5.3.1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效养分整体比例的影响 |
5.3.2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效钙与有效氮磷钾比例的影响 |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6.1 长期施肥对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 |
6.1.1 长期施肥对番茄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6.1.2 长期施肥对番茄干物质量、产量和脐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
6.2 长期施肥对番茄养分含量的影响 |
6.2.1 长期施肥对番茄各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
6.2.2 长期施肥对番茄各器官磷含量的影响 |
6.2.3 长期施肥对番茄各器官钾含量的影响 |
6.2.4 长期施肥对番茄各器官钙含量的影响 |
6.2.5 长期施肥对番茄各器官镁含量的影响 |
6.3 长期施肥对番茄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6.3.1 长期施肥对番茄氮素吸收及分配影响 |
6.3.2 长期施肥对番茄磷素吸收及分配影响 |
6.3.3 长期施肥对番茄钾素吸收及分配影响 |
6.3.4 长期施肥对番茄钙素吸收及分配影响 |
6.3.5 长期施肥对番茄镁素吸收及分配影响 |
6.4 长期施肥对番茄养分含量比的影响 |
6.4.1 长期施肥对番茄根养分含量比的影响 |
6.4.2 长期施肥对番茄茎养分含量比的影响 |
6.4.3 长期施肥对番茄叶养分含量比的影响 |
6.4.4 长期施肥对番茄果实养分含量比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8)半干旱区旱地玉米秋季覆膜水氮利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膜覆盖技术研究现状及旱地秋季覆膜的应用 |
1.3 旱地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
1.4 旱地地膜覆盖对土壤氮素的影响以及肥料氮素的去向 |
1.4.1 旱地地膜覆盖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
1.4.2 旱地覆膜肥料氮的去向 |
1.5 旱地地膜覆盖对水分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
1.6 问题的提出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样品旳采集与测定 |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2 植物样采集与测定 |
2.5 氨挥发收集试验 |
2.6 氮素原位矿化试验 |
2.7 ~(15)N同位素示踪试验 |
2.7.1 微区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2.7.2 微区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8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旱地秋季覆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株高和茎粗 |
3.2.2 叶面积 |
3.2.3 干物质积累 |
3.2.4 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3.2.5 春玉米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 |
3.3 讨论 |
3.3.1 秋覆膜对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影响 |
3.3.2 秋覆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3 秋覆膜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旱地秋季覆膜对土壤温度、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温度 |
4.2.2 土壤水分 |
4.2.3 土壤质量含水量变化 |
4.2.4 土壤蓄水量 |
4.2.5 耗水量 |
4.2.6 水分利用效率 |
4.3 讨论 |
4.3.1 秋覆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2 秋覆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3.3 秋覆膜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旱地秋季覆膜对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氨挥发 |
5.2.2 0-20cm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变化 |
5.2.3 土壤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剖面分布 |
5.2.4 土壤氮素的累积矿化量 |
5.3 讨论 |
5.3.1 地膜覆盖对氨挥发影响 |
5.3.2 地膜覆盖对氮素矿化的影响 |
5.3.3 地覆覆盖对土壤氮素有效性及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旱地秋季覆膜条件下肥料氮的去向与利用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氮素吸收分配 |
6.2.2 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 |
6.2.3 肥料氮素的去向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旱地秋季覆膜水温变化与氮素利用的相关性 |
7.1 引言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旱地秋覆膜土壤水温变化与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关系 |
7.2.2 旱地秋覆膜土壤水温变化与氮素利用的相关性分析 |
7.2.3 旱地秋覆膜土壤水温变化与肥料氮素去向的相关性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籽粒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膜覆盖研究进展 |
1.2.1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 地膜覆盖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3 地膜覆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3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
1.3.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2 秸秆还田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4 种植绿肥研究进展 |
