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拿大渴盼技术移民(论文文献综述)
朱美姝[1](2021)在《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世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自认为赢得“冷战”,从此可以独霸世界,然而,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阔步前进,美国反而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经济混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问题日益凸显。笔者恰在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的两年在美国从事田野调查工作,亲身体会到美国式民主制度日薄西山,以土地开拓为原动力的美式经济走向尽头,美国社会种族主义矛盾空前尖锐。在此时刻,我们研究美国当年的西部边疆开拓个案,就会发现美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机和动力,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国开疆拓土的资源枯竭,移民动力消退,最终会导致以个人主义和利润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失去生产方式的支撑。这些历史经验和制度问题对世界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域外经验。笔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期间,十分有幸搜集到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家族的档案、日记和信件,通过对现今依然居住在俄勒冈大学所在地——尤金的里奇菲尔德家族后人的访谈,我发现这个家族史非常典型记录了从踏上这片新土地到美国独立、从西进运动到世界大战、从战后美国的崛起到今天的三个主要历史过程,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三支祖先,因为不同的原因踏上这片大陆,后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移民俄勒冈。真正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生命史,正是在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中,逐渐产生了历史的必然性。家族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去观摩这场巨大的历史盛宴,而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们自觉地保留并留传下来每一个时代主要家族成员的个体经历,通过采访、收集、记录这些个体经历,我们向中国读者展示出美国西部移民前后直到今天,这个移民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包括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而他的后代,又站在另一个起点,视父辈建造的世界为反抗的对象。这一过程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第一章主要介绍我的田野对象,通过对俄勒冈尤金地区的了解,就能更准确地了解里奇菲尔德本人以及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家族在美国西部移民历史中的典型意义和特殊位置。第二章主要依照历史先后顺序,记录并探讨了里奇菲尔德家族最早移民美国的先祖,提出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对来到美国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展示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美国后,白人在开拓殖民地,掠夺印地安人土地方面的历史细节,这些田野材料再现了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初始阶段土地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里奇菲尔德家族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经历的具体活动,这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经过美国独立战争,里奇菲尔德的先辈决定“西进”。第五章和第六章记录了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西部的具体过程,记录了当事人的后代如何看待父辈们历尽艰辛,逐步获得土地并赢得社会地位的过程。第七章是在通过以上田野调查和文献回顾后,我们深入研究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意义和问题,而这主要是通过对里奇菲尔德本人进行访谈研究来完成的。笔者经过连续两年对里奇菲尔德本人的访谈和连续三年对其家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完成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从这个家族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敬畏的观众。如果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植根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那么每一代人的青春期矛盾既相似又不同,历史运动是每一代人的集体创造。对于失去自己土地、仪式和传统起源的移民国家来说,回溯家庭的历史具有文化认同的意义。1840年以后,有陆陆续续的东部和中部移民迁往俄勒冈州,他们起先是骑马和马车,然后通了铁路、水运。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就包括里奇菲尔德的先辈们,这也是美国疆域一步一步西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俄勒冈对于美国来说是西部边疆,具有外来文明和土着文明交界的边疆特征,西进过程也是美国人真正形成的过程,在对土地的掠夺中,诞生了美国式的民主社会。笔者观察美国西部边疆开拓史的主要视角是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土地的不正义性,到为了独立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土地的正义性;大到争夺土地的战争,小到土地的投机与兼并,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土地发展的历史。土地不仅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矛盾的转移。当最后一块边疆被占据以后,土地开拓之路关闭了,国内的矛盾不能再依靠新的土地来转移。特朗普当选总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派和共和派前所未有的分歧,国内的宗教矛盾、移民矛盾、贫富差距、性别矛盾一并爆发,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美国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而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美国移民开拓土地到哪里,那里就是美国的边界。来到新大陆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土地买卖开始的,他们跳过了旧大陆将土地和民族、土地和文化联系起来的阶段。因此,美国土地的问题深深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中。新教思想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美国土地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认为土地真正唯一的价值,是可以买卖并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商品。土地成为投机的目标。当然,积累财富的道路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但是,随着西部边疆开拓时代的结束,西部再也没有更多的自由土地,对自由土地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资本和领土扩张,对自由经济的无止境追求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冀婷君[2](2021)在《失落的男性气概—论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文中认为本文以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张翎的8部长篇小说——《望月》(1998年)、《交错的彼岸》(1999年)、《邮购新娘》(2003年)、《金山》(2008年)、《睡吧,芙洛,睡吧》(2011年)、《阵痛》(2014年)、《流年物语》(2015年)、《劳燕》(2016年)为研究对象,以性别研究学者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和解读视角,试图分析张翎长篇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男性气概类型,得出21世纪女作家张翎笔下的男性气概走向失落的结论,以此探讨两性书写中的男女平等话题。第一章进行概念界定,阐述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指出“男性气概”一词的来源和定义,在分析张翎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探究张翎本人的两性意识。第二章以康奈尔男性气概理论为依据,分析张翎8部长篇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男性气概类型——即“霸权性男性”、“共谋性男性”、“从属性男性”、“边缘性男性”,以及其男性气概在小说文本中的指认和体现。第三章从缺席情节的设置、身体修辞的运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技巧三个方面探讨张翎小说中男性气概的建构方式,再次展现康奈尔性别理论运用的多元性和多可能性,笔者认为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整体走向失落。最后一章反思男性气概缺席的代价,虽然失落的男性气概使得张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都缺乏崇高之美,但字里行间却依然浮现隐蔽的男权,基于女性作家的男性书写,思考文学写作中的两性平等话题。
吴灵[3](2016)在《海外华文传媒对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建构 ——以《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为例》文中指出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世界已有6000万的华人华侨与500万的中国留学生[1]而这部分人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每一次民族危亡的时刻都做出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海外阵地。对移民一代而言,自小受的是中华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对中华民族有着深切的情感。但到了移民二代或者三代,他们对中华民族没有直接的记忆,而只能从书本、报刊及上一辈的口述及回忆中寻得关于中华民族的只言片语,并无法获取完整的关于中华文化的信息,也无法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中华文化的记忆也逐渐退化,在面对异文化的冲击时,第一代移民的华族文化认同也渐渐消退,陷入文化焦虑,从而形成一个广大层面上的文化认同危机。早期的华文报纸主要是为华侨华人提供一些必要的生活信息,为新移民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提供便利。但是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华文报纸已不再是获取这些必要信息的唯一渠道。海外华文传媒的历史任务也已发生变革,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现在,更承担起传播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在世界之林树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强国形象的历史使命。华文传媒的历史使命从信息的载体转向文化的载体。《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作为一个在开放包容的新移民环境及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产生并发展已至10年的华文媒体,天然就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出现,对之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探讨海外华文媒体如何促进海外华人的华族文化认同构建,又可以以之窥见近十年海外华文传媒中华文化传播的成就与不足。为其他海外华文传媒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海外华人的华族文化认同建构提供借鉴:书写共同文化想象,引发文化共鸣;优化媒介环境,积极探索转型模式;优化传播内容,注重“软传播”;组织活动,扩大影响力。