1.4.1 种植绿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2 种植绿肥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4.3 种植绿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产量和籽粒养分含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1.4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2.2 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3 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吸收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2.4 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中量营养元素含量、吸收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2.5 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吸收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栽培模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2.3.2 栽培模式对小麦籽粒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3.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2 栽培模式对旱地麦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3.2.3 栽培模式对旱地麦田土壤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4 栽培模式对旱地麦田土壤中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5 栽培模式对旱地麦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2 栽培模式对旱地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不同时期施氮效果及气态氮损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15)N示踪技术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
1.2.2 农田生态系统肥料氮去向 |
1.2.3 氮肥残留与后效 |
1.2.3.1 土壤中残留氮数量、形态及分布 |
1.2.3.2 土壤中残留氮的后效 |
1.2.4 氮素气态损失 |
1.2.4.1 土壤N_2O排放及影响因素 |
1.2.4.2 NH_3挥发及影响因素 |
1.2.5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温度及有机氮矿化影响 |
1.3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旱作覆膜玉米农田肥料氮去向对施氮时期的响应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植株与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2.4 计算方法与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玉米产量、吸氮量及氮肥表观利用率 |
3.3.2 植株氮来源及~(15)N在植株各器官的分布 |
3.3.3 残留~(15)N在土壤中的分布 |
3.3.4~(15)N标记尿素氮在农田中的去向 |
3.4 讨论 |
3.4.1 施氮时期对作物产量与氮素吸收的影响 |
3.4.2 氮肥施用时期与~(15)N去向 |
3.5 小结 |
第四章 旱作覆膜玉米不同时期施用氮肥的残留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计算方法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施氮时期下~(15)N标记氮肥在土壤中残留量 |
4.3.2 第二、三季作物对残留氮的利用 |
4.3.3 ~(15)N标记氮肥在三季作物中总去向 |
4.3.4 三季作物收获后土壤中残留~(15)N的分布 |
4.4 讨论 |
4.4.1 不同施氮时期土壤残留氮后效 |
4.4.2 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在三季作物中总的去向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旱作覆膜玉米农田氮素气态损失对施氮时期的响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N_2O、NH_3监测及环境指标测定方法 |
5.2.3.1 N_2O排放监测方法 |
5.2.3.2 NH_3挥发监测方法 |
5.2.4 籽粒产量、单位产量N_2O排放与排放系数(EF)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温度、土壤充水孔隙度、矿质氮含量及降雨量 |
5.3.2 土壤N_2O排放 |
5.3.3 籽粒产量与单位产量N_2O排放量 |
5.3.4 不同施氮时期下NH_3挥发动态变化及累积量 |
5.4 讨论 |
5.4.1 土壤N_2O排放 |
5.4.2 单位产量N_2O排放 |
5.4.3 不同时期施用氮肥NH_3挥发损失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时期与覆膜方式对旱作玉米水氮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互作效应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4 计算方法与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施氮与覆膜对旱作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累积的影响 |
6.3.2 施氮与覆膜对旱作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3.3 施氮与覆膜对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6.3.4 施氮与覆膜对旱作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旱作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累积对施氮与覆膜的响应 |
6.4.2 旱作玉米氮素累积与氮肥利用对施氮与覆膜的响应 |
6.4.3 土壤硝态氮累积对施氮与覆膜的响应 |
6.4.4 旱作玉米水分利用对施氮与覆膜的响应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硫、钙、镁吸收、分配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膜覆盖和氮肥施用对旱作春玉米土壤氨挥发的影响[D]. 徐芳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覆膜方式对冀西北寒旱区饲用玉米生长性状及农田水温变化的影响[D]. 周余桉.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黄土高原旱地不同地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D]. 王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覆盖方式对渭北旱塬春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 马子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种植密度和膜下滴灌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王筱惠.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覆膜种植和施肥对半干旱地区资源高效利用及玉米生产持续性的影响机制[D]. 张旭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7]长期施肥对设施土壤钙素有效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 赵金月.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半干旱区旱地玉米秋季覆膜水氮利用机理研究[D]. 张哲.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6)
- [9]栽培模式对旱地小麦籽粒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何红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10]黄土高原旱作覆膜玉米不同时期施氮效果及气态氮损失[D]. 王少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