秦蔚[4](2016)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美新移民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板块,有其独特的文化及文学价值。作为多重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文学奇葩,新移民文学显示出深厚的文化意蕴,它以跨文化的视角反映了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历程,包括他们的理想、挫折、成功以及失败,从而表现出一个独特的华人群体的文化心性。中华文化既是新移民群体的精神归属,同时也是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根,新移民作家的汉语写作流露出皈依母国文化的心理取向。本文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通过对北美新移民文学整体性的研究,探讨北美新移民文学在多重文化语境下展现的复杂的文化认同心理,从而总结归纳出北美新移民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是如何对中华文化进行认同的。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总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新移民文学的故国回望,这一部分主要从故园记忆和家族文化两部分展开论述。新移民移居北美地区时,自身携带的母国文化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言语障碍、习惯差异、思维不同让他们倍感不安,他们在追思故土家园的书写中怀有皈依母国文化的愿望,也体现出他们强烈的生存意志。乡愁历来是中华文化及中国文学的母题,之于漂泊海外的游子,更是一种追根溯源的意识,而新移民只能从故乡往事和家族历史的追忆中来纾解思乡之苦,来寻找文化认同的方向,体现出移民初期“移植”的痛苦和“回归”的渴望。第二章,新移民文学的历史反省与文化批判。居住国的生存语境使新移民接触到迥异于母国文化的多重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熏陶感染,新移民开始在书写故国往事中反思身后的传统文化。对于新移民而言,“文革”事件及传统伦理教条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伤痕记忆,他们在荒诞沉痛的历史岁月里成长起来,移居海外的经历让他们能够拥有足够的地理、心理距离去回顾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反思过程中的理性批判多于血泪控诉,并在批判中重塑了华人移民形象,重构了精神原乡。这些反思历史文化的文学作品反馈到祖国故土来就是中华文化及中国文学发展的推动力。第三章,难以割舍的情结与文化自觉意识。文化是流动变化的,同样,文化认同也是个动态的过程。新移民的文化认同并不局限于本民族的文化,对民族历史的反思让他们产生了超越民族文化的心理。21世纪以来,新移民的全球化观念增强,他们倾向于接受“世界公民”的文化身份和“漂流离散”的生活状态。跨文化的人生经验让新移民认识到中西方文化融通互动的可能性,他们以更加开放自由的心态迎接来自西方文化的感染,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先驱,这一过程同样可以看作是中华文化发展更新的契机。而新移民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数典忘祖,相反,多重文化的刺激让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母国文化。
李玉杰[5](2014)在《1980年代以来欧美新移民作家的乡土中国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海外(主要是欧美)新移民作家越来越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他们的全部创作中,有很多重要作品都涉及到了乡土中国。而在中国本土文学中,乡土小说也算成就最大的分支之一。这种看似偶合的关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切入口:以本土文学为参照,从乡土叙事之“点”,察新移民文学之“面”,看看它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哪些方面可能还存在不足。如此研究隐含着一个前提,即将新移民文学与本土文学视为世华文学平等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就表明了承认二者之间存在许许多多的“同质”性。不过在具体论述中,考察重心却依旧应该是新移民文学“异”于本土文学之处——哪怕只是相对层面的“异”。因为人们对于新移民作家所寄寓的殷殷期待,毕竟不是原原本本地复制本土文学,而是能在保持本土文学“优质”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为中国文学注入一些“新质”。与本土作者相比,海外作家最重要的优势自然当数拥有因跨域而带来的双重文化经验。但在回望故国乡土时,却必须将这种优势内化为如下精神资源:“洞达世界,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如此,作品才会既具世界品格和现代精神,又具乡土作风和乡土气派。应该看到,新移民文群已经朝着这一方向付出了努力,只不过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层次。比如他们常常希望以月濡日染的西方文化审视乡土中国,但有时也会将这种审视化为简单、纯粹的否定,不仅忘却了对一个弱势社群最基本的同理之心,甚至还会出现“东方主义”倾向。他们也常常怀着母体认同试图为乡土中国建构尊严,但有时却对本族病弊不愿加以严肃审思,不仅放弃了一个现代性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具备的批判精神,甚至还会出现廉价的民族主义问题。如果从乡土叙事的主题倾向来看,新移民作家也是得失错陈。比如他们喜欢探索多以普遍、抽象、共通等为旨归的人性,而排斥很多本土文学社会“问题小说”式的写法。结果以许多优秀作品证实了“文学是人学”的正确性、合理性、有价值性、无限潜能性。同时,他们虽也常以大历史或大时代为背景,但更为在意历史或时代之中“这一个”的命运,而不喜欢像不少本土作家那样常常将个体“升华”为承载“民族寓言”的载体。这就有利于充分肯定“一个”乡土生命卑微、世俗,却又常常是合理、理性的存在和权利。而且新移民作家也并非为艺术而艺术的一群,由于不必过于考虑本土意识形态禁忌,他们还常常会触及主流文化不希望人们触及的一些话题,即便面对相同的话题,其探讨也可以更深入一些。不过如上写作也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离开了社会维度,人性叙事有时也会沦为理念化的“能指的演绎”。拒绝探索属于整个民族的“历史本质”或“时代精神”,叙述个体时就常常会出现轻飘化。至于挣脱了中国的意识形态之后却又滑向他国意识形态,也是常见现象。除此之外,如果从纯粹的艺术性方面来看,新移民文群也奉献了不少值得本土文学借鉴的作品。但在整体上,其成就还远远比不上本土作家,而且这已经成为新移民文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掣肘。可以说,至少在乡土叙事中,新移民作家虽提供了不少“新质”,却也丢却了本土文学的一些“优质”,有时甚至未能提供前者也丢却了后者。虽尽力将跨域优势转化为文学创作的优势,却还没有达到理想层次,有时甚至直接让前一优势沦为了后者的劣势。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自然需要深入辨析。但不管怎样,面对乡土中国,有时并不是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理念化地批判一下、礼赞一下、中西比较一下,或者注重一下人性、强调一下个体、崇尚一下自由,等等,所能轻易叙述出来的。虽然还存在种种不足,但新移民作家毕竟在“一面克服着,一面进军着”,努力将向外摄取异域的营养与向内挖掘中国的魂灵结合起来,将“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结合起来。只要假以时日,他们是完全有可能对本土文学进行反哺的。
蔡晓惠[6](2014)在《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文中认为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美国华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现有的身份认同研究从文化、后殖民、流散、性别等多角度切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空间角度对美国华人文学,尤其是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讨论的十分鲜见。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空间理论大力张扬空间的文化政治意义,吸收了地理、社会、政治、建筑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为空间批评切入美国华人文学身份认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阐释空间。本文首先对空间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并结合美国华人文学这一研究对象讨论了空间理论与身份认同结合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叙事学对文学文本故事层和话语层的区分,将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分为故事层的空间和话语层的空间:故事层的空间重点关注了文本中的地志空间和人文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关系;而话语层则从语言空间、文体空间和空间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学文本艺术形式如何体现了作家的身份认同倾向。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地志空间作为一种文化表征,往往渗透了作家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趣味,使得地志空间共同参与作家的身份建构并表现作家的认同倾向。论文梳理了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三种模式,即隐喻模式、反讽模式和对比模式。隐喻即作家或人物的身份认同与作品中的的空间建构呈同构关系;而反讽则指身份认同与空间出现悖谬和不协调;对比模式则是通过作品中中美两种空间对比凸显作家的身份认同。唐人街是华裔族群在美国社会的身份化空间,通过对唐人街的不同表征方式,华人作家也展现了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认知。在美国华人文学的人文空间中,本文重点关注了人际交往空间和文化空间。在美国华人文学人际交往空间中,无论代际关系、同胞关系还是异族交往,人物的身份认同都成为一个重要因子,对人物交往模式和远近亲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面对中美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华人作家把对中西文化的体认和感悟付诸也笔下的文化空间呈现,使得文化空间也打上作家身份的烙印。在美国华人文学的话语层的语言空间中,主要包括英语母语书写、英语获得语书写和汉语书写,华人作家的创作语言对作家身份产生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体现着作家的身份追求和自我定位。但是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创作语言的选择又在某个层面与作家身份认同相分离。文体空间中,自传体写作占据了巨大的优势,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合力造成:其一是主流社会对华裔族群的阅读期待和猎奇心理;其二是华裔作家在主流社会发声、构建华裔身份的内在诉求。弗兰克使用“空间形式”这一术语用以描述现代小说文本结构上的特征。美国华人文学作品的“空间形式”,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往往契合了华人作家的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诠释。爱德华·索亚和霍米·巴巴所提出的“第三空间”,消解了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提倡杂糅化和对边缘异质因素的包容。美国华人文学在书写特质上具有强烈的“第三空间”色彩,这不仅体现在其创作语言的中英文杂糅上,也体现在华裔作家的中国文化改写上。第三空间因为其强大的包容性为饱受身份困扰的美国华人文学提供了最终的栖身之所。空间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在美国华人文学的各个层面。不同形式的空间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华人作家的身份认同倾向,成为美国华人文学构建和表现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宋晓英[7](2013)在《承继、断裂与成长——“70后”新移民女作家网络散文例析》文中研究说明移民作为一种"非常态"的历练,成为70后新移民女作家成长的重要契机。细读70后新移民女作家的网络散文,发现其有着鲜明的代际特点和自觉的性别意识,它反映了移民在异国他乡飘零、精神无所可依、文化断裂又重组、人性分裂的生存状态,从多层面解读了70后新移民女作家作为被时代裹挟的个体的人、多时空坐标上跨"边界"的人是怎样在历史的必然与生命的偶然间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长的。
李燕[8](2012)在《创伤·生存·救赎 ——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作品研究》文中认为奥古斯特·威尔逊(1945-200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创作了十部剧本,分别对应二十世纪的每个十年,组成了黑人历史系列剧,将美国黑人近四百年的历史以隐喻的手法浓缩在整个二十世纪中,通过戏剧舞台史诗般地呈现在美国观众眼前。威尔逊的艺术成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从创伤的角度切入,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凯茜·卡茹丝的创伤研究、多米尼克·拉卡普拉等人对于叙述之于创伤的康复功用研究作为主要理论参考,分析研究了威尔逊十部剧作中的创伤、生存和救赎主题。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结合论文研究主题,对威尔逊的生平经历、思想源流与发展、价值取向、作品风格、文学创作及其影响做了介绍与分析;通过梳理国内外威尔逊研究状况,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最后分析阐释了当代学界创伤研究状况,指出不同学者的理论洞见为本论文的主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第二章“历史的声音:伤痛的过去”结合学界的创伤理论,从奴役之痛、肤色之痛和大迁移之痛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威尔逊的十部系列剧是如何艺术地再现了美国黑人所遭受的种种历史创伤。在威尔逊看来,身为“奴隶后裔”,必须直面“祖先为奴”这一历史事实。他以隐喻的手法将美国黑人的奴役历史浓缩到《乔·特纳来了又去了》剧卢米斯一家的生逢遭际之中,使观众感受到曾经的奴役伤痛依然如影随形地潜藏在美国黑人的内心深处。威尔逊认为,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使美国黑人在事实上被机会与平等拒之门外,黑人才华遭到剥削和扼杀,梦想破灭。通过《莱尼大妈的黒臀舞》剧中各种人物的现实遭遇、尤其是主人公莱维的悲剧性结局,威尔逊揭示了无法跨越的种族边界给美国黑人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在威尔逊看来,黑人大迁移是个错误的选择,因为大迁移使黑人远离了他们的南方黑人文化之根,注定是一种难以成活的移植。在他的历史系列剧中,这种希望之乡的绝望之痛渗透在城市黑人贫民窟恶劣的生存环境与黑人人物的言行举止之中。通过系列剧中一幕幕历史创伤场景的再现,威尔逊使读者/观众听到了历史的另一种声音。第三章“文化的力量:生存的策略”从布鲁斯音乐、黑人文化仪式和故事讲述三个方面,结合创伤研究关于叙述对于创伤康复的意义,分析探讨了威尔逊系列剧中的黑人文化是如何赋予美国黑人在创伤中坚强生存的动力支持。威尔逊的历史系列剧中渗透了布鲁斯音乐,这些剧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布鲁斯的深刻思想内涵以及布鲁斯对于美国黑人生存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对于剧中人物来说,布鲁斯音乐是他们共同的交流方式,是愈合他们精神创伤的疗伤工具。通过布鲁斯音乐,他们将不可言说的言说出来,赋予他们的生活以目的和希望。威尔逊认为,仪式在美国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他的剧作中,面临生活困境、遭遇各种创伤的黑人人物往往通过举行各种仪式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生命动力。对于威尔逊而言,这些仪式既是美国黑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支撑他剧中人物坚强生存的精神力量。在黑人文化传统中,讲故事是一种传授生存的艺术。威尔逊将美国黑人的人生经验浓缩到《篱笆》剧中特洛伊讲述的各种故事中。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既宣泄了黑人们心中的创伤,又传授给他们生存的策略,使他们能够直面残酷现实,在一个并不友善的社会环境中坚强地生存下来。第四章“心中的上帝:救赎的途径”从对白人上帝的拒绝、黑人精神导师的指引和黑人勇士的榜样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威尔逊系列剧中的黑人人物是如何通过自我救赎实现自我发展。在威尔逊的系列剧中,白人上帝不仅对黑人的苦难漠然视之,而且还是白人施虐者的同谋。黑人要想实现自我发展,必须依靠自我救赎。昂特·埃斯特,这个被威尔逊视作系列剧中最重要的黑人人物,她既是美国黑人历史记忆和集体智慧的象征,又是黑人种族自信力的化身。在昂特·埃斯特指引之下,剧中黑人寻求到了自我救赎的途径。在威尔逊看来,黑人勇士是美国黑人民族发展的力量所在。通过对黑人勇士精神始终如一的不懈追寻和再现,威尔逊为剧中黑人提供了一条实现自我发展的救赎途径。第五章为结论。威尔逊对于历史创伤的书写不是为了控诉,而是出于对当下黑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反思。再现黑人所遭受的诸多历史创伤,并非仅仅为了使这些创伤远离美国黑人,更是为了使它们不再发生在任何其他人身上。黑人文化赋予美国黑人在创伤中坚强生存的精神力量。它特殊的形成过程对于人类生存困境具有正面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这种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对于改善人类生存境况有着不言自明的存在价值。再现创伤也是为了直面创伤和接受创伤,不再把创伤记忆当作现实生活中自我沉沦的说辞。实现自我发展的救赎途径在于自我内心的强大和具有责任、勇气、机智和自强的勇士精神。通过运用黑人经验来描绘出人类如何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努力和斗争,威尔逊史诗般的黑人历史系列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族群范围,上升到了一种普世人文关怀的高度,透露出作者所怀有的深刻人文意识。
金昊[9](2012)在《移民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6月起,中国掀起“新一轮的移民潮”,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中国的“第三次移民潮”。这次移民潮与中国前两次移民潮不同的是,中国的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已成为新一轮移民的主力军,这造成中国的财富外流和精英外流,使得中国在历史的舞台上再次面临挑战。同时,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居留、工作,这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纵观世界,移民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需要而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国际移民理论也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移民政策时的理论依据。这次移民潮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又将如何面对移民问题带给中国的挑战?
龙瀛[10](2011)在《新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刘有成先生学术成长及其贡献》文中提出刘有成是中国着名的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作为中国有机自由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亲历者,刘有成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长过程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20世纪30、40年代他接受国民政府的教育,后留学海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建国后回国,利用所学建设新中国。刘有成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学起接受的就是西方近现代化教育,初中时由于家境困难,曾辍学一年在家。受战争的影响,离开家乡,历经坎坷进入了国立中央大学。1942年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赴英留学,后转往美国继续深造,正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期间,他走上了自由基化学研究的道路。回国过程虽然历经波折,直到1954年,才搭乘“威尔逊总统号”回国。回国后服从国家需要去到兰州大学,投身到建设大西北的浪潮中,响应国家号召,成功合成了具有半导电性的聚苯乙炔共轭高分子。“文革”以后,积极推动自由基化学的国际交流,并在兰州举办了国际自由基化学研讨会,推动了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建。晚年回到家乡安徽,又为科大有机化学学科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单电子转移反应以及自由基离子等前沿领域取得的成就,为发展自由基化学基础理论,开拓自由基化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自由基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石油化学、高分子聚合、辐射化学、生命科学的发展,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刘有成在兰大和科大任教50余年,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人才。2008年在科大举办50周年校庆之际,他将自己积蓄的3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了“刘有成奖学金”,为激励学生成为栋梁之才做出了特别的贡献。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可以说是中国科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而一些当事人的记忆往往不见于文献档案。本文通过对刘先生的访谈,发掘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补充了文献记载的空缺,为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化学史的研究提供了若干重要史料。
二、加拿大渴盼技术移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拿大渴盼技术移民(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特点、难点和问题 |
一、特点:海外边疆移民研究 |
二、难点:当事人访谈、文献收集和求证 |
三、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的土地?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简介 |
一、国内研究简介 |
二、国外研究简介 |
第四节 海外田野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
一、口述史的方法 |
二、历史文献方法 |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法 |
第五节 逻辑框架 |
第一章 从认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开始 |
第一节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一、缘起 |
二、美国新教文明的危机 |
三、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的关系 |
第二节 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
一、他的童年 |
二、他的家庭 |
第三节 从里奇菲尔德家看美国边疆移民的家庭教养模式 |
一、严厉的母亲 |
二、友好的父亲 |
第二章 追寻新的土地: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 |
第一节 格里芬号的到来 |
一、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成员踏上美洲大陆的背景 |
二、教派分歧与家族起源 |
三、荣誉炮兵团的建立和劳伦斯·里奇菲尔德 |
第二节 “神圣共同体”及其经济生产方式 |
一、斯基尤特:最早的落脚地 |
二、巴恩斯特布尔:早期殖民地的开发 |
三、早期移民的主要生产活动 |
第三节 便宜的土地 |
一、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 |
二、成为年轻的土地所有者 |
三、新的阶级分化和新教主义的削弱 |
第三章 白人的殖民开拓:移民后的里奇菲尔德家族 |
第一节 贪婪的土地掠夺 |
一、边疆线第一次推进的背景 |
二、向西部拓殖 |
三、富饶与浪费 |
第二节 美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 |
一、美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分工和英国重商主义的失败 |
二、掠夺土地与操控民主 |
第三节 最自由的民族最革命 |
一、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影响下的生活记录 |
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因素 |
第四章 里奇菲尔德先辈经历的独立战争 |
第一节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里奇菲尔德的战争日记 |
一、经历战争打响和动乱 |
二、经历恐怖的战争场面和战时生活 |
三、士气大增 |
第二节 法国军队的到来与参战记录 |
一、法国军队的规模 |
二、法国军队的行军路线 |
三、九月——法国军队参战 |
第三节 约翰·麦吉尔弗拉与里奇菲尔德家族的人生交错 |
第五章 危险的旅途:里奇菲尔德家族的幸运之神 |
第一节 俄勒冈的第一批来客 |
一、穿越大平原 |
二、莱伯太太和印第安人的“切手事件” |
第二节 幸运之神 |
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
二、阿普尔盖特小道 |
第六章 最后的边疆:里奇菲尔德家族定居俄勒冈 |
第一节 西进运动中的土地政策 |
一、运河与铁路的发展和家族的西迁 |
二、在南达科塔州的宅地 |
三、土地、自由和资本 |
第二节 在俄勒冈州的命运交汇 |
一、乔治·里奇菲尔德和亚查茨印第安人保留地 |
二、威拉米特河谷的繁荣和里奇菲尔德爷爷的铁路爱情 |
三、里奇菲尔德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和美国社会家庭结构 |
第七章 额外的问题——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惑与解 |
第一节 里奇菲尔德的家族精神 |
一、国际互助——多元与包容 |
二、崇尚和平——理查德·里奇菲尔德对越战的态度 |
三、一个家族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后里奇菲尔德对中国的访问 |
一、从尼克松到里根——共和党执政理念的转向 |
二、中美建交之旅与理查德的困惑 |
结语 |
一、问题的症结——对自由的追求退化成了自由经济的倡导 |
二、把根扎进土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失落的男性气概—论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男性气概——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解读 |
第一节 瑞文·康奈尔男性气质研究及其他 |
第二节 张翎其人对男性气概的理解及其两性意识 |
第二章 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
第一节 康奈尔男性气概理论下的男性群像 |
第二节 张翎长篇小说中男性气概建构中的女性参与 |
第三章 张翎长篇小说中男性气概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缺席的情节设置对男性气概的塑造 |
第二节 身体修辞对男性气概的塑造 |
第三节 叙述视角对男性气概的塑造 |
第四章 对张翎长篇小说中男性气概的思考 |
第一节 失落的男性气概 |
第二节 和谐两性关系的美好愿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海外华文传媒对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建构 ——以《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2 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华文化传播 |
2.1 海外华文传媒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
2.2 中华文化内涵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基本逻辑 |
2.3 海外华人的文化焦虑与文化认同危机 |
3《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与华族文化传播 |
3.1《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办刊背景分析 |
3.2 《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内容概述 |
3.3《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的中华文化传播逻辑与其扮演的角色 |
4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的《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内容分析 |
4.1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的几个发散维度 |
4.2 宏观层面:从民族大事件出发影响华族认同 |
4.3 微观层面:从个体心理出发影响华族认同 |
5《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
5.1 海外办刊,资金难 |
5.2 内容受限,影响难 |
5.3 新媒体时代,转型难 |
6 基于《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的海外华文文学刊物的传播策略 |
6.1 书写共同文化想象,引发文化共鸣 |
6.2 优化媒介环境,积极转型 |
6.3 优化传播内容,注重“软传播” |
6.4 组织活动,扩大影响力 |
7 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各栏目内容及评价 |
附录二:《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采访提纲 |
后记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移民文学的故国回望 |
第一节 故园记忆与乡愁 |
第二节 家族文化与家族叙事 |
第二章 新移民文学的历史反省与文化批判 |
第一节 集体的伤痕记忆 |
第二节 传统伦理文化的反思 |
第三节 历史重构中的精神原乡 |
第三章 难以割舍的情结与文化自觉意识 |
第一节 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 |
第二节 文化融通与共存 |
第三节 文化身份的新诠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1980年代以来欧美新移民作家的乡土中国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原则、方法及基本思路 |
2 新移民作家乡土叙事的背景与特质 |
2.1 乡土叙事的创作背景 |
2.2 乡土叙事的创作特质 |
3 新移民作家乡土叙事的文化立场 |
3.1 以理性的方式致力于中西“对话” |
3.2 叙述乡土时的“自我东方主义”现象 |
3.3 乡土叙事中的文化民族主义问题 |
4 新移民作家乡土叙事的主题倾向 |
4.1 注重“人性”探索与弱化社会问题呈示 |
4.2 重视“个体”命运叙述与疏离“民族寓言”投射 |
4.3 强调“自由”写作的实际所指及其实现限度 |
5 新移民作家乡土叙事的艺术得失 |
5.1 审美艺术方面的主要贡献或成就 |
5.2 叙事方式单调化的问题 |
5.3 乡土元素的“非乡土化”现象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论文研究对象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论文基本结构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空间批评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空间理论与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 |
1.1.1 传统哲学及文学领域对空间的误解与遮蔽 |
1.1.2 空间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
1.1.3 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 |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
1.2.1 身份认同理论 |
1.2.2 美国华人文学研究中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空间理论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 |
1.3.1 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 |
1.3.2 空间在文学作品的多层次存在方式 |
1.3.3 第三空间与美国华人文学 |
1.3.4 “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关键词解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故事层的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隐喻模式 |
2.1.1 作为思维模式的隐喻 |
2.1.2 《纽约客》与《典型的美国人》的文本分析 |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反讽模式 |
2.2.1 现代反讽的意义内涵 |
2.2.2 《陪读夫人》与《安乐乡的一日》的文本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对比模式 |
2.3.1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文本分析 |
2.3.2 《丛林下的冰河》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文本分析 |
第四节 “唐人街”书写与身份认同 |
2.4.1 唐人街的形成与其刻板印象 |
2.4.2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唐人街书写与身份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事层的人文空间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人际交往空间与身份认同 |
3.1.1 母女/父子关系与身份认同 |
3.1.2 同胞互看与身份认同 |
3.1.3 异族交往与身份认同 |
第二节 文化空间与身份认同 |
3.2.1 语言冲突与失语症 |
3.2.2 异国情调与东方他者 |
3.2.3 文化冲突与理性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话语层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语言空间与身份认同 |
4.1.1 英语母语写作与身份认同 |
4.1.2 英语获得语写作与身份认同 |
4.1.3 汉语写作与身份认同 |
第二节 文体空间与身份认同 |
4.2.1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自传传统及成因 |
4.2.2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 |
第三节 文本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
4.3.1 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形式”: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
4.3.2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三空间:美国华人文学的写作策略与身份归宿 |
第一节 “第三空间”与美国华人文学 |
5.1.1 “第三空间”概念溯源 |
5.1.2 美国华人文学与“第三空间” |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的“第三空间”书写 |
5.2.1 中英文创作语言的杂糅化 |
5.2.2 东西方文化的改写和移植 |
第三节 第三空间:美国华人文学的身份归宿 |
5.3.1 美国华人作家的身份困惑与困境 |
5.3.2 第三空间:美国华人文学的身份归宿和认同新取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承继、断裂与成长——“70后”新移民女作家网络散文例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间的“似断实连” |
二、文化的断裂与重组 |
三、“叶子”的飘落与空间的逾越 |
四、命运的偶然与意志的必然 |
五、历史的追溯与创造 |
(8)创伤·生存·救赎 ——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奥古斯特·威尔逊和他的美国黑人历史系列剧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析 |
第三节 当代创伤研究与美国黑人历史创伤 |
第四节 论文章节概述 |
第二章 历史的声音:伤痛的过去 |
第一节 挥之不去的过往——奴役之痛 |
第二节 无法跨越的边界——黑色之痛 |
第三节 希望之乡的绝望——迁移之痛 |
第三章 文化的力量:生存的策略 |
第一节 创伤的宣泄——黑人音乐 |
第二节 生存意识的强化——黑人文化仪式 |
第三节 语言的力量——故事讲述 |
第四章 心中的上帝:救赎的途径 |
第一节 白人上帝——救赎的拒绝 |
第二节 精神导师——方向的指引 |
第三节 黑人勇士——实践的榜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移民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际移民概况 |
1.1、国际移民的原因、主要的国际移民理论及现状 |
1.1.1、国际移民的原因 |
1.1.2、主要的国际移民理论 |
1.1.3、国际移民的历史及现状 |
1.2、国际移民产生的影响和主要移民国家的政策 |
1.2.1、国际移民产生的影响 |
1.2.2、主要国家的移民政策 |
第二章 目前中国移民概况 |
2.1、目前中国移民状况及趋势 |
2.1.1、移民的构成和分析 |
2.1.2、移民的变化趋势 |
2.2、中国移民产生的原因 |
第三章 目前移民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
3.1、移民流出对中国的影响 |
3.2、移民流入对中国的影响 |
3.3、非法移民对中国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解决移民问题的对策 |
4.1、运用综合手段合理引导本国移民流出及国际移民流入 |
4.2、增强国家凝聚力,减少精英人群的外流 |
4.3、通过多种渠道打击非法移民 |
4.4、我国移民政策中亟待解决几个主要问题及对策 |
4.4.1、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问题 |
4.4.2、外国人在华居留的相关政策 |
4.4.3、事实双重国籍的解决措施 |
4.4.4、中国的技术移民政策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刘有成先生学术成长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早年经历 |
1.1 启蒙教育 |
1.2 辗转后方 |
1.3 入读国立中央大学 |
第2章 海外求学 |
2.1 留学英伦 |
2.2 赴美深造 |
2.3 结识“自由基” |
2.4 回国之旅 |
第3章 建设大西北 |
3.1 服从国家需要,入职兰州大学 |
3.2 在兰州大学的早期工作 |
第4章 在“科学春天”里 |
4.1 学术交流 |
4.2 举办国际自由基化学研讨会 |
4.3 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4 对自由基化学的贡献(1) |
第5章 科大工作 |
5.1 建设科大有机化学 |
5.2 对自由基化学的贡献(2) |
5.3 安享晚年 |
第6章 人才培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刘有成年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加拿大渴盼技术移民(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D]. 朱美姝.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2]失落的男性气概—论张翎长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D]. 冀婷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海外华文传媒对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建构 ——以《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为例[D]. 吴灵. 暨南大学, 2016(03)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 秦蔚.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5]1980年代以来欧美新移民作家的乡土中国叙事研究[D]. 李玉杰. 浙江大学, 2014(12)
- [6]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D]. 蔡晓惠. 南开大学, 2014(04)
- [7]承继、断裂与成长——“70后”新移民女作家网络散文例析[J]. 宋晓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8]创伤·生存·救赎 ——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作品研究[D]. 李燕. 苏州大学, 2012(09)
- [9]移民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金昊. 青岛大学, 2012(01)
- [10]新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刘有成先生学术成长及其贡献[D]. 龙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9